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替莫唑胺治疗复发性恶性脑胶质瘤临床观察_郭亚

替莫唑胺治疗复发性恶性脑胶质瘤临床观察_郭亚

替莫唑胺治疗复发性恶性脑胶质瘤临床观察_郭亚
替莫唑胺治疗复发性恶性脑胶质瘤临床观察_郭亚

2015 年 NCCN 脑转移瘤诊断治疗指南

2015年NCCN脑转移瘤诊断治疗指南 脑转移瘤是成人最常见的颅内肿瘤,发生率约为颅内原发肿瘤的10倍。8%-10%的恶性肿瘤患者会发生颅内转移。尸检报道的结果甚至比这个概率更高。随着诊断和治疗技术的进步,很多病人得到了合适的治疗,最终并非死于脑转移。 尽管文献报道恶性黑色素瘤脑转移的概率最高,但是肺癌仍是最常见的颅内转移来源,约占颅内转移瘤的50%。乳腺癌患者因治疗手段的进步,患者诊断中枢神经系统受侵犯的发生率越来越高。80%的脑转移瘤发生在大脑半球,15%发生在小脑,5%发生在脑干。大脑皮髓质交界处分支血管较窄,所以转移瘤好发于此处。 MRI检查显示脑转移以多发为主,脑转移瘤的临床症状与体征与其他颅内占位性病变相似,主要包括颅内压增高如头痛、恶心、呕吐以及神经系统定位体征等。 治疗概述 1.外科治疗 随着外科手术技术的进步,手术的死亡率已经从1988-1990年的4.6%下降到1997-2000的2.3%,手术切除+全脑放疗(WBRT)是目前颅内单发脑转移瘤的标准治疗之一。但是手术的效果和医院的规模以及手术医生的技术熟练程度相关。

Patchel将95例单发脑转移瘤患者随机分为手术组和手术 +WBRT组。结果术后行WBRT明显减少了局部复发率(18%比70%, p<0.001)及神经相关死亡率(14%比44%,p=0.003),两组总生存期无显著性差异。 对于多发脑转移瘤来说,外科的作用仅限于获取病理或者减轻占位效应及颅高压症状。然而也有证据显示对一些预后较好的1-3个转移瘤患者手术切除可以延长生存期。 2.立体定向放射外科(SRS) 和外科手术相比,SRS微创,无手术相关死亡,水肿及放射性坏死等晚期并发症少见。越来越多的证据显示总的肿瘤体积比转移灶个数更能预测脑转移瘤患者SRS治疗后的生存期。 1项对205例行SRS的脑多发转移(4个或更多)患者的多重回归分析显示总体积是最重要的预后因素,而转移灶个数对预后无明显影响。同一个研究另外一项分析提示总体积小于7cc且转移灶小于7个的患者亚群预后更好,这些患者生存期明显延长(13个月比6个月,p<0.0005)。 另一项随机对照研究提示脑转移瘤总的治疗体积<5cc或者 5-10cc的患者生存期明显长于大于10cc的患者,单发与多发脑转移患者生存期无明显差异。

治疗脑胶质瘤的中医大师有谁

脑胶质瘤是近年来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由于早期症状不易引起患者注意,当确诊时病情已经到了晚期,错过了治疗的最佳时机。中医治疗脑胶质瘤能从患者的整体出发,辨证施治,在抑杀癌细胞的同时,常常还能有效控制癌肿的发展,减轻患者的痛苦,并延长患者的生存期,但是该如何寻找靠谱的中医大师是很多脑胶质瘤患者和家属非常关心的问题,到底擅长治疗脑胶质瘤的中医大师都有谁? 如何选择治疗脑胶质瘤的中医大师? 毛主席曾说过“没有对比就没有鉴别”,脑胶质瘤患者求医也是一样,想要寻得良医,还是应该多对比,多鉴别,求医要抓住四个关键:医院无论大小,并不重要,关键是要正规合法;楼房无论高低,关键是医德医术要好,医师要有绝招;路途无论远近,关键是所求良医能亲自诊治;药物无论中药或西药,不论贵贱,关键是要对症下药才有效。而如今网络发展越来越快,其实可以通过网络的渠道寻找治疗癌症的中医专家,且通过网络也可以了解到专家的治疗效果,口碑情况。 选择治疗效果好的中医大师 脑胶质瘤患者寻找治癌的专家,说到底还是希望能找到治疗脑胶质瘤效果好的医生,能有效控制癌肿的发展,减轻患者的病痛,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并能有效延长患者的生命,实现康复梦。所以脑胶质瘤患者并不关心专家有多少头衔,最关心的还是疗效。有很多脑胶质瘤患者和家属对郑州希福中医肿瘤医院的袁希福院长非常熟悉,通过不同的渠道可以了解到袁希福是中医世家出身,从事中医治疗肿瘤三十多年,在治疗癌症方面有自己独特的见解,他独创的抗癌三联平衡疗法更是在治疗癌症方面有确切的疗效。 老中医袁希福的治癌理念 袁希福院长认为:癌症不单一是局部的病变,而是全身病变在局部的显现,在治疗上着眼局部的同时,必须重视全身的治疗。一般情况下西医是看肿瘤的大小、有没有转移、有没有癌栓,往往盯着局部,忽略了全身,治疗的时候,西医也常从局部着手,重视局部,而中医的观点是重视全身,而袁希福院长则希望两者可以结合起来,这样就是一个完整的“人”。中医认为肿瘤是全身性疾病,它的发生发展和生长过程是全身疾病的局部表现,所以在治疗上更加注重整体综合治疗,踏着眼点不在于癌肿局部,而在于针对机体患癌后整体改变的调整和恢复,使其体内环境达到平衡,中医明显区别于系移植手术等局部治疗的观点,也不同于西医只着重改善营养、减轻症状、改善体质的所谓整体治疗,中医的整体治疗是在中医辨证论治观点指导下进行的,即根据病人的症状、体征、舌质、舌苔、脉象等,运用中医理论进行分析,推测其病因、病机、辨证分型,按中医的理、法、方、药提出治则、治发和药物。所以中医治疗肿瘤决非一病一药,而是在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理论指导下的综合治疗。 老中医袁希福治疗脑胶质瘤康复案例 基本情况:郝建刚,男,38岁,山西省吕梁市人,脑胶质瘤 因腿软走不了路,家人将郝建刚送到当地医院治疗,随后郝建刚又出现大小便失禁,详细检查后确诊为脑胶质瘤。确诊后,郝建刚按照医嘱做了手术治疗,术后医生又建议做放化疗,但同时告知“放化疗也治不了病,也只是能尽可能的延长病人生命”。 抱着试试看的心态,郝建刚的家人慕名到郑州希福中医肿瘤医院寻求袁希福院长的中医治疗。就诊时,郝建刚自术后半个月内已瘦了十几斤,而且神志不清,呕吐。袁希福院长根据家人带来的病例资料以及舌苔面容照片,给郝建刚配了一个疗程的中药。用了一个月的中药后,郝建刚逐渐恢复意识,看到治疗效果后,郝建刚此后一直坚持服用中药。用药至今,郝建刚胖了很多,而且身体越来越好,复查结果显示一切正常,未出现复发,一家人对中医治疗效果都非常满意。 其实不管是网络上还是民间的确可以看到一些治疗脑胶质瘤的中医大师的宣传信息,但是这些宣传信息的真假,到底专家在治疗脑胶质瘤方面的效果如何,还是需要脑胶质瘤患者和家属多鉴别,好的医院和专家,一定是经得起考验的,还可以到当地医院实地考察一番,跟医院就诊的新老患者多交流和沟通,以便能了解更多真实的信息。

