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七年级数学上册31有理数的加法与减法有理数的加减运算技巧素材青岛版

七年级数学上册31有理数的加法与减法有理数的加减运算技巧素材青岛版

七年级数学上册31有理数的加法与减法有理数的加减运算技巧素材青岛版
七年级数学上册31有理数的加法与减法有理数的加减运算技巧素材青岛版

有理数的加减运算技巧

在进行有理数的加减运算的时候,适当地运用一些运算技巧,可以简化运算过程,使我们的运算速度及运算正确性都有很大的提高.现举例说明一些常用的运算技巧,供同学们学习时参考.

一、同号相加

例1.计算:(14)(4)(2)(26)(3)

++-+-+++-.

解:原式 = [(+14)+(+26)]+[(-4)+(-2)+(-3)]

=(+40)+(-9)

= 31.

说明:把符号相同的数结合相加,一是减少运算量,二也可以避免错误的发生.

二、异号相抵

例2.计算:117-48+54-116.

解:原式 =(117-116)+(-48+54)

= 1+6 = 7.

三、相反数抵消

例3.计算:

77

()( 2.3)(0.1)( 2.2)()( 3.5) 1010

-+++-+-++++.

解:原式=

77

[()()][( 2.3)(0.1)( 2.2)]( 3.5) 1010

-+++++-+-++

= 0+0+(+3.5)= 3.5.

四、同分母相加

例4.计算:

1111

3(2)()0.25() 2436

--+--++.

解:原式 =

11111 (2)(3) 44236

-+-+

=

321 2(3)

666 +-+

= 2+

1

3

3

=

1

5

3

.

五、倒序叠加

例5.计算:

1233989 1995199519951995 ++++

.

解:设

1233989

1995199519951995

S=++++

,将S中各加数倒序排列,得

3989

3988

2

1

1995199519951995S =++++ , ∵1

39892398839891

2()()()199519951995199519951995S =++++++

3989

399039903990

199519951995=+++ 39903989239891995

=?=?.

∴3989S =.

六、裂项相消

例6.计算:1

1

1

1

178

315356399143+++++. 解:原式1178

13351113=+++???

1

1

1

1

1

11111

(1)()()39()2323529111113=-+-++-+-

11

1

1

1

1

39

(1)3233591111=-+-++-+-

1

1

39

(1)321111=-+-1=.

七、分组结合

例7.计算:1+2-3+4-5+6-7+…+98-99+100.

解:原式1(234)(567)(9899100)=+-++-+++-+

= 1+3+6+…+99

= 1+3(1+2+ (33)

= 1+3×561 = 1684.

八、分解约分

例8.计算:191919

1919

()()9191919191---. 解:原式191000019100191

19100191

91100009110091191100191?+?+??+?=-+?+?+??+?

1910101

19101

911010191101??=-+??

1919

09191=-+=.

九、拆数凑整

例9.计算:7+97+997+9997+99997.

解:原式=(10-3)+(100-3)+(1000-3)+(10000-3)+(100000-3)

=111110-3×5=111095.

十、添项配对

例10.

11111 1245121024 2048102451242 +++++

.

分析:经过观察可以发现,每一个数与其自身相加都会得到下一个数,因此,在首项前

添上一个

1

1

2048

后,就会产生连锁反应从第一个数一直加到最后一个数.

解:原式

1111111 1(11)245121024 204820482048102451242 =-+++++++

11111

1(22)41024

2048102410245122

=-+++++

=……

1

12049

2048

=-+

2047 2047

2048 =.

【说课稿】 有理数的加法运算律

有理数的加法运算律 今天我授课的课题是“有理数的加法运算律"。下面我就从以下三个方面——教材分析与教材处理、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教学过程的设计向大家介绍一下我对本节课的理解与设计。 一、教材分析与处理 有理数的加法运算律在整个知识系统中的地位和作用是很重要的。初中阶段主要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以及让学生根据一些现实模型,把它转化成数学问题,从而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增强学生对数学的理解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来确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教学总目标为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运用加法运算律简化加法运算,并能够理解加法运算律在加法运算中的作用。具体从以下三方面而言:一、知识技能:让学生熟练掌握三个或三个以上有理数相加的运算,并能灵活运用加法的交换律和结合律使运算简便;培养学生的类比能力。二、过程方法: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经历对有理数的运算,领悟解决问题应选择适当的方法。三、情感态度:使学生逐渐形成事物变化、相互联系和相互转化的观点,并在学习中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独立思考、勇于探索的精神。教学重点:有理数的加法运算律的理解与掌握。教学难点:灵活运用加法运算律使运算简便。 二、教学方法和数学手段 在教学过程中,我注重体现教师的导向作用和学生的主体地位。本节是先让同学们运用已学过的知识进行有理数的加法运算,并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发现有理数的运算律,并进行总结。教学过程中尽力引导学生成为知识的发现者,把教师的点拨和学生解决问题结合起来,为学生创设情境,从而不断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和学习 兴趣,使学生轻松愉快地学习不断克服学生学习中的被动情况,使其在教学过程中在 掌握知识同时、发展智力、受到教育。 三、教学过程的设计 1、回顾:回顾上节课的内容—有理数的加法法则。让同学回忆之前的内容,渐渐进入学习状态。 2、引入:在引入上,让同学们运用加法法则进行计算,并提出问题,引导学生进行观察和思考。让学生自已动脑思考问题,使同学在解决问题的同时产生一种成就感,从而更加积极主动的学习,并且营造了良好的学习氛围。 3、授课:法则的得出重在体现知识的发生,发展,形成过程。通过同学的观察

