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经桡动脉穿刺冠状动脉介入诊治常见并发症临床观察护理

经桡动脉穿刺冠状动脉介入诊治常见并发症临床观察护理

经桡动脉穿刺冠状动脉介入诊治常见并发症临床观察护理
经桡动脉穿刺冠状动脉介入诊治常见并发症临床观察护理

经桡动脉穿刺冠状动脉介入诊治常见并发症的临床观察及

护理

【关键词】经皮冠状动脉穿刺,经桡动脉;并发症

【中图分类号】r612.6【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6455(2011)08-0294-01

随着冠心病介入诊治技术的不断发展与提高,经桡动脉穿刺行冠状动脉介入诊治,具有不需要严格卧床、创伤小、止血容易、并发症少等优点,易于被患者接受[1],逐渐成为冠心病治疗最普遍的手段。但冠状动脉介入诊治由于其“有创”性,不可避免的会发生各种并发症。我院心内科从2005年起逐渐改用经桡动脉途径行冠状动脉介入诊治术,目前,它已成为我院心内科冠状动脉介入诊治的常规途径,关于其并发症的临床观察及护理,我们积累了一定的经验,现将其体会报告如下:

1 对象和方法

1.1 观察对象:2009年6月——2010年6月我院心内科所有冠状动脉介入诊治的病例369例,其中成功经桡动脉常规介入诊治358例,其中男性,183例,女性,175例,平均年龄(56.4±10.3)岁,其中稳定性心绞痛患者72例(20%),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179例(50%),急性心肌梗死28例(7.8%)经冠脉造影排除冠心病诊断的患者79例(22%),合并糖尿病65例(18%),高血压214例(60%),其中年龄>65岁患者144例(40%)。全部患者均采用螺旋压迫器压

冠脉造影及冠脉介入治疗诊疗规范

冠脉造影及冠脉介入治疗诊疗规范

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及冠脉介入治疗 适应证: 1有不典型的心绞痛症状,临床疑诊冠心病。 2?有不典型的胸痛症状需排除冠心病。 3.Ho It e r、运动试验提示有客观缺血证据而无临床症状。 4?不明原因的心脏增大、心功能不全或室性心律失常。 5.急性心肌梗塞早期(起病6-1 2h )或并发心源性休克拟行急诊PC I;或心肌梗塞患者梗塞部位有存活心肌宜行冠状动脉造影及PC I 治疗。 6 ?不稳定性心绞痛,经常规药物系统治疗仍不能控制症状,宜早期行冠状动脉造影明确病变严重程度,以选择性P C I或冠状动脉搭桥术。禁忌症: 1?重症心功能不全,如不能平卧1 h以上,则不宜行选择性冠状动脉 造影,内科药物治疗症状改善后再行冠状动脉造影。 2.严重全身感染。 3.精神病等不能配合手术。 4.有碘过敏所致的休克者不宜行冠状动脉造影。 5.严重肾功能不全。 6 .出血性素质。 术前准备: 1.术前用药:术前规范化应用拜阿司匹林、氯吡格雷。

2?—般化验包括血、尿常规和肝肾功检查,以及血电解质、凝血四项、

病毒系列。 3.x线胸片、心电图、超声心动图,必要时ECT心脏检查。 4.碘过敏试验。 5 .局部清洁和备皮,选好准备穿刺的血管,选择桡动脉作为入径时行 术前Allen试验。 6?做好病人及家属的思想工作,消除病人的顾虑,手术单签字。 7?术前4小时禁食。 8?必要时术前注射地西泮10mg,或给予口服苯巴比妥0.0 6 -0. 1g。 9?准备好必要的器械。 操作步骤: 、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步骤: 1?多选择右侧桡动脉为穿刺插管部位,患者仰卧导管床上,手臂平伸外 展3 0O,手腕过伸位,常规消毒铺巾,消毒区域为手掌至肘关节以上。 用利多卡因局部浸润麻醉,在桡骨茎突上1.5-2.0C m处桡动脉搏动最 强处采用穿透法穿刺,当带鞘穿刺针见回血,继续向前推送2-3cm,撤出针芯,,缓慢回撤塑料套管见针芯喷血后放入导丝,将导丝送入一 定长度后推出针芯,,用刀尖切开穿刺点处皮肤,沿导引钢丝插入 5 F桡动脉鞘管。成功后经桡动脉鞘内注入硝酸甘油2 00ug,以防血 管痉挛;注入肝素3 00 0 u。 2.用肝素盐水冲洗泥鳅导丝和造影导管,将泥鳅导丝插入TI G造影导 管,尖端与导管尖端平行,进入血管鞘后将泥鳅导丝探入,尖端在导管前方4-5cm,然后将导管与导丝一起送入,直到将造影管送至主动

手把手教你桡动脉穿刺技巧(精美图文)

成功的桡动脉穿刺是建立桡动脉入路、顺利进行桡动脉介入操作的前提。相比于股动脉,桡动脉较为细小且易于痉挛,所以穿刺桡动脉的操作难度要高于股动脉,尤其是对于存在桡动脉发育异常、精神紧张等不利因素的患者,穿刺可能会变得更为困难。所以说,桡动脉穿刺是桡动脉途径介入治疗的第一个技术难关。掌握规范、合理的穿刺技术有利于提高桡动脉穿刺的成功率。本文将系统探讨一下桡动脉的穿刺技巧及常见问题。 桡动脉的胚胎发育 胚胎时期,颈部第 6 或第七节间动脉intersegmental artery 发出腋动脉并延续为肱动脉(Brachial),后者继续延续为前臂骨间动脉及手部动脉(图1A)。随着发育的进行,骨间动脉远端退化,代之以中间动脉(Median)供应手部(图1B)。中间动脉形成,随之骨间动脉继续分化出尺动脉(图1C)。尺动脉形成后,浅肱动脉(Superficial brachial artery)开始发育并向掌部延伸(图1D)。浅肱动脉与掌部血管吻合后,前者与肱动脉之间开始形成吻合支(图1E)。浅肱动脉与股动脉吻合支形成后,吻合后近端血管退化,远端延续为桡动脉(图1F)。 上臂动脉胚胎发育示意图 桡动脉的解剖及变异

桡动脉解剖变异与入路异常是初学者最常遇到的难题之一,也是导致TRI 失败的主要原因。桡动脉解剖变异与入路异常的总体发生率为22.8%,主要包括:桡动脉起源异常(高位桡动脉)、发育不良、走行迂曲、狭窄、桡尺动脉环及迷走锁骨下动脉等。 3 种高位桡动脉(1-3)及正常起源(4)示意图;高位桡动脉患者往往是因为胚胎时期的浅肱动脉没有退化或退化不全所致,所以动脉管腔大小不一,且部分与肱动脉主干之间尚有交通。这部分患者多数可以耐受5F 直径的造影导管,但因指引导管较为粗大,所以在通过时可能导致血管痉挛、夹层或破裂而出现并发症

