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浅论我国近年来通货膨胀的主要成因及治理措施

浅论我国近年来通货膨胀的主要成因及治理措施

浅论我国近年来通货膨胀的主要成因及治理措施
浅论我国近年来通货膨胀的主要成因及治理措施

摘要

近年来,我国经济进入新的发展阶段,人民生活水平得到极大的提高。经济发展与通货膨胀如同孪生兄弟,经济发展越快,通货膨胀也越严重。因此,为了探究我国近年来通货膨胀的主要成因,本文通过因子分析法从成本因素、货币因素、需求拉动因素和外部输入因素四个因素与通货膨胀进行相关度分析,找出与通货膨胀相关的几个因素,从而相对应地提出治理措施[1]。

关键词:通货膨胀;形成因素;治理措施

目录

一、引言 (4)

二、我国近年来通货膨胀形成的背景及原因............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一)我国近期通货膨胀的形成的背景............. 错误!未定义书签。

(二)我国近期通货膨胀的原因 (5)

三、我国近期通货膨胀成因的数据及分析方法.......... 错误!未定义书签。(一)数据来源和变量选取........................ 错误!未定义书签。(二)因子分析 (9)

四、治理我国近期通货膨胀的对策建议 (11)

(一)加快推进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 (11)

(二)加快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 (11)

(三)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 (11)

参考文献 (12)

致谢 (13)

一、引言

通货膨胀是指流通中的货币数量超过经济运行所需的数量而引起的货币贬值和价格

水平全面、持续上涨的经济现象。衡量通货膨胀的常用价格指数有消费者价格指数(CPI)、生产者价格指数和GDP缩减指数,其中最为常用的是消费者价格指数。

通货膨胀的出现引起了政府和学术界的注意和广泛争论,争论焦点主要集中在新一轮通货膨胀产生的原因上。理论上,出现通货膨胀主要有三种原因:需求拉动的通货膨胀、成本推动的通货膨胀和结构性通货膨胀。我国的通货膨胀是多种原因综合作用的结果,既有需求拉动的原因,也有成本推动的原因,还有结构性原因[2]。国内学者普遍认为需求拉动因素主要来自于对于粮食和肉禽等的消费需求,以及外汇占款、投资泡沫、资产泡沫所导致的强劲货币需求[3]。成本推动因素主要来自于国际能源价格大幅上涨带动消费价格上涨,以及劳动力成本上升促进物价水平总体走高。价格的结构性上涨主要是国内猪肉和粮食等价格和国际粮食价格普遍上涨,带动国内食品价格上涨。

目前对于上述产生通货膨胀的具体原因的程度和重要性还不清楚,而不同类型通货膨胀的治理政策是不同的。因此,有必要在归纳我国新一轮通货膨胀的主要特点的基础上,定量分析通货膨胀产生的原因,这样才能对症下药,制定相应的治理通货膨胀的政策。

二、我国近年来通货膨胀形成的背景及原因

(一)我国近期通货膨胀的形成的背景

1、形成背景

自纸币产生以来,通货膨胀就成为社会发展中反复出现的经济现象,表现为一段时期内物价总水平的普遍持续上涨。经济社会发展的理想状态是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充分就业、物价相对稳定和国际收支平衡[4]。通货膨胀本身就是物价方面异常的表现,严重危害着产出、就业、收入和国际收支等其它几个方面的发展。不仅如此,严重的通货膨胀甚至还会引起政治危机,影响社会的安定和谐,因此通货膨胀在经济学的研究中一直占据十分重要的地位。2008年经济危机后,受消费信心和出口受阻等因素的影响,我国经济曾一度陷入低迷状态,中央政府为刺激经济发展,投资4万亿用以刺激经济,加大对基础性设施的投资,这对当时经济的复苏起到了积极推动作用,但政策措施的时滞效应也为后来通货膨胀的爆发埋下了隐患。2010年下半年以来,农产品价格、劳动力工资、原材料和燃料等价格一度高升,再加上国外充足的流动性影响,CPI和PPI同时进入上升通道,我国迎来了新一轮物价总水平的上涨。

2、主要特征

(1)当前通货膨胀,具有明显的结构性特征。结构性通货膨胀,本是指生产要素要求在工资和价格等方面保持一致,导致经济结构因素的变动引起一般价格水平的持续上涨,现在也用来描述价格变化过程中的结构性差异。我国新一轮通货膨胀的结构性特征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其一,三大价格指数涨幅之间出现较大的差距,初级产品价格上涨幅度高于中间产品价格涨幅,而后者又高于最终产品价格涨幅。2003至2006年,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比往年分别上涨了 4.8%,11.4%,8.3%,6%;工业品出厂价格分

别上涨了21.3%,61.1%,41.9%,3%;居民消费价格分别上涨了11.2%,31.9%,11.8%,11.5%。其二,农村价格幅度上涨高于城市价格上涨幅度。2003年1月)2007年10月,只有4个月份的城市月度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同期比低于农村月度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同期比;两者差额平均为0.66%,最高达到1.9%。自从2006年1月以来,农村价格上涨与城市价格上涨的差距还在拉大[5]。

(2)当前通货膨胀是非平衡型通货膨胀。非平衡型通货膨胀是指各种商品价格上升的比例不完全相同。我国当前通货膨胀的非平衡性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其一,居民消费价格上涨主要集中于食品价格。食品价格上涨高于非食品价格上涨,非食品价格上涨有限。2003-2006年的4年间,食品价格上涨比居民消费价格上涨分别要高出2.3%,6%,1.1%和0.8%。2007年前三季度,食品价格同比上涨比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高出6.5%。其二,食品价格上涨,又主要集中于猪肉、粮食和食用植物油、肉禽蛋等价格的上涨上。在食品的CPI指标体系中,总共包含粮食、肉禽及其制品等16类。食品的这些类别具有一定的替代性,因此价格的上涨相互影响、相互传递,没有明显的高低大小区别。但是,总的来说,猪肉、粮食和食用植物油、肉禽蛋及其加工制品价格上涨幅度要高于其他食品价格涨幅[6]。

(3)当前通货膨胀基本上是温和的,但是不确定性和波动性有逐渐增大的趋势。通货膨胀按照价格水平上升的速度可以分为温和的通货膨胀、奔腾的通货膨胀和超级通货膨胀。因此,到目前为止,当前价格水平的上涨还属于温和性的通货膨胀。当前通货膨胀的不确定性和波动性还较小,但是,通货膨胀不确定性有逐渐增大的趋势。

(4)通货膨胀导致国内货币贬值,但是在国际上对美元等主要货币升值。通货膨胀所引起的货币贬值与通常意义上的货币贬值的区别在于,前者导致一国的货币价值下降,而后者是指国与国之间货币相对价值的下降。我国当前通货膨胀的一个显著特点是通货膨胀导致国内货币贬值,但是国际上对美元等主要货币升值。

(5)当前通货膨胀属于预期型通货膨胀,但是不可预期的因素逐渐增,此外,城镇居民对物价满意度快速下降。通货膨胀预期和物价满意度一般很难估计,但是可以使用中国人民银行按季对全国城镇储户进行的抽样调查来进行对通货膨胀预期和物价满意度的估计。中国人民银行采用标准化的调查问卷和访谈形式,每年2月、5月、8月、11月在全国50个大中小城市同时进行。每次样本量为2万件。根据调查对象对问卷中有关问题的回答,构造物价预期指数和物价满意指数。根据居民预期未来3个月物价与现在情况的比较,对居民的物价预期进行赋值:回答上升、基本不变和下降的分别赋值1,2,3。物价预期指数等于居民物价预期的实际取值之和除以当居民全部预期物价下跌时取值的和后乘以100。该指数越高,居民认为物价上涨的可能性越小,下跌的可能性越大。(二)我国近期通货膨胀的原因

1、货币因素

米德尔顿·弗里德曼有一个著名论断:“无论何时何地,通货膨胀无一例外都是货币现象”。通货膨胀的根源在于过多的货币追逐较少的商品,而我国近期的通货膨胀也配合了这一结论。金融危机发生后,我国的信贷投放剧烈扩张。2008年全国银行新增贷款达

到创记录的7.4万亿元,是原计划的1.5倍。2009年货币投放量进一步增大,新增人民币贷款就达到9.59万亿元,属有史以来天量。2010年我国总体采取紧缩的货币政策,人民币贷款额增加了7.95万亿元,比2009年少增1.65万亿,但仍超出了年初预定的7.5万亿目标。天量的信贷在货币的乘数效应的作用下,使得实体经济中的货币数量成倍的增加,流动性过剩充斥经济运行之中,需求拉动和成本推动的通货膨胀在经济中就会出现叠加效应,通货膨胀上行压力陆增。由于货币政策在传导的过程中具有时滞效应,当时的物价水平虽然未发生明显变化,但到了2010年下半年,前期天量信贷的效果幵始显现,物价水平显著上涨,人们的通货膨胀预期不断提升。央行数据显示,2010年我国广义货币余额的增长目标为17%,但截止到2010年底同比增长率达到19.7%,广义货币余额为725851.79亿元人民币;而当时我国GDP的实际增长速度为10.3%,中间9.4%的差距为通货膨胀的产生提供了足够大的空间。

