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计算机基础复习整理提纲

计算机基础复习整理提纲

第一章

数据与信息的关系

数据是反映客观事物存在形式和运动状态的记录,是信息的载体

信息是数据中包含的意义,是数据的内容和解释

数据包含原始事实,信息是数据处理的结果,是将数据处理成有意义的和有用的形式信息的分类

1.自然信息

2/生物信息

3.人工信息

4..社会信息

5其他信息

信息的处理包含的步骤

1.信息的接收

2.信息的储存

3.信息的转化

4.信息的传送

5.信息的发布

IT即信息技术

人类一共进行5次的信息的革命

1, 语言

2 文字

3 造纸和印刷

4 电话电报广播电视

5 计算机通信网络

信息技术的核心是计算机技术,计算式数字世界的基数.

第二章

计算机的发展历史

1第一代计算机1946-1957

早期研究是从20世纪的30年代开始的,图灵机理念提出

1939年衣阿华州立约翰和克里福德发明Abc机器仅能解方程

1944年哈弗大学的霍华德和ibm联手发明Mark1 其特点为体积大,速度慢部分电子部分机械

1946年宾夕法尼亚大学的约翰和普雷帕斯发明ENIAC 每秒5000次运算18000多个电子管1500多个继电器占地167平方米

1953年ibm生产了第一台商业化机器IBM701

第一代特点: 逻辑器件使用电子管

数据和指令输入设备是穿孔卡片机

磁鼓和磁带作为外储存器

语言:机器语言

缺点:体积大,速度慢,能耗高,.使用不便,经常故障

有点: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

2第二代计算机1958-1964

使用晶体管

内存变成磁性体

引入了变址寄存器和浮点运算硬件

使用IO处理及

软件方面出现了程序库和批处理

语言:FORTRAN ,COBOL ALGOL

相比于第一代,第二代体积小,速度快,能耗低,可靠性高

代表:CDC1640

IBM7094

第三代计算机1965-1071

Ic问世ic即集成电路(将大量的晶体管和电子管组合在一块硅晶片上,又称为芯片)

小规模低于100

中规模100-1000

大规模1000-10000

超大规模超过10000

特点用小规模和中小规模的集成电路代替晶体管等分立元件,用半导体存储器代替磁性体储存器

软件”出多道程序,并行处理,,虚拟储存系统,和功能完备的操作系统

代表IBM 360 和370

DEC

第四代计算机1972

特点:使用大规模集成电路和超大规模的集成电路

使用大容量的半导体储存器作为内存储器

软件方面进一步发展了并行处理,多机系统和分布式计算机系统和计算机网络系统推出了数据库系统,分布式操作系统以及软件工程标准

代表:MIYS

APPLE I APPLE II

第五代计算机

第五代计算机是智能电子计算机,它是一种由知识,会学习,会推理的计算机

未来的计算机

1 DNA 计算机

把运算的对象编码成DNA分子链,,在生物酶的最用下完成计算

特点:容量大,速度快,能耗低

2量子计算机:

用处于量子状态的原子作为中央处理器和内存,利用原子的量子特性进行信息处理特点:数据存储和处理数据角度,量子位都是晶体电子位的两倍,运算能力大

没有外壳

缺点:不能利用磁盘实现信息的长期存储

3光计算机

利用光代替电子进行计算和储存

优点:可以达到更高的运算速度

缺点:短时间内无法实现

4纳米计算机

采用纳米技术生产芯片成本十分低廉

原因1 不需要建设超洁净的生产车间

原因2 不需要昂贵的实验设备和庞大的生产队伍只需要在实验室中将设计好的分子结合在一起

缺点:由于量子特性,硅微电子芯片无法工作

措施:利用不同的原理实现纳米级计算

计算机的工作原理

1输入2处理3输出4存储

计算机系统包括硬件系统和软件系统

冯诺依曼

1采用二进制形式表示数据和指令

原因:1电子器件具有实现的可行性

原因2 运算简单,使得计算机的硬件结构大大简化,实现简单易行,便于逻辑判断

2 储存程序的工作方式

将程序和数据事先放在存储器中,是计算机在工作是能自动,高效的从储存器中去取出指令加以执行

3 冯诺依曼结构的计算机包括

运算器,控制器,储存器,输入设备,输出设备

1运算器:由算术逻辑单元和寄存器组成,

算术逻辑单元完成算术运算和逻辑运算,寄存器用来暂时存储参加运算的操作数和中间结果,

常用的寄存器有累加暂存标志通用

运算器的主要技术指标的运算速度单位是MIPS

2 控制器:程序计数器PC,指令寄存器,指令编译器,时序控制电路和微操作控制电路组成

功能:从内存中取出指令,并且对指令进行分析.然后根据指令向相关部件发出控制命令指挥计算机各个部门协同工作

运算器假控制器称为cpu,计算机的所有动作都是cpu发出的

3存储器

最小单位是一个二进制数,称做1位即bit

计算机的存储器是由一个个存储单元组成的,最基本的出差呢但愿是由8个二进制位组成的称为一字节B, 内存的存取都是以字节为单位的

下面给出换算公式

相差都是1024

K M G T

P E Z Y

B N D C

存储器分为内存储器和外存储器

1内存储器是用来存放线性程序的指令和数据的

特点存取速度快 .可直接与运算器和控制器交流信息

缺点:容量一般不怎么大

可以分为RAM 和ROM

RAM称为随机储存器,用来存放正在执行的程序及其所需的数据,

特点:=存取速度快,集成度高,电路简单等

缺点:断电后不能保存

使用MOS型的半导体

可分为DRAM动态集成速度高用来超大容量储存

做成条行内存条

和SRAM静态速度快,用于高速缓存储器

ROM 用来存放监控程序,操作系统等专用程序

外存

特点:用来存放长期保存的信息,容量大,成本低

去欸但:不能直接与运算器和控制器交流信息,需要是科成批与内存交换信息

常见的:磁盘,优盘,磁带,光盘

指令就是能被计算机识别并执行的二进制代码

一般来说指令包括操作码和地址,码

计算机执行指令的4个步骤

,1 取指令2 分析指令3 执行指令4 上述步骤执行完后指令计数器加1

数制

按进位的原则进行计数称为计数制,简称数制,

1)基数,数制就是N进制,此处的N就是基数

2)位权:没有数位上的数码代码表的数值大小就是在这个数位上的数码x一个固定的数字

即处于某一位上1所代表的数值大小

3)十进制度转为其他的非十进制的整数用除基取余法,然后将余数从下往上取

4)十进制小数转为非十进制的小数:采取乘基取整法,简言之就是乘基然后取整数,从上往下

抄写整数..

