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心理学新进展

心理学新进展

心理学新进展
心理学新进展

态度研究现状及其发展趋势

董敏教育科学院

摘要:态度研究作为社会心理学的一个重要领域,一直受到人们的关注.发展至80年代代,人们开始以新的视角来看待态度问题,对态度的研究也出现了一系列的进展,产生了许多新的观点和理论,并且这种发展变化将不断持续下去。在态度研究的各方面已经非常丰富的今天,本文旨在对态度研究的过去,将现在和未来进行一次较为清晰的论述.

关键词:态度行为计划行为理论态度强度

1.前言

态度研究一直以来都是社会心理学研究的重点,其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就是把态度与对行为的预测直接联系起来,从而使我们对行为预测能有一个宏观地把握,所以其实践意义和理论意义都非常重要。关于态度的定义很多,通常态度表达的意义是对某件事物喜欢或者不喜欢的心理倾向,也有的把它具体为对某事物认知和情感倾向。既然是心理倾向,也就是一种心理的准备状态,它会在某种程度上影响行为方式,Baron提到态度的ABC模型,认为态度包含情感(Affective)、行为(behavior)、认知(cognitive)3 种成分,这里的行为成分指的是行动或行为的意图这种心理倾向[1],而不是真正的行为。Upmeyer等人认为行为指的是判断、决策、明显的行为序列过程,而且行为是潜在的态度的表达[2]。由此可见态度和行为的关系非常紧密。另外,态度有强度这个指标,比较强的态度不易改变,能够影响信息的判断和决策过程,因此也能够影响相应的行为[3]。但是早期很多研究结果都不容乐观,Wicker 等人认为“态度与行为的直接相关程度很低,以至于心理学家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4]所以早期的研究侧重于行为与态度的关系不一致的内部原因的研究,近几十年来,出现了大量的研究,并且卓有成效。很多心理学实验都发现态度对被试的记忆、判断、思考和选择等都有影响。对态度的研究也就很快成为社会心理学研究的重点课题,而且还数次成为社会心理学研究的热点课题。

2.态度研究的历史

早期态度研究领域在方法上以测量为主,在理论上研究态度的性质,组织原理,改变原理等。

2.1上世纪20-30年代

这个时期以博格达斯和Thurstone等人为代表的对态度测量的研究.几乎吸引了当时的社会心理学的全部研究力量。对态度的测验主要是用问卷和态度量表这两种方法。Allport &Harlman最早采用选择作答方法研究态度。被试只需简单的用“赞成”或“不赞成”回答研究者提出的问题。虽然Thurstone也采用这种方法,但是他在精确的数量化方面作了很大的改进。不过他制成的态度等距量表在数量化上是精确了,量表的编制过程却又比较复杂。因此Likert把Thurstone的等距量表改进成制作方法更简便的等级量表。

在研究态度的性质方面,早期最有影响的是Allport G.W.关于态度的定义,他认为所谓态度就是一种生理和神经的准备状态,这种生理的和神经的准备状态通过经验组织起来,对个体的行为能够起动力性和指导性作用。Kretchiner E等人则把态度定义为:“一种和人所处环境有关的动机,情绪,知觉和认识机构。”Kagan综合各方面的定义,提出态度的本质是一种有组织的,持久的信念和情感,并使个体以某种特定的方式发生行为的倾向。大多数心理学家都同意:态度是社会个体对客观对象的一种心理倾向.这种倾向包括认知,情感和行为倾向三种因素,任何一种心理倾向如果包含上述三种因素,都可以称为态度。同时期还有Katz等人及美国社会心理学家R.T.Lapierc对态度的认知成分及其相互关系进行的研究。

2.2上世纪30-60年代中期

这一时期在方法上Osgood将语义分化法引入到对态度的测量中,克服了Thurstone和Liken量表将态度简单化的不足。但Osgood的语义分化法也有不足,被试觉得研究者所提的问题很抽象。针对这个问题,Triandis把Osgood的方法加以改进,形成新的态度研究方法:行为分化法。此外还有J.B.Taylor等人创造的自我报告法:S.W.Cook等人提出的行为观察法、投射技术和生理测量等。

同时在态度的转变问题上也取得了一系列的成果。在理论上有Heider的平衡理论,主要是研究人际关系和人与所从事的社会实践的关系的一致性原理。他提出了P-O-X模型。模型假设P是认知者,O是P认知的另一个人,P与O双方建立起一定的感情,x是第三者的人或事物。Heider认为P-O-X的关系如果相适应,则P-O-x的体系呈均衡状态,P的态度就不需要转变。反之,则要对这种认知体系加以改变。此外,还有Osgood&Tannerbaum的一致理论和Festinger 的认知不协调理论。Osgood&Tannerbaum的一致理论是Heider的平衡理论的特例,主要用于解释读者,听众,观众对各种社会机构所传播的消息,所讨论的问题的态度以及态度改变;在Festinger的认知不协调理论中,他认为当个体所具有的认知因素之间出现不协调,不一致时,个体将体验到心理上的不愉快和紧张。这种心理紧张具有动机的性质和效应,驱使个体采用各种手段去减轻和消除紧张,恢复协调;Kelman提出的态度改变过程,他认为态度的形成和改变有三个不同的过程:服从,认同和内化。

2.3上世纪60年代中期.80年代中期

此时期,Jones&Gerard提出了态度的三段论模式,后由Ben加以发展和补充。在这个模式中,小前提是个体对态度对象的陈述,大前提是人们对这些认识理解的情感评价,评价的结果就是态度。态度的三段论模式为理解态度的组成,态度的改变,态度与行为的关系提供了很好的理论框架。但是由于模式完全是逻辑推理型的,在定量分析和测量工作上难以应对。Fishbein&Ajzen提出了理性行为理论。该理论有一个基本的前提假设:人类是理性的,可以系统使用对他们有用的信息。在这个理论模式中,个体对态度对象的信仰和评价产生态度,态度直接作用于行动意向,从而影响行为。美国社会心理学家麦克圭尔说:“如果把对态度测量的研究看作是导致社会心理学的第一次繁荣,把对态度转变的研究看作是导致了社会心理学的第二次繁荣的话,那么我们正在经历由对态度系统的研究所导致的社会心理学的第三次繁荣。”[5]他的论述使我们对态度研究的现在可见一斑。

3.态度研究的现在

相对于以往,现在的态度研究在态度的概念,结构.测量,转变等各方面都不断的得到丰富和深化。

3.1在理论上的丰富和深化

态度研究在理论上的丰富和深化首先体现在对态度结构的系统研究上。在对态度系统结构的研究中,凯尔曼等人提出了一种界面结构理论,认为在态度系统中存在一个基本的界面,这个界面把态度分成两个部分,界内的是态度系统中的坚固的部分,界外的是态度系统中容易产生变化的部分。态度系统中的坚固部分不仅限定了那些易于改变部分的范围,而且还影响到在力消失后,那些发生变化的部分返回原先位置的程度[6]。勒威等人及德伯克和万利尔等人的试验都支持了这种界面结构的假设。对这两个层面进行的态度研究以及认知心理学的发聂又导致了双重态度模型理论的提出。上世纪90年代中期,Greenwald和Bannaji在分析了大量研究文献的基础上提出了内隐性社会认知。并进而提出了一种关于态度的新概念:内隐态度。Wilson和Lindsey等人则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双重态度模型理论。这种模型理论认为人们对同一态度客体能同时有两种以上不同的评价:一种是自动化的内隐的态度;另一种是外显的态度[7]。当态度发生改变时,人们由旧的态度改变到新的态度,但是旧的态度仍然留存