2、成本因素

从成本推动层面看,国际能源价格大幅上涨,带动消费价格上涨近年来,国际能源价格猛增,导致商品的生产成本增高。国际石油价格等其他能源价格和国际大宗商品价格的上涨并通过进出口贸易传导到国内市场。我国约40%的国际石油依存度必然导致石油类产品价格到国内商品价格传导的速度更快。但是,到目前为止,国际能源价格上涨对中国通货膨胀的压力还不是非常明显。一方面,我国对能源和部分初级产品的价格管制,使得能源进口价格的增长不会立刻反映到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上。另一方面,企业需要对过剩产能进行消化,这使得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的增长不会立刻反映到工业品出厂价格和居民消费价格上来。从成本推动层面看,劳动力成本上升促进物价水平总体走高我国劳动力成本上升也是导致当前通货膨胀的主要因素之一。随着劳动力供求出现结构性趋紧和政府加快步伐提高劳动者福利水平,工资上涨压力将增大。我国职工工资总额和职工平均工资已连续4年实现两位数增长,超过同期GDP增长率,全国平均劳动报酬增长率已连续7个季度超过GDP增长率,劳动力成本的上升有可能进一步推高物价总水平。

3、需求拉动因素

(1)追求经济增长引发过度投资。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我国的经济保持9. 9%的平均增长速度,居世界第一。片面追求经济的高速增长造成的投资过热倾向,在带来投资过剩和生产力浪费的同时,也导致了经常性通胀压力的存在。

(2)消费需求量的增加和消费结构的变化。随着经济的回暖,全国多个地方陆续提高最低工资标准,居民购买力水平整体提高,消费需求量增加的同时,消费结构也发生很大调整。由于对质量和营养价值的日益关注,人们在餐桌上迅速增加了对肉蛋禽等食品的需求,这类食品的供应需要消耗大量的粮食。

(3)收入分配差距过大目前我国的基尼系数逼近0.5,超过国际警戒线0.4的水平,收入最高的20%人群与最低收入者的实际收入差距约为18倍,且差距仍向纵深发展。首先,农民收入较低,商品不能很好的流通到农村,农村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偏高。其次,城镇居民中高收入阶层占有社会财富比例过快增长。由于劳动供给曲线是向后弯曲的,工资增长到一定程度,劳动的供给量会达到最大,也就是说人们的收入达到一定水平,对劳动

的供给就会减少。城镇高收入阶层的收入水平已经高到足够使其对实体经济的劳动供给几乎为零,作为重要生产要素的活劳动的缺失,从物质财富的创造量和生产过程的能动性协调层面对实体经济的有效供给造成负面影响。另外,这个阶层对财产性收入和消费档次的不断追求,造成资产价格上涨和奢侈品市场旺盛。这样实体经济中有效供求之间的矛盾进一步加剧的同时,虚拟经济中投机性因素也致使流动性进一步过剩。

4、输入性因素

输入性因素引发通货膨胀又称输入性通货膨胀,主要产生于开放经济条件下,是指基于国际因素,通过国际传导而引起的国内物价水平普遍持续上涨的现象。输入型通货膨胀的传导主要包括贸易及资本途径,或价格与货币供给量途径。随着全球一体化发展的深入,各国之间的联系越来越密切,在一国通货膨胀产生的相关影响因素中,输入性因素对通货膨胀的影响越来越大。输入型因素对通货膨胀的影响主要与汇率制度及对外依存度等因素相关:一国实行的外汇管理制度中,汇率弹性越强,其遭受输入性因素影响越小,但由于一国汇率受诸多因素影响,因而不能完全阻断输入型通货膨胀的传导,仍可能存在输入型通货膨胀;此外一国国内与国际联系越密切,对外依存度越高,其受输入型因素的影响越大。

三、我国近期通货膨胀成因的数据及分析方法

(一)数据来源和变量选取

1、数据来源

本着准确性、及时性和权威性的原则,本论文所选用的数据主要来源于国研网、中国统计年鉴、央行网站和发改委网站。由于我国近期通货膨胀因素的复杂多样性和相互之间的影响,为了避免指标间高度相关所导致的多重共线性问题,本文采用因子分析法从众多指中筛选出几个综合的影响指标。指标的选取主要从成本推动因素、需求拉动因素、外部输入因素和货币量因素这四个方面考虑,共搜集2010年2月到2011年11月关于16个指标的352个数据。

图1 2010年2月到2011年11月期间内主要变化曲线

表3-1 调查数据表

年月 CPI C1 C2 C3 C4 C5 C6 D1 D2 D3 M1 M2 M3 M4 F1 F2

2010年2月102.

7

121.

9

10.3

110.

7

101.

3

125.

4

107.

5

22.1 56.5 45.7 10.8

25.5

3

26.8

14.8

4

1.99

102.

14

2010年3月102.

4

118.

75

11.5

112.

6

102.

3

125.

6

108 18 66.9 24.2

10.3

6

22.4

9

25.2

5

16.6

3

-1.8

9

102.

31

2010102.121.12 113.103.124 108.18.5 48.4 30.4 10.421.423.916.53.8 102.

年4

8 55 8 3 6 8 8 7 6 24

2010年5月103.

1

126.

3

12.2

116.

9

103.

6

123.

4

109.

4

18.7 45.9 48.4

10.5

1

20.9

9

16.7

5

17.1

6

5.15

102.

02

2010年6月102.

95

121.

15

10.8

112.

6

103.

67

119.

52

110.

09

18.3 39.3 43.9

10.3

9

18.4

6

15.1

4

17.3

2

6.18

101.

05

2010年7月103.

3

118.

08

8.48

111.

5

103.

1

112

110.

41

17.9 34.2 38 9.82

17.6

1

16.7

5

17.0

5

4.05

101.

24

2010年8月103.

18

118.

54

7.47

110.

4

102.

45

110.

22

110.

05

18.4 31.6 34.3 9.54

19.2

1

15.2

1

17.2

2

-0.4

4

101.

15

2010年9月103.

61

123.

05

7.1

110.

1

103.

21

108.

25

110.

65

18.8

4

29.5 25.1 9.58

18.9

7

16.5

3

16.6

4

1.59

101.

14

2010年10月104.

37

125.

25

8.09

109.

5

103.

79

108.

85

112.

59

18.6

4

28.9 22.9 9.87

19.2

8

18.5

8

16.8 2

101.

17

2010年11月105.

12

135.

35

9.7

108.

3

104.

66

109.

76

115.

87

18.7 28.5 34.9

10.8

1

19.4

6

15.6

7

16.8

1

3.36

101.

14

2010年12月104.

59

138.

98

9.47

106.

8

104.

91

109.

14

115.

05

19.1 18.8 17.9 9.77

18.9

4

18.6

8

16.2

6

5.65

101.

5

2011年1月104.

91

143.

3

9.68

106.

5

105.

8

108.

74

115.

83

19.9

16.7

8

37.6 9.22

17.3

1

21.3

8

12.6

4

6.75

101.

63

2011年2月104.

94

146.

65

10.3

8

106.

2

106.

59

108.

93

117.

76

11.6

3

15.3 2.3 9.37

15.7

3

23.3

8

15.5

7

3.96

102.

11

2011年3月105.

38

150.

18

10.5

3

105.

6

106.

39

109.

89

119.

25

17.4

4

30.8 35.8 9.49

16.6

4

24.4

2

16.9

1

8.32

102.

7

2011年4105.

34

154.

96

10.4

2

104.

7

105.

46

111.

6

119.

13

17.1

2

33.6 29.8 9.78

15.3

7

26.3

1

16.6

5

8.93

103.

2

2011年5月105.

51

152.

88

10.1

8

104.

4

105.

41

111.

67

118.

37

16.9 37 19.3 9.62

15.0

8

29.7

8

17.1

2

5.63

103.

6

2011年6月106.

36

154.

18

10.5

5

104.

4

105.

57

111.

97

119.

76

17.6

9

38.4 17.9 9.73

15.8

6

30.2

8

17.5

6

-4.1

7

103.

6

2011年7月106.

45

158.

3

10.9

8

104.

5

105.

85

112.

56

119.

55

17.1

6

33.2 20.4 9.34

14.6

6

27.8

2

17.1

1

-0.4

5

103.

5

2011年8月106.

15

157.

8

10.6

3

104.

4

105.

39

112.

7

117.

65

17 35 24.4 9.21

13.5

8

28.0

5

17.0

6

0.28

103.

8

2011年9月106.

07

157 9.96

103.

8

104.

56

112.

29

116.

49

17.7

5

37.4 17 9.04

13.0

6

20.9 16.7

-2.7

8

103.

9

2011年10月105.

5

153.

53

8.04

103.

1

103.

1

111.

33

113.

37

17.2

5

37 15.8 9.03

16.7

3

18.5

8

17.5

4

-1.1

6

103.

7

2011年11月104.

22

155.

1

5.06

102.

4

101.

12

109.

28

107.

27

17.2

7

36.4 13.8 8.79

16.2

1

16.3

7

17.4

4

3.6

103.

