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AAA儿童肱骨髁上骨折闭合复位失败原因分析_张亚鹏

AAA儿童肱骨髁上骨折闭合复位失败原因分析_张亚鹏

AAA儿童肱骨髁上骨折闭合复位失败原因分析_张亚鹏
AAA儿童肱骨髁上骨折闭合复位失败原因分析_张亚鹏

Se-GSH-Px活性增高,

可以大量清除血管壁损伤处凝固的胆固醇、阻滞血管平滑肌增生。表4、表5的结果显示:口服硒酵母加辛伐他汀使IMT减小、斑块缩小优于口服普通酵母加辛伐他汀的治疗,两组改善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

本试验表明,硒酵母联合辛伐他汀治疗高血压动脉粥样硬化疗效更突出,即硒酵母和辛伐他汀有协同作用,药效增强,减少辛伐他汀用药剂量和不良反应。临床有待于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1周培毅,吴自强,谢志泉,等.脑卒中危险因素的研究进展[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2,32(16):3590~3594.

2赵红,胡云涛,陈彦菊,等.阿托伐他汀钙对急性脑梗死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影响[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1,14(8):6~8.

3Zou Cao,Qi Hongtao,Liu Zhihua,et al.Smvastatin Activates PPAR gamma -Dependent Pathway to pre -vent left ventricular hypertrophy associated with inhi -bition of RhoA signaling[J].Texas Heart Institute Jour -nal,2013,40(2):140~147.

4杨艳红,闫冬霞.辛伐他汀对高血压并颈动脉粥样硬化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0,13(5):78~79.5晏传奇,张彦,李咏富.硒酵母的药理作用研究进展[J].微量元素与健康研究,2011,28(1):56~59.

A Clinical Study of Selenious Yeast Combined with Simvastatin in the

Treatment of Hypertension Atherosclerosis

1.Hefei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hospital,Hefei 230009,Anhui

GAOZhi-rong1,WUKai-yun2,CHENXiao-hui2,etal

Abstract:Objective:Observationandresearchofthetherapeuticeffectofseleniousyeastcapsulescombinedwithsimvastatininthetreatmentofhypertensioncarotidatherosclerosisandbloodlipids.Methods:60patientsillwithhypertensionwererandomlydividedintotwogroups,theobservationgroup(GroupA)whotookoralseleniousyeastcapsulescombinedwithsimvastatin(30cases),andthecontrolgroup(GroupB)whowereadministeredwithoralcapsulesandsimvastatin(30cases).Bothpersistedinmedicationforayear.Beforeandafterthetreatment,thetwogroupsofpatientsunderwentthecolorultrasonicexaminationoftheircarotidarteryintimamediumthickness(intimamediumthickness-IMT)andtheroscleroticplaque;theyalsowentthroughasimultaneousdetectionofsystolicbloodpressure(SBP),cholesterol(TCH)andtriglyceride(TG).Results:Afterone-yeartreatmentoftheintimamediumatheroscleros,thetherapeuticeffectofGroupAisbetterthanthatofGroupB(P <0.001),andtheserumcholesterol,bloodpressureinpatientswith(TCH),andtriglyceride(TG)decreased.Conclusion:Thetreatmentofhypertensivearteriosclerosisbyseleniousyeastcapsulescombinedwithsimvastatinismoreobviousthanthatbysinglesimvastatin.

Key Words:Seleniousyeast;Simvastatin;Arteryintimamediathickness;Atherosclerosisplaque

(编审:刘付平

施仲赋)

肱骨髁上骨折是最常见的儿童肘部骨折[1],

约占全部肘关节损伤的50%~70%,常见于3~10岁

的儿童,5~7岁的男孩最常见。肱骨髁上骨折常发

生在手的非优势侧。早期处理不当可致前臂骨筋膜室综合征,导致Volkmann挛缩从而造成终身残疾,远期可出现肘内翻畸形。目前治疗方案首选骨折闭作者单位:安徽省立儿童医院骨科合肥2300512013-05-17收稿,2013-06-23修回

儿童肱骨髁上骨折闭合复位失败原因分析

张亚鹏

谢婷婷姚杰孙军

【中图分类号】R683.4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054(2013)04-0022-03

【摘

要】目的:分析儿童肱骨髁上骨折闭合复位失败的原因。方法:选择收治的肱骨髁上骨折172例患儿,22例闭合复位失

败。先基础全麻或臂丛神经阻滞行C 型臂透视下手法闭合复位,C 型臂X 线机透视下观察复位不成功后行切开复位或尺骨鹰嘴牵引治疗。结果:其中19例切开复位克氏针内固定石膏术,术中发现骨折断端肌肉神经卡压共9例,骨折两端骑跨旋转不能纠正的7例,骨折冠状面成斜形的有6例,3例行尺骨鹰嘴牵引治疗3周后石膏固定。结论:肱骨髁上骨折难以闭合复位的原因有:肿胀严重、屈曲桡偏型、骨折面成斜形、骨折两端骑跨旋转,骨折断端嵌入肌肉神经

的软组织,故临床工作时遇到这些情况时慎用闭合复位,避免反复复位造成肘部软组织严重挫伤而带来严重的后果。

【关键词】儿童

肱骨髁上骨折闭合复位

临床医学与护理研究

22··

合复位克氏针内固定术,此方法可极大地避免早期复位后过度屈曲导致前臂循环障碍,减少骨筋膜室综合征的发生,但临床工作中发现部分肱骨髁上骨折闭合复位失败,需要进一步治疗。本研究旨在通过对我们在闭合复位失败的病例特点进行总结,找出闭合复位失败的原因,以期为临床工作提供指导意义。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我科2011 ̄2012年收治肱骨髁上骨折患儿172例,其中22例患儿闭合复位失败。该22例患儿年龄2 ̄14岁,其中,男13例,女9例,有神经损伤的1例,伸直型16例,屈曲型6例,桡偏10例,尺偏12例,按照Gartland肱骨髁上骨折分型法[2],Ⅰ型为无移位骨折;Ⅱ型为骨折有移位,但后侧皮质相连;Ⅲ型为完全移位骨折,这组病人均为Ⅲ型。

1.2方法患儿基础全麻或臂丛神经阻滞下,患儿仰卧于手术台上,患肢外展。C型臂透视下手法整复。C型臂X线机透视下观察复位情况,骨折复位失败,原移位方向无改善,桡偏和旋转不能纠正、骨折很不稳定,无法固定或克氏针固定后再移位,改切开复位,术中观察骨折断的移位方向、断端是否有神经肌肉卡压骨折断端嵌入肌肉神经的软组织、骨折断端改变等,直视下复位。术后石膏固定。外固定3 ̄4周后经X线检查骨折愈合后拆除外固定,进行功能锻炼,4周内拔出内固定克氏针,皮肤条件差2例和1例C型臂X线机透视发现骨折是粉碎性,故选择尺骨鹰嘴牵引治疗。

2结果

术中发现骨折断端肌肉神经卡压共9例,骨折两端骑跨旋转不能纠正的7例,骨折矢状面成斜形的有6例,19例切开复位克氏针内固定石膏术,3例行尺骨鹰嘴牵引治疗,22例患者随访3个月 ̄1年,骨折全部愈合。肘关节功能恢复正常,1例神经损伤术后均恢复,无Volkmann挛缩及肘内翻畸形。3讨论

3.1肱骨髁上骨折是儿童肘部的严重损伤根据远端骨折块移位方向,可分为伸直型与屈曲型骨折。远端骨折块向后上移位者为伸直型骨折,向前上移位则为屈曲型骨折。伸直型骨折又可分为伸直尺偏型(远端向尺侧移位)和伸直桡偏型(远端向桡侧移位)。伸直尺偏形多见,约占75%,可能与肌肉轴线偏内侧和受伤时多处于伸肘、前臂旋前位有关,易后遗肘内翻畸形。伸直桡偏型虽后占伸直型骨折的25%,但易伴发血管、神经损伤。国际上通用的分型是Gartland法,其依据骨折块移位程度,将伸直型骨折细分为3型[3]。Ⅰ型,骨折无移位;Ⅱ型,前侧皮质断裂,后侧皮质保持完整,骨折断端有成角畸形;Ⅲ型,前后侧皮质均断裂,骨折断端完全移位。儿童肱骨髁上骨折均由间接暴力引起,系肘关节在伸直或半屈曲位时跌倒,手掌着地,使肱骨髁上形成剪力致骨折,故伸直型多见。如果同时有侧方来的暴力而使骨折尺偏或桡偏或旋转移位,目前临床多选用闭合复位克氏针固定,但仍有部分难行闭合手法复位的肱骨髁上骨折患儿需切开复位。