在人们的记忆中潜在的影响人们的认识和行为。并且对此模型理论已有大量的实证支持,如Bannaji和Hardin的研究发现刻板知识在社会判断中能够被无意识的迅速的激活和使用。这与双重态度假设中存在自动化的内隐态度是一致的。Doviodio,Faro和Greenwald等人的研究也发现人们有自动激话的内隐态度[8]。Wilson和Lindsey等人的一项研究发现,人们在有时间限制的条件下,某些原来有效的态度改变技术并没有导致态度的改变,而这一点可以看作是对双重态度的支持。认知心理学的发展对态度研究的影响还体现在态度的认知加工经典理论的提出。态度加工的两个比较经典的理论是:认知一致理论,包括不协调理论和平衡理论;另一个是认知整合理论,该理论关心的是人们如何把关于态度客体的知识和观念形成一个整体态度。对此所作的比较好的解释是Anderson的信息整合理论。此外,自动和控制加工、序列加工与平行加工等认知加工理论也已应用到态度研究中。如把平行加工模型应用到态度研究中就可以有助于解释态度的不稳定性问题。因为,如果态度是平行加工的结果,那么加工也同时访问了所有和态度相关的成分,所以如果改变系统的一个方面,态度也就可能发生变化。其次是相对于早期Osgood的语义分化量表,现在提出了意义与维度模型、屡性与评价模型和需要递减模型等理论。这些理论认为态度是由多重维度构成的,每个维度都代表了一个评价的向量。在此基础上,对态度系统就形成了三方面的研究:在单一的维度上形成多重态度,在多重维度上形成单一的态度和在多重维度上形成多重态度。

3.2在方法上的丰富和深化

赫尔曼·哈肯以及韦德里希赫和哈格等人具体探讨了态度转变的统计学规律,并提出了态度转变的动力学和统计学相结合的数学模型如态度转变的协同模型等。他们用福克-普朗克方程描述了态度从平衡到不平衡,尤其在变化的临界点附近态度改变概率分布的一般图景,求得福克.普朗克方程含时间参数和不含时间参数的半定量及定量解[9]。这对态度研究而言是个很好的工具。其次。在双重态度模型的实证研究中,Gaertner和Doviodio采用自我报告和内隐测量技术(如启动技术)去分别获得态度中自动化和控制的成分。他们认为自我报告的态度和态度的潜在反应测量都是有效的测量,能预测不同类型的行为。

4.态度与行为的关系研究

虽然态度和行为的关系是社会心理学古老的话题,现在研究应用和发展都比较多,而且其研究的思路也在不断的改变,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现在大多数研究都是用自我报告法作为测量态度的方法,自我报告法有其很多的缺陷,比如人们可能隐藏其真实的意图。所以现在的研究多用内隐的方式,或者访谈、观察、试验等等方式作为补充或新的尝试。

(2)大多数研究态度和行为的测量之间必有一个时间延迟。虽然说态度是一个相对稳定的评价系统但并不是说态度是不变的,获得特殊的事件、知识、情感、或外部环境变化都可能会改变态度。所以时间间隔很可能是一个该控制的变量,可是很少有研究对时间间隔控制,这些研究时间间隔有长有短,有一个月的,也有几周的,十分不规范,所以如何解决这个时间延迟是今后研究的一个主要问题。

(3)虽然态度是稳定的心理评价,可是态度并不是一个完全不会改变的心理量,实践研究证明,态度也会随着很多条件改变,比如态度强度可以随年龄等因素发生变化,比如有的研究发现找工作这样的一个行为,态度可能都不是呈现直线变化,而是一个逐渐降低的过程[10],而现在的大多数研究都没有考虑到这个问题,很少涉及动态的追踪研究。不仅仅态度不是一个稳定的因素,其他的如自我效能感、意图、态度强度等等也不是稳定的,是动态变化的。如果不考虑到动态变化这个因素,则我们的结论可能就是不准确不全面的甚至是完全错误的。所以未来的研究更应该考虑用时间序列这个思路去研究。

(4)很少有对这几个模型综合研究的,一般的研究都是用方便的原则只用一种理论作为框架,至今还没有研究去探索究竟在什么情况下用什么理论,也许不同类型的态度行为可以用

不同的方法来预测,但这些尚无明确的定论。而且我认为这些理论未必是孤立存在的,也许它们之间有嵌套作用,比如态度的强度可以嵌套在计划行为理论中成为它的一部分,而计划行为理论由可以嵌套在内隐态度和外显态度中[15]。作理论比较分析,而不仅仅做相关分析,这也许可以作为未来研究的发展方向。

(5)态度行为关系的研究,有很大的发展前景,无论是消费,管理,犯罪,健康等等都会涉及到通过态度的转变来预测行为,多学科的研究往往是不同重点的,所以采用的理论也有很大的差异。

综上所述,态度研究是社会心理学研究领域中最古老的话题之一,态度研究的分支领域已经非常丰富,但态度研究仍在不断发展变化,并且态度研究的这些变化不仅使得我们对态度的结构与态度的改变的认识有了飞跃性的进展而且对促进社会心理学的研究也具有重要意义。一个新理论的提出会对态度研究的各个领域都产生深远的影响,例如当代认知心理学的研究及提出的新理论,在促进了态度的认知研究的同时也丰富了态度的概念内涵,并对解决有关态度经典理论的分歧提供有效的途径,但要发展成熟完善仍需不断努力。未来,态度研究在诸如态度的形成,态度建构,态度改变,态度测量,态度与行为一致性等各方面将会继续得到发展深化和完善。

参考文献

[1] Baron R A, Byrnt D, Suls J. Exploring social psychology. 3thed. Allyn and Bacon, 1988: 79-82.

[2] Upmeyer A, Six B, et al. Attitudes and Behavioral Decisions,Springer Verlag New York Inc, 1989: 1-2.

[3] Skitka L G, Bauman C W, Sargis E G. Moral Conviction;Another Contributor to Attitude Strength or Something More?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2005, 88(6):895-917.

[4] Cooper J, Croyle R T. Attitudes and attitudes change. Annual Review of Psychology, 1984, 35: 395-426.

[5]McGuire.W.J.The structure 0f Individual Attitudes And Attitude System,In A.R.Pratkanisetal eds,Attitude Structure and Function Hillsdale,NJ:Lawrence Erlbaum Associates.1989.

[6]Kelam.H.C.The Role of Action in Attitude Change.In H.Howe&M.Page(eds.),Nebraska Symposium on Motivation,1979.

[7] Hagger M S, Chatzisarantis. N L D. First~ and higher-order models of attitudes, normative influence, and perceived behavioural control in the theory of planned behaviour. The British Journal of Social Psychology, 2005, 44 :513-536.

[8]张林,张向葵.态度研宄的新进展:双重态度模型.心理学进展[J]:2003.17(2).

[9]常蕤,罗冠中,蔡圣刚.态度测量的新进展:二值概率展开模型及一般形式.心理学探新[J].2006(1):79-84.

[10] Wanberg C R, Glomb T M, Song Z L. Job-Search Persistence During Unemployment:

A Wave Longitudinal Study. Journal of Applied Psychology, 2005,90(3): 411~430.

