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公共行政概论范围整理

公共行政概论范围整理

公共行政概论范围整理
公共行政概论范围整理

公共行政概论

一、单选

1.政府的职责和功能就是为了满足社会公共需要。

2.非政府组织又称第三部门。

3.政府活动的核心是对公共事务的处理。

4.“公民第一”的原则是公共行政的核心原则。

5.亚当.斯密提出“守夜警察”政府理论。

6.界定和保护产权是政府的首要职责。

7.计划职能是其他职能实施的前提条件。

8.在凯恩斯主义理论的影响下,政府的作用范围进一步扩大。

9.行政权力结构是行政体制的核心组成部分。

10.在议会内阁制行政体制的国家,行政机关要对立法机关负责。

11.管理层次与管理幅度呈现出一种反比例的形态。

12.行政领导的首要作用是决策决断。

13.职位的数量是有限的,都要遵循最低数量原则。

14.当代领导活动有一个明显的发展趋势,即软权力的应用越来越多,而硬权力的应用则越来越少。

15.领导特质理论还认为领导者的物质是“先天”的。

16.领导班子要有梯形的年龄结构。

17.在所有制定公共政策的主体中,政府是最核心的力量。

18.公共政策的实质就是政府对全社会的利益所作的有权威的分配。

19.公共政策问题是指基于特定的社会公共问题,由政府列入政策议程,并采取行动,通过公共行为去实现和解决的问题。

20.价值分析——因为什么?为了谁?应优先考虑什么?

21.公共政策分析最本质的方面是利益分析。

22.政策运行过程中所消耗的费用称之为“政策运行成本”。

23.摩擦损失,在各项政策缺乏配合、协调时,各政策之间必然产生摩擦。

24.偶然失效,随着人们对政策逐渐理解与认同,以及政策本身的自我完善,执行过程逐步进入正常状态,尽管失效也存在,但失效率最低。

25.内化是接受政策反应的最高层次。

26.政策环境是决定或影响政策制定与实施的自然条件和社会条件的总和。

27.人事行政是政府对人力资源开发的宏观管理和对国家公务员的直接管理活动。

28.人事行政是立国之根、治国之本、富国之道、强国之基,在政府管理中处于关键和核心的地位。

29.以人为本的原则是现代人事行政的重要理念和原则。

30.职位分类是以工作为中心的分类方法,品位分类是以人为对象进行分类的方法。

31.我国实行多级预算制,即实行一级政府一级预算。

32.经常性预算以各项税收收入和其他一般性收入为来源。建设性预算以国有资产收入和专项建设资金为来源。

33.国务院在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举行会议时,向大会作关于中央和地方预算草案的报告。

34.决算是预算的总结,是年度预算收支执行情况和政府公共活动的财政反映。

35.县级以上的地方各级人民政府设立审计机关。

36.法治主义作为一个基本的政治原则和治国原则,其产生和确立是近代民主革命及其以后的事。

37.法治就是确立法在社会生活中的统治地位和政府依法办事。

38.行政法制是一国有关行政的法律制度之简称。

39.行政法治的根本意义在于制约和监督行政权力,国家受法律的约束,这是法治的精髓。

40.在资本主义发展早期,受“议会至上”和“无法律即无政权”原则的影响,强调政府的一切行为均

需要以议会制定的法律为依据。

41.政府完全责任时期,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

42.行政补偿不是因侵权引起的,而是因为合法的行政行为引起的。

43.城镇型建制,有市、市辖区、镇3种。

44.实行联邦制的国家,中央与地方的权限划分比较明确。

45.中央与地方共享收入包括:增值税、资产税、证券交易税。

46.二战结束以后,西方国家地方政府职能呈现出不断扩大的趋势。

47.工业化国家,城市人口一般都占总人口的3/4以上。

48.美国的市政管理体制以其多样化而著称,包括市长议会制、委员会制和委员会经理制三种模式。

49.经济涉及成本与投入之间的关系。效率涉及投入与产出之间的关系。效益涉及产出与效果之间的关系。

50.绩效管理有助于树立“顾客至上”的现代管理意识。

51.在西方国家,以公共组织即政府为对象的大规模绩效评估始于20世纪70年代。

52.对公共服务机构来说,直接用于服务对象的开支为业务开支。服务机构的运营开支则为行政开支。

53.社会服务承诺制度是20世纪90年代公共管理领域出现的新生事物。

54.社会服务承诺诞生于英国。

55.全球化要求政府实现从“官僚理念”向“责任理念”的转变。全球化要求政府实现从“管理行政”向“服务行政”理念的转变。全球化要求政府广泛采用信息技术,建设“电子政府”。全球化要求政府管理从注重投入的理念转向注重产出的理念。

二、辨析

1、公共服务并不一定要由政府机关及公务员亲自提供。

答:对的。公共服务可以采取政府负责,社会与企业提供,或者政府与企业合作提供等多种

方式。公共产品提供的主体有三种:公共部门、非政府组织、私人部门。

2、行政环境是政府职能确立或转变的基本条件。

它决定、影响或制约政府职能的目标、内容及其履行方式。可以说,有什么样的行政环境,就必须有或必定有什么样的政府职能。

3、社会中介组织不是一般的经济和社会组织

答:对的。社会中介组织是社会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必然产物,是社会组织程度提高、社会自律能力增强的客观反映。社会中介组织作为一种非政府机构,必须符合市场规则依法运作,不依赖于国家财政而独立生存。但它不是一般的经济和社会组织,它不以盈利为主要目的,相反,他要承担起一定社会领域内的自律的职责,负有一定的社会公共责任。

4、建立起政府与社会的合作机制,这种合作机制的基础是社会自主管理的能力。

答:对的。凡是社会有能力自行处理的事务,政府就不再插手干预,凡是社会无法自主解决的事务,政府必须承担起来。从而使政府与社会都能各负其责,既能保证国家和社会的稳定发展,又能保证社会和公众的利益得到充分体现。

5、行政责任主要包括两方面含义:一是指法律上的行政责任,一是指普通的行政责任。

答:对的。法律上的行政责任,是指政府工作人员除了遵守一般公民必须遵守的法律法规外,还必须遵守有关政府工作人员的法律规范。而普通行政责任,则不涉及法律问题,主要包括政治责任、社会责任和道德责任等。

6、公共行政中的政府间关系,是指一个国家内部不同层级政府之间的关系即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之间的关系、地方政府与地方政府间的关系。不是国家对国家。

7、行政领导是整个行政管理系统的中心。

答:也是行政运作的指挥中心。各种信息和要求都是首先由外到内、由下而上地汇聚到行政领导机关,经过分析处理,权衡决策,而后又由内到外、由上至下地下达到下级各个部门去实施的。可见,行政领导是整个行政管理活动的中枢和关键,它决定着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政治安

定、国力强弱和民族兴衰。

8、行政领导的职权必须与行政领导的职位和职责相称。

既不能有职权无职责,也不能有职责无职权,既不能职权大职责小,也不能职权小职责大,既不能职位高职权小,也不能职位低职权大。

9、权变理论认为,领导艺术没有唯一的正确答案。

领导工作的绩效取决于领导者、被领导者和领导环境条件、体制等诸多因素的共同作用。领导者要因人而异,因事而异,因地而异,选择合适的领导行为、领导方法和领导艺术,才能够真正提高领导工作的绩效。

10、一般地说,社会问题均具有公共特征,但它们并不都是公共政策问题

答:对的。政府要解决的问题显然都是社会公共问题,但政府不可能也没有必要去解决一切社会公共问题。政府关心并付诸行动解决的哪些问题,是属于政府管理范围、政府有能力解决且列入工作议程的社会公共问题。

11、政策的导向,是行为的导向,也是观念的导向。

答:公共政策是规范人们行为的准则,它倡导人们应该按照什么原则做什么事而不能做什么事,这必然会对社会观念产生巨大影响,尤其在体制变革的年代或制度创新时期,这种影响会更大。

12、公共政策的调控功能,常常表现出特有的倾斜性

答:对的。因为政府目标在不同时期有不同的侧重点,政策要围绕政府目标的侧重点。政府要在满足整体利益的前提下,优先对某一领域、某一些利益全体施加保护或者采取促进性措施,使之得到充分发展,这些措施往往是倾斜政策的重要内容。

13、政策首先必须具有政治可行性。

政府的政策,是统治阶级意志的表现,反映了整个统治阶级的根本利益。与此同时,作为社会成员行为准则的政策,又必须反映和代表那些具有共同经济地位的绝大多数人的共同要求和愿望。

14、科学分类的方法很多,其中有代表性的有两种:一是以人为对象的品位分类,二是以工作为

对象的职位分类,近年来正呈现相互融合的趋势。

15、有行政法制,并不等于有行政法治。

答:行政法治强调的是依法平等、依法限制、依法负责,这是民主社会和民主制度下治国的方式,而且只有在民主政治和行政体制下方能实现。在专制制度下,个人的意志凌驾于法律之上,言出法随,不可能有真正的法治。

