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污泥沉降比、污泥浓度和沉降指数的测定方法

污泥沉降比、污泥浓度和沉降指数的测定方法

污泥沉降比、污泥浓度和沉降指数的测定方法
污泥沉降比、污泥浓度和沉降指数的测定方法

第一种方法:方庄污水厂工艺数据测定规程(四)

污泥沉降比、污泥浓度和沉降指数的测定方法

1.取清洁的100mL量筒5个;水舀子一个。

2.分别从1,2,3,4号曝气池出水末端以及回流污泥槽(当吸泥机位于中间位置)中取100mL

的污泥混合液置于量筒中。

3.取样完成后,将量筒放回现场化验室的指定地点,分别将5个量筒中的污泥混合液用玻璃棒搅拌均匀后静置。

4.静置30分钟后记录沉淀污泥层与上清液交界处的刻度数值就是污泥沉降比。

5.准备5个定量滤纸分别编号,在103-105℃的烘箱中烘干2小时,在干燥器内冷却半小时后称重。6.将5个量筒中的水样分别到入5个烘干后的滤纸中过滤。

7.待完全过滤后将滤纸放入103-105℃的烘箱中烘干2小时,在干燥器内冷却半小时后称重。8.用滤纸和污泥的重量减去滤纸的重量再乘以104就等于该水样的污泥浓度,用污泥浓度除以污泥沉降比就等于该水样的沉降指数。

9.在数据记录完成后,用洗洁精将量筒清洗干净,以保持现场化验室的清洁卫生。

第二种方法:污泥浓度是指曝气池中污水和活性污泥混合后的混合液悬浮固体数量。单位:mg/L。

仪器

1 天平

2 定量滤纸

3 烘箱

4 真空泵

5 扁嘴无齿镊子

6 实验室其它常用仪器

采样与样品保存

实验室样品采集在干净的玻璃瓶内,采样之前用待采的水样清洗三次,然后采集具有代表性的水样100―200ml,盖严瓶塞。应尽快分析。

测定步骤

滤纸准备

用扁嘴无齿镊子夹取定量滤纸放于事先恒重的称量瓶内,移入烘箱中于103―105℃烘干半小时后取出置于干燥器内冷却至室温,称其重量。反复烘干、冷却、称量,直至两次称量的重量差≤0.2mg,记录(W1)。将恒重的滤纸放在玻璃漏斗内。

试样测定

用100ml量筒量取充分混合均匀的试样100ml,静止30分钟后读取沉淀后污泥所占的体积V(ml)。倾去上述量筒中清液,用准备好的滤纸进行过滤量筒中的污泥,并用少量蒸馏水冲洗量筒,合并滤液。(为提高过滤速度,应采用真空泵进行抽滤。)将载有污泥的滤纸放在原恒重的称量瓶里,移入烘箱中于103―105℃下烘2~3小时后移入干燥器中,使冷却到室温,称其重量。反复烘干、冷却、称量,直至两次称量的重量差≤0.4mg为止,记录(W2)。

C污泥浓度(mg/L)=(W2–W1)×106÷100

污泥沉降比(SV30)指标检测规程|通用版

污泥沉降比(SV30)指标检测规程|通用版1. 定义 SV30 即污泥沉降比,将混匀的曝气池活性污泥混合液迅速倒进1000 ml 量筒中至满刻度,静置30 分钟,则沉降污泥与所取混合液之体积比为污泥沉降比(%),又称污泥沉降体积(SV30),以ml 表示。因为污泥沉降30 分钟后,一般可达到或接近最大密度,所以普遍以此时间作为该指标测定的标准时间。 2. 仪器 量筒,1000 ml。 3. 采样和样品贮存 3.1 采样:监测SV30 的样品应剔除各类大型纤维杂质和大小碎石块等无机杂质,特别注意样品的代表性。 3.2 样品贮存:采集的水样应尽快分析测定。贮存样品不能加入任何保护剂,以防破坏物质在固、液间的分配平衡,应贮存在4℃冷藏箱中,但最长不得超过12 小时。 4. 步骤 将混匀的曝气池活性污泥混合液迅速倒进1000 ml 量筒中至满刻度(VS),静置30 分钟后读数,读出的毫升数记为V1。

5. 计算结果的表示 ()%100%s 130?=V V SV 式中: V1 —— 沉降后的污泥体积数(ml ) VS —— 倒入量筒中的混合液体积数(ml ) 注:结果保留到小数点后第一位。 6. 相关文件 曝气池工况指标行业标准 7. 相关记录

8. 观察要点及判断 8.1.上清液液面是否有油状物、浮渣、气泡,并要用手轻扇量筒口闻气味 ①油状物通常表现不明显,注意仔细观察朦胧的油状物覆盖液面;油状物存在的原因,进水含有矿物油或乳化油、洗涤剂和消泡剂;进水过少,相对曝气过度活性污泥解体所致;活性污泥老化解体。 ②浮渣通常为棕黄色、黑色絮状团浮于液面,存在原因:曝气过度;活性污泥老化;液面油状物所致;污泥中毒;丝状菌膨胀;活性污泥缺氧。 ③气泡通常表现为液面与量筒间的成排气泡(较大)或附着与液面浮渣的气泡(较小)。形成原因:曝气过度;活性污泥老化;液面油状物所致;反硝化所致;丝状菌膨胀。 ④气味在沉降初期闻,土腥味重则活性高;酸碱味重则混合液PH异常;臭味重则可能缺氧;其它异味可考虑特殊工业废水流入。 8.2.沉降过程中的整沉性、速度、间隙水、絮态等 ①在自由沉淀到集团沉淀的阶段,整沉性表现出泥水界面清晰和整体沉淀。原因:活性污泥活性越低越好;污泥负荷越高越好;曝气过度则差;中毒污泥整沉性差;丝状菌膨胀整沉性好但沉速慢。 ②速度分初期絮凝速度;自由沉淀和集团承担的速度;泥水界面形成的速度。原因:活性污泥活性越高越好;污泥老化程度越老化越快;污泥是否中毒可快则快;活性污泥负荷越高越慢;丝状菌膨胀缓慢;污泥浓度过早集团沉淀;惰性物质含量越高越快;水温和扰动性。

