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经世致用

经世致用

经世致用
经世致用

第九单元经世致用

【教学目标】

1.学习《〈日知录〉三则》,了解顾炎武“文须有益于天下”、著述贵独创、立身贵务实等思想,体会其“经世致用”学术精神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

2.学习《浙东学术》,了解章学诚反对“空言学问”、提倡“切于人事”的学术思想,体会浙东学术的务实精神。

【教学时数】

4课时

【教学内容】

单元文化

一、“经世致用”思想的内涵

《辞源》中对“经世”的解释为:治理世事;另外,对“经济”的解释为:经国济民;“致用”为:尽其所用。“经世致用”《辞海》的解释为:明清之际主张学问有益于国家的学术思潮。由此可以给经世致用下一个定义:经世致用就是关注社会现实,面对社会矛盾,并用所学解决社会问题,以求达到国治民安的实效。这一思想体现了中国传统知识分子讲求功利、求实、务实的思想特点以及“以天下为己任”的情怀。

经世致用思想的历史至少可以追溯到先秦思想家——孔子。孔子所创立的儒家思想,是中华文明的精髓,仔细分析儒家思想,可以看到,传统儒学本身就是一种“入世哲学”,孔子不遗余力地宣传他的思想,目的就是要改变春秋末年社会动乱,礼崩乐坏的局面,恢复他理想中的社会秩序。另外,作为一种思想体系,儒家思想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不尚思辨。它不象其他哲学思想那样,用极强的思辨性去解释诸如世界的本原问题,今生与来世的问题或是人世与鬼神的关系等问题,而是很实在,甚至可以说是很实用地教人们如何做人,如何行事,教统治者如何治国。

由此可见,儒家思想从其产生之时,就具有强烈的经世的传统,这对中国传统社会的知识分子,产生了重大影响。他们吸收了这种经世精神,并将其作为自己重要的责任,自觉地担负起关心时政、关注国事、针砭时弊、甚至救国于危难之中的使命。

随着儒家思想不断被统治者利用、宣传,其中的实学之风也随之传播开来。到了宋代,程朱理学大兴,其集大成者朱熹提出了“存天理,灭人欲”的社会伦理准则。这正是在宋王朝的统治面临巨大危险之时提出的,目的就是要改变世风,以挽救国家。但后世的理学家却“把‘修身’置在最重要的位置上加以强调,所以落实到行动上往往使修身养性的‘内圣’与治国平天下的‘外王’并论而形成事实上的对立,割裂了‘修齐治平’之间的有机整体联系”。走上了“穷理”之途,并将“理”的思想僵化,违背了朱熹“经世”的本意,

失去了对现实的指导意义,很难做到学以致用。因而自明中叶以后,理学走上了末路。

“经世致用”是中华文化特别是湖湘文化的精华,起源于明清之际著名思想家顾炎武、王夫之等人的学说。“经世”的内涵是“经国济世”,强调要有远大理想抱负,志存高远,胸怀天下;“致用”的内涵是“学用结合”,强调要理论联系实际,脚踏实地,注重实效。中国宋代后逐渐形成的一种提倡研究当前社会政治、经济等实际问题,要求经书研究与当时社会的迫切问题联系起来,并从中提出解决重大问题方案的治学方法。又称经世致用之学。其特点是以解释古代典籍为手段,从中发挥自己的社会政治见解,并用于社会改革。

明末清初,经世致用之学大兴,形成了一股有影响的社会思潮。代表人物有顾炎武、黄宗羲、王夫之、李颙、颜元、李塨、王源等等。清初学者在总结明亡经验教训的基础上,深感明季学风的空疏不实,对国家、民族造成了极大的灾难,“书生徒讲义理,不揣时势,未有不误人国家者”。他们要求学术反虚就实,提倡经世致用的真学问和“以实为宗”的新学风。他们学风的特点是:务当世之务,康济时艰,反对脱离社会实际;勇于任事,不务空谈,“生存一日当为民办事一日”;致力于创新,绝不蹈袭古人;实事求是,注重调查研究。他们的研究范围,几乎涉及社会问题的一切方面。

到了晚清,由于西方国家的压迫,也由于西方文化和政治思想的渗透,康有为等所代表的知识分子们才又重新张扬“经世致用”的口号,而观其政治理想,则已与传统儒家有了极大差别。这时的“经世致用”实质上是试图在传统文化与西方文化的交融中寻找一条救国之路。

归纳起来明代“经世致用”的具体内容,有以下五点:第一,务当世之务。第二,勇于任事的精神。第三,致力创新的精神。第四,注重调查研究。第五,研究范围宏伟广大。

二、顾炎武与《日知录》

梁启超在其所著《清代学术概论》中讲到清代学术思潮时,将其与欧洲的文艺复兴相提并论,认为清代学术思潮的兴起,是“对于宋明理学的一大反动,而以‘复古’为其职志者也”,并说“当此反动期而从事于‘黎明运动’者,则昆山顾炎武其第一人也”。虽立论激越卓绝,也不无根据。

北宋以来,中国封建社会经历了全盛时期。一方面,社会经济的发展,中央集权制度的强化,使得封建统治阶级需要一种新的思想武器来维护社会秩序;另一方面,魏晋以来玄学的兴起,佛学的繁盛,对传统的儒家学说冲击很大,迫使一些学者研究佛、道思想,引申、发展儒学观念,由此形成理学思潮。理学家批判地吸收了某些禅道思想,普遍关心

天道、心性等问题,或者把儒家的纲常伦理原则奉为天理(程朱理学),或者认为人心即理,良知即理(陆王学派),成为封建统治者的哲学。明清时代,科举考试题目出自儒家经典,也沾染上了理学的味道。

顾炎武生于明末,深切地感受到国破家亡的痛楚,坚决反对满清入主中原,积极参加反清复明活动。嗣母王氏绝食而死,临终嘱他“无仕异代”,他终生遵之。当大势已去,恢复无望之时,他则洁身自保,多次拒绝清廷的诏举,以死为誓,不复出仕。在痛苦的反思中,他区分了“亡国”与“亡天下”两个不同的概念,他写道:“有亡国,有亡天下。亡国与亡天下奚辨?曰:易姓改号谓之亡国。仁义充塞,而至于率兽食人,人将相食,谓之亡天下。”他认为,“知保天下,然后知保其国”。保国的责任,可以推到国君大臣等“肉食者”身上,而“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耳矣”(《日知录》卷十三《正始》)。这就是“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思想渊源。

以天下为己任,是顾炎武治学的出发点。他清醒地认识到理学崇尚空谈的危害,高举“经世致用”的大旗,反对理学的离经叛道。顾炎武反对理学家一味推崇形而上之“道”而轻视形而下之“器”。所以,他治学弃华就实,不为空言。举凡典章制度、郡邑沿革、天文仪象、河漕兵农、赋役屯田、军事边防等关系到国计民生的领域,都是他关心的焦点。这充分体现在他的力作《天下郡国利病书》和《日知录》两部巨著之中,而后者为作者积三十多年精力著成,尤为精湛。

三、章学诚与《文史通义》

《文史通义》是我国清代一部综论文史、品评古今的学术著作,在中国史学史上占有重要位置。同时,它也是章学诚的代表作。它和刘知几的《史通》一同被视为我国现代史学实际的双璧。

章学诚是我国封建社会早期一位出色的史学评论家。章学诚在《文史通义》中,不只批判了过来的文学和史学,也提出了编写文史的主张。他对编纂史书的详细做法,又表如今他所修的诸种中央志之中。章学诚在这部书中提出了“经世致用”、“六经皆史”、“做史贵知其意”和“史德”等著名论断,树立了本人的史学实际体系;同时还在总结后人修志经历的根底上,提出了“志属信史”、“三书”、“四体”、“方志辨体”和建议州县“特立志科”等重要观念,树立了方志实际体系,创建了方志学,从而奠定了章学诚在清代史学上的重要位置。

章学诚自幼对经学和史学实际就有浓重的兴味,并且所发的谈论常常令大人吃惊,在这方面显示出良好的资质。章学诚十五六岁时,随父亲到湖北应城,从馆师学习举子业。

但他对此却很腻烦,于是偷偷压服了妻子,将金银首饰摘下,卖钱换来纸笔,雇来县里的小书吏,连夜抄录春秋内外传,以及东周、战国时的子、史书,然后依据本人的意图,把它们剖析开后重新组合,编纂成纪、表、志、传体裁的史书,共100多卷。可是这些事情还没来得及完成,他便因“馆师所觉,呵责中废”。可见他在青少年读书时期,次要阅历也是用在历史编纂学方面的。

他真正萌发撰写一部史学实际著作的想法,是在他29岁的时。章学诚在太学志局的不幸遭遇,是促使他下决计着手撰写《文史通义》的直接缘由。乾隆三十二年(1767年),章学诚进入太学志局,参与《国子监志》的编修任务。但他一旦进入志局,便感四处处受牵制,难以发挥本人的才干。尤其令他愤慨的是,志局监领嫉贤妒能,倚仗本人手中的权利,颠倒黑白。数年之后,章学诚忍辱负重,愤然分开志局。分开志局后不久,他给曾任顺天乡试考官、一向很关怀和重视他的朱春浦先生写了一封长信,经过叙说刘知几在史馆里的遭遇,不只暗示了本人分开志局的缘由,同时也阐明了本人开端撰写《文史通义》的缘由和动机。

