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中职机电专业课程改革的设想

中职机电专业课程改革的设想

中职机电专业课程改革的设想
中职机电专业课程改革的设想

中职机电专业课程改革的设想

摘要:对中等职业学校机电技术应用专业课程进行改革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本文论述了课程设置优化的重要性,教学方法的改革措施,完善实验基地的必要性。

关键词:课程设置教学方法实习基地

1 引言

我国的职业教育长期以来局限于老的课程教学模式,学生的理论知识较为丰富而实践操作技能较为薄弱,理论脱离实际,综合能力比较差。近年来,很多中等职业学校在课程体系建设方面进行改革。但是由于种种原因,在目前中等职业教育课程设置中仍存在着许多问题。从整体上看,我国职业教育尚未从根本上解决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之间的矛盾,未能拉动职业教育跟进社会发展的局面,其原因主要在于我国职业教育只具备市场经济条件下初步的实践经验,还未真正掌握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职业教育课程设置的科学规律与运行方式,还未经过系统的理论研究,形成可实际运作的多种模式和方法。因此,要深化中等职业教育的改革,加快其发展,就必须要改革课程结构,改革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加强注重素质教育和能力培养,增强学生对社会需要的适应性。

2 课程设置的优化

机电技术应用专业课程的设计并未根据学生的基础来进行。这就导致很多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难以跟随教师的节奏,教与学之间存在严重的脱节,时间长了学生必然会产生厌学情绪。因此,在现阶段必须进一步优化机电技术应用专业的理论课程的设计。为此,课程的设计应该围绕学生的基础和教学目标进行,不能一刀切,也不能随意借鉴其他高校的课程设置模式,而应该根据实际情况将课程设置为选修课、必修课和限选课,以便更好地培养学生的专业技术应用能力。在对课程进行规划时,应该坚持以人为本的核心,着重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实践能力,并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全面提高学生的工作能力,帮助学生塑造良好的职业素养。在进行课程规划时,要按照基本技能培训、专业认知培训、综合技术培训、专业技能培训的模块循序渐进地进行,让学生能够从初级到高级逐渐掌握机电专业知识。此外,对专业课程体系的设置进行完善。对本专业的教学计划应及时加以修订,每年的特定时期都应进行收集调研,在此基础上通过专业顾问的咨询、实习座谈等,结合本行业的实际生产能力以及职业岗位的特殊需求,对专业的课程体系调整和完善,对教学的实施计划修订,向专业进行适度的倾斜,充分体现出文化课服务于专业的基础,同时专业课又为专业技能课提供服务,最终层层递进,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3 教学方法的改革

对理论课程的传统课堂讲授模式进行改革。充分利用电化教学和多媒体技术的教学手段来实现教学。在以上基础之上,还要注重对教师的教学方法进行改进。

电子商务概论课程标准-中职

《电子商务基础》课程标准 1、课程的性质、目标及教学要求 1.1课程性质 《电子商务基础》是电子商务专业的专业基础课,也是电子商务专业的必修课程。是技工院校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施素质教育和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不可缺少的重要课程。学生通过学习电子商务知识可以掌握信息技术和商务规则,系统地利用各种电子工具和网络,高效率、低成本地从事各种以电子方式实现的商业贸易活动。 《电子商务基础》是电子商务专业职业启蒙及导入性课程。它把电子商务专业所要具备的经济、管理、技术和法律等多种知识和技能,以及电子商务在国民经济的主要行业中的应用概况,给予提纲挈领的介绍,使学生从总体上对电子商务专业、电子商务知识体系和电子商务的国内外应用情况有一个整体印象和初步认识,为今后分门别类详细学习各类、各门专业课程打下良好的基础。 1.2 课程目标 电子商务专业课程体系,是要培养适应中小企业互联网

经济发展的需要,具有从事电子商务实际工作的基本技能和对实际工作有较强适应能力的专门人才。学生毕业后可到与电子商务有关的机构、网站、企业从事电子商务实际工作。

在课程培养目标上,以打造学生就业竞争力为培养思路,以“有品位的电子商务职业人士、有思想的网络业务开拓者、有使命感的网络创业者”为核心目标,从知识目标、技能目标和态度目标上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知识目标: 知道电子商务的几种主要表现形式:B2C电子商务、B2C 电子商务、B2B电子商务、以及其他表现形式;懂得电子商务的技术、金融、物流基础知识;明了电子商务交易风险;了解网上创业的知识。 技能目标: 能利用网络收集与分析对学习和生活有用的信息;会熟练使用网上支付工具;能利用网络进行购物、订票等操作;会利用网络对企业网站进行推广;会利用网络进行个人网店创业。

机电技术应用专业课程标准

专业编码:051300 机电技术应用专业

前言 为了落实我校“国家级中职学校示范校”创建工作,实现国家教委提出的中等职业学校走“工学结合、校企合作、顶岗实习”的人才培养模式,坚持“做中学、做中教”的教学方法,积极探索在专业与产业、企业、岗位对接、专业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对接、职业教育与终身学习对接的教学改革任务,我校编写了部分重点专业的《专业课程标准》。 通过《专业课程标准》的实施,实现学生的通用能力、专业能力和就业能力三者融为一体的教学改革活动,从而使学生得到全面的培养和提高。与之相配套的考核评价体系以及“高效课堂”的实现是落实《专业课程标准》教学改革创新的关键环节。我们将不断地总结经验,不断地改进和完善该项工作,促进我校教学改革和教学质量的不断提升。