污泥沉降比 实验指导说明书

实验污泥沉降比(SV%)和污泥指数(SVI)的测定 一、实验目的 掌握沉降比和污泥指数的测定和计算方法,进一步理解污泥沉降比,污泥指数和污泥浓度间的关系以及它们对活性污泥法处理系统的设计和运行控制的意义。 二、实验设备和材料 1、量筒 2、漏斗 3、称量瓶 4、烘箱 5、干燥器 6、天平 7、滤纸 8、镊子 三、实验步骤 1、污泥沉降比 (1)用量筒取曝气池混合液约1000ml或100ml,静置,并记录体积。 (2)30分钟后计沉淀污泥体积 (3)污泥体积除以混合液体积是SV% 2、污泥指数 (1)滤纸的准备:取定量滤纸一张,按布氏漏斗大小修剪合适(滤纸应比漏斗直径小约1毫米为宜)然后将滤纸折成扇形,放入扁形大称量瓶中,送进烘箱,调节温度于105-110℃烘干一小时(烘时称量瓶盖要打开)取出称量瓶置干燥器中冷却30分钟,在分析天平上称量(称量时,要将称量瓶盖盖好)记下重量(W1). (2)过滤装置的准备:将布氏漏斗安装于抽滤瓶上,连接好抽气泵。将已烘干称重的滤纸放入漏斗,用少量蒸馏水浸湿,使贴于漏斗上,并开动抽气泵抽气片刻,以使滤纸贴紧。 (3)取样过滤:用已校准过容量的量筒取混合液样50毫升,徐徐倾入滤纸上,至滤纸全部被复盖时开动抽气泵,进行抽滤,最后用少量滤馏水冲洗量筒,将洗水倾于滤纸上。待滤纸上泥浆已经抽干,不再有水珠下滴时,即可停止抽气(停泵之前,先松开通大气的橡皮管夹)。 (4)滤饼的烘干称重

用刮刀小心掀开滤纸边沿,将泥饼包在滤纸中间,取下放入原先放滤纸的称量瓶中,送进烘箱,于105-110℃烘干1-2小时(视样品多少而定)。取出放干燥器中冷却30分钟,称重,重复烘干,干燥、称重,直至恒重。 (5)计算MLSS MLSS (mg/L )=V W W 1000 1000)(21??- 式中W 1—称量瓶和滤纸的重量(克) W 2—称量瓶、滤纸和滤渣的重(克) V —混合液体积(毫升) (6)计算SVI SVI=MLSS SV 410 四、实验结果分析 1、抄其它各组数据,求平均值,误差及相对误差。 2、根据实验结果,判定其沉降性。 3、思考:(1)为会要将滤纸事先烘干称量? (2)烘过的滤渣为什么要在干燥器内冷却?

污泥沉降实验

污泥沉降实验 一、实验目的 掌握沉降比和污泥指数的测定和计算方法,进一步理解污泥沉降比,污泥指数和污泥浓度间的关系以及它们对活性污泥法处理系统的设计和运行控制的意义。 二、实验设备和材料 1、量筒 2、漏斗 3、称量瓶 4、烘箱 5、干燥器 6、天平 7、滤纸 8、镊子 三、实验步骤 1、污泥沉降比 (1)用量筒取曝气池混合液约1000ml或100ml,静置,并记录体积。(2)30分钟后计沉淀污泥体积 (3)污泥体积除以混合液体积是SV% 2、污泥指数 (1)滤纸的准备:取定量滤纸一张,按布氏漏斗大小修剪合适(滤纸应比漏斗直径小约1毫米为宜)然后将滤纸折成扇形,放入扁形大称量瓶中,送进烘箱,调节温度于105-110℃烘干一小时(烘时称量瓶盖要打开)取出称量瓶置干燥器中冷却30分钟,在分析天平上称量(称量时,要将称量瓶盖盖好)记下重量(W1). (2)过滤装置的准备:将布氏漏斗安装于抽滤瓶上,连接好抽气泵。将已烘干称重的滤纸放入漏斗,用少量蒸馏水浸湿,使贴于漏斗上,

并开动抽气泵抽气片刻,以使滤纸贴紧。 (3)取样过滤:用已校准过容量的量筒取混合液样50毫升,徐徐倾入滤纸上,至滤纸全部被复盖时开动抽气泵,进行抽滤,最后用少量滤馏水冲洗量筒,将洗水倾于滤纸上。待滤纸上泥浆已经抽干,不再有水珠下滴时,即可停止抽气(停泵之前,先松开通大气的橡皮管夹)。(4)滤饼的烘干称重用刮刀小心掀开滤纸边沿,将泥饼包在滤纸中间,取下放入原先放滤纸的称量瓶中,送进烘箱,于105-110℃烘干1-2小时(视样品多少而定)。取出放干燥器中冷却30分钟,称重,重复烘干,干燥、称重,直至恒重。

测量进水污泥沉降比的意义

摘要:废水处理的重要环节,首先是废水中有机物在曝气池中微生物的作用下合成菌胶团的过程,其次是菌体有机物的絮凝、沉淀和分离过程;研究证明,影响污水处理质量的主要因素:首先是曝气池中由菌体有机物形成的活性污泥浓度(MLSS)的大小;其次是活性污泥凝聚、沉淀性能的好坏。一方面,可以直接了解污泥凝聚、沉淀性能的好坏;另一方面,污泥沉降比值在一定程度上也是污泥浓度大小的定量反映;因此,污泥沉降比是用以指导工艺运行的重要参数。 关键词:沉降比活性污泥法运行管理污泥指数 1 观察沉降比在实际生产中的指导作用 在以活性污泥法处理污水的处理厂,影响废水处理工艺运行效果的因素很多,在缺乏经验数据支持情况下,运行管理人员均以沉降比作为指导运行的主要工艺参数,根据沉降比来判断曝气池工艺运行情况,为工艺调整提供科学依据,从而控制废水处理效果。这不仅是因为它具有操作简单、历时短的特点;其次,运行管理人员、工艺工程师可以通过测量污泥沉降比随时观察活性污泥的絮凝、沉淀过程,肉眼观察可以直观地反映出系统的运行情况,了解活性污泥特性,如污泥膨胀,污泥解体,污泥脱氮,污泥腐败等问题都能很直接地反映出来。还可以通过沉降比进行镜检观察生物相,可以反映系统的工艺运行情况,当污泥中含有一定量的丝状菌是正常的,但数量过多说明污泥膨胀,但水中出现一些游离细菌,说明水质处理得很好,当出现大量游离细菌时说明沉淀性能恶化,水中的钟虫是反映工艺状况的指示性生物,如果钟虫活跃说明水质处理好;在环境恶劣时原生动物活力减弱,钟虫口缘纤毛摆动停止,伸缩泡停止收缩,还会脱去尾柄,重提变成圆柱体,越来越长,终至死亡。当钟虫出现大气泡时,说明水中缺氧;当负荷高同时水中缺氧时会出现屋滴虫,肾形虫,草履虫,豆形虫;当曝气过度时出现变形虫。。 运行管理和操作人员可以通过活性污泥沉降过程发现问题,从污泥沉降比大小的突变、活性污泥颜色及静置后上浮情况,了解污泥性质及曝气供氧情况,沉降比还可以很直观地反映污泥浓度,然后可以间接地反映出负荷,对于调整负荷,控制F值,M值有一定的意义。另一方面,运行管理人员可以通过观察污泥沉降比来确定剩余污泥的排放量,从而控制曝气池中污泥浓度的大小,使曝气池污泥负荷处于沉降区,确保出水水质。 2.沉降比与污泥指数(SVI)的关系 污泥沉降比(SV%)是指曝气池混合液在100ml量筒中,静置、沉淀30min后,沉淀污泥与混合液之体积比(%)。沉淀后的污泥的体积反应的是废水中所占的体积,蓄凝体的沉降属于集团沉淀,其中的污泥并没有压缩,其中空隙水未被加压出去,因为此时的污泥是具有活性的,仍处于流化状态,其中含水率几乎没有减少,与有机物处于完全混合时含水率一样都在99%左右,而其中的1% 就是污泥的干重,所以污泥处于正常状态适其水量与干重的比值为99/1,也就是说污泥重量与污泥干重之比为100/1的关系,此时污泥的密度与水的密度一致,污泥浓度即是100ml时的重量,SV%×V容积×ρ水×10/ SV%×V容积×ρ污泥×1%(含水率)=SVI,可以看出污泥指数就是含水率的倒数,当1%的含水率时,SVI=100,含水率为0.80%时为SVI=125,说明已发生污泥膨胀了;当1.25%的含水率时,SVI=80 ,说明废水中无机颗粒过多或未被降解的多,沉速过快,污泥活性不好。在我厂运行中,当SVI值在80-120之间,此时污泥呈褐色、絮状,沉淀性能良好;当SVI值小于80时,说明污泥泥龄过长或有机物含量过低,此时污泥细碎,颜色发黑,活性不好;当SVI 值大于120时,污泥过于松散,呈浅褐色,沉淀性能较差;另外,污泥沉降比测量结束后,通过观察量筒中污泥放置多少时间后上浮,可以判定曝气池的供氧情况。如污泥在静沉放置

