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科技创新企业经典案例

科技创新企业经典案例

科技创新企业经典案例
科技创新企业经典案例

中小企业如何技术创新

2008-01-22 09:05:37 [录入:F?M ]

技术创新是一项投资大、周期长、风险高、收益高的活动。然而中小企业尤其是小企业一般具有规模小、缺人才的特点,没有多少资金可用于新产品、新技术、新工艺的创新上。另一方面对新产品、新技术、新工艺的开发一旦失败,就会大伤元气,甚至还会破产关门,那么,中小企业应该如何开展技术创新呢?

模仿创新模式模仿创新是一种风险较低的活动,但是模仿创新并不完全是照搬照抄别人的技术,同样要投入一定的研究发展办量,是一种渐进的创新行为。应该注意的是,所模仿的对象不但要有技术上的先进性,同时还要有经济上的合理性,能为企业带来较多的利润。

合作创新模式对于绝大多数中小企业而言,适于搞合作研究,这种模式可以减少投资,降低风险,实行内险共担、利益共享。可以在政府宏观调控下,以项目和课题为纽带,把产业相关度较高的企业、科研单位和大专院校组成“产学研一体化”的技术创新联合体,实行纵向或横向的技术协作。

“借脑”创新模式中小企业,严重存在着人才匮乏,实用技术、专利技术及高新技术少等问题。因此,采用借脑创新模式也是一种选择。

一方面,要以高薪聘请大专院校、科研单位、大的厂矿企业的离退休专业技术人员及管理人员,组成技术开发小组,就某个项目或课题进行技术开发与创新。另一方面,可以委托大专院校、科研单位进行某项技术的开发创新。以合同形式明确规定各方的权利和义务,以及要实现的目标,这两种形式,无论采用哪一种都能收到很好的效果。

技术创新是国际上通用的一种经济学概念,其含义是将一种新产品、新工艺、新服务引入市场的过程。技术创新的主要特征在于体现技术与经济的结合,它异于科学上的发明与发现,突出强调新技术的首次商业性应用。在国外,几乎所有的名牌企业都十分重视不断开发新技术和新产品。它们认为只有抢占新技术和新产品的制高点,才能取得竞争优势。实际上,企业要想赢得市场份额,其根本途径在于技术创新,在知识经济时代,技术创新更显得尤为重要。

企业进行技术创新包括自主创新、模仿创新及合作创新。模仿创新战略是对率先进入市场的产品进行再创新,企业通过学习模仿率先创新者的创新思路和创新行为,吸收成功经验和失败教训,引进购买或破译率先者的核心技术和技术秘密,在他人的基础上进行改进与完善,并在工艺设计、质量控制、大批量生产管理、市场营销等创新链的中后期阶段投入主要力量生产出在性能、质量方面富有竞争力的产品与率先创新的企业竞争的行为。从国际上看,美国企业大多实行的是自主创新战略,而二战后的日本企业实行的则是模仿创新,它们大量吸收西方发达国家先进技术,将主要技术力量和资金投入到工艺改进、产品性能完善、大批量生产、质量控制、市场营销等环节中,逐步建立了自身竞争优势,收到了丰厚的收益。

现在看来,中国企业的技术创新,既要吸取美日两国企业的经验教训,又要从国情出发,因为自主创新具有高投资、高风险性,加之我国创新资源的有限性,这就决定了我国企业不可能普遍实行自主创新战略。而应采用自主创新为主,模仿创新为辅的技术创新战略。北大方正集团的发展就采用立足自主进行技术创新的战略,在印刷技术的创新上,及时跳过第二代、第三代照排机的开发,从铅排跳到整页输出的激光照排。而“乐凯”走的则是模仿创新的路子,即通过引进、模仿、创新、传播、再引进、再模仿、再创新、再传播直到领先并达到率先创新。

进入新世纪以来,企业在市场竞争中生存状况的因素日趋复杂,丰富的自然资源在竞争中的作用大大下降,而与人相关的文化、教育、科技中的研究与开发,以及人力资本、管理等因素日趋重要,某一时期企业要同时获得所有这些因素的优势是困难的。因此从上世纪80年代起西方发达国家企业技术创新的方式发生了重大变化,许多大型企业在进行技术创新时,从以往注重依靠自身力量独立进行转变为日益注重与其它企业开展合作,走共同创新之路,这便是在技术上进行战略联盟。

技术联盟是指两个以上企业为实现某一技术创新目标而建立的一种合作伙伴关系,是在技术协作、技术联合活动基础上的最高层次的一种技术合作活动。技术联盟模式的特点是:它主要是以大型企业为活动主体的组织间的合作行为;它是一种大规模的常常要涉及技术创新全过程的综合型合作行为;它是企业为了获取竞争优势而进行的相互依存的战略合作行为。技术联盟表明企业在技术创新的激烈竞争中,如果不通过战略联盟的方式进行协同创新将很容易失去竞争优势。这些以创新为目的的联盟形式多种多样,有合资设立新的企业,如美国花旗银行与科龙集团共同组建了广东科龙空调机器有限公司,实现两企业的联合。企业双方相互交换持股,如美、日、欧的一些大汽车公司通过这种方式稳定协作关系。技术联盟的实质是一种企业协同技术创新的行为。

企业怎样实现技术创新

强化技术创新已成为世界企业管理的一股新潮流。本文通过对驻马店市中化肥业有限公司成功筹建年产10万吨尿基复合肥项目的分析,说明技术创新是企业发展的必由之路。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现代企业的竞争已越来越依赖科学技术,强化技术创新已成为世界企业管理的一股新潮流。

技术创新是企业家对生产要素的新组合

技术创新理论

1 技术创新理论的来源

上世纪初,奥地利学者熊彼得全面地研究了人类的创新活动,分析了创新与社会经济增长的关系,首次提出了系统的创新理论。他在1912年的著作《经济发展理论》中提出,技术创新是企业家对生产要素的新组合,这种组合包括:①开发出一种新的产品或者提供一种产品的新的质量。②采用一种新的生产方法。③开辟一个新的市场。④获得一种原材料或制成品的新的供应来源。⑤实现一种新的组织形式。熊彼得的创新概念涵盖是十分广泛的,包含了一切可能提高资源配置效率的活动,这些活动可能与技术直接相关,也可能与技术不直接相关,但其目的是要产生效益,获取利润。

2 技术创新的内涵

技术创新是指经济实体为了适应技术进步和市场竞争的变化,借助内外力量引进某种新技术的过程,是经济发展、社会进步以及人们生活水平提高的推动力,是解决科技与经济脱节和促进区域技术进步的最根本的手段。

3 技术创新的基本特征

技术创新的基本特征:它是技术经济概念,强调技术与经济的结合,是一个技术经济过程;强调技术变化,并以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等)的投入为前提,注重新技术的首次应用;强调企业是技术创新的主体;判断技术创新成功与否的主要标志是其市场实现程度,而不是技术上的完善程度。

4 技术创新的实践活动

技术创新,对于一个企业来说,就是抓住市场机会,根据市场需求,开展新的产品或改进老产品,引进新的技术,并将其转化为能在市场上销售的商品或技术,从而获得最大利润的过程。

案例描述

驻马店市中化肥业有限公司在2003年对全国化学肥料市场进行了认真的分析和研究。公司认为,我国是世界上化肥使用量最大的国家,虽然在近二十年化肥工业得到了长足发展,但在产量上、质量上仍不能满足我国农业日益增长的化肥需要,尤其是氮、磷、钾比例失调的问题越来越严重,而现在高浓度复合肥占化肥产量的比率还很低,为了适应平衡施肥的需要,年年要进口大量的高浓度复合肥,销售前景看好。经过考察和充分的市场分析,公司决定扩大高浓度复合肥的产量,提高技术含量,节约能耗,降低成本,抢先占领市场。对当时采用的复合肥生产进行了技术创新。公司及时组织有关科技人员,在上海化工院工程技术人员的配合下,大胆提出从尿素车间引尿液生产高浓度尿基复合肥设想,经精心设计反复实验论证,确定最终方案,成功筹建了年产10万吨尿基复合肥项目。该项目共投资4500万元,于2004年初投产,在公司组织的为期三天的考核中共生产复合肥1086.6吨,平均日产362.2吨,超过了设计能力。此工艺技术系公司自行开发研制,属国内首创,达到国际先进水平,获得国家实用新型专利证书。2004年12月份,公司质量管理保证体系被PREMIER ASSESSMENTS LIMITED 审核确认,获得了BS EN ISO9001:2000认证。

技术创新的价值就在于企业实现增长和盈利最大化的同时,也为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做出了贡献。年产10万吨尿基复合肥项目不仅给该公司带来了巨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同时也使公司深刻认识到技术创新是企业发展的必由之路。

案例简评

该项目的具体作用体现在以下方面。

减少环境污染。该工艺直接利用尿素装置制得的“半成品”——熔融尿液(浓度99.7%,温度132℃),通过电磁流量计计量,同时向系统用柱塞泵注入一定量的蒸汽冷凝液,配成浓度为93%左右的稀尿液;再通过500米的逆向夹套保温管道送至转鼓造粒机,经喷头将其雾化成细小的雾滴,向转鼓造料机内喷洒,同主要成分为25%氯化钾,34%磷铵的混合粉状物料混合,在常压温度为65℃的条件下粘结成初成粒子,经反复喷涂聚结成颗粒;同时该颗粒在转鼓造料机流化床的挤压、碰撞和滚动摩擦力的作用下,形成合格球形颗粒;随后将其烘干、冷却使其温度降到30℃以下的常温,进入筛分、扑粉、包装计量入库的最后阶段。这样就制成了N-P2O5-K2O(15∶15∶15)的尿基复合肥。同时生产过程中的尾气先经旋风除尘器除尘后,再用闭路循环水洗涤后放空,闭路循环水回收利用,经市环境保护监测站监测,排放符合国家环保规定标准。