4

2、变量选取

为验证上面对通货膨胀成因的分析,实证部分采用因子分析法来找出影响近期通货膨胀的主要因素,所用的软件为SPASS17.0。基于相关的理论支持,在每个因素下选取具有代表性的经济指标作为变量,并对有些变量进行了合并和计算处理。

(二)因子分析

1、数据的标准化与模型总体检验

表3-2 指标的选取

因素类型指标分类指标名称指标具体内容

CPI 通货膨胀程度CPI 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

货币因素经济增长和增发货币

M1 月度GDP增长率

M2 M2增速

外汇冲销派生货币

M3 外汇储备同比增速

M4 货币乘数

成本推动因素

价格水平

C1 中国大宗商品价格指数(CCPI) C2 职工工资增速

C3

商品房销售价格指数(HPI) C4 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PPI) C5 燃料,动力价格指数(RMPI) C6

农副产品类购进价格指数(API)

需求拉动因素

消费需求

D1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 投资需求 D2 新增固定资产增速 出口需求

D3 出口额增速 输入因素

经济因素

F1 进口原油价格增速

F2

美国消费者价格指数(CPI)

为了消除原始变量量纲的影响,把每个变量的时间序列运用以下公式进行标准化处理。

Zi=i

Ui

X σ-i ,i=1,2,3……p

实施标准化以后,把CPI 序列作为因变量,其它变量为自变量,多重回归分析的结果显示:R 2=0.992,表明模型总体拟合度很好,且方差分析表显示P=0.000表明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这说明近期通货膨胀能用我们所选的变量很好的进行解释。检验的结果显示KMO 值为0.705,Bartlett's 球形检验P 值为0.000,这说明变量之间存在着多重共线性,能够继续做因子分析。

2、提取主成分与因子旋转

通过提取的主成分信息可以找出特征值大于1的4个主成分,且累计贡献率达到85.11%,也就是说这4个潜在因子可以解释总方差的85.11%。其中,第一个方差贡献达到了46.54%,说明第一个主成分可以解释近期通货膨胀的绝大部分,第四个主成分解释比例十分低。

表3-3 主成份信息

初始特征值 提取平方和载入 旋转平方和载入 成份 合计

方差% 累计%

合计

方差% 累计%

合计

方差% 累计%

1 7.446 46.540 46.540 7.446 46.540 46.54 6.419 40.119 40.119

2 2.728 17.049 63.599 2.728 17.049 63.599 2.769 17.306 57.425

3 2.282 14.265 77.85

4 2.282 14.26

5 77.854 2.694 16.835 74.260 4 1.160 7.253 85.107 1.10 7.253 85.107 1.73

6 10.84

7 85.107 5 0.822 5.137 90.244

表3-4 因子载荷矩阵

因素类型标准化后指

F1 F2 F3 F4

CPI ZCPI 0.895 -0.277 0.026 -0.155

成本推动因素ZC1 0.940 -0.126 -0.35 -0.118 ZC2 -0.075 -0.136 0.961 -0.003 ZC3 -0.928 0.073 0.261 0.045 ZC4 0.514 -0.740 0.366 -0.146 ZC5 -0.486 -0.528 0.634 0.139 ZC6 0.734 -0.543 0.271 -0.144

需求拉动因素ZD1 -0.343 -0.309 -0.16 0.747 ZD2 -0.283 0.807 0.467 0.038 ZD3 -0.614 -0.045 0.255 0.487

货币因素ZM1 -0.742 0.028 0.517 0.106 ZM2 -0.775 0.301 0.142 0.379

ZM3 -0.595 0.120 0.670 0.100

ZM4 -0.007 0.340 -0.033 -0.769

输入因素ZF1 -0.247 -0.652 0.056 0.237 ZF2 0.831 0.368 0.258 -0.159 采用最常用的最大方差正交旋转法进行因子旋转,在4个主成分下选取相关系数最大的解释因子。从表3-4旋转后的各公因子载荷中可以看出,变量在各个因子上的载荷很集中,所代表的实际意义更明确。代表成本推动因素的大宗商品价格指数(CCPI)、商品房销售价格指数(HPI)和农副产品类购进价格指数(API)在公共因子F1上载荷分别为0.940、0.928和0.734,在所有变量的载荷中是较高的,因此把定义为成本因子。在因子F2中,代表消费需求拉动因素的新固定资产增速在所有变量的载荷中最高,可以将其归为需求因子。代表货币因素的外汇储备同比增速在因子F3上载荷为0.670,相比其他变量较高,可称为货币因子。表示包括美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的CPI和进口原油价格增速这两个变量在四个因子上的载荷都很低,不能归为一类因子,表明近期通货膨胀与国际因素的相关性较低。进一步观察还可以发现,代表通货膨胀水平的CPI在各因子上的载荷分别为0.895、0.277、0.026和0.155,可见因子F1和F,对CPI变化的解释能力最强,即近期通货膨胀受成本推动和需求拉动的影响最大,其中最主要的因素是成本推动。由于因子F3上的载荷只有0.026,货币因素对通货膨胀的解释力度十分低,从而外汇储备同比增速与CPI 的相关性较低。

四、治理我国近期通货膨胀的对策建议

近年来通货膨胀产生的深层次原因主要还是在于经济结构方面。主要有产业结构不协调、流通渠道不畅通和收入分配不合理等表现,单纯用政策手段不能解决深层的经济结构问题,结构性问题还必须依靠改革和制度性建设。

(一)加快推进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

产业结构不合理是结构性供给短缺是近期通货膨胀的主要原因,这就须要在兼顾多方面利益相关者的同时,加快推进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

1、合理调整产业结构,促进优化升级。合理确定农业、工业和服务业的比例和权重,打破第二产业投资过热、第一产业投入不足和第三产业发展滞后的局面,改变资源投入向工业部门倾斜的格局,使资源更多地流向其他产业。

2、深化资源要素价格形成体制改革,加快技术进步和劳动者素质提高。理顺价格关系,改变资源配置扭曲的局面,通过技术进步和劳动者素质提高,还可以促进资源的优化配置和协调管理,提高现有资源的使用效率,促进可替代新资源的研发。

3、统筹区域经济和城乡经济的协调发展。要坚持统筹城乡发展,消除二元经济体制,积极稳妥地推进城镇化。加快人口城镇化进程,不仅有利于释放巨大的消费潜力,也有利于提高农民的收入水平,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巨。

(二)加快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

我国近期通货膨胀本质上是经济发展方式滞后和产业结构失衡的结果,若想从根本上缓解通货膨胀压力还得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入手。要树立科学发展理念,创新体制机制,加快推进经济发展方式实现“三个转变”,才能实现经济的又好又快发展,从根本上防范和消除通货膨胀的长期深层次原因。

(三)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

要彻底解决中国式通胀,必须要解决由分配结构偏斜引致的收入差距扩大等问题。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理顺分配关系,是稳定货币供给、遏制通货膨胀的关键。

参考文献

[1] 郑文姜. 我国通货膨胀成因及动态分析[D].湖南大学,2012:Ⅱ—Ⅱ.

[2] 李霞. 近期我国通货膨胀的主要成因[D].复旦大学,2012.

[3] 姚大鹏. 对我国近期通货膨胀现象的研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05.

[4]https://www.wendangku.net/doc/d510948203.html,/link?url=160xz29Q_1hKofYeVHoVq9cxviSYO5wBQaB-mYoCMO _5t7vhDUTsyGNpNDITLY1d

[5] 吴军,田娟. 结构性通货膨胀解析——基于当前中国通货膨胀问题的思考[J]. 金融研究,2008,09:91-100.

[6] 陆曼. 我国近期通货膨胀的特点、成因及对策研究[D].黑龙江大学,2012.

