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胃癌分子靶向治疗的思考

胃癌分子靶向治疗的思考

胃癌分子靶向治疗的思考
胃癌分子靶向治疗的思考

2020 年CSCO 胃癌诊疗指南更新要点及研究进展(全文)

2020 年CSCO 胃癌诊疗指南更新要点及研究进展(全文) 受疫情影响,2020 BOC/BOA在线上举行,会议内容主要包括各肿瘤领域最重磅研究进展、中国年度研究进展和2020版指南更新解读三个方面。2020年胃癌指南更新要点主要包括胃癌诊断、可手术胃癌的综合治疗、转移性胃癌的药物治疗。详细解读了2020版CSCO胃癌诊疗指南更新要点,详情如下。 今年指南新增了遗传筛查和管理部分 病理学诊断:分子诊断要点解析 根据分子分型指导治疗:经组织病理学确诊后,需进行相关分子检测,今年指南增加了NTRK融合基因检测作为III级推荐,新增了第二代

测序(NGS)作为II级推荐。 注释增加:“NGS可平时评估胃癌多基因改变指导精准治疗,但可供检测的组织有限时,且患者无法接受其他检测时,考虑进行NGS检测,但应注意其局限性,新增了分子结果报告的规范要求,强调检测必须在有资质的实验室进行。”;新增了PD-L1检测标本要求;新增“液体活检HER2扩增检测可用于胃癌患者治疗的检测”。 可手术胃癌的综合治疗:术后辅助治疗 2019年SOX(S-1+奥沙利铂)辅助治疗方案是作为II/III期患者的III级推荐(2B类证据)。基于RESOLVE研究和ARTIST2研究结果,今年指南将SOX辅助治疗升级为1A类证据I级推荐(对于III期患者)和1B类证据II级推荐(对于II期患者)。 多项研究显示,D2术后辅助放化疗获益并不明确,因此,对于II期D2根治术后患者,删除术后辅助放化疗:DT45~50.4Gy(同期氟尿嘧啶)(3类证据,III级推荐);对于III期D2根治术后患者,保留术后辅助放化疗(3类证据III级推荐),但在注释中写明“限于局部区域高危因素者:安全切缘不安全,脉管癌栓,神经束周围侵犯,N3或转移性淋巴结比例>25%”。

靶向治疗胃癌药物有哪些

胃癌是我国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在我国其发病率居消化道肿瘤的首位,每年约有17万人死于胃癌,是一种严重威胁人民身体健康的疾病。发现胃癌应该及时治疗,而靶向治疗是近些年比较常见的一种,那么靶向治疗胃癌的药物有哪些呢? 胃癌由于早期症状不明显,多数患者在发现病情的时候都是中晚期,治疗效果不理想,即使手术治疗,也很容易复发,而且胃癌晚期,有些患者根本不能手术治疗,而放疗同属于局部治疗,无法杀伤游离在外的癌细胞,且具有一定的副作用,化疗虽然是晚期常见的治疗方法,但是由于副作用太大,使晚期本来虚弱的身体更佳虚弱,因此不少患者把治疗方向寄托在靶向治疗上。 靶向治疗是利用癌细胞特有而正常细胞没有的分子结构作为药物作用靶点进行治疗,称为靶向治疗,靶向治疗的药物也是比较多见的,如5-氟尿嘧啶,替加氟,丝裂霉素,阿霉素,顺铂或卡铂,亚硝脲类,足叶乙甙等。具体使用哪一种,这是医生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的。 专家介绍,不少靶向药物确有一定的效果,能缩小肿瘤,延长患者的生存期。但是靶向治疗有一定的副作用,且易耐药,建议治疗的时候及时配合对症的中医药,能起到增效减毒的作用,提高治疗效果。 对于胃癌中晚期的患者来说,除了西医治疗,中医药作为传统的治疗方法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中医采用天然的中草药,比较温和,不会对患者身体造成伤害,反而能有效提高患者的免疫力和抵抗力,使患者能抵抗癌肿的发展,从而控制病情的发展,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延长患者的生存期。 特别是近些年,随着中医药的不断发展,中医在肿瘤上的作用越来越明显,受到患者和医生的重视。特别是那些年龄大,体质弱的患者,或者是晚期已经出现转移的患者,更加适合通过中医来治疗。 临床上,在中医治癌领域,三联平衡疗法具有不错的患者口碑,治疗效果不仅得到了患者及家属的认可;更是誉享国际,得到了国内外诸多知名肿瘤专家的称赞。该疗法是由出身于中医世家,拥有三十余载临床抗癌实战经验的袁希福教授,创立的中医药疗法。 该疗法注重从患者整体入手,采用天然中草药,通过对不同病人,病因病机的辩证治疗,起到“培元固本”“化痰散结”“排毒减毒”的功效,从而减轻病人痛苦,延长病人生命的效果。使很多被判死刑的患者依然获得了较长时间的生存期。 以上就是关于靶向治疗的介绍,通过上述介绍希望对大家有帮助,临床上治疗靶向的药物也是比较多的,但是毕竟靶向治疗会产生一系列的副作用,需要及时配合中药进行治疗,以减轻副作用,提高治疗效果。