5)将非十进制转化位十进制采用位权法然后累加

6)八进制到16进制:先把八进制化成2进制,然后从右边往左4个一组,化成16进制

计算机的编码

1.BCD编码

用4个二进制位表示0到9

2.ASCII

3,汉字吗GB2312 GB7589 GB7590

4,多媒体信息表示

数字图像是由1或0 的二进制数据表示的可分为矢量图和位图

矢量图:使用数学方式记录图像的

优点:信息存储小,分辨率完全独立

位图

使用点和像素的方式来记录图像的

详见图形分割称为像素,再将像素对应的信号转化为二进制编码

优点:色彩自然,逼真,图像会失真, 存储的空间大

5信息的组织传输和检索

计算机的应用领域

1 在制造业

CAD 计算机辅助设计

CAM 计算机辅助制造

CIMS 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

2 商业

1.;零售业

2 电子数据交换EDI

3 电子商务EC

3 在证券和银行行业的应用

1 电子货币

2 网上银行与移动支付

3 证券市场信息化

4 在运输业

1 交通运输系统ATC

2 座席预定与售票系统

3 智能交通系统ITS

5在办公自动化与电子政务1办公自动化OA

6计算机在教育中的应用

1 校园网

2计算机辅助教学 CAI

3 在线课程MOOC

7计算机在医学

1 医学专家系统

2远程医疗系统

3 数字化医疗仪器

4患者监护与健康护理

8计算机在科学领域

1科技文献的存储与检索

2 科学计算

3 计算机仿真

9计算机在艺术与娱乐

1美术与摄影

2 电影和电视

3 多媒体娱乐与游戏

第三章

软件的功能

1 运行时,能提供所要求功能和性能的指令或计算机程序集合

2 程序能够处理信息的数据结构

3 描述程序功能需求以及程序如何操作和使用所要求的文档

操作系统历史

常见有系统有五种: DOS windows LINUX Unix OS/2

80年代前

第一嗲计算机没有操作系统

1947年,晶体管发明,莫里斯发明了微程序方法

1964年IBM推出OS/360

OS/360的优点是永久贮存设备-硬盘驱动器的面试

1963年AT&T贝尔实验室与奇异公司以PL/I的语言建立了Multics并且激发了众多操作系统其中就是AT&Tde dainisi 和ken发明了Unixvi系统此系统在1969由c语言重写

八十年代后

1980年微软和IBM合作,并收购一家公司出产的操作系统并且修改后以MS-DOS发表MS -DOS的成功让微软成为地球上最赚钱的公司

20 世纪80年代MAC OS崛起图形化使用者界面是施乐创造的

90年代

苹果与1997年推出新操作系统MAC Os测试版并取得巨大成功

由于AT&T的法律之争, Linux兴起LINUX内核是POSIX

相对于MS-DOS LINuX育有傲人的一致性

1993年,微软对于更强有力的操作系统呼声的回应是WINDOWS NT

Win200是NT5.0 winxp是NT 5.1 winserver2003 是NT 5.2 WINdows VISta是NT6.0 Window7.0 是NT 6.1 都是基于window nt架构上的

Linux之所以受到广泛的计算机爱好者的喜爱

1 自由软件,无需付费

2 具有unix的所有功能

3 集成了www服务器ftp服务器数据库等internet 的服务

手机的操作系统

Android ios Windows phone symbian black berry os windows mobile

Ios 的优点1 优雅直观的界面

2 软硬件搭配的优化组合

3安全可靠的设计

4多种语言支持

第四章

计算机网络的发展历史

1 第一阶段诞生阶段(计算机终端网络)

2第二阶段形成阶段

是由多个主机通过通信线路互联起来,为用户提供服务IMP(接口报文处理机器)

3 第三阶段互联互通阶段

Ois 和tcp/ip协议

4第四阶段高速网络技术阶段

计算机网络的分类

1 局域网LAN

2 城域网MAN

3 广域网WAN

4 互联网

计算机网络的拓扑结构分类

1 总线型

特点:

1目前使用最多, 结构简单灵活非常便于扩充

2 可靠性高

3网络响应速度快

4设备量少价格低

5 安装方便

缺点:

总线任务重,网络响应时间边长,产生瓶颈

2 环形拓扑结构

特点:传输速度高,传输距离远

缺点:当环路节点过多时,影响传输速率 .不便于扩充

3 星形

优点结构简单便于管理实行集中控制,单个节点的故障只影响一个设备不会影响设备缺点

1一旦中央结构节点出现故障只影响一个设备

2每个节点都要一个专用链路.电路利用率低,连线费用高

3 网络扩展的难度大

计算机网络的作用

1 数据通信

2 共享资源

3 实现分布式的信息处理

计算机网络硬件

1 网络传输介质:

1 双绞线

优点便宜应用广泛

2 同轴电缆

特点具有更高的带宽和更好的噪声抑制性

3 光岛纤维

特点可提供极宽的频带且功耗小.传输速度高, 抗干扰性强

4 微波传输和卫星传输

搜索引擎

谷歌百度yahoo being

数字检索技术

1关键字检索

2 检索技术

3指定字段检索

MOOC

常见的mooc学习平台

1 中国大学MOOC

2 学堂在线

3 网易云课堂

4 慕课网

5 维普知网

6.Coursera

7.Edx

第五章

1数据库技术发展历史

1 人工管理阶段

2 文件系统管理阶段

3 数据库系统管理阶段

2 数据库技术核心概念

1 数据Date

2数据库:DB

优点

1可以为各个用户共享

2冗余性小

3数据独立性高

4容易扩展

3数据库管理系统DBMs

主要功能

数据定义

数据操纵

数据库的运行管理

数据库的建立和维护功能

4数据库系统DBS 我们常说的数据库就是数据库系统由数据库数据库管理系统应用系统数据库管理员组成

3数据模型

1概念模型ER就是典型的概念模型

2 逻辑模型:用DBMs完成的包括层次模型网状模型关系模型面向对象模型对象关系模型

3 物理模型

数据仓库的四大特征

1面向主题

2 数据是集成的

3不可更新

4 数据是随时间不变的

关系模型是数据库最常用的模型,关系是一张二维表因此关系数据模型是以二维表为基础的数据组织方式

1 关系就是一张数据表

2 字段和属性就是表的一列

3记录就是表的一行

数据库设计的5大步骤

1 需求分析

2 概念模型设计

3 关系模型设计

4 存储结构设计

5 实现与维护

数据挖掘

拘束挖掘就是从大量的不完全的有噪声的模糊的随机的数据库中提取隐含在里面的人们事先不知道但是有价值的信息

包括3个步骤

1 数据准备

1 数据准备

2 数据选择

3 数据预处理

2 数据开采

3 结果表述和解释

第六章

人工智能AI

人工智能的应用

1 机器人

2 机器翻译

3 模式识别

4 机器学习

第七章物联网IOT

3个特点普通对象的设备化

自制终端的互联化

普适对象的智能化

传感器

1传感器的组成

1 敏感元件

2 转换原件

3 基本电路

数据融合的特点

在数据采集的过程中利用节点的本地计算机能力和存储能力,将多份数据和信息进行处理,组合出更有效的更符合用户需求的数据这种数据处理的方式即为数据处理

1 信息的冗余性

2 信息的互补性

3 信息处理的及时性

4 信息处理的低成本性

多传感数据融合的过程

1 信号获取

2 信号的预处理

3 特征提取

4 融合计算

数据融合的作用

1 节省能源

2 获取更精准的信息

3 提高数据的收集效率

《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大纲

《计算机应用》课程 教学大纲 一、课程的性质、目的和任务 (一)本课程定位与性质 本课程是中级技工学校的公共基础课,是计算机基础教育的第一层次,本课程除了要 求学生通过结束课程考试外,还要求通过广东省高新技术办公软件中级考证。 (二)本课程教学目标 1.让学生学习、掌握计算机最基本知识和操作技能。 2.培养学生计算机应用的初步能力,并在此基础上培养学生对办公软件文档的排版 和数据的处理能力。 3.为今后的后继计算机课程和专业课程的学习打下基础。 (三)本课程任务 1.了解微型计算机系统的组成,了解操作系统的基本功能,掌握 Windows7 的使用方法, 具有操作微机系统的初步能力。 2.了解计算机文字和表格处理的基本知识,掌握一种汉字输入法。 3. 掌握 Word 2003 文字编辑软件、 Excel 2003 表处理软件的使用方法、Word 和 Excel 综合应用。 (四)课程适用专业、年级、开课时间 1.本课程适:中级技工学校各专业一年级 2.开课时间:第一学年(两学期) (五)课程总学时学分要求 本课程总共105 学时(理论44 学习,实践61 学时)见附表--学时分配表

