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宋人不跪官 遇官下跪始于明清

宋人不跪官 遇官下跪始于明清

宋人不跪官 遇官下跪始于明清
宋人不跪官 遇官下跪始于明清

宋人不跪官遇官下跪始于明清

可能有一些朋友会认为必须下跪,因为我们看到的戏剧、影剧、小说似乎都这么描述。你看包青天的电视剧,哪个上公堂没下跪。都跪。是吧?但事实是不是如此呢?下面我跟大家分享一下我研究这个问题的一点心得。

《铡美案》剧照

先来说第一个问题。宋代平民如果上衙门打官司,是不是必须跪着听审。我在阅读宋人笔记时,隐约觉得宋代的诉讼是不需要“下跪叩首”的。我举一个例子:沈括《梦溪笔谈》中的《欧阳文忠推挽后学》载,有一书生起诉学生拖欠束脩,勾当镇公事的王向判书生败诉,“书生不直向判,径持牒以见欧公(滁州知州欧阳修)”。既然是“径持牒”,应该不会是“跪禀”。我这个感觉是不是有点道理?

当然,这只是感觉,并没有确证。所以我干脆去检索文献。看看宋代文献中有没有诉讼人跪着受审的记录。

我检索的文献主要有两类,一是《名公书判清明集》、《折狱龟鉴》、《洗冤录》等宋代司法文献;一是《作邑自箴》、《州县提纲》、《昼帘绪论》等宋代官箴书。至于加入了后人创作与想象成分的宋元话本小说与元杂剧,一概不纳入考证范围。

检索《名公书判清明集》、《折狱龟鉴》、《洗冤录》,均找不到任何“跪着受审”的记录。只有个别犯人有下跪的情况,但不是受审时,而是认罪时。如《洗冤录》说的一个案子:某甲涉嫌杀人,“就擒讯问,犹不伏”,待检官出示确凿证据后,“左右环视者失声叹服,而杀人者叩首服罪”。这似乎也只说明犯人在伏罪后才需要“叩首”认罪。

《作邑自箴》、《州县提纲》、《昼帘绪论》等宋人撰写的州县从政指南,其中不乏州县官如何受状、审讼、鞫狱、拟判的详细指导意见,但寻遍这几本宋人的官箴书,就是不见要求讼诉人下跪受审的规定。

倒是在《州县提纲》中可以找到两条信息:

1、“凡听讼之际,察其愚朴,平昔未尝至官府者,须引近案,和颜而问,仍禁走吏无得诃遏。”

2、“引问时,须令主吏远立,仍和言唤囚近案,反复穷诘,必得真情,始可信矣。”

从“引近案”、“唤囚近案”的动作描述,大致可判断诉讼人不大可能是跪着的。诸位觉得是不是?

上面所说的是诉讼人递状纸时的情况。那么庭审时的情况呢?以我掌握的史料来看,宋朝时候,法官开庭审理的时候,诉讼人也是不用跪下的。来看证据:

1、据《州县提纲》,法吏“须先引二竞人(诉讼两造),立于庭下。吏置案于几,敛手以退,远立于旁。吾(法官)惟阅案有疑,则询二竞人,俟已,判始付吏读示。”

2、朱熹的再传弟子黄震任地方官时,也发布过一道“词讼约束”,其中规定:法庭对已受理的词讼,“当日五更听状,并先立厅前西边点名,听状了则过东边之下”。可见宋代法庭审理民事诉讼案,并未要求诉讼人跪于庭下。

3、另一部官箴书《作邑自箴》也说,“(法官)逐案承勘,罪人并取状之类,并立于行廊阶下,不得入司房中。暑热雨雪听于廊上立。”

可见宋代法庭审理民事诉讼案,并未要求诉讼人跪于庭下。在刑事审讯时,受审的“罪人”看来也是立于庭下而不必跪着。这就是我的结论与论证过程。

我还有其他的证据来证明宋代平民在诉讼时候,并不需要下跪。这个证据来自宋代的图像资料。

因为最具直观效果的证据还是宋代的图像材料。我们能不能找出一张宋人描绘诉讼场景的图像作品呢?我确实找到了——宋代多位画师都画过《孝经图卷》,而《孝经》中的“五刑章”恰好涉及司法诉讼的内容,因此宋人笔下的《孝经图卷》也画出了法官审讯的场面。

辽宁省博物馆也收藏了一幅《孝经图卷》,旧题唐代阎立本所绘,但图中文字出现避宋太祖赵匡胤及宋孝宗赵昚字讳,部分人物衣冠也是宋代样式(如下图的法官衣冠),可认定为南宋作品。本图卷的“五刑章图”,同样是法官审讼的画面,画上的诉讼人也是站着的。大家看图片,是不是这样:

结合《名公书判清明集》、《折狱龟鉴》、《洗冤录》、《作邑自箴》、《州县提纲》、《昼帘绪论》等文献记载,我倾向于认为,宋朝平民如果对簿公庭,涉讼两造到官受审,并无“下跪叩首”之强制。不排除有些受审或伸冤的人在法官面前跪下,但当时的司法制度应该没有要求平民跪讼的规定,至少我找不到这样的规定。

那么,老百姓上衙门打官司必须下跪的规定是什么时候出现的呢?我不知道。但可以确认,明代的平民见官,是必须下跪的。清代更不用说了,进衙门告

状,必须跪着。不管是从文献还是从历史图像来看,我们都可以确信,明清的平民如果上衙门打官司,是必须下跪叩头的——只有那些取得功名的缙绅,才获得免跪于公堂的特权。先来看图像:

1801年,即嘉庆六年,英国人乔治·亨利·梅森少校(George·Henry·Mason)在伦敦编印了一本《中国刑罚》画册(ThePunishmentsofChina),全书54页,含22张彩色插图,每张插图都以英文和法文注解。其中有一幅插图,画的正是清朝人见官受审的情景:一名犯罪嫌疑人跪伏在公堂上,坐堂的官员似乎正在喝令他从实招供,嫌犯的左右边则是两名准备对他动刑的衙役。

文献的记录也提供了明白无误的证词。前面我们提到,在宋代官箴书中,并不见任何要求诉讼人跪着受审的规定,但清人撰写的官箴书,已经将“跪”列为诉讼人的“规定动作”了,如郑端《政学录》介绍的“理堂事”程式:“诉告之人,不妨逐名细审,一人持状跪下,直堂吏接上;听审完,或准或否,又令一人跪下,执状听审。后仿此。”黄六鸿《福惠全书》对审讼程式的介绍更是周详:“午时升堂,……开门之后放听审牌,该班皂隶将‘原告跪此’牌安置仪门内,近东角门;‘被告跪此’牌安置仪门内,近西角门;‘干证跪此’牌安置仪门内,甬道下……原差按起数前后,进跪高声禀:‘某一起人犯到齐听审。’随喝令某起人犯进,照牌跪……”

现在,我可以负责任地说,宋代的平民上衙门诉讼,是不用下跪的(当然你想下跪也没有人拦着)。清代的平民上衙门诉讼,是必须下跪的,是不能不跪的。

这是我要介绍的宋代平民上衙门可以不下跪的情况。那么宋代平民万一在路上见到了皇帝,是不是就一定要下跪呢?

