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试析当前我国城乡二元结构的现状、成因、负面影响与政策反思

试析当前我国城乡二元结构的现状、成因、负面影响与政策反思

试析当前我国城乡二元结构的现状、成因、负面影响与政策反思
试析当前我国城乡二元结构的现状、成因、负面影响与政策反思

试析当前我国城乡二元结构的现状、成因、负面影响与政策反思

摘要: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全党工作重中之重,城乡发展一体化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而城乡二元结构正是制约城乡发展一体化的主要障碍,当前城乡二元结构已经成为制约我国经济体制改革与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瓶颈。因此,深入研究和分析我国城乡二元结构的现状及成因,提出统筹城乡经济发展的改革思路,具有深远的战略意义。文章拟从对建国以来我国城乡二元结构的现状、形成原因及影响的分析中,探寻解决城乡二元结构矛盾的主要途径,提出深化改革,统筹城乡经济发展的思路。

关键词:城乡二元结构;城市化;劳动力流动;城乡统筹;转型发展

“二元制度”是发展经济学提出的一个概念,是指现代工业与传统农业并存。城乡二元结构是发展中国家普遍存在的一种现象。我国的城乡二元结构是在计划经济体制下,长期以来形成的城乡对立、城乡分割、城乡劳动力流动隔绝的经济社会二元结构。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十四大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以来,我国一直致力于解决城乡二元结构的问题。十八届三中全会指出“城乡二元结构是制约城乡发展一体化的主要障碍。必须健全体制机制,形成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工农互惠、城乡一体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让广大农民平等参与现代化进程、共同分享现代化成果。要加快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赋予农民更多财产权利,推进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和公共资源均衡配置,完善城镇化健康发展体制。”但是时至今日,在我国经济社会面貌已经发生巨大变化,生产力和综合国力已经有了明显提高的情况下,城乡二元结构问题依然十分突出,已经成为制约我国经济发展和改革的重要阻碍。因此解决城乡二元结构问题,统筹城乡经济发展是新时期我国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重大举措,具有深远的战略意义。

一、当前我国城乡二元结构的现状

我国农业发展相对于城市工业化、现代化快速发展来讲,严重滞后,农民收入增长缓慢。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2014年我国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28844元和9892元,城乡居民收入比为2.92:1,这已经是2002年以来的最低值。2002年以来,我国城乡收入比一直在“3”以上,2007年城乡居民收入

差距扩大到改革开放以来的最高水平3.33:1。如果把农村人口没有享受到的医疗、教育、失业保障等非货币因素考虑进去,中国的城乡收入差距可以达到6:1。与此同时,城乡居民还面临财产差距扩大的问题,而且这一问题正变得越来越严重。以往人们大多把贫富差距等同于收入差距,但实际上,居民在资产方面的差距也是衡量贫富差距状况的重要指标。数据分析表明,中国的财产差距扩大速度远远要超过收入差距扩大的速度。城市居民个人财富积累速度非常快,在过去大约10年的时间内,城市居民人均财富的年均增长率达到22%,特别是房产价值的年均增长率达到了25%。而农村的财富积累速度年均增长率只有11%,相当于全国水平的一半。过大的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不仅严重影响农业、农村经济和整个国民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而且还有可能演变成社会问题和政治问题,成为我国经济社会稳定发展的威胁。因此,推进城市化进程,打破城乡二元结构,统筹城乡经济发展已经成为当务之急。

二、我国城乡二元结构的成因

20世纪50年代初期,与许多发展中国家一样,为了进行大规模的经济建设,我国政府选择了赶超型工业化发展战略,并学习苏联社会主义的模式和经验,逐步建立并形成了计划经济体制,而城乡二元结构正是其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由于长期战争的破坏,我国当时的经济处于崩溃的边缘,用于经济发展的资本严重不足。资本的市场价格和利率水平较高,劳动力的价格相对较低,按照市场价值规律,市场行为的选择会集中在劳动密集型的产业上。但是这种市场行为有悖于当时我国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构想。为了保证这种赶超战略的实施,国家采取行政管制的手段,扭曲市场机制的作用,把资本的使用重点投放在重工业发展上。为了全面获得用于资本积累的经济剩余,一方面政府在城市推行低工资和低福利的政策,压低生活资料的消费,保证工业发展所需的资金。然而低工资政策降低了城镇工薪阶层的购买能力,为了保证城市劳动力获得必要的生活资料,政府运用行政控制手段,降低农产品和其它生活必需品的价格。由于发展工业的劳动力主要集中在城市,因此这种比较低的生产、生活费用的优惠政策只适用于城市居民,而工业积累的成本也由此转移到农业和农民身上。另一方面,政府垄断农产品的购销和经营,确立工农产品价格的“剪刀差”,为工业发展获取了稳定

的低价格的原料来源。据不完全统计,1953年至1978年,我国政府通过工农业产品的价格剪刀差从农业中获取了6000至8000亿元的积累资金。

同时,为了降低控制农产品价格的交易费用, 我国在1958年建立了“高度集体化”的人民公社制度,禁止农村从事工业生产活动,把农村锁定在农业上。这种制度安排必然带来农业收益的下降,使农民和工人之间存在着潜在的收益差距。在这种经济诱因的影响下,农村居民纷纷涌向城市,影响了国家赶超战略的实现。因此,国家采取严格的户籍政策,剥夺农民迁徙的自由权利,人为地将城市和农村划分为两种不同的社会群体。1958 年我国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户口登记条例》,把户口分为农业户口和非农业户口。这种城乡分割的社会管理体制,虽然在当时有效保证了国家重点发展重工业战略目标的实现,但是也带来了大量的社会问题,是时下“三农”问题的根源。

三、我国城乡二元结构的负面影响

(一)城乡贫富差距不断扩大,农村贫困化,引发社会问题

城乡之间收入差距的不断扩大是城乡二元结构负面影响的最显性表现。因为依附于城乡二元结构的经济体制,城市占有更多的经济资源和就业机会,收入来源广泛、渠道多、手段多,可以充分利用城市广阔的需求空间和较高的购买力来挖掘市场空间,获取特殊利益;而农村社会依然处于由工业化道路造成的贫困落后局面,科技知识落后,就业面狭窄,基础薄弱,乡村资源匮乏,农业效益低,农产品商品化程度不高,因此本来购买力就低的农民无法通过在乡村社会内部广泛提高个人收入水平,再加上市场经济体制下,农村的市场信息反映灵敏度不强,无法应对市场变更,农民走不出低收入的怪圈,城乡之间的收入差距逐渐拉大。(二)阻碍城乡间劳动力的流动

人是生产要素中最活跃的因素。为了制止农民向城市流动形成的城乡分割的户口管理制度,在早期阻碍了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限制了人力资源在城乡之间的流动。大量的优秀人才由于户口的约束和城乡壁垒,不能选择适合其所长的部门和职业,埋没了许多人才,农村大量优秀人才没有机会到城市施展才华。而在后期城乡二元结构却导致了更加强烈的城乡单向流动趋势。为了摆脱农村社会的简单落后,大量的农民不愿仅仅依靠土地,纷纷走出乡村,来到城市,以获取

更好的生存空间和更多的就业机会。因此“农民工”大量涌现并且带来一系列的社会问题。对于从农村走出来的大学生和创业者们,一旦离开之后大多不愿再重回故土,这种流动纯粹是单向化的,仅是农村向城市的大量流动。

(三)造成了农村市场内需不足,影响国民经济协调发展

有效需求不足是近几年影响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一个重要原因。国内有效需求不足主要表现为农村需求不足,农村需求不足关键在于城乡二元结构拉大了城乡居民收入水平差距,从而拉大了城乡消费水平的差距。2014年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绝对额相差18354.97元,人均消费支出绝对额相差11585.51元,目前城乡居民的消费水平总体上至少相差10年以上。农村需求不足,使城市市场饱和与工业生产相对过剩的矛盾更加突出,不仅影响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不利于提高工业化质量和效益,而且制约我国持续有效地扩大内需,不利于我国进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构建和谐社会。

