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易门县麻风病人综合关怀模式初探

易门县麻风病人综合关怀模式初探

易门县麻风病人综合关怀模式初探
易门县麻风病人综合关怀模式初探

易门县麻风病人综合关怀模式初探

费姝涵1阮金华1余福保1张成民2李琼华3普富4 李贵祥5

(1.易门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651100 2.云南省福华国际社区康复部 650118

3.易门县民政局 651100 4.易门县残疾人联合会 651100 5.易门县公安局 651100 )摘要:[目的]探索麻风病人综合关怀模式,在提高他们的生存质量的同时营造非

歧视社会。[方法]以县疾控中心工作人员心理引导和帮助为前提,积极协调卫生、财政、民政、公安、广电、残联、社会爱心组织,争取多渠道救助给予麻风病人

综合关怀。[结果]接受综合关怀的29名麻风病人生存质量明显提高,社会歧视

压力感好转,自信心增强。[结论]对麻风病人实施综合性关怀对提高他们的生存

质量和降低社会歧视有帮助,值得在麻风病防治工作中更深入的推广运用。

关键词:麻风病人;综合关怀;模式;

1.背景

易门县1949年首次发现麻风病人,截止2010年底,全县累计发现麻风病人422例,治愈存活74人,麻风病致残47人,麻风病致残率为63.51%。2001年至2010年期间,居住在红铜箐康复新村的麻风病人27人,麻风病致残27人,致残率为100%;在婚3人,在婚率11.11%。27位村民中,年龄最大78岁,最小45岁,平均年龄62岁,85%以上村民年事已高(年龄>60岁),无儿无女,身体残疾,体弱多病,生活自理能力差、无收入等诸多实际困难和问题急需解决。为此,县疾控中心以卫生、民政、残联日常关怀和医疗救助为依托,积极争取财政、公安、广电、国际爱心组织和社会团体力量对红铜箐康复新村27位麻风病人和在家随访中的2人给予综合关怀,在提高他们的生存质量的同时营造非歧视社会环境。

2.对象

易门县红铜箐康复新村27位麻风病人和在家随访管理的2名麻风病人为综合关怀救助对象。

3.经费来源

省/市/县财政投入、国际扶贫爱心组织、社会爱心组织等部门、组织直接经济投入82万余元(生活物品发放不在内)。

4.关怀策略与方法

4.1 改善居住环境,淡化负面情绪

在卫生、财政、民政、残联、广电等有关部门的参与、支持下,争取国际爱心扶贫组织和财政资金为红铜箐27位麻风病人修缮了住房,实现了通电、通路、通水、通广播电视工程,改善他们生产生活条件。居住环境改善后,他们摆脱了时逢天阴下雨潮湿的地面加重他们肢体疼痛的烦恼,那些因身体残疾、无家可归、无儿无女、常年累月在偏僻的山沟里生活的负面情绪逐步缓解,把身体的残缺怪罪于政府、迁怒于社会的不满情绪也慢慢淡化,为日后对他们实施心理康复和行为引导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4.2 畸残康复和日常护理提高了生命质量

身体残疾和行走不便是麻风病人最大的实际问题,没有文化、不懂科学的护理让康复的残肢反复出现发炎和溃烂,令他们的生活更加苦不堪言。10年来,昆明福华国际组织和民政为2名麻风病人进行假肢手术,为5名麻风病人进行免费白内障手术,畸残护理78人次,提供自我护理培训269人次,通过培训后100%的麻风病人能坚持自我护理。眼手足自我护理教育、防护鞋的使用、复杂性足底溃疡的综合防治及假肢安装,由康复专业医生对康复对象进行定期康复干预,对改善病人生活质量起到了积极有效的作用【1】。

4.3 最低生活保障和困难救助提高了生活水平

物价上涨致使年老体弱、身体残疾、无子女照顾的麻风病人拮据的生活更是

雪上加霜。县疾控中心充分利用国家一些相关的关怀政策,与政府、公安多方协

调后,2007年将居住在红铜箐27位麻风病人转为非农业人口,并在民政部门支

持下为他们办理城镇最低生活保障,对居住在农村的2位麻风病人给予临时性困

难救助。2008年让4名80岁以上麻风病人获得了高龄补助。在争取政府和社会

支持,确保最低水平的经济保障,解决最迫切的问题,利用一切可能的资源帮助

麻风病人回归社会[2],对稳定他们的情绪和恢复生活的自信心具有重要的意义。4.4 城镇医保和医疗救助解决就医难的问题

身体残疾、多病、无钱治病导致麻风病人就医难、看病难,常常出现小病舍不得花钱买药、大病不愿意住院治疗的生活窘境。在政府多方协调下,为红铜箐27位麻风病人免费办理了城镇居民医疗保险,生病住院时他们在享受医疗互助支持的同时,又可以得到社会爱心组织关爱资金(爱心人士自发捐赠筹集)的医疗补助,在为他们提供了医疗互助支持后,看病贵、看病难的问题得到了初步缓解,

消除了他们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后顾之忧。

4.5 节日慰问和关怀拉近了党和民众的距离

麻风病人的社会歧视普遍存在,社会各界(包括政府)应给予麻风病休养员更多支持、帮助和同情[3]。县政府在倡导关爱老年人、扶持帮助残疾人关怀救助工作的同时,红铜箐康复新村27位麻风病人的心理支持和关怀慰问工作成为了政府领导的议事日程。每年中秋、春节两大节日来临之际,分管副县长亲自带队积极协调卫生、民政、广电、残联各相关单位组成慰问团,对红铜箐麻风病休养人员送去大米、肉、食品、日常生活用品、慰问金及节日的祝福,再次拉近了党和麻风病人之间的距离。

4.6 营造非歧视的社会环境

麻风病是一种会给患者带来机体、心理和社会层面影响的疾病,歧视就是其后果之一,也是患者疾病负担中最难解决的部分[4],提高民众认知水平,减少麻风病人的社会歧视成了防麻重点工作之一。10年来,易门县委、政府充分利用县广电部门电视媒体配合县、乡、村卫生三级防保网免费做好“世界防治麻风病日”宣传和系列麻风防控活动的报道78场次,麻风病防治知识宣传单的自行设计、印刷、入户宣传发放21万余张,麻风病可疑线索上报、复查、家属体检、疫村调查、不同职业人群宣传培训和问卷调查等工作的开展,提高民众麻风病防治知识知晓率,麻风病的社会歧视有所降低。民众麻风病知识知晓率调查情况如下:

5.结果

接受综合关怀的29位麻风病人,在接受舒适的住房供给、最低生活保障、困难救助、城镇医疗救助和社会各界的综合性关怀后,生活质量、生命质量、生存质量较2002年前有了明显的改善和提高,集体年上访次数从最初的9次变为0,29位麻风病人对目前的生活状况100.00%满意。

6.讨论

麻风病不仅是一种慢性传染性疾病,麻风病导致患者身体残疾和面部畸形更是令常人无法接受和面对的,无知和社会歧视造成麻风病人更加隐蔽,无知阻碍了麻风人与民众正常的接触和交流,无知是导致社会歧视麻风病人的根本源头。因此,在充分利用各相关单位工作职能特点和动用社会力量对麻风病人给予综合关

怀的同时,再度提高民众对麻风病的认知水平是营造麻风病非歧视社会环境的关键。

作者简介:费姝涵(1970—),女,汉族,云南易门人,云南省玉溪市易门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主管医师,大学专科,主要从事性病艾滋病麻风病防治工作。

参考文献:

[1] 许亚平;沈云良;严军华等《麻风康复合作项目3年实施效果评价》[J]《浙江预防医学》2004年第16卷第8期7—8页。

[2] 王焱,张国成《麻风畸残的预防和康复》[J]《国际皮肤性病学杂志》2006年5期288-290页。

[3] 黎淦兰《85例麻风康复者现状分析》[J]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2004年第18期,241-242页。

[4]汪芳金;金刚石;王景权等《桐乡市农村居民麻风病歧视的定性研究》[J]《上海预防医学》2010年02期72-74页。

麻风考试题库及答案

一、填空题 1、从2012年起,新发现麻风病人2级残疾比控制在20 %以内。 2、专业人员在检查、诊断麻风病时必须作左眉弓、右眉弓、左耳垂、右耳垂、下额、皮损部位的抗酸染色查杆菌检测。 3、中央资金管理治疗病人的要求有:每年要对治疗病人进行2 次皮肤细菌查菌,肝、肾功能、及血、尿常规检查 2 次;如果病人发生神经炎,医生对病人的随访频率为 1 次/月,一般共随访 6 月,并将随访检查的神经功能结果记录在神经功能检查记录表上,抗神经炎药物一个疗程治疗费用为2500 元/例 4、中央资金将麻风畸残康复工作纳入到今年的工作任务,①发放和培训使用自我护理防护用具包:发放对象为1、2级眼手足畸残病人,每年发放2次,②发放溃疡换药敷料包:发放对象为手足有伤口和溃疡的病人,每年发放15 次。③发放防护鞋:发放对象为足底麻木和足底溃疡的病人,每年发放 2 双。 5、报告的麻风可疑线索一旦被县级机构确诊,报告人可获现金600 元。 6、麻风足底溃疡的分泌物会传染麻风病吗会不会√ 7、I型麻风反应的首选药是强的松;II型麻风反应的首选药是反应停,当病人同时出现虹膜睫状体炎时,首选散瞳药物为阿托品。 8、麻风病会遗传吗会不会√ 9、麻风病人密切接触者预防治疗性服药率达到90 %以上。

10、麻风细菌密度指数= 各涂膜细菌密度值之和/涂膜数。 11、麻风病人密切接触者年检查率达到95%以上。 12、反映麻风病流行状况的指标: 发现率=*100000/100000 患病率=*100000/100000 13、麻风病的治疗分为MB和PB两类,其主要的药物有:多菌型(1年):①利福平600mg/月②氨苯砜100mg/日③B663 300mg/月,监服,氨苯砜50 mg /日;少菌型(半年):①利福平600mg/月②氨苯砜100mg/日。 14、加用反应停时(是否√)停止MDT治疗和激素治疗。反应停治疗的时间一般不低于 3 个月。 15、神经炎的分类为急性和无痛性神经炎。 16、麻风防护鞋的要求:高帮、软垫、硬底。 17、治疗单纯性溃疡的最好方法休息。 18、麻风病的治疗分为MB和PB两类,其治疗时间多菌型(MB, 12 月)少菌型(PB, 6 月) 19、氨苯砜综合症常发生在治疗后1 月。主要症状为皮损、高热、淋巴结肿大、肝肾功能损害。处理原则:立即停用可疑药物、抗过敏治疗、转诊综合性医院。 20、新确诊的麻风病人,应在24 小时上报传染病疫情报告。 22、严重麻风病不良反应治疗率达到100 %。 二、选择题(可多选)

麻风病防治知识培训课件

麻风病防治知识 1、什么是麻风病? 麻风病在我国流行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了,它是由麻风分枝杆菌引起的一种古老的慢性传染病,主要侵犯包括皮肤和周围神经等部位。这个病最大的特点就是,得到早期治疗的病人可以没有任何畸残,完全可以像正常人一样工作、生活和参加社交活动。若患者得不到及时治疗可以导致严重的畸残,倍受社会歧视。 大家之所以对麻风病感到比较恐惧,主要就是因为它可以引起畸残。因此早期发现和治疗麻风病人,就可能减少畸残的发生。 2、麻风病是如何传播的? 还没有接受过治疗的麻风病人是目前麻风病唯一的已经被确定的的传染源。至于这个病如何传播,其具体传播途径仍未完全明了。目前认为它的传播途径主要有两种:(1)呼吸道传播,病人通过上呼吸道可排出大量麻风菌,通过飞沫传播。(2)与麻风患者直接接触。一般来说,接触越密切,被感染的可能性就越大。那么感染麻风菌就一定会得病吗?这就是我要向大家介绍的的第三个问题。 3、感染麻风杆菌后一定会发病吗? 感染麻风菌是否发病取决于机体对麻风菌的免疫力。绝大多数(99%以上)人群对麻风杆菌具有自然免疫力,机体能将有效的杀灭体内的麻风菌而不发病。只有极少数对麻风杆菌没有免疫力的人在感染后,麻风菌在体内逐渐繁殖,从而出现症状,成为病人。 4、麻风病的表现有哪些? 由于麻风菌的繁殖速度很慢,从感染麻风菌到麻风病发病大约需要2-5年的时间,出现症状后病情的进展也很缓慢,而且没有明显的痒、痛等主观症状,因此这些早期症状往往引不起患者的注意,患者即使注意到了自己的早期症状,由于缺乏痒、痛等症状,也可能得不到患者的足够的重视,没有及时去就诊。有相当一部分患者丧失了最佳的治疗时机。 麻风病主要表现包括各种各样的的皮肤和神经症状。其皮肤表现跟许多皮肤病类似,因此很容易被误诊。皮肤损害主要有与皮肤平齐或略高起的斑疹、也可出现大小不等的疙瘩等。皮疹的颜色可以比皮肤颜色浅,也可能是红色、暗红色或棕褐色。皮损大小不一,有的很小,有的可以占据整个肢体或躯干。随着病情的发展,患者的面部、上下肢和耳垂等部位的皮肤变厚,呈现潮红颜色,表面光亮,部分病人面部整天发红,就像刚喝了酒的醉酒面容。晚期面部的皮肤更加肥厚,还可出现许多皮肤色,或更深颜色的疙瘩,形成“狮面”样的外观。皮肤损害往往不痛、不痒;有的皮损因不出汗出现皮肤干燥、粗糙。 除了皮肤损害外,病人可以同时伴有一些神经的损害,患者可以出现整个上、下肢的疼痛。神经受损的具体表现可以出现肢体或皮损的麻木感,疼痛觉、轻触觉以及温度觉迟钝或丧失,因此出现感觉不到针刺疼痛,或容易发生没有疼痛烫伤的情况。有的患者还出现手、足的运动乏力,逐渐演变为爪形手、腕下垂、拖拉脚, 到晚期可出现指/趾变短、手掌足底发生无痛性溃疡等畸残。面部可以出现嘴唇及耳垂肥厚、口眼歪斜、眼睑不能完全闭合、鼻梁塌陷等现象。少数病人也可能表现为只有神经损害,而没有皮肤症状。 麻风病对人类的主要危害来自神经的损伤引起的畸残。畸残的发生不但使患者因生产劳动能力下降,减少或丧失了收入来源,降低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同时也加重了患者所受社会歧视的程度。 5、麻风病(人)真的那么可怕吗? 畸残的形成及害怕被传染是人们恐怖和歧视麻风病人的主要原因。其实,麻风病(人)并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可怕,也远没有艾滋病和结核病等疾病对人类的危害大。这主要是因