HER2阳性晚期胃癌分子靶向治疗

HER2阳性晚期胃癌分子靶向治疗 中国专家共识 执笔人:北京大学肿瘤医院沈琳教授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瑞金医院张俊教授 审校人:南京八一医院秦叔逵教授 北京大学肿瘤医院季加孚教授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步宏教授

分子靶向治疗兴起为晚期胃癌治疗提供了新的选择,随机对照临床研究已证实,抗HER2单克隆抗体曲妥珠单抗联合化疗在HER2过表达晚期胃癌中的疗效显著优于单纯化疗。由中国抗癌协会临床肿瘤学协作专业委员会(CSCO)、中国抗癌协会胃癌专业委员会( CACA-GC)和中国抗癌协会肿瘤病理专业委员会出台HER2阳性晚期胃癌分子靶向治疗中国专家共识,共识对HER2阳性晚期胃癌接受曲妥珠单抗治疗的相关问题,包括HER2检测、曲妥珠单抗治疗流程及相关注意事项及不良反应等进行了阐述。 1、胃癌HER2表达状态评价 对拟接受益妥珠单抗治疗的胃癌患者,治疗前必须检测肿瘤HER2表达状态。胃癌组织HER2检测及判定应在具备标准HER2检测条件并具有良好内、外部质量控制的病理实验室,由具资质的实验室技术人员及病理科医生进行。胃癌HER2检测步骤、评价标准、病理报告及相关注意事项参照《胃

癌HER2检测指南》进行。 HER2检测方法主要包括免疫组化(IHC)及原位分子杂交( ISH),后者包括荧光原位杂交( FISH)及双色银染原位杂交( DSISH)。相关检测需选用SFDA批准的试剂盒。 胃癌标本HER2表达状态评价 胃癌细胞存在较高的异质性,HER2表达多见于底侧膜或侧膜,呈“U”型特征性表达t与乳腺癌不同。因此乳腺癌HER2评分标准不适用于胃癌。经调整的胃癌标本HER2免疫组织化学检测结果判读有标准可依。 当IHC结果为2(+)时,需行原位杂交检测明确HER2基因扩增情况,以辅助判断肿瘤HER2状态。通过混合探针杂交HER2基因和17号染色体着丝粒(CEP17),选择扩增程度最高的区域,连续计数20个肿瘤细胞核内HER2和CEP17信号数,通过其比值判断HER2基因扩增情况。 胃癌标本HER2检测流程

胃癌靶向治疗的研究进展(2020完整版)

