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2017南京大学马原 曹永红 复习提纲

2017南京大学马原 曹永红 复习提纲

马原曹永红(2017)

名词解释(5/10)

1.马克思主义

马克思主义是由马克思恩格斯创建的,由其继承者发展的,以批判资本主义、建设社会主义、实现共产主义为目标的科学理论体系,是关于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它是无产阶级的世界观、方法论。马克思主义包括由马克思恩格斯创立、列宁等人发展的马克思主义,以及中国共产党人将其与实际相结合,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

2.唯物辩证法

唯物辩证法包括主观唯物辩证法和客观唯物辩证法,是唯物主义,辩证法,和认知论的统一。它是伟大的认知工具。从它本质上来说,唯物辩证法具有批判、革命的精神。在马克思哲学中,唯物辩证法是唯物主义、辩证法的统一。当他物质地解决世界本原的问题时,体现了辩证法。当它科学地解释世界的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的规律时也包含了唯物主义。

3.辩证否定观

否定是事物内部矛盾产生的否定;否定是事物发展的环节,是新旧事物联系的环节;否定是包涵肯定的否定,是新事物对旧事物的既批判又继承,既克服其消极因素又保留其积极因素。

4.矛盾分析法

矛盾分析法是根本的认识世界的方法,在唯物辩证法中有重要地位,这是由对立统一规律在唯物辩证法中的地位决定的。矛盾分析法有广泛而意义深刻的内涵,比如“两点论”和“重点论”相结合的方法,抓关键看主流的方法都是其具体体现。

5.能动反映论

即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它认为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不但具有反应性特征,而且具有能动的创造性特征。认识是主体以实践为基础,对客体能动的创造性的思维。6.经济全球化

经济全球化指的是在生产发展,科学进步,社会国际分工进一步深化,生产社会化国际化程度提高的情况下,一国或地区的经济活动越来越超出其范围而互相联系,融合。

7.哲学一元论

是与二元论对立的哲学观点。唯物主义一元论认为,世界的本原是物质,坚持物质第一性。唯心主义认为,世界的本原是精神,坚持精神第一性。

8.塔西佗陷阱

得名与古代学者塔西佗。意思是,当一个政府或部门失去其公信力时,不论他说真话还是假话,做好事还是坏事,都会被认为是说假话做坏事。

9.奥卡姆剃刀

“如无必要,勿增实体”。如果用较少的力气就能完成,不要投入过多的力气。

10.知难行易说

了解明白一件事情很难,付诸实践很容易。这是孙中山为了实现自己的理想,提出的与中国传统观念相反的理念。

课堂考点(1/4)

研究认识发展的基本路径

1.考古(物质遗存如符号文字绘画

2.研究婴儿的意识发生

3.研究世界上的原始人部落

哲学基本问题及其派系

基本问题:思维和存在、意识和物质何者为世界本原;思维和存在的统一性问题

派系:大体分为唯心主义和唯物主义,其中唯物主义分为历史朴素唯物主义、近代机械唯物主义以及辩证唯物主义。唯心主义分为主观唯心主义和客观唯心主义。

不可知论的代表人和他们的观点

皮浪:“不做任何决定,悬搁判断”既不肯定也不否定。认为一切不可预测,无法判断。康德:“此岸生活的我们无法到达彼岸的世界”。即只能认识表象不能认识本质。

庄子:“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以有涯随无涯,殆已!”

休谟:认为外在世界是否存在是不可知的,把世界的一切归为主观现象或经验,否定心理活动的客观来源和生理基础。

法国启蒙运动的代表人物与基本主张

卢梭:反对封建主权,提倡社会契约论。认为统治者如果违反民意或契约,人们就有权通过暴力革命建立共和国。

伏尔泰:反对封建专制,主张开明的民主执政。批判天主教会。

孟德鸠斯:提出立法司法行政三权分立

狄德罗:百科全书派

论述题(理论实际结合2/4)

人的意识与人工智能的关系

意识是人脑的机能与属性,是人脑对客观世界的主观反映。

人工智能的本质是对人类智能的模拟。是人类思维在一定程度上的眼神补充,并不是独立思维。

人工智能的原理是把人处理问题的方式编入智能程序,使机器能做人的事情。

人工智能的优势在于其强大的计算能力,记忆能力,和逻辑判断能力

人工智能的缺点在于它没有人的创造性,社会性。作为人类智能的客体产物,它能接近但无法超越人类智能。

科学技术与社会发展的关系

科学技术作为先进生产力的重要标志,在推动社会发展有重大作用。

A 科学技术对生产方式产生了巨大影响

它改变了社会生产力主要因素。体力和脑力劳动比重变化了;改变了人民的劳动方式;改变了社会经济结构,尤其是产业结构。

B 科学技术对生活方式产生了巨大影响

C 科学技术促进了思维改革。在现代科技革命的条件下,人们获得了新的知识理论结构,能运用新的理论工具和科学手段去研究新的课题领域现象

人口因素与社会发展的关系

人口因素是社会存在发展的必要条件

人口因素通过生产的发展加速或减缓社会发展。若人口数量分布质量等与生产发展相适应,则促进社会发展。

人口因素对社会发展不起决定性因素。

政策与经济之间的关系

政策与经济之间的关系属于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的关系。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经济基础是上层建筑的必要物质条件