通货膨胀问题及措施

通货膨胀问题及措施 一、背景链接 通货膨胀(Inflation)指在纸币流通条件下,因货币供给大于货币实际需求,也即现实购买力大于产出供给,导致货币贬值,而引起的一段时间内物价持续而普遍地上涨现象。其实质是社会总需求大于社会总供给。通货膨胀之反义为通货紧缩。无通货膨胀或极低度通货膨胀称之为稳定性物价。 典型表现--物价上涨。 一般地说,通货膨胀必然引起物价上涨,但不能说凡是物价上涨都是通货膨胀。影响物价上涨的因素是多方面的。纸币的发行量必须以流通中所需要的数量为限度,如果纸币发行过多,引起纸币贬值,物价就会上涨。 二、解决办法 针对通货膨胀及人民实际收入降低的现象,应推行稳健的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并采取提高人民收入水平的有力措施,2010年中国继续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2011年中国将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与稳健的货币政策。特别需要指出的是,我国政府已吸取了过去经济扩张时易造成经济过热、物价上涨过快的教训,高瞻远瞩、未雨绸缪,在2009年12月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就已清醒地提出要管理好通货膨胀的预期,即对推测可能产生的通货膨胀,要及时进行有效管理,防止通货膨胀由可能性转变为客观现实,这对控制物价上涨至为重要。而对不断上升的物价保持高度警惕,同时加强对通货膨胀的预期管理,不但会提高社会公众对政府货币政策的信任度,而且会增强社会公众对物价稳定的预期,这对稳定物价会产生多方面作用。2010年以来,中央政府已根据市场货币流通状况,3次提高银行存款准备金率,收紧流动性,显然已对货币流动量产生了一定的抑制作用。2011年又提出:目前我国的问题是通货膨胀严重,供小于求,应该采取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由于现在货币在市场中流通数量过多、投资过热,而使得物价上涨过快,可以通过提高税率或增加税种、提高银行存贷款利率,从而增加货币的储蓄量,来减少市场中的货币流通。只要政府保持高度清醒,预先做好应对价格波动的多种准备,前瞻性地进行政策调整和引导,有效控制全年物价是完全有基础、有可能的。 三、统筹谋划 一是,必须注意货币政策的灵活性。货币政策作为调控货币流通量的主要政策,既要保持政策的连续性,变动不能过于频繁,又要具有高度灵活性,相机决策,从供应和需求两个层面着手,用多种手段管理好货币供求。针对目前我国经济快速回升的态势,相对宽松的货币政策似应作适度微调。加强信贷结构调整,引导资金及其他资源流向实体经济;流向市场驱动的投资领域,特别是中小企业;流向有利于扩大居民消费的领域;流向有利于产业结构、企业结构、产品结构调整和中长期竞争力提高的领域。 二是,必须把调整结构作为管理好通胀预期的抓手。把调整结构与管理好通胀结合起来,这是2010年政府宏观调控的一个重点,也是一个亮点。比如,大力度地压缩高消耗产业,减少了对能源、资源的需求,提高了能源、资源的利用效率,就能大大缩小国际市场上能源、资源等大宗商品价格上涨对我国物价的影响,缓解输入通胀的压力。 三是,必须努力增加有效供给。这是管理好通货膨胀的重要手段。当收入增加、需求增加时,有效供给也能相应超前增加,满足社会需求,这样价格就不会上涨。鉴于农产品是重要的最终消费品,对物价上涨影响力、拉力大,我们应一如既往抓好农产品生产。 四是,必须审慎考虑部分资源性产品价格调整的时间和幅度。对已酝酿多年的既不反映市场供求关系,又不体现资源稀缺程度的部分资源价格进行改革,这是必然的理性选择。但对资源价格何时改、提价幅度如何掌握,这在2010年经济工作十分复杂的态势下,必须

当前我国通货膨胀成因及对策

2011年10月 财经视点 当前我国通货膨胀成因及对策分析 文/路美弄 中图分类号:F82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117(2011)10-0141-01 一、通货膨胀的含义 通货膨胀是指流通的货币量超过商品流通实际所需货币量而引起物价水平持续普遍上涨导致货币贬值的经济现象。通货膨胀的实质是货币发行的太多,超过了实际经济增长的需要,而引起的物价水平持续显著上涨。 二、当前我国通货膨胀的现状 1、自然灾害频发,引发农产品价格飞速上涨 自2008年的雪灾、地震等一直到今年的干旱,造成粮食减产,而且随着工业化、农村城镇化的推进,从事农业的劳动力、农用物资等成本也不断上升,更进一步推动了农产品价格的上涨。由于饲料涨价,并且养猪风险相对较大,所以农民养猪积极性不高,出现猪肉供不应求的现象,导致近一年来,肉蛋、粮油、蒜、绿豆等为首的疯涨之势。 2、生产要素价格不断上升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对原材料、能源等自然资源的需求大大增加,2010年,我国对水、电、天然气价格都做了调整,因此,企业的生产成本增加更加剧了通货膨胀。 三、当前我国通货膨胀的原因分析 弗里德曼认为,通货膨胀在任何时空条件下都是一种货币现象。即货币供给的太多将导致通货膨胀,过多的货币量将会引起流动性(M1占M2的比重)过剩甚至泛滥,流动性过剩将会产生投资过热以致引发通货膨胀的危险。引起通货膨胀的原因错综复杂,本人认为当前通货膨胀的原因主要有: 1、农产品或能源类供给和需求因素 完发达国家为了应对石油价格的上涨,开始利用玉米和大豆生产工业燃料,从而引发了国际性的粮食需求大增,导致价格上涨。在国内,农产品也供给不足,极端天气对农业的影响加之我国农业科技不发达,农民收入低,因此农民种粮积极性低,同时,城镇化建设的加速,占用大量耕地面积,致使农产品供给不足,导致农产品价格上涨。 随着我国经济规模的扩大,投资需求持续增长,对原材料、能源等自然资源的需求也大幅增加,同时,美元的贬值,让我国面临输入性通货膨胀的压力,这导致资源类价格的提高,势必造成企业产品的生产成本、运输成本的提高,必将导致工业产品价格的上升。 2、信贷原因 2008年,我国为了应对金融危机,政府开始实施财政货币“双积极”的政策,我国实施了4万亿元的投资计划,这形成了大量的投资需求,较低的利率助长了巨量的投资信贷,从2008年11月至2010年12月,在短短26个月的时间里,银行信贷增长达18.75万亿元。而2003年至2007年四年时间银行信贷增长仅是14.7万亿元,信贷的增加无疑导致货币供给的增加。再有,很多实业投资转向房地产、股市等,形成了资产泡沫。2010年9月份广义货币(M2)余额为69.64万亿元,比去年同期增加18.96%,比2009年底增加了14.9%以上;到12月末,广义货币(M2)余额72.6万亿元,比上年末增长19.7%。以这上些势必将引起通货膨胀。 3、国际收支的长期顺差,造成外汇储备持续增加 我国连续贸易顺差并有较高的增长率,加大了人民币升值的压力,导致大量热钱涌入我国,我国又实行银行结售汇制,并以稳定汇率为目标,这样造成中国人民银行被迫大量收购外汇,截至2010年12月,我国外汇储备达到2.84万亿美元,外汇储备的增长,导致外汇占款大幅增加,这就大大增加了人民币基础货币的投放,再通过商业银行的货币乘数效应,货币供应量将成倍放大。所以,外汇储备的持续增加,也是本轮通货膨胀的重要原因。 4、通货膨胀预期将助长通胀的发生 美元不断贬值,黄金不断创新高,油价一直在飞,将引发全球通货膨胀预期,人们已估计将要发生通用,势必提前做媒好迎接通货膨胀的准备,国内近期出现的购房热、买车热,炒金热等与通货膨胀有直接关系。 四、当前通货膨胀的治理对策 1、国家加大对农业的投入,改善农业基础设施,提高农业科技水平与应用,培养高素质农民等,以扩大农业生产,投入力量提高农业的生产效率,降低农产品的价格,缩小农业与非农业收入的差距。打通农业物流通道,降低过路、过桥费用,使中间环节费用降低,以通过降低生产、运输方面的成本,实现农产品的物价稳定。 2、实行紧缩性的货币政策 提高存款准备金率和利率,可以对国内货币起到收缩作用,但目前我国存款准备金已经经到达理论的最高限,上升空间已经很有限,但是存款准备金率是非常强大的工具,对信贷有急剧收缩作用。提高利率的政策对银根的收缩效果也是比较好的,因为利率提高,银行等金融机构的信贷成倍收缩。所以提高存款准备金率和利率都将对货币的供给产生较大影响。效果较为明显。 3、汇率政策 我国应逐步扩大汇率浮动幅度,适度放松对汇率的管制。以汇率作为货币政策工具,应该在“主动性、可控性、渐进性”的原则下,制定适当的政策。2007年5月21日起,国家规定,人民币兑美元汇率日波动区间浮动从上下0.3%扩大到上下0.5%,但这并没产生抑制流动性的效果。2008年,汇率的波幅可以逐渐放宽到上下0.8%到1%的范围。通过对人民币波动范围的控制,使投机动力逐步减少。 4、政府妥善引导通货膨胀的预期 一方面应建立健全价格监督机制,通过不断地公开政策信号对通货膨胀预期进行正确引导,另一方面完善国际热钱流动控制机制,控制人民币升值速度,防止热钱流入。 作者单位:衡水学院经济管理学院参考文献: [1]李长密.通货膨胀风险预期分析及宏观经济调整对策[J].中国证券期货,2010(04). [2]方平.后危机时代宏观经济调控策略研究[J].西部金融,2010(07). [3]苏 芳.中国通货膨胀持续性时变特征及其来源分析[J].云南财经大学学报,2010.05. 2011.10 141

当前我国通货膨胀的成因及对策研究

当前我国通货膨胀的成因及对策研究 通货膨胀影响成因对策中国 一、当前我国通货膨胀的现状与特征 衡量通货膨胀的重要指标是通货膨胀率,在实践中主要用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生产者价格指数PPI以及GDP 缩减指数加以表示。其中最为常用的是CPI,我国把CPI连续同比涨幅超过3%作为通货膨胀警戒线。 (一)我国通货膨胀的现状 1、从消费者价格指数(CPI)来判断 消费者价格指数(Consumer Price Index),是用反映与居民生活有关的产品和劳务价格统计出来的物价变动的指标,并且通常被最为观察通货膨胀水平的重要指标。一般来说,当一个经济体在一段时期内出现CPI大于3%的涨幅时,我们可以认定该经济体出现了通货膨胀;而当CPI大于5%时,该经济体有可能出现了严重通货膨胀。参照下列图表数据,虽然在2008-2009年间由于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我国消费者价格指数出现了较小的下跌,但2007-2010年间总体上升幅度较大,分别为4.8%、5.9%、-0.7%和3.3%。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 图2-2 2008—2011年月度CPI趋势图 从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来看,2010年下半年以来我国居民消费价格(CPI)同比增长率都维持在 3.0%以上,并且时至今年四月份都在不断上涨,虽然个别月份增幅有下降,但仍然维持在很高的水平上,从2010年11月开始都维持在4%以上,今年5月达到了5.5%。有专家分析6月份将达到6%以上,实质上,由于统计数据的滞后性,实际上CPI涨幅应该比所公布的数据还要高。 2、生产者价格指数来判断 生产者价格指数(Producer Price Index,英文缩写PPI)是从生产者方面考虑的物价指数。PPI具体是测量在初级市场上所出售的货物价格变动的一种价格指数。这里所说的货物是指在非零售市场上首次购买的某种商品,如钢铁,木材,电力及石油等等。PPI主要衡量工业企业产品出厂价格变动趋势和变动程度,它是反映某一时期生产领域价格变动情况的重要经济指标,也是制定有关经济政策