胃癌靶向治疗的研究进展(2020完整版) 摘要 胃癌在全球的发病率及致死率仍位居前列,针对胃癌的靶向治疗是研究热点,但让患者获益的治疗仍占少数。目前被批准用于晚期胃癌靶向治疗的药物仅有曲妥珠单抗、雷莫芦单抗、阿帕替尼、帕博丽珠单抗及Nivolumab,且靶向药物的临床应用面临诸多问题。靶向药物的耐药、患者个体化的药物选择、靶向药物的合理使用等问题仍有待于进一步探究。本文就胃癌靶向治疗的研究成果及面临的挑战进行综述。 胃癌一直是威胁人类生命的主要恶性肿瘤之一,且基于我国的饮食特点、筛查意识的缺乏等原因,许多胃癌患者在发现时已进展至晚期。既往以化疗为基础的治疗仅能使晚期胃癌患者的中位生存期(mOS)延长7~11个月[1]。近年来,从基因水平寻找影响胃癌发生发展及预后的指标并开展靶向治疗,已成为晚期胃癌治疗研究的热点。目前针对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表皮生长因子受体-1(EGFR)、肝细胞生长因子(HGF)/酪氨酸蛋白激酶Met(c-MET)信号通路、免疫检查点等相关通路和靶点的药物和研究较多。现就近年来胃癌靶向治疗的新突破进行综述。 一、抗HER-2的靶向药物 HER-2属于表皮生长因子家族成员,通过激活RAS-RAF-MRK-MAPK通

路、PI3K-AKT等通路,最终加速肿瘤细胞增殖、生长及侵袭。 1.曲妥珠单抗(trastuzumab): 曲妥珠单抗是一种抗HER-2的单克隆抗体。ToGA试验证实,曲妥珠单抗联合以顺铂为基础的化疗可以改善晚期胃癌患者mOS约1.2个月,亚组分析显示,患者生存期获益仅限于免疫组化(IHC)"3+"及"2+"及荧光原位杂交技术(FISH)"+"者(IHC"2+"~"3+"或FISH"+"者与IHC"-"~"+"或FISH"-"者比较,mOS 16.0个月比11.8个月)[2]。2011年美国国家综合癌症网络(NCCN)指南已明确推荐,胃癌患者在确诊时或接受曲妥珠单抗治疗前接受HER-2的检测(图1),对于符合条件的患者,推荐一线使用曲妥珠单抗联合以铂类为基础的化疗。JFMC45-1102等Ⅱ期临床试验证实,对于既往未使用过抗HER-2治疗的晚期胃癌患者,二线或超二线使用曲妥珠单抗也可获益[3]。HER-FLOT[4]、NEOHX[3]等临床试验显示,曲妥珠单抗在术前转化治疗及新辅助治疗中也起到了一定的作用。曲妥珠单抗的主要不良反应包括中性粒细胞减少、厌食、贫血、周围神经病变、腹部绞痛,极少患者出现左心射血分数下降,也有患者出现治疗相关性肺炎或呼吸衰竭。因此,对于应用曲妥珠单抗的晚期胃癌患者应定期检测血常规、血生化、心脏的射血分数及胸部CT等,若有异常应及时暂停或停止治疗。曲妥珠单抗可以改善HER-2阳性患者的生存期,且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目前已被批准用于指定患者的一线治疗,但即使是HER-2阳性的患者仍只有50%的患者有效,耐药问题仍待解决。

胃癌发病分子机制及靶向治疗研究新进展

胃癌发病分子机制及靶向治疗研究新进展 【摘要】目的探究胃癌发病的分子机制以及靶向治疗在胃癌中的应用。方法从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期间来我院就诊的胃癌患者中选81例,作为研究组,采用DCF方案与尼妥珠单抗联用,另选择同期的胃癌患者81例作为对照组,在手术后的治疗中仅采用DCF方案。经过六个疗程的治疗后,统计两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不良反应发生率、疾病控制率。收集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的血清,用ELISA法检测血清中CA125、CA19-9的水平。结果研究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疾病控制率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针对两组患者出现的轻度肝功能损害、恶心呕吐、肌肉关节酸痛、脱发等不良反应进行统计,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例数与发生率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血清中的CA125、CA19-9表达水平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应用不同的方法进行治疗后,研究组患者的CA125、CA19-9表达水平显著的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尼妥珠单抗这种拮抗表皮生长因子受体的靶向药物能够在胃癌的治疗中发挥一定的作用,为进一步研究发病的分子机制与开发新的靶向药物提供了理论基础。 【关键词】胃癌;发病;分子机制;靶向治疗;研究进展Advances in molecular mechanism and targeted therapy of gastric cancer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molecular mechanism of gastric cancer and the application of targeted therapy in gastric cancer. Methods from January 2014 to January 2015, 81 cases of gastric cancer patients admitted to our hospital were selected as the study group, using DCF regimen in combination with nituzumab, and 81 cases of gastric cancer patients in the same period as the control group. Only DCF regimen was used in the treatment after surgery. After six courses of treatment, the treatment efficiency, incidence of adverse reactions and disease control rate of patients in the two groups were calculated. Serum levels of CA125 and ca19-9 were detected by ELISA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 Results the treatment efficiency and disease control rate of patients in the study group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 (P < 0.05). According to the statistics of mild liver function damage, nausea and vomiting, muscle and joint pain, hair loss and other adverse