脑转移瘤的立体定向放射治疗

Neurosurgery:脑转移瘤的立体定向放射治疗 医脉通2013-04-07 近期发表于《神经外科学》杂志的一项研究[Neurosurgery 2013 Mar;72(3):317-25,附全文下载]表明,对于进行肿瘤全切术(GDP)且需接受低量放射治疗的脑转移瘤患者,术后立体定向放射外科(SRS)治疗是最适合的治疗方式。 研究者佛罗里达州迈阿密大学Jared Gans博士及其同事指出,“随着多种实体肿瘤治疗技术的进步,患者生存率提高,同时全脑放射治疗的神经认知功能副作用也显现出来。重要的是要了解替代治疗方案,尤其是SRS作为转移性颅内占位性病变手术切除辅助治疗的作用。” 研究概述 研究人员进行了系统文献回顾,分析了14项研究,共626例患者,评估手术切除后仅实施辅助立体定向放射外科治疗转移性颅内肿瘤的结局。 患者平均生存期为14.3个月。队列中单发转移灶发病率较高是唯一与总体生存率较高相关的特异性术前或患者因素。平均83%的患者实现了肿瘤生长粗抑制,肿瘤局限于原发部位。半数研究发现1年时的中位局部控制率为81%(平均85%)。 局部控制率与放疗后肿瘤体积较小和肿瘤全切(GDP)率独立相关。49%的患者发生远处颅内复发(失败),29%需要挽救性WBRT,这是研究中最常见的挽救性治疗方法。 粗局部控制率和中位总生存期均不受放射外科治疗边界范围大小的影响。作者指出,在切除腔周围增加1mm~3mm放疗范围,对于提高局部控制率和总生存期方面的优势仍存在争议。 作者写道,“大边界导致辐射相关的实质变化,虽然无症状,但有导致认知障碍的风险。放射治疗导致的并发症如水肿,可能存在少报现象。” Gans博士及其研究团队说,“有必要直接比较患者对WBRT和SRS的满意度以及生活质量,以充分比较每一种治疗的严重并发症。” 研究还表明,目标肿瘤体积较小,放射治疗和全切除的疗效好,可增加局部控制率。

脑恶性胶质瘤复发的再次手术治疗体会.doc

脑恶性胶质瘤复发的再次手术治疗体会- 【关键词】脑恶性胶质瘤;复发;再次手术 1 资料与方法 本组研究中,3例患者周围沟裂内存在线状增强反应或者病变周围轻度强化;10例患者经MRI检查,能够见到脑膜、血管强化,表明肿瘤细胞浸润脑膜和血管。 2 结果 3 讨论 在成人颅内肿瘤中,脑胶质瘤约占30%~50%,患者的生存期较短,具有较高的复发率和死亡率,治疗难度较大。目前,临床中关于脑胶质瘤术后复发是否适宜行再次手术治疗,存在一定分歧。 3. 1 复发脑恶性胶质瘤的再次手术脑胶质瘤复发为临床中的常见问题,即使在首次手术治疗后对患者采取放疗、化疗,也不能阻挡复发。临床中关于脑胶质瘤复发是否需要再次采取手术治疗,存在不同看法。一种看法为不支持再次进行手术,由于脑胶质瘤属于恶性肿瘤,术后复发,且行再次手术治疗后后依然可复发,不仅对患者的挽救时间产生影响,而且还会增加患者痛苦,加大经济负担和精神负担;但另一看法认为,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体现医生的救死扶伤、职业道德精神,尊重患者生命权,复发性脑胶质瘤患者需要积极接受再手术治疗。复发脑胶质瘤患者是否再次手术,要以患者家属意见为主,在患者身体情况许可、家庭经济能力可接受的前提下,可再次进行手术治疗,有利于延长患者的生命。 3. 2 复发脑恶性胶质瘤的手术指征复发脑恶性胶质瘤患

者再次手术,需要考虑以下几点:①临床症状:患者颅内压增高、手术颅骨窗区向外隆起以及神经系体征较明显或者较重;②影像学表现:原手术区域为高密度、全部或者部分低密度;囊性占位、脑组织和瘤组织向颅骨窗外膨出以及严重脑水肿等;③相对而言,患者年龄较低,全身情况良好,且重要脏器功能无较大变化[3]。 3. 3 再次手术切除肿瘤的要求进行再次手术治疗时,对患者实施局部麻醉,在患者清醒状态下,将肿瘤切除,局部麻醉能够便于手术治疗过程中与患者沟通交谈,并能够指导患者配合,完成手部或者足部的动作,进而能够观察切除肿瘤范围是否会给重要功能区域产生影响;确定肿瘤部位、大小后,在最大限度切除肿瘤的前提下,要注重保护脑功能区,指的是在不导致发生神经功能缺失症状的基础上,做到全切除,如将正常脑组织内的坏死瘤组织、侵润扩展瘤组织、瘤囊变以及已经失去生机的脑皮层组织等切除;注意避免将脑室打通(能够有效防止发生脑室穿通畸形)以及损伤重要血管(如损伤侧裂血管);如肿瘤处于较深部位,则要适宜控制肿瘤切除程度;是否需要去除骨瓣减压,要根据颅内压增高缓解程度、肿瘤切除程度、肿瘤恶性程度等方面确定;如为去颅骨瓣减压,则要严密根据层次进行缝合,这样能够有效防止发生脑脊液漏[4]。 综上所述,复发脑恶性胶质瘤患者行再次手术治疗,要严格掌握手术适应证,进而能够提高生存质量,延长生存时间。