污泥沉降比

污泥沉降比SV 30 1定义:曝气池混合液1000ml 经30min 沉淀后的体积占混合液体积的百分比。 反应污泥的凝聚性能。 2沉降过程比结果重要,相同的沉降比具有不同的沉降过程,从中可以反应污泥出现的问题。本文 着重分析污泥的沉降性能。 3观察数据 正常范围活性污泥沉降比15%-30% SV 30<15% SV30>30% 1)在 正常范围内活性污泥在3-5min 沉降过程,V 3-5>35ml/min,初始污泥沉降缓慢; V 3-5min <30ml/min ,初始污泥沉降迅速。 2)活性污泥在15-30min 处于压缩阶段,V 15-30min <2.00污泥密实,污泥浓度低; V 15-30min >2.67污泥压缩松散,污泥浓度高; 3)SV 30/SV 3≈0.47-0.50 沉降体积 沉降速度 V 3min V 5min V 15min V 30mi n V 3/V 30 V 0-3min V 3-5min V 5-15min V 15-30min 300 250 180 150 0.50 233.33 25.00 7.00 2.00 310 260 190 150 0.48 230.00 25.00 7.00 2.67 320 250 180 150 0.47 226.67 35.00 7.00 2.00 370 310 230 200 0.54 210.00 30.00 8.00 2.00 380 320 230 200 0.53 206.67 30.00 9.00 2.00 400 340 240 200 0.50 200.00 30.00 10.00 2.67 440 370 270 230 0.52 186.67 35.00 10.00 2.67 540 440 320 280 0.52 153.33 50.00 12.00 2.67 沉降体积 沉降速度 V 3min V 5min V 15min V 30mi n V 3/V 30 V 0-3min V 3-5min V 5-15min V 15-30min 150 120 90 70 0.47 283.33 15.00 3.00 1.33 150 125 95 80 0.53 283.33 12.50 3.00 1.00 240 200 140 115 0.48 253.33 20.00 6.00 1.67 260 210 150 120 0.46 246.67 25.00 6.00 2.00 260 220 160 130 0.50 246.67 20.00 6.00 2.00 沉降体积 沉降速度 V 3min V 5min V 15min V 30mi n V 3/V 30 V 0-3min V 3-5min V 5-15min V 15-30min 690 510 370 310 0.45 103.33 90.00 14.00 4.00 810 550 395 330 0.41 63.33 130.00 15.50 4.33 800 600 425 375 0.47 66.67 100.00 17.50 3.33 980 860 590 500 0.51 6.67 60.00 27.00 6.00 980 930 680 550 0.56 6.67 25.00 25.00 8.67

关于污泥沉降

关于污泥沉降比的问题 污泥沉降比(SV30)是指曝气池混合液在量筒静止沉降30min后污泥所占的百分体积,是测定污泥性能最为简便的方法。但在实际运行中污泥沉降比往往不被重视,相关专业书上对此介绍也很简单。 中国水网的“三丰”曾在其他专业网上开过活性污泥运行管理方面的系列讲座,其中关于污泥沉降方面的内容讲了很长时间,虽然我只看过他的讲座提纲,不知道讲的具体内容,但可以肯定讲得会很精彩,对实践是很有用的,而这些知识是书上没有的或至少是不能直接找到的。在这里我也结合自己的实践体会来简单说说,供有兴趣的网友参考。 可能有人会问:SV30不就是测定曝气池混合液在量筒静止沉降30min后污泥所占的百分体积吗?仅从污泥沉降比的定义中,确定很容易给人造成误解,似乎测定SV30就是为了解30分钟后的测定结果,有这样的认为的人不少,但这些都是基于理论定义上的理解。 在日常运行中,有些操作人员在测定SV30也往往只看测定的沉降比,而没有观察和了解沉降过程,这就失去了测定污泥沉降的大部分意义。 其实在实际运行管理中,SV30测定方便、快速,有无可替代的作用,除了解污泥的结构和沉降性能外,在无其它异常的情况下,还可作为剩余污泥排放的参考依据。此外,污泥的一些异常现象也可通过沉降试验反映出来,也就是说,如果操作人员测定时,只了解三十分钟后的沉降比,而没有认真观察和分析污泥沉降测定过程的一些情况,那么在当运行发生异常时,就可能会失去污泥沉降测定过程中所能提示我们的故障信息,而这些信息并不一定能在其它途径及时获得的。所以有的专业书上把SV30的测定过程称为污泥沉降试验,这是很有道理的。 所以在测定污泥沉降,确切说是进行污泥沉降试验过程中,还要观察沉降速率、污泥外观、泥水界面是否清晰、上层液是否有悬浮物等情况,这些表观情况对于判断的了解运行状态是很有用的。有经验的操作工,可以不需其他数据,只根据污泥沉降试验就可判断整个生化过程的运行状况。 上篇介绍了污泥沉降试验对指导运行管理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本篇主要介绍污泥沉降试验的观察内容和相关现象的综合分析要素。 在SV30的测定中,排除上层液的状况,仅从沉降速率来说可分为沉降速率快和慢二种污泥,沉降速度快的污泥不一定都好,沉降速度慢的污泥也不一定都不好,当然这种所谓的“慢”是相对而言的,如:正常的活性污泥沉降速率比老化污泥慢,膨胀污泥沉降速率比正常活性污泥慢;沉降速率快的污泥又可分为低负荷污泥和高负荷污泥,其中高负荷污泥的沉降性能又比低负荷污泥好,但这是二种不同性质的污泥。这些只是对沉降速率而言,只是正确观察污泥沉降性能的最基本内容之一,知道了这些后就要进一步了解这些不同沉降速率污