16、控制行政权与保障公民权益是一致的。

答:因为只有行政权的行使限定在宪法和法律的范围内,公民的权益非经正当的法律程序和充足证据不受剥夺,一切非法的侵害都能得到公正、合理的救济,才能真正保护公民权利,才能最终换取公民对政府的信任、认同和支持。

17、行政行为的基本规则是:“凡法律未允许的,都是禁止的”。

答:对于行政主体来讲,凡是法律未允许的,都是禁止的,这一规则与民法中“对于公民个人来说,凡是法律未予以禁止的,都是允许的”规则相对应,体现了现代法律对于人民与政府关系的确认和理解。在现代社会,之所以强调这一规则,是因为:政府的权力来源于人民的授予,政府权力的行使应在授权的范围内活动。

18、行政行为可分为两种:一是羁束行为,一是自由裁量行为。

答:羁束行为是指行政机关在行使行政权时,法律与法规对行政权的行使有严格的规定,行政机关必须样遵照执行,不得违反。自由裁量行为是指行政机关在行使行政权时,法律、法规对行为的范围、方式、程度等未作明文规定,或未作严格规定,行政机关可以根据自己的判断,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作适当的选择。

三、简答题

1、公共行政的客体(P13)

公共行政的客体即公共行政的对象是公共事务。公共事务依据其范围的大小可以分为四类:国家事务、地方事务、共同事务和公民事物。国家事务是全国性统一的行政事务。共同事务是涉

及区域较广、涉及利益集团较多、跨行政区域、需要多方面协调的事务。地方事务是指地方性的行政事务。公民事务是涉及公民个人权利的事务。

2、公共行政的范围(P14)

公共行政的范围是指对公共领域的管理。公共领域包括基本公共产品领域和混合公共产品领域。私人领域不属于公共行政的范围。市场机制的作用是覆盖全社会的,是对国民经济的基础性调解,政府机制的作用也是覆盖全社会的,但是,政府权威是对市场机制解决不了的问题的政府调节,社会自治机制则是对市场机制和政府机制的补充,是对政府机制的市场机制都解决不了的问题的一种解决方式。

3、公共行政的原则(P15)

公共行政的原则是法治原则、服务原则、效率原则三者的统一。

(1)法治原则。市场经济是法治经济,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公共政府是依法行政的政府。

(2)服务原则。公共行政必须为公民服务、为纳税人服务。政府是公共的政府,政府公务人员是人民的公仆。公共行政的经费来自于人民群众即纳税人所缴的税费,因而,政府要为人民群众和纳税人提供最佳的服务。

(3)效率原则。公共行政要讲求经济、效能与质量三者的统一。经济,就是用较少的人力、财力与资源取得优质的公共服务。效能,就是行政活动要追求社会效益的最大化,做到行政活动的公平和公正。质量,就是行政活动要做到方便人民群众,办事程序简便公开,让人民满意。4、公共行政的作用(P16)

公共行政的作用主要有如下四个方面:导向作用、管制作用、服务作用、扶助作用。

(1)导向作用是公共行政的核心作用,是政府“领航”和“掌舵”职能的具体体现。

(2)管制作用就是政府发挥其权威性、强制性的公共管理能力,以便协调处理各种社会关系与利益,维持社会的良性运行。

(3)服务作用是政府提供公共产品、兴办公共事业、提供公共设施的作用,其目的是为了

服务于社会,维持社会的正常运行与长远发展。

(4)扶助作用是政府在发展贫困地区、对弱势集团与群体给予帮助方面的功能。

5、政府经济职能的内容(P41)

经济职能是现代国家公共行政的基本职能之一,一般包括几下几方面的内容:

(1)宏观经济调控,保证总需求与总供给的平衡和国民经济总体结构的合理性,促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良性循环。(2)区域性经济调节,搞好区域性生产力布局,保证资源配置的有效性。(3)国有资产管理,通过向国有企业派驻监事会主席和财务总监等手段,对国有资产进行资产管理,保证国有资产的保值和增值。(4)微观管制,通过法律、法规对微观经济主体的经营情况进行监控,防止消极行为的出现与泛滥,保障市场机制的健康运行。(5)组织协调全国的力量办大事,即规划并组织实施国家的大型经济建设项目。

6、公共行政环境的特征(P37)

公共行政环境的特征主要有四个方面:一是广泛性。公共行政环境是行政系统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外部要素的总和。二是复杂性。公共行政环境是一个复杂的开放系统,它对公共行政的影响与作用是广泛而复杂的。三是差异性。构成公共行政环境的综合要素,对行政主体来说没有一个是完全相同的。四是变异性。构成公共行政环境的一切外部要素都处于不断变化之中。

7、行政体制的内涵(P71)

行政体制通常与国家的立法体制、司法体制相对应。行政体制包括广泛的内容,如政府组织机构、行政权力结构、行政区划体制、行政规范等,其核心是政府的机构设置、职权划分以及运行机制等。

8、行政权力的主要种类(P77)

一是立法参与权,指政府参与立法过程的相关权力。二是委任立法权,指立法机关制定一些法律原则,委托行政机关制定具体条文的法律制度。三是行政管理权,政府的基本职责,就是代表国家管理各种公共事务,行使行政管理权。四是司法行政权,指政府依据法律所拥有的司法行

政方面的权力。

9、行政领导特征(P108)

行政领导具有法定性、权威性和协同性三大特点:

(1)法定性,行政领导的职权由宪法和法律所赋予,领导者必须在宪法和法律的范围内行使职权,决不能滥用权力。(2)权威性,行政领导的职权受法律的认可和保障,因而具有强制性。(3)协同性,行政领导有赖于下级和群众的支持和认同,有赖于领导者和被领导者的互动和协作。

10、行政领导者的理事艺术(P137)

行政领导的理事艺术与行政管理的绩效有着最为直接的关系,它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善于把握住工作的中心,善于按照重要性和紧迫性排出工作的轻重缓急,集中主要精力和主要资源去完成事关全局的任务。抓大事、顾全局是行政领导理事艺术的重点。

(2)工作要有计划性、系统性,注重各个阶段各个环节之间的照应和连接,注重上下左右的配合和协作。

(3)抓骨干,让骨干去干。行政领导者要超脱,要善于用人,抓头头,让头头去抓具体工作;抓骨干,让骨干去干业务工作。

(4)解决问题务求实效。行政领导者要狠抓落实,注重监控、评估和考核。

11、公共政策的基本功能(P144)

公共政策具有导向、调控和分配等基本功能。

(1)导向功能。为解决某个政策问题,政府依据特定的目标,通过政策对人们的行为和事物的发展加以引导,使得政策具有导向性。

(2)调控功能。公共政策的调控功能,是指政府运用政策,对社会公共事务中出现的各种利益矛盾进行调节和控制所起的作用。

(3)分配功能。公共政策应具有利益分配功能,将那些满足社会需求的资源向谁分配?如

何分配?什么是最佳分配?

12、公共政策分析的内涵(P146)

答:公共政策分析是指依照政策方案与政策目标之间的关系,及其可能产生的多种结果与相关规则,在各种已知备选方案中确定一个最好的政策方案的过程。公共政策分析的基本框架如下:(1)公共政策问题的认定(2)公共政策方案的制定与通过(3)公共政策内容的实施(4)公共政策效果的评价

13、人事行政的地位与作用(P176)

答:人事行政是立国之根、治国之本、富国之道、强国之基,在政府管理中处于关键和核心的地位。

(1)人事行政是建立和巩固国家政权的保证,不论政体如何,国情怎样,人事行政在政权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都同样重要。

(2)人事行政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改革人事制度、开发人才资源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张的重要动力。

(3)人事行政是民主政治建设的重要内容。人事行政作为民主政治建设的重要内容,对加强民主政治建设具有重要作用。

(4)人事行政是经济全球化条件下激烈竞争的战略制高点。很多国家在大力开发本国人才资源的同时,纷纷采取一系列措施吸引国外人才,导致以人才争夺为焦点的国际竞争日益激烈。

14、人事行政的基本原则(P178)

(1)以人为本的原则。(2)党管干部的原则。(3)任人唯贤的原则。(4)德才兼备的原则。(5)适才适用的原则。(6)科学分类的原则。(7)公正公平的原则。

15、人事行政的运行机制(P181)

(1)竞争机制。建立竞争机制,要把竞争精神体现到人事管理的各个环节,并形成一套行之有效的竞争办法和措施。

(2)激励机制。建立科学的激励机制,要坚持物质激励和精神激励相结合,并以精神激励为主,在坚持正向激励的同时,注意惩罚等反向激励的作用。

(3)更新机制。更新机制的内容包括制度更新、人员更新、素质更新等方面。

(4)法制机制。法制是人事行政现代化的重要目标。要健全人事法律法规体系,这是实行人事法制的基础和前提。

16、公共财政的含义(P200)

公共财政是指市场经济中政府为满足社会公共需要和纠正市场失灵而进行的经济活动,具体表现为国家行政机关为履行行政职能、开展公务活动而进行的资金收支与管理活动。公共财政主要包括公共选择、公共收入、公共支出、财政体制和财政政策等内容。

17、公共财政的功能(P202)