麻风病的基本知识

麻风病防治“八问” 1、什么是麻风病? 麻风病是由麻风分枝杆菌引起的一种慢性传染病,主要侵犯皮肤和周围神经,未经治疗的麻风病人是唯一的已知传染源。 2、麻风病是如何传播的? 目前对麻风菌在体外的生存情况和传播途径尚不十分清楚,但有证据表明,除直接接触外,呼吸道是麻风菌传播的重要途径。 3、感染了麻风菌就一定会患麻风病吗? 95%的人对麻风菌有自然免疫力,即使感染了麻风菌也不发病,少数免疫低下或缺陷者才会发病。 4、麻风病的早期症状和体征 麻风菌主要侵犯皮肤和周围神经(如耳大神经、尺神经、桡神经、正中神经、腓总神经等)。主要临床表现是: (1)皮肤出现单个或几个与皮肤齐平或边缘高起的浅色、淡红色或紫铜色斑疹;也可发生淡红色或紫铜色的丘疹或结节。面部、耳朵及四肤皮肤肥厚,潮红,发亮。眉发脱失。 (2)上述皮损不疼,多数不痒,不出汗,皮损部位浅感觉(触觉、痛觉、冷热觉)迟钝或丧失,毛发生长障碍。有时虽无皮疹,但四肢麻木,并伴有周围神经粗大及触痛。 (3)有的病人在皮损部位刮取组织液涂片或活检,抗酸染色查菌阳性。 5、麻风病分哪几型? 鉴于机体对麻风菌免疫力不同,患者发病后表现各异,临床上按照光谱分类法,将麻风分为结核型(TT)、界线类偏结核样型(BT)、界线类(BB)、界线类偏瘤型(BL)及瘤型(LL)。此外,还有未定类型(I),是各型麻风的早期表现。 为便于联合化疗(MDT),将麻风分为多菌型(MB)和少菌型(PB)。 6、麻风病遗传吗?致死吗?致残吗? 麻风病不遗传,不致死!但发现晚了或治疗不及时、不规则,或出现麻风反应未能及时处理,则可导致终身的、不可逆的残疾。 7、麻风病的治疗 采用世界卫生组织(WHO)1987年推荐的多种药物联合化疗方案(MDT):少菌型麻风用利福平和氨苯砜2种药物治疗6个月;多菌型麻风病人用利福平、氯苯吩嗪和氨苯砜3种药物治疗24个月即可治愈;而且用药后1天即可杀灭体内99%的麻风菌,所以不必隔离治疗。病人完全可以和健康人一样正常生活。 8、麻风病的预防 麻风病没有一级预防措施,广大医务人员要了解麻风病的早期症状,掌握诊断要点。服用有效的抗麻风药物或接种卡介苗(BCG)也有良好的预防作用。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麻风病人,是控制传染、预防畸残,保护健康人群的最好方法。

麻风病调查报告

麻风病调查报告 篇一:关于麻风病的调查报告 关于麻风病康复村与麻风病康复者生存现状的调查报告——走出理解误区让社会接纳他们摘要 麻风病是麻风杆菌入侵导致的一种慢性疾病,表现为出现各种斑点,易导致溃疡和人体畸形,可传染,但很不明显,可预防,可治愈。到达他们的居所,可以看到环境的恶劣;通过和他们的交谈,可以了解到他们不只在身体上有病痛折磨他们,而且还被家人和朋友歧视抛弃,身心受损。难道我们不该关心他们这些弱势群体吗?调查报告,短短几个问题,可以反映社会对他们的态度,人们大多是不肯接近他们的,在对大学生调查中有42%不知道麻风病,大学生如此,社会上呢?我相信也不会有多好的吧!社会不帮他们,他们又如何走出黑暗,人们该动起来啦!为社会的和谐!! 前言 本作品希望通过调查研究能让更多的人了解这个似乎已经被忽视的群体,让社会更加关注和关心他们,让麻风病康复者明白他们并没有被社会抛弃,还是有很多的人在关心他们这样一个弱势群体,我们采用走访、个别交谈,查阅资料等多种调查方法,深入到麻风病康复村中进行调研,以对话的方式去了解麻风病康复者的生活现状,以麻风病康复者真实的生活经历,表达最真实的的心声,再以这论文的形式,

向社会展现麻风病患者的现在生存问题,希望社会能更关心他们! 关键词:麻风病康复村康复者认识误区社会接纳冷漠痛苦关心光明 一、麻风病的概述 1、麻疯病(麻风病)是由麻风杆菌引起的一种慢性接触性传染病。由麻风杆菌入侵人体造成的,其主要症状表现在皮肤出现癣样皮疹、红斑、白斑或突出的一颗一颗的结节;和一般的皮肤病不同,感觉上不痛不痒,但一段时间后,病灶部位会出现麻木、干燥、不出汗的症状;如果生在长毛发的部位,其毛发也会脱落。同时,由于麻风杆菌喜欢在人体外周神经中生存,对神经干和神经枝造成破坏,易导致多处发生溃疡致使人体畸残。 麻风病的流行历史悠久,分布 长期以来,麻风病给流行区的人民 了深重的灾难。儿童最容易患这种 染这种病后要过2---7年才会发 附图:由麻风病造成的足部的 麻风病人经过治疗能完全康复。在 上许多地方,麻风病不能被治愈的 主是没钱或缺乏药物。 2、临床表现:广泛。带来病,感病。毁损。世界原因 由于患者对麻风杆菌感染的细胞免疫力不同,病变组织乃有不同的组织反应。一般分为结核样型麻风、界线类偏结核样型麻风、中间界线类麻风、界线类偏瘤型麻风、瘤

中医如何治疗麻风病

中医如何治疗麻风病 声明:图片来源网络,如有侵权,敬请告知 麻风是由麻风杆菌引起的传染病。它隐渐起病,慢性病程。有时在慢性过程中,突然发生急性或亚急性的活跃现象,称为麻风反应。 我国古代医籍对麻风有过多种名称,如疠、疠风、癞、恶疾、大风、麻疯、大麻疯等。在《千金方》中描述“恶疾大风有多种不同......”。唐代,为了隔离麻风病人而专门设立“疠人坊”。 祖国医学认为麻风多属风、湿、热、毒所致,故治疗时主要是用祛风、胜湿、通络、解毒、杀虫的方法和药物。“邪之所腠,其气必虚”,所以在主方中加入补益强壮之药,以助祛邪之力。兼证结节红斑反应、神经痛、虹睫炎、睾丸炎等多属气滞血瘀。在治疗中佐以活血化瘀、凉血活血之品,诸症可瘥矣。 1.处方名称]五服方 [功能主治]功能祛风通络,解毒杀虫。主治各型麻风。 [处方组成] (1)羌活6克、苍术6克、防风6克、玄参6克、荆芥6克、柴胡6克、赤芍6克、枳壳6克、黄芩6克、白藓皮6克、甘草6克,每日l剂,水煎服,共服4剂。 (2)羌活6克、防风6克、黄芩6克、白芷6克、川芎6克、知母6克、甘草6克、生地6克、细辛3克,每日l剂,水煎服,共服2剂。