2020胃癌治疗进展盘点(全文)

2020胃癌治疗进展盘点(全文) 2020年已接近尾声,又到了回顾、总结和展望的季节。2020年,围术期和晚期胃癌治疗领域均有一定的进展和突破,包括手术治疗、靶向治疗及免疫治疗。有些临床研究的阳性结果改写了指南,而阴性结果带给我们的则是对未来的思考。总的来说,2020年胃癌的治疗取得了一些进展,其临床治疗更加精准,但仍有些难点尚未突破。同时,转化研究如火如荼的开展让我们看到了新希望。本文将对过去一年胃癌治疗领域的重要临床研究进行简单回顾。 01胃癌围术期治疗进展 1.1 手术方式选择CLASS02研究是中国腹腔镜胃肠外科研究组开展的前瞻性、多中心、开放标签、非优劣性、随机试验,其结果显示,对于Ⅰ期胃癌,由经验丰富的外科医生实施的腹腔镜全胃切除(laparoscopic total gastrectomy,LTG)联合淋巴结清扫与开腹全胃切除术(open total gastrectomy,OTG)的安全性相当。接受LTG和OTG的患者术后30天内的总发病率和死亡率没有显著差异(19.1%∶20.2%),两组患者术中和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分别为 2.9%∶ 3.7%和18.1%∶17.4%)也没有显著差异[1]。 基于CLASS01[2]和CLASS02研究结果,无论对于进展期胃癌还是Ⅰ期胃癌,在经验丰富的外科医生操作下,LTG可以作为OTG的安

全替代方案应用于临床。但我国各地医疗资源和水平差别较大,笔者认为仍需在有经验的中心开展LTG,特别是进展期胃癌。 1.2 围术期胃癌治疗研究进展十余年来,基于CLASSIC、MAGIC、RESOLVE等多项随机对照临床试验结果,进行胃癌围术期化疗的理念已达成共识。而随着胃癌分子分型研究的不断深入、靶向及免疫药物的不断研发,临床实践中围术期治疗方案的选择仍然面临许多挑战。特别是针对某些特殊类型胃癌[包括人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uman 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 type 2,HER2)阳性、微卫星高度不稳定(microsatellite instability-high,MSI-H)、EB病毒(Epstein-Barr virus,EBV)感染型],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传统化疗并不是围术期治疗的最佳选择,未来的胃癌围术期治疗不仅需要考虑分期,还需结合肿瘤的基因状态来综合决策。 2020年欧洲肿瘤内科学会(European Society for Medical Oncology,ESMO)年会上公布的PETRARCA研究结果显示,对于HER2阳性的局部进展期胃/胃食管结合部腺癌(gastroesophageal adenocarcinoma,GEA),曲妥珠单抗(8/6 mg/kg,q3w)+帕妥珠单抗(840 mg,q3w)+FLOT(多西他赛50 mg/m2;奥沙利铂85 mg/m2;亚叶酸钙200 mg/m2;5-氟尿嘧啶2600 mg/m2,q2w)组的病理完全缓解(pathological complete response,pCR)率明显优于单用FLOT组(分别为35%和12%,P=0.02),达到了主要研究终点;R0切除率也略有增加(93%∶90%)。遗憾的是,由于JACOB 试验未达到主要研究终点,PETRARCA研究也提前终止。此外,“双