替莫唑胺联合全脑放疗治疗肺癌脑转移的效果及生存分析

替莫唑胺联合全脑放疗治疗肺癌脑转移的效果及生存分析 发表时间:2018-09-25T11:41:54.267Z 来源:《兰大学报(医学版)》2018年5期作者:王波[导读] 结论:替莫唑胺联合全脑放疗治疗肺癌脑转移能够显著提高患治疗的近期疗效,延长患者生存时间。 益阳康雅医院湖南省 413000 【摘要】目的:研究替莫唑胺联合全脑放疗治疗肺癌脑转移的效果。方法:对我院2012-2014年肺癌脑转移患者进行研究,根据是否口服替莫唑胺将患者分为药物组和对照组,药物组使用替莫唑胺并进行全脑放疗,而对照组仅使用全脑放疗治疗。记录两组患者的一般情况以及生存时间,通过MRI对两组患者的近期疗效进行比较。结果:药物组患者中部分缓解的患者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药物组患 者总体有效率也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药物组患者生存时间显著长于对照组(P<0.05)。结论:替莫唑胺联合全脑放疗治疗肺癌脑转移能够显著提高患治疗的近期疗效,延长患者生存时间。 【关键词】替莫唑胺;全脑放疗;肺癌;脑转移 脑转移是肺癌的常见并发症,也是影响肺癌患者生存率的重要原因。替莫唑胺是一种较为有效的抗肿瘤药物,其特点是可以穿透血脑屏障,到达肿瘤部位[1]。本研究通过研究替莫唑胺联合全脑放疗治疗肺癌脑转移的疗效,分析替莫唑胺对肺癌脑转移的治疗效果。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对我院2012-2014年肺癌脑转移患者进行研究,纳入标准如下:1.经病理诊断确诊为原发性肺癌;2.增强CT或MRI检测颅内存在转移性肿瘤,且病灶可测量;3.Karnofsky评分60分以上,预计生存时间大于3个月;4.无放化疗禁忌证。所有患者均采用全脑放射治疗,根据是否口服替莫唑胺将患者分为药物组和对照组。共51位患者纳入研究,其中药物组30例,对照组21例,药物组患者中男20例,女10例,对照组患者中男13例,女8例。药物组患者年龄平均年龄为56.5±9.1岁,对照组患者平均年龄为53.6±11.5岁。药物组患者体重指数为22.4±4.5,对照组患者体重指数为23.1±4.4。药物组患者Karnofsky评分为83±12.3,对照组患者Karnofsky评分为79±10.6。药物组患者单发14例,多发16例,对照组患者单发9例,多发12例。两组患者的年龄、体重指数、性别分布和Karnofsky评分均无显著差异,可以进行统计学比较。 1.2 治疗方法 接受放疗患者的放疗剂量为每周5天,每天3 Gy,共治疗2周,总放疗剂量为30 Gy。药物组在放疗期间每天服用替莫唑胺75 mg/m2,放疗结束后停药4周,4周后继续服药21天,再次停药4周后服药21天,持续6个周期。对照组在治疗期间不使用化疗药物。 1.3 评价指标 所有患者每周复查血常规,放疗结束时进行颅内MRI检查,放疗结束后每2月复查MRI,根据美国肿瘤放疗损伤分级标准,对MRI结果进行动态评估,将结果分为完全缓解(肿瘤完全消失,4周以上无心法病灶)、部分缓解(肿瘤最大直径之和减少50%以上)、稳定(肿瘤缩小50%以下或增大25%以下)和进展(肿瘤增大大于25%)四类。有效率为完全缓解和部分缓解数量之和与总患者例数的比值百分比。记录两组患者生存时间。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2.0对采集的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表示,用独立样本t检验进行比较,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进行比较。以P<0.05表示两组之间存在统计学差异。 2.结果 2.1 近期疗效 根据治疗后定期MRI检查比较,分析两组患者近期疗效,结果如表1所示,药物组患者中部分缓解的患者比例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药物组患者总体有效率也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 表1 药物组和对照组患者近期疗效的比较 2.2 生存时间 药物组患者中位生存时间为19个月,平均生存时间为18.23±4.83个月,对照组患者中位生存时间为14个月,平均生存时间为15.42±5.21个月,药物组患者生存时间显著长于对照组(P<0.05)。 3.讨论 肺癌是容易发生转移的癌症,脑是肺癌转移最常见的器官,肺癌脑转移会造成严重的中枢神经系统病变,产生头痛、呕吐、视觉障碍等症状,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存质量和生存时间,约30%-40%的肺癌患者存在脑转移,严重影响患者生存质量,肺癌脑转移患者在未经治疗的情况下平均生存时间为3-6个月[2]。肺癌的主要治疗方法有手术切除、放疗以及化疗,然而目前肺癌脑转移仍缺乏有效的治疗方法[3]。全脑放疗是治疗脑转移癌的标准方法,但单独使用全脑放疗对肺癌脑转移的治疗仍难以取得令人满意的效果。 由于血脑屏障的存在,很多化疗药物无法到达脑部转移的肿瘤周围,因此无法产生有效的治疗作用。替莫唑胺属于第二代口服烷化剂咪唑四嗪类衍生物,由于其分子量小、脂溶性高的特点,近年来得到广泛关注,它可以迅速穿透血脑屏障并在脑脊液内形成有效浓度,产生治疗效果[4]。

最新中医药辨证施治脑胶质瘤

中医药辨证施治脑胶 质瘤

中医药辨证施治脑胶质瘤(转载) helloznh 收录于2011-01-04 阅读数:查看 脑胶质细胞瘤是起源于神经上皮组织的恶性肿瘤,它包括星形胶质、少枝胶质、室管膜等组织的肿瘤。胶质细胞瘤化颅内各种类型肿瘤中发病率为第一位,约占颅内肿瘤的40%。在中医古代医籍中见于头痛、真头痛、头风、癫痫、眩晕、厥逆等疾病。 【概述】 神经胶质瘤简称胶质瘤,是发生于神经外胚层的肿瘤。神经外胚层发生的肿瘤有两类,一类由间质细胞形成,称为胶质瘤;另一类由实质细胞形成,称神经元肿瘤。由于从病原学与形态学上还不能将这两类肿瘤完全区别,而起源于间质细胞的胶质瘤又比起源于实质细胞的神经元肿瘤常见得多,所以将神经元肿瘤包括在胶质瘤中,统称为胶质瘤。 各型胶质瘤中,以星形细胞瘤最多,其次为胶质母细胞瘤,其后依次为髓母细胞瘤、室管膜瘤、少枝胶质瘤、松果体瘤、混合性胶质瘤、脉络从乳头状瘤、未分类胶质瘤及神经元性肿瘤。 各型胶质瘤的好部部位不同,如星形细胞瘤成人多见于大脑半球,儿童则多发在小脑;胶质母细胞瘤几乎均发生于大脑半球;髓母细胞瘤发生于小脑蚓部;室管膜瘤多见于第4脑室;少枝胶质瘤大多发生于大脑半球。 胶质瘤以男性较多见,特别在多形性胶质母细胞瘤、髓母细胞瘤,男性明显多于女性。各型胶质瘤各有其好发年龄,如星形细胞瘤多见于壮年,胶质母细胞瘤多见于中年,室管膜瘤多见于儿童及青年,髓母细胞瘤几乎都发生在儿童。胶质瘤的部位