公元1772年,时年35岁的章学诚开端动笔写《文史通义》。由于他终身贫穷,为了生计经常要四处奔走,使他不能够平稳坐下来从事学术研讨,所以《文史通义》一书的写作时断时续。章学诚去世前一年,由于积劳成疾,曾经双目失明,即便这样,仍笔耕不辍。但天不假年,他早已列入方案的《圆通》、《春秋》等篇还未及动笔,便遗憾地离世。《文史通义》一书的写作,自章学诚35岁起,至他64岁去世时止,共历时29年。但严格说来,仍没有写完。

四、关于浙东学派

狭义浙东学派,指浙东学派指今绍兴、宁波、台州一带学者所发展的学术,盛于明清,源头可追溯至两宋,以黄宗羲、万斯大、万斯同、全祖望、章学诚、邵晋涵等为代表研究经学兼史学的经史学派,因这些代表人物均系浙江东部故名。阳明学派及浙东史学或包含其中。

广义的浙东学派包括狭义浙东学派,及浙江其他地区的学术派别,如宋今浙中以吕祖谦为代表的金华学派,陈亮为代表的永康学派,今浙南叶适为代表的永嘉学派。

清初浙江的学术研究异常繁荣,与江苏、安徽平分秋色。浙东的学术研究有着悠久的历史,浙东学派的学术研究,论者每每肯定其研究史学的成就。其实浙东学者是在研究经学的基础上,注重研究史料和以通经致用为治学宗旨的。浙东学派的经学研究,由黄宗羲开其端。

【经典原文】

《日知录》三则

[顾炎武]

【教学目标】

1.熟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积累文言词语。

2.了解顾炎武“文须有益于天下”、著书贵独创、立身贵务实等思想。

3.体会其“经世致用”学术精神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

【教学时数】

2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顾炎武治学,并非纸上谈兵,亦且身体力行,注重实际调查。他晚年流寓秦晋之间,每出游,“以二马二骡载书自随,所至厄塞,即呼老兵退卒询其曲折,或与平日所闻不合,则即坊肆中发书而对勘之。”(全祖望《亭林先生神道表》)他怀抱经世之才,不愿为统治者所用,常常自己“小试”一番。他曾垦田于山东,畜牧于雁门之北、五台之东,累致千金。曾慨然叹曰:“使吾泽中有牛羊千,则江南不足怀也!”他漂泊北地25年,最终客死异乡。然其生活所资皆赖自我操持经营,财力有余,无需乞求,可见其非凡的经济才能。

二、精读探究

文须有益于天下

【原文】文之[取独]不可绝[断绝]于天地间者,曰明道[阐明道理]也,纪[记载,记述]政事也,察[体察]民隐[隐情]也,乐道[称道]人之善也。若[像]此者有益于天下,有益于将来,多一篇,多一篇之益[好处]矣。若夫[至于那]怪力乱神之事,无稽[查考]之言,剿袭[抄袭]之说,谀佞[奉承谄媚]之文,若此者,有损[害]于[对于]己,无益于人,多一篇,多一篇之损矣。

【译文】文章不能在天地之间断绝的(原因),是(它)阐明道理、记述政事、体察民情、乐于称道别人的善行啊。像这样有益于天下,有益于将来。多一篇,就多一篇的好处啊。至于那怪异、斗狠、悖乱、鬼神之事,无从查考的传闻,抄袭别人的观点,奉承谄媚的文字,像这样,对自己有害,对别人无益,多一篇,就多一篇的危害啊。

【解读】作者主张作文要经世致用。强调文以载道,文以纪事,文以揭示民间疾苦、称扬善行。先从正面立论,一口气说出“文之不可绝于天地之间”的四个理由。后从反面申述,对无益之文,作者也从四个方面列举其弊端。

著书之难

【原文】子书[四部分类中的子部书]自《孟》《荀》之外,如《老》《庄》《管》《商》《申》《韩》,皆自[独自]成一家言[自己的思想体系]。至《吕氏春秋》《淮南子》,则不能自成[自成体系],故取[选取]诸子之言[言论],汇而为书,此子书之一变也。今人书集一一尽出其手,必不能多,大抵[大概]如《吕览》、《淮南》之类耳。其必古人之所未及就[写作],后世之所不可无,而后为之,庶乎[也许]其传也与?宋人书如司马温公《资治通鉴》、马贵与《文献通考》,皆以一生精力成之,遂为后世不可无之书。而其中小有舛漏[错漏],尚[尚且]亦不免。若后人之书,愈多而愈舛漏,愈速[快速]而愈不传[流传],所以[的原因]然[这样]者,其视[看待]成书太易,而急于求名故[缘故]也。

【译文】子书除《孟子》《荀子》以外,像《老子》《庄子》《管子》《商君书》《申子》《韩非子》,都独自成为自己的思想体系。至于《吕氏春秋》《淮南子》,则不能独自成为体系,所以选取诸子的言论,汇集成书,这是子书的一大变化啊。今人的书集,(观点)全都出于自己之手,必然不会很多,大概像《吕氏春秋》《淮南子》之类(汇编而成)罢了。这书一定是古人没有写作,后代不可缺少的,然后才写它,也许才能流传下来吧?宋朝人的著作如司马光的《资治通鉴》、马端临的《文献通考》,都是用一生精力写成的,才成为后世不可或缺的书。然而这些书中小的错漏,尚且不能避免。像后人的书,越多错漏就越多,(著述)越快就越不能流传。这样的原因,是他们看待写书太容易,而急于追求声名的缘故啊。

【解读】作者析古剖今,提出“必古人之所未及就,后世之所不可无”的著书标准,主张独创,反对急功近利,实际上还是提倡治学不为空言,要切合实际,期于有用。

文人之多

【原文】唐宋以下[以来],何[为什么]文人之[这么]多也!固[原来]有不识[懂得]经术[经学],不通[通晓]古今,而自命[自称]为文人者矣。韩文公《符读书城南》诗曰:“文章岂不贵,经训[经籍义理的解说]乃[是]菑畲[zīshē比喻实物的根本]。潢潦[地上流淌的雨水]无根源,朝满夕己除。人不通古今,马牛而襟裾[名动,穿上衣服;定语后置]。行身[立身处世]陷不义,况望[企望]多名誉,”而宋刘挚之训[训诫]子孙,每曰:“士当以器

识[器量与见识]为先,一[一旦]号为[被称为]文人,无足[值得]观[欣赏]矣。”然则以[凭借……的身份]文人名[出名]于世,焉[哪里]足重[推崇]哉!此扬子云所谓“摭[z hí拾取]我华而不实我实”者也。黄鲁直言:“数十年来,先生君子但[只是]用文章提奖[提拔奖励]后生,故华而不实[外表华丽内容空[哪里]]。”本朝嘉靖以来亦有此风,而陆文裕所记刘文靖告吉士之言,空同[李梦阳]大以为不平[不以为然]矣。

《宋史》言:欧阳永叔与学者[求学的人]言,未尝及文章,惟[只]谈吏事。谓[认为]文章止于润身[使自身受益],政事可以及物[恩及万物]。

【译文】唐宋以来,为什么文人这么多啊!原来有不懂得经学,不通晓古今,而自称为是文人的啊。韩愈《符读书城南》诗句说:“文章怎么不珍贵,经籍义理的解说是根本。地上流淌的雨水没有根源,早晨满地晚上已经除尽。人不通晓古今,(如同)穿上衣服的马牛。立身处世陷于不义,何况企望很多的名声赞誉。”而宋代刘挚训诫子孙,常说:“读书人应当以器量见识为先,一旦被称为文人,就不值得欣赏了。”虽然这样那么凭借文人身份在世上出名,哪里值得推崇呢!这就是扬雄所说的“拾取我的华丽形式而不汲取我的内在实质”啊。黄庭坚说:“几十年来,先生君子只是用文章提拔奖励后生,所以外表华丽内容空虚。”本朝嘉靖以来也有这样的风气。而陆文裕记载的刘文靖告诫庶吉士们的话,李梦阳很不以为然。

《宋史》记载:欧阳修与求学的人谈论,不曾涉及文章,只谈做官的事,认为文章只能使自身受益,政事可以恩及万物。

【解读】作者主张“识经术”,“通古今”,去华就实,从养器识的角度强调修身的重要性。文章引用古人论述,核以当时社会风气,对唐宋以来文人泛滥,世风浮华表示了极大的忧虑,融入了他对于立身处世的深沉思考,总归于为学要通古今之变,要经世致用。

三、总结探究

课文节选的《日知录》三则,并见于该书卷十九,集中体现了他关于作文、著述及立身处世的观点,从中我们也能感受到他“一以贯之”的经世致用思想。

1.“一以贯之”的经世致用精神

在《论语·里仁》中,孔子对他的学生曾参说“吾道一以贯之”,在《卫灵公》篇中,孔子对子贡也说他并非“多闻而识之”,而是“一以贯之”。如果说孔子以“忠恕”“仁”“礼”等思想贯穿始终,那么,顾炎武则是以“经世致用”为其信念。课文节选的三则札记,是顾炎武论文章及文人的经典段落,虽然,比起顾炎武那些论述“治道”的札记,他的文论可能只是冰山的一角,但从中我们也能感受到他“一以贯之”的经世致用思想。

2.《著书之难》与《文人之多》立论之异同

这两则札记可作比较阅读,它们的立论有异有同。相异之处是:《著书之难》以著述为话题,从正面立论,说“难”是高标准严要求,是为了与“后人之书”的“易”作对比。《文人之多》是以人为话题,从反面立论,说假“文人”多,正是要揭示真“文人”少。相同之处是:《著书之难》与《文人之多》所强调的主旨具有一致性,借用司马迁的话来说就是“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