污泥沉降比(SV)的观察要点

污泥沉降比(SV)的观察要点 在污水厂运行班每天都要做沉降比并将结果录入日报表,其实在沉降比实验过程相当重要,一些细微之处往往能告诉我们生化系统的运行状态,从异常现象里及时分析判断做出工艺调整,将生化系统调整到最佳的运行状态中,实验过程如此重要,我们需要重新认识沉降比,从而观察记录实验过程中的细微之处,最短的时间里发现问题及时调整,保证生化池最佳运行。 污泥沉降比的意义 去曝气池出口混合液于1000ml量筒中,静止沉淀30分钟后,所沉降的活性污泥体积占整个取样提及的百分数(%)。从定义上让人误以为,只要最终结果,其实过程也很重要。沉降比在污水处理厂运行过程中是个非常重要的参数,可以关联SVI、DO、MLSS、F/M、生物相、污泥龄、回流比等许多参数的判断。 沉降比检测方便,沉降比在生化系统中可模拟出二沉池的效果,这项实验过程中可以观察出系统的污泥沉降过程,沉降过程中的各个阶段,为及早

发现生化系统问题提供了可能。除开干扰因素,各个阶段的沉降状态尤为重要。采样初期混合液处于完全混合状态,初期絮凝状态能够迅速看到絮体间清晰地间隙水,自由沉淀状态可以看到沉降过程了,集团沉淀状态观察到絮体积聚后的整体下沉,压缩沉淀过程状态时沉降过程已不明显,处逐步压缩阶段。 在做沉降比实验时的观察要点有上清液液面、沉降过程、上清液、沉淀物等。 1、仔细观察上清液液面是否有油状物、浮渣、气泡,并要用手轻扇量筒口闻气味。 ①油状物通常表现不明显,注意仔细观察朦胧的油状物覆盖液面;油状物存在的原因,进水含有矿物油或乳化油、洗涤剂和消泡剂;进水过少,相对曝气过度活性污泥解体所致;活性污泥老化解体。 ②浮渣通常为棕黄色、黑色絮状团浮于液面,存在原因:曝气过度;活性污泥老化;液面油状物所致;污泥中毒;丝状菌膨胀;活性污泥缺氧。 ③气泡通常表现为液面与量筒间的成排气泡(较大)或附着与液面浮渣的气泡(较小)。形成原因:曝气过度;活性污泥老化;液面油状物所致;反硝化所致;丝状菌膨胀。

污泥沉降比(SV30)指标检测规程|通用版

污泥沉降比(SV30)指标检测规程|通用版! 《污泥沉降比(SV30)指标检测规程》 1、定义 SV30 即污泥沉降比,将混匀的曝气池活性污泥混合液迅速倒进1000 ml 量筒中至满刻度,静置 30 分钟,则沉降污泥与所取混合液之体积比为污泥沉降比(%),又称污泥沉降体积(SV30),以 ml 表示。因为污泥沉降30 分钟后,一般可达到或接近最大密度,所以普遍以此时间作为该指标测定的标准时间。 2、仪器 量筒,1000 ml。 3、采样和样品贮存 3.1 采样:监测 SV30 的样品应剔除各类大型纤维杂质和大小碎石块等无机杂质,特别注意样品的代表性。 3.2 样品贮存:采集的水样应尽快分析测定。贮存样品不能加入任何保护剂,以防破坏物质在固、液间的分配

平衡,应贮存在4℃冷藏箱中,但最长不得超过 12 小时。 4、步骤 将混匀的曝气池活性污泥混合液迅速倒进 1000 ml 量筒中至满刻度(V S),静置 30 分钟后读数,读出的毫升数记为 V1。 5、计算结果的表示 式中: V1 ——沉降后的污泥体积数(ml) V S——倒入量筒中的混合液体积数(ml)注:结果保留到小数点后第一位。 6、相关文件 曝气池工况指标行业标准 XX水务/环保公司化验与检测管理办法 7、相关记录

8、观察要点及判断 8.1 观察上清液液面是否有油状物、浮渣、气泡,并要用手轻扇量筒口闻气味。 ①油状物通常表现不明显,注意仔细观察朦胧的油状物覆盖液面;油状物存在的原因,进水含有矿物油或乳化油、洗涤剂和消泡剂;进水过少,相对曝气过度活性污泥解体所致;活性污泥老化解体。 ②浮渣通常为棕黄色、黑色絮状团浮于液面,存在原因:曝气过度;活性污泥老化;液面油状物所致;污泥中毒;丝状菌膨胀;活性污泥缺氧。 ③气泡通常表现为液面与量筒间的成排气泡(较大)或附着与液面浮渣的气泡(较小)。形成原因:曝气过度;活性污泥老化;液面油状物所致;反硝化所致;丝状菌膨胀。 ④气味在沉降初期闻,土腥味重则活性高;酸碱味重则混合液PH异常;臭味重则可能缺氧;其它异味可考虑特殊工业废水流入。 8.2 观察沉降过程中的整沉性、速度、间隙水、絮态等方面。

污泥沉降比(SV30)指标检测通用版规程

污泥沉降比(SV30)指标检测通用版规程 以下为通用版的污泥沉降比(SV30)指标检测规程。 1、定义 SV30 即污泥沉降比,将混匀的曝气池活性污泥混合液迅速倒进1000 ml 量筒中至满刻度,静置 30 分钟,则沉降污泥与所取混合液之体积比为污泥沉降比(%),又称污泥沉降体积(SV30),以 ml 表示。因为污泥沉降 30 分钟后,一般可达到或接近最大密度,所以普遍以此时间作为该指标测定的标准时间。 2、仪器 量筒,1000 ml。 3、采样和样品贮存 3.1 采样:监测 SV30 的样品应剔除各类大型纤维杂质和大小碎石块等无机杂质,特别注意样品的代表性。 3.2 样品贮存:采集的水样应尽快分析测定。贮存样品不能加入任何保护剂,以防破坏物质在固、液间的分配平衡,应贮存在4℃冷藏箱中,但最长不得超过12 小时。 4、步骤 将混匀的曝气池活性污泥混合液迅速倒进 1000 ml 量筒中至满刻度(VS),静置 30 分钟后读数,读出的毫升数记为 V1。 5、计算结果的表示 式中: V1 ——沉降后的污泥体积数(ml) VS ——倒入量筒中的混合液体积数(ml)注:结果保留到小数点后第一位。 6、相关文件 曝气池工况指标行业标准