(1)财政收入功能。政府要向社会提供公共服务,必须从社会取得一定的收入,这种收入的主要形式是税收。

(2)财政支出功能。财政支出功能主要是确保政府履行政治、经济和社会各项职能,满足社会公共需要。

(3)财政调控功能。国家可综合运用预算、税收、国债、转移支付、补贴等财政手段,发挥财政政策见效快、作用强的特点,对经济运行实行宏观调控。调解经济运行,促进经济的稳定增长。优化资源配置,促进经济结构的合理调整。调节分配关系,保持社会的公平和稳定。

18、法治行政的内涵(P229)

包括三个要点:(1)依法平等。法律在政府和公民之间无所偏袒,政府不能享有不必要之特权,政府和公民一样负有相同的法律义务和责任。(2)依法限制。政府之一切行为必须遵守法律,不得违法逾越。(3)依法负责。政府机关或公务员如有不当行政行为,侵害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应承担违法的法律责任。

19、行政法治的作用(P230)

答:厉行法治,依法行政,是现代社会公共行政的普遍原则,是人类文明进步的表现。行政法治的作用在于维护行政秩序,保障公民权益和制约政府。

(1)维护行政秩序。法治意味着一种良好的社会法律秩序。

(2)保障公民权益。行政法治的最终目标在于尊重和保障人权,保障公共利益。在民主社会,行政权本身不具备特殊利益,其目的在于保障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

(3)制约行政权力。行政法治的根本意义在于制约和监督行政权力,国家受法律的约束,这是法治的精髓。

20、公民对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监督,其形式是多样的,主要包括?(P256)

(1)批评和建议。公民对于国家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确点、错误或违法、失职行为,有权以书面或口头形式,或直接或间接向其提出批评,并要求其改正;对其工作中的缺陷、问题、不足,有权提出改进或改善的建议。

(2)控告。控告是公民的一项民主权力。

(3)检举和举报。公民可通过向国家有关机关或部门检举、揭发、举报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违反党纪、政纪,以及违反国家法律、法规等违法犯罪行为,依法进行监督。

(4)申诉。公民对于行政机关所作出的影响其权益的处分、处理决定不服,可以向有关部门提出申诉,要求重新处理。

(5)信访。信访监督是人民群众通过来信、来访等形式向有关党政机关就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职位行为和非职务行为提出意见、建议、要求、批评、控告、申诉、检举、举报,从而间接监督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一种制度。

四、论述

1、结合实际,谈谈中国行政体制改革的成效和基本经验(P100、101)

改革开放以来,为适应经济体制改革的需要,中国行政体制改革不断深化,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也积累了宝贵的经验,成效主要有:

行政体制改革推进了民主政治建设的进程。

行政体制改革促进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改革开放以来的二十多年里,中国国内生产总值(GDP)的增长率始终保持在7%以上,平均增长率为9.8%,创造了世界经济中一个大国持续发展的奇迹。

行政体制改革提高了政府管理水平和行政效率,政府从过去不讲成本到讲成本,从不讲效率到讲效率,从不讲服务到服务型政府。

行政体制改革提高了公务员素质,密切了政府与人们群众的关系。

基本经验包括:

中国的行政体制改革要体现中国特色。

行政体制改革要服从和服务于国家经济建设的大局。

行政体制改革要与经济体制改革和其他各项改革配套进行。

行政体制改革要加强领导,上下联动。行政体制改革牵涉面广,矛盾多,难度大,必须有坚强的领导,自上而下,上下联动,依靠群众,分步实施;既要有明确的指导思想、目标和原则,又要步子稳妥,措施得力,不断取得阶段性的成果。

2、论述公务员职业道德与行为规范(P195-199)

公务员职业道德是指同执行公务的活动紧密相联的,具有公务员职业特征的道德规范的总和。它是公务员在统治阶级思想指导下,经过共同工作和职业训练所形成的职业心理、习惯、行为方式和群际关系的准则。

公务员职业道德建设的内容十分丰富,通常包括职业理想、职业精神、职业责任、职业作风、职业品德、职业荣誉感和职业纪律等。搞好我国公务员职业道德建设,应做到如下方面:1.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树立职业理想和职业精神

2.以让人民满意为原则,建立职业道德责任感和职业作风

3.弘扬传统美德,吸取先进文明,不断提到职业品德水准

4.创新道德建设方法,增强道德的约束力,提高遵守道德的自觉性

公务员行为规范

公务员的行为规范是指国家各项规章制度中关于公务员行为的规定,是对公务员行为的外在约束形式

1.政治行为规范

2.工作行为规范,即公务员在执行公务活动中的行为准则和要求

3.廉政行为规范,即公务员廉洁行政方面的准则要求

4.社会公德规范,社会公德规范体现在工作和个人生活的各个方面

3、论述行政监督的意义(400-500字)P242-244

加强行政监督,已经成为保障人民权益,促进民主政治,防止与遏制行政腐败的一个重要措施。

1.完善宪政体制

我国《宪法》明确规定:“一切国家机关和武装力量、各政党和社会团体、各企业单位都必须遵守宪法和法律。一切违反宪法和法律的行为,必须予以追究”实现这一规定就需要有一套相应的、切实可行的制度,其中之一就是进一步明确各国家机构的职责权限及其相互关系,建立一套适合我国国情的制约监督机制。因此,在现代社会,全力监督与制约制度和民主选举制度,是构成民主宪法制度的两大基石。

2.制约行政权力

权力的负效应一旦出现,就会给社会带来极大的危害:一方面直接破坏经济秩序,导致经济损失;另一方面容易引起社会动荡和政治的不稳定。所以,任何时代、任何国家的政府都试图尽量防止和减少权力的负效应的发生,其中最主要的方式就是加强对行政权力的制约和监督。因此,加强行政监督是制约行政权力膨胀和使行政权力行使规范化的一个重要途径和方法。

3.遏制腐败现象

我国行政官员中存在的腐败现象,如贪污受贿、谋取私利、以权谋私、走私贩私、执法犯法等,这些腐败行为和腐败现象极大地损害了党和政府在人民群众中的威信和形象,动摇了人民群众对和政府的信心,因此,通过行政监督揭露行政官员的腐败行为,严惩腐败行为,才能真正维护政府的廉洁,改善和加强政府与人民群众的关系。因此,加强和强化行政监督,是铲除腐败、使政府清正廉洁的重要保证。

4.落实民主行政

行政监督是民主制度的有机组成部分,是民主政治发展的必然要求。没有监督,任何民主制度的实现都是根本不可能的。监督对于民主制度的稳定、健康发展起着保证和促进作用。所谓民主行政亦即依民意的行政,为民服务的行政,公民参与的行政。

5.提高行政效率

监督是提高行政效率的一个有效办法,通过行政监督,可以使行政人员提高其工作的责任心,促使他们努力工作,奋发向上,提高工作效率;通过监督,对行政人员工作中存在的官僚主义、拖拉作风等行为进行批评或惩戒,促使其从根本上改变工作作风,提高办事效率。

4、论述中国行政改革与行政发展的成就(P342-345)

经过改革开放以来二十余年的探索,我国的行政改革与行政发展无论是理论上还是实践上都取得了重大突破:

1.以邓小平行政理论为知道,对我国行政改革与行政发展的内容、目标、原则、途径等有了清

醒的认识和正确的选择。

2.对传统认识制度进行了根本性的变革,初步建立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国家公务员制度,在建立

高素质专业化的行政管理干部队伍方面迈出了重要一步。

3.对传统的政府职能体系进行了实质性的调整,形成了崭新的职能体系,政府职能设置趋于科

学、合理。

4.政府管理由“人治”走向“法治”,逐步实现了以行政手段为主向经济手段与法律手段相结合的根

本性转变。

5.从严治政力度不断加大,行政监督机制不断健全和完善,反腐倡廉取得重大成就。

6.对传统的低效高价政府进行行政观念、行政技术和管理方法的改造,在行政管理民主化、科

学化方面迈出了可喜的步伐。

18春《文学概论》作业-4

18春《文学概论》作业-4

一、单选题 1. (4分)诗歌创作乃是诗人心灵与外在景物相互触发、彼此整合的过程。这个观点,一般称为 () ? A. “感物”说 ? B. “养气”说 ? C. “胸有成竹”说 ? D. “镜子”说 纠错 得分: 4 知识点:文学概论 2. (4分)“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此语出自() ? A. 白居易 ? B. 柳宗元 ? C. 周敦颐 纠错 得分: 4 知识点:文学概论 3. (4分)文学作品反映社会生活、传达作家体验所达到的准确清晰与概括深刻的程度,这是文学作品的 ? A. 创造性 ? B. 真实性 ? C. 倾向性

? D. 艺术性 纠错 得分: 4 知识点:文学概论 4. (4分)朱光潜认为文章的“第一件要事”是() ? A. 情感体验 ? B. 声音节奏 ? C. 语词形式 ? D. 逻辑结构 纠错 得分: 4 知识点:文学概论 5. (4分)在文学活动中,主体从对象的感性形式上直接把握其内在蕴含与意义的思维方式和心理能力,称为() ? A. 艺术直觉 ? B. 艺术灵感 ? C. 艺术想象 ? D. 艺术情感 纠错 得分: 4 知识点:文学概论 6. (4分)文学的整个活动过程一般是指() ? A. 创作出版、发行传播与消费接受

? B. 创作出版、发行传播与流通收藏 ? C. 创作出版、复制生产与消费接受 ? D. 创作出版、发行传播与购买占有 纠错 得分: 4 知识点:文学概论 7. (4分)从近代叙事观念来看,最重要的叙事作品样式是( ) ? A. 电影文学 ? B. 电视文学 ? C. 戏剧 ? D. 小说 纠错 得分: 4 知识点:文学概论 8. (4分)西方文学史上第一个自觉的文学思潮是() ? A. 浪漫主义 ? B. 现实主义 ? C. 古典主义 ? D. 现代主义 纠错 得分: 4 知识点:文学概论 9.