3.两种文人

《文人之多》中,涉及到两种文人概念,是否“识经术”“通古今”成为这两种文人的标志。

4.三种语言风格

这三则札记,主旨相同,内容相关,但在语言风格上却不尽相同,表现出作者行文风格的多样性。《文须有益于天下》堂堂正正,立论鲜明,锋芒毕露,言辞掷地有声,足以惊世骇俗;《著书之难》则委婉曲折,叙议结合,慢慢铺陈,水到渠成;《文人之多》则感情炽烈,执议偏激,声势夺人,一气呵成,其中不乏尖刻之语。

【相关读物】

浙东学术

[章学诚]

【教学目标】

1.了解浙东学术的发展演变过程。

2.了解贯穿于文中的求是求真,经世致用的思想及其治学要“切于人事”的主张。

3.积累文言知识。

【教学时数】

2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浙东学术》是作者逝世前一年写成的。那时,他体弱病沉,眼睛失明,生活非常艰难。本文是《文史通义》中很有分量的一篇,凝聚了作者一生的学术思考。

课文没有节选的前两段,作者先是简单回顾了浙东学术的源流,归源于朱(熹)、陆(九渊),虽流派不同,皆不“空言德性”。其中提到王守仁、刘宗周、黄宗羲、万氏兄弟、全祖望等。虽然承认顾炎武为“开国儒宗”,但把他归为浙西之学,而以黄宗羲为浙东之学的典型代表。并指出,“顾氏宗朱,而黄氏宗陆”,“浙东、浙西,道并行而不悖”,“浙东贵专家,浙西尚博雅”。这些内容可以看做是全文的小序,因为涉及的学术史实庞杂,故选入课文时略去。

课文节选部分以作者的论述为主,可以看作是一篇完整的论文。作者首先从“天人性命之学”切入话题,以“不可以空言讲也”立论,由此展开全篇议论。

二、精读赏析

【原文1】天人性命之学[学问],不可[能够]以[用]空言[抽象的理论说教]讲也。故司马迁本[探究]董氏天人性命之说[学说,说法],而为经世[经国济世]之书。儒者欲尊德性[人的天赋禀性],而空言义理以为功,此宋学之所以[的原因]见[表被动]讥于大雅[才德高尚的人]也。夫子曰:“我欲托之空言,不如见[表现]诸[之于]行事[具体的历史事件]之深切著明也。”此《春秋》之所以经世也。圣如孔子,言为天铎[替上天宣布教化],犹且不以空言制胜[取胜],况别人乎?故善言天人性命,未有不切[切合]于人事[社会现实,社会生活]者。三代学术,知有史而不知有经,切人事也。后人贵[看重]经术,以其即三代之史耳。近儒谈经,似于人事之外,别有所谓义理矣。浙东之学,言性命者必究于史,此其所以卓[卓越]也。

【译文】研究天与人的关系、万物的天赋和禀受等的的学问,不能够用抽象的理论说教来讲啊。所以司马迁探究董仲舒的天人性命的学说,而写出经国济世的著作(《史记》)。儒者想尊崇人的天赋禀性,却又抽象地谈论义理来作为(治学的)功绩,这就是宋明理学被才德高尚的人所讥讽的原因啊。孔子说:“我要把我的思想托付于抽象的理论,倒不如表现在具体历史事件中深切彰显啊。”这就是《春秋》能经国济世的缘故啊。圣明像孔子,言语替上天宣布教化,尚且不以抽象的说教取胜,何况别人呢?所以善于谈论天与人的关系、万物的天赋和禀受,没有不切合于社会现实的。三代(夏商周)的学术,只知道有史学而不知道有经学,(是因为它)切合社会现实啊;后人看重经术,因为它就是三代的历史罢了;近代儒者谈论经学,好像在社会生活之外,另有所谓的义理啊。浙东学术,谈论万物的天赋和禀受一定在史学方面考究,这是它卓越的原因啊。

【解读】开门见山提出“天人性命之学,不可以空言讲”的观点,并按历史顺序列举古代、近代切合人事谈论经学的事例来论证观点,事实详实,态度鲜明,极富说服力。

【原文2】朱[朱熹]陆[陆九渊]异同[偏义复词,差异],干戈[名动,攻击]门户,千古桎梏[束缚人们思想]之府,亦千古荆棘[阻碍学术]之林也。究[推究]其所以纷纶[纷乱,纷纭],则惟腾[传递]空言而不切于人事耳。知史学之本于《春秋》,知《春秋》之将以经世,则知性命无可空言,而讲学者必有事事[治事,做事],不特[只是]无门户可持,亦且无以[没有用来的……]持门户矣。浙东之学,虽源流不异,而所遇不同,故其见[表现]于

世者,阳明得之为事功[建立功绩],蕺山得之为节义[成就气节],梨洲得之为隐逸,万氏兄弟得之为经术史裁。授受虽出于一,而面目[表现出来的形态]迥殊,以其各有事事故也。彼不事所事,而但空言德性[天赋禀性],空言问学,则黄茅白苇、极面目相同,不得不殊[不同]门户,以为[来表示]自见地耳。故惟[只有]陋儒则争门户也。

【译文】朱熹和陆九渊持议不同,为门户之见大加攻击,(他们的争论)是多年以来束缚人们思想的所在,也是多年以来阻碍学术的所在啊。推究它纷乱的缘故,就是只传递抽象的说教而不切合社会现实罢了。明了史学的本原在《春秋》,明了《春秋》将用来经国济世,就知道万物的天赋和禀受的学问不能靠抽象的说教,而谈论学问的人一定要做实事,不只是没有门户之见可持,也是没有办法持门户之见啊。浙东学术,虽然源流是一样的,但他们的境遇不同,所以它在现实中的表现(也不同),王阳明得到它而建立了功绩,刘宗周得到它而成就了气节,黄宗羲得到它而成为隐士,万氏兄弟得到它而治经著史。接受的(学问)虽然同出于一个源头,而表现出来的形态却有很大差别,因为他们各有治事的缘故啊。那些不做应该做的事,而只是空论天赋禀性,空谈学问,(他们的学说)就像黄茅白苇,面目非常相像,不得不创立不同的门户,来表示自家的见解而已,所以只有浅陋的儒者才争门户啊。

【解读】善用比喻,化抽象为具体,使深奥变浅显;运用排比,语气贯通势如破竹,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

【原文3】或[有人]问:事功[功绩]气节,果[果真]可与著作相提并论乎?曰:史学所以经世[经国济世],固[本来]非空言著作也。且如[就像]六经,同出于孔子,先儒以为其功[它的成就]莫[没有]大于《春秋》,正以切合当时人事耳。后之言著述者,舍今而求古,舍人事而言性天[性命天人],则[就是]吾不得而知之矣。学者不知斯义[这个道理],不足[值得]言史学也。

【译文】有人问:功绩气节,果真可以和著作相提并论吗?回答说:史学能经国济世的原因,本来就不是空洞的著作啊。就像六经,同出自孔子,儒家先辈认为它的成就没有大过《春秋》,正是因为它切合当时的社会现实罢了。后来说到著述的人,舍弃今世而寻求古代,舍弃社会现实而谈论性命天人,就是我不得而知的了。研究学问学的人不懂得这个道理,不值得谈论史学啊。

【解读】运用问句提出论点,能发人深思而不流于僵硬的说教,犹如两人对话,亲切自然,拉近了作者与读者之间的距离。然后采用质疑解难的方式作出剖析,阐明治学要“切合当时人事”的思想。

三、把握主旨

文章集中论述了治学要“切合当事人事”的思想,充分表现俩作者经世致用的治学精神。立论鲜明,引证丰富,反对空言、提倡切实致用的思想贯穿始终,自立行间洋溢着堂堂正气和烈烈激情。

历史二轮复习:第1讲 中华文明的形成与发展:先秦、秦汉时期

古代中国农业文明与西方海洋文明的交相辉映 古代中国古代希腊罗马 时间跨度 约公元前2070年夏朝建立- 1840年鸦片战争前夕 古希腊:克里特文明—公元 前146年 古罗马:罗马城修建-1453 年东罗马灭亡 特征农耕文明海洋文明 表现政治文明 (1)以王位世袭制、分封制和宗 法制,构成了古代中国早期政治制 度的主体 (2)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是中 国封建社会的基本政治制度 (3)对外关系由主动开放走向闭 关锁国,逐渐落后于世界潮流 (1)古代希腊辉煌的奴隶制 民主政治,成为近代西方代议 制的渊源 (2)博大而缜密的罗马法律 制度是对人类文明的重大贡 献,也是近现代法律的源头 (3)海外扩张,航海和海外 贸易发展 经济文明 (1)男耕女织、精耕细作的小农经 济是中国社会的基本经济模式 (2)“重农抑商”政策下的手工 业、商业发展,明清时期资本主义 萌芽产生并缓慢发展,但始终未能 突破自然经济的束缚 (1)海外贸易兴盛,奴隶制 工商业发达,推动了雅典民主 政治的兴起与繁荣 (2)伴随着罗马帝国的扩 张、奴隶制工商业的发展,罗 马法律不断演变完善 思想文明 (1)以儒学为主体的传统文化主 流思想源远流长,对中国乃至世界 影响深远 (2)中国传统科技发达,思想科技 文化繁荣 古希腊从智者学派到苏格 拉底等都以人和人类社会为 探索的主体,成为近代人文主 义思想的发源地