XX水务/环保公司化验与检测管理办法 7、相关记录 8、观察要点及判断 8.1 观察上清液液面是否有油状物、浮渣、气泡,并要用手轻扇量筒口闻气味。 ①油状物通常表现不明显,注意仔细观察朦胧的油状物覆盖液面;油状物存在的原因,进水含有矿物油或乳化油、洗涤剂和消泡剂;进水过少,相对曝气过度活性污泥解体所致;活性污泥老化解体。 ②浮渣通常为棕黄色、黑色絮状团浮于液面,存在原因:曝气过度;活性污泥老化;液面油状物所致;污泥中毒;丝状菌膨胀;活性污泥缺氧。 ③气泡通常表现为液面与量筒间的成排气泡(较大)或附着与液面浮渣的气泡(较小)。形成原因:曝气过度;活性污泥老化;液面油状物所致;反硝化所致;丝状菌膨胀。 ④气味在沉降初期闻,土腥味重则活性高;酸碱味重则混合液PH异常;臭味重则可能缺氧;其它异味可考虑特殊工业废水流入。 8.2 观察沉降过程中的整沉性、速度、间隙水、絮态等方面。

污泥浓度、污泥指数、污泥沉降比的测定

污泥浓度、污泥指数、污泥沉降比的测定 1. 适用范围 曝气池活性污泥的污泥浓度、污泥指数、污泥沉降比。 2 .定义 污泥浓度:曝气池中污水和活性污泥混合后的混合液悬浮固体数量,单位:mg/L。污泥沉降比:曝气池混合液在100ml量筒中,静置沉淀30分钟后,沉淀污泥与混合液之体积比(%)。 污泥指数:曝气池出口处混合液经30分钟静沉后,1g干污泥所占的容积,以ml 计。 3. 仪器 a.天平 b. 定量滤纸 c. 烘箱 d.真空泵 e. 扁嘴无齿镊子 f. 玻璃漏斗 g.抽滤瓶和抽滤漏斗 h.100ml量筒 i.干燥器 4. 采样与样品保存 实验室样品采集在干净的玻璃瓶内,采样之前用待采的水样清洗三次,然后采集具有代表性的水样100-200ml,盖严瓶塞。应尽快分析。 5. 测定步骤 5.1滤纸准备 用扁嘴无齿镊子夹取定量滤纸放于事先恒重的称量瓶内,移入烘箱中于 103―105℃烘干半小时后取出置于干燥器内冷却至室温,称其重量。反复烘干、冷却、称量,直至两次称量的重量差≤0.2mg,记录(W1)。将恒重的滤纸放在玻璃漏斗内。 5.2试样测定 用100ml量筒量取充分混合均匀的试样100ml,静止30分钟后读取沉淀后污泥所占的体积V(ml)。 倾去上述量筒中清液,用准备好的滤纸进行过滤量筒中的污泥,并用少量蒸馏水冲洗量筒,合并滤液。(为提高过滤速度,应采用真空泵进行抽滤。)将载有污泥

的滤纸放在原恒重的称量瓶里,移入烘箱中于103-105℃下烘2~3小时后移入干燥器中,使冷却到室温,称其重量。反复烘干、冷却、称量,直至两次称量的重量差≤0.4mg为止,记录(W2)。 6. 计算 6.1污泥浓度 C污泥浓度(mg/L)=(W2–W1)×106÷100 6.2 污泥指数 SVI(ml/g)= SV×106÷C污泥浓度 6.3污泥沉降比 SV(%)= V÷100×100% 式中:V-100ml试样在100ml量筒中,静止30分钟沉淀后污泥所占的体积,ml;W1-过滤前,滤纸+称量瓶重量,g; W2 -过滤后,滤纸+称量瓶重量,g。 7. 注意事项 7.1 用真空泵进行抽滤时要严格控制泵的抽力,以免滤纸被破坏。 7.2当水样过滤结束后还要保持慢速抽滤3~5分钟,把水分充分除去。 7.3 用镊子夹出带污泥的滤纸,纵向折叠后放到称量瓶内(泥在下面)。当烘到2小时的时候将滤纸放置的方向进行颠倒(泥在上面),继续烘烤,这样有助于水分的蒸发。

污泥沉降比的问题修订稿

污泥沉降比的问题 WEIHUA system office room 【WEIHUA 16H-WEIHUA WEIHUA8Q8-

关于污泥沉降比的问题 污泥沉降比(SV30)是指曝气池混合液在量筒静止沉降30min后污泥所占的百分体积,是测定污泥性能最为简便的方法。但在实际运行中污泥沉降比往往不被重视,相关专业书上对此介绍也很简单。 中国水网的“三丰”曾在其他专业网上开过活性污泥运行理方面的系列讲座,其中关于污泥沉降方面的内容讲了很长时间,虽然我只看过他的讲座提纲,不知道讲的具体内容,但可以肯定讲得会很精彩,对实践是很有用的,而这些知识是书上没有的或至少是不能直接找到的。在这里我也结合自己的实践体会来简单说说,供有兴趣的网友参考。 可能有人会问:SV30不就是测定曝气池混合液在量筒静止沉降30min后污泥所占的百分体积吗?仅从污泥沉降比的定义中,确定很容易给人造成误解,似乎测定SV30就是为了解30分钟后的测定结果,有这样的认为的人不少,但这些都是基于理论定义上的理解。 在日常运行中,有些操作人员在测定SV30也往往只看测定的沉降比,而没有观察和了解沉降过程,这就失去了测定污泥沉降的大部分意义。 其实在实际运行理中,SV30测定方便、快速,有无可替代的作用,除了解污泥的结构和沉降性能外,在无其它异常的情况下,还可作为剩余污泥排放的参考依据。此外,污泥的一些异常现象也可通过沉降试验反映出来,也就是说,如果操作人员测定时,只了解三十分钟后的沉降比,而没有认真观察和分析污泥沉降测定过程的一些情况,那么在当运行发生异常时,就可能会失去污泥沉降测定过程中所能提示我们的故障信息,而这些信息并不一定能在其它途