冠脉介入培训试题1月及2月辅助题目答案

1、行冠脉造影术时,导管室的整个工作流程是什么?手术台上、台下人员如何配备?如何分工?冠脉造影治疗报告如何正确、完整的书写? 答:冠脉造影术时导管室的整个工作流程主要有:1、参加手术人员参与术前讨论,并签署相关知情同意书等术前准备文书工作;2、护士了解术前方案,准备术前用药、相关器械准备,做好患者情绪疏导和必要的局部皮肤准备;3、放射技术人员做好检查机器准备,保证各设备系统工作正常;4、手术护士引导患者进入导管室,并指导患者平卧于检查床,心电监护技术员连接好心电监护,观察示波并记录术前心电图,手术护士完成患者静脉通道的建立,做好患者手术部位的消毒,并完成铺巾;5、助手穿洗手衣,刷手,穿铅衣,在手术护士的帮助下穿好手术衣并带好无菌手套,然后在心电监护技术人员的帮助下连接好测压系统,在护士的帮助下连接造影剂通道,连接好各穿刺器械的准备,备好必要的抢救药品;6、助手完成动脉穿刺,在护士帮助下备好造影导管及导丝,检查各连接系统是否备好;6、术者在助手的配合下在超滑导丝的指引下置入冠状动脉造影导管,助手依据术者要求,摇床及控制适当的投照体位,在术者的指导下配合推注造影剂,完成冠脉造影检查;7、手术中,护士在术者的要求下提供器械并密切观察患者,心电监护技术员随时管床心电图及压力曲线的变化,并及时向术者反应,放射技术人员配合术者操作X线摄像和透视,并根据需要随时回放影像;8、术后助手拔出动脉鞘管,并予以穿刺部位加压止血包扎,并转移患者回病房及向病房医生和护士交待病情及注意事项,心电监护员撤出心电监护导线,放射技术员做好资料保存及检查设备维护,护士做好手术器械使用记录,术后器械清洗,整理,消毒等工作,术者或助手完成冠脉造影结果记录及术后记录。 整个手术过程,台上有术者、助手及手术护士,台下有心电监护员和放射技术员。

冠脉介入术后并发症之血管迷走神经反射

冠脉介入治疗并发症之迷走神经反射 自1977 年, Gruentzig 首次施行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 PTCA) 以来, 冠心病介入治疗( PCI) 在全球得到推广, 因其具有创伤小、安全、康复快、住院时间短等优点, PCI 已成为冠心病血运重建的主要治疗方法。 首先,我们来回忆一个病例。22加床,可能大家都还有印象。病人在1月30日行冠脉造影检查,之前曾于1月18日在右冠置入支架治疗,本次在前降支和回旋支分别置入两枚支架,术程顺利。10:37安返病房,回来时的血压为90/60mmhg,心率:64 遵医嘱右上肢制动6-8小时,右下肢制动10-12小时, 11点时,病人自觉明显燥热,大汗,伴心悸,查体:BP85/55,面色苍白,双肺呼吸音清,心界不大,心率齐,。急查心电图,与既往无明显变化,考虑为血管迷走反射,立即予阿托品0.5mg静推,多巴胺泵入治疗,并予心电监测,患者症状较前好转。 当时我看到了病人的症状以及医生所给予的抢救措施,当时我就对血管迷走神经反射感到很好奇。我有几个疑问点,也就是今天小讲课的内容提要,1、什么是血管迷走神经反射以及它的发生机制临川表现2、引起血管迷走神经反射的相关因素有哪些3、血管迷走神经反射如何与心包填塞引起的低血压症状相鉴别4、治疗和护理那么我们来逐一讲解。 1、什么是血管迷走神经反射以及它的发生机制、临床表现是什么 血管迷走反射 血管迷走反射又称Benzald Jar i sh反射, PC I术后发生率为3 % ~ 5 %, 多发生在PCI术后4~ 6 h拔除动脉鞘管过程后压迫股动脉时,患者表现为面色苍白、恶心、呕吐、头晕、血压下降、心率减慢、出冷汗等, 发生机制心血管病介入性检查治疗引起的反射性低血压、心率减慢状态是一种发生迅速、后果极为严重的并发症。该并发症的发生,目前认为是血管迷走性抑制晕厥, 即所谓临床上常称的过度迷走神经反射。主要发生机理是各种刺激因素(如外伤、疼痛、恐惧) 作用于皮层中枢和下丘脑,通过使胆碱能植物神经的张力突然增强,引起内脏及肌肉内小血管强烈反射性扩张, 导致血压急剧下降,心率迅速减慢,最快甚至可在1 min 内发生。患者表现为面色苍白、血压下降、出冷汗、恶心呕吐、视力模糊。 2 原因分析 迷走神经主要分布于内脏及血管内皮系统, 各种原因诱发迷走神经兴奋均可致血管舒缩功能障碍,血管扩张, 血液滞留在血管腔内,有效循环血量减少, 组织灌注不足。迷走神经兴奋又可抑制心率,使心率减慢, 心输出量减少,造成短暂的心、脑缺血而引起晕厥等症状。心脏介入术后拔除鞘管时发生迷走神经反射的原因目前还不十分清楚,可能与多种因素有关。 2. 1 病人的原因 一、病人过度紧张, 有恐惧感, 有些病人害怕看见出血。这些病人在拔除鞘管时,由于鞘管刺激血管内皮系统,引起血管迷走神经张力增高,导致血管迷走神经反射。 二、病人对疼痛耐受性差, 稍加压力便难以耐受。鞘管拔除后压迫止血时极易引起血管迷走神经反射。 三、有些病人术前禁食时间长, 血容量相对不足, 拔管瞬间心率骤降,有效循环血量进一步减少, 引发血管迷走神经反射的发生。 四、病人长时间憋尿。由于术后躯体处于制动状态, 一些病人因排尿姿势的改变而产生不适,导致尿潴留的发生, 致使膀胱处于高度充盈状态, 易造成迷走神经张力增加。 2. 2 医护人员的原因

桡动脉穿刺诀窍(文书特制)