节能降耗效果明显。由于回收了熔融尿液中的热量,使造粒物料水份由原来的6%降到4%,吨复合肥节省蒸汽20公斤,节省烘干用煤10公斤,按设计生产能力10万吨计算,年节约蒸汽量约200万吨,白煤100万吨。

降低成本。采用从尿素车间引尿液喷浆造粒生产高浓度尿基复合肥技术,从而使生产成本大幅度降低,每吨尿液节省包装费用30元,转运费用10元,人工投料费用5元,粉碎费用5元,按设计生产能力10万吨计算,全年可节约费用500万元。

技术含量高,推广应用价值大。该技术所生产的尿基复合肥,产品质量优于复合肥料国家GB15063-2001,颗粒强度达25牛顿以上直径在3mm左右,产品表面光滑、圆润不易结块,内在养分均匀,浓度高,质量稳定与土壤接触后溶解性好,作物易吸收,增产效果明显;利用尿液本身的粘结性,可以生产出产品配方不易团聚的复合肥,而且填充料可以提高,从而解决了塔式造粒不能生产的产品,提高了复合肥生产技术。对于中、小氮肥企业调整产品结构,对于现有磷复(混)肥企业调整原料,提供了技术依据。总之,该技术有很强的可行性,具有非常高的推广应用价值。

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明显。该项目年产复合肥10万吨,年产值15500万元,年工业增加值4900万元,年销售收入14000万元,年创汇150万美元,年交税总额1122万元,年净利润2278万元。同时所生产的尿基复合肥,可改变我国施用氮、磷、钾比例失调局面,推动了农业经济发展,提高了农民收入,深受广大农民朋友欢迎,产品畅销广东、广西、湖南、湖北、浙江、江苏、东北及本省等18个省区,获得了可观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上述案例的启示

技术创新是企业发展的前提

促进科技进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推动结构调整。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核心是质量效益,关键是科技进步,起决定性作用的是自主创新能力。企业的自主研发和创新能力,直接影响到自身发展的规模和质量。在市场竞争十分激烈的情况下,谁在技术创新方面占据优势,谁就能在发展中抢占先机,在竞争中赢得主动。

产学研结合是企业发展的支撑

我国大部分企业都存在着经济实力弱、企业规模小、生产水平低的现象,只有通过与科研院所、大专院校联姻,实现“借梯上楼”,再不断加大技改投入,才能走出自己的创业之路。

节能降耗是增强企业竞争力的有效途径

节能降耗是经济发展的永恒规律,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可持续发展,必然要求节能降耗。发展循环经济和知识经济,以实现企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准确把握市场机遇,满足市场需求,获得商业利润,是检验技术创新成功与否的最终标准

技术创新要始于市场,终于市场,紧紧围绕市场。企业首先要对市场进行深入的了解、分析,进而发现市场的现实和潜在需求,抓住市场机遇。通常讲市场机遇主要来源于市场的拉力和技术的推力。这二者是技术创新的催化剂;而以市场为导向的市场拉力式的技术创新,对技术创新的成功往往起着更为重要的作用。

同时,企业在技术创新过程中,也要作好商业化的准备,抓住创新项目可能给企业带来的商机,而不是等到项目完成,新产品或新工艺开发成功后,再去考虑市场,否则创新战略就很难成功。

案例一

柯达和富士的数字化生存道路

柯达的市场份额通过近乎垄断的“98协议”,得到了实实在在的提升——2001年,柯达在中国的市场份额达到了63%,超过富士近一倍。但从2000年起,数码相机市场连续高速增长,并呈现出集中爆发的趋势。在这个高速增长期,索尼、佳能、三星、尼康等数码企业纷纷杀入相机领域,其可替代的优势对传统胶片领域构成强烈冲击,当年,全球数码成像市场翻了差不多两倍,全球彩色胶卷的需求开始出现拐点,此后以每年10%的速度开始急速下滑。

柯达的决策者,此时做出了一个错误的决断,他们的重心,依旧放在传统胶片上。作为一个在传统胶片业占绝对份额的公司,柯达的决策者们并不希望看到数字业务太过迅猛的局面。“98协议”过后,柯达在中国范围展开了大量的投资,巨额的产能和规模还来不及消化,他们也不可能顾此失彼,下决心在数码领域投入过多的精力。对新一轮的数码变革,柯达的情境可用一句话来形容:一脚踩在油门上,一脚踩在刹车上,瞻前顾后,心态复杂。2000年,柯达的数码业务收入基本与1999年度持平,只占营业额的21%。

相比而言,没有太多选择的富士在数字业务转型上则心无旁骛。早在1995年,富士即在苏州成立了苏州富士胶片映像机器有限公司,着眼于高科技产业,1997年,富士即开始生产数码相机。以技术立身的富士公司在数码相机领域拥有许多核心技术。2000年,富士胶片与中国印刷科学技术研究所共同出资成立了富士星光有限公司,结合中国本土实际情况,自主研发推出了一系列高质量PS版(预涂式感光版),在国内印刷业得到广泛应用。富士星光还与国内企业进行技术合作,推出了两款国际领先技术的高速激光照排机。富士的数码冲印设备开始风靡全球,对传统冲印造成了很大冲击。

这一时期,柯达一直是被动的。直到2001年3月,柯达才在上海推出了数码冲印业务。就在2003年10月23日,柯达还高调宣称,与乐凯达成了一项为期20年的合作协议,柯达以总额约为1亿美元的现金和其他资产换取乐凯胶片20%的股份——柯达还在费尽周折地与传统胶片行业对手纠结。

到了2002年,一则数据很能说明问题:柯达的数字化率只有25%左右,而富士已达到了60%。就在这年,据调查显示,2300万的美国家庭拥有了数码相机,比前一年增加了57%。

同期富士公司数码相机的销售量比2001年又翻了一倍,占据了日本市场的30%,全球市场的20%。

此时,柯达才意识到,传统胶片的辉煌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市场是残酷的,2000~2003年柯达利润报告显示,柯达传统影像部门的销售利润从2000年的143亿美元锐减至2003年的41.8亿美元,跌幅达到了71%。

目前,富士胶片在液晶显示屏材料中的TAC 膜、高像素拍照手机的镜头组件和彩色相纸三大块,都占世界市场排名第一的位置。这和富士一直高度重视技术开发有关,因为富士一直认为"技术创新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所在"。古森社长在给员工的2008 年新年致词中表示:富士胶片要在21 世纪成为“不断创新,持续发展的公司”。

反观柯达:09年6月底柯达胶卷的停产、柯达印店推广的受阻,及不断下滑的业绩(至2009年第三季度,柯达已经连续4个季度营收下降20%,且连续4个季度亏),致使人们不得不猜测柯达是否会被收购,柯达首先判断错了数码的前景,其次又没有快速抓住回调弥补的时机,结果只能够从影像业的霸主沦为末流,代价不可谓不刻骨铭心。

98协议:1998年初,柯达与中国政府多个部委联合签订了著名的“全行业合资计划”,即“98协议”。协议规定,柯达与中国七家感光企业中的六家进行合资合作。“98协议”

中还规定,中国政府承诺在协议签订后三年内,不批准另外一家外资企业进入中国的感光材料行业。

相关链接:

1.https://www.wendangku.net/doc/d515633026.html,/2008-11-17/122559133417

2.html

2.https://www.wendangku.net/doc/d515633026.html,/new/287_294_/2010_3_29_wa962413272992301027889.shtml

3.

4.

5.

6.