有些朋友可能会问,平民有机会见到皇帝吗?——有机会。因为君主有时候会出巡,出来祭天什么的。这时候平民是可以围观的。

来看证据:《皇宋通鉴长编纪事本末》记录了宋真宗的一次出巡:咸平四年(1001)八月,“上观稼北郊,宴射于含芳园。都人望见乘舆,抃跃称万岁”。你看,开封市民看到皇帝的乘舆,只是欢呼雀跃,而不是惶然跪倒。

另一个证据:

据《文献通考》,北宋仁宗朝,“车驾行幸,非郊庙大礼具陈卤簿外,其常日导从,惟前有驾头、后拥伞扇而已,殊无前典所载公卿奉引之盛。其侍从及百官属,下至厮役,皆杂行其道中。步辇之后,但以亲事官百余人执挝以殿,谓之禁卫。诸班劲骑,颇与乘舆相远,而士庶观者,率随扈从之人,夹道驰走,喧呼不禁。所过有旗亭市楼,垂帘外蔽,士民凭高下瞰,莫为严惮。逻司街使,恬不呵止,威令弛阙,玩习为常。”

——如此简陋的皇家仪仗,恐怕还不及后世一个县长下乡视察时之威风。围观皇帝的士庶,非但没有跪伏、回避,还跟随在皇室扈从之后,“夹道驰走,喧呼不禁”;皇帝车驾经过的街路,“士民凭高下瞰”,官方也“不呵止”。

更重要的证据在这里:

南宋周密《武林旧事》中,有皇帝“四孟驾出”仪仗、官民迎驾礼仪的详录。首先,官府会提前发布通告“约束居民,不许登高及衩袒观看”。既然说是“不许登高及衩袒观看”,那么只要不是登高、不是袒胸露臂,在警戒线外面,便允许观看。到了祭祀当天,“车驾所经,诸司百官皆结彩门迎驾起居。俟驾头将至,知班行门喝:‘班到排立。’次喝:‘躬身拜,再拜。’(驾回不拜,值雨免拜)班首奏圣躬万福,唱喏,直身立。龊巷军兵则呼万岁。”并无要求居民跪伏迎驾的记录;诸司百官迎驾,也只是行揖拜礼,且回驾不拜,下雨免礼。

我手头其他还有更多的史料证据,可以证明宋代平民见了皇帝,并不是非跪不可。换言之,在宋代,皇帝车驾出行,并无要求庶民、百官跪伏迎驾之强制。限于时间,我就不一一举证了。

最后,贴上一幅清代的图画:

这是一幅收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馆的《康熙帝出巡图》,应该是清代宫廷画师绘制《康熙南巡图》长卷的草图之一。图中,一群百姓携老挈幼,跪于郊外,恭迎康熙,并向皇帝献上食物。大概画家想表达“箪食壶浆,以迎王师”的意思吧。但画面上的人物比例极其不合透视原理,视野近处的平民被夸张地画得特别渺小,而视野远处的康熙则显得特别伟岸。画家这么处理,想必是为了表现出草民在帝王面前那如同蝼蚁、如同尘埃的卑微。

中国传统建筑的特点分析关于郑州几处古建筑的浅析

中国传统建筑的特点分析 ——关于郑州几处古建筑的浅析 摘要:中国自古地大物博,建筑艺术源远流长。不同时期和地域其建筑风格也各有差异,但其传统建筑的组群布局、空间、结构、建筑材料及装饰艺术等方面却有着共同的特点。本文主要是以康百万庄园和郑州城隍庙、文庙为例,分析中国传统建筑各方面的特点,以期对其得到更深的认识。 关键词:郑州,建筑风格,康百万庄园,城隍庙,文庙 一、中原古建典范——康百万庄园 中国传统建筑有着悠久的历史,有着深厚的文化内涵和特点。建筑作为人类生活最基本的人工自然物和自然环境,它既是物质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又具有精神方面的文化内涵。为了更好的了解中国传统建筑,我参观考察了位于河南省巩义市康店镇的康百万庄园。雨果在《巴黎圣母院》中写道:“人类没有任何一种重要的思想不想不被建筑艺术写在石头上。”步入庄园,我仿佛走进了明、清、民国三个历史时期的风雨沧桑,进入了一幅幅历史画卷之中。下面就康百万庄园主宅区的建筑,作一些分析。 康百万庄园是集农、官、商为一体的大建筑群,是历史特定时期的特殊产物,有着浓厚的历史积淀与丰富的艺术内涵,具有较高的历史价值、科学价值和艺术价值,是中国着名的三大地主庄园之一。康百万家族以农、商、官结合的方式发家,辉煌时期曾经有“马跑千里

不吃别家草,人行千里尽是康家田”之美誉。一直发展延续富裕了12代,400余年(跨明、清、民国三个历史时期)。康百万家族在物质富裕之后,便大兴土木,充分利用自然地势,“靠山筑窑洞,临街建楼房,濒河设码头,据险垒寨墙”。整个庄园分为生活区、生产区、园林区、教育区和社会活动场所,形成了功能齐全、布局严谨、等级森严、风格各异的多个建筑群体。园区的介绍说:“据1965年统计,保存下来的尚有十大部分,33个庭院,53座楼房,73孔窑洞,共计571间,建筑面积64300平方米。到2005年,整个庄园建筑除了寨上主宅区完整外,其余保留下来的建筑群已不是1965年统计时的面貌。”尽管群体建筑和单体建筑数量减少,仅就现有建筑而论,其科学价值、艺术价值、历史价值和传统建筑的文化价值之高,也是其他绝大多数民居建筑不可比拟的,可谓明清民居传统建筑文化的浓缩图。 在日常设计中,建筑方案的选定至关重要,建筑风格千变万化,但一个地方有一个地方的地域特色,在设计中如何有地方特色,达到和谐的目的至关重要。康百万庄园处于嵩、邙、河、洛交汇处,依山傍水,有“金龟探水”之美称,鲜明的体现了我国传统建筑天人合一的整体观念。庄园以寨上主宅区为核心,依次向南、东、北方向的寨下发展。首先,在选址方面它充分考虑到周围的自然地理地貌,康百万庄园背依邙山,面临洛水,北近黄河,南凭黑石关,环境优美,水陆交通便利。其中尤以主宅区最为典型,主宅区南北长83米,东西宽73米,建于邙山半腰。整个建筑群依山就势,充分利用此处的地理地貌,用青砖砌筑寨墙,顶部有垛口,形成堡垒式大庭院,庭院经由

2020最新高中历史 第5章第4课时 中国古代宫殿建筑的典范——明清故宫学案 新人教版选修6(考试专用)

第4课时中国古代宫殿建筑的典范——明清故宫 【学考报告】 考核要求 考试内容 必考加试北京明清故宫的布局结构、主要特点和文化内涵 c 北京故宫三大殿和内廷建筑的地位和特色 c 北京故宫所体现的宫殿建筑技艺和建筑风格 c 考点一北京明清故宫的布局结构、主要特点和文化内涵(c) 1.布局结构 (1)故宫外分别环绕着皇城和京城。 (2)遵循传统礼制而建,从午门到玄武门形成了一条贯通南北的中轴线,采取严格对称的三进院落式布局,主要建筑集中在中轴线上。 (3)前朝后寝(外朝和内廷)。 ①外朝:以三大殿为中心,两侧辅以文华、武英两组宫殿,是皇帝举行重大典礼、发布重要命令的场所。 ②内廷:以后三宫为中心,后面是御花园,两侧分别是东、西六宫,是皇帝及其家眷的生活区。 (4)所有建筑都面向正南方。 2.建筑特点:布局严谨,气势恢宏,装饰豪华,壮丽辉煌。 3.文化内涵 (1)遵循封建礼制(上下有别、尊卑有序)和阴阳五行学说(外朝崇尚阳刚,多奇数;内廷崇尚阴柔,多偶数)。 (2)体现皇权的至高无上。 (3)体现一国之君“南面而王”的正统观念。 拓展延伸故宫的设计与建筑,营造的是封建王朝的大一统气势与中央专制集权的威仪,集