桡动脉穿刺经验分享 Wo穿刺桡动脉已至少400例了,有些心得想拿出来与大家分享,如有不足的地方希望指出,如有不对的地方希望批评,希望大家也能拿出自己的经验分享,献丑了,谢谢。 1、先用食指、中指、无名指摸清桡动脉的大概走行。 2、局麻,先打个小皮丘,局部皮肤不要隆起太高,以免影响穿刺,注意回抽,要避开桡动脉,可边进针边回抽边打麻药。 3、然后用手指尖(任意手指的指尖,本人习惯用食指)摸清桡动脉远心端的搏动最强点,这时指尖用力或轻轻的按压皮肤,直到感觉搏动最强的力度才是按压最合适的力度。 4、在最强搏动点进针,进针时的角度30-45度为宜,一旦针尖刺进表皮,可立即压低进针角度(我觉得30度以内合适),使针的方向沿血管的方向继续刺入。这样压低进针角度,刺进桡动脉的几率会大些。当然进针的速度不要太快,不然很多时候看不到回血。 5、进针时不管有没有回血都要刺到底,如果第一针没有回血,一般有两个原因:一是进针速度太快;二是没有刺进桡动脉管腔内。 6、不管是那种情况,先不要着急拔出钢针,而是要用手摸摸针体的两边,感觉一下桡动脉的搏动在针体的里面还是外面,这样可以为下一针指清进针点,增加命中率。 7、退针(软针)时一定要缓慢,可以边转边退,直至喷血,随即停止退针,这时进导丝。如果不喷血,我认为导丝一定不在管腔内,或者在静脉内。 8、如果喷血后导丝进不去,可能如下:一、软针角度问题,这时可以调整软针的方向再进导丝。二、桡动脉迂曲,这时可以拔出针,在桡动脉近心端重新穿刺。三、在边支内,这时可以拔出针,在桡动脉近心端重新穿刺。四、桡动脉痉挛。 9、实在不行,可穿刺尺动脉,或者左侧桡动脉。 10、如果以上都不行,还有一个绝招,穿刺股动脉!!!呵呵。 同意楼主的在30度左右的穿刺技巧,这个确实是真金白银,我穿刺桡动脉约700例,这点体会较深,超过45度,成功率会较明显下降。另外每个人指下最敏感与最精确(精确更重要)的部位都不一样,自己一定要感受和琢磨自己指下最精确区域在哪,我本来一直都用中间三指指端,不过偶然发现拇指下感受搏动更精确,所以我现在都是左拇指来做。 上面这位仁兄提到的那个问题,我的体会是:①如果病人较胖,那么这个茎突就不是很突起,之后的压迫止血不存在顾虑,那么就可以选择,如果较瘦,茎突明显凸起,可能会架空止血器械(有的地方用的是螺旋压迫器,而不是充气的),影响压迫,我不会选择。②实际上这一段搏动最强点的血管较弯曲,会影响成功率,而茎突近心端2-3cm的桡动脉段常常较直,搏动稍差但成功率反而更高(呵呵,我的体会而已),所以我会常规选择近心端1-2cm来做,除非连这一段都搏动非常弱(只碰到3例),才会去选择桡骨茎突处的最强点。希望对你有用。 个人的一点体会,桡动脉穿刺时,体位也是很重要的,使手采用过伸位,前臂充分暴露,有助于穿刺及其后的操作;还有就是麻醉一定要充分,刚开始的时候也被要求只打一个皮丘,但术中发生痉挛的几率明显升高,看其他地方一些有经验的医生在麻醉的时候总是延桡动脉走形充分麻醉,对穿刺几乎没有什么影响,而术中痉挛的几率明显下降,即使用桡动脉做复杂病变时也很少痉挛!

桡动脉穿刺

桡动脉穿刺方法及要点 一、术前准备 (一)患者体位:患者取平卧位,手臂呈自然外伸、外展位,臵于托板上,与身体保持20°- 30°夹角,可将腕部适当垫起,以便于穿刺桡动脉及随后的导管操作。 (二)消毒铺巾:常规碘扑消毒铺巾,消毒范围包括整个手掌、前臂、肘关节及肘上1/3处,以备必要时改行肱动脉穿刺,同时消毒右侧或双侧腹股沟部备用。 (三)穿刺点的选择:穿刺前摸清桡动脉走行,宜选择桡动脉搏动强、走行直的部位穿刺。一般离手腕横纹处愈近,桡动脉搏动愈强,容易触及,但此处桡动脉有时走行迂曲且细小分支较多,穿刺时导丝容易进入分支,使穿刺难度增加,并且如穿刺点离手腕横纹处过近,插入的动脉鞘管尾部靠近大鱼际,亦不便于导管操作。故穿刺点多选在距腕横纹2-3cm处(桡骨茎突内侧近心端1-2cm处),该处桡动脉搏动清楚,且距腕关节有一定距离,便于术后压迫止血.若该部位桡动脉迂曲,可再向近心端上移1-2cm。 (四)局部麻醉:先以1%-2%利多卡因0.5-1ml在皮肤穿刺部位注射一个直径1cm左右的小丘疹,进针时针尖斜面向上,基本与皮肤平行,并避开浅表静脉。应注意利多卡因用量不可过多,否则因局部皮肤胀起而不易摸清桡动脉搏动。然后再向桡动脉的下侧后方进针,补充注射利多卡因1-2ml,因利多卡因的弥散能力较强,这样即可达到满意的

麻醉效果,又不影响穿刺时清楚地触摸桡动脉搏动,并且还对该处桡动脉有一定的固定和向上的支撑作用,特别对于桡动脉搏动较弱者更为适用。 二、桡动脉穿刺 1.以Cordis公司桡动脉专用穿刺包为例:以左手食指、中指、无名指触摸桡动脉搏动,确定桡动脉位臵及走行,选好适宜的穿刺点并行局部浸润麻醉,然后将感觉最敏感的中指或食指指腹臵于桡动脉搏动最强处,以指导穿刺针进针方向,右手拇指和食指持穿刺针进行桡动脉穿刺,穿刺针与皮肤呈30°-45°夹角,针尖斜面朝上,向位于左手中指或食指指腹下方的动脉搏动较强处进针,并注意保持与桡动脉走行方向一致。刺入桡动脉后可见穿刺针尾部有血液涌出。以左手拇指和食指固定穿刺针柄,右手将直头导丝送入穿刺针腔内,并小心向前推进15-20cm后, 用手术刀尖沿穿刺针正中向下切开皮肤约 2-3mm,注意刀尖不可过深,以免伤及桡动脉。然后,左手中指及无名指共同按压住桡动脉穿刺点的近心端, 辅助固定住导丝,以防止将导丝拉出,右手拇指和食指捏住穿刺针柄将其退出。随后沿直头导丝臵入带有扩张管的桡动脉鞘管,送入鞘管时应注意将导丝尾端露出鞘管,然后保留鞘管退出导丝和扩张管。 2.以Terumo公司桡动脉专用穿刺包为例:该类型穿刺针为套管式穿刺针,分为穿刺针芯和穿刺针鞘两部分,无色透明的塑质穿刺针鞘位于穿刺针芯的针尖斜面以上,如果仅是穿刺针针尖的斜面部分刺入桡动脉腔内,虽然可见到穿刺针芯尾端有回血,但此时穿刺针的针鞘前