公共行政学(考试重点)

一、单项选择题 1、在西方,最早提出行政概念的是(亚里士多德)。 2、公共行政的首要特点是它的(公共性)。 3、中国的公共行政的最大特点是(中国共产党领导政府)。 4、称之为“人事管理之父”和行为科学的先驱者的是(欧文)。 5、发表了公共行政学的开山之作《行政之研究》的是(威尔逊)。 6、伍德罗·威尔逊在《政治科学季刊》上发表了公共行政学的开山之作(《行政之研究》),它标志着公共行政学的产生。 7、德国著名的政治学家、社会学家、经济学家和宗教学家马克斯·韦伯提出(官僚制理论),因而被称为“组织理论之父”。 8、20世纪30年代,古立克把管理职能概括为(领导、决策、组织、指挥、协调、人事、预算)。 9、1926年怀特出版了世界上第一部大学公共行政学教科书:(《行政学导论》)。 10、我国最早提出学习行政学的是(梁启超),他于1876年在《论译书》中提出“我国公卿要学习行政学”。 11、我国第一部行政学著作是(《行政学的理论与实际》)。 12、提出立法、司法、行政、考试和监察五权分立思想的是(孙中山),他建立了五院分立制度。 13、1926年出版了世界上第一部大学公共行政学教科书《行政学导论》,它的作者是(怀特) 14、我国第一部行政学著作《行政学的理论与实际》的作者是(张金鉴) 1、公共行政环境的(特殊性)首先表现在各种公共行政环境之间的差异性上。 2、美国哈佛大学教授(高斯)最先提出对公共行政环境问题进行研究。 3、公共行政生态学的代表作《公共行政生态学》于1961年发表,该书的作者是(里格

斯)。 4、融合型的公共行政模式存在于(农业社会)。 5、里格斯认为处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过渡期间的一种公共行政模式是(棱柱型)。 6、衍射型的公共行政模式存在于(工业社会)。 7、按照里格斯的划分,棱柱型是(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过渡期间的公共行政模式)。 8、高斯发表于1936年,提出了公共行政和公共行政环境之间的关系问题并予以研究的行政学论著是(《美国社会与公共行政》)。 1、公共行政学研究的核心问题是(政府职能)。 2、政府为公众服务的服务性特点首先表现在其(非赢利性)上。 3、我国于1998年又进行了机构改革,改革后的国务院原40个部门减为(29)。 4、政府只是充当“守夜人”的角色,也就是“夜警察”的角色的时期是(自由资本主义时期)。 5、政府由“守夜人”变成“社会主宰者”的时期是(垄断资本主义时期)。 1、行政体制的核心问题是(上述三者,即ABC)。 2、行政体制的滞后性是由其(稳定性)演变而来的。 3、内阁制,起源于18世纪的(英国)国,后来为许多西方国家所采用。 4、总统制,起源于18世纪末期的(美国)国,是以总统既为国家元首,又为政府首脑的中央政府组织形式。 5、法国第五共和国宪法所确立的一种中央政府体制是(半总统制)。 6、委员会制又称合议制,起源于19世纪中期的(瑞士)。 7、英国地方政府形式是最典型的(自治体地方政府)体制。 8、典型的行政体地方政府是(德国)国的地方政府。 9、对于一般的省、市、县、乡而言,实行民族自治的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自治乡就是(特殊型)的行政区。

社会学概论知识点

社会学概论知识点整理 第一部分导论 一、名词解释 (1)涂尔干所说的“社会事实”:(教材p17) 涂尔干认为“社会事实”在人们以外,但是却对人们施以控制。社会事实应在其自己的范围内进行研究。涂尔干认为,要用其他社会事实来解释社会事实,而不是用生理的、心理的特征来解释。(例如,法律可以说仅仅是一些词句,但人们的行为体现出法律是可以感知的、是真实的。根据涂尔干的观点,如果要理解社会法律的含义及其发展,就必须考察社会的宗教。) (2)芝加哥学派:(教材p18) 19世纪后期至20世纪前期,芝加哥大学居于社会学研究与训练之中心地位持续了多年。这一时期,芝加哥大学的研究者们被统称为“芝加哥学派”。 (3)中层理论:(教材p19) “中层理论”居于狭隘的“专门理论”和广泛的“总体理论”之间,前者关注于社会生活的单一方面,后者则试图无所不包地解释广泛的社会因素是如何结合在一起的。罗伯特·莫顿的“中层理论”比较容易用实验证明。 (4)社会学想象力:(教材p32) (5)自变量/因变量概念:(教材p39) 某些可能性原因或者解释性变量被称为自变量,其结果是因变量。 (或者:因变量是研究者想要解释的变量,自变量是其可能的解释。) (6)虚假相关:(教材p40) 不以因果关系为基础的相关被认为是虚假相关。(即:某些相关性是有效的,但是由此得出的结论却是错误的。例如,在医院比在家中有较高的死亡率,但这并不意味着医院会导致死亡。) 一、简答题 社会学研究的六个阶段(教材p43) a、第一阶段:仔细地陈述要研究地问题并且提出假设以供调查研究。 b、第二阶段:进行研究设计 c、第三阶段:按照研究设计收集资料 d、第四阶段:依据假设分析资料 e、第五阶段:解释调查结果并且得出结论 f、第六阶段:公开发表调查结果 二、论述题 (1)试述功能主义、冲突论、互动论三种主义的观点,并用三种观点分析具体问题。 三种主义的观点: a、功能主义:(教材p21/121) b、冲突论: c、互动论: (2)涂尔干、韦伯的基本思想。

汉语言文学文学概论知识点整理

名词解释 1.文艺学:研究文学及其规律的学科统称文艺学,它是一门以文学为研究对象,以揭示文学基本规律,介绍相关知识为目的的学科,属于人文学科的畴。 2.文学理论:文艺学的分支之一,以文学的基本原理、概念、畴以及相关的研究法为研究对象,并将分析研究文学的普遍规律作为其根本任务。 3.文本:文本是指由作者写成,而有待于阅读的单个文学作品本身。艾布拉姆斯提出文学作为一种活动是由作品、作家、世界、读者等四个要素组成的。 4.文学价值:文学价值是文学作品满足人和社会需要的属性,是由作家和读者共同创造的,主客观统一的产物,主要包括认识价值、伦理价值、审美价值等。 5.文学价值的“真”:文学价值的真,是指文学要通过合乎艺术规律的式,将社会的真实状况、人生的真正面目、作家的真诚体验等表现出来。 6.文学价值的“美”:文学价值的美,是指文学在真和善相统一的基础上,满足人们对美的追求和需要,给人精神上的愉悦。 7.文学的功能定义:文学功能是文学价值属性的实际反映和体现。文学功能存在的在依据是文学的价值。文学的功能不是孤立地存在的,它存在于功能的系统之中。 8.文学创作(创作过程):是指作家从产生创作动机和创作冲动到完

成艺术构思和艺术传达的过程。(这也是一部文学作品从在心理体验到外在形式的形成过程。) 语言呈现:是作家将构思成熟的艺术形象用语言表达出来的过程。(eg:眼中之竹到胸中之竹到手中之竹。眼中之竹山是指客观存在的竹子,而胸中之竹则是艺术构思过程中的艺术形象,至于手中之竹,已经是经过艺术传达之后的竹子,是画在纸上的画图,是最终完成的作品。) 国维的隔与不隔:“隔”意思则是指艺术技巧使用的很拙劣,以致不能有效地调动读者情感,并使之升华为艺术情感。“不隔”第一层含义是说文字运用得恰到好处,是读者能够直接体会到诗词中蕴含的涵而感不到丝毫的文字障碍。第二层含义是指用直书其事的式作诗,不堆砌典故,使人不劳猜想就直接感知诗中蕴含的情感。(池塘生春草不隔,“家池上,江淹浦畔”,隔) 文学创作过程(创作动因、艺术构思、语言呈现)、文学创作心理机制(艺术直觉、艺术情感、艺术想象、艺术理解)、文学创作的主体条件和追求(作家与生活体验、思想道德修养与文化艺术素养、创作个性与独创性、创作自由和社会责任) 创作动因:创作动因是指作家生活体验积累到一定程度时产生的创作驱力,包括创作动机和创作冲动。这是文学创作的开端。 9.创作动机:创作动机是指作家从事具体创作活动的目的。作家有某种思想感情需要传达,或要赞美、批评某种现存事物,或要互换某种新的社会变革等,心中有所积郁,不吐不快,于是产生了创作动机。

