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选择题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选择题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选择题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选择题

1. 马克思主义创立的直接理论来源(多选)(ABC)

A. 黑格尔与费尔巴哈的哲学

B. 亚当·斯密和大卫·李嘉图的古典政治经济学

C. 英法两国的空想社会主义

D. 俄国的民粹主义

2. 马克思主义强大生命力的根源在于它的以实践为基础的(C)

A. 革命性与稳定性的统一

B. 批判性与变动性的统一

C. 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

D. 逻辑性与历史性的统一

3. 黑格尔哲学中的“合理内核”是(A)

A. 唯物主义

B. 辩证唯物主义

C. 唯物主义辩证法

D. 辩证法

4. 马克思主义产生于(A)

A.19 世纪40 年代

B.18 世纪40 年代

C.18 世纪70 年代

D.19 世纪70 年代

5. “人的理性为自然立法”的观点属于(A)

A. 主观唯心主义

B. 唯物主义

C. 客观唯心主义

D. 形而上学的唯物主义

6. “几十年的经验使我们深刻地认识到,学点哲学确实可以使人做事情少犯错误,做研究少走弯路。”下列观点与上述感悟相一致的是

(B)

A. 哲学是各门具体科学的基础

B. 哲学具有指导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功能

C. 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D. 哲学是人们对某一领域规律的概括

7. 有一副对联,上联是“桔子洲,洲旁舟,舟行洲不行”,下联是“天心阁,

阁中鸽,鸽飞阁不飞。”这形象地说明了运动和静止是相互联系的。静止是(C)

A. 运动的普遍状态

B. 运动的内在原因

C. 运动的衡量尺度

D. 运动的存在方式

8. 海的“贯通东流”水系的形成年代。如果说上游的沉积物从青藏高原、四川

盆地顺延而下能到达下游,这就表明长江贯通了,这就是物源示踪。我国科学

家采用这一方法,研究长江中下游盆地沉积物的来源,从而判别长江上游的物

质何时到达下游,间接指示了长江贯通东流的时限。他们经过10 多年的研究,提出长江贯通东流的时间距今约2300 多万年。这一研究成果从一个侧面显示出(ABD)

A. 时间和空间是有限的,物质运动是永恒的

B. 时间和空间是通过物质运动的变化表现出来的

C. 时间和空间是标示物质运动的观念形式

D. 时间和空间是物质运动的存在形式

9. 母质、气候、生物、地形、时间是土壤形成的五大关键成土因素。母质是土

壤形成的物质基础和初始无机养分的最初来源。气候导致矿物的风化和合成、

有机质的形成和积累、土壤中物质的迁移、分解和合成。生物包括植物、动物

和微生物等,是促进土壤发生发展最活跃的因素。地形可以使物质在地表进行

再分配,使土壤及母质在接受光、热、水等条件方面发生差异。时间是阐明土

壤形成发展的历史动态过程,母质、气候、生物和地形等对成土过程的作用随

着时间延续而加强。土壤生成过程说明(多选)答案ABD

A. 事物总是作为过程而存在

B. 时间是物质运动的存在形式

C. 事物的发展总是呈现出线性上升的态势

D. 事物的产生总是多种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

10. 爱迪生在发明电灯之前做了两千多次实验,有个年轻的记者曾经问他为什么

遭遇这么多次失败,爱迪生回答:“我一次都没有失败,我发明了电灯。这只

是一段经历了两千步的历程。”爱迪生之所以说“我一次都没有失败”,是因

为他把每一次实验都看做(B)

A. 认识中所获得的相对真理

B. 整个实践过程中的一部分

C. 对事物规律的正确反映

D. 实践中可以忽略不计的偶然挫折

11. 中国工程院院士袁隆平曾结合自己的科研经历,语重心长地对年轻人说:“书本知识虽然重要,电脑技术也很重要,但是书本电脑里面种不出水稻来,只有

在田里才能种出水稻来。”这表明( A )

A. 实践是人类认识的基础和来源

B. 实践水平的提高有赖于认识水平的提高

C. 由实践到认识的第一次飞跃比认识到实践的第二次飞跃更重要

D. 理论对实践的指导作用没有正确与错误之分

12. 显微摄影是一门使用照相机拍摄显微镜下一般用肉眼无法看清的标本的技

术。肉眼中千篇一律的细沙,在显微镜下,却是“一沙一世界”。有的晶莹剔

透像宝石,有的金黄酥脆像饼干。即使是司空见惯的柴米油盐,在显微镜下也

会展现神奇而充满魅力的一面。显微镜下的“一沙一世界”表明(多选)

答案ACD

A. 人们能够通过对个别事物的认识而达到对世界整体的把握

B. 事物的本质随着人们认识的变化而改变

C. 人们可以通过制造和使用工具日益深化对客观世界的认识

D. 任何事物都具有无限多样的属性

13. 唐朝诗人张若虚《春江花月夜》中的“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

两句诗蕴涵着时间一维性的哲理。下列诗句中蕴涵相同哲理的是(多选)答案

ABD

A. 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B. 花开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

C. 溪云初起日沉阁,山雨欲来风满楼

D. 闲云潭影日悠悠,物换星移几度秋

14. 《坛经》中记载:“时有风吹幡动,一僧曰幡动,一僧曰风动,议论不已。

慧能进曰:“不是风动,不是幡动,仁者心动。”这段话表明慧能关于运动观

的基本观点是:(D)

A. 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

B. 运动和物质是不可分割的

C. 精神运动是物质运动的一种形式

D. 精神是运动的主体

15. 荀子说:“心不使焉,则白黑在前而目不见,雷鼓在侧而耳不闻。”这段话

表明人的意识具有(B)

A. 客观性

B. 能动性

C. 对象性

D. 任意性

16. “观念的东西不外是移入人的头脑并在人的头脑中改造过的物质的东西而

已。”这个命题表明(A)

A. 意识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

B. 人脑是意识的源泉

C. 观念的东西和物质的东西没有本质上的区别

D. 意识是人脑特有的物质

17. “此亦彼也,彼亦此也”的观点是(C)

A. 普遍联系的观点

B. 辩证法转化的观点

C. 相对主义诡辩论的观点

D. 唯物主义观点

18. 承认客观实在性是物质唯一特性的哲学派别是(C)

A. 朴素唯物主义

B. 形而上学唯物主义

C. 辩证唯物主义

D. 庸俗唯物主义

19. 把世界的本原归结为某种或某几种具体物质形态的观点是(C)

A. 形而上学唯物主义

B. 唯心主义

C. 朴素唯物主义

D. 辩证唯物主义

20. “动中有静,静中有动”说的是(B)

A. 形而上学和诡辩论的统一

B. 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

C. 物质和运动的统一

D. 连续性和非连续性的统一

21. “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主要说明运动和静止的关系是(A)A.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

B.运动是相对的,静止是绝对的

C.静止是绝对的,运动也是绝对的

D.静止是相对的,运动也是相对的

22. 世界上本没有鬼,可是人们能画出牛头马面人身等各种各样的鬼的图形来,这仍然表明(D)

A.意识的内容来自人脑

B.意识的内容来自主观能动性

C.意识的内容来自人的思维活动

D.意识的内容来自外部世界

23. 意识的本质是指它是(C)

A.人脑主观自生的

B.人脑分泌的特殊物质

C.人脑对客观存在的反映

D.可以脱离被反映者

24. “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观点的错误在于(A)

A. 夸大了意识的能动性

B. 夸大了运动的绝对性

C. 夸大了真理的相对性

D. 夸大了矛盾的特殊性

25. “在对现存事物的肯定的理解中同时包含对现存事物的否定的理解”这种观点是(B)

A. 形而上学的观点

B. 辩证法的观点

C. 诡辩论的观点

D. 相对主义的观点

26. 世界的统一性在于它的(B)

A.存在性 B .物质性

C.可知性 D 矛盾性

27. 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这里的“客观实在”是指(C)

A. 看得见、摸得着的实物

B. 物质的具体形态和结构

C. 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D. 不能被人们所认识

28. 科学家洛伦兹说:“可预言:一只蝴蝶在巴西振动翅膀会在得克萨斯引起龙卷风。”这种“蝴蝶效应”的说法( D )

A. 片面夸大了联系的普遍性

B. 把联系理解为主观随意的,否认了联系的客观性

C. 否认了联系的多样性

D. 说明了一种事物、现象可以通过一系列的“中介”环节和另一事物现象发生

联系

29. 一位机械工程专家讲过这样一件事:“文革”中,他在某地劳动,有一天公

社派他去割羊草。他没养过羊,怎么认得羊草呢?但终于一个办法出来了。他

把羊牵出去,看羊吃什么就割什么。不到半天就割回了羊草。这位专家之所以

这样做是因为他认识到,“羊吃草”与“割羊草”两者之间存在着(D)