(3)大黄9克、朴硝6克、枳壳9克、银花9克、桃仁9克、黄柏9克、黄芩9克、玄参9克、黄连4.5克,每日1剂,水煎服。共服3剂。 (4)防风9克、荆芥9克、白附子9克、玄参9克、蒺藜9克、独活9克、火麻仁9克、枳壳9克、银花9克、赤芍9克、黄柏9克、甘草9克、天麻6克、姜虫6克、大枫子4.5克、制川乌4.5克,水煎服,共服10剂。 (5)玄参6克、白芷6克、枳壳6克、独活6克、赤芍3克、银花3克、制川乌1个、防风30克、蒺藜480克、火麻仁480克、大枫子480 克,以上研成细末,再以蕲蛇360克,去头尾用热酒浸2-3日(秋冬浸5-6日),浸松后去骨蒸熟焙干研末和前药、蜂蜜(与药对半)为丸,每丸12克,日服3次,每次l丸,茶送下,服完为止。 五服方1疗程时间为100余天。其中(1)-(4)方为19天,(5)方为80余天,可持续多个疗程,且疗程愈多,收效愈大。 麻风病的发病机制 麻风杆菌是细胞内寄生菌,主要侵犯富有网状内皮细胞和许旺氏细胞的器官和组织。虽然它是较早发现的人类致病菌,但体外培养至今尚未成功,故给筛选药物等方面增加了一定的困难。 由于机体免疫状态的不同,在临床上表现为两个迥然不同的“极型”,即免疫力较强的仅累及皮肤及周围神经的结核样型麻风;以及除皮肤、神经症状外,还可侵犯粘膜、淋巴、眼、骨关节,肌肉与肝、脾、睾丸等器官而缺乏免疫力的瘤型麻风。在这两个“极型”之间还存在着大量的中间类型,按其免疫力的逐渐减弱,依次为界线类偏结核样型、中间界线类和界线类偏瘤型。 长期以来,国内外学者为麻风的治疗作了很大努力,相继筛选了许多药物,曾获得一定疗效,但皆不理想。自氨苯砜应用后,有较好的疗效,被公认为抗麻风的主要药物。50年代以来,我国主要采用氨苯砜单疗,治愈了大批患者。但由可氮苯砜耐药菌株的出现,使已治愈病人的复发有增多的趁势,80年代初,世界卫生组织推荐采用多种杀菌药物联合应用方案,可避免耐药,减少复发,提高疗效。然而,其疗程长、疗效慢,仍不够理想。为此还需继续努力寻求新药物及治疗方案。

麻风病的防治现状及展望.docx

麻风病的防治现状及展望 麻风病的防治现状及展望 中华皮肤科杂志1998年第6期第31卷述评 作者:李文忠江澄陈祥生叶干运 单位:210042 南京,中国医学科学院中国协和医科大学皮肤病研究所 麻风病在我国流行已有2000多年历史,长期以来被视为可致畸残和难以治愈的疾病。近50年来,尤其近20年来由于政府的重视、关怀以及科学的进步,该病已成为可防可治的疾病,社会印象已有所改善。80年代初我国政府提出了力争在本世纪末实现基本消灭麻风病的奋斗目标。1991年5月第44次世界卫生大会(WHA)通过了全球在2000年消除麻风病公共卫生问题的决议,我国政府也作出了承诺。现根据有关资料,就国内外麻风病防治现状及展望概述如下。 一、世界麻风流行概况 (一)全球麻风防治目标:1991年第44次WHA决议,全球在本世纪末消除麻风病的公共卫生问题,其指标为患病率<1/万。 (二)世界麻风患病率变化:1997年世界卫生组织(WHO)估计全球约有115万麻风患者,估计患病率为2/万。其中888340例是登记接受治疗的病例,登记患病率为1.7/万。近10年来全球麻风登记病例数已减少82%。然而目前在全球60个国家或地区麻风仍然是一公共卫生问题(患病率在1/万以上),其中16个主要麻风流行国家的登记病例数占全球麻风的90%,而其中5个国家(印度、巴西、印尼、缅甸、尼日利亚)占世界麻风登记病例数的80%。这16个麻风流行最严重国家至少有下列特点之一:患病率>1/万;或登记病例数>5000;或新发现病例数>2000。 (三)世界麻风发现率变化:1996年全球发现病例数约为566 000例,发现率为9.8/10万。据统计麻风流行最严重的28个国家1996年发现病例数为544 639例,占全球发现病例的96%,其中15.6%为<15岁的儿童,31%为多菌型病例,5.4%伴有Ⅱ级畸残。这些国家近12年来患病率有大幅度下降,自1985年的20.2/万下降至1996年的3.5/万,但发现率仍无明显改变。有些国家病例发现数增加,往往与病例发现工作的加强和麻防工作地理覆盖面扩大有关,并不是麻风发病率的改变。尽管各WHO地区之间及同一地区不同国家之间麻风形势有所不同,但近12年来全球发现麻风趋势是稳定的。 (四)联合化疗(MDT)覆盖率:全球几乎所有登记治疗的麻风病例目前均在用MDT治疗。1996年约有140万病例接受MDT治疗,55万例以上的病例被治愈,治愈率为75%~95%。至1997年全球累计MDT治愈病例数为850万例,报告MDT覆盖率为97.1%。 二、中国麻风防治概况 (一)中国麻风防治历程:分两阶段。 1.控制传染阶段(1949~1981年):贯彻政府“预防为主”的方针及“积极治疗、控制传染”的原则,提出“边调查、边隔离、边治疗”的步骤和做法。在卫生部的领导下,各级政府及卫生主管部门制定政策、培训人员、建立防治机构、调查发现患者、及时给予氨苯砜治疗。因此该阶段又称氨苯砜单疗阶段。 2.基本消灭阶段(1982~2000年):国家卫生部于1981年提出力争全国在本世纪末实现基本消灭麻风病的奋斗目标,于1982年制定和1988年修订了基本消灭麻风病的防治规划和标准。基本消灭的指标是以县(市)为单位,患病率≤0.01‰,近5年平均年发病率(或发现率)≤0.5/10万;至2000年全国有95%以上的县(市)达到上述指标,其它县(市)达到控制指标(患病率≤0.05‰)。主要防治措施为:1早期发现患者;2实施MDT;3建立麻风疫情监测系统,回顾性收集以往的个案资料及1990年以后监测资料和登记病例的资料。1991年我国政府承诺了第44次WHA在2000年消除麻风公共卫生问题的决议,其指标为患病率<1/万。 (二)中国麻风防治现状: 1.1949年~1996年全国累计发现麻风患者471 254例,其中<15岁儿童23 884例(5.07%),畸残率20.9%~58.8%;累计病例数>10 000例的有13个省(市、区);5 000~10 000例的有3个省(市、区);1 000~5 000例的有7个省(市、区);<1 000例的有4个省(市、区)。 2.全国患病率以60年代最高,为0.21‰~0.24‰,70年代中期开始逐年下降。至1996年底全国尚有现症病

麻风病防治知识讲座

麻风病防治知识讲座 主讲人:徐进军 一、麻风病是一种什么病? 麻风病是由麻风杆菌引起的一种慢性接触传染性皮肤病。主要侵犯皮肤和浅表神经。临床上常有皮肤和神经症状。晚期病人可有眼、鼻、咽喉、淋巴结及内脏损害。 二、麻风病是怎样传染的? 麻风病的病源菌是麻风杆菌。麻风病的主要传染方式是直接接触传染,即健康人破损的皮肤和粘膜直接接触病人含有麻风杆菌的皮损或粘膜损害。 其次是间接接触传染。即健康破损的皮肤或粘膜经常接触病人用过的生活用品或生产工具而造成感染。 感染了麻风杆菌不一定发病。是否发病主要决定于本人机体对麻风杆菌的抵抗力(免疫力)据调查统计95%以上的成人对麻风病有免疫力。世界上曾有二十多人自愿把麻风病杆菌接种到自己身上,经观察都没有发生麻风病。证明麻风病发病率很低,并不可怕。 三、麻风杆菌的抵抗力强? 麻风杆菌对外界环境的抵抗力相对较弱。经紫外线照射30-60

