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条件求和公式

条件求和公式

条件求和公式
条件求和公式

我们在Excel中做统计,经常遇到要使用“条件求和”,就是统计一定条件的数据项。经过我以前对网络上一些方式方法的搜索,现在将各种方式整理如下:

一、使用SUMIF()公式的单条件求和:

如要统计C列中的数据,要求统计条件是B列中数据为"条件一"。并将结果放在C6单元格中,我们只要在C6单元格中输入公式“=SUMIF(B2:B5,"条件一",C2:C5)”即完成这一统计。

二、SUM()函数+IF()函数嵌套的方式双条件求和:

如统计生产一班生产的质量为“合格”产品的总数,并将结果放在E6单元格中,我们用“条件求和”功能来实现:

①选“工具→向导→条件求和”命令,在弹出的对话框中,按右下带“―”号的按钮,用鼠标选定D1:I5区域,并按窗口右边带红色箭头的按钮(恢复对话框状态)。

②按“下一步”,在弹出的对话框中,按“求和列”右边的下拉按钮选中“生产量”项,再分别按“条件列、运算符、比较值”右边的下拉按钮,依次选中“生产班组”、“=”(默认)、“生产一班”选项,最后按“添加条件”按钮。重复前述操作,将“条件列、运算符、比较值”设置为“质量”、“=”、“合格”,并按“添加条件”按钮。

③两次点击“下一步”,在弹出的对话框中,按右下带“―”号的按钮,用鼠标选定E6单元格,并按窗口右边带红色箭头的按钮。

④按“完成”按钮,此时符合条件的汇总结果将自动、准确地显示在E6单元格中。

其实上述四步是可以用一段公式来完成的,因为公式中含有数组公式,在E6单元格中直接输入公式:=SUM(IF(D2:D5="生产一班",IF(I2:I5="合格",E2:E5))),然后再同时按住

Ctrl+Shift+Enter键,才能让输入的公式生效。

上面的IF公式也可以改一改,SUM(IF((D2:D5="生产一班")*(I2:I5="合格"),E2:E5)),也是一样的,你可以灵活应用,不过注意,IF的嵌套最多7层。

除了上面两个我常用的方法外,另外我发现网络上有一个利用数组乘积函数的,这是在百度上发现的,我推荐一下:

三、SUMPRODUCT()函数方式:

表格为:

A B C D

1姓名班级性别余额

2张三三年五女98

3李四三年五男105

4王五三年五女33

5李六三年五女46

现在求求出三年五班女生的总余额。

公式:=SUMPRODUCT((B2:B5="三年五")*(C2:C5="女")*(D2:D5))

解释:SUMPRODUCT在给定的几组数组中,将数组间对应的元素相乘,并返回乘积之和。

语法SUMPRODUCT(array1,array2,array3, ...)Array1, array2, array3, ... 为2 到30 个数组,其相应元素需要进行相乘并求和。

在这里((B2:B5="三年五")*(C2:C5="女")*(D2:D5))为一个数组,其中(B2:B5="三年五

")*(C2:C5="女")为确定满足准备求和条件的单元格所在的行,*(D2:D5)则是满足求和条件的单元格的范围。

第三个函数不常用,我对它也不是很了解,为尊重作者原著,我只有把他的内容贴出来,请见谅。

其实上面的第二个方式(sum函数嵌套if函数)和第三个方式(sumproduct函数)不但可以实现双条件求和,也可以实现三条件求和甚至多条件求和的。只不过函数稍微变更一下的。

四、除了上述三个方式外,很多朋友也喜欢用条件过滤、排序、自动筛选、分类汇总等方式来进行“条件求和”的,也是非常简单的,我不叙述了,另外我还推荐一个在EXCEL2007中的新函数。

五、SUMIFS函数

该函数在EXCEL2007中被广泛使用,使用起来更加方便,例如第三个方式中的例子,我们就可以输入公式:“=SUMIFS(D2:D5,B2:B5,"三年五",C2:C5,"女")”,是不是更轻松?

Excel 多条件计数、求和 (统计用)

2011年01月10日星期一 22:39

SUMPRODUCT(),excel自带函数,语法为SUMPRODUCT

(array1,array2,array3, ...),array指数组。每个数组含有数量需相等。

作用是将数组间对应的值分别相乘,并返回乘积之和。

利用函数这一特性,可以方便的条件计数和条件求和。不仅能替代

COUNTIF(),SUMIF()的功能,还可进行这两个无法实现的多条件统计。

以此表格举例:

1. 求1号来人数量,即统计A列有几个相同日期。计数类,用数组不等式运算即可

(写入日期的单元格需设置成日期格式,方法是右击单元格,选择“设置单元格格式“,在“数字“选项卡下,选择日期)

可以在其他列单元格写入需统计的日期,如写在E1单元格内,再在另选一单元格显示结果,输入=SUMPRODUCT((A2:A7=E1)*1),结果为3。

过程为先运算A2:A7=E1,将A2至A7单元格分别与E1比较,得数组

true,true,true,false,false,false,因为true和false不能相加,而乘1可以将之转换成1和0,因此,最后为1+1+1+0+0+0=3。

2. 求1号至2号来人数量,即同时满足大于等于1号和小于等于2号。增加一数组,利用1*0=0,1*1=1,0*0=0的数学关系,除去不满足项

选两个单元格填入开始、结束日期,这里选E1和E2,另选一单元格输入

=SUMPRODUCT((A2:A7>=E1)*1,(A2:A7<=E2)*1),结果为4。

SUMPRODUCT函数用到两个数组,用","隔开,两个数组分别运算,然后数组内同位置数字分别相乘,再相加。

数组(A2:A7>=E1)*1结果:1,1,1,1,1,1,数组(A2:A7<=E2)*1结果:1,1,1,1,0,0,然后相乘:1,1,1,1,0,0,最后相加得4。

如果将E1和E2,分别改成2号和3号,则0,0,0,1,1,1,1,1,1,1,1,0,然后相乘:0,0,0,1,0,0,最后相加得1。

3. 求1号至2号来的男员工总工作量。这里除了计数(时间、性别)外,还多个工作量求和

(不等式比较单元格内文字时,应加上"",如"男")

同样选E1和E2填入开始、结束日期,另一单元格输入

=SUMPRODUCT((A2:A7>=E1)*1,(A2:A7<=E2)*1,(C2:C7="男")*1,D2:D7)

过程,1,1,1,1,1,1,1,1,1,1,0,0,1,1,0,1,0,1,1,2,3,2,1,2,然后乘:

1,2,0,2,0,0,最后相加得5。

总之,计数或条件用不等式表示,可使用多个数组,数组不等式关系为同时满足(逻辑与),而求和直接将求和列写上。

其他,不等式比较时能用到:

不等式符号大于等于>=,小于等于<=,不等于<>,逻辑与*,逻辑或+。(后两个只适用于不等式,即出现在两个不等式中间)

空单元格表示 "",包含XX文字的单元格 "*XX文字" (*,?都是通配符,用法

参考搜索规则)