目录 一、专业名称 二、产业与职业岗位分析 三、招收对象及学制 四、培养目标及规格 1. 培养目标 2. 人才规格 五、课程(项目)体系 六、核心课程(项目)设置 七、教学进程安排 八、课程(项目)学时分配 九、专业教师与实训(实验)装备要求 十、核心课程(项目)课程标准(一)电工工艺技术 (二)机械与电气识图(CAD) (三)机床电气控制技术 (四)PLC与传感器技术应用技术

(五)液压与气动控制技术 (六)机械维修技术 (七)机床设备维修技术 机电技术应用专业课程标准 一、【专业名称】 机电技术应用 二、【产业与职业岗位分析】 随着产业结构的不断升级,现代制造业加速发展,机电技术应用专业领域的高技能型人才非常紧缺,这在一定程度上已制约了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经过学校调研分析发现,我国机械制造业机电设备维修类复合型人才奇缺,仅机电设备维修类一线工人在我国的年需求量就达10万人。随着我市滨海新区的不断发展和建设,以汽车行业、模具制造业、电梯安装维修业、机械加工业、飞机制造等为主的高新技术机械加工制造领域,在机电设备维修专业岗位上均出现较大缺口,同时各大企业对于机电设备维修一线工人的素质要求也越来越高。直至2010年预测本市以机电设备维修专业实用型技能人才年需求量在1万人以上,这为学校继续扩大机电技术应用专业的办学规模、建设天津市专业领域一流水平的机电技术应用实训基地提供了广阔市场。 三、【招收对象及学制】

浅析高职有机化学课程的教学改革

浅析高职有机化学课程的教学改革 化学与我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尤其是有机化学,它的实践性和社会应用性很强,在人们的现代生活中处处显现出有机化学的重要地位和作用。有机化学作为高职院校化学专业四大化学基础课程之一,课程内容丰富多样。就目前而言,有机化学在材料化学、能源化学、制药工程、生命科学及环境科学等诸多学科领域中均有所体现。有机化学在化学学科领域中最为活跃,发展也异常迅速,致使教材内容大幅度增加。对教师而言,在完成教学目标、确保教学质量的同时,也不能忽视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和创新能力的提高,因此,有机化学教学改革已然是势在必行。通过借鉴优秀同行的教学经验,再结合自己在教学过程中的心得体会和一些尝试对有机化学教学进行改进。 标签:高职;有机化学;教学改革 一、高职有机化学教学改革的问题 (一)课程体系不清晰,教学内容陈旧 首先,面对的问题就是高职有机化学课程的体系不够清晰,过于庞杂,大部分是在简单地模仿理科化学课程体系,课程内各章节和知识点之间衔接不尽合理,一些地方知识体系严重脱节。教师在课堂上的教学内容在理念和概念上都偏老化,陈旧的知识点没有得到及时更新,教学内容没有融入最新的生物化学、食品化学等最新发展的概念和知识,不能适应新的科技发展需求。其次,有机化学教学内容知识点重复,内容繁杂、条理不够清晰且理论性较强,关于实用性的设计和实验较少,不能很好地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动手能力。 (二)化学教师的教学方式单一 高职有机化学教学改革的另一个问题就是化学教师的教学思想和理念不够先进,教学方式和方法单一。目前,绝大多数化学教师多采用单向传授知识的方法,缺乏事例、缺乏互动,教学方式单一刻板,学生的兴趣不高,面对教师的知识传授,学生多为被动地接受,缺少兴奋点,理解层次浅,容易遗忘。高职有机化学教学应该注重学生实践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尤其是化学这种应用型学科,更应该注重通过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思考能力、解决问题能力来提高学生的探索能力。目前大多数化学教师只是注重理论知识和概念的讲解,忽略了对学生自主探索、自主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课堂上的学习氛围较为沉闷,教学内容大多局限于教材,少量的实验课也是较为简单的程序化展示、刻板的验证性作用,学生的参与度低,不能起到启发学生思考的作用。 二、高职院校有机化学教学改革的对策 (一)坚持实践与理论相结合的教学方法

电子商务专业课程设置方案

电子商务专业课程设置方案 济南市长清区中等职业专业学校 二0一四年八月二十六日 一、专业名称 电子商务 二、入学要求 初中毕业或相当于初中毕业文化程度 三、学习年限 三年 四、培养目标 培养适应宁波经济社会发展和行业变化的需要,德、智、体全面发展,以完善人格为根基,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行业规范,掌握必需的文化基础知识,具有相应的综合职业能力,适应各行业和各企业有关电子商务发展需要的,能胜任市场营销(网络营销)、仓储物流、客户服务、网站维护、(外贸)单证处理等相关职业岗位群工作的、技能型应用性中初级专门人才。 五、培养规格 本专业所培养的人才应具有以下知识、技能与态度: (一)基本网络工具使用:能够使用至少一种浏览工具,能够使用电子邮件工具。 (二)网页制作:能够运用常用的网页制作工具,能够完成静态网页制作。 (三)基本安全技术:能够有效使用一种防病毒软件,能够及时更新防病毒软件。

(四)网络商务信息搜集及信息发布:能够使用一种网络工具采集信息,能够对网络信息进行初步分类整理;能够利用电子邮件发布商务信息,能够在网站上发布网络广告。 (五)网上单证处理:能够完成简单网上单证处理。 (六)电子支付:能够使用常用的电子支付工具安全完成电子支付。 (七)具有良好的职业素养和应有的商务礼仪知识。 六、职业领域 中职教育的电子商务专业毕业生目前主要专业方向有:市场营销(网络营销)、仓储物流、客户服务、网站维护、(外贸)单证处理等专业方向。

七、课程结构

八、课程设置 (一)德育课程(共180学时) 1、心理健康教育(36学时)