与年龄也有一定关系,如大脑星形细胞瘤和胶质母细胞瘤多见于成人,小脑胶质瘤(星形细胞瘤、髓母细胞瘤、室管膜瘤)多见于儿童。 胶质瘤大多缓慢发病,自出现症状至就诊时间一般为数周至数月,少数可达数年。恶性程度高的和后颅窝肿瘤病史较短,较良性的或位于静区的肿瘤病史较长。肿瘤若有出血或囊变,症状会突然加重,甚至有类似脑血管病的发病过程。胶质瘤的临床症状可分两方面,一是颅内压增高症状,如头痛、呕吐、视力减退、复视、精神症状等;另一是肿瘤压迫、浸润、破坏脑组织所产生的局灶症状,早期可表现为刺激症状如局限性癫痫,后期表现为神经功能缺失症状如瘫痪。 胶质瘤的诊断,根据其生物学特征、年龄、性别、好发部位及临床过程进行分析,在病史及体征基础上,采用电生理、超声波、放射性核素、放射学及核磁共振等辅助检查,定位正确率几乎是100%,定性诊断正确率可在90%以上。 胶质瘤的治疗,以手术治疗为主,由于肿瘤呈浸润性生长,与脑组织无明确分界,难以彻底切除,术后的二年复发率在85%以上。平均生存期不足6个月,综合治疗生存期不足两年。 【文献回顾】 我国古代中医文献中“胶质瘤”这一病名无明确的记载,但在头风、真头痛、厥逆、癫痫等疾病中有类似症状的论述。如《灵枢?厥病篇》云:“真头痛,头痛甚,脑尽痛,手足寒至节,死不治”,明确指出了“真头痛”的临床表现和预后。《灵枢?大惑论》说:“故邪中于项,因逢其身虚,……入于脑则脑转。脑转则引目系急,目系急则目眩以转矣。”《素问?奇病论》曰:“髓者以脑为主,脑逆故令头痛。”《灵枢?海论》还说:“髓海不足,则脑转耳鸣,胫酸眩冒。”《素问?五脏生成篇》云:“头痛巅疾,上虚下实,过在足少阴、巨阳,甚则入肾。”《素问?厥论》谓:“厥或令人腹

替莫唑胺联合全脑放疗治疗非小细胞肺癌脑转移瘤的疗效

替莫唑胺联合全脑放疗治疗非小细胞肺癌脑转移瘤的疗效 摘要目的观察替莫唑胺联合全脑放疗在非小细胞肺癌(NSCLC)脑转移瘤临床治疗方面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80例NSCLC脑转移瘤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全脑放疗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替莫唑胺治疗。观察两组近期疗效、远期疗效、毒副作用发生情况及生存质量。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2.5%,高于对照组的6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复发时间(7.12±0.50)个月、生存时间为(11.27±0.40)个月;对照组复发时间为(4.65±0.30)个月,生存时间为(6.36±0.50)个月,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卡氏(KPS)评分均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替莫唑胺联合全脑放疗治疗NSCLC脑转移瘤的临床疗效显著,可帮助延长患者复发时间,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替莫唑胺;全脑放疗;非小细胞肺癌;脑转移瘤 NSCLC是临床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发病率及病死率较高,且预后较差。脑部是NSCLC常见转移部位之一,脑转移发生率约30%左右,是NSCLC高死亡率的重要原因之一[1]。临床上治疗NSCLC脑转移的主要方法为全脑放疗,近年来,替莫唑胺联合全脑放疗的治疗方法也逐渐应用于临床,并取得了较好的疗效。本次研究通过对照实验将替莫唑胺联合全脑放疗与单一全脑放疗的疗效、患者复发与生存时间等进行了对比分析,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选取2013年1月~2015年1月本院收治的80例NSCLC脑转移瘤患者,其中男48例,女32例;平均年龄(54.3±4.6)岁;鳞癌48例,腺癌22例,腺鳞癌10例。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 1. 2 方法对照组给予全脑放疗治疗,6MVX线照射,左右全脑对穿照射, 2.0 Gy/次,1次/d,5次/周,总照射剂量为40 Gy。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口服替莫唑胺,放疗第1天药量为75 mg/(m2·d),2次/d,28 d 为1个疗程,连续服用1个疗程休息4周后,调整为150 mg/(m2·d),连续服用5 d,停药23 d后重复给药,1个疗程后根据患者耐受程度调整药量,耐受良好可调整至200 mg/(m2·d),治疗最多6个疗程。观察两组近期疗效、远期疗效、毒副作用发生情况及生存质量。 1. 3 评定标准WHO实体瘤疗效标准[2]:完全缓解(CR):肿瘤完全消失4周以上新病灶出现;部分缓解(PR):肿瘤消退>50%且4周以上无新病灶出现;稳定(SD):肿瘤消退25%;进展(PD):肿瘤增大>25%或有新病灶出现;总有效率=(CR+PR)/总例数×100%。远期临床疗效判定根据Kaplan-Meier计算法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20个月的复发时间和生存时间。生活质量评定标准根据KPS 评分变化;不良反应根据NCI标准判定。