A. 因果联系

B. 必然联系

C. 主观联系

D. 本质联系

在工作中防止“过”或

30. “不及”的关键在于(单选)答案: D

A. 抓住事物的主要矛盾

B. 认识事物的量

C. 确定事物的质

D. 把握事物的度

31. 掌握“适度”原则的哲学

依据是(单选)答案: C

A. 矛盾同一性和斗争性的相互联结

B. 肯定和否定的相互渗透

C. 质和量的统一

D. 内容和形式的相互转化

32. 平衡是事物发展的一种状态,小到体操中人在平衡木上的行走,杂技中的骑

车走钢丝、独轮车表演,直升机在空中的悬停等,大到人类的生存、地球的运

转、天体的运行等等,都是保持平衡的一种状态。世间的万事万物,之所以能

不停地运动、发展、前进,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保持了平衡。要使“平衡”成

为人们的“大智慧”,就要(多选)答案:ACD

A. 精确把握事物的度

B. 准确掌握辩证否定的方式和方向

C. 善于协调事物内部各种因素的相互关系

D. 全面理解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辩证关系

33. 《百喻经》中有一则寓言:有一个愚人到别人家去做客,他嫌菜没有味道,

主人就给他加了点盐,菜里加盐以后,味道好极了。愚人就想:" 菜之所以鲜美,是因为有了盐。加一点点就如此鲜美,如果加更多的盐,岂不更加好吃?" 回家之后,他把一把盐放进嘴里,结果又苦又咸。这则寓言给我们的启示是(单选)(B)

A. 持续的量变会引起事物发生质的变化

B. 在认识和处理问题时要掌握适度的原则

C. 不可能通过一些现象而去认识某个事物的本质

D. 在事物的发展过程中要时时注意事物的自我否定

34. 有一种观点认为:" 自由不在于幻想中摆脱自然规律而独立,而在于认识这

些规律,从而能够有计划地史自然规律为一定的目的服务" 。还有一种观点认为,"' 自由' 倒过来就是' 由自' ,因此' 自由' 等于' 由自' ,' 由自' 及是随心所欲" 。这两种关于自由的观点(A)

A. 前者是唯物辩证的观点,后者是唯意志论的观点

B. 前者是机械唯物主义的观点,后者是唯心主义的观点

C. 前者是主观唯心主义的观点,后者是唯物辩证法的观点

D. 前者是历史唯心主义的观点,后者是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

35.2005 考研题多选:据媒体报道,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的社会学家利用互联网技

术做了一次实验,证明只要通过“电子邮件的 6 次信息接力”,一个人就可

以同世界上任何一个陌生人联系上。这表明(AC)

A 世界是相互联系的统一整体

B 事物之间的联系都是人为的

C 世界的普遍联系是通过“中介”实现的

D 信息是世界普遍联系的基础

36. 某地乡村公路边有很多柿子园。金秋时节农民采摘柿子时,最后总要在树上

留一些熟透的柿子。果农们说,这是留给喜鹊的食物,每到冬天,喜鹊都在果

树上筑巢过冬,到春天也不飞走,整天忙着捕捉果树上的虫子,从而保证了来

年柿子的丰收。从这个事例中我们受到的启示是:(ABD)

A 事物之间有其固有的客观联系

B 人们可以发现并利用规律来实现自己的目的

C 人与自然的关系是相互利用的关系

D 保持生态系统的平衡是人类生存发展的必要条件

37. 唯物辩证法认为(D)

A 必然性意义重大,偶然性可以忽略不计

B 必然性是可以预见的偶然性无法认识

C 必然性是不可选择的,偶然性是可以选择的

D 必然的东西是偶然的,偶然的东西是必然的

38. 有一则箴言:“在溪水和岩石的斗争中,胜利的总是溪水,不是因为力量,

而是因为坚持。”“坚持就是胜利”的哲理在于(C)

A.必然性通过偶然性开辟道路

B.肯定中包含着否定的因素

C.量变必然引起质变

D.有其因必有其果

39. 质和事物的存在是(C)

A. 相互对立的

B. 相互包含的

C. 直接同一的

D. 相互转化的

40. 质量互变规律揭示了事物发展的(B)

A. 源泉、动力

B. 状态和形式

C. 基本方向和道路

D客观性和条件性

41. 认识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形势,必须分清主流和支流,看到取得的成绩是主流,只有这样才能不迷失方向,坚定信心。这在哲学上坚持了(C)

A. 普遍联系的观点

B. 运动发展的观点

C. “重点论”的观点

D. “两点论”的观点

42. “割下来的手就不再是人手”这句话体现了(B)

A. 形而上学片面的、孤立的观点

B. 辩证法普遍联系的观点

C. 唯心主义的观点

D. 诡辩论的观点

43. 运动与静止的关系是(C)

A. 现象与本质的关系

B. 唯物与唯心的关系

C. 绝对与相对的关系

D. 可知与不可知的关系

44. 事物的质变是指(D)

A. 事物在数量上的增减

B. 事物在场所方面的变更

C. 事物处于相对静止状态

D. 事物性质的变化

45. 鲁迅在评《三国演义》时说:“至于写人,亦颇有失,以至欲显刘备之长厚而似伪,状诸葛之多智而近妖。”这一评说所蕴含的哲理是(A)

A要善于把握事物的度

B要善于把握事物的质

C要善于把握事物的量

D要善于把握事物的二重性

46. 只承认绝对运动,否认相对静止这是(B)

A. 辩证法

B. 相对主义诡辩论

C. 形而上学

D. 主观唯心主义

47. 掌握“适度”原则的哲学依据是(A)

A. 质和量的统一

B. 肯定和否定的相互渗透

C. 矛盾同一性和斗争性的相互联结

D. 内容和形式的相互转化

48. 矛盾的斗争性是一个广泛的哲学范畴,它的含义是(D)

A. 对立面双方相互依存的性质

B. 对立面双方相互贯通的性质

C. 对立面双方相互转化的性质

D. 对立面双方相互离异、相互排斥的性质

49. “防微杜渐”体现的哲学道理是(B)

A. 对立统一规律的原理

B. 质量互变规律的原理

C. 否定之否定规律的原理

D. 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关系的原理

50. 事物的否定方面是指(D)

A. 事物的积极方面

B. 事物的消极方面

C. 事物中维持其存在的方面

D. 事物中促使其灭亡的方面

51. 相对静止是(B)

A. 不做任何运动的事物

B. 运动的一种特殊状态

C. 绝对不变的事物

D. 绝对运动的状态

52. 作为辩证的否定的“扬弃”(C)

A. 既保留又继承

B. 彻底抛弃

C. 既克服又保留

D. 矛盾的调和

53. 事物螺旋式发展的基本趋势是(A)

A. 上升性

B. 重复性

C. 回复性

D. 循环性

54.1978 年关于真理标准大讨论是一场新的思想解放运动。实践之所以成为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是由(D)

A. 真理的主观性和实践的客观性所要求的

B. 真理的相对性和实践的决定性所预设的

C. 真理的属性和实践的构成所规定的

D. 真理的本性和实践的特点所决定的

55. 一种认识是不是真理,要看它(D)

A 能否满足人的需要

B 能否被多数人认可

C 能否付诸实践

D 能否在实践中最终取得预期效果

56. 由于气候变暖,北极冰盖融化,致使北极熊等动物无处可去,这给我们地球

上的人类发出的警示是

(D)

A.人与自然的关系成为人与人之间一切社会关系的核心

B.生态失衡已成为自然界自身周期演化不可逆转的趋势

C.自然地理环境已成为人类社会发展的根本决定力量

D.生态环境已日益成为人类反思自身活动的重要前提

57.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

立性,即它在反映社会存在的同时,还有自己特有的发展形式和规律。社会意

识相对独立性最突出的表现是社会意识(单选)答案: C

A. 与社会存在发展的不完全同步性

B. 内部各种形式之间的相互作用和影响

C. 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

D. 各种形式各自具有其历史继承性

58. 列宁说:“意识到自己的奴隶地位而与之作斗争的奴隶,是革命家。没有意

识到自己的奴隶地位而过着默默无言,浑浑噩噩,忍气吞声的奴隶生活的奴隶,

是十足的奴隶。对奴隶生活的各种好处津津乐道并对和善的好主人感激不尽以

至垂涎欲滴的奴隶是奴才,是无耻之徒。”这三种奴隶的思想意识之所以有如

此巨大的差异,是由于(B )

A. 人的社会意识并不都是社会存在的反映

B. 人的社会意识与社会存在具有不一致性

C. 人的社会意识中的各种形式之间相互作用

D. 人的社会意识具有历史继承性

59. 作家史铁生在《奶奶的星星》中讲道,奶奶告诉他的故事与通常的说法不同:一般人说,地上死一个人,天上就熄灭了一颗星星;而奶奶说,地上死一个人,

天上又多了一个星星,人死了就会升到天空,变成星星给走夜道的人照个亮了。

于是他" 慢慢相信,每个活过的人,都能给后人的路途上添些光亮,也许是一颗巨星,也许是一把火炬,也许只是一支含泪的烛光" 这对我们理解个人在社会历史中的作用的启示有( 多选) 答案AD