污泥浓度、污泥指数、污泥沉降比的测定

污泥浓度、污泥指数、污泥沉降比的测定 1 适用范围 曝气池活性污泥的污泥浓度、污泥指数、污泥沉降比。 2 定义 污泥浓度是指曝气池中污水和活性污泥混合后的混合液悬浮固体数量。单位:mg/L。 污泥沉降比是指曝气池混合液在100ml量筒中,静置沉淀30分钟后,沉淀污泥与混合液之体积比(%)。 污泥指数是指曝气池出口处混合液经30分钟静沉后,1g干污泥所占的容积,以ml计。 3 仪器 3.1 天平 3.2 定量滤纸 3.3烘箱 3.4真空泵 3.5扁嘴无齿镊子 3.6实验室其它常用仪器 4 采样与样品保存 实验室样品采集在干净的玻璃瓶内,采样之前用待采的水样清洗三次,然后采集具有代表性的水样100―200ml,盖严瓶塞。应尽快分析。 5 测定步骤 5.1 滤纸准备 用扁嘴无齿镊子夹取定量滤纸放于事先恒重的称量瓶内,移入烘箱中于103―105℃烘干半小时后取出置于干燥器内冷却至室温,称其重量。反复烘干、冷却、称量,直至两次称量的重量差≤0.2mg,记录(W 1 )。将恒重的滤纸放在玻璃漏斗内。 5.2 试样测定 用100ml量筒量取充分混合均匀的试样100ml,静止30分钟后读取沉淀后污泥所占的体积V(ml)。 倾去上述量筒中清液,用准备好的滤纸进行过滤量筒中的污泥,并用少量蒸馏水冲洗量筒,合并滤液。(为提高过滤速度,应采用真空泵进行抽滤。)将载有污泥的滤纸放在原恒重的称量瓶里,移入烘箱中于103―105℃下烘2~3小时后移入干燥器中,使冷却到室温,称 其重量。反复烘干、冷却、称量,直至两次称量的重量差≤0.4mg为止,记录(W 2 )。 6 计算 6.1 污泥浓度 C 污泥浓度(mg/L)=(W 2 –W 1 )×106÷100 6.2 污泥指数 SVI(ml/g)= SV%×106÷C 污泥浓度

关于污泥沉降比(SV)认知上的误区

关于污泥沉降比(SV)认知上的误区! 在污水处理过程中,污泥沉降比(SV)是一个非常关键的指标。它是指曝气池混合液在量筒静止沉降30min后污泥所占的百分体积。因污泥沉降比在生产运行管理是非常重要的依据,对污水处理的稳定运行有很大的影响。污泥的沉降性能不只决定于沉降比,更重要的是决定着沉淀池的工作,出水质量和污泥利用率。因此,如何进行日常的污泥沉降比(SV)试验是非常重要的问题。 1、污泥沉降比SV概念上的误区 污泥沉降比(SV)试验,不只是要一个数据结果,而要了解污泥沉降的全过程,通过详细的观察分析,得出全面的正确结论来指导生产控制。 实际上,污泥沉降比试验应该包括三部分,一是试验数据;二是对沉降过程的观察和记录;三是对结果和记录进行综合分析。但是在平时的工作中,因为有些操作人员的责任心不够强,只是例行公事的测定沉降比,并没有认真观察和掌握实际的沉降过程,也正因为如此,这种实验是不科学的,对实际的工作没有真正的指导意义。

其实在实际运行管理中,SV测定方便、快速,具有无可替代的作用,通过试验可以了解污泥的结构和沉降性能,并在无其它异常的情况下,作为剩余污泥排放的参考依据。同时,污泥的一些异常现象也可通过沉降试验反映出来,也就是说,如果操作人员测定时,只了解三十分钟后的沉降比,而没有认真观察和分析污泥沉降测定过程的一些情况,那么在当运行发生异常时,污泥沉降测定过程中所能提示我们的故障信息很难被获取,而且我们也未必能从其他渠道及时准确的获取这些信息。 因此,我们在进行进行污泥沉降试验过程中,不仅要观察沉降比,还要注意观察污泥的其他特性,如外观、沉降速率、泥水界面清晰程度、上层液的混浊情况,是否有悬浮物等情况。 2、沉降速率与沉降性能的误区 在SV的测定中,排除上层液的状况,仅从沉降速率来说可分为快和慢二种污泥,沉降速度快的污泥不一定都好,沉降速度慢的污泥乜不一定都不好,当然这种所谓的“快”和“慢”是相对的。 沉降性能沉降性能是综合考核指标,而沉降速率只是正确观察污泥沉降性能的最基本的内容之一,要进一步了解污泥沉降速率不同的原因,通过大量实际运行数据的对比分析,根据本单位的工艺特性和运行情况来衡量其

污泥沉降比的问题

污泥沉降比的问题公司标准化编码 [QQX96QT-XQQB89Q8-NQQJ6Q8-MQM9N]

关于污泥沉降比的问题 污泥沉降比(SV30)是指曝气池混合液在量筒静止沉降30min后污泥所占的百分体积,是测定污泥性能最为简便的方法。但在实际运行中污泥沉降比往往不被重视,相关专业书上对此介绍也很简单。 中国水网的“三丰”曾在其他专业网上开过活性污泥运行理方面的系列讲座,其中关于污泥沉降方面的内容讲了很长时间,虽然我只看过他的讲座提纲,不知道讲的具体内容,但可以肯定讲得会很精彩,对实践是很有用的,而这些知识是书上没有的或至少是不能直接找到的。在这里我也结合自己的实践体会来简单说说,供有兴趣的网友参考。 可能有人会问:SV30不就是测定曝气池混合液在量筒静止沉降30min后污泥所占的百分体积吗仅从污泥沉降比的定义中,确定很容易给人造成误解,似乎测定SV30就是为了解30分钟后的测定结果,有这样的认为的人不少,但这些都是基于理论定义上的理解。 在日常运行中,有些操作人员在测定SV30也往往只看测定的沉降比,而没有观察和了解沉降过程,这就失去了测定污泥沉降的大部分意义。 其实在实际运行理中,SV30测定方便、快速,有无可替代的作用,除了解污泥的结构和沉降性能外,在无其它异常的情况下,还可作为剩余污泥排放的参考依据。此外,污泥的一些异常现象也可通过沉降试验反映出来,也就是说,如果操作人员测定时,只了解三十分钟后的沉降比,而没有认真观察和分析污泥沉降测定过程的一些情况,那么在当运行发生异常时,就可能会失去污泥沉降测定过程中所能提示我们的故障信息,而这些信息并不一定能在其它途径及时获得的。所以有的专业书上把SV30的测定过程称为污泥沉降试验,这是很有道理的。 所以在测定污泥沉降,确切说是进行污泥沉降试验过程中,还要观察沉降速率、污泥外观、泥水界面是否清晰、上层液是否有悬浮物等情况,这些表观情况对于判断的了解运行状态是很有用的。有经验的操作工,可以不需其他数据,只根据污泥沉降试验就可判断整个生化过程的运行状况。 在SV30的测定中,排除上层液的状况,仅从沉降速率来说可分为沉降速率快和慢二种污泥,沉降速度快的污泥不一定都好,沉降速度慢的污泥也不一定