分钟或经日光直射2小时即完全失去活力,但在碎冰中保存20天后或在室温(14-24℃)条件下保存2周,活力才完全丧失;麻风菌对热十分敏感, 60℃10-30分钟即完全失活。 四、感染了麻风菌就一定会得麻风病? 绝大多数人(约占95%)对麻风杆菌具有特异性免疫力,即使麻风杆菌侵入机体也很快会被消灭而不引起发病,只有很少部分免疫力低下或存在免疫缺陷者才会导致发病。 五、得了麻风病有哪些表现? 1、面部浮肿、发红、发光,似酒醉面容。常伴有眉毛稀疏脱落及脸部蚁行感或异物感。 2、身上生斑、起结节或斑块。有的斑块象癣,但不痒,用治癣的方法治不好。 3、皮肤麻木、不出汗。特别是那些斑和斑块处。有的筋痛(神经痛)作风湿治疗无效。 4、手指伸不直,虎口无肉(肌肉萎缩)形如鸡爪。 5、足底溃烂,无明显疼痛,久治不愈。 6、走路跛脚,步态异常。 7、口角歪斜,不能作吹口哨动作。 8、眼睛闭不拢。似兔眼。

麻风病防治知识讲座

.麻风病防治知识讲座

————————————————————————————————作者:————————————————————————————————日期:

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健康教育知识讲义 健康教育知识讲座 第三期 麻风病的防治知识 2013年1月

麻风病防治知识 一、什么是麻风病? 麻风病又叫“癞子”或“大麻风”,是由麻风杆菌引起的一种慢性接触传染性皮肤病,在我国流行已2000多年。麻风杆菌主要侵犯皮肤黏膜和周围神经。麻风杆菌侵犯皮肤黏膜,在临床上表现为斑疹、丘疹、浸润、溃疡等,麻风杆菌侵犯周围神经,使周围神经发生形态和功能的改变,表现为皮肤损害处感觉丧失、失汗、干燥、毛发脱落,局部组织吸收、萎缩,甚至产生严重的畸残。 二、麻风病是怎样传染的? 麻风病的病源菌是麻风杆菌。麻风病的主要传染方式是直接接触传染,即健康人破损的皮肤和粘膜直接接触病人含有麻风杆菌的皮损或粘膜损害。其次是间接接触传染,即健康破损的皮肤或粘膜经常接触病人用过的生活用品或生产工具而造成感染。感染了麻风杆菌不一定发病,是否发病主要决定于本人机体对麻风杆菌的抵抗力(免疫力),据调查统计95%以上的成人对麻风杆菌有免疫力。世界上曾有二十多人自愿把麻风病杆菌接种到自己身上,经观察都没有发生麻风病。证明麻风病发病率很低,并不可怕。 三、得了麻风病有哪些表现? 1、面部浮肿、发红、发光,似酒醉面容,常伴有眉毛稀疏脱落及脸部蚁行感或异物感。 2、身上生斑、起结节或斑块,有的斑块象癣,但不痒,用治癣的方法治不好。 3、皮肤麻木、不出汗,特别是那些斑和斑块处,有的筋痛(神经痛)作风湿治疗无效。 4、手指伸不直,虎口无肉(肌肉萎缩)形如鸡爪。 5、足底溃烂,无明显疼痛,久治不愈。 6、走路跛脚,步态异常。 7、口角歪斜,不能做吹口哨动作。 麻风病可具备上述症状,但有上述症状者不一定是麻风病,应找医生仔细检查,以求确诊。为便于各级防治人员和广大干部群众掌握和报告麻风病,将麻风病特征概括为十大线索口诀作为参考: 1、生疮生癣,不痛不痒; 2、红斑白斑,麻木闭汗; 3、虎口无肉,手指弯曲; 4、吊脚跛行,歪嘴兔眼; 5、眉手脱落,面如酒醉; 6、手足起泡,不知痛痒; 7、四肢筋痛(神经)、疼痛难忍; 8、足底溃烂,久治不愈; 9、面部结节,耳垂肥大; 10、长期接触,勿忘检查。 四、麻风病能治好吗? 麻风病是完全可以治好的,特别是近几年来采用了世界卫生组织推广的麻风病联合化疗方案免费治疗,加快了治愈速度,缩短了疗程,提高了治愈率。 五、怎样预防麻风病? 1、麻风病的预防主要在于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一旦发现有麻风可疑症状,请