A. 历史是无数个人相互作用的合力的结果

B. 杰出个人决定历史发展的走向

C. 人人都是历史的创造者

D. 每个人对社会发展都有或大或小的作用

60. 马克思主义从必然性与偶然性的辩证统一中理解杰出人物的历史作用,认为( 多选) 答案ABD

A. 杰出人物会因其智慧、性格因素对社会进程发生影响

B. 杰出人物的历史作用受到一定历史条件的制约

C. 杰出人物能够改变历史发展的基本方向

D. 杰出人物历史作用的形成和发挥与其顺应人民群众的意愿密不可分

61. “历史不过是追求着自己目的的人的活动而已”,这句话表明(B)

A. 人是研究社会历史的出发点

B. 人们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

C. 历史发展的方向是由人自己决定的

D. 人的自我保存和发展是历史的原动力

62. 大众心理影响经济走势,能正确解释这一现象的观点是什么(D)A.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决定作用

B.社会心理可以左右社会发展方向

C.只有正确的社会意识才能影响社会发展

D.社会意识反作用于社会存在

63. (单项)商品经济产生的决定性条件是(D)

A.社会分工

B.生产力发展

C.阶级的产生

D.生产资料和劳动产品属于不同的所有者

64. 人们往往将汉语中的“价”、“值”二字与金银财宝等联系起来,而这两字的偏旁却都是“人”,示意价值在“人”。马克思劳动价值论透过商品交换的物与物的关系,揭示了商品价值的科学内涵,其主要观点有(CD)

A. 劳动是社会财富的唯一源泉

B. 具体劳动是商品价值的实体

C. 价值是凝结在商品中的一般人类劳动

D. 价值在本质上体现了生产者之间的社会关系

65. 作为商品的计算机软件,其价值的物质承担者是(B)

A. 软磁盘本身

B. 软件的有用性

C. 购买软件的货币

D. 应用软件的计算机

66. 单项:价值是商品所特有的

(B)

A 物质属性

B .社会属性

C. 自然属性 D .一般属性

67. 单项:生产商品的抽象劳动的作用是(A)

A.形成商品价值

B.B.生产剩余价值

C.生产必要价值

D.生产使用价值

68. 多选: 同一劳动在同一时间内,当部门劳动生产率提高时会使(AB)

A.单位商品的价值量降低

B.商品的使用价值量增加

C.单位商品的价值量不变

D.单位商品的价值量提高

69. 多选题: 下列属于商品的是(ABCD)

A 自来水;

B 理发服务;

C 名歌星演唱会门票;

D 市场上的文物;

E 赠品

70. 如果劳动生产率下降,同一劳动在单位时间内创造的(A )

A.使用价值量减少,单位产品的价值量增加

B.使用价值量减少,单位产品的价值量减少

C.价值量增加,单位产品的价值量增加

D.价值量减少,单位产品的价值量减少

71. 多选: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的价值量。决定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因素

有(ABC)

A.社会正常生产条件

B.社会平均的劳动熟练程度

C.社会平均劳动强度

D.先进生产企业的劳动生产率

72. 有个赶考的书生到旅店投宿,拿出十两银子,挑了该旅店标价十两银子的最

好房间,店主立刻用它到隔壁的米店付了欠单,米店老扳转身去屠夫处还了肉

钱,屠夫马上去付清了赊欠的饲料款,饲料商赶紧到旅店还了房钱。就这样.十两银子又到了店主的手里。这时书生来说,房间不合适,要回银子就走了。”

在这个故事中,货币所发挥的职能有(D)

①价值尺度②流通手段③支付手段④贮藏手段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②③

73. 单项:货币产生后,商品内在的使用价值与价值的矛盾的外在表现是( C )

A. 商品与商品的矛盾

B. 私人劳动与社会劳动的矛盾

C.商品与货币的矛盾

D.货币与货币的矛盾

74. 单项:在商品经济中,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是(C)

A.价格决定于供求关系而上下波动

B.价格决定于使用价值二上下波动

C.价格围绕商品价值自发波动

D.价格围绕生产成本自发波动

75. 多项:价值规律的消极作用表现在(ABC)

A.可能导致垄断的发生,阻碍技术进步

B. 可能引起商品生产者的两极分化

C. 可能造成社会资源浪费

D. 调节社会收入过于公平化

76. (单选)马克思把商品转换成货币称为“商品的惊险的跳跃”,“这个跳跃

如果不成功,摔坏的不是商品,但一定是商品占有者”。这是因为只有商品变

为货币( D )

A. 货币才能转化为资本

B. 价值才能转化为使用价值

C. 抽象劳动才能转化为具体劳动

D. 私人劳动才能转化为社会劳动

77. 资本主义基本矛盾是( C )

A.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

B.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

C.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有制和生产社会化的矛盾

D.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

78. 理解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枢纽是(C)

A. 剩余价值理论

B. 生产价格理论

C. 劳动二重性学说

D. 劳动力商品理论

79.2008 年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了全球性的经济危机,很多西方人感叹这一次经济危机从根本上仍未超出一百多年前马克思在《资本论》中对资本主义经济危

机的理论判断和精辟分析。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科学分析的深刻性主要

表现为多选(AB)

A.指明经济危机的实质是生产相对过剩

B.揭示造成相对过剩的制度原因是生产资料的资本主义私有制

C.指出经济危机的深层根源是人性的贪婪

D.强调政府对经济的干预是摆脱经济危机的根本出路

80. 劳动力成为商品是货币转化为资本的前提条件,这是因为(C)

A.资本家购买的是劳动力的价值

B.劳动力商品具有价值和使用价值

C.货币所有者购买的劳动力能够带来剩余价值

D.劳动力自身的价值能够在消费过程中转移到新的商品中去

81. 劳动力商品的价值除包含维持劳动者本人生存所必需的生活资料的价值、维

持劳动者家属的生存所必需的生活资料的价值和劳动者接受教育和训练所支出

的费用三个部分外,还包含一个(B)

A.传统的和现实的因素

B.历史的和道德的因素

C.经济的和文化的因素

D.地域的和民族的因素

82. 对于资本主义私有制,下列表述正确的是多选(ABC)

A.它是资本主义雇佣劳动关系的根源

B.它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中最的根本问题

C.其实质是资本家凭借对生产资料的占有从而无偿占有雇佣工人的剩余价值D.它体现了劳资双方合作共赢的关系

83. 资本主义生产过程本质上是(D)

A.劳动过程

B.产品生产过程

C.价值形成过程

D.价值增殖过程

84. 单选: 价值增殖过程是超过一定点而延长了的价值形成过程。这个“一定点” 是指(A)

A. 创造劳动力价值所需的时间

B. 创造剩余价值所需的时间

C. 转移不变资本价值所需的时间

D. 形成商品价值所需的时间

85. 单选: 如果工人一天工作10 小时,每小时创造价值10 元,资本家支付工人工资40 元/ 天,则剩余价值率为(B)

A.100% B .150%

C.60% D .40%

86.3. 某资本家投资100 万元创办企业从事生产,60 万元用于固定资本,以购买机器设备等,40 万元用于流动资本,以购买原材料和劳动力等(其中购买劳动力支付10 万元) 。一轮生产结束后,该企业的总资本达到了120 万元,那么该企业的剩余价值率为(D)

A.20%

B.50%

C.100%

D.200%

87. 相对剩余价值的生产的前提是(A)

A.全社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

B.个别部门劳动生产率的提高

C.全社会雇佣工人的增加

D.全社会资本总额的增加

88. 单选:生产自动化条件下剩余价值来源于(D)

A.先进的自动化设备

B.先进的加工对象

C.资本家的管理

D.总体工人的劳动

89. 资本积累的本质是(A)

A.用无偿占有的剩余价值进一步扩大剥削

B.增加社会财富总量

C.扩大生产规模来增强竞争能力 D .满足社会需求

90. 某钢铁厂因增加设备而增加了资本的垫支,它影响该厂的(D)

A.资本技术构成

B.资本价值构成

C.资本物质构成

D.资本有机构成

91. 某钢铁厂因设备(或原材料)涨价而增加了不变资本的支出,它影响该厂的

(B)

A.资本技术构成

B.资本价值构成

C.资本物质构成

D.资本有机构成

92.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资本主义国家经历了第三次科技革命,机器大工业发

展到自动化阶段。智能化工厂创造出了较高的生产效率,显露出巨大的竞争力。

企业在“机器换人”中取得了一定的经济效益。这意味着率先使用机器人的个

别企业(B)

A.剩余价值来源的改变

B.资本技术构成的提高

C.所生产商品价值提高

D. 获得更多的社会平均利润

93. :产业资本正常运动的基本条件有多选(AB)