单元格地址表示,如E2,也可表示成$E$2、$E2、E$2,后者优势在于用鼠标在单元格右下角出现十字键头拖动时,复制出的新公式内的单元格地址不会变化(不改变),前一个$表示E列不变,后一个$表示2行不变。

最后,转一个网上搜到的另一种方法,全部使用最常见的函数来实现上述功能。想我为此查了N久,才找到SUMPRODUCT(),还自己摸索了N久,才能使用上,后来却发现下面这个强大的教程,不过还是觉得SUMPRODUCT()更好理解些。

原地址:https://www.wendangku.net/doc/d510996342.html,/106/1764106.shtml

例解Excel的各种求和计算

2004-02-03 11:20作者:海风出处:天极办公软件责任编辑:Shiny

Excel以其强大的计算功能著称于世,在日常工作中,Excel主要用到其统计和求和等功能。

在Excel中可以计算各种各的求和,如简单求和、单条件求和、多条件求和等。

我们利用下图所示的数据表为例,具体介绍如何利用公式来进行多种方式的求和。文章末尾提供.xls文件供大家下载参考。

为了便于输入区域范围及理解,本文用一些代号来代替区域。所谓“代替区域”的具体方法是利用菜单的“插入->名称->定义”功能进行操作。如图1所示,在文本框“当前工作簿中的名称”中输入代号,如“ Age”,然后在引用位置中输入所要代替的范围(也可以单击右下角的红色箭头进行区域选择D2:D31单元格),最后单击“添加”即可。

这里我们用“Name”来代替“B2:B31”,用“Sex”来代替“C2:C31”,用“Age”来代替“D2:D31”,用“Position”来代替“E2:E31”,用“Salary”来代替“F2:F31”。

一、简单求和

统计所有的工资总和:

在单元格F35中输入“=SUM(Salary)”即可(不包括引号)。SUM()是求和函数,返回某一单元格区域中所有数字之和,比如SUM(3,4)等于7。

二、单条件求和

统计男职工之和:

用COUNTIF()函数来进行统计。COUNTIF()函数返回给定区域内满足一定条件的单元格的数目。

在需要返回值的单元格中输入“=COUNTIF(Sex,"男")”,该函数在Sex区域中计算单元格内容为“男”的单元格数目。

统计工程师工资之和:

用SUMIF()函数来进行求和。该函数返回满足某一特定条件的区域内所有数字之和。

在需要返回数值的单元格中输入:“=SUMIF(Position,"工程师

",Salary)”。该函数在"Position"区域中寻找内容为“工程师”的单元格,然后对“Salary”区域中的相应单元格进行求和。

求助理工程师和工程师工资之和:

在需要返回数值的单元格中输入:“=SUMIF(Position,"*工程师

",Salary)”。其中“*”是通配符,类似于DOS下通配符的含义,在这里与“工程师”三个字组合在一起后代表所有包含“工程师”的字符。

求30岁以下职工工资:

在需要返回数值的单元格中输入:“=SUMIF(Age,"<30",Salary)”。

求工资大于5000的人数:

在需要返回数值的单元格中输入:“=COUNTIF(Salary,">5000")”。

三、多条件求和

在实际生活中,经常要遇到一些有多个条件的求和方式,这时就要用到数组公式。顾名思义,数组公式就是对数组进行计算,数组公式可以同时进行多重计算并返回一种或多种结果,只不过它的参数是数组罢了。数组公式的创建方法很简单,在单元格中输入公式后按 CTRL+SHIFT+ENTER 组合键即可生成数组公式。

求男性高级工程师人数:

在需要返回数值的单元格中输入:“=SUM((Sex="男")*(Position="高级工程师"))”,然后按“CTRL+SHIFT+ENTER”即可自动在公式两端加上“{}”生成数组公式(以下公式输入均要按此组合键)。其中“*”在这里代表逻辑组合中的“与”,即購满足“男”和“高级工程师”这两个条件。计算过程就是自动在“Sex”区域和“Position”区域查找满足“男”和“高级工程师”的单元格并在内存中重新组成一个新的区域,然后计算其个数。

求女性或助工的工资之和:

在需要返回数值的单元格中输入:“=SUM(IF((Sex="女")+(Position="助理工程师"),Salary))”。这里“+”是代表“或”的意思,即条件“女”或“助理工程师”满足一个即可。

求女性助工的工资之和:

在需要返回数值的单元格中输入:“=SUM(IF((Sex="女")*(Position="助理工程师"),Salary))”,当然不要忘了按组合键。“*”表示两个条件要同时满足。

求男性、高工或年龄大于50的人数:

在需要返回数值的单元格中输入:“=SUM((Sex="男")*(IF((Position="高级工程师")+(Age>50),1)))”。

求职称种类总数:

在需要返回数值的单元格中输入:

“=SUM(1/COUNTIF(Position,Position))”。由于职称的名称是重复出现的,于是便用COUNTIF()来查找出现了几次,然后再用SUM(1/COUNTIF())来将其变为1进行标记。比如“工程师”共出现了7次,用1/COUNTIF()将其变为1/7,再用SUM()将7个1/7进行求和变成1,余次类推,然后再用SUM()对数组进行求和即可。

其实数组公式也可以对单条件进行求和,在本文的第二部分的单条件求和公式中,都可以在两端加上“{}”使其变为数组公式,但这样似有画蛇添足之嫌。

Excel公式大全+多种条件自动求和

Excel表格公式大全 1、查找重复内容公式:=IF(COUNTIF(A:A,A2)>1,"重复","")。 2、用出生年月来计算年龄公式:=TRUNC((DAYS360(H6,"2009/8/30",FALSE))/360,0)。 3、从输入的18位身份证号的出生年月计算公式:=CONCATENATE(MID(E2,7,4),"/",MID(E 2,11,2),"/",MID(E2,13,2))。 4、从输入的身份证号码内让系统自动提取性别,可以输入以下公式: =IF(LEN(C2)=15,IF(MOD(MID(C2,15,1),2)=1,"男","女"),IF(MOD(MID(C2,17,1),2)=1, "男","女"))公式内的“C2”代表的是输入身份证号码的单元格。 1、求和:=SUM(K2:K56) ——对K2到K56这一区域进行求和; 2、平均数:=AVERAGE(K2:K56) ——对K2 K56这一区域求平均数; 3、排名:=RANK(K2,K$2:K$56) ——对55名学生的成绩进行排名; 4、等级:=IF(K2>=85,"优",IF(K2>=74,"良",IF(K2>=60,"及格","不及格"))) 5、学期总评:=K2*0.3+M2*0.3+N2*0.4 ——假设K列、M列和N列分别存放着学生的“平时总评”、“期中”、“期末”三项成绩; 6、最高分:=MAX(K2:K56) ——求K2到K56区域(55名学生)的最高分; 7、最低分:=MIN(K2:K56) ——求K2到K56区域(55名学生)的最低分; 8、分数段人数统计: (1)=COUNTIF(K2:K56,"100") ——求K2到K56区域100分的人数;假设把结果存放于K57单元格; (2)=COUNTIF(K2:K56,">=95")-K57 ——求K2到K56区域95~99.5分的人数;假设把结果存放于K58单元格; (3)=COUNTIF(K2:K56,">=90")-SUM(K57:K58) ——求K2到K56区域90~94.5分的人数;假设把结果存放于K59单元格; (4)=COUNTIF(K2:K56,">=85")-SUM(K57:K59) ——求K2到K56区域85~89.5分的人数;假设把结果存放于K60单元格; (5)=COUNTIF(K2:K56,">=70")-SUM(K57:K60) ——求K2到K56区域70~84.5分的人数;假设把结果存放于K61单元格; (6)=COUNTIF(K2:K56,">=60")-SUM(K57:K61) ——求K2到K56区域60~69.5分的人数;假设把结果存放于K62单元格;