附:学时分配表 学时分配 章次内容学时 讲授实践第一单元Windows 系统操作1055第二单元文字录入与编辑1046第三单元Word 格式设置与编排1046第四单元表格的制作与设置844第五单元Word 文档的版式1046第六单元Excel 工作簿操作1055第七单元Excel 数据管理1257第八单元Word 与 Excel 综合应用1055其他期中、期末、等级考试复习25817 合计1054461

计算机基础知识复习资料

Ch1 计算机基础知识 §1.1 现代信息技术 1.1.1、特征: ●以数字技术和电子技术为基础; ●以计算机及其软件为核心; ●采用电子技术(包括激光技术)进行信息的收集、传递、加工、存储、显示与控制。 1.1.2、数字技术 一、二进位数字——比特(bit,binary digit) 信息的基本单位 组成数字信息的最小单位 只有两种状态(数字0或1),没有颜色、大小和重量 二、字节(byte)——B 1B=8b 三、比特的存储形式 ●计算机:2的幂次方作为单位 千字节(KB)1KB = 210 B = 1 024 B 兆字节(MB)1MB = 220 B = 1 024 KB 吉字节(GB)1GB = 230 B = 1 024 MB 太字节(TB)1TB = 240 B = 1 024 GB ●其他(例如U盘、光盘等外存储器):10的幂次方作为单位 eg:1 MB = 1000 KB = 1 000 000 B 1 GB = 1 000 000 KB 四、比特的传输(单位:b/s 或bps) 在数据通信和计算机网络中传输二进位信息时,单位是每秒多少比特,用10的幂次方进行计算。 千比特每秒(kb/s)1kb/s = 103 b/s 兆比特每秒(Mb/S)1Mb/s = 106 b/s 吉比特每秒(Gb/s)1Gb/s = 109 b/s 太比特每秒(Tb/s)1Tb/s = 1012 b/s 注意一般k表示1000,K表示1024 五、比特与进制数(二、八、十六) 二进制数(B):0 、1 八进制数(Q):0 、1 、2 、3 、4 、5 、6 、7 十六进制数(H):0 、1 、2 、3 、4 、5 、6 、7 、8 、9 、A、B、C、D、E、F

《大学计算机基础》考试大纲--2017版

四川理工学院专升本 《大学计算机基础》考试大纲 一、总体要求 要求考生掌握必备的计算机基础知识和应用能力,掌握计算机的基本操作和使用方法,并为以后的计算机课程学习打下必要的计算机知识基础。具体要求为: 1. 了解并掌握计算机的发展史、分类、特点、应用和发展趋势等基础知识。 2. 了解并掌握数据与信息的概念、常用进位计数制及转换、计算机编码技术和计算机处理汉字的基本过程。 3. 了解并掌握计算机工作原理、计算机软硬件系统的组成及主要技术指标。 4. 了解并掌握多媒体技术的概念与应用。 5. 了解并掌握计算机病毒的特征、分类与防治。 6. 了解并掌握计算机网络的概念、组成和分类;计算机与网络信息安全的概念和防控;因特网的基本概念、原理和应用。 7. 了解并掌握操作系统的基本概念、分类、常见的操作系统和操作系统的主要管理功能;掌握Windows 7的基础知识、文件及文件夹的基本概念、磁盘管理和程序管理。 8. 了解并掌握文字处理的基础知识、在Word 2010中创建并编辑文档、Word 2010的高级编辑与排版、长文档的编辑与管理、文档修订与共享和邮件合并; 9. 了解并掌握Excel 2010的制表基础知识、工作簿与多工作表操作、Excel 2010中公式和常用函数的使用、在Excel2010中创建和编辑图表、Excel2010的数据分析与处理。 10. 了解并掌握PowerPoint 2010制作演示文稿的基础知识、在PowerPoint 2010中演示文稿的高级制作操作、演示文稿的交互和优化、放映 与共享演示文稿。 二、考试用时 考试用时:120分钟。 三、考题范围

教育部中等职业学校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大纲(2009版)

教育部中等职业学校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大纲(2009版) 一、课程性质与任务 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是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必修的一门公共基础课。 本课程的任务是:使学生掌握必备的计算机应用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培养学生应用计算机解决工作与生活中实际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初步具有应用计算机学习的能力,为其职业生涯发展和终身学习奠定基础;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使学生了解并遵守相关法律法规、信息道德及信息安全准则,培养学生成为信息社会的合格公民。 二、课程教学目标 1. 使学生进一步了解、掌握计算机应用基础知识,提高学生计算机基本操作、办公应用、网络应用、多媒体技术应用等方面的技能,使学生初步具有利用计算机解决学习、工作、生活中常见问题的能力。 2. 使学生能够根据职业需求运用计算机,体验利用计算机技术获取信息、处理信息、分析信息、发布信息的过程,逐渐养成独立思考、主动探究的学习方法,培养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团队协作意识。 3. 使学生树立知识产权意识,了解并能够遵守社会公共道德规范和相关法律法规,自觉抵制不良信息,依法进行信息技术活动。 三、教学内容结构 本课程的教学内容由基础模块、职业模块两个部分构成。 1. 基础模块(不含*号部分)是各专业学生必修的基础性内容和应该达到的基本要求;*号部分是为适应不同地区、不同对象的教学要求而设立的内容,学校可根据具体情况进行选择。基础模块总的教学时数为96~108学时。 2. 职业模块为限定选修内容,是结合基础模块进行的计算机综合应用能力训练,教学时数为32~36学时。职业模块旨在提升学生在工作、生活中应用计算机的能力,教学中可根据需要选择内容。 四、教学内容与要求 (一)本大纲对教学要求的层次表述 1. 对知识的教学要求分为了解、理解和掌握三个层次。 了解:指对知识有感性的、初步的认识。 理解:指对基本概念、基本知识有一定的理性认识,能用正确的语言进行叙述和解释。

计算机基础知识试题配复习资料

计算机基础练习题【删减后】 C1. 微机硬件系统中最核心的部件是____ 。 A、内存储器 B、输入输出设备 C、CPU D、硬盘 C2. 根据计算机使用的电信号来分类,电子计算机分为数字计算机和模拟计算机,其中,数字计算机是以____为处理对象。 A、字符数字量 B、物理量 C、数字量 D、数字、字符和物理量D4. 交互式操作系统允许用户频繁地与计算机对话,下列不属于交互式操作系统的是____。【注:系统unix属于分时,Windows属于多任务系统】 A、Windows系统 B、DOS系统 C、分时系统 D、批处理系统 6.下列四条叙述中,正确的一条是____。 字节通常用英文单词“bit”来表示 B7.一条计算机指令中规定其执行功能的部分称为____。 A、源地址码 B、操作码 C、目标地址码 D、数据码 C8.在微型计算机中,内存储器,通常采用____。 A、光存储器 B、磁表面存储器 C、半导体存储器 D、磁芯存储器D9.微型计算机键盘上的Tab键是____。 A、退格键 B、控制键 C、交替换档键 D、制表定位键 B11. 微型计算机中,ROM的中文名字是____。 A、随机存储器 B、只读存储器 C、高速缓冲存储器 A12. 要存放10个24×24点阵的汉字字模,需要____存储空间。 A、74B B、320B C、720B D、72KB 【注:考试系统原题存放400个24×24点阵的汉字字模,需要28.125KB存储空间】