中地反映了中国古代森严的封建等级礼制,体现着皇帝至高无上的权威。 要点明清故宫的布局结构、特点及体现的文化内涵 史料一紫禁城以三大殿为核心,以中轴线为骨干,重点突出、主次分明、整齐严谨、端庄宏伟,显示出登峰造极的皇家气派和辉煌奇异的神秘力量。 ——《中国全史——明代艺术史》史料二故宫外朝在前,为阳;内廷在后,为阴。外朝宫殿多用一、三、五等奇数,如三大殿、太和殿前的五座门、午门上的五座门楼、城门上的门钉大多布置九排,且每排九个。内廷则多用偶数,如东西六宫、乾清、坤宁两宫等。 思考 (1)有人把史料一中的这条“中轴线”称为古代中国的“精神轴线”,谈谈你对这条“精神轴线”的理解。 (2)史料二体现了我国古代怎样的哲学思想? (3)故宫的这种布局思想带来了怎样的建筑特色?在故宫的建筑中是如何体现的? 提示(1)体现了皇权至上、上下有别、尊卑有序的传统儒家思想。 (2)体现了阴阳五行学说,认为每个事物都包含着相互对立、相互依存的阴阳两面,前方、奇数、正数等为“阳”,而后方、偶数、负数等为“阴”。 (3)外朝建筑疏朗、高大,气势雄伟,展现了阳刚之美;而内廷布局紧凑严密、富丽典雅,具有阴柔之美。 故宫中皇帝举行大典和召见群臣、行使权力的主要场所是( ) A.外朝B.内廷 C.皇极殿D.文华殿 解析故宫建筑按前朝后寝的格局布置,以乾清门前广场为界,分为南部外朝和北部内廷两部分,外朝是皇帝举行大典和召见群臣、行使权力的主要场所。 答案 A

五言绝句:贾岛《寻隐者不遇》

五言绝句:贾岛《寻隐者不遇》 寻隐者不遇 唐代:贾岛 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 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 译文 苍松下,我询问了年少的学童;他说,师傅已经采药去了山中。 他还对我说,就在这座大山里,可山中云雾缭绕,不知他行踪。 注释 ⑴寻:寻访。隐者:隐士,隐居在山林中的人。古代指不肯做官而隐居在山野之间的人。一般指的是贤士。不遇:没有遇到,没有见到。 ⑵童子:没有成年的人,小孩。在这里是指“隐者”的弟子、学生。 ⑶言:回答,说。 ⑷云深:指山上的云雾。处:行踪,所在。 创作背景 此诗是中唐时期诗僧贾岛到山中寻访一位隐者未能遇到有感而作的。隐者不详何人,有人认为是贾岛的山友长孙霞。此诗的具体创作时间难以考证。 赏析 贾岛是以“推敲”两字出名的苦吟诗人。一般认为他仅仅在用字方面下功夫,其实他的“推敲”不但着眼于锤字炼句,在谋篇构思方面也是同样煞费苦心的。此诗就是一个例证。

全诗只有二十字,作为抒情诗,却有环境,有人物,有情节,内 容极丰富,其奥秘在于独出心裁地使用了问答体。不是一问一答,而 是几问几答,并且寓问于答。第一句省略了主语“我”。“我”来到“松下”问“童子”,见得“松下”是“隐者”的住处,而“隐者” 外出。“寻隐者不遇”的题目已经交待清楚。“隐者” 外出而问其 “童子”,必有所问,而这里把问话省略了,而写出“童子”的答语:“师采药去。”从这四个字而可想见当时松下所问是“师往何处去”。“我” 专程来“寻隐者”,“隐者”“采药去”了,自然很想把他找 回来。因而又问童子:“采药在何处?”这个问诗人也没有明写,而 以“只在此山中”的童子答辞,把问句隐括在内。最后一句“云深不 知处”,又是童子答复对方采药究竟在山前、山后、山顶、山脚的问题。明明三番问答,至少须六句方能表达的,贾岛采用了以答句包赅 问句的手法,精简为二十字。这种“推敲”就不在一字一句间了。 不过,这首诗的成功,不但在于简炼;单言繁简,还不足以说明 它的妙处。诗贵善于抒情。这首诗的抒情特色是在平淡中见深沉。一 般访友,问知他出,也就自然扫兴而返了。但这首诗中,一问之后并 不罢休,又继之以二问三问,其言甚繁,而其笔则简,以简笔写繁情,益见其情深与情切。而且这三番答问,逐层深入,表达感情有起有伏。“松下问童子”时,心情轻快,满怀希望;“言师采药去”,答非所想,一坠而为失望;“只在此山中”,在失望中又萌生了一线希望; 及至最后一答:“云深不知处”,就惘然若失,无可奈何了。 不过诗的抒情要凭借艺术形象,要讲究色调。从表面看,这首诗 似乎不着一色,白描无华,是淡妆而非浓抹。其实它的造型自然,色 彩鲜明,浓淡相宜。郁郁青松,悠悠白云,这青与白,这松与云,它 的形象与色调恰和云山深处的隐者身份相符。而且未见隐者先见其画,青翠挺立中隐含无限生机;而后却见茫茫白云,深邃杳霭,捉摸无从,令人起秋水伊人无处可寻的浮想。从造型的递变,色调的先后中也映 衬出作者感情的与物转移。

古建筑名词解释

一、 1、材:材是一座殿堂的斗拱中用来做拱的标准断面的木材,按建筑物的大小和 等第决定用材的等第。除做拱外,昂、枋、襻间等也用同样的材。唐代以前的相当时期内,在中国古代建筑中的各个构件当中,已经形成了某种比例关系。衡量的单位就是斗拱中一个拱子的高度称为一材。拱高又称材高,拱宽又称材宽,两层栱子相垒时其中间空档的高度又称为栔高,材高加栔高称为足材。宋《营造法式》规定以材高为计算斗栱、梁枋各种构件尺度的单位。 清《工部工程做法则例》规定衡量构件的单位更简化为“斗口”,即用材宽为计算单位。不仅斗栱梁枋用斗口计算,平面中开间也用斗口计算,设计更趋简化。宋代用材高宽比为15:10,足材高21;清代为14:10,足材高为20。 宋清两代用材的比例虽相差不多,但用材的实际大小则不同。栔高的变化,宋清两代规定都是6分,但实际测量中发现唐辽金元各代的栔高多大于此规定。明清多与规定相符。 2、铺作:有两重含义,一是指成组的斗栱称为铺作,并按其位置不同分为柱头 铺作、补间铺作、转角铺作;二是指在一组斗栱之内,每一层或一跳的栱或昂和其上的枓称为一铺作。 二、栱 1、唐代栱子的式样都是直栱,元代以前正心栱多隐刻,明清时期已不多见。早 期的“翼形栱”,明清时已经发展成为形式固定的“三幅云”。清代许多地方建筑常喜用雕花栱。栱头分瓣,唐代仍有内ao。宋《营造法式》规定除令栱为五瓣外,其余各栱一律四瓣。清代规定瓜子栱泥道栱为四瓣,慢栱三瓣,令栱仍为五瓣。元代以前转角铺作中常用鸳鸯交首栱,明代尚有,清代已不见使用。明代以前常用的小栱头于明末清初已改为用昂,不再使用。 栱子的长度,宋清两代规定相同,泥道栱与瓜子栱等长为62分,令栱长72分,慢栱最长为92分。辽金建筑多不遵此制。辽代建筑中一般是泥道栱比瓜子栱稍长,令栱与瓜子栱相近。金代出现三者等长的例子。金代晚期始与《营造法式》一致。