3.2难行手法闭合复位的肱骨髁上骨折原因有:肿胀严重,屈曲桡偏,骨折面成斜形,骨折两端骑跨旋转。肿胀明显说明创伤重,局部出血多,复位时血肿和肌肉阻隔,手指很难触及到骨骼,从而影响对位;屈曲桡偏型骨折要伸直位复位,伸直位稳定,但克氏针固定较难,桡偏的骨折面往往不平、嵌插,复位难,骨折在冠状面和矢状面为斜形的,稳定性差,复位时向一侧滑移,手术者有经验和协助好的两术者可以扶稳骨折固定后再透视,可以增加成功率。骨折两端成凹凸状,复位时凹凸两端越深,骑跨后越稳定,正位片多满意,侧位可见旋转移位,此时旋转移位很难纠正,强行纠正旋转移位容易造成粉碎性骨折,而且复位不理想,故原则上肱骨髁上骨折复位时间宜早不宜迟。复位前应仔细阅读X线片,充分判明骨折类型、移位方向,切忌反复、强行、暴力复位。

3.3切开复位仍然为较有效的方法对于难行闭合手法复位、局部肿胀严重、易出现骨筋膜室综合征及远期Volkmann挛缩、手法不能达到解剖复位、后期肘内翻发生率较高[4]的情况,传统切开复位仍是我们治疗儿童肱骨髁上骨折中需掌握的方法。切开复位对于损伤肿胀严重的患儿还可以达到局部引流的作用,从而减少骨筋膜室综合征及远期Volkmann挛缩的发生。

参考文献

1lynm t.staheli主译.潘少川.实用小儿骨科学[M].第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306.

2Gartland J J.Management of supracondylar frac-tures of the humerus in children[J].Surg Gynecol Ob-stet,1959,109(2):145~154.

3田伟主编.实用骨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732.

4孙国强,刘红旗.应用不同入路切开复位交叉克氏针内固定治疗儿童肱骨髁上骨折[J].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07,15(4):306~307.(下转第35页)

The analysis about the supracondylar fracture of humerus closed reduction failure in children

The Children's Hospital of Anhui Province,Hefei 230051,Anhui

ZHANGYa-peng,XIETing-ting,YAOJie,etal

Abstract:Objective:Toanalyzethesupracondylarfractureofhumerusclosedreductionfailureinchildren.Meth -ods:ourorthopedicwardtreated172caseswithsupracondylarfractureofhumerus.Therewere22casesofclosedre-ductionfailure.Withbasicanesthesiaorbrachialplexusnerveblockline,thefracturedoclosedreductionunderC-arm.Ifclosedreductionfailure,thefracturedoopenreductionorulnaolecranontractiontherapy.Results:19ofthe22patientsdotheopenreductionwithkirschnerwireinternalfixationandplasterexternalfixation,3ofthe22pa-tientsdoulnaolecranontractionfor3weeksandafter3weeksdotheplasterexternalfixation.Conclusion:Difficultclosedreductionresultsfromsevereswelling,bucklingradialpartial,coronalplaneoffracturewithobliqueshape,fracturesatbothendsstraddlesandrotation,andfracturefiilledbymuscleandnerve,sotheclinicalworkshouldbecarefulwhenmeetingthesesituationstoavoidtherepeatedresetcausingelbowsofttissueswellingseriousbecausetheelbowsofttissueswellingcanbringseriousconsequence.

Key Words:Children;Supracondylarfractureofhumerus;Closedreductionfailure

/(编审:郭毅)(上接第23页)

3讨论

难治性抑郁症临床上常用的治疗原则是加大剂量或替换一种不同作用机制的抗抑郁药物或采用加强策略。加强策略是指联合应用一种能增加抗抑郁药物效果的药物或者联合应用另一种作用机制的药物。

目前一般认为抑郁症与突触间隙的去甲肾上腺素(NE)和5-羟色胺(5-HT)及其受体功能有关。奥氮平是一种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对5-HT、多巴胺D、α-肾上腺素、组胺H等多种受体均有很强的亲和力,能阻滞中枢5-HT2A与5-HT2C受体,并且可以选择性地减少间脑边缘系统多巴胺能神经元的放电,因而可以用于治疗难治性抑郁症[2 ̄3]。氟西汀通过抑制神经突触细胞对神经递质血清素的再吸收以增加细胞外可以和突触后受体结合的血清素水平,但是对α-肾上腺素能、β-肾上腺素能、5-羟色胺能、多巴胺能等则几乎没有结合力[4 ̄5]。

本文显示联合用药可以明显降低HAMD17评分,并且在治疗1周后HAMD17评分即有显著下降,而单用氟西汀1周后下降并不明显,在后期的治疗时间点观察,联合组的HAMD17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8周时的总有效率为8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53.3%,差异显著,表明在治疗难治性抑郁症时,奥氮平可以增强氟西汀的临床疗效,并且起效更加迅

速。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基本类似,主要为口干、便秘、嗜睡、头晕、体重增加和视物模糊,两组患者总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43.3%和36.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说明联合使用奥氮平并未增加患者的不良反应,不影响耐受性。

综上所述,奥氮平联合氟西汀治疗难治性抑郁症临床疗效高,并且不良反应与单用氟西汀无差异,值得临床应用和推广。参考文献

1邵辉,龚越鹏,夏小玉,等.草酸艾司西肽普兰合并喹硫平治疗难治性抑郁症40例[J].陕西医学杂志,2012,41(8):1048~1049.

2闫爱国,王宁.艾司西酞普兰合并奥氮平治疗难治性抑郁症对照研究[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2,20(2):182~183.3梁家騋,杨红梅,王成美,等.帕罗西汀合并奥氮平治疗60例抑郁症伴焦虑障碍的对照研究[J].中国民康医学,2012,24(11):1283~1285.

4彭珍珍,祝漫琴,李焕德,等.西酞普兰与氟西汀治疗中国抑郁症患者疗效和安全性的meta 分析[J].中南药学,2012,10(4):269~273.

5董树兵.氟西汀与丁螺环酮联合治疗抑郁症的疗效分析[J].中国现代医药杂志,2012,14(4):78~80.

The effect of olanzapine plus fluoxetine in the treatment of treatment-resistant depression

Department of Pschology,4th People's Hospital,Hefei 230022,Anhui

WEIBang-gui

Abstract:Objective:Toevaluatetheefficacyandsafetyofolanzapineplusfluoxetineinthetreatmentoftreat-ment-resistantdepression.Methods:60caseswithtreatment-resistantdepressionwererandomlydividedintojointgroupandcontrolgroup.Thecontrolgroupgivenonlyfluoxetine20mg/d,andthejointgroupweretreatedwitholan-zapine5mg/dadditionally.Theywereallperformedfor8weeks.TheefficacyevaluatedbyHamiltonDepressionScale17item(HAMD17).Results :Comparedtobaseline,theHAMD17scroeswerealldecreasedinthetwogroupsbytheendof1,2,4,8week(orweeks)except1weekinthecontrolgroup(P <0.05).InallthoseinvestigationpointstheHAMD17scroesinjointgroupwerealllowerthanthoseincontrolgroup(P <0.05).Thetotaleffectiverateinjointgroupwas80.0%,higherthan53.3%incontrolgroup(P <0.05).Theadversereactionratiowassimilarbetweenthetwogroups(43.3%vs36.7%,P >0.05).Conclusion :Itisaneffectivetherapyofolanzapineplusfluoxetineinthetreatmentoftreat-ment-resistantdepression,andtheadversereactionsremainatanacceptablelevelandarethesameinthetwogroups.