2018年最新高等教育心理学选择题(附答案)

2018年最新高等教育心理学选择题(附答案) 1、由医疗实践中的问诊法发展来的心理学研究方法是()。A A. 个案研究法; B. 观察法; C. 定性研究法; D. 定量研 究法 2、人的认知过程、情绪情感和意志统称为()过程。 B A. 个性心理; B. 心理过程; C. 心理现象; D. 个性倾向 性 3、心理学是一门研究()的学科。 D A. 社会对心理制约; B. 心理现象产生机制; C. 心理的发生、发展; D. 人的行为和心理活动规律 4、与社会性需要是否满足相联系的心理活动是()。 B A. 情绪; B. 情感; C. 心境; D 应激 5、在自然环境下,使用实地体验、开放性访谈、参与型与非 参与型观察、个案调查、文献分析等方法对人的心理现象进行深 入细致和长期的研究方法是()。 C A. 个案研究法; B. 观察法; C. 定性研究法; D. 定量研 究法 6、某大学生既想自主创业,但同时又不想耽误学习,这属于 动机冲突中的()。 B 39 A .趋避冲突; B .双趋冲突; C .双避冲突; D .双重趋避 冲突

7、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D A .遗传素质是个体心理发展的决定因素; B .环境和教育是 心理发展的物质基础; C .实践活动和主观能动性是心理发展的 关键因素; D .人的心理发展是遗传和环境相互作用的产物 8、不少大学生恋爱态度呈现轻率化的现象表现为()。 A A . “ 不求天长地久,但求曾经拥有” ; B . “ 爱人只 有一个,情人可以多个” ; C .主观学业第一,客观爱情至上; D . “ 儿女情长,英雄气短” 9、大学生情绪情感发展最突出的特点是()。 A A .具有两面性; B .具有稳定性; C .具有外显性; D .具 有境遇性 10、属于人的心理发展特点的是()。 B A .集中性与分散性; B .连续性与阶段性; C .平衡性与差 异性; D .方向性与可逆性 11、学校教育中通常采用的()措施体现了外部动机的理论。C A. 正强化; B. 负强化; C. 奖惩; D. 间接强化 12、()指的是个人按自定标准评价自己的行为之后,在 心理上对自己所做的奖励或惩罚。 D A. 直接强化; B. 间接强化; C. 奖惩; D. 自我强化 13、下位学习、上位学习和并列结合学习实际上是知识()的三种模式。 C

【社会心理学论文】3000字的社会心理学论文范文

导读:这篇论文是通过两点简单的社会心理学论文实验研究对社会心理学的实验方法的可用性问题从理论上作了初步探讨。深入了解话题的其中精髓,讨论是围绕着实验方法用做于社会心理学问题的有效性和现实性问题进行展开讨论 一、实验社会心理学概念 社会心理学是一门研究和社会有关的心理学问题的学科,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已经形成了一门较为成熟的学科。作为一门科学,其创始人冯特提出了两种研究取向,即自然科学的取向或者说心理学取向的社会心理学即实验社会心理学和文化科学的取向或者说社会学取向的社会心理学。 实验社会心理学是以实验方法研究社会心理现象的社会心理学分支。实验社会心理学对社会心理现象不作玄学思辨或空洞理论的探讨,而是通过实验,根据实验数据作出相应的结论。实验社会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各种各样复杂的社会心理现象;实验社会心理学所运用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包括实验室实验法在内的一切客观方法, 主要有:实验室实验、现场实验、系统观察、比较文化的研究、档案研究、测量法、统计法(包括相关法)、模拟法、访问法、问卷法等。每一项实验社会心理学的研究,或采用上述一种方法,或同时采用几种方法,所得结果比较准确和可靠。 二、实验社会心理学研究的特征 1、实证主义 实证主义是社会心理学研究最为鲜明的特征之一。持实证主义观点的人认为,科学的社会心理学的任务就是通过观察、实验、以及抽样调查收集各种经验数据。他们认为,唯有采取实证的方法才能达到科学的真理,唯有可被这种方法接近的现象才是科学的兴趣所在,才能被纳入社会心理学的研究视野。 实证主义直接衍化了社会心理学中的客观主义(主张数据及其收集过程应剔除偏见)、行为主义(主张只着眼于外显行为,坚决排斥直觉主义、心灵主义以及现象学)和操作主义(主张社会心理学使用的概念,其意义不能来自经验过程之外)。 2、实验主义 自20世纪20年“实验社会心理学之父”F.奥尔波特那本全面介绍实验成果并系统阐述其个体主义立场的《社会心理学》发表,公认为是“实验社会心理学”(也叫“科学社会心理学)诞生的标志,他首次将社会变量系统引入实验室中以后,以实验作为自己的基本研究手段的心理学的社会心理学家实际上成了社会心理学的主流。 受实证主义影响,心理学取向的社会心理学家们在研究方法上极力向一些精密学科靠拢,重定量而轻定性研究,力图在控制得十分严格的实验室中通过对变量的操纵来确定社会现象之间的关系,以致实验法,尤其是实验室实验基本成了心理学的社会心理学即实验社会心理学寻求答案问题的唯一方法。

概念学习的心理学研究成果与新进展

概念学习的心理学研究成果及新进展 概念是任何一个学科知识体系最基本的构成元素。若干概念及其相互关系构成规则(又称命题、定理或公式),概念和规则构成了学科的知识体系。概念也是思维的基本单位,概念学习是意义学习中最基本的类型,掌握概念是个体学习规则、解决问题乃至进行创造的必要前提。对概念的学习深化了人类对客观世界的认识,简化了人类认识的具体过程,因此,在心理学逐渐形成和发展的一百多年的时间里,概念的学习和教学一直是心理学研究的主要问题一。 在过去很长一段时期,我国的课堂教学在很大程度上忽视了概念教学的专门性和特殊性。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有关概念教学心理机制的研究在我国日益受到重视。概念是如何获得和发展的、有哪些因素影响概念的学习和教学、学生已有的概念对学校里的概念教学有什么影响等日渐成为我国心理学界和教育学界关注的领域。因此,梳理和利用教育心理学的已有研究成果十分有意义,也是进一步指导实际教学的基础。下面,我们将依次介绍心理学研究对概念的界定与分类、概念学习机制的心理学理论、对概念教学具有实际指导意义的研究概念转变的相关成果,以及相关研究的新进展。 一、概念的定义及分类 心理学认为概念(concept)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本质特征的认识。概念具有不同的等级和层次并用一定的词来记载和标志。心理学者从四种不同角度对概念进行了划分。 1.根据概念学习的方式进行划分。比如,维果斯基提出的日常概念和科学概念。日常概念也叫前科学概念,指没经过专门的教学,由个体在日常生活中通过辨别学习、积累经验而掌握的概念。科学概念则是指在教学过程中通过揭示概念的内涵而形成的概念[1]。 2.基于概念本身的复杂程度来区分。比如,奥苏贝尔提出的初级概念和二级概念。初级概念是指通过分析概念的正反例证可以概括其关键特征的概念。二级概念比初级概念更复杂,不是经过观察正反例证而是直接通过同化定义获得。例如“,三角形”是一个初级概念,观察比较不同的图形(三角形、六边形、矩形、圆形等)可以掌握其关键特征“;等边三角形”则是一个二级概念,是在初级概念“三角形”的基础上增加了“三条边相等”这一属性的概念。再如,加涅所提出的具体概念和定义概念。具体概念是指可以通过观察直接获得的概念;定义概念则是指只能通过下定义的方式来界定的概念。又如赫尔斯提出的易下定义的概念与难下定义的概念。其中,易下定义的概念关键特征明显,易用某种规则加以揭示;难下定义的概念则关键特征不明显,不易用某种规则揭示。 3.依据概念研究的方法划分。比如将概念区分为自然概念(naturalconcept)和人工概念(artificialcon-cept)。自然概念是指在人类历史发展过程中自然形成的概念,在自然界中存在相应的例证。人工概念是指在实验室条件下,为模拟自然概念的形成过程而人为制造出的概念。它起源于赫尔的研究(Hall1920)。 4.基于概念所揭示的关键属性的特点分类。这样的概念分类体系既有心理学家提出的,也有约定俗成的。比如:具体概念(concreteconcept)与抽象概念(abstractconcept)。具体概念是按事物的指认属性形成的概念;抽象概念是按事物的内在、本质属性形成的概念。布鲁纳根据概念的关键属性与概念定义之间的关系区分了三种类型的概念:合取概念、析取概念和关系概念。合取概念(conjunctiveconcept)是根据同一类事物中单个或多个相同属性形成的概念。这些属