麻风患者的治疗

麻风患者的治疗 发表时间:2014-07-03T15:49:10.623Z 来源:《中外健康文摘》2014年第10期供稿作者:刘国娟[导读] 麻风病是由麻风分枝杆菌引起的一种慢性传染病。在世界上已流行数千年。主要侵犯皮肤、黏膜、周围神经及淋巴结,也可侵犯深部组织和器官。 刘国娟 (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市鄂伦春自治旗人民医院 022400) 【摘要】目的:探讨麻风患者的治疗方法。方法:对我院2012年8月~2013年8月收治的45例患者资料进行总结分析。结果:通过我院对患者的治疗,已经有43例患者完全恢复健康,2例患者进行转院治疗。结论:对患者进行正确的治疗可以帮助患者早日痊愈出院,恢复正常的生活。 【关键词】麻风患者治疗 【中图分类号】R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085(2014)10-0011-02 麻风病是由麻风分枝杆菌引起的一种慢性传染病。在世界上已流行数千年。主要侵犯皮肤、黏膜、周围神经及淋巴结,也可侵犯深部组织和器官。流行病学:传染源:麻风分枝杆菌又称韩森杆菌,该菌抗酸染色阳性,人工培养尚未成功,仅能在少数几种动物身上接种。麻风患者是麻风杆菌的天然宿主,也是本病唯一的传染源。传播途径:飞沫传播是麻风重要的传播方式,与麻风患者长期密切接触如经皮肤伤口可造成感染。偶有接触麻风患者衣物、用品,用带有麻风杆菌的针头注射、文身,昆虫叮咬,误输麻风患者血液等而发病的报告。易感人群:麻风杆菌进入人体后是否发病主要取决于被感染者机体的免疫力。麻风患者的配偶患病率不超过5%,说明麻风的传染性很低。只有细胞免疫缺陷的人感染麻风杆菌后才有可能发病,潜伏期数月至十余年[1]。回顾性分析我院2012年8月~2013年8月收治的患者资料,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本院收治麻风患者45例,其中男性患者25例,女性患者20例。临床特点:结核样型皮损数目少而局限,为圆形或椭圆形红斑、浅红斑、色素沉着斑或环状斑,边界清,表面干燥有鳞屑、毳毛脱落、闭汗及浅感觉障碍,单侧周围神经如耳大神经、尺神经和腓总神经粗大而硬,无眉毛脱落,黏膜、淋巴结、睾丸、眼及内脏无损害,但可致肢体萎缩或残疾,查菌阴性,麻风菌素试验强阳性。界线类偏结核样型皮损较多发且不对称,为红色斑或斑块,可见卫星状损害,浅感觉障碍。周围神经干粗大发硬,较对称,眉毛一般不脱落,黏膜、淋巴结、睾丸、眼及内脏损害较少而轻。中间界线类皮损呈多形性,有斑、斑块、结节,皮损边缘可清楚也可不清楚,感觉中度减退,周围神经损害对称,粗大程度及硬度不一致,眉毛有的稀疏脱落,有的完整,可发生黏膜、淋巴结、睾丸、眼和内脏损害。界线类偏瘤型皮损多而分布广,不对称且呈多形性,边缘不清,周围神经损害对称、粗大而质软,感觉轻度减退,眉毛可脱落且不对称,常有黏膜、淋巴结、睾丸、眼及内脏等损害。瘤型麻风皮损多且分布广泛,对称而呈多形性,主要为浸润结节和斑块,边缘模糊不清,表面光滑发亮呈黄红色,周围神经干损害对称、粗大、质软,伴感觉障碍,眉毛对称性脱落,面部损害浸润增厚并融合呈“狮面”外观,查菌强阳性,但麻风菌素试验阴性。未定类为麻风的早期表现,皮疹为单个或多个淡色或红色斑疹,边界清楚或不清楚,皮神经粗大,有轻至中度浅感觉障碍,可发展为其他各型。 1.2结果:45例患者经过我院的治疗后康复率高,已经有43例患者完全恢复健康,2例患者进行转院治疗。 2 预防与治疗 建立麻风病防治网,在麻风病流行区大力宣传,普及麻风防治知识,对流行区儿童、患者家属及密切接触者应定期体检,力争早发现、早治疗。必要时预防性用药或接种卡介苗。采取早期、及时、足量、足程、联合、规则治疗的原则。及时正确处理麻风反应。注意防止耐药性产生,巩固治疗防止复发。联合化疗即采用两种或两种以上作用机制不同的有效化疗药物治疗。WHO推荐的标准联合化疗方案是: 2.1多菌型麻风:成人:利福平600mg,l/月监服。氯苯酚嗪300mg,l/月监服;500mg,1/日自服。氨苯砜DDSl00mg,1/日自服。儿童(10~14岁):利福平450mg 1/月监服。氯苯吩嗪200mg 1/月监服;50mg,1/2日自服。DDS50mgl/日自服。治疗期限至少两年,如有可能应治疗到细菌阴转。 2.2少菌型麻风:成人:利福平600mg 1/月监服6个月。DDS100mg l/日自服6个月。儿童:按体重适当减少,监服6个月[2]。 2.3免疫疗法:静脉内注射周围血淋巴细胞、转移因子、皮内注射灭活的麻风杆菌等。 2.4麻风反应的治疗:及时处理,去除诱因。除严重反应外,一般不必停用抗麻风药。皮质激素:小量至中量激素,病情缓解后减量,维持3~5月。 达到临床治愈标准后,瘤型和界线类应继续巩固治疗5年以上,而结核样型应继续巩固治疗不少于3年。 3 讨论 组织病理:结核样型及偏结核样型麻风:表皮常有炎细胞侵入,真皮全层可见结核样肉芽肿,浸润以真皮下部更明显,真皮内神经、血管和皮肤附属器可见上皮样细胞肉芽肿,上皮样细胞周围浸润细胞中除淋巴细胞外,还可见浆细胞,肉芽肿中央的皮神经常可见坏死区,静止皮损抗酸染色阴性,活动期阳性,BT型表皮下有不甚明显的无浸润带,上皮样细胞肉芽肿内有较多多核巨细胞。瘤型及偏瘤型麻风:表皮萎缩变平,无炎细胞侵入,真皮上部有“无浸润带”,真皮内甚至皮下脂肪层有大量泡沫细胞(麻风细胞)浸润,胞质呈灰色,真皮内很少有淋巴细胞样细胞或炎症反应,皮肤附属器破坏明显,皮神经组织破坏轻而且发生晚,抗酸染色查见大量抗酸杆菌,BL型可见聚集成小团的淋巴细胞。界限类麻风:一般兼有结核样型和瘤型二型麻风的特点,即既有结核样肉芽肿,又有泡沫细胞,病理改变的谱较广,取决于偏向二型中的哪一型,在皮肤神经束问有炎细胞浸润。抗酸染色在泡沫细胞中可查见麻风杆菌。未定类麻风:表皮无明显改变,真皮内浅层及深层血管周围淋巴细胞和组织细胞浸润,一般无肉芽肿改变,偶在皮神经内或其周围可见炎细胞浸润,抗酸染色皮神经内有时可见散在的抗酸杆菌,但往往不易发现。 参考文献 [1] 邵康蔚;赵西丁;麻风治疗研究的进展[J];中国麻风皮肤病杂志;1986年01期 [2] 陈均銮;叶干运;利福平在麻风治疗中的应用[J];国外医学.皮肤病学分册;1982年01期

麻风病

麻风病 麻风病是由麻风杆菌引起的一种慢性接触性传染病。主要侵犯人体皮肤和神经,如果不治疗可引起皮肤、神经、四肢和眼的进行性和永久性损害。麻风病的流行历史悠久,分布广泛,给流行区人民带来深重灾难。要控制和消灭麻风病,必须坚持“预防为主”的方针,贯彻“积极防治,控制传染”的原则,执行“边调查、边隔离、边治疗”的做法,积极发现和控制传染病源,切断传染途径,同时提高周围自然人群的免疫力,对流行地区的儿童、患者家属以及麻风菌素及结核菌素反应均为阴性的密切接触者给予卡介苗接种,或给予有效的化学药物进行预防性治疗。 麻风病-简介 麻风病 麻风病是一种毁容的疾病,在世界范围内曾是一种常见的病,甚至《圣经》里也曾提到过麻风病。患者多处发生溃疡,并可导致残疾。儿童最容易患这种病,感染这种病后要过 2---7年才会发病。由麻风病造成的足部的毁损。麻风病人经过治疗能完全康复。在世界上许多地方,麻风病不能被治愈

的原因主是没钱或缺乏药物。汉森在1868年开始研究麻风病。这种病常常累及一个家庭中的多个成员,许多医生怀疑它可能是遗传性疾病。然而当汉森检查了几个病例的病史后注意到,一旦家庭分裂或家庭成员分居,其他成员就不会患病。所以,麻风病不可能是遗传病。麻风病村的设立是因为麻风病具传染性。但经几个月的治疗,病人应能回到家中和家人一起生活。根据巴斯德的研究成果,汉森寻找麻风病的致病菌。1873年,他发现了麻风杆菌,并确认是它导致了麻风病。尽管他不能证明两者之间的直接联系,他还是说服了政府:因为麻风病是传染性的,应该将麻风病人隔离起来。直到发现了磺胺,才有了治愈麻风病的方法。麻风杆菌很难被杀死,需要箕服用几种药物。目前世界上仍然有1000万---1500万麻风病人,主要分布在非洲、亚洲和拉丁美洲的热带地区。 麻风病(Leorsy ,Lepra)是由麻风杆菌引起的一种慢性传染病。主要侵犯皮肤、粘膜和周围神经,也可侵犯深部组织和器官。本病在世界范围内流行甚广,据估计全世界现有麻风病人约一千万人左右主要分布于亚洲、非洲及拉丁美洲。麻风(leprosy)是由麻风杆菌引起的一种慢性传染病,主要病变在皮肤和周围神经。临床表现为麻木性皮肤损害、神经粗大,严重者甚至肢端残废。本病在世界上流行甚广,中国则流行于广东、广西、四川、云南以及青海等省、自治区。建

