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对外担保_掏空与外部审计治理效应

对外担保_掏空与外部审计治理效应

对外担保_掏空与外部审计治理效应
对外担保_掏空与外部审计治理效应

财贸研究 2010.3

对外担保、掏空与外部审计治理效应

刘成立

(青岛理工大学商学院,山东青岛266520)

摘 要:外部审计对大股东利用担保对上市公司进行掏空的行为是否发挥了应有的治理作用一直备受社会的关注。运用Log istic回归方法,以2006年中国上市公司的对外担保为视角,研究了对外担保与非标准审计意见的相关性,探讨外部审计的治理效应。研究表明:对外担保越多的公司越有可能被出具非标准审计意见;注册会计师对上市公司为除控股子公司以外的公司提供担保反应敏感;注册会计师对上市公司为股东、实际控制人及其关联方提供担保反应显著;高风险担保金额越大,上市公司被出具非标准审计意见的概率越高。

关键词:对外担保;掏空;治理效应

中图分类号:F239.4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6260(2010)03-0131-08

一、问题提出

对外提供担保作为公司的一种经济行为,是信用社会正常的经济现象。但自2001年ST猴王的控股股东猴王集团宣告破产,ST猴王因向猴王集团提供了3个亿的贷款担保而导致重大亏损以来,上市公司对外担保引发的各种问题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针对这种情况,证监会等有关部门分别于2000年6月、2003年9月、2005年12月先后发布了关于上市公司为他人担保有关问题的通知!、关于规范上市公司与关联方资金往来及上市公司对外担保若干问题的通知!及关于规范上市公司对外担保行为的通知!。2009年3月,上海证券交易所和深圳证券交易所又联合发布了关于对存在资金占用或违规担保情形的上市公司股票交易实行其他特别处理若干问题的通知!。然而上市公司对外担保并没有就此消失,反而愈演愈烈(高雷等,2007a)。对外担保的公司数量多,且逐年增加,保证担保偏好凸现;担保金额大,风险高,许多公司存在恶意担保行为;担保频率高,担保行为具有连续性(冯根福等, 2005)。上市公司对外担保即是向被担保方提供或让渡了信誉资产,但与此同时,上市公司并没有取得相应的回报,即风险与收益的配置不平衡,担保减损了上市公司的价值(刘小年等,2005)。担保是一种最为恶劣的掏空形式,大股东利用担保获取资金,转移贷款风险,极大地损害了中小投资者的利益(高雷等,2007a),担保成为大股东掠夺上市公司资源的手段。上市公司对外担保与上市公司业绩存在显著负相关关系,与资产负债率存在显著正相关关系(刘小年等,2005)。对外担保与财务困境正相关,对外担保具有价值减损性(王克敏等,2006)。

在股权高度集中的公司里,主要的代理问题并不在管理者和股东之间,而是在大股东与小股东及债权人之间,大小股东间的冲突成为降低公司价值的不可忽视的因素(La Porta,et a,l1999)。因此,外部投资者能够根据实际控制人的控制能力来预测企业的代理成本,并因此降低对企业的评价,所以内部人

收稿日期:2009 12 29

作者简介:刘成立(1976 ),男,山东沂南人,管理学博士,青岛理工大学商学院副教授。

基金项目:青岛市社会科学规划项目(项目号:QDSKL090204)。

就有动力引入外部监督机制以降低代理成本,提升企业价值,独立审计就是可以利用的有效外部监督机制(Jensen,et a,l1976)。有关的研究表明,无论海外还是中国上市公司,都已经将外部审计作为公司治理的重要工具之一(丁庭选等,2008)。独立审计在上市公司治理结构中可发挥的作用包括:(1)保护股东利益;(2)降低信息风险;(3)增加代理人的利益;(4)约束控股股东的行为(余玉苗,2001)。独立审计有助于约束控股股东侵占、转移上市公司资产的行为,至少可以促使公司充分披露控股股东长期大量占用上市公司资金、上市公司为控股股东提供巨额担保等严重危害上市公司持续经营的行为。对中小股东和公司其他利益相关者来说,注册会计师的这种审计是一个很好的风险预警机制。外部审计作为上市公司治理机制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否真正对大股东利用担保对上市公司进行掏空的行为发挥了应有的治理作用值得我们深入探讨。外部审计是否对不同类型的担保(如为股东、实际控制人及其关联方提供的担保、直接或间接为资产负债率超过70%的被担保对象提供的债务担保、控股子公司担保等)作出不同的反应是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二、文献回顾

对于上市公司对外担保问题,自2001年开始已有较多的文献对此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第一方面的研究主要体现在我国上市公司担保行为的特征分析。薛万祥等(2002)认为,大约有四成上市公司涉足对外担保,呈现出一些新的特点:担保金额大,集中程度高;担保对象的结构出现两多一少!的变化,即为子公司的担保多了,为其他上市公司的担保多了,为控股股东的担保则变少了;绩差公司成为对外担保的主力军;互担保压倒反担保;形成纵横交错的担保链!。冯根福等(2005)认为,中国上市公司担保行为的主要特征包括以下几点:上市公司具有保证担保偏好和连续性特征;涉及担保的上市公司整体收益水平低,对自身风险的敏感性差;上市公司提供担保的行为使上市公司和银行之间同时存在严重的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问题,相互担保行为使上市公司之间存在严重的逆向选择问题。

第二方面的研究主要体现在影响上市公司对外担保的因素。资产负债率越高,业绩越差,越有可能发生担保(刘小年等,2005)。有学者研究认为:公司的收益水平对上市公司提供担保有显著正影响;抵押和质押能力对上市公司提供担保具有显著负影响;收益风险、财务风险和担保风险指标对提供担保均有显著的正影响;控股股东的控制能力对上市公司提供担保有显著负影响;2003年的通知政策效果明显,使得上市公司提供担保的风险显著降低;2000年通知的实行则产生了负面政策效果,使得提供担保的风险趋于扩大(冯根福等,2005)。国际四大!审计的上市公司对外提供担保的可能性比由非国际四大!审计的公司要小;审计费用与总资产的比值越大,上市公司对外提供担保的可能性越小(高雷等,2007b)。公司的控股股东持股比例、流通股比例和国有股比例都会对担保行为的某些特征产生影响,同时,公司的资产规模、负债情况以及盈利能力也会对担保行为产生影响(王立彦等,2007)。随着上市公司控股股东持股比例的增加,上市公司为关联方担保发生的概率呈现出先显著上升、其后不显著、最后显著下降的变化趋势(王琨等,2007)。每股现金流越大、ST状态的上市公司以及流动比率越低,上市公司越可能向控股股东提供关联担保(宋力等,2009)。有研究发现:董事会规模与上市公司对外担保行为呈U型关系;独立董事比例对我国上市公司对外担保行为的影响不显著;持股董事比例与上市公司发生过度担保行为可能性的大小、对外担保比例均呈负相关关系;董事长兼任总经理的公司,发生过度担保的可能性比较大,发生的对外担保比例也越大;国有控股的上市公司、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越高的上市公司,发生过度担保行为的可能性越小,发生对外担保的比例也越小(龚凯颂等,2009)。

第三方面的研究主要体现在上市公司对外担保的后果。上市公司提供关联担保,财务杠杆明显较高(Ber km an,et a,l2006)。关联担保程度与企业价值显著负相关,关联担保程度越大,对企业的价值侵害程度越高。不同类型的关联担保对企业价值的影响程度是有差异的,上市公司向控股股东提供关联担保对企业价值的损害程度最大(郑建明等,2006;Jian,et a,l2006)。有关联担保的上市公司的Tob i n

-Q比无关联担保的公司平均低0.2,关联担保每增加一次,Tobin-Q下降0.09,关联担保率每增加一个百分点,Tobin-Q下降0.4,有关联担保的公司的年度异常回报率比无关联担保公司低3%,关联担保每增加一次,年度异常回报率下降2%,关联担保率每增加一个百分点,年度异常回报率下降9%(高雷等,2007a)。过度担保样本组累计超额收益率显著为负,而适度担保组的市场反应为正但不显著(饶育蕾等,2008)。

从以上的文献回顾可以看出,虽然有关部门针对上市公司对外担保问题出台一系列规定,但担保问题仍然持续存在。对外担保使上市公司价值下降,财务杠杆上升,甚至使企业陷入破产的境地。

三、研究思路与研究假设

注册会计师运用专业知识,对公司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现金流量、报表的公允程度进行分析,并提出意见。如果达到审计准则的要求,注册会计师会发表标准无保留意见,相反,注册会计师将根据情节轻重分别出具带解释段无保留意见、保留意见、无法表示意见或者否定意见。担保作为一种价值损害很大的大股东掏空上市公司的行为,使上市公司财务杠杆明显较高,企业价值显著下降。在我国上市公司股权高度集中的情况下,应该存在一种制度来规范大股东的这种自利行为,保护公司的整体利益和中小股东的利益。随着两权分离下委托代理问题和公司治理问题的出现,审计治理作用便客观存在(田桂凡等,2006)。外部审计作为现代公司治理机制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企业契约的主要参与主体,是一种确保受托责任有效履行的社会控制机制,在很大程度上确保了投资者获得客观真实的会计信息,维护了投资者的利益。因此,注册会计师在出具审计意见时,应该对这种现象加以考虑,指出担保的不公允性质。