新初一数学有理数的加减法——计算题练习

新初一衔接数学 有理数的加减法——计算题练习 1、加法计算(直接写出得数,每小题1分): (1) (-6)+(-8)= (2) (-4)+2.5= (3) (-7)+(+7)= (4) (-7)+(+4)= (5) (+2.5)+(-1.5)= (6) 0+(-2)= (7) -3+2= (8) (+3)+(+2)= (9) -7-4= (10) (-4)+6= (11) ()31-+= (12) ()a a +-= 2、减法计算(直接写出得数,每小题1分): (1) (-3)-(-4)= (2) (-5)-10= (3) 9-(-21)= (4) 1.3-(-2.7)= (5) 6.38-(-2.62)= (6) -2.5-4.5= (7) 13-(-17)= (8) (-13)-(-17)= (9) (-13)-17= (10) 0-6= (11) 0-(-3)= (12) -4-2= (13) (-1.8)-(+4.5)= (14) 1143????--- ? ? ???? = (15) 1( 6.25)34??--- ???= 3、加减混合计算题(每小题3分): (1) 4+5-11; (2) 24-(-16)+(-25)-15 (3) -7.2+3.9-8.4+12 (4) -3-5+7 (5) -26+43-34+17-48 (6) 91.26-293+8.74+191 (7) 12-(-18)+(-7)-15 (8) )15()41()26()83(++-+++- (9) )2.0(3.1)9.0()7.0()8.1(-++-+++- (10) (-40)-(+28)-(-19)+(-24)-(32) (11) (+4.7)-(-8.9)-(+7.5)+(-6) (12) -6-8-2+3.54-4.72+16.46-5.28

青岛版七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归纳及提纲

初一数学上册总复习 第一章基本的几何图形 一、几何图形 1.基本元素:点、线、面、体。 ⑴点动成线,线动成面,面动成体。(体是由面围成的;面有平面和曲面) ⑵线与线相交(点)面与面相交(线)棱顶点 2.分类 几何图形有平面图形和立体图形(两者之间的转化) 几何体:①柱体(圆柱和棱柱)②锥体(圆锥和棱锥)③球④台体…… 3.正方体的平面展开图有“11种”(至少剪7条棱正方体展成平面图形) “一四一型” (有6种) “二三一型” (有3种) “二二二型”“三三型”(有1种) (有1种) 不能出现“田”字、“凹”字和“7”字 考点:1.识别常见的几何体 ①在六角螺母、乒乓球、圆形烟囱、书本、热水瓶胆等物体中,形状类似于棱柱的有_____个,球体有_____个。 ②圆锥由____个面围成,其中______个平面,_____个曲面.2.平面图形旋转得到立体图形 ③将如图所示的直角梯形绕直线l旋转一周,得到的立体图形是(). 3.正方体的展开与折叠 ④下列图形中为正方体的平面展开图的是() A . B . C . D . ⑤如图,是一个正方体的表面展开图,则原正方体中“梦”字所在 的面相对的面上标的字是() 二、线段、射线、直线 2.递推①五个人若其中每两个人都握一次手,他们总共握多少次手? ②往返于甲、乙两地的火车中途要停靠三个站,则有()种不同的票价(来回票价一样),需准备()种车票. ③以图中的点A、B、C、D、E为端点的线段条数为_____ 3.延长线与反向延长线

4.点与直线的位置关系:①点在直线上②点在直线外 点P 在直线a 上(直线a 经过点P ) 点P 在直线a 外(直线a 不经过点P ) 5.直线的性质:经过两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 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画图: 6.平面上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_________和_________ 7.线段的大小比较方法有:①测量法②叠合法③截取法(圆规) 8.线段的性质:两点的所有连线中,线段最短。即: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两点之间线段的长度,叫做这两点间的距离。 9.线段及线段和差的画法:(尺规作图) 10.线段的中点:线段AB 分成相等的两条线段AM 与MB ,点M 叫做线段AB 的中点。 画图: (数量关系) 几何语言: 【类似的还有线段的三等分点、四等分点等。】 考点:1.线段、射线、直线的概念及表示 ①如图,点A 、B 、C 是直线l 上的三个点,图中共有线段 ____条数,它们是____________________;射线有____条;直线有_____条 ②a 、画直线AB=10厘米 b 、过A 、B 、C 三点,过这三点画一条直线c 、画射线OB=10厘米 d 、延长直线AB e 、延长线段AB 至C ,使AC=BC f 、延长射线OA g 、延长线段AB 至C ,使BC=2AB h 、直线AB 与直线BA 不是同一条直线 i 、射线OA 与射线AO 是同一条射线 上面说法正确的有_____个 2.点与直线的位置关系&平面内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 ③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点P 为直线A B 外一点 B .直线AB 不经过点P C .直线AB 与直线BA 是同一条直线 D .点P 在直线AB 上 ④观察图形,并阅读图形下面的相关文字: a 两直线相交,最多1个交点; b 三条直线相交最 多有3个交点;c 四条直线相交最多有 6 个交点; 那么十条直线相交交点个数最多有 ( ) ⑤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图①中直线l 经过点A B .图②中直线a 、b 相交于点A C .图③中点C 在线段AB 上 D .图④中射线CD 与线段AB 有公共点 3..根据题意画出符合题意的图形 ⑥ⅰ如图,平面上有四个点A 、B 、C 、D ,根据下列语句画图 (1)画射线AB 、直线CD 交于E 点; (2)画线段AC 、BD 交于点F ; (3)连接E 、F . ⅱ如图,平面上有A 、B 、C 、D4个点,根据下列语句画图. (1)画线段AC 、BD 交于点F ; (2)连接AD ,并将其反向延长; (3)取一点P ,使点P 既在直线AB 上又在直线CD 上. 4..直线的性质 ⑦ⅰ在墙壁上固定一根横放的木条,则至少需要钉子的枚数是( )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 ⅱ小朋友在用玩具枪瞄准时,总是用一只眼对准准星和目标,用数学知识解释为 5..线段的性质 ⑧ⅰ已知,A ,B 在直线l 的两侧,在l 上求一点,使得PA+PB 最小.(如图所示) ⅱ如图,小华的家在A 处,书店在B 处,星期日小明到书店去买书,他想尽快的赶到书店,请你帮助他选择一条最近的路线( )