在excel表中如何实现多条件累加

在平时的工作中经常会遇到多条件求和的问题。如图1所示各产品的销售业绩工作表,我们希望分别求出“东北区”和“华北区”两部门各类产品的销售业绩,或者在同一部门中的不同组也要求出各产品的销售业绩。在Excel中,我们可以有三种方法实现这些要求。 图1 工作表 一、分类汇总法 首先选中A1:E7全部单元格,点击菜单命令“数据→排序”,打开“排序”对话框。设置“主要关键字”和“次要关键字”分别为“部门”、“组别”,如图2所示。确定后可将表格按部门及组别进行排序。 图2 排序 然后将鼠标定位于数据区任一位置,点击菜单命令“数据→分类汇总”,打开“分类汇总”对话框。在“分类字段”下拉列表中选择“部门”,“汇总方式”下拉列表中选择“求和”,然后在“选定汇总项”的下拉列表中选中“A产品”、“B产品”、“C产品”复选项,并选中下方的“汇总结果显示在数据下方”复选项,如图3所示。确定后,可以看到,东北区和华北区的三种产品的销售业绩均列在了各区数据的下方。

图3 分类汇总 再点击菜单命令“数据→分类汇总”,在打开的“分类汇总”对话框中,设置“分类字段”为“组别”,其它设置仍如图3所示。注意一定不能勾选“替换当前分类汇总”复选项。确定后,就可以在区汇总的结果下方得到按组别汇总的结果了。如图4所示。 图4 结果

二、输入公式法 上面的方法固然简单,但需要事先排序,如果因为某种原因不能进行排序的操作的话,那么我们还可以利用Excel函数和公式直接进行多条件求和。 比如我们要对东北区A产品的销售业绩求和。那么可以点击C8单元格,输入如下公式:=SUMIF($A$2:$A$7,"=东北区",C$2:C$7)。回车后,即可得到汇总数据。 选中C8单元格后,拖动其填充句柄向右复制公式至E8单元格,可以直接得到B产品和C 产品的汇总数据。 而如果把上面公式中的“东北区”替换为“华北区”,那么就可以得到华北区各汇总数据了。 如果要统计“东北区”中“辽宁”的A产品业绩汇总,那么可以在C10单元格中输入如下公式:=SUM(IF($A$2:$A$7="东北区",IF($B$2:$B$7="辽宁",Sheet1!C$2:C$7)))。然后按下“Ctrl+Shift+Enter”键,则可看到公式最外层加了一对大括号(不可手工输入此括号),同时,我们所需要的东北区辽宁组的A产品业绩和也在当前单元格得到了,如图5所示。 图5 公式 拖动C10单元格的填充句柄向右复制公式至E10单元格,可以得到其它产品的业绩和。 把公式中的“东北区”、“辽宁”换成其它部门或组别,就可以得到相应的业绩和了。

多种Excel表格条件自动求和公式

多种Excel表格条件自动求和公式 我们在Excel中做统计,经常遇到要使用“条件求和”,就是统计一定条件的数据项。经过我以前对网络上一些方式方法的搜索,现在将各种方式整理如下: 一、使用SUMIF()公式的单条件求和: 如要统计C列中的数据,要求统计条件是B列中数据为"条件一"。并将结果放在C6单元格中,我们只要在C6单元格中输入公式“=SUMIF(B2:B5,"条件一",C2:C5)”即完成这一统计。 二、SUM()函数+IF()函数嵌套的方式双条件求和: 如统计生产一班生产的质量为“合格”产品的总数,并将结果放在E6单元格中,我们用“条件求和”功能来实现: ①选“工具→向导→条件求和”命令,在弹出的对话框中,按右下带“―”号的按钮,用鼠标选定D1:I5区域,并按窗口右边带红色箭头的按钮(恢复对话框状态)。 ②按“下一步”,在弹出的对话框中,按“求和列”右边的下拉按钮选中“生产量”项,再分别按“条件列、运算符、比较值”右边的下拉按钮,依次选中“生产班组”、“=”(默认)、“生产一班”选项,最后按“添加条件”按钮。重复前述操作,将“条件列、运算符、比较值”设置为“质量”、“=”、“合格”,并按“添加条件”按钮。 ③两次点击“下一步”,在弹出的对话框中,按右下带“―”号的按钮,用鼠标选定E6单元格,并按窗口右边带红色箭头的按钮。 ④按“完成”按钮,此时符合条件的汇总结果将自动、准确地显示在E6单元格中。 其实上述四步是可以用一段公式来完成的,因为公式中含有数组公式,在E6单元格中直接输入公式:=SUM(IF(D2:D5="生产一班",IF(I2:I5="合格",E2:E5))),然后再同时按住Ctrl+Shift+Enter键,才能让输入的公式生效。 上面的IF公式也可以改一改,SUM(IF((D2:D5="生产一班")*(I2:I5="合格"),E2:E5)),也是一样的,你可以灵活应用,不过注意,IF的嵌套最多7层。 除了上面两个我常用的方法外,另外我发现网络上有一个利用数组乘积函数的,这是在百度上发现的,我推荐一下: 三、SUMPRODUCT()函数方式: 表格为: A B C D 1 姓名班级性别余额 2 张三三年五女98 3 李四三年五男105 4 王五三年五女33 5 李六三年五女46

EXCEL中多条件求和、计数的4种方法

EXCEL中多条件求和、计数的 中多条件求和、计数的44种方法 EXCEL中多条件求和、计数的方法大致可归纳为4种: ⒈自动筛选法 ⒉合并条件法 ⒊数组公式法 ⒋调用函数法 先打开上面的工作表,分别用这4种方法对同时满足“A2:A15区域为A,B2:B15区域为10,C2:C15区域为Ⅰ”条件的E2:E15区域进行求和、计数。 一、自动筛选法 利用EXCEL的自动筛选功能和分类汇总函数对工作表数据进行求和、计数。 ①选中数据区域A1:E15,执行“数据→筛选→自动筛选”命令,进入“自动筛选”状态。 ②选中E16单元格,输入分类汇总公式:=SUBTOTAL(9,E2:E15),用于对求和列进行统计。 ③点击“条件1”右侧的下拉按钮,在随后弹出的下拉列表中选择“A”;再点击“条件2”右侧的下拉按钮,在随后弹出的下拉列表中选择“10”;再点击“条件3”右侧的下拉按钮,在随后弹出的下拉列表中选择“Ⅰ”。 ④符合条件的数据被筛选出来,合计自动出现在E16单元格中。 将SUBTOTAL(9,E2:E15)中的参数9改为2或3,可对符合条件的记录进行计数。 二、合并条件法 可将多个条件合并为一个条件,再利用条件求和函数、条件计数函数分别进行单条件求和、计数。