2001年我国爆发的银广夏!事件,导致社会公众对注册会计师行业的信誉产生了严重质疑,使会计师行业受到了前所未有的信用挑战。为了减少与杜绝银广夏!等同类事件的发生,注册会计师行业为重塑行业威信,恢复公众信心做出了不懈的努力:(1)不断提高会计师事务所风险意识。在对上市公司年报的审计中,越来越多的注册会计师意识到,如果出具不实的年报审计报告,将会使自己乃至整个事务所都面临巨大的生存风险,在名誉、经济上都将遭受到比出具虚假审计报告业务收入更大的损失。

(2)加强行业监管。注册会计师协会加强了对行业的监管力度,并对管理机制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已有的研究也证实了注册会计师的治理效应,研究发现我国的审计师对中国资本市场出现的大股东资金占用问题有一定的认识,并且将其反映到审计师意见中去(岳衡,2006)。当注册会计师对CEO提供的报告出具非标!意见时,CEO被变更的可能性会增加,CEO变更与非标!意见的正相关关系反映了外部审计对CEO监督约束的有效性(蒋荣等,2007;DeFond,et a,l2004)。大型会计师事务所对于大股东占用上市公司资金具有监督、抑制作用,说明民营上市公司独立审计已经具备公司治理功能,民营上市公司审计需求不仅仅源于有关法律要求的强制审计(丁庭选等,2008)。上市公司选择四大!的概率越高,控股股东对上市公司的资金占用越低,治理效应越显著(王鹏等,2006)。有学者研究了东亚新兴经济体(包括中国香港、印度尼西亚、韩国、马来西亚、菲律宾、新加坡、中国台湾、泰国)的注册会计师在降低上市公司代理问题时履行的职能。他们指出,一方面,相对于美国和英国的注册会计师,东亚注册会计师能更好地发挥治理作用,因为这些国家缺少有效保护外部投资者的体系;另一方面,东亚注册会计师可能很难发挥治理作用,原因有四,一是商业交易的不透明使审计很难进行,二是代表外部利益的审计委员会缺少有效性或根本不存在,三是当外部审计不承担后果时可能使外部审计失去价值,四是审计专长的缺失降低了审计的监督作用(Fan,et a,l2005)。但研究表明,外部审计师在法律制度不完善的东亚地区,在缓解控制性所有者和外部投资者之间的代理冲突方面具有监督和约束的作用(Cho,i e t a,l2007)。中国是个新兴的市场,各种公司治理机制不够完善,在现有的法律环境下,外部审计可能具有较强的治理作用,对这种风险提出意见,即注册会计师通过出具的审计意见类型来体现审计治理效应。因此我们的第一个研究假设是:

假设1:对外提供担保多的上市公司更容易被出具非标准审计意见。

另外,按照上市公司重大担保信息的披露要求,公司担保总额进一步细分为对控股子公司的担保和其他担保,因此我们提出两个分假设:

假设1a:对控股子公司提供担保多的上市公司更容易被出具非标准审计意见。

假设1b:对除控股子公司以外的其他公司提供担保多的上市公司更容易被出具非标准审计意见。

根据被担保对象不同,上市公司对外担保可以区分为不同的类型,不同类型的担保使上市公司面临的风险或价值损失也存在很大的差异。为规范上市公司对外担保行为,有效防范上市公司对外担保风险,2005年12月中国证监会、中国银监会发布的关于规范上市公司对外担保行为的通知!中指出,须经股东大会审批的对外担保,包括但不限于下列情形:(1)上市公司及其控股子公司的对外担保总额,超过最近一期经审计净资产50%以后提供的任何担保;(2)为资产负债率超过70%的担保对象提供的担保;(3)单笔担保额超过最近一期经审计净资产10%的担保;(4)对股东、实际控制人及其关联方提供的担保。如果当年对外担保总额超过净资产的50%,就可以判定公司存在过度担保!的行为。过度担保大大增加了公司未来的或有负债风险,注册会计师发表非标准无保留意见的可能性越大。过度担保样本组累计超额收益率显著为负,而适度担保组的市场反应为正但不显著(饶育蕾等,2008)。同样,被担保对象的资产负债率越高,被担保对象破产的可能性也就越大,公司面临的担保风险也就越大,注册会计师发表非标准无保留意见的可能性增加。担保是大股东掏空!上市公司的重要手段,因而为股东、实际控制人及其关联方提供的担保越多,上市公司被掏空!的可能性就越大,上市公司面临的担保风险也就越大。研究发现,不同类型的关联担保对企业价值的影响程度是有差异的,上市公司向控股股东提供关联担保对企业价值的损害程度最大(郑建明等,2006)。上述三项担保都是高风险的担保,使上市公司面临较大的风险。据此我们提出如下假设:

假设2:为股东、实际控制人及其关联方提供担保的金额越大越容易被出具非标准审计意见。

假设3:直接或间接为资产负债率超过70%的被担保对象提供的债务担保金额越大越容易被出具非标准审计意见。

假设4:担保总额超过净资产50%部分的金额越大越容易被出具非标准审计意见。

假设5:高风险担保金额越大越容易被出具非标准审计意见。

四、研究设计

(一)样本与数据

本文以2006年非金融业的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在选择样本时,为计算担保总额占公司净资产的比例,我们删除了数据不全及净资产为负的上市公司(在稳健性检验部分,我们把该类公司纳入),一共获得1246个样本。本文的样本数据主要来自CCER数据库和巨潮资迅网(https://www.wendangku.net/doc/d55365330.html, i n fo.co https://www.wendangku.net/doc/d55365330.html,)。其中,巨潮资迅网提供了2006年度上市公司重大担保的有关信息,如公司对外担保情况(不包括对控股子公司的担保)!、公司对控股子公司的担保情况!、报告期末公司担保总额情况!、担保总额占公司净资产的比例!、为股东、实际控制人及其关联方提供担保的金额!、直接或间接为资产负债率超过70%的被担保对象提供的债务担保金额!、担保总额超过净资产50%部分的金额!等。样本的财务数据、审计意见等有关数据则来自CCER数据库。

(二)变量

本文的变量定义见表1。因变量为审计意见类型OPI N I ON,我们通过注册会计师发表审计意见的类型来衡量审计是否发挥了监督治理作用。根据研究假设以及数据可得性,我们设置了七个解释变量,以检验注册会计师对不同类型担保的治理。我们选取的控制变量主要参考了有关的研究论文(岳衡, 2006;李春涛等,2006),主要包括资产规模、是否是四大事务所、是否亏损、是否变更事务所、上一年度审计意见、非营业利润率、总资产净利率、资产负债率、应收账款和其他应收款占总资产的比例等变量。

表1 变量定义表

符号定义

因变量OP I N I ON如果发表的审计意见为非标准无保留意见,取值为1;否则取值为0

解释变量GUA1对外担保总额占公司净资产的比例

GUA11对控股子公司提供担保占公司净资产的比例

GUA12对除控股子公司外的其他公司提供担保占公司净资产的比例

GUA2为股东、实际控制人及其关联方提供担保的金额占公司净资产的比例GUA3

直接或间接为资产负债率超过70%的被担保对象提供的债务担保金额占

公司净资产的比例

GUA4担保总额超过净资产50%部分的金额占公司净资产的比例

GUA5高风险担保金额占公司净资产的比例

控制变量

LNASSET公司账面总资产的自然对数

B I G4如果主审会计师事务所是四大事务所,取值为1;否则取值为0

LO SS如果上一年度亏损,取值为1;否则取值为0

TURNOV ER如果变更了会计师事务所,取值为1;否则取值为0

LA S TOP IN如果上一年度被出具非标准审计意见,取值为1;否则取值为0 ROA总资产净利率

NO PROF I T非营业利润(净利润减去营业利润的差额)与总资产的比值DEBTRAT I O资产负债率

RECRAT I O应收账款和其他应收款占总资产的比例

(三)模型

根据我们的研究假设和变量设计,本文的Log istic回归模型如下:

Log istic(OPI N I ON)= 0+ 1GUA+ 2LNASSET+ 3B I G4+ 4LOSS+ 5TURNOVER+ 6LASTOPI N

+ 7ROA+ 8NOPROFI T+ 9DEBTRAT I O+ 10RECRAT I O+

五、实证结果分析与稳健性检验

(一)变量描述性统计

表2列出了实证分析所用变量的一些简单统计特征。在我们的样本中,只有79家上市公司的审计意见为非标准无保留意见,所占的比例为6%,显著低于其他类型的研究(李春涛等,2006),这可能与我们删除了净资产为负的上市公司有关,因为在所删除的63家上市公司中,有57家的审计意见为非标准无保留意见,在敏感性分析部分我们将该类上市公司纳入。2006年上市公司担保总额占公司净资产的比例平均为32.8%,最高达到了107倍。上市公司对控股子公司提供担保占公司净资产的比例为13.2%,对除控股子公司外的公司提供担保占公司净资产的比例为19.6%。上市公司为股东、实际控制人及其关联方提供担保的金额占公司净资产的比例为12.4%,直接或间接为资产负债率超过70%的被担保对象提供的债务担保金额占公司净资产的比例为7.4%,担保总额超过净资产50%部分的金额占公司净资产的比例为8.4%,高风险担保金额累计占公司净资产的比例为12.7%。资产负债率平均为55.15%,总资产净利率为2.4%,亏损的上市公司占15%,四大事务所审计的上市公司占6%,更换事务所的比例为11%,上年度非标准无保留意见的比例为8.45%,应收款项占总资产的比例为12.5%。