Key Words:Olanzapine;Fluoxetine;Treatment-resistantdepression;HamiltonDepressionScale/(编审:

万兴松施仲赋)

骨折复位技术基本操作

骨折复位技术操作规程 一、定义 复位就是将移位的骨折段恢复正常或近乎正常的解剖关系,重建骨骼和支架作用。骨折的治疗包括复位、固定、药物和功能锻炼四个方面。在治疗中应遵守四个原则:动静结合、筋骨并重、内外兼治、医患合作 二、骨折的复位要求 骨折复位有非手术(闭合复位)和手术(切开复位)之分。非手术治疗包括手法复位加外固定;手法复位加牵引固定(有时可结合局部外固定)以及持续牵引复位。 临床上绝大多数骨折都可用手法复位,能取得满意的效果。手法复位要求及时、稳妥、准确、轻巧而不增加损伤,力争一次手法整复成功。 三、复位的准备 麻醉:采用麻醉止痛以便于复位操作。一般对于简单骨折可不用麻醉。但对于一些老年人或有高血压、心脏病的患者,可用2%的普鲁卡因10毫升~20毫升注入血肿内,一般10分钟后即可开始整复。 四、基本手法 骨折复位必须掌握“以子求母”,即以远端对近端的原则。 手摸心会:为施用手法前的必要步骤,即在整复前必须先用手触摸骨折部,触摸时先轻后重,由浅及深,从近到远,两头相对,确定骨折断端在肢体内的方位,达到“知其体相,识其部位,一旦临证,机触于外,巧生于内,手随心转,法从手出”的目的。 拔伸牵引:目的是为了克服肌力,矫正重叠移位,恢复肢体的长度。按照“欲合先离,离而复合”的原则,开始牵引时肢体先保持在原来的位置,然后沿着肢体纵轴由远近骨折段对抗牵引,把刺入骨折部周围的软组织内的骨折断端,慢慢地拔伸出来。而后再按照整复步骤,改变肢体方位,用力牵引。牵引力的大小应

根据病人而定,要持续稳准。 旋转屈伸:主要是矫正骨折断端间的旋转及成角移位,因为有些近关节部位的骨折,牵引越重,成角畸形就越大。 端挤提按:当旋转、成角及重叠移位得到矫正后,侧方移位就成为主要畸形。以指直接用力,作用于骨折断端迫使复位。以人体的中轴线来讲,前后侧移位(上下侧)用提按的手法;内外侧(左右侧)移位用端挤的手法。即上提下按,外端内挤。 摇摆触碰:以上手法,一般骨折即可基本复位,但横断或锯齿型骨折的断端间可能有间隙,则采用摇摆触碰法。一般经过上述手法,骨折整复即可结束。 按摩推拿:主要是调理骨折周围的软组织,使扭转曲折的肌肉、肌腱,随着骨折的复位,亦可舒展通达,尤其对骨关节周围的骨折更为重要。操作时手法要轻柔,按照肌肉、肌腱的行走方向,先由上而下,再由下而上,顺骨捋筋,达到散瘀舒筋的目的。 夹挤分骨:凡是两骨并列部位发生骨折,骨折段因骨间膜或骨间肌的收缩而相互靠拢,复位时应以两手拇指及食中环三指,由骨折的背侧夹挤骨间膜,使靠拢的骨折段分开,远近骨折段即相应稳定,并列双骨折就能象单骨折一样,一起复位。 折顶回旋:对于横断或锯齿型骨折,如患者肌肉发达,单靠牵引不能完全矫正重叠移位时可用折顶手法[如图].回旋的手法多用于骨折断端之间有软组织嵌入的股骨干或肱骨干骨折,或经过不正确处理造成背向移位的斜面骨折。五、注意事项 整复后,必须认真地检查患肢骨折部的外形、长短是否已恢复正常,在给予适当的外固定后,进行X线检查,以确定整复效果。

儿童Ⅲ型肱骨髁上骨折的手法复位

身大剂量化疗常引起严重的毒副反应和并发症。再者脑胶质瘤呈局部恶性变化及90%以上原位复发,故经 颈静脉灌注可提高颅内肿瘤局部药物的摄取量,并能 降低全身的毒副反应[1,4] 。灌注前后3日给予鲁米那钠0.1g 肌注,每日3次,可降低化疗药物对全身的毒 性反应[7] 。另外甘露醇促使可逆性血脑屏障开放对肿瘤的化疗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所以在灌注前后静脉滴注20%甘露醇250m l 是很必要的。 VM -26具有低毒性、高脂溶性、分子量小、易通过血脑屏障和抗瘤谱广的特点,已渐成为颅内恶性肿瘤的主要化疗药物。我们在手术大部切除肿瘤后,加用VM -26超选择灌注治疗神经胶质瘤患者时发现,患者的临床症状在化疗2周后均得到不同程度的改善,化疗过程中的不适也在对症治疗后得以改善,还明显的延长了患者的生存时间,提高了患者带瘤生存的质量,并且避免了眼部症状的发生,减少了不良反应。由此我们认为,手术大部切除颅内恶性肿瘤,联合超选择灌注是一种治疗此类肿瘤行之有效的方法。参考文献 [1] O lushin VE,Piglir o GS,M asi ova LN,et al .Results of clin 2 ical testing of ACNU in glial tu mors [C ].Abstract 11th A siapacific cancer conference,1993;80. [2] Greebery HS,Ens m ingerWD,ChandlerW F,et al .I ntraar 2 terial BC NU chemotherrapy f or the treat m ent of malignant gli oma of central nerveous syste m [J ].J Neur osurg,1984,61(3):423. [3] Ya ma mot o H,Shitara N,Nomura K,et al .Role of VM -26 on gli oma cells in vitr o,analysis of gocells and rectrai m ent [J ].Neur olMed Chirl,1978,18(6):503. [4] 张世总,李铁林,段传志,等.脑胶质瘤替尼泊甙动脉超选 择灌注及司莫司汀口服化疗[J ].中国微侵袭神经外科杂志,2000,5(1):17. [5] 段和平,段国升.超选择性动脉内BCUN 化疗治疗神经胶 质瘤的临床研究[J ].中华神经外科杂志,1990,6(4): 244. [6] 王忠诚.神经外科学[M ].武汉: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 1998;450. [7] 薛庆澄.神经外科学[M ].天津: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 1990;242. 收稿日期:2004208210 作者简介:杨铁翼(1970-),男,在读硕士研究生,主治医师。 儿童Ⅲ型肱骨髁上骨折的手法复位 杨铁翼 (内蒙古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骨科,内蒙古呼和浩特010050) 摘 要 目的:探讨儿童Ⅲ型肱骨髁上骨折的临床特点及手法复位治疗的可行性。方法:手法复位,前臂极度旋前或旋后,屈肘130°位左右,石膏托固定。结果:98例Ⅲ型肱骨髁上骨折严重肘内翻发生率仅2%。结论:手法复位治疗儿童Ⅲ型肱骨髁上骨折效果好,肘内翻发生率低。 关键词 儿童;肱骨髁上骨折;手法复位 中图分类号 R683.41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6-740X (2005)01-0038-03 肱骨髁上骨折是儿童常见的多发骨折,约占儿童 四肢骨折的4%~7%,肘部骨折的55%~80%,其中伸直型骨折占98%~99%。骨折发生在肱骨髁和肱骨干之间的相对薄弱部位,由于特殊的解剖关系,骨折后极不稳定,容易再度移位,甚至出现肘内翻,其发生率约为25%左右。我院1997年到2002年间共收治此类骨折98例,采用手法复位,前臂极度旋前或旋后,屈 肘130°位左右,石膏托固定,适时正确的功能锻炼,收 效较好,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本组98例,男71例,女27例,年龄3~13岁,平均8.7岁。右侧81例,左侧17例,伤后就诊时间1小时~3天。其中屈曲型2例,伸直尺偏型89例,伸直桡偏型7例,全部病例均为闭合性骨折。根据Gartland 分类,均为Ⅲ型骨折。就诊时5例桡动脉搏动减弱,3例桡神经挫伤。1.2 治疗方法整复术由3人施行,根据患者年龄及 83包 头 医 学 院 学 报 第21卷