考试必备高等教育心理学案例讲课讲稿

考试必备高等教育心理学案例 本答案非标准答案,只是配合教学整理简易要点,如果参加考试答题应在此基础上再做概念和理论的详细解释为好,另答题知识也非标准答案,只是本人一家之言,有些参考了张奇老师的教学内容,在此表示感谢!;综合练习题源于历年真题,由于目前考试主要是案例分析,为此部分论述题没有收录,有些只是回顾而非完全原始题的模板,特说明 2-1一位新教师用半节课的时间讲完一节课的内容。你怎样帮助他改进教学? 知识点:教学监控能力的问题 分析:讲的太快,内容设计不好,提高监控能力、自我监控。 2-2一位教师只顾讲课,不与学生接触,对不对?错在哪? 知识点:涉及师生交往 分析:不与学生交往的危害,改善师生关系,主动和学生交流,主动权在老师。 2-3一位教师经常当面讽刺学生,对否?错在哪里?怎样改正? 知识点:教师威信、教师期待 分析:对学生的期待是消极期待,不利于建立教师威信,应以鼓励为主,与学生交往,正确的期待。 2-4一位教师经常背后嘲笑某学生,错在哪? 知识点:教师期待P33 分析:教师说学生不好是负面期待,有两个结果,一是发奋努力,二不学了。首先不要对学生嘲笑,这样伤害了学生的自尊心。其次,应给予学生积极的期待,使其变得自信和自强, 并激发出强烈的学习热情和积极性,向着教师期待的方向发展。 2-5一位教师上课学生经常起哄,怎么办? 知识点:教育机智 分析:机智处理,将不良的危害减到最小,与学生心平气和谈判,发现原因,改正,承诺,先分析原因,再解决问题。 2-6学生集体罢课怎么办? 知识点:教育机智 分析:妥善处理人为的突发事件,教师要沉着冷静,采取有效措施,避免事态激化,最大限度控制消极影响。 3-1某钢琴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当众熟练演奏一曲,然后让学生自己练习,半小时后逐一进行检查,问这种教学方法是否合适?

社会认知心理学研究的新进展_朱新秤

社会认知心理学研究的新进展 朱新秤 中山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广州510275) 摘要文章从社会认知研究的隐喻、情感与认知、社会情境认知、交流与认知、内隐社会认知与心理控制几个方面概述了90年代以来社会认知心理学研究的一些最新进展,并对此作了简要的评价。关键词社会认知心理学,目标明确的策略家,情感,交流 分类号B849:C91 从70年代开始,社会认知过程的研究一直在社会心理学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这方面的研究称之为社会认知或社会认知心理学。90年代以后,社会认知心理学的研究出现了一些新特点,取得了许多不同于以往的新成果。 1从/朴素科学家0、/认知吝啬者0向/目标明确的策略家0转变 在社会认知的研究中,存在一些隐喻(m eta p ho r),它是对人的社会认知特点的总看法,对于社会认知的研究有重要的影响。社会认知心理学的发展是与这些隐喻的变化联系在一起的。 70年代以前,社会认知研究中的隐喻是,人是一个/朴素的科学家0,在社会认知的过程中,象科学家一样,寻找、确定事件产生的原因,以达到预测和控制的目的。社会心理学家在这些隐喻的基础上提出了一些社会认知的模式。Kelly(1967)就提出了归因协变理论,认为人们在归因时会考虑客观刺激、行动者、情境三方面的因素共同作用,根据一贯性信息、一致性信息、区别性信息来对事件产生的原因进行归因。但是随着社会认知研究的深入,社会心理学家越来越多地发现,人在社会认知的过程中并不完全地、精确地运用所获得的信息,导致社会认知、社会判断中出现大量偏差,特别是随着信息加工心理学对于社会心理学研究的影响,从70年代开始,社会认知中/朴素科学家0的隐喻开始向/认知吝啬者0转变。 /认知吝啬者0的隐喻认为,人们在社会认知的过程中,面临的信息往往是不确定的、不完全的、复杂的,在对它们进行加工的过程中,达到最满意的合理性是困难的。人的认知资源是有限的,人在社会认知的过程中常常偏爱策略性捷径,而不是采用精细的统计学的分析,以尽量节省时间和加工资源。人偏爱用最小限度的观察去产生社会判断的策略加 本文初稿于1999-08-30收到,修改稿于1999-11-16收到。

高等教育心理学复习整理

高等教育心理学复习整理 1、心理学是研究心理现象与其规律的科学。 2、心理现象的研究包括行为研究和心理研究。心理研究包括 无意 识研究和有意识研究。所谓意识,就是能为个体所清晰觉察的心理活动。是人的精神生活的总要特征,也是人的心理活动的主导方面。正是因为具有意识,人才能够觉察到作用于感官的外部世界,人才能够认识客观事物的特征与其联系,并能主动的去改造客观世界;人也才能觉察到自己的主观世界,明确自己的行为动机和内心需要,了解自己的认知过程与情绪状态,知道自己的心理特征和行为特点。由于具有意识,人不仅能够认识事物、评价事物、认识自身、评价自身、而且能够实现环境和自身的能动的改造。 3、个体心理系统? 答:个体心理系统是指个人所具有或在个人身上所发生的心理现象。包括心理动力、心理过程、心理状态和心理特征四个方面。 1)心理动力,该系统决定着个体对现实世界的认知态度和对活动对象的选择与偏向。主要包括动机、需要,兴趣和世界观等心理成分。 动机的基础是人的各种需要,即个体在生理上和心理上的某种失衡状态。

人的需要有生理的、社会的需要,物质的需要、精神的需要。 兴趣是一种人对事物进行深入认知的需要,是需要的具体体现。 世界观则对人的需要进行调解和控制,并由此确定个体对客观世界民的总体看法与基本态度。 2)心理过程,人的心理是一种动态的活动过程,包括认知过程、情绪过程和意志过程。他们从不同的角度能动的反映着客观世界的事物与其关系。 a.认知过程是个体获取知识和运用知识的过程,包括感觉、知觉、记忆、思维和语言等。 b.人在认识客观世界的时候,不仅能反映事物的属性、特征与其联系,还会对事物产生一定的态度,引起满意、喜爱、爱慕、厌恶、憎恨等主管体验,这就是情绪过程。它是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自己的需要而产生的态度体验。可以说客观事物是情绪体验的客观来源,而人的需要是情绪产生的客观原因。 c.人不仅能认识世界,对事物产生肯定或否定的情绪,而且能在自己的活动中有目的、有计划的改造世界。这中自觉的能动性,是人和动物的本质区别。心理学把这种自觉的确定目的、并为实现目的而有意识的支配和调节行为的心理过程,叫意志过程。 3)心理状态 心理状态就是指心理活动在一段时间里出现的相对稳定的