最新人教版初中七年级上册数学《有理数的加法运算律》教案

第2课时有理数的加法运算律 【知识与技能】 1.能运用加法运算律简化加法运算. 2.理解加法运算律在加法运算中的作用,适当进行推理训练. 【过程与方法】 1.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 2.经历有理数的运算律的应用,领悟解决问题应选择适当的方法. 【情感态度】 在数学学习中获得成功的体验. 【教学重点】 如何运用加法运算律简化运算. 【教学难点】 灵活运用加法运算律. 一、情境导入,初步认识 在小学里,我们学过的加法运算有哪些运算律?它们的内容是什么?能否举一两个例子来?这些加法运算律还适用于有理数范围吗?今天,我们一起来探究这个问题. 二、思考探究,获取新知 思考1自己任举两个有理数(至少有一个是负数),分别填入下列□和○中,并比较它们的运算结果,你发现了什么? □+○和○+□ 我们可发现,对任意选择的数,都有□+○=○+□,即小学里学过的加法交换律在有理数范围内仍是成立的. 思考2任选三个有理数(至少有一个是负数),分别填入下列□,○,◇内,并比较它们的运算结果. (□+○)+◇和□+(○+◇) 我们可发现都有(□+○)+◇=□+(○+◇),这就是说,小学的加法结合律,在有理数范围内都是成立的.

【归纳结论】有理数的加法仍满足交换律和结合律. 加法交换律:两个数相加,交换加数的位置,和不变.用式子表示成a+b=b+a. 加法结合律:三个数相加,先把前两个数相加,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和不变,用式子表示成(a+b)+c=a+(b+c). 三、典例精析,掌握新知 例1说出下列每一步运算的依据. (-0.125)+(+5)+(-7)+(+1 8 )+(+2) =(-0.125)+(+1 8 )+(+5)+(+2)+(-7)(加法交换律) =(-0.125)+(+1 8 )+[(+5)+(+2)]+(-7)(加法结合律) =0+(+7)+(-7)(有理数的加法法则) =0(有理数的加法法则) 例2利用有理数的加法运算律计算,使运算简便. (1)(+9)+(-7)+(+10)+(-3)+(-9); (2)(+0.36)+(-7.4)+(+0.3)+(-0.6)+(+0.64); (3)(+1)+(-2)+(+3)+(-4)+……+(+2003)+(-2004). 【答案】(1)0(2)-6.7(3)-1002 【教学说明】让学生在黑板上展示解答过程. 例3某出租司机某天下午营运全是在东西走向的人民大道进行的,如果规定向东为正,向西为负,他这天下午行车里程(单位:千米)如下: +15,+14,-3,-11,+10,-12,+4,-15,+16,-18 (1)他将最后一名乘客送到目的地,该司机距下午出发点的距离是多少千米? (2)若汽车耗油量为a公升/千米,这天下午汽车共耗油多少公升? 解:(1)15+14+(-3)+(-11)+10+(-12)+4+(-15)+16+(-18) =[15+(-15)]+(14+10+4+16)+[(-3)+(-11)+(-12)+(-18)]=0,所以将最后一名乘客送到目的地,该司机回到了其出发点,距下午出发点距离为0. (2)(|+15|+|+14|+|-3|+|-11|+|+10|+|-12|+|+4|+|-15|+|+16|+|-18|)·a=118a,即共耗油118a公升. 【教学说明】车所处位置与行车方向和里程都有关系,而耗油量只与走了多少路相关.

七年级数学有理数的加减法测试题-

1.3.1有理数的加法 基础检测 1、 计算: (1)15+(-22) (2)(-13)+(-8) (3)(-)+ (4) )3 2(21-+ 2、计算: (1)23+(-17)+6+(-22) (2)(-2)+3+1+(-3)+2+(-4) 3、计算: (1))1713(134)174()134(-++-+- (2))4 12(216)313()324(-++-+- 4、计算: (1))2117(41 28-+ (2))8 14()75(125.0)411(75.0-+-++-+ 拓展提高 1、 (1)绝对值小于4的所有整数的和是________; (2)绝对值大于2且小于5的所有负整数的和是________。 2、 若2,3==b a ,则=+b a ________。 3、 已知,3,2,1===c b a 且a >b >c ,求a +b +c 的值。 4、 若1<a <3,求a a -+-31的值。 5、 计算:7.10)]3 23([3 1 22.16---+-+- 6、 计算:(+1)+(-2)+(+3)+(-4)+…+(+99) +(-100) 7、 10袋大米,以每袋50千克为准:超过的千克数记作正数,不

足的千克数记作负数,称重的记录如下:+,+,0,-,-,+,-,-,+,+. 10袋大米共超重或不足多少千克总重量是多少千克 体验中招 1、数轴上A 、B 两点所表示的有理数的和是________。 2、小明记录了今年元月份某五天的最低气温(单位:℃):1,2,0,-1,-2, 这五天的最低温度的平均值是( ) A 、1 B 、2 C 、0 D 、-1 参考答案 基础检测 1、-7,-21,,-6 1 严格按照加法法则进行运算。 2、-10,-3.把符号相同的数就、或互为相反数的数结合进行简便 运算 3、-1,2 13-。把同分母的数相结合进行简便运算。 4、756,4 3 10-。拆分带分数,整数部分和分数部分分别进行加法运算; 把小数化成分数进行简便运算。 拓展提高 1、 (1)绝对值小于4的所有整数是±3,±2,±1,0,故它们 的和是0. (2)绝对值大于2且小于5的所有负整数是-3和-4,它们的和是