本课程是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学生的一门必修课程,是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工作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方面。主要针对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的思想、学习和生活等方面的心理问题,旨在加强学生的公民道德素质,强化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2、职业指导(18学时) 本课程是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必修的一门德育课程,旨在对学生进行职业道德教育与职业指导。其任务是:使学生了解职业、职业素质、职业道德、职业个性、职业选择、职业理想的基本知识与要求,树立正确的职业理想;掌握职业道德基本规范,以及职业道德行为养成的途径,陶冶高尚的职业道德情操;形成依法就业、竞争上岗等符合时代要求的观念;学会依据社会发展、职业需求和个人特点进行职业生涯设计的方法;增强自主择业、立业创业的自觉性。 3、法律基础(36学时) 本课程是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必修的一门德育课程,旨在对学生进行法律基础知识教育。其主要任务是:使学生了解宪法、行政法、民法、经济法、刑法、诉讼法中与学生关系密切的有关法律基本知识,初步做到知法、懂法,增强法律意识,树立法制观念,提高辨别是非的能力;指导学生提高对有关法律问题的理解能力,对是与非的分析判断能力,以及依法律己、依法做事、依法维护权益、依法同违法行为作斗争的实践能力,成为具有较高法律素质的公民。 4、政治经济基础(36学时) 本课程是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必修的一门德育课程。其任务是:根据马克思主义经济和政治学说的基本观点,以邓小平理论为指导,对学生进行经济和政治基础知识的教育。引导学生正确分析常见的社会经济、政治现象,提高参与社会经济、政治活动的能力,为在今后的职业活动中,积极投身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积极参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打下基础。 5、哲学基础(36学时)

1赵寨小学课程改革教学管理制度

唐河县大河屯镇赵寨小学 课程改革教学管理制度 一.改革的背景 课程改革提倡“以人为本”的理念,这种新的理念对基础教育现有的学校管理提出了挑战。新课程改革的推进和教学改革的持续开展,必须有一个符合新课程理念的教学管理制度来支撑和保障。学校是新课程实施的基地,而教学是学校的核心工作,因此教学管理制度改革就显得尤为重要。 二.组织实施 1.建立教学管理体制改革领导小组 为了使教学管理体制改革能够顺利进行,并卓有成效,学校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教导主任、班主任为组员的教学管理制度改革领导小组,针对学校现有教学管理体制进行具体分析,研究制定具有本校特色的教学管理体系。 2.树立开放、创新的教学管理理念 新课程强调发展学生的个性,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这一价值取向的变化要求学校教学管理制度应趋于人文化,更注重人的发展。这就需要学校管理人员要树立全新的管理理念,发挥主动性和创造性,对学校现有的教学管理制度进行改革。管理目标要从单纯的智育培养向提高和促进师生全面持续的身心发展转变;管理内容向全过程、全方位开放性转变;管理主体从自上而下的单向领导向领导、教师、学生、家庭和社会的多元参与转变;管理方法向系统性转变,把开放、创新的理念贯穿于教学管理的方方面面。 3.教学管理制度的改革 (1)建立适应课改要求的教师教学工作考评细则 考评制度的改革是学校教学管理制度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要建立发展性的教师评价体系。淡化评价的甄别和选拔功能,突出评价的激励与控制功能,激发教师的内在动力,调动广大教师投身课改的热情,实现自身价值。教师教学工作评价的考核重点关注教师教学改革的情况,以拉动学校教学改革不断向纵深发展。我们立足本校实际,研究制定了切实可行的教师工作考核评价细

机电专业课程体系

机电专业课程体系 1. 课程体系设计的基本思路 依据专业技术领域和职业岗位(群)标准的应知应会要求,在专业建设委员会、企业专家和专任教师的共同合作下,在对本专业毕业生主要就业岗位(矿井维修电工、矿井维修机工、变配电工、设备安装工和区队技术员岗位)进行典型工作任务分析的基础上形成了职业能力分析表,确定了矿山机电专业毕业生的能力由12个能力模块和137个单项技能组成。从而确定了毕业生面向机电技术岗位的几门专业核心能力课程即:《矿山机械设备运行维护与检修》、《矿山机械设备电气控制系统的运行维护与检修》、《单片机原理及应用》、《煤矿供电系统及电器设备的运行维护与检修》、《电气与PLC控制》、《煤矿机械液压传动》。 遵循职业能力培养是一个由浅入深、由简单到复杂、由局部到整体、由生硬到熟练再到自如的递进规律。构建了矿山机电专业以机电技术岗位能力递进过程为主线的课程体系,该课程体系由两大教学体系组成即:由基础课教学体系(含素质教育课程体系、基本能力课程体系、专业能力课程体系)和实践课程教学体系(包含基本技能训练、专业技能训练和综合技能训练环节)。 2.典型工作任务分析 通过到生产厂矿的广泛调研并多次召开由企业技术骨干和能工巧匠组成的专家论证会,并结合岗位(群)职业标准、工作职责范围,企业岗位对毕业生的能力要求等进行综合分析,得到矿山机电技术岗位(群)典型工作任务表1: 表1 矿山机电类岗位群典型工作任务表

对典型工作任务进行归纳和整合得到毕业生完成典型工作任务所必须具备的专业能力,由10项专业能力组成,综合考虑毕业生的综合素质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从而形成12个能力模块(如表2所示),按照人才培养对知识、技能、素质的要求对12项能力按照知识点、技能点和情感点进行分解,得到矿山机电专业毕业生能力分析图表。该图表由12项能力模块和137个单项技能组成。 表2 矿山机电专业职业能力模块表