儿童肱骨髁上骨折的治疗体会

儿童肱骨髁上骨折的治疗体会 发表时间:2013-02-26T08:52:47.623Z 来源:《医药前沿》2012年第36期供稿作者:张治建顾峥荣代联乡何江[导读] 探讨儿童肱骨髁上骨折的治疗效果和相关问题。 张治建顾峥荣代联乡何江(广安区中医院骨科四川广安 638500)【摘要】目的探讨儿童肱骨髁上骨折的治疗效果和相关问题。方法 2008年3月至2011年10月,我科收治儿童肱骨髁上骨折60例,分别予以闭合手法复位石膏托外固定及切开复位克氏针内固定治疗。结果治疗后随访6-12个月,其中非手术治疗的12例中,8例疗效优良,2例中,2例差;48例手术治疗者中,33例优良,10例中,5例差。结论对儿童肱骨髁上骨折的治疗,宜先采取闭合手法复位治疗,对于肘部明显肿胀,手法复位失败者或者无法施行手法复位者,应选择手术治疗,两种方法均可获得满意疗效。【关键词】儿童肱骨髁上骨折治疗 2008年3月至2011年10月,我科收治儿童肱骨髁上骨折60例,其中非手术治疗12例,手术治疗48例,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60例中,男37例,女23例,年龄2-16岁,平均8岁。其中12例骨折因无明显前后成角或侧方移位,给予手法复位石膏外固定治疗;其余48例骨折给予手术治疗。骨折分型按照Gartland国际通用分型[1],60例当中I型骨折无移位12例,Ⅱ型骨折远端后倾,或同时有横向移位,后侧骨皮质仍有接触30例,Ⅲ型骨折断端完全移位,骨皮质无接触18例。 1.2 治疗方法 (1)手法复位石膏外固定12例,及时送医肘部肿胀不明显,皮肤张力不高。先以侧方挤压法纠正内外侧移位,再以屈曲挤压成角法纠正前后移位,复位成功后,稳定骨折部位并使前臂中立位石膏固定,立即拍X线片,了解骨折复位情况。骨折复位满意后,即以屈肘90-100°,前臂中立位石膏托固定。定期摄X片复查并密切观察肢端血循状况,石膏固定时间平均约3周。 (2)手术治疗48例,采用肘外侧切口38例, 肘后“S”形切口10例。骨折复位后交叉克氏针固定,检查肘关节活动度正常后,将克氏针尾折弯后埋于皮下。手术治疗患者大部分采取肘外侧切口,此切口因剥离骨膜较多,对骨折愈合干扰较大,肘内翻发生率较高,徐华梓等[2]报道为49.2%。对于粉碎性骨折或者陈旧性骨折难以复位者,或者合并尺神经损伤者,宜采用肘后“S”形切口,它能充分暴露骨折,也可探查损伤的神经及血管[3,4,5,6],固定比较牢固。尽量复位骨折,恢复力线纠正成角。但肘后正中切口也有其不足,容易破坏伸肘组织,引起肘后粘连,降低伸肘力量及导致关节僵硬。 2 结果 所有病例都做到了随访,随访时间为6-12个月,没有一例并发肘内外翻畸形,没有任何发生Volkman缺血性肌挛缩的病例。依据mayo 肘关节功能评分标准(MEPS)评定患者肘关节功能:优=90分以上,良=75~89分,中=60~74分,差=小于60分。其中非手术治疗的12例中,8例疗效优良,2例中,2例差;48例手术治疗者中,33例优良,10例中,5例差。非手术组治疗优良率66.7%,手术组优良率68.8%。总优良率68.3%。 3 讨论 儿童肱骨髁上骨折约占肘部骨折的75%,多发于5~8岁儿童,肘部骨折最多见,且合并肘内翻的发病率较高[7],对于儿童肱骨髁上骨折的治疗,笔者认为宜先采取闭合手法复位治疗,对于肘部明显肿胀,手法复位失败者或者无法施行手法复位者,应选择手术治疗,手术治疗应注意防止肘内翻的发生,一是要矫枉过正,通过矫枉过正复位,可在一定程度上预防肘内翻的发生,二是良好的交叉克氏针固定,术后屈曲90°前臂中立位固定。总之,应根据骨折的类型,选择不同的治疗方法,在治疗过程中应防止并发症的发生,才能够取得较好的临床疗效。参考文献 [1]Gartland JJ.Management of supracondylar fractures of the humerus in children[J].Surg Gynecol Obstet,1959,2:145-154. [2]徐华梓,李也白,池永尤,等.儿童肱骨髁上骨折切开复位术后肘内翻畸形[J].中华小儿外科杂志,1995,16(1):28. [3]张占文,孙风鸣.手术治疗小儿肱骨髁上骨折100例体会[J].中华小儿外科杂志,1996,17(2):118. [4]连鸿凯,彭庆州,史斌,等.张力带内固定治疗肱骨髁上骨折16例[J].中华创伤杂志1997;13(4):277. [5]庄汉鹏,汪道清.中西医结合治疗儿童髁上骨折63例[J].河北医学院学报1995;16(5):290. [6]陈兴爱,李永恒.交叉克氏针内固定治疗儿童肱骨髁上骨折67例[J].川北医学院学报2002;17(1):21. [7]戴祥麟.小儿骨与关节损伤.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2002:58-61.

肱骨髁上骨折 Gartland 分型

肱骨髁上骨折Gartland 分型 Gartland 分型是评估和指导儿童肱骨髁上骨折的常见分型系统,可靠性好。美国华盛顿大学Alton 教授在近期CLIN ORTHOP RELAT R 杂志上对其进行了详细介绍,现整理如下。 历史 肱骨髁上骨折是儿童最常见的肘部损伤。由于肱骨髁上骨折常常会出现骨骼畸形和Volkmann 挛缩,因此在19 世纪50 年代称为「被错误理解的骨折」。1959 年,Gartland 提出了针对肱骨髁上骨折的简单分型方案,并对其治疗方法进行了讨论。 图1. Dr. John J. Gartland 肱骨髁上骨折发生于肱骨远端关节面的近端,骨折线可以是横行、斜行或者粉碎。Gartlnd 描述了骨折的旋转和横向畸形,骨折远端常常向后移位(伸直型)。根据骨折移位程度,他将伸直型的肱骨髁上骨折分为 3 型,I 型:无移位;II 型:轻度移位;III 型:严重移位。而屈曲型的肱骨髁上骨折则应使用另外的分型。

图2.Gartlnd 分型X 线摄片 无移位的肱骨髁上骨折可以使用石膏固定,无需手法复位,将肘关节屈曲75° -80°前臂旋转中立位进行固定。强调重视神经、血管系统的检查,反对石膏包扎过紧以及肘关节固定角度屈曲超过80°。 对于轻度移位的骨折,首选全麻下进行闭合手法复位石膏固定。如果初次复位手术24 小时后的X 线片显示骨折仍有移位或者继发移位,则认为骨折是不稳定的,需要进行尺骨基底部的过顶骨牵引。 对于严重移位的髁上骨折,也可以按照上述方法进行治疗,但该型骨折的不稳定情况和神经血管损伤比例会增加,可以使用切开复位不锈钢克氏针固定。 目前美国骨科医师协会(AAOS)对于儿童肱骨髁上骨折的治疗建议仍是基于改良的Gartland 分型。 I 型骨折使用石膏固定制动3 周- 4 周,每周复查X 线了解骨折对位对线情况。IIA 型骨折使用闭合复位石膏固定或经皮克氏针固定,而IIB 型骨折则需要闭合复位经皮克氏针固定以避免出现冠状面或其他角度的旋转畸形。 III 型和IV 型骨折同样需要闭合复位经皮克氏针固定,因此可以被视为需要固定的骨折类型,当闭合复位无法获得良好复位效果时需要考虑进行切开复位内固定。 切开复位的入路选择--外侧入路、内侧入路还是前方入路需要根据具体情况来考虑,需要清创冲洗开放性骨折、闭合复位不成功换做切开手术、骨折肢体远端无血供(无脉,手部颜色不是粉红色)等具体不同情况会决定手术的入路选择。