案例二

伊利集团品牌价值高速增长道路:

伊利成长的强大的动力--奶牛合作社

伊利作为中国乳业发展模式创新的领军者,创立并构建了“奶牛合作社”的核心内容及模式,那便是:建立牧场园区,免费让奶农进驻饲养奶牛,同时提供饲料的配给、技术咨询、资金协调、病疫防治等服务,最终负责统一收奶,统一检制、统一交售;同时,伊利还和奶农签订了保障合同,确保即使出现市场奶价暴跌的状况,也会以保护价来收购牛奶。因此,不但农业产业化经营在“奶牛合作社”当中得到了切实体现,而且依靠其完备的共赢模式,“奶牛合作社”带动农民脱贫致富的成效也非常明显。

近年来,乳品企业在奶源市场的争夺日趋激烈,行业内部盛传"得奶源者得天下"的说法。由于历史原因,我国奶牛的饲养模式仍处于"小规模,大群体"的阶段,奶牛饲养的规模化和产业化还非常落后,导致了原奶特别是优质原奶的市场供应严重不足。

在奶源基地的创新建设上,伊利实施了“三步走”的战略。上世纪90年代,伊利集团在中国乳品行业首创“公司+农户”的奶源基地模式,使伊利与百万农户形成了相互依托、同呼吸、共命运的鱼水关系,不仅使原奶质量大幅提升,还极大地提高了奶农的饲养能力和收入水平,此模式被乳制品工业协会作为典型向全国推广。随着奶牛养殖业规模的不断扩大和中国乳业的快速发展,伊利集团于2000年创新基地建设新模式,实行“公司+牧场小区+奶户”的养殖模式;2005年顺应发展趋势,伊利集团又在行业内率先实行“公司+规范化牧场园区”的养殖模式。

2006年,伊利又提出了第四步走的发展模式,即建立由奶牛养殖户、政府职能部门、奶站经营者等组成的奶牛合作社,发展战略是:入社自愿、退社自由、民主管理、自主经营、利益共享、风险共担。这种模式可以为社员提供技术咨询、资金协调、科普宣传、疫病防治等服务,引导社员科学管理和规范喂养,同时负责统一收奶、统一验质、统一交售,从而进一步打通奶户与企业之间的渠道,保证高品质奶源的稳定供应。

截止到2007年,伊利集团已经累计投入20亿元用于奶源基地的建设,并向农户发放购牛贷款近20亿元。除此之外,伊利还一次性投入了4000多万元设立奶牛防疫补贴和风险基金,累计投入320亿元收购原奶,带动了500万奶农的脱贫致富。“奶牛合作社”的成功和推广不但持续惠及数以万计的奶农,并为伊利的成长注入强大的动力,而且成为乳业推动新农村建设的实践的典范,被越来越多的奶农接受和推广。

由权威品牌研究机构"世界品牌实验室"发布的"2006年中国500最具价值品牌"中,伊利品牌价值大涨16.24亿元,以高达152.36亿元品牌价值继续蝉联行业首位,蒙牛的品牌价值略涨3.41亿元,达到88.54亿元。伊利进一步拉大其品牌优势。

https://www.wendangku.net/doc/d515633026.html,/a/20081029/004168.htm

https://www.wendangku.net/doc/d515633026.html,/fw/text.asp?id=6503&class=1005

案例三海尔集团

自主创新,海尔发展的不竭动力和源泉

1984 年海尔集团刚刚创业时,是一个资不抵债、濒临倒闭的集体小企业,只有600 多人,销售收入300 多万元、亏损147 万。1985年,海尔从德国引进了世界一流的冰箱生产线。一年后,有用户反映海尔冰箱存在质量问题。海尔公司在给用户换货后,发现库存的76台冰箱虽然不影响冰箱的制冷功能,但外观有划痕。时任厂长的张瑞敏决定将这些冰箱当众砸毁,并提出“有缺陷的产品就是不合格产品”的观点,海尔砸冰箱事件在为企业赢得了美誉同时,也反映出中国企业质量意识的觉醒,拉开了科技创新竞争的序幕。

1990年,海尔冰箱开始进军德国,为了验证自己的品质,海尔人把冰箱揭掉商标,与同样揭掉商标的德国产品摆放在一起,进行全面质量检测,结果海尔一下子得了8个加号,

得分最高,超过了德国利勃海尔。仅仅6年的时间,海尔就消化并吸收了2000余项国外冰箱生产技术,并将其转化为“海尔标准”,实现了海尔强大技术基础。对海尔实现自我技术创新打下了坚实根基。

海尔根据中国市场的需求,研制生产出第一台完全国产化的冰箱产品,此后,国内第一台分体组合式冰箱、世界第一台无氟、节能、大冷冻力三合一的抗菌冰箱等等相继问世,使海尔技术创新步入新的台阶。于是,“海尔-中国造”响彻大江南北。

如今,海尔一发不可收,东南亚海尔、中东海尔、欧洲海尔……到目前,海尔已拥有30个海外制造基地和海外贸易公司。2004年,海尔实现出口创汇突破10亿美元,海外生产、海外销售突破10亿美元;在美国200升以下冰箱市场中海尔占30%以上的份额,居第一位。今年前4个月,海尔出口创汇和海外生产、海外销售比去年同期分别增长40%和50%。

在中国家电业此起彼伏的价格大战和你争我夺的利润追逐战中,张瑞敏冷静地提出“不打价格战,要打价值战”的独到的观点。他所说的价值战,就是以自己独特的追求自主创新技术的方式,实现企业、产品和市场价值,实现自主技术的扩张。这是海尔能够成为世界级品牌和世界级公司的核心基础。

综观海尔发展的历史,技术创新一直是其成长和壮大的主要动力。其成长轨迹对中国企业技术创新国际化进程有重要的启示作用。海尔技术创新国际化的过程大体经历了下列三个阶段: 合资引进技术———建立自己的技术研究中心和发展体系———输出技术或在国外建立自己的研究与发展分支机构。如今,海尔每年的自主技术投入已经达到了年销售收入的6%。

https://www.wendangku.net/doc/d515633026.html,/20051019/n240562734.shtml

https://www.wendangku.net/doc/d515633026.html,/a/20070413/000107.htm

案例四

三星:从学习模仿到自主创新

有人说,韩国以三星为代表是学习模仿日本,成功地重走了一遍日本走过的道路,有一个发展电子工业的基本大法——“电子工业振兴法”。三星公司自创立至今,其产品开发战略演变大致经历了“拷版战略”、“模仿战略”、“紧跟技术领先者战略”和“技术领先战略”四个阶段。

三星公司成功地重走了日本公司的发展之路,特别在作为电子工业的基础——IC和FPD方面。日本NEC/东芝搞DRAM战胜了美国的Inte1,一度称霸于世;韩国三星公司还是搞DRAM打败了日本E1pida ,至今稳握世界DRAM 市场牛耳。正如三星公司成立初的总裁李秉喆说:“我们要是在电子革命中落后,我们就会永远沦为落后国家。”90年代掀起的以T FT-L C D为代表的平板显示器浪潮,三星公司不甘落后,紧跟日本Sharp公司,于l995年推出22英寸LCD屏,1997年上市30英寸屏,1998年开发出高清LCD TV,并出口美国。

三星公司在引进外国技术的同时,始终强调内部研究与开发的重要性,强调在提升内部技术能力的基础上寻求市场、产品和技术的动态匹配。三星电子自己认为:正是自主、不懈的研究与开发,才使三星电子成为一家冉冉升起的全球领导企业。1990年三星电子的研发经费为2 . 0 9 亿美元,1997 年增加到9.04 亿美元,1998年为11.4 亿美元,2003 年则高达29亿美元;2003 年,三星电子在韩国有6 个研发中心,在世界其它国家有1 0个研发中心,建立了一个全球研究与开发网络;研发人员共19700 人,占全部员工的3 4 %。

发展至今,三星集团已是集电子、机械、化工、金融及贸易于一身的国际特大型企业,其中电子是重中之重,收入约占公司的三分之一。据《财富》杂志最新发表的2010年世界500强企业中,三星电子公司以营收1089亿美元,从去年的排名40位跃升到了32位。,这一切都离不开三星自主、持续、高投入和高强度的研究与开发活动和坚持自主创新发展的方向。

案例五

苹果的高成长发展探析

仅仅是7年以前的2003年初,苹果公司的市值也不过60亿美元左右。一家大公司,在短短7年之内,市值增加了近40倍,如果说这是一个企业史上的奇迹,估计没人会反对这一观点。苹果公司以发明、创新著称,并在计算机与消费电子集成产品的发展上处于领先水平。

2003年苹果推出了iTunes。这是苹果历史上最具革命性创新的产品,也推动了苹果市值的快速飙升。iTunes是苹果终端的管理平台,无论是iPod、iPhone还是iPad,都是通过iTunes来管理的。iTunes是苹果的创新枢纽。可以说,没有iTunes的出现,就没有iPhone 和iPad这样革命性的产品出现。随着iTunes的出现,苹果公司得以进入音乐市场,它不仅仅是靠卖产品赚钱,还可以通过卖音乐来卖钱。短短3年内,iPod + iTunes组合为苹果公司创收近100亿美元,几乎占到公司总收入的一半。

ITunes受到了来自用户、合作伙伴的广泛支持。因为iTunes的存在,能够让更多人更方便地下载和整理音乐,从而大大促进了iPod的销售,并让iPod和其它音乐播放器区分开来,短时间之内占领了近90%的市场。那些唱片公司也欢迎iTunes的出现,在iTunes出现之前,唱片公司对于泛滥成灾的音乐盗版无能为力,iTunes让他们觉得看到了盈利的可能性。当然最高兴的是苹果公司,它通过卖iPod赚硬件的钱,再通过iTunes赚音乐的钱。

苹果公司的过人之处,不仅仅在于它为新技术提供时尚的设计,更重要的是,它把新技术和卓越的商业模式结合起来。苹果真正的创新不是硬件层面的,而是让数字音乐下载变得更加简单易行。利用iTunes + iPod的组合,苹果开创了一个全新的商业模式——将硬件、软件和服务融为一体。这种创新改变了两个行业——音乐播放器产业和音乐唱片产业。

从苹果公司的高成长奇迹来看,高成长的公司对于赶超或打败竞争对手并不感兴趣,技术创新也不是他们的终极目的,他们真正感兴趣的是创造与众不同的市场!