介入手术常见的并发症

随着介入手术技术的逐渐成熟,手术适应证范围逐渐扩大,而随之而来的并发症也逐渐引起大家的重视,这些在某种程度上也成了介入手术进一步发展的瓶颈。 如何减少和应对并发症也成了临床医生的重要课题,这里专门归纳了PCI 的常见并发症。本文整理自丁香园站友@sbrdfedx,@jiayoubb,@jhong,@sidinywl 的讨论,仅供交流学习之用。 PCI 常见并发症分类 1. 血管径路并发症 股动脉假性动脉瘤;腹膜后血肿;血肿并感染;夹层;血栓形成;栓塞;出血;动-静脉瘘。 2. 冠脉及循环并发症 冠脉痉挛;冠脉夹层;急性闭塞;支架内血栓;无再流现象;冠脉穿孔;假性动脉瘤、冠脉-心室瘘;边支闭塞;支架脱载;心包填塞;血栓瀑布现象;各种心律失常(严重者有室性心律失常、窦房结功能丧失、传导阻滞);气栓;急诊CABG ;心跳骤停、死亡;急性肺栓塞;急诊二次介入。 3. 非血管并发症 低血压;脑卒中;心功能损害;造影剂肾病;过敏反应;硬膜外脓肿;感染;头痛、腰痛、胸痛;迷走反射(特别拔鞘管时)。 拔管综合征 拔管综合征是冠状动脉支架术后常见的并发症,表现为心率减慢、血压下降伴恶心呕吐,出冷汗,严重时发生心跳停止,抢救不及时可造成死亡。主要是迷走反射引起,可能与疼痛和血容量偏低有关。 其预后有赖于快速诊断和处理。 1. 我们一般拔管前向患者做好解释工作,告知可能出现的临床表现,解除其恐惧心理,尤其是女性患者。 2. 拔鞘管之前建立静脉通路,补充血容量,同时备好升压、解痉、扩血管及抗心律失常等急救药品,遇到特别紧张和疼痛敏感的常予利多卡因局部镇痛。 3. 拔管时压迫止血力度以能触摸到足背动脉波动为准,注意两侧股动脉有伤口时,严禁同时拔管按压。同时避免暴力拔管。 4. 拔管后30 分钟内,应密切观察血压、心率及心电图的变化,面色及表情,询问有无头晕及恶心的感觉,以减少或避免拔管综合征的发生。 5. 处理原则:拔管综合征多为良性经过,但合并严重瓣膜病及冠心病者可出现严重后果。若患者出现症状,嘱其保持卧位,血压正常而以心率慢为主者可给予阿托品0.5-1 mg 静推;若有血压降低则可以给予多巴胺5-10 mg 静推,同时静脉快速补液。并严密观察病情变化。 无再流现象

桡动脉穿刺方法及要点

桡动脉穿刺方法及要点 重庆市合川人民医院(401520)曹优文 我国在1973年首次开展冠状动脉造影,1989年加拿大Campeau首先报道了经皮穿刺桡动脉进行冠状动脉造影技术。1992年荷兰Kiemeneij报道了采用此途径进行经皮冠状动脉球囊成形术的结果,随之又报道置入支架的结果。此后经桡动脉径路进行冠脉造影和冠脉介入治疗的可行性和优越性逐渐被认同。近年来由于介入治疗器械的改进以及桡动脉穿刺固有的优点,经桡动脉行冠心病介入诊断和治疗渐渐被世界上许多国家和地区的术者所采用,国内近几年也受到重视,但无论是经桡冠脉造影还是介入治疗,成功穿刺桡动脉建立经皮动 脉通路是经桡动脉行冠脉造影和介入诊治的首要问题和术者需要熟练掌握的基本技能。 一、术前准备 (一)患者体位:患者取平卧位,手臂呈自然外伸、外展位,臵于托板上,与身体保持20?~30?夹角,可将腕部适当垫起,以便于穿刺桡动脉及随后的导管操作。 (二)消毒铺巾:常规碘扑消毒铺巾,消毒范围包括整个手掌、前臂、肘关节及肘上1/3处,以备必要时改行肱动脉穿刺,同时消毒右侧或双侧腹股沟部备用。 (三)穿刺点的选择:穿刺前摸清桡动脉走行,宜选择桡动脉搏动强、走行直的部位穿刺。一般离手腕横纹处愈近,桡动脉搏动愈强,容易触及,但此处桡动脉有时走行迂曲且细小分支较多,穿刺时导丝容易进入分支,使穿刺难度增加,并且如穿刺点离手腕横纹处过近,插入的动脉鞘管尾部靠近大鱼际,亦不便于导管操作。故穿刺点多选在距腕横纹2~3cm处(桡骨茎突内侧近心端1~2cm处),该处桡动脉搏动清楚,且距腕关节有一定距离,便于术后压迫止血.若该部位桡动脉迂曲,可再向近心端上移1~2cm。 (四)局部麻醉:先以1%~2%利多卡因0.5~1ml在皮肤穿刺部位注射一个直径1cm左右的小丘疹,进针时针尖斜面向上,基本与皮肤平行,并避开浅表静脉。应注意利多卡因用量不可过多,否则因局部皮肤胀起而不易摸清桡动脉搏动。然后再向桡动脉的下侧后方进针,补充注射利多卡因1~2ml,因利多卡因的弥散能力较强,这样即可达到满意的麻醉效果,又不影响穿刺时清楚地触摸桡动脉搏动,并且还对该处桡动脉有一定的固定和向上的支撑作用,特别对于桡动脉搏动较弱者更为适用。 二、桡动脉穿刺 1.以Cordis公司桡动脉专用穿刺包为例:以左手食指、中指、无名指触摸桡动脉搏动,确定桡动脉位臵及走行,选好适宜的穿刺点并行局部浸润麻醉,然后将感觉最敏感的中指或食指指腹臵于桡动脉搏动最强处,以指导穿刺针进针方向,右手拇指和食指持穿刺针进行桡动脉穿刺,穿刺针与皮肤呈30°~45°夹角,针尖斜面朝上,向位于左手中指或食指指腹下方的动脉搏动较强处进针,并注意保持与桡动脉走行方向一致。刺入桡动脉后可见穿刺针尾

介入治疗常见并发症及处理

介入治疗常见并发症及处理 介入治疗常见并发症及处理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 定义: 造影导管选择性插入冠状动脉开口 , 注射造影剂显示冠状动脉解剖走行及病变, 属于介入性心脏病学的诊断技术。 CAG: 心梗急性期准备行冠脉内溶栓者;心梗急性期: 准备行急症 PTCA 及支架置入术者; AMI 继发机械性并发症准备急诊手术者;指导治疗性CAG 重大手术前行 CAG: (1) 年龄45 岁行瓣膜置换术者 (2) 不明原因,年龄45 岁乳头肌功能失调,准备手术治疗者 (3)先心病疑有冠脉异常准备手术者 (4) 中老年人 ECG 异常准备行较大手术者。 适应症: 明确诊断须根据结果选择治疗方式,急性心肌梗塞, 须急诊介入治疗或外科手术治疗,血管重建术后疗效随访,心脏外科手术前, 了解冠状动脉情况,特殊职业 PTCA 是经皮穿刺股动脉或桡动脉递入球囊导管: 扩张狭窄的冠状动脉的一种血管重建术。 作用机制: 用球囊扩张导致斑块撕裂破碎、压缩,使内腔扩大,拔除球囊导管后,血压对扩张部的血管壁起到支撑作用,维持内腔通畅,以达到显著缓解心绞痛的症状和改善左心室功能,从而有效地增加