小儿肱骨髁上骨折闭合复位内固定对比开放复位内固定的治疗效果

小儿肱骨髁上骨折闭合复位内固定对比开放复位内固定的治疗效果 发表时间:2019-09-11T10:32:04.030Z 来源:《兰州大学学报(医学版)》2019年4期作者:李稳 [导读] 分析小儿肱骨髁上骨折闭合复位内固定对比开放复位内固定治疗效果。 李稳 汉寿县人民医院骨科湖南常德 415900 [摘要]目的:分析小儿肱骨髁上骨折闭合复位内固定对比开放复位内固定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3月~2018年2月期间收治的小儿肱骨髁上骨折患者58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研究,将58例患者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取开放复位内固定克氏针固定,实验组采取闭合复位内固定克氏针固定,对比闭合复位内固定和开放复位内固定治疗效果。结果:为两组患者实施Flynn肘关节功能评估,实验组患者的治疗优良率与对照组相比无差异,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无较大差异则不具有统计学意义。实验组患者在手术过程中,出血量及手术时间明显降低,与对照组相比有差异则统计学有意义。实验组患者手术治疗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从而可知闭合复位内固定克氏针固定的安全性更高,P〈0.05表示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为小儿肱骨髁上骨折患者实施闭合复位内固定克氏针治疗,与开放复位内固定克氏针治疗效果对比无差异,但是闭合复位内固定克氏针的手术出血量和手术时间明显降低,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病率,提高治疗的安全性,同时闭合复位内固定克氏针对患者机体造成的创伤较小,有利于促进患者预后。 关键词:小儿肱骨髁上骨折;闭合复位内固定克氏针;开放复位内固定克氏针;治疗效果 肱骨髁上骨折是临床常见的小儿肘部损伤疾病,是常见的骨折类型之一。由于小儿肱骨髁上区域处于重建间接,因此骨皮质较薄,肘部的韧带比较松弛,多见于8岁以内的小儿患者,由于外力导致的肱骨髁上骨折疾病[1]。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我院2016年3月~2018年2月期间收治的小儿肱骨髁上骨折患者58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研究,将58例患者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各有29例。实验组中有男性15例,女性14例,患儿平均年龄为(6.35±3.06)岁,位于左侧骨折有11例,右侧骨折有18例。对照组中有男性17例,女性12例,患儿平均年龄为(6.28±3.14)岁,位于左侧骨折有13例,右侧骨折有16例。 1.2方法 1.2.1对照组对照组采取开放复位内固定克氏针固定治疗,在患儿肘后方实施纵向切口,沿着肱三头肌内外侧缘显露,将骨折的断裂端暴露出来,将断裂端的血凝块和骨碎块都清理掉,在直视下实施骨折复位,要十分注意保护好患者血管神经,将骨块上的软组织剥离下来,在肱骨内外侧髁两侧从远端到近端置入1.5mm的克氏针[2]。 1.2.2实验组实验组患者实施闭合复位内固定克氏针固定治疗。在牵引状态下纠正移位情况,通过合理手法进行复位,在整复完成后在外上髁、内上髁置入1.2mm的克氏针进行交叉固定[3]。 1.3评估标准为患者实施Flynn肘关节功能评估。患者的肘关节屈伸以及提携角的降低程度在0~5℃之间,治疗为优;患者肘关节屈伸以及提携角降低6~10℃,治疗为良;患者肘关节屈伸以及提携角降低程度在15℃以上,表示治疗差[4]。 1.4统计学方法本文数据采用SPSS26.0统计学软件分析,患者治疗优良率、并发症发病率等为计数资料,采用%表示。患者手术治疗指标采用t检验,用(x±s)表示。两组患者手术指标及并发症发病率对比均有差异则统计学有意义,反之如治疗优良率对比无差异表示统计学无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治疗优良率对比为两组患者实施Flynn肘关节功能评估,实验组患者的治疗优良率与对照组相比无差异,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无较大差异则不具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

肱骨髁上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手术步骤详解

肱骨髁上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手术步骤详解 1.体位新鲜骨折合并血管损伤者,因取前侧切口,故取仰卧位,伤侧上肢外展,前臂旋后,置于手术台旁的小桌上。对无血管损伤,仅有内翻畸形者,或骨折已有纤维愈合者,应取后侧切口,病人取仰卧位,伤肘置胸前。 2.切口s形前切口,起自肘上内侧8cm,沿肱二头肌、肱三头肌间隙下行,至肘横纹横切达肘关节外侧,再沿肱桡肌内缘下行4cm[图1 ⑴]。 3.显露肱动、静脉切开皮肤,将皮瓣向两侧翻开,结扎、切断影响显露的正中静脉、沿肱二头肌内缘仔细切开肘前深筋膜(切开时注意勿损伤其下的肱动、静脉),清除深筋膜下的血肿,向下分离肱动、静脉和在其内侧下行的正中神经。在肘窝中心,动脉前方有肱二头肌腱膜覆盖[图1 ⑴]。切断腱膜,即可完全显露肱动、静脉,并可进行探查。向外侧拉开肱二头肌及其腱,即可显露位于其后的肱肌。肱骨髁上骨折时,肱肌多有断裂,骨折端可以突出肌外[图1 ⑵]。 4.处理血管如血管受压或损伤,应优先处理,尽早恢复前臂血运。肱骨髁上折,由于近折端前移,肱二头肌腱膜紧张,常使位于二者之间的肱动、静脉受压。一般,切断肱二头肌腱膜即可减压。有时肱动、静脉被骨折近端直接压迫,应在直视下细心施行手法牵引,将骨折端分开,把动、静脉分离出来,解除压迫。如有血管痉挛,用温盐水纱布热敷,臂丛麻醉,妥拉苏林25mg肌注或温热的2%普鲁卡因溶液温敷等,常可解除。如有血管破裂,应予修复。 5.骨折复位纵行分离肱肌,向两侧拉开,即可见到肱骨髁上骨折的情况。助手握住前臂牵引,克服重叠移位;术者用骨膜剥离器撬开骨折端,手法复位,并用骨膜剥离器向后顶住骨折近端,暂时保持复位。注意骨折端间不要夹入软组织[图1 ⑶]。 6.内固定肱骨髁上骨折多用两枚克氏针交叉固定。先拉开内侧切口,显露肱骨内髁,在肱骨内髁处将克氏针与骨干成45°角斜行钉入,通过骨折面,直达对侧皮质骨。然后在外髁另作一小切口,同样钉入另一钢针,与对侧钢针交叉固定[图1 ⑷]。检查如骨折对合良好,即可将断裂的肱肌缝合。剪去多余的克氏针,使外露针尾长约0.5cm,并将其弯成钩状。最后缝合皮肤切口及外髁小切口,只缝合皮肤,不缝深筋膜。

肱骨髁上骨折手法复位有什么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 生活常识分享肱骨髁上骨折手法复位有什么 导语:肱骨髁上骨折是一种常见到的情况,对患者来说会暂时性的失去手臂的功能,而且还会有特别痛苦的情况,所以说在出现这种情况后,一定要进行及 肱骨髁上骨折是一种常见到的情况,对患者来说会暂时性的失去手臂的功能,而且还会有特别痛苦的情况,所以说在出现这种情况后,一定要进行及时的治疗,在进行治疗的时候一般主要复位治疗,要根据自己的情况来决定,那么肱骨髁上骨折手法复位有什么?通过下面的介绍我们来进行一下了解。 肱骨髁上骨折(伸直型中的尺偏型)有肘内翻畸形发生的可能性,在手法复位时可以考虑“矫至过正,让其外展至轻度桡偏也未尝不可”。以前我在四川省骨科医院儿童病区看到过,很多肱骨髁上骨折的儿童都用手法复位、尺骨鹰嘴骨牵引,听病区的医生说:这种治疗方法的肘内翻畸形的发生率比较低。 一:在无牵引的情况下,矫正侧方移位,用双拇指捺正,用指腹感觉肱骨髁内外侧皮质与肱骨干内外侧皮质相一致,然后保持住。 二:助手把持前臂使肘部呈屈曲45度位,逐步牵引,逐步屈曲,根据患儿年龄大小调整牵引力量大小,当肘屈曲90度位牵引力量顶峰时,四指环抱肱骨干双拇指向前推挤肱骨髁,此时助手在牵引的情况下将肘屈曲至100-120。弧形由内向外推挤肱骨髁,手力适中。此过程助手的手法配合非常重要,牵引及角度维持贯穿始终,否则前功尽弃。 三:用大石膏固定肘屈曲90度前臂外旋位。根据末梢血运及挠动脉的情况调节。争取一次成形,切忌反复,防骨化肌炎。 通过上述的介绍,我们知道了肱骨髁上骨折手法复位有什么,在出现这样的情况后,会有特别疼痛的感觉,所以在复位的时候同样会疼