七年级数学有理数的加减水平测试题及答案

七年级数学有理数的加减水平测试题及答案 以下是查字典数学网为您推荐的七年级数学有理数的加减水平测试题及答案,希望本篇文章对您学习有所帮助。七年级数学有理数的加减水平测试题及答案 一、精心选一选,慧眼识金!(每小题3 分,共24 分) 1.计算的值是() (A) (B) (C) (D) 2.数轴上点表示,点表示1,则表示两点间的距离的算式是( ) (A) (B) (C) (D) 3.下列运算正确的个数为( ). (A)0 (B)1 (C)2 (D)3 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两个有理数相加,就是把它们的绝对值相加 (B)两个有理数相减,就是把它们的绝对值相减[ (C)两个一有理数相加,和可能小于其中的每一个加数 (D)两个有理数相减,差一定小于被减数 5. 小明做这样一道题计算:|(-3)+■|,其中■是被墨水污染

看不清的一个数,他翻开后面的答案知该题计算的结果是等于6,那么■表示的数是( ) (A)3 (B)-3 (C)9 (D)-3或9 6. 某商店出售三种品牌的面粉,袋上分别标有质量为的字页 1 第 样,任意取出两袋,它们的质量最多相差() (A)0.8 kg(B)0.4 kg (C)0.5 kg (D)0.6 kg 7.离太阳最远的冥王星和海王星是非常寒冷的世界.冥王星的背阴面温度低至-253℃,向阳面也只有-223℃.冥王星背阴面的温度比向阳面的温度低( ). (A)-30℃(B)30℃(C)-476℃(D)476℃ 8. 下列算式和为4的是( ). (A)(-2 )+(-1 ) (B)(- )-(- )+2 (C)0.125+(- )-(-4 ) (D)- 二、耐心填一填,一锤定音!(每小题3分,共24分) 1. 比0小4的数是_______;4比-9大______;_____比-8大8. 2. 若,互为相反数,则= . 3. 某天上午的温度是5℃,中午又上升了3℃,下午由于冷空气南下,到夜间又下降了9℃,则这天夜间的温度是℃. 4. 观察下列各数,按某种规律在横线上填上适当的数: -23,-18,-13,_______,________. 5.若,,且,则________.

七年级数学上册 有理数减法练习

有理数减法 一、 精学精练 有理数减法法则:减去一个数,等于加这个数的相反数,即:a-b=a+(-b)。 例如:(-3)-(-5)=-3+5=2 0-7 = 0+(-7)=-7 二、 活学活用 1、 口算 (-8)-8 = (-8)-(-8) = (8)-(-8) = 8-8 = 0-6 = 6-0 = 0-(-6)= (-6)-0= (-5)-(-8)= 2、 计算 16-47= 28-(-74)= (-37)-(-85)= (-54)-14= 123-190= (-112)-98= (-131)-(-129)= (-17)-(-12)= 1.6-(-2.5)= 0.4-1= (-0.38)-7= (-5.9)-(-6.1)= (-2.3)-3.6= 4.2-5.7= (-3.71)-(-1.45)= 6.18-(-2.93)= (+52)-(-53)= (-52)-(-5 3)= 21-31= (-21)-31= (-1)-(-2 1)= 3、 脱式计算 (3-10)-2 3-(10-2) (2-7)-(3-9) 13-(9-8) (-1.8)-0.12-0.36 (- 32)-12 1-(-41)

4、解题能力展示 1)填空 (1)如果a-b=c,那么a= (); (2)如果a+b=c,那么a= (); (3)如果a+(-b)=c,那么a= (); (4)如果a-(-b)=c,那么a= (); 2)用“>”或“<”填空 (1)如果a>0,b<0,那么a-b( )0; (2)如果a<0,b>0,那么a-b( )0; (3)如果a<0,b<0,|a|>|b|那么a-b( )0; (4)如果a<0,b<0,那么a-(-b)( )0; 3)解方程 X+8=5 X-(-7)=-3 X-11=-4 6+X=-10 4)简便运算 (+163)-[(+63)+(-259)+(-41)] +89-[-25+(-11)-75]

七年级数学有理数的加减法练习题

数学七年级上册第1.3有理数的加减法测试题 一、 填空题(每小题3分,共24分) 1、+8与-12的和取___号,+4与-3的和取___号。 2、小华记录了一天的温度是:早晨的气温是-5℃,中午又上升了10℃,半夜又下降了8℃,则半夜的温度是____℃。 3、3与-2的和的倒数是____,-1与-7差的绝对值是____。 4、小明存折中原有450元,取出260元,又存入150元,现在存折中还有____元。 5、-0.25比-0.52大____,比-5 2 1小2的数是____。 6、若b a ,b a -<>则0,0一定是____(填“正数”或“负数”) 7、已知2 1,43,32-=-==c b a ,则式子=--+-)()(c b a _____。 8、把下列算式写成省略括号的形式:)7()3()2()8()5(++---++-+=____。 二、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24分) 1、已知胜利企业第一季度盈利26000元,第二季度亏本3000元,该企业上半年盈利(或亏本)可用算式表示为( ) A 、)3000()26000(+++ B 、)3000()26000(++- C 、)3000()26000(-+- D 、)3000()26000(-++ 2、下面是小华做的数学作业,其中算式中正确的是( ) ①74)74(0=+-;②417)417(0=--;③510)51(-=-+;④5 10)51(-=+- A 、①② B 、①③ C 、①④ D 、②④