科技创新论述心得体会

.. ..下载可编辑.. 科技创新论述心得体会 科技创新论述心得体会 党的十八大以来,同志把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高度重视科技创新,围绕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推进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全面创新,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新论断新要求。《关于科技创新论述摘编》一书,集中收入了这方面的重要论述。认真学习这本书,对于我们适应和引领我国经济发展新常态,加快形成以创新为主要引领和支撑的经济体系和发展模式,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 牢固树立创新发展理念,深刻认识推进科技创新的重大意义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要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并把创新摆在五大发展理

念之首,强调必须抓住科技创新这个核心。《摘编》第一、二、三部分,深刻阐述了树立创新发展理念、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强科技创新的重大意义。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这是同志提出的一个重大论断,是对创新与发展关系的新认识。纵观人类发展历史,创新始终是推动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向前发展的重要力量,也是推动整个人类社会向前发展的重要力量。创新是多方面的,包括理论创新、体制创新、制度创新等,但科技创新地位和作用十分显要。自古以来,科学技术就以一种不可逆转、不可抗拒的力量推动着人类社会向前发展。十六世纪以来,世界发生了多次科技革命,每一次都深刻影响了世界力量格局。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惟创新者进,惟创新者强,惟创新者胜。抓创新就是抓发展,谋创新就是谋未来。不创新就要落后,创新慢了也要落后。在十八届五中全会讲话中,同志突出强调要树立创新发展理念,指出创新发展注重的是解决发展动力问题。创新能力不强,科技发展水平总体不高,科技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能力不足,科技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远低于发达国家水平,这是我国这个经济大个头的“阿喀琉斯之踵”。如果科技创新搞不上去,发展动力不足,我们在全球经济竞争中就会处于下风。因此,必须把创新

技术创新经典案例讲解

产业技术创新经典案例 案例1:曼哈顿计划 主题:目标明确,集中财力物力,创新突破。 案例:1939-1940年,为掌握战争的主动权,德国、前苏联、日本、法国、英国等国都在研究核裂变,并想制造原子弹。 1941年12月6日,美国政府和军界正式大量拨款研制原子弹,并制定了“曼哈顿计划”。1942年费米(E.Fermi)在芝加哥的研究小组建造的反应堆取得成功,这是人类首次控制住了从原子核释放出来的能量,为制造原子弹提供了重要的实验数据。 1942年,美国建造了研制原子弹的洛斯阿拉莫斯实验室,并任命物理学家奥本海默(J.R.Oppenheimer)为实验室主任。计划先后解决了几个重要的工程技术问题: 1.燃料使用的效率问题—利用反射层提高效率; 2.起爆问题--采用内德迈耶的“内爆”法。 3.铀的提纯问题。铀235的天然含量很低,因此采用从铀238中分离的办法,成本很高。后来发现钚239也是一种良好的裂变材料,钚是铀238嬗变来的,因此,将分离铀235剩下的大量铀238制造钚。1943年8月,玻尔到了洛斯阿拉莫斯。1945年7月16日,美国“三一计划”――首次原子弹爆炸成功,威力巨大。 点评:美国在短短不到四年里,就成功试制了原子弹,主要取决于两个因素:一是大批最优秀的欧洲科学家由于受到希特勒的迫害,逃亡美国,使美国拥有最强大的科学家阵容,二是美国政府迫于战争需要,投入巨大的人力和物力,“曼哈顿计划”耗资20亿美元;投入人力50多万人,其中科研人员15万;占用了全国近三分之一的电力。“曼哈顿计划”的目标明确——制造原子弹。对于带有应用目标的计划,必须目标明确。 案例2:化工工业的创新 主题:以科学为基础,以市场竞争为动力,产生重大创新。 案例:化学工业常常被称为是第一个以科学为基础的工业。从最初的与纺织行业结合紧密的无机化学的发展,到首先是煤焦油派生物到石油化工的有机化学工业的发展,再到20世纪30年代通过对大分子结构的基础研究而导致碳氢化合物化学的重大突破,大量的创新迅速出现了:聚苯乙烯、有机玻璃、PVC、聚乙烯、合成橡胶、尼龙和所有的人造纤维。化学工业的所有的重大创新几乎都是在大型化工企业的实验室内完成的。 杜邦公司发明的尼龙(nylon )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1930年杜邦研究实验室从严格合成的材料中第一次获得有使用价值的纤维,被称为人造丝,通过4年的反复试验,终于完全合成了实用的合成纤维,到1938年正式宣布这项发明,定名为“尼龙”,并与1939年开始投产。由于它强度大、耐摩擦和不易腐烂,在国内外市场大受欢迎,并在二次世界大战中广泛地应用到飞机和汽车轮胎用衬布、军用服装、降落伞和其他用途等。杜邦公司这个存在近两

学院科技创新工作总结

**学院2011—2012学年 第二学期科协活动及科技创新工作总结 我院的学生科技创新工作历来受到院领导的重视,在大学生科技创新工作中,我院坚持以“活跃学生科技创新氛围,增强学生科技创新活动参与意识,培养学生学术素养,提高学生科技创新能力”为指导,以广泛深入地开展各种学术性、实践性、社会性的第二课堂活动为同学成长成才创造条件为宗旨,发挥我院学科专业特色优势,充分利用大学生科技创新专家指导组专家资源,促进学生积极参与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 2012年在**学院党委和行政的正确领导下,在我院分团委的具体指导下,以及学院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专家指导组老师的指导以及大学生科技协会全体成员的共同努力下,我院大学生科技创新工作一年一大进步,尤其在今年我院大学生科技创新工作更是上了一个新台阶,培养了一大批新的像崔梦莹、史钰晓等具有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高素质创新人才,为我们学院在科技创新事业方面做出了巨大贡献,也为我院未来科技创新工作的进行打下了基础。现将我院今年的大学生科技工作总结如下: 一、成立学院科研小组,带动大学生科技活动开展 为了提高我院学生的科技意识,扩大大学生科研立项工作在大学生中的影响,以大学生科技立项带动全院大学生科技活动的顺利开展,我院今年年初对大学生科研立项结工作做了认真布置,并结合学院实际情况,制订了一系列的有关科技创新的管理条例。 2012年3月份,在校科协科研小组的带领下,我院科协经团委的批准,向全体**学院学生进行征聘,经过重重选拔,最后成立了以李彩霞、张亚明、刘玉洁、于超华等为核心的我院的第一支科研小组。 我科研小组总共有15人,分为三组,在今年的科技创新活动中都表现积极,在今年的春季科研立项、校校园设计、公益广告设计大赛等活动中表现积极,在很大程度上带动了我院全体学生参与科技创新的热情,为我院的科技创新工作做出了巨大贡献。 在科协与科研小组的不懈努力下,我院正在形成一股“人人知创新、人人讲创新、人人比创新、积极出成果”的良好科技创新风气。

大学生创新创业心得体会【专题篇】(最新)

大学生创新创业心得体会【篇一】 通过大学创新创业这门课程,我们主要学习了三个主要内容:创业的基础、创业的历程、体会与建议。创业的历程举了GIS这个例子,包括市场,发展趋势,营销策略,这让我对创新创业这个课题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和理解。 科技创新就是一个运用先进新知识和新技术、新工艺,采用新的生产方式和经营管理模式,开发新产品,提高产品质量,提供新服务的过程。作为21世纪当代大学生,我觉得我们每一位大学生都应该具备有创新精神,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在市场竞争激烈、产品生命周期短、技术突飞猛进的今天,不创新,就会灭亡。创新是企业生存的根本,是发展的动力,是成功的保障。在今天,创新能力已成了国家的核心竞争力,也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关键,是企业实现跨越式发展的第一步。同时也让我们在校期间让自己得到了锻炼,为以后自己在就业、创业的路途上铺上了垫脚石。 在现今的大学生就业困难,需要创新创业,需要新的市场,随着我国高校办学规模和招生规模的扩大,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形势日益严峻,毕业生占到新增就业岗位的一多半。在这样的情况下,所以我们必须创新创业。 一、明确目的 在我看来,大学生创新创业不等同于赚钱,我认为创新创业是一种乐趣,是一种学习的过程,是一个锻炼能力,获取经验的过程。创新并不一定是轰轰烈烈的,有时一个小细节、一个小想法就可以改变一个企业的命运。创业绝不能有自我满足的时候,要时时有危机感,不能有一次失误,哪怕是出一次事故,那你辛辛苦苦建立起来的名声就没有了,创业并不是一帆风顺的,要让别人接受你的产品,靠嘴巴说是没有用的。创业不能盲目,在创业前一定要进行全面细致的市场调查,是从事自己熟悉的领域。 二、明确目标 创业,不是只靠一腔热血,而是要有一定的基础。准备充分,做起事来才能事半功倍。俗话说“不打无准备之战”,要做创新创业,必须扎扎实实做好充分准备和知识的不断积累。首先非常重要的一点就是明确自己要做什么,在创新创业课程中,我们学习到选择行业的若干原则: 1、必须是喜欢的产品,能够不断保持激情;产品及所在行业有广阔的前景,产品是不断增值的 2、所选行业及产品要有个性,只与一部分人群做生意即可;可以复制并可以做大 3、能发挥自己的天赋和特长