第1讲中华文明的形成与发展:先秦、秦汉时期 先秦(远古—公元前221年)是中华文明的勃兴阶段;秦汉(公元前221年—公元220年)是中华文明的形成与初步发展阶段。先秦至秦汉时期的成就对整个中华文明起到了奠基作用。 1.政治上:从分封制、宗法制逐渐发展到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一方面,中央对地方的控制逐渐加强;另一方面,官僚政治逐渐代替了贵族政治,专制皇权逐渐形成,权力高度集中的政治体制成为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一大特征。 2.经济上:农耕经济是古代中国经济的典型特点。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春秋战国时期形成以家庭为单位的、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是中国古代经济的典型经济形态。手工业与农业分离后成为独立的生产部门,夏、商、西周时期为官府垄断,春秋战国时期逐渐形成了官营、民营、家庭三种经营形态;手工业部门不断增加,技术不断进步。商业出现,并逐渐由官府垄断走向民间。 3.文化上:思想领域经历了从“百家争鸣”到“独尊儒术”的演变,奠定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基础;文学方面的《诗经》和楚辞分别成为中国古代现实主义文学和浪漫主义文学的源头,文学阶段性的较高成就表现在汉赋、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商朝的甲骨文已是较为成熟的文字;科技方面形成了有东方特色的实用性发明创造。 一、政治制度的演变 1.先秦 (1)王位世袭制:夏朝时确立,“____________”的制度由此开始。 (2)分封制:以________为主体,周王成为“天下共主”。春秋战国时期,分封制崩溃,形成诸侯混战、社会变革的局面。 (3)宗法制:以血缘为核心、____________________为特点,形成“家国一体”的社会等级结构。 2.秦汉 (1)秦朝:确立____________的皇帝制度,中央设立____________,地方推行郡县制,开创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奠定了中国两千多年封建社会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 (2)汉朝:汉初频繁换相,形成中外朝制度;地方推行郡国并行制,王国威胁中央,后来,汉武帝颁布“__________”,解决了王国问题;地方设刺史代表中央监督地方。 (3)选官制度:从先秦的世卿世禄制到汉朝的察举制,孝廉成为士大夫做官的主要途径。 二、经济模式的形成与发展 1.农业 (1)生产工具:从原始社会的刀耕火种到春秋战国时期____________的转变;汉代出现犁壁和二牛一人犁耕法;铁犁牛耕成为我国传统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 (2)经营方式:经历了从集体劳作到____________的发展过程;以一家一户为单位、男耕女织、____________的小农经济成为中国古代社会最基本的经济形态。 (3)土地制度:历经原始社会氏族公有、商周时期________到春秋战国时期封建土地所有制的确立。封建土地私有制成为土地兼并现象的根源。 2.手工业 (1)官营手工业:商周时期以青铜铸造为代表的手工业全部由官府垄断。春秋战国时期“____________”的局面被打破。西汉时期煮盐、冶铁、铸钱等行业都收归官办。

高三历史秦汉时期的文化

第二章封建大一统时期——秦汉 第七节秦汉时期的文化 教案 教学目标 一、基础知识目标 秦汉文化的特点。太初历;张衡的科技成就;关于太阳黑子的最早记录;《九章算术》;《黄帝内经》;《神农本草经》;华佗;张仲景与《伤寒杂病论》;西汉前期的纸;蔡伦改进造纸术;造纸术的传播及其影响。两汉时期哲学与宗教发展的基本特点;董仲舒及其思想与著作;王充的思想及其著作;佛教的传入;道教的形成;早期道教的经典及早期道教的活动。司马迁与《史记》;《汉书》。赋与汉赋的代表作;乐府诗。秦汉陶塑艺术及其精品;秦汉铸铜艺术及其代表作;秦汉绘画艺术。 二、能力培养目标 1.秦汉大一统,社会比较稳定,封建经济发展,促成了文化发达昌明。国内各民族之间联系密切,中外交往活跃,又为秦汉文化提供了更广阔的发展空间。通过本节学习,培养学生对历史发展进行立体观察和分析研究的能力。 2.儒学的改造,佛教的传入,道教的形成,情况较为复杂,其影响又是多方面的。通过教学活动,培养学生对较为复杂的问题进行分析的能力。对于复杂问题的分析,较能反映不同学生的各自的思维特质,教师宜尽力保护他们的思维积极性,为学生创造个性发展的空间。同时,要积极引导,循循善诱,使他们的个性发展逐渐纳入科学的轨道。 3.秦汉时期,文学艺术的创作思想活跃,许多作品气度不凡,美不胜收,令人叹为观止。在课堂教学与课外活动中,引导学生欣赏这些文学艺术的精品,潜移默化,提高他们的文艺鉴赏水平。 三、思想教育目标

1.一定的文化是一定的历史时代的产物,是在它的物质条件和相应的社会关系的基础上创造和构成的。中国在世界上最先跨入封建时代,秦汉时期又迅速进入中国封建时代的第一个发展高峰。这是秦汉文化气势宏大、辉煌灿烂的前提和重要条件。 2.中国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秦汉时期,中华民族在科学技术和思想、史学、文学、艺术诸方面,都创造了突出的成就。它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也向世界展现了特有的东方文化的魅力,为人类文明的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 教学要点 一、秦汉文化的特点 1.统一与多样化有机结合 2.中外文化交流空前频繁 3.水平居于世界前列 4.奋发向上,气势恢宏 二、科学技术 1.天文历法 2.数学 3.医学 4.造纸术的发明与改进 三、哲学与宗教 1.两汉思想领域的基本状况 2.董仲舒的儒学 3.王充及其《论衡》 4.佛教的传入 5 道教的形成 四、史学的巨大成就 1.司马迁与《史记》 2.《汉书》 五、文学的新成就 1.赋的兴起与汉赋代表作 2.汉代诗歌

儒家的经世之学及其意义

儒家的经世之学及其意义 儒家在中国已有近2600年的历史了。随着历史的发展,儒学本身也发生很大的变化。不仅历史上的儒家学者各以其自身立场阐发各自的儒学思想,而且儒学宏富的思想内涵及其历史演变亦使研究者对儒学的了解颇感困惑,从而引发了许多误解和争论。其实,无论儒学经历过多少时代,我们对儒学的理解首先应该弄清儒学究竟是一门什么样的学问,儒学的目的、儒生的终极关怀是什么?笔者认为,从此契入最应紧紧扣住经世精神及其意义来了解、体认作为中国思想文化传统之核心的儒学。 儒学本来就是一门经世之学,儒家之学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经世精神。所谓“经世”,即“经世致用”。“经世”有时写作“经济”,即“经国济世”,意义相同。“经世”是指称儒家极其关心社会、参与政治,以祈求迗到天下治平的一种观念。“经世”概念最早见之于《庄子?齐物论》,其言有 曰: 六合之外,圣人存而不论;六合之内,圣人论而不议。《春秋》经世,先王之志,圣人议而不辨。 对于这里提到的“经世” 一词的含义,学者说法不一,如章太炎认为应解作“纪年”;梁启超则以济世致用之义视之,他出任湖南时务学堂总教习,为诸生订立学约十条,其中第九条即为“经世”,并解释道:“庄生曰‘《春秋》经世,先王之志’。凡学焉而不足为

世用者,皆谓之俗学可也。”查“经世” 一词,历史上也有用为“入世”的同义词,以与佛教“出世”观念相区别,如南宋陆九渊谓:“儒者虽至于无声无臭、无方无体,皆主于经世;释氏虽尽未来际普度之,皆主于出世。”故近世学者有认为庄子之言是“由道家出世的观点,反衬出儒家的入世精神。”庄子“经世”的真实含义究竟是什么?姑且可以置之不论,但经世观念确实代表着儒家入世和通过为政以达到致天下于太平、登万民于圣域的态度与抱负。 儒家的经世并不是因职责所需而体现的。刘师培认为儒家的经世精神渊源有自:儒家出于司徒之官,亲民治事、化民成俗本为司徙应有天职,儒家由此转化而成学派。刘氏所说在孔子以前也许是事实,但到孔子时,儒家的经世已绝非为了“尽职”,而是作为儒者或社会良心承担者无可旁贷的责任。这从比较真实地记录了孔子言行的《论语》中可以得到证明,如孔子阐述其最为强调的“仁”的观念时说: 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迗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 有弟子问何为儒家的理想人格__ “君子”,孔子的回答也是经世的: 子路问君子。子曰:“修己以敬。”曰:“如斯而已乎?” 曰:“修己以安人”。曰:“如斯而已乎?”曰:“修己以 安百姓。修己以安百姓,尧、舜其犹病诸!”