冠心病及心肌梗死病人的远期生存率。 冠脉支架植入冠状动脉内支架植入术与 PTCA 的操作相似,是通过植入一个特别的特定型号的金属支架于冠状动脉狭窄处,使冠状动脉持续扩张,从而使冠状动脉内血流通畅,保证病变部位心肌的血液供应,达到治疗目的的一种心血管治疗技术,是 PTCA 的后盾。 适应症: PTCA 并发冠状动脉夹层、严重冠状动脉内膜撕裂、急性冠状动脉闭塞或濒临闭塞。 冠状动脉血管直径3mm 的冠状动脉狭窄。 冠状动脉分支-开口病变。 冠状动脉再狭窄病变。 慢性闭塞性病变。 心脏介入治疗及护理: 心脏介入治疗是集医学影像学和临床治疗学的交叉学科,对疾病诊疗具有微创化,闭合化和教学化,逐渐成为与内科学,外科学并驾齐驱的三大医学技术之一,是经皮穿刺途径进入血管或心腔内进行的诊疗技术。 正确的选择是: 早检查、早诊断,选择最好的治疗方案!病人准备: 术前知识宣教: 根据病人不同的文化程度,采用不同的宣教形式,简要讲解支

桡动脉穿刺

桡动脉穿刺方法及要点 一、术前准备?(一)患者体位:患者取平卧位,手臂呈自然外伸、外展位,置于托板上,与身体保持20°—30°夹角,可将腕部适当垫起,以便于穿刺桡动脉及随后得导管操作。?(二)消毒铺巾:常规碘扑消毒铺巾,消毒范围包括整个手掌、前臂、肘关节及肘上1/3处,以备必要时改行肱动脉穿刺,同时消毒右侧或双侧腹股沟部备用。 (三)穿刺点得选择:穿刺前摸清桡动脉走行,宜选择桡动脉搏动强、走行直得部位穿刺。一般离手腕横纹处愈近,桡动脉搏动愈强,容易触及,但此处桡动脉有时走行迂曲且细小分支较多,穿刺时导丝容易进入分支,使穿刺难度增加,并且如穿刺点离手腕横纹处过近,插入得动脉鞘管尾部靠近大鱼际,亦不便于导管操作。故穿刺点多选在距腕横纹2—3cm处(桡骨茎突内侧近心端1—2cm处),该处桡动脉搏动清楚,且距腕关节有一定距离,便于术后压迫止血、若该部位桡动脉迂曲,可再向近心端上移1—2cm。 (四)局部麻醉:先以1%—2%利多卡因0、5-1ml在皮肤穿刺部位注射一个直径1cm左右得小丘疹,进针时针尖斜面向上,基本与皮肤平行,并避开浅表静脉.应注意利多卡因用量不可过多,否则因局部皮肤胀起而不易摸清桡动脉搏动。然后再向桡动脉得下侧后方进针,补充注射利多卡因1-2ml,因利多卡因得弥散能力较强,这样即可达到满意得麻醉效果,又不影响穿刺时清楚地触摸桡动脉搏动,并且还对该处桡动脉有一定得固定与向上得支撑作用,特别对于桡动脉搏动较弱者更为适用.

二、桡动脉穿刺 1.以Cordis公司桡动脉专用穿刺包为例:以左手食指、中指、无名指触摸桡动脉搏动,确定桡动脉位置及走行,选好适宜得穿刺点并行局部浸润麻醉,然后将感觉最敏感得中指或食指指腹置于桡动脉搏动最强处,以指导穿刺针进针方向,右手拇指与食指持穿刺针进行桡动脉穿刺,穿刺针与皮肤呈30°-45°夹角,针尖斜面朝上,向位于左手中指或食指指腹下方得动脉搏动较强处进针,并注意保持与桡动脉走行方向一致。刺入桡动脉后可见穿刺针尾部有血液涌出。以左手拇指与食指固定穿刺针柄,右手将直头导丝送入穿刺针腔内,并小心向前推进15-20cm后, 用手术刀尖沿穿刺针正中向下切开皮肤约2—3mm,注意刀尖不可过深,以免伤及桡动脉。然后,左手中指及无名指共同按压住桡动脉穿刺点得近心端,辅助固定住导丝,以防止将导丝拉出,右手拇指与食指捏住穿刺针柄将其退出。随后沿直头导丝置入带有扩张管得桡动脉鞘管,送入鞘管时应注意将导丝尾端露出鞘管,然后保留鞘管退出导丝与扩张管。 2.以Terumo公司桡动脉专用穿刺包为例:该类型穿刺针为套管式穿刺针,分为穿刺针芯与穿刺针鞘两部分,无色透明得塑质穿刺针鞘位于穿刺针芯得针尖斜面以上,如果仅就是穿刺针针尖得斜面部分刺入桡动脉腔内,虽然可见到穿刺针芯尾端有回血,但此时穿刺针得针鞘前端并未进入桡动脉腔内,应继续进针穿透桡动脉后壁,这时穿刺针鞘得前端多已穿透桡动脉后壁,左手拇指与食指固定针鞘柄,右手拔出针芯后,缓慢退针鞘至其尾部有血液喷出,再将直头超滑导丝从

扒一扒 介入手术常见的并发症

扒一扒介入手术常见的并发症 随着介入手术技术的逐渐成熟,手术适应证范围逐渐扩大,而随之而来的并发症也逐渐引起大家的重视,这些在某种程度上也成了介入手术进一步发展的瓶颈。 如何减少和应对并发症也成了临床医生的重要课题,这里专门归纳了PCI 的常见并发症。 PCI 常见并发症分类 1. 血管径路并发症 股动脉假性动脉瘤;腹膜后血肿;血肿并感染;夹层;血栓形成;栓塞;出血;动-静脉瘘。 2. 冠脉及循环并发症 冠脉痉挛;冠脉夹层;急性闭塞;支架内血栓;无再流现象;冠脉穿孔;假性动脉瘤、冠脉-心室瘘;边支闭塞;支架脱载;心包填塞;血栓瀑布现象;各种心律失常(严重者有室性心律失常、窦房结功能丧失、传导阻滞);气栓;急诊CABG ;心跳骤停、死亡;急性肺栓塞;急诊二次介入。 3. 非血管并发症 低血压;脑卒中;心功能损害;造影剂肾病;过敏反应;硬膜外脓肿;感染;头痛、腰痛、胸痛;迷走反射(特别拔鞘管时)。

拔管综合征 拔管综合征是冠状动脉支架术后常见的并发症,表现为心率减慢、血压下降伴恶心呕吐,出冷汗,严重时发生心跳停止,抢救不及时可造成死亡。主要是迷走反射引起,可能与疼痛和血容量偏低有关。 其预后有赖于快速诊断和处理。 1. 我们一般拔管前向患者做好解释工作,告知可能出现的临床表现,解除其恐惧心理,尤其是女性患者。 2. 拔鞘管之前建立静脉通路,补充血容量,同时备好升压、解痉、扩血管及抗心律失常等急救药品,遇到特别紧张和疼痛敏感的常予利多卡因局部镇痛。 3. 拔管时压迫止血力度以能触摸到足背动脉波动为准,注意两侧股动脉有伤口时,严禁同时拔管按压。同时避免暴力拔管。 4. 拔管后30 分钟内,应密切观察血压、心率及心电图的变化,面色及表情,询问有无头晕及恶心的感觉,以减少或避免拔管综合征的发生。 5. 处理原则:拔管综合征多为良性经过,但合并严重瓣膜病及冠心病者可出现严重后果。若患者出现症状,嘱其保持卧位,血压正常而以心率慢为主者可给予阿托品0.5-1 mg 静推;若有血压降低则可以给予多巴胺5-10 mg 静推,同时静脉快速补液。并严密观察病情变化。 无再流现象