在D2单元格中输入合并公式:=A2&B2&C2,选择D2:D15,按Ctrl+D向下填充。 在E16单元格中输入条件求和公式:=SUMIF(D2:D15,"A10Ⅰ",E2:E15) 在E17单元格中输入条件计数公式:=COUNTIF(D2:D15,"A10Ⅰ") 三、数组公式法 利用数组公式进行多条件求和。 数组公式输入完成后,不能直接用“Enter”键进行确认,需要用“Ctrl+Shift+Enter”组合键进行确认。 确认完成后,公式两端会出现一对数组公式标志(一对大括号)。 在E16单元格中输入数组公式: =SUM((A2:A15="A")*(B2:B15=10)*(C2:C15="Ⅰ")*E2:E15)或: =SUM(IF((A2:A15="A")*(B2:B15=10)*(C2:C15="Ⅰ"),E2:E15)) 输入完成后,按下“Ctrl+Shift+Enter”组合键确认公式即可。 即确认后的公式:{=SUM((A2:A15="A")*(B2:B15=10)*(C2:C15="Ⅰ")*E2:E15)}。 对于有“或”条件的,可用+来完成。如同时满足条件1=C,条件2=30,条件3=Ⅱ或Ⅲ,数组公式如下: =SUM((A2:A15="C")*(B2:B15=30)*((C2:C15="Ⅱ")+(C2:C15="Ⅲ"))*E2:E15)或: =SUM(IF((A2:A15="C")*(B2:B15=30)*((C2:C15="Ⅱ")+(C2:C15="Ⅲ")),E2:E15)) 输入完成后,同样要按下“Ctrl+Shift+Enter”组合键。 四、调用函数法 调用SUMPRODUCT函数对数据进行求和、计数。 SUMPRODUCT函数:是在给定的几组数组中,将数组间对应的元素相乘,并返回乘积之和。 在E16单元格中输入函数公式: =SUMPRODUCT((A2:A15="A")*(B2:B15=10)*(C2:C15="Ⅰ")*E2:E15) 对于有“或”条件的,也可用+来完成。如同时满足条件1=C,条件2=30,条件3=Ⅱ或Ⅲ,该函数使用如下:=SUMPRODUCT((A2:A15="C")*(B2:B15=30)*((C2:C15="Ⅱ")+(C2:C15="Ⅲ"))*E2:E15) 也可用此函数来进行多条件计数: =SUMPRODUCT((A2:A15="A")*(B2:B15=10)*(C2:C15="Ⅰ")) ★SUMPRODUCT是“返回乘积之和”函数,为什么可用来计数呢? 我们现以=SUMPRODUCT((A2:A4="A")*(B2:B4=10)*(C2:C4="Ⅰ"))为例来看他的计算过程: 先看每个单元格和三个条件的真假关系: A2=A,条件为TRUE A3=C,条件为FALSE(因为A3不等于A)

EXCEL的经典函数sumif的用法和实例(详细汇总)

EXCEL的经典函数sumif的用法和实例(详细汇总) excel sumif函数作为Excel2003中一个条件求和函数,在实际工作中发挥着强大的作用,虽然在2007以后被SUMIFS所取代,但它依旧是一个EXCEL函数的经典。本系列将详细介绍excel sumif函数的从入门、初级、进阶到高级使用方法以及SUMIF在隔列求和和模糊求和实现按指定条件求平均值中的应用如下所示: 条件求和函数SUMIF excel sumif函数的用法是根据指定条件对若干单元格、区域或引用求和。 sumif函数语法是: SUMIF(range,criteria,sum_range) sumif函数的参数如下: 第一个参数:Range为条件区域,用于条件判断的单元格区域。 第二个参数:Criteria是求和条件,为确定哪些单元格将被相加求和的条件,其形式可以由数字、逻辑表达式等组成的判定条件。例如,条件可以表示为32、"32"、">32" 或"apples"。 第三个参数:Sum_range 为实际求和区域,需要求和的单元格、区域或引用。 当省略第三个参数时,则条件区域就是实际求和区域。 criteria 参数中使用通配符(包括问号(?) 和星号(*))。问号匹配任意单个字符;星号匹配任意一串字符。如果要查找实际的问号或星号,请在该字符前键入波形符(~)。说明: 只有在区域中相应的单元格符合条件的情况下,sum_range 中的单元格才求和。 如果忽略了 sum_range,则对区域中的单元格求和。 Microsoft Excel 还提供了其他一些函数,它们可根据条件来分析数据。例如,如果要计算单元格区域内某个文本字符串或数字出现的次数,则可使用COUNTIF 函数。 如果要让公式根据某一条件返回两个数值中的某一值(例如,根据指定销售额返回销售红利),则可使用IF 函数。 实例:及格平均分统计 假如A1:A36单元格存放某班学生的考试成绩,若要计算及格学生的平均分,可以使用公式“=SUMIF(A1:A36,″>=60″,A1:A36)/COUNTIF(A1:A36,″>=60″)。公式中的“=SU MIF(A1:A36,″>=60″,A1:A36)”计算及格学生的总分,式中的“A1:A36”为提供逻辑判断依据的单元格引用,“>=60”为判断条件,不符合条件的数据不参与求和,A1:A36则是逻辑判断和求和的对象。公式中的COUNTIF(A1:A36,″>=60″)用来统计及格学生的人数。 实例:求报表中各栏目的总流量

EXCEL多条件的判断、查找、求和

多条件的判断、查找、求和、计算平均值 1多条件区间判断 【例1】按销售量计算计成比率。 2多条件组合判断 【例2】如果金额小于500并且B列为“未到期”则返回补款,否则为空=IF(AND(A2<500,B2="未到期"),"补款","") 说明:两个条件同时成立用AND,任一个成立用OR函数。 3多条件求和 【例3】计算A列产品中包含“电视”并且B列地区为郑州的数量之和公式:C11 =SUMIFS(C2:C7,A2:A7,A11&"*",B2:B7,B11)

说明:在sumifs中可以使用通配符* 4多条件计数 【例4】根据下图,统计公司1人事部有多少人 =COUNTIFS(A2:A6,"公司1",B2:B6,"人事部") 5多条件查找 【例5】要求根据入库时间和产品名称进行查找。=lookup(1,0/((b25:b30=C33)*(c25:c30=c34)),d25:d30)