(四)阻碍我国城市化的进程,无法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

长期以来,由于经济结构的二元性,国家的大部分投资用于工业部门的发展,城市建设和小城镇发展相对被忽视。加之城乡分割的管理体制,使得农村劳动力向城市的转移受到严重阻碍,我国的城市化水平较低。虽然2014年中国城镇化率达到了54.77%,超过世界平均水平,但我国城市化的质量却不是很高。一是一味地追求大城市化,出现了交通拥堵、环境恶化、空气污染等城市病;二是市民化程度不高,至今还有2亿多农民工没有真正的市民资格。扣除这部分流动人口,我国真实的城市化率不足35%;三是城市的总体功能很差,用地粗放低效。城乡二元结构带来的城市化滞后,不利于农村经济结构的转型发展,阻碍农业现代化进程,导致国民经济比例失调、工农业结构和城乡人口结构的严重错位。

四、改变我国城乡二元结构的政策反思

由于特殊国情和现实因素的影响,我国的城乡二元结构问题与传统的刘易斯的理论模型存在着较大的差异,具有一定的特殊性。我国的城乡二元结构是建立在由城乡分治的户籍制度、土地集体所有制和财政制度这三项主要体制和一系列经济和社会的体制之上的庞大的体系。

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我国当前正在进行的就业、教育、医疗、社会保

障等方面的城乡一体化改革取得了很多成绩。党的十八大报告还进一步明确指出了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的基本方向和着力重点: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增强农村发展活力,逐步缩小城乡差距,促进城乡共同繁荣;坚持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和多予少取放活方针,加大强农惠农富农政策力度,让广大农民平等参与现代化进程、共同分享现代化成果;加快完善城乡发展一体化体制机制,着力在城乡规划、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等方面推进一体化,促进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和公共资源均衡配置,形成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工农互惠、城乡一体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

尽管现有的改革措施对消除城乡二元结构的问题进行了一些有益的尝试,但是由于没有触及到制度层面,城乡二元结构问题并未得到根本解决。经过多年的实践探索,我们已经积累了破除城乡二元结构体制的认识和经验。实践证明要从根本上破除城乡二元体制,必须从改革户籍制度、土地集体所有制和财政金融体制这三项制度入手,立足于制度创新,逐步转变不利于农村发展的制度设计。

(一)加大户籍制度改革力度,尽快建立城乡统一的户籍管理制度改革城乡分治的户籍制度是破除城乡二元社会结构体制的首要之举。近年来,无论是中央还是地方,户籍制度改革实践政策频出。2014年取消农业户口与非农业户口性质区分,统一登记为居民户口,建立了城乡统一的户口登记制度。此外北京、上海、广州等大城市也逐步推行积分落户政策,各省也纷纷试点有序放开部分地级市落户限制。但目前来看,改革实际推行的效果有限,仅仅取消农业户和非农业户的分别,显然是不够的。农民在城市务工的过程中,已经充分感受到了权利不平等带来的精神压力和生活压力和一旦失去土地后可能带来的心理恐惧。因此,超过九成的农民不愿意轻易用土地换非农业户口。户籍改革的主要目的就是要让农民进城,让农村的土地流转起来,让千家万户种地变成集中耕种,以此来提高土地的利用效率,提高粮食等农作物的产量以及降低生产成本、减轻管理压力。然而,九成农民不愿用土地换户口的想法,显然会影响到户籍制度改革的效率。这意味着,要想让广大农民自觉自愿地用土地换户口,从而推动城镇化进程,提高中国的城市化率,最有效的途径,就是要实现权利的均等化,促进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和公共资源均衡配置,把附着在户籍制度上的就业权、居住权、

教育权、社会参与权、社会保障权、医疗服务权等权利逐步剥离,让失去土地的农民不至于成为城市的边缘人口。而这恰恰是目前城镇化过程中的最大难点,也是最大薄弱点。

世界许多发达国家已建立起统一的动态户籍制度,即任何公民只要在一地有相对稳定的收入来源,就应有资格办理暂住证或常住证,依法拥有当地居民应享有的权利和义务,只有这样才能逐步为劳动力流动创造平等环境。显然,当前我国尚无法完全按全新的户籍制度运行,但是我国可以在继续深化小城镇和中小城市户籍制度改革的基础上,为整个户籍制度改革积累更多经验,以便使改革能以稳妥渐进的方式推进。但是我们必须认识到,户籍制度改革涉及面广,各种政策纵横交错,各个部门之间也存在诸多利益障碍。因此这一改革难度很大,工作复杂,既要知难而进,又不能操之过急。

(二)改革土地集体所有制度,建立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

所谓集体所有制,是苏联计划经济体制时的杜撰,集体成员的边界不明确,集体内部成员之间不平等,领导对集体的财产享有支配权、决定权。现在我国农村的土地实行集体所有制,名为本村农民集体所有,但农民只有承包使用权,而村主任、支部书记对土地有实际的支配权。这种土地所有制,引出了许许多多的矛盾,必须改革。随着农村养老保险制度和新型合作医疗制度的改革与完善,土地对农民的社会保障功能有了现代社会保障制度的衔接,土地经济生产功能回归是自然而然的事情。恢复土地的农业生产功能,必须清晰界定其产权,这是现代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根据我国的国情和社情,可以把土地的所有权统一收为国有,实行城乡一体化的土地国有制,并在明确产权主体及权益分配机制的前提下,建立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农村集体建设土地入市,让宅基地、农民的自留地、农民的承包地能够以某种形式在市场上流转。

(三)深化公共财政体制改革,加大财政支农力度,均衡城乡资源配置我国现行的财政体制,是在城乡分治的格局下逐步形成的,虽然经过几次改革,但对城市居民实行一种政策,对农民实行另一种政策的格局没有根本改变,对农业、农村、农民发展很不利。应该看到,城乡分治的财政体制是计划经济体制的产物,是城乡二元结构体制的经济支柱,不调整改革这种财政体制,城乡二元结构就不可能根本破除,农业的弱势地位就不可能改变,农民也富裕不起来,

城乡差距不可能缩小,更谈不上城乡共同繁荣。应该按照十八大报告提出的“要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增强农村发展活力,逐步缩小城乡差距,促进城乡共同繁荣。坚持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和多予少取放活方针。”通过调整改革,逐步实行城乡一体化的财政体制。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和财政支出结构,大幅度增加对“三农”投入,明确财政支农重点,完善粮食直补、良种补贴等各种农业补贴政策,提高补贴标准,保护和调动农民种粮积极性,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大力发展农村基础设施,逐步实现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第五,要合理把握政府和市场的边界,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在市场的“无形的手”和政府的“有形的手”的交互作用中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的目标,逐步完成城乡二元社会结构的消解,使长期困扰我国的“三农”问题从根本上得到解决。

(四)大力发展小城镇建设,加速城市化进程

城市化是世界上所有国家和地区实现现代化的必由之路,也是我国消除城乡二元结构、促进城乡协调发展的基本途径。农民、农业和农村问题的最终解决,需要通过城市化和现代化来实现。我国承受着数量越来越多而素质较低的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巨大压力,而城市吸纳能力有限。因此,我国城市化模式应采取大中小结合的多途径综合模式。“大中小结合”是指在城市规模等级上,要发挥各级城市对产业和人口的集聚作用,适度发展大中城市,合理发展小城镇,不能把发展大中城市和发展小城镇对立起来。大中城市是区域经济中心,对周围区域有很强的辐射和带动作用。而发展小城市既能避免“超城市化”现象,减少大城市的压力,又能促进农村工业化和城市化,特别是实现我国乡镇企业的第二次创业,使它们走上规模经济和集约化经营之路。

(五)城乡互助,城市反哺农村,注重产业融通

城市需要在工业和科技等方面加强对农业的支援与帮助。积极推进农业深度和广度开发,振兴农村,富裕农民。首先要加快农用工业发展,努力提高农用工业劳动生产率,降低农用工业成本,逐步缩小工农产品剪刀差;第二,加强农业科学技术研究;第三,帮助农村普及义务教育和人才培训,提高农民文化水平和技术素质。2005年3月,温家宝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基本思路。以工促农即是经济带动,要求城市经济产业的深入发展,调整产业链,形成产业集群以带动周边地区的农村;以城带乡,尤其要注重产业融