科技创新企业经典案例

案例一 柯达和富士的数字化生存道路 柯达的市场份额通过近乎垄断的“98协议”,得到了实实在在的提升——2001年,柯达在中国的市场份额达到了63%,超过富士近一倍。但从2000年起,数码相机市场连续高速增长,并呈现出集中爆发的趋势。在这个高速增长期,索尼、佳能、三星、尼康等数码企业纷纷杀入相机领域,其可替代的优势对传统胶片领域构成强烈冲击,当年,全球数码成像市场翻了差不多两倍,全球彩色胶卷的需求开始出现拐点,此后以每年10%的速度开始急速下滑。 柯达的决策者,此时做出了一个错误的决断,他们的重心,依旧放在传统胶片上。作为一个在传统胶片业占绝对份额的公司,柯达的决策者们并不希望看到数字业务太过迅猛的局面。“98协议”过后,柯达在中国范围展开了大量的投资,巨额的产能和规模还来不及消化,他们也不可能顾此失彼,下决心在数码领域投入过多的精力。对新一轮的数码变革,柯达的情境可用一句话来形容:一脚踩在油门上,一脚踩在刹车上,瞻前顾后,心态复杂。2000年,柯达的数码业务收入基本与1999年度持平,只占营业额的21%。 相比而言,没有太多选择的富士在数字业务转型上则心无旁骛。早在1995年,富士即在苏州成立了苏州富士胶片映像机器有限公司,着眼于高科技产业,1997年,富士即开始生产数码相机。以技术立身的富士公司在数码相机领域拥有许多核心技术。2000年,富士胶片与中国印刷科学技术研究所共同出资成立了富士星光有限公司,结合中国本土实际情况,自主研发推出了一系列高质量PS版(预涂式感光版),在国内印刷业得到广泛应用。富士星光还与国内企业进行技术合作,推出了两款国际领先技术的高速激光照排机。富士的数码冲印设备开始风靡全球,对传统冲印造成了很大冲击。 这一时期,柯达一直是被动的。直到2001年3月,柯达才在上海推出了数码冲印业务。就在2003年10月23日,柯达还高调宣称,与乐凯达成了一项为期20年的合作协议,柯达以总额约为1亿美元的现金和其他资产换取乐凯胶片20%的股份——柯达还在费尽周折地与传统胶片行业对手纠结。 到了2002年,一则数据很能说明问题:柯达的数字化率只有25%左右,而富士已达到了60%。就在这年,据调查显示,2300万的美国家庭拥有了数码相机,比前一年增加了57%。同期富士公司数码相机的销售量比2001年又翻了一倍,占据了日本市场的30%,全球市场的20%。 此时,柯达才意识到,传统胶片的辉煌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市场是残酷的,2000~2003年柯达利润报告显示,柯达传统影像部门的销售利润从2000年的143亿美元锐减至2003 年的41.8亿美元,跌幅达到了71%。 目前,富士胶片在液晶显示屏材料中的TAC 膜、高像素拍照手机的镜头组件和彩色相纸三大块,都占世界市场排名第一的位置。这和富士一直高度重视技术开发有关,因为富士一直认为"技术创新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所在"。古森社长在给员工的2008 年新年致词中表示:富士胶片要在21 世纪成为“不断创新,持续发展的公司”。 反观柯达:09年6月底柯达胶卷的停产、柯达印店推广的受阻,及不断下滑的业绩(至2009年第三季度,柯达已经连续4个季度营收下降20%,且连续4个季度亏),致使人们不得不猜测柯达是否会被收购,柯达首先判断错了数码的前景,其次又没有快速抓住回调弥补的时机,结果只能够从影像业的霸主沦为末流,代价不可谓不刻骨铭心。

企业科技工作汇报

篇一公司2010年科技工作总结:贵州华力农化工程有限公司 2010年科技工作总结 ,,而科学技术又为科学管理提供了先进的工具与手现代企业发展一靠科学技术二靠科学管理。,。,贵州华力农化工程有限公司科学技术是推动企业蓬勃发展的决定性因素段因此一年来始终坚持“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充分发挥科学技术在创一流企业工作中的作用,,,,,积极构建公努力提高经济效益和劳动生产率加大科技工作的力度逐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司科技发展的新格局现将2010年的主要工作总结如下:。 、,。加大投入一优化产品结构公司2010年全年共投入2100万元开发新产品扩大产能规模其中投入850万元,。,,, 建成年产5000吨变性淀粉生产线投资1250万元建成年产10000吨红薯全粉生产线及,。。,,增强了公司的市场其配套设施工程逐步形成了公司较为完善的主导产品体系新产品开发。竞争力和综合实力全年调整和形成了有较强竞争力的高中档产品:;4个口味的方便粉5个以上的葛根精粉系列 丝系列及增加新口味与家庭装产品增加全薯葛根方便粉丝系列形成了10个以上口味,、;红薯火锅粉为主的烹饪粉丝系列产品;;。个变性淀粉产品525个以上单品的产品、,,,提高公司整体效促进农民增收提高红薯单产产量二积极推行红薯标准化种植和加工。益优质高产薯类生产标准化示范区的最后一》《类农业标准化示范项目2010年是实施国家i。,,按照地区领导小组的统公司作为项目承担单位与参加单位地区农委和质监局密切合作年,,,,顺利完成了示范围绕示范目标一部署同广大农户一起积极开展工作和实践标准化生产。、、、、、经济社会鲜薯总产参与农户平均单产标准体系建设区建设任务在示范的具体内容生态效果和创新点等诸多方面均取得了显著的绩效项目于2010年10月中旬顺利通过省。,质监局组织的专家组验收项目目标考核评价的评分获得95.05分的优良成绩。, 从企业角度看公司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加强标准体系建设除投入32万元支持项目实施,,,外还在原有3个产品标准的基础上结合实际制定和发布了企业标准9个其中加工技,,,,术标准5个工作标准4个并在生产和管理环节严格执行各个标准确保了产品质量安,。、。全核心示范区10842,亩2010年红薯生产标准化示范区全年共兴办标准化育苗基地161.5 亩示范区105126亩分别超计划7.7%、、,,8.4%标准覆盖全区5个县市计54348户通过努力项目,,。()。个行政村445.1%个乡镇138,,实现示范的综合效果从质和量的整体水平上有了明显的提升实施同前三年的平均状况相比。了年初预期的示范区建设目标另外积极发展“订单生产”实行合同收购使“龙头企业+专业协会+农户基地”的运行模式,,,有所巩固和深化让农民放心发展红薯生产通过产销衔接实现“双赢”华力公司投资建设。,, 按照农户自愿的原并由能人承包的7个水淀粉加工厂布局在思南德江沿河三个县)、,、(,,,又节约了运输成同附近示范区农户签订原料收购合同则和合理的价格既方便群众销售,,。把收购的鲜薯初加工后再运到公司销售推动了产销衔接的实现本通过加强农业标准化推广工作和市场营销工作我公司在2010年取得了预期的成绩公司按。,,,继续严格执行生产过程的管理制照标准化要求在产后加工环节加强一线员工的技术培训,,,、,度产品经省认真执行企业产品标准地质检部门检验保证了全部加工产品的质量安全。均为合格公司全年共生产红薯精制淀粉5168吨红薯烹饪粉丝1871吨红薯方便粉丝2518吨今。,,年投资865余万元建设的年产5000吨变性淀粉生产线和投资1250万元的年产6000吨红 薯全粉生产线已于年内建成投产全年销售收入6000.71万元上缴税金241.23万元实,。,现利润838.33万元全年共发展红薯种植面积7万亩带动农户38000户农户增收总额,。,户均增收3335元。,万元12673、,。三扎实有序地推进企业知识产权工作抓住知识产权试

科技创新大赛心得体会PDF.pdf

《全区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和创客教育骨干科技 辅导员培训活动》心得体会 2018年10月14-16日,我与本校孙老师来到银川第六中学,参加2018年全区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和创客教育骨干科技辅导员培训活动。本次培训学习旨在培养青少年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提高科技辅导员的科学素质和技能,推进科技教育事业的普及与发展。培训为期两天,分为周又红老师讲的《学生创新项目专题辅导》、《学生创新项目申报书编写》《实践活动项目专题辅导讲座》《实践活动项目申报书编写》,滕保华老师讲的《教师创新项目专题辅导》《教师创新项目申报书编写》,闪光耀老师的《科学DV的选题和制作》。 通过此次的培训学习,我感受到我们的每个学生的头脑都有一块未开垦的领地,需要用创新意识去点燃兴趣,点燃梦想,点燃智慧,点燃对科技的渴望与追求。只有这样才能把创新思想融入到平时的教育教学中,促进科技的发展。 周教授在讲座中重点讲述了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的评审标准,评审标准为:“三自”、“三性”原则。 “三性”:科学性、先进性、实用性;“三自”:自己选题、自己设计、自己制作。 “三性”原则: (1)科学性:包括选题的科学技术意义;技术方案的合理性;发明与创新过程的科学性。 (2)先进性:包括新颖程度、先进程度、技术水平与难易程度。新颖程度指该项发明或创新技术在申报日以前没有同样的成果公开发表过,没有公开使用过;先进程度指该项发明或创新技术同以前已有的技术相比,有突出的实质性特点和显著的进步。 (3)实用性:指该项发明或创新技术可预见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或效果,便于使用或投产。 “三自”原则: (1)自己选题:选题必须是作者本人发现、提出的。