胃癌腹膜转移治疗的研究进展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wendangku.net/doc/d53673661.html, 胃癌腹膜转移治疗的研究进展 作者:韩博涵吕慧芳陈小兵 来源:《中国医药导报》2020年第04期 [摘要] 胃癌腹膜转移发病率高,生存期短,是晚期胃癌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尽管胃癌腹膜转移的诊疗措施在不断进步,但胃癌腹膜转移患者的预后仍较差。有效预防胃癌腹膜转移的发生与胃癌腹膜转移的治疗同等重要。腹膜转移高危人群给予预防性腹腔热灌注化疗、术中腹腔灌注化疗、术后早期腹腔化疗及术后辅助化疗,可改善患者的预后。胃癌腹膜转移的治疗以全身化疗为主,可联合多种治疗手段,包括腹腔灌注化疗、靶向治疗及免疫治疗等,特别是转化治疗可明显改善胃癌腹膜转移患者的预后,但转化治疗人群的选择、方案的选择及转化的时机仍是目前的重点和难点。本文将对近年来胃癌腹膜转移治疗的研究现状进行概述,从而为临床实践提供一定的参考。 [关键词] 胃癌;腹膜转移;预防;治疗 [中图分类号] R735.2; ; ; ; ; [文献标识码] A; ; ; ; ; [文章编号] 1673-7210(2020)02(a)-0028-05 [Abstract] Peritoneal metastasis of gastric cancer has high incidence and short survival time,which is one of the main causes of death in advanced gastric cancer. In spite of several advances have been made in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the prognosis of patients with peritoneal metastasis is still lower. Effective preventive measures are as important as treatment of peritoneal metastasis. Hyperthemic intraperitoneal perfusion chemotherapy, extensive intraoperative peritoneal lavage,early postoperative intraperitoneal chemotherapy and postoperative adjuvant chemotherapy can improve the prognosis of patients with peritoneal metastasis in high-risk groups. The systemic chemotherapy is the main treatment for peritoneal metastasis of gastric cancer, which can be combined with a variety of treatment methods, including intraperitoneal chemotherapy, targeted therapy and immunotherapy. In particular, the conversion therapy can significantly improve the prognosis of gastric cancer patients with peritoneal metastasis. However, the selection of the groups, the regimens and the timing of the conversion therapy are still the current focus and difficulty. This article summarizes the research status of treatment for peritoneal metastasis of gastric cancer in recent years, thus providing some references for the clinical practice. [Key words] Gastric cancer; Peritoneal metastasis; Prevention; Treatment 胃癌是全球第五大惡性肿瘤,也是全球第三大癌症相关死亡原因,对人类的健康造成了严重的威胁。在我国,胃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分别居恶性肿瘤的第三位及第二位。胃癌的转移是造成胃癌高死亡率的主要原因,其中,腹膜转移是进展期胃癌最常见的转移方式,占40%~63%。胃癌腹膜转移患者的中位生存期仅有4个月,是造成胃癌高死亡率的重要原因之一[1]。

胃癌治疗新进展

胃癌治疗新进展 胃癌是一个全球性的疾病,在癌症相关死亡中列第二位,近年来全球新增患者约80万例,死亡人数超过63万例Ⅲ。在我国也是最常见的恶性肿瘤,发病率和死亡率均居首位。.对胃癌患者进行术前评估.不同分期町选择相应的治疗方案。Ia、Ib期胃癌.手术效果好,部分胃黏膜癌因其淋巴结转移率极低.可行局部切除术:Ⅱ、Ⅲa期胃癌.淋巴结转移的可能性较大,行根治性手术的效果较好;对于Ⅲb、Ⅳ期胃癌.单纯手术难以达到根治目的,不能明显改善预后,这部分病例有必要行新辅助化疗后再考虑手术,H前Ⅱ期临床试验已取得较好的效果。胃癌外科治疗已经从一般的胃大部切除术进入以清除淋巴结为目的的根治术:从解剖学为基础的手术走向以解剖学、肿瘤生物学及免疫学为基础的手术:从只重视手术的安全性到根治性、安全性及功能性统一:从只重视切除肿瘤到以切除原发肿瘤及受侵器官,彻底清除区域淋巴结及杀火腹腔脱落癌细胞的外科治疗:从单一的手术进入以罔术期治疗加规范化手术的新的治疗模式。本文就胃癌的外科治疗新进展进行综述。1胃癌的微创治疗日前以腹腔镜为代表的微创手术已作为常规治疗方法.用于早期胃癌及部分进展期胃癌。其中,包括经内镜下黏膜切除术(ellO‘OS~:0plcmucosaIresettion,EMR)、腹腔镜下楔型切除术(1a【taroscopicwedgeresectlon,LwR)和腹腔镜下胃内黏膜切除术(mlragasthen1IJf·0saIresecti0玎,IGMR)、腹腔镜下胃癌根治术等。大量长期随访结果表明.只要手术指征掌握适当,微创手术并未增加术后癌肿的复发率;且术后患者疼痛轻.胃