心理学新进展作业

河南大学 题目:简述积极心理学的发展概况 姓名程欣 学号 104753100585 学院教育科学学院 年级专业 01级应用心理学 课程名称心理学研究新进展

简述积极心理学的发展概况 摘要:积极心理学是20世纪末兴起于美国的一股重要心理学力量,其研究主要 集中于积极的情绪体验、塑造积极的人格特征和积极情绪与健康的关系上。该文从研究目的、研究方法、研究内容和与人本思想的关系上对积极心理学进行概括介绍,认为其将推动心理学向前发展。 关键词:积极心理学;人本主义思想;心理健康 Abstract: Positive psychology is rise at the end of the 20th century in the United States a share important psychology power, its research mainly focus on the positive emotional experience, shaping positive personality traits and positive emotions and healthy relationship. In this paper, research purpose, research methods, research content an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humanistic thoughts on positive psychology was summarized introduction, think it will push forward the development of psychology. Keyword: Positive Psychology; human-oriented thought;Mental Health 前言 自1997年Seligmen在就任APA主席一职后提出“积极心理学”这一思想以来,愈来愈多的心理学家开始涉足此研究领域,逐渐形成了一场积极心理学运动。积极心理学主张应对普通人如何在良好的条件下更好的发展、生活,如何使人的潜能得到充分的发挥等方面进行大量的研究。研究人性的积极方面,研究人类的力量和美德,并探索如何增强人性中的积极层面,帮助人们不断的发展和完善自己,这将是更具有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的事情。 一、从积极心理学的研究目的来看 积极心理学的目的在于寻找“人类有效地充分发挥自己功能的本质是什么?什么样的人能够获得更好的进化适应技能和学习性技能?尽管面临许多困难,但大多数人仍然设法会使自己过一种有尊严、有目的意义的生活,对这一现象又怎样解释呢?”1 积极心理学认为心理学有三项使命:治疗精神疾病、是人们的生活更加丰富充实和发现并培养有天赋的人。而二战后,心理学成了一门大力治理与治疗的科学,它的研究焦点集中在测评并治愈个人心理疾病,其中约有95%的研究是关于抑郁、焦虑、偏见等负性情绪的研究,在对精神疾病的了解和疗法取得巨大进步的同时,心理学却忘记了它的另外两项使命。在对预防心理疾患的研究中,研究者们发现,对于抵御心理疾患其缓冲作用的是人类的力量:贱人、人际关系、技能、创造力、勇气、乐观、信阳、希望、未来的憧憬、洞察力、才能和智慧等等,因此积极心理学更强调研究人性的优点与价值,并认为,心理学不仅仅应对损伤、缺陷和伤害进行研究,它也应对力量和优秀制品进行研究;治疗不仅仅是对损伤、缺陷的修复和弥补,也是对人类自身所拥有的潜能、力量的发掘;心理学不仅仅

高等教育心理学知识点整理精编版

高等教育心理学知识点 整理 公司内部编号:(GOOD-TMMT-MMUT-UUPTY-UUYY-DTTI-

《高等教育心理学》知识点整理总结 一、单项选择题 1.教育心理学是教育学与心理学的交叉学科。 2.构造主义者认为心理是由不同的元素构成,代表人物是冯特(实验法)。 3.机能主义者认为心理学应研究心理的功能、机能,代表人物:詹姆斯(意识 流)。 4.行为主义者认为心理学应研究可观察、可操作的行为,强调S-R联结。 5.完形主义者(格式塔)认为心理是一个完形,整体大于部分之和。 6.佛罗伊德提出了本我、自我、超我。 7.1903年,桑代克出版了《教育心理学》,标志着科学的教育心理学诞生。 8.教师职业角色意识形成的过程:角色认知阶段、角色认同阶段、角色信念阶 段。 9.教师对学生的(期望)会使学生朝向期望的方向去发展。 10.学习分为:知识的学习、技能的学习、行为规范的学习。 11.根据新知识与原有认知结构的关系把学习分为:下位学习、上位学 习、并列结合学习。 12.尝试-错误学习理论的基本规律:效果律、练习律、准备律。 13.知识学习的三个过程:知识获取、知识保持、提取和应用。 14.桑代克用“形状直觉”理论支持了相同元素说。 15.柯勒用“纸下觅食”实验支持了关系转换说,批判了相同元素说。 16.贾德用“水下打靶”实验支持了经验泛化说。 17.知识的分类:陈述性知识(表征方式为命题、命题网络、图式)和程 序性知识(表征方式为产生式)

18.知识的获得:知识的直观、知识的概括。 19.重复、抄写、画线、记笔记属于复述认知策略;口诀记忆法、谐音记 忆法、做笔记属于精细加工策略;列提纲、画图属于组织策略。 20.记忆按内容分为五种:形象、情景、语词逻辑、动作记忆;按时间长 短分为:感觉记忆、短时记忆(容量为7+-2个组块)、长时记忆。 21.创造性的基本特征是发散思维,即求异思维。 22.皮亚杰用“三山实验”说明了幼儿自我中心阶段。 23.态度的结构:认知成分、情感成分、行为成分。 24.态度与品德学习的一般过程:依存——认同——内化。 25.维果斯基提出了最近发展区。 26.刺激控制教学模式基于强化理论;科学探究教学模式基于认知发展学 习理论;现行组织者教学模式基于有意义接受学习理论。 27.服从与从众的区别在于是否为压迫性的。 二、名词解释题 1.学习:就是人和动物所共有的,凭借经验而形成的相对持久,稳定的行为和行为潜能的变化。 2.人格:又叫个性是在先天遗传素质的基础上通过与后天环境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相对稳定的,独特的心理行为模式。 3.态度:是通过学习而形成的,影响个人的行为选择的内部准备状态或反应的倾向性。 4.从众: 在群体压力之下,个体放弃原有的观点和行为和群众保持一致的现象。 5.记忆: 过去经验在人脑中的反应。 6.心理学: 研究人的心理,行为,规律的学科。

社会心理学前沿

社会心理学新进展 冯丽娟2008年4月授课体系 第一版块:国际社会心理学新进展的几大研究领域 第二版块:社会心理学与健康 第三版块:社会心理学应用于工作领域:工作满意度、助人行为和领导 第一版块:国际社会心理学新进展的几大研究领域 关于自我的研究关于社会认知的研究关于亲密关系的研究关于人际互动的研究应用社会心理学的研究一、关于自我的研究 (一)国外的研究:自我保护、自我评价和自我改变 1、自我调节 拥有良好自我观的人,通常是幸福的,对未来有积极的预期,并能激发指向美好未来的行为。当他们的自我受到损害时,他们会努力减少损害,进行自我改变和自我修复。 认知失调理论、自我肯定理论和社会比较理论 从长远来看,拥有相对准确的自我观,能够帮助维护自尊,因为个体可以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寻求增加自尊的情境而避免威胁自尊的情境。 2、自我关注 “自我”的凸显性“聚光灯效应”、“透明错觉” 过分的自我关注“妄想综合症” (二)国内的研究:自我价值定向理论与价值观研究 金盛华在最新版的《社会心理学》(2005)中提出“自我价值定向理论(self-worth orientation theory)” 自我价值定向是指个人的自我价值定位(选择)和自我价值状况,决定着个人指向特定对象(包括自身)和在特定情境中的社会行为,并且,个人与周围世界、他人及其与作为客体的自我的关系,也是由其自我价值定位和自我价值状况决定的。 主要概念:自我价值与自我价值定位、自我价值感、自我价值支持、自我价值保护 二、关于社会认知的研究 (一)国外的研究:无意识过程、偏见和文化 1、无意识认识:“单纯暴露效应”;熟悉滋生喜欢 2、表情识别的跨文化性 基本的面部表情及其识别有很大的跨文化普遍性,然而,不同文化下的情绪表达规则有很大不同。 3、基本归因错误 把事件的原因更多归于性格倾向方面的因素,而较少归因于情境因素。 (二)国内的研究:社会认知与社会表征 内隐社会认知(implicit social cognition)如,内隐攻击性的研究,内隐自尊的研究,内隐刻板印象的研究,内隐态度的研究等等。 三、关于亲密关系的研究 (一)国外的研究:爱、性和婚姻 1、依恋与浪漫关系的建立 Furman和Fincham 都注意到,某些理论家已经推测了儿童与抚养者建立的依恋类型,创造了关系运作模型。 2、对于亲密关系的浪漫理想与实际差异 Fletcher和Simpson 认为,浪漫理想和实际关系的差异可以预测冲突和亲密关系的质量。 3、亲密关系冲突的解决 Fincham发现,在冲突中夫妻面临的最大挑战是如何从消极的交流循环中退出。婚姻冲突不是孤立的事件,而是与个体心理系统和家庭系统密切联系。 (二)国内的研究:爱情与婚姻 1、李朝旭等人(2006)用5个方面来表征爱情概念:①伦理与责任;②浪漫体验;③冲突及痛苦;④理性;⑤朋友式关爱。 2、佐斌、王娟(2006)认为中国人爱情的心理结构具有5个维度:①接纳;②关爱;③激情;④爱情价值观;⑤浪漫。