脑胶质瘤晚期复发了还能活多久

脑胶质瘤晚期通常会出现颅内压增高、头痛呕吐及精神症状等,另一方面由于脑组织受肿瘤压迫浸润会出现局部症状,引起神经功能损伤。当脑胶质瘤到了晚期时,病情较重,治疗难度也较大,临床上有不少患者在经过一系列的治疗后仍然出现了复发或者转移的情况,一旦复发意味着病情加重,也是造成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能活多久成为患者和家属非常关注的问题之一,那脑胶质瘤晚期复发了还能活多久呢? 对于脑胶质瘤晚期复发了还能活多久这个问题,并不能一概而论,与多方面的因素有关,如肿瘤的恶性程度、患者体质、复发后治疗的效果等,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综合分析,判断患者生存期的长短。一般肿瘤恶性程度较低,患者体质较好,治疗效果较好,生存期也相对较长,如果患者一般状况较差,病情较重,缺乏有效的治疗手段,生存期则较短,可能不超过一年,甚至更短。另外患者的心态也是影响生存期的主要因素,即使病情复发也不要轻易放弃,树立战胜病魔的信心,结合自身的情况选择合适的方法对症治疗,尽可能的控制病情,为自己争取更长的生存时间。 脑胶质瘤晚期复发手术切除的几率很小,通过放化疗虽然能抑杀癌细胞,控制病情,短期效果明显,但远期疗效差,且会产生一系列的副作用,影响患者生存质量和生存期。而中医具有安全、副作用小、适应症广等特点,像年龄大、身体弱、广泛转移的患者也能使用,而且中医在治疗时从患者整体出发,注重全身状况与局部癌肿的关系,标本兼治,在控制局部病灶,抑制肿瘤细胞的同时,也会调节患者机体,补充元气,缓解临床症状,提高生存质量,延长生存时间。另外中医联合放化疗,还有助于减轻放化疗的副作用,增强患者的免疫功能,提高机体对放化疗的敏感性,提高放化疗的疗效,抑制肿瘤细胞,预防病情再次复发或转移,进一步延长生存时间。 中医治疗与阴阳、五行相结合,在治疗时有较强的整体意识,注重对患者的气血、脉络、脏腑机能的调节,袁希福祖辈中,出过很多有名的中医,如曾多次奉召进京,为皇亲国戚医病,因其医术高超、医德高尚,被同治、光绪皇帝先后颁发圣旨,诰封为“奉直大夫”的袁积德。由于出身中医世家,耳濡目染让袁希福对中医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因而12岁时就在祖父指导下开始熟读医书,并先后至北京中医药大学及中国中医研究院深造,师从多位名家,为从事中医中药治疗恶性肿瘤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 袁希福认为,脑胶质瘤不是单一的病变,而是全身疾病在局部的反映。治疗中仅着眼于局部是不够的,要想达到治疗目的,必须全面调理、重点用药,达到阴阳平衡,化有形于无形之中。其提出的三联平衡理论的实质内涵就是:针对“虚”、“瘀”、“毒”三大病机,统筹兼顾,采取“扶元”、“通瘀”、“排毒”三大治疗措施,有的放矢,重点用药。目的在于调节人体阴阳、气血、脏腑生理功能,使人体紊乱的内环境重新得以平衡,此时五脏六腑都处在一种和谐的状态,疾病亦趋康复。多年来,在该理论的指导用药下,部分患者减轻了痛苦,延长了生命,甚至有有些患者实现了临床康复或长期带瘤生存。 部分参考案例: 赵俊义(化名),男,43岁,脑胶质瘤,河南新乡人 2011年11月份时,赵俊义突然说不出话,人也无任何意识地趴在地上。经过详细检查,赵俊义被确诊为脑胶质瘤。确诊后,赵俊义在当地医院做了手术,随后又接受放疗。在放疗过程中,赵俊义经病友介绍去郑州希福中医肿瘤医院寻求中医治疗。

脑胶质瘤诊疗规范2018年版

脑胶质瘤诊疗规范(2018年版) 一、概述 脑胶质瘤是指起源于脑神经胶质细胞的肿瘤,是最常见的原发性颅内肿瘤,世界卫生组织(WHO)中枢神经系统肿瘤分类将脑胶质瘤分为Ⅰ-Ⅳ级,Ⅰ、Ⅱ级为低级别脑胶质瘤,Ⅲ、Ⅳ级为高级别脑胶质瘤。本规范主要涉及星形细胞、少突胶质细胞和室管膜细胞来源的高、低级别脑胶质瘤的诊治。 我国脑胶质瘤年发病率为5-8/10万,5年病死率在全身肿瘤中仅次于胰腺癌和肺癌。脑胶质瘤发病机制尚不明了,目前确定的两个危险因素是:暴露于高剂量电离辐射和与罕见综合征相关的高外显率基因遗传突变。此外,亚硝酸盐食品、病毒或细菌感染等致癌因素也可能参与脑胶质瘤的发生。 脑胶质瘤临床表现主要包括颅内压增高、神经功能及认知功能障碍和癫痫发作三大类。目前,临床诊断主要依靠计算机断层扫描(CT)及磁共振成像(MRI)检查等影像学诊断,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DWI)、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DTI)、磁共振灌注成像(PWI)、磁共振波谱成像(MRS)、功能磁共振成像(fMRI)、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PET)等对脑胶质瘤的鉴别诊断及治疗效果评价有重要意义。 脑胶质瘤确诊需要通过肿瘤切除或活检获取标本,进行组织和分子病理学检查,确定病理分级和分子亚型。目前主要的分子病理标记物包括:异柠檬酸脱氢酶(IDH)突变、染色体1p/19q联合缺失状态(co-deletion)、O6-甲基鸟嘌呤-DNA甲基转移酶(MGMT)启动子区甲基化、α地中海贫血伴智力低下综合征X连锁基因(ATRX)突变、端粒酶逆转录酶(TERT)启动子突变、人组蛋白H3.3(H3F3A)

K27M突变、BRAF基因突变、PTPRZ1-MET基因融合、miR-181d、室管膜瘤RELA基因融合等1,2。这些分子标志物对脑胶质瘤的个体化治疗及临床预后判断具有重要意义。 脑胶质瘤治疗以手术切除为主,结合放疗、化疗等综合治疗方法。手术可以缓解临床症状,延长生存期,并获得足够肿瘤标本用以明确病理学诊断和进行分子遗传学检测。手术治疗原则是最大范围安全切除肿瘤,而常规神经导航、功能神经导航、术中神经电生理监测和术中MRI实时影像等新技术有助于实现最大范围安全切除肿瘤。放疗可杀灭或抑制肿瘤细胞,延长患者生存期,常规分割外照射是脑胶质瘤放疗的标准治疗。胶质母细胞瘤(GBM)术后放疗联合替莫唑胺(TMZ)同步并辅助化疗,已成为成人新诊断GBM的标准治疗方案。 脑胶质瘤治疗需要神经外科、神经影像科、放射治疗科、神经肿瘤科、病理科和神经康复科等多学科合作,遵循循证医学原则,采取个体化综合治疗,优化和规范治疗方案,以期达到最大治疗效益,尽可能延长患者的无进展生存期(PFS)和总生存期(OS),提高生存质量。为使患者获得最优化的综合治疗,医师需要对患者进行密切随访观察,定期影像学复查,兼顾考虑患者的日常生活、社会和家庭活动、营养支持、疼痛控制、康复治疗和心理调控等诸多问题。 二、影像学诊断 (一)脑胶质瘤常规影像学特 神经影像常规检查目前主要包括CT和MRI。这两种成像方法可以相对清晰精确地显示脑解剖结构特征及脑肿瘤病变形态学特征,如部位、大小、周边水肿状态、病变区域内组织均匀性、占位效应、血脑屏障破坏程度及病变造成的其他合并征象等。在图像信息上MRI 优于CT。CT主要显示脑胶质瘤病变组织与正常脑组织的密度差值,