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有反作用:上层建筑若是为适合生产力发展要求的经济基础服务时,就会成为推动力。

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互相作用构成了二者的矛盾运动。

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关系决定了上层建筑要适应经济基础的规律。

“一带一路”“改革开放”

主观题(5/10)

马克思主义发生的社会背景和文化背景

社会背景

社会经济快速发展18世纪末,19世纪初,资本主义在欧洲主要国家确立统治地位。随着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确立;工业化的不断推进;生产社会化的加强,起决定性的经济因素日益凸显。

社会关系简化社会关系简化为经济关系,最突出的是劳资关系。社会关系与个人社会地位挂钩,与个人收入政治权利声望等作为判断因素

社会文化变化价值观和意识形态变化

社会危机和工人运动周期性的生产过剩引发了经济危机;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的斗争进入了新的阶段。法国里昂工人武装起义,英国宪章运动的爆发。工人运动主要集中在纺织和钢铁行业。

文化背景

德国古典哲学:马克思恩格斯肯定了黑格尔的辩证法和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

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亚当斯密和大卫李嘉图的创造劳动价值理论

英法空想社会主义:批判了资本主义,构想了未来社会。圣西门(实业制度)傅里叶(和谐制度),欧文(共产主义劳动公社联合体)

法国启蒙运动:恢复了唯物主义传统,主张理性和科学

自然科学基础:19世纪三大发现,细胞学说(联系的观点)能量(物质不灭)进化论(发展的观点)

辩证否定观的主要内容

否定是事物内在矛盾引起的否定

否定是事物发展的环节,是新旧事物联系的环节

否定是包涵肯定的否定,是新事物对旧事物的既批判又继承,既客服其克服因素又保留其积极因素

实践和认识的辩证关系

实践在认识中起决定性作用

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实践是认识的根本目的

认识反作用于实践

正确地认识科学理论对时间有巨大的指导作用;错误的认识会把实践引入歧途。

真理的检验标准即其特性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是由真理的本性和实践的特点决定的。

真理的本性:真理是人们对客观事物的正确的主观反映,其本性在于主客观一致。

实践的特点:实践是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客观的物质性活动,具有直接实现性的特点。

认识的主体和客体的关系类型

实践关系:主体和客体改造与被改造的关系。

认识关系:主体和客体反映与被反映的关系。

价值关系:客体对主体的利益关系。

审美关系:主体对客体的欣赏感受体验的关系。

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

物质决定意识

意识是人脑的机能和属性,是客观世界的主要映像。物质对意识的决定作用表现在意识的起源本质上。

意识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意识在内容上是客观的,形式上是主观的。是主客观的统一。

意识反作用于物质

即意识的能动作用

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

意识活动具有创造性

意识活动具有指导实践改造客观世界的作用

意识活动具有指导控制人的行为和生理活动的作用

为什么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核心与本质

对立统一论,即任何事物都包涵矛盾,矛盾双方既对立又统一。

对立统一论揭示了唯物辩证法的核心与本质:

对立统一论揭示了事物普遍联系的根本内容和永恒发展的内在动力。

对立统一论是贯穿质量互变规律否定之否定规律以及唯物辩证法基本范畴的中心线索,也是理解这些规律和范畴的钥匙。

对立统一论提供了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矛盾分析法。

经济全球化及其表现

经济全球化是指在社会发展科学进步社会国际分工进一步加深生产社会化国际化程度提升的情况下,一国或地区的经济活动越来越超出其范围,而互相联系融合

表现为

国际分工进一步加深:水平分工成为主导的分工方式

贸易全球化:商品和劳务在全球范围内自由流动

金融全球化:金融市场更开放,金融体系更融合,金融交易更自由。

企业生产经营全球化:跨国公司成为世界经济主体。

质变和量变的关系

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没有量变的积累,质变不可能发生。

质变是量变的必要条件:量变到一定程度就会引起质变。

质变和两遍互相渗透:在总的量变过程中,存在阶段性局部性的部分质变。在总的质变过程中,旧质从量上收缩,新质在量上扩张。

体现了事物发展的渐近性飞跃性。

资本主义国家立宪时所依据的基本原则

私有制原则: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

主权在民原则:定期举行议会选举总统选举或全民公投,但国家实际操控在资产阶级手中。制衡原则:立法司法行政三权分立,由不同的人组成机关行使职能。

人权原则:强调自由自主的个人有不可侵犯的基本权力。

社会矛盾的内涵和在新时代的表现

内涵:社会基本矛盾即在社会这有机体的无数矛盾中最基本起总制作用的那个矛盾,即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

表现:党的十九大将其概括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求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体现了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紧紧与中国人民站在一起。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