高等教育心理学学习提纲整理

《高等教育心理学》学习要点 第1部分:基本概念与知识 1、自我意识 也称自我,它指给对自己存在的一切的认识,包括认知自己的生理状况、心理特征以及自己与他人的关系。它是一种具有意识性的自我察觉活动,这种意识不仅表现为个体对自己本身有比较清晰的理解和自觉的态度,而且表现在个体对自己和客观世界的关系有比较清晰的理解和自觉的态度。 2、心理发展 个体随年龄的增长,在相应环境的作用下,整个反映活动不断得到改造,日趋完善化和复杂化的过程,是一种体现在个体内部连续而又稳定的变化。 3、挫折 个人从事有目的的活动时,由于遇到障碍或受到干扰,需要得不到满足而产生的一种消极的情绪状态。 4、成就动机 个人认为对自己所认为重要的或者有价值的事情,去努力完成,追求成功并要求达到完美状态的原因。 5、归因 寻找行为的原因。 6、问题解决 由一定情景引起,按照一定目标,应用各种认知技能,经过一系列思

维操作,使问题得以解决的过程。具备三个特征:目标指引、操作序列和认知操作。 7、认知-发现说 学习的实质是主动地形成认知结构,学习的过程包括获得、转化和评价三个过程,提倡发现学习,通过发现学习的方式使学科的基本结构转变为学生的认知结构。 8、人格障碍 人格特征显著偏离正常,是一种人格发展的内在不协调,是在没有认知过程障碍和没有智力障碍的情况下出现的情绪反应、动机和行为活动的异常。 9、需要 维持个体和社会生存的必要事物在人脑中的反映。 10、从众 在强大的群体压力面前,很多人采取了与群体内大多数成员一致的意见。这种个人受群体压力影响,在知觉、判断、信仰及行为上表现出与群体大多数成员相一致的现象称为从众倾向或从众行为。 11、定势 也称心向,是指重复先前心理操作所引起的对活动的准备状态。12、案例教学 一种在教师的指导下,把学生带入特定事件的现场,进入角色,再现案例情景,通过案例分析提高学生实际运作能力的教学方法。案例教学重具体轻抽象,强调个人从经验中构建知识,重视从具体经验和

第九章亲社会行为的发展社会性发展心理学

亲社会行为的发展 亲社会行为的概念 亲社会行为是指对行为者本身并无明显好处,而给行为的受体带来利益的一类行为。大部分学者把无私的关心其他人的行为称为利他行为,并把他视为高级的亲社会行为,综合考虑了动机和行为后果两方面。罗森汉把亲社会行为分为两类:一类是自发的亲社会行为,即动机是关心他人的亲社会行为;另一类是常规性的亲社会行为,即期望得到对自身有利的好处。柯莱波斯等人认为亲社会行为是一个行为的连续体,从社会认知的角度出发,把亲社会行为视为是动机、环境线索因素、行为者对环境的认知、可供选择的行为反应等变量的函数,即亲社会行为决定于这些变量之间的关系。 社会认知学派关于亲社会行为发展的研究 个体亲社会与否受到个体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共同制约。精神分析学派强调超我概念,社会认知学派强调个体的认知发展是亲社会行为发展的直接动力。不同年龄段的亲社会行为发展不一样:婴幼儿的亲社会行为还处于萌芽状态,婴儿通过与母亲和抚养着的相互交谈过程中,婴儿逐渐学会使用社会参照系,注意与他们自身安全有关的抚养者的情感反应,婴儿会通过自己变的忧虑,对他人的忧虑作出反应。幼儿区分自我和他人的认知能力还比较低,他们还不能很好地区分自我—他人维度,儿童根据自己的经验去安慰处于困境中的人们,如给他人自己喜爱的玩具等。幼儿的亲社会行为太多表现出顺从,极少的亲社会行为是自发的,而且目前在幼儿的亲社会行为发生中起重要作用。幼儿的亲社会行为的产生也与周围环境有关。学龄儿童指向成人的亲社会行为是带有服从、赞同和避免惩罚性质的,而同伴指向的亲社会行为更多的是合作、互惠互利和对他人需求的敏感性。这一阶段,亲社会行为的工具性特点逐渐减少,他人取向的行为动机逐渐占主导地位。亲社会行为与观念的一致性逐渐提高;从动机的角度看,小学阶段儿童对利他行为的自我归因主要是实用主义的、同情的自我取向和奖励取向。成人期的亲社会行为的表现形式更为多样,也更高级,成人的亲社会行为更关注社会,更多地体现社会取向,动机系统也更复杂,与环境因素的相互作用更为多样性,往往不能用单一的标准和规则来界定。 亲社会行为与利他行为 亲社会行为是指有益于他人和社会的行为,包括一切积极的、有社会责任感的行为。不考虑动机因素。利他行为不仅强调结果上的利他,而且强调利他动机。亲社会行为的产生既有可能是有利他主义引起的,也可能不是由利他主义引起的,而包含了一定的目的性,如为了获得社会赞许、避免惩罚等。利他主义是指关心他人的利益而不考虑自己的利益的行为。 ①利他行为的目的是有益于他人。②利他行为是一种自觉自愿的行为。③利他行为不期待任何形式的回报或奖励。④利他行为具有自我牺牲性,表现在时间、精力、物质上的付出。亲社会行为的中介过程 社会认知结构是指对社会信息进行加工,解释社会事件,理解社会事件,理解人际关系以及解决人际关系。这种认知结构对亲社会行为的产生主要有两种作用方式,一是提供作出某种亲社会行为所必须的信息,二是导致情感和动机倾向的产生。这两个认知和情感过程对亲社会行为起到中介作用。主要是以三个步骤实现的:1、注意过程:包括注意他人的需要、对帮助时机的知觉。亲社会行为发生的一个必要条件就是对他人需要帮助的觉知。对他人需求的敏感性很重要。对目标唤起的认知和解释会影响人们亲社会行为,若把唤起视为合理需求,怎会对亲社会行为产生积极影响,反之则不利于亲社会行为发生。2、评价过程:个体主要通过三类标准来评价可能采取的行为:代价和利益、道德准则、自我。3、计划过程 亲社会行为的研究的理论模型