D13. 把硬盘上的数据传送到计算机的内存中去,称为____。 A、打印 B、写盘 C、输出 D、读盘 B15. 计算机内部采用的数制是____。 A、十进制 B、二进制 C、八进制 D、十六进制 B16. 下列存储器中,存取速度最快的是____。 A、CD-ROM B、内存储器 C、软盘 D、硬盘 C19. 计算机能直接识别的语言是____。 A、高级程序语言 B、汇编语言 C、机器语言(或称指令系统) D、C语言 B20. 计算机存储器中,一个字节由____位二进制位组成。 A、4 B、8 C、16 D、32 B21. 在微机中,1MB准确等于____。 A、1024×1024个字 B、1024×1024个字节 C、1000×1000个字节 D、1000×1000个字 A27. 如果鼠标器突然失灵,则可用组合键____来结束一个正在运行的应用程序(任务)。 A、Alt+F4 B、Ctrl+F4 C、Shift+F4 D、Alt+Shift+F4 B31. 第二代电子计算机使用的电子器件是____。 A、电子管 B、晶体管 C、集成电路 D、超大规模集成电路 D32. 第四代电子计算机使用的电子器件是____。 A、电子管 B、晶体管 C、集成电路 D、超大规模集成电路 C36. 计算机中,应用最普遍的字符编码是____。

最新《大学计算机基础复习提纲》

《大学计算机基础》复习提纲 §1、课程的教学目的和基本要求 本课程是我校理、工、农、医、文等类各本科专业必修的计算机基础课程,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对计算机科学领域所涉及的知识、发展的趋势有一个全面的了解,并能掌握计算机的基本操作技能,熟悉常见应用软件的使用,初步培养计算机意识,以便能在当今这个信息化社会中更好地学习、生活和工作,同时也为后继计算机及相关课程的学习打好基础。 §2、课程主要内容 一、计算机基础知识 1. 计算机的基本概念 计算机的概念、计算机的特点、分类及用途,了解计算机的发展史。 2. 计算机中数的表示方法 掌握数制的概念、特点及常用计数制,二进制的加、乘运算及逻辑运算,二、八、十六进制数之间的相互转换及它们与十进制之间的相互转换。 3. 计算机中的编码 掌握计算机中带符号数的表示方法,如数的原码、反码及补码表示法,数的定点表示和浮点表示法; 熟悉西文信息、中文信息的编码方法,不同编码的基本作用;理解ASCII码及编码形式;了解BCD 码和Unicode编码。 4. 计算机系统的基本结构 掌握计算机系统的基本组成,掌握硬件系统和软件系统的构成。掌握冯·诺依曼体系结构的主要特征。 5. 逻辑代数与逻辑电路基础(*) 了解命题的概念、基本的逻辑关系、逻辑代数,基本的逻辑电路:“与”门、“或”门、“非”门、“与非”门、“或非”门、“异或”门,“半加器”和“全加器”的设计。了解数字集成电路。 6.计算机科学和计算机工具(*) 二、计算机系统 1. 硬件系统 1) 熟练掌握计算机硬件系统的各个组成部分及硬件结构。 2) 中央处理器CPU。掌握微处理器(CPU)的两个基本组成部件的功能(控制单元和算术/逻辑单元),理解它们的工作过程。了解寄存器组。理解精简指令集技术和复杂指令集技术; 3) 存储器。掌握存储系统的组成。掌握主存储器的类型及其各自特点,存储容量及单位,位、字节、KB、MB、GB、TB、PB、字、字长、地址等概念;了解存储器系统的层次,理解高速缓冲存储技术;熟练掌握辅助存储器分类及其各自特点;理解虚拟存储技术。 4) 输入输出系统。理解输入输出控制方式;了解总线和接口的概念,了解内部总线和外部总线的概念;了解地址总线、数据总线和控制总线。 5) 微型计算机 掌握微型计算机的组成,掌握主板、微处理器、内存、外存储器(软盘、硬盘、光盘、优盘等)、电源、微机接口和插件(显示卡、声卡、网卡)等的有关功能,掌握主机与输入输出设备的连接,如扩展槽和适配器,端口和外设连接。掌握输入输出设备的功能,常用的输入设备和输出设备;熟悉USB接口总线的特点和应用。 了解并行处理系统(*),多媒体计算机系统。 2. 软件系统 掌握软件的概念和软件的分类,各项系统软件的作用。 1) 操作系统 掌握操作系统概念;掌握操作系统的分类。 熟知几种常见的操作系统(如DOS,Windows,Windows NT,Unix、Linux等)。

大学计算机基础教程课后习题答案大一

计算机基础作业 第一章计算机与信息社会 习题1 一、思考题: 1.计算机的发展经历了哪几个阶段?各阶段的主要特征是什么? 答:计算机经历了电子管、晶体管、中小规模集成电路和大、超大规模集成电路等4个阶段。 电子管计算机的特征是:采用电子管作为计算机的逻辑元件,内存储器采用水银延迟线,外存储器采用磁鼓、纸带、卡片等,运算速度只有每秒几千次到几万次基本运算,内存容量只有几千个字节,使用二进制表示的机器语言或汇编语言编写程序。 晶体管计算机的特征是:用晶体管代替了电子管,大量采用磁芯作为内存储器,采用磁盘、磁带等作为外存储器。 采用了中小规模集成电路的计算机的特征是:用集成电路代替了分立元件。集成电路是把多个电子元器件集中在几平方毫米的基片上形成的逻辑电路。 采用了大、超大规模集成电路的计算机的特征是:以大规模、超大规模集成电路来构成计算机的主要功能部件,主存储器采用集成度很高的半导体存储器,目前计算机的最高速度可以达到每秒几十万亿次浮点运算。 4.计算机主要用于哪些领域? 答:计算机主要应用在科学和工程计算、信息和数据处理、过程控制、计算机辅助系统及人工智能等领域。 7.信息技术都包含那些? 答:信息技术主要包括信息基础技术、信息系统技术、信息应用技术三个层次。 二、选择题 1.最早的计算机是用来进行(A)的。 A )科学计算B)系统仿真C)自动控制D)信息处理 2.构成第二代计算机的主要电子元件是(B) A )电子管B)晶体管C)中.小规模集成电路D)超大规模集成电路 3.以下哪个不是计算机的特点(D) A )计算机的运行速度快B)计算机的准确度高C)计算机的存储容量巨大D)计算机的体积很小 4办公自动化属于计算机哪项应用(A) A )数据处理B)科学计算C)辅助设计D)人工智能 5.以下关于信息的特征不正确的是(B) A )共享性B)不可存储C)可处理性D)可传递

第一章:计算机基础知识复习题(答案)