A.产业资本的三种职能形式在空间上的并存性

B.产业资本的三种职能形式在时间上继起性

C.必须满足资本家对高额利润的追求

D.全社会必须有足够的劳动力供给

94. 影响资本周转快慢的因素有多选

(AC)

A.资本周转时间

B.预付资本总额

C.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的构成

D.不变资本与可变资本的构成

95. 社会再生产的核心问题是(A)

A.社会总产品的实现问题

B.价值补偿问题

C.社会总产品的生产问题

D.实物补偿问题

96. 多选: 在社会总资本扩大在生产条件下,第II 部类生产的消费资料必须满足

多选(ABCD)

A.两大部类现有劳动者的需要

B.因扩大生产而追加的劳动者的需要

C.两大部类资本家的个人消费需要

D.社会公共消费需要

97. 在揭示资本主义工资的本质上,关键在于区分(B)

A.必要劳动和剩余劳动

B.劳动和劳动力

C.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

D.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

98. 随着利润转化为平均利润,商品价值就转化为(C)

A.成本价格 B .市场价格

C.生产价格 D .垄断价格

99. 马克思剩余价值理论的意义是多选(ABCD)

A.深刻揭露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剥削本质

B.是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的基石

C.由于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的发现,社会主义由空想变为科学

D.马克思在揭示资本主义经济特殊规律的同时,也揭示了商品经济和社会化生产的一般规律。

100. 鲜明地体现资本主义国家实质的国家职能是( A )

A.政治职能 B .经济职能

C.社会职能 D .对外交往职能

101. 有一则寓言讲到:狐狸把鱼汤盛在平底的盘子里,请仙鹤来和它一起“平等”的喝鱼汤,结果仙鹤一点也没喝到,全被狐狸喝去了。这个寓言给人们的启示是,尽管资产阶级宣布“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但是多选(ACD)

A.法律名义上的平等掩盖着事实上的不平等

B.这种形式上的平等即是资本主义的本质

C.它的实质是将劳资之间经济利益的不平等合法化

D.这种平等的权利是建立在财产不平等基础之上的权利

102. 资本主义国家的选举的实质是(C)

A.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分权

B.每个公民都能通过竞选参与政治活动,表达自己的愿望和要求

C.协调统治阶级内部利益关系和矛盾的重要措施

D.人民当家作主

103. 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历史和阶级局限性是多选(ABCD )

A.资本主义的民主是金钱操纵下的民主

B.法律名义上的平等掩盖了事实上的不平等

C.资本主义国家的政党制是维护资产阶级统治的政治制度

D.资本主义国家多党制仍然是资产阶级选择自己的国家管理者、实现其内部利

益平衡的政治机制

104. 对于资本主义的意识形态,下列表述正确的有多选(ABD)

A.资本主义意识形态是为资本主义社会形态的经济基础服务的

B.资本主义意识形态是资产阶级的阶级意识的集中体现

C.资本主义意识形态是人类优秀文化成果的结晶

D.资本主义意识形态是资产阶级的利益和要求的各种思想理论和观念的总和。

105. 对于资本主义的意识形态,应该用辩证的观点来分析。可以借鉴的资本主

义意识形态的理论有多选(ABCD)

A.关于人类政治生活客观规律的探索

B.关于经济运行一般规律的揭示

C.关于思维规律的研究

D.关于司法实践历史经验的描述

106. 社会生产是连续不断进行的,这种连续不断重复的生产就是再生产。每次

经济危机发生期间,总有许多企业或因为产品积压、或因订单缺乏等致使无法

继续进行在生产而被迫倒闭。那些因产品积压而倒闭的企业主要是由于无法实

现其生产过程中的(B)

A. 劳动补偿

B. 价值补偿

C. 实物补偿

D. 增值补偿

107.20 世纪70 年代以来,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金融资本急剧膨胀,这一方面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另一方面造成了经济过度虚拟化,致使金融危机频繁发

生, 西方资本主义金融资本快速发展壮大的重要制度条件是(A)

A. 金融自由化与金融创新

B. 技术创新与大力发展互联网金融

C. 全面私有化与放松金融监管

D. 去工业化与大力发展现代化服务业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2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总共50题共100分 一、单选题(共50题,共100分) 1. 马克思主义最崇高的社会理想是()(2分) A.实现共产主义 B.消灭阶级、消灭国家 C.实现个人的绝对自由 D.实现人权 .标准答案:A 2. “批判的武器当然不能代替武器的批判,物质的力量只能用物质的力量来摧毁,理论一经群众掌握,也会变成物质力量。”这一论断的哲学思想是()①.理论对实践具有指导作用②.理论不能代替实践③.理论本身就是物质的力量④.理论的作用可以通过实践表现出来(2分)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③④ D.①②④ .标准答案:D 3. 马克主义的直接理论来源是()(2分) A.法国唯物主义、英国经验主义、德国理性主义 B.细胞学说、能量守恒定律、生物进化论 C.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英法空想社会主义 D.法国历史哲学、英国科学主义、欧洲人文主义 .标准答案:C 4. 白天和黑夜先后相继的现象是()(2分) A.因果联系 B.偶然联系 C.非因果联系 D.间接联系 .标准答案:C 5. 一对兄弟到公园游玩,回来后讲述各自的感受。哥哥说:"那可真是一个好地方,荆棘上面也有鲜花。"弟弟说:"那可真是一个鬼地方,鲜花下面也有荆棘。"这说明() (2分) A.人是万物的尺度 B.见仁见智现象是主体能动作用的表现 C.此亦彼也,彼亦此也,相对主义是一种正确的观点 D.人的看法不同,决定着事物向相反的方面转化

.标准答案:B 6. 鲁迅在评《三国演义》时说:“至于写人,亦颇有失,以致欲显刘备之长厚而似伪,状诸葛之多智而近妖。”这一评述所蕴含的哲理是()(2分) A.要善于把握事物的度 B.要善于把握事物的质 C.要善于把握事物的量 D.要善于把握事物的二重性 .标准答案:A 7. 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这里说的“客观实在”是指()(2分) A.看得见、摸得着的实物 B.物质的具体形态和结构 C.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D.不能被人们所认识 .标准答案:C 8. “宇宙便是吾心,吾心即是宇宙”体现了()(2分) A.唯物主义时空观 B.客观唯心主义时空观 C.主观唯心主义时空观 D.形而上学的时空观 .标准答案:C 9. 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标准是()(2分) A.对世界是否具有统一性问题的不同回答 B.对物质和意识哪个是第一性问题的不同回答 C.对世界万物是否运动发展问题的不同回答 D.对世界是否可以认识问题的不同回答 .标准答案:B 10. 把思维归结为只是人脑的生理过程的观点是()(2分) A.庸俗唯物主义 B.二元论 C.客观唯心主义 D.相对主义 .标准答案:A 11. 唯物辩证法所解决的问题是() (2分) A.世界是什么的问题 B.世界怎么样的问题 C.世界是否可知的问题

(完整word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考试题库

绪论 1、马克思主义产生的经济、社会历史条件是()C A.工业手工业的发展 B.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的斗争 C.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D.资本主义的经济危机 2、马克思主义强大生命力的根源在于它的( )B A.实事求是的精神 B.以实践为基础的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 C.远大而崇高的革命理想 D.以马克思主义哲学为核心的思想体系 3、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C A.唯物主义和辩证法 B.可知论和唯物辩证法 C.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D.辩证法与认识论 4、马克思主义最主要的理论品质是( ) D A.吐故纳新 B.科学严谨 C.博大精深 D.与时俱进 5、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政治立场是致力于实现 ( ) C A.物质财富极大丰富 B.共产主义社会 C.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D.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 6、马克思主义的组成部分中,构成整个马克思主义的基础部分的是()A A.马克思主义哲学 B.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 C.科学社会主义 D.马克思主义人类学 7、19世纪40-60年代,马克思恩格斯批判继承了前人成果,创立了唯物史观和(),创立了科学社会主义。 B A.辩证分析方法 B. 剩余价值学说 C.理论联系实际方法 D.社会主义学说 8、对哲学基本问题第二个方面的不同回答是划分( )的标准。C A.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 B.反映论和先验论 C.可知论和不可知论 D.唯物史观和唯心史观 9、唯物辩证法和形而上学斗争的焦点在于是否承认()D A.事物是客观存在的 B.事物是普遍联系的 C.事物是变化发展的 D.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 10、马克思主义产生的阶级基础和实践基础()B A.资本主义的剥削和压迫 B.无产阶级作为一支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了历史舞台 C.工人罢工和起义 D.工人运动得到了“农民的合唱” 11、马克思主义生命力的根源在于()B