透析中国明清建筑中的色彩艺术

透析中国古代建筑中的色彩艺术 摘要:在人类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发展的过程中,中国建筑色彩始终焕发着神奇的魅力。人们不仅发现、观察、创造、欣赏着缤纷绚丽的色彩世界,而且通过漫长的时代变迁不断深化着对建筑色彩的认识和运用。 关键词:中国;古代建筑;色彩 “彩色之施用于内外构材之表面为中国建筑传统之法。虽远在春秋之世,藻饰彩画已甚发达,其有逾矩者,诸侯大夫引以为戒,唐宋以来,样式等级已有规定。至于明清之梁栋彩绘,鲜焕者尚夥。其装饰之原则有严格之规定,分划之结构,保留素面,以冷色青绿与纯丹作反衬之用,其结果为异常成功之艺术,非滥用彩色,徒作无度之涂饰者可比也。……盖木髹漆为实际必需,木材表面之纯丹纯黑犹石料之本色;与之相衬之青绿点金,彩绘花纹,则犹石构之雕饰部分。而屋顶之琉璃瓦,亦依保留素面之原则,庄严殿宇,均限于纯色之用。”从梁思成先生在《中国建筑史》中对于中国传统建筑彩色之施用的论述可见中国建筑虽名为多色,但建筑施色却重在有节制的点缀,气象庄严,雍容华贵。“色调以蓝、绿、红三色为主,间以墨、白、黄。凡色之加深或减浅,用叠晕之法。其方法亦自唐至清所通用也。”《营造法式》对于中国建筑彩画制度的阐述不仅揭示了中国古代建筑对于颜色选用的考究,而且精辟地总结了中国古建工匠们精湛的建筑施色技术。中国建筑的色彩艺术以其特有的艺术视觉、艺术形式和美学追求独树一帜,展示了中国文化的深刻内涵,在世界建筑艺术史上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1明代建筑色彩艺术:鼎盛时期的开始,浓重悦目、细致华丽 明朝建立,中央集权的封建君主专制进一步加强,明太祖的休养生息政策极大地推进了明代手工业的生产,手工业技术突飞猛进。明初立国南京,建筑主要仰赖江南工匠。永乐移都北京,北京宫苑建设,以南方工匠为主。形成了严谨、工丽、清秀、典雅的明代建筑风格,颇具江南艺术的风范,只是经过皇家贵胄的渲染,明代建筑体量宏巨,色彩浓重。虽更改了江南雅淡之风,但其根系,实与江南建筑相近。砖的生产大量增加,琉璃瓦的数量及质量都超过过去任何朝代。官式建筑已经高度标准化、定型化。房屋的主体部分,亦即经常可以得到日照的部分,一般用暖色,尤其爱用朱红色;格下阴影部分,则用绿蓝相配的冷色。这样,强调了阳光的温暖和阴影的阴凉,形成悦目的对比。本文由中国论文联盟https://www.wendangku.net/doc/d66323474.html,收集整理。 建筑色彩的施用,在中央集权的明代封建君主制下仍然受到等级制度的限制,在一般民用住宅建筑中,多采用青灰色的砖墙瓦顶,梁枋门窗多采用本色木面,也显得十分雅致。 明、清时期,藏族和蒙古族的喇嘛教建筑在元代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寺院建筑由于有一些比较完整定性的装饰手法,这就使寺院中许多建筑的外形有着共同的艺术特点。墙很厚,收分很大,窗很小,因而建筑显得雄壮结实,檐口和墙身上大量的横向饰带,给人以多层的感觉。这些特点在艺术上增大了建筑的尺度感。在色彩和装饰上则采用了对比的手法。教义规定:经堂和塔刷白色,佛寺刷红色,白墙面上用黑色窗框,红色木门廊及棕色饰带、红墙面上则主要用白色及棕色饰带,屋顶部分及饰带上重点点缀镏金装饰,或用镏金屋顶。这些装饰和色彩上的强烈对比,有助于突出宗教建筑的重要性。 明、清时期的伊斯兰教建筑以维吾尔族的礼拜寺和玛扎为代表。这类建筑窗户棂条的组合使用了各种精巧的几何纹样。维吾尔族建筑装饰的种类很多,而最出色的是拼砖、石膏花

唐代古建筑与明清古建筑的区别

唐代古建筑与明清古建筑的区别 一、概述: 一种建筑的始期,都是简单的创造、直率的尝试,规模粗具之后,才节节进步使达完善,成熟期既达,必有相当时期因承相袭,规定则例。即使对前期有所更改,亦仅限于琐节,单在琐节上用心“过犹不及”的增繁弄巧,久而久之,原始精神必至全然,变成无意义的形式,唐式建筑(仅有山西五台山之佛光寺大殿和南禅寺大殿可作参考)在技艺方面又渐精审成熟(这时期的建筑影响到高句丽、日本、东南亚等),艺术的运命又难免趋向退化。在这种演进退化过程中,是较缓和的转折,结构上的变化,无疑均趋向退步。结构上各细部多已变成非结构的形成,用材方面也亦渐渐的不经济,但大部分骨干仍保留原始结构的作用,构架的形成精神尚在。 二、唐式建筑与明清建筑的区别,概括起来为: 1):由简而繁; 2):由雄壮而纤巧; 3):由结构的而装饰的; 4):由真结构而假琐节的; 三、唐代建筑与明清建筑细部的区别: (一)、须弥座: 唐代须弥座较华丽,装饰性较强,明、清的须弥座,华丽、美观,最大区别是唐须弥座采用壸门做法(束柱、人物雕刻等做法),而明、清须弥座束腰变矮,莲瓣肥厚,装饰多用植物成几何纹。

(二)、栏杆: 唐代建筑的栏杆采用条杖勾阑式(有单勾阑和重台勾阑做法),明、清建筑的栏杆名采用阑板的形式。 (三)、柱: (1)、由粗到细:唐式建筑的径高比为1:8至1:10; 明清建筑的径高比为1:10至1:12。 (2)、柱高、柱径:唐式建筑内、外柱高相等,柱径也基本一致,明清建筑则变化较多,有内、外柱等高的和不登高的,柱径也可不一致。(由(2)总结出内外柱不等高和不等径的现象是古建结构上的进步) (3)、侧脚:唐式建筑有侧脚和升起; 明朝建筑有侧脚和升起,但尺寸已很小, 清代无侧脚和升起。 (四)、斗栱: 除具有建筑所提的特征之外还有: (1)、斗棋由大而小 (2)、分布由疏郎而繁密 (五)、屋架: (1)、举架:唐式建筑的屋架较缓,唐式建筑的举高与进深之比为1/6—1/5,明清建筑的举架为1/3—1/2,屋架由缓而陡。 (2)、梁架:唐式建筑多用乳栿及月梁,而明清建筑多不用此种做法,但中国南方明清的建筑多用乳栿及月梁做法,我尚不清楚这一

寻隐者不遇教案

《寻隐者不遇》教学设计 铁岭学校刘颖 一、教材分析 《寻隐者不遇》是长春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第七板块的第二课,这首诗写的是贾岛去访问隐士没有见到的情景。诗句浅显精练,第一句从“问”开头,后两句省略“问”只写了“答”,可见作者用词巧妙。 二、学情分析 教学对象是三年级的学生,他们虽然初步掌握了理解古诗的方法,但这首诗每句都有省略,这对学生理解诗句造成一定困难,教师要通过提示帮助学生理解。本班学生好奇心强,为此要创设一定的故事情境来协助教学。 三、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认识两个生字,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并背诵,理解重点字词,进而理解诗意。培养学生想象能力,把诗的语言转化成生动形象画面,会用自己语言讲述。 过程与方法目标: 随文识字,鼓励用多种方法识记生字,引导学生通过合作交流解决问题,鼓励学生朗读、感悟、想象,进而使学生在头脑中再现画面。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理解诗意,体会诗人感情变化。 四、教学策略 本首古诗诗句自然质朴,通俗明快,为此在教学中努力渲染诗境,在教师生动的故事情境描述中、在古典的乐曲演奏中,学生随同教师一起走进文本、一起探索感悟文本。由于三年级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差,为此在理解古诗时我采用合作探究的方式,不仅可培养学生合作意识,更能达到预期目标。为更深一步感悟古诗内容、意境、情感,我鼓励学生大胆想象、大胆填说,再现画面、大胆吟诵,再悟情感,进而升华情感,给学生一种身临其境之感。 五、教学准备 1、教学环境:多媒体环境。 2、资源准备:自制教学课件。 六、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同学们,长大后想做一个什么样的人?(教师针对不同的价值观进行评价)老师今天向大家介绍一种人----隐者(板书隐者) 2、体会隐者含义