试述通货膨胀的成因及相关治理对策

试述通货膨胀的成因及相关治理对策 通货膨胀的原因 一、需求拉上型通货膨胀(demand-pull inflation) 主要观点是以需求过度解释通货膨胀,认为通货膨胀的原因在于经济发展过程中总需求大于总供给,引起价格水平持续上升。这种通货膨胀表现为“过多的货币追逐过少的商品。”对价格水平产生拉上作用的过度需求有两个方面:实际因素和货币因素。 实际因素包括过度的消费、投资和政府支出等,其中主要是过度投资。 货币因素是指由于货币供给过度导致总需求过剩。 二、成本推动型通货膨胀(cost-push inflation ) 成本推动型通货膨胀指对社会商品和劳务总需求不变的情况下,因生产成本提高而引起的物价总水平的上涨。 成本提高的原因基本有两个:一是工资增长率快于劳动生产率的增长;二是一些垄断企业为了获得垄断利润,经常大幅度地提高垄断产品的价格 三、结构型通货膨胀(structural inflation ) 基本观点是,由于不同国家的经济部门结构的某些特点,当一些产业和部门在需求方面和成本方面发生变动时,往往会通过部门之间的相互看齐的过程而影响到其他部门,从而导致一般物价水平的上升。 这种结构型通货膨胀可分为三种情况: 1. 需求转移型 2. 部门差异型 3. 外部输入型 1.需求转移型。 在总需求不变的情况下,某个部门的一部分需求转移至其他部门,而劳动力及其他生产要素却不能及时转移,这时需求增加的部门的工资和产品价格就会上涨,而需求减少的部门的产品价格却未必相应下降,结果导致价格总水平上升。 2.部门差异型。 英国经济学家萨尔沃用部门间的差异来解释结构型通货膨胀。 一般来说,产业部门生产率的增长快于服务业部门,但两大部门的货币工资增长速度却大体相同,而且这种增长速度是由产业部门生产率的增长速度决定的,结果造成服务业部门货币工资的增长速度超过其生产率的增长速度。这种部门间生产率增长速度的差异和货币工资的一致增长,形成服务业部门成本持续上升的压力,从而成为价格水平上涨的压力。 3.外部输入型 其依据是将结构型通货膨胀同开放经济结合起来分析的“小国开放模型”。该模型将一国经济分为开放经济部门和非开放经济部门。由于“小国”在世界市场上是价格的接受者,当世界市场上的价格上涨时,开放经济部门的产品价格也随之上涨,紧接着开放经济部门的工资相应上涨。一旦开放经济部门的工资上涨后,非开放经济部门也必然向开放经济部门看齐而提高工资,结果非开放经济部门的生产成本上升,其产品价格也必然随之提高。这样就导致了“小国”全面的通货膨胀。

中国通货膨胀成因及解决方法

中国通货膨胀成因及解决方法 一、通货膨胀的一般定义、特点及类型。 (一)通货膨胀是指纸币的发行量超过商品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而引起的货币贬值、物价上涨的状况。 (二)特点: 1.纸币因发行过多而急剧贬值。 2.物价因纸币贬值而全面上涨。 (三)类型: 1.需求拉动型通货膨胀。总需求过度增长超过了现有价格水平下的商品总供给,引起了物价普遍上涨。 2.成本推进型通货膨胀。由于成本上升所引起的物价普遍上涨。 3.结构性通货膨胀。由于社会经济部门结构失衡而引起的物价普遍上涨 [1]。 二、我国通货膨胀产生的成因分析: 出现通货膨胀主要有三个原因:需求拉动的通货膨胀、成本推动的通货膨胀和结构性通货膨胀。我国当前的通货膨胀是多种原因综合作用的结果[2]。 1、需求拉动通货膨胀。我国当前需求矛盾引起的价格上涨受国际和国内两个因素的影响。从国际市场来看,全球粮食减产,粮食库存下降,再加上大量粮食用于燃料乙醇生产,造成国际市场粮食供需关系总体趋紧,价格不断上涨。这些因素向国内市场传导,助长了国内农产品的价格上涨。从国内市场来看,粮食涨价除了受国际市场、气候和自然灾害等因素的影响以外,还和我国国内耕地面积减少,务农劳动力减少和工业用粮快速增长密切相关。 2、成本推动通货膨胀。从成本推动的因素来看,国际能源价格大幅上涨,带动消费价格上涨。首先,近年来,国际能源价格猛增导致生产

成本增高。从我国当前的通货膨胀看,国际石油价格等其他能源价格和国际大宗商品价格的上涨并通过进出口贸易传导到国内市场,引起国内产品成本增加。其次,劳动力成本上升也是导致物价上涨的重要因素。近年来,国家不断提高劳动者的福利水平和工资收入,使我国职工工资总额和职工平均工资已连续四年实现两位数增长,超过同期GDP增长率,劳动力成本的上升必然推高物价的总水平。 3、结构性通货膨胀。从我国的具体情况看,价格的结构性上涨,猪肉和粮食等价格的上涨带动其他食品价格上涨。从市场实际情况看,总体上粮食、生猪、玉米等产品的总供给是没有问题的。但是品种结构和区域结构矛盾突出,引发了价格的上涨。 三、通货膨胀的抑制措施 1、货币政策。货币政策是最基本的宏观经济政策之一,它也是治理通货膨胀的一个重要手段。运用货币政策来抑制通货膨胀主要通过两条途径来实现,一是降低货币供应量的增长率,以压抑总需求;二是提高利率,以抑制投资需求,并刺激储蓄增加,从而保证总需求与总供给的均衡。我国中央银行通过减少流通中货币量的办法,提高货币的购买力,减轻了通货膨胀的压力;同时通过提高商业银行存贷款利率和金融市场利率水平,减少流通货币,缩小信贷规模,从而减少投资规模,达到平衡储蓄和投资,从而增加商品和服务,消除总需求与总供给的缺口,进而达到了防止通货膨胀的目的。 2、收入政策。收入政策主要是采取工资物价管理政策,以阻止工会和垄断企业这两大团体互相抬价所引起的工资、物价轮番上涨的趋势。其目的在于力图控制通货膨胀而又不致引起失业增加。收入政策的理论基础主要是成本推进型的通货膨胀,因为成本推进型通货膨胀是由于供给方面成本的提高,其中特别是工资的提高,因而导致物价水平的上涨。为此,必须采取抑制性的收入政策,其形式有如下几种:确定工资-物

我国当前通货膨胀产生的原因及对策分析

我国当前通货膨胀产生的原因及对策分析 [摘要]一直以来,通货膨胀问题都是困扰各国经济发展的顽石,尤其对社会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稳定造成了极大的冲击。2010年以来,我国的通货膨胀问题加剧,主要原因为需求拉上和成本推动,针对这些问题,我国应采取“需求紧缩,共计扩张”相结合的政策措施。 [关键词]通货膨胀;价格水平;需求 一、我国通货膨胀的现状 西方经济学家对通货膨胀所下的定义主要有三种:第一,通货膨胀是商品和生产要素的价格普遍上升的现象;第二,通货膨胀是一种货币现象,起因于货币量的急剧增加超过生产的增长,如果货币数量增加的速度超过能够买到的商品和劳务增加的速度,就会发生通货膨胀;第三,美国经济学家莱德勒(lailder)和泊金(parkin)对通货膨胀下了定义:通货膨胀是一个价格持续上升的过程。 简单地说,通货膨胀就是指一般价格水平的持续和显著上涨。这里的价格,不是单一的某个商品或某种服务的价格,而是一组能够反映社会商品和服务的总体价格水平变动的价格。凯恩斯曾指出,再没有什么比通过摧毁一个国家的货币来摧毁一个社会的基础更 容易的事情了。如果一国出现通货膨胀或者通货膨胀恶化,不仅会导致市场价格的严重扭曲,而且也会导致一国货币的严重贬值,并由此破坏整个市场的运作法则。 进入2010年以来,我国的通货膨胀率逐渐升高,前三季度,居