3、小明今年在银行中办理了7笔储蓄业务:取出9.5元,存进5元,取出8元,存进12无,存进25元,取出1.25元,取出2元,这时银行现款增加了( ) A 、12.25元 B 、-12.25元 C 、12元 D 、-12元 4、-2与4 1 4的和的相反数加上6 51-等于( ) A 、-1218 B 、1214- C 、125 D 、12 54 5、一个数加上-12得-5,那么这个数为( ) A 、17 B 、7 C 、-17 D 、-7 6、甲、乙、丙三地的海拔高度分别为20米,-15米和-10米,那么最高的地方比最低的地方高( ) A 、10米 B 、15米 C 、35米 D 、5米 7、计算:2 1)7()9()3()5(+---++--所得结果正确的是( ) A 、2110- B 、219- C 、218 D 、2 123- 8、若031=++-b a ,则2 1--a b 的值为( ) A 、2 14- B 、2 12- C 、2 11- D 、2 11 三、解答题(共52分) 1、列式并计算: (1)什么数与125- 的和等于87-? (2)-1减去5 2 32与-的和,所得的差是多少?

七年级数学有理数的减法

3.1.2有理数的减法 包庄中学秦芳芳 一、教学目标 1.理解掌握有理数的减法法则,会将有理数的减法运算转化为加法运算; 2.通过把减法运算转化为加法运算,向学生渗透转化思想,通过有理数的减法运算,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3.通过揭示有理数的减法法则,渗透事物间普遍联系、相互转化的辩证唯物主义思想. 二、重点及难点 1.重点:有理数减法法则和运算. 2.难点:有理数减法法则的推导. 三、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1.计算(口答)(1);(2)-3+(-7); (3)-10+(+3);(4)+10+(-3). 2.多媒体展示画面,这是北京冬季里的一天,白天的最高气温是10℃,夜晚的最低气温是-5℃.这一天的最高气温比最低气温高多少? 教师引导学生观察: 生:10℃比-5℃高15℃. 师:能不能列出算式计算呢? 生:10-(-5). 师:如何计算呢? 教师总结: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的内容.(引入新课,板书课题) (二)探索新知,讲授新课 1.师:大家知道10-3=7.谁能把10-3=7这个式子中的性质符号补出来呢? 生:(+10)-(+3)=+7.

师:计算:(+10)+(-3)得多少呢? 生:(+10)+(-3)=+7. 师:让学生观察两式结果,由此得到 (+10)-(+3)=+10)+(-3).(1) 师:通过上述题,同学们观察减法是否可以转化为加法计算呢? 生:可以. 师:是如何转化的呢? 生:减去一个正数(+3),等于加上它的相反数(-3). 2.再看一题,计算(-10)-(-3). 教师启发:要解决这个问题,根据有理数减法的意义,这就是要求一个数使它与(-3)相加会得到-10,那么这个数是谁呢? 生:-7即:(-7)+(-3)=-10,所以(-10)-(-3)=-7. 教师给另外一个问题:计算(-10)+(+3). 生:(-10)+(+3)=-7. 教师引导、学生观察上述两题结果,由此得到: (-10)-(-3)=(-10)+(+3).(2) 教师进一步引导学生观察(2)式;你能得到什么结论呢? 生:减去一个负数(-3)等于加上它的相反数(+3). 教师总结:由(1)、(2)两式可以看出减法运算可以转化成加法运算. 师:通过以上两个题目,请同学们想一想两个有理数相减的法则是什么? 学生活动:同学们思考,并要求同桌同学相到叙述,互相纠正补充,然后举手回答,其他同学思考准备更正或补充. 师:出示有理数减法法则:减去一个数,等于加上这个数的相反数.(板书) 教师强调法则:(1)减法转化为加法,减数要变成相反数.(2)法则适用于任何两有理数相减.(3)用字母表示一般形式为:.

初一数学有理数加减法练习题及答案_题型归纳

初一数学有理数加减法练习题及答案_题型归纳 一、教学内容: 有理数的加减 1. 理解有理数的加减法法则以及减法与加法的转换关系; 2. 会用有理数的加减法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3. 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 二、知识要点: 1. 有理数加法的意义 (1)在小学我们学过,把两个数合并成一个数的运算叫加法,数的范围扩大到有理数后,有理数的加法所表示的意义仍然是这种运算. (2)两个有理数相加有以下几种情况: ①两个正数相加;②两个负数相加;③异号两数相加;④正数或负数或零与零相加.(3)有理数的加法法则: 同号两数相加,取相同的符号,并把绝对值相加. 异号两数相加,绝对值相等时和为0;绝对值不相等时,取绝对值较大的加数的符号,并用较大的绝对值减去较小的绝对值. 一个数同0相加,仍得这个数. 注意:①有理数的加法和小学学过的加法有很大的区别,小学学习的加法都是非负数,不考虑符号,而有理数的加法涉及运算结果的符号;②有理数的加法在进行运算时,首先要判断两个加数的符号,是同号还是异号?是否有零?接下来确定用法则中的哪一条;③法则中,都是先强调符号,后计算绝对值,在应用法则的过程中一定要“先算符号”,“再算绝对值”. 2. 有理数加法的运算律 (1)加法交换律:a+b=b+a; (2)加法结合律:(a+b)+c=a+(b+c). 根据有理数加法的运算律,进行有理数的运算时,可以任意交换加数的位置,也可以先把其中的几个数加起来,利用有理数的加法运算律,可使运算简便. 3. 有理数减法的意义 (1)有理数的减法的意义与小学学过的减法的意义相同.已知两个加数的和与其中一个加数,求另一个加数的运算,叫做减法.减法是加法的逆运算. (2)有理数的减法法则:减去一个数等于加上这个数的相反数. 4. 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 对于加减混合运算,可以根据有理数的减法法则,将加减混合运算转化为有理数的加法运算。然后可以运用加法的交换律和结合律简化运算。 三、重点难点: 重点:①有理数的加法法则和减法法则;②有理数加法的运算律.难点:①异号两个有理数的加法法则;②将有理数的减法运算转化为加法运算的过程.(这一过程中要同时改变两个符号:一个是运算符号由“-”变为“+”;另一个是减数的性质符号,变为原来的相反数)