经世致用简介

经世致用 编辑 指学问必须有益于国事。由明清之际思想家王夫之、黄宗羲、顾炎武等提出。他们认为学习、征引古人的文章和行事,应以治事、救世为急务,反对理学家不切实际的空虚之学,对后人影响很大。 作品名称经世致用 创作年代明清之际 作者王夫之、黄宗羲、顾炎武 名称来源出自儒家的“经世致用”之学 目录 1概述 2简介 3历史渊源 4引用概述编辑 经世致用思想的内涵:《辞源》中对“经世”的解释为:治理世事;另外,对“经济”的解释为:经国济民;“致用”为:尽其所用。《辞海》的解释为:明清之际主张学问有益于国家

的学术思潮。由此可以给经世致用下一个定义:经世致用就是关注社会现实,面对社会矛盾,并用所学解决社会问题,以求达到国治民安的实效。这一思想体现了中国传统知识分子讲求功利、求实、务实的思想特点以及“以天下为己任”的情怀。经世致用思 经世致用 想的历史至少可以追溯到先秦思想家——孔子。孔子所创立的儒家思想,是中华文明的精髓,仔细分析儒家思想,可以看到,传统儒学本身就是一种“入世哲学”,孔子不遗余力地宣传他的思想,目的就是要改变春秋末年社会动乱,礼崩乐坏的局面,恢复他理想中的社会秩序。另外,作为一种思想体系,儒家思想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不尚思辨。它不象其他哲学思想那样,用极强的思辨性去解释诸如世界的本原问题,今生与来世的问题或是人世与鬼神的关系等问题,而是很实在,甚至可以说是很实用地教人们如何做人,如何行事,教统治者如何治国。 由此可见,儒家思想从其产生之时,就具有强烈的经世的传统,这对中国传统社会的知识分子,产生了重大影响。他们吸收了这种经世精神,并将其作为自己重要的责任,自觉地担负起关心时政、关注国事、针砭时弊、甚至救国于危难之中的使命。 随着儒家思想不断被统治者利用、宣传,其中的实学之风也随之传播开来。到了宋代,程朱理学大兴,其集大成者朱熹提出了“存天理,灭人欲”的社会伦理准则。这正是在宋王朝的统治面临巨大危险之时提出的,目的就是要改变世风,以挽救国家。但后世的理学家却“把‘修身’置在最重要的位置上加以强调,所以落实到行动上往往使修身养性的‘内圣’与治国平天下的‘外王’并论而形成事实上的对立,割裂了‘修齐治平’之间的有机整体联系”。走上了“穷理”之途,并将“理”的思想僵化,违背了朱熹“经世”的本意,失去了对现实

2020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课时检测(三)秦汉时期的政治(含解析)

课时检测(三)秦汉时期的政治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8分) 1.周武王灭商后,封商纣王之子于殷。秦王嬴政灭东周国,又封一地给东周君,让他们“祭祀先祖”。材料反映出秦王嬴政( ) A.受宗法传统影响B.极力推广分封制 C.加强了中央集权D.扩展王朝的疆域 解析:选A 秦王嬴政让东周君“祭祀先祖”,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反映出嬴政深受宗法传统的影响,故A项正确;秦王嬴政给东周君一封地的目的在于让其“祭祀先祖”,而不在于极力推广分封制,且秦朝推行郡县制,故B项错误;题干没有提及秦王嬴政加强中央集权的任何措施,故C项错误;秦王嬴政给东周君一封地与扩展王朝疆域无关,故D项错误。 2.(2019·昆明一中测试)秦统一后,秦郡的划分十分重视地理区域的作用,往往一郡自成一个独立的地理单元,每郡都以肥沃盆地或平原为核心而推广于四周之高原或山地。这样的划分客观上( ) A.消除了地方割据的隐患 B.遵循“犬牙交错”的区划原则 C.有利于古代经济的发展 D.弱化了中央对地方的经济控制 解析:选C A项说法绝对,错误;B项是元代行省设立的特点,故B项错误;以地理单元为郡范围在客观上有利于经济的发展,故C项正确;划分郡有利于加强中央对地方的统治,故D项错误。 3.王家范在《中国历史通论》中指出:今日看来西周政治里显然有深厚的贵族色彩,而“共主”名义下的地方分权体制……与秦以后一统的君主“独制”格局泾渭分明。因此古贤多称周秦之间为“天下一大变局”。材料中的“独制”与“地方分权制”相比,其不同在于( ) A.郡守与县令都由地方推荐任职 B.郡守与县令世代镇守地方 C.郡守与县令都由君主直接任命 D.县令接受郡守的监督任命 解析:选C 依据所学,秦朝郡县制下,郡守与县令皆由皇帝任命,而非地方推荐,故A项错误;秦朝时采用“殿最”制考核官员,而非世代镇守,故B项错误;依据所学,郡守与县令都由君主直接任命,便于加强对地方的管理,故C项正确;依据所学,县令由皇帝任命,而非郡守任命,故D项错误。 4.(2019·长郡中学调研)秦简中有名称的法律共有二十九种,涉及经济的有《田律》《厩苑律》《仓律》《金布律》《关市律》《工律》《工人程》《均工》《徭律》《传食律》《牛羊

高考备考资料_经世致用(整理精校版)

经世致用 指学问必须有益于国事。由明清之际思想家王夫之、黄宗羲、顾炎武等提出。他们认为学习、征引古人的文章和行事,应以治事、救世为急务,反对理学家不切实际的空虚之学,对后人影响很大。 作品名称 经世致用 创作年代 明清之际 作者 王夫之、黄宗羲、顾炎武 名称来源 出自儒家的“经世致用”之学 概述 经世致用思想的内涵:《辞源》中对“经世”的解释为:治理世事;另外,对“经济”的解释为:经国济民;“致用”为:尽其所用。《辞海》的解释为:明清之际主张学问有益于国家的学术思潮。由此可以给经世致用下一个定义:经世致用就是关注社会现实,面对社会矛盾,并用所学解决社会问题,以求达到国治民安的实效。这一思想体现了中国传统知识分子讲求功利、求实、务实的思想特点以及“以天下为己任”的情怀。经世致用思想的历史至少可以追溯到先秦思想家——孔子。孔子所创立的儒家思想,是中华文明的精髓,仔细分析儒家思想,可以看到,传统儒学本身就是一种“入世哲学”,孔子不遗余力地宣传他的思想,目的就是要改变春秋末年社会动乱,礼崩乐坏的局面,恢复他理想中的社会秩序。另外,作为一种思想体系,儒家思想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不尚思辨。它不象其他哲学思想那样,用极强的思辨性去解释诸如世界的本原问题,今生与来世的问题或是人世与鬼神的关系等问题,而是很实在,甚至可以说是很实用地教人们如何做人,如何行事,教统治者如何治国。 由此可见,儒家思想从其产生之时,就具有强烈的经世的传统,这对中国传统社会的知识分子,产生了重大影响。他们吸收了这种经世精神,并将其作为自己重要的责任,自觉地担负起关心时政、关注国事、针砭时弊、甚至救国于危难之中的使命。 随着儒家思想不断被统治者利用、宣传,其中的实学之风也随之传播开来。到了宋代,程朱理学大兴,其集大成者朱熹提出了“存天理,灭人欲”的社会伦理准则。这正是在宋王朝的统治面临巨大危险之时提出的,目的就是要改变世风,以挽救国家。但后世的理学家却“把…修身?置在最重要的位置上加以强调,所以落实到行动上往往使修身养性的…内圣?与治国平天

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 中华文明的形成和发展 第5讲 秦汉时期的经济、思想与科技文化教案(含解析)新人教版

第5讲秦汉时期的经济、思想与科技文化 一、秦汉时期的社会经济 1.农业的发展 (1)耕作方式 ①西汉赵过推广耦犁,东汉时推广到珠江流域。 ②汉朝以后,铁犁牛耕成为我国传统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 (2)耕作技术 ①西汉时,赵过推广代田法。 ②西汉发明播种工具耧车。 (3)耕作制度:以一年一熟为主。 (4)水利灌溉:汉朝出现漕渠、白渠、龙首渠等。 2.手工业的进步 (1)概况:汉武帝以后,煮盐、冶铁、铸钱等行业都收归官办。 (2)成就 ①冶金业 西汉时期,出现高炉炼铁和炒钢技术。 东汉杜诗发明水力鼓风冶铁工具水排。 ②制瓷业:东汉烧出成熟的青瓷。 ③纺织业 西汉政府设在长安的东西织室有数千工人。 丝织技术相当成熟,能织出二十多个花色品种。 西汉时期,中国丝绸远销欧亚。 图示总结古代农业和古代手工业的关系 3.古代商业 (1)商业发展 ①受时间、地点的限制,总体水平不高。 ②由于开通陆上和海上丝绸之路,中外贸易发展。 (2)城市发展:西汉长安城东、西有“市”九处。 (3)政府政策:汉武帝实行货币官铸、盐铁酒专卖、官营贩运、物价管理,向工商业者加重征

税等措施,抑制富商大贾的势力。 二、秦汉时期的思想 1.秦朝“焚书坑儒” 原因(1)秦王朝的建立实现了国家的统一,这就需要统一的学术形态。 (2)一些儒生和游士引用儒家经典,借用古代圣贤的言论批评时政。 (3)在关于郡县制的辩论中,丞相李斯斥责儒者依古制实行分封制的主张不合时宜 内容秦始皇于公元前213年和公元前212年焚毁书籍、坑杀术士(术音述,术士,即儒士)的事件 影响“焚书坑儒”事件的影响是极为消极的,表明秦王朝在文化领域由博采先秦诸子学术向以法为教、以吏为师的文化专制转型,新官学的内容也由综合宽容转向了专制 2.董仲舒的新儒学 (1)背景 ①经济:汉武帝时期,经济恢复发展,国力增强,为中央集权的加强奠定了物质基础。 ②政治:诸侯国势力膨胀,土地兼并剧烈,匈奴为患,威胁西汉的稳定。 ③思想:道家“无为而治”的思想已不能满足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 (2)内容 ①为加强中央集权,提出“春秋大一统”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②为加强君权,宣扬“君权神授”“天人合一”和“天人感应”学说。 ③为维护统治秩序,提出“三纲五常”。 (3)特点:把道家、法家和阴阳五行家的一些思想糅合到儒家思想中,加以改造,形成具有时代特色的新儒学体系。 易错提醒“焚书坑儒”与“独尊儒术”的本质目的相同 “焚书坑儒”与“独尊儒术”在本质上都是思想专制,只不过采取的手段不同。秦始皇是通过暴力手段实现思想专制,而汉武帝通过和平手段实现。 3.儒家思想主流地位的确立 (1)汉武帝的尊儒措施 ①思想:全面肯定董仲舒的新儒学思想。 ②政治:起用儒学家参与国家大政,儒家学说成为政府选拔人才、任官授爵的标准。 ③教育 教科书:规定儒家经典为教科书。 中央:兴办太学,大大提高了儒学的地位。