6双向查找 【例6】要求在上表中根据姓名和月份查找销售量 公式: =INDEX(C3:H7,MATCH(B10,B3:B7,0),MATCH(C10,C2:H2,0))说明:利用MATCH函数查找位置,用INDEX函数取值 7多条件求平均值 【例7】要求计算公司1人事部的平均工资 公式

=AVERAGEIFS(D2:D9,A2:A9,"公司1",B2:B9,"人事部") 8多条件求最大值 【例8】要求计算公司1人事部的最高工资 数组公式(输入后同时按ctrl+shift+enter三键结束输入){=MAX((A2:A9="公司1")*(B2:B9="人事部")*D2:D9)}

Excel求和公式这下全了,多表、隔列、多条件求和

Excel求和公式,多表、隔列、多条件求和汇总 Excel表格求和是日常工作中最常做的工作,今天兰色对工作中经常遇到的求和公式进行一次总结。希望能对大家工作有所帮助。 1、SUM求和快捷键 在表格中设置sum求和公式我想每个excel用户都会设置,所以这里学习的是求和公式的快捷键。 要求:在下图所示的C5单元格设置公式。 步骤:选取C5单元格,按alt + = 即可快设置sum求和公式。 ------------------------------------------- 2、巧设总计公式

对小计行求和,一般是=小计1+小计2+小计3...有多少小计行加多少次。换一种思路,总计行=(所有明细行+小计行)/2,所以公式可以简化为: =SUM(C2:C11)/2 ------------------------------------------- 3、隔列求和

隔列求和,一般是如下图所示的计划与实际对比的表中,这种表我们可以偷个懒的,可以直接用sumif根据第2行的标题进行求和。即 =SUMIF($A$2:$G$2,H$2,A3:G3) 如果没有标题,那只能用稍复杂的公式了。 =SUMPRODUCT((MOD(COLUMN(B3:G3),2)=0)*B3:G3) 或 {=SUM(VLOOKUP(A3,A3:G3,ROW(1:3)*2,0))} 数组公式 ------------------------------------------- 4、单条件求和 根据条件对数据分类求和也是常遇到的求和方式,如果是单条件,其他的函数不用考虑了,只用SUMIF函数就OK。(如果想更多的了解sumif函数使用方法,可以回复sumif)

excel表格中的条件计数及条件求和(1)

Excel表格中的条件计数和条件求和 在使用excel车里数据时,常需要用到条件计数及条件求和,这里对条件计数以及条件求和简单举例说明。 1、单个条件计数 单个条件计数,估计很多人都用过,就是使用=countif()函数,例子如下: 如上表格,需要计数进货有多少次是苹果的,可以使用在同表格中任一单元格内(不在计数条件范围内)输入函数式: 5。 2 、多个条件计数 多条件计数,估计很多人都想用,但是很大部分人没有找到适合的函数公式,所以往往看着条件兴叹,下面就两个条件的情况距离,可以按照方式并入多条件也行。 如上表格所以,需计数从山东进货苹果的次数,可以在同表格中任一单元格内(不在计数条件范围内)输入函数式: 值3

3、 单个条件求和 单个条件计数,估计很多人也用过,就是使用 =sumif ()函数,简单举例如下: 同一表格,需要计算进货苹果总数,可以使用在同表格中任一单元格内(不在条件范围和求和范围内)输入函数式: 4、 多个条件求和 多条件求和,也是很多人在工作中都会想要的效果, 也是没有接触到专门的教材说明怎么使用,当然也就没有办法去实现。 同上表格,需要计算从山东进货苹果的总数,可以使用在同表格中任一单元格内(不在条件范围和求和范围内)输入函数式: =SUM(IF(A1:A8="苹果",IF(B1:B8="山东",D1:D8))) 这个公式输完后有一个大家没有想到的结果,就是返回错误,那是因为这个公式输完后不像其他公式会自动生效,必须在输完公式后,同时按 ctrl+shift+enter 才能使公式生效。 也可以使用公式: =sumproduct((A1:A10=”苹果”)*(B1:B10=”山东”),(D1:D10)),同样输入公式后需要使用ctrl+shiftr+enter 使公式生效。

Excel中sumif和sumifs函数进行条件求和的用法

Excel中sumif和sumifs函数进行条件求和的用法 sumif和sumifs函数是Excel2007版本以后新增的函数,功能十分强大,实用性很强,本文介绍下Excel中通过用sumif和sumifs函数的条件求和应用,并对函数进行解释,希望大家能够掌握使用技巧。 工具/原料 Excel 2007 sumif函数单条件求和 1. 1 以下表为例,求数学成绩大于(包含等于)80分的同学的总分之和 2. 2 在J2单元格输入=SUMIF(C2:C22,">=80",I2:I22)

3. 3 回车后得到结果为2114,我们验证一下看到表中标注的总分之和与结果一致 4. 4 那么该函数什么意思呢?SUMIF(C2:C22,">=80",I2:I22)中的C2:C22表示条件数据列,">=80"表示筛选的条件是大于等于80,那么最后面的I2:I22就是我们要求的总分之和

END sumifs函数多条件求和 1. 1 还是以此表为例,求数学与英语同时大于等于80分的同学的总分之和 2. 2 在J5单元格中输入函数=SUMIFS(I2:I22,C2:C22,">=80",D2:D22,">=80")

3. 3 回车后得到结果1299,经过验证我们看到其余标注的总分之和一致 4. 4 该函数SUMIFS(I2:I22,C2:C22,">=80",D2:D22,">=80")表示的意思是,I2:I22是求和列,C2:C22表示数学列,D2:D22表示英语列,两者后面的">=80"都表示是大于等于80

END 注意 1. 1 sumif和sumifs函数中的数据列和条件列是相反的,这点非常重要,千万不要记错咯

Excel满足特定条件的单元格进行求和或汇总

Excel满足特定条件的单元格进行求和或汇总如果要计算单元格区域中某个文本串或数字出现的次数,则可使用COUNTIF工作表函数。如果要根据单元格区域中的某一文本串或数字求和,则可使用SUMIF 工作表函数。 关于SUMIF 函数在数学与三角函数中以做了较为详细的介绍。这里重点介绍COUNTIR 的应用。 COUNTIF可以用来计算给定区域内满足特定条件的单元格的数目。比如在成绩表中计算每位学生取得优秀成绩的课程数。在工资表中求出所有基本工资在2000 元以上的员工数。 语法形式为COUNTIF(range,criteria)其中Range为需要计算其中满足条件的单元格数目的单元格区域。Criteria确定哪些单元格将被计算在内的条件,其形式可以为数字、表达式或文本。例如,条件可以表示为32、"32"、">32"、"apples"。 1、成绩表这里仍以上述成绩表的例子说明一些应用方法。我们需要计算的是:每位 学生取得优秀成绩的课程数。规则为成绩大于90分记做优秀。如图8 所示 根据这一规则,我们在优秀门数中写公式(以单元格B13为例): =COUNTIF(B4:B10,">90") 语法解释为,计算B4到B10这个范围,即jarry的各科成绩中有多少个数值大于90 的单元格。 在优秀门数栏中可以看到jarry的优秀门数为两门。其他人也可以依次看到。 2、销售业绩表 销售业绩表可能是综合运用|F、SUMIF COUNTIF非常典型的示例。比如,可能希望计算销售人员的订单数,然后汇总每个销售人员的销售额,并且根据总发货量决定每次销售应获得的奖金。 原始数据表如图9 所示(原始数据是以流水单形式列出的,即按订单号排列)图9 原始数据表 按销售人员汇总表如图10 所示