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构建和谐社会

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构建和谐社会 通过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这门课程的学习,我感受到了学习和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是我们大学生成长和长远发展的客观需要,具有很需要的现实意义。从中我学到了很多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扩大了自己的视野,加深了思想认识的深度。在老师的教导下,正确地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处理生活实践中的问题。在看待各种现象和问题时,学着去理性思考,并通过现象看到本质,让我了解到事物客观真实的一面。同时,我也认识了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性。 和谐是什么呢?《说文》解释:和,相应也。《尔雅》解释:谐,和也。可以这样说,和谐二字简洁、生动而又朴实无华地反映了中国人心灵深处对于人、社会与自然最深刻的理解,是对中国文化和中国哲学精神最精辟的诠释。那什么又是和谐社会呢?和谐社会简而言之就是民主法制、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安定有序而又充满活力的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 众所周知,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所提出的“和谐社会”一词,现已成为当前国内政治主题词之一.对我们普通老百姓而言,“家和万事兴”,安宁有序的工作生活,诚信公平的社会风气与丰富健康的文化娱乐就是和谐社会的具体表现。所以,构建和谐社会,不仅是我们执政党坚持“以人为本”的执政目标,同样也是每个公民的应尽职责,更是新时期农业系统中的每一位成员理所担当的光荣义务。

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解决实际问题要求我们正确处理前进和发展中的工作,把马克思主义落实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全局,推进建设和谐社会的目标。 一、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我们的前进方向,体现了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马克思原理在中国运用的体现我们要在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的伟大实践中,继续推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不断开拓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境界,就必须立足中国国情,坚持与时俱进,不断赋予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鲜明的实践特色、民族特色、时代特色。 一是坚持实践第一的观点,善于对最鲜活的实践经验作出理论概括,善于用创新的理论指导新的实践,不断赋予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鲜明的实践特色。马克思主义是实践的科学,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首要的基本观点。马克思主义从诞生之日起,其生命力最深刻的根源和动力就只存在于实践之中。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中华民族实现富强、走向复兴的必由之路,也是我们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实践源泉。这一伟大实践中不断涌现的各种先进典型和成功经验,蕴涵着丰富的思想养分。我们要善于从多彩的实践活动中、从火热的社会生活中、从人民群众的创造中汲取营养,善于把基层党组织和人民群众创造的新鲜经验升华为理论成果,在实践中不断丰富科学理论的内涵。正确的理论不仅来自于实践,而且接受实践检验并随着实践的发展而发展。我们既要从实践发展的需要出发,对马克思主义科学原理和科学精神进行准确的把握和运用,又要结合新的实践,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二

作业二 一、单选题: 1、马克思主义生命力的根源在于( B ) A.科学性 B.与时俱进 C.科学性与阶级性的统一 D.以实践为基础的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 2、马克思主义哲学批判地继承的费尔巴哈哲学的“基本内核”是( B ) A.辩证法思想 B.唯物主义思想 C.可知论思想 D.决定论思想 3、哲学上的基本派别是( D ) A.辩证法和形而上学 B.形而上学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辩证法 C.唯物主义辩证法与唯心主义辩证法 D.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 4、下列选项中,正确表述了实践含义的是( D ) A.实践是主体纯主观的精神性活动 B.实践是主观创造客观世界的活动 C.实践是主体应付外部环境的活动 D.实践是主体改造和探索客体的社 会性物质活动 5、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是( C ) A.联系和发展的观点 B.量变和质变的观点 C.对立统一的观点 D.辩证否定的观点 6、上层建筑的核心是( C ) A、社会意识形态 B、政治法律思想 C、国家政权 D、政体 7、英雄史观的理论出发点是主张( C ) A、人是社会历史的主体 B、人的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作用 C、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存在 D、社会运动受偶然性支配 8、商品的最本质因素是( B ) A、使用价值 B、价值 C、交换价值 D、剩余价值 二、辨析题: 1、普遍性和特殊性是矛盾的根本属性。 答:观点正确。两者是辩证统一的关系,矛盾的普遍性即矛盾的共性,矛盾的特殊性即矛盾的个性,矛盾的共性是无条件的、绝对的、矛盾的个性是有条件的、相对的。任何现实存在的事物都是共性与个性的有机统一,共性寓于个性之中,没有离开个性的共性,也没有离开共性的个性。矛盾的共性和个性、绝对和相对的道理,是关于事物矛盾的精髓,是正确理解矛盾学说的关键,不懂得它,就不能真正掌握唯物辩证法。 2、具体劳动与抽象劳动是两种不同的劳动。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期末考试题库

21、只有彻底否定传统文化,才能解放思想,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 21、答:错误。(3分)(1)辩证的否定是既克服又保留。对传统文化,包括中国和外国的,应其取其精华、弃其糟粕,采取批判继承的态度,而不是彻底否定。(3分)(2)借口解放思想,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提出彻底否定传统文化,在理论上是否定一切,从而否定发展的形而上学观点;在实践中是全盘否定中国传统文化的民族虚无主义和全盘肯定西方文化的崇洋媚外思想。(2分) 22、“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是对客观真理的否定。 22、答:错误。(3分)“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是说对同一事物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见解。这是由于人的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是主体和客体相互作用的结果。人的认识不仅具有客观性,还具有主观性和差别性。(1分)所谓客观真理是指人的认识中含有不依赖于人的客观内容,是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2分)“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表明人的认识的主体差别性,而这些差别的认识是否是真理以及在多大程度上是真理,应由实践来检验。承认人的认识上的主观性和差别性并不等于否定客观真理。(2分) 23、在资本主义条件下,劳动也成了商品。 23、答:错误。(3分)劳动在任何条件下都是劳动力的使用,能够成为商品的只能是劳动力,而不是劳动。(3分)在资本主义条件下,资本家向工人购买的是劳动力。(2分) 21、唯物主义都认为意识具有能动性。错误。(3分)唯物主义一般都认为意识是人脑对客观世界的反映,但只有辩证唯物主义才认为这种反映具有能动性。(3分)形而上学唯物主义或机械唯物主义一般会否认这种能动性。(2分) 22、人的现实本质是由他/她的选择决定的。错误。(3分)人的本质在其现实性上是社会关系的总和,他是什么样的人,取决于他所处的社会关系的体系。(3分)人的选择不是随意的,而是受到一定的社会关系条件的限制,所以人的选择并不能决定自己是什么样的人。(2分) 23、剩余价值不产生在流通领域中。正确。(3分)剩余价值是在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它是由雇佣工人创造的被资本家无偿占有的、超过劳动力价值以上的那部分价值。(3分)剩余价值不能在流通领域中产生,因为在商品流通过程中,等价交换只是价值的变换,不等价交换只是对既定的总价值量的重新分配,都不产生剩余价值,但可以实现剩余价值。(2分) 21、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是整体和部分的关系。错误。(3)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是共性和个性、一般和个别、绝对和相对的关系。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特殊性包含普遍性。(3)整体和部分的关系不是一般和个别、共性和个性的关系。整体由部分构成,部分存在于整体之中,且只能作为整体的一部分才能存在。不能把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与整体和部分的关系相混同。(2) 22、真理没有阶级性。正确。(3分)真理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认识,真理的内容是客观的。(3分)因而真理的内容不因任何认识主体的意志和要求而改变,这就是所谓真理没有阶级性。(2分) 23、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是两种不同性质的劳动。错误。(3分)按照马克思的劳动二重性理论,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乃是同一劳动的两种规定。任何一种劳动,一方面是特殊的具体劳动,另一方面又是一般的抽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知识点汇总(全)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知识点汇总(全)

————————————————————————————————作者:————————————————————————————————日期:

简述马克思主义的科学内涵马克思主义不仅指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学说的体系,也包括继承者对它的发展,即在实践中不断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简述马克思主义的三个组成部分和三个理论来源三个组成部分: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三大理论来源:德国古典哲学(黑格尔、费尔巴哈)、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亚当·斯密)和法英的空想社会主义(圣西门、傅立叶,罗伯特·欧文)合理成分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是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一)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二)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政治立场:马克思主义政党的一切理论和奋斗都应致力于实现以劳动人民为主体的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这是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政治立场。(三) 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最重要的理论品质: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是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四)马克思主义最崇高的社会理想:实现物质财富极大丰富、人民精神境界极大提高、每个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共产主义社会,是马克思主义最崇高的社会理想简述哲学的基本问题哲学的基本问题就是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内容:其一,意识和物质、精神和自然界,究竟谁是世界的本源,即物质和精神何者是第一性、何者是第二性的问题;其二,思维能否认识或正确认识存在的问题物质定义及其意义物质是标志客观存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意义:1坚持了物质的客观存在性原则,坚持了唯物主义一元论,同唯心主义的一元论和二元论划清了界限2坚持了能动的反映论和可知论,有力的批判了不可知论3体现了唯物论和辩证法的统一4体现了唯物主义自然观与唯物主义历史观的统一,为彻底的唯物主义奠定了理论基础意识的本质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是人脑的机能和属性,是物质世界的主观映象(物质决定意识,意识依赖于物质并反作用于物质)简述运动和静止的含义及二者的关系运动是标志一切事物和现象的变化及其过程的哲学范畴,是物质的存在方式和根本属性。静止是物质运动在一定条件下的稳定状态,包括空间的相对位置和事物的根本性质暂时未变成这样两种运动的特殊状态。a 运动是绝对的、无条件的、永恒的。这就是说,事物无论在什么情况下都是处于运动之中b 静止是相对的、有条件的、暂时的。静止是一种不显著的运动,是运动的一种特殊的状态c 运动和静止相互渗透并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绝对运动中有相对静止,相对静止中有绝对运动简述实践的特点及基本形式特点:实践具有物质性、自觉能动性和社会历史性等基本特征。基本形式;包括物质生产劳动实践、处理社会关系的实践和科学实验等如何理解社会生活本质上是实践的第一,实践是社会关系形成的基础。第二,实践形成了社会生活的基本领域。第三,实践也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动力源泉。总之,全部社会生活的本质是实践的。构成社会的人是从事实践活动的人,推动社会运动的力量是千百万人的社会实践活动,社会生活的全部内容就是不断进行的社会实践。 人类社会的物质性表现一,人类社会依赖于自然界,是整个物质世界的组成部分。二,人们谋取物质生活资料的实践活动虽然有意识作指导,但仍然是以物质力量改造物质力量的活动,仍然是物质性的活动。三,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集中体现着人类社会的物质性。试用世界物质统一原理,说明为什么要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包括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在内的整个世界,其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物质是世界的本原,社会运动也是物质运动的一种特殊形式。人的实践活动依赖于客观世界,客观世界的规律性制约着任的实践活动。我们通过实践改造世界,就是认识和利用客观规律,通过一定的物质手段作用于客观世界。人们要取得实践的成功和胜利,就必须正确认识客观实际的发展规律,按照客观规律办事。所以,世界的物质统一性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石,一切从实际出发是唯物主义一元论的根本要求简述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联系和发展是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联系是指事物内部各要素之间和事物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的关系。联系的特点:a.联系具有客观性。b.联系具有普遍性。c.联系具有多样性。事物普遍联系的原理要求人们要善于分析事物的具体联系,确立整体性。开放性的观念,从动态中考察事物的普遍联系。发展是前进的上升的运动,发展的实质的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新事物是指合乎历史前进方向、具有远大前途的东西;旧事物是指丧失历史必然性、日趋灭亡的东西。事物的发展是一个过程。(发展的原因:内在矛盾性)为什么说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一,对立统一规律揭示了事物普遍联系的根本内容和永恒发展的内在动力,从根本上回答了事物为什么会发展的问题,二,对立统一规律是贯穿质量互变规律、否定之否定规律以及唯物辩证法基本范畴的中心线索,也是理解这些规律和范畴的“钥匙”,三,对立统一规律提供了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矛盾分析法如何理解矛盾的两种基本属性的关系及其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关系:矛盾的同一性和矛盾的斗争性是相互联结、相辅相成的,没有斗争性就没有同一性,斗争性寓于同一性之中,没有同一性也没有斗争性。矛盾的同一性的作用:第一,同一性是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前提,在矛盾双方中一方的发展以另一方的发展为条件。第二,同一性使矛盾双方相互吸取有利于自身的因素,在相互作用中各自取得发展。第三,同一性规定着事物转化的可能和发展的趋势。矛盾的斗争性的作用:第一,矛盾双方的斗争促进矛盾双方力量的变化,竞长争高,此消彼长,造成双方力量发展的不平衡,为对立面的转化、事物的质变创造条件。第二,矛盾双方的斗争,是一种矛盾统一体向另一种矛盾统一体过渡的决定力量试述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辨证关系及其重要意义关系:矛盾的普遍性与矛盾的特殊性是辩证统一的关系。矛盾的普遍性即矛盾的共性,矛盾的特殊性即矛盾的个性。矛盾的共性是无条件的。绝对的,

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意义

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意义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思想的科学体系。它的内容涵盖了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军事、历史和人类社会发展与自然界的关系等诸多领域和各个方面,是极其深刻和丰富的。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留给我们的大量精神财富,连同各国马克思主义者在继承和发展的实践中创造的理论成果,构成了无产阶级和全人类的思想宝库。它涉及的众多学科门类所形成的知识海洋,无论在马克思恩格斯所处的时代,还是在人类文明继续发展进步的新时代,都当之无愧地称得上博大精深。 从不同的角度,我们可以对什么是马克思主义作出不同的回答。从它的创造者、继承者的认识成果讲,马克思主义是由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而由其后各个时代、各个民族的马克思主义者不断丰富和发展的观点和学说的体系。从它的阶级属性讲,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争取自身解放和整个人类解放的科学理论,是关于无产阶级斗争的性质、目的和解放条件的学说。从它的研究对象和主要内容讲,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是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的普遍规律的学说。马克思主义是由一系列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构成的科学体系,它是一个完整的整体。其中,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不可分割的三个主要组成部分。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统称,其前身

是德国古典哲学。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世界的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物质是世界所发生的一切变化的基础。运动是物质的存在形式,物质的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物质不是精神的产物,精神只是运动着的物质的最高形式。社会存在决定人们的意识,人们能够认识并正确运用客观规律。辩证法的规律是从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历史中抽引出来的,实质上可以归结为以下3个规律:从量转化为质和质转化为量的规律;对立的相互渗透的规律;否定之否定规律。辩证法是关于一切运动最普遍的规律的科学。运动的根源在于矛盾。矛盾双方只存在于它们的相互依存和相互联系之中。人们要认识物质世界的运动规律,必须通过实践,人应该在实践中证明自己思维的真理性。人的认识能力是无限的,个别人的认识又是有限的,这个矛盾要在无穷无尽的、连绵不断的世代中解决。 唯物史观(历史唯物主义)认为,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劳动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劳动者和生产资料始终是生产的因素,两者的结合构成生产力。人们在发展生产力时也发展着一定的相互关系,即生产关系,生产关系总合起来就构成为社会关系。生产关系和社会关系的性质随着生产力的改变而改变。人们首先必须吃、喝、住、穿,然后才能从事政治、科学、艺术等等;所以每一个历史时代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以及由此产生的社会结构,是该时代政治和思想的基础。从原始公社制解体以来,全部历史都是阶级斗争的历史。历史活动是群众的事业,人们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但他们是在现实关系的基础上进行创造。个人在历史上有一定作用,每个时代都需要而且能够创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二)在线练习答案

(一) 单选题 1. 资本主义工资之所以掩盖剥削,是由于它()。 (A) 表现为劳动的价值或价格 (B) 是劳动力的价值或价格 (C) 是劳动者必要劳动创造的价值 (D) 是劳动力价值或价格的表现形式 参考答案: (A) 没有详解信息! 2. 当代资本主义的国有制主要存在于()。 (A) 知识经济行业之中 (B) 高度垄断行业之中 (C) 基础设施和公共事业部门 (D) 当代资本主义经济生活中居支配地位的巨型公司中 参考答案: (C) 没有详解信息! 3. “两个必然”和“两个决不会”()。 (A) 是矛盾的 (B) 是两回事 (C) 是有着内在联系的 (D) 是内容和形式的关系 参考答案: (C) 没有详解信息! 4. 剩余价值转化为利润,是因为剩余价值被看做是()。 (A) 耗费的可变资本的增加额 (B) 预付的不变资本的增加额

(C) 预付的全部资本的增加额 (D) 耗费的全部资本的增加额 参考答案: (C) 没有详解信息! 5. 资本主义经济危机从实质上说就是()。 (A) 生产不足的危机 (B) 生产绝对过剩的危机 (C) 生产相对过剩的危机 (D) 买卖脱节的危机 参考答案: (C) 没有详解信息! 6. 货币之所以能执行价值尺度的职能,是因为()。 (A) 它能衡量其他商品价值的大小 (B) 它是社会劳动的产物,本身具有价值 (C) 它具有计量单位 (D) 它可以是观念上的货币 参考答案: (B) 没有详解信息! 7. 在垄断资本主义的各个基本经济特征中最根本的特征是()。 (A) 国家垄断同盟的形成 (B) 资本输出具有重要的意义 (C) 垄断在经济生活中占统治地位 (D) 瓜分世界领土,形成殖民体系 参考答案: (C) 没有详解信息!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考试试题及答案_百度文库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考试试题及答案 (一 一、单项选择题 :(本题共 30小题,每题 1分,共 30.0分 1. 循环论的错误在于 ( A 、夸大了事物发展的普遍性,否认了事物发展的特殊性 B 、夸大了事物运动的绝对性,否认了事物的相对静止 C 、夸大了事物发展的反复性,否认了事物发展的前进性趋势 D 、夸大了新旧事物之间的连续性,否认了新旧事物之间的间断性【正确答案是】:C 2. 规律具有的两个特点是 ( A 、主观性和个别性 B 、客观性和普遍性 C 、社会性和历史性 D 、稳定性和不变性 【正确答案是】:B 3. 认识的本质是 ( A 、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 B 、主体对客体的直观反映 C 、主体头脑中固有的 D 、绝对观念在头脑中的显现