课程设置 职业技术学校课程设置情况说明

课程设置职业技术学校课程设置情况说明 赤峰北方电力职业技术学校课程设置情况说明一、培养目标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体现时代、社会要求,使学生具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热爱社会主义,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和革命传统; 具有社会主义民主法制意识,遵守国家法律和社会公德; 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具有社会责任感,努力为人民服务; 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科学和人文素质以及环境意识; 具有适应企业、单位的基本技能和方法; 具有健壮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养成健康的审美情趣和生活方式,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 二、课程设备的原则 1、均衡设置课程根据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的要求,均衡设备课程,各门课程比例适当,并可按照地方、学校实际和学生的不同需求进行适应调整,保证学生和谐、全面发展;依据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和学科知识的内在逻辑,职业教育阶段三年一贯整体设置课程; 根据不同年龄段学生成长的需要和认知规律,根据时代发展和社会发展对人才的要求,课程门类由专业基础到专业技能逐渐增加。

2、加强课程的综合性注重学生经验,加强学科渗透。各门课程应重视学科知识、社会生活和学生经验的整合,改变课程过于强调学科本位的现象。 设置综合课程。一年级上学期设置公共文化课,一年级下学期设置专业基础课,二年级设置专业理论课,三年级设置专业理论课和专业技能课,具体课程设置见(附件1)。为适应学生生活范围逐步从学校扩展到社会,经验不断丰富,社会性逐步发展,我校实施半军事化管理,使学生适应单位集体生活。 课外活动增设综合实践活动,内容主要包括: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以及劳动与技术教育等。使学生通过亲身实践,发展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综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3、加强课程的选择性国家通过制定专业名称及用书目录大纲,以保证职业教育的基本质量,提高地方、学校、学生对课程选择的可能性。鼓励各地发挥创造性,办出有特色的学校。 在达到三年职业教育基本要求的前提下,做到小而专、专而精,形成有专业特点的学校课程结构,学校也在逐步开设更多适应社会发展需求的职业技术专业课程。 赤峰北方电力职业技术学校 20XX年10月17日

技校电子商务专业培养目标及课程设置-文档

技校电子商务专业培养目标及课程设置 如今,电子商务发展得如火如荼,涌现了一批像阿里巴巴、环球资源、当当网和腾迅网等优秀的电子商务网站。但是,电子商务教育发展至今十余年,无论是高校教育还是技工院校教育,培养的人才都很难满足当今电子商务发展的实际需求。其中,很重要的原因是专业培养目标过宽和课程设置不合理。笔者结合自己的电子商务专业建设工作和教学工作经验,谈一谈技工院校的电子商务专业教育的培养目标和课程设置问题。 一、电子商务专业的培养目标 很多高校提出电子商务的专业培养目标是“宽口径、厚基础”,要求学生毕业时掌握计算机、经济、管理等方面的知识,就业面向政府机关、服务业、工业等部门,力图把学生培养成复合型人才。这种提法在重点高校有一定的合理性,但对于技工院校来说不适合,因为技工院校的现状是生源差、师资力量弱、实验条件差、校企合作少。基于这种现状,笔者认为,技工院校不能简单地模仿高校的做法,应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走自己的特色发展道路。 总体上看,我国院校对电子商务专业的设置有两种情况:一是设在管理学院或商学院,注重利用电子商务平台,进行电子商务应用;二是设在计算机学院或信息技术学院,注重培养学生从事电子商务平台的开发、维护及管理。不管是哪种情况,都应该

寻求电子商务教育与自身资源相结合,寻求与特定的行业或特定的岗位相结合。例如,江西财经大学将电子商务专业设置在国际贸易学院,旨在培养电子化国际人才;北京交通大学依托运输专业的传统优势,以运输为物流主体,在此开展电子商务服务。 由于很多院校提出的电子商务专业培养目标过于宽泛,学生需要兼顾多个方向,把握不住自己的专长,而企业需要的是能胜任某项具体工作的人,如对外贸易、物流、网络营销、系统开发等。基于以上分析,依托学校信息技术系资源,笔者所在的学校把电子商务专业总的培养目标定为“培养学生将信息技术、商务模式和行业或岗位有机结合的能力,使学生具备胜任中小型企业的电子商务系统建设和营销工作”;把电子商务专业的人才培养主要定位于技术类和业务类的人才。同时,结合技工学校特色,把学校电子商务专业细分为网站建设、对外贸易、网络营销。其中,网站建设方向培养具有电子商务系统组建、测试、维护、管理的高级技术类人才;网络营销方向培养学生基于开放的互联网络,对产品、服务所做的一系列经营活动,从而达到满足和服务于中小企业的需求;对外贸易方向培养学生具有扎实的英语基础,掌握国际贸易的基本流程,能使用计算机处理业务、获取和处理信息,能够在各类涉外公司从事外贸销售工作的业务型人才。 二、课程设置 培养目标和人才定位都确定后,关键在于课程设置和教学模式。电子商务专业是涉及计算机、企业经营和管理、物流、法律