第一章:计算机基础知识复习题 一、判断题:红色正确 1. 对计算机RAM中的信息进行读、写操作时,主机必须通电。 2. ROM中存储的信息断电即消失。(RAM) 3. 机器语言和汇编语言都是低级语言,因此用它们编制的程序,其运行效率肯定低于高级语言所编的语言。(和运行效率无关) 4. 采用计算机高级语言编写的程序,其执行速度比用低级语言编写的程序要快。(高级语言转换为低级语言供计算机直接执行) 5. 汇编语言和机器语言都属于低级语言,都能被计算机直接识别执行。(机器语言) 6. 字长是衡量计算机精度和运算速度的主要技术指标。 7. 计算机区别于其它工具的本质特点是具有逻辑判断的能力。 8. 同一张软盘上不允许出现同名文件。(考虑了扩展名) 9. 点距是彩色显示器的一项重要技术指标,点距越小,可以达到的分辨率就越高,画面就越清晰。 10. 由于多媒体信息量巨大,因此,多媒体信息的压缩和解压缩技术中最为关键的技术之一。 11. 指令和数据在计算机内部都是以区位码形式存储的。(二进制) 12. UNIX是一种多用户单任务的操作系统。(多用户多任务) 13. CAD系统是指利用计算机来帮助设计人员进行设计工作的系统。 14. 计算机的性能指标完全由CPU决定。 15. 电子计算机的发展已经经历了四代,第一代的电子计算机都不是按照存储程序和程序控制原理设计的。 16. 我国的第一台电子计算机于1958年试制成功。 17. 第三代电子计算机主要采用大规模、超大规模集成电路元件制造成功。 18. 计算机中用来表示内存容量大小的最基本单位是位。(字节) 19. 微型计算机的更新和发展,主要基于微处理器的变革。 20. 计数制中使用的数码个数被称为基数。 21. ALU是控制器中的一个主要部件。(运算器) 23. 将八进制数154转换成二进制数是1110110。(1101100) 24. 存储系统中的PROM是指可编程只读存储器。(书58页) 25. 目前在以下各种设备中,读取数据快慢的顺序是内存、硬盘、光盘和软盘。 26. 微型计算机的运算器、控制器及内存储器的总称是主机。

专升本《大学计算机基础》考试大纲

专升本《大学计算机基础》考试大纲 一、总体要求 要求考生掌握必备的有关的计算机基础知识和基本应用能力,掌握微机的基本操作和使用方法,并为以后的计算机课程学习打下必要的计算机知识基础。具体要求为: 1.了解并掌握计算机的诞生、发展、分类、特点及应用等基本知识。 2.了解计算机的组成及微型计算机的硬件结构,掌握计算机系统的软件层次结构及计算机的数据表示。 3.了解操作系统基本知识,掌握中文Windows操作系统的基本操作和资源管理器、控制面板等的使用。 4.了解文字处理的基本知识,掌握文字编辑、表格处理和图文混排的基本操作,并熟练掌握一种汉字(键盘)输入方法。 5.了解电子表格软件的基本知识,掌握工作表的编辑和记录的排序、筛选、分类汇总,公式、函数的使用及图表操作。 6.了解PowerPoint软件的基本知识、“母版”、“模板”的使用,掌握演示文稿的基本制作技能。 7.了解计算机网络的基本知识;掌握使用IE浏览器进行网页浏览、保存网页的基本操作;了解Outlook Express撰写、发送、接受电子的基本操作;掌握电子的申请,并使用电子正确的撰写、发送、接受电子。

二、考试用时 考试用时:90分钟 三、考题围 (一)计算机的诞生、发展、分类、特点及应用等基本知识 1.计算机的诞生、发展与分类; 2.计算机的特点及其应用。 3.计算机安全:计算机病毒的定义、特征、来源和传染过程;了解预防计算机病毒的主要方法。 (二)计算机及微型计算机系统的组成 1.计算机系统的组成; 2.微机硬件系统的组成及各部件的功能与性能指标: ——中央处理器CPU ——存储器功能和分类:存(ROM、RAM、EPROM、EEPROM、FLASH EEPROM),外存储器(硬盘、光盘、U盘、移动硬盘),高速缓冲存储器Cache。 ——常用的输入输出设备功能和分类:显示器、打印机、键盘、鼠标、绘图仪、触摸屏、扫描仪等 ——微机的主要性能指标及配置:主频、运算速度、字长、存储容量等 3.计算机软件系统的组成和功能: ——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的概念; ——指令和程序的概念;

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期末复习大纲

武汉纺织大学外经贸学院普通专升本 专业综合(一)考试大纲 第一部分考试说明 一、考试方法与考试时间 为满足准备报考我校普通专升本考生备考的需要,特制订专业综合(一)考试大纲。专业综合(一)考试内容含《计算机基础》和《C语言程序设计》两门课程。 考试采用闭卷笔试形式,试卷满分为200分,其中《计算机基础》占比70%,《C语言程序设计》占比30%。考试时间为90分钟。 三、主要参考书目 1、《大学计算机基础》,吴宛萍,魏媛媛主编,清华大学出版社,2018,ISBN:978-7-302-50511-2 2、《程序设计基础(C语言版)》,丁益祥,胡新荣主编,科学出版社,2014,ISBN:978-7-03-039233-6 第二部分复习范围、考试重点及试题类型和分数分布 一、《计算机基础》复习范围与考试重点 第1章计算机基础知识 1. 复习范围 计算机的发展、分类、特点及主要技术性能指标;计算机的运算基础及信息表示;计算机系统的组成及简单工作原理;微型计算机系统的基本结构;计算机软件系统的组成;计算机安全与病毒防治。 2. 考试重点 1). 计算机系统的组成及简单工作原理 2). 微型计算机系统的基本结构 3). 非数值信息在计算机中表示与存储(ASCII码、汉字编码) 4). 数制之间的转换 5). 软件系统的分类 第2章操作系统基础知识 1. 复习范围 操作系统的定义、功能及分类;Windows 7系统的基本操作方法。 2. 考试重点 1). Windows 7系统界面与各组成元素的概念及操作方法 2). 文件和文件夹的概念及操作(选择、移动、复制、重命名、删除、恢复、设置 属性、设置显示方式及搜索等) 3). 资源管理器及其应用 4). Windows 7的系统设置

大学计算机基础教程(清华大学出版社)课后习题答案全(借鉴内容)