污泥浓度(MLSS)、活性污泥浓度(MLVSS)、污泥指数(SVI)、污泥沉降比(SV30)的测定

污泥浓度(MLSS)、活性污泥浓度(MLVSS)、污泥指数(SVI)、污泥沉降比(SV30)的测定 1 适用范围 活性污泥的污泥浓度、污泥指数、污泥沉降比。 2 定义 污泥浓度是指曝气池中污水和活性污泥混合后的混合液悬浮固体数量。单位:mg/L。 污泥沉降比是指曝气池混合液在100ml量筒中,静置沉淀30分钟后,沉淀污泥与混合液之体积比(%)。 污泥指数是指曝气池出口处混合液经30分钟静沉后,1g干污泥所占的容积,以ml计。 3 仪器 3.1 天平 3.2 定量滤纸 3.3 烘箱 3.4 真空泵 3.5 扁嘴无齿镊子 3.6 实验室其它常用仪器 4 采样与样品保存 实验室样品采集在干净的玻璃瓶内,采样之前用待采的水样清洗三次,然后采集具有代表性的水样100―200ml,盖严瓶塞。应尽快分析。 5 测定步骤 5.1 滤纸准备 用扁嘴无齿镊子夹取定量滤纸放于事先恒重的称量瓶内,移入烘箱中于103―105℃烘干半小时后取出置于干燥器内冷却至室温,称其重量。反复烘干、冷却、称量,直至两次称量的重量差≤0.2mg,记录(W1,单位毫克)。将恒重的滤纸放在玻璃漏斗内。 5.2 试样SV30、MLSS、SVI测定 用100ml量筒量取充分混合均匀的试样100ml,静止30分钟后读取沉淀后污泥所占的体积V(ml)。 倾去上述量筒中清液,用准备好的滤纸进行过滤量筒中的污泥,并用少量蒸馏水冲洗量筒,合并滤液。(为提高过滤速度,应采用真空泵进行抽滤。)将载有污泥的滤纸放在原恒重的称量瓶里,移入烘箱中于103―105℃下烘2~3小时后移入干燥器中,使冷却到室温,称其重量。反复烘干、冷却、称量,直至两次称量的重量差≤0.4mg为止,记录(W2,单位毫克)。 5.3试样MLVSS测定

关于污泥沉降比的常见误区

关于污泥沉降比的常见误区 在污水处理过程中,污泥沉降比(SV)是一个非常关键的指标。它是指曝气池混合液在量筒静止沉降30min后污泥所占的百分体积。因污泥沉降比在生产运行管理是非常重要的依据,对污水处理的稳定运行有很大的影响。 污泥的沉降性能不只决定沉降比,更重要的是决定着沉淀池的工作,出水质量和污泥利用率。因此,如何进行日常的污泥沉降比(SV)试验是非常重要的问题。 污泥沉降比SV概念上的误区 污泥沉降比(SV)试验,不只是要一个数据结果,而要了解污泥沉降的全过程,通过详细的观察分析,得出全面的正确结论来指导生产控制。 实际上,污泥沉降比试验应该包括三部分,一是试验数据;二是对沉降过程的观察和记录;三是对结果和记录进行综合分析。但是在平时的工作中,因为有些操作人员的责任心不够强,只是例行公事的测定沉降比,并没有认真观察和掌握实际的沉降过程,也正因为如此,这种实验是不科学的,对实际的工作没有真正的指导意义。 其实在实际运行管理中,SV测定方便、快速,具有无可替代的作用,通过试验可以了解污泥的结构和沉降性能,并在无其它异常的情况下,作为剩余污泥排放的参考依据。 同时,污泥的一些异常现象也可通过沉降试验反映出来,也就是说,如果操作人员测定时,只了解三十分钟后的沉降比,而没有认真观察和分析污

泥沉降测定过程的一些情况,那么在当运行发生异常时,污泥沉降测定过程中所能提示我们的故障信息很难被获取,而且我们也未必能从其他渠道及时准确的获取这些信息。 因此,我们在进行进行污泥沉降试验过程中,不仅要观察沉降比,还要注意观察污泥的其他特性,如外观、沉降速率、泥水界面清晰程度、上层液的混浊情况,是否有悬浮物等情况。 沉降速率与沉降性能的误区 在SV的测定中,排除上层液的状况,仅从沉降速率来说可分为快和慢二种污泥,沉降速度快的污泥不一定都好,沉降速度慢的污泥乜不一定都不好,当然这种所谓的“快”和“慢”是相对的。 沉降性能沉降性能是综合考核指标,而沉降速率只是正确观察污泥沉降性能的最基本的内容之一,要进一步了解污泥沉降速率不同的原因,通过大量实际运行数据的对比分析,根据本单位的工艺特性和运行情况来衡量其是否在正常范围内。操作人员在做沉降试验时,还要注意观察沉降初期的沉降情况和单位时间内的污泥沉降量。我们进行污泥沉降比(SV)试验的目的是要通过试验判断污泥的沉降性能,而不是简单地要一个数据。 因此,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制定不同的污泥沉降比试验方案,分别采用不同时间内的沉降比,将试验结果与污泥外观和沉降过程记录进行对比分析,找出最适合本单位污泥实际沉降情况的试验时间。 比如:采用SV5,SV10,SV15依次递进,一直到SV45。通过不同方案对实际情况的反映能力,决定污泥沉降性能的判断手段。对不同的时段,不

活性污泥故障判断以及污泥沉降比对废水的运行管理 (2)

污水活性污泥法处理故障判断 1.浮渣、泡沫的形成与故障 在活性污泥法中出现浮渣和泡沫现象是比较常见的。泡沫的形成源于水体的黏度升高,其主要原因有:水体有机物含量过高、污泥老化、进流水富含洗涤剂或表面活性剂、丝状菌膨胀等。在实践中我们可以看到随着泡沫的不断积聚,最后就形成了浮渣。 (1)不同泡沫所对应的故障 ①.棕黄色泡沫,易碎,短时间不会形成积聚——活性污泥处于老化状态,部分分解附着于泡沫中。 ②.灰黑色泡沫,易碎,短时间不会形成积聚——活性污泥处于缺氧状态,局部厌氧反应,部分好氧活性污泥死亡,附着在泡沫中。 ③.白色泡沫,粘稠不易破碎,色泽鲜白,堆积性好——负荷过高; .白色泡沫,粘稠但易破碎,白色陈旧,堆积性差——曝气过度。 (2)不同浮渣所对应的故障 ①黑色稀薄的浮渣——污泥处在缺氧状态 ②黑色且堆积过度的浮渣——污泥处在严重厌氧状态 ③棕褐色稀薄的浮渣——活性污泥系统正常的表现 ④棕褐色且堆积过度的浮渣——污泥反硝化或丝状菌膨胀 2.活性污泥的上浮 活性污泥上浮的原因主要有三种:污泥腐化、污泥脱氮、污泥膨胀。 ①污泥腐化 原因:操作不当,曝气过小,缺氧腐化,厌氧分解。 上浮污泥颜色:灰白色且粘度不高泡沫小。 处理对策:加大曝气量。 ②污泥脱氮 原因:曝气过大,曝气池污泥高度硝化,碳氮比失衡,随后流入二沉池缺氧反硝化。