学校课改工作制度

吐列毛杜中学课改工作制度 为了进一步深化我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以达到规范我校的办学行为和教师的教学行为,确保教育教学质量稳步提高,现遵照上级推进课改的有关文件精神,结合我校的实际情况,制定出深化推进课改的工作制度。 一、制定切实可行的课改工作计划 为了坚定我校教师深化推进课程改革之步伐,激发工作热情,我校紧紧围绕以下目标制定该项工作计划。 1、提高认识。在教育理念和课程内容与时俱进,不断更新的今天,如不提高教师的认识,就不能跟上新课改的步伐。因此,学校要经常组织教师学习新课标和教育理论。 2、转变观念。教师要努力构建高效课堂。这就要求教师要进一步更新教学观念,提高对有效教学理论的理解与运用,增强推进素质教育的责任感,提高教师的工作理论水平,改善教学行为和管理行为。 3、提高课堂质量。要深化推进课改,就要不断提高课堂质量,要努力构建高效课堂,做到课堂教学的高效率、高效果、高效益,要真正落实课堂中学生的主体地位,要保证学生课堂探究的时间和空间,使课堂成为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平台。 4、优化教学管理。在提高课堂质量的同时,要设法促进教师队伍素质及业务能力和学生学业水平的提高,保证学校持续健康发展。 二、加强课改的过程管理 1、科学统筹、持续推进。深化课改必须要全盘考虑学校方方面面的工作。不能顾此失彼,要划分各项工作环节的主次关系,有机协调,要突出重点,坚持科学统筹、持续推进的策略。 2、切合实际,勇于创新。要根据我校教师与学生的实际情况,结合学校的办学宗旨,孕育一套属于自己推进课改的思想,开创一条高效的课改之路。

3、注重方法,科学研究。要推进课改必须要讲究方法,要努力做到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不盲目实施,要确保课改工作的稳定性。 三、增设推进课改工作的保障措施 (一)考勤制度 学校每次进行新课程改革研讨和培训都要严格考勤制度,对教师参加培训的出勤情况要进行记录,并把教师参加课改培训情况同对教师的评价挂钩,做到培训、考核、使用、待遇相结合。 (二)奖惩制度 为了激发教师深化课改的积极性,鼓励先进,鞭策后进,学校建立课改奖惩制度。凡是在课改活动中表现优秀的教师,在学年度教师考核评比中有被评为“优秀”的优先资格。相反,如在课改活动中有消极懈怠,不思进取的老师,学校将视其影响的程度采取相应的惩罚。严重者,将适当扣除该教师的阶段绩效工资。学校课改领导小组还会把在历次课改活动中表现好的与不好的教师名单进行公布,接受全校师生的监督。 四、做好校本教研工作 深化推进课程改革,就要时时做好校本教研。要坚持“培训、教研、课改相结合,实行研训一体”的方针,坚持集中培训与个人培训相结合。 (一)集中培训 以专题讲座、课题研究、观摩听课的方式进行: 1、对课改理论和工作进行专题讲座和经验交流。 2、课题研究的内容、方法与如何解决困惑的深入剖析。 3、教师共同听课,共同评课,评优点,找不足,觅改进措施。 (二)个人培训 实行教师“走出去”的方法,让教师到外地学习先进的教学经验,提高业务能力;鼓励教师参与网络学习与培训,通过网上交流拓宽自己的知识面,提高自己的技能,为我校的课改工作服务。

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课程改革教学效果

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机械设计与实践》课程改革教学效果 —学生调查问卷 班级:姓名: 1、你对《机械设计与实践》的兴趣和学习过程是否具有趣味 □十分感兴趣□有点兴趣□一般□没有兴趣 □很有趣味性□比较有趣□一般□乏味 2、学习过程是否比较轻松和学习任务是否具有难度(与传统的学习模式相比) 学习过程轻松:□是□差不多□否 学习任务的难度:□是□差不多□否 3、学习过程中合作的情况和专业知识学习效果情况 解决问题方式:□全体组员都热烈讨论,积极合作地完成任务 □大家会尽力完成任务,有个别同学不愿意参与 □场面冷淡,大家都互相推卸任务完成的责任 专业知识学习效果:□扎实地掌握知识□学到很多知识 □有一点提高□没有学到知识 4、工学结合教材中教学项目设计情况(多选) 5、你觉得“机械设计与实践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的教学模式与普通的教学模式相比, 有什么区别? (如果你的高中同学在其他职业技术学校学习, 你可以去了解比较一下)(可多选) 6、行动导向教学的采用情况(项目导向性教学)和学业评价模式转变情况(学生学业成果不但有终结性评价而且体现学习过程性评价,评价主体不再只是任课老师)行动导向教学的采用情况□是□否□不知道 学业评价模式转变情况□是□否□不知道

7、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教学模式的每个教学项目实施程序:明确任务/获取信息→制定计划→决策→实施计划→检查控制→评定反馈 教学实施是否符合规范□是□否□不知道 8、你认为《机械设计与实践》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主要培养学生哪些能力?(可多选) 9、你认为《机械设计与实践》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教学是(可多选) 10、你认为《机械设计与实践》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突出了职业教育哪些特点(可多选)

中等职业学校国际商务专业课程设置

中等职业学校 国际商务专业课程设置 一、招生对象与学制 本专业招收初中毕业生或具有同等学力者,学制3年。 二、培养目标与业务范围 (一) 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具有综合职业能力、从事国际商品贸易和服务贸易工作的高素质劳动者和中初级专门人才。 (二) 业务范围 本专业毕业生主要面向具有国际商务活动的外经贸企业、三资企业、驻华外国商社、中外金融保险机构、涉外宾馆饭店等企事业单位,从事外贸销售、外贸制单、进出口货物报关、涉外商务代理、货运代理、船务代理、涉外商务咨询、商务文秘和其他涉外商贸服务工作。 三、知识结构、能力结构及要求 1. 了解国际商务工作的基本政策、法律法规和国际惯例。 2. 了解国际商务中进出口业务的基本环节和具体运作,包括组织货源、签订合同、报关报验、安排运输、制单结算等。 3. 具有较扎实的外语基础,能较好地用外语进行商务洽谈,能熟练地处理商务函电、合同和单证。 4. 具有国际汇兑的基本知识和经济核算的基本技能。 5. 初步具有公关能力。 6. 具有中英文录入技能。 7. 具有利用计算机网络获取国际商务信息及处理相关业务的能力。 四、课程设置及教学要求 (一) 文化基础课程 1. 德育