公共行政学重点

行政学 一、名词解释 1.公共行政依法运用公共权力、承担公共责任、解决公共问题、保障公众利益,满足公众需求 的一种最为广泛、最为经常、最为直接的国家行为。 2.管理幅度又称控制幅度,是指一名主管人员所能够直接领导、指挥和监督的下级人员或下级 部门的数量及范围。 3.首长制又称部长制或独任制,指行政机关权力交由行政首长一人负责,并同时承担全部领导 责任的组织体制。 4.文书主义原则行政系统内部的信息流动主要以文书的形式记录、传递和保存,即对现代行政 组织做出的各种结论、处理结果、指令等,至少是最后的决定,都要全部以文书的形式表示、记录、保存下来。 5.行政复议指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认为行政行为主体的行为侵犯其他合法权益,向法定的 行政复议机关提出复议申请,受理申请的机关对原处理决定进行重新审查并做出相应决定的行为。 6.社会监督指社会舆论、公民、公民团体、社会组织等社会行为主体,依据法定的权力,必要 时经过法定的程序,对政府及其官员实施的监督。 7.行政责任是指政府及其构成主体行政官员(公务员)因其公权地位和公职身份而对授权者和 法律以及行政法规所承担的责任。 8.行政诉讼是指因违反行政法规而引起的诉讼,主要包括行政机关及其官员因行政行为违法或 者侵权、失职以及公民因违反行政法规而受到的诉讼。 二、问答 1.行政权力和其他政治权力的关系1)行政权力和立法权力的关系。同属于国家权力,区 别:①权力的性质和作用结果,立法权力是多数人向少数人的集中;行政权力则是由少 数人向多数人的扩散。②权力的功能,立法权力制定国家的法律和政策,根据社会发展 的情势和规律,概括出社会活动和各种集体行动的准则与规则;行政权力执行国家法律, 推行政府政策,其作用在于将立法权力确定的制度规则和一般准则再具体应用于行政管理 的对象。③权力的价值原则,立法权力追求民主,行政权力追求效率。2)行政权力和司 法权力。同属于国家权力,差别:①权力运行方向不同。行政权力自上而下的,司法权 力平行性制约②主体在权力体系中的独立性不同。行政权力的下级主体受上级的指挥与 控制,司法权力的各级主体则独立行使审判权。③权力的作用和功能不同。行政权力积 极主动地实现国家意志,司法权力消极被动地保障国家意志的实现不受干扰。④权力的价 值原则,司法权力追求民主,行政权力追求效率。3)区别在不同社会制度下表现不同。 ①权力的目的不尽相同。行政权力的目的在于执行国家意志。政党权力的目的则是执行本 党集体的意志,其所要实现的目的只能代表社会当中部分人的利益。②权力结构不同。行 政权力是国家权力运行回路的一部分,政党权力自成回路。③权力的合理合法程度不同。 行政权力国家权力组成部分,天然的合理而且正当的执行国家意志。政党权力集团性权力, 法律专门规定,其合理性和正当性也是有限的。④权力客体不同。行政权力的客体是整个 社会,而政党权力的客体党内。⑤权力手段不同。行政权力拥有暴力威慑的后盾,且主要 通过法律手段行使权力,而政党则依靠意识形态等符号力量,主要通过纪律手段行使权力。 2.我国公务员制度特点。⑴我国公务员制度是在传统干部人事制度的基础上逐步建立起来 的,目的是建立一个有生机和活力的政府;⑵我国公务员制度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党 的基本路线;⑶我国公务员制度坚持为人民服务的宗旨。⒉与我国传统干部人事制度相比, 我国新的公务员制度的特点⑴体现了分类管理原则;⑵建立了新陈代谢制度;⑶强化了激 励竞争机制;⑷健全了廉政勤政约束制度。

[笔记]《社会学概论新修》重点概念

[笔记]《社会学概论新修》重点概念《社会学概论新修》重点概念 《社会学概论新修》重点概念汇总 第一编社会运行概述 1(社会学定义: 社会学是关于社会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的条件和机制的综合性具体社会科学。 2(社会指标、社会指标体系: 社会指标,是衡量社会运行和发展过程的综合的质量和数量的标准。 社会指标体系,是指为综合反映和说明社会或某一方面社会状况而设计的一组具有内在联系的社会指标。 3(当前中国社会要实现良性运行,应注意创造哪些条件,研究哪些问题, 1)人口条件是社会运行的基础条件之一。一般的说,数量适度、质量合格、结构合理的人口是社会良性运行的必要条件。 2)生态环境条件是社会运行的另一个基础条件。人类与其生存环境的协调发展,同样是社会良性运行、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条件。保护生态环境与控制人口一样,是我国基本国策。 3)经济条件是社会运行的决定性条件。要实现社会的良性运行,必须有生产力的巨大发展。 4)社会运行的政治条件。就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来说,政治状况如何,对社会运行有直接的影响。 5)社会运行的文化与心理条件。如果我们把人口、环境、经济等条件视为社会运行的物质条件,那么文化心理条件则可视为一种精神条件。 6)转型加速期和转型效应。 7)迟发展社会与迟发展效果。

4(社会运行机制: 社会运行机制是指人类社会在有规律的运动过程中,影响这种运动的各组成因素的结构、功能及其相互联系,以及这些因素产生影响、 发挥功能的作用过程和作用原理。 5(科塞:“社会安全阀”机制: 社会安全阀机制:让冲突在一个社会中制度化是非常必要的,它能化解或减弱冲突的力量,使之不至于发展到对社会造成严重震荡的程度,从而保证必要的社会整合。 6(社会整合之:“认同性整合”、“互补性整合”: 认同性整合是以共同利益为基础的,当人们将某一种利益与自己的个人利益紧密相连、产生一致性认同时,就会努力去维护这种利益,甚至不惜牺牲个人利益。在共同利益的引导之下,社会成员将会凝聚为一个联系十分紧密的社会整体,这就是认同性整合。 互补性整合是建立在特殊利益基础之上的,是由于社会成员、社会群体之间的异质性和相互需要而产生的相互依赖关系,这种依赖关系促使社会成员、社会群体凝聚为社会整体。 7(社会运行的激励机制: 社会运行的激励机制是指社会有机系统为引导社会成员的行为方式和价值观念,按设定的标准和程序将社会资源分配给社会成员或社会群体,以实现其认同的社会目标的作用原理和作用过程。简言之,激励机制就是社会引导其成员行为方式和价值观念的过程。 8(社会运行的控制机制(社会控制): 社会控制是指社会通过各种因素,运用各种方式,调动各种社会力量,促使社会个体和社会群体能有效的遵从社会规范,从而达到维持社会秩序,实现社会运行目标的目的。 9(社会保障:

文学概论知识点整理

1.再现论与表现论 再现论:文学是对现实的模仿,具有实践性。亚里士多德是再现论的奠基人。在中国,最早的文学作品是《二言弹歌》,“断竹续竹,飞土逐肉”再现当时人类的生存环境。 优点:①对文学艺术的源泉做出了唯物主义的解释。 ②十分重视文学艺术的认识价值。 ③引导作家深入生活。 缺点:①没有分清艺术与科学的界限,认为两者的本质都是给人以真知,只不过科学是以概念来把握生活,文学以形象来反映生活。 ②艺术创作的目的是为了逼近生活,以忠于现实,逼肖现实作为创作于批评 的最高标准,忽视作者对生活的情感体验。 表现论:文学是心灵的表现。如中国文论中意境的范畴,有我之境与无我之境。外国文论应追溯到柏拉图,他的“迷狂说”是表现论的理论基础,认为文学艺术陷入迷狂。真正对此理论作出贡献的是康德,认为知、情、意三者同样重要,作者主要表现情感。康德的表现论是是有审美标准的,理性的。此外还有弗洛伊德的“冰山理论”。 优点:重视创作主体的能动作用,揭示了文学与科学的区别,指出文学不属于认识而属于情感领域。 缺点:①把主观与客观完全对立起来,割断情感与外部世界的联系,导致创作中情感源泉的枯竭。 ②把情感与认识对立起来,割断了情感与理智的联系,导致创作中一味的情 感的宣泄。 ③把表现与规范对立起来,把表现等同于天才、灵感。 2.文学审美的特殊性 文学审美的特殊性表现在: 1)整体性:表现在两个方面,在文学中,生活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在文学中,人是一个活 生生的生命整体。例如《杜十娘怒沉百宝箱》,以外写内的文学手段,通过人物行动、外貌等表现人物的心理,杜十娘的出身青楼,对爱情的渴望,以及遇人不淑的事件决定了杜十娘必死的结局。又如在《红楼梦》中,林黛玉身在封建社会,其地位与性情以及过分看重爱情,注定她的宿命。在列夫·托尔斯泰的《安娜·卡列尼娜》中安娜未得到爱情暗示了她的死亡。 2)形象性:事物的外形是怎样的,抓住外在具体的东西。可以以外写内,例写“愁”,将 情感化具体形象,切忌将情感抽象化,或长篇大论,应找具体“意象”,融入主体感情。 3)情感性:文学以人为中心,人是有思想有感情的。而且文学形象带有主体创作色彩,文 学是有情感的价值趋向与判断,没有纯客观的形象。例如“一切景语皆情语”。审美主体将情感移情到审美客体上。 4)无功利性:文学有求真、从善的功能,最终为了求美,这里的美指的是崇高的美,壮美。 例如悲剧,美在其悲剧性,表现主人公的抗争性。文学不追求直接的功利性,而是追求情感的体验,例如歌德诗体小说《少年维特之烦恼》,艺术影响很大,艺术追求积极健

