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高一历史必修一第五~七单元复习提纲

高一历史必修一第五~七单元复习提纲

恒杰双语学校高一历史必修一第五~七单元复习提纲

第五单元从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到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一)历史条件

1.经济基础:随着的发展,资本主义的弊端日益显现;

2.阶级基础:欧洲三大工人运动的兴起,标志着个工人阶级登上政治舞台;

(工人运动主要发生在、、等国家,但是由于缺乏的指导,运动都失败了。)

3.思想基础:空想社会主义理论为科学社会主义诞生提供了一定思想基础。

(英法空想社会主义的主要代表人物有:、、)

4.主观条件:马克思和恩格斯一方面深入工人群众和总结工人运动经验,另一方继承何发展了人类思想三大理论成果,分别是、、。

(二)诞生:1848年《》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因为它第一次较为系统阐述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

1.《共产党宣言》的内容:

①阐述了;②阐明社会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③肯定了资本主义取代封建制度的进步作用;④论证了资本主义必然被共产主义所取代;⑤阐述了阶级斗争学说,揭示了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⑥号召全世界无产阶级联合起来。

2.《共产党宣言》的问世的意义:标志着,运动更加蓬勃的发展起来。

(三)第一次尝试:巴黎公社(1871.3—5)

1.原因:民族矛盾的尖锐导致了国内资产阶级与无产阶级矛盾的激化。

2.公社建立后的措施:

政治方面:打碎旧的国家机器,建立新的国家机器。

经济方面:没收逃亡资本家的工厂,交给工人合作社管理(伟大的创举)等。

4.失败原因:主观原因:没有成熟的的领导,也没有组建工农联盟。根本原因:法国政治、经济发展还不足以废除资本主义

5. 历史意义:巴黎公社是建立政权的第一次尝试;丰富了马克思主义学说;为社会主义运动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教训。

6.主要经验:通过暴力打碎旧的国家机器,建立无产阶级自己的政权。

主要教训:必须有一个以马克思主义理论武装起来的革命政党的正确领导,应建立工农联盟。

(一)十月革命爆发的原因

1、客观方面:

(1)俄国成为帝国主义链条上最的环节(经济发展落后,各种矛盾较尖锐)(2)第一次世界大战加剧各种矛盾的激化

2、主观方面条件:

(1)无产阶级革命性较强(2)布尔什维克党的正确领导

(二)革命的过程

1.二月革命(1917年3月):性质:

推翻了王朝,革命后形成和两个政权并存的局面。掌握实际权利。

2.《》:列宁提出革命要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向转变,争取以的方式取得政权。

3.七月流血事件:说明和平夺取政权的方式成为不可能,两个政权并存的局面结束。

4. 彼得格勒武装起义(1917年11月,又称“十月革命”):推翻了的统治。

十月革命的性质:

5.苏维埃大会的开幕:

(1)、会上发表了《》,正式宣布临时政府以被推翻;(2)、通过了《》,使俄国退出了一战,解决当时俄国人关心的和平问题。(3)、通过了《》,解决了当时人民关心的土地和面包问题。

(4)、选举了工兵苏维埃政府——。

(三)革命的历史意义

1、对俄国:推翻旧制度,为俄国的社会发展开辟新的道路;

2、对世界:打击了帝国主义统治,推动其他国家民族解放运动的发展;

3、对马克思主义:将社会主义理论变为现实,开创了新局面;

4、对人类历史:十月革命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取得胜利的革命,打破资本主义制度一统天下的局面。

第六单元 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

(一)、政治协商制度

1、初步建立:1949年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召开

(1)主要议题:筹划新中国的成立

(2)主要内容:

①通过《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简称“共同纲领”

A 、规定国家性质:人民主主义国家;

B 、规定了国家各方面的基本方针和政策(说明该纲领具有 的性质)

②选举产生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 任命周恩来为政务院总理兼外交部长)