历史二轮复习第1讲 先秦秦汉时期

第一讲先秦秦汉时期一、全国卷考情分析

式多样化(文、表、图),问题具有创新性。与前几年历史试题相比,材料的阅读量和阅读难度有所降低,试题比较重视考查学生对历史基础知识的掌握和运用。 2.就考查形式来说,文字性材料居大多数,文字性材料可分为表述性文字材料和原始性文字材料,选择题以表述性材料为主,非选择题以原始性材料为主。 3.就设问形式来说,选择题主要考查了背景类、原因类、说明类、比较类、影响类,非选择题以概括类、影响类、原因类为主。 4.就考查范围来说,全国卷比较注重中国史的考查;政治、经济和思想试题。 二、主干知识深度理解 1.王位世袭制取代禅让制 原始社会时期,部落联盟的首领一般由联盟议事会选举产生,这就是后人津津乐道的“禅让制”。启在争夺部落联盟首领的斗争中取得胜利,建立了夏王朝,禅让制为王位世袭制所取代。王位世袭制的确立是“公共权力”日益蜕变为个人及家族权力的结果。夏王朝建立后,原始社会的部落联盟管理机关被彻底改造为维护夏后氏王权的国家机器,因而有学者认为“启的夺权是质变,是野蛮与文明、部落制度与国家的分野”。 2.分封制 所谓分封,就是周天子根据与自己关系的亲疏远近,对子弟、亲戚、功臣和古代先圣后裔授予一定范围的土地和人民,令其建立统治据点,以拱卫周王室,即所谓“封建亲戚,以蕃屏周”。这种统治据点就是“封国”,众多的封国之主就是“诸侯”。被封的诸侯在本国内同样对其属下进行分封,是为“卿大夫”;卿大夫继续分封,是为“士”,士以下不再分封。 总体看来,周天子虽表面上为天下共主,但实际上控制力有限,各诸侯国实际上都是有很大独立性的政治实体。西周作为一代王朝,虽显示出一定的统一性、集权性,但国家结构上的分散性、松散性仍然是其最本质的特点。 春秋战国时期,分封制走向衰落。秦朝建立后,全国推行郡县制,分封制被废除。但是秦之后的王朝,仍有少数实行过分封制,但这主要是分封制的残余了。 3.宗法制 所谓宗法制,就是处理同一宗族内部成员间的亲疏、等级和世袭权利的制度。宗法制源自父系家长制。 嫡长子继承制和余子分封制以及与此相适应的大宗和小宗的区分,是宗法制的基本特征。在宗法制度下,大宗和小宗之间是一种等级隶属关系。小宗必须服从大宗,每一等级的大小宗关系,都是政治上的领导与服从关系。因此,周天子是天下的大宗,从而也成为政治上的共主。 周代宗法制的完善,使宗统与君统结合起来,也使王权较商代有所强化,这是周人统治

经世致用

我对史学“经世致用”的看法 “经世致用”一个我们经常会提及的词语,一个我们在谈及史学文学功能时常常使用的词语。那么什么是“经世致用”呢?首先我们需要为这个词语下一个定义。 《辞源》中对“经世”的解释为:治理世事;另外,对“经济”的解释为:经国济民;“致用”为:尽其所用。《辞海》的解释为:明清之际主张学问有益于国家的学术思潮。由此可以给经世致用下一个定义:经世致用就是关注社会现实,面对社会矛盾,并用所学解决社会问题,以求达到国治民安的实效。这一思想体现了中国传统知识分子讲求功利、求实、务实的思想特点以及“以天下为己任”的情怀。 “经世致用”的思想渊源颇深,它的历史至少可以追溯到先秦时期的历史。先秦时期的大思想家、大教育家——孔子,创立了影响后世千余年的儒家思想,其实这种思想本身就是一种“入世哲学”。孔子周游列国,教授门徒三千,就是为了宣扬他理想中的社会秩序,以求改变春秋末年社会动荡、礼崩乐坏的局面。并且儒家思想很实际的教导人们该怎样为人处世。可见,儒家思想从一开始就有着很强的经世的传统,这对中国后世产生极大的影响。 儒家思想在中国的思想界一直占据着统治地位,它的经世致用的传统也一直影响的当时的知识分子。他们以经世为己任,自觉地关心时政,积极参与国政。到了宋代,程朱理学兴盛,此学强调“修身”,在实际实践中将“修身”与“经世”割裂开来,并且此学将“理”的思想僵化,失去了对现实的指导意义。可以说史学“经世致用”的传统在理学兴盛时期处于低谷。而继理学兴起的心学也只致力于“心学”本身,不注重解决现实社会问题。而到了清代,在中央专制集权高度集中的情况下,“经世致用”思想更似乎是走到了尽头。 而在整个“经世致用”思想处于低谷时期时,也纷纷有人站出来呼吁关注社会现实,反对空谈。如明末清初的顾炎武、黄宗羲就反对空谈,倡导“实学”。而贯穿这所谓“实学”的一个中心思想,便是经世致用的精神。到了清末,鸦片战争爆发,面对封建末世深刻的社会危机,一批政治家、思想家和进步学者再一次提倡经世致用,主张实行改革。其中较著名的有林则徐、龚自珍、魏源等。他们作为知识分子的代表关注世事,以极大的社会责任感揭露矛盾,抨击时政,指责清王朝统治的腐败以及官僚队伍的无能、迂腐。在揭露问题的同时,他们要求“更法”,呼吁“改革”,提出了一系列改革措施。魏源提出“师夷长技以治夷”的思想,这一思想一直贯穿于整个中国近代社会。 其实可以说,从先秦时期起,中国社会历史的发展就一直贯穿着“经世致用”的思想。在这一思想的指导下,中国的知识分子“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以“天下兴

经世致用

翻译 文章不能在天地之间断绝,是因为它可以阐明道理、记述政事、体察百姓困苦、乐于称道别人的善行啊。像这样,有益于天下,有益于将来。多一篇,就多一篇的好处啊。如果涉及那些怪异、斗狠、悖乱、鬼神之事,写无从查考的话,抄袭别人的观点,作奉承谄媚的文字,像这样,对自己有害,对别人无益,多一篇,就多一篇的祸害啊。 【《文须有益于天下》一文,强调文以载道,文以纪事,文以揭示民间疾苦、称扬善行,从正面立论,从反面申述,旗帜鲜明地主张作文要经世致用。】 子书除《孟子》《荀子》以外,像《老子》《庄子》《管子》《商君书》《申子》《韩非子》,都自成一家之言。至于《吕氏春秋》《淮南子》,则不能自成体系了,所以选取诸子的言论,汇集成书,这是子书的一大变化啊。今人的作品,(观点)一一都出于自己之手,必然不是很多,大抵是像《吕氏春秋》《淮南子》之类(汇编而成)的。若一定是古人未触及的,后代不可缺少的,然后才著述,也许才能流传下来吧?宋朝人的著作如司马光的《资治通鉴》、马端临的《文献通考》,都是用一生精力完成的,才成为后世不可或缺的书。然而这些书中小的差错和遗漏,还是不能避免。像后人的书,越多错漏就越多,(著述)越快就越不能流传。之所以这样,是因为他们把写书看得太容易,而急于追求声名的缘故啊。 【《著书之难》析古剖今,提出“必古人之所未就,后世之所不可无”的著述标准,主张独创,反对急功近利,实际上还是在提倡治学不为空言,要切合实际,期于有用。】 唐、宋以后,文人何其多啊!固然有不懂经学,不通古今,而自以为是文人的啊。韩愈《符读书城南》有诗句说:“文章谁说不贵重,解说经义是根本。雨水横流无根源,早晨满地夕已尽。为人不通古与今,如同马牛披衣襟。行事立身陷不义,何能希望多名誉。”而宋朝的刘挚训诫子孙,常说:“读书人应当以器量见识为先,一旦有了‘文人’的称号,这个人就没有值得称赏的地方了。”如此来看以“文人”身分在世上出名,哪里值得称道呢!这就是扬雄所说的“拾取我的文辞而不研究我的义理”啊。黄庭坚说:“几十年来,先生君子只是用文章提拔奖掖后学,所以华而不实。”本朝嘉靖年间以来,也有这样的风气。而陆深记载的刘健告诫庶吉士们的话,李梦阳对此大为不平。 《宋史》说,欧阳修与学人晤谈,不曾涉及文章,只是谈吏政,认为文章只能滋润身心,政事可以惠及百姓。 【这则文字,引用古人论述,核以当时社会风气,对唐宋以下文人泛滥,世风浮华表示了极大的忧虑,作者融入了他对于立身处世的深沉思考,总归于为学要通古今之变,要经世致用。(当时文人的思想观念出了问题,要端正创作态度)】 顾炎武 1.生平:(1613—1682),昆山(今属江苏)人。初名绛,清兵破南京,更名炎武,字宁人,亦自署蒋山佣,另称为亭林先生。早年参加复社,清兵南下时,积极参加抗清斗争。顾炎武被称作是清朝“开国儒师”、“清学开山”始祖,是明末清初著名的经学家、史地学家、音韵学家。他一生辗转,行万里路,读万卷书,开创一种新的治学门径,成为清初继往开来的一代思想家。他提倡经世致用,反对空谈,注意广求证据。著有《日知录》、《肇域志》、《音学五书》、《亭林诗文集》等。顾炎武与王夫之、黄宗羲并称“清初三先生”。 2.文学主张 文须有益于天下 诗主性情,不贵奇巧 反对明代以来文人拟古风气 不事藻饰,纯朴自然