表2 变量描述性统计(样本量:1246)

变量均值标准差最小值中值最大值

OP I N I ON0.060.244001

GUA10.3283.17400107.543

GUA110.1320.6850019.244

GUA120.1902.5750088.3

GUA20.1243.0700107.543

GUA30.0740.483008.389

GUA40.0840.7190016.626

GUA50.1270.7590017.126

LNA SSET21.3611.07321.29514.93727.111

DEBTRAT I O0.5510.1880.0210.5720.999

ROA0.0240.068-0.9770.0240.561

LOSS0.150.358001

B I G40.060.244001

TURNOVER0.110.319001

LATO P I N0.0840.277001

NOPROF IT0.0000.233-0.547-0.0068.072

RECRAT IO0.1250.1080.0000.1010.928

(二)回归结果

按照不同的上市公司对外担保指标,表3列出了4个不同的对审计意见的回归结果。从模型1

的回归结果可以看出,在控制了其他控制变量以后,上市公司对外担保对审计意见有非常显著的影响

(P=0.007)。这说明注册会计师对上市公司对外担保有相当强的反应,对外担保越多的公司越可能被出具非标准审计意见,支持了假设1。在控制变量中,总资产净利率越高,越可能被出具标准审计意见;上一年度为非标准审计意见的公司,今年被出具非标准审计意见的可能性更大;非营业利润率越高,越可能被出具非标准审计意见;应收款项比例越高,越可能被出具非标准审计意见,与有关的研究成果一致(岳衡,2006)。

表3 对外担保对注册会计师审计意见的影响(样本量:1246)

变量

模型1

系数P值

模型2

系数P值

模型3

系数P值

模型4

系数P值

截距-7.8930.028-6.8750.051-6.5230.064-6.2560.071 GUA10.3820.007

GUA110.3590.144

GUA120.3620.027

GUA20.7320.021

GUA3-0.2190.669

GUA40.6040.217

GUA50.3670.025 LNA SSET0.1760.3120.1200.4790.1010.5510.0860.607 DEBTRAT I O-0.1050.9100.2040.8250.4720.5940.5680.520 ROA-15.9070.000-15.5200.000-15.2580.000-15.3820.000 LO SS-0.2160.572-0.2660.487-0.2780.470-0.2770.468 BI G40.8800.1830.9780.1360.9890.1290.9880.131 TURNOV ER-0.3870.406-0.3890.403-0.4090.379-0.4270.359 LATOP I N2.7140.0002.7450.0002.7770.0002.7770.000 NOPROF I T9.9620.0029.5090.0039.3540.0039.2290.003 RECRAT I O4.6430.0004.5490.0004.3440.0004.2330.000 Pseudo R247%46.4%46.4%46.1%

在模型2中,我们把上市公司的担保分为两类:对控股子公司提供的担保和对除控股子公司外的公司提供的担保。回归结果表明,注册会计师对上市公司为除控股子公司以外的其他公司提供的担保反应更敏感(P=0.027),支持了假设1b,显著高于对控股子公司提供的担保(P=0.144)。模型3分别报告了注册会计师对上市公司直接或间接为资产负债率超过70%的被担保对象提供债务担保以及上市公司担保总额超过净资产50%部分的金额的反应,研究发现,注册会计师对上述担保反应并不敏感,没有支持假设3和假设4。但注册会计师对上市公司为股东、实际控制人及其关联方提供担保反应显著,担保比例越高,上市公司被出具非标准审计意见的可能性越大,支持了假设2,对大股东的直接掏空!行为起到了监督作用。模型4是注册会计师对高风险担保金额的反应,研究发现,高风险担保金额越大,上市公司被出具非标准审计意见的概率越高,支持了假设5。也就是说,注册会计师对担保总额的反应敏感。其他的控制变量与模型1的回归结果基本一致。因此从以上的回归结果可以看出,注册会计师对上市公司对外担保发挥了一定的治理作用。

(三)稳健性分析

在前面的分析中,为了计算担保占净资产的比例,我们删除了净资产为负的上市公司。而通过对净资产为负的上市公司分析可以看出,他们提供的对外担保额更大,得到的非标准审计意见的比例更高,因此在本部分我们把上述公司加入。我们的处理方式有两种:一是通过计算对外担保额占总资产的比例来衡量上市公司的担保风险;二是通过把净资产为负的上市公司担保比例求绝对值再加净资产为正的上市公司担保比例的最高值来衡量净资产为负的上市公司的担保风险。研究结果表明,注册会计师对上市公司对外提供担保风险的反应更敏感,显著程度明显提高,担保风险越大,上市公司越容易被出具非标准审计意见。

我们对审计意见的类型作了不同的分类。把标准审计意见定义为标准无保留意见或者有解释段的无保留意见,而将有保留意见或者更强烈意见(包括保留意见、无法表示意见以及否定意见)定义为非标准意见,研究结果基本与以上结果相同。

在研究中,我们发现不同上市公司担保额占净资产的比例差别很大,如最高的达到了107倍,因而研究结果可能受异常值的影响,因此我们删除了担保比例最高的5%的上市公司。研究结果基本一致,但显著程度出现明显下降。

六、结论

有关的研究已表明,无论海外还是中国上市公司,都已经将独立审计作为公司治理重要工具之一。独立审计是否有助于约束控股股东侵占、转移上市公司资产的行为,是否对大股东利用担保对上市公司进行掏空的行为发挥了应有的治理作用值得我们深入的探讨。本文的研究表明:在控制了其他控制变量以后,上市公司对外担保对审计意见有非常显著的影响,对外担保越多的公司越可能被出具非标准审计意见。注册会计师对上市公司为除控股子公司以外的公司提供的担保反应更敏感,显著高于对控股子公司提供的担保。注册会计师对上市公司为股东、实际控制人及其关联方提供担保反应显著,担保比例越高,上市公司被出具非标准审计意见的可能性越大。高风险担保金额越大,上市公司被出具非标准审计意见的概率越高。因此从以上的回归结果可以看出,注册会计师对上市公司对外担保发挥了一定的治理作用。

控股股东掏空极大地损害了其他投资者的利益,而对外担保是掏空的主要形式。本文的研究意义在于,通过对对外担保与审计意见进行实证研究,我们发现,我国注册会计师发挥了一定的治理作用,注册会计师审计有利于降低投资者的风险,在一定程度上验证了外部审计治理机制的有效性。但本文存在以下局限性:(1)公司内部治理会影响公司的担保行为,而公司内部治理太差也可能导致被出具非标准审计意见,但文中没有控制内部治理这一因素,这一内生性问题使得本文的结果说服力不够,需要作进一步的研究;(2)论文只选择了2006年一年的数据对上市公司担保和审计意见的关系进行经验研

究,结论可能具有局限性。

参考文献:

丁庭选,潘克勤.2008.控制能力、代理成本与独立审计的公司治理效应[J].经济学家(2):81-89.

冯根福,马亚军,姚树洁.2005.中国上市公司担保行为的实证分析[J].中国工业经济(3):13-21.

高雷,宋顺林.2007a.掏空、财富效应与投资者保护:基于上市公司关联担保的经验证据[J].中国会计评论(1):21-42.

高雷,张杰,宋顺林.2007b.关联交易与审计意见的实证研究[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13-17.

龚凯颂,卢春荣,曹阳.2009.股权结构、董事会特征与上市公司对外担保[J].会计之友(6下):84-89.

蒋荣,刘星,刘斌.2007.中国上市公司外部审计治理有效性的实证研究:基于CEO变更视角[J].财经研究(11):92-103.

李春涛,宋敏,黄曼丽.2006.审计意见的决定因素:来自中国上市公司的证据[J].中国会计评论(2):345-360.

刘小年,郑仁满.2005.公司业绩、资本结构与对外信用担保[J].金融研究(4):155-164.

饶育蕾,张媛,彭叠峰.2008.股权比例、过度担保与隐蔽掏空:来自我国上市公司对子公司担保的证据[J].南开管理评论(1):31-38.

宋力,孙宏鑫.2009.上市公司财务特征与关联担保研究[J].沈阳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62-65.

田桂凡,刘欣涛.2006.审计治理作用的规范分析[J].审计与经济究(2):17-21.

王克敏,罗艳梅.2006.中国上市公司对外担保与财务困境研究[J].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5):31-35.

王琨,陈晓.2007.控股股东所有权结构与关联方担保[J].中国会计评论(1):43-54.

王立彦,林小驰.2007.上市公司对外担保行为的股权结构特征解析[J].南开管理评论(1):62-69.

王鹏,周黎安.2006.中国上市公司外部审计的选择及其治理效应[J].中国会计评论(2):321-344.

薛万祥,李军,彭强等.2002.担保压坏了多少公司的腰[N].上海证券报,-02-8(7).

余玉苗.2001.论独立审计在上市公司治理结构中的作用[J].审计研究(6):28-31.

岳衡.2006.大股东资金占用与审计师的监督[J].中国会计评论(1):59-68.

郑建明,范黎波,朱媚.2006.关联担保、隧道效应与公司价值:来自中国上市公司的证据[J].中国工业经济(5):64-67.