麻风患者的治疗

麻风患者的治疗 摘要】目的:探讨麻风患者的治疗方法。方法:对我院2012年8月~2013年8 月收治的45例患者资料进行总结分析。结果:通过我院对患者的治疗,已经有 43例患者完全恢复健康,2例患者进行转院治疗。结论:对患者进行正确的治疗 可以帮助患者早日痊愈出院,恢复正常的生活。 【关键词】麻风患者治疗 【中图分类号】R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085(2014)10-0011-02 麻风病是由麻风分枝杆菌引起的一种慢性传染病。在世界上已流行数千年。 主要侵犯皮肤、黏膜、周围神经及淋巴结,也可侵犯深部组织和器官。流行病学:传染源:麻风分枝杆菌又称韩森杆菌,该菌抗酸染色阳性,人工培养尚未成功, 仅能在少数几种动物身上接种。麻风患者是麻风杆菌的天然宿主,也是本病唯一 的传染源。传播途径:飞沫传播是麻风重要的传播方式,与麻风患者长期密切接 触如经皮肤伤口可造成感染。偶有接触麻风患者衣物、用品,用带有麻风杆菌的 针头注射、文身,昆虫叮咬,误输麻风患者血液等而发病的报告。易感人群:麻 风杆菌进入人体后是否发病主要取决于被感染者机体的免疫力。麻风患者的配偶 患病率不超过5%,说明麻风的传染性很低。只有细胞免疫缺陷的人感染麻风杆 菌后才有可能发病,潜伏期数月至十余年[1]。回顾性分析我院2012年8月~2013 年8月收治的患者资料,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本院收治麻风患者45例,其中男性患者25例,女性患者20例。临床特点:结核样型皮损数目少而局限,为圆形或椭圆形红斑、浅红斑、色 素沉着斑或环状斑,边界清,表面干燥有鳞屑、毳毛脱落、闭汗及浅感觉障碍, 单侧周围神经如耳大神经、尺神经和腓总神经粗大而硬,无眉毛脱落,黏膜、淋 巴结、睾丸、眼及内脏无损害,但可致肢体萎缩或残疾,查菌阴性,麻风菌素试 验强阳性。界线类偏结核样型皮损较多发且不对称,为红色斑或斑块,可见卫星 状损害,浅感觉障碍。周围神经干粗大发硬,较对称,眉毛一般不脱落,黏膜、 淋巴结、睾丸、眼及内脏损害较少而轻。中间界线类皮损呈多形性,有斑、斑块、结节,皮损边缘可清楚也可不清楚,感觉中度减退,周围神经损害对称,粗大程 度及硬度不一致,眉毛有的稀疏脱落,有的完整,可发生黏膜、淋巴结、睾丸、 眼和内脏损害。界线类偏瘤型皮损多而分布广,不对称且呈多形性,边缘不清, 周围神经损害对称、粗大而质软,感觉轻度减退,眉毛可脱落且不对称,常有黏膜、淋巴结、睾丸、眼及内脏等损害。瘤型麻风皮损多且分布广泛,对称而呈多 形性,主要为浸润结节和斑块,边缘模糊不清,表面光滑发亮呈黄红色,周围神 经干损害对称、粗大、质软,伴感觉障碍,眉毛对称性脱落,面部损害浸润增厚 并融合呈“狮面”外观,查菌强阳性,但麻风菌素试验阴性。未定类为麻风的早期 表现,皮疹为单个或多个淡色或红色斑疹,边界清楚或不清楚,皮神经粗大,有 轻至中度浅感觉障碍,可发展为其他各型。 1.2结果:45例患者经过我院的治疗后康复率高,已经有43例患者完全恢复健康,2例患者进行转院治疗。 2 预防与治疗 建立麻风病防治网,在麻风病流行区大力宣传,普及麻风防治知识,对流行 区儿童、患者家属及密切接触者应定期体检,力争早发现、早治疗。必要时预防

麻风病培训试题及答案

泗洪儿童医院2015年麻风病培训试题 姓名:分数: 一、选择题(每题5分) 1.关于麻风病,下列哪一种说法是正确的?( ) A.是遗传性疾病; B.是病毒感染性皮肤病; C.是慢性接触性传染病; D.是先天性皮肤病 2.在我国的《传染病防治法》中,麻风病属于哪一类传染病?( ) A.甲类; B.乙类; C.丙类; D.都不是 3.麻风病是由下列哪一种病原体引起的?( ) A.病毒; B.细菌; C.寄生虫; D.以上都不是 4.麻风病的潜伏期一般有多长?( ) A.1~2年; B. 2~3年; C.2~5年; D. 2~10年 5.麻风病一般主要侵犯机体的那些组织?( ) A.皮肤和中枢神经; B.皮肤和骨骼; C.皮肤和周围神经; D.骨骼和周围神经 6.关于麻风病的早期诊断,下列哪一种说法是正确的?( ) A.皮肤溃疡伴手指关节肿胀; B.皮肤斑疹伴麻木; C.皮肤斑疹伴瘙痒; D.以上都不对 7.请从下例选项中选出常用的麻风联合化疗药物:( ) A.青霉素+链霉素; B.反应停+阿奇霉素; C.罗红霉素+异烟肼; D.利福平+氨苯砜+ B663 8.关于麻风病联合化疗方案疗程,下列哪一种是错误的( ) A.儿童少菌型治疗6个月 B.成人多菌型治疗24个月 C.成人少菌型治疗12个月 D.儿童多菌型治疗24个月 9.麻风反应分为( ) A.瘤型 B.结核型 C.Ⅰ型和Ⅱ型及混合型 D.以上都是 10.麻风病的分型为() A.多菌型 B.少菌型 C。混合型 D。多菌型、少菌型 11.第一型麻风反应常见主要见于() A.结核样型麻风及界线麻风 B.瘤型和界线类偏瘤型。 C. 界线类麻风 D.以上都不对

麻风病教案

关于麻风病防治知识教案 授课教师:刘基萍 一、什么是麻风病? 麻风是由麻风杆菌引起的一种慢性传染病,主要病变在皮肤和周围神经。临床表现为麻木性皮肤损害,神经粗大,严重者甚至肢端残废。本病在世界上流行甚广,我国则流行于广东、广西、四川、云南以及青海等省、自治区。建国后由于积极防治,本病已得到有效的控制,发病率显著下降。 二、中国历史的情况 麻疯病在古中国被称为疠病,肆虐超过二千年。孔子弟子冉伯牛可能患有痳疯病,孔子赴冉伯牛家探望,只是站在窗外和他握手。《黄帝内经·素问·长刺节论》记载:“病大风,骨节重,须眉堕,名曰大风。刺肌肉为故,汗出百日,刺骨髓,汗出百日,凡二百日,须眉生而止针。”。秦代出现了收容疠病的“疠迁所”,隋代曾设立疠人坊专门收容、隔离痳疯病人并治疗。宋朝《太平圣惠方》最早使用“麻风”一词。书籍方面,《丹溪心法》中提出了一种名为大风子的药物,称可治疗痳疯;明朝《解围元薮》则是一本针对痳疯的专著。 麻风病的传染源是未经治疗的麻风病人,其中接触传染,多菌型患者皮肤黏膜含有大量麻风杆菌,是最重要的传染源。传染方式主要是直接其次是间接接触传染。 三、传播方式 1.直接接触传染 通过含有麻风杆菌的皮肤或黏膜损害与有破损的健康人皮肤或黏膜的接触所致,接触的密切程度与感染发病有关,这是传统认为

麻风传播的重要方式。目前认为带菌者咳嗽和喷嚏时的飞沫和悬滴通过健康人的上呼吸道黏膜进入人体,是麻风杆菌传播的主要途径。 2.间接接触传染 这种方式是健康者与传染性麻风患者经过一定的传播媒介而受到传染。例如接触传染患者用过的衣物、被褥、手巾、食具等。间接接触传染的可能性很小。 四、治疗(免费治疗) 目前,已有安全有效的药物和方法治疗麻疯病。一般选用氨苯砜、利福平、苯丙砜和丙硫异烟胺等对麻疯病患者进行联合化疗,或采用免疫疗法对病人进行治疗。对麻疯反应,可选用酞咪呱啶酮、肾上腺皮质素等进行治疗。反应停(沙利度胺)对麻疯病患者的自身免疫症状(在抗生素杀死麻疯杆菌后,免疫系统攻击死去的细菌,同时也攻击人体自身)有治疗作用。 五、易感人群 麻疯杆菌主要是通过破损的皮肤和呼吸道进入人体。麻疯病人是本病的唯一传染源。 人类对麻疯杆菌的易感性很不一致,一般儿童较成人易感,而病例多为20岁以上的成人,男性病例多于女性病例。