【正确答案是】:A 4. 有人认为,只有感性经验才是可靠的,抽象的理论是不可靠的,这在认识论上犯了 ( A 、主观唯心主义的错误 B 、形而上学的错误 C 、经验论的错误 D 、唯理论的错误 【正确答案是】:C 5. 下列各项正确说明判断一种观点的是非对错的标准的是 ( A 、以伟人之是非为是非 B 、以吾心之是非为是非 C 、以众人的意见定是非 D 、以实践中是否达到预想目的定是非 【正确答案是】:D 6. 社会意识是 ( A 、社会的政治生活过程 B 、社会的教育活动过程 C 、社会的精神生活过程 D 、社会的普遍交往过程

【正确答案是】:C 7. 判断一种生产关系是否先进的根本标志在于它是 ( A 、促进生产力发展还是阻碍生产力发展 B 、生产资料公有制还是生产资料私有制 C 、社会化大生产还是个体小生产 D 、封闭的自然经济还是开放的市场经济 【正确答案是】:A 8. 历史唯物主义的决定论是一种承认社会发展具有客观规律性的理论,它建立在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基础上,是能动的决定论。这说明历史唯物主义的决定论 ( A 、排斥了主体选择的作用 B 、与承认主体选择的作用不矛盾 C 、把历史的发展看作自发的过程 D 、否认人的思想动机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正确答案是】:B 9. 从历史上看,暴力革命是社会革命的 ( A 、唯一形式 B 、辅助形式 C 、必要形式 D 、基本形式 【正确答案是】:D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完整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复习纲要 1、(1)马克思主义:无产阶级思想的科学体系,内容涵盖政治经济文化军事历史和 人类社会发展与自然界的关系等 (2)马克思主义产生的历史条件和阶级基础:资本主义工业革命,无产阶级 (3)马克思主义直接的理论来源: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法国、美国空想社会主义 (4)马克思主义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及其基础 A、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B、鲜明的政治立场:马克思主义政党的一切理论和奋斗都致力于实现以劳动 人民为主体的最广大人民的根本离异 C、重要的理论品质: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 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 D、崇高的社会理想:实现物质财富极大丰富、人民精神境界极大提高、每个 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共产主义社会 2、(1)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哲学是世界观与方法论的统一;哲学以各门具体科学为认识基础,各门具体科学以哲学为理论指导;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基本问题; (2)哲学的基本派别及其历史形态:唯物主义(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现代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即马克思主义哲学)和唯心主义(主观唯心主义、客观唯心主义) 3、(1)马克思主义的物质观(物质的定义):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知感觉的,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运动是物质的存在方式和根本属性;时空是物质的存在形式。 (2)马克思主义的意识观: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是人脑的机能和属性,是物质世界的主观映像。 (3)意识的起源: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意识的本质: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是人脑的机能和属性,是物质世界的主观映像 意识的能动作用:意识的能动作用是人的意识所特有的积极反映世界与改造世界的能力和活动,主要表现在: A、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 B、意识活动具有创造性 C、意识具有指导实践改造客观世界的作 D、意识具有指导、控制人的行为和生理活动的作用 (4)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原理及其意义:A、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运动B、物质世界的运动是绝对的,而物质在运动过程中又有某种相对的静止,时间和空间是物质运动的存在形式 意义:A、想问题、办事情,必须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 B、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要以实践、地点、条件为转移 4、实践的本质:实践是人类能动地改造客观世界的物质活动 实践的基本特征:物质性、自觉能动性、社会历史性 实践的基本形式:物质生产实践、社会政治实践和科学文化实践等 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第一,实践是社会关系形成的基础;第二,实践形成了社会生活的基本领域;第三,实践构成了社会发展的动力

2018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在线作业

交卷时间:2018-02-13 10:27:58 一、单选题 1.资本原始积累的实质是()。 A. 资本家用经济手段诱使农民脱离土地成为雇佣劳动者 B. 劳动者自愿脱离土地到城市做工,为资本家进行积累 C. 通过暴力手段迫使劳动者与生产资料分离,把大量财富集中在资本家 手中 D. 资本家靠自身勤劳致富,兴办资本主义企业 \ 得分:5 知识点:一、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产生和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形成 2.商品经济产生和存在的条件是()。 A. 自然经济的存在和发展 B. 社会分工以及生产资料和产品属于不同所有者 C. 社会化大生产和资本主义公有制 D. 社会化大生产和资本主义私有制 得分:5 知识点:二、以私有制为基础的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 3.商品的二因素是()。 A. 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 B. 使用价值和价值 C. 生产和消费

D. 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 得分:5 知识点:二、以私有制为基础的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 4 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它的实现要靠()。 A. 商品的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的竞争 B. 不同商品的生产者之间的竞争 C. 同一种商品的生产者之间的竞争 D. 商品的生产者和销售者之间的竞争 得分:5 知识点:二、以私有制为基础的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 5.货币的本质是()。 A. 商品交换的媒介物 B. 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 C. 价值的表现形式 D. 流通手段 得分:5 知识点:二、以私有制为基础的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 6. 私有制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是()。 A. 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的矛盾 B. 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矛盾 C.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名词解释二

1.马克思主义的内涵:是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的,由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三个部分组成的整体科你学以及列宁对其的继承和发展,由中国共产党人进一步的丰富和发展了的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 2.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由人通过感觉感知的,它不依赖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 3.实践:是人类能动的改造世界的客观物质活动,是人所特有的对象化活动。实践具有物质性,自觉能动性和社会历史性等基本体征。 4.生产力:是人们利用自然、改造自然并获得物质生活资料的能力。 5.生产关系:是人们在物质生产过程中形成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经济关系。 6.社会形态:是关于社会运动的基本形式,发展阶段和不同质态的范畴,是同生产力发展的一定阶段相适应的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统一体。社会形态包括社会的经济形态、政治形态、意识形态。 7.剩余价值:由劳动者创造的被资本家无偿占有的超过劳动力价值的价值。在资本主义的生产过程中生产出来的,资本主义的生产过程中具有两重性,一方面是物质资料的生产过程,另一个方面是剩余价值的生产过程,即价值增殖过程。资本主义生产过程是劳动过程的价值增殖过程的统一 8.劳动力商品:在使用价值上有一个很大的特点,就是它的使用价值是价值的源泉,它在消费过程中能够创造新的价值,而且这个新的价值比劳动力本身价值更大。 9.经济全球化:是指在生产不断发展、科技加速进步、社会化分工和国际分工不断深化,生产社会化和国际化程度不断提高的情况下,世界各国个地区的经济活动越来越超出一国和地区的范围,而相互联系、相互依赖的一体化过程。 10.感性认识:是人们在实践的基础上,由感觉器官直接感受到的,关于事物的现象,事物的外部联系,事物的各方面认识,包括感觉、知觉和表象三种形式。 11.社会意识:是社会生活的精神方面,是社会存在的反映。 12. 垄断:指少数资本主义大企业,为了获得高额利润,通过相互协议或联合,对一个或者几个部门商品的生产,销售和价格,进行操纵和控制。 13. 不变资本:是以生产资料形态存在的资本,在生产过程中,借助于工人的具体运动,把原有价值转移到新产品中去,价值量没有发生变化。 14. 可变资本:是用来购买劳动力的那部分资本,在生产过程中其价值不是被转移到新产品中去,而是由工人的劳动再生产出来的,使预付资本价值量发生了变化。 16.共产主义:它是一种最科学的理论或思想体系。它是由这一科学理论所揭示的最合理的社会制度。她是在这一科学理论知道下,以建立这种社会制度为最终目标的实际运用,即共产主义的实践。 1.生产方式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生产方式是人与动物区别的基本标志。生产方式是人类社会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基础,是人类其他一切活动的首要前提。生产方式决定着社会制度性质和制度的更替。生产方式制约着人们的全部社会生活。 2.经济全球化的表现及其动因与后果? A.经济全球化的表现是多样化的:一是生产的全球化:二是贸易的全球化:三是金融的全球化:四是企业经营的全球化。 B.因素: 首先,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生产力的发展 其次,跨国公司的发展 最后,各国经济体制的变革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期末考试试题