脑转移放疗总结

脑转移放疗总结 NCCN指南 一:1-3个病灶 1.PS好治疗期望较高者 (1)可手术+ WBRT[1] / SRS (2)SRS+ WBRT(特别适合1个病灶[1]) (3)SRS 2.病灶分散预期生存<3月 (1)WBRT (2)化疗(只在个别敏感肿瘤[2B]) (3)姑息或支持治疗 治疗后每3月一次MRI 复发后根据前期治疗决定或者姑息治疗 二:>3个病灶WBRT或者SRS 治疗后每3月一次MRI 复发后可行SRS或手术或者姑息治疗 三:放疗剂量: (一)全脑放疗标准剂量30Gy/10f 或者37.5 Gy /15f [95-08] 对于PS差症状明显的500 cGy*4f (二)SRS剂量[RTOG 90-05] 肿瘤大小<2cm 2-3cm 3-4cm 最大剂量24Gy 18Gy 15Gy 四:OAR限量 视神经视交叉脑干≤8 Gy motor strip to 15 Gy. [RTOG 0320] 问题: 1. WBRT后多长时间SRS? RTOG 9508: WBRT后1周内 RTOG 0320: WBRT后2周内 临床:1月后 临床应用

一:病灶数量及诊断是个重要前提 临床常用WBRT+SBR方案 具体为:WBRT 3.0Gy *10f 观察1月后局部病灶有反应后才可进行SBR加量 局部SBR推量至5000cGy (如:400 x 5、300 x 10) 二:同步加量: 具体为:PTV300 cGy *10f PGTV400/500 cGy *10f (经验较少少用)Nccn笔记: 1 肺癌脑转移最多见40-50% 特别是男性 2 大脑半球80% 小脑15% 脑干5% 3 全脑放疗有效率为50%,中位生存4-6月,总体治疗欠佳 4 SRS后晚期的脑水肿及脑坏死不常见 5复发与放疗后改变影像学上难以区别 6复发后治疗应根据初始治疗决定WBRT或SRS后复发不应再行WBRT 7 个人理解:临床试验比较难得出生存的结论看局控和症状改善 评分标准 1. RPA分级标准[RTOG 95-08] 或者 2. GPA评分

替莫唑胺治疗脑转移瘤研究进展_孙爽

替莫唑胺治疗脑转移瘤研究进展 孙 爽,李鸿彬 [关键词] 替莫唑胺;脑转移瘤;疗效 [中国图书分类号] R73914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029736(2011)0320235202 替莫唑胺(蒂清)是我国自行研制开发的新一代惟一口服抗癌新药,自2004年研制成功以来,以其针对性强、特异性高及可透过血脑屏障等优点,已成为治疗脑胶质瘤、特别是多形性胶质母细胞瘤或间变性星形细胞瘤的一线用药。现就替莫唑胺治疗脑转移瘤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1 脑转移瘤诊断及治疗方法 近年来,肿瘤发病率呈不断增高趋势,脑转移瘤的发生率也在增高。据统计[1],癌症脑转移的发生率成年人为10%~30%,儿童为6%~10%。据美国国家癌症研究所(NCI)2000年的资料显示,癌症患者中有20%~40%最终会发生脑转移。脑转移瘤中,以肺癌和乳腺癌转移最多见,其次为恶性黑色素瘤、消化道肿瘤、泌尿生殖系统肿瘤等,还有相当部分为原发灶不明的肿瘤。另外,据一项以MRI为检查手段的研究表明,多发性脑转移瘤检出率为66%~75%,高于单发病灶。肿瘤患者发生脑转移,提示疾病病程已进入晚期,绝大多数患者在短时间内出现脑水肿,继之出现颅内高压症状,其中部分患者病情发展迅速,常因脑疝而死亡。脑转移瘤临床预后差,若不治疗,患者多在1个月左右死亡,能生存1年的病例不超过10%。目前,脑转移瘤的治疗多以手术、放疗和化疗等综合治疗为主。 2 目前治疗脑转移瘤的药物 业内一般认为,由于血脑屏障的存在,限制了许多对癌症有效的化疗药进入中枢神经系统,多数化疗药在中枢神经系统仅能达到相对低的浓度。同时,一些学者研究证实,癌症脑转移后会破坏血脑屏障的完整性。近年来,几种可透过血脑屏障的新抗癌药研发成功,目前用于临床的有紫杉醇[2]、吉西他滨、长春瑞滨[3]、吉非替尼[4]和替莫唑胺等。 作者单位:300410 天津,天士力集团有限公司研究院药政事务管理中心(孙 爽,李鸿彬)3 替莫唑胺治疗脑转移瘤的情况 311 药理作用 替莫唑胺是一种小分子、具有脂溶性的烷化剂,其单药治疗小细胞肺癌(SCLC)和非小细胞肺癌(NSC LC)脑转移均显示了一定活性。动物实验显示,静脉用药结束后015h血浆中药物浓度达到峰值,为(10410±310)nmol/L,脑脊液中药物浓度在用药结束后215h达到峰值,为(2610±410)nmol/L,脑脊液/血浆浓度比为(0133±0106)nmol/L,提示替莫唑胺对血脑屏障的穿透性很好,其中枢浓度大约是血浆浓度的30%。口服替莫唑胺具有100%的生物利用度,并且进入中枢后能自发转换为活性代谢物,这些药理特性使其成为治疗脑转移瘤的理想药物[5]。 312 Ⅱ期临床研究 (1)一项Ⅱ期临床研究[6]报道,采用替莫唑胺治疗恶性黑色素瘤脑转移151例,其中既往接受过黑色素瘤化疗117例,超过4个以上脑病灶占25%,有效率7%、疾病控制率36%,中位生存期315个月;未接受过黑色素瘤化疗34例,超过4个以上脑病灶占21%,部分缓解1例,病情稳定6例,中位生存期212个月。另外,在替莫唑胺治疗各种复治脑转移瘤Ⅱ期临床研究[7]中,均显示其具有较好的安全性、耐受性及临床抗癌活性。(2)有学者[8]采用替莫唑胺联合沙利度胺(酞咪哌啶酮)治疗恶性黑色素瘤脑转移26例,其中接受过全脑放疗8例,接受过立体放疗4例,接受过开颅手术8例,完成至少1个周期治疗15例,病情完全缓解3例,轻微缓解或病情稳定7例,显示替莫唑胺加沙利度胺是一种有效的口服治疗方案。(3)有学者[9]对放疗加替莫唑胺化疗组和单纯放疗组进行Ⅱ期临床研究,结果显示,在大部分初治的脑转移和肺转移患者中,加用替莫唑胺的完全缓解率更高(38%∶33%,P< 0105),部分缓解率也有提高,提示替莫唑胺与放疗同时应用具有增敏作用。(4)还有学者将实体瘤脑转移52例随机分为口服替莫唑胺与放疗联合组和单独放疗组,进行Ⅱ期临床研究,结果显示,两组有效率分别为96%和66%,替莫唑胺与放疗联合组显著优于单独放疗组(P< 0105)。上述Ⅱ期临床研究结果提示,替莫唑胺与其他疗