计算机课后练习答案

习题1 1.1 选择题 1. 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1946年研制成功的一台大型通用数字电子计算机,名称是( C)。 A) Pentium B) IBM PC C) ENIAC D) Apple 2.1981年IBM公司推出了第一台(B)位个人计算机IBM PC5150。 A) 8 B) 16 C) 32 D) 64 3. 中国大陆1985年自行研制成功了第一台PC 兼容机,即(C)0520微机。 A) 联想B) 方正C) 长城D)银河 4. 摩尔定律主要内容是指,微型片上集成的晶体管数目每(C)个月翻一番。 A) 6 B) 12 C) 18 D) 24 5. 第四代计算机采用大规模和超大规模( C)作为主要电子元件。 A) 电子管B) 晶体管C)集成电路D)微处理器 6. 计算机中最重要的核心部件是( B)。 A) DRAM B) CPU C) CRT D) ROM 7. 将微机或某个微机核心部件安装在某个专用设备之内,这样的系统称为(C)。 A) 大型计算机B) 服务器C) 嵌入式系统D)网络 8. 冯.诺依曼计算机包括,(B)、控制器、存储器、输入设备和输出设备五大部分组成。 A) 显示器B)运算器C)处理器D)扫描仪 9.从市场产品来看,计算机大致可以分为大型计算机、(C)和嵌入式系统三类 A) 工业PC B) 服务器C) 微机D) 笔记本微机 10.大型集群计算机技术是利用许多台单独的(B)组成的一个计算机系统,该系统能够像一台机器那样工作。 A) CPU B) 计算机C) ROM D)CRT 1.2 填空题 1. 计算机的发展经历了(电子管)、(晶体管)、(集成电路)和(大规模集成电路)四代变迁。 2.未来的计算机可能朝着(量子计算机)、(光子计算机)、(生物计算机)等方向发展。 3. 计算机系统是由(硬件系统)、(软件系统)两部分组成的。 4. 从目前市场上产品来看,微机包括(个人计算机)、(苹果系列微机)、(一体微机)、(笔记本微机)、(平板微机)、(掌上微机)和PC 服务器等几种。 5. 微处理器是由(运算器)、(控制器)和(一些寄存器)组成。 1.3 简答题 1. 什么是摩尔定律?你认为摩尔定律会失效吗?为什么? 答:摩尔定律是由英特尔(Intel)创始人之一戈登·摩尔(Gordon Moore)提出来的。其内容为:集成电路上可容纳的晶体管数目每18个月翻一番。这一定律揭示了信息技术进步的速度。 芯片上元件的几何尺寸总不可能无限制地缩小下去,这就意味着,总有一天,芯片单位面积上可集成的元件数量会达到极限,所以摩尔定律总有一天会失效。 2. 什么是硬件?计算机主要有哪些硬件部件组成? 答:计算机硬件系统是指计算机系统中看得见、摸得着的物理实体,即构成计算机系统各种物理部件总称。计算机硬件是一大堆电子设备,它们是计算机进行工作的物质基础。微

(完整版)计算机应用基础复习资料(带答案)

一、单项选择 1.在计算机内部用来传送、存储、加工处理的数据或指令都是以______形式进行的。 A、十进制码 B、二进制码 C、八进制码 D、十六进制码 2.二进制数011111转换为十进制整数是______。 A、64 B、63 C、32 D、31 3.微型计算机的主机由CPU、______构成。 A、RA B、RAM、ROM和硬盘 C、RAM和ROM D、硬盘和显示器 4.关于用[插入表格]命令,下面说法错误的是: A、插入表格只能是2行3列 B、插入表格能够套用格式 C、插入表格不能调整列宽 D、插入表格可自定义表格的行、列数 5.十进制数101转换成二进制数是______。 A、01101001 B、01100101 C、01100111 D、01100110 6. 在下列设备中,______不能作为微机的输出设备。 A、打印机 B、显示器 C、鼠标器 D、绘图仪 7.已知字符A的ASCII码是01000001B,字符D的ASCII码是______。 A、01000011B B、01000100B C、01000010B D、01000111B 8. 1MB的准确数量是______。 A、1024×1024Words B、1024×1024Bytes C、1000×1000Bytes D、1000×1000Words 9. 下列存储器中,属于外部存储器的是______。 A、ROM B、RAM C、Cache D、硬盘 10. 计算机系统由______两大部分组成。 A、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 B、主机和外部设备 C、硬件系统和软件系统 D、输入设备和输出设备 11. 用MIPS为单位来衡量计算机的性能,它指的是计算机的______。 A、传输速率 B、存储器容量 C、字长 D、运算速度 12. 存储一个48×48点的汉字字形码,需要______字节。 A、72 B、256 C、288 D、512 13. 下列存储器中,CPU能直接访问的是______。 A、硬盘存储器 B、CD-ROM C、内存储器 D、软盘存储器 14. 在外部设备中,扫描仪属于______。 A、输出设备 B、存储设备 C、输入设备 D、特殊设备 15. 操作系统是计算机系统中的______。 A、主要硬件 B、系统软件 C、外部设备 D、广泛应用的软件 16. 下列各组设备中,全都属于输入设备的一组是______。 A、键盘、磁盘和打印机 B、键盘、鼠标器和显示器 C、键盘、扫描仪和鼠标器 D、硬盘、打印机和键盘 17. 下列字符中,其ASCII码值最小的一个是______。 A、空格字符 B、0 C、A D、a 18.微机中采用的标准ASCII编码用______位二进制数表示一个字符。 A、6 B、7 C、8 D、16

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大纲

《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 学时:48(讲课32,上机实习16) 学分:2.5 授课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 适用专业:非计算机专业(不包括工学电类) 教材(名称、主编或译者、出版社、出版时间): 大学计算机基础王保旗,天津大学出版社,2007.8 大学计算机基础上机指导迟丽华,天津大学出版社,2007.8 主要参考资料: 大学计算机基础冯博琴,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9 大学计算机基础李秀,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9 大学计算机基础应用教程刘春燕,机械工业出版社,2006.8 计算机应用技术教程基础范慧琳,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8 一.课程的性质、目的及任务 本课程是为全校非计算机专业(不包括工学电类)大学一年级新生开设的一门计算机基础必修课。内容涉及计算机的基本概念、组成及工作原理、计算机的主要应用技术概述(包括日常办公处理、多媒体、网络、数据库等方面的基础性、概念性知识及典型软件工具的基本使用方法)、信息安全和社会道德问题等。课程定位为计算机知识非零起点的大学新生,目的是从应用计算机的角度扩展学生的视野,使他们能在一个较高层次上认识和应用计算机,为学生进一步学习计算机技术奠定基础。 二.教学基本要求 1.本课程为必修的公共基础课,按照本大纲开课的各专业同一教材、统一内容、统一要求、统一考试。 2.本课程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对基础性、概念性的知识应从应用的角度出发进行讲解,并与实践教学紧密结合,通过典型软件工具的使用来加深理解,提高学生学习基础知识的兴趣。 3.通过本课程的教学,应使学生:

(1)了解计算机的产生、发展历程、发展趋势以及在信息社会中的重要作用。 (2)理解计算机的基本结构、软硬件基本组成和基本工作原理;掌握计算机中的数据表示方法。 (3)理解计算机操作系统的概念和基本功能;熟练掌握Windows操作系统的基本操作方法;掌握压缩软件、系统维护等实用工具的使用方法;了解其他常用微机操作系统的特点。 (4)了解办公自动化系统的概念、基本组成和关键技术;熟练掌握文字处理软件的使用方法;熟练掌握电子表格软件的使用方法;基本掌握演示文稿制作软件的使用方法。 (5)理解计算机网络相关的概念、术语;了解计算机网络协议、体系结构;了解Internet 的基本知识,熟练掌握WWW浏览、收发E-mail、利用FTP下载文件等访问Internet资源的基本方法;掌握Windows网络功能的基本使用方法;了解基本的网页设计方法和步骤。 (6)理解多媒体技术的相关概念和术语;了解动画的概念及动画制作过程。 (7)理解数据库的相关概念和术语;掌握利用Access建立数据库的基本使用方法。 (8)了解计算机及网络安全的基本知识;掌握计算机防病毒软件的使用方法;了解防火墙软件的基本使用方法。 4.本课程无需先修课程 三.教学内容 1.计算机技术与信息技术 信息与数据 信息技术及其主要特征 信息技术与信息产业 计算机的产生及发展历程 计算机的发展趋势 多媒体技术的概念与应用领域 数据技术的概念与应用领域 信息安全技术及应用领域 了解信息与数据的关系和含义,了解计算机的产生、发展历程及发展趋势,了解多媒体技术、数据技术和信息安全技术的概念与应用领域。 2.计算机组成及工作原理 冯式计算机结构 计算机指令与程序 计算机硬件概念及主要硬件