BERK M AN H,REBEL A,COLEAND L J F.2006.Exprop ri ati on t h rough l oan guaran tees to related parties:evi den ce fro m Ch i na[J].J our nal of B anking and F i nan ce,4:27-39.

CHO I J,WONG T J.2007.Aud i tors?governance functi ons and l egal environm en ts:an i nternational investi gation[J].Con te mporary Ac counti ng Research,1:13-46.

DEFOND M L,HUNG M.2004.I nvest or protecti on and corporate governan ce:evidence fro m worl dw i de CEO turnover[J].Journal of Ac counti ng Research,2:269-312.

F AN J PH,W ON

G T J.2005.Do exter n al aud i tors perf or m a corporate governance role i n e m ergi ng m ark ets?Evidence fro m eastA sia[J].

J ou rnal ofA ccounti ng Research,1:35-72.

J ENSEN M,M ECKL I NG W.1976.Th eory of t he fir m:m an ageri al behavi or,agen cy costs,and ownersh i p struct u re[J].Jou rnal ofF i nancial Econo m ics,3:205-360.

JI AN M,WONG T J.2004.Earn i ng m anage m ent and tunneli ng through relat ed p art y transacti ons:ev i dence fro m Ch i nese corporate groups [R].Nanyang Technol ogicalUn i versityW ork i ng Paper.

LA PORTA R,LOPEZ-DE-SILANES F,S H LE I FER A.1999.C orporate o w ners h i p around thew orl d[J].J ou rnal of Fi n ance,2:471-517.

Guarantee,Tunneli ng and Governance Effectiveness of Audit

L IU Cheng li

(Business Schoo,l Q i n gdao Techno log ica lUniversity,Q i n gdao266520) Abst ract:W he t h er i n dependent audit ha s go ver nance effecti v eness on the listed com panies?contro lli n g shareho l d er tunne li n g through guarantee has been m uch concern i n so ciety.Th is paper uses Log istic reg res si o n m ethods to ana l y ze the re lation be t w een guarantee and non standard audit opi n ion.The ev idence sug gests t h a:t the m o re guarantee,t h e m o re non standard audit op i n ions issued;CPA are m o re sen siti v e to the guarantee of non contro lli n g subsidiaries;CPA are m o re sensitive to t h e guaran tee o f shareho l d ers,t h e actu al contro ller and its affiliate s;t h e g rea ter a m ount o f h i g h risk security,the higher pr obab ility o f non stand ar d aud it opinions issued.

K eyw ords:guaran tee;tunne li n g;governance effectiveness

(责任编辑 杨莲娜)

企业战略-资本结构的拓展及其治理效应分析

★★★文档资源★★★ 内容摘要:资本结构是公司治理的基础和依据,它决定着公司治理的有效性。笔者试图在现代资本结构理论的基础上,将人力资本纳入到资本结构的研究X围,分析人力资本的治理效应,以此来引导我国企业优化其资本结构,完善公司治理,最大程度的提升公司价值。 关键词:资本结构人力资本公司治理 资本结构在深层次上影响着公司治理的效应,并最终作用于公司价值。目前国内大多学者局限于一般意义上资本结构(股权资本和债权资本结构)的治理效应分析,笔者试图拓展资本结构,将人力资本纳入到资本结构研究X围,分析拓展后资本结构的公司治理效应,为完善我国资本市场和提高公司治理效应提供一个新的思路。 资本结构及其理论发展 一般意义上的资本结构是指公司各种资本的来源构成及其比例关系,有广义狭义之分。广义的资本结构是指公司全部资本的来源构成及其比例关系,不仅包括股权资本、长期债权资本,还包括短期债权资本;狭义的资本结构仅指股权资本、长期债权资本的比例关系,不包括短期债权资本。 关于资本结构理论的研究,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传统资本结构理论、现代资本结构理论和新资本结构理论。传统资本结构理论是指早期资本结构理论,只是对资本结构的初步认识,有很大的片面性和缺陷性,并未形成系统的资本结构理论。1958年美国财务学者莫迪格莱尼和米勒合作发表了《资本成本、公司价值与投资理论》,开创了现代资本结构理论,简称为MM资本结构理论,二位也因此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并于1963年进行修正。新资本结构理论是指20世纪70年代以后,一些学者围绕MM资本结构理论,引入信息不对称理论,形成了四大主要流派,包括代理成本说、信号模型、财务契约论以及新优序融资理论,他们将早期和现代资本结构理论中的平衡问题转化为结构和制度设计问题,为资本结构理论研究开辟了新的研究方向。 资本结构的拓展——包含人力资本的资本结构 自从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并被誉为“人力资本之父”的西奥多·W·舒尔茨第一次提出人力资本理论以来,对人力资本的研究就越来越多,许多学者对人力资本的取得、收益以及从会计角度上的确认、计量及报告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虽然,对于人力资本的确认、计量,由于计量属性的局限,目前还比较困难,但是对于人力资本的存在性无论是理论界还是实务界却得到共识,即人力——包括知识和技能的形成是投资的结果,掌握了知识和技能的人力是一切生产资源中最重要的资源,人力、人们的知识和技能是一种资本形态。 人力资本的提出,拓展了资本理论。在传统资本理论中,隐含着一个基本的前提假设——资本的同质性,即所有资本具有相同的质量(如借入资金和自有资金使用价值相同),只存在数量差异,人力资本的提出突破了资本同质性的假设。由此可见资本存在两种形态,一种为传统意义上的资本,称为物质资本,另一种为人的知识和技能,称为人力资本。那么我们可以得出,现代企业制度的核心就不仅包括物质资本,而且包括人力资本,企业所有者、

16章宏观经济政策习题答案

宏观经济政策习题(答案) 单项选择题 1.财政政策(A) A.涉及财政支出与财政收入 B.包括创造工作岗位计划 C.包括最低工资立法 D.包括失业保险计划 2.(B)不就是经济中的内在稳定器 A.累进税率 B.政府开支直接随国民收入水平变动 C.社会保障支出与失业保险 D.农业支持方案 3.如果法定准备金为20%,那么,简单的货币乘数就就是( D ) A、1 B、2 C、4 D、5 4.当法定准备金为20%,商业银行最初所吸收的存款为3000时,银行所能创造的货币总量为( C )。 A 20000 B 80000 C 15000 D 60000 5.中央银行最常用的政策工具就是( B ) A 法定准备率 B 公开市场业务 C 再贴现率 D 道义劝告 6.凯恩斯主义者通常认为( B ) A 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同样有效 B 财政政策比货币政策有效 C 货币政策比财政政策有效 D 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同样无效 7.货币主义者通常认为(C ) A 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同样有效 B 财政政策比货币政策有效 C 货币政策比财政政策有效 D 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同样无效 8.如果经济低于充分就业水平,价格水平固定,( D )能使经济更接近于充分就业。 A.政府支出的削减或税收的增加 B.政府支出或税收的削减 C.政府支出或税收的增加 D.政府支出的增加或税收的削减 9.货币供给增加使LM曲线右移,若要均衡收入变动接近于LM曲线的移动量, 则必须( C )。 A.LM曲线陡峭,IS曲线也陡峭 B.LM曲线与IS曲线一样平缓 C.LM曲线陡峭,而IS曲线平缓 D.LM曲线平缓而IS曲线陡峭 10.下列( C ) 情况中,增加货币供给不会影响均衡收入 A.LM曲线陡峭,而IS曲线平缓 B.LM曲线陡峭,IS曲线也陡峭 C.LM曲线平缓,而IS垂直 D LM曲线与IS曲线一样平缓 11.政府购买增加使IS曲线右移.若要均衡收入变动接近于IS曲线的移动量,则必须( A )。 A.LM曲线平缓,IS曲线陡峭