EXCEL表格各种条件求和的公式

一、使用SUMIF()公式的单条件求和: 如要统计C列中的数据,要求统计条件是B列中数据为条件一。并将结果放在C6单元格中,我们只要在C6单元格中输入公式=SUMIF(B2:B5,条件一,C2:C5)即完成这一统计。 二、SUM()函数+IF()函数嵌套的方式双条件求和: 如统计生产一班生产的质量为合格产品的总数,并将结果放在E6单元格中,我们用条件求和功能来实现: ①选工具;向导;条件求和命令,在弹出的对话框中,按右下带―号的按钮,用鼠标选定D1:I5区域,并按窗口右边带红色箭头的按钮(恢复对话框状态)。 ②按下一步,在弹出的对话框中,按求和列右边的下拉按钮选中生产量项,再分别按条件列、运算符、比较值右边的下拉按钮,依次选中生产班组、=(默认)、生产一班选项,最后按添加条件按钮。重复前述操作,将条件列、运算符、比较值设置为质量、=、合格,并按添加条件按钮。 ③两次点击下一步,在弹出的对话框中,按右下带―号的按钮,用鼠标选定E6单元格,并按窗口右边带红色箭头的按钮。 ④按完成按钮,此时符合条件的汇总结果将自动、准确地显示在E6单元格中。 其实上述四步是可以用一段公式来完成的,因为公式中含有数组公式,在E6单元格中直接输入公式:=SUM(IF(D2:D5=生产一班,IF(I2:I5=合格,E2:E5))),然后再同时按住Ctrl+Shift+Enter键,才能让输入的公式生效。 上面的IF公式也可以改一改,SUM(IF((D2:D5=生产一班)*(I2:I5=合格),E2:E5)),也是一样的,你可以灵活应用,不过注意,IF的嵌套最多7层。 除了上面两个我常用的方法外,另外我发现网络上有一个利用数组乘积函数的,这是在百度上发现的,我推荐一下: 三、SUMPRODUCT()函数方式: 表格为: A B C D

Excel常用求和公式大全,超赞的

Excel表格求和是日常工作中最常做的工作,今天兰色对工作中经常遇到的求和公式进行一次总结。希望能对大家工作有所帮助。 1 SUM求和快捷键 在表格中设置sum求和公式我想每个excel用户都会设置,所以这里学习的是求和公式的快捷键。 要求:在下图所示的C5单元格设置公式。 步骤:选取C5单元格,按alt + = 即可快设置sum求和公式。 ------------------------------------------- 2 巧设总计公式 对小计行求和,一般是=小计1+小计2+小计3...有多少小计行加多少次。换一种思路,总计行=(所有明细行+小计行)/2,所以公式可以简化为: =SUM(C2:C11)/2

------------------------------------------- 3 隔列求和 隔列求和,一般是如下图所示的计划与实际对比的表中,这种表我们可以偷个懒的,可以直接用sumif根据第2行的标题进行求和。即 =SUMIF($A$2:$G$2,H$2,A3:G3) 如果没有标题,那只能用稍复杂的公式了。 =SUMPRODUCT((MOD(COLUMN(B3:G3),2)=0)*B3:G3) 或 {=SUM(VLOOKUP(A3,A3:G3,ROW(1:3)*2,0))} 数组公式

------------------------------------------- 4.单条件求和 根据条件对数据分类求和也是常遇到的求和方式,如果是单条件,其他的函数不用考虑了,只用SUMIF函数就OK。(如果想更多的了解sumif函数使用方法,可以回复sumif) ------------------------------------------- 5 单条件模糊求和 如果需要进行模糊求和,就需要掌握通配符的使用,其中星号是表示任意多个字符,如"*A*"就表示a前和后有任意多个字符,即包含A。

在EXCEL中进行多条件求和(计数)

在EXCEL中进行多条件求和(计数) 大家肯定在日常的工作中为了统计一项数据,需要多个条件筛选进行计数或是求和,举个例子,要计算站 里张三工程师2008年12月里,台式上门硬件的数量,或者看一下,,台式上门硬件所更换部件数量,以便于来统计张三工程师所做维修单的Q4指标,此时就需要多条件计数和求和了,我们常规的做法就是用自动筛选来计算,如果站里有三五个工程师统计起来还可以,如果太多了就麻烦了,工作量大大提高,如果又是一项每月都要统计的工作,那更是不可想像,如果你有类似的问题,请往下面看,看我是如何做的. 一、数据明细的准备 我想站里对于这样一个数据明细肯定会有的,或者是在有这样一个数据明细的情况下进行操作,请看附图: 二、统计 在另外一个Sheet,或者往后移到,找一空白地方,建立这么一个表格。 在B2中输入计算公式,此时我们用sum()函数,大家知道,这个函数一般是用来求和的,那么今天呢,我在这里教大家用他来做多条件求和或者记数的功能。 进行多条件求和的格式为:Sum((条件一)*(条件二)*(条件三)*(求和列)) 进行多条件计数的格式为:Sum((条件一)*(条件二)*(条件三)) 在上面这个例子中: 如果计算台式陈云涛的硬件单量,公式应该为:=sum(($J$2:$J$1000=”陈云涛”)*( $N$2:$N$1000=”台式”)*( $U$2:$U$1000=”硬件”)),输入到BB2中,按着CTRL+SHIFT+回车键,完成公式的输入,这

个地方有个注意点,就是完成输入的方法,必须是:按着CTRL+SHIFT+回车键 那么如果计算更换的硬件部件数据呢,就应该是:=sum(($J$2:$J$1000=”陈云涛”)*( $N$2:$N$1000=”台式”)*( $U$2:$U$1000=”硬件”)*( $AF$2:$AF$1000)),同理,需要按着CTRL+SHIFT+回车键,完成公式的输入。 当然,为了输入公式的方便,这个地方,可以将”陈云涛”替换成单元格引用,这样输入完第一行后再往下拖动一下,公式自动就会变更,可以方便快捷的输入完其它单元格中的公式了,单量核算公式就成了:=sum(($J$2:$J$1000=BA2)*( $N$2:$N$1000=”台式”)*( $U$2:$U$1000=”硬件”));更换部件数据就成了:=sum(($J$2:$J$1000=BA2*( $N$2:$N$1000=”台式”)*( $U$2:$U$1000=”硬 件”)*( $AF$2:$AF$1000))。有了更换部件数量和硬件单量就很容易出来Q4的数据,拖动后就出来这样的效果: 有了此法,想核算某些数据时自然就可以很方便的核算了,只要替换相应的明细数据,即可快速核算出数据。 当然,除了此法之外,大家也可以巧用countif()函数,将数据明细进行整理后进行统计,这个在联想下发的数据中,有类似的使用,相比用sum()来讲运算时占用的系统资源还略小,但局限性太大,有需要此法的可以跟我沟通,QQ:52523479。

