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一、《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的基本框架

二、近代前期(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1840年—1919年

中国,位于亚洲的东部,土地广阔,人口众多,历史文化悠久。

中国是世界上少有的历史文化从未间断,一直延续至今的国家。它不像埃及、巴比伦、印度等文化那样无以后继,更不像古希腊、罗马文化那样中经蹂躏以致荒芜。

正如英国哲学家罗素所说:“从孔子时代以来,古埃及、巴比伦、马其顿、罗马帝国都先后灭亡,只有中国通过不断进化而依然生存。”

德国哲学家黑格尔也说过:“只有黄河、长江流过的那个中华帝国是世界上唯一持久的国家,征服无从影响这样一个帝国。”

从战国时期(公元前475—公元前221年)中国步入封建社会,至1840年鸦片战争,经历了漫长的2300多年,中国封建制度经历了由先进到落后,而封建社会也就随之经历了由昌盛到衰落的过程。具体而言,从19世纪中叶开始,清朝统治危机四伏,逐渐走向衰落。1838年,道光皇帝下令各省严禁鸦片,并于12月任命林则徐(近代中国开眼看世界第一人)为钦差大臣前往广州查禁鸦片,于是就有了历史上的1839年6月3日的虎门销烟。

鸦片战争——中国近代史的起点。

(一)帝国主义列强的入侵

1、1840—1842年鸦片战争

①1840年6月英国乔治?懿律率领“东方远征军”抵达中国广东海面,封锁广东珠江口,第一次鸦片战争爆发。清政府战败,签

订了近代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也叫《江宁条约》)。割香港岛给英国——开了割让的先例。

赔款2100万银元。

②内容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为通商口岸。

英商进出口货物交纳的税款,中国须同英国商定。——开了

协定关税的恶例。

③影响: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标志着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2.1856—1860 第二次鸦片战争

1856年,英法借口“修约”,图谋扩大已取得的侵略权益,遭到清政府的拒绝,继而在美、俄支持下发动了第二次鸦片战争,清政府战败,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

1858年5月28日:中俄《瑷珲条约》

俄(6.13)

美(6.18)

1858年6月先后与签订《天津条约》

英(6.26)

法(6.27)

1860年中英、中法、中俄《北京条约》

沙俄是第二次鸦片战争的最大受益者。

3、1894—1895年中日甲午战争——《马关条约》中国人的民族意识开始普遍觉醒。

①内容P136 注:允许日本在中国投资设厂——设厂热——中国的民族资本主义有了初步发展。

②影响:《马关条约》的签订:列强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极大地加速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进程。

4、1900—1901年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为了镇压中国的义和团运动,英、法、美、意、俄、德、日、奥八国联军发动侵华战争(1900.6).

1901年9月7日,中国同英、法、美、意、俄、德、日、奥、比、荷、西11个国家签订了《辛丑条约》。

①《辛丑条约》的内容:P137

②标志着中国彻底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标志着以慈禧太后为首的清政府彻底放弃抵抗外国侵略。

③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基本特征......

④近代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和主要任务......

面对帝国主义列强疯狂地瓜分我国的领土,抢掠我国财富,在民族危亡之时,我们的先辈们开始踏上了救国图存的艰辛之路。

(二)救亡图存的运动

1.太平天国农民运动——1851—1864

1851年洪秀全广西桂平县金田村

1853.3 定都天京(南京)宣告太平天国农民政权的建立。

《天朝田亩制度》——最能体现太平天国社会理想和这次农民起义特色的纲领性文件。

内容......

1856年的天京事变是太平天国由盛转衰的分水岭。

太平天国的领导者们希望通过施行这样的方案,建立“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的理想社会。《天朝田亩制度》实际上是起义农民提出的一个以解决土地问题为中心的比较完整的社会改革方案。

《天朝田亩制度》的主张,从根本上否定了封建社会的基础——封建地主的土地所有制,表现了广大农民要求平均分配土地的强烈愿望,是对以往农民战争中“均贫富”、“等贵贱”和“均平”、“均田”思想的发展和超越,具有进步意义。

不过,它并没有超出农民小生产者的狭隘眼光,它所描绘的理想天国,仍然是闭塞的自然经济,是小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的传统生活方式,同时又是一个没有商品交换的和绝对平均的社会,这种理想社会具有一定的空想性。

《资政新篇》——太平天国后期颁布的“社会发展方案”,它是先进中国人最早提出的具有鲜明资本主义色彩的改革方案。

1859年洪仁轩

内容、意义:P139

1864年,天京陷落标志着太平天国农民运动失败。

太平天国农民运动失败的主要原因:封建势力和帝国势力联合绞杀;农民阶级自身的局限性;农民不是先进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代表;缺乏科学理论的指导;未能正确对待传统儒学,保留了封建的纲常伦

理原则;未能将人民群众和侵略者区分开来。

意义:这次起义历时14年,转战18个省,是旧式农民战争的最高峰,是19世纪中叶的亚洲民族解放运动中历时时间最长规模最大影响最深的一次民族解放运动,它有力的冲击了西方殖民主义者在亚洲的统治。

2.洋务运动——地主阶级的自救运动

口号:“师夷长技以自强”器物(军事、科技)

指导思想:“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对洋务派的指导思想最先作出完整表述的是冯桂芬——1861年《校邠庐抗议》。

3.维新运动——思想启蒙运动;资产阶级性质的自上而下的改良运动要不要变法

维新派与守旧派的论战要不要兴民权、设议院、实行君主立宪

要不要废八股、改科举、兴西学这是资产阶级思想与封建主义思想在中国的第一次正面交锋;论战涉及领域十分广泛,进一步开阔了进步知识分子的眼界,解放了人们长期受到束缚的思想;通过此次论战,西方资产阶级社会政治学说在中国得到进一步传播;为戊戌变法运动拉开序幕。

戊戌维新运动失败的原因:第一,不敢否定封建主义。虽然要求发展民族资本主义建立君主立宪制,但未触及封建社会的经济基础——封建土地所有制。虽然提倡西学,却仍打着孔子的旗号,借古代圣

贤之名“托古改制”。第二,对帝国主义抱有幻想。虽然大声疾呼救亡图存,却幻想西方列强帮自己变法维新。第三,惧怕人民群众。其活动局限于官僚士大夫和知识分子的小圈子。

4.辛亥革命——比较完整意义上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与前面所讲的太平天国运动、洋务运动、维新运动相比,1911年在我国发生的辛亥革命是比较完整意义上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也是旧民主主义革命的主体和高潮。

①1894年11月12日在美国檀香山组织兴中会——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团体。会员112人,会员入会誓词为“驱除鞑虏,恢复中国,创立合众政府”,明显是以美国共和制为理想。

1895年2月,孙中山在香港成立兴中会总部。

②1905年8月20日,孙中山、黄兴、宋教仁在日本东京成立中国同盟会,孙中山被推举为总理。以《民报》为机关报,并确定政治纲领为“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三民主义的核心)、平均地权”。

这是近代中国第一个领导资产阶级革命的全国性政党,它的成立标志着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进入了一个新阶段。

1905年11月,在同盟会机关报《民报》的发刊词中将政治纲领概括为三大主义:民族主义、民权主义(是核心)、民生主义,后被称为“三民主义”。它初步描绘出中国还未曾有过的资产阶级共和国方案,是一个比较完整的明确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纲领。

③武昌起义

1911年5月,清政府宣布“铁路干线收归国有”,并与四国银行(英、法、美、德)订立粤汉、川汉铁路借款合同,借“国有”名义将铁路权卖给帝国主义。这激起了湖北、湖南、广东、四川四省的保路风潮。

1911年8月至9月,为了镇压四川的保路运动,清政府调湖北新军一部入川,革命形势日益成熟,在同盟会推动下,湖北革命团体文学社和共进会决定联合发动起义。

1911年10月10日晚,因党人名册泄露,起义计划失密,武昌新军工程第八营革命党人打响了起义的第一枪,武昌起义爆发。

起义军一夜之内占领武昌,取得首义的胜利。3日之内光复武汉三镇(武昌、汉口、汉阳的总称)。

1911年10月11日,起义军成立中华民国湖北军政府,由于同盟会领袖星散各处,起义军强迫新军协统黎元洪为都督,定号为中华民国,废除清朝皇帝年号,因为这一年是农历辛亥年,故称“辛亥革命”。