(完整版)公共行政学考试重点(张国庆)

第一章绪论 第一节公共行政学概说 一、公共行政学涵义 公共行政学:又称行政学、行政管理学,是指关于公共行政制度或行政体制及其运行机制的合法性、合理性、有效性、发展性的比较系统的思想、理论、逻辑、知识、方法的体系。二、公共行政学的研究对象与学科目的 公共行政学的研究对象、学科功效、学科目的? ⒈研究关于建立和完善国家行政制度的理念、理论和方法;⒉研究关于提升政府公共行政管理的水准和行政效率的思想、途径和方式⒊为政府公共行政管理提供系统的理论依据、论证方法、实证技术,为国家行政发展和发展行政提供专业性意见;⒋全面培养政府公务员,尤其是行政通才。 三、公共行政学的研究范畴与研究方 公共行政学的基本研究范畴? ⒈怀特将行政管理学的范畴归纳为组织原理、人事行政、财务行政、行政法规。⒉古立克“七环节”理论,即计划、组织、人事、指挥、协调、报告、预算。⒊张金鉴“15M“理论,即目标、计划、人员、经费、物材、组织、方法、领导、激励、沟通、士气、协调、及时、空间、改进。⒋一般来说,行政管理学的基本研究范畴主要有:行政原理、行政职能、行政权力、行政组织、人事行政、行政领导、行政决策、行政计划、行政程序、行政执行、行政技术、行政行为、行政效率、机关管理、公共财政、物材行政、行政责任、行政监督、行政道德、法制行政、行政改革、行政能力、行政发展。 公共行政学常用的研究方法? ⒈逻辑分析方法;⒉法规分析方法;⒊历史分析方法;⒋实证分析方法;⒌规范分析方法; ⒍比较分析方法;⒎系统分析方法;⒏生理分析方法;⒐心理分析方法;⒑资料分析方法;⒒案例分析方法;⒓量化分析方法;⒔模拟分析方法;⒕利益分析方法。 四、公共行政学的学科特点及与其关学科的关系 简述公共行政学的学科特点? ⒈综合性;⒉实践性;⒊系统性;⒋技术性;⒌发展性。 公共行政学与政治学、行政法学、企业管理学、社会学的相互关系? ⒈公共行政学与政治学:公共行政学是藉政治学指引其努力的方向,政治学则赖于行政管理学充实其内涵。 ⒉公共行政学与行政法学:公共行政学与行政法学在现代社会中是紧密联系、相互促进。 ⒊公共行政学与企业管理学:公共行政学与企业管理学是内容上交叉、理论和研究方法上互鉴、学科发展上相互影响和渗透、研究领域各异。 ⒋公共行政学与社会学:公共行政学与社会学是相互促进、相互支持的。 五、现代行政现象与现代行政精神 现代行政现象:是指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尤其是60年代以来,国际上,主要是发达国家所出现的某些公共行政现象。 现代行政现象表现在三个方面:⒈行政职能扩展⒉不良行政现象增加;⒊行政管理和行政管理理论现代化。 现代行政精神:是指与现代行政现象相一致的,政府在实施公共行政管理过程中比较重视和强调的某些行政精神。 现代行政精神表现在三个方面:⒈主动进取;⒉追求卓越;⒊创新发展。 追求卓越:是指现代政府在主观意愿与客观效果相统一的意义上追求出色的政府公共行政管理,在比较的意义上追求不断提升并在实践中表现出具有卓越品质的公共政策能力、综合实

社会学概论重点归纳整理!

第一章绪论第二章社会学发展史 第三章《人的社会化》 一、什么是人的社会化?其主要内容?最基本的内容是什么?(生活技能的社会化) 1、生活技能的社会化:即学习和掌握生活技能,是人的社会化的最基本的内容。 2、职业技能的社会化:传授生产技能和科学知识,为青年进入社会从事职业劳动打好基础。 3、行为规范的社会化:社会规范是维持社会秩序的重要工具之一。 4、生活目标的社会化:社会化的目的和意义,不仅要培养符合社会要求的社会成员,而且还要在此基础上培育出适应社会发展、时代要求的全面发展的新人。 二、了解人的社会化的主客观条件 本章要掌握的基本概念:依赖生活期、基本社会化、继续社会化、再社会化、同辈群体(一)社会化的主观条件(社会化的生物基础)(P86 ) 个体的社会化是以人的生物遗传素质为基础的。离开了人的遗传素质,个体的社会化就成了无本之木,无源之水。1、语言能力;2、思维能力;3、学习能力;4、较长的生活依赖期。 依赖生活期——所谓依赖生活期是指人类个体在出生后由于生理、心理、意识和行为能力尚未发展健全,不能独立生活,因此在生活上、心理上依赖他人、受他人照顾、监护的时期。这段时期大致经过乳儿期、少年期甚至青年期。 (二)社会化的客观条件——1、家庭;2、学校;3、同辈群体;4、社区; 5、职业场所; 6、大众传播媒介 (三)了解社会化的几种基本类型?继续社会化和再社会化的含义以及两者的区别是什么?(P84) 继续社会化和再社会化的区别:继续社会化是在基本社会化的基础上进行的。它指的是成年人为了适应新形势提出的角色要求而进行的不断学习的过程。而再社会化是指全面放弃原已习得的价值标准和行为规范,重新确立新的价值标准和行为规范。再社会化又分为主动在社会化和被动再社会化两种。 再社会化与继续社会化有着本质的区别:第一,继续社会化是在原有生活方式上的进一步发展和提高,它着眼于人的进一步完善,而再社会化则是改变原有的生活方式或与过去断绝关系,进入新的方式,它着眼于人的改造;第二,再社会化,主要是指被动再社会化,其社会化的形式比继续社会化要剧烈。(要举例说明) (四)为什么要继续社会化?一是因为个体在基本社会化中的内容较为单一,且生活经历又往往比较贫乏;而一进入成年期,他的生活和社会关系等就变得复杂化了,社会不仅赋予了他新的角色、新的责任和义务,同时还提出了新的期待和要求,这就会使个体感到不适应。 二是因为在基本社会化中,家庭和学校所受教育的范围有一定的局限性,不仅教育者本身要受到以前自身社会化效果的制约,而且未来社会的具体变化又难以预测,即不可能预先对青少年的未来生活进行全面指导,因此青少年社会化时期所学的知识、技能和规范就会不断地受到冲击。 三是现代社会的急剧变化,促使个体通过继续社会化来不断地提高自己。同时,每一个个体的继续社会化又在改造着社会,推动着社会的发展。因此,继续社会化无论从个体或从社会方面来看,都是非常必要的。 (五)试述社会化过程中某一外在社会化因素对自身社会化的影响。—如家庭、职业场所。 为什么说职业场所是成年人社会化不可缺少的社会环境条件?

文学概论知识点整理

文学概论知识点整理

1.再现论与表现论 再现论:文学是对现实的模仿,具有实践性。亚里士多德是再现论的奠基人。在中国,最早的文学作品是《二言弹歌》,“断竹续竹,飞土逐肉”再现当时人类的生存环境。 优点:①对文学艺术的源泉做出了唯物主义的解释。 ②十分重视文学艺术的认识价值。 ③引导作家深入生活。 缺点:①没有分清艺术与科学的界限, 认为两者的本质都是给人以真 知,只不过科学是以概念来把握 生活,文学以形象来反映生活。 ②艺术创作的目的是为了逼近生 活,以忠于现实,逼肖现实作为 创作于批评的最高标准,忽视作 者对生活的情感体验。 表现论:文学是心灵的表现。如中国文论中意境的范畴,有我之境与无我之境。外国文论应追溯到柏拉图,他的“迷狂说”是表现论的理论基础,

认为文学艺术陷入迷狂。真正对此理论作出贡献的是康德,认为知、情、意三者同样重要,作者主要表现情感。康德的表现论是是有审美标准的,理性的。此外还有弗洛伊德的“冰山理论”。 优点:重视创作主体的能动作用,揭示 了文学与科学的区别,指出文学 不属于认识而属于情感领域。 缺点:①把主观与客观完全对立起来, 割断情感与外部世界的联系,导 致创作中情感源泉的枯竭。 ②把情感与认识对立起来,割断 了情感与理智的联系,导致创作 中一味的情感的宣泄。 ③把表现与规范对立起来,把表 现等同于天才、灵感。 2.文学审美的特殊性 文学审美的特殊性表现在: 1)整体性:表现在两个方面,在文学中,生活是 一个有机的整体;在文学中,人是一个活生生的生命整体。例如《杜十娘怒沉百宝箱》,以外写内的文学手段,通过人物行动、外貌等表