Excel满足特定条件的单元格进行求和或汇总

Excel满足特定条件的单元格进行求和或汇总 如果要计算单元格区域中某个文本串或数字出现的次数,则可使用COUNTIF 工作表函数。如果要根据单元格区域中的某一文本串或数字求和,则可使用SUMIF 工作表函数。关于SUMIF函数在数学与三角函数中以做了较为详细的介绍。这里重点介绍COUNTIF的应用。 COUNTIF可以用来计算给定区域内满足特定条件的单元格的数目。比如在成绩表中计算每位学生取得优秀成绩的课程数。在工资表中求出所有基本工资在2000元以上的员工数。 语法形式为COUNTIF(range,criteria)。其中Range为需要计算其中满足条件的单元格数目的单元格区域。Criteria确定哪些单元格将被计算在内的条件,其形式可以为数字、表达式或文本。例如,条件可以表示为32、"32"、">32"、"apples"。 1、成绩表 这里仍以上述成绩表的例子说明一些应用方法。我们需要计算的是:每位学生取得优秀成绩的课程数。规则为成绩大于90分记做优秀。如图8所示 根据这一规则,我们在优秀门数中写公式(以单元格B13为例): =COUNTIF(B4:B10,">90") 语法解释为,计算B4到B10这个范围,即jarry的各科成绩中有多少个数值大于90的单元格。 在优秀门数栏中可以看到jarry的优秀门数为两门。其他人也可以依次看到。 2、销售业绩表 销售业绩表可能是综合运用IF、SUMIF、COUNTIF非常典型的示例。比如,可能希望计算销售人员的订单数,然后汇总每个销售人员的销售额,并且根据总发货量决定每次销售应获得的奖金。 原始数据表如图9所示(原始数据是以流水单形式列出的,即按订单号排列) 图9 原始数据表 按销售人员汇总表如图10所示 如图10所示的表完全是利用函数计算的方法自动汇总的数据。首先建立一个按照销售人员汇总的表单样式,如图所示。然后分别计算订单数、订单总额、销售奖金。 (1)订单数--用COUNTIF计算销售人员的订单数。

excel表格公式求和如何设置

excel表格公式求和如何设置 篇一:excel表格条件自动求和公式,excel怎么求和的公式大全 我们在excel中做统计,经常遇到要使用“条件求和”,就是统计一定条件的数据项。经过我以前对网络上一些方式方法的搜索,现在将各种方式整理如下:电脑知识入门 一、使用sumIF()公式的单条件求和: 如要统计c列中的数据,要求统计条件是b列中数据为"条件一"。并将结果放在c6单元格中,我们只要在c6单元格中输入公式“=sumIF (b2:b5,"条件一",c2:c5)”即完成这一统计。 二、sum()函数+IF()函数嵌套的方式双条件求和: 如统计生产一班生产的质量为“合格”产品的总数,并将结果放在e6单元格中,我们用“条件求和”功能来实现: ①选“工具→向导→条件求和”命令,在弹出的对话框中,按右下带“―”号的按钮,用鼠标选定D1:I5区域,并按窗口右边带红色箭头的按钮(恢复对话框状态)。 ②按“下一步”,在弹出的对话框中,按“求和列”右边的下拉按钮选中“生产量”项,再分别按“条件列、运算符、比较值”右边的下拉按钮,依次选中“生产班组”、“=”(默认)、“生产一班”选项,最后按“添加条件”按钮。重复前述操作,将“条件列、运算符、比较值”设置为“质量”、“=”、“合格”,并按“添加条件”按钮。

③两次点击“下一步”,在弹出的对话框中,按右下带“―”号的按钮,用鼠标选定e6单元格,并按窗口右边带红色箭头的按钮。 ④按“完成”按钮,此时符合条件的汇总结果将自动、准确地显示在e6单元格中。 其实上述四步是可以用一段公式来完成的,因为公式中含有数组公式,在e6单元格中直接输入公式:=sum(IF(D2:D5="生产一班",IF(I2:I5="合格 ",e2:e5))),然后再同时按住ctrl+shift+enter键,才能让输入的公式生效。上面的IF公式也可以改一改,sum(IF((D2:D5="生产一班")*(I2:I5="合格"),e2:e5)),也是一样的,你可以灵活应用,不过注意,IF的嵌套最多7层。除了上面两个我常用的方法外,另外我发现网络上有一个利用数组乘积函数的,这是在百度上发现的,我推荐一下:三、sumpRoDucT()函数方式: 表格为: AbcD 1姓名班级性别余额 2张三三年五女98 3李四三年五男105 4王五三年五女33 5李六三年五女46 现在求求出三年五班女生的总余额。 公式:=sumpRoDucT((b2:b5="三年五")*(c2:c5="女")*(D2:D5))

Excel六大“条件”语句或函数功能

正确使用Excel六大“条件”语句或函数功能 一、条件求和。 1、单条件求和:统计C1公司施工的工程总建筑面积,并将结果放在E18单元格中,我们只要在E18单元格中输入公式“=SUMIF(D2:D17,"C1公司",E2:E17)”即完成这一统计。 备注:如果对Excel的函数不太熟悉,在单元格中直接输入公式有困难,我们可以用“插入函数”命令(或直接按工具栏上的“粘贴函数”命令按钮),选中你需要的函数后,按其提示操作即可完成公式的输入。 2、多条件求和:统计C2公司施工的质量等级为“合格”的工程总建筑面积,并将结果放在E19单元格中,我们用“条件求和”功能来实现: ①选“工具→向导→条件求和”命令(若没有此命令选项,可以用“加载宏”的方式来增加这一命令选项),在弹出的对话框中,按右下带“―”号的按钮(此时对话框变成类似工具条的窗口形式浮于桌面上),用鼠标选定D1:I17区域,并按窗口右边带红色箭头的按钮(恢复对话框状态)。 ②按“下一步”,在弹出的对话框中,按“求和列”右边的下拉按钮选中“建筑面积”项,再分别按“条件列、运算符、比较值”右边的下拉按钮,依