儿童玩滑板致前臂骨折的临床治疗

儿童玩滑板致前臂骨折的临床治疗 发表时间:2013-07-17T14:21:50.500Z 来源:《医药前沿》2013年第13期供稿作者:王阁栋王天奇 [导读] 实践证明该方法利大于弊值得借鉴和大力开展。 王阁栋王天奇(松原市中医院骨科 138001) 【关键词】滑板骨折治疗 【中图分类号】R2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3)13-0142-02 临床资料: 我院骨科近一年收治儿童玩滑板造成前臂骨折的患者126例,年龄在8到15岁之间,男:女为10:1。门诊治疗106例,余26例收入院治疗。均为闭合性骨折,很少有开放性的,临床治愈为98%。 损伤机理: 儿童滑板为两个滑轮支承一个中间的带有关节的滑板,此滑板可以直行,也可以随意左右转向,特别灵活。滑跑速度较快,不亚于自行车速度。儿童站在滑板上,滑行中如果速度过快,突然遇见障碍物或其它紧急情况下便转向,使儿童的身体中心偏斜而前倾摔倒。摔倒时因保护性反应而一般双手掌着地,由于传导外力而致前臂或致肱骨髁上骨折。 临床分型: 1、按骨折线是否与外界相通分为闭合性或开放性的前臂骨折。 2、按受伤机理分为:克雷氏骨折及史密斯氏骨折。(气肿骨折线纵形通过关节面即为“巴尔通氏骨折”) 3、按骨折线的形状分为:横形、斜形、粉碎性或青枝前臂骨折。 4、按骨折涉及范围分为:单纯桡骨骨折、单纯尺骨骨折、尺挠骨骨折或肱骨髁上骨折。 5、按骨折整复后的骨折程度分为:稳定性前臂骨折和非稳定性前臂骨折。 治疗过程:当儿童由其家长带领来院就诊,主诉:前臂肿胀疼痛、活动功能受限。同时有玩滑板摔伤史,此时骨折就要细心检查,给予拍片检查确定骨折的部位、类型及骨折程度,然后根据情况具体分析,一般采取手法整复夹板固定,很少采取石膏外固定。因夹板固定有很大的优点,既可以随时调整松紧度。以防止前臂筋膜综合症的发生。也可以因消肿或儿童活动患肢而使骨折再移位,此时医生可以在有效的时间内给予复位固定。而石膏固定缺点较多,由于患肢消肿使骨折又移位,还要整复更换石膏,同时固定后松紧度难以调整,很容易造成骨筋膜室综合症。因此采取手法复位整复夹板外固定。如:单纯性的克雷氏骨折或史密斯氏骨折,单纯尺骨或桡骨骨折,尺桡骨双骨骨折等,由助手及术者对抗牵引,助手在上,术手在下用力对抗牵引,术者站立根据骨折移位情况采取反搅或按摁即可复位。如果是尺桡骨双骨折,就要有两个助手用力对抗牵引,术者站在一旁根据骨折的情况采取回旋,按摁、对顶折叠等手法,一般先整复尺骨,后整复桡骨,因为桡骨绕着尺骨旋转,应先使尺骨整复使之有支撑。双骨折整复较困难,基本上皆有满意的复位,达到功能复位。即达到治疗标准。如果复位不成功就要收入院,在C型臂下整复或切开内固定。如果是开放性的骨折就要闭合创口使之变成闭合性骨折,然后按上述手法进行整复固定。 病例举例之一: 董亮、(病案号:0015427),女、8岁。吉林油田实验小学、学生、于2009年7月2日入院。 右腕关节肿胀畸形活动功能受限2小时。 缘于2小时前放学后玩滑板而致右腕关节肿胀,疼痛,畸形;活动功能受限。方来院就诊,门诊给予拍片显示:右桡骨远端骨折,由于骨折移位明显而收入院治疗。 入院查体:T36.7℃,P86次/分,R22次/分,一般状态良好,营养发育中等,神清语明,痛苦病容,呼吸平稳,体位自如,查体合作。颈软可屈,心肺听诊无著变,肝脾未及。专科情况:有腕关节肿胀明显、畸形、压痛及叩击痛(+),骨擦音(+),异常活动(+),活动功能受限。末梢血运及皮温良好。理化检查:有腕关节正侧位片显示:右桡骨下端横行骨折,正位观:骨折远端向桡侧移位,侧位观:远折端向背侧移位明显。腕关节间隙正常。 入院诊断:右克雷氏骨折 治疗:给予手法整复夹板外固定,整复后拍片:正侧位观:骨折对位线良好。给予口服“活血散”,3-5天后改服“接骨胶囊”。期间X光片跟踪复查,三周后骨折稳定,出院疗养五周后撤去夹板功能锻炼,现已痊愈,功能恢复正常。 病例举例二: 康博宁(病案号:0015631),男,9岁。宁江区实验小学,学生。 因左肘关节肿痛、畸形、活动功能受限1小时而于2009年8月20日入院。 缘于一小时前放学后和同学一起玩滑板而摔伤,当时左手着地,伤后左肘关节肿胀、疼痛、畸形、活动功能受限,未加以处置直来医院就诊,门诊拍片后显示:左肱骨髁上骨折,方收入院治疗。 入院查体:T36.5℃,R23次/分,P90次/分。一般状态良好,神语清明。营养发育良好。痛苦病容。呼吸平稳。体位自如。查体合作。颈软可屈。心肺听诊无著变。心率90次/分肝脾未及,肠鸣音正常4次/分,专科情况:左肘关节肿胀。畸形。压痛(+),叩击痛(+),骨擦音及异常活动(+),活动功能受限。肘后三角关系正常。左前臂及手部运动及痛温正常。末梢血运及皮温良好。左肘关节正侧位片显示:左肱骨髁上骨折。正位观:骨折远端向尺移位明显,侧位观:骨折远端向后上方移位明显。 入院诊断:左肱骨髁上骨折(伸直型) 治疗:入院后及时给与手法整复夹板外固定,整复后拍片显示:骨折对位线良好。按骨折三期分治用药治疗。住院期间X光线跟踪复查,骨折位置无明显改变。住院三周骨折稳定而出院疗养。来院复查,拍片显示:骨痂生成满意。撤去夹板功能练习,患肢肿胀消失,肘关节活动功能自如,病情痊愈,治疗效果满意。 治疗体会及研讨:首先儿童滑板使针对孩子的身心健康,使为了让孩子在课后娱乐玩耍时而制作的,但该儿童玩具危险性较大,造成孩子的前臂或髁上骨折情况多见而频发。我认为该玩具儿童尽量不要玩,或在家长的监护下而玩。孩子的摔伤,感觉到患肢的肿痛明显。活动

骨伤类疗法技术——骨折手法复位技术

骨伤类疗法技术——骨折手法复位技术 骨折手法复位(manipulativereduction)是利用力学的三点固定原则和杠杆的原理,整复骨折端。在骨折复位前必须先了解外力的性质、大小、方向、局部软组织损伤程度及肌对骨折段的牵拉作用,弄清骨折移位时所经过的途径,而后选择合适的手法,将移位的骨折断端沿着原来的移位途径倒返回来,骨折就会顺利地得到复位。某些骨折用手法复位,可取得满意的效果。 (一)手法复位的时机 1.一般伤后1~4小时局部肿胀不严重,软组织弹性较好,手法操作容易,有利于骨折复位。 2.当病人有休克、昏迷等情况时,须待全身情况稳定后,才能作手法复位。 3.当伤肢出现严重的肿胀或水疱时,可待肿胀减轻后,再行手法复位。 (二)手法复位方法 1.解除疼痛应用麻醉可以消除疼痛、解除肌痉挛。最好用局部麻醉或神经阻滞麻醉,儿童可用全身麻醉。 2.肌松弛位待麻醉完成后,将患肢各关节置于肌松弛的位置,以减少肌对骨折段的牵引力,有利于复位。 3.对准方向将远侧骨折段对准近侧骨折段所指的方向。

因近侧骨折段的位置不易改变,而远侧骨折段因已失去连续,故可使之移动。 4.拔伸牵引即加以适当的牵引力及对抗牵引力。在伤 肢远端,沿其纵轴施行牵引,矫正骨折移位。牵引时,必须同时有对抗牵引,并稳定近折端。根据骨折移位情况施行不同拔伸手法,以矫正短缩移位、成角移位或旋转移位。 5.手摸心会在拔伸牵引后,术者参考X线片所示的移位,用两手触摸骨折部,体会骨折局部情况,以决定复位手法。 6.反折、回旋横骨折具有较锐的尖齿时,单靠手力牵 引不易完全矫正短缩移位,可用反折手法。术者两拇指抵压于突出的骨折端,其余两手四指重叠环抱下陷的另一骨折端,先加大其原有成角,两拇指再用力向下挤压突出的骨折端,待两拇指感到两断端已在同一平面时,即可反折伸直,使端端对正。 回旋手法可用于背向移位,又称背靠背的斜骨折(即两骨折面因旋转移位而反叠)。须先判定发生背向移位的旋转途径,然后施行回旋手法,循原路回旋复位。 7.端提、捺正前臂骨折短缩、成角及旋转移位矫正后,要矫正背、掌侧方移位,可用端提手法。操作时在持续手力牵引下,术者两手拇指压住突出的远端,其余四指捏住近侧骨折端,向上端提。内、外侧方移位,可用捺正手法,使陷