明清建筑的区别细节

明朝形成了新的定型的木构架:斗拱的结构作用减小,梁柱构架的整体性加强。但是由于宫殿、庙宇要求豪华、富丽的外观,因此失去了原来意义的斗拱不但没有消失,反而更加繁密,甚至在某些方面还成了木构架上的累赘物。这与早期巴罗克建筑的代表作耶酥教堂仅仅为了造成节奏的不规范变化而采用双柱式(即两颗柱子或壁柱紧紧并在一起)及反理性的在大门上方套叠两个豪无意义的山花,完全不考虑结构逻辑的客观需要如出一辙。明代砖石雕刻比较圆和纯熟,花纹趋向与图案化、程式化。例如须弥座的做法,前后200余年间很少变化,导致了建筑形象趋于单调。这与巴罗克式的标新立异简直大相径庭。明代建筑色彩因运用了琉璃瓦、红墙、汉白玉台基、青绿点金彩画等鲜明色调而产生了强烈对比和极为富丽的效果, 这与巴罗克的色彩处理手法亦有相似之处,即重视对比色的运用。到了清代,颜色使用越来越复杂,建筑越来越突出装饰性,这一时期最突出的就是“油漆彩画”。围绕彩画形成了一系列与建筑文化相关的内容,彩画某种功能演化成装饰。到了清代后期,等级制度使建筑颜色两极分化,艺术表现寓于内容要求。例如宫殿地位最重要,色彩也最强烈;依次为坛庙、陵墓、庙宇,色彩的强烈程度也递减而下;民居最普通,色彩也最简单。如北京紫禁城的颜色是红黄色的,与紫禁城相联的周围一些重要建筑都是红色,屋项则呈现绿色,而其他的北京建筑颜色大多是灰色。显然,对色彩的重视程度较之于巴罗克风格是有过之而无不及了,只不过两者之间一则为表达艺术风格的独到,一则为扬显等级层次的贵贱。明清两代建造许多规模宏大的宫苑、陵寝,无论在数量上或质量上都很出色,在装饰风格的表现上沉雄深远,映透了明清全盛时期皇权的声威。建筑的整体气势上大大不同于洛可可风格对 庄严崇高,宏伟气派的拒绝,却与巴罗克着意追求空间及视野容量的阔大,追求体积 表现力的雄健不谋而合。到了清代中叶以后,政治上保守腐朽,在建筑和艺术上也表现出一种追求繁琐绮丽的风气,工艺品上堆砌玉石珍宝,金银珐琅,连建筑装修上也镶嵌上珐琅玉石,艺术之高低仿佛与金银财宝的多少成了简单的正比。这似乎与巴罗克,洛可可两种风格皆有共通之处,前者也是一味采用昂贵的材料——金、银、铜和大量绣花锦缎的装饰来表达豪华富丽和荣耀,以炫耀财富为美,以表现奢侈为美。后者更多的追求纤巧与精致,细腻到无以复加,繁琐到眼花缭乱,充分表现出没落贵族的颓丧侈糜而又精于鉴赏。清代建筑艺术的细节处理似乎就是这二者风格的集合,既有堆砌的富贵,也有推敲的雅致,各得其彰。

古诗词《寻隐者不遇》第一周教案

古诗《寻隐者不遇》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讲出推敲的故事。 2.初步了可以读诵古诗。 教学准备: 古诗诗句相关图片、背景音乐 教学过程: 一、讲述故事,引发兴趣 1.讲述贾岛《推敲》的故事,引起幼儿学习兴趣。 唐朝有个诗人叫贾岛。有一天,他骑着毛驴外出,在路上一面走,一面作诗,其中有两句是:“鸟宿池边树,僧推月下门。” 贾岛反复地吟诵这两句诗,还用手做着推敲的姿势,是“推门”好呢,还是“敲门”好呢?他一时定不下来。 这时候,京城的地方长官(京兆尹)韩愈经过这里。按当时规定,官员来了,行人都要让路。可是贾岛仍然在低着头吟诗,不觉一头撞到了韩愈的仪仗队里。 公差马上把贾岛从驴背上拽下来,推到韩愈眼前。贾岛只好把作诗的事讲了。韩愈听后不仅没有责备贾岛,反而笑着对贾岛说:“还是…敲?字好啊!”因为月夜访友,即使友人家门没有闩,也不能莽撞推门,敲门表示你是一个懂得礼貌的人;更能衬托出月夜的宁静,读起来也响亮些。”两人于是并排骑着驴马回家,一同谈论作诗的方法,互相舍不得离开,共有好几天。韩愈因此跟贾岛成为了朋友。 推敲:就是反复的思考。 (这个故事后来形成了一个词语,叫“推敲”。意思是在文字上再三琢磨修改。“反复推敲”就是反复琢磨,一再修改。和“推敲”相近的还有“斟酌”这个词,和“字斟句酌”的成语。) (《题李凝幽居》全诗如下:闲居少邻并,草径入荒园。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过桥分野色,移石动云根。暂去还来此,幽期不负言。)小朋友们谁来讲讲,这个故事呀?(或许有的孩子没有记住,老师可以再讲几遍,是小朋友们可以讲出来) 二.引出题目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贾岛写的一首古诗,叫做《寻隐者不遇》。 三.初步了解题目大意 释题。这首诗的作者是唐代诗人贾岛。 寻:寻找,寻访。 隐者:居住大山林里的文化人。 遇:碰见,遇上。 这首诗说的是诗人去访问隐者却没有遇见。

白马寨明清古建筑群资料

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 题目 作者姓名 指导教师 所在学院 专业(系) 班级(届)2010级2班 完成日期年月日

目录 中文摘要、关键词 (3) 英文摘要、关键词 (4) 引言 (5) 古民居建筑的特性 (6) 国内外对古今建筑的态度 (6) 保护古民居建筑的重要性...............................................(6-7)保护古民居建筑的必要性.. (7) 第一章、丰城传统民居的历史概况·······································(7-8) 一、丰城的区域概况···················································(7-8) 二、丰城传统民居的基本特点 (8) 第二章、丰城传统民居的演变历程·······································(9-12) 一、丰城传统民居时代变迁的具体表现···································(9-11) 二、丰城传统民居演变变迁的原因·······································(11-12)第三章、合理应对民居演变和保护古民居建筑群的意义·····················(12-13) 一、合理应对民居演变带来的挑战·······································(12-13) 二、保护古民居建筑群对现代的历史意义 (13) 结语 (14) 参考文献 (15)

明清以来丰城民居的演变历程研究——以白马寨明清古建筑群为例 摘要:随着时代发展的速度加快,政府也意识到了建筑业发展的重要性,不管是城市还是乡村都不能无序发展,不能形成千城一面或千村一面的景象,必须保护好我们现存拥有很高历史文化价值的建筑群和包含其中的各种建筑文化,本文旨在通过介绍丰城典型地区民居建筑发展概况,找到形成破坏古建筑景观的较显著的原因,然后分析保护好古建筑群及其相关村落对于社会经济的发展还有文化发展以及对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等方面有很重要的开发价值。 关键词:丰城民居演变白马寨古建筑群