2011年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期末考试试题一、单项选择题(在下面各题的选项中,请选出最符合题意的1项,并将代表正确选项的字母写在题干的括号内。1×20=20分) 1.在马克思主义的组成部分中,()是马克思主义理论最深刻、最全面、最详细的证明和运用 A.马克思主义哲学 B.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 C.科学社会主义 D.马克思主义政治学 2.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 A.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 B.唯物主义和辩证法 C.剩余价值学说和劳动价值论 D.科学社会主义 3.马克思主义诞生的标志是( )。 A.《共产党宣言》的发表 B.共产党的出现 C.十月革命的胜利 D.剩余价值论的发现 4.唯物主义世界观的基石是( ) A.物质范畴 B. 实践范畴 C.运动范畴 D.意识范畴 5.矛盾具有两个基本属性,其中一个是同一性,另一个是( ) A.普遍性 B.特殊性 C.斗争性 D.客观性 6.“在对现存事物的肯定的理解中同时包含着对现存事物的否定的理解,即对现存事物必然灭亡的理解。”这是一种( ) A.唯物辩证法的观点 B.相对主义诡辩论的观点 C.激变论的观点 D.庸俗进化论的观点 7.我国战国时代哲学家荀子说:“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荀子的这段话说明了() A.社会规律的客观性 B.规律的平等性 C.规律是可以认识的 D.规律的能动作用 8、对不可知论最有力的驳斥是() A.实验和工业 B.人的经验 C.科学理论 D.逻辑证明 9、“社会一旦有技术上的需要,则这种需要会比十所大学更能把科学推向前进”。这表明() A.实践是沟通主客体关系的桥梁 B.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标准 C.实践为认识提供物质手段 D.实践的需要是推动认识发展的动力 10、一切真知都发源于() A.直接经验 B.间接经验 C.客观事物 D.人的意识 11、一种理论是不是真理,根本之点是看它是否() A.被大多数人承认 B.与已有的理论相一致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题库(完整版)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单项选择题 1、马克思主义诞生于正确答案:A A、19世纪四十年代 B、19世纪五十年代 C、19世纪六十年代 D、19世纪七十年代 2、马克思主义公开问世的标志性著作是正确答案:A A、《哲学的贫困》和《共产党宣言》 B、《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和《德意志意识形态》 C、《政治经济学批判》和《资本论》 D、《反杜林论》和《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 3、马克思主义形成的重要标志是正确答案:D A、《德意志意识形态》的出版 B、《资本论》的出版 C、《反杜林论》的出版 D、《共产党宣言》的公开发表 4、马克思恩格斯批判地继承了前人的思想文化优秀成果,创立了历史唯物主义和剩余价值学说,从而实现了人类思想史上的正确答案:B A、伟大发展 B、伟大革命 C、伟大发现 D、伟大发明 5、马克思主义理论从广义上说是正确答案:A A、不仅指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学说的体系,也包括继承者对它的发展 B、无产阶级争取自身解放和整个人类解放的学说体系 C、关于无产阶级斗争的性质、目的和解放条件的学说 D、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构成的科学体系 6、马克思主义理论从狭义上说是正确答案:C A、无产阶级争取自身解放和整个人类解放的学说体系 B、关于无产阶级斗争的性质、目的和解放条件的学说 C、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构成的科学体系 D、关于资本主义转化为社会主义以及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发展的普遍规律的学说 7、作为中国共产党和社会主义事业指导思想的马克思主义是指正确答案:A A、不仅指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学说的体系,也包括继承者对它的发展 B、无产阶级争取自身解放和整个人类解放的学说体系 C、关于无产阶级斗争的性质、目的和解放条件的学说 D、列宁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构成的科学体系 8、人类进入21世纪,英国广播公司(BBS)在全球范围内进行“千年思想家”网评,名列榜首的是正确答案:A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_在线作业_2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_在线作业_2 交卷时间:2017-09-01 10:11:22 一、单选题 1. (5分) ? A. 反映论的观点 ? B. 可知论的观点 ? C. 实践的观点 ? D. 辩证法的观点 纠错 得分: 5 知识点: 2.1.1 一、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展开解析 答案 C 解析 2. (5分) ? A. 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标准 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首要的和基本的观点是()。 恩格斯指出:“社会一旦有技术上的需要,这种需要就会比十所大学更能把科学推向前进。”这说明()。

? B. 实践是沟通主客体关系的桥梁 ? C. 实践是推动认识发展的动力 ? D. 实践为认识提供了物质手段 纠错 得分:5 知识点:2.1.1 一、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展开解析 答案C 解析 3. (5分) “从物到感觉和思想”与“从思想和感觉到物”两条认识路线的对立,属于()。? A. 唯物主义反映论与唯心主义先验论的对立 ? B. 能动革命的反映论与直观被动的反映论的对立 ? C. 经验论与唯理论的对立 ? D. 可知论与不可知论的对立 纠错 得分:5 知识点:2.1.2 二、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 展开解析

解析 4. (5分) ? A. 从认识到实践的过程 ? B. 从意识到物质的过程 ? C. 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过程 ? D. 从感觉和知觉到表象的过程 纠错 得分: 5 知识点: 2.1.3 三、认识运动的基本规律 展开解析 答案 C 解析 5. (5分) ? A. 客观事物及其规律 ? B. 被大多数人普遍认同的意见 ? C. 对人们有用的观点或者理论 ? D. 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认识 认识发展过程的第一次飞跃是()。 真理是()。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论文(正式)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是包括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思维科学在的各门具体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思想, 是现时代精神之精华。 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分析和解读某个现实问题,要遵循三步走原则,即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也就是说第一步,认清这个现实问题的真实情况和本质属性;第二步,分析这个现实问题产生的主观原因客观原因;第三步,找出解决这个现实问题的方法。 本文试用唯物辩证法的观点从局部与整体、现象与本质、主要矛盾与次要矛盾、规律的特殊性和量变质变规律的普遍性等方面阐述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对学习和工作实践的重要指导价值。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学习与工作实践

目前, 高等工程院校均开设有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这门课程,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作为整个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是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普遍规律的科学, 是现时代精神之精华。工程院校的学生通过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掌握科学的方法论, 特别是掌握科学的辩证思维方法, 用马克思主义的观点观察世界, 有助于正确分析和理解工程中的各种复杂问题, 提高认识水平和实践能力。通过本人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的学习,不仅使我掌握了基本的哲学知识,同时也为构造自己的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找到了正确的方向;也让我学到了理论知识,更让我自己的思想觉悟提高了许多,分析和解决学习、工作等问题的能力有了很大的提高,以下就简单分析其对我学习、工作的影响。 我是一名业余大学的学生,利用工作之余的时间我来学习,马克思主义是关于自然和社会发展规律的科学,它不是停滞不前的,作为当代的大学生,我们也要与时俱进,不断创新,利用先进的知识武装自己,马克思主义随着时代的发展也不断发展着,完备者,不断以新的经验新的知识新的结论丰富自己,马克思主义之所以能够指导我们不同历史时期的革命和建设的实践,就是因为它不是固定不变的教条,而是能够与时俱进的学说,我们的学习也在与时俱进,正是马克思主义在指导着我们,让我们与时俱进,不断有新的知识让我们学习,指导着我们的学习。 事物发展过程中的量变和质变是相互转化的,量变是事物数量的增减和次序的变动,是保持事物的质的相对稳定性的不显著变化,体现了事物渐进过程的连续性,质变是事物性质的根本变化,是事物由一种质态向另一种质态的飞跃,体现了事物渐进过程和连续性的中断。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要结果,量变和质变是相互渗透的。在我们是十二年寒窗苦读中,我们就是在慢慢积累着,等待着量变产生质变,在我们学习生涯中,我们时刻要求自己认真学习,为的就是高考,希望我们的质变能够引起量变,对待学习,我们要学会坚持,不松懈,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去面对学习,好为将来的美好生活打下基础。 马克思主义再次能够为我们的学习和工作提供科学方法和理论指导。之所以说“马克思主义给人智慧,使人智慧”是因为马克思主义为我们学习提供了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正所谓“授人以渔”,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武装我们头脑可以增强我们分析过去、改造未来的能力,独立地处理各种现实生活中的复杂问题,理论联系实际不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与时俱进。马克思主义哲学方面所讲的物质世界的统一性,联系与发展,唯物辩证法等都对我们的生活是大有裨益的。我们以这些理论作前提,来进行日常的学习和工作可以避免走弯路、犯错误。比如热力学第一第二定律,如果用马克思主义的唯物辩证法就不难明白为什么没有第一类永动机,为什么诸亮的木牛流马是不可能存在的,为什么武侠小说中的力是不可能存在的。 马克思主义哲学可以培养我们思维创新的能力。马克思主义哲学有助于我们思维创新能力的培养。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各部分都在启迪着人们在科学认识活动中探索未知的能力。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唯物论部分,为人们的思维创新提供了物质基础,告诫人们在理论思考和创新的过程中不能从主观臆断的想当然出发,就要从物质第一性出发,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辩证法部分为人们的思维创新提供了辩证思维的科学方法。它告诫人们在思维创新过程中应该坚持矛盾分析方法,把握矛盾的特殊性及其特点,做到两点论与重点论的结合,反对形而上学的均衡论和一点论。认识论部分,为思维创新提供了必备的物质条件——认识的主体。要提高人们的理论思维和思维创新能力,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