秦汉时期的文化

秦汉时期的文化 教学目的 一、基础知识掌握 太初历,太阳黑子活动的最早记录,张衡的科技成就;《九章算术》;《黄帝内经》,《神农本草经》,华佗和张仲景医学成就;蔡伦改进造纸术,造纸术的传播和影响。两汉时期哲学与宗教发展的特点,董仲舒的思想,王充的思想和著作;佛教的传入,早期的道教。司马迁的《史记》,《汉书》;汉赋的特点及其代表作,“乐府诗”的特点;秦汉陶塑艺术的代表“俑”,秦汉绘画艺术。 二、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的认识 1.秦汉文化是在秦汉时代物质基础和社会条件下创造出来的。 2.中华文化博大精深,底蕴丰厚,影响世界。秦汉文化是中华文化发展的重要阶段,在各个方面产生的辉煌成就,影响深远。秦汉文化是封建文化的第一高峰阶段,中国文化走向世界的第一阶段。提高学生对古代文化艺术的鉴赏水平。 3.注意用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基本观点认识和分析秦汉文化的成就。 三、能力培养 1.培养学生独立整理、总结知识结构的能力。秦汉文化成就多种多样,涉及科技、思想、史学、文学、艺术等许多领域,因此知识点繁杂,对学生掌握有一定的难度。对高三学生来说要在知识学习的基础上能够形成一定的知识结构,这是分析、理解、阐释历史的基础。 2.培养学生宏观地分析概括秦汉文化特点的能力。教材对秦汉文化的特点总结了四点。对高三教学来说,教师不是引导学生去简单地记忆这四点,而是把这些特点作为秦汉文化特点的示范参考。教学活动主要是通过对秦汉文化成就的微观学习,尤其通过与已经学过的夏商周的文化、春秋战国的文化进行对比分析,通过自己的思维活动,理解和体会秦汉文化的特质,用自己的语言概括秦汉文化的特点。 3.培养学生综合分析秦汉文化取得辉煌成就的原因和条件。一个时代的文化是一个时代社会的反映。在指导学生掌握秦汉文化成就的同时,把这一节同第二章的其他内容联系起来,把文化成就与当时社会政治、经济状况等联系起来,综合分析秦汉文化产生的原因和条件,使学生对秦汉时代有一个完整的认识,形成对历史的整体认识。正确认识文化现象与社会现实之间的关系。 重点、难点 重点:秦汉的科技成就、哲学和宗教,分析秦汉文化的特点,总结成就辉煌的原因和影响。 难点:秦汉时期的哲学和宗教,概括秦汉文化的特点。 教学准备 一、制作课堂多媒体教学网页《秦汉文化》栏目介绍: 名词解释(“汉学”、“天人感应”、“君权神授”、“阴阳五行”、“导引”等。)科学原理(地动仪的原理、造纸过程。) 历史图片(秦始皇陵兵马俑组图、长沙马王堆文物组图、汉代画像砖石组图等。)史料摘录(关于太阳黑子的记录,关于张衡对月食的解释,张衡传、蔡伦传的有关内容,《九章算术的内容。) 讨论区(秦汉文化的特点、秦汉文化成就的原因和影响)、相关链接(与本课内容有关的网址)、知识结构

浅论黄宗羲经世致用的政治思想

浅论黄宗羲经世致用的政治思想 【摘要】:经世致用思想囊括的内容繁多,其中包括政治、经济、军事、国家、民族、法律、教育、地理、风俗、人情、自然科学等等,其核心内容皆饱含“实学”,即实实在在的学问,贯穿这一“实学”思想则是经世致用精神。黄宗羲是明清经世致用思潮的主要推动者之一,他在政治思想方面贡献对明清经世思想的推动尤为突出,他的主要政治思想集中在他的著作《明夷待访录》中,其主要政治主张即设相分权、君臣共治、学校议政、地方自治,提出这些政治主张的根本目的乃是对于君主(政府)权力的限制,这是对君主专制的集权时代的巨大冲击,同时,这也是黄宗羲民本思想与传统民本思想的区别之处,所以学界有称黄宗羲政治思想为传统民本思想通向近代民主思想之桥梁。本文主要通过研究黄宗羲的著作《明夷待访录》去解析其经世致用的政治思想,通过其限制君主(政府)权力的政治主张,根据其尊重人性本私、民为本的立场,依托其崇尚法治的治法思想,竭力挖掘其政治思想中的民主宪政雏形,寻找其政治思想与近代西方民主思想的关联。黄宗羲的《明夷待访录》作为政论文来讲,正是结合了儒家传统经世的眼光以及对实践“天下大治”的理想与抱负的,是对传统的扬弃与继承,这种既尊重传统,又着眼于现实的“经世致用”的精神,是值得我们思考和借鉴的。我们需要借助古代先贤的眼光来审视我们国家的政治制度,同时也要放眼于世界,看到全世界国家的政治潮流。【关键词】:黄宗羲经世致用民本思想政治思想

【学位授予单位】:山西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B249.3 【目录】:中文摘要6-7ABSTRACT7-9引言9-11第一章黄宗羲经世致用政治思想历史渊源11-201.1儒家政治思想11-181.1.1孔孟荀之儒学11-151.1.2汉唐宋之治道15-181.2宋明经世思想18-20第二章黄宗羲经世致用政治思想基础20-292.1人性本私20-212.2民本思想21-242.3治法思想24-29第三章黄宗羲经世致用政治思想之宪政雏形29-383.1宪政雏形略论29-303.2权力分立制度30-323.3朴素议会制度32-343.4地方自治制度34-38结束语38-39参考文献39-40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40-41致谢41-42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42-44 本论文购买请联系页眉网站。

高中历史秦汉时期的历史阶段特征汇总

秦汉时期(公元前 221—220 年)是我国封建社会初步发展时期,也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大一统时期。 一、政治方面秦汉时期是中国封建社会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和巩固时期。秦灭六国后,正式建立起中央集权制度。西汉初年推行郡国并行制,王国权力逐渐增大威胁中央。汉景帝开始 “削藩”,至汉武帝时王国问题得到根本解决。在思想文化上,汉武帝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将儒家思想逐步确立为占统治地位的理论。 东汉时期,中央集权渐趋衰落,豪强地主拥有强大的经济实力,政治上又掌握中央或地方政权,对中央集权构成潜在威胁。在黄巾起义被镇压后,社会上便出现了豪强地主割据混战的局面。东汉政权最终被推翻,导致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 二、经济方面秦汉时期是封建经济初步发展时期。秦的政治统一和统一货币、文字与度量衡的措施都有利于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与交流。在秦末农民战争的作用下,汉初统治者吸取前代灭亡的教训,调整统治政策,经济得到恢复发展,社会出现安定繁荣的局面。 封建土地私有制得以确立和巩固,黄河流域尤其中西部地区是封建经济的重心。中原先进的生产技术开始向边疆地区拓展,西北畜牧业经济区与中原农业经济区实现了交融。 三、民族关系方面秦汉时期是我国封建社会民族关系初步繁荣时期。在北方,汉族政权同匈奴族关系复杂,由战到和。汉武帝时基本解除北方的威胁,东汉政府两次打败北匈奴,解除了它对西域和东汉的威胁。两汉时期,开始同西域各族发生密切的贸易关系和文化交流,促进了民族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和西域的开发。 秦汉时期还是我国古代对南方少数民族地区进行初步开发和管辖的阶段。秦征服珠江流域的越族,在当地设南海等郡,迁移中原人民到那里戍守,还开凿灵渠,沟通了长江流域和珠江流域。汉武帝则在四川西南、贵州、云南等地建立郡县,加强了西南地区少数民族同内地各族人民的联系。 这一时期,我国统一多民族的国家得以建立和巩固起来,初步奠定了中国封建社会时期中原王朝与边疆各族的关系,确立了加强对边疆管辖的方式与方法,基本上确立了中原王朝对各族所推行的民族政策,各族人民的友好往来和各民族间的经济文化交流成为历史发展的主流。 四、对外关系方面这一时期,中国与朝鲜、日本、西亚和欧洲的交往开始以贸易往来、使节往来和科技文化交流等形式发展起来,开始突破东亚的范畴。丝绸之路开通后,中国同西亚和欧洲大秦的交往开始沟通。 五、文化方面秦汉时期,科技文化得到很大发展,奠定了我国古代科技文化在世界长期领先的基础。中外文化交流空前频繁,文化成就辉煌。