计算机基础复习资料 及答案

一 单项选择题 1.计算机的主机是由____和____组成。 A.内存储器、外存储器 B. 中央处理器、内存储器 C.硬件系统、软件系统 D. ROM、RAM 2.早期的数字计算机的应用主要局限在_______。 A. 科学计算 B. 信息处理 C. 过程控制 D. 辅助设计3.计算机系统应包括硬件和软件两部分,软件又必须包括 _______。 A. 接口软件 B. 系统软件 C. 应用软件 D. 支撑软件4.个人计算机(PC)是除了主机外,还包括外部设备的微型计算机。而其必备的外部设备是________。 A. 键盘和鼠标 B. 显示器和键盘 C. 键盘和打印机 D. 显示器和扫描仪 5.十进制数向二进制数进行转换时,十进制数91相当于二进制数_________. A. 1101011 B. 1101111 C. 1110001 D. 1011011 6.Windows 98启动后出现的画面之所以称为“桌面系统”是因为_________。 A. 桌面上有一个办公桌的图案 B. 用户可以在此画面上设置各种快捷菜单 C. 画面上提供了进入计算机系统操作的途径,就像一个日常的办公桌 D. 画面上可以安装“Office 办公系列”软件 7.在Word文档中有一段落的最后一行只有一个字符,想把该字符合并到上一行,下述方法中哪一个无法达到该目的________。 A. 减少页的左右边距 B. 减小该段落的字体的字号 C. 减小该段落的字间距 D. 减小该段落的行间距 8.在Excel中,保存的工作薄默认文件扩展名是____。 A. DOC B. XLS C. DBF D. TXT 9.Windows 98操作系统是一个________。

大学计算机基础 教学大纲

大学计算机基础 教学大纲 一、课程信息 课程名称:大学计算机基础 课程类别:素质选修课/专业基础课 课程性质:选修/必修 计划学时:35 计划学分:2 先修课程:无 适用专业:本书适合作为普通高等学校、高职高专院校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教材或参考书,也可作为计算机培训班的教材或计算机等级考试一级MS Office的自学参考书。 课程负责人: 二、课程简介 本书以微型计算机为基础,全面系统地介绍了计算机的基础知识及基本操作。全书共14个项目,主要包括了解并使用计算机、了解计算机新技术、学习操作系统知识、管理计算机中的资源、编辑Word 文档、排版文档、制作Excel表格、计算和分析Excel数据、制作幻灯片、设置并放映演示文稿、认识并使用计算机网络、做好计算机维护与安全等内容。 三、课程教学要求

注:“课程教学要求”栏中内容为针对该课程适用专业的专业毕业要求与相关教学要求的具体描述。“关联程度”栏中字母表示二者关联程度。关联程度按高关联、中关联、低关联三档分别表示为“H”“M”或“L”。“课程教学要求”及“关联程度”中的空白栏表示该课程与所对应的专业毕业要求条目不相关。 四、课程教学内容

五、考核要求及成绩评定 注:此表中内容为该课程的全部考核方式及其相关信息。 六、学生学习建议 1. 理论配合实战训练进行学习,提高学生的实战动手能力; 2. 熟练操作Windows 10操作系统; 3. 能够使用Office常用软件制作各类常用文档;

七、课程改革与建设 该课程为工业和信息化“十三五”人才培养规划教材,教学形式为基础知识掌握+案列讲解+实例训练。相对于过去以基础知识为主的方式,改革后更注重实际操作的学习,通过更多案列,让学员学习到更实用的知识。 平时对学生的考核内容包括出勤情况、在线学习习题完成情况、课堂讨论等方面,占期末总评的50%。期末考试成绩占期末总评的50%。

计算机基础(理工科)_闫巧_教学大纲

深圳大学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13008600 课程名称:大学计算机 开课院系:计算机与软件学院 制订(修订)人:王志强 审核人:张席 批准人:明仲 2014年8月26日修订

课程名称:大学计算机 英文名称:Fundamentals of Computers 总学时:56 其中:实验课 28 学时 学分:3 先修课程:无 教材: [1]大学计算机(计算思维视角,第2版),陈国良等,高等教育出版社,2014.7 [2]大学计算机基础教程实验指导,林少聪等,人民邮电出版社,2010.10 参考教材: [1]大学计算机-信息、计算与智能,李波等,高等教育出版社,2013.8 [2]可视化计算,程向前等,清华大学出版社,2013.1 授课对象:各学院所有专业一年级 课程性质:√综合必修□专业必修□专业选修□全校公选 教学目标: “大学计算机”课程是大学本科生必修的一门公共基础课程,它以计算思维为主线,着重培养学生的问题求解能力、系统设计能力和人类行为理解能力。 本课程围绕着使用计算手段求解问题的全过程来规划所要讲述的内容。首先,讲述问题能否利用计算的方法求解与求解有多复杂,即可计算性和计算复杂性问题;其次,讲述如何利用算法和程序来形

式表达和描述待求解的问题;最后,讲述如何选用合适的计算机硬件和软件系统来具体实现待求解的问题。 作为大学通识教育的公共基础课程之一,本课程能提高大学生的计算机素质,力求做到传承计算文化、弘扬计算科学、培养计算思维,使学生体验计算的愉悦、感悟计算之美。 课程简介: “大学计算机”课程是大学本科生必修的一门公共基础课程,它是根据教育部高等学校大学计算机课程教学指导委员会制订的“1+X”课程设置方案开设的第一门计算机课程。 与大学数学、大学物理一样,大学计算机课程应讲授计算学科中具有基础性和普适性的核心概念、方法和技术。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不仅掌握计算机科学技术的基础知识,而且让学生初步具备利用计算机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引导学生将计算机解决问题的思想和方法应用到各自的专业领域中去。 “大学计算机”课程教学内容有:计算机基础知识、计算理论与计算模型、算法基础、程序设计基础、计算机硬件基础、计算机软件基础、IT新技术以及大学计算机素质教育等。课程实验内容涉及操作系统、办公软件、算法工具、计算机网络等,使学生能在熟练使用办公软件和算法工具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计算机的应用能力。 教学内容: 1、计算机基础知识 (1)掌握计算机的基本概念

大一大学计算机基础教程期末考试题

1、在Windows启动后,要执行某个应用程序,下列方法中,___ D __是错误的。 A.在资源管理器中,用鼠标双击应用程序名 B.利用“开始”菜单的“运行”命令 C. 在资源管理器中,选择应用程序,击Enter键 D.把应用程序快捷方式添加到“开始”菜单的“程序”--“启动”组中 2、在Word中,系统默认的中文字体是(B)。 (A)黑体 (B)宋体 (C)仿宋体 (D)楷体 3、在Excel中,使用“保存”命令得到的文件格式为___ D ____。 A、.doc B、.exe C、.txt D、.xls 4、在PowerPoint中,可对母版进行编辑和修改的状态是(C)。 (A)幻灯片视图状态 (B)备注页视图状态 (C)母版状态 (D)大纲视图状态 5、IP地址是由一组长度为(C)的二进制数字组成。 A.8位 B.16位 C.32位 D.20位 6、下列IP地址中,不正确的是(C)。 (A)192.42.34.212 (B)202.116.37.228 (C)202.116.38.256 (D)222.200.132.253 7、下面不属于局域网络硬件组成部分的是(D)。 A.网络服务器 B.个人计算机工作站 C.网络接口卡 D.调制解调器 8、网络传输的速率为8Mbit/s,其含义为(B)。 A.每秒传输8兆个字节 B.每秒传输8兆个二进制位 C.每秒传输8000千个二进制位 D.每秒传输800000个二进制位