通,根据周边农村地区的区位特点和农产品生产状况,加强城乡之间的工农结合,利用城市已有的基础设施,结合农村社会的自然资源优势,取得城乡之间的双赢效果,让工业发展的同时进一步调动农民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另外,必须充分发挥城市发展的辐射性,对于与城市快速发展不相适应的产业或企业,可以适当将其转移到农村社会,这样既可以提高农业的产业效益,又可以增加农民的就业机会,为农民增收提供渠道。

五、结论

我国现存的城乡二元结构形成于上世纪五十年代,它曾为计划经济时期的工业化进程做出了重要贡献。然而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全面深化与中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在城乡二元结构之下,农村居民的种种不同等待遇越来越阻碍城乡人口和资源的合理流动、优化组合,成为中国经济社会良性发展的一个严重障碍。破解城乡二元结构,不仅能够使广大农民利益得到根本的维护,充分调动农民发展经济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激发亿万农民创业创新活力,培育新产业新业态,解决农村的繁荣稳定问题,还能释放潜在的经济与社会发展潜力,实现城乡统筹,推动新型城镇化与新农村建设协调发展。另一方面,又要尊重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认识到城乡二元结构问题的解决不能一蹴而就,政府必须拥有战略思维,分步骤、有次序地解决问题。

【参考文献】

[1]林毅夫.中国的奇迹:发展战略与经济改革[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18-20

[2]杨风禄.户籍制度改革:成本与收益[J]1 经济学家,2002,(2):33-371

[3]周永亮.中国经济前沿问题报告[M]1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1

[4]程必定.以城市为主导统筹城乡区域和谐发展[J].青岛科技大学学报,2005(1):9-12

[5]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 2014中国统计年鉴[Z]. 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14

[6]傅崇兰,陈光庭,董黎明,等.中国城市发展问题报告[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

[7]李涛.资源配置倾向、城乡发展差距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J].生产力研究,2007,(21):24-26.

[8]赵伟.中国的城乡差距:原因反思与政策调整[J].武汉大学学报.2004(6).

关于打破城乡二元结构的个人看法

关于打破城乡二元结构的几点建议 进入2000年后,我国提出“打破城乡二元结构,统筹城乡发展,实现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然而,个人认为我国在打破城乡二元结构上,急于改变现状,并没有从根本上消除城乡二元结构。 在我国,城乡二元结构是经过几千年历史而形成的,而城乡二元结构由以下几个因素构成: 1 、城乡之间的户籍壁垒。户籍壁垒严重阻碍了城乡之间的人口流动。在改革开放后,我国逐步实行了暂住证制度,从一定程度上放开了区域之间的人口流动。但是,在当今来看,即使实行了暂住证制度,各区域在对待持有暂住证的居民仍存在歧视。 2 、两种不同的资源配置。例如,教育和公共设施的投入。城市中的教育和公共设施的投入,几乎完全是由国家财政负担的,而农村的教育和基础设施,国家的投入则相当有限,有相当一部分要由农民自己来负担。而目前,国家对教育与基础设施的投入也几乎都在城市中。 3 、事实上是将城乡分成了两种社会身份。这也就奠定了城乡二元结构的基础。 城乡二元结构则表现为“双重二元结构”,即不仅存在以现代工业为代表的传统部门之间的经济二元结构,同时也存在着以城市社会为一元与农村社会为一元的社会二元结构。而“双重二元结构”的特征,造成了城市与农村之间的对立、工业与农业之间的对立。使得城乡差距、地区差距、收入差距不断拉大、不利于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也不利于我国社会和谐发展。 那么,对于打破城乡二元结构,我国政府从以下几方面开展工作: 1、建立城乡互动,工农互促的协调发展机制; 2、建立城乡统一、开放、有序的市场体系; 3、构建有利于农村发展的公共财政体制; 4、建立城乡统筹的税费制度; 5、积极推进农业产业化,促进城乡产业统筹发展。 个人认为,在打破城乡二元结构上,我国政府过于急于求成。 首先,城镇居民与乡村居民在生活方式、思想观念、思维方式以及文化素质等方面无法实现对接。人们在短期内,很难消除观念中原有的城乡之间的地位差距,过快地从表面上打破这种关系,则不利于社会稳定与和谐,也会导致一些对农村居民不公平的现象产生。 其次,城乡之间在教育、文化、卫生、娱乐等基础设施建设上存在差距。 农村人口为了追求更好的生活,会离开农村,而进入城市,尤其是如今的年

可持续设计的现状与反思

可持续设计的现状与反思 [摘要] 国内外关于可持续设计的研究在生命周期、材料、服务系统等方面,多集中于学术界的研究,并没有广泛应用于实际当中。可持续设计应该与现实接轨,将可持续思想广泛应用于社会生活中,造福子孙后代。 [关键词]可持续设计可持续发展生命周期服务系统 1.可持续设计的概念 可持续发展就是“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可持续设计”源于可持续发展的理念,是对人类发展和随之而来的环境问题的深刻思考,也是一个不断发展的实践过程。这不是一种单向的从生长到消亡的线性发展模式,而是一种“从摇篮到摇篮”的循环发展模式。“可持续设计”并非单纯地强调保护生态环境,而是提倡兼顾使用者需求、环境效益、社会效益与企业发展的一种系统的创新策略。[1] 2.国外研究现状 丹麦工业大学的LEO•ALTING教授于1993年提出对环境、职业健康、资源消耗产生最小影响的可持续发展工业生产,并成立了绿色产品生命周期中心,从事对产品生命周期策略、经济及控制、工艺及生产工程等方面的研究。 [2] 荷兰的Delft大学及应用科学研究机构TNO开发了生命周期分析和清洁生产等环境工具,并取得了UNEP的支持。[3] UNEP和SETAC于2002年启动了生命周期行动,对生命周期管理进行了深入全面的研究。[4] Atsushi Suzuki等人提出针对发展中国家的生态环境对产品的生态设计进行评估的方法,通过运用生命周期仿真原理的加权清单,评估以环境改善为基础的产品的环保性能。[5] Ching-Jui Chang认为包装的可持续设计是通过减少不必要材料的使用,使用环保材料代替塑料,并增强其结构强度,开发了一个简单的拓扑结构优化方案。[6] Prof. Stan Rickel认为在可持续设计中可再生材料和产品系统发挥重大作用,并设计一种手用工具能有效地分裂可再生材料竹子来改善制造系统。[7]瑞典的Lennart Y等人在研究中特别阐述了基于可持续设计思想的材料选择方法。[8] E. Manzini, C. Vezzoli指出创新战略设计,重点从设计产品转向设计和销售产品及服务的系统,这个系统能够符合特定客户的需求,重新定位目前不可持续的生产和消费的做法和趋势。[9] D. Maxwell等人从爱尔兰的环境优先产品设计战略和世界其它可持续产品和服务系统得出的经验教训总结出一个有效地工业可持续产品和服务系统(SPSD)设计方法。[10] 3.国内研究现状 张雷等根据产品生命周期评价系统边界的确定原则,结合现有产品的生命周