1912年2月12日,清帝下诏退位。在中国延续了2000多年的封建帝制终于覆亡。

④中华民国的建立

1911年12月2日,随着革命风暴席卷全国,为了克服独立各省各自为政的状态,要求建立一个统一的中央政权。

革命军占领南京后,各省代表决议将南京作为临时政府所在地。正当各方对临时政府代表的人选问题产生分歧之时,1911年12月15

日孙中山从海外回国,并且在12月29日正式选举临时大总统时,以16票胜过候选人黎元洪、黄兴,成为临时大总统。

1912年1月1日,孙中山在南京宣誓就职,成为临时大总统,宣告中华民国成立,黎元洪为副总统。并定国都为南京,国旗为五色旗,改为公元纪年。

1919年3月,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法典。

⑤辛亥革命的意义P141

5.新文化运动

1915年9月,陈独秀创办的杂志《新青年》问世,这标志着新文化运动的兴起。

《新青年》、北京大学成了新文化运动的主要阵地。基本口号:民主、科学。

基本内容:前期——提倡民主,反对专制;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提倡科学,反对愚昧;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后期——宣传俄国十月革命和马克思主义。

新文化运动是一次思想解放运动,客观上解放了人们的思想,对于资产阶级民主主义的提倡,有振聋发聩的作用。但其只是局限在城市的一部分知识分子,未和工人农民发生联系,也过分夸大了文化在社会发展中的地位。

而接下来1917年俄国爆发的十月革命揭开了人类历史的新纪元,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并且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主

义这个崭新的思想理论武器。

而中国的无产阶级更是在五四运动中以独立的姿态登上了历史舞台,成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领导阶级。从此,中国革命进入了新的一页——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也叫近代后期。

三、近代后期(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1919—1949年

1.五四运动——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新旧民主主义革命的分水岭;

(1)背景:a.新的社会力量的成长、壮大——政治条件。

b.中国资本主义经济迎来了短暂的春天,发展相当迅速——经济条件。

c.新文化运动客观上解放了人们的思想,有利于新思想的传入——思想条件。

d.俄国十月革命对中国的启发——国际环境。

(2)直接导火索: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

五四运动是一个过程,它分为两个阶段:

1919年5月4日至6月3日,运动中心在北京,运动主体是学生。

1919年6月3日之6月10日,运动中心在上海,运动主体是个人、农民和学生。

意义:

五四运动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由学生、工人和广大市民发动的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五四运动是一次真正的群众运动,它表现了反

帝反封建的彻底性;在五四运动中,中国无产阶级开始作为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五四运动更是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及其与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

2.中共一大 1921年7月23日上海

1921年7月23日,中共一大在上海法租界望志路106号举行。期间由于会场受到暗探的注意和法租界巡捕房的搜查,最后一天的会议改在嘉兴南湖的游船上举行。

内容:确立党的名称为中国共产党;明确党的中心任务(领导和发动工人运动);选举党的领导机构(中央局,陈独秀为书记)意义: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的革命斗争有了新的领导核心、指导思想、革命纲领、革命方法和前途。

3.中共二大:1922年7月16日—23日,上海英租界

正确分析了中国的社会性质,中国革命的性质、对象、

动力、前途,制定了党的最高纲领和最低纲领。

内容:最高纲领组织无产阶级,用阶级斗争的手段建立劳动人

民专政的政治,铲除私有财产制度,渐次达到

一个共产主义社会。

最低纲领消除内乱,打倒军阀,建设国内和平;推翻国

际帝国主义的压迫,达到中华民族完全独立;

统一中国本部为真正民主共和国。

4.中共三大:1923年6月12日—20日,广州

会议的中心议题:讨论全体共产党员加入国民党,建立国共合作

统一战线的问题。

决定:共产党员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

问题:丧失了中国革命的领导权(大革命失败的根本原因)

5.国民党一大:1924年1月20日—30日广州

标志着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实现,革命统一战线的正式建立,国民大革命由此兴起。

国共合作的政治基础是“新三民主义”(事实上确立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

1926年,由中国国民党领导下的国民政府以国民革命军为主力,蒋介石为总司令进行以“打倒帝国主义,推翻军阀统治,统一中国”的北伐战争。

因其战争过程由南向北进行,故称之为“北伐战争”。在国民革命军连克长沙、武汉、南京、上海等地以后,国民政府内部对共产党的不同态度而一度分裂,北伐陷于停顿。

宁汉复合后,国民革命军继续北伐,并在西北的冯玉祥和山西的阎锡山的加入下,于1928年攻克北京,致使北洋奉系的张作霖撤往东北,并被日本刺杀于皇姑屯(皇姑屯事件)。其子张学良宣布“遵守三民主义,服从国民政府,改旗易帜”,表明北洋军阀作为独立的政治力量在政治舞台上消失了。至此,国民革命军北伐完成,中国实现了形式上的统一。

但是在北伐的过程中,由于国共两党在某些问题上存在分歧,加上中山舰事件等,国共两党关系日益恶化。

1927年4月12日,以蒋介石为代表的国民党右派对中国共产党发动了“清党运动”,即“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大肆屠杀共产党员和革命群众。

与此同时,国民党当时的左派领导人汪精卫也于1927年7月15日发动了“七一五反革命政变”。国共第一次合作失败,轰轰烈烈的国民大革命也失败了。

1927年,大革命失败以后,中国革命形势转入低潮,中国共产党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难。国民党政权建立后,采用颁布法律法规、建立保甲制度、强化特务组织等措施疯狂镇压共产党及其领导的革命运动。

比如,据党的六大不完全统计,从1927年3月到1928年上半年,被杀害的共产党员和革命群众就达31万人。

在白色恐怖统治之下,共产党内不少人在思想上、政治上陷入混乱,存在着严重的消极悲观情绪,一些不坚定分子甚至公开登报声明脱离共产党、共青团,有的还成了可耻的叛徒。与此同时,民族资产阶级退出了革命阵营,附和了蒋介石。

在大革命后的一段时期里,反革命的力量大大超过了有组织的革命力量。

中国共产党进行了认真的反思,在无产阶级领导权问题、农民问题和武装斗争问题上,取得了重大进展。

6.八七会议:1927年8月7日,仍以夺取中心城市为目标

内容:清算了陈独秀的右倾错误;制定了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

民党反动派的总方针;决定秋收时节发动起义;提出“须知政权是由枪杆子中取得的”著名论断。

7.井冈山根据地:1927年10月,中国第一个革命根据地。

1927年9月,毛泽东在秋收起义受挫后,果断的放弃了攻打湖南长沙的计划,将部队带到井冈山,建立了中国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

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实践中开辟了一条革命新道路,但在理论上还没有被全党接受,围绕着革命道路怎么走的问题,当时党内思想很不一致,有人依然坚持“城市中心论”,有人产生悲观情绪,怀疑“红旗到底能打多久?”。

为回答革命道路和前途问题,1928年10月至1930年5月毛泽东先后撰写了《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井冈山的斗争》和《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从理论上阐述了红色政权存在和发展的原因及条件。

红色政权在全国存在和发展的原因及条件

走农村包围城市道路的必要性

8.红军长征:1934年10月—1936年10月

1936年10月,红军三大主力(一、二、四方面军)在甘肃会宁静宁地区会师,标志着长征胜利结束。

9.遵义会议:1935年1月15日—17日

背景:1934年1月,中共五届六中全会以后,在中国共产党和根据地的各项工作中,王明“左倾冒险主义”更加变本加厉的推行。

而在长征初期,“左倾”教条主义者从进攻中的冒险主义退却中的逃跑主义。红军突围中损失惨重,毛泽东建议改向敌人力量薄弱的贵州挺进。

内容:纠正博古等人在军事上、组织上的左倾错误;取消博古、李德的军事指挥权;肯定毛泽东的正确军事主张;选举毛泽东为政治局常委。

意义:是党生死攸关的转折点;是中国共产党从幼稚走向成熟的标志;确立了毛泽东的领导地位。

10.日本发动侵华战争

①九?一八事变:1931年9月18日

背景/原因:

A.灭亡中国是日本的“既定国策”

1927年6月,日本首相田中义一向天皇呈递一份秘密奏折,宣称“惟欲征服支那,必先征服满蒙,如欲征服世界,必先征服支那。”

B. 西方列强受大萧条的沉重打击,忙于国内事务,无力阻止日本饿侵略。

C. 世界性的经济危机使日本陷入经济和社会动荡。

20世纪20年代早期获得巨大发展的工业正承受着生产过剩的影响,导致了就业失败和失业增加。1927年,有35家银行倒闭,而在1929年7月至1930年6月,大约有66万人丢掉工作。