脑胶质瘤晚期不做手术该怎么治疗

现在的人们工作、生活的压力都很大,随之而来的就是各种各样的疾病,尤其是脑部疾病,脑胶质瘤就是其中的一种。对于脑胶质瘤的治疗,很多患者会首先考虑手术,能够直接切除肿块,短期内控制病情发展,但手术并非适合所有的患者,尤其是病情进入晚期后,很容易出现其他部位的扩散转移,患者一般状况较差,不能也不适合手术,那脑胶质瘤晚期不做手术该怎么治疗呢? 面对脑胶质瘤,有许多患者普遍认为,癌瘤就是瘤子,切掉就行了,因此对手术寄予厚望,当被告知无法手术时,就认为自己已经病入膏肓,无药可救了。其实现在治疗脑胶质瘤的方法越来越多,即使晚期患者不能手术,也不意味着无药可救,还是有不少患者积极寻求非手术的治疗,如放化疗和中医治疗,使得病情得到控制,痛苦得以减轻,生存期也有所延长。 对于脑胶质瘤晚期的治疗,放化疗占据着重要的地位,是比较常用的方法,通过对机体内癌细胞的抑杀,控制病情发展,抑制扩散转移,缓解临床症状,在一定程度上延长生存时间。但众所周知,放化疗是一把双刃剑,在杀死癌细胞时也会损伤正常细胞,产生一系列的副作用,影响患者生存质量,甚至会影响患者生存期。因此对于放化疗一定要慎重选择,结合患者的具体情况综合考虑,制定合适的方案。针对放化疗的副作用,患者可以联合中医药的治疗,通过减轻毒副作用,增强免疫功能,抑制肿瘤细胞,起到增效减毒的功效,降低复发转移的可能性,进一步延长生存时间。 作为我国的传统医学,中医在脑胶质瘤的治疗发挥了独特的优势,应用也比较广泛,除了能联合西医进行综合治疗外,也能对患者进行保守治疗,尤其是年龄大、身体弱、转移范围广,失去手术、放化疗机会的患者。中医治疗讲究以人为本,从患者整体出发,把补充元气放在首位,调节患者机体内的环境,恢复气血、阴阳、脏腑的平衡,去除恶性肿瘤生存的环境,一方面控制病情发展,抑制肿瘤细胞,一方面提高患者的免疫力和抵抗力,缓解临床症状,减轻患者痛苦,提高生存质量,延长生存时间。 中医治疗与阴阳、五行相结合,注重调节患者全身机制的平衡,提倡标本兼治,作为一家以“救死扶伤,关爱生命”为宗旨,以“愿天下苍生无癌痛”为理想,以“厚德、有道、自助、自强”为院训,以“让中医抗癌造福全人类”为使命的中医肿瘤专科医院,郑州希福中医肿瘤医院自成立以来,严格按照袁希福提出的三联平衡理论指导用药,在辩证与辨病的基础上,通过扶正、通淤、祛毒,改善广大肿瘤患者普遍存在的元气亏虚、痰凝血瘀、癌毒结聚,使患者病情得到一定程度控制的同时,机体的阴阳、气血、脏腑也逐渐恢复平衡,有助于减轻痛苦,延长患者生命,一些患者甚至实现了临床康复或长期带瘤生存。 为了更好的弘扬国粹中医,让中医造福更多的肿瘤患者,在袁希福的号召下,郑州希福中医肿瘤医院先后组织召开五届百位抗癌明星中医康复经验交流大会,每次大会的召开无论是对肿瘤患者的康复、对传承弘扬中医文化,亦或是对中医事业发展,都是一件好事,促使人们对中医由不了解到了解、由误解到理解、由曲解到通解。 部分参考案例: 赵俊义(化名),男,43岁,脑胶质瘤,河南新乡人 2011年11月份时,赵俊义突然说不出话,人也无任何意识地趴在地上。经过详细检查,赵俊义被确诊为脑胶质瘤。确诊后,赵俊义在当地医院做了手术,随后又接受放疗。在放疗过程中,赵俊义经病友介绍去郑州希福中医肿瘤医院寻求中医治疗。

2020肺癌脑转移放射治疗方式及进展(完整版)

2020肺癌脑转移放射治疗方式及进展(完整版) 2019年,美国有176.2万新确诊的癌症病例,并有60.7万人死于癌症或其相关事件。肺癌的发病和死亡人数最高,占癌症死亡人数的1/4。约30%~50%的肺癌在病程中出现脑转移,在小细胞肺癌(SCLC)中甚至超过了50%。随着诊断技术及综合治疗水平的提高,患者的生存期延长,肺癌脑转移的发生率也在上升。肺癌脑转移预后极差,自然平均生存时间仅1~2个月。近年来随着靶向以及免疫治疗药物相继研制成功,肺癌原发灶局部控制率得以提升,因此对其脑转移的治疗更加关注。现将肺癌脑转移放射治疗(以下简称放疗)方式及进展进行综述。 01 全脑放射治疗 全脑放疗(WBRT)是脑转移最为基础的放疗方式。对于多发脑转移患者(通常指病灶数>3),WBRT可以使中位生存期延长至3~6个月,并有10%~15%的患者生存时间超过1年。WBRT使约60%颅内肿瘤退缩,并改善了患者的神经系统症状及预后。 WBRT最常用的分割形式为30Gy/10f。Meta分析得出,高于30Gy/10f 的生物剂量不会改善患者的总生存率(OS)、症状控制率和神经系统功能(NFI),而小于此生物剂量则会使患者的OS和NFI获益减少。对于递归分隔分析(RPA)分期高、分级预后评估(GPA)评分低的预后较差的患者,

20Gy/5f的分割方式在临床上可以作为次选方案(n=333,其中肺癌211例,占63.4%)。 Aoyama等报道在脑部病灶立体定向放射外科(SRS)/立体定向放疗(SRT)后联合WBRT较单纯的SRS/SRT虽然可以获得更好的颅内局部控制率,但OS无差异,亚组分析仅在GPA评分高、预后好的患者中带来生存获益,且神经认知功能损伤发生率增加。为了降低WBRT对患者神经认知功的影响,Gondi等利用调强放疗(IMRT)行保护海马的WBRT(HA-WBRT)。HA-WBRT比WBRT减少了神经干细胞80%的照射剂量,并使其余脑实质所受剂量不变。HA-WBRT不影响患者生存时间和低剂量区复发率,但减少了神经认知功能的损伤,提高患者近期和远期的生活质量。此外,容积旋转调强放疗(VMAT)和自动治疗计划系统(aTPS)具有进一步减少海马区的照射剂量、提高其余脑实质所受剂量的均匀性、减少在正常脑组织中产生不必要的热点(hot spot)等诸多优势。目前HA-WBRT还未被常规推荐,但VMAT和aTPS的出现将显著提高HA-WBRT在临床上的地位,并有望成为新的标准治疗。 以美金刚(memantine)和多奈哌齐(donepezil)等为代表的各种药物对改善WBRT造成的神经认知功能障碍的临床研究正在进行。一项随机双盲对照实验得出,在WBRT前和期间服用美金刚可以推迟患者神经认知功能下降发生的时间,延缓记忆能力、执行能力和处理信息能力下降的速度。有学者将乙酰胆碱酯酶抑制剂-多奈哌齐用于脑部放疗后的患者,使患者认知功能障碍出现的几率降低。美金刚联合普通WBRT或HA-