青岛版数学七年级上册

o第1章基本的几何图形 ? 1.1 我们身边的图形世界 ? 1.2 几何图形 ? 1.3 线段、射线和直线 ? 1.4 线段的比较与作法 ?本章综合与测试 o第2章有理数 ? 2.1 生活中的正数和负数 ? 2.2 数轴 ? 2.3 相反数与绝对值 ?本章综合与测试 o第3章有理数的运算 ? 3.1 有理数的加法与减法 ? 3.2 有理数的乘法与除法 ? 3.3 有理数的乘方 ? 3.4 有理数的混合运算 ? 3.5 利用计算器进行有理数的计算 ?本章综合与测试 o第4章数据的收集整理与描述 ? 4.1 普查和抽样调查 ? 4.2 简单随机抽样 ? 4.3 数据的整理 ? 4.4 扇形统计图 ?本章综合与测试 o第5章代数式与函数的初步认识 ? 5.1 用字母表示数 ? 5.2 代数式 ? 5.3 代数式的值 ? 5.4 生活中的常量与变量 ? 5.5 函数的初步认识 ?本章综合与测试 o第6章整式的加减 ? 6.1 单项式与多项式 ? 6.2 同类项 ? 6.3 去括号 ? 6.4 整式的加减 ?本章综合与测试 o第7章一元一次方程 ?7.1 等式的基本性质 ?7.2 一元一次方程 ?7.3 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 ?7.4 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 ?本章综合与

o第8章角 ?8.1 角的表示 ?8.2 角的比较 ?8.3 角的度量 ?8.4 对顶角 ?8.5 垂直 ?本章综合与测试 o第9章平行线 ?9.1 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 ?9.2 平行线和它的画法 ?9.3 平行线的性质 ?9.4 平行线的判定 ?本章综合与测试 o第10章一次方程组 ?10.1 认识二元一次方程组 ?10.2 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法 ?10.3 三元一次方程组 ?10.4 列方程组解应用题 ?本章综合与测试 o第11章整式的乘除 ?11.1 同底数幂的乘法 ?11.2 积的乘方与幂的乘方 ?11.3 单项式的乘法 ?11.4 多项式乘多项式 ?11.5 同底数幂的除法 ?11.6 零指数幂与负整数指数幂 ?本章综合与测试 o第12章乘法公式与因式分解 ?12.1 平方差公式 ?12.2 完全平方公式 ?12.3 用提公因式法进行因式分解 ?12.4 用公式法进行因式分解 ?本章综合与测试 o第13章平面图形的认识 ?13.1 三角形 ? ?13.2 多边形 ?13.3 圆 ?本章综合与测试 o第14章位置与坐标 ?14.1 用有序数对表示位置 ?11.2 平面直角坐标系 ?11.3 直角坐标系中的图形

有理数加减法讲义

一、知识梳理 1、两个有理数相加有以下几种情况: ①两个正数相加;②两个负数相加; ③异号两数相加;④正数或负数或零与零相加。 2、有理数的加法法则 (1)同号两数相加,取相同的符号,并把绝对值相加; (2)绝对值不相等的异号两数相加,取绝对值较大的加数符号,并用较大的绝对值减去较小的绝对值;互为相反数的两个数相加得0; (3)一个数同0相加,仍得这个数。 注: ①有理数的加法在进行运算时,首先要判断两个加数的符号,是同号还是异号?是否有零?接下来确定用法则中的哪一条; ②法则中,都是先强调符号,后计算绝对值,在应用法则的过程中一定要“先算符号”,“再算绝对值”。 3、有理数加法的运算律 (1)加法交换律:a+b=b+a; (2)加法结合律:(a+b)+c=a+(b+c)。 根据有理数加法的运算律,进行有理数的运算时,可以任意交换加数的位置,也可以先把其中的几个数加起来,利用有理数的加法运算律,可使运算简便。 4、有理数减法的意义 有理数的减法的意义与小学学过的减法的意义相同。已知两个加数的和与其中一个加数,求另一个加数的运算,叫做减法。减法是加法的逆运算。

5、有理数的减法法则 有理数的减法法则:减去一个数等于加上这个数的相反数. 二、典型例题 例1、计算 (1);(2); (3);(4). [分析]根据有理数的加法法则,先定符号,再算绝对值. 解: 例2、计算: (1); (2); (3). [分析]适当运用运算律. 解: [小结](1)尽量把正数分成一组,负数分成一组分别计算; (2)遇到分数运算时,尽量把异通分的分为一组.

例3、计算 (1);(2);(3).[分析]把减法转化为加法. 解: 例8、计算:; 解:

七年级数学有理数的加减法教案

七年级数学有理数的加减 法教案 Prepared on 22 November 2020

初一同步辅导材料(第9讲) 第一章 有理数加减及其混合运算 【知识梳理】 1、有理数的加法法则: 同号两数相加,取相同的符号,并把绝对值相加. 异号两数相加,绝对值相等时和为0(即互为相反数的两数相加得0); 绝对值不等时,取绝对值较大的数的符号,并用较大的绝对值减去较小的绝对值. 一个数同0相加,仍得这个数. 加法的法则指出,两个有理数相加的结果由两部分构成: 先确定和的符号,再确定两数的绝对值相加或相减,以得到和的绝对值. 在加法运算中,最容易错的就是符号问题,运算时要特别注意符号问题. 【重点难点】 重点:有理数的加法法则和相关的运算律。 难点:运用有理数加法法则和运算律进行简化运算。 【典例解析】 例1、 数轴上的一点由原点出发,向左移动2个单位长度后又向左移动了4 个单位,两次共向左移动了几个单位 解:(-2)+(-4)=-6。 答:这个点共向左移动6个单位。 例2、计算: (1))432()413(-+- (2)()?? ? ??++-5112.1 (3))43(31-+ (4))7 52()723(-+;