[专业课]《公共行政学》重要知识点

《公共行政学》重要知识点 (务求背诵) (仅限名词解释、简答题和论述题) 一、名词解释 第一章: 1、公共行政学 第二章: 1、公共行政环境 第三章: 1、政府职能 2、市场体制 3、市场失效 第四章: 1、行政体制 2、中央政府体制 3、地方政府体制 4、行政区划体制 第五章 1、分离制 2、层级制 3、公共组织结构 4、管理层次 5、管理幅度 6、非营利组织 第六章 1、行政领导 2、行政领导者 3、委任制 4、考任制 5、选任制 6、行政领导责任 7、选任制 8、行政领导责任 第七章 1、人事行政 第八章 1、机关行政 第九章 1、行政决策 2、程序性决策 3、非程序性决策 4、经验决策 5、行政决策参与 第十章 1、行政执行 第十一章 1、舆论监督 2、社会监督 第十二章 第十三章 1、行政道德 2、行政立法 3、行政法规 4、行政规章 5、行政复议 第十四章 1、政府全面质量管理 第十五章 1、行政效率 2、公共组织绩效评估 第十六章 1、行政改革 2、政府再造 二、简答题 公共行政的特点---P4 行政环境的特点----P26 政府的社会职能主要有哪些?---P57

行政体制的特点---P72 行政体制的作用---P73 公共组织的作用---P88 行政领导的作用---P113 简述行政领导责任的主要内容---P123 人事行政的特点---P139 机关行政的作用---P169 行政决策必须遵循的原则---P185 理解行政执行的含义,硬把我的要点有哪些---P204 行政指挥在行政执行过程中的主要作用---P208 行政监督的原则----P232 依监督的主体划分,行政监督有哪几种类型?---P234 简述公共财政的职能---P256 法治行政的特点---P283 行政改革的原则---P347 三、论述题 公共组织的特点---P86 行政决策的特点---P184 行政监督的作用---P234 行政效率在公共行政中的作用---P330 正确处理效率和公平关系所必须遵循的原则---P341 行政改革的原则---P347 行政改革的取向---P349 行政改革的阻力---P351 执行改革的动力---P354 行政改革的对策—P357

社会学概论总复习重点(精心整理)

社会学概论总复习重点 一、社会学的含义: 郑杭生定义:社会学是关于社会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的条件和机制的综合性具体社会科学。 王思斌定义:社会学是从社会整体出发,通过社会关系和社会行动来研究社会结构及其功能、社会过程及其原因和规律的社会科学。 戴维波普诺定义:社会学是对于人类社会和社会互动进行系统、客观研究的一门学科。 老师PPT定义:社会学是一门对社会秩序和社会进步进行实证研究的学科。 二、社会学与社会工作的联系: 1.社会学与社会工作由最初的包含与被包含的关系转变成为既密切又相互独立的并列关系。 2.社会学为社会工作提供重要的理论知识基础。 3.社会工作拓展了社会学理论知识的应用平台、并在实践中检验与丰富社会学理论知识与方法。 三、社会的定义: 1.社会唯实论(斯宾塞、迪尔凯姆、齐美尔) 社会是由各种制度和规范构成的有机整体,社会外在于个人,并对个人具有强制性。“结构—功能角度) 2.社会唯名论(韦伯、吉丁斯)

社会只是单纯的名称,是人们的主观想象或抽象,而不是一个实体,只有个人才是真实存在的。(“社会行为”角度) 3.外在形态:社会是指享有共同地球和共同文化的相互交往的人口有机结合而成的人类共同体。 4.内在本质:社会是以生产关系为基础的各种社会关系的总和,是一个社会关系体系或系统。 四、文化的含义: 1.广义:文化是人类所创造的一切物质成果和精神成果的总和。 2.狭义:文化是人类的精神和观念方面的创造。 五、文化的特点:(老师PPT观点) 1.集体创造性(纯自然的东西不是文化只有人类制造的加工出来的东西才是文化。) 2.普遍性(具有广泛性,不是个人行为。) 3.象征性(具体的事物或者现象具有特定的文化含义。) 4.多样性(民族文化) 5动态性(具有传递性和变迁性) 六、“文化滞后” 1.英国社会学家威廉奥格本提出。 2.文化是各个组成部分相互依赖的,当文化发生变革时,各部分变革速度不同就会不平衡,从而造成社会问题。 3.一般物质文化先于非物质文化发生变革。

《公共行政学》要点及主要内容

《公共行政学》各章要点提示及主要内容 第一章绪论 本章主要介绍公共行政的含义、特点。公共行政学的产生。同时,本章界定了公共行政学的概念、特点与研究方法,也简要地介绍了我国公共行政学的发展状况。 要点提示 公共行政的含义 行政是指政府处理国家的公共事务。公共行政是指公共组织(政府)的行政,即公共组织对社会公共事务的管理。 公共行政的特点与作用 特点:首要特点是它的公共性、公共性、法则性、民主性、公平性、高效性。中国的公共行政的最大的特点是中国共产党领导政府。 作用:第一、公共行政是对国家的治理 第二、是执行人民意志和实现公共利益的必要保证 第三、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保证 第四、是加速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需要和参与国际竞争的保证 第五、是教育和培养一支高素质、会管理的国家公务员队伍的需要 公共行政学的产生和发展 一、科学管理时期 二、行为科学时期 三、新公共行政学时期 四、新公共管理时期 五、中国公共行政学的研究与发展 公共行政学的研究对象 公共行政学的研究对象 政府能够管什么;应该管什么;政府管理由谁来管;政府管理怎么管;政府管理为什么管。 第二章行政环境 行政环境是指直接或间接影响公共行政管理的各种内外部因素的总和。行政环境与公共行政的关系是辨证的关系。 要点提示 行政环境的含义 公共行政环境是指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和作用公共组织、行政心理、行政行为和管理方法与技术的行政系统内部和外部的各种要素的总和。 行政环境的特点 (1)复杂性 (2)约束性 (3)特殊性 (4)不稳定性 一般行政环境与公共行政 一般行政环境是指公共行政的宏观环境,不仅指一个国家的公共行政所赖以生存和发展的自然地理、政治、经济、文化环境,也包括国际环境。 (1)自然地理环境与公共行政 (2)社会环境与公共行政 具体行政环境与公共行政 具体行政环境也叫组织环境,是指具体而直接地影响和作用于公共组织、行政行为和组织凝聚力的公共组织的内部与外部环境的总和。它包括组织文化、组织结构、组织的规章制度、组织的凝聚力、

社会学概论知识点整理

《社会学概论》 第一章社会学的创立与发展 二、填空 1.社会学创立时期的主要代表:(1)孔德“社会学之父”(2)马克思(3)斯宾塞。 2.社会学形成时期的主要代表:(1)涂尔干(2)韦伯。 3.冲突理论的代表人物:科塞(功能冲突论)、达伦多夫(辩证冲突论)。 4.交换理论代表人物:霍曼斯、布劳。 5.社会学传入中国的途径:西方传教士、出国留学人员和译著。 三、简答 1.孔德的社会学思想: (1)科学的分类,社会学是科学的最高层次(2)社会学的研究对象,孔德把社会学分为社会动力学和社会静力学(3)研究方法,用实证方法来研究人类社会2.孔德在《实证哲学精辟》一书中解释实证的五个涵义: (1)现实的而不是细想的(2)有用的而不是无用的(3)可靠的而不是可疑的(4)确切的而不是含糊的(5)肯定的而不是否定的 3.导致社会失范出现的原因:(1)个人欲望在现代社会机构中急剧滋长(2)现代化社会无法满足所有人的个人欲望(3)社会的骤变使个人欲望失去社会约束力,使社会出现危机和动乱 4.中国社会学被撤销的原因: (1)照搬照套苏联模式(2)自身存在错误认识 第二章社会学研究方法 一、名词解释 1.社会学:是研究个人与社会的关系的一门社会科学。 2.统计调查:是根据调查的目的与要求,用科学的调查方法,有计划、有组织地搜集数据信息资料的统计工作过程。基本原则(准确性、及时性和完整性)。分普遍调查、抽样调查和统计报表。 3.普查调查:又称全面调查,简称普查。是为特定目的而专门组织的一次性或周期性的总体调查。 4.抽样调查:是非全面调查的一种,它是从总体中按一定的方法抽选一部分单位进行调查,并对此做出估计和判断的一种调查方法。 5.统计报表:是按统一规定的表格形式,统一的报送程序和报表时间,自上而下提供基础统计资料,是一种具有法律性质的报表制度。 6.问卷调查:是以一组问题获得相关、有效信息的一种方法。 7.个案研究:是一种以某个社会单位或案例为一个整体,进行详细考察的方法。 8.访谈法:指研究者通过有计划、有目的地与被研究者交谈,进行调查和收集资料的方法。 9.实验法:是根据一定的研究假设,在有控制的条件下,通过观察、记录和分析,发现因果关系的方法。 10.文献法:通过搜集现存的以文字、数字、符号、语音、画面等信息形式出现的文献资料,在不影响研究对象的情况下,分析和探讨个人与社会关系现象的方法。 11.定性分析:是对收集到的资料进行归纳、分类、比较,进而对某类现象的性质和特征作出概括的一种分析方法。 12.定量分析:是对社会现象的数量特征、数量关系、数量变化进行分析的一种方法。 二、填空 1.社会学的特征:整体性、综合性、经验性、应用性。 2.当代社会学方法论的主要流派:后实证主义、新人文主义、批判诠释理论、后现代主义。 3.问卷调查的内容:个人基本情况、行为和态度。 4.问卷类型:自填式和代填式。 5.文献来源:官方文献、个人文献、大众传播媒介。 6.定性资料的主要来源:实地源、文献源。 三、简答 1.社会学的功能:(1)研究功能(2)教育功能(3)社会管理功能(4)社会批评功能 2.社会学方法论探讨的主要问题:(1)社会现象的性质 (2)社会学的研究方法和基本建设(3)价值在社会研究中的作用 3.实验法的类型: (1)根据试验环境分为:实地实验、实验室实验 (2)根据实验方法分为:标准实验、准实验、控制实验、双盲实验 4.文献法的优缺点: 优点:(1)资料信息恒古不变(2)费用较低(3)可研究历史现象(4)适合做纵横分析