(1) 职业道德与职业指导(36学时) 本课程是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必修的一门德育课程,旨在对学生进行职业道德教育与职业指导。其任务是:使学生了解职业、职业素质、职业道德、职业个性、职业选择、职业理想的基本知识与要求,树立正确的职业理想;掌握职业道德基本规范,以及职业道德行为养成的途径,陶冶高尚的职业道德情操;形成依法就业、竞争上岗等符合时代要求的观念;学会依据社会发展、职业需求和个人特点进行职业生涯设计的方法;增强提高自身全面素质、自主择业、立业创业的自觉性。 (2) 法律基础知识(36学时) 本课程是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必修的一门德育课程,旨在对学生进行法律基础知识教育。其任务是:使学生了解宪法、行政法、民法、经济法、刑法、诉讼法中与学生关系密切的有关法律基本知识,初步做到知法、懂法,增强法律意识,树立法制观念,提高辨别是非的能力;指导学生提高对有关法律问题的理解能力,对是与非的分析判断能力,以及依法律己、依法做事、依法维护权益、依法同违法行为作斗争的实践能力,成为具有较高法律素质的公民。 (3) 经济与政治基础知识(64学时) 本课程是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必修的一门德育课程。其任务是:根据马克思主义经济和政治学说的基本观点,以邓小平理论为指导,对学生进行经济和政治基础知识的教育。引导学生正确分析常见的社会经济、政治现象,提高参与社会经济、政治活动的能力,为在今后的职业活动中,积极投身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积极参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打下基础。 (4) 哲学基础知识(48学时) 本课程是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必修的一门德育课程,旨在对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哲学知识及基本观点的教育。其任务是:通过课堂教学和社会实践等多种方式,使学生了解和掌握与社会实践、人生实践和职业实践密切相关的哲学基本知识;引导学生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立场、观点、方法观察和分析最常见的社会生活现象;初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为将来从事社会实践打下基础。 2. 语文(280学时) 在初中语文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强现代文和文言文阅读训练,提高学生阅读现代文和浅易文言文的能力;加强文学作品阅读教学,培养学生欣赏文学作品的能力;加强写作和口语交际训练,提高学生应用文写作能力和日常口语交际水平。通过课内外的教学活动,使学生进一步巩固和扩展必需的语文基础知识,养成自学和运用语文的良好习惯,接受优秀文化熏陶,形成高尚的审美情趣。 3. 数学(280学时) 在初中数学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数学的基础知识。必学与限定选学内容:集合与逻辑用语、不等式、函数、指数函数与对数函数、任意角的三角函数、数列与数列极限、向量、复数、解析几何、立体几何、排列与组合、概率与统计初步。选学内容:极限与导数、导数的应用、积分及其应用、统计。通过教学,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培养学生的基本运算、基本计算工具使用、空间想像、数形结合、思维和简单实际应用等能力,为学习专业课打下基础。 4. 英语(272学时) 在初中英语的基础上,巩固、扩展学生的基础词汇和基础语法;培养学生听、说、读、写

中职学校 电子商务课程标准

电子商务课程标准 职业技术教育中心 二〇一二年九月

电子商务课程标准 【课程名称】:电子商务 【课程性质】:专业基础课 【总学时】:64 【理论学时】:48 【实践学时】:16 【先行课程】:计算机应用基础 【教材】:电子商务基础与实务,杜进主编,中国建材工业出版社 一、课程的性质与任务 (一)本课程的性质 《电子商务》是财经管理类专业开设的一门重要的专业课。这是一门理论性、应用性较强的课程,它主要为培养适应现代社会生活,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具有大专水平的应用型经济管理人才服务的。通过本课程学习,学生可以掌握电子商务的基本原理,并能运用所学的电子商务操作技术,解决有关的具体问题。 (二)本课程的任务 使学生在了解网络技术、Internet技术的基础上,更进一步了解网络技术的应用领域——电子商务的概念、理论、实践、应用等。使学生具备电子商务的基础知识和实践应用的基本能力,为考生从事企业的电子商务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课程的基本要求 (1)掌握电子商务的基本概念; (2)了解电子商务的技术基础及电子商务在企业中的作用; (3)学会电子交易中的安全知识及防范措施; (4)学会网上支付应用; (5)掌握电子商务交易的常见模式及学会网上开店; (6)了解电子商务环境下的物流及认识网络营销; (7)了解电子商务相关的法律法规。 三、课程内容

(一)课程主要内容:本课程共八个模块。 模块一认识电子商务(6课时) 【教学目的与要求】 (1)了解电子商务岗位的要求和应该具备的基本技能;(2)理解电子商务的概念; (3)掌握电子商务的分类; (4)了解我国电子商务发展的现状和趋势; (5)能够分析企业开展电子商务的模式。 【教学内容】 任务一了解电子商务职业 任务二认知电子商务 任务三电子商务的发展现状及趋势。 【教学重点】 (1)电子商务的概念; (2)电子商务的分类; 【教学难点】 (1)电子商务的概念。 模块二电子商务中的信息基础(6课时) 【教学目的与要求】 (1)理解计算机网络的基础知识; (2)了解互联网相关知识; (3)掌握电子商务中网络、数据库等技术的应用;【教学内容】 任务一网络信息技术基础 任务二互联网上的各类应用。 【教学重点】 (1)网络信息技术基础; (2)互联网上的各类应用。 【教学难点】 (1)互联网上的各类应用。