我国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存在的问题研究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wendangku.net/doc/d52581855.html, 我国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存在的问题研究 作者:池洁 来源:《财讯》2018年第27期 我国城乡二元结构的产生由来已久,它的存在制约着中国经济的均衡发展,甚至影响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进程。我国城乡发展不均衡,城乡二元结构是建设我国城乡一体化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瓶颈。造成城乡二元结构的原因,分别是城乡户籍裁度、城乡行政机构差异、农民致富渠道不足等。本文分析了二元体裁下产生的问题及原因,最后提出了解决措施。 城乡二元结构问题解决措施 我国二元经济结构现状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保持高速增长,国民经济显著提高,人民生活不断改善,城乡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然而,我国的经济发展并不平衡,城镇居民人均收入明显高于农村。由于收入差距的扩大,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矛盾日益突出,国家虽已出台多项惠农政策,一定程度上使收入差距有所缓解,但城乡二元经济结构是一个系统性问题,不是短期内就可以消除。当前,中国经济中的许多没有得到实质性解决的深层次难题,都同这个课题进程不快或者出现了某些扭曲有极大关系,根子很可能就在这个地——我国的城乡二元经济结构。产业结构上,农业仍然是中国的弱势;消费结构上,农民仍然是中国第一购买力的群体;区域结构上,农村仍然是中国发展的洼地;收入分配结构上,农民工也依然是中国低收入阶层。若再谈到中国的知识结构、各种资源的配置结构等,都会发现农民工的影子,但其利益保护机制却总略于城市居民。 我国城乡二元結构的负面影响 (1)城乡贫富差距不断扩大,农村贫闲化,引发社会问题? 城乡之间收入差距的不断扩大是城乡二元结构负面影响的最显性表现。因为依附于城乡二元结构的经济体制,城市占有更多的经济资源和就业机会,收入来源广泛、渠道多、手段多,可以充分利用城市广阔的需求空间和较高的购买力来挖掘市场空间,获取特殊利益;而农村社会依然处于由工业化道路造成的贫困落后局面,科技知识落后,就业面狭窄,基础薄弱,乡村资源匮乏,农业效益低,农产品商品化程度不高,因此本来购买力就低的农民无法通过在乡村社会内部广泛提高个人收入水平,再加上市场经济体制下,农村的市场信息反映灵敏度不强,无法应对市场变更,农民走不出低收入的怪圈,城乡之间的收入差距逐渐拉大。 (2)阻碍城乡间劳动力的流动

2稿浅析城乡二元体制改革的意义

浅析城乡二元体制改革的意义 摘要 改革开放三十年以来,中国经济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在国家政策的指挥下,全国上下遵循让一部分地区先富裕起来,先富带动后,最终实现共同富裕。但与此同时,城乡差距越来越明显,城乡二元体制格局已经成为制约中国经济快速发展的瓶颈问题。近些年来,在全国范围内加快推进城乡一体化,破除城乡二元结构,让广大农民平等参与现代化进程,共享改革发展成果,已成为各级地方政府的主流政策选择。各地通过建立城乡一体化试点城市和县镇,大都取得了积极有效的成果和经验,并迅速向周边县市推广开去。但是,如何对城乡二元体制进行改革,从而全面推行城乡发展一体化格局,这是一项系统工程。本文试图从城乡二元体制定义入手,具体分析我国城乡二元体制的形成背景和体制弊端,城乡二元体制改革的突破点,从而进一步阐述城乡二元体制改革的意义。 关键词:城乡差距二元体制协调资源配置 一、城乡二元体制的定义 二元社会结构最早是由荷兰经济学家博克在观察荷兰殖民地印度尼西亚的社会经济时提出的一个概念,指的是一国内存在着两个在生活条件、生活方式、生活观念等方面完全不同质的相互独立运行的社会子系统。中国的城乡二元体制特点主要由相互对立的两部分组成,即农村户口和城市户口,在此基础上形成不同的利益分配格局和保障机制。正是由于这样的一种特殊界定,使得中国的城乡二元体制具备特殊的意味,很多人从的出身决定了今后一辈子的地位和福利,城市人和农村人的地位和福利差距的长期存在,对整个社会和谐造成了根深蒂固的影响。正是由于长期的城乡二元结构,导致了各种资源在城乡间分配不平等,进一步拉大了城乡差距。对于城乡二元体制的本质,每个人从不同的角度也许都能得出答案。城乡二元体制,是指在国家主导下,在限制人口流动的户籍制度的基础上建立的一个对社会资源区域间(城乡)分配不均的制度。 二、城乡二元体制的形成背景 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和工业化进程的加快,无论是西方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其经济发展模式必然经历从城乡二元分离式格局向城乡一体化格局转变,这是社会发展的需要,也是国家振兴的必由之路。 1949年之后,集中人力、物力、财力优先发展重工业,为保证工业化进程有效推进,新中国政府制定了计划经济体制,同时实行了人民公社化制度,正是由于以上制度和战略的实施,城市和农村的二元化格局逐渐形成。1978年以后,新中国城乡二元制格局呈现出新

对中国教育现状的思考

对中国教育现状的思考 世人对中国教育现状,众说纷纭。中国教育模式形成已久,并不能全盘肯定或全盘否定,但事实确实,中国教育现状确实存在着很大的不足。 现状一:教育商业化、功利化。 从古代文人考取功名以图走上仕途之路,到如今我们把“教育”与将来的工作、收入、生活、居住条件等紧紧联系在一起,十年寒窗为的不过是以后有一个优越的生活。我相信,90%以上的人都是这样想。以致于如今的教育愈加趋向商业化、功利化的方向。而许多学校,无论是小学、中学还是大学都致力于追求虚名,以图在各大“排行榜”上图的一席之地。许多学校并不专心于学术教育,而是想尽一切办法提高学生升学率,提高学校知名度等等。 北京师范大学教授董藩在微博上透露自己对学生的要求——40岁时如无4000万身家,不要来见我。另外,云南大学副教授尹晓冰开50多万宝马去上课,是3家上市公司董事,他在全国性的研讨会上提醒同行:做好教学是基础,但把精力都放在教学上,是“毁灭自己,照亮别人”。两名教授的言论也让我们看到中国教育功利化的现状。大部分教授只注重发表了论文的数量,而并不注重质量,一味的敷衍授课、课题蒙混,而学校重金“收买”高分学生更是层出不穷,教育这块本来让人敬仰的“圣地”逐渐沦为追名逐利的市场。 学生求学的功利化以及学校办学的功利化使得整个中古教育日趋商业化、功利化。 现状二:教育不公平。 经柏龙教授曾在一次采访中说中国教育存在着十大不公平:城市教育与农村教育的不公平;重点学校教育与一般学校教育的不公平;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的不公平;男童教育与女童教育的不公平;优等生教育与后进生教育的不公平;升学教育与就业教育的不公平;关注知识与关注能力的不公平。 我所说的教育不公平主要是指教育区域不公平跟师资分布不均的问题。对于中小学而言,

湖南省衡阳市2018届高三下学期二模文综政治试题(附答案)

湖南省衡阳市2018届高三下学期二模文综政治试题(附答案)注意事项: 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4.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第Ⅰ卷 ー、选择题:本题共35小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2.2018年3月以来多年生药材三七价格节节攀升,每公斤最高上涨150元。业内人士分析认为,今年三七的涨价蓄势已久。2017年初春三七价格在经历“四连跌”进入上涨通道后,全省发展迅猛的大健康产业为“冰封已久”的三七价格解封,省内外销售商涌入云南采购三七,三七交易商圈内出现囤货现象,市民健康养生意识增强成为三七保健产品的主要购买力。读图6(P表示价格,Q表示数量,S和S1分别表示变化前后的供给曲线,D和D1分别表示变化前后的需求曲线),该现象用图表示正确的是 13.2018年供给侧改革的重点转向“补短板”,补短板是各项改革推进的“压舱石”,也是检验改革综合成效的“刻度表”。补短板要从严重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从人民群众迫切需要解决的突出问题着手,既补硬短板也补软短板,既补发展短板也补制度短板。下列举措传导路径符合上述要求的有 ①推进个人所得税改革一减轻企业负担→增强企业发展活力一促进经济发展