D. 世界性的大萧条削减了日本和美、英、中的贸易

于是许多扩张分子利用由此产生的动荡,鼓吹征服东北将可使日

本摆脱困境,言论得到陆军和财阀的赞许。

E. 国民党全力围剿红军,日本有机可乘

结果:1932年2月,中国东北全境沦陷,3000多万中国同胞沦为亡国奴。

“九?一八事变”前后,蒋介石为什么实行不抵抗政策?

a.“攘外必先安内”的总国策——根本原因

b.日本:强国——中国:弱国=失败让出东北换取华北

c.幻想依赖国际联盟仗义执言、制裁日本

d.共产党的发展壮大,使陷入内部斗争的蒋介石经不起一场对外战争

e.缺乏民众的支持(因为国民党政权既轻视人民,看不到人民的力量,又害怕人民力量在反侵略斗争中壮大,危及自身统治)

河北事件——《何梅协定》:日本取得对华北的控制权。

②华北事变张北事件——《秦土协定》

华北五省自治运动:河北、山东、山西、察哈尔、绥远。华北事变之后,日本加紧发动全面侵华战争的部署。

③七?七事变 1937.7.7 ——标志着日本全面侵华的开始和中华民族全面抗战的开始。

④南京大屠杀 1937.12 30多万人(六周的屠杀)

“靖国神社”

11.全民族的抗日战争

战略防御阶段:1937.7.7——1938.10广州武汉失守。

淞沪会战(1937.8.13)——抗战中战斗最惨烈牺牲最大的

一次战役。打破日本3个月灭亡中国的计划。

平型关大捷(1937.9.25)——抗战以来取得的首次大捷。大型战役打破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

徐州会战(1938.1-5月)、武汉会战(1938.6-10月)

台儿庄战役(1938.3.20)抗战以来中国军队取得的最大胜

利,也是徐州会战中国民革命军取得的一次重大胜利。

国民党正面战场的作用:粉碎了日军“速战速决”灭亡中国的计划,大量消耗敌人的有生力量;客观上掩护了共产党游击战略的实施;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作出了贡献。

国民党正面战场失败的原因:

主观:片面抗战路线造成的;派系林立,各为己谋。

客观:敌强工业基础雄厚——一流的飞机、重炮、坦克

军队装备——日本:每一师坦克24辆,火炮108门,

马匹5800匹。

国民党:战车十几辆,火炮、马匹少。

总之,战略防御阶段的国民党在正面战场的战争中最大限度的消耗了日军的有声力量,是日本在占领武汉后再也无力发动大规模的战略进攻了,战争进入了战略相持阶段。

战略相持阶段(1938.10——1943.11)。(注:1943年11月中美英三国元首在埃及通过《开罗宣言》;毛泽东在《论持久战》中指出,中国抗日战争取得胜利的关键阶段是战略相持阶段。)

“速战速决”——百年战争

武力征服——扶植汉奸政权

日本侵华政策的变化经济上:“以华制华”“以战养战”

国民党:“军事打击为主,政治诱降为辅”

变为“政治诱降为主,军事打击为辅”

“消极抗日,积极反共”

1939年五届五中全会“溶共、限共、防共、反共”蒋介石集团的变化 1939—1943掀起三次反共高潮 1939.12-1941.1 1939.12

皖南事变—影响

最大。

1941年12月7日,日本袭击美国珍珠港——太平洋战争爆发。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和作用P138.

A.1935年华北事变之后,中日民族矛盾——主要矛盾。

B.1935.8.1.中共发表《为抗日救国告全体同胞书》即“八一

宣言”号召:停止内战,一致抗日。

C.1935.12瓦窑堡会议《关于目前政治形势与党的任务决议》

——确定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D.1936.5中共(朱毛)发出国共“停战协议”和“一致抗日”建立提出“逼蒋抗日”。

E.1936年西安事变和平解决——为国共第二次合作创造了前

提。

F.1937.2.10.国民党五届五中全会全会召开——标志着第二

次国共合作的初步形成。

H.1937.9.23.蒋介石在庐山发表了《对中国共产党宣言的谈

话》——标志第二次国共合作的正式形成。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特点:没有共同的纲领和组织合作,采取遇事协商解决的特殊方式处理共同事务。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作用:......

中共七大:1945.4.23——6.11 延安杨家岭中央大礼堂

主要任务:组织和保障全国人民取得抗战最后胜利,建立一个新民主主义中国。

方针:“团结一致,争取胜利”

完成三个历史性任务:决定了党的路线;通过了新党章;选举了新的中央委员会。

重大历史功绩:确定了党的政治路线——“放手发动群众壮大人民力量,在我党的领导下,打败日本侵略者,解放全国人民,建立一个新民主主义中国。”;毛泽东思想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写入党章。号召全党要发扬理论联系实际相结合的作风;和人民群众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作风;自我批评的作风,这就是党的优良传统,更是区别于其他非无产阶级政党的显著标志。

12.抗日战争的胜利

1945年8月6日美国在日本广岛投下了第一枚原子弹。

1945年8月8日苏联参战。

1945年8月9日第二枚原子弹落在长崎。

1945年8月15日日本政府对外宣布向盟军投降,同时下令所有日本军人停止一切战争行为。(标志着抗战胜利)

1945年9月2日在停泊于东京港湾的美国密苏里号战舰上签署了投降书。

抗战胜利的意义及原因:P138.

13.内战

日本遭到两颗原子弹打击后的奔溃来得比预期快得多,使得国民政府对战争的突然结束所带来的后果完全措手不及。

一些紧迫的问题亟待解决,其中最迫切的是中共进入日军占领区收缴敌方武器的威胁。更可怕的是东北的局势,苏军深入东北腹地,并拒绝随日本的投降而停止推进。

此时,国民党军队分散在几条战线和中共西部地区,所以,和中共的竞赛中处于不利地位。为此蒋介石三次电邀毛泽东前往重庆谈判。中共代表:毛、周、王若飞在1945年8月28日毛泽东飞赴重庆美国驻华大使赫尔利,国民政

府代表张治中的陪同下飞赴重

庆。

1945年10月10日《双十协定》(《政府与中共代表会谈纪要》)——认识和平建国的重要性以及确认和平建国的方针。

显然谈判未能产生具体的结果,在返回延安之后,毛泽东号召党人通过发动群众,扩充军队去缔造一个新中国来努力争取和平。

内战爆发:1946年6月底,国民党军队以进攻中原解放区为起点挑起了全国性的内战。

1946年10月11日占领华北解放区重镇——张家口。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1解析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试题(二) 一、单项选择题 1 .新文化运动兴起的标志是() A .严复翻译《天演论》 B .孙中山创立《民报》 C .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 D .李大钊发表《庶民的胜利》 2 .初期新文化运动的实质是() A .新文学运动 B .民主、民权运动 C .反封建礼教的运动 D .资产阶级民主主义运动 3 .在中国大地上率先举起马克思主义旗帜的是() A .李大钊 B .陈独秀 C .鲁迅 D .蔡元培 4 .下列各项最能说明五四运动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开始的是() A .在十月革命的影响下爆发 B .提出反帝反封建的革命口号 C .具有初步共产主义思想的知识分子起了领导作用 D .无产阶级成为运动的主力军 5 .五四运动的直接导火线是() A .“二十一条”的签订 B .巴黎和会的召开 C .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 D .北洋政府的镇压 6 .中国工人阶级政党最早的组织是在()建立的 A .北京 B .上海 C .武汉 D .东京 7 .共产党早期组织领导的第一个工会是() A .上海机器工会 B .长辛店工人俱乐部 C .武汉工会 D .长沙工会 8 .“中国现存的各政党,只有国民党是比较革命的民主派,比较是真的民主派”这一论断的主要依据是() A .孙中山领导的国民党进行了不屈不挠的反封建斗争 B .孙中山代表各阶级、各阶层的利益 C .国民党在广东建立了革命根据地和军队 D .国民党代表民族资产阶级和小资产阶级的利益 9 .()标志着第一次国共合作的正式形成。 A .共产党一大的成功召开 B .共产党二大的成功召开 C .共产党三大的成功召开 D .国民党一大的成功召开 10 .1925 年,以()为起点,国共两党掀起了全国范围的大革命高潮。 A .国民党一大 B .成立黄埔军校 C .五卅运动 D .广州国民政府成立 11 .北伐战争迅速发展的最主要原因是() A .工农群众的大力支持 B .北伐将士的英勇善战 C .直奉联合战线的瓦解 D .国共两党团结合作和正确的北伐方针 二、多项选择题 1 .新文化运动的基本口号是() A .民主 B .自由 C .平等 D .科学 E .发展 2 .新文化运动的主要阵地有() A .《新青年》杂志 B .《时务报》 C .《中外纪闻》 D .北京大学 E .清华大学 3 .新文化运动中宣传十月革命的著作有() A .《异哉所谓国体问题者》 B .《法俄革命之比较观》 C .《庶民的胜利》 D .《Bolshevism 的胜利》 E .《我的马克思主义观》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讲稿