一年级上古诗2 寻隐者不遇

古诗2 寻隐者不遇 教学目标: 1、理解本诗的诗意。 2、通过想像,拓展空间,感受诗的简炼。 3、结合诗人的经历,感悟诗所表达的意境。 4、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教学重点 理解本诗的诗意,通过想像,拓展空间,感受诗的简炼。 教学难点 结合诗人的经历,感悟诗所表达的意境。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一首古诗,(师板书诗题),生读题目。 2、在自已本子上写下来,想想题目什么意思,提醒注意写字姿势。 3、解题:知道什么是隐者吗?(板书隐者)隐者是哪一些人?(隐居山林的, 有一定才能,但不原出去做官的人),你知道哪些比较有名的隐者。 这些隐者,在隐居时一般不说姓名,只有雅号,如诸葛亮,人称卧龙先生,陶渊明,人称五柳先生。有些出家为僧为道的,只有法号。 4、寻:寻找,不遇:没遇到。 5、完整地请学生说一说题目的意思。同意他的解释吗? 6、好像缺了主角,是谁在寻找隐者呢?(板书诗人) 知道贾岛这个人吗?你了解的贾岛是个怎么样的人?谁来介绍一下。(师相机补充,出示课件。) 苦吟可能学生会说到,现只要结合课件随机梳理一下。 其实,贾岛早年也算是一个隐者,知道原因吗? 做过和尚,法号无本。后来还俗了,因为遇上了谁?韩愈,当朝的大官,韩愈看中他的才华,劝他去搏取功名,结果他在京城考了三十年,一无所成,所以只能苦吟。

二、初解诗义。 1、师范读古诗。 2、解疑,有不理解的地方吗?提出来。学生相互帮助,理解诗意。 童子何人?与隐者什么关系?(待童,徒弟,是儿子吗?) 言师,言,说,谁在说?(童子)说谁?(师父),童子在说师父什么? 此:这,此山,这座山。 深:云雾弥漫,浓得遮人视线。 处:地方不知处:不知道去向。 3、同桌练说,再指名说说诗意。 4、练习朗读 板书设计 俗逸仙 贾岛寻隐者采药 松下山中云深处

钟鼓楼仿明清建筑

本工程为仿明清宫殿式建筑。古建筑部分:如斗拱、瓦作、石作等,建议选择有丰富的仿古建筑施工经验、且有施工资质的施工单位承担。根据古建施工常规,设计只对主要参数及形式提出文件,一些约定俗成的的做法及匠人师承的传统细部处理需在施工中商榷解决。施工前请认真阅读本工程各专业的施工图文件,并组织施工图技术交底。施工中如遇图纸问题,应及时与设计单位协商处理。 建筑形制 一、依据典籍 1.《营造算例》(梁思成编订) 2.《中国古建筑修缮技术》(文化部文物保护科研所主编) 3.《明用建筑外保温系统及外墙装饰防火暂行规定》(共同子【2009】46号)。 二、建筑特征 1.基座上部为仿明清楼阁大式建筑,为两层单檐歇山屋顶。 2.楼阁为五排六列式金厢斗底槽柱网,歇山顶为七檩。 三、门楼仿木作 1.斗拱:建议采用成品硬木质斗拱,斗拱为单翘单昂五踩,斗口90mm。 2.斗档安排:正面明间及梢间平身科四攒,一层檐廊平身科三攒,二层檐廊平身科一攒;山面每间平身科三攒,一层檐廊平身科三攒,二层檐廊平身科一攒。 3.檐柱和金柱:现浇钢筋混凝土圆柱,无收分和侧脚,用平板枋收头。圆柱上端凡装斗拱处,均变径为180x180方柱。 4.内部梁、桁、枋及望板,统一简化为钢筋混凝土现浇梁、板,外檐下正心桁、正心枋、挑檐桁、檐椽、飞椽为钢筋混凝土现浇;外檐下挑尖

梁、挑檐枋、外拽枋、角科附件(枕头木、平盘斗、宝瓶等)均与斗拱同材预制,现场安装;室内椽子为二次装修安装。 5.大连檐、小连檐:均为现浇钢筋混凝土屋面板口;瓦口采用“软瓦口”或“堵燕窝”的做法。 四、外立面小木作 小木作门窗,采用仿传统样式的铝合金隔栅窗框,室内一侧装6+9A+6厚Low-E玻璃。 五、砖作、瓦作 1.城砖用“大停泥”(370x150x90)。 2.瓦材规格为七样琉璃瓦,屋脊所用构件规格与琉璃瓦同样。 3.歇山戗脊兽前布五只走兽,“仙人指路”后走兽的顺序依次为:龙、风、狮、天马、海马。注:(所有外立面仿木做,砖做,瓦做等装饰构件应放置大样模型,在现场主体高度上经由设计方确认后方可正式订货。预制斗拱等与主体建筑连接构造由施工单位放出施工大样图。) 六、瓦作 1.瓦材规格为五样琉璃瓦,屋脊所用构件规格与琉璃瓦同样,色彩看样定。 2.歇山戗脊兽前布五只走兽,“仙人指路”后走兽的顺序依次为:龙、风、狮、天马、海马。 七、石作 1.门楼台明为石材,配置“垂带踏道”。 2.基座上口的栏板及立柱宜采用汉白玉石材。

浅述明清天坛建筑风格及其思想

浅述明清天坛建筑风格及其思想 摘要:北京是中国“四大古都”之一,拥有6项世界遗产,是世界上 拥有文化遗产项目数最多的城市,是一座有三千余年建城历史、八百六十余年建都史的历史文化名城,拥有众多历史名胜古迹和人文景观。其中天坛作为皇帝祭天的场所,其建筑风格和理念生动地展现了中国传统哲学中的“天人合一”思想,是建筑技巧和建筑思想珠联璧合的结晶。 关键词:天坛建筑风格天人合一 一、考察经过 一下北京西站,在乘坐出租车去往酒店的路上,看着北京城的蓝天白云让本来就很欢喜的心情变得更加雀跃起来,路边不管是豪华的商业建筑还是古老地道的四合院,都感受得到琉璃瓦的气息,十足的京城味。安顿好行李之后,已是下午四点多,和同学一道在附近的胡同里找吃的,在一条名为鹞儿胡同的地方,和同学转悠了一会儿,见识了真正的胡同,有人力三轮车,红色的小木门,穿着白色背心遛狗的大爷,地道的北京儿化音,还有老北京酸奶、五角钱的老北京冰棍、豆汁儿和油条、嚼劲十足的老面馒头,各种甜食糕点……,一条小小的胡同,让我们见到了老北京人民生活的真实场景。在这条胡同的尽头转了弯,又是一条比较宽阔的巷子,能容得下出租车穿行,又陆续穿过了几条胡同,发现虽然巷子多且都互相连接在一起,但并不是毫无章法,因为这些巷子几乎都是横平竖直的。在北京问路,如果是问年纪大一点的老爷爷或是老奶奶,他们大都会告诉你往北走或是往南