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2.9%。其中,城市上涨2.8%,农村上涨3.1%。10月份我国的cpi上涨率达到了近年来的最高点4.4%。这引起了国内外的普遍关注。我国目前的通货膨胀呈现三个特点:首先,物价普遍上涨。2010年1-10月,在8大类消费品中,除了衣着、交通和通讯两大类商品之外,其他各大类商品价格均有所上涨而且通货膨胀率有上涨的趋势;而家庭设备用品、服务和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两大类商品的价格指数也从年初的低于100逐步上涨到100以上。第二,食品价格的涨幅远远大于其他类商品,而且食品类价格的涨幅与其他各类商品价格涨幅之间的差距不断扩大。2010年10月份食品类价格涨幅比居民消费价格总指数高出5.7个百分点。而在食品类价格中,蔬菜类价格的涨幅又远远高于其他食品价格的涨幅,10月份鲜菜价格同比上涨31%,鲜果价格上涨达17.7%。总之,2010年中国物价上涨70%以上,涨幅主要源于食品涨价。第三,资产价格上涨幅度较大。从2008年到现在,中国资产价格尤其是房价高速飞涨。2010年12月17日,中国社科院发布《2011 年中国经济形势分析与预测》报告中指出,2009年,中国房价涨幅为25%左右。所以,目前我国面临着物价上涨和资产价格上涨双重压力,两者都关系到国计民生,如何遏制其上涨,已成为中国政府当前面临的棘手问题。 二、我国通货膨胀产生的原因 从全局来看,目前我国产生通货膨胀的原因主要有需求和成本两方面。

解决通货膨胀的对策

二、治理通货膨胀的对策 (一)紧缩性财政政策 通过紧缩财政支出、增加税收,谋求预算平衡,减少财政赤字来减少总需求,降低物价水平。 (二)紧缩性货币政策 通过减少流通中的货币供应量来减少总需求,降低物价水平。可以通过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工具来实施。 出售政府债券 提高贴现率和再贴现率 提高商业银行法定存款准备金率 (三)紧缩性收入政策 通过控制工资的增长来控制收入和产品成本的增加,进而控制物价水平。 (四)价格政策 通过一定的手段限制价格垄断,来避免抬高物价。 (五)供给政策 通过降低税率,刺激储蓄和投资,从而增加商品和服务,消除总需求与总供给的缺口。 三、应对当前通货膨胀的对策 1.控制货币供给量。 由于通货膨胀形成的直接原因是货币供给过多,因此,治理通货膨胀一个最基本的对策就是控制货币供给量,使之与货币需求量相适应,稳定币值以稳定物价。而要控制货币供给量,必须实行适度从紧的货币政策,控制货币投放,保持适度的信贷规模,由中心银行运用各种货币政策工具灵活有效地调控货币信用总量,将货币供给量控制在与客观需求量相适应的水平上。 2.调节和控制社会总需求。

治理通货膨胀仅仅控制货币供给量是不够的,还必须根据各次通货膨胀深层原因对症下药。对于需求拉上型通货膨胀,调节和控制社会总需求是关键。各国对于社会总需求的调节和控制,主要是通过制定和实施正确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来实现。在财政政策方面,主要是大力压缩财政支出,努力增加财政收入,坚持收支平衡,不搞赤字财政。在货币政策方面,主要采取紧缩信贷,控制货币投放,减少货币供给总量的措施。采用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相配合,综合治理通货膨胀,两条很重要的途径是:控制固定资产投资规模和控制消费过快增长,以此来实现控制社会总需求的目的。 3.增加商品的有效供给,调整经济结构。 在控制需求的同时,还必须增加商品的有效供给。一般来说,增加有效供给的主要手段是降低成本,减少消耗,提高经济效益,提高投人产出的比例,同时,调整产业和产品结构,支持短缺商品的生产。4.对外经济政策。 一般来说,我国的国内的通货膨胀与其国际收支状况具有相互推拉的作用。在各国都出现通货膨胀的情况下,我国必须采取适当的对外经济政策,以减轻国际收支失衡对国内物价的不利影响,并阻止国外通货膨胀的输入。这方面的措施主要有:实行浮动汇率。由于在浮动汇率制度下,我国货币对外汇汇率的升降完全由市场供求关系所决定。与各国在贸易和金融领域采取协调措施,如与各国加强协作,共同采取控制各国货币供给量的增长率、改善国际金融制度,以及其他反通货膨胀的措施,以制止世界性通货膨胀的蔓延。

【文献综述】当前我国通货膨胀的成因及对策

文献综述 金融 当前我国通货膨胀的成因及对策 二十世纪中期,通货膨胀成为世界各国现代化进程中普遍存在的共性问题。当时通货膨胀以比较温和的速度缓慢上升,发达国家在七十年代时出现了持久的“滞胀”现象,发展中国家也在八十年代爆发了严重的债务危机,到九十年代东欧剧变,苏联解体之后,全球性的通货膨胀开始以迅猛的势头扩散,成为制约社会稳定和经济持续发展的巨大障碍。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实行体制改革,由计划经济转向市场经济,在转轨过程中受到通货膨胀的多次冲击,社会经济大幅波动,带来了巨大的影响。正是由于通货膨胀对全球各国政治、经济和社会产生了巨大的危害,对世界各国人民的生活造成了严重的影响,无论是资本主义国家还是社会主义国家,通货膨胀都成为各国共同的“敌人”,国内外政府和经济学家长期致力于对通货膨胀的研究,形成了各种各样有关通货膨胀的理论。 1 国内研究现状 1.1通货膨胀成因的理论研究 我国近些年出现通货膨胀以后,国内学者对通货膨胀的成因进行了大量的理论和实证研究。理论研究具有代表性的是:张明文(2010)在《当前我国通货膨胀对策及研究》一文中认为“造成CPI持续走高的原因主要包括流动性过剩,供给因素、需求因素以及制度上的因素,其中制度因素是影响其他方面的深层次原因。若缓解通货膨胀压力应做到:加大对农业的投入,提高汇率的弹性,调整对利率和要素价格的扭曲以及改善官员的考核制度等[1]。”刘海燕、寇雪梅(2008)在《目前我国通货膨胀成因思考》一文中分析我国近年的通货膨胀成因时得出三点结论:“(1)货币供给量过剩是造成通货膨胀的主要因素;(2)资源稀缺导致需求拉上的通货膨胀;(3)受国际市场的影响,人民币升值、外汇储备增加、国际贸易顺差,这些都导致了中国式通货膨胀的发生[2]。”陈彦斌(2008)在《中国当前通货膨胀形成原因经验研究:2003—2007年》中通过对新一轮通货膨胀的特点研究指出,新一轮通货膨胀具有需求拉动通货膨胀和成本推动通货膨胀的特征[3]。 祖栋梁(2008)在《我国经济高速增长下的通货膨胀问题研究》分别从中国目前的经济发展战略和国内经济社会体制方面来剖析我国通货膨胀发生的根源。“认为我国经济社会不断暴露出的各种体制以及经济结构问题造成了我国经济高增长的同时伴随通货膨胀加剧的现象[4]。”宋超英、夏芸(2008)在《当前我国通货膨胀现象的成因与对策研究》中认为“我国当前出现的通货膨胀不能简单归为传统通货膨胀成因理论中的任意一种类型,我国发生的通货膨胀既有需求扩大导致供不应

知识点1通货膨胀的类型与成因

讲义: (知识点1) 一、通货膨胀的类型 经济学家根据不同的标准划分出不同类型的通货膨胀: 1. 按市场机制的作用程度 按市场机制的作用程度,可分为公开型通货膨胀和隐蔽型通货膨胀。 (1)公开型通货膨胀,又称开放式的通货膨胀,其前提是市场功能完全发挥,价格对供求反应灵敏,过度需求通过价格的变动得以消除,价格总水平明显地、直接地上涨。 (2)隐蔽型通货膨胀,又称压制型通货膨胀,是表面上货币工资没有下降,物价总水平也未提高,但居民实际消费水准却下降的现象。 2.按通货膨胀产生的原因 按通货膨胀产生的原因,通货膨胀可划分为:需求拉上型(Demand-pull Inflation)、成本推进型(Cost-push Inflation)和供求混合型通货膨胀。 3.按物价总水平上涨的幅度 按物价总水平上涨的幅度不同,通货膨胀可分为爬行式、温和式、奔腾式和恶性通货膨胀四种。爬行式通货膨胀指价格总水平上涨的年率不超过2%—3%,并且在经济生活中没有形成通货膨胀的预期。温和式通货膨胀时,价格总水平上涨比爬行式高,但又不是很快,具体百分比没有一个统一的说法。奔腾式通货膨胀物价总水平上涨率在两位数以上,且发展速度很快。恶性通货膨胀或称超级通货膨胀,物价上升特别猛烈,且呈加速趋势。此时货币已完全丧失了价格储藏功能,部分地丧失了交易媒体功能,成为“烫手山芋”,持有者争先恐后将其抛出,货币制度面临崩溃的危险。 二、通货膨胀的成因 从理论规范的要求出发,对于通货膨胀的成因主要归纳为:需求拉上说、成本推进说和供求混合推进说。 1.需求拉上(Demand-pull Inflation) “需求拉上”说是产生最早,流传最广,影响力最大的通货膨胀理论。它指社会总需求过度增加,超过了既定价格水平下商品和劳务方面的供给,从而导致物价上涨。 需求拉上型的通货膨胀可用图 10.1 加以说明。横轴 Y 代表总产出,纵轴 P 代表物价