新课程改革实施方案

新课程改革实施方 案

新课程改革实施方案 按照国家教育部和省教育厅的规划要求,我省将从今年秋季起,全面实施普通高中新课程。为保证我校普通高中新课程实施工作的顺利进行,按照教育部和省教育厅、市教育局有关文件精神要求,现结合学校的实际,制定《新课程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认真落实《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精神、教育部《关于印发《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和语文等十五个学科课程标准(实验)的通知》精神和《河北省普通高中新课程方案(实验)》,立足我校实际,大力推进教育创新,努力构建特色鲜明、充满活力的高中新课程体系,以全面提高素质教育水平,实现我校教育教学质量的跨越式发展,为培养和造就适应21世纪优秀人才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新课程实施基本目标和任务 (一)树立新的教育教学理念 在实施的过程中,促进全体教职工努力学习新课程理论,认真研究新课标和新教材,并在实践中加强教学研究,树立新的课程理念,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二)探索高中新课程管理制度

大力开展以校为本的教育教学研究,推进基于模块的课堂教学改革和教学方式转变。加强教学管理的研究,构建与新课程实施相适应的学生选课指导制度和学分制教学管理制度。 (三)探索新课程评价体系 建立符合新课程要求的发展性评价制度和教育教学水平检测体系;推进学生学业成绩与成长记录相结合的综合评价方式,充分发挥评价导向功能,促进学生健康发展和教师业务水平的不断提高。 (四)构建校本培训机制 按照“先培训,后上岗;不培训,不上岗”的原则,做好新课程实验的师资培训工作。认真组织教师学习《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和各科“课程标准”,提供各种机会让教师参与国家、省、市组织的新课程培训,掌握高中课程改革的新理念及《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的基本特点,掌握相关学科“课程标准”的课程目标及必修、选修模块的基本内容、教学实施的基本原则等。同时推进校本培训,实施以课例为载体,以问题为中心,以研讨为主要形式的培训活动,引导教师从教学中学习,在反思中进步。 (五)建立和不断完善校本管理制度 经过课程改革实验,促进学校教育教学改革的进一步深化,逐步建立适应新课程要求和本校实际的管理体系,开发多样化的

基于新课改下机电专业课程体系改革的价值取向

基于新课改下机电专业课程体系改革的价值取向 江苏省高邮市菱塘民族中等专业学校朱根东 摘要:机电专业课程改革其实质是要打破陈旧的教学模式,建立一个以能力为本位,以就业为导向,避开以往以“应试教育为主导”的新型教学模式。 关键词:新课改机电专业课程改革价值取向 一、序言 日益发展的中等职业技术教育的现实要求和现时制造业的信息化过程对新型技能型人才在质的需求方面越发凸显。作为中等职业学校,其机电类专业能否适应市场经济对培养新型技能型人才的需要,是决定学校教育成败的关键。所以对现有的教学模式进行改革,构建新的课程体系势在必行。 二、课程体系改革中的目标和原则 我们课程改革的最终目的就是要培养具有新型技能型人才,其内涵主要表现在: (1)掌握基本理论。即具备一定的理论基础和较为广泛的机械与电气专业及计算机应用的基础知识。 (2)具备相应技能。即具有专业化的实际操作水平及广泛参与工程实践的能力。 (3)适应市场竞争。始终保持对科技发展及工程实践深化的观察能力及分析能力,不断进行实践、理论、再实践的认识循环,从而不断提升自身的水平以适应现代工业的发展。 市场需求对机电类新型技能型人才提出了理论基础和相关技能方面的要求,它是教学体系建立的依据,市场适用人才是教学体系培养的目标,市场对适用人才的反馈信息,又成为教学体系改革的方向,在进行课程改革中应注意如下原则: (1)超前的课程开发 职业学校培养人才必须以市场为导向。办教育有教育的规律,无论培养什么样的人才都具有周期性,这就要求课程设置必须对未来经济发展趋势、未来人才市场需求作出准确分析和预测,为超前开发课程提供可靠的依据。 (2)多元的课程设置 现代职业劳动界限的超越和对劳动者知识结构的需求,要求职业教育必须使受教育者具有跨岗位、跨职业的能力。满足这种需求,就要开发多元化课程,如开设必修课、选修课、活动课等。 (3)实践的技能训练 实现能力教育的一个重要支撑点是实践教学,因此,设置课程既要充分体现岗位资格所需要实践的环节、内容,又要体现交叉复合岗位和职业的实践内容、形式,还要体现各种实践的可操作性。如在课程开发方面,我们将机电类专业所必备的钳工基础技能、电工基础技能、安全实习技能单独开列,作为