社会学概论期末复习知识点。

1.社会结构:我们生活的社会背景不只是事件或行动的随机分类,而是以各具特色的方式被赋予结构或模式。 社会结构每时每刻都在被个体重新构造。 2.早期理论家----奥古斯特-孔德 创造了“社会学”这一术语 3.早期理论家----埃米尔-涂尔干 (1)社会事实:社会学第一原则:把社会事实当作物来研究,用社会方法来研究社会的对象。 社会学家采用社会学方法不是用来研究个体而是用来考察社会事实即社会中塑造个体的行动的诸多方面。 社会事实是外在于个体行事方式、思考方式和感觉方式,有其自身的实在,外在于个体的人的生活和感知。 社会事实对个体施加强制性力量。社会事实难以研究,不能被直接观察。 (2)社会团结和道德团结: 机械团结:分工程度低的传统文化以机械团结为特征。机械团结是基于共识,基于信念的相似性。 有机团结:发达社会中工作的专门化合社会分化的加剧,导致以有机团结的特征的新型秩序。有机团结以人们在经济上的相互依赖,以及认识到他人的贡献重要性为基础。4.早期理论家----马克思-韦伯 不相信结构外在于或独立于个体而存在,认为社会中的结构式由行动之间的复杂的相互影响塑造的。 理念型:是用来理解世界的概念模型或分析模型。理念型并不存在于真实世界中,但真实世界中的任何情形都能通过与理念型的对比来完成。理念型并不是值得向往的完美目标,是指一种特定现象的纯粹形式。 理性化:科学、现代技术和科层制的发展被描述为理性化。 理性化是指依据效率原则,以技术性知识为基础来组织社会和经济生活。 韦伯认为支配资本主义的不是阶级冲突,而是科学和大规模组织即科层制的兴起。 现代理论思路功能主义:功能主义认为社会是一个复杂系统,各个组成部分协同工作,产生了稳定和团结。 有机体类比:把社会的运行比作一个有机体的运转,社会组成部分像人体的各个部分一样,是为了社会的整体利益而系统工作。 道德共识对于维持社会稳定和秩序的重要性。 5.显功能:指特定社会活动类型中参与者知道的并意欲的功能。 潜功能:指参与者未曾意识到的那些活动后果。 功能与反功能:反功能是指对事物既存秩序构成挑战的特征。 6.现代理论思路冲突视角 冲突视角强调社会内部结构的重要性,但拒绝功能主义对于共识的强调,突出社会中分化的重要性。把社会看作是追求各自利益的不同群体组成的。 7.现代理论思路符号互动论 符号互动论源自对语言和意义的关注。符号,用来代表另一种东西的某种东西。

全国统考文学概论t试卷(精品)

文学概论(一) 总分:99 一、单选题(共19题,共19分) 1、文学文本的文法层面的构成要素有()(1分) A:语法、逻辑、修辞 B:声调、语调、情调 C:词法、句法、篇法 D:字法、词法、句法 2、“意象”的源头可上溯到()(1分) A:《周易?系辞》 B:《庄子》 C:王充《论衡》 D:叶燮《原诗》 3、以下不属于创作过程的基本环节是()(1分) A:生活材料的储备与选择 B:创作动机的发生 C:艺术构思过程 D:艺术传达、修改与润色 4、汪曾祺说:“一篇小说,要有一个贯串全篇的节奏。”这是指小说注重()(1分) A:结构 B:节奏 C:格律 D:押韵 5、托尔斯泰认为,抒发情感就是()(1分) A:显露情感 B:投射情感 C:表现情感 D:传达情感 6、20世纪提出文学文本四层面说的西方文论家是()(1分) A:艾布拉姆斯 B:艾略特 C:英加登 D:苏珊?朗格 7、明末清初评点《水浒传》的批评家是()(1分) A:毛宗岗 B:金圣叹 C:脂砚斋 D:张竹坡

8、按照因果逻辑组织起来的一系列事件叫做()(1分) A:情节 B:情景 C:故事 D:场景 9、决定文本时间长度的条件是()(1分) A:故事时间的长短 B:叙述语言的长短 C:叙述节奏的快慢 D:叙述时距的变换 10、作家从事具体创作活动的目的叫做()(1分) A:创作冲动 B:创作动机 C:创作构思 D:创作经验 11、西方传统上的“三分法”把文字作品分为()(1分) A:诗歌、小说和剧本 B:诗歌、小说和散文 C:叙事作品、抒情作品和戏剧作品 D:叙事作品、抒情作品和影视作品 12、西方第一个有系统的理论纲领和自觉的文学观念的文学思潮是()(1分) A:浪漫主义 B:古典主义 C:现实主义 D:现代主义 13、在德国,最早提出“特征”概念的是()(1分) A:黑格尔 B:希尔特 C:歌德 D:席勒 14、构成抒情作品的必不可少的一个条件是()(1分) A:意与境浑 B:真情实感 C:客观真实 D:典型环境 15、作品中的精神状态和精神力量的运动状况称为()(1分) A:情调 B:气势

简答题公共行政学

1、简述公共行政的特点。 (1)公共行政之首要特点是它的公共性;(2)公共行政的政治性;(3)公共行政具有严格的法制性;(4)公共行政的民主性;(5)公共行政的公平性;(6)公共行政的高效性。 2、简述公共行政学的特点。 (1)公共行政学是一门交叉性学科和边缘学科;(2)公共行政学是应用性的学科;(3)公共行政学是政治性较强的学科;(4)公共行政学研究的广泛性;(5)公共行政学的发展性。 1、简述行政环境的特点。 (1)复杂性;(2)约束性;(3)特殊性;(4)不稳定性。 2、公共行政环境的特殊性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公共行政环境的特殊性首先表现在各种公共行政环境之间的差异性上。其次,这种多特殊性还表现在一个国家的不同地区的公共行政环境的差别。 3.简述组织文化的特征 1)组织成员的同一性程度2)团队精神3)对人的关心程度4)组织的一体化的程度5)风险承受程度6)民主程度7)报酬标准8)重视结果9)控制程度 4..简述里格斯公共行政的三种模式及主要特点 一是融合型公共行政模式,是农业社会的公共行政模式,它的主要特点是公共行政是

建立在自给自足经济基础上的家长制,任人惟亲,实行等级森严的世卿世禄制度; 二是衍射型公共行政模式,是工业社会的公共行政模式,它的主要特点是建立在大工业生产方式基础上的民主行政,官员一发任命,依法行政; 三是棱柱型公共行政模式,是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过渡的公共行政模式,它既有农业社会的公共行政的某些特点,也有工业社会公共行政的某些特点,是两者混合体。 1、简述政府职能的特点。 1)政府职能普遍性的特点;(2)政府职能的强制性特点;(3)政府职能的系统性特点;(4)政府职能的不可替代性的特点;(5)政府职能的服务性特点。 2、市场失效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1)外部性问题;(2)市场垄断和专制价格;(3)公共物品的提供;(4)无知和非理性;(5)不平等问题。 3、政府干预应该遵循哪些原则? 1)政府和市场两者的功能有很大的区别,它们不能互相代替;(2)政府干预经济仅界定在弥补和防止市场失效的范围;(3)政府干预也必须讲究成本收益;(4)发展中国家政府一般对市场的干预比发达国家广泛得多多,这是十分正常的现象。 4、我国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的经济职能主要有哪些? (1)直接生产和提供公共物品,弥补市场不足的职能;(2)规范和稳定市场秩序,确保自由竞争的职能;(3)对经济进行宏观调控的职能,确保国民经济平衡发展的职能;(4)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