《中国近代史纲要》(2013年修订版) 修订说明 根据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办公室、教育部社科司和中宣部理论局的相关要求,《中国近代史纲要》教材编写课题组于2013年1月启动2013年教材修订工作。期间,3月6日,教材编写课题组同志在广州听取了一线教师和学生的意见,随后3天即对所有意见、建议进行梳理并在全组范围逐条研究。9日,中宣部理论局对教材修订提出4条指导意见。10日,教材编写组向中宣部理论局和教育部社科司报送修订意见,同时开始具体修订工作。4月10日,教材修订初稿完成并开始在全组征求意见;16日,教材编写课题组在京召开全组会议,审议全部修订稿;17-20日,对修订稿(送审稿)作进一步修改。4月下旬,完成并上报(送审稿)。 5月-7月,进行送审期间的10余次修改和完善,7月28日,修订工作全部完成。8月中旬,教材正式出版。 现将具体修订内容汇报如下。 一、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结合中国近现代历史实际,着重阐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开创和发展,是实现中华民族复兴的必由之路 1.强调:中国共产党从成立之日起,就肩负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90多年来,它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实

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开创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命运。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实现中华民族复兴的必由之路。(开篇的话) 2.增写:李大钊指出:社会主义的理想,“因各地、各时之情形不同,务求其适合者行之,遂发生共性与特性结合的一种新制度(共性是普遍者,特性是随时随地不同者),故中国将来发生之时,必与英、德、俄……有异”。(中编第四章第二节) 增写:毛泽东修改中共中央向党的八大提交的政治报告时明确指出:我国是一个东方国家,又是一个大国。因此,我国“在社会主义改造和社会主义建设的过程中也带有自己的许多特点,而且在将来建成社会主义社会以后还会继续存在自己的许多特点”。(下编第九章第一节) 3.增写:新中国的成立,标志着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的历史任务的基本完成和实现国家繁荣富强、人民共同富裕的历史任务的开始。全国各族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探索、开创、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实现国家繁荣富强、人民共同富裕这一历史任务而不懈奋斗,这是新中国历史发展的主题和主线。(下编综述)4.增写:新中国最大的历史成就,就是探索、开创、坚持、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是几代中国共产党人接续奋斗的结果。 按照十八大的概括,指出: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完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进行了社会主义改造,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成功实现了中国历史上最深刻最伟大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重点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复习资料课程性质: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是面向本专科大学生开设的公共政治理论课,是国家高等学校进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学的必修课,它从历史教育角度承担着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功能。 导言(2学时) 上编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前夜(1840—1919) 本编综述风云变幻的八十年 教学目的:通过冲述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前夜的历史概述,使学生了解由于鸦片战争以及资本——帝国主义一次又一次的侵略,中国开始论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人民的两大任务是求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实现国家繁荣富强。 一、鸦片战争前的中国与世界 1、中国灿烂的古代文明 2、中国封建社会由昌盛到衰落 3、世界资本主义的发展与殖民扩张 二、外国入侵与近代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半封建性质 1、鸦片战争:中国近代史的起点 2、中国逐步成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3、社会阶级关系的变动 三、近代中国的基本矛盾和面临的主要任务 1、两对基本矛盾 2、两大历史任务及其关系 四、基本历史线索 1940—1919年的中国 重点难点:正确认识近代中国的主要矛盾。社会性质及其基本特征,理解近代中国的两大任务及其相互关系。 第一章反对外国侵略的斗争(2学时) 教学目的:通过对近代以来外国资本——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以及中国人民的反侵略斗争的讲述,使学生了解中华民族是一个坚贞不屈,勇于反抗外来压迫的民族,以增强民族的自信心。 第一节资本—帝国主义的侵略 一、军事侵略 二、政治控制 三、经济掠夺 四、文化奴役 第二节抵御外来侵略、争取民族独立的斗争 一、反抗外来侵略的斗争历程 二、粉碎瓜分中国的图谋 第三节反侵略斗争的失败与民族意识的觉醒 一、社会制度的腐败和经济技术的落后 二、从睁眼看世界到“救亡图存”、“振兴中华” 重点难点:正确分析近代中国历次反侵略战争失败的原因和教训 第二章对国家出路的早期探索(2学时)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思考题参考答案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思考题答案要点 综述:风去变幻的八十年 ⒈为什么说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起点? ①随着外国资本主义的入侵,中国逐步成为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 ②随着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中国逐步开始了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⒉怎样认识近代中国的主要矛盾、社会性质及其基本特征? ①主要矛盾: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最主要的是前者。 ②社会性质:半殖民地半封建 ③基本特征:资本主义侵略势力成为支配中国的决定性力量;中国的封建势力成为资本-帝国主义压迫、奴役中国人民的社会基础和统治支柱;封建所有制仍然广泛存在,成为中国走向现代化和民主化的严重障碍;民族资本主义很弱小,且与帝国主义封建主义有或多或少的联系;经济、政治、文化发展极不平衡,地方割据使中国处于不统一状态;受三座大山压迫,中国人民过着饥寒交迫和毫无政治权利的生活。 ⒊如何理解近代中国的两大历史任务及其相互关系? ①历史任务:独立解放和富强富裕 ②相互关系:只有争取前者才能为后者实现创造前提,开辟道路。 第一章反对外国侵略的斗争 1、资本-帝国主义的入侵给中国带来了什么? 客观上:列强的入侵打开了中国封闭的国门,开阔了人们的眼界;把西方技术带入中国,促使中国封建经济解体,刺激了资本主义工业的产生,促进了中国的近代化进程。但我们必须认识到帝国主义列强侵入中国的目的,决不是要把封建的中国变成资本主义的中国。中国人民在这一过程中付出了极大的牺牲和痛苦,中华民族以百年的耻辱和贫弱为代价换来资本主义发展的某些客观条件和可能,而且这一代价的付出是别无选择的,是侵略者们强加给中国人民的。虽然在外国侵略的刺激下产生了资本主义,但其因受到外国侵略的严重制约而失去了独立发展的条件和可能,始终无法获得正常的充分的发展,使近代中国形成了殖民地色彩浓厚的畸形发燕尾服的经济体系,成为世界资本主义经济体系的附庸。 所以从结果来看,西方的侵略并没有将中国变成资本主义现代化国家;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下编复习题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下编复习题 1、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是20世纪中国人民在前进道路上经历的第二次历史性巨变吗? 2、为什么说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标志着中国历史由此开辟了一个新纪元。 3、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标志着中国进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历史阶段吗? 4、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的矛盾,此观点是否正确。 5、在中国社会主义改革与社会主义改造关系问题上,有人说:“早知今日,何必当初?”对吗? 6、社会主义制度建立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成为国家政治生活的主题。 7、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 8、科学发展和社会和谐是内在统一的。 9、《临时约法》、《共同纲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各是在什么情况下颁布的?结合其主要内容,简要评述其对我国政治制度产生了什么影响? 10、试论20世纪50年代中期中国选择社会主义道路的历史必然性。 11、1956年,中国共产党是在怎样的历史条件下,开始探索本国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中共“八大”有哪些正确决策?中共“八大”的决策为何未得以贯彻执行?其经验教训是什么? 12、在中国近现代历史上,新文化运动和真理标准问题讨论是两次大规模的思想解放运动。请概括新文化运动和真理标准问题讨论的具体内容,并分析其产生的社会根源及其对中国近现代历史发展进程所产生的作用。 1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1:这个中国革命的第一阶段(其中又分为许多阶段),其社会性质是新式的资产阶级的民主主义革命,还不是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这个革命的第一步、第一阶段,决不是也不能建立中国资产阶级专政的资本主义的社会,而是要建立以中国无产阶级为首领的中国各个革命阶级联合专政的新民主主义社会,以完结其第一阶段。然后,再使之发展到第二阶段,以建立中国社会主义的社会。 ——毛泽东《新民主主义论》 材料2:“确立新民主主义社会秩序”。这种提法是有害的。过渡时期每天都在变动,每天都在发生社会主义因素。所谓“新民主主义社会秩序”,怎样“确立”?要“确立”是很难的哩!……我们现在的革命斗争,甚至比过去的武装革命斗争还要深刻。这是要指导资本主义制度和一切剥削制度彻底埋葬的一场革命。“确立新民主主义社会秩序”的想法,是不符合实际斗争情况的,是妨碍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的。 ——毛泽东在1953年6月15日中央政治局会议上的讲话 请回答: (1)根据材料1,结合有关知识,新民主主义社会是一个怎样的社会?它与社会主义社会是一种怎样的关系? (2)材料2中,毛泽东为什么认为“确立新民主主义社会秩序”这种提法是有害的、是妨碍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 1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新中国成立前夕,朱德在全国工会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指出:“私人资本主义企业中的职工,他们在经济上还没有获得完全解放,他们还受资本家的剥削,这种剥削在新民主主义时期只能够受到限制,而不能够消灭”;为了工人阶级根本的长远的利益,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03708)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试题1) 一、选择题(共30小题) 1.1860年洗劫和烧毁圆明园的是( C ) A、日本侵略军 B、俄国侵略军 C、英法联军 D、八国联军 2.基督教在中国设立的最大出版机构广学会发行的报刊是 ( D ) A、《中国丛报》 B、《北华捷报》 C、《字林西报》 D、《万国公报》 3.鸦片战争后,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思想的是( B ) A、林则徐 B、魏源 C、龚自珍 D、王韬 4.太平天国后期,提出《资政新篇》这一具有资本主义色彩改革方案的是( C ) A、洪秀全 B、杨秀清 C、洪仁玕 D、石达开 5.近代中国派遣第一批留学生是在( A ) A、洋务运动时期 B、戊戌维新时期 C、清末“新政”时期 D、辛亥革命时期 6.1945年8月,毛泽东发表的号召对日本侵略者实行全国规 模反攻的文章是( D )A、《为抗日救国告全国同胞书》 B、《关于目前形势与党的任务的决定》 C、《论持久战》 D、《对日寇的最后一战》 7.中国西藏和平解放的时间是( D ) A、1948年10月 B、1949年10月 C、1950年10月 D、1951年10月 8.1951年底到1952年春,中国共产党在党政机关中开展的“三反”运动是( A ) A、反贪污、反浪费、反官僚主义 B、反主观主义、反宗派主义、反党八股 C、反受贿、反贪污、反自由主义 D、反浪费、反行贿、反形式主义 9.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概括为“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会议是( B ) A、中共十二大 B、中共十三大 C、中共十五大 D、中共十六大 10. 第一次鸦片战争结束后,中国与美国订立的条约是 ( B ) A、《南京条约》 B、《望厦条约》 C、《黄埔条约》 D、《瑗珲条约》 11.在中国近代史上提出“门户开放”政策的帝国主义国家是( B ) A、俄国 B、美国 C、英国