肠功能恢复快、腹壁瘢痕小以及对机体免疫功能影响小、并发症发生率较低Ⅲ.内镜下黏膜切除术(EMR.)据日本学者近6000例EMR的临床总结.提}}iEMR治疗早期胃癌的适应证为胃黏膜内癌(M癌),无论大体型、分化型、2.0cnl以下及无溃疡形成者。业已证实,符合上述适应证的病例极少发生淋巴结转移。若术后病理证实肿瘤已浸润黏膜下浅层SMl(<0.5mm)但无血管、淋巴管侵袭时,可追加胃切除或严密随|方:若浸润达SMl伴血管、淋巴管侵袭或浸润达黏膜下深层SM2,则加行胃癌D2根治术。日前EMR所面临的最大问题是术前诊断如何避免低估病灶的浸润深度和淋巴结转移状况,提高术前分期的准确率将是EMR发展的关键。12腹腔镜下胃癌局部切除术腹腔镜下胃癌局部切除术可分为LwR和IGMR两种。它与EMR相同,均属于对癌灶的局部切除,并不清除胃周淋巴结。目前认为其适应证为:①黏膜内癌采用内镜下胃黏膜切除术;②黏膜内癌隆起型直径<25n-rn或凹陷型直径<15mm;⑧无溃疡;④黏膜内癌位于胃内、除前壁外的任何位置均行IGMR,黏膜内癌位于除胃后壁以外的任何部位均行LwR。腹腔镜下胃癌局部切除术面临的最大挑战是.部分T1NO的患者可能有未检测到的转移淋巴结。有学者提出,在前哨淋巴结(sentmcnode,SN)导航下对T1N0的患者行LwR,一旦术中发现SN阳性,转行腹腔镜下胃癌D2根治术。术后若发现切缘阳性、癌细胞浸润静脉和淋巴系统时也需加行胃癌D2根治术。13腹腔镜下胃癌根治术腹腔镜早期胃癌根治术经过近16年的发展.取得了较好的疗效,已被2002年版的日本胃癌治疗规约接受为Ia期胃癌的标准治疗方案之一。对进展期胃