关于股利政策理论文献综述

文献综述 一、国外研究股利政策影响的文献综述 西方国家对于上市公司股币政策的研究历史较长,最先是和证券估价分析联系在一起,还没形成一个专门的研究领域。对股利政策的真正研究开始于20世纪60年代。1961年美国芝加哥大学两位财务学家米勒和莫迪格利安尼发表了《股利政策、增长和股票估价》一文,股利政策一时成为众多学者的研究热点。此后,很多财务学家对此发表了大量的论文,并形成了传统股利政策理论与现代股利政策理论。前者主要侧重于研究股利政策与股票价格的相关性方面,形成了股利无关论与税差理论;而后者侧重于研究股利引起股票价格变动的原因,形成了追随者效应理论、股利信号传递理论和代理成本理论。 (一)传统的股利政策理论 传统股利政策理论认为,投资者更喜欢现金股利,而不大喜欢将利润留存给公司。这是因为:对投资者来说,现金股利是“抓在手中的鸟”,是实在的,而公司留利则是“躲在林中的鸟”,随时都可能飞走。既然现在的留利并不一定转化为未来的股利,那么在投资者看来,公司分配的股利越多,公司的市场价值也就越大。1956年哈佛大学约翰·林纳(John.1inther)首次提出了公司股利分配行为的理论模型,拉开了股利政策研究的序幕。 1.“一鸟在手”理论。“~鸟在手”理论主要的代表者是戈登。1962年戈登(Grordon.M.J)和夏普(EliShapiro)在众多研究的基础上推导出了戈登模型。该理论基于投资者偏爱即期收入和即期股利能消除不确定性的特点,认为股票价格变动较大,在投资者眼里股利收益要比留存收益再投资带来的资本利得更为可靠,由于投资者一般为风险厌恶型,宁可现在收到较少的股利,也不愿承担较大的风险等到将来收到更多的股利,故投资者一般偏好现金股利而非资本利得。在这种思想下,该理论认为股利政策与股东财富息息相关,股利支付的提高将会增加股东财富。 2.股利无关论。最著名的MM股利无关论是由莫迪格利安尼(Modigliani)和米勒(Miller)在1961年提出的,因为两人姓氏的第一个字母均为M而简称为MM理论。Modigliani和Miller认为,在一个信息对称的完善资本市场里,在公司投资决策既定的条件下,公司的价值和公司的财务决策是无关的,因此,是否分配现金股利对股东的财富和公司价值没有影响,股利政策与股价无关,公司的股利政策不会影响股票的市价。 3.税收效应理论。法勒(Farrar)和塞尔文(Sel—wyn,L)通过研究认为,在不存在税收因素的条件下,公司选择何种股利支付方式并不是非常重要。但是,如果现金红利和资本利得可以不同税赋,如现金股利税赋高于资本利得的税赋,那么,在公司及投资者看来,支付现金股利就不再是最优的股利分配政策。由此可见,存在税赋差别的前提下,公司选择不同的股利支付方式,不仅会对公司的市场价值产生不同的影响,而且也会使公司(及个人投资者)的税收负担出现差异,即使在税率相同的情况下,资本利得只有在实现之时才缴纳资本增值税,相对于现金股利课税而言,仍然具有延迟纳税的好处。 (二)现代股利政策 现代股利政策认为,在完善资本市场环境中,股利政策并不重要,每个股东都能无成本地选择公司的股利政策,以适应自己偏好,所以股利不影响公司价值。但是,在现实经济中,由于资本市场存在不对称税负、不对称信息和交易成本三种缺陷,公司的股利政策将对公司的价值产生影响,这时股利政策就显得十分重要。 1.追随者效应理论。追随者效应理论是税差理论的进一步发展。该理论认为股东的税收等级不同,导致他们对待股利水平的态度不同。有的税收等级高,而有的税收等级低。公司应据此调整股利政策,使其符合股东的愿望达到均衡。高股利支付率的股票将吸引一类追随者,由处于低边际税率等级的投资者持有;低股利支付率的股票将吸引另一类追随者,由

战略投资者效应分析

中资商业银行引进战略投资者的效应分析 一.战略投资者的含义(界定) 战略投资者是指符合国家法律、法规和规定要求、与发行人具有合作关系或合作意向和潜力并愿意按照发行人配售要求与发行人签署战略投资配售协议的法人,是与发行公司业务联系紧密且欲长期持有发行公司股票的法人。 战略投资者,具体来讲战略投资者就是指具有资金、技术、管理、市场、人才优势,能够促进产业结构升级,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和创新能力,拓展企业产品市场占有率,致力于长期投资合作,谋求获得长期利益回报和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境内外大企业、大集团。 总体上,战略投资者应当具有如下特征: 1、与被投资企业从事相同的产业,或者有合作关系,或者二者所从事的业务具有一定的互补性。 2、能够长期稳定持股,不会因为暂时的获利或其它原因而变现;追求长期战略利益,而非短期市场行为。 3、拥有促进企业发展的实力,能够形成规模上的放大效应或互补效应,或能够通过业务组合规避不同时期的市场风险。 4、持股量较大。一般而言,较多处于第二大股东或并列第一大股东,有些甚至可以处于控股或绝对控股、独资地位。 5、有愿望且有能力参与对象公司的经营管理。也就是说战略投资者不仅仅是单纯的金融资本,更应具有强大的产业资本背景、精通产业发展,能够积极参与对象企业的生产经营和公司治理,并为对象企业带来先进的技术、管理和市场购销网络,从而提高对象企业的经营效率和盈利水平,战略投资者本身借此获得收益回报。 二.战略投资者的要求(条件) (一)战略投资者必须具有较好的资质条件,拥有比较雄厚的资金、核心的技术、先进的管理等,有较好的实业基础和较强的投融资能力。 (二)战略投资者不仅要能带来大量资金,更要能带来先进技术和管理,能促进产品结构、产业结构的调整升级,并致力于长期投资合作,谋求长远利益回报。 (三)引进战略投资者,要结合各地的实际情况,省市县应各有不同,不要仅认为国际500强、国家500强才是战略投资者,对有资金、有技术、有市场,能够增强企业竞争力和创新能力、形成产业集群的,都是战略投资者。 我国引进战略投资者有五个标准:一是投资所占股份比例不低于5%,二是股权持有期在三年以上,三是派驻董事,四是入股中资同质银行不超过两家,五是技术和网络支持。同时投资比例单家机构入股比例20%,所有机构入股比例为25%。 三.中资银行引入战略投资者的效应分析 (一)产生的正效应 1.股权结构和公司治理效应 首先,中资银行引入海外战略投资者后,随着股权结构的变化,外资股东能够与包括政府在内的其他银行股东形成相互制约的机制,中资银行的公司治理结构和管理结构将随之改变,从而优化其股权结构,改变国有股一股独大的僵化局面,更加充分发挥外资股东的制衡机制。 其次,入股后,海外战略投资者将根据合作协议中的相关规定,在参与商业银行的内部组织结构设计、银行风险控制技术和管理制度、内部审计和控制、IT基础设施的需求设计、

牛鞭效应的成因

巴里勒公司牛鞭效应的成因 需求预测:三级预测,多级预测 通心面的需求时变动的,而且呈现出明显的季节性,比如特殊类型的通心面用于夏天的通心面沙拉,而鸡蛋通心面则在复活节很受欢迎。相对变化的需求使得通心面供应链上的各个节点都有必要对未来的需求做出预测以指导生产的进程。对于巴里勒来说,产品的新鲜度十分重要,产品不可能被存放很长时间,因此工厂要预测分销商和自营的仓库的需求以生产恰当数量的通心面和面包产品,为了提高顾客服务水平,避免缺货和延期交货的风险,分销商要预测超市和商店对通心面和面包产品的需求以确定采购恰当数量的产品。在预测需求时,供应链上相互连接的两个节点之间会进行博弈,商店和超市为了防止顾客的需求而增加库存,分享商在预测了最终顾客的需求之后,为应对商店和超市的需求变动而增加库存,同样,工厂及配送中心为了防止分销商需求的增加而缺货的风险从而增加了自身的库存,因此各个节点增加了库存,牛鞭效应就产生了。 提前期:8-14天,平均为10天 由于订货提前期为8—14天,平均为10天,是相对较长的订货提前期,订货提前期越长,需求波动的概率就越大,因此为了规避风险,供应链每个节点需要增加的库存也就越多,于是越往上游,库存增加越大,牛鞭效应就会产生。而相比于JITD的模式,较短的订货提前期使得需求预测更加贴近实际,而且是由上游确定供应数量,不会出现牛鞭效应 库存策略与批量订货:分销商采用定期库存检查系统 大多数分销商使用简单的定期库存检查系统,分销商可能周二检查库存水平,然后对于那些低于订货点的产品进行订货。虽然几乎所有的分销商都有计算机支持订货系统,但很少有分销商具有能够确定订货量的系统或复杂的分析工具。这种简单的订货系统缺乏灵活性,没有针对市场的需求变化做出及时调账,因此分销商每次采购都需要订购大批量的产品作为库存,而对于配送中心,由于他们缺乏分销商的库存信息,所以要持有足够的库存来满足各大分销商每次大批量的订购。由于配送中心面对很多分销商,所以只有通过增加库存来满足分销商的需求。因此分销商的不灵活的订货模式以及配送中心对分销商库存信息的不了解产生了牛鞭效应。 促销策略:价格促销,数量促销,销售代表促销 巴里勒将一年分为10-12个市场为4-5周的兜售期。在每个兜售期都有一个促销计划,分销商可以通过兜售期的促销活动大量购买产品以满足现在和未来的需求。巴里勒根据销售代表在每一兜售期销售目标的实现情况来对其进行奖励,奖励取决于产品的利润结构。巴里勒的数量折扣表现在,巴里勒为分销商支付运输费。巴里勒为整车订单提供了2%-3%的折扣。而且如果购买者采购至少三整车的巴里勒的鸡蛋通心面,销售代表可向购买者提供每箱一千里拉的折扣。因此,价格促销和数量促销,以及销售代表在商店进行的促销都会使得分销商为获得折扣而增加库存,工厂预测到分销商会增加库存,所以自身也增加库存,于是产生了牛鞭效应。 短缺博弈行为:供应链各个节点之间的博弈 博弈行为是指在双方在进行决策时会考虑对方可能的决策行为,从而最终达到纳什均衡实现双方的共赢。在巴里勒公司的案例中,供应链的节点上也存在相关的博弈行为。也正是因为博弈行为,导致了牛鞭效应的出现。比如对于工厂的配送中心和分销商,在进行产品的供货

股利政策与投资者保护的关系

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 毕业论文(设计) 2025 届财务管理专业1201083班级 题目股利政策与投资者保护的关系 姓名xxx 学号 xxx 指导教师 xxx 职称副教授二О一五年五月十八日