中国当前法律教育的现状与反思.doc

中国当前法律教育的现状与反思 当前我国法律教育的现状 在我国当前,法律教育开始于大学阶段,无论是本科院校亦或专科都设有法律类的专业,当然所谓正规的法律教育应该是在本科院校里进行的。在本科阶段,采取老师台上讲课、学生堂下听课的这种板书式教学,属于一种“通识性”与“基础性”的教育,具有一定的合理之外,毕竟学生是初涉法律领域,懂得的仅仅是一些杂乱的法律意识与心理,没有一套经过系统训练的法律思维和一定量的法律知识。但是如果经过了四年的大学法律教育进入研究生之后,还是依然如此哪就有点问题了。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的吕忠梅教授,在其《从本科生到硕士生》一文中谈到:一般来说,本科生培养目标是学习和掌握基本法律知识,完成法律的“通识”教育或 “共性培养”,……硕士生的培养目标则发生了根本的变化,从“是什么”到“为什么是”,从“知识”走向“能力”,它培养的是学生的观察、思考、分析法律问题的基本能力,要完成法律的“专业教育”或个性养成,个人“学风”、“文风”初显。接着作者指出:令人十分痛心的问题是,有的学生虽然进入硕士生行列,但各方面依然停留在本科阶段,不能理解为什么都是要给学生开列书单,满足于课堂上听课获得的知识,很少自己读书,从来不做笔记,更不动手写文章。其实这种令人十分痛心的问题,不仅仅是学生个人的问题,更有我们国家现存教育体制以及学校和导师等方面的问题。 我国近几年来,随着大学生就业率的连连下降以及毕业生收入的减少,社会对大学生生, 尤其是法律专业的学生(本科生及研究生)的前途尤为关注。今年6月10日,由麦可思(MyCOS)——中国大学生就业研究课题组撰写、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的2009 年就业蓝皮书——《中国大学毕业生就业报告(2009)》在京发布。报告介绍,2008 届本科毕业生的收入明显下降,就业率最差的专业是法律和哲学,更是将近几年的这种关注引向深入,从某种程序上讲,如果哲学专业的大学生就业率低,还可以从专业理论性强方面寻找理由的话,哪作为一个实用性的法律类专业,法律是一门“世俗”的学科,在我国依法治国进程推进的大潮下,需求量必定大增,应该不至于此。 在我国高校一直以来是以扩招为总体趋势的,法律类专业更是如此,于是乎在经过了近几年短短的迅猛扩招之后终于“积劳成疾”,法律类专业已经连续两三年在一类学科中就业率垫底,甚至倒数第一。作为法学专业的学生(无论是本科生还是研究生)都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和压力。根据国外的经验,法律类是以培养社会精英为目村的,不能是就业率论英雄,但如今的事实是在我国所谓的“社会精英”在经过了专门教育出了校门后,连工作都没有着落、成了问题,精英更是谈不上。于是法律专业就业的话题也就一直为人们所探讨,不容否认的是法律类专业的招生是很热的,但就业却十分不理想,这种热招生冷就业的局面,以致于在2006 年关于取消本科法学专业设置的说法更是一石激起千层浪。法学专业缘何由香饽饽变成烫手的山芋?造成这些困境的又究竟是什么原因? 山东大学校长徐显明教授曾说过,中国法学教育存在四个主要问题:第一是总体定位不清,法学教育到底是通识教育还是职业教育这个定位没有弄清;第二,法学教育到底是大众教育还是精英教育这个目标没有弄清;第三,法学教育现在的低起点与法律职业高素质要求之间存在着巨大的差距,怎样克服这个矛盾还没有找到更好的道路来解决;第四,法学教育到底是人文教育还是科学教育或者是二者兼有这个问题含混不清。此外,还有学者指出中国法学教育还存在两个根本性缺陷,一是中国法学教育当中缺乏司法伦理的训练。不具有司法伦理的法官、检察官和律师是很危险的;二是中国法学教育当中缺乏职业技巧培训。没有职业技巧的法官、检察官和律师就不能适应职业的要求。 普遍而言,在任何职业群体中从事特定职业的人员,都需要具备两方面的基本素质:职业素质和专业技能。对我国的法律类专业来说这两方面的基本素质都是缺乏或不足的,造成这种问题的原因不一而足,笔者试图将近几年,社会学者、专家教授等关于我国法律类专业学生就业率及收入下降的几大原因予以总结并就此问题提出几点我个人的看法,以期能够对我们国家制定相关政策及高校对于法律类专业的教学工作有所启迪和帮助。 我国法律教育需要反思的问题: 一,个性化教育模式缺乏 据我个人的体会与感受,我们国家大学法律教育(包括研究生阶段)的一个很大的缺憾是:教学过程以及课下缺乏对学生个性的引导与培养。我们每个人都是不同于其他人的世界上的唯一,而这种唯一性决定了一个人区别于其他人的某些特殊之外,正是因为如此,我们在教学过程中不能忽视这种个人的特

从城乡二元结构看我国的社会阶层问题

从城乡二元结构看我国的社会阶层问题 徐永航经济学院 2014100205 摘要:发展中国家在由传统农业经济向现代工业经济过渡的进程中,必然出现农村相对落后的生产和生活方式与城市不断进步的现代生产、生活方式之间不对称的组织形式和社会存在形式,即所谓的“城乡二元结构”。改革开放以来,经过三十多年的努力,我国基本建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但因为各种原因,城乡分治的户籍制度和集体所有的土地制度等重要体制还没有改革,农村仍然存在城乡二元结构的体制,这就是我国“三农问题”久未解决的根本原因。如何有效地解决城乡二元结构,打破人口自由流动和身份转换的制度约束,实现社会的良性互动与健康发展,将直接决定未来我国社会是否能够实现真正惠及全民的小康社会。我们必须统筹城乡发展,站在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高度研究和解决城乡二元结构问题,更加注重加快农村发展,逐步改变城乡二元经济结构。 关键词:城乡二元结构三农问题城乡统筹社会阶层 *******************************************************************************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城乡发展一体化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加快完善城乡一体化体制机制,促进城乡生产要素平等交换和公共资源均衡配置。”在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条件下,这应是题中之意。城乡的体制机制理应是一体的,城乡要素理应平等(等价)交换,公共资源理应在城乡均衡配置。十八大之所以要强调这几条,就因为现在的体制机制还未成一体,要素交换还不平等,资源配置还不均衡,这就是还存在着城乡二元结构的体制。因此,要实现城乡发展一体化,就一定要破除城乡二元结构的体制,这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1 二元经济结构是美国经济学家刘易斯提出的,指发展中国家现代化的工业和技术落后的传统农业同时并存的经济结构(传统经济与现代经济并存)。即在农业发展还比较落后的情况下,超前进行了工业化,优先建立了现代工业部门。我国目前即处于二元经济结构状态,农村剩余劳动力长期得不到有效转移,二元经济特征非常明显,迟迟不能将一元规模的个体生产转化为集中的、大规模的社会生产的过程(主要表现在生产资料在使用上的社会化、生产过程的社会化以及为满足社会的需要而生产)。 而由这种经济社会结构产生的社会阶层2及其固化问题,也日益成为中国制约经济社会1改革户籍土地财政制度破除二元结构.经济参考报[N],2013-08-30 2在当前有关阶级阶层问题的争论中,有一种误导性的说法,即认为采用“阶级”一词意味着坚持马克思

浅谈我国城乡差距的现状和原因

浅谈我国城乡差距的现状和原因 【内容提要】我国城乡差距在不断扩大,主要体现在收入、社会福利、财产、生活水平方面的差距,造成这些差距的原因主要城乡二元社会结构、城乡产业特性及工农产品价格、教育与人力资本的差距。 【关键词】城乡差距、现状、原因、城镇、农村 城乡差距问题一直都存在,但近几年不断扩大。2002年党的十六大报告首 先提出了统筹城乡发展的方略,接着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的“五个统筹”的改革发展要求中将统筹城乡发展”位丁首要位置;党的十七大乂明确提出了“要推进城乡协调发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取得重大进展”;2004年和2005年的两个中央一号文件,其最终目标也就是想要通过农民收入的提高,缩小城乡收入差距,实现城乡统筹。 一、城乡差距的现状 由丁自然条件、交通、人口密度、国家投入的不同,城乡差距主要体现在收入、社会福利、财产、生活水平■四个方面的差距。 (一)、收入差距 改革开放30年以来,我国经济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社会整体经济水平显著提高。从表1可以看出,1978年城镇人均可支配收入为343.4元,到2008年城镇人均可支配收入15781元,2008年城镇人均可支配收入是1978年的45.95倍;1978年农村人均纯收入为133.6元,至U 2008年农村人均纯收入为4761 元,2008年农村人均纯收入是1978年的35.64倍;1978年城镇人均可支配收入是农村人均纯收入的2.57倍,到2008年城镇人均可支配收入是农村人均纯收入的3.32倍。从而可以看出,30年来,我国城镇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村人均纯收入都有大幅度提高,但城镇人均可支配收入提高的速度远远高丁农村人均收入,这就说明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呈进一步拉大的趋势。加上城镇居民的收入主要 用丁消费和储蓄,而农民的纯收入除要用丁消费和储蓄以外,还有一部分要用丁扩大再生产(购买生产工具、子种、化肥、农药等)的支出。如果扣除农民扩大再生产的支出,城乡差距就更大。