3企业技术创新成功案例分析.doc

3企业技术创新成功案例分析1 3企业技术创新成功案例分析 本章通过国内企业技术创新成功案例的分析,分析其成功的经验和启示,为企业进行技术创新方式提供有益的借鉴。 3.1海尔集团基于核心能力的技术创新 3.1.1海尔集团的技术创新网络 海尔集团公司为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在企业不断发展的基础上,及时地把企业技术创新作为企业核心创新,着手建立了企业技术创新网络系统,形成了海尔特色的企业创新网络系统,科研成果基本上与国际先进水平保持了同步,而且紧紧与市场相衔接,为海尔的持续高速发展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动力。 (1)产品开发——企业技术创新的核心和基础 海尔技术创新系统由5部分构成:中央研究院、国际认证中心、工业设计中心测试检验中心、产品开发中心。中央研究院承担超前技术和产品的研发,产品开发中心承担短期产品的设计,工业设计中心为集团产品提供独具特色的外观设计,而国际认证中心、测试检验中心是海尔产品的保证体系。其中,工业设计中心包括海高公司、东京设计分部,洛杉矶设计分部、阿姆斯特丹设计分部,里昂设计分部、蒙特利尔设计分部、悉尼设计分部。国际认证中心包括国际认证室、环境参数测试室、电磁兼容测试室、电器安全测试室、声学测试室等。 海尔集团公司的技术创新系统的三个层次是:①海尔中央研

究院——体系核心机构。海尔中央研究院是技术创新体系的核心机构,是为实现其科技力量的整合和优势资源的优化而设立的集科研、开发、中试为一体的综合性技术研发机构。在国内外科研机构、知名企业大举进攻国内市场的情况下,企业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保持不败地位,就需要拥有自己的超前技术储备,需要研讨世界上各种先进的技术。1998年12月,海尔成立了中央研究院,研究开发相关领域的超前技术和超前项目,旨在针对行业及相关领域的最新发展动态进行跟踪和预测,并及时根据市场的最新发展及时调整集团科技开发整体战略部署,确保集团科技开发的超前性、国际性、整体性。②产品开发中心——中短期产品的设计基地。各事业部所属的产品开发中心,电冰箱研究所、空调器研究所、洗衣机研究所等14个新产品研究所,从事相应产品的应用技术的研究,同时研究开发相关产品,为 市场直接提供有竞争力的新产品。在这一层次上形成当前市场产品、未来2—3年的技术储备能力,同时承担降低成本的工作,各产品研究所同时还从事中短期相关产品的规划工作。即同销售、企划、制造、供应等部门协作编制中短期产品、技术规划。各产品开发中心均有自己下属的中试基地,使科研成果能够迅速的转化和完善。③具有海尔特色的生产一线技改小组。在海尔源头论的思想带动下,海尔生产一线还活跃着小发明小改革的创新小组,他们没有年龄、学历的限制。凭借自己的心灵手巧和实际工作经验,发明出小工具,小方法,使自己和同事的生产效率成倍的增长。有一些员工企业解决了许多生产难题,这些小发明被命名后,在集团内得到推广和肯定。比如,“孔涌刮板”、“强绪支架”、“杨明隔离器”等小发明都出自一线工人之手。海尔每年都对为企业在发明创造、革新改进等方面做出突出贡献的职工,

科技创新讲座心得体会

第一篇、创新讲座感想 科技创新讲座心得体会 创新学术讲座 ——课后感想 创新是一切科学发现和发明创造的源动力。作为新时代的青年我们要具备创新思维和能力以发挥自己最大潜能,实现人生价值,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挥作用。同时创新不只是一种思想,一种指南,它还应作为一种行动贯穿到我们每一项实践中。同时创新还应应用于我们的各项专业研究领域,以便于促进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提升科学研究的质量。本文则以土壤盐渍化改良为例,主要概述了创新的一般概念和要求,以及在土壤盐渍化改良方面的应用实践。 目录 创新的概念 (2) 创新的发展 (2)

创新人才和创新思维的培养 (3) 1创新型人才 (3) 2创新思维的培养 (3) 1创新思维的禁锢和突破方法 (4) 2创造力培养 (5) 3大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 (5) 创新在专业领域中的应用 (6) 创新的概念 创新是以新思维、新发明和新描述为特征的一种概念化过程。创新起源于拉丁语,它的原意有三层含义,一是更新;二是创造新的东西;三是改变。创新是人类特有的认识能力和实践能力,是人类主观能动性的高级表现形式,是推动民族进步和社会发展的不竭动力。

创新,分为两个层面的创新,包括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其中理论创新是实践创新的基础和前提,实践创新要以理论创新为指导;实践创新是理论创新的目的,理论创新要以实践创新为检验标准。创新一个民族要想走在时代前列,就一刻也不能没有理论思维,一刻也不能停止理论创新。而创新思维是创新实践,是创造力发挥的前提。思路决定出路,格局决定结局,思维、思路,思路决定出路。 我们生活中到处都可以创新,比如为提高工作效率,我们可以改变工具的使用方法,改变工人的组成和结构;比如为实现仪器工具的多功能,我们可以改变工具的结构,或许稍微变动一下其零部件我们就可以得到另一种完全不同的工具。这些例子都叫创新,不只是造出了一种新的东西,或想出了新的方法才叫创新。 创新的发展 创新是在20世纪初形成理论。其概念源于美国经济学家熊彼得1912年出版的《经济发展概论》“创新是指把一种新的生产要素和生产条件的‘新结合’引入生产体系”。概念包括五方面引入一种新产品,引入一种新的生产方法,开辟一个新的市场,获得原材料或半成品的一种新的供应来源。 1962年,由伊诺思在其《石油加工业中的发明与创新》一文中首次直接明确地对技术创新下定义,“技术创新是几种行为综合的结果,这些行为包括发明的选择、资本投入保证、组织建立、制定计划、招用工人和开辟市场等”。

科技创新汇报材料

乌海市乌达区科学技术局事迹简介 近年来,乌海市乌达区科技局认真贯彻落实中央、自治区、乌海市有关科技工作精神,紧密围绕我区中心工作,以提升地区产业科技水平和区域经济竞争力为核心,以科技项目申报、科技创新、高新技术引进为抓手,为实现我区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提供有力的科技支撑,较好地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近两年,乌达区全社会科技投入达到76507万元,R&D投入(全社会研究与发展投入)占GDP比重达到1.5%以上。 一、强化科技创新平台建设,提升区域创新竞争能力 近年来,乌达区科技局在乌达区先后帮扶建设了15个创新平台,即航天东源军民融合科技创新示范基地、东源博士后工作站创新基地、3所企业研究院、9个自治区级企业研发中心、1个众创空间试点。2017年正在帮扶建设3个平台。一是依托中国航天十二院、清华大学和东源科技,搭建国内军民技术融合平台,建立氢等离子体煤制乙炔装置工业示范工程。二是依托上海氯碱研究院和君正氯碱研究院,搭建国内一流的特种PVC研发与应用平台。三是依托“互联网+”,打造乌海市精细化工一站式科技服务平台。该平台集精细化工委托研发外包、检验检测和知识产权检索分析、预警维权、转化运营等多功能于一体,凭借知识产权大数据,来源可靠、质量优、价值高、更新快,特别是在精细化工知识产权信息领域,拥有集中全面、信息挖掘程度高、检索方便等优点,帮助企业预警潜在的商业

风险、提高研发效率、规避重复研究、指导产业和技术升级,提高精细化工科技创新的起点和层次。该项目获批自治区2017年科技创新引导奖励项目资金25万元。 二、加大高企培育力度,提高企业创新实力 目前,乌达区有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4家,分别是内蒙古君正化工有限公司、内蒙古恒业成有机硅有限公司、内蒙古东源科技有限公司、内蒙古佳瑞米精细化工有限公司。2017年正在积极帮助兰亚和源宏公司申报高新技术企业。兰亚公司已经完成了网上申报;源宏正在积极准备申报材料预计参加10月份的第三批申报。 三、支持产学研创新合作,推进科技成果转化应用 清华大学、兰州大学、湖南大学、大连理工大学、浙江工业大学、内蒙古工业大学、航天十二院、中科院成都有机所等10余所高校、科研院所与我区相关企业建立了产学研合作关系。佳瑞米公司联合美国翱飞实验室(Affinity Laboratory)、大连九信精细化工有限公司成立了JDA实验室,开创了我区国际产学研合作先河。截至目前,我区已取得128项发明专利和实用新型专利,完成145项成果鉴定,实现190项技术革新。积极推动企业科技成果转化,佳瑞米利用自主研发的新技术生产500吨保护性杀菌剂氟啶胺项目,实现研发成果转化;佳瑞米通过技术改进优化草铵膦生产工艺,预计下半年实现二期3000吨生产线优化改造,实现技改成果转化。 四、加强高端人才培育和引进,充实科技创新力量