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并发症的防止

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并发症的防治 随着PCI手术器械的不断革新和经验积累,PCI的适应证不断拓宽,成功率也增加至90%~95%以上,并发症逐渐减少。尽管如此,PCI仍然存在一系列术中与术后并发症,积极防止这些并发症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冠状动脉痉挛 冠状动脉痉挛分为与球囊扩张相关的冠脉痉挛和与球囊扩张无关的冠脉痉挛,与球囊扩张相关的冠脉痉挛约见于1%~5%的球囊成形术患者,多发生于非钙化病变,偏心性病变与年轻患者,而变异性心绞痛并非高危人群。与球囊扩张相关的冠脉痉挛主要包括4中类型。1,病变内痉挛:血管内超声有助于识别由夹层导致的顽固性痉挛。冠脉内注射硝酸酯和<或>钙拮抗剂对绝大多数患者有效,再次PTCA低压扩张尽管有效,但罕有必要。2 远端心外膜痉挛:PCI后远端血管痉挛较为常见,冠脉内注射硝酸甘油能纠正痉挛,持续静脉内输注硝酸甘油能预防其发生。PTCA后使用选择性5_HT2受体拮抗剂能减轻远端血管痉挛,而阿司匹林的预防作用不确切。3 微血管痉挛:硝酸酯疗效极差,其处理措施此参见“无再流”。4 术后冠脉痉挛:在血管成形术后的数月内,于PTCA部位发生的血管痉挛,可导致心绞痛发作。与球囊扩张无关的冠脉痉挛多见于旋磨和激光成形术时。使用盐水灌注技术后已明显降低其发生率,该类患者冠脉内应用硝酸甘油有效。 通常,冠脉内注射硝酸甘油<200~300ug>对多数患者有效,部分患者需要使用广大剂量。先前正在使用静脉,口服或者皮下硝酸酯并已产生硝酸盐耐受者无效或必须使用大剂量。若病变内痉挛明显,应保留导引导丝,同时使用硝酸甘油。若痉挛发生在靶病变以远可能需要部分或完全撤出导引导丝,以使痉挛得到缓解。此外,冠脉而你注射维拉帕米<100ug/min,最大剂量1.0~1.5ug/mg>或硫氮卓酮<0.5~2.5mg静脉推注1分钟以上,最大剂量5~10mg>对于硝酸酯无效的患者可能有效。尽管传导阻滞,心动过缓与低血压的发生率较低,静脉推注前仍需准备经静脉临时起搏。如果在使用硝酸酯与钙拮抗剂后病变内痉挛仍然存在,采用更适当大小的球囊进行延时<2~5f分钟>低压<1~4atm>扩张往往有效。绝大多数血管痉挛经硝酸酯与再次PTCA后能得到逆转,“顽固性”痉挛应考虑杂夹层,后者往往需要支架治疗。支架能成功处理顽固性痉挛,但必须在其他措施无效时使用。另外,应进行多体位造影除外夹层与血栓。血管内超声能协助明确诊断,指导进一步治疗。对于多数患者,术中持续输注硝酸甘油<10~50ug/min>能预防远端血管痉挛。 二夹层与急性闭塞 在支架时代以前,夹层导致的急性冠脉闭塞是PCI后住院死亡,心肌梗死与急诊GABG 的主要原因。目前,由于支架的广泛应用,夹层倒是急性闭塞已较为少见。但是,支架导致的边缘夹层仍可引起缺血并发症,并易于发生支架内血栓。在支架时代以前,择期PTCA 的急性闭塞发生率为2%~11%,其中50%~80%发生在导管室,其余也多数发生在术后6小时以内。急性心肌梗死直接PTCA与完全闭塞病变PTCA患者发生迟发<24小时>急性闭塞更为多见。支架的应用已使急性闭塞的发生率降低至1%以下。 根据造影与血流情况将急性闭塞分为3类。1 急性闭塞:血管完全闭塞,TIMI血流0~1级。2 临近闭塞:造影发现夹层或血栓,PCI后残余狭窄>50%,TIMI血流3级。根据NHLBI分型,共分为A,B,C,D,E,F六种类型的夹层:

动脉穿刺详细步骤及要点说明和结果判断

动脉穿刺详细步骤及要点说明和结果判断 一、目的 1.通过动脉穿刺获取动脉血标本用于动脉血相关指标的测定,主要用于动脉血气分析。 2.通过动脉穿刺进行有创动脉血压监测,进行部分专科检查或治疗,如冠状动脉造影或建立心血管疾病介入治疗的通道。 3.危重患者需要经动脉输液或输血 者。二、适应证 1.各种原因的呼吸功能障碍患者。 2.可能酸碱平衡紊乱。 3.或需监测有创血压。 4.各种动脉内介入治疗或检 查。三、禁忌证 穿刺部位有感染为绝对禁忌证。有明显出血倾向者为相对 禁忌证。四、操作前准备 1.患者准备 1)向患者解释动脉穿刺的目的,操作过程,可能的风险。 2)告知需要配合的事项:主要是保持穿刺肢体不动。 2.材料准备 1)玻璃注射器(或动脉血气针)、肝素。 2)消毒用品:20/0 碘酊和 75%乙醇,或 0.5010 碘伏。 3)小垫枕、消毒棉签、无菌橡皮塞。 3.操作者准备 1)操作者洗手,戴帽子、口罩。 2)了解动脉穿刺的并发症,以及预防和处理措 施。五、操作步骤 1.桡动脉穿刺(图12-1)

注意:穿刺时,观察血液顶入注射器对于确定针头进入动脉非常重要。 1)确定穿刺部位:患者前臂取外展位,掌心向上,手腕下放小垫枕,手掌稍 背伸以更好暴露穿刺部位。穿刺部位在掌横纹上 1—2cm 动脉搏动明显处(或桡骨茎 突近端约 lcm 处),碘伏消毒患者穿刺部位皮肤,以及术者左手食指、中指和无名 指。以左手食指和中指在该处两侧相距约 lcm,按压固定欲穿剌的动脉。 2)穿刺步骤:右手执注射器(如是血气针,应拉至 1ml 处)在两指间垂直或 与动脉走向呈约 450 角逆血流方向穿刺。见血液顶入注射器时,说明针头已进入动脉中。 固定注射 器,直至采集到足够用于检测的动脉血标本(约 1ml)。迅速拔出注射器,并按压穿刺部位5 —10 分钟。 2.股动脉穿刺 1)常规消毒穿刺部位及操作者左手食指、中指及无名指。于,腹股沟韧带 (髂前上棘与趾骨结节体表连线处)中点下方1~2cm 处三指并拢沿股动脉走行方 向触摸股动脉搏动,将中指指尖置于股动脉搏动最强处,其余两指稍用力固定皮肤 后抬起中指,以肝素化注射器与食指中指之间股动脉搏动最强处垂直进针;或用左手 食指和中指并紧于股动脉搏动最强处稍上方固定皮肤,然后在搏动最强处穿刺。 注意:穿刺前需要熟悉股三角部位的解剖特点,对于防止穿刺误入股动脉 很重要。2)穿刺步骤:多采用垂直穿刺方式,余同桡动脉。 3.标本处理 用于血气分析检查时,观察注射器中有无气泡,若有气泡,则将其排出,轻轻转 动注射器使血液和肝素充分混合,然后将针头插入橡皮塞中密封。并固定于冰袋 上,30 分钟内送检。同时在申请单上填写患者的吸人氧浓度和血红蛋白浓度。 注意:需要特别注意血气分析标本排出气泡,以及送检的各个环节,包括检 查单填写吸入氧浓度(或方式)、低温送检等,否则将影响血气分析检查结果的准 确性。 4.注意事项 1)穿刺动作应轻柔,穿刺不成功时,应触摸并确定穿刺部位后方可再次穿刺。切 勿粗暴地反复穿刺,以免造成动脉壁损伤和出血。 注意:穿刺时避免反复粗暴穿刺对并发症的预防非常重要! 2)使用玻璃注射器或专用血气针,勿使用塑料注射器。玻璃注射器有助于观察血液