论中国当前为什么会出现通货膨胀

论中国当前为什么会出现通货膨胀 核心提示:摘要: 随着改革开放以及经济社会各方面改革的逐步推进,我国的市场化程度不断加深,在经济高速增长的同时,我国经济社会也不断暴露出各种体制以及经济结构问题:现阶段的投资需求不断的扩张进而推动固定资产投资也别是房地产投资的过度扩展;进出贸易顺差持续增长以及合格境外投资者的推出而带来了我国外汇储备量的加速... 摘要: 随着改革开放以及经济社会各方面改革的逐步推进,我国的市场化程度不断加深,在经济高速增长的同时,我国经济社会也不断暴露出各种体制以及经济结构问题:现阶段的投资需求不断的扩张进而推动固定资产投资也别是房地产投资的过度扩展;进出贸易顺差持续增长以及合格境外投资者的推出而带来了我国外汇储备量的加速增长;货币流动性过剩导致信贷扩展并且即使使用存款准备金率也难以达到收缩这些流动性的目的。而根据一般的经济学原理,这些问题的出现无疑会推动我国的物价上涨,因此,在当前的经济形势下,通货膨胀问题成为一大焦点。关键词: 通货膨胀; 货币政策; 对策一、当前我国通货膨胀的表现对于通货膨胀程度的度量, 主要有gdp平减指数(又称缩减指数) 、消费物价指数(consumer price index, 简称cpi) 、工业品出厂价格(ppi)等指标。我国较多地采用cpi来衡量通胀水平。cpi,是反映与居民生活有关的产品及劳务价格统计出来的物价变动指标,通常作为观察通货膨胀水平的重要指标。如果消费者物价指数升幅过大,表明通胀已经成为经济不稳定因素,央行会有紧缩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的风险,从而造成经济前景不明朗。因此,该指数过高的升幅往往不被市场欢迎。二、当前我国通货膨胀出现的原因关于通货膨胀的成因, 西方经济学家认为主要有四种类型: 需求拉上型、成本推动型、混合推动型和结构性通货膨胀。另外, 在开放的经济环境中, 通货膨胀的国际间传递也是一国(地区) 出现通货膨胀的重要原因。 (一) 粮食、猪肉、能源等商品价格上涨过快,产生成本推动的通货膨胀, 本轮价格上涨的直接原因是由于粮食、猪肉、能源等商品价格大幅上涨。这些商品既与居民的生活密切相关, 又是工业生产的上游产品, 当其价格上涨积累到一定程度时, 必然会传导到下游产品。由于这些产品的产业关联度强, 其价格上涨会导致诸多产品价格(包括工资) 的上涨。 (二) 国际经济因素的影响由于去年美国次贷风暴爆发,造成全球流动性紧缩,美国为了挽救其金融机构及经济增长,向市场大量注资,同时连续多次减息,造成美元贬值,全球流动性泛滥,食品石油等大宗商品价格不但创历史新高,直接导致了全球性的通货膨胀。 (三) 经济快速增长, 固定投资过热一季度,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6.4%(3月份增长17.8%),比上年同期回落1.9个百分点。分企业类型看,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增加值增长12.9%;集体企业增长11.6%;股份制企业增长18.9%;外商及港澳台投资企业增长14.3%。分轻重工业看,重工业增长17.3%,轻工业增长14.7%。分产品看,发电量和原煤产量分别增长14.0%和14.6%;粗钢和钢材产量分别增长8.6%和12.2%;汽车增长15.8%,其中轿车增长14.7%。工业产销衔接状况良好。一季度,工业产品销售率为97.7%,比上年同期提高0.5个百分点。三、政策建议经济学中存在所谓“有多少目标就应该有多少手段”的说法, 即在面临多重目标的情况下, 为实现目标, 必须使用多重政策手段, 而且要掌握好“度”。鉴于我国既要防止通胀, 又要预防经济通胀转入通缩的双重目标, 以及当前通货膨胀是由诸多因素所导致的现实, 笔者认为缓和当前通胀局面应采取“一揽子”措施, 赞同实施从紧的货币政策与稳健的财政政策配合的“组合拳”出击。(1)控制货币供应量由于通货膨胀形成的直接原因是货币供应过多,因此,治理通货膨胀的一个最基本的对策就是控制货币供应量,使之与货币需求量相适应,稳定币值以稳定物价。而要控制货币供应量,必须实行适度从紧的货币政策,控制货币投放,保持适度的信贷规模,由

通货膨胀与紧缩的成因及治理措施

通货膨胀与紧缩的成因及治理措施摘要:通货紧缩是商品和服务总体价格水平的持续下降。1997年下半年开始,我国出现轻度通货紧缩,但从2002年下半年开始,我国经济又开始高速增长,从能源、原材料到食品的价格开始不断上涨,表现出通货膨胀的迹象。这段时期,关于我国宏观经济将向何方发展的问题,经济学界众说纷纭。 本文通过对1997年至今这段时期我国经济发展历程的回顾,指出了造成我国经济发展从通货紧缩到通货膨胀甚至短期交替、共存,不能保持健康快速发展的原因,并从产业发展,区域发展,货币政策等方面对如何克服经济发展不稳定进行了对策探讨。 关键词:通货膨胀通货紧缩交替共生产业政策调整 1、通货紧缩的一般理论 概括来讲,关于通货紧缩国内外主要有以下几种观点: (1)单要素说,即物价总水平下降说 此论认为通货紧缩就是指价格水平的普遍持续下降。萨缪尔森和斯蒂格利茨认为通货紧缩是价格总水平的持续下降。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托宾对通货紧缩的解释是,通货紧缩也是一种货币现象,它是每单位货币的商品价值和商品成本的上升。其意指货币升值,即单位商品价格的下降。 (2)双要素说 双要素说认为通货紧缩包括价格水平的持续下降和货币供应量的减少。此论并不仅仅同意简单地用价格水平的持续下降来定义通货紧缩。出现通货紧缩要有两个特征,一是商品和劳动价格的持续下跌,二是货币供应量持续下降。2、通货膨胀的一般理论 通货膨胀的理解需把握住以下几点: 第一,总供给相对总需求降低,但也可以表现为多种情况。第二,通货膨胀可以由货币发行、需求、成本、经济结构、预期、垄断等因素引起,这些因素最终影响人们对社会不信任程度的增加,动摇了对社会经济水平的合理预期,这便能够把经济因素中微小的不合理预期迅速放大,甚至造成社会动荡。第三,各国衡量通货膨胀的尺度和承受压力的能力不同,它与社会经济结构、文化因素相关。 3、产生通货膨胀现象的不同诱因

当前我国通货膨胀的现状、成因及治理对策

当前我国通货膨胀的现状、成因及治理对策 一、通货膨胀的概论 西方经济学家对通货膨胀所下的定义主要有三种:第一,通货膨胀是商品和生产要素的价格普遍上升的现象;第二,通货膨胀是一种货币现象,起因于货币量的急剧增加超过生产的增长,如果货币数量增加的速度超过能够买到的商品和劳务增加的速度,就会发生通货膨胀;第三,美国经济学家莱德勒和泊金对通货膨胀下了定义: 通货膨胀是一个价格持续上升的过程。简单地说,通货膨胀就是指一般价格水平的持续和显著上涨。这里的价格,不是单一的某个商品或某种服务的价格,而是一组能够反映社会商品和服务的总体价格水平变动的价格。凯恩斯曾指出,再没有什么比通过摧毁一个国家的货币来摧毁一个社会的基础更容易的事情了。如果一国出现通货膨胀或者通货膨胀恶化,不仅会导致市场价格的严重扭曲,而且也会导致一国货币的严重贬值,并由此破坏整个市场的运作法则。 二、我国通货膨胀的现状 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从2008年下半年起我国CPI和PPI呈现快速下降趋势。2009年出现负增长,7月,CPI、PPI当月同比增幅分别降到-1.8%和-8.2%。然而,从2009年底开始,CPI和PPI由负转正,并且一路走高。2011年7月CPI 同比增长6.5%,创37个月新高,PPI同比增长7.5%,创34个月新高。2011年8月至今,CPI、PPI当月同比增幅均呈下降且趋于平缓的趋势(如图1、图2)。由此可见,我国通货膨胀持续时间较长,并且一直处于波动状态。 图1 2008-2012年CPI当月同比增幅

图22008-2012年PPI当月同比增幅 数据来源:中国国家统计局 三、当前我国通货膨胀的成因 在全球化背景下,世界各国之间的联系更加密切,一国的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越来越受到其他国家的广泛影响。因此,对我国通货膨胀成因的分析不仅要考虑到国内因素,还要考虑到当前全球性通货膨胀的国际因素。 (一)货币超经济发行 弗里德曼认为,通货膨胀只是一种货币现象,它是由于货币量增加的速度超过产量增加的速度造成的。因此,控制通货膨胀的主要措施是减少货币供应量。实践中一般采用货币供应量和GDP的比值来衡量货币供应量是否超过实际需求量,这一比值越大,表明经济的货币超发越严重。就目前的情况来看,西方发达经济体的货币供应量和GDP的比值在1以下,而新兴市场经济国家则相对较高,货币供应量一般为GDP的1-1.5倍,超过两倍的很少。本文根据中国人民银行网站公布的M2数据和中国统计年鉴公布的GDP数据,计算了2001年以来逾十年的M2与GDP的比值,见表1。 表12001-2012年M2、GDP相关数据表单位:万亿元