替莫唑胺口服同步适形放疗治疗脑转移瘤52例临床分析

替莫唑胺口服同步适形放疗治疗脑转移瘤52例临床分析 发表时间:2015-04-09T16:32:06.267Z 来源:《医药前沿》2014年第33期供稿作者:王昕昕1 满迎春1(通讯作者)张炜炜 [导读] 随访情况所有患者均按计划完成治疗,截至2015年01月,随访率100%,随访时间5~20个月,中位随访期11个月。 王昕昕1 满迎春1(通讯作者)张炜炜2 (1黑龙江省农垦总局总医院肿瘤科黑龙江哈尔滨 150088) (2烟台毓璜顶医院肿瘤内科山东烟台 264000) 【摘要】目的研究替莫唑胺口服同步三维适形放疗治疗脑转移瘤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选取 52例脑转移瘤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26例。治疗组替莫唑胺口服同步适形放疗,对照组单纯适形放疗,通过观察肿瘤消退情况、生存时间、卡氏评分变化等指标评价临床疗效和毒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73.07%,对照组总有效率为46.1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与对照组的毒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替莫唑胺口服同步适形放疗治疗脑转移瘤疗效优于单纯适形放疗,且毒副反应小,值得推广。 【关键词】替莫唑胺适形放疗脑转移瘤 【中图分类号】R73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4)33-0227-02 前言 脑转移瘤是成人最常见的颅内肿瘤,恶性肿瘤脑转移的发生率在20-40﹪。有25﹪的肿瘤患者死因与脑转移相关,而传统抗肿瘤药及常规手术治疗脑转移瘤的疗效却不理想,因此寻找合适的脑转移瘤治疗方案迫在眉睫。替莫唑胺(蒂清)是我国自行研制开发的新一代口服抗癌新药,可在中枢神经系统达到有效的药物浓度,针对性强、特异性高[1]。本研究采用替莫唑胺同步三维适形放疗治疗脑转移瘤,取得较好疗效,现做如下报道。 1.材料与方法 1.1基本资料 研究对象为我们医院2013年1月至2013年12月间收治的52例脑转移瘤患者。入组患者符合以下条件:1)经病理确诊为消化道肿瘤或卵巢癌、肺癌、乳腺癌;2)头MRI 增强扫描诊断有脑转移;3)至少有一个可评价或可测量的病灶;4)16岁<年龄<80岁,KPS≥70分,预计生存期大于3个月;5)外周血白细胞≥4.0×109/L,血小板≥100×109/L,血红蛋白≥90g/L;6)无严重的心、肝、肺及肾功能障碍,未合并其他严重的内科疾病;7)签定知情同意书。随机分为治疗组(替莫唑胺口服同步三维适形放疗)和对照组(单纯适形放疗)。 1.2治疗方法 治疗组采用三维适型放疗,放疗剂量全脑30 Gy(3Gy/10f)后局部病灶加量15Gy(3Gy/5f),放疗第1天开始用替莫唑胺,100 mg/m2,口服,1日1次,连续5天,4周1次,放疗结束后再继续口服替莫唑胺2疗程。对照组仅单纯放疗,方法同治疗组。治疗期间记录不良反应:血象、肝肾功能的变化,有颅内高压症状者,可给予甘露醇减轻水肿。 1.3疗效和不良反应评定标准放疗4周、结束后3个月复查头MR。根据最新的实体瘤疗效评价标准[2],分为进展、稳定、部分缓解、完全缓解。不良反应根据放射损伤分级标准(美国放射肿瘤治疗协作组制定)评定。 1.4统计学处理所有数据均经SPSS13.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组间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随访情况所有患者均按计划完成治疗,截至2015年01月,随访率100%,随访时间5~20个月,中位随访期11个月。 2.2临床疗效治疗组总有效率为7 3.07%。对照组总有效率为46.15%,两组间总有效率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局部控制率较高,疗效好。 2.3不良反应治疗组有3例(1 3.6%)出现恶心、呕吐或头痛,给予脱水后好转;对照组有7例(31.8%)出现上述症状,经脱水治疗后均好转。近期毒副反应包括乏力、骨髓抑制、胃肠道反应等,两组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未观察到心、肝、肾等不良反应。 3.讨论 放射治疗是脑转移瘤的必不可少的治疗手段,既往多用全脑放疗,虽可有效杀伤肿瘤,但需要较高剂量,并且全脑均在照射野内,往往会出现严重的神经症状,而脑转移病灶对低剂量照射并不敏感[3]。本研究采用三维适形放疗,则即可保证了转移部位的高剂量,也可减轻正常脑组织的放射损伤。替莫唑胺是一种口服的新型二代烷化剂,抗瘤谱广,口服后吸收迅速,易通过血脑屏障,具有细胞毒性及放疗增敏性,早期可用于治疗脑胶质瘤,目前已广泛用于治疗实体瘤的脑转移。 鉴于以上各点,本研究选取替莫唑胺同步三维适形放疗治疗脑转移瘤。结果表明治疗组(替莫唑胺同步三维适形放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单纯放疗),与近年来国内外的研究结果相一致。本研究中患者治疗均顺利完成,未出现严重并发症,但由于病例总数较少,此结论还有待于进一步的研究确认。 综上所述,替莫唑胺同步三维适形放疗治疗脑转移瘤疗效确切,耐受性良好,值得研究和推广。由于本组研究病例数较少,存在一定的偏倚性,有待多中心的前瞻性研究证实。 参考文献 [1] Sengupta S,Marrinan J,Frishman C,et al. Impact of te-mozolomide on immune response during malignant glioma chemotherapy[J].Clin Dev Immunol,2012,2012: 831090. [2] Lukas RV,Nicholas MK,Villaflor V,et al.Temozolomide and/or erlotinib in the treatment of lung cancer patients with progressive central nervous system metastases[J].J Neurol Res,2012,2(1):1-9. [3] Tanguy R,Métellus P,Mornex F,et al. Stereotactic ra-diosurgery and radiotherapy for brain metastases[J].Bull du cancer,2013,100(1): 75-81.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