内容摘要 股利政策与投资者保护的研究是中国现实的需要,股利政策作为金融业上市公司财务管理的三大政策之一,不但可以在理论上丰富股利政策与投资者保护的研究,而且对时间也有一定的指导和借鉴的意义。 本文首先界定了股利政策与投资者保护进行了大概的定义,并在此基础上从各个角度分析了股利政策的现状及对投资者保护的影响,然后从股利政策对投资者治理效应和侵害效应研究它们之间的关系。最后提出了基于股利政策下投资者保护的相关对策。本文的创新之处在于系统的分析了股利政策与投资者的关系,并提出了多样化的治理措施。 关键字 股利政策;投资者保护;现金股利;股利分配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Dividend Policy and The Investor Protection By:Ren XiangY u Supervisor:Associate Professor,Li FengTuan Abstract Dividend policy and the study of investor protection is the need of the reality in China, dividend policy as the financial industry one of the three major policies of financial management of listed companies, not only can rich dividend policy and investor protection in theory research, but also to time has certain guidance and reference significance. At first, this paper defines the dividend policy and investor protection about the definition of, and on this basis the paper analyzes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dividend policy from different angles and the impact on investor protection, and then from the dividend policy to investors governance effect and effect research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m. Finally based on the dividend policy of investor protection under relevant countermeasures. The innovation of this paper lies in that the system analysis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dividend policy and investors, and diversified management measures are put forward. Key words Dividend policy; Investor protection;Cash dicidends;Dividend distribution

减免税的政策效应分析

减免税的政策效应分析 分析研究减免税的经济效应和社会效应,对于促进减免税政策落实,提高减免税政策的管理水平,更好的发挥减免税的政策职能作用,为政府制定政策提供参考依据具有重要意义。 一、减免税的主要特点 2013年,xx市共有纳税登记户数14255户,享受减免税的纳税户数为8500户,占总户数的59.62%;减免税总额33702万元,占2013年度组织税收收入的16.55%。其特点是: (一)减免税主要集中在第二、三产业。2013年xx市第一产业减免税额为3739万元,占减免税总额的11.1%;第二产业减免税额为16309万元,占减免税总额的48.4%;第三产业减免税额为13654万元,占减免税总额的40.5%。减免税主要集中在第二、三产业,2013年xx市国税税收收入三个产业构成比重依次为0.1%、67.4%、32.5%。第一、二、三产业的减免税金权重走势与xx市第一、二、三产业发展是一致的,进一步说经济结构与享受国家减免税政策种类多和范围广的特点基本上是相适应的。 (二)减免税近八成属征前减免。征前减免较之于退库减免可以缩短税款的周转时间,有利于企业及时利用和合理安排资金,2013年度xx市征前减免税26602万元,占减免 总额的78.9%,有效地提高了企业的资金周转和使用效率,促进了企业的发展,充分发挥了税收对经济的调控职能。 (三)减免税主要分布在改善民生、支持农业、鼓励高新技术和节能环保减免。按减免税种统计,增值税减免主要是改善民生、支持农业和节能环保减免,减免税额分别是3008万元、3832万元、6165万元,占增值税减免总额的比重分别是

17.9%、22.9%、36.8%。企业所得税减免主要分布在鼓励高新技术、支持农业、支持金融资本市场减免,减免税额分别是2469万元、1678万元、3382万元,占所得税减免税总额的比重分别是30.4%、20.7%、41.7%。 (四)税收减免的税式支出形式优于财政支出。税式支出相对财政支出具有受 益直接、受益公平的特点,这种优越性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以税收政策的形式公布,更加透明,更具确定性;二是省略了纳税人缴纳税款和财政返还两个环节,纳税人经审批后自动受益,更具时效性;三是更具诱导性,鼓励纳税人通过实施科技创新、扶持社会弱势群体而获得税收优惠。 二、减免税的效应分析 (一)减免税政策的正效应 1、引导投资方向,促进了经济转型。鼓励高新技术产业、节能环保产业等发 展成为我国经济结构优化的方向,国家为此出台了扶持第三产业,尤其是高新技术、文化、新能源新材料、节能环保等产业的税收优惠政策。这些优惠政策的实施,有效地改善了人居环境,提高了资源利用效率,促 进了经济结构转型升级。 2、扩大了社会就业,促进社会稳定和谐。现行的减免税政策鼓励企业吸纳残 疾人、失业人员再就业和退役士兵、失业人员自主创业,对于改善民生,维护社会稳定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以xx市为例,2013年改善民生方面的减免税共计5530万元,占减免税总额的16.4%,其中:残疾人就业减免税1664万元,政策的实施,提高了残疾人的就业比率,解决了残疾人的实际困难;提高起征点减免税2436万元,为个体工商户发展创造了宽松的经济环境,为下岗职工再就业提供了机会。 3、支持“三农”建设,缩小城乡差距。农业是国家的基础产业,为支持农村发展,缩小城乡差距,促进共同富裕,国家不仅免征了农业税,还出台了许多涉农减免税

媒体的公司治理效应之析

媒体的公司治理效应之析 摘要:公司治理是近年来的研究热点,而投资者保护是公司治理的终极目标之一。现有研究很少涉及到关于媒体在公司治理中的作用。本文研究了媒体的公司治理效应以及媒体在投资者保护过程中所起的渠道交流作用,分析了当前中国媒体的现状,指出了存在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建议和改进措施,期待媒体在完善公司治理过程中进一步发挥积极作用。 关键词:媒体;公司治理;投资者保护 投资者保护作为公司治理的核心问题,一直受到人们的关注。近年来国外许多大公司财务丑闻的出现,导致投资者的信心严重受挫,阻碍了市场的发展,关于投资者保护的问题也成为了研究焦点。媒体在这一系列财务丑闻曝光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可以这么说,如果没有媒体的介入,安然事件可能依然不为人所知。媒体的这种特殊作用使得人们开始思考媒体在公司治理中的作用,有部分学者开始研究媒体——作为一种外部机制在公司治理所起的作用。 关于公司治理的文献不计其数,在这些已有的研究中,媒体的作用甚少被提及,媒体的普及度以及由此带来的治理效应通常被忽视。在大多数情况下,投资者被分为知情者和不知情者。对于一般的投资者而言,要搜集对众多上市公司进行评价的相关信息必须付出相当的成本。虽然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投资者获取信息的渠道也越来越多,难度也就相应减少。但即使对知情者而言,随着掌握的信息量的增加,信息中所包含的“噪声”总量也越来越多。在这种情况下,如何甄别各种信息的真伪,就成为投资者所面临的主要问题。而通常的情况是,由于投资者自身能力的限制,造成投资者所能获得和处理的有效信息十分有限,否则就要面临很高的成本。加之中小投资者所普遍具有的“搭便车”心理,不愿意付出高额的调查成本去检验上市公司所公布的信息,因此在不完全竞争的市场中,投资者很难获得完整而有效的信息。这时候,媒体的作用开始凸现,权威而又独立的媒体报道将会减少投资者获取有效信息的成本。 就目前的研究状况来看,关于媒体的研究主要集中于两个方面:其一是从新闻学的角度来探讨对上市公司的报道问题,包括对财经报道的公证性问题,报道的制度环境问题以及报道的技巧性问题;另一方面是探讨新闻报道的环境法律问题,比如法律如何保障和维持媒体对上市公司的报道权利等等。但是这些理论的研究都存在一个不足就是没有把媒体和公司治理效应相联系。 媒体的公司治理效应:一个分析框架 一、媒体的“第四权利理论” 1975年,美国联邦最高法院法官斯特瓦特在一次演讲中宣称:根据宪法规定,新闻自由条款包括了对新闻机构的保障,其作用就是直接保障新闻业,他提出“宪法保障新闻自由的最初目的是要在政府之外建立第四个部门,以监督官方的三个部门”,这就是著名的第四权力理论。这里,斯特瓦特强调了媒体在社会中已经被制度化,成为社会制度的一部分。在现代经济生活中,人与人之间的经济交往日益频繁,媒体的另一个作用就是解决信息不对称。 媒体在公司治理过程中同样发挥上述两方面的作用,甚至归结到一点就是解决市场参与者(投资者、上市公司、证券中介机构等)之间的信息不对称问题,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1.信息披露。新闻的原则在于及时、准确、公正报道、披露经济交往中的信息,使得