介入治疗常见并发症及处理

---------------------------------------------------------------最新资料推荐------------------------------------------------------ 介入治疗常见并发症及处理 介入治疗常见并发症及处理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 定义: 造影导管选择性插入冠状动脉开口 , 注射造影剂显示冠状动脉解剖走行及病变, 属于介入性心脏病学的诊断技术。 CAG: 心梗急性期准备行冠脉内溶栓者;心梗急性期: 准备行急症 PTCA 及支架置入术者; AMI 继发机械性并发症准备急诊手术者;指导治疗性CAG 重大手术前行 CAG: (1) 年龄45 岁行瓣膜置换术者 (2) 不明原因,年龄45 岁乳头肌功能失调,准备手术治疗者 (3)先心病疑有冠脉异常准备手术者 (4) 中老年人 ECG 异常准备行较大手术者。 适应症: 明确诊断须根据结果选择治疗方式,急性心肌梗塞, 须急诊介入治疗或外科手术治疗,血管重建术后疗效随访,心脏外科手术前, 了解冠状动脉情况,特殊职业 PTCA 是经皮穿刺股动脉或桡动脉递入球囊导管: 扩张狭窄的冠状动脉的一种血管重建术。 作用机制: 用球囊扩张导致斑块撕裂破碎、压缩,使内腔扩大,拔除球囊导管后,血压对扩张部的血管壁起到支撑作用,维持内腔通畅, 1 / 7

以达到显著缓解心绞痛的症状和改善左心室功能,从而有效地增加冠心病及心肌梗死病人的远期生存率。 冠脉支架植入冠状动脉内支架植入术与 PTCA 的操作相似,是通过植入一个特别的特定型号的金属支架于冠状动脉狭窄处,使冠状动脉持续扩张,从而使冠状动脉内血流通畅,保证病变部位心肌的血液供应,达到治疗目的的一种心血管治疗技术,是 PTCA 的后盾。 适应症: PTCA 并发冠状动脉夹层、严重冠状动脉内膜撕裂、急性冠状动脉闭塞或濒临闭塞。 冠状动脉血管直径3mm 的冠状动脉狭窄。 冠状动脉分支-开口病变。 冠状动脉再狭窄病变。 慢性闭塞性病变。 心脏介入治疗及护理: 心脏介入治疗是集医学影像学和临床治疗学的交叉学科,对疾病诊疗具有微创化,闭合化和教学化,逐渐成为与内科学,外科学并驾齐驱的三大医学技术之一,是经皮穿刺途径进入血管或心腔内进行的诊疗技术。 正确的选择是: 早检查、早诊断,选择最好的治疗方案!病人准备: 术前知识宣教:

桡动脉穿刺技巧

桡动脉穿刺技巧 一、穿刺技巧 ①麻药的使用时间 个人觉得应该先穿刺再给麻药,原因是你在给麻药的时候,同时也让患者紧张起来,且局部皮下注射麻药也影响对桡动脉的判断,甚至导致桡动脉搏动摸不清,这样无疑会影响穿刺,同时也让患者产生恐惧心理。 ②穿刺点的选择 一般是在腕横纹下2cm左右,寻找到桡动脉搏动最强点,左手食指、中指、无名指一字排开,由轻到重的压向桡动脉,感受桡动脉的波动感,选桡动脉搏动最强的点为穿刺点。 ③穿刺体位选择 让患者手心朝上,把腕部垫高,使腕部处于过伸位,此时可以更好的暴露穿刺点,便于穿刺成功。 ④进针角度选择 一般为30°-45°右手持穿刺针于搏动最强点进针,然后缓缓回撤,直到见到回血,再向前少许推送穿刺针,拔出穿刺针内芯,再缓缓回撤穿刺鞘管,见到喷血成线后缓慢推送特滑导丝,防止导丝把穿刺鞘管推出;若第一针穿刺未见回血,将穿刺针回撤至皮下,改变方向后进针,呈扇形穿刺,每次调整角度不宜过大,若仍未成功,则应拔出穿刺针,按压2分钟后重新寻找桡动脉搏动最强点,按上述方法穿刺,一般均可成功。 二、常见问题 ①喷血良好但送导丝不顺畅 原因可能是桡动脉在腕部分出数支,但均较细,或者桡动脉远端严重扭曲,打折,或成螺旋形,此时不应继续推送导丝,改穿刺股动脉。 ②推送造影导管困难 可用泥鳅导丝小心推送,仍不顺利,此时应注入造影剂查看桡动脉情况,若桡动脉近端扭曲畸形则改穿刺股动脉,切勿强力推送,以免穿破血管。 ③导丝坠入血管 穿刺成功后所使用的导丝若不慎坠入所置鞘管内,导丝头端在鞘管里面,但未完全进入血管内,此时可先推送一根导丝至血管内,沿导丝推送球囊,都做要轻柔,防止将导丝完全推入血管内,球囊加压后将脱入血管内的导丝挤到动脉鞘管内壁上,缓缓拔出鞘管,直到露出导丝,此时可重新再植入鞘管。 ④只见血液回流未见明显喷血 可能是误入表浅静脉或进入桡动脉浅表分支,此时应撤回至皮下重新进针。