麻风病培训试题及答案

麻风病培训试题及答案 姓名:分数: 一、选择题(每题5分) 1.关于麻风病,下列哪一种说法是正确的( C ) A.是遗传性疾病; B.是病毒感染性皮肤病; C.是慢性接触性传染病; D.是先天性皮肤病 2.在我国的《传染病防治法》中,麻风病属于哪一类传染病( C ) A.甲类; B.乙类; C.丙类; D.都不是 3.麻风病是由下列哪一种病原体引起的( B ) A.病毒; B.细菌; C.寄生虫; D.以上都不是 4.麻风病的潜伏期一般有多长( D ) ~2年;B. 2~3年;~5年;D. 2~10年 5.麻风病一般主要侵犯机体的那些组织( C ) A.皮肤和中枢神经; B.皮肤和骨骼; C.皮肤和周围神经; D.骨骼和周围神经 6.关于麻风病的早期诊断,下列哪一种说法是正确的 A.皮肤溃疡伴手指关节肿胀; B.皮肤斑疹伴麻木; C.皮肤斑疹伴瘙痒; D.以上都不对 7.请从下例选项中选出常用的麻风联合化疗药物:( D ) A.青霉素+链霉素; B.反应停+阿奇霉素; C.罗红霉素+异烟肼; D.利福平+氨苯砜+ B663 8.关于麻风病联合化疗方案疗程,下列哪一种是错误的( C ) A.儿童少菌型治疗6个月 B.成人多菌型治疗24个月 C.成人少菌型治疗12个月 D.儿童多菌型治疗24个月 9.麻风反应分为( C ) A.瘤型 B.结核型 C.Ⅰ型和Ⅱ型及混合型 D.以上都是 10.麻风病的分型为( D ) A.多菌型 B.少菌型C。混合型D。多菌型、少菌型 11. 第一型麻风反应常见主要见于( A ) A.结核样型麻风及界线麻风 B.瘤型和界线类偏瘤型。 C. 界线类麻风 D.以上都不对 12.麻风病的主要传染方式是(B ) A 呼吸道传染 B 长期密切直接接触、经飞沫传染 C 消化道传染 D 血液传染 13.麻风病的传染源( B ) A 携带者 B.未经治疗的多菌型麻风病人C、已治愈的病人D、少菌型病人 14.麻风免疫光谱的强弱正确的是(A ) A、LL>BL >BB >BT >TT B、BB >BT>LL>BL >TT C 、TT>BB >BT >LL>B D、BL >BB>BT >TT>LL 15.关于麻风病畸残主要的原因,下列哪一种说法是正确的:( C )

麻风病防治知识

麻风病防治知识 1、什么是麻风病?? 麻风病在我国流行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了,它是由麻风分枝杆菌引起的一 题。? 3、感染麻风杆菌后一定会发病吗??感染麻风菌是否发病取决于机体对麻风菌的免疫力。绝大多数(99%以上)人群对麻风杆菌具有自然免疫力,机体能将有效的杀灭体内的麻风菌而不发病。只有极少数对麻风杆菌没有免疫力

的人在感染后,麻风菌在体内逐渐繁殖,从而出现症状,成为病人。? 4、麻风病的表现有哪些?? 由于麻风菌的繁殖速度很慢,从感染麻风菌到麻风病发病大约需要2-5年的时间,出现症状后病情的进展也很缓慢,而且没有明显的痒、痛等主观症状, 现感觉不到针刺疼痛,或容易发生没有疼痛烫伤的情况。有的患者还出现手、足的运动乏力,逐渐演变为爪形手、腕下垂、拖拉脚,?到晚期可出现指趾变短、手掌足底发生无痛性溃疡等畸残。面部可以出现嘴唇及耳垂肥厚、口眼歪斜、眼睑不能完全闭合、鼻梁塌陷等现象。少数病人也可能表现为只有神经损害,

而没有皮肤症状。?麻风病对人类的主要危害来自神经的损伤引起的畸残。畸残的发生不但使患者因生产劳动能力下降,减少或丧失了收入来源,降低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同时也加重了患者所受社会歧视的程度。? 5、麻风病(人)真的那么可怕吗?? ? 7、怀疑自己或他人患有麻风病怎么办?? 协助相关部门搞好疾病控制工作是每个公民义不容辞的责任。各县(市)的皮防站(所)或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负责辖区内的麻风病防治工作。大家一旦发现他人可能患有麻风病,应该尽早主动向上述部门进行报告。若怀疑自己患

有麻风病,应当尽早到上述单位就诊,早诊断早治疗。?为便于广大群众掌握和报告麻风病,现将麻风病特征概括为十大线索口诀作为参考: (1)生疮生癣,不痛不痒;(2)红斑白斑,麻木闭汗;? (3)虎口无肉,手指弯曲;(4)吊脚跛行,歪嘴兔眼;? ? 为其顺利完成药物治疗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为其工作和生活提供相应便利,参与营造全民帮助弱势群体的良好社区氛围。??????????? 11、如何预防麻风病???

麻风病人病历

麻风病人病历 门诊号:病区:病室:床号: 姓名性别年龄出生日期年月日 籍贯民族文化程度身份证号 婚姻:已、未、离、丧偶、再婚职业联系电话 工作单位及地址邮编 户口地址县(区)乡(镇、街)村(号)邮编 发病日期年月日发现日期年月日 发现方式 初诊日期年月日入院日期年月日 开始治疗日期年月日病历书写日期年月日 主诉 现病史(初发部位、症状、病程、治疗情况、麻风反应等) 个人史:结婚年龄爱人健康情况 月经史初潮年龄周期经量 发病后有无变化 生育史共生胎,现存活人,健康情况 出生地点何时到过何地 家庭史:同住另有人,健康情况 传染史:家庭内接触(父、母、兄、弟、姐、妹、夫、妻、子、女):姓名:性别: 家庭外接触(邻居、亲戚、朋友、同事、同学):姓名:性别 接触方式:同床、同室、同吃、同穿、同玩、外伤、其它

接触时间:年月开始接触史不明 既往史(包括其它传染病史、外伤手术史、过敏史、精神病、预防接种史等):

姓名病历号: 体格检查:体温℃,脉搏次/ 分,呼吸次/ 分,血压/ mmHg 发育 营养 神志 心 肺 肝 脾 眼 鼻 口 咽喉 耳 淋巴结 其它 生殖器:睾丸肿大 硬结 萎缩 触痛 其它 第二性征:男性乳房增大 其它

姓名病历号: 皮肤检查*: 说明:1.皮损种类、形态、颜色、硬度、境界大小、表面情况、毛发等用文字描述 2.皮损分布及感觉障碍在上列体图中表示 ≡代表失温觉代表失痛觉◆代表失触觉 医师: 年月日

姓名病历号: 周围神经检查(包括大小、硬度、形态及有无压痛): 左: 耳大 神经 右: 左: 眶上 神经 右: 左: 尺神 经 右: 左: 腓总 神经 右: 皮损周围神经: 其它神经: 运动障碍: 肌萎缩: 畸形: 溃疡: 畸残分级: 医师: 年月日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