解 :(1)6)4 32413()432()413(-=+-=-+-; (2)()0)2.1()2.1(5112.1=++-=?? ? ??++-; (3)12 5)3143()43(31-=--=-+; (4)7 4)752723()752(723+=-+=-+。 说明 严格按法则去做,对异号两数相加,关键是判断出两数的绝对值哪一个大,从而确定和的符号以及哪个数的绝对值减去哪个数的绝对值. 例3、计算(1))2()6()8()20()15(++-+++-++ (2))819()125.0()5.2()712()25()7 2(-+-+++-+-++ 解:(1))2()6()8()20()15(++-+++-++ )6()20()2()8()15(-+-++++++= 1)26()25(-=-++= (2))819()125.0()5.2()712()25()7 2(-+-+++-+-++ )819()81()5.2()25()712()72(-+-+++-+-++= )25(0)710(-++-=1455)1435()1420(-=-+-= 说明:把同分母的分数,互为相反数的数分别结合相加,计算起来就比较方便 【牛刀小试】 1、计算: (1)??? ??-+??? ??-3121; (2)(—)+;

青岛版七年级数学上册期末测试题

七年级数学上学期段考试题 一、选择题 1、23 -- 的相反数是( ) A. 23 B. 23- C. 32 D. 3 2- 2、下列说法①过两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②两点之间线段最短;③到线段两个端点距离相等的点叫线段的中点;④线段的中点到线段的两个端点的距离相等,其中正确的有( )个。 A 、4 B 、3 C 、2 D 、1 3、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公布的数据表明,登记的全国人口数量约为1 340 000 000人。这个数据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为( ) A 、710134?人 B 、8104.13?人 C 、91034.1?人 D 、101034.1?人 4、下列各题合并同类项,结果正确的是( ) A .1349ab ab -= B .222527a b a b a b --=- C .2221257a a a -+= D .336235x x x += 5、数轴上一动点A 向左移动2个单位长度到达点B ,再向右移动6个单位长度到达点C ,若点C 表示的数为1,则点A 表示的数为( ) A 、7 B 、3 C 、-3 D 、-2 6、下列计算正确的是( ) A 、853--=- B 、11636481268??÷-=-=- ??? C 、4216-=- D 、21 (3)393 -÷?= 7、已知3是关于x 的方程2x -a=1的解,则a 的值是( )

A 、-5 B 、5 C 、7 D 、2 8、下列各数据中,哪个是近似数( ) A.七年级的数学课本共有200页 B.小莹所在的班级有28名女生 C.我国人均森林面积为0.128公顷 D.期末数学考试时间120分钟 9、已知a -b=1,则代数式2a -2b -3的值是( ) A 、-1 B 、1 C 、-5 D 、5 10、如图是正方体的展开图,则原正方体相对两个面上的数字之和的最小值是( ) A 、3 B 、6 C 、7 D 、8 11、下列等式变形正确的是( ) A.由a=b ,得3-a =3 -b B. 由-3x=-3y,得x=-y C.由4x =1,得x=41 D.由x=y ,得a x =a y 12、某单位有6位司机A 、B 、C 、D 、E 、F ,12月份的耗油费用如下表.要想根据表中的数据做出统计图,以便更清楚的对每个人的耗油费用进行比较,那么最好用( ) 司机 A B C D E F 耗油费用(元) 110 100 105 145 95 98 A 、条形统计图 B 、扇形统计图 C 、折线统计图 D 、以上三种都可以 13、l 米长的小棒,第1次截去一半,第2次截去剩下的一半,如此下去,第6次后剩下的小棒长为( ) A 、121 B 、32 1 C 、641 D 、1281 14、近似数2.0万的有效数字个数及精确度分别是( ).

七年级数学有理数加减混合运算

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 各位领导、老师,大家好! 今天我要说课的课题是有理数的加减法,属课前说课。首先,我对本节教材进行一些分析。本节课选自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七年级(上)。这一节课是本册书第一章第三节的内容。我打算分四课时完成,去括号、加法计算、减法计算、加减法混合计算。下面我就从以下六个方面——教材结构与内容简析、教学目标、教学重点难点及关键、教法、学法、教学过程的设计向大家介绍一下我对本小节的理解与设计。 一、教材结构与内容简析 在分析新数学课程标准的基础上确定了本节课在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以及确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重点和难点。首先来看一下本节课在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 有理数的加减法在整个知识系统中的地位和作用是很重要的。它是整个初中代数的一个基础,它直接关系到有理数运算、实数运算、代数式运算、解方程、、研究函数等内容的学习。初中阶段要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以及让学生根据一些现实模型,把它转化成数学问题,从而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增强学生对数学的理解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就第一章而言,有理数的加减法是本章的一个重点。在有理数范围内进行的各种运算:加、减法可以统一成为加法,乘法、除法和乘方可以统一成乘法,因此加法和乘法的运算是本章的关键,而加法又是学生接触的第一种有理数运算,学生能否接受和形成在有理数范围内进行的各种运算的思考方式(确定结果的符号和绝对值),关键是这一节的学习。 数学思想方法分析:作为一名数学老师,不仅要传授给学生数学知识,更重要的是传授给学生数学思想、数学意识,因此本节课在教学中力图向学生渗透的德育目标是:(1)渗透由特殊到一般的辩证唯物主义思想(2)培养学生严谨的思维品质。 二、教学目标 根据新课程标准和上述对教材结构与内容分析,考虑到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及心理特征,制定如下教学目标: 1.了解代数和的概念,理解有理数加减法可以互相转化,会进行加减混合运算; 2. 通过学习理解加减法运算,都可以统一成加法运算,继续渗透数学的转化思想; 3.通过加法运算练习,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 三、教学建议 (一)重点、难点分析