儿童肱骨髁上骨折后的康复方法

儿童肱骨髁上骨折后的康复方法 【摘要】 目的探讨预防儿童肱骨髁上骨折后肘内翻的康复方法,以降低肘内翻的发生率。方法便利抽样法选取2010年2月至2014年12月在郑州市骨科医院治疗的60例肱骨髁上骨折患儿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患儿采用传统的骨科术后常规康复锻炼方法,观察组患儿除常规功能锻炼外,根据桡侧嵌插、尺侧分离的原则进行肘外翻练习。比较两组患儿的骨折愈合时间及愈合效果,并在3个月随访时,比较两组患儿肘内翻的发生率。 结果两组患儿的骨折愈合时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肘关节功能及提携角变化的优良率为83.30%和90.00%,均优于对照组的80.00%和63.3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经过3个月的随访,观察组患儿的肘内翻发生率为10.0%,低于对照组的3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儿童肱骨髁上骨折康复中,应用肘外翻练习可以有效预防肘内翻的发生,且有助于患儿肘关节的功能恢复,对骨折愈合无不良影响,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肱骨髁上骨折;肘内翻;肘外翻练习;功能康复 肱骨髁上骨折是儿童最常见的肘部骨折,多发生于10岁以下儿童,治疗不当容易引起肘内翻畸形。肘内翻畸形是儿童肱骨髁上骨折最常见的并发症。据有关文献报道,国外儿童肱骨髁上骨折并发肘内翻的发生率达57.0%,而国内则为48.9%。临床上为预防小儿肱骨髁上骨折后肘内翻,在治疗上不断改进创新,在手法或手术复位固定术后进行康复功能锻炼,但仍无法避免肘内翻的发生,严重者只能进行肘内翻矫形术。这样既增加患儿的痛苦和家庭的经济负担,也影响患儿肘部功能,造成肘部外观的缺陷,最终可能导致患儿产生悲观心理。鉴于肘内翻的发生率居高不下及其可能造成不良影响,如何预防肱骨髁上骨折后发生肘内翻是个亟待解决的问题。笔者基于对肱骨髁上骨折并发肘内翻发生机制的认识,对常规康复方法进行了改良,在常规康复锻炼的基础上进行肘外翻练习,从而达到预防儿童肱骨髁上骨折后并发肘内翻畸形、减少患儿痛苦和减轻家庭经济负担的目的,现介绍如下。1对象与方法

儿童骨折的特点

儿童骨折特点的认识 陈国锋 长期以来,由于习惯性思维,人们往往认为儿童只是成人的一个缩影,或者叫小大人,只是身材较小,体重较轻,其他没有什么区别,往往套用成人骨科的观点来处理,然而人们忽略了一个重要的问题,即儿童是在不断地生长发育的,其解剖结构、生理功能和生物力学性能都在不断变化,与成人的骨骼不同。所以对于儿童骨折应首先纠正认识,他们和成人是不同的。可用一句话来形容:“硬的是软的,软的是硬的(The hard part is soft,the soft part is hard)”。第一句指的是理论上应该是很硬的骨头,其实比较起来反而不够强硬,而容易折断;第二句指的是理论上应该是比较软的韧带、肌腱、骨膜等组织,比较骨头来反而比较强韧,不容易从本体受伤,而容易造成附着于骨头处的撕裂性骨折。正确认识与处理儿童骨折必须要熟悉儿童的特点,否则会出现很多不应当发生的医源性并发症,造成严重的后果。 儿童骨骼与成人相比更容易造成骨折,儿童骨骼也较成人允许更多的应变塑形,儿童骨膜厚,生物学行为活跃,骨折后往往一侧骨膜尚保持连续性,这也是为什么儿童开放骨折远比成人要少的一个原因。 儿童骨折后6-8个月内,因骨折刺激修复反应会出现过度生长,所以有些儿童骨折如肱骨干骨折、股骨干骨折,只要对线好,没有明显成角与旋转畸形、短缩1cm是可以接受的,不要求解剖复位。 小儿骨折愈合后生长再塑形能力是很明显的,年龄越小、骨折越靠近干骺端,成角与关节运动轴一致,其再塑形能力越强。侧方成角、旋转畸形靠生长再塑形就难以矫正,如肱骨髁上骨折后肘内翻,不能指望通过生长塑形而获得矫正。 儿童骨折的原因:1 、产伤:(1)接生时暴力过大。(2)由于其它原因需迅速结束,产程助产力大。(3)新生儿骨骼本身有病理改变,轻微外力致骨折,如成骨不全。2 、日常生活中造成的损伤最常见的损伤原因,如摔倒、游戏、竞技性运动伤等等。3 、交通事故损伤呈逐年增多趋势,特点多为高能量损伤,多发骨折,粉碎骨折,且合并脏器损伤。 儿童骨折多由间接暴力造成,造成骨折的暴力往往并不大,多发生青枝骨折或移位较小。 儿童骨折类型:青枝骨折、骨膜下骨折、骨骺损伤、病理性骨折等等。 儿童骨折治疗:小儿骨折并非不要求解剖复位,但不强求解剖复位,因为小儿骨折后有很强的生长再塑形能力与过度生长现象。通过闭合复位石膏制动或牵引复位达到骨折愈合,绝大多数可以得到满意的最终结果,相反不恰当的切开复位内固定往往是造成骨折不愈合严重并发症的原因。对于某些闭合复位后维持复位位置很困难的骨折,如肱骨髁上骨折、股骨颈骨折,闭合复位经皮穿针内固定,也是一种很好的治疗方法,其结果远远优于切开复位内固定的病例。对某些闭合复位后又移位的病例,只要骨折后不超过一周,再次闭合复位仍有成功的希望,不应放弃再次努力的尝试而切开复位。只是对那些非手术难以达到可接受复位位置的病例,或者大龄儿童或已接近发育成熟,没有更多的自身再塑形能力的病例,才考虑切开复位。 因闭合复位后肿胀。外固定物压迫导致的V olkmann缺血挛缩,在临床小儿骨折的病人中屡见不鲜,其后果往往造成终身病废,必须引起充分的重视。医生

