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临床医学专业本科教学基本要求》

《临床医学专业本科教学基本要求》

《临床医学专业本科教学基本要求》
《临床医学专业本科教学基本要求》

附件11:《临床医学专业本科教学基本要求》(摘要)

临床医学专业

本科教学基本要求

(试用)

——教育部“新世纪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工程”重点项目

绪言

高等教育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高等医学教育要培养适应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需要,适应国际竞争对高层次人才的需求,有必要重新修订高等医学教育临床医学专业本科教学基本要求。

修订专业基本要求的依据:

一是社会发展对高等医学教育提出新的要求;

二是医学学科本身发展的要求;

三是高等医学教育内在规律发展的要求;

四是世界各国重新制定本国新的医学专业目标与标准已成为趋势。

从这些情况出发,我们承担教育部重点项目“宽口径医学本科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根据我国国情,借鉴国际经验,在教育部高教司的指导下,全国17所院校协作,重新制订了临床医学专业本科教学基本要求。

本要求由三个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是专业基本要求;第二部分是专业目标;第三部分是专业基本教学内容,提出当医学生毕业时,在知识、能力、素质方面必须掌握的核心内容。本方案的服务对象不仅仅是高等医学院校的教师,而且向社会公布,为医学生以及社会群众提供一个详细的专业说明,使教师、学生、社会三者都了解该专业基本标准,为社会共同对医学教育质量监控提供参照与衡量标准,从而

保证为社会培养高质量的医学人才。本要求主要适应于临床医学专业五年制教学,其中对知识、能力和素质方面的基本要求,对长学制临床医学专业的核心教学内容,也有重要参考价值。

第一部分:专业基本要求

临床医学专业是培养掌握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能够从事诊治疾病的医师以及从事医学教育和科学研究的宽口径医学专门人才的一类专业。

一、人才培养目标

本专业为医疗卫生系统培养具有职业道德、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医学专门人才。在知识、能力和素质方面初步达到临床医生的基本要求,为进入毕业后实践和专科教育与实践奠定基础。

二、修业年限

5年

三、授予学位

医学学士

四、主干学科

基础医学、临床医学

五、课程(包括必修课、限选课、任选课等)

1.思想政治教育类课程即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道德课程;

2.人文社科行为类课程,如医学伦理学、医学心理学、行为科学、医学法学、医学史、医学哲学以及文学艺术类课程等;

3.普通基础类课程:包括高等数学、化学、物理学、计算机、外语、体育等;

4.基础医学与公共卫生类课程:包括人体解剖学、组织胚胎学、细胞生物学、生理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医学遗传学、病原生物学与免疫学、药理学、病理解剖学、病理生理学以及临床医学导论;公共卫生、社会医学与卫生事业管理、流行病学、卫生统计学等课程; 5.临床医学类课程:包括内科学、外科学、妇产科学、儿科学、

诊断学(检体、实验)、神经科学、精神病学、医学影像学、传染病学、中医学、眼科学、耳鼻咽喉科学、皮肤科学、麻醉学、家庭/全科医学以及急救医学、康复医学、老年病学等。

(以上课程包括实验与见习)。

六、授课时数

建议授课学时,按周学时26小时统计,必修课约3400学时左右,选修课约300学时左右。理论课与实验课学时比约为1:0.6。

七、实习科目

建议第五学年总共实习45周左右,其中:内科约12周,外科约12周,妇产科约4周,儿科约4周,神经科和精神科约2周,急诊科约2周,社区卫生保健实习约2周,高级选修实习3—4周等。

八、说明

以上课程设置、实习科目及授课时数,各学校可以按照本地区本单位需求适当调整。但是变化幅度应当在20%以内。

第二部分:专业目标

本专业学生应掌握以基础医学、临床医学为主干学科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学习公共卫生及与医学相关的人文社会科学、自然科学等有关知识与方法。

毕业时能达到如下目标:

一、思想道德与职业素质

学生要达到国家思想政治教育课程的要求以及职业素质(包括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素质、业务素质和身体心理素质等)的要求。特别强调毕业生应具备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和职业道德素质及医学人文精神,全心全意为病人服务,树立为医学事业敬业终身的精神。掌握医学伦理学原则,同情病人、尊重病人、救死扶伤,实行医学人道主义。具有人际交流的能力,乐于向他人学习,善于与他人合作。积极参加继续教育活动,适应终身学习的需要。

二、掌握医学基础学科的基本理论与方法

(一)与医学相关的数理化等自然科学的理论与方法。

(二)人体各系统的正常结构与功能的知识。

(三)维持机体稳态的分子生物化学与细胞学理论。

(四)引起疾病的各种原因:遗传发育、代谢、中毒、微生物、免疫、肿瘤、老化、损伤等。

(五)人体主要器官系统在疾病过程中的结构与功能的病理与病理生理变化的知识。

(六)药物体内过程、作用原理、使用原则及不良反应的知识。

(七)理解科学实验在疾病研究中的作用。

三、掌握临床医学的基本理论与临床技能

(一)有效与病人沟通的能力,准确获取病史所有方面信息的能力(包括社会经济状况)。

(二)系统和特殊体格检查能力(包括精神状态检查)。

(三)常规操作技术,如静脉穿刺、动脉穿刺、腹腔穿刺、胃液引流、导尿、清创缝合等。

(四)选择辅助检查与解释检查结果的能力。

(五)常见疾病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放射线及病理检查的主要所见知识。

(六)具有对常见病、急慢性病的诊断与鉴别诊断能力。

(七)对常见病、急慢性病制定合理的临床处理方案的能力,包括治疗方案、合理用药以及康复计划。

(八)认识引起危及病人生命的心、肺和神经等系统疾病的病因学及选用首要治疗措施的能力。

(九)确认和制定危重症病人救治的基本原则的能力。

(十)掌握缓解病人疼痛,改善痛苦的知识。

四、掌握公共卫生及医学相关方面的知识

(一)影响健康的经济、心理、社会、文化等非生物学因素的知识。

(二)群体的临床流行病学、循证医学以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知

识与方法。

(三)确认个体疾病和损伤的危险因素和检查方法,掌握早期诊断、早期预防的方法。

(四)使用电子数据库或其他资源库,检索、评价和利用生物医学信息的能力,帮助解决个体与群体的医学问题和医疗决策。

(五)了解国家卫生法规和社会卫生保健服务体系。

(六)熟练应用一门外语。

第三部分:专业基本教学内容专业基本教学内容分成8大单元,系统涵盖了临床医学的专业内容和主要课程。

8个单元题目如下:

1.思想政治教育与职业道德(建议学时约占总比例7%)

2.普通基础(建议学时约占总比例25%)

3.医学基础(建议学时约占总比例18%)

4.基本诊疗技能(建议学时约占总比例20%)

5.人体的器官系统与疾病(建议学时约占总比例15%)

6.全身生理变化与疾病(建议学时约占总比例10%)

7.医学与社会(建议学时约占总比例5%)

8.临床实习(45周左右)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