边去,这着实让我们一些南方来的同学找不着“北”。北方人一般用东西南北来辩方位,而南方人一般讲前后左右,北方多平原,视野开阔;南方多山,地形蜿蜒曲折,这也算是一个由地形原因引起的文化差异吧。 吃完饭回到酒店,休息了一晚,第二天便正式开始了为期七天的考察。第一站,理所应当的是故宫,之后的六天里,我们分别参观了景山、颐和园、圆明园、国子监、夫子庙、清华大学、八达岭长城、十三陵(定陵)、天坛、南锣鼓巷、毛泽东纪念堂、人民大会堂等地方。参观故宫,让我领略到了皇家建筑的雄伟、富丽堂皇以及在古代皇权的至高无上和不可侵犯;在景山,爬到最高点向南俯瞰整个故宫,雄浑壮阔的故宫呈现在眼前,心中顿生豪迈之情;颐和园和圆明园都是著名的皇家园林,不过,在欣赏今日美丽的园林风光时,也为当初慈禧挪用军费修建颐和园的奢侈而感到愤怒,当亲眼在圆明园看到中学历史教科书的那幅残留的大水法时,心里的怒火仍然难以消减,然而,更让人难过的是,看到圆明园里那么多商业建筑,那么多的商铺,心里不觉得一阵发酸,虽然能理解这是充分利用资源,不过,心里总觉得那些商铺就像一个巨大的疙瘩,搁在心里不舒服。国耻不能忘,不能让别人觉得我们遗忘了历史;国子监和孔夫庙博物馆紧挨着,一为当时最高教育管理机构,一为祭祀先师孔子的地方,体现了我国自古代以来,对教育的重视;到了北京,不能不去的地方就是长城!清早驱车前往八达岭长城,一看见如巨龙般蜿蜒在山间的长城,就兴奋不已,迫不及待的想要攀登上去,俗话说:不到长城非好汉。登上长城

古诗《寻隐者不遇》原文翻译及赏析

古诗《寻隐者不遇》原文翻译及赏析 诗文 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 唐代:贾岛 译文 苍松下询问年少的学童,他说他的师傅已经去山中采药了。 只知道就在这座大山里,可山中云雾缭绕不知道他的行踪。 注释 寻:寻访。隐者:隐士,隐居在山林中的人。古代指不肯做官而隐居在山野之间的人。一般指的是贤士。 不遇:没有遇到,没有见到。 童子:没有成年的人,小孩。在这里是指“隐者”的弟子、学生。 言:回答,说。 云深:指山上的云雾。 处:行踪,所在。 赏析 贾岛是以“推敲”两字出名的苦吟诗人。一般认为他只是

在用字方面下功夫,其实他的`“推敲”不仅着眼于锤字炼句,在谋篇构思方面也是同样煞费苦心的。这首诗就是一个例证。 “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这首小诗的前两句是说,苍松下,我询问了年少的学童;他说,师傅已经采药去了山中。这首诗的特点是寓问于答。“松下问童子”,必有所问,而这里把问话省去了,只从童子所答“师采药去”这四个字而可相见当时松下所问的是“师往何处去”。 “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小诗的后两句是说,他还对我说:就在这座大山里,可是林深云密,不知他的行踪。在这里又把“采药在何处”这一问句省略掉,而以“只在此山中”的童子答词,把问句隐括在内。最后一句“云深不知处”,又是童子答复采药究竟在山前、山后、山顶、山脚的问题。 在这首诗中,明明三番问答,至少须六句方能表达的,贾岛采取了以答句包含问句的手法,精简为二十字。这种“推敲”就不在一字一句间了。 然而,这首诗的成功,不仅在于简炼;单言繁简,还不足以说明它的妙处。诗贵善于抒情。这首诗的抒情特色是在平淡中见深沉。一般访友,问知他出,也就自然扫兴而返了。但这首诗中,一问之后并不罢休,又继之以二问三问,其言甚繁,而其笔则简,以简笔写繁情,益见其情深与情切。而且这三番答问,逐层深入,表达感情有起有伏。“松下问童子”

(寻隐者不遇教学设计)

《寻隐者不遇》教学设计 一、导入新课 1、古诗是中华民族的瑰宝,从古至今无数诗人留下了不朽的诗篇。贾岛“推敲”的故事千古流传,贾岛的每句诗和每个字都经过反复的锤炼,用心推敲修改。诗人严谨认真、精益求精的创作态度和锲而不舍的钻研精神更是令人赞叹。今天,我们再来欣赏推敲贾岛的另一首古诗。板题 二、释诗题,知诗人 1、题目是文章的眼睛,读这首诗的题目,推敲推敲,理解它的意思。〔寻,寻访。“隐者”是什么样的人?(古代隐居山林的人,一般都是有学问的贤士。)遇,遇到,碰到。〕谁能说说课题的意思?(诗人贾岛寻访隐者没有遇到) 2、再读诗题,这次,你带着什么感情读?(崇敬、失望) 诗人为什么没有遇到隐者呢?让我们一起去读读、品品、推敲 三、初读感知 1、这首诗同学们积累过,都会读会背诵,可是要想读出节奏,读出韵味,有一定难度,谁来展示自己的朗读?(生边读师边划出诗歌的停顿、重音) 2、分组读,齐读。 3、初读了古诗,你知道诗中涉及了哪些人物? 四、精读古诗 1、(出示插图)那么,图上画的这两个人是谁?(诗人和童子) 2、诗人是在哪里碰到这个童子的?从诗中的哪个词可以看出来? “松下”指出了事情发生的地点,也是隐者的隐居之地。为什么作者要写“松下”而不写树下或其他的地方呢?我们一起来推敲。出示“青松”一诗,你一定能找到答案。我们知道松、竹、梅合称“岁寒三友”,古人写松树大多是为了表现表现孤傲高洁的品质,诗中是为了突出(隐者远离尘俗的风骨) 3、这个童子与隐者是什么关系?从言师采药去这句诗可以看出来 4、隐者采药的地点你找能到吗?这是怎样的一座山呢?云深不知处“云深”指(山深云雾浓),因为云深所以——“不知处”。 5、请同学们认真默读古诗,读着读着,你仿佛听到了什么?(诗中的人在说话,也就是对话)他们在问什么?说什么? (你师傅到哪去了?)言师采药去

寻隐者不遇

《寻隐者不遇》主题阅读教学设计 寻隐者不遇 唐贾岛 松下问童子, 言师采药去。 只在此山中, 云深不知处。 教学目标: 1、能朗读,能背诵并能正确默写,培养对古诗的兴趣。 2、借助工具书理解词语和诗句的意思。 3、体会诗中描绘的情景和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感受诗歌的内蕴美。 教学重点: 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古诗 教学难点: 想象诗歌描绘的景象,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时间: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这节课我们学习古诗《寻隐者不遇》,作者贾岛。快速浏览《补充材料》第一自然段,结合课前的预习,谁来简单介绍一下贾岛。(“苦吟诗人”出身苦寒一生坎坷“郊寒岛瘦”“荒郊苦岛”)

第9课《推敲》,是一篇略读课文,也与贾岛有关。这个故事中,贾岛又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做事一丝不苟锲而不舍)点评:贾岛是大家熟识的诗人,同学们对作者贾岛的一知半晓有助于我们学习《寻隐者不遇》这首古诗。 二、根据课题质疑: 1、《寻隐者不遇》,课题的意思浅显易懂,谁来说一说? (贾岛寻访隐者而没有见到) 质疑:“隐者”通常指隐居山林不仕的人,诗中,隐者是怎样一位世外高人,令贾岛如此仰慕?贾岛如何不辞辛劳地寻访隐者?寻访的结果怎样?这首短短的小诗会给我们答案。 三、初读古诗: 1、指生读诗。 点评:音色音准流畅程度 2、指导朗读: 读古诗,要读出诗的韵味,要注意轻重缓急,抑扬顿挫。(教师标出停顿、重音符号),再指生读。 四、体会寓问与答的方法与作者情感变化: 贾岛被称为“苦吟诗人”,他的苦吟不仅体现在字斟句酌上,还体现在谋篇布局上,这首诗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这首诗是采用问答的方式来写的,读一读相关诗句,想一想,谁问? 谁答 根据人物的问答,谁来把“贾岛”“童子”“师傅”这三个词语填写到故事前的括号中,指生填写,写后读一读。 第一问,怎么问?(童子,你师父哪里去了?)