牛鞭效应及应用实例分析

牛鞭效应及应用实例分析 1 牛鞭效应的背景介绍 1.1 牛鞭效应的发现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中期,宝洁公司的工作人员对他们最畅销的婴儿尿布产品的订单模式进行检查时,发现了一个奇怪的现象:该产品的零售数量是相当稳定的,波动性并不大,但在考察分销中心向她的订货情况时,吃惊地发现波动性明显增大了。其分销中心说,他们是根据汇总的销售商的订货需求量向她订货的。她进一步研究后发现,零售商往往根据对历史销量及现实销售情况的预测,确定一个较客观的订货量,但为了保证这个订货量是及时可得的,并且能够适应顾客需求增量的变化,他们通常会将预测订货量作一定放大后向批发商订货,批发商出于同样的考虑,也会在汇总零售商订货量的基础上再作一定的放大后向销售中心订货。这样,虽然顾客需求量并没有大的波动,但经过零售商和批发商的订货放大后,订货量就一级一级地放大了。在考察向其供应商,如3M公司的订货情况时,她也惊奇地发现订货的变化更大,而且越往供应链上游其订货偏差越大。这个现象就像牛仔使用的长鞭,顶端轻微的一点抖动就会在末梢转化为一条长长的弧线。因此,宝洁公司把这个现象命名为牛鞭效应(bullwhip effect)。 学术界普遍接受的牛鞭效应经典定义由Hau L Lee等(1997a)给出,他用过程的方差来定量的描述需求的波动:牛鞭效应描述的是供应链中供应商所接受的订单比终端顾客的需求具有更大的方差现象(即需求扭曲现象),这种扭曲将以放大的形式向供应链的上游传播(即方差的放大现象)。 1.2 牛鞭效应的成因和影响 1.2.1 牛鞭效应的形成原因 最早注意到供应链中这种需求波动逐级放大现象的人是J. Forrester, 早在1961年他就根据系统动力学理论,对一个三阶段四节点的供应链系统进行分析,指出对于季节性商品,制造商觉察到的需求变化远远超过顾客的需求变化。Forrester认为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在于供应链系统太过复杂,而公司间的信息反馈又非常困难,因此单个公司很难独立理性地作出订购决策。Forrester认为解决这种现象的方法在于将供应链视为一个整体,并采用系统动力学的观点对供应链系统进行仿真建模,以便管理者能够确定合适的决策方案。 牛鞭效应研究的一个里程碑式的进步源于著名的“MIT啤酒游戏”的提出和研究。Sterman(1989)教授在其库存管理现场试验中设计了一个“啤酒分销游戏”,从而证实了供应链中确实存在牛鞭效应。在这个试验中,整个供应链上只有四个参与者,分别是啤酒制造商、分销商、批发商以及零售商,它们以各自的身份独立地进行决策,并且相互之间只能以相邻的参与者发出的订单作为唯一的需求信息资源。Sterman教

股利政策对公司的影响

股利政策对公司的影响 股利分配政策是上市公司对盈利进行分配或留存用于再投资的决策问题,在公司经营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关系到公司未来的长 远发展、股东对投资回报的要求和资本结构的合理性。合理的股利 分配政策一方面可以为公司规模扩张提供资金来源,另一方面可以 为公司树立良好形象,吸引潜在的投资者和债权人,实现公司价值 即股东财富最大化。 股利分配政策与运用现状:我国的证券市场是一个新兴的资本市场,10多年来得到了快速发展。按照中国证监会的统计,截至2006 年底,中国境内上市公司总数达1254家。对于快速成长的市场和有 幸获得上市的公司来说,究竟选择怎么样的股利政策更有利于公司 的长远发展,有利于提高公司的股票市价,从而实现公司价值的最 大化?这是一个需要探索和规范的问题。 股利支付形式呈现多样化特点。近年来,我国上市公司的现金股利的分配具有明显的期间性特征。2006年上市公司分红比例和派现 金额显著高于以往,已披露2006年年报的上市公司中,推出分红预 案的公司占比57.5%,比例比上年同期的50.14%高出7个百分点, 其中意欲用现金回馈股东的公司占到绝大多数。2006年报显示,派 现比例不高的公司往往多以送股或转增来“弥补”股东。 股利政策与公司价值关系。股份公司分红是向股东按其所持有的股份发放公司的盈余,可以采用派现(现金股利)、送股(股票股利)、送实物等多种形式,也可以通过在二级市场上回购本公司的股票达 到同样的目的。 股利分配政策实质上是一个向股东返还现金的方法选择问题。一般处于发展阶段,需要大量资金投入的公司倾向于采用送股的方式,而当公司及其所在行业进入成熟期,投资机会减少,增长速度放慢,现金充裕时则倾向于采取派现的方式。

消除牛鞭效应

消除牛鞭效应,协调供应链 颇文娟 广西财经学院管理科学与工程学院 物流0942班 090700404146 内容提要: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的发展,世界市场全球化的日趋形成,顾客对产品的需求逐渐趋于复杂化、多样化、个性化,导致不确定性不断增加,这就需要我们从产品的原材料和零部件开始,经产品生产商、产品分销商,到顾客的整个链条上的供应链管理。当市场上一种商品的消费需求发生细微变动时,这种波动会沿着零售商、批发商、分销商直至制造商逆流而上,并逐级扩大,在达到最终源头供应商时,其获得的需求信息和实际消费市场中的顾客需求信息发生了很多的偏差,这种“牛鞭效应”影响现代物流和供应链运营,影响供应链系统的经济效益。如何消除牛鞭效应,协调供应链,为企业提供系统高效经济运行的优化方案,具有理论研究和实践指导意义。 关键词:牛鞭效应供应链信息协调性 一、牛鞭效应与供应链失调 (一)牛鞭效应的案例背景 1宝洁公司 1995年,宝洁公司在研究“尿不湿”的市场需求时发现,该产品的零售数量相当稳定,波动性并不大,但考察是分销中心的波动性明显增大了,其分销中心说,是根据汇总的销售商的订货需求向其订货的。零售商往往根据对历史销量及现实销售情况的预测,确定一个较客观的订货量,但为了保证这个订货量及时得到,并且能够适应顾客需求增量的变化,他们通常会将预测订货量作一定放大后向批发商订货,批发商出于同样的考虑,也会在汇总零售商订货量的基础上再作一定的放大后向销售中心订货。这样,虽然顾客需求量并没有大的波动,但经过零售商和批发商的订货放大后,订货量就一级一级地放大了。尽管最终产品的消费是稳定的,但原材料订单规模高度变动,使得成本增加,难以在供应链内实现供需平衡。 2惠普公司 从分销商沿供应链上追溯到印刷商再到综合电路商,其订单规模的波动明显增加。同样,尽管产品需求显示了某种变动性,但综合电路商的订单变动性更大,从而使得惠普公司难以及时完成订单,并且因此增加了成本。

供应链中的_牛鞭效应_成因及对策分析

V ol 116,N o.1 管 理 工 程 学 报 Journal of Industrial Engineering ΠEngineering Management 2002年第1期 收稿日期:2000209218(修改稿).作者单位:复旦大学管理学院,上海200433. 研究 简报 供应链中的“牛鞭效应”———成因及对策分析 傅 烨, 郑绍濂 摘要:本文从委托代理理论出发考察了供应链“牛鞭效应”的成因,指出供应链中的“牛鞭效应”和其他效率损失问题其根源在于供应链的结构。即供应链中任何一对买卖双方都具有双向的委托代理关系,而这种关系由于信息的不完备、契约的不完善,包括缺乏有效的激励与监督机制导致委托和代理双方产生了目标与结果的重复次优选择问题。 关键词:供应链管理;委托代理理论;信息一体化;合作与信任 中图分类号:F271,F0621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26062(2002)0120082202 引言 一直以来,许多制造企业经常发现他们所面临的产品需求量波动很大,其程度要远大于产品的市场实际销售量的变 化幅度。宝洁公司把这一现象称之为“牛鞭效应” (Bullwhip E ffect ):它使得需求信息在从供应链的一端向另一端传递的 过程中发生了严重扭曲。 牛鞭效应并非是最近才被发现。J.F orrester (1961)、J.D. S terman (1989)、D.R.T owill (19996)等都对此作过研究。但真 正对这一现象作出较全面而且正确的分析的是H.L.Lee (1997&1998)。他认为系统参与人是理性的并且是最优化 决策的,而牛鞭效应是供应链内部理性参与人之间战略性行为相互影响的产物;为控制牛鞭效应,企业可以对供应链内部组织间的基础结构及相关过程加以改进。 Lee 的模型得出了导致产生牛鞭效应的四个因素:供应 链内部各环节(企业)对需求信号的处理过程;因预计供应量不足而出现限量配给引致的零售商之间的博弈过程;零售商的批量订货方式;生产商的产品价格波动。 1 成因的经济学解释 正如Lee 所论述的,牛鞭效应是供应链内部参与人之间战略性行为相互影响的产物,而这些参与人是理性假设的、最优化决策的。也就是说,牛鞭效应是供应链内部理性参与人各自效用最大化决策的博弈结果。 从委托代理理论来看,供应链内部每一对买卖双方(上下游之间)、中间商(零售商)之间互为一种双向的、长期的委托代理关系。任何一个参与人(企业)都具有独立的利益目标,并作出自己的最优化决策。同时供应链所有成员的目标利益和最优化决策都相互制约和影响。 在任何一对委托代理关系中,由于传统供应链结构的限 制,其信息结构是不完全、不对称的。生产商的生产成本和产量以及库存信息、零售商(中间商)的销售成本和实时销售以及库存信息、生产商和零售商(中间商)对不确定市场未来需求的预期都不属于共同知识。与此同时,受传统供应链结构的限制,内部委托代理的契约关系中缺乏有效的激励与监督机制以保证代理人的决策最大化符合委托人的利益目标。特别是那些处于同一供应链角色(即同是中间商或者零售商)的成员之间的契约关系,传统上他们的利益目标要么是竞争的,要么就是互不相干的,其契约关系也是松散的,有效激励与监督机制的缺乏自不待言。 进一步考察Lee 所讨论的牛鞭效应的四种成因,则发现均可将之归因于生产商和零售商以及零售商之间的委托代理关系由不完善信息和不合理契约所引起的博弈过程。 简单地说,在传统供应链结构中的委托代理关系是结构内生的,而委托和代理双方的目标利益不协调(甚至是冲突的),不完善信息和契约的不合理安排(缺乏有效的激励与监督机制)导致了委托代理双方利益目标和博弈决策结果之间的次优选择。而随着供应链内部环节的增多,委托代理关系的梯次也就增加,利益目标和博弈决策结果之间的次优选择也就被多次重复,这也是牛鞭效应随供应链长度的增加而逐渐向上游放大的原因。 2 牛鞭效应的对策分析 由于牛鞭效应是传统供应链的结构内生的,单纯从信息完善和简化决策的角度出发无法根本解决。事实是,供应链内部各成员的目标利益的不协调、有效的激励与监督机制的缺乏使得完善信息和简化决策在传统供应链结构下是不可能的。 — 28—