电子商务课程的实践教学改革探析

第30卷第2期通化师范学院学报Vo.l30 2 2009年2月J OURNAL OF TONGHUA TE AC HERS C OLLEGE Feb.2009 电子商务课程的实践教学改革探析 于江涛,王丽丽 (通化师范学院计算机科学系,吉林通化134002) 摘 要:实践教学在电子商务课程教学中占有重要地位,但高校当前的电子商务实践教学的现状存在诸多问题,该文就电子商务实践教学的相关问题进行了探讨,并提出几点改革建议. 关键词:电子商务;实践教学;创业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7974(2009)02-0077-03 收稿日期:2008-12-10 作者简介:于江涛(1969-),男,硕士,通化师范学院计算机科学系副教授. 电子商务是一门交叉复合型课程,它涵盖了计算机网络技术、国际贸易、工商管理、市场营销等方面的知识.因此,电子商务的教学要求学生既要懂得电子商务技术,又要懂得商务知识,这对学生学习与教师教学都提出了很高的要求.近年来,许多高等院校都在积极地探索电子商务课程的教学改革,但就其现状而言,效果并不理想,其中最突出的问题就是重理论轻实践.学生所学的电子商务知识大多脱离于实际,很难应用于实践.所以,如何突出和强化实践教学环节,将理论与实践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是电子商务课程教学应该探讨和解决的问题. 1 电子商务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 1.1 实验环境无法满足教学需要 由于资金、设备以及学校的发展计划等多方面原因,无法成立专门的电子商务实验室进行实践教学;并且在现有的实验环境中,也缺乏专门的电子商务模拟软件.因此,学生无法在实验环节的学习过程中体会理论教学中所学到的电子商务细节,理论与实践存在很大差距. 1.2 实践学时普遍不足 一般高校的电子商务课程在教学计划安排上实践学时不多,而且所安排的实践课都从属于理论课,基本上属于验证性的实验课,非真正意义上的电子商务实践课.电子商务作为实践性非常强的一门课程,在较短的实践学时内,学生很少有时间按照自己意愿去做实验,只能依据实验教材按部就班地完成,然而能够做好这些的学生也是凤毛麟角,这对于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开发是极为不利的. 1.3 缺乏专业的电子商务师资 目前从事电子商务教学的师资主要是计算机专业或管理专业的教师,在教学上要么侧重技术,要么侧重商务,能将这两方面同时把握得很好的教师并不多.而电子商务是一门跨学科的复合型课程,它需要更为专业的教师.这就要求我们的教师既要学好本学科的专业知识,同时又要加强交叉学科的学习,并具有一定的实践经验. 1.4 综合性实验很难实现 综合性实验的实践过程涉及的知识面非常广,另外由于实验学时的限制,很难在教学时间内较好地完成综合性实验的教学内容,单是其所涉及的知识点要全面解释清楚也是在教学时间内难以完成的.因此,在实践结束后,学生往往对诸多细节不能清楚地掌握.再加之专业师资缺乏,很少有教师能够独自承担综合性实验的教学任务.这些因素的存在都会导致综合性实验难以实现. 1.5 实验课程设计呆板 当前的实验课程设计基本上还是教师规定设计题目给学生,应该说这样做能起到很好的复习巩固的作用;但规定题目也限制了学生自主设计的自由,难以发挥其主观能动性.实际上,学生应该在学会教材实验题目的基础上,自己设计一些实验题目,教师从旁加以指导,这样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与创新性. 1.6 缺乏真正的商务实践 现在的电子商务实践教学还仅仅停留在实验教学阶段,很少与企业合作,让学生在真正的企业平台上设计电子商务实验.然而,就课程而言,电子商务的核心应该是电子技术与商务知识并重,没有主次之分.无论是电子技术还是商务知识,都应该以企业平台为基础,不能只靠书本想当然地讲道理.因此, 77

浅谈中职有机化学课程改革的“加”“减”法

浅谈中职有机化学课程改革的“加”“减”法-中专中职论 文

浅谈中职有机化学课程改革的“加”“减”法 文/张新胜庞芬只 摘要:本文根据专业培养目标,对中职有机化学教学课程体系进行改革,提出构建与中职学校相适应的教学体系,密切校企协作,探索具有中职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 关键词:中职有机化学教学改革 医药产业一直是国家和苏州市规划发展的重点产业。2013年的统计报告显示,医药产业已成为苏州市经济新的增长点和重要的经济支撑。医药产业的蓬勃发展必然带来人才需求的增长。为了与经济建设的发展相适应,同时与苏州市中等职业教育的发展要求相适应,笔者在学院的领导下,在有机化学教学实践中,在课程体系、教材、教学方法等方面做了一些探索和尝试。 一、课程改革起步阶段存在的问题 中职药剂专业的培养目标是,培养掌握药剂专业技术,具有从事医药工程岗位工作的操作能力,能够适应生产、经营、管理一线要求的技能型、操作型初级专业人才。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发现的主要问题有三个。 一是教学内容、教学方式等方面的课程改革工作尚处于起步阶段,理实一体化教学工作还不够成熟,还需要进一步探讨和改进。二是实验、实训条件与生产企业有一定差距,设备类型及先进性均需进一步完善。三是该专业师资不足,专业教师职称结构失衡,青年教师中具备生产实践经验的较少,双师型教师的作用有待进一步发挥。 二、有机化学专业课改措施 从2013年至今,笔者学校对有机化学专业课程设置存在的问题,采取了以下六点改进措施,力求通过课程改革,提高学生整体素质,为社会输送更多的高技能人才。 1.以“够用”为度,增加实用的教学内容,减少不必要的理论知识 笔者学校根据课改“16字方针”(德育为先、因材施教、贴近企业、突出能力),在专业课程大纲、教学目标及专业课校本教材的选用上首先进行改革。专业课程大纲设置充分发挥校企合作委员会的作用,通过广泛调研,使开设的课程能满足企业岗位知识、技能的要求,又使学生具有进一步发展的空间。经过两年的摸索,将有机化学课程内容分为四大块:基础内容,专业相关内容,人文和社会科学相关内容,实验及实践内容。 教材是组织教学的基本依据,没有创新的教材,要实现教学内容的创新会困难重重。传统教材有严重本科化的痕迹,对技校学生来说知识太难、太深,内容太多。学生拿着厚厚的教材一筹莫展,严重影响了学习的兴