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对传统儒学的批判(专制和礼教)、继承(孔孟民本)和创新(民主、经世致用)学案

第四讲 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对传统儒学的批判(专制和礼教)、继承(孔孟民本)和创新(民主、经世致用)学案 吉林大学附属中学 刘立春 第一部分 提前预习——微观分解,步步为“赢” 【阅读】分析明清之际思想批判时代背景时大致可以从经济、政治和思想文化三个角度进行。在晚明的思想界,理学占据统治地位,以程朱理学为标准的八股取士使思想界呈现因循守旧、陈腐不化的习气。为了功名利禄,广大知识分子“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 空谈心性义理,“以明心见性之空言,代修已治人之实学”(顾炎武《日知录》)。这一方面对思想界造成严重束缚,另一方面又形成空谈误国的学风。于是便有了李贽鞭挞程朱理学、否认孔、孟思想权威、学贵自得的思想和以顾炎武为代表的反对理学空谈误国、主张经世致用学以致用的思想主张。经济上,明中期以后, 商品经济蓬勃发展,大批工商业城市兴起,逐利拜金之风在社会上日益兴盛,传统义利观,尤其是“存天理、灭人欲”的思想观念受到极大冲击。于是便有李贽反对“存天理、灭人欲”的礼教束缚,肯定物质享受,追求个性自由发展的思想,主张也有以黄宗羲为代表的反对抑商,主张“工商皆本”的思想。而明末清初的政治形势对其时思想家的影响更大。明末清初基本的政治形势是君主专制日益强化腐朽,阶级矛盾、民族矛盾十分尖锐,最后导致明政权被农民起义推翻,清军入关,少数民族建立的清政府逐步建立起对全国的统治。在当时具有民族主义情感的汉族知识分子和士大夫看来,这绝不仅仅是改姓易号那么简单的事情,而是事关民族和民族文化存亡绝续的大问题,是“天崩地裂”,从而促使他们深刻地反思,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了这种情况的发生。思考的结果主要是两个方面,一是学风问题,即明末空谈心性的学风和八股取士,无法解决当时日益复杂尖锐的社会问题,空谈误了国;一是政治制度上的问题,即明朝君主专制的强化和腐朽激化了当时的社会矛盾,其典型的表现是明开宦官当权,残害忠良,欺压百姓,是君权空前强化误了国。于是顾炎武、黄宗羲等思想家提倡以史为鉴主要是明朝灭亡为鉴,将学术研究与现实相结合,倡导“经世致用”反对君主专制, 主张用各种办法来限制、分散君权,促进政治的和谐发展。而顾炎武关于“亡国”与“亡天下”的区分以及“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耳矣”的思想也是明末清初这种政治形势的产物。 问题:据材料概括明清之际活跃思想产生的背景。 一、历史背景 (一)根本原因:商品经济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促进社会转型,导致各种新旧矛盾空前尖锐。 (二)具体原因: 1.经济上:商品经济发展,资本主义萌芽产生及缓慢发展受到落后封建制度的阻碍;土地 兼并严重, 赋役沉重。 2.政治上:封建制度衰落,君主专制空前加强(废丞相,设军机处),政治腐败,社会动荡, 社会矛盾激化(农民起义、帮会、西方殖民入侵)促了人们专制统治和封建礼教的怀疑批判;市民商业者经济实力增强,势力壮大,要求维护自身的经济利益。 3.思想上:传统理学下的封建传统礼教摧残人性、因循守旧、陈腐不化,禁锢人们的思想, 阻碍社会进步;人们竞相逐利、重利轻义的思想促使社会风俗改变,传统道德观念受到冲击;进步士人试图冲破四书五经的束缚,藐视礼法,强烈追求个性解放和发展经济;西学东渐兴起,近代科学技术传入中国。 4.进步人士作用:一批正直清廉,爱国爱民、参与抗清的学者努力探索改革社会的方案。 二、主要代表人物和基本主张 (一)明朝晚期:李贽的离经叛道和自称异端——反封建思想的先驱。 1.人物简介:26岁中举人,20多年为官,晚年辞官专门讲学和著书,死于狱中。(求学→做 历 史背景

“经世致用”思想与当代大学生的创新务实发展

“经世致用”思想与当代大学生的创新务实发展 科目:中国思想史 老师:方民镐 学生 : 周礼国 专业 : 英语 学号 : 1330 1910

摘要:“经世致用”即要面对现实,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社会问题以谋求社会的稳定与发展,这一在封建社会末期走向高潮的哲学和教育观点体现着人们对国家安慰的担忧。在和平年代,作为知识分子典型代表的当代大学生,领悟和落实“经世致用”的思想和价值取向对祖国的未来的建设意义非凡。 关键词:经世致用,务实,大学生,社会发展,理论与实践 “经世致用”是在明末清初这一特定历史背景之下,由顾炎武等思想家立足社会现状而提出的学说,它是儒家文化的一种延伸,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构成部分。“经世”,即要有远大的理想,心系天下,解决世界上的事务,;“致用”,即尽其所用,理论联系实际,脚踏实地,以理论指导和检验实践。“经世致用”就是把所有的学问运用到现实的治理社会的进程当中去。它是在明末清初的政治文化和经济背景之下的伟大的思想转变,是社会主流思想与社会发展矛盾的产物。在宋明时期,儒学主要表现为理学,强调理性和思辨的,使得整个儒学系统更加严谨。但是,随着时代的变迁和理学以及心学的发展,后续出现了思想的空洞,过分脱离社会现实,不关心国家事务,明末清初政治的变迁,社会矛盾的激化,以及清初文化的繁荣,使得这些空洞的理性儒学与社会的发展不协调。于是,新的思想家们深刻分析社会现实,对旧的不合时宜的儒学提出批判,“经世致用”的学说便产生了萌芽。这样的思想萌芽虽然在清王朝的统治之下并没有壮大,但是随着封建王朝的衰落以及清末封建王朝和资本主义各国的摩擦升温,尤其是鸦片战争之后,再一次受到了爱国人士们的重新审视,一批有思想的进步学者,思想家,政治家结合日益严重的社会危机,把“经世致用”思想推向了高潮。呼吁人们关注社会现实,关注实事,提倡社会改革。无论是魏源的“师夷长技以制夷”,还是以“自强求富”为目标的洋务运动,都是对“经世致用”思想的体现和运用。 “经世致用”,是封建社会晚期面对内忧外患时国人试图寻求一条救国救民道路国人过程中时局深刻思索的产物,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时至今日,社会现状显然不同于当时,可是“经世致用”依然有着基于其精髓的新的诠释,对现实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当代的青年,尤其是当代的大学生,肩负着建设祖国未来的重任,对于如何把所学的理论知识运用到建设祖国的实践当中去这一问题的研究也就是对“经世致用”是如何被运用到建设祖国当中去的问题的研究。 “经世致用”的特点可以概括为五个: 其一,务当世之事,立足于现实和当下。对于尚未步入社会的青年学生们而言,务实在于个人品质的培养。受教育,尤其是高等教育,不仅是一个知识积累的过程,更是一个对人格提升的过程。务实是一种成熟的人格,想问题办事情,从现实出发,忌眼高手低。小到解决学习中的所遇到的问题,大到处理人生重大问题,比如理想,职业生涯规划,务实的品格无时无刻不展现其重要性。青年当胸怀大志,但是大志是基于个人实际状况而量身定制的,并不能说做一名科学家这样的理想一定伟大,而想做一名农民就渺小。基于自身现实的才是最适合自己的。而着眼于当下,并不意味着对过去和未来的忽视,而是基于当下对过去经验的总结而展望未来。

2018高考历史复习:第1讲 中华文明的形成与发展:先秦、秦汉时期

古代中国农业文明与西方海洋文明的交相辉映

第1讲 中华文明的形成与发展:先秦、秦汉时期 先秦(远古—公元前221年)是中华文明的勃兴阶段;秦汉(公元前221年—公 元220年)是中华文明的形成与初步发展阶段。先秦至秦汉时期的成就对整个中华文明起到了奠基作用。 1.政治上:从分封制、宗法制逐渐发展到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一方面,中央对地方的控制逐渐加强;另一方面,官僚政治逐渐代替了贵族政治,专制皇权逐渐形成,权力高度集中的政治体制成为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一大特征。 2.经济上:农耕经济是古代中国经济的典型特点。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春秋战国时期形成以家庭为单位的、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是中国古代经济的典型经济形态。手工业与农业分离后成为独立的生产部门,夏、商、西周时期为官府垄断,春秋战国时期逐渐形成了官营、民营、家庭三种经营形态;手工业部门不断增加,技术不断进步。商业出现,并逐渐由官府垄断走向民间。 3.文化上:思想领域经历了从“百家争鸣”到“独尊儒术”的演变,奠定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基础;文学方面的《诗经》和楚辞分别成为中国古代现实主义文学和浪漫主义文学的源头,文学阶段性的较高成就表现在汉赋、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商朝的甲骨文已是较为成熟的文字;科技方面形成了有东方特色的实用性发明创造。 一、政治制度的演变 1.先秦 (1)王位世袭制:夏朝时确立,“____________”的制度由此开始。 (2)分封制:以________为主体,周王成为“天下共主”。春秋战国时期,分封制崩溃,形成诸侯混战、社会变革的局面。 (3)宗法制:以血缘为核心、____________________为特点,形成“家国一体”的社会等级结构。 2.秦汉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