胃癌辅助治疗新进展

胃癌辅助治疗新进展 目的:探讨胃癌临床辅助治疗的研究进展。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分析和总结胃癌术前及术后临床治疗方法。结果:胃癌辅助治疗手段主要包括化学治疗、放射治疗、分子靶向治疗及中药治疗。结论:依据不同临床情况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 胃癌是世界范圍内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严重影响人们的身体健康,其死亡率高,位居第二位[1],在我国其死亡率位居首位。根治术是胃癌的有效治疗手段,近年来随着科技进步和技术提高,手术范围扩大,术后并发症也越来越少,但术后5年生存率却并不乐观。有研究报道,我国胃癌术后5年生存率约为40%。目前,对于胃癌的治疗采用根治术辅以内科治疗已成为现在临床治疗上的共识,而关于内科药物的使用则成为近年来医学研究的热点。本文就胃癌的治疗进展进行综述。 1 胃癌的化疗 1.1 术后辅助化疗胃癌根治术影响着患者的生存率,很多患者术后仍会出现转移或复发,因此单纯手术治疗并不能根治所有患者。过去对根治术后化疗没有显著地生存获益,但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报道,术后化疗有助于控制复发及清除远处微小转移灶,改善预后,提高患者生存率。最近亚洲ACTS-GC和CLASSIC两项研究表明胃癌患者行D2根治术后给予化疗有明显的生存获益[2-3]。近来,韩国、中国内地、台湾共同完成了一项CLASSIC研究,其为一项Ⅱ、ⅢB期D2根治术后胃癌患者的随机Ⅲ期临床对照研究,它主要评估卡培他滨和奥沙利铂在术后化疗中的作用。选取1055名患者随机将其分为术后奥沙利铂+卡培他滨辅助化疗组和单纯手术治疗组[4],两组比较研究发现中期分析(在中位随访时间34.2个月之后)显示所有组(Ⅱ,ⅢA,ⅢB)的患者术后卡培他滨+奥沙利铂化疗组无病生存时间明显高于单纯手术组,3年的无病生存率分别为74%和59%(P<0.0001),总体生存时间在统计学上尚无显著差异,考虑可能由于随访时间过短,但是预计总体生存时间将有差异。 通过ARTIST研究分析结果,2013年NCCN指南在此研究的基础上推荐卡培他滨联合铂类用于D2术后辅助化疗的标准方案。术后化疗根据患者术后的饮食和身体状况而定,一般情况下主张手术后4周左右开始治疗,大于3个月效果不佳。 1.2 新辅助化疗近年来,很多文献报道,理论上术前化疗能缩小肿瘤,降低肿瘤分期,早期清除远处的微小转移灶,改善预后,提高行根治术的可能,减少术中肿瘤细胞的播散及术后并发症;实际上,术前化疗在部分试验中证实可提高肿瘤切除率,延长患者生存期。但也有人提出术前化疗可能会使患者错过手术治疗的最佳时机。因此,对于行术前化疗的患者病例选择至关重要,首先胃癌诊断明确,其次同时满足以下条件:(1)增强CT示局部侵犯和/或有限的腹内转移(伴或不伴腹主动脉旁淋巴结肿大),从而临床判断手术根治术无法进行;(2)

胃癌晚期使用靶向药效果如何

胃癌是源自胃粘膜上皮细胞的恶性肿瘤。占胃恶性肿瘤的95%。胃癌在我国发病率很高,死亡率占恶性肿瘤的首位。当胃癌到了晚期时,很容易出现其他脏器组织的扩散转移,手术切除的可能性很小,因此药物治疗成了重要的治疗方法,那胃癌晚期使用靶向药效果如何呢? 靶向药是通过一种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的合成,抑制肿瘤血管的生存,使肿瘤细胞在生长过程中发生缺血、坏死,从而达到治疗胃癌的目的。相对于传统的化疗,靶向药在疗效和毒副作用方面都具有明显的优势,能控制病情发展,抑杀机体内的癌细胞,改善症状,延长患者生命。但是靶向药也会带来一定的副作用,如腹泻、恶心呕吐等,还易出现耐药性,患者在服用一年左右的时间就会耐药,达不到治疗的效果。另外并非所有的患者都能获得很好的疗效,一般临床上可以通过检测基因的方法,确定使用相应的药物达到良好的效果。不过靶向药的价格也是非常高的,患者在选择时一定要考虑自身的具体病情和经济状况。 胃癌病情复杂,尤其是当到了晚期时病情较重,患者单纯依靠靶向药物治疗效果可能并不理想,需要联合其他有效的治疗手段,如中医等。中医联合靶向药有助于减缓患者耐受的程度,缓解靶向药的副作用,还能抑制肿瘤,提高整体的治疗效果,进一步延长患者生命。对于不能或者不愿服用靶向药的患者,也可以考虑中医治疗为主。中医在治疗时使用中草药,所需的费用要低很多,且副作用小,像年龄大、身体弱的患者也能耐受。中医治疗胃癌从整体出发,能在一定程度上控制病情,也会帮助患者调理机体,提高患者的免疫力和抵抗力,对于提高生存质量,延长生存时间有积极的作用。 中医治疗能够将治疗与调理同时进行,注重补充患者的元气,应及时配合治疗,由于出身于中医世家,袁希福自幼便接触中医,熟读中医古典名著。此后,其还曾先后至北京中医药大学及中国中医研究院深造,为从事中医治疗肿瘤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从医近40年来,袁希福接诊各类肿瘤患者数万名,其中不少都是复发患者,或病属晚期,甚至是被判“死刑”的末期患者。尽管无法挽救每一位患者的生命,但他尽力帮助患者减轻痛苦,延长生命,甚至有些患者实现了临床康复或长期的带瘤生存。 为了更好的弘扬国粹中医,让中医造福更多的肿瘤患者,在袁希福的号召下,郑州希福中医肿瘤医院先后组织召开五届百位抗癌明星中医康复经验交流大会,每次大会的召开无论是对肿瘤患者的康复、对传承弘扬中医文化,亦或是对中医事业发展,都是一件好事,促使人们对中医由不了解到了解、由误解到理解、由曲解到通解。 部分参考案例: 案例1:郭曲梅(化名),女,胃癌 2013年10月,郭曲梅突然开始发烧,空腹吃了一些ABC退烧药后,发现有些胃痛,大便还黑。但由于没有做胃镜也没能查出什么异常,但在2014年3月,郭曲梅在吃苹果的时候胃痛再次发作,且又出现了黑便,于是这次前往第二人民医院、市中心医院检查,结果是:胃间质瘤,且已肝转移,腹腔转移,伴有腹腔积液。 由于病情危重,郭曲梅老伴坐立不安,四处寻访专治肿瘤的医院。终于在一次偶然的机会下,从一位八十岁的食管癌老太太那里他获悉了郑州希福中医肿瘤医院的信息。 2014年7月4日,夫妻二人到郑州寻求袁希福院长诊治。初诊时,也只是抱着试试看的态度,可就在服用20天的中药后,发现症状有所好转。本来胃部