中国目前教育现状分析和思考

关于当前教育现状分析与思考 教育是一个国家最大的基础工程,需要国家的巨额投入与全社会的共同努力,这个工程没有搞好,就培养不出有信仰、有道德、有理想且身心健康的人才,没有人才何谈民族振兴、何来国家富强。教育所输送的人才不仅关系到国家其它投入的产出效果与效率,也是社会资源和国家潜力的核心成分,一个国家亏待了教育就是主动放弃了这个国家的未来。 可以说,中国近六十多年来的教育,尤其是改革开放三十年以来教育所培养的人的综合素质决定了当今国家与社会的面貌,即国家的信仰与国格、社会的道德与秩序、民族的个性与未来。中国教育现状与建立文明强盛之国家以及和谐安康之社会对教育要求的差距非常明显,三言两语讲不清,百语千言道不明。 当今世界,各国之间的竞争从根本意义上讲就是教育所造就的人才这一首要国家资源之间的竞争,人才的内涵不仅仅是拥有科技文化知识与基本职业技能,更重要的是要具备能够提升国家文明、民主与法治所必须的符合人文人道精神

的信仰、道德与理想。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政治体制的不断完善和发展,我国的教育体制也面临着新的发展阶段。一方面,在体制改革方面取得了累累硕果,人们对先进文化的需求得到了更好的满足,从而促进了社会的发展。另一方面,教育体制问题层出不穷,严重束缚了人才自由全面的发展。教育体制问题亟待解决。 一、教育的不公,教育资源配置的不合理。 几十年来,国家对教育的投入严重不足。就是这投入不足的经费,又把重点放在了城市,城市又放在所谓的重点学校和大学。整个农村义务教育基础薄弱,校舍、师资、设备、经费问题,长期以来制约着农村教育的发展。近年来,国家加大了对农村义务教育的投入,但仍是杯水车薪、未能从根本上解决农村义务教育的问题。全国农村学校的危房一直是各地方政府的一个心病。 二、学生的课业负担问题。 中小学生在校时间长,课后作业多,学习压力大,这在中国大多数学校是普遍现象。我们仔细分析,素质教育在中国提出和实施已有十多年,减轻学生心理和生理负担的口号喊了十多年,为什么学生的书包还那么重,学生还有做不完的作业,考不完的试,如果说完全是因为我们的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教师观念还没有转变,或者教育教案改革力度不

新形势下我国城乡二元结构

新形势下我国城乡二元结构 十八届三中全会《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阐述:“城乡二元结构是制约城乡发展一体化的主要障碍。必须健全体制机制,形成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工农互惠、城乡一体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让广大农民平等参与现代化进程、共同分享现代化成果。” 城市、乡村以及二者关系是世界近现代乃至当代的重大社会课题之一,我国的城乡关系发展也历经了漫长的道路,特别是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乡关系进入了新形势下的发展探索,城乡间的互通与流动逐年加大,随着人口基数的增长,城市和乡村大量劳动力的出入往返,给城乡发展带来了新挑战和新机遇,同时对于社会公共事物的管理,对于国家政府对城乡关系的掌控,以及相关政策法规的研发制订,都起到了重要的影响。 一、城乡二元结构内涵 城市和乡村是构成社会两个密不可分的组成部分。城乡二元结构是社会生产力发展和社会大分工的产物,自城市产生后,城乡关系便随之而产生。城乡关系是广泛存在于城市和乡村之间的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普遍联系与互动关系,是一定社会条件下政治关系、经济关系、阶级关系等诸多因素在城市和乡村两者关系的集中反映。 马克思提出了未来社会消除城乡对立、实现城乡融合的一些论述和构想,主要包括:城乡对立说、城乡对立的消失、“城乡融合”概

念、重视生产力发展在消除城乡对立中的作用、重视城市和城市化的积极作用。这些城乡关系发展理论也将指导我国城乡关系的发展走向,非常值得借鉴和思考。 二、我国城乡关系的发展 建国后受社会经济、政治、文化、民族等因素的影响,我国城乡关系发展随着历史的变迁而变。在建国初,城市与农村区分明显,由于传统思想观念和社会安全问题,人们不随意离开自己所居住的地区。文革后,在毛主席的号召下,大规模的上山下乡活动开始,大量城市居民离开自己的家乡,来到偏远的农村,使得农村人口急剧上升,相对应的,城市人口大量减少,特别是上海,四川等地。到了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期,随着政策的调整和改革开放大环境影响下城乡关系与时俱进的发展,大量知青开始返城,这一“回流”现象造成了我国建国后第二次大规模的人口流动。随着生产力的不断发展,科学技术的不断更新,社会生产结构和社会分工发生了分化和改变,90年代后半期开始,农村里出现了大量剩余劳动力,这批人陆续前往东南沿海等发达城市打工赚钱,并由此出现了农民工、农民潮等概念,至此,第三次的人口流动宣告开始,这也导致了一系列城乡发展的新问题,比如:城市人口过多,社会负担过重,农村劳动力不足,“人去村空”的现象时有发生,在城市里,随着农民工的定居和转移,也衍生了大量的问题,例如农民工居住问题,工资拖欠问题,安全隐患问题,留守儿童问题,社会安全隐患问题等等。这一切,造成了城乡关系发展的迟滞。

关于我国城乡二元结构问题的分析

关于我国城乡二元结构问题的分析 摘要:当前,农民如何增收以解决不断扩大的城乡收入差距是政府面临的一个必须解决的问题,政府虽已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但本文认为,消除城乡二元结构问题是解决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根本途径和治标之策。本文概述了二元结构理论的发展并分析了我国的城乡二元结构特征,进而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其对社会发展的负面影响和一系列解决措施。 关键词:城乡二元结构,户籍制度,城乡一体化,双重二元结构 一、二元结构理论的由来 城乡二元经济结构,是指发展中国家广泛存在的城乡生产和组织的不对称性,也就是落后的传统农业部门和现代的经济部门并存、差距明显的一种社会经济形态。 “二元经济”的概念最初是荷兰经济学家J-H-伯克在研究19世纪荷兰的属地—东印度(今印度尼西亚)的社会经济状况时于1953年在《二元社会的经济学和经济政策》一书中提出来的,他其后的许多学者对二元结构进行了深入和广泛的研究。但是关于发展中国家经济二元结构的理论模型则是由美国著名经济学家、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阿瑟?刘易斯在1954年的论文《劳动无限供给条件下的经济发展》中提出来的。他指出:在发展中国家一般存在着性质完全不同的两个经济部门,一种称为“资本主义”部门或现代部门;一种称为自给自足的农业部门或传统部门;在资本运用、生产规模、生产方式、生产效率、收人水平等方面这两个部门也存在明显不同,而且传统部门与现代部门并非是静态的相互割裂的,而是动态的相互影响的。他不仅揭示了发展中国家二元经济结构的表现形式和特征,而且在二元经济结构的基础上建构起一种全新的经济发展模型,揭示了传统部门和现代部门的消长机制。二元经济结构现象被认为是发展中国家工业化过程中普遍出现的一种经济现象,因而二元结构理论对广大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发挥了重要的理论指导作用。 二、中国城乡二元结构的基本特点 我国城乡二元结构在世界上是非常特殊的,远比其他发展中国家突出。概括起来主要特点有:(1)城乡居民存在两种身份制,城乡分割,形成两种社会形态和两大利益集团。世界各国,包括发达国家,普遍都有城市和乡村的区域存在以及城市居民与农村居民的区分,但城乡居民可以自由流动和迁移,城与乡、居民与农民之间不存在制度上的限制,只小过是居住地点和职业分工的小同。我国特有的城乡户口管理制度及其粮油供应制度、劳动用工制度、社会福利制度以及人民公社制度等城乡分割政策,逐步形成“非农业人口”与“农业人口”、居民与农民等非常独特的两种身份制和两种待遇。改革开放以后,户口管理和劳动就业制度有所松动,但进城农民与城乡居民在身份和待遇等方面巨大差异和小平等性仍然严重存在。(2)我国存在“双重二元结构”。.即不仅存在以现代工业为代表的现代部门与以农业为代表的传统部门之间的经济二元结构,同时也存在着以城市社会为一元与农村社会为一元的社会二元结构。在经济方面,城市以国有经济为主,农村以集体和个体所有制为主,形成互相独立的两大不同性质的经济板块。在两大板块之间既有经济联系的一面,又有因资源分配和利益分享矛盾产生各种摩擦和冲突的一面。城乡经济关系是不等价交换,通过工农产品价格剪刀差剥夺农村。而在社会方面,它以户口制度为基础,把公民划分为非农业人口和农业人口。国家对城市居民(非农业户口)实行一种政策,对农民(农业户口)实行另一种政策。 (3)二元经挤结构转换过程中第三产业发展相对滞后于经济发展:在发展中国家的经济结构转换过程中,工业就业的增加,远远低于农业就业的减少,因此,劳动力的转移主要发生在农业和服务业之间。但是在我国二元经济结构转换过程中第三产业的发展却严重地滞后。目前,第三产业增加值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世界平均水平是50%左右,发达国家是60~70%,发展中国家平均水平在40%以上。我国产业结构中第三产业所占的比重约为33 %,