第十章 同伴关系与社会性发展(俞国良辛自强社会性发展心理学)培训课件

第十章同伴关系与社会性发展(俞国良辛自强社会性发展心理学)

同伴关系与社会性发展 第一节、同伴关系概述 同伴关系的定义、类型及成因 同伴关系指年龄相同或相近的儿童之家在共同的活动中建立的人际交往关系,它在儿童青少年心理发展中具有其他人际关系无法替代的独特作用。 同伴关系主要分为两种,友谊和同伴群体关系。友谊是两个个体之间形成的一种相互作用的,较为持久稳定的双向关系,而非简单的喜爱或依恋的关系。友谊的八种功能为:友爱、亲密、可以信赖的同盟、友谊的帮助、安抚、陪伴、肯定价值和归属感。同伴群体不像友谊那样是一对一的关系,而是儿童之间自发产生的,具有共同目标、共同行为准则,有相同的兴趣,经常共同参加某些活动的群体关系。同伴群体通常存在一定等级性质的关系和结构,各成员在群体中具有不同的角色和地位。 同伴关系的性质和功能 同伴关系是指年龄相同或相近的儿童之间的一种共同活动并相互协作的关系,或者主要指同龄人间或心理发展水平相当的个体间在交往过程中建立和发展起来的一种人际关系。儿童与父母和教师的关系,以及儿童与同龄人之间的关系。哈吐普把这两种人际关系分别称为垂直关系和水平关系,前者的性质具有互补性,是权威—服从型的,后者的性质是自由、平等、互惠的。他认为社会化过程中水平关系比垂直关系对儿童的影响更强烈更广泛。 同伴关系是儿童社会化的主要动因。首先,同伴关系为儿童发展社会能力、获得熟练成功的社交技巧提供了重要的背景。第二,同伴关系是使儿童获得安

全感、归属感和社会支持的重要源泉,有利于情绪的社会化,有利于培养儿童对环境进行积极探索的精神。第三,同伴交往经验有利于儿童自我概念和人格的发展、 同伴关系的发展特点 儿童同伴关系总的发展趋势是从简单的、零散的相互接触逐渐发展到复杂的、互惠的相互交往。 婴儿期,婴儿与其他婴幼儿的接触是短暂的,从第二年起,同伴间的互动编的更频繁、更为复杂,社会性游戏变得更加突出。婴儿期同伴相互作用可划分为三个发展阶段:⑴客体中心阶段,儿童的相互作用主要集中在玩具或其他物体上,而不是儿童本身。⑵简单的相互作用阶段,儿童已经能对同伴行为作出反应,并试图去控制对方的行为。⑶互补的相互作用阶段,社会交往更复杂,模仿行为出现,同伴之间进行互补和互惠的角色游戏。 学前期,儿童的同伴关系变得更密切、频繁和持久。儿童的社交技能有所发展,由于语言水平的发展互相间的交往也更加有效。表现出更多的合作行为。儿童从3岁起就更偏爱同性同伴,群体游戏增加。 儿童进入小学后,同伴间交流思想、合作以及分享的能力逐渐提高。儿童自己形成的非正式同伴群体在儿童社交中处于主要地位,但是由于对自身的管理没有正式的规则,成员流动迅速。儿童正处于去自我中心阶段,儿童对同伴更有选择性,友谊更持久个呢过有意义。 青少年期,儿童处于向成人过渡的阶段。这个时期的同伴关系对于绝大多数青少年的心理发展起着关键性的作用。青少年期是儿童寻求自我同一性的重要

心理学研究新进展—积极心理学的兴起

心理学研究新进展 ——积极心理学的兴起 摘要:积极心理学作为心理学一个新的领域,主张心理学应对普通人如何在良好的条件下更好地发展、生活,具有天赋的人如何使其潜能得到充分地发挥等方面进行大量的研究。本文主要介绍了积极心理学产生的背景和根源、对积极心理学的界定、积极心理学的主要特征和研究层面的介绍。 关键字:心理学研究进展积极心理学 1 积极心理学的定义 “积极”(positive)一词来源于拉丁文的positum,原意是“实际的”或“潜在的”。因此,积极从其本义上说既包括了人外显的积极,也包括了人内部的积极。积极这一概念最早在心理学界被系统提出来是在1958年。美国著名心理学家贾霍达(Jahoda)提出了“积极心理健康”的思想。但直到20世纪末,“积极”这一概念才逐渐在心理学界得到明确的界定。 就目前来说,积极心理学中的“积极”概念主要包含了一下三重含义:①积极是对前期集中于心理问题研究的病理学式心理学的反动;②倡导心理学要研究人心理的积极方面,如主管幸福感、快乐体验、乐观主义、自我决定、创造与健康等;③强调用积极的方式来对心理问题做出适当的解释,并从中获得积极意义。 谢尔顿(Kennon M.Sheldon)和劳拉.金(Laura King)将积极心理学定义为:“积极心理学是致力于研究人的发展潜力和美德的科学。”有人认为,积极心理学史关于人类力量,如能力、乐观、毅力、善良、幽默、热情、宽容等的科学。概括的说,“积极心理学就是利用心理学目前比较完善和有效的实验方法与测量手段,来研究人类的力量和美德等积极方面的一个新的心理学研究领域”(《人格心理学》,郑雪主编) 2 积极心理学的背景与现状

4高等教育心理学试题整理2018

高等教育心理学 一、名词解释: 心理过程:心理过程:在人的认识、情感、意志行动方面表现出来的内心心理活动,它们经常处于动态变化的过程中。 个性心理:一个人在心理过程的发展和进程中,经常表现出来的那些比较稳定的心理倾向和心理特征。高等教育心理学:高等教育心理学是研究高等教育情境中学生的学与教师的教得基本心理规律的科学,它是教育心理学的一个重要分支。 教师角色:传道授业解惑,既是社会角色,又是这一角色的承担者。教师主要是指受过专门教育和训练的,在学校中向学生传递人类科学文化知识和技能、发展学生的体质,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培养学生高尚的审美情趣,把受教育者培养成社会需要的人才的专业人员。 教学反思:教学反思是指教师以自己的教学活动过程为思考对象,来对自己所做出的行为、决策以及由此所产生的结果进行审视和分析的过程,是一种通过提高参与者的自我觉察水平来促进能力发展的途径。 教学监控能力:教学监控能力是指教师为了保证教学达到预期的目的,而在教学的全过程中,将教学活动本身作为意识对象,不断地对其进行积极主动的计划、检查、评价、分馈、控制和调节的能力。心理发展:是指个体随年龄的增长,在相应环境的作用下,获得新结构或引起心理结构发生改变的过程,是一种体现在个体内部的连续而又稳定的变化。 遗传素质:是生物体遗传给后代的生物特征,主要指那些与生俱来的解剖生理特点,例如:肌体的形态、构造、感官特征、神经系统的结构和机能等,它是婴幼儿身心发展的物质前提和必要条件。 人生观:是指对人生的看法,也就是对于人类生存的目的、价值和意义的看法。人生观是由世界观决定的。其具体表现为苦乐观、荣辱观、生死观等。人生观是一定社会或阶级的意识形态,是一定社会历史条件和社会关系的产物。 学习:是人类和动物共有的心理现象。学习有狭义和广义之分,学生的学习是狭义的学习,是在教师的指导下,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系统地进行的,是在较短的时间内接受前人所积累的科学文化知识,并以此来充实自己的过程。人类的学习是广义的学习,是人在社会实践过程中,以语言为中介,通过思维自觉地、有目的、有计划地掌握社会历史经验和个体经验的过程。 机械学习是一种单纯依靠记忆学习材料,而避免去理解其复杂内部和主题推论的学习方法。平时多称为死记、死背或死记硬背。 接受学习:是将学生要学习的概念、原理等内容以结论的方式呈现在学生面前,教师传授,学生接受。动机:动机是引起并维持人们从事某项活动,以达到一定目标的内部动力。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对人的行为发动、维持和促进的能量,直接影响行为的强度和效果;二、具有某种动机的行为总是指向某一目标,而忽视其他方面,使行为表现出明显的选择性。 学习动机:是学生学习的重要心理特点,它是在学习需要基础之上产生的,激发和维持学生学习活动,并力图促使学习活动趋向教师所设定的目标的心理过程或内部动力。 学习迁移:是指在一种情境中获得的技能,知识或形成的态度对另一种情境中技能,知识的获得或态度的形成的影响。学习迁移的本质就是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它是一种普遍的现象,贯穿于整个教学系统。它不仅存在于知识和技能的学习之中,而且还存在于认知策略和态度品德的学习之中。 普遍迁移:一开始是学习一个普遍的观念,而不是学习技能,然后这个普遍的观念可以用做认识原先掌握的观念的一些特例的后继问题的基础。 侧向迁移:习得的概念和或一般在新情境中的简单运用,一般不会产生新的概念或规则。 知识:即陈述性知识,是指有关人所知道的事物状况及事物之间关系的、能够被人陈述和描述的知识,或者说是关于“是什么”的知识,包括事实、概念、原则和理论等。 命题:指一个独立的断言,通过它可以使我们了解某个判断的真假。 图式:是由信息组成的单元,是大的知识结构,它能够运用于范围广泛的情境之中,是加工信息的基本框架。 学习策略:是学习者习得的、用于改善自己在某一学习任务上的表现,并提高学习效果和效率的一组或多组方法、技巧或程序。 元认知策略:指学生对自己整个学习过程的有效监视及控制的策略。