冠脉介入培训试题辅助题目答案全

1、冠脉造影术的术前准备主要包括那些内容? 1.完成冠脉造影必需的工作人员及职责,如术者、助手,配合手术护士,心电监测技术员,X 线技术员; 2.完成冠脉造影必需的设备及抢救药物; 3.术前讨论; 4.冠脉造影术前有关的检查:术前通常要做胸片、心脏彩超、心电图等检查,还需要抽血化验血常规、凝血常规、肝肾功能电解质、血脂、血糖、血型,还有传染病等的筛选; 5.术前用药及皮肤准备; 6.和患者术前谈话; 7.病人术前训练,包括训练床上大、小便(为防止术后排便困难,如经股动脉径路冠脉造影术后需要平卧6-12小时才能下床活动); 8.办理同意手术的术前协议书; 9.经治医师向导管室递送手术申请单,书写术前医嘱;10.术前应进行双侧腹股沟、会阴部备皮、检查、股动脉及双侧足背动脉搏动情况,以助手术及与术后对照,经桡动脉穿刺者行Allen试验,了解掌弓循环情况;11、术前应纠正电解质紊乱和酸碱平衡失调,稳定血压,糖尿病患者术前控制血糖,慎用二甲双胍;12、对肾功能不全者,应选择影响肾功能较小的造影剂,如威视派克,减少投照体位及造影剂用量,同时注意术后肾功能的监测和保护肾脏药物的应用。 2、请分别描述经桡动脉和经股动脉穿刺的解剖定位? 答:经桡动脉穿刺解剖定位:一般取右上肢桡动脉,桡动脉表浅易触及,取腕横纹近段3cm 左右为穿刺点,此处桡动脉一般搏动最强,并且走行较直;经股动脉穿刺解剖定位:先认清股三角,由腹股沟韧带,外侧的缝匠肌和内侧的股长收肌围成,腹股沟韧带下方2cm左右为股横纹,在股横纹中点偏内侧可触及股动脉搏动,股动脉内侧是股静脉,外侧是股神经,一般取股横纹下2~3cm,股动脉搏动的正下方为穿刺点。 3、动脉穿刺的基本步骤是什么? 答:动脉穿刺的基本步骤以桡动脉穿刺为例说明:1、患者取平卧位,右上肢自然外伸、外展,与身体成45°夹角,由托架托住,充分暴露穿刺部位;2、消毒铺巾:常规消毒铺巾,消毒包括肘关节和整个手掌,同时消毒双侧腹股沟部备用;3、穿刺点定位:穿刺前应摸清桡动脉走行,选择桡动脉搏动最强、走行最直的部位穿刺,一般取腕横纹近端3cm处,桡动脉表浅易触及;4、局部麻醉:在桡动脉上方用1%利多卡因1ml做局部浸润麻醉,针尖基本与皮肤平行,避开浅表静脉,过深易伤及动脉;5、穿刺(桡动脉透壁穿刺法):以左手食指、中指、无名指确定桡动脉位置及走行,右手持穿刺针在桡动脉上方进行穿刺,穿刺针与皮肤呈30°~45°角,进针方向应与桡动脉走行方向一致,穿刺针刺入桡动脉后可见穿刺针内有回血,继续进针穿透桡动脉,以左手固定针柄,右手拔出针芯后,缓慢退针至针尾部有血液喷出,再送入导丝;将导丝送入后,左手食指、拇指固定导丝,中指及无名指共同按压住桡动脉穿刺点的近心端,防止动脉出血。右手退出穿刺针,再补充少量麻醉药浸润桡动脉,以减少因疼痛诱发的桡动脉痉挛。用手术刀刀尖朝上轻轻划开皮肤约3mm,注意刀尖不可过深,以防伤及桡动脉,沿直导丝置入带有扩张管的动脉鞘管,送入鞘管时注意一定要使导丝尾端露出鞘管,然后保留鞘管退出导丝和扩张管。 4、穿刺部位的并发症主要包括那些?如何进行预防? 答:穿刺部位的主要并发症及预防措施有:1、动脉痉挛,预防措施:术前嘱患者充分放松,选用润滑剂涂层动脉鞘或长鞘,经鞘给予硝酸甘油200ug+地尔硫卓5mg+利多卡因50mg注入预防动脉痉挛,尽量做到高穿刺成功率、动作轻柔,操作时间短;2、局部出血或血肿,预防措施:应立即局部压迫至少5分钟至出血停止或血肿无进行性扩大,若局部血肿进行性扩大,应立即拔出鞘管,加压包扎,如果伴有前壁血肿,需局部弹力绷带加压包扎;3、局部疼痛,耐心向病人解释并检查是否有局部并发症;4、桡动脉闭塞,预防措施:术前认真做好Allens

桡动脉穿刺操作规程

桡动脉穿刺操作规程 一、护理目标 1.桡动脉穿刺是新生儿常用的操作技术,可用于监测动脉血气,同步换血或监测动脉有创压。 2.不得作为给药,输液或其他途径。操作规范,血气标本隔离空气,送检及时,标本合格。 二、操作步骤 1.评估患儿病情、意识、意识状态、生命体征和正在进行的治疗(氧疗等)、患者肢体活动 情况、穿刺部位皮肤情况(有无水肿、结节、瘢痕、伤口等),若需留置套管针,应评估 尺动脉有无足够的血液灌注整个手,方法是先按压桡动脉和尺动脉,阻断其血流,此时手 掌变白,放松尺动脉仍压住桡动脉,如整个手掌变红,方能插管。 2.准备 (1)操作者准备:洗手,戴口罩。 (2)用物准备:治疗盘内备一次性无菌注射器5ml一副,安尔碘Ⅱ型皮肤消毒剂、棉签、4.5号头皮针、干棉、,胶布、污物盘、根据需要准备试管。 3.操作方法 (1)将5ml注射器上的枕头取下,接上4.5号头皮针。 (2)操作者用食指、中指触摸桡动脉的搏动点,并体会扰动的走行、波动感、位置的深浅和动脉的粗细,新生儿动脉搏动较弱,也可根据解剖定位:以腕横纹线上桡侧到尺侧线段的1/4为穿刺点。 (3)常规消毒穿刺点周围皮肤和操作者左手食指、中指,再次确定位置,也可用一强光源从侧面投照穿刺区,可看到桡动脉。 (4)操作者左手绷紧皮肤,右手持头皮针与皮肤呈45°刺入,针头斜面向上。 (5)见回血即可固定,抽取需要量的动脉血,拔出针头,若有床旁血气分析仪,将血液注入血气分析片即可行血气分析,若需送检验科行血气分析,针头应刺入橡胶塞防止血液标本与空气接触。 (6)拔出针头后迅速用干棉球按压穿刺点5分钟后用胶布固定。 (7)若需频繁抽动脉血气、换血、监测动脉有创压,可用留置套管针穿刺,穿入桡动脉后取出 针芯,将套管在血内推进1cm,固定,用微量泵将含肝素1-5u/ml的生理盐水按1ml/h的速度滴注穿刺点。 (8)轻轻转动注射器将血摇匀。 (9)贴好血标签条码。 (10)标本马上送检。 (11)协助患儿取舒适体位。 (12)按《医疗废物处理条例》处置用物,脱手套,洗手。 三、注意事项 1.新生儿皮肤毛细血管丰富,角质层较薄,消毒不严易感染而致败血症,应严格无菌操作,局部3.必须严格消毒。 2.选用较小的针头,尽量减少血管壁损伤,4.5号的头皮针较适宜。一次性5ml注射器针头不宜用于4.抽血量多者,且针头与针筒之间的距离较短,妨碍操作。 3.首次穿刺失败需要重新穿刺时,应更换针头,重新消毒。 4.因动脉压力较高,有凝血功能障碍的患儿拔针后,应延长局部压迫时间至10分钟。 5.留置套管针期间应注意观察穿刺侧手掌的运行情况。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