中期 检查中国近现代史纲要选择题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选择题中期测验卷 班级姓名学号得分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49分) 1、“师夷之长技以制夷”的提出者是() A.龚自珍 B.林则徐 C.洪仁玕 D.魏源 2、太平天国失败的根本原因是( ) A.农民阶级的局限性 B.战略失误导致北伐失利 C.遭到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绞杀D.领导集团的内部斗争 3、中日甲午战争中,日军野蛮屠杀和平居民的地点是( ) A.大连 B.旅顺 C.平壤 D.花园口 4、世界历史开始进入资本主义时代的标志是: A、1640年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B、1642年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C、1789年法国资产阶级革命 D、1790年法国资产阶级革命 5、英国强迫清政府割让香港的条约是: A、1842年《南京条约》 B、1860年《北京条约》 C、1858年《爱珲条约》 D、1895年《马关条约》 6、近代中国睁眼看世界的第一人是: A、严复 B、康有为 C、林则徐 D、魏源 7、由李鸿章管辖的清政府海军主力是: A、广东水师 B、北洋水师 C、南洋水师 D、福建水师 8、标志着以慈禧为首的清政府已彻底放弃了抵抗外国侵略者的条约是: A、《中英南京条约》 B、《中俄条约》 C、《辛丑条约》 D、《马关条约》 9、太平天国后期担任军事指挥的青年将领( ) A.杨秀清、石达开 B.萧朝贵、冯云山 C.陈玉成、李秀成 D.石达开、韦昌辉 10、鸦片战争后,中国社会最主要的矛盾是( ) A.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的矛盾 B.外国资本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 C.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 D.清朝统治和汉族的矛盾