社会心理学的定义

社会心理学的定义:社会心理学是研究个体和群体在社会互动过程,社会心理,社会行为发生,发展和变化的科学 代表性的观点 一、社会心理学研究的性质 (一)直接观察很难发现规律 (二)无关变量不易控制 (三)期待效应 (四)测量工具的误差不易控制三、社会心理学常用研究方法(一)观察法 (二)档案法 (三)调查法 (四)现场研究与现场实验(五) 实验室实验 观察法(obervational method)是为达到某种目的而通过一定组织方式进行直接而系统的观察,由此收集人类社会行为的资料,进而分析和判断变量关系的方法。观察法常常伴随着细致而准确的测量,如运用录音、录像、摄像头监控等方法。 优点:了解有深度、细腻,能及时发现变化外显行为的观察,能避免被试不善表达而造成的误差 长时间生活在被试中,能克服被试人为的紧张情绪 缺点:要等待现象自发出现,不能主动引起,花费时间精力 不易全面把握各种因素 档案法为档案分析法的简称。它是根据一定的目的,搜集各种现存的发表和虽未发表但是通过系统方法记载(如论文、地方志)的知识载体,通过对文献的研究形成对事实的科学认识的方法,借以揭示特定社会行为及心理现象与某些社会条件之间的依存关系。 优点:不引人注目、觉察,排除了特殊反应。研究一段时间内的一种社会心理趋势、特点。缺点:不易得到档案,也易受档案编著者等因素的限制。量大、耗时。有赖于分析者的样方法及概括与分析能力不能排除社会现象的多因性,不够准确客观。 调查法是运用各种数据或事实搜集方法,对所关心的现象进行研究的一类方法的总称。常有问卷法、量表法和访谈法等。 优点:能获得第一手生动的材料手续简练,可在不同时间对同质被试重复使用 可获得数据与某些假设的验证 缺点:必须有被调查者的配合被试必须有自我意识、口头或(和)书面表达能力 在必须选择典型代表做被试时,往往会受条件限制 现场研究是研究者亲临被研究情境——现场,对被试行为进行有目的、有计划的系统观察的方法。 优点:在自然情境中对人们进行研究,资料直接来源于实际生活和真实的人,因而真实可靠;现场研究还可以获得其他干扰被试真实生活的方法不可能获得的资料。现场研究获得的研究

2018年高等教育心理学整理笔记

概念题及单选题(93题) 1、心理学:是研究人的心理和行为规律的科学。 2、心理过程:包括认知过程,情绪、情感过程,意志行为过程(知,情,意)。 3、单选:1879年,冯特在德国的莱比锡大学建立了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标志着科学的心 理学的诞生。 4、桑代克:美国著名心理学家,1903年出版了《教育心理学》,标志着现代教育心理学的 诞生,是现代教育心理学的奠基人。 5、心理学简史:(单选)学派名称,代表人物,基本观点 1)构造主义:学派的奠基人为冯特,代表人物为铁钦纳。认为心理和意识是由元素构成。2)机能主义:创始人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威廉詹姆斯,代表人物杜威。机能主义强调意识的作用与功能,主张心理学应该研究心理的基本功能和作用。(哲学基础为实用 主义)(意识流) 3)行为主义:创始人是美国心理学家华生,代表人物有桑代克、斯金纳和巴甫洛夫。主张心理学应该研究可观察、可操作的行为,强调刺激——反应联结。 4)格式塔心理学:创始人是韦特海默、卡夫卡和苛勒,强调整体大于部分之和,也称为完形主义心理学。 5)精神分析心理学:代表人弗洛伊德,提出“潜意识流”,把意识分为:意识——前意识——潜意识;并提出“人格结构理论”,认为人格包括:“本我”、“超我” 和“自我”,“本我”遵循快乐原则,“超我”遵循道德原则,“自我” 遵循现实原则。 6、认知心理学:又叫信息加工心理学,认为心理过程实际上是一个信息加工的过程,代表 人皮亚杰。 1)7、人本主义心理学:代表人马斯洛、罗杰斯。强调存在、价值,认为人性是善的,每个人都是受自我实现倾向引导的。 8、教育心理学:是研究学校教育过程中学生的学和教师的教的基本心理规律的科学。 9、教育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实验研究法、相关研究法和描述性研究法,三者之间的关系是 “相关未必因果,因果一定相关”。 10、实验研究法:是指通过操作自变量、控制额外变量、测量因变量,以此推断自变量和因 变量之间是否存在因果关系的方法。(实验法揭示因果关系) 11、教师期望效应:教师对学生的期望会使学生朝向期望的方向发展,又叫“皮格马利翁效 应”,也称“罗森塔尔效应”。(赏识教育) 12、教师威信:是指教师在学生心目中的威望和信誉。 13、教学效能感:指教师对自己影响学生学习行为和学习成绩的能力的主观判断。 14、自我效能感:由班杜拉提出,是指个体在面对任务时,对自己能否有效应对任务能力的 主观判断和信念。 15、教师风格:是指在计划相同的教学前提下,教师根据各自的特长,经常所采用的教学方 式方法的特点。 16、教学监控能力:是指教师对教学的计划、监控和调节能力。体现三个方面:1)、教师对 自己的教学活动的预先计划和安排;2)、对自己实际教学活动进行有意 识的监察、评价和反馈;3)、对自己的教学活动进行调节、校正和有意 识的自我控制。 17、师爱的心理功能:激励、感化、调节、榜样 18、学习:是指在经验的基础上,通过与后天环境的相互作用而形成的行为和行为潜能的变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