我国城乡矛盾的浅析

开篇语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要问题的决定》中,第一次提出“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并从战略高度提出着力解决城乡矛盾、改变城乡二元结构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任务。这是在分析和把握当前和今后一段时间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众多而复杂的社会矛盾,有针对性地提出以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来积极应对和解决各种问题的战略举措之一。 显然,当前中国城乡关系不和谐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面临的一个突出矛盾,城乡矛盾问题不解决,占中国人口大多数的农民没有得到充分发展,就谈不上和谐社会的公平公正、平等友爱,就难以实现和谐社会的充满活力、安定有序的社会秩序。因此,解决城乡矛盾,统筹城乡发展是我国构建和谐社会进程中的重点和难点问题。研究城乡矛盾,探讨解决城乡矛盾的可行性思路不仅具有理论意义而且具有重大的实践价值。 我国现阶段城乡矛盾的主要表现 一是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经历了一个先缩小后扩大、再缩小再扩大的过程。近年来,在国家采取多种惠农措施的情况下,城乡收入比例也还维持在3.21∶1,如果把城市居民收入中一些非货币因素,如住房、教育、医疗、社会保障等各种社

会福利考虑在内,城乡居民的收入差距可能更高。 二是城乡教育差距。城镇高中、中专、大专、本科、研究生学历人口的比例分别是乡村的3.4倍、6.1倍、13.3倍、43.8倍、68.1倍。更重要的是在九年义务教育阶段,农村学生辍学、流失现象也比较严重。 三是城乡医疗差距。目前,全国农村合作医疗的覆盖率只有10%多,80%以上的农民属于自费医疗群体。近几年,由于公共卫生供给短缺,医疗价格大幅度攀升,农村不少地方出现了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现象。 四是城乡消费差距。农业生产资料价格高,生活资料的质量低,假冒伪劣横行。从总体上看,目前农村居民的消费水平只相当于上世纪90年代初期城市居民的消费水平,整整落后10年。 五是就业差距。城市劳动人口的登记失业率为5%,农村劳动人口的失业率没有人计算得出,抛开进城务工的1.3亿劳动力不算,留在农村4亿劳动力的利用率也只有50%左右。 六是政府公共投入差距。国家财政用于农业的支出占财政支出的比重不断下降。由于我国城乡之间以及城乡内部在制度、市场和公共服务方面存在分割问题,在城市内被认定为的公共产品,可能在农村就不再具有公共产品的性质,“公共产品”具有了排他性,因而从这个意义上来讲,可以将其看作是个人收入。我国城乡收入中对这部分个人收入都不同程度上存在低估计的问题,城市较农村的低估计更大。 一般城镇居民的个人收入主要用于消费和储蓄,而农民的纯收入除

中国目前教育现状分析和思考

关于当前教育现状分析与思考 教育就是一个国家最大的基础工程,需要国家的巨额投入与全社会的共同努力,这个工程没有搞好,就培养不出有信仰、有道德、有理想且身心健康的人才,没有人才何谈民族振兴、何来国家富强。教育所输送的人才不仅关系到国家其它投入的产出效果与效率,也就是社会资源与国家潜力的核心成分,一个国家亏待了教育就就是主动放弃了这个国家的未来。 可以说,中国近六十多年来的教育,尤其就是改革开放三十年以来教育所培养的人的综合素质决定了当今国家与社会的面貌,即国家的信仰与国格、社会的道德与秩序、民族的个性与未来。中国教育现状与建立文明强盛之国家以及与谐安康之社会对教育要求的差距非常明显,三言两语讲不清,百语千言道不明。 当今世界,各国之间的竞争从根本意义上讲就就是教育所造就的人才这一首要国家资源之间的竞争,人才的内涵不仅仅就是拥有科技文化知识与基本职业技能,更重要的就是要具备能够提升国家文明、民主与法治所必须的符合人文人

道精神的信仰、道德与理想。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与政治体制的不断完善与发展,我国的教育体制也面临着新的发展阶段。一方面,在体制改革方面取得了累累硕果,人们对先进文化的需求得到了更好的满足,从而促进了社会的发展。另一方面,教育体制问题层出不穷,严重束缚了人才自由全面的发展。教育体制问题亟待解决。 一、教育的不公,教育资源配置的不合理。 几十年来,国家对教育的投入严重不足。就就是这投入不足的经费,又把重点放在了城市,城市又放在所谓的重点学校与大学。整个农村义务教育基础薄弱,校舍、师资、设备、经费问题,长期以来制约着农村教育的发展。近年来,国家加大了对农村义务教育的投入,但仍就是杯水车薪、未能从根本上解决农村义务教育的问题。全国农村学校的危房一直就是各地方政府的一个心病。 二、学生的课业负担问题。 中小学生在校时间长,课后作业多,学习压力大,这在中国大多数学校就是普遍现象。我们仔细分析,素质教育在中国提出与实施已有十多年,减轻学生心理与生理负担的口号喊了十多年,为什么学生的书包还那么重,学生还有做不完的作业,考不完的试,如果说完全就是因为我们的教育行政部门与学校、教师观念还没有转变,或者教育教案改革力度不够造成的,

论城乡二元结构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危害

论城乡二元结构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危害 摘要:城乡二元结构一方面抬高了农村劳动力流动成本,使其在面对高于农业经营性 收入的劳动报酬时表现出“候鸟式”流动特征。该流动模式的弊病直接表现为农村抛 荒现象严重,农村发展受限,城市化水平不足,城市化吸收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效力有限。另一方面,城乡二元结构导致了二元劳动力市场的客观存在,分层市场上农村人 力资本报酬率的比较劣势,阻碍了农村人力资本投资的增长,加剧城乡收入分配不公 矛盾,扩大收入差距并使得我国在产业升级、转型发展过程中出现高素质劳动力缺口 问题。城乡二元结构强调制度因素对劳动力就业的安排,政府有必要站在城乡统筹的 高度对其进行治理,实现城乡之间的协调发展,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二元结构劳动力流动城市化粮食安全农村发展 人力资本收入分配转型发展城乡统筹可持续发展 一、引言 (一)问题提出 面对频繁出现的春运压力、“民工荒”,滞后的城市化水平,数量庞大的农村剩余劳动力以及低素质劳动力与转型发展的矛盾,城乡二元结构饱受诟病。从理论上阐明二元结构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影响以及其对经济发展的作用机制将对其治理产生积极影响。 (二)框架结构 城乡二元结构对我国经济的作用机制分两种:以劳动力流动模式为纽带和以人力资本为纽带。本文以这两类机制为主线平行展开,分别论述了城乡二元结构如何导致“候鸟式”流动并制约我国农村发展和城市化水平,以及其如何影响城乡劳动力人力资本并最终导致城乡收入差距的扩大和转型发展的受限。 二、城乡二元经济结构通过劳动力流动模式影响我国经济发展 (一)城乡二元结构与劳动力流动模式 劳动力选择何种流动方式是理性考虑的结果。农村劳动力为了追求高比较收益离开传统农业部门进入城市非农产业;城乡二元结构则增加了农工的迁徙成本,包括城乡有别的户籍制度、社会保障体系、就业与教育政策以及社会歧视、高额生活成本等。出于成本——收益的考虑,比较“劳动报酬”与二元结构所致的 “隐性成本”,农村劳动力往往选择只流动不迁徙以规避“隐性成本”。与之相伴的是农村劳动力的集体回巢、跨区域流动现象。像这种具有“有流动无迁徙,