11、第二次鸦片战争时期,侵占我国北方大量领土的国家是( ) A.日本 B.俄国 C.德国 D.英国 12、鸦片战争前,中国社会经济中占统治地位的是( ) A.商品经济 B.自然经济 C.半殖民地经济 D.资本主义经济 13、太平天国运动的革命纲领是( ) A.《四洲志》 B.《定国是诏》 C.《应诏统筹全局折》 D.《天朝田亩制度》 14、左宗棠开办的近代军事工业是( ) A.湖北织布局 B.继昌隆缫丝厂 C.福州船政局 D.发昌机器厂 15、义和团运动首先兴起于( ) A.山东 B.直隶 B.天津 D.北京 16.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主张的是( ) A.林则徐 B.魏源 C.洋务派 D.义利团 17.中国近代史上的第一个不平等条约是() A.《望厦条约》 B.《南京条约》 C.《辛丑条约》 D.《马关条约》 18.洋务运动后期,洋务派打出的旗号是 ( ) A.“师夷长技以制夷” B.“自强” C.“扶清灭洋” D.“求富” 19.洪秀全创立拜上帝教,其理论特点是()。 A.把西方基督教教义同中国农民平均主义结合起来 B.把西方资本主义的政治学说同传统的儒家思想相结合 C.把西方基督教教义、中国儒家大同思想和农民平均主义结合起来 D.把西方资本主义的政治学说同中国农民平均主义结合起来 20.太平天国正式建立起与清政府对峙的农民政权开始于()。 A.金田起义 B.永安整顿建制 C.洪秀全东乡称天王 D.定都天京 21.太平天国运动面对着中国历史上历次农民战争所不曾有的新情况,“新情况”是指()。A.尖锐的阶级矛盾 B.满汉地主阶级的共同镇压 C.内讧导致力量削弱 D.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镇压 22.下列太平天国的诸活动中,能与当时世界历史潮流同步的是()。 A.颁布《天朝田亩制度》 B.洪仁王干的《资政新篇》 C.严惩外国侵略者 D.反对腐朽没落的封建统治 23.“师夷长技以制夷”的主张出自()。 A.《资政新篇》 B.《海国图志》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重点)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重点)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时间概念的划分,如下: 旧民主主义革命(1840——1919年)————新民主主义革命(1919——1949)————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社会(1949——至今) 注:新民主主义社会只是一个过渡社会,它不是独立的社会形式。 第一篇: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1840——1919) 第一章:鸦片战争 一、鸦片战争前的中国和世界 中国 (1)、经济: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占主导地位。以个体家庭为单位并与家庭手工业牢固结合的小农经济是中国封建社会的基本生产结构。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始终占绝对优势的地位。(2)、政治:封建的中央集权君主专制制度。其社会结构特点:族权和政权相结合的封建宗法制度,其核心是宗法家长制,突出父权、夫权、君权。 (3)、文化:以儒家思想为核心的文化专制。 世界 欧洲的文艺复兴运动和宗教改革运动冲破中世纪神学蒙昧主义的精神束缚,为欧洲资本主义的产生作了思想上的准备。 二、鸦片战争——近代史的起点 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其特点: (1)、资本——帝国主义侵略势力操纵了中国政治、经济、文化等等,成为支配中国的决定性力量。 (2)、封建势力日益衰败并同外国侵略势力相勾结,成为资本——帝国主义压迫奴役中国的社会基础和统治支柱。 (3)、自然经济的基础解体,但封建剥削制度的根基即封建地主的土地所有制依然保持着,成为中国走向现代化和民主化的障碍。 (4)、新兴的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已经产生,但发展很缓慢,力量很软弱,与外国资本主义和本国封建主义有或多或少的联系。 (5)、近代中国各地区经济、政治和文化的发展不平衡,中国社会不统一。 (6)、广大人民尤其是农民过着饥寒交迫和毫无政治权利的生活。 近代中国社会阶级关系的变动: (1)、农民与地主的阶级矛盾更加激化。 (2)、新兴的被压迫阶级工人阶级出现。中国的工人阶级最早出现于19世纪40至50年代外国资本主义在华企业中,先于中国的资产阶级产生,五四运动前达到200万人。中国工人阶级的特殊优点是:受压迫重——革命性最强;集中——容易形成战斗力;来源于农民——容易形成工农联盟。 (3)、中国资产阶级也是中国新产生的阶级。中国的资产阶级主要是由一些买办、商人、地主、官僚转化而成。 三、近代中国的基本矛盾和历史任务 1、两对基本矛盾及其关系 鸦片战争以后中国的社会的矛盾由地主阶级与农民阶级的矛盾转变为帝国主义与中华民族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选择题 答案(中编).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习题集(选择题) 中编综述风云变幻的八十年 一、单项选择题 1.中国共产党提出了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的会议是() A.党的五大 B.党的二大 C.党的三大 D.党的四大 2.中国共产党明确提出工人阶级领导民主革命的会议是() A.党的一大 B.党的二大 C.党的三大 D.党的四大 3.与中共“一大”相比较,中共“二大”最重要的贡献是确定了() A.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阶段的纲领 B.以工人运动为中心任务 C.民主集中制的组织原则 D.为共产主义奋斗的目标 4.1927至1949年,统治中国的是() A.清政府 B.北洋政府 C.中华民国国民政府 D.中华苏维埃政府 5.1840年以来,清政府举借外债,主要是以()等为担保的。 A.田赋徭役 B.关税厘金 C.关税盐税 D.车船税 6.1925年国民政府将所辖各部队统一改编为() A.国民军 B.东征军 C.国民革命军 D.北伐军 7.1919年五四运动至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前,中国是() A.封建社会 B.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C.资本主义社会 D.社会主义社会 8.中国革命的首要问题是() A.认清革命性质 B.认清革命发展前途 C.认清革命的敌人和朋友 D.认清革命的发展过程 9.旧民主主义革命转变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标志是( )。 A.戊戌变法运动 B.新文化运动 C.五四运动 D.国民革命运动 10.中国无产阶级逐渐代替资产阶级成为近代中国民族民主革命的领导者是在( )。 A.辛亥革命以后 B.五四运动以后 C.北伐战争以后 D.南昌起义以后 11.近代中国五四运动至新中国成立以前仍然是() A.封建社会 B.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C.资本主义社会 D.社会主义社会 12.1919年-1949年在中国社会经济中占优势地位的是() A.资本主义经济 B.封建经济 C.官僚资本的垄断经济 D.社会主义经济 13.导致国民革命失败的最主观原因是 ( ) A.共产国际指导上的失误 B.陈独秀右倾机会主义的错误 C.反革命力量过于强大 D.蒋介石.汪精卫的叛变革命 14.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开端是( ) A. 护国战争 B. 五四运动 C. 五卅运动 D. 北伐战争 15.中国民主革命的基本动力和主要依靠力量不包括的是() A.工人 B.民族资产阶级 C.农民 D.小资产阶级 16.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性质是() A.封建革命 B.农民革命 C.无产阶级革命 D.资产阶级革命 17.1919年五四运动至1949年新中国成立前,中国反帝反封建的领导力量是() A.农民阶级 B.工人阶级 C.小资产阶级 D.民族资产阶级 18.中国政府废除美英两国在华领事裁判权的时间是() A.1919 B.1927 C.1937 D.1943 19.不是三座大山的是() A.无产阶级 B.外国资本主义 C.本国封建主义 D.官僚资本主义 20.1919年到1949年,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领导力量是() A.无产阶级 B.封建阶级 C.农民阶级 D.资产阶级 21.19世纪末20世纪初,外国在华侵略势力中占主要地位的是()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中编综述