寻隐者不遇_古诗教学

《寻隐者不遇》 谈话导入,揭题 1、你记得我们都学过哪些古诗?背给大家听一听,看谁有感情。 2、直接揭题。通过以前的学习,我们已经认识了唐代很多大诗人:白居易,李白,孟浩然,王之涣等今天,我们,再认识一位唐代大诗人,他的名字叫贾岛。 3、板书课题:《寻隐者不遇》 4、释题。 寻:寻找、寻访。 隐者:隐居山林的人。 不遇:没有遇到。 题目的意思就是:(作者)寻访一位隐居山林中的人却没有遇到。 5、质疑:怎么找的?为什么没有找到?读了这个题目,你想知道什么? 二、初读古诗,了解大意。 1、教师板书古诗,录音范读 2、学生自由读诗。要读准字音。 3、检查自渎情况 (1)指名读,重点读出古诗的韵味和节奏。 松下/问/童子, 言师/采药/去。 只在/此/山中, 云深/不知/处。 (2)评议指导 (3)范读,全班朗读。 三、借助画面,理解诗意。 1、仔细看图。想一想:你知道了什么,还想知道些什么? (我知道了作者在向隐者的弟子询问隐者的去向;童子在摆手说不知道在哪里;隐者在山高林密的深山中。) 2、结合图谈一谈诗句中词语的意思。 童子:小徒弟。 师:老师。 此山:这群山。 学生可以结合插图中的情境小组交流。 3、师重点指导 言:说。 云深:山高林密,山顶之云雾缭绕。 只:就 4、根据诗句想象诗中省略的询问。 (l)你师父干什么去了? (2)在哪儿采药? (3)你能找到他吗? 5、体会人物情感,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 第一句:松下问童子——满怀希望。 第二句:言师采药去——情绪一下子低落变成失望。

第三句:只在此山中——失望之中萌生了一线希望。 第四句:云深不知处——怅然若失,又生出无可奈何之感。 在反复朗读中感悟语气,体会语感,读出语气。 6、扮演诗人“我”和“童子”,表演一下对话。 四、想象诗意,熟读成诵。 1、正确地、有感情地朗读全诗,读出节奏。指读、同桌互读。 2、边想象诗意边练习背诵。

中国古建筑艺术

中国古典建筑艺术 (Chinese Classical Architecture Art) 一、中国古建筑概述 ⒈中国古建筑发展过程 中国古建筑经过几千年的不断形成、发展、成熟、演变的过程,使之成为世界上独具风格的一门建筑科学,它是世界上建筑艺术宝库中的一颗璀璨明珠。 早从原始社会晚期(约五万年前)开始,原始氏族公社不断繁荣和发展,黄河中游的氏族部落,在黄土层为壁体的土穴上,用木架和草泥建造简单的穴居和浅穴居,逐步发展为地面上房屋,并为适应氏族公社生活的需要,出现了相当大的氏族聚居地。这为中国建筑奠定了木构架建筑的发展雏型。 至奴隶社会(夏、商、周、春秋),商朝已有较成熟的夯土技术,其后期建造了宫室、宗庙、陵墓及规模相当大的灌溉工程和防御工程,并已能建造规模较大的木构架建筑,还出现了前所未有的院落群体组合。西周出现了瓦。至春秋营建了很多以宫室为中心的城市,城壁用夯土筑造,宫室建在夯土台上。木构架成为中国建筑主要结构方式。同时等级制明显出现。 战国时代进入封建社会,城市规模扩大,高台建筑更为发达,并建造多层木构架房屋,砖、彩画出现,建筑制度开始确立。战国后期的秦朝,修建了规模空前的宫殿(阿房宫),陵墓(秦始皇陵)、万里长城、全国性公路(驰道)及水利工程。 秦亡汉兴,西汉及东汉先后建设了规模宏伟的首都长安和洛阳。四百多年后为魏、蜀、吴三国所代替,汉末曹操营建了规制整齐的邺(yè)城。考古说明,汉代已大量使用成组的斗拱,木构楼阁逐步代替了高台建筑。同时砖石建筑亦发展起来,砖券结构出现,并采用各种瓦、下水管及墓葬中使用大块空心砖。至此,中国建筑作为一个独特的体系,基本形成了。 晋朝建立和东晋南迁到南北朝结束,在局势较稳定的长江流域,都城规划布局原则在汉末邺城传统上进一步发展,作为都城中心之皇宫,位置北移,并设规制整齐的东西市。佛教建筑繁荣发展,出现了大量宏伟华丽的寺、塔、石窟和精美雕塑。 隋朝开凿了贯通南北的大运河。首都大兴城规模宏巨、分区明确、街道整齐,超越前代。

中国古建筑的风格与特点

中国古建筑的风格与特点 中国人民在漫长的历史过程中,以自己的勤劳和智慧,在建筑上创造了丰富的内容和多彩的形式,形成了一种独特的体系和风格。其基本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单体建筑功能、结构和艺术的高度统一 木构架体系是中国古建筑的基本特点。作为木构架单体建筑大致可分为下、中、上三个部分。所谓下部就是台基部分,包括直接承托木构建筑的基座、基座四周的栏杆和可供上下的台阶。一般房屋用单层台基,隆重的殿堂则用二层或三层台基。承托木构建筑的基座,大都用三合土夯筑而成,座壁外观根据建筑功能、结构和艺术统一的要求,常加工成平整笔直的光滑表面、带壁柱的表面或须弥座形式。须弥座是由佛座演变来的,形体复杂而华美,多用于宫殿、坛庙等高级建筑上。基座四周的栏杆最初为木制,后来才成为石造的。它是由望柱、寻杖、撮项(瘿项)、云拱、盆唇、大华板、束腰、地霞、小华板、地栿等构成。望柱的断面有方、圆、八角、多瓣(瓜楞)等形式;柱头有莲、狮、卷云、盘龙等式样。栏杆既是一种保护性设施,也是构成建筑艺术形象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一般地说,房屋下部的台基各部尺寸大小,是受屋顶出檐深度和檐柱径等制约的,有着一定的比例关系。供上下的踏道,常见用阶梯形踏道、斜坡道和蹉

三种:蹉即是在斜坡道上用砖石露棱侧砌而成的一种防滑作用较好的特殊斜坡道。但不论使用哪种踏道也必须与整个建筑的功能、结构和艺术要保持协调一致。 木构建筑的中部,即指柱、梁部分。它是木构建筑的核心部分,由柱、梁、枋、檩、椽和斗拱等基本构件组成的框架结构体系,连同木构屋顶统称为“大木构架”。中国木构架体系有多种结构形式,其中主要的有两大类:一是“叠梁式”构架体系,一是“穿斗式”构架体系。“穿斗式”构架体系,是由柱距较密、柱径较细的落地柱与短柱直接承檩,柱间不施梁而用穿若干枋联系,并以挑枋承托出檐。穿斗架的大小和形式,视穿枋多少而定。常用的有三檩三柱一穿,五檩五柱二穿,七檩七柱三穿,九檩九柱四穿,十一檩十一柱五穿等几种。这种结构形式在中国南方的民居上采用较普遍。“叠梁式”构架体系,即是在建筑基座上立柱、柱上架梁,梁上立短柱,柱上再臵短梁,短梁上又立短柱,如此叠架,甚至屋脊;并在梁端架檩,檩间架椽,形成叠梁式构架。构架的大小以檩的根数或椽跨即步架的多少为标准,如最小的两坡屋顶,它的构架大小可以用三檩或两步架来表示;最大的两坡屋顶,它的构架大小可以用多至十一檩或十步架来表示。这种结构形式在中国应用很广,特别是北方的建筑大多采用这种形式。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