HER2阳性晚期胃癌分子靶向治疗中国专家共识

HER2阳性晚期胃癌分子靶向治疗中国专家共识 执笔人:北京大学肿瘤医院沈琳教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瑞金医院张俊教授 审校人:南京八一医院秦叔逵教授;北京大学肿瘤医院季加孚教授;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步宏教授 分子靶向治疗兴起为晚期胃癌治疗提供了新的选择,随机对照临床研究已证实,抗HER2单克隆抗体曲妥珠单抗联合化疗在HER2过表达晚期胃癌中的疗效显著优于单纯化疗。由中国抗癌协会临床肿瘤学协作专业委员会(CSCO)、中国抗癌协会胃癌专业委员会( CACA-GC)和中国抗癌协会肿瘤病理专业委员会出台HER2阳性晚期胃癌分子靶向治疗中国专家共识,共识对HER2阳性晚期胃癌接受曲妥珠单抗治疗的相关问题,包括HER2检测、曲妥珠单抗治疗流程及相关注意事项及不良反应等进行了阐述。 1、胃癌HER2表达状态评价 对拟接受益妥珠单抗治疗的胃癌患者,治疗前必须检测肿瘤HER2表达状态。胃癌组织HER2检测及判定应在具备标准HER2检测条件并具有良好内、外部质量控制的病理实验室,由具资质的实验室技术人员及病理科医生进行。胃癌HER2检测步骤、评价标准、病理报告及相关注意事项参照《胃癌HER2检测指南》进行。 HER2检测方法主要包括免疫组化(IHC)及原位分子杂交( ISH),后者包括荧光原位杂交( FISH)及双色银染原位杂交( DSISH)。相关检测需选用SFDA批准的试剂盒。 胃癌标本HER2表达状态评价 胃癌细胞存在较高的异质性,HER2表达多见于底侧膜或侧膜,呈“U”型特征性表达t与乳腺癌不同。因此乳腺癌HER2评分标准不适用于胃癌。经调整的胃癌标本HER2免疫组织化学检测结果判读有标准可依。 当IHC结果为2(+)时,需行原位杂交检测明确HER2基因扩增情况,以辅助判断肿瘤HER2状态。通过混合探针杂交HER2基因和17号染色体着丝粒(CEP17),选择扩增程度最高的区域,连续计数20个肿瘤细胞核内HER2和CEP17信号数,通过其比值判断HER2基因扩增情况。 胃癌标本HER2检测流程 目前胃癌标本HER2检测流程应参考《胃癌HER2检测指南》的推荐。检测方法应首选IHC,当IHC结果为2(+)时,则进行ISH检测;IHC结果为0或3(+)时均不需要再行ISH检测。 其他值得注意的问题 建议在所有晚期胃癌患者中,开展HER2的IHC检测。对胃镜活检标本而言,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