③规定了首都、国旗、国歌、纪年

(3)作用:代行 的职权

2、正式确立

(1)标志:1954年 的召开:人民政协代行人大的职权结束,但其作为 组织继续存在

(2)主要职能: 、

3、发展: 1956年社会主义三大改造的完成后,中共提出与民主党派实行“ 、 ”的方针,使该制度发展到一个新阶段。

4、进一步发展:

1982年中共十二大,确立了中共与各民主党派“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的方针,使该制度进一步完善。

(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1、基本形成: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大的召开

(1)主要内容:制定《 》

A 主要内容a 规定国家性质;b 根本政治制度—— ;c 公民的权利和义务

B 原则: 和 原则;

C 性质:第一部 类型的宪法。

(2)意义:一届人大的召开,标志着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基本形成,也是中国人民政治生活中进一步民主化的标志。

2、意义: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为民主政治建设奠定了基础。

(三)、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建立和完善

(1)处理民族关系的原则:

、 和 原则。

(2)含义:在少数民族 的地方,实行民族的区域自治。

(3)过程

①建立的标志:1949年的“ ”中最早规定

②正式确认:1954年的《 》正式确认。

③概况:省级民族自治区共 个

(4)意义:满足少数民族当家作主的愿望,有利于实现民族平等,保证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调动各族人民建设社会主义的积极性。

(一)曲折:“文革”对 民主法制的践踏

1、文革发生的原因:“左”倾指导思想的错误(根本原因)

2、民主法制遭践踏的表现:A 党史上最大冤案(国家主席刘少奇被迫害至死)B 出现夺权斗争,社会秩序混乱C 两会多年未能召开……

3、教训:要保护民主,就必须加强 。(二)发展:1978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以后

1、法制制度的逐步健全

(1)条件

①必要性:“文革”的深刻教训

②可能性:1978年 ,提出十六字法制建设方针(“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

(2)措施:平反冤假错案;加紧全面立法工作( 年修订宪法)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与三权分立制度的本质区别: ● 经济基础不同: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社会主义公有制 三权分立制度:资本主义私有制 ● 行使权力主体不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全国人民 三权分立制度:资产阶级 ● 活动原则不同: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民主集中制 三权分立制度:分权制衡

(3)结果及意义:

形成了以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使民主政治建设趋于、,为奠定了基础。

2、民主制度的建设与完善

(1)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2)进一步完善政治协商制度(——1982年提出“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方针)

(3)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1984年通过了《》)

(4)加强制度建设(——1998年通过了《》)

(一)“一国两制”提出的背景

1、台湾问题的由来(是内战遗留问题,属于中国内政问题)

2、1979年元旦,全国人大发表《》,呼吁和平统一(标志着我国解决台湾问题的方式由变为)

3、20世纪80年代初,提出“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

(二)“一国两制”的含义

1、前提:一个国家(即中华人民共和国)

2、内容:两种制度(指两种社会制度,即社会主义制度和资本主义制度)

3、目的:实现祖国的统一

(三)成功实践——港、澳回归

1、条件(原因)

(1)改革开放以后,综合国力增强——根本原因(前提)(2)“一国两制”构想(方针)

(3)全国人民共同愿望(民心)(4)统一是中国历史发展的主流(潮流)

2、过程

(1)香港回归(年7月1)(2)澳门回归(年12月20)

3、意义

(1)国内意义:使港澳结束了被列强战领的历史,标志着中国在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的道路上迈出了重要一步。

(2)国际意义:为世界其他国家解决国与国历史遗留问题提供了范例。

(二)展望——海峡两岸关系的发展

1、表现

①1979年元旦起,停止炮击金门,

②倡议“三通”(、、)

③年台湾当局允许居民赴大陆探亲

④1990年成立两会:(台湾)和(大陆)

⑤1992年“九二共识” :“ ”

⑥2005年,连战率“”访问团访问大陆,受到胡锦涛的接见。

【补充】

1、历史上台湾的三次分离

①1624年殖民者侵占台湾直到1662年郑成功收复。

②1895年通过《》割占台湾,直到1945年抗战胜利收回。

③年蒋介石集团败退台湾,海峡两岸至今分离。

注意:前两次分离是外来侵略所致,第三次分离是中国内战所致,属于中国内政问题,所以有着本质区别。

2、当前对台的基本态度:

在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统一的道路上,只有和平与战争两种选择,中国政府坚持“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基本方针,

但我们不承诺放弃使用武力。

3、阻止祖国统一的两股势力

①国际反华势力——台湾问题长期存在的根本原因②台湾岛内分裂势力

4、有利于台湾问题解决的因素:

①中国综合国力的增强和国际地位不断提高(根本因素);②“一国两制”的提出和成功的实践;③包括台湾人民在内的祖国人民渴望统一;

④党和政府的不断努力;⑤台湾自古以来就是祖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第七单元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

(一)、建国初外交方针的制定及背景:

1.外交方针:

2.背景:(1)二战后,以苏联为首的和以美国为首的的对立和斗争。(国际关系最突出的特点)(2)新中国的诞生

3.具体内容:

①" ":含义:的外交关系。

作用:使中国改变了的地位。

②" ":清除帝国主义在中国的残余势力和一切特权。

③" ":含义:坚定地站在一边。

作用:使新中国在保障人民革命胜利成果、捍卫和平以及维护独立与主权的斗争中,不致处于孤立地位。

(二)、建国初的外交成就:

1.建国的第一年里,与苏联等个国家正式建立了外交关系。

(1950年初中苏双方签订《》。意义:有利于中国经济的恢复和发展,打破了帝国主义孤立封锁中国的政策。)

2.1953年提出了。

①提出过程:1953年,周恩来在接见代表团时,第一次提出。

②主要内容:“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

③意义: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标志着新中国外交的成熟。它成为解决国与国之间问题的基本准则。

3. 1954年参加(新中国首次以世界五大国之一的地位参加的国际会议。)

4.1955年参加

①会议特点:该会议是第一次的亚非会议。

②会议转折:面对帝国主义破坏会议的阴谋,及与会国家间的矛盾和分歧,尤其是一些国家对新中国的误解和疑惧,周恩来鲜明地提“”的方针,促进会议取得圆满成功。

③意义:该会议加强了中国同亚非各国的联系。会后,中国与更多的亚非国家建交。

(一)、20世纪70年代外交的新突破

1、1971年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1)原因(条件):①;②。(2)概况:年10月,第届联合国代表大会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一切合法权利,包括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席位。(3)意义:说明美国长期以来实行孤立中国政策的破产;使中国国际地位得到提高;中国外交的重大胜利;有利于世界的和平。

2、1972年中美关系正常化。

(1)改善原因:中美双方共同的要求

①美国方面:美国孤立中国政策的失败;美国与苏联争霸的需要;美国陷入越战的泥潭。

②中国方面:改善中国的国际地位;对付苏联的威胁;解决台湾问题。

(2)过程:

①、1972年2月, 总统访问中国。双方在签署《》。意义:中美两国结束了二十多年的对抗,两国关系开始走向②、年,中美两国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3、1972年中日建交

(1)直接原因:直接促进了中日建交。

(2)概况:1972年,日本首相访华,并与中国建立了外交关系。

【补充】中美、中日关系的改善的影响:揭开了中美、中日关系的新篇章;有利于双方人民的利益和亚太地区的和平与稳定;有利于缓和世界紧张的局势。

(二)、新时期(改革开放后)的外交建树

1.新时期外交政策的调整:

(1)外交目标的调整:反对,维护。

(2)调整的原因:中国进入改革开放的新时期,以为中心,需要一个和平的国际环境。

2.主要外交成就:

(1)开展以为中心的多边外交。(如:维和行动、禁核、裁军)

(2)积极参与地区性国际组织的外交活动。(如:2001年在举办了第九届亚太经济合作组织会议。)

(3)积极发展与周边国家的睦邻友好关系,以建设和平的周边环境。

(如:年,中国与中亚六国在上海成立了。该组织的建立有利于加强中国与及

各国的政治和经济合作,有利于维护中亚地区的和平、安全与稳定。)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