次选中“施工单位”、“=”(默认)、“C2公司”选项,最后按“添加条件”按钮。重复前述操作,将“条件列、运算符、比较值”设置为“质量等级”、“=”、“合格”,并按“添加条件”按钮。 ③两次点击“下一步”,在弹出的对话框中,按右下带“―”号的按钮,用鼠标选定E19单元格,并按窗口右边带红色箭头的按钮。 ④按“完成”按钮,此时符合条件的汇总结果将自动、准确地显示在E19单元格中。 备注:上述操作实际上是输入了一个数组公式,我们也可以先在E19单元格中直接输入公式:=SUM(IF(D2:D17="C2公司",IF(I2:I17="合格",E2:E17))),然后在按住Ctrl+Shift键(非常关键!!!)的同时按下Enter键,也可以达到上述多条件求和之目的。 二、条件计数。 统计质量等级为“合格”工程的数目,并将结果存放在I18单元格中,在I18单元格中输入公式:=COUNTIF(I2:I17,"合格"),当按下确定按钮后,统计结果――数字5即自动在I18单元格中显示出来。 三、条件格式。

条件求和的八种方法

题目要求:求姓名为aaa的销量总计是多少? 选取范围 选中a1:b8,在名称框输入my,给区域命名,以后要选中区域直接输入my 选取数据另一个快捷方式是,选中A1,Ctrl+A或是Shift+Ctrl+8 1.求aaa销量总数 解法1:在C2中输入:=if(a2="aaa,",b2,""),向下填充,再求和 解法2:在名称框输入my,数据,筛选,自动筛选,筛选中aaa,再求和 解法3:选中数据,按姓名排序,数据,分类汇总,分类字段选姓名,求和,求和字段为销量. 解法4:数据透视表,选中数据,数据,数据透视表和数据透视图,下一步,新建工作表,姓名放行字段,销量放数据字段中. 解法5:SUMIF函数在d2中输入公式,=sumif(a2:a8,"aaa",b2:b8) SUMIF语法 SUMIF(range,criteria,sum_range) Range 为用于条件判断的单元格区域。 Criteria 为确定哪些单元格将被相加求和的条件,其形式可以为数字、表达式或文本。 Sum_range 是需要求和的实际单元格。 说明 @只有在区域中相应的单元格符合条件的情况下,sum_range 中的单元格才求和。 @如果忽略了 sum_range,则对区域中的单元格求和。 解法6:DSUM函数与高级筛选类似,在A13:B13中复制标题,在下面写条件,用于多条件求和 返回列表或数据库的列中满足指定条件的数字之和。 DSUM语法 DSUM(database,field,criteria) Database 构成列表或数据库的单元格区域。数据库是包含一组相关数据的列表,其中包含相关信息的行为记录,而包含数据的列为字段。列表的第一行包含着每一列的标志项。 Field 指定函数所使用的数据列。列表中的数据列必须在第一行具有标志项。Field 可以是文本,即两端带引号的标志项,如“使用年数”或“产量”;此外,Field 也可以是代表列表中数据列位置的数字:1 表示第一列,2 表示第二列,等等。 Criteria 为一组包含给定条件的单元格区域。可以为参数 criteria 指定任意区 域,只要它至少包含一个列标志和列标志下方用于设定条件的单元格。 解法7:数组公式 是用于建立可以产生多个结果或对可以存放在行和列中的一组参数进行运算的单个公式。 数组公式最大的特征就是所引用的参数是数组参数,包括区域数组和常量数组。 输入公式=SUM(IF($A$2:$A$8="aaa",$B$2:$B$8,0)) CTRL+SHIFT+ENTER执行数组计算,自动加上花括号

Excel中实现多条件求和的三种方法

Excel中实现多条件求和的三种方法 在Excel中,一个条件的求和对大多数的用户来说并不是什么难事,但是两个或两个以上条件的求和,实现起来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简单,特别是还希望简单点、最好还不要动原来的数据。这篇文章或许能给您一些借鉴。 我以后还想关注这方面的文章(请点击这里) 在平时的工作中经常会遇到多条件求和的问题。如图1所示各产品的销售业绩工作表,我们希望分别求出“东北区”在平时的工作中经常会遇到多条件求和的问题。如图1所示各产品的销售业绩工作表,我们希望分别求出“东北区”和“华北区”两部门各类产品的销售业绩,或者在同一部门中的不同组也要求出各产品的销售业绩。在Excel中,我们可以有三种方法实现这些要求。 https://www.wendangku.net/doc/d510996342.html,/1402771418/blog/1294812317 一、分类汇总法 首先选中A1:E7全部单元格,点击菜单命令“数据→排序”,打开“排序”对话框。设置“主要关键字”和“次要关键字”分别为“部门”、“组别”,如图2所示。确定后可将表格按部门及组别进行排序。

https://www.wendangku.net/doc/d510996342.html,/1402771418/blog/1294812317 然后将鼠标定位于数据区任一位置,点击菜单命令“数据→分类汇总”,打开“分类汇总”对话框。在“分类字段”下拉列表中选择“部门”,“汇总方式”下拉列表中选择“求和”,然后在“选定汇总项”的下拉列表中选中“A产品”、“B产品”、“C产品”复选项,并选中下方的“汇总结果显示在数据下方”复选项,如图3所示。确定后,可以看到,东北区和华北区的三种产品的销售业绩均列在了各区数据的下方。 https://www.wendangku.net/doc/d510996342.html,/1402771418/blog/1294812317 再点击菜单命令“数据→分类汇总”,在打开的“分类汇总”对话框中,设置“分类字段”为“组别”,其它设置仍如图3所示。注意一定不能勾选“替换当前分类汇总”复选项。确定后,就可以在区汇总的结果下方得到按组别汇总的结果了。如图4所示。

Excel多条件求和 & SUMPRODUCT函数用法详解

Excel多条件求和 & SUMPRODUCT函数用法详解 龙逸凡 日常工作中,我们经常要用到多条件求和,方法有多种,第一类:使用基本功能来实现。主要有:筛选、分类汇总、数据透视表、多条件求和向导;第二类:使用公式来实现方法。主要有:使用SUM函数编写的数组公式、联用SUMIF和辅助列(将多条件变为单条件)、使用SUMPRODUCT函数、使用SUMIFS函数(限于Excel2007及以上的版本),方法千差万别、效果各有千秋。本人更喜欢用SUMPRODUCT函数。由于Excel帮助对SUMPRODUCT函数的解释太简短了,与SUMPRODUCT函数的作用相比实在不匹配,为了更好地掌握该函数,特将其整理如下。 龙逸凡注:欢迎转贴,但请注明作者及出处。 一、基本用法 在给定的几组数组中,将数组间对应的元素相乘,并返回乘积之和。 语法: SUMPRODUCT(array1,array2,array3, ...) Array1, array2, array3, ... 为2 到30 个数组,其相应元素需要进行相乘并求和。 公式:=SUMPRODUCT(A2:B4, C2:D4) A B C D 1 Array 1 Array 1 Array 2 Array 2 2 3 4 2 7 3 8 6 6 7 4 1 9 5 3 公式解释:两个数组的所有元素对应相乘,然后把乘积相加,即3*2 + 4*7 + 8*6 + 6*7 + 1*5 + 9*3。计算结果为156 二、扩展用法 1、使用SUMPRODUCT进行多条件计数 语法: =SUMPRODUCT((条件1)*(条件2)*(条件3)* …(条件n)) 作用: 统计同时满足条件1、条件2到条件n的记录的个数。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