中篇综述 一、单项选择题 B 1.中国共产党提出了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的会议是()。 A.党的五大 B.党的二大 C.党的三大 D.党的四大 D 2.中国共产党明确提出工人阶级领导民主革命的会议是()。 A.党的一大 B.党的二大 C.党的三大 D.党的四大 A 3.与中共“一大”相比较,中共“二大”最重要的贡献是确定了( ) 。 A.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阶段的纲领 B.以工人运动为中心任务 C.民主集中制的组织原则 D.为共产主义奋斗的目标 C 4.1927至1949年,统治中国的是()。 A.清政府 B.北洋政府 C.中华民国国民政府 D.中华苏维埃政府 C 5.1840年以来,清政府举借外债,主要是以()等为担保的。 A.田赋徭役 B.关税厘金 C.关税盐税 D.车船税 C 6.1925年国民政府将所辖各部队统一改编为()。 A.国民军 B.东征军 C.国民革命军 D.北伐军 B 7.1919年五四运动至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前,中国是()。 A.封建社会 B.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C.资本主义社会 D.社会主义社会 C 8.中国革命的首要问题是()。 A.认清革命性质 B.认清革命发展前途 C.认清革命的敌人和朋友 D.认清革命的发展过程C 9.旧民主主义革命转变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标志是( )。 A.戊戌变法运动 B.新文化运动 C.五四运动 D.国民革命运动 B 10.中国无产阶级逐渐代替资产阶级成为近代中国民族民主革命的领导者是在( )。 A. 辛亥革命以后 B. 五四运动以后 C. 北伐战争以后 D. 南昌起义以后 B 11.近代中国五四运动至新中国成立以前仍然是()。 A.封建社会 B.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C.资本主义社会 D.社会主义社会 B 12.1919年-1949年在中国社会经济中占优势地位的是()。 A.资本主义经济 B.封建经济 C.官僚资本的垄断经济 D.社会主义经济 B 13.导致国民革命失败的最主观原因是 ( )。 A. 共产国际指导上的失误 B. 陈独秀右倾机会主义的错误 C. 反革命力量过于强大 D. 蒋介石.汪精卫的叛变革命 B 14.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开端是( )。 A. 护国战争 B. 五四运动 C. 五卅运动 D. 北伐战争 B 15.中国民主革命的基本动力和主要依靠力量不包括的是()。 A.工人 B.民族资产阶级 C.农民 D.小资产阶级 D 16.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性质是()。 A.封建革命 B.农民革命 C.无产阶级革命 D.资产阶级革命 B 17.1919年五四运动至1949年新中国成立前,中国反帝反封建的领导力量是()。 A.农民阶级 B.工人阶级 C.小资产阶级 D.民族资产阶级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试卷参考答案(1)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试卷参考答案(1) 一、选择题(10*2分=20分,1-8题为单选,9-10题为多选) 1.标志着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基本形成的不平等条约是( D ) A. 《南京条约》 B. 《北京条约》 C. 《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2.中国工人阶级最早出现于19世纪( A ) A.40-50年代 B. 60-70年代 C.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 D. 鸦片战争前 3.中国资产阶级革命派与改良派的根本不同之处是(B) A.是否反对帝国主义 B. 是否以暴力推翻清王朝统治 C.是否推翻帝制,实行共和 D. 是否实行土地国有 4.标志新民主主义革命开端的事件是( C ) A.辛亥革命 B.新文化运动 C.五四运动 D.中国共产党成立 5.据不完全统计,日本侵略者在侵华战争中给中国造成的人员伤亡达( C )A.1500多万 B. 2500多万 C.3500多万 D. 4500多万 6.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成立于( D ) A.大革命时期 B. 十年内战时期 C.抗日战争时期 D. 解放战争时期 7.明确规定“废除封建性及半封建性剥削的土地制度,实行耕者有其田的 土地制度”的文件是( D ) A.《井冈山土地法》 B.《兴国土地法》 C.《五四指示》 D.《中国土地法大纲》 8.中共八大提出“三个主体,三个补充”经济体制思想的是( D )A.毛泽东 B. 刘少奇 C.邓小平 D. 陈云 9.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对象是(AB D ) A. 帝国主义 B. 封建主义 C. 农民阶级 D. 官僚资本主义 10.中国共产党在中国革命中战胜敌人的主要法宝是(BCD ) A. 土地革命 B. 统一战线 C. 武装斗争 D. 党的建设 二、判断题(5*2分=10分) 1.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是近代中国社会最主要的矛盾。(√) 2.国家资本主义是改造资本主义工商业和逐步完成社会主义过渡的必经之路。(√) 3.抗战时期承认地主对土地的所有权是右倾错误。(×) 4.民族资产阶级的两面性是指:革命性和反动性。(×) 5.近代西方资本-帝国主义在侵略中国的过程中,把西方资本主义的先进的机器技术带入了中国,刺激了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是有功劳的。(×) 三、名词解释(4*5分=20分) 1.中国近现代史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后答案(完整版)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后思考题参考答案 上编综述: 1.为什么说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起点? 一,战争后中国的社会性质发生了根本性变化,由一个落后但独立封建国家沦为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二,中国的发展方向发生变化,战前中国是一个没落的封建大国,在缓慢地向资本主义社会发展;而鸦片战争后中国的民族资本主义不能正常发展,最终选择了社会主义道路。 三,社会主要矛盾复杂化,战前中国的主要矛盾是农民阶级与封建地主阶级的矛盾,而战后主要矛盾则包括农民阶级和地主阶级的矛盾及中华民族与外国殖民侵略者的矛盾。 四,是革命任务发生变化,原先的革命任务是反对本国封建势力,战后则增加了反对外国殖民侵略的任务,革命的性质由传统的农民战争转为旧民族主义革命。 2.怎样认识近代中国的主要矛盾、社会性质及其基本特征? (1)近代中国的主要矛盾 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是近代中国的主要矛盾。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是最主要的矛盾。 (2)社会性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性质。 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是近代以来中国在外国资本主义势力的入侵及其与中国封建主义势力相结合的条件下,逐步形成的一种从属于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畸形的社会形态。 (3)基本特征 第一,资本——帝国主义侵略势力不但逐步操纵了中国的财政和经济命脉,而且逐步控制了中国的政治,日益成为支配中国的决定性力量。 第二,中国的封建势力日益衰败并同外国侵略势力相勾结,成为资本——帝国主义压迫、奴役中国人民的社会基础和统治支柱。 第三,中国的自然经济基础虽然遭到破坏,但是封建剥削制度的根基——封建地主的土地所有制依然广泛存在,成为中国走向近代化和民主化的严重障碍。 第四,中国新兴的民族资本主义经济虽然已经产生,并在政治、文化生活中起了一定作用,但是在帝国主义封建主义的压迫下,他的发展很缓慢,力量很软弱,而且大部分与外国资本——帝国主义和本国封建主义都有或多或少的联系。 第五,由于近代中国处于资本——帝国主义列强的争夺和间接统治之下,近代中国各地区经济、政治和文化的发展是极不平衡的,中国长期处于不统一状态。 第六,在资本——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双重压迫下,中国的广大人民特别是农民日益贫困化以致大批破产,过着饥寒交迫和毫无政治权力的生活。 3.如何理解近代中国的两大历史任务及其相互关系? (1)近代中国的两大历史任务: 第一,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第二,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富裕。 (2)近代中国的两大历史任务的相互关系: 互相区别又互相紧密联系 第一,由于腐朽的社会制度束缚着生产力的发展,阻碍着经济技术的进步,必须首先改变这种制度,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才能为实现国家富强和人民富裕创造前提,开辟道路。近代以来的历史表明,争得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必须进行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第二,实现国家富强和人民富裕是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的最终目的和必然要求。 第一章反对外国侵略的斗争 1、资本——帝国主义的入侵给中国带来了什么?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多项选择题总汇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多项选择题练习题汇总 1、新文化运动的口号是 A 、救国救民 B 、民主 C 、打倒军阀 D 、还有青岛 E 、科学 2、抗日战争初期,国民党正面战场发生的主要战役有( ) A.淞沪会战 B.忻口会战 C.徐州会战 D. 武汉会战 3、在重庆谈判中,国共双方争执的焦点问题是( ) 5、康有为系统提岀变法维新理论的著作是 A.《新学伪经考》 B. 《天演论》 C ?《孔子改制考》 6、洋务运动主要内容有( ) A 建立新式海军 B 创办军事工业 C 创办资本主义企业 D 创办新式学校 10、 历史上的“戊戌六君子”是 A 、谭嗣同 刘光第B 、康有为 杨秀清 C 、林旭 杨深秀 D 、杨锐 康广仁E 、梁启超 邹容 11、 以下关于中央红军长征的表述,正确的有 A.红军被迫实施的一次战略转移 B.突破四道封锁线后人员损失过半 C.在陕北吴起镇同红十五军团会师 D.历时1年,穿越11个省E ?同红四方面军会师后一起穿过草地 12、 20世纪30年代,先后确立法西斯统治的国家有 A 、法国 B 、德国 C 、加拿大 D 、日本 E 、意大利 13、 下列活动与陈独秀无关的是 () A.创办《新青年》 B.指导和推动五四运动 C .岀席中共一大 D. 1920年初开始考虑成立中国共产党 E 发表《我的马克思主义观》 14、 下列为甲午战后民族资本主义发展创造条件的有 A 列强对中国的资本输岀 B 洋务运动的刺激 C 清政府放宽了设厂限制 D 民族资产阶级收回利权运动的斗争 E 工人阶级的壮大 15、 中共一大确立的党的领导机构——中央局成员有 A 、毛泽东 B 、陈独秀 C 、李大钊 D 、张国焘 E 、李达 16、 解放战争进入决定性阶段,人民解放军发动的几次大的战役有 A 、百团大战 B 、辽沈战役 C 、渡江战役 D 、淮海战役 E 、平津战役 产主义的速度 18、在抗日根据地政权建设中实行“三三制”原则的作用是 () A 提高了政府机关的行政效能 B 有利于联合地主阶级一致抗日 C 巩固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D 加强了各阶 层人民的团结E 有利于与国民党相抗衡 21、1939年国民党五届五中全会确定的对共产党的方针是 A 、剿共B 、防共C 、限共 D 、溶共 E 、反共 22、长期与共产党合作的民主党派有 A 、民革 民盟 B 、民建 民进 C 、民促 社会党 D 、农工党 致公党 E 、九三学社 台盟 23、第一次鸦片战争失败后,清政府与列强签订的不平等条约有 A.《南京条约》 B.《北京条约》 C.《望厦条约》 D.《黄埔条约》 E.《五口通商章程》 25. 关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最早在中国介绍马克思主义的是李大钊 B ?十月革命后马克思主义才在中国开始传播开来 C .五四运动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得以广泛传播 D.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是一帆风顺的 A.政治问题 B. 军队问题 C.解放区政权问题 D. 宪法问题 E. 停战问题 E. 豫湘桂战役 《变法通论》 E .《仁学》 E 选派留学生岀国深造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1练习

纲要练习2 单项选择题 42 题多项选择题 17 题判断题 21 题 单选题 1、帝国主义对中国文化渗透的目的是(C)。 A. 传播西方文化和科学 B. 进行传教活动 C. 宣扬殖民主义奴化思想,麻醉中国人民的精神,摧毁中国人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 D. 干涉中国内政 2、从中国攫取一百多万平方公里土地,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中获利最大的国家是(C)。 A. 英国 B. 法国 C. 俄国 D. 日本 3、《马关条约》规定清政府对日赔款(C)白银。 A. 800万两 B. 2100万两 C. 2.3亿两 D. 4.5亿两 4、中国人民的民族意识开始普遍觉醒是在(A)。 A. 甲午战争后 B. 第二次鸦片战争后 C. 鸦片战争后 D. 八国联军战争后 5、提出大力发展民族工商业,同西方国家进行“商战”,设立议院,实行“君民共主”制度等主张的著作是(A)。 A. 盛世危言 B. 四洲志 C. 海国图志 D. 筹海篇 6、鸦片战争以后,一股“向西方学习”的新思想萌发,其主要目的是(A)。 A. 重新认识世界,寻求强国御侮之道 B. 学习西方先进技术,发展资本主义经济 C. 了解西方国家,与之建立平等的外交关系 D. 学习西方的先进的政治制度,进行社会改革 7、近代中国一切灾难的总根源是(B)。 A. 腐朽没落的清朝统治 B. 资本一帝国主义的侵略 C. 科学技术落后 D. 闭关锁国 8、19世纪末,在帝国主义列强瓜分中国的狂潮中租借胶州湾的国家是(B)。 A. 日本 B. 德国 C. 英国 D. 法国