(完整版)从科学技术也是生产力角度,论述大学生提高自身科学文化素质的重要性

从科学技术也是生产力角度,论述大学生提高自身科学文化素质的重要性 在近几十年中,国家与国家间的经济往来越来越频繁,经济合作已成为带动一个国家经济增长的不可或缺的关键点,世界经济一体化的脚步越来越快。国家与国家的竞争也越来越依赖其自身科技实力与高端人才的竞争。 “科学技术是生产力”,这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马克思曾指出:“生产力中也包括科学”,并且说:“固定资本的发展表明,一般社会知识,已经在多么大的程度上变成了直接的生产力。”马克思还深刻地指出:“社会劳动生产力,首先是科学的力量”;“大工业把巨大的自然力和自然科学并入生产过程,必然大大提高劳动生产率”。江泽民同志也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8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而且是先进生产力的集中体现和主要标志。”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是邓小平坚持和发展马克思关于生产力的理论,于1988年提出的精辟论断。这个精辟论断揭示了科学技术在现代社会中的重要作用,为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科学技术发展指明了方向。 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已经给世界生产力和人类经济社会的发展带来了极大的推动。当前,以微电子技术为基础,以计算机、网络和通信技术为主体的信息技术,已渗透到经济的各个领域。信息技术的发展,已给人类经济生活方式带来质的变化。未来的科技发展还将产生新的重大飞跃。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代表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就要重视科技创新,重视科技人才的培养,重视科技事业的发展。现代科技每前进一步,都引起社会生产力的深刻变革,特别是本世纪以来,量子力学、相对论等具有划时代意义的科学成果,孕育产生了第三次新技术革命,以信息技术和生命科学为核心的当代科学和高技术突飞猛进,使世界生产力的发展发生了革命性的变革。初见端倪的知识经济,更是为社会生产力发展和人类的文明进步开辟了广阔的空间,产生了深刻的巨大的影响。总之,科学技术已越来越成为生产力解放和发展的重要基础和标志。特别是高新技术,已成为当代人在社会生产力上的制高点。当今世界各国综合国力的竞争,其核心和关键在于知识创新和技术创新,以及高新技术产业化。科技创新越来越成为当今社会生产力的解放和发展的重要基础与标志,越来越决定着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发展进程。如果不能创新,一个民族就能难以兴盛,难以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因此,在当代历史条件下,要代表先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方向,不断地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就必须高度重视技术创新和知识创新。谁掌握了高新技术的优势,谁就掌握了经济和政治竞争的主动权。我国作为独立的社会主义大国,必须在高科技的发展上占有自己的位置。只有大力推进科技进步,发展高科技,实现高新技术产业化,抢占当代先进生产力的制高点,才能代表先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要求,才能在国际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然而事实的情况是,在几十年的发展中,我国的科技虽然得到了全面且跳跃式的发展,但正是因为跳跃式发展以及发展时间过短,我国在基础工业领域是非常薄弱的。我们的机械制造水平远远落后于德国,日本这样的机械制造强国。高端电子产品的竞争中也没有一个能与苹果公司抗衡的企业。 对于当今的青少年来说,在电子娱乐产品上的消费占了其日常消费很大一部分。我们拿不出一种足以吸引其眼光的产品,甚至一些青少年因此而变得崇洋媚外,不能不说是一种悲哀。这种来自科技领域的文化侵蚀,必须用自身浑厚的科技实力来抵抗!

科技创新工作汇报材料-模板

科技创新工作汇报材料 我们XXX公司是一家20XX年改制的。几年来,面对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我们始终坚持走以人为本、科技带动、促进发展的路子,增强了的竞争力和自身实力,取得了良好的经营业绩,得到了快速发展。20XX年完成销售收入和利税均比改制初的20XX年翻了一番还多,总资产达到亿元,比改制前翻了两番。今年1-8月份,实现销售收入万元、利税万元,分别比去年同期增长了 %和7 %。综合效益指标在全国锻压行业排名第八,省内同行业排名第二。连续四年列XX 市纳税排行榜前十名,并先后获得XX市文明单位、XX市“AAA”级信誉荣誉称号,“XX”牌商标被誉为山东省著名商标,成为我市机械行业的排头兵。回顾近几年走过的发展道路,我们的主要做法有以下几方面: 一、实施人才工程,夯实技术进步的基础。 之争实际是科技之争,而科技之争的根本是人才之争。在过去一段较长的时间里,我们虽然注重人员培训,人才使用,但由于靠统配充实技术队伍,造成技术人员青黄不接,不适应发展的需求。带来的是产品单一、多年一贯制,没有技术实力去搞开发、搞创新的局面,发展徘徊不前。为彻底解决这一问题,近两年我们公司班子通过统一思想认识,果断决策,采取了积极的措施,坚持以人为本,大胆地实施人才工程,着力培养造就一支有知识、有创新能力的人才队伍。在实施这一工程中,我们抓了三点: 一是抓好人才的引进。我们通过制定一系列优惠政策,实施了招贤纳士、引进人才的措施,凡是专业对口、具有大中专学历的工程技术人员,及大中专学校应往届毕业生,都可以来应聘,对引进的人才为其解决配偶的工作、住房等,让他们切身感受到我们的工作是诚心诚意的,来的高兴、干的满意。通过这一措施,这几年我们共从全国各地引进了170多名具有大专以上学历、中高级技术职称的工程技术人员,为的科技创新及发展提供了人才保证。

×公司科技创新工作汇报材料

×公司科技创新工作汇报材料 以人为本科技带动促进发展 XXXX公司 我们XXX公司是一家2000年改制的企业。几年来,面对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我们始终坚持走以人为本、科技带动、促进发展的路子,增强了企业的竞争力和自身实力,取得了良好的经营业绩,得到了快速发展。2003年完成销售收入和利税均比改制初的2000年翻了一番还多,企业总资产达到2.2亿元,比改制前翻了两番。今年1-8月份,实现销售收入 11298.5万元、利税421.7 万元,分别比去年同期增长了21.2 %和7 %。企业综合效益指标在全国锻压行业排名第八,省内同行业排名第二。连续四年列XX市纳税排行榜前十名,并先后获得XX市文明单位、XX市“AAA”级信誉企业荣誉称号,“XX”牌商标被誉为山东省著名商标,成为我市机械行业的排头兵企业。回顾近几年走过的发展道路,我们的主要做法有以下几方面: 一、实施人才工程,夯实企业技术进步的基础。 企业之争实际是科技之争,而科技之争的根本是人才之争。在过去一段较长的时间里,我们虽然注重人员培训,人才使用,但由于靠统配充实技术队伍,造成技术人员青黄不接,不适应企业发展的需求。带来的是产品单一、多年一贯制,没有技术实力去搞开发、搞创新的局面,企业发展徘徊不前。为彻底解决这一问题,近两年我们公司班子通过统一思想认识,果断决策,采取了积极的措施,坚持以人为本,大胆地实施人才工程,着力培养造就一支有知识、有创新能力的人才队伍。在实施这一工程中,我们抓了三点: 一是抓好人才的引进。我们通过制定一系列优惠政策,实施了招贤纳士、引进人才的措施,凡是专业对口、具有大中专学历的工程技术人员,及大中专学校应往届毕业生,都可以来应聘,对引进的人才为其解决配偶的工作、住房等,让他们切身感受到我们的工作是诚心诚意的,来的高兴、干的满意。通过这一措施,这几年我们共从全国各地引进了170多名具有大专以上学历、中高级技术职称的工程技术人员,为企业的科技创新及发展提供了人才保证。 二是抓好员工素质的提高。在实施人才工程中,我们把提高员工素质做为一

大学生创新创业心得体会

大学生创新创业心得体会 大学生创新创业心得体会篇一为了培养我们的创新能力和实践素质,年4月,XX学院开展了“本科生参与到导师的研究项目中的活动。 在XX老师的带领下,我们小组四人开始了对城市轨道交通线网最 佳密度理论与站点规划方法的相关问题研究。 9月,我们的研究课题《XXX》申报“国家级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11月获批。 通过参加这次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我获益颇多。 从确定项目立意点,到撰写项目申请书;从立项审查的波折,到确定研究方案与寻找创新点;从制定详细的实施计划,到项目的具体研究,一路走来,我开始了解了之前离我们遥远的科研工作,我从中学到了 严谨的科研态度、坚忍不拔的钻研精神,敢于创新的实践勇气。 历经了近两年时间的查阅资料,数据采集,模型构建和刻苦钻研, 使我学到了很多我所感兴趣的、对我学习生活很有用的东西。 这是一次难得经历,一次让我得到锻炼、得到成长的经历,作为 当代朝气蓬勃的大学生,我们不仅要努力学习,更要懂得去思考问题, 解决问题。 在项目初期,由于知识方面的欠缺,我们进度较慢。 通过询问指导老师、及时调整方案,花一段时间学习相关知识, 在此过程中我理解到科研最重要的是要抓住项目所要研究的主要问 题,再对研究方案做出合乎实际的设计,最后才能取得预期成果。

我体会最深的是要勤于思考,要善于从不同角度分析问题。 每个课题研究的都是新的问题,没有现成的方案,需要自己去找文献查资料,去抓住问题的本质寻找规律,然后确定要创新的方向,不断地努力,独立思考。 在创新方面,首先要确定创新的方向和目标,要始终围绕创新点,不能偏离主题,也不能随意猜测,而要有根据有目的地做出假设,再一步步通过实践去论证自己的猜测。 其实,每一个伟大的成就都是这样“平凡地一步一步实现的。 该项目真正做起来才发现并不那么容易,需要做很多的工作,并且这些工作都还需要很大的耐心和毅力。 比如早期的文献查阅、数据收集、数据计算及其分析、模型构建。 整个过程中我认识到做科研必须具有一丝不苟的严谨态度,要本着对科研负责,对科学负责的态度,进行自己的研究。 项目是我们团队共同的项目,大家的目标是一样的,在团队合作中难免会因为观点的不同而产生摩擦,这时候需要我们以团队为重,以项目为主,全身心投入,并充分尊重团队中成员的意见和建议。 我们组从项目立项之初成员之间的不太了解到现在发展成为很好的队友、很好的朋友,这也说明了我们的团队合作精神。 每一个人的力量都是有限的,在团队中我们能聚集起每个人的能量,将其团队作用发挥到最大。 这次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给我带来了很多,有能力上的提