通货膨胀的成因危害与应对方法

通货膨胀的成因、危害与解决方法 一、我国通货膨胀的成因 西方经济学认为通货膨胀主要有三种类型:需求拉动型、成本推动型和结构性通胀。当前我国出现的通胀压力加大的原因并不是单一因素所引起的,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混合型通货膨胀。 (一)货币供应量 弗里德曼的货币数量论认为在货币数量与物价及货币价值变动之间存在着一种因果关系,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物价水平的高低和货币价值的大小由一国的货币数量所决定。货币数量增加,物价随之正比上涨,而货币价值则随之反比下降。根据货币数量论的观点,通货膨胀的最终原因必然是货币供应超过了社会的货币需求。 2008年次贷危机爆发,中国货币政策由原先较为稳健的货币政策转为宽松的货币政策,刺激经济复苏。宽松的货币政策必然造成市面上的资金流量过大,流动性过剩明显。经过一个时期后,宽松货币政策对于物价指数的拉动作用就开始慢慢出现。伴随着庞大的货币投放数量,我国的物价指数也出现了大幅的上升,通货膨胀发生的概率大为增加。 另外,由于我国长期的贸易顺差,使得外汇储备逐年增多,导致我国的外汇占款越来越多,从2009年10月的218454亿元增至2011年5月的243907亿元,增长率为11.65%。外汇储备的增加导致央行基础货币的被动投放,使得当前的流动性过剩问题更为突出,影响偏紧货币政策的效果,加大通货膨胀压力。外汇储备的高额积累也加大了人民币升值压力,使我国在相当程度上陷入减轻人民币升值压力与抑制货币供给增长难以兼顾的两难境地。 在2008年全球性金融危机爆发后,第一轮量化宽松的货币政策全球广泛实行,2010年11月美联储宣布,进一步收购6000亿美元长期国债,并将在较长时间内维持利率于0-0.25% 的区间不变,欧洲央行、英央行、日本央行紧跟其后,第二轮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开始实施。此举诱发了国际资金不断涌入中国经济市场的冲动,大量的国外资金进入国内,输入性通胀压力增大。只要国外银行还在蓄意的打压资金的利率,我国将要面对越来越多的套利资金,这就加大了通货膨胀可能。 (二)公众预期 预期是宏观经济学的范畴之一,指经济活动者为了追求个人利益最大化,对当前决策有关的经济变量(如价格、利率等)在未来的变动方向和变动幅度经行的预测。通货膨胀的风险很大程度上在于导致长期通货膨胀预期的上升,如果现时的通货膨胀导致了长期通货膨胀预期上升,那将具有更大风险。在通胀的产生初期,物价上升,如果进入了通胀预期的循环,无疑会加大人们的心里对通胀的预期,形成“预期通胀”。通胀预期一旦形成,就会促使大众提前盲目的消费或增加金融投资的比例,这类行为又会进一步加剧物价上涨。目前在货币存量已过量累积的背景下,社会公众对物价上涨的心理预期,增大了通货膨胀的风险和控制通货膨胀的难度,任何外生因素对物价的冲击,都会产生较大的联动效应。当前人们对于物价上涨的预期将增加人们的当期需求,从而成为不断推动物价水平攀升的内在动力。通胀预期加强还会增加居民对保值商品和股票、房地产等资产的需求,提高此类商品和资产的价格,社会调查资料显示,当前社会公众对未来发生通胀的预期相当明显,不断上涨的房价和金价正是这一预期的明确反映。 (三)结构性原因 经济学家希克斯认为:结构性通货膨胀是在全社会总供给与总需求处于均衡状态下,因部门间劳动生产率的差异和货币工资增长率保持一致的矛盾所引起的物价总水平上涨。部门发展结构的不协调是结构性通货膨胀的经济实质,而部门间物价涨落幅度的差异程度则是结构性

近十年来我国通货膨胀的原因

近十年来我国通货膨胀的原因 通货膨胀,是指流通中的货币数量超过经济运行所需数量而引起的货币贬值和价格水平全面、持续上涨的经济现象。我国在经历了1998-2002年的通货紧缩以后,迎来了物价缓和性和波动起伏性上涨的新一轮通货膨胀周期。2003-2006年,我国的CPI指数上升幅度较小,分别为1.2%,3.9%,1.8%和1.5%。而进入2007年后,物价上涨幅度明显加大。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后,我国经济出现了一段时间的低迷期,接着在2010年又出现了明显的通货膨胀。 年份GDP增长率通胀率存款利率外汇(10亿 美元)2002 9.1 -0.8 1.98 286.407 2003 10 1.98 403.251 1.2 2004 10.1 3.9 2.25 609.932 2005 11.3 1.8 2.25 818.872 2006 12.7 1.5 2.25 9545 2007 14.2 4.8 3.6 15282.49 2008 9.6 5.9 3.6 19460.3 2009 9.2 4.3 23991.52 2010 10.3 4.4 28473.38 中国2002-2010年GDP增长率,通货膨胀率,存款利率及外汇 1

理论上,出现通货膨胀主要有三种原因:需求拉动的通货膨胀、成本推动的通货膨胀和结构性通货膨胀。 1.需求拉上的通货膨胀:需求拉上的通胀是指总需求过度增长所引起的通胀,即“太多的货币追逐太少的货物”,按照凯恩斯的解释,如果总需求上升到大于总供给的地步,此时,由于劳动和设备已经充分利用,因而要使产量再增加已经不可能,引起物价的普遍上升。2003年以来,中国进入了一个历史上最宽松货币的时期。期间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表述历经了“适度宽松、宽松、适度从紧、从紧”等多次变化,但每年央行都向市场注入大量货币,2006年为14500亿元,2007年为14700亿元,2008年高达18600亿元,2009年更高达27500亿元。2002-2009年,央行资产从5万亿元涨到24万亿元,广义货币从18万亿元涨到68万亿元(超过美国的8.8万亿美元,而中国的GDP 只有美国的三分之一),银行资产从23亿元涨到88万亿元,而同期名义GDP只涨了1.83倍。 2.成本推进的通货膨胀:成本推进的通胀又称为供给型通胀,是由厂商生产成本增加而引起的一般价格总水平的上涨。造成成本增加的原因大致有,工资过度上涨;利润过度增加;进口商品价格上涨。一旦人们意识到经济正处于通胀时,就会要求工资上涨,以求得和以前同等的购买力。这样,企业的生产成本增加,便会进一步提高商品价格,进而导致物价进一步上涨,形成恶性循环。通胀会使商品原材料价格上涨,如棉花、糖、石油等等,从而增加了企业的生产成本。

通货膨胀的成因及其治理讲座

通货膨胀的成因及其治理讲座

目录 一、当前的国际国内价格形势 一、当前的国际国内价格形势 我国的价格形势:高位趋稳回落 一、当前的国际国内价格形势 结论 在本轮物价上涨过程中,党中央、国务院始终强调要处理好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调整经济结构和稳定物价水平三者的关系,尤其把稳定物价作为今年宏观调控的首要任务。今年以来,各地区各部门按照中央的部署出台了多项措施,稳价安民工作取得了初步成效。 二、本轮通货膨胀的成因 (一)票子发多了 从国际看:发达国家债台高筑,货币政策持续宽松。 截止今年7月底,全世界总债务高达45万亿美元,相当于欧盟、美国、中国、日本、印度等全球主要经济体2010年GDP的总和,其中:美国人均负债4.6万美元(相当于人民币近30万元),日本人均负债720多万日元(相当于人民币近59万元)。 二、本轮通货膨胀的成因

1、美国 (1)2010年8月,推出“第二轮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增发货币6000亿美元;(2)2009年2月,批准经济刺激计划增发7870亿美元; (3)2008年9月,通过回购协议注资1200亿美元; (4)2007年8月,向金融市场注资620亿美元。 以上合计15690亿美元。 此外,2011年8月美国国会第78次提高债务上限;伯南克表示维持0.25%的低利率政策至少到2013年。 二、本轮通货膨胀的成因 2、日本 (1)2011年3月,震后日本央行宣布注资1.5万亿美元; (2)2010年5月,注入短期流动性资金301亿美元; (3)2010年3月,第三次出台刺激计划10255亿美元; (4)2009年12月,再次出台经济刺激计划810亿美元; (5)2008年4月,出台经济刺激计划1540亿美元。 以上合计:27906亿美元。 二、本轮通货膨胀的成因 3、欧盟 (1)2009年2月,出台经济刺激计划1720亿美元; (2)2008年9月,欧洲央行和英国央行筹资520亿美元; (3)2008年3月,欧洲和瑞士央行注资210亿美元; (4)2008年3月,英格兰银行回购协议注资160亿美元; (5)2007年8月,向欧元区银行注资2135亿美元。 以上合计:4745亿美元。 二、本轮通货膨胀的成因 从国内看:货币环境持续宽松,M2/GDP高达1.81。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