上浮污泥颜色:黑色且粘度低无泡沫。 处理对策:减小曝气量。 ③污泥膨胀 原因:水质成分单一加上长时间厌氧引起的丝状菌膨胀。在曝气的情况下,丝状菌夹杂着许多细小菌胶团被气体顶至水面,形成大量泡沫。上浮污泥颜色:棕黄偏黑或偏白且粘度高泡沫大。 处理对策:控制丝状菌的膨胀,调高污水PH,增大溶解氧。 3.丝状菌膨胀 工艺控制中,容易诱发丝状菌膨胀的条件如下: ①进水成分单一,缺少必要的补充元素,尤其在高碳氮化合物情况下 ②长期处于低负荷运行 ③长期低溶解氧或局部缺氧运行 ④营养剂投加失衡 ⑤酸性废水环境对丝状菌有诱发作用 以上丝状菌诱发条件,日常工艺控制中需要重点注意,以避免发生丝状菌膨胀。 4.活性污泥的老化 (1)活性污泥的老化可以借助对污泥沉降比的观察作为判断依据: a.老化的活性污泥能够在较短的时间内完成沉淀。 b.老化的活性污泥污泥絮团都比较大,但比较松散,且絮凝速度也较快。 c.老化的活性污泥颜色深暗、灰黑,不具鲜活的光泽。 d.老化的活性污泥会导致部分菌胶团细菌死亡解体,产生浮渣和泡沫。 (2)导致活性污泥老化的原因 a.排泥不及时,即在较长的污泥龄下 b.长期低负荷 c.过度曝气 d.过高的污泥浓度 5.发现二沉池中有活性污泥随放流水漂出 导致活性污泥随放流水漂出的原因有: (1)生化污泥负荷过高,活性增强,絮凝性变差,出水伴有浑浊现象

污泥沉降比(SV)的观察要点及判断依据

污泥沉降比(SV)的观察要点及判断依据! 在污水处理过程中,如何保证出水水质稳定一直是环保工作者研究的课题。研究中发现污泥的沉降速率、沉降性能等技术指标是关系到污水处理效果的关键,而污泥沉降比的测试是影响这些指标的关键性控制措施,是用以指导工艺运行的重要参数,对指导运行管理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1、污泥沉降比的作用 污泥沉降比是指取曝气池混合液在一定量的量筒中,静置沉降一定时间后,沉降污泥与混合液的体积比,它是评定活性污泥特性的重要指标之一。 在以活性污泥法处理污水的处理站,影响废水处理工艺运行效果的因素很多,在缺乏经验数据和相关检测设备支持情况下,运行管理人员通常是以沉降比作为指导运行的主要工艺参数,根据沉降比来判断曝气池工艺运行情

况,为工艺调整提供科学依据,从而控制废水处理效果。这不仅是因为它具有操作简单、历时短的特点; 其次,运行管理人员、工艺工程师可以通过测量污泥沉降比随时观察活性污泥的絮凝、沉淀过程,肉眼观察可以直观地反映出系统的运行情况,了解活性污泥特性,如污泥膨胀,污泥解体,污泥脱氮,污泥腐败等问题都能很直接地反映出来; 还可以通过沉降比进行镜检观察生物相,可以反映系统的工艺运行情况,当污泥中含有一定量的丝状菌是正常的,但数量过多说明污泥膨胀,但水中出现一些游离细菌,说明水质处理得很好,当出现大量游离细菌时说明沉淀性能恶化,水中的钟虫是反映工艺状况的指示性生物,如果钟虫活跃说明水质处理好;在环境恶劣时原生动物活力减弱,钟虫口缘纤毛摆动停止,伸缩泡停止收缩,还会脱去尾柄,重提变成圆柱体,越来越长,终至死亡。当钟虫出现大气泡时,说明水中缺氧;当负荷高同时水中缺氧时会出现屋滴虫,肾形虫,草履虫,豆形虫;当曝气过度时出现变形虫等等。 2、污泥沉降比测试中存在的误区 通过沉降比在生产中的指导作用,可以知道,污泥沉降比不仅仅是一个数值,污泥沉降比测试应该包括三部

污泥沉降比、污泥浓度和沉降指数的测定方法

第一种方法:方庄污水厂工艺数据测定规程(四) 污泥沉降比、污泥浓度和沉降指数的测定方法 1.取清洁的100mL量筒5个;水舀子一个。 2.分别从1,2,3,4号曝气池出水末端以及回流污泥槽(当吸泥机位于中间位置)中取100mL 的污泥混合液置于量筒中。 3.取样完成后,将量筒放回现场化验室的指定地点,分别将5个量筒中的污泥混合液用玻璃棒搅拌均匀后静置。 4.静置30分钟后记录沉淀污泥层与上清液交界处的刻度数值就是污泥沉降比。 5.准备5个定量滤纸分别编号,在103-105℃的烘箱中烘干2小时,在干燥器内冷却半小时后称重。6.将5个量筒中的水样分别到入5个烘干后的滤纸中过滤。 7.待完全过滤后将滤纸放入103-105℃的烘箱中烘干2小时,在干燥器内冷却半小时后称重。8.用滤纸和污泥的重量减去滤纸的重量再乘以104就等于该水样的污泥浓度,用污泥浓度除以污泥沉降比就等于该水样的沉降指数。 9.在数据记录完成后,用洗洁精将量筒清洗干净,以保持现场化验室的清洁卫生。 第二种方法:污泥浓度是指曝气池中污水和活性污泥混合后的混合液悬浮固体数量。单位:mg/L。 仪器 1 天平 2 定量滤纸 3 烘箱 4 真空泵 5 扁嘴无齿镊子 6 实验室其它常用仪器 采样与样品保存 实验室样品采集在干净的玻璃瓶内,采样之前用待采的水样清洗三次,然后采集具有代表性的水样100―200ml,盖严瓶塞。应尽快分析。 测定步骤 滤纸准备 用扁嘴无齿镊子夹取定量滤纸放于事先恒重的称量瓶内,移入烘箱中于103―105℃烘干半小时后取出置于干燥器内冷却至室温,称其重量。反复烘干、冷却、称量,直至两次称量的重量差≤0.2mg,记录(W1)。将恒重的滤纸放在玻璃漏斗内。 试样测定 用100ml量筒量取充分混合均匀的试样100ml,静止30分钟后读取沉淀后污泥所占的体积V(ml)。倾去上述量筒中清液,用准备好的滤纸进行过滤量筒中的污泥,并用少量蒸馏水冲洗量筒,合并滤液。(为提高过滤速度,应采用真空泵进行抽滤。)将载有污泥的滤纸放在原恒重的称量瓶里,移入烘箱中于103―105℃下烘2~3小时后移入干燥器中,使冷却到室温,称其重量。反复烘干、冷却、称量,直至两次称量的重量差≤0.4mg为止,记录(W2)。 C污泥浓度(mg/L)=(W2–W1)×106÷100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