2019年秋青岛版七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

青岛版七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 1.1 我们身边的图形世界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生活中的大量物体,在具体情境中认识立方体、长方体、圆柱、圆锥、球等几种几何体,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它们的几何特征。 2.明确物体的平面和曲面。 3.让学生经历“几何模型—图形—文字”这个抽象过程,培养学生的抽象、辨别能力。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1.感受图形世界的丰富多彩,激发学习几何的热情。 2.认识生活中常见的几何体,能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几何体的特征。 【教学难点】 从具体事物中抽象出几何体。 课前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温故知新: 1.让学生回忆小学学过的几何图形(立体图形):圆柱、圆锥、正方体、长方体、棱柱、球等,并收集展示一些立体实物(比如杯子等)。 2.组织学生观察校园里哪些物体与我们学习过的几何图形形状类似,然后鼓励学生将自己观察到的结果说出来(例如,学校里的垃圾桶是圆柱体,花池是六棱柱),由此让学生感觉到,正是这些基本图形构成了我们生活的空间,从而引出新课――我们身边的图形世界。 二、课内探究 创设情境:观察实物图片,感受丰富多彩的图形世界. 交流展示:

1.仔细观察以上图片,回答问题: 从上述图片中,你看到哪些物体?这些物体的形状、大小有哪些特点? 活动一:认识几何体 观察下图,用线把图形与它们的相应的名称连接起来。 圆锥体球体圆柱体长方体正方体 2.观察下面的几幅图片,你看到了哪些几何体的形象?什么是几何体?列举几个几何体的实际例子? (立方体、长方体、圆柱、圆锥、球等都是几何体,几何体简称体。) 3.你还能分别举出形状与长方体、圆柱、球体和圆锥类似的实物吗?看谁举的多? 交流展示:(小组展示、点评,教师点拨) 1.你能用自己的语言描述正方体、长方体、圆锥、圆柱、球等图形的特征吗? 2.试着从顶点、侧面、底面、高的条数等方面研究一下圆柱和圆锥的区别与联系。活动二:认识平面与曲面 观察讨论课本第5、6页中的各图完成下列问题: 1.图中哪些面是平的?哪些面是曲的? 2.举出生活中的一些实物,说出他们的表面是平的还是曲的? 巩固提升: 1.填空 (1)篮球类似于几何体中的________。 (2)圆锥有_____个面是平的,_____个面是曲的。 2.课本第6页习题1.1第一、二题,练习第一题。 3.你还能分别举出形状与长方体、圆柱、球体和圆锥类似的实物吗?看谁举的多? 课堂小结: 本节课你有哪些收获?你还有什么疑惑?(小组交流展示)

七年级有理数加减混合运算练习题

七年级有理数加减混合运算练习题(答案) 有理数加法 原则一:所有正数求和,所有负数求和,最后计算两个数的差,取绝对值较大的数的符号。 原则二:凑整,0.25+0.75=1 4 1+43=1 0.25+43 =1 抵消:和为零 原则三:结果的形式要与题目中数的形式保持一致。如确定是分数还是小数,分数必须是带分数 或真分数,不得是假分数,过程中无所谓。 1、(-9)+(-13) 2、(-12)+27 3、(-28)+(-34) = = = 4、67+(-92) 5、 (-27.8)+43.9 6、(-23)+7+(-152)+65 = = = 7、|52+(-31)| 8、(-52 )+|―31| 9、 38+(-22)+(+62)+(-78) = = = 10、(-8)+(-10)+2+(-1) 11、(-32)+0+(+41)+(-61)+(-21 ) = = 12、(-8)+47+18+(-27) 13、(-5)+21+(-95)+29 = = 14、(-8.25)+8.25+(-0.25)+(-5.75)+(-7.5) 15、 6+(-7)+(-9)+2 = = 16、 72+65+(-105)+(-28) 17、(-23)+|-63|+|-37|+(-77) = = 18、19+(-195)+47 18、(+18)+(-32)+(-16)+(+26) = =

20、(-0.8)+(-1.2)+(-0.6)+(-2.4) 21、(-8)+(-321)+2+(-21 )+12 = = 22、 553+(-532)+452+(-31) 23、(-6.37)+(-343)+6.37+2.75 = = 有理数减法 1、7-9= 2、 ―7―9= 3、 0-(-9) = 4、 (-25)-(-13)= 5、8.2―(―6.3) = 6、 (-321)-541 = 7、 (-12.5)-(-7.5)= 8、(-26)―(-12)―12―18 9、 ―1―(-21)―(+23) 10、 (-41)―(-85)―81 = = = 11、(-20)-(+5)-(-5)-(-12) 12、(-23)―(-59)―(-3.5) 13、|-32|―(-12)―72―(-5) = = = 14、(+103)―(-74)―(-52)―710 15、(-516)―3―(-3.2)―7 16、(+71)―(-72 ) = = = 17、(-0.5)-(-341)+6.75-521 18、 (+6.1)―(-4.3)―(-2.1)―5.1 =4 = 19、(-32)―(-143)―(-132)―(+1.75) 20、 (-332)―(-243)―(-132 )―(-1.75) = = 21、-843-597+461-392 22、-443+61+(-32 )―25 = = 23、0.5+(-41)-(-2.75)+21 24、 (+4.3)-(-4)+(-2.3)-(+4) = =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