骨折手法复位

骨折手法复位方法 手摸心会 为施用手法前的必要步骤,以便把X线片上显示的骨折断端移位方向和病人肢体实际情况结合起来,在术者头脑中构成一个骨折移位图象,在整复前,必须用手先触摸骨折部。触摸时先轻后重,由浅及深,从远到近,两头相对,确实了触折端在体内的方位,达到“知其体相,识其部位,一旦临证,机触于外,巧生于内,手随心转,法从手出”的目的。 拔伸牵引 主要是克服肌肉拉力,矫正重叠移位,恢复肢体长度。按照“欲合先离,离而复合”的原则,开始牵引时,肢体先保持在原来的位置,沿着肢体纵轴,由远近骨折段对抗牵引,把刺入骨折部周围软组织内的骨折断端慢慢地拔伸出来,牵引用力以病人肌办强度为根据,小儿、老年人及女性患者,牵引力不能太大,反之,青壮年男性患者,肌肉发达,则需要使用大力。对肌群丰厚的患肢如股骨干,则应结合骨牵引,以帮助矫正重叠移位。肱骨干骨折,虽肌肉比较发达,但在麻醉下重叠移位比较容易矫正,若用力稍大常易招致断端分离,拔伸手法可为下一步手法创造条件,且在施行其它手法时仍须维持一定的拔伸牵引力,直到贴敷膏药妥善后方可停止。 放置回绕 主要矫正骨折断端间的旋转及背向移位,旋转手法施用于牵引过程中,以远端对近端,使骨干轴线相应对位,旋转畸形即自行矫正。回绕手法多用于骨干折断端之间有软组织嵌入的股骨干或肱骨干骨折;手法时应先加重牵引,使骨折端分开,嵌入的软组织常常=可自行解脱;然后放权牵引,术者两手分别握住远、近骨折段,按原来骨折移位方向逆向回绕,引导骨折断端相对,可从骨折端相互触碰音的有无和强弱来判断嵌疑义的软组织是滞完全解脱,背对背移位的骨折以骨折移位时的相反方向旅行回绕手法的方向,常可使背对背的骨折断端成面对面。 屈伸收展 主要矫正骨折断端间成角畸形。靠近关节附近的骨折容易发生成角畸形,这是因为短小的近关节侧的骨折段受单一方向的肌肉牵拉过紧所致。此类骨折单靠牵引不但不能矫正畸形,甚至牵引力量越大,成角越大。对单轴性关节(肘、膝)附近的骨折,只有将远侧骨折段连同与之形成一个整体的关节远端肢体共同牵向近侧骨折段所指的方向,成角才能矫正。如伸址型肱骨髁上骨折,需要在牵引下屈曲;而屈曲型则需要在牵引下伸直,伸直型股骨髁上骨折可以利用胫骨结节穿针做膝关节屈曲牵引;而屈曲型则需要在股骨髁上穿针做膝关了伸直位牵引,骨折方能对位,对多轴性关节,(如肩、髋关节)附近的骨折,一般有三个平面上的移位,(水平面、夭状面、冠状面)的骨折,复位时要改变几个方向,才能将骨折整复,如内收型肱骨外科颈骨折,病人在仰卧位,牵引方向是先内收后外展,再前屈上瘵过顶,最扣内旋叩紧骨折断端,然后慢慢放下患肢,才能矫正其嵌插、重叠、旋转移位和向内、外、前方的成角畸形。 成角折顶 肌肉发达者的横断或锯齿形骨折患者只靠牵引力不能完全矫正其重叠移位时,可改用折顶手法。这是一种比较省力的方法,折顶时,术者两手拇指抵压于突出的骨折一端,其它四指重叠环抱于一种比较省力的方法,折顶时,术者两手拇指抵压于突出的骨折一端,其它四指重叠环抱于下陷的骨折另一端,两手拇指用力向下挤压突出的骨折端,加大骨折端原有的成角,依靠拇指感觉,估计骨折远近段断端的骨皮质已经对顶相接,然后骤然反折,此时环抱于骨折另一端的四指将下陷的骨折端持续向上提,而拇指仍然用力将突出骨脾气端继续向下按,在拇指与其四指间形成种捻搓力(剪力)。用力大小以原来重叠移位多少而定,用力方向可正可斜。单纯前后方重叠移位者可正向折顶,同时还有侧移位者可斜向折顶,通过这一手法,不但可以矫正重叠移位,侧方移位也可一起得到矫正。前臂中、下1/3骨折,一般多采用分骨、折顶手法,可获得一成功复位

儿童前臂骨折应用手法复位、中药外敷联合小夹板外固定治疗的安全性分析_0

儿童前臂骨折应用手法复位、中药外敷联合小夹板外固定治疗的安全 性分析 目的分析儿童前臂骨折应用手法复位、中药外敷联合小夹板外固定治疗的安全性。方法选取我院自2012年10月~2013年10月以来收治的50例儿童前臂骨折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两组患儿的平均骨折愈合时间及临床疗效上有着明显的差别,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儿童前臂骨折患儿应用手法复位、中药外敷联合小夹板外固定疗效确切,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可有效缩短患儿骨折愈合时间,改善前臂功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标签:儿童前臂骨折;手法复位;中药外敷;下夹板外固定 儿童前臂骨折是儿童中较为常见的骨折,有1/4的儿童骨折多发生在前臂。由于儿童天生好动,多因跌倒时手撑地所致[1]。临床中治疗儿童前臂骨折的方式有很多,我院采取手法复位、中药外敷联合小夹板外固定取得了较为显著的疗效。为此,本文特选取我院自2012年10月~2013年10月以来收治的50例儿童前臂骨折患儿作为此次研究对象,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随机选取我院自2012年10月~2013年10月以来收治的50例儿童前臂骨折患儿,所有患儿均经过临床X线确诊为儿童前臂骨折,无脱位现象。将其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各25例,对照组男患儿16例,女患儿9例,年龄(5~11)岁,平均年龄(8±3)岁,骨折类型:13例前臂尺桡骨双骨折,8例尺骨骨折,4例桡骨骨折,致伤原因:15例摔倒后骨折,7例交通伤,3例其它原因;观察组男患儿14例,女患儿11例,年龄(4~12)岁,平均年龄(8±4)岁,骨折类型:15例前臂尺桡骨双骨折,5例尺骨骨折,5例桡骨骨折,致伤原因:16例摔倒后骨折,6例交通伤,3例其它原因。两组患儿的临床资料没有显著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对照组患儿给予手法复位联合小夹板外固定,观察组患儿在此基础之上给予中药外敷,具体操作方法: 1.2.1手法复位患者在无麻醉状态下进行手法修复,具体采用改良折顶结合旋转拔伸分骨法。通过拔伸对患者重叠骨折移位处进行纠正,通过旋转确保尺桡骨骨折远端像掌侧移动,在依照具体骨折移位情况,对改良折顶法予以使用,具体折顶角度为70°左右,对背、掌侧方移位情况予以纠正。再通过分骨手法分开靠拢的患者尺桡骨骨折端端,使骨间膜得以紧张,并使患者桡骨得到牵动,保证远近骨折段处于同一轴线中。 1.2.2中药外敷复位后,在棉垫中(20.0cm×25.0cm)均匀滩涂接骨续筋骨药膏(药膏主要成分是生川乌、生草乌、红花、丁香、制乳香、马钱子、血竭、

全面吃透肱骨髁上骨折 Gartland 分型

手把手教程:全面吃透肱骨髁上骨折Gartland 分型 Gartland 分型是评估和指导儿童肱骨髁上骨折的一种常见分型系统,可靠性好。美国华盛顿大学 Alton 教授在近期的 CLIN ORTHOP RELAT R 杂志上对其历史、应用、可靠性、局限性等内容做了介绍,现介绍如下。 历史 肱骨髁上骨折是儿童最常见的肘部损伤。由于肱骨髁上骨折常常会出现骨骼畸形 和 Volkmann挛缩,因此在 19世纪 50 年代称为“被错误理解的骨折”。在 1959年,Gartland提出了针对肱骨髁上骨折的简单分型方案,并对其治疗方法进行了讨论。 肱骨髁上骨折发生于肱骨远端关节面的近端,骨折线可以是横行、斜行或者粉碎。Gartlnd描述了骨折的旋转和横向畸形,骨折远端常常向后移位(伸直型)。根据骨折移位程度,他将伸直型的肱骨髁上骨折分为 3型,I型:无移位;II型:轻度移位;III型:严重移位。而屈曲型的肱骨髁上骨折则应使用另外的分型。 肱骨髁上骨折常被误解,治疗中需注意减少骨折畸形愈合和 Volkmann挛缩发生。无移位的肱骨髁上骨折可以使用石膏固定,无需手法复位,将肘关节屈曲 75°至 80°前臂旋转中立位进行固定。强调重视神经、血管系统的检查,反对石膏包扎过紧以及肘关节固定角度屈曲超过 80°。 对于轻度移位的骨折,首选全麻下进行闭合手法复位石膏固定。如果初次复位手术 24小时后的 X线片显示骨折仍有移位或者继发移位,则认为骨折是不稳定的,需要进行尺骨基底部的过顶骨牵引。 对于严重移位的髁上骨折,也可以按照上述方法进行治疗,但该型骨折的不稳定情况和神经血管损伤比例会增加,可以使用切开复位不锈钢克氏针固定。 目前美国骨科医师协会(AAOS)对于儿童肱骨髁上骨折的治疗建议仍是基于改良 的 Gartland分型。I型骨折使用石膏固定制动 3至 4周,每周复查 X线了解骨折对位对线情况。IIA型骨折使用闭合复位石膏固定或经皮克氏针固定,而 IIB型骨折则需要闭合复位经皮克氏针固定以避免出现冠状面或其他角度的旋转畸形。 III型和 IV型骨折同样需要闭合复位经皮克氏针固定,因此可以被视为需要固定的骨折类型,当闭合复位无法获得良好复位效果时需要考虑进行切开复位内固定。 切开复位的入路选择 --外侧入路、内侧入路还是前方入路需要根据具体情况来考虑,需要清创冲洗开放性骨折、闭合复位不成功换做切开手术、骨折肢体远端无血供(无脉,手部颜色不是粉红色)等具体不同情况会决定手术的入路选择。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