科技创新企业经典案例

~ 案例一 柯达和富士的数字化生存道路 柯达的市场份额通过近乎垄断的“98协议”,得到了实实在在的提升——2001年,柯达在中国的市场份额达到了63%,超过富士近一倍。但从2000年起,数码相机市场连续高速增长,并呈现出集中爆发的趋势。在这个高速增长期,索尼、佳能、三星、尼康等数码企业纷纷杀入相机领域,其可替代的优势对传统胶片领域构成强烈冲击,当年,全球数码成像市场翻了差不多两倍,全球彩色胶卷的需求开始出现拐点,此后以每年10%的速度开始急速下滑。 柯达的决策者,此时做出了一个错误的决断,他们的重心,依旧放在传统胶片上。作为一个在传统胶片业占绝对份额的公司,柯达的决策者们并不希望看到数字业务太过迅猛的局面。“98协议”过后,柯达在中国范围展开了大量的投资,巨额的产能和规模还来不及消化,他们也不可能顾此失彼,下决心在数码领域投入过多的精力。对新一轮的数码变革,柯达的情境可用一句话来形容:一脚踩在油门上,一脚踩在刹车上,瞻前顾后,心态复杂。2000年,柯达的数码业务收入基本与1999年度持平,只占营业额的21%。 相比而言,没有太多选择的富士在数字业务转型上则心无旁骛。早在1995年,富士即在苏州成立了苏州富士胶片映像机器有限公司,着眼于高科技产业,1997年,富士即开始生产数码相机。以技术立身的富士公司在数码相机领域拥有许多核心技术。2000年,富士胶片与中国印刷科学技术研究所共同出资成立了富士星光有限公司,结合中国本土实际情况,自主研发推出了一系列高质量PS版(预涂式感光版),在国内印刷业得到广泛应用。富士星光还与国

内企业进行技术合作,推出了两款国际领先技术的高速激光照排机。富士的数码冲印设备开始风靡全球,对传统冲印造成了很大冲击。 这一时期,柯达一直是被动的。直到2001年3月,柯达才在上海推出了数码冲印业务。就在2003年10月23日,柯达还高调宣称,与乐凯达成了一项为期20年的合作协议,柯达以总额约为1亿美元的现金和其他资产换取乐凯胶片20%的股份——柯达还在费尽周折地与传统胶片行业对手纠结。 到了2002年,一则数据很能说明问题:柯达的数字化率只有25%左右,而富士已达到了60%。就在这年,据调查显示,2300万的美国家庭拥有了数码相机,比前一年增加了57%。同期富士公司数码相机的销售量比2001年又翻了一倍,占据了日本市场的30%,全球市场的20%。 此时,柯达才意识到,传统胶片的辉煌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市场是残酷的,2000~2003年柯达利润报告显示,柯达传统影像部门的销售利润从2000年的143亿美元锐减至2003年的亿美元,跌幅达到了71%。 < 目前,富士胶片在液晶显示屏材料中的TAC 膜、高像素拍照手机的镜头组件和彩色相纸三大块,都占世界市场排名第一的位置。这和富士一直高度重视技术开发有关,因为富士一直认为"技术创新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所在"。古森社长在给员工的2008 年新年致词中表示:富士胶片要在21 世纪成为“不断创新,持续发展的公司”。 反观柯达:09年6月底柯达胶卷的停产、柯达印店推广的受阻,及不断下滑的业绩(至2009年第三季度,柯达已经连续4个季度营收下降20%,且连续4个季度亏),致使人们不得不猜测柯达是否会被收购,柯达首先判断错了

项目技术总结报告

江苏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建设项目 技术总结报告 江苏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建设管理中心 2014年3月

江苏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建设项目技术总结报告 江苏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建设项目是由江苏现代农业示园区建设管理中心承担建设的,项目建设期为3年,2009年1月至2011年12月。项目是在国务院《关于支持继续办好江苏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若干政策的批复》的大背景下进行建设的,项目的总体规划、布局、实施,依据《江苏江苏农业科技园区总体规划》进行部署、安排。 项目实施三年来,通过建设现代农业创新园、国际科技合作园、农业企业孵化园、标准化生产示范园、农产品加工园和物流园等八个园,园区建设规模由原来计划的8.5万亩,扩展至现在的10万亩。园区坚持“科技先导、市场导向、机制创新、统筹发展、多元投入、生态循环”的原则,遵循“以人为本、城乡统筹、持续发展”的理念,按照“标准化、工业化、信息化、国际化”的思路,建设以杨扶公路为主轴,以现代农业创新园、国际科技合作园、现代农业企业孵化园、种苗产业园、标准化生产示范园、科技探索园、农产品加工园和现代物流园等8个功能园为支撑,园区推行“产、学、研一体化,生产与推广一体化的模式,先后引进、示范农业新品种17大类4500余个、新技术15项,初步形成设施蔬菜、良种苗木、小麦良种繁育、畜牧养殖等八类产业。通过“龙头企业(协会)+科技人员+基地+农户”的示

范推广模式,促进农业科技成果的应用普及,带动区内外相关产业的快速发展和农民收入水平的大幅提高。成为示范带动中国干旱半干旱地区农业实现现代化的国际知名、国内一流的现代农业示范园区。 一、项目建设的意义和必要性 项目建设对调整农业产业结构、提高科技成果转化、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增加农民收入、满足消费者多样化需求,推动农业产业化发展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为了充分发挥江苏农业科技示范带动作用,贯彻国务院《批复》精神,园区按照“围绕示范做大产业,依托产业搞好示范”的总体思路,发展设施蔬菜产业。通过农业新品种、新技术的引进、集成创新、示范推广,加快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同时,通过新品种的产业化示范推广,使产业经营让农民“看得见、学得会、带得走、用得上”,使园区成为具有较强辐射带动与示范效应的农业科技园区。 二、项目建设示范推广的主要模式 在项目建设发展过程中,我们探索建立了“政府推动下、以农业大学为依托、以基层农技力量为骨干”的农业科技推广新模式,在10多个省区发展示范推广基地151个、农业专家大院37个,建立示范点和试验基地1200多个。通过这种模式,发挥现代远程教育的作用,大力开展农业科技推广培训,共引进、推广国内外良种1700多个,推广农业先进实用技术1000多项,受益农民5000多万,每年实现科技推广效益高达60多亿元,对我国

企业技术创新成功案例分析

3企业技术创新成功案例分析 本章通过国内企业技术创新成功案例的分析,分析其成功的经验和启示,为企业进行技术创新方式提供有益的借鉴。 海尔集团基于核心能力的技术创新 海尔集团公司为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在企业不断发展的基础上,及时地把企业技术创新作为企业核心创新,着手建立了企业技术创新网络系统,形成了海尔特色的企业创新网络系统,科研成果基本上与国际先进水平保持了同步,而且紧紧与市场相衔接,为海尔的持续高速发展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动力。 (1)产品开发——企业技术创新的核心和基础 海尔技术创新系统由5部分构成:中央研究院、国际认证中心、工业设计中心测试检验中心、产品开发中心。中央研究院承担超前技术和产品的研发,产品开发中心承担短期产品的设计,工业设计中心为集团产品提供独具特色的外观设计,而国际认证中心、测试检验中心是海尔产品的保证体系。其中,工业设计中心包括海高公司、东京设计分部,洛杉矶设计分部、阿姆斯特丹设计分部,里昂设计分部、蒙特利尔设计分部、悉尼设计分部。国际认证中心包括国际认证室、环境参数测试室、电磁兼容测试室、电器安全测试室、声学测试室等。 海尔集团公司的技术创新系统的三个层次是:①海尔中央研究院——体系核心机构。海尔中央研究院是技术创新体系的核心机构,是为实现其科技力量的整合和优势资源的优化而设立的集科研、开发、中试为一体的综合性技术研发机构。在国内外科研机构、知名企业大举进攻国内市场的情况下,企业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保持不败地位,就需要拥有自己的超前技术储备,需要研讨世界上各种先进的技术。1998年12月,海尔成立了中央研究院,研究开发相关领域的超前技术和超前项目,旨在针对行业及相关领域的最新发展动态进行跟踪和预测,并及时根据市场的最新发展及时调整集团科技开发整体战略部署,确保集团科技开发的超前性、国际性、整体性。②产品开发中心——中短期产品的设计基地。各事业部所属的产品开发中心,电冰箱研究所、空调器研究所、洗衣机研究所等14个新产品研究所,从事相应产品的应用技术的研究,同时研究开发相关产品,为市场直接提供有竞争力的新产品。在这一层次上形成当前市场产品、未来2—3年的技术储备能力,同时承担降低成本的工作,各产品研究所同时还从事中短期相关产品的规划工作。即同销售、企划、制造、供应等部门协作编制中短期产品、技术规划。各产品开发中心均有自己下属的中试基地,使科研成果能够迅速的转化和完善。③具有海尔特色的生产一线技改小组。在海尔源头论的思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