9、1898年,把中国福建划为其势力范围的是(A)。 A. 日本 B. 德国 C. 俄国 D. 法国 10、帝国主义列强不能灭亡和瓜分中国,最根本的原因是(C)。 A. 帝国主义列强之间的矛盾和互相制约 B. 义和团运动 C. 中华民族不屈不挠的反侵略斗争 D. 中国的实力 11、强迫清政府把台湾割让给日本的不平等条约是(C)。 A. 《南京条约》 B. 《辛丑条约》 C. 《马关条约》 D. 《北京条约》 12、在中法战争期间指挥清军取得镇南关大捷的爱国将领是(C)。 A. 关天培 B. 陈化成 C. 冯子材 D. 邓世昌 13、所谓的“国中之国”是指(C)。 A. 帝国主义在华的势力范围 B. 帝国主义强迫我国开放的通商口岸 C. 租界 D. 帝国主义强迫清政府割让的土地 14、基督教在中国设立的最大出版机构广学会发行的报刊是(D)。 A. 《中国丛报》 B. 《北华捷报》 C. 《字林西报》 D. 《万国公报》 15、在甲午战争中英勇殉国的爱国将领是(C)。 A. 关天培 B. 陈化成 C. 邓世昌 D. 海龄 16、鸦片战争后,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思想的是(B)。 A. 林则徐 B. 魏源 C. 龚自珍 D. 王韬 17、外国列强对近代中国进行资本输出最早出现在(B)。 A. 第一次鸦片战争后 B. 第二次鸦片战争后 C. 中日甲午战争后 D.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后 18、近代中国人民第一次大规模的反侵略武装斗争是(B)。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选择题及答案汇总(精)

的宣传变法维新主张的著作是( D A.《新学伪经考》 B.《变法通义》 C.《日本变政考》 D.《仁学》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革命战争、创建人民军队的开端是( A A:南昌起义 B:秋收起义 C:广州起义 D:百色起义 1949年3月,中国共产党在西柏坡 召开的重要会议是【D】 A:中共六大 B:中共六届六中全会 C:中共七大 D:中共七届二中全会 1904年至1905年,为了争夺在华利益而在中国东北进行战争的帝国主义国家是(D) A:美国与俄国 B:美国与英国 C:英国与日本 D:日本与俄国我国的科 举制度正式废除于A:1905年 B:1906年 C:1907年 D:1908年(B)在抗日战争中,国民党由比较积极地抗战转向消极抗战的标志是(C) A:国民党五届三中全会的召开 B:国民党五届四中全会的召开 C:国民党五届五中全会的召开 D:国民党五届六中全会的召开 1937年8月,中国共产党制定《抗日救国十大纲领》的重要会议是(B) A:瓦窑堡会议 B:洛川会议 C:中共六届六中全会 D:中共六届七中全会 1937 年8月,中国共产党提出关于抗日的基本主张的会议是( C A.瓦窑堡会议 B.中共七大 C. 洛川会议 D. 中共扩大的六届六中全会 1940年,八路军对华北日军发动的大规模进攻战役是(D) A:平型关战役 B:雁门关战役 C:阳明堡战役 D:百团大战抗 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开展的延安整风运动最主要的任务是(A) A:反对主观主义以整顿学风 B:反对宗派主义以整顿党风 C:反对官僚主义以整顿作风 D:反对党八股以整顿文风 1961年1月,中共中央正式决定对国民经济实行&uot;调整、巩固、充实、提高&uot;方针的会议是(C) A:中共八届五中全会 B:中共八届六中全会 C:中共八届九中全会 D:中共八届十中全会 1984年,中共十二届三中全会制定通过了(B) A:《关于加快农业发展若干问题的决定》 B:《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 C:《关于科技体制改革的决定》 D:《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16172上

单选题 1、割占我国九龙半岛南端的不平等条约是(B )。 A.《南京条约》 B.《北京条约》 C.《瑷珲条约》 D.《马关条约》 2、湘军最早的创建者是(D )。 A.左宗棠 B.李鸿章 C.张之洞 D.曾国藩 3、十月革命爆发于(C )。 A.1914.10.8 B.1918.2.3 C.1917.11.7 D.1918.2.9 4、武昌起义的导火线是(B )。 A.抢米风潮 B.保路运动 C.变法运动 D.五卅运动 5、戊戌变法运动的突出历史功绩在于(C )。 A.挽救民族危亡 B.推行了资本主义的政治改革 C.促进思想启蒙 D.极大发展资本主义经济 6、西方列强对中国的侵略,首先和主要的是(B )。 A.政治控制 B.军事侵略 C.经济掠夺 D.文化渗透 7、创办广州万木草堂的是(A )。 A.康有为 B.谭嗣同 C.康光仁 D.梁启超 8、武昌起义后成立的湖北军政府的都督是(C)。 A.孙中山 B.段祺瑞 C.黎元洪 D.黄兴 9、鸦片战争前,中国社会经济中占统治地位的是(B )。 A.商品经济 B.自然经济 C.半殖民地经济 D.资本主义经济 10、发出革命是“除旧布新的良药”之言的是(B )。 A.邹容的《革命军》 B.章炳麟的《驳康有为论革命书》 C.孙中山的《上李鸿章书》 D.陈天华的《警世钟》 11、《盛世危言》的作者是(D)。 A.林则徐 B.徐继畲 C.冯桂芬 D.郑观应 12、下列关于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失败原因的表述,不正确的是(D)。 A.都与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的局限性有关 B.都未提出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纲领 C.都没有广泛地发动群众 D.都被中外反动势力镇压 13、袁世凯复辟帝制失败的最主要原因是(B )。 A.内部分裂,军心涣散 B.帝国主义不再支持 C.护国军战斗力强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基本知识点 选择题必看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基本知识点 1、中国的近现代史,是指(A)年以来中国的历史。 A、1840 B、1911 C、1919 D、1949 2、随着外国资本主义的入侵,中国的社会性质开始发生质的变化。中国逐步成为(D )国家。 A、殖民地 B、资本主义 C、社会主义 D、半殖民地半封建 3、晚清时期,出现了一批因军功而升迁的官僚地主,其中有(B)。 A、林则徐 B、曾国藩 C、康有为 D、段祺瑞 4、(B)是近代中国睁眼看世界的第一人。 A、魏源 B、林则徐 C、严复 D、孙中山 5、(C)在1843年1月编成《海国图志》。 A、林则徐 B、徐继畲 C、魏源 D、冯桂芬 6、《盛世危言》的作者是(D)。 A、林则徐 B、徐继畲 C、冯桂芬 D、郑观应 7《天演论》的译者是(D)。 A、魏源 B、冯桂芬 C、郑观应 D、严复 8、太平天国失败的标志是:( C ) A、北伐的失败 B、天京事变 C、天京陷落 D、洪秀全逝世 9、《天朝田亩制度》的中心内容是:(C) A、反对帝国主义侵略 B、推翻清王朝的反动统治 C、关于土地制度的规定 D、平均地权 10大钊说:“太平天国禁止了鸦片,却采用了宗教,不建设民国,而建设天国,这是他们失败的一个重要原因。”这段话说明太平天国:(B) A、不能充分依靠人民 B、缺乏科学理论指导 C、没有彻底革命精神 D、没有实行宗教改革 11在向西方学习问题上,《资政新篇》与《海国图志》的主要区别在于:(C) A、是否抵御外来侵略 B、是否学习西方先进技术 C、是否发展资本主义 D、是否学习西方文明 12《资政新篇》较之《天朝田亩制度》更具有历史的进步性,主要是指它:(C) A、更加鲜明地提出不许外邦人干涉中国内政 B、明确提出要以法治国,由公众选举官吏 C、主张学习西方,最早提出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 D、促使中国近代第一次思想解放潮流的发生 13、洋务派不主张进行政治变革的根本原因是:(D) A、看不到资本主义制度的先进性 B、认为富国强兵就可以改变一切 C、其大多数靠镇压太平天国起家 D、他们本身是封建大官僚大地主 14、洋务运动未能使中国走上富强的根本原因是:(A) A、没有触动封建生产关系 B、单纯学习西方科技以求自强 C、没有采用资本主义生产管理制度 D、西方列强极力阻碍破坏 15、洋务运动对中国社会近代化进程的主要影响是:(A) A、开始了中国早期工业化的进程 B、初次实现了“师夷长技”的思想 C、建立了中国近代第一支海军 D、促成了清朝统治集团内部的分化 16、洋务派创办民用企业的直接目的是:(B) A、发展民族工商业 B、解决军事工业资金、燃料等方面的困难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