9、在一座办公楼内各室计算机连成网络属于(B)。 A.WAN B.LAN C.MAN D.GAN 10、PC机的(C)一般由静态RAM组成。 (A)外存 (B)CMOS系统参数存储器 (C)Cache (D)主存 11、计算机的工作过程本质上就是(A)的过程。 A.读指令、解释、执行指令 B.进行科学计算 C.进行信息交换 D.主机控制外设 12、微型计算机常用的针式打印机属于(A)。 (A)击打式点阵打印机 (B)击打式字模打印机 (C)非击打式点阵打印机 (D)激光打印机 13、操作系统是(A)。 (A)计算机与用户之间的接口 (B)主机与外设之间的接口 (C)软件与硬件之间的接口 (D)高级语言与汇编语言之间的接口 14、“32位微机”中的32指的是(B)。 (A)微机型号 (B)机器字长 (C)内存容量 (D)存储单位 15、要表示从0到99999的所有的数,至少需要用(D)位二进制数。 (A)14 (B)15 (C)16 (D)17 1、在Windows中的“任务栏”上显示的是(A)。 (A)系统正在运行的所有程序 (B)系统后台运行的程序 (C)系统禁止运行的程序 (D)系统前台运行的程序 2、在Word中,要将页面大小规格由默认的A4改为B5,则应该选择“页面设置”命令中的(D)选项卡。 (A)页边距 (B)纸张来源

计算机基础复习资料

计算机基础复习资料

《大学信息技术基础》(第四版)复习资料 1)信息论发展的三个阶段:狭义信息论(经典信息论);一般信息论;广义信息论; 2)信息论的主要特征:载体依附性;信息的价值性;信息的时效性;信息的共享性;信息的可度量性; 3)自信息量的计算(简单计算):I(x)=–㏒2P(x) 4)信息科学的基本科学体系的三个层次:信息科学的哲学层次; 信息科学的基础理论层次;信息科学的技术应用层次; 5)人类社会已经经历的四次信息技术革命: ①第一次革命:创造了语言和文字; ②第二次革命:造纸和印刷术的出现; ③第三次革命:电报、电话、电视及其他通信技术的发明和应用; ④第四次革命:电子计算机和现代通信技术在信息工作中的应用。6)人的信息器官主要包括哪四类:感觉器官;传导神经网络;思维器官;效应器官; 7)信息技术的“四基元”:传感技术;通信技术;计算机和智能技术;控制技术。 8)信息技术的核心技术:传感技术;通信技术;计算机和智能技

术;控制技术 9)信息技术的发展必须具备的两个基本条件:快速、体积小;10)计算机采用二进制数的主要原因:容易表示;运算简单; 11)中文信息编码的特殊性表现在哪些方面:如何把复杂的汉字输入计算机;在计算机内如何表示和储存;如何将汉字的处理结果输出; 12)不同进制间的转换: ①二进制与十进制的转换:对整数部分采用除以2取余法, 小数部分采用乘以2取整法,将得到的余数倒排为转换结果; ②二进制与十六进制的转换:以小数点为中心向左右两边 分组,每4位一组,每组可以转换为十六进制的1位,两头不足4位补0即可; 13)计算机逻辑门电路计算的计算机工作原理: ①与门:仅当所有输出都为1时,输出才为1;而只要有一 个输入为0,输出便为0; ②或门:只要有一个输入为1时,输出便为1;只有所有输 入都为0,输出才为0; ③非门:输入端与输出端永远具有相反的值; ④异或门:当两种输入信号不同时,输出为1,当两种信号

大学计算机基础复习提纲.doc

大一第一学期计算机期末考试(刚到大一的小鸟们敢快转载,绝对有用!)一、选择题 1、第一台计算机ENIAC淡生于1946年,是电子管计算机;第二代是晶体管计算机;第三代是中小规模集成电路;第四代是大规模集成电路; 2、计算机的应用领域主要有:科学计算;信息管理;实时控制;办公、生产自动化;人工智能,网络通信;电子商务;辅助设计(CAI):辅助设计(CAD); 3、计算机的信息表示形式为二进制,它采用了冯。诺依曼的思想原理,即以。和1两个数字形式用于展现,“逢二进一”;它的基本信息单位为位,即一个二进制位。常用的换算单位有:lB==8bit; 1KB==1O24B ; 1MB==1O24KB; 1GB==1O24MB; 1TB== 1024GB; 1 个汉字 ==2B; 4、二进制换算法则:将十进制转化为二进制时除二取余;二进制转化为八进制时以三位为一组,三位的权重等于八进进中的一位权重,二进制转化为十六进制时以四位为一组; 5、对于字符的编码,普遍采用的是ASCII码,中文含义为美国标准信息交换码;被国际标 准化组织ISO采纳,作用通用信息交换标准。 6、计算机的系统的组成由软件系统和硬件系统两部分组成; 7、硬件系统包括运算器,控制器,存储器,输入,输出设备,控制器和运算器合成为中央处理器即CPU ,存储器主要有内存和外内之分;内存又分为只读存储器(ROM)和随机存储器(RAM),断电内容丢失的是RAM,外存主要有硬盘(GB),软盘(3。5寸,k 44MB), 光盘(650MB左右),移动存储器优盘(MB) , MP3 (MB)等; 8、软件指在硬件设备上运行的各种程序及其有关的资料。主要有系统软件(操作系统、语言处理程序、数据库管理系统)和应用程序软件即实用程序(如WPS, OFFICE, PHOTOSHOP 等)。 9、计算机性能的衡量指标有: 10、计算机语言的发展经历了机器语言,汇编语言,高级语言;计算机能识别的语言是计算机语言; 11、显示器的分辩率是显示器一屏能显示的像素数目,是品价一台计算机好坏的主要指标。 常见的主要有尺寸有:640*480 800*600, 1024*768 12、打印机主要有针式打印机,喷墨式,激光打印机; 13、开机方式有:冷启动:加电,引导进入系统;热启动:CTRL + ALT +DEL ,也可以用于结束任务;复位启动法:RESET键; 14、计算机病毒是指:一种人为编制的具有自我复制能力通过非授权入侵而隐藏在可执行程序和数据文件中,影响和破坏计算机的安全的程序;复制性,破坏性,隐藏性,传染性; 15、常见的感染病毒特征:计算机启动比平时过慢,运行异常;有规律的发生异常信息; 访问设备时长时间不响应或异常,如打印机不能联机,乱码等;磁盘空间突然变小,或不识别磁盘设备;程序及数据神秘丢失,文件名不能识别;显示莫名信息及异常显示;经常死机, 重启,不能正常启动;可执行文件大小变化及不明来源的隐藏文件出现; 16、计算机病毒清除:手工方式(DEBEG)杀毒软件(瑞星杀毒。KV3000,诺盾) 17、上网必须的设备是调制解调器(MODEM),即将计算机识别的数字信号和电话线传输识别的模拟信号进行转化; 18、磁盘格式化命令(FORMAT),可将磁盘重写,将信息丢失;FD1SK是分区命令,可以改变磁盘逻辑; 19、计算机网络是指利用通信线路和通信设备将分布在不同的地理位置具有独立功能的计算机系统互相连接起来,在网络软件的支持下,实现彼此之间的数据通信和资源共享;所以利用网络的最大目的是资源共享同时方便数据传输;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