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浅析(毕业论文)_2

开放教育 专科专业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毕业论文题目: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浅析 专业: 姓名:学号: 分校:教学点: 指导教师:上交日期:

目录 写作提纲 (1) 论文摘要 (2) 关键词 (2) 正文 (3) 一、我国农村留守儿童的基本状况及存在问题 (3) 二、留守儿童形成的主要原因 (4) 三、对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的对策 (5) 参考文献 (7)

【写作提纲】 一、我国农村留守儿童的存在问题 1留守儿童生活现状问题 2留守儿童学习状态问题 3留守儿童心理障碍问题 4 留守儿童品行价值问题 5、留守儿童安全问题 二、留守儿童产生的主要原因 1、从社会整体发展来看 2、从家庭认识来看 3、从家长自身来看 4、从学校教育来看 三、对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的对策 政府应加大投资 采用恰当的、有针对性的改善措施 调动社会各界的力量,共同关注留守儿童。

【论文摘要】 近年来,“留守儿童”问题成了研究当今教育问题中出现频率较高的话题,我国留守儿童存在学习差、性格缺陷、心理障碍等问题,因范围广、影响大、形成因素复杂、解决难度大等原因,逐步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关注。留守儿童就是父母双方外出打工,孩子被迫离开父母,有些是被扔给了老人监护和寄养,厮守在当地读书的儿童。这些儿童由于过早脱离了父母的关爱和教育,其生活、学习和心理都要经受前所未有的境遇。 关键词:留守儿童教育贫困

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浅析 当前我国社会正经历着深刻的制度性和结构性变革,在社会转型和制度转轨的过程中,城镇 化的进程异常迅猛,受农村贫困及城市利益的驱动,涌现了民工潮及农民外出经商、学习等普遍 的社会现象,人口迁移流动也日益频繁。越来越多的农民工背井离乡外出务工,有些农民工把子 女扔给了老人监护或寄养他人,于是在农村出现了一个特有的群落——乡村留守子女。那么,什 么叫留守儿童呢?就是父母双方外出打工,孩子被迫离开父母,厮守在当地读书的儿童。这些儿童 由于过早脱离了父母的关爱和教育,其生活、学习和心理都要经受前所未有的境遇。有的不适应, 感到孤独无助,有的承受不了新的压力,诚惶诚恐,有的劳累过度,力不从心,等等。因此,近 年来,“留守儿童”问题成了研究当今教育问题中出现频率较高的话题。作为一种社会现象,留 守儿童的教育问题不仅关系到留守儿童自身的健康成长,也关系到农村教育的改革与发展,乃至 会影响我国教育的整体发展,关系到农村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关系到我国社会的发展进程。我 们期望家庭、学校和社会能对此给予足够的重视,共同探讨解决这一社会问题的更为有效的途径。 一.我国农村留守儿童的基本状况及存在问题 一、“留守儿童”现状分析 基于社会责任与良知,近年来我一直非常关注“留守儿童”的教育管理问题,通过对我身边的留守儿童家庭的走访调研,发现大多数“留守儿童”教育管理上存在的“五缺”现象,即:“生活上缺少照料、学习上缺少辅导、心理上缺少疏导、行为上缺少教育,监管教育严重缺失”。缘于“留守儿童”教育管理上存在的“五缺”现象,衍生出这一特殊群体普遍存在的一系列问题,亟需引起全社会的正视与关注。 一是“留守儿童”安全隐患多,极易遭伤害。留守儿童虽然有一定的监护人,但父母所委托的监护人如长辈家属、亲戚以及代理家长等,由于年龄、经济、生活等等各方面的原因,无法对孩子进行有效的监管。而且他们往往认为只要让孩子吃饱穿暖就算尽到了监护责任了,至于其他的事情则是孩子学校的事了。因此在课余和节假日等老师无法监管的情况下,留守孩子则成了绝对自由的人,想干什么就干什么。我们知道孩子往往缺乏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父母不在身边,没有他们

打破城乡二元社会结构 加快城乡一体化建设

打破城乡二元社会结构加快城乡一体化建设 【内容摘要】 十八届三中全会后户籍制度改革再次成为社会热点,户籍制度作为一种人口登记和管理制度,在中国有着深厚的历史渊源。新中国后建立的城乡二元户籍制度在不同时期,附加不同的社会权益,使得城乡差异日趋明显,户籍制度的松紧过程也是城乡二元结构矛盾生成、发酵和凸显的过程。 正文: 作为我国行政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现行户籍制度不仅仅局限于人口登记和管理两大作用,还有附着与户籍上的各种利益关系,由此户籍制度成了城乡二元社会结构矛盾形成的重要基础。随着市场经济的建立、发展,现行户籍制度表现出来的弊端愈发明显,改革现行户籍制度势在必行。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城乡二元结构是制约城乡发展一体化的主要障碍”,而打破城乡二元社会结构即必须“创新人口管理,加快户籍制度改革”。文章从我国历史上户籍制度的发展,追溯现行户籍制度的历史,分析其与城乡二元结构矛盾生成、发酵和凸显过程之间的关系,说明打破现行户籍制度的必要性、长期性和复杂性。 户籍制度在我国有很早的历史渊源,自商王朝到近代不断在发展和完善。商王朝就有“登人”或“登众”制度,这可能是中国最早的户籍制度萌芽。西周创建了最原始的人口登记制度“书于版”,对生齿以上的人,按不同性别地区进行登记,春秋战国时期的“书社制度”、秦朝的“什伍编制”、汉时的“案户比民”、魏晋南北朝的“土断”、隋唐的“输籍定样”、宋朝的“都保制”、明朝的“保甲制”、清朝的“岁计”,民国时期出台了比较完备的《户籍法》和《户口普查法》,

国民政府在1946年还推行国民身份证制度。不过直到近代,中国的户籍制度主要是作为人口登记、管理和财政税收,没有限制人员的自由迁徙和附着其他特殊的权益。 我国现行户籍制度大体经历了形成(建国初-1958年)、发展(社会主义建设时期1958年-1978年)、初步改革(改革开放1978年至今)等三个阶段,而于此伴随的也是城乡二元结构矛盾的生成、发酵和日趋凸显的阶段。 一、建国初期城乡分治的户籍制度是城乡二元结构矛盾的生 成期 这一阶段户籍制度是从无到有,从城市到农村,从人口迁徙自由到限制自由流动的阶段。 新中国成立初期的临时性纲领性文件《共同纲领》中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有思想、言论、集会、结社、通讯、人身、居住、迁徙、宗教信仰及示威游行的自由权”。这表明迁徙自由是合法的权利之一,没有户籍限制自由迁徙之说。但是中共建政伊始,各地人民群众人身和财产安全,政权受到“敌特土匪”的破坏十分严重,为保证人群众的人身自由财产安全打击限制敌人,维护正常稳定的治安环境,中共中央下令“镇压反革命”。公安部对各地的土匪、地主恶霸、特务和反动党团骨干等反革命分子进行身份登记。公安部在1950年11月召开的第一次全国治安行政工作会议上,决定先在城市建立新的户籍制度。1951年7月,公安部颁布实施了建国后最早的户籍法规《城市户口管理暂行条例》,使全国城市户口管理制度基本得到统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