债务融资的公司治理效应

债务融资的公司治理效应 一、农乐公司的股权结构和组织结构 1999年农乐公司经福建省外经委批准设立,主要生产经营范围为动物饲料的加工和销售,产品主要包括畜、禽、鱼等动物饲料,其中技术含量高、利润较丰的中小料的销售比重达到80%以上。公司年销售额1亿多元人民币,其客户主要是福建和广东两省的饲料经销商和大型农牧场,目前共有大中型客户150多家。 农乐公司隶属于在维尔京群岛注册的海峡群岛集团,公司注册资本150万美元,唯一的注册出资人——海峡群岛控股管理公司(以下简称海峡控股)拥有其100%股份。海峡控股共有10位股东,其中Smith先生拥有90%股份,为绝对控股股东,其余10%股份分别由董事会主席和其他董事拥有。公司股票没有发行上市。 海峡控股在新加坡设立董事会,负责管理监督其属下26家生产的经营。其旗下遍及中国、马来西亚、越南、柬埔寨、泰国、印度尼西亚、巴基斯坦等国家。董事会下设区域董事,每名区域董事专门负责集团在某个国家里的所有下属。海峡控股的所有下属不设置董事会和监事会,由董事会选聘的总经理负全面责任。农乐公司的总经理下辖销售、生产、财会、采购、技术五个职能部门。 二、农乐公司面临的困境 (一)鞭长莫及的大股东治理在农乐公司,存在着一个典型的大股东治理机制。Smith先生拥有90%股份,为绝对控股股东,所有的董事成员和各子公司的总经理候选人均由其直接聘用或审批。对于董事和子公司总经理而言,努力提高公司绩效是稳定自己职位的唯一途径。虽然从机制理论上分析,农乐公司的大股东治理具有极高的效力,但是,Smith先生和几名兼任董事的小股东要亲力亲为地对每个的经营管理进行监督,在精力和时间上均是不可能的,因为他们面对的是26家分布在中国、印度尼西亚、斯里兰卡、越南等七国具备一定规模的生产,厂址分散,距离遥远。而且,根据集团战略,随着东亚和东南亚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海峡群岛集团将继续在这些地区开设新工厂,届时,股东想要亲自监控将更加力不从心。因此,农乐公司的大股东治理机制的效力是大大打了折扣。 (二)缺位的董事会董事会是公司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董事会在公司中的作用发挥及其与其他公司治理机制的互助,是公司良好运营的重要保障。但是,

小微企业税收优惠政策的社会效应分析_林家庆

Management 经管空间 https://www.wendangku.net/doc/d55365330.html, 2016年1月 027 小微企业税收优惠政策的社会效应分析 广东省江门市国家税务局 林家庆 摘 要: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为小微企业带来了较多的机遇与挑战,小微企业自身也承担起带动区域产业结构发展、增加就业机会等责任。然而,因其在发展中仍有较多限制性因素,且并不具备较强的市场竞争力,一旦市场经济环境发生变动,很可能为小微企业带来致命的打击。在此背景下,便需考虑如何使小微企业面临的生存风险问题得以解决,引入更多税收优惠政策,以此推动小微企业的持续健康发展。本文主要对小微企业税收相关理论、小微企业税收优惠政策、小微企业税收优惠政策下的社会效应以及完善税收优惠政策的建议进行探析。关键词:小微企业 税收优惠政策 社会效应 完善建议 中图分类号:F812.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0298(2016)01(b)-027-03 作为我国经济发展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小微企业是市场环境中最为活跃的细胞,涉及的领域范围极为广泛,对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可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对此,在“十八大”的相关报告内容中明确提出,在未来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中,应做好扶持小微企业发展工作。而小微企业得以持续发展的关键在于税收优惠政策的落实上,其在支持小微企业的同时也带来其他一系列的社会效应。因此,本文对小微企业税收优惠政策的社会效应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 小微企业税收相关理论 关于小微企业,其概念可界定为个体工商户、微型企业、小型企业以及家庭作坊式企业的统称。从《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中的相关规定能够发现,我国小微企业主要指对于从事国家非限制与禁止的行业,如工业企业中,对于满足30万元以下年应纳税所得额、100人以下从业人数以及3000万元以下资产总额等条件的企业被称为小微企业,而其他企业若满足30万元以下年应纳税所得额、80人以下从业人数以及1000万元以下资产总额等条件的企业也可称为小微企业[1]。 从税收理论看,其涉及的内容主要以税收激励理论、亚当斯密税收原则理论以及熊彼特创新原理等为主。其中在 税收激励理论方面,微观经济学理论指出,若市场环境下不征税,市场供求将会决定市场均衡情况,若选择征税会降低企业收益,因此需对企业采取一定的税收激励措施,使企业整体收益得到提高,有利于规模的进一步扩大。而在亚当斯密税收理论中,其提出的税收原则成为国内外税收政策制定的重要理论参考,如“平等、便利、确定与最少征收费”,要求对小微企业税收政策的制定遵循效率、公平等原则。另外,在熊彼特创新原理方面,主要强调企业在发展中注重将更多创新思想引入其中,小微企业可通过技术手段、产品、资 源配置模式、市场以及组织形式等角度提高创新水平,在自身得以发展的同时可推动社会的全面进步[2]。 2 小微企业税收优惠政策分析 据相关数据统计表明,我国企业总数中小微企业在数量上可达到3800余万之多,能够为社会提供80%的就业岗位,对促进就业与繁荣市场能够起到关键性的作用。党中央、国务院对此给予极大的肯定,以2014年李克强总理政府工作报告内容为例,明确指出对于小微企业应给予更多税收优惠政策,确保小微企业发展中面临的负担得以减轻。为贯彻中央部署,国家税务总局先后出台一系列税收优惠政策,如[2014]23号《关于扩大小型微利企业减半征收企业所得税范围有关问题的公告》、[2014]57号相关文件、[2014]71 号相关文件等。再如2015年国家税务局推出的相关的政策,财税[2015]34号《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小型微利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的通知》,其针对所得税提出的内容主要为:2015年1 作者简介:林家庆(1958-),男,汉族,广东省江门人,中央党 校在职研究生,现任江门市税务学会会长,主要从事税收工作方面的研究。 网络出版时间:2016-03-01 08:44:09 网络出版地址:https://www.wendangku.net/doc/d55365330.html,/kcms/detail/10.1337.F.20160301.0844.020.html

风险投资对公司治理效应的影响

风险投资对公司治理效应的影响 随着我国资本市场的不断发展,风险投资作为一种新型的具有多重优势的融资方式逐渐被大家知晓。其不仅可以改善民营企业生存和成长的融资环境,而且进入企业董事会,参与企业管理,对企业进行监督,凭借其强大的产业、丰富的管理经验及四通八达的资源网络协助企业提供增值服务,从而影响企业治理结构。越来越多的民营企业为了突破资金瓶颈与笼络关系网络引入风险投资。然而,风险投资具有逐利性,风险投资的治理角色对企业的治理效果表现不尽相同。 同时,风险投资在参与公司治理中与风险企业的矛盾也层出不穷。因此,了解风险投资对企业治理的影响,有助于深化认识、防范风险,对合理推动企业引入风险投资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回顾风险投资对公司治理的相关文献综述和理论分析,以雷士照明控股有限公司为研究对象。首先分析风险投资对雷士照明的治理途径,然后描述风险投资给企业带来的增值服务,进而分析雷士照明融资过程、战略整合、经营绩效等增值服务给企业带来的治理效应。 通过分析发现:风险投资以雷士照明董事会为治理途径,采用分阶段投资、金融工具约束及联合投资的治理方式监督和约束企业,为雷士照明提供了增值服务,从而帮助企业建立健全公司治理结构、激励创业者,培养优秀的企业家、关注企业成长性、提高企业市场认可度以及协助企业制定战略发展方向,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但是,研究还发现了风险投资与企业创始人存在代理问题,引入风险投资可能面临企业被收购的风险。因此,本文根据雷士照明引入风险投资带来的风险,引发了五点启示。第一,企业应当利用相机治理机制,缓解风险投资与企业家的道德风险;第二,制定长远的融资计划;第三,充分了解投资者,进行风险评估;第四,设置风险投资退出障碍;第五,发展企业需要捆绑利益相关者的权益。 本文希望通过风险投资对雷士照明公司治理效应的分析,重新认识风险投资的利弊,为我国民营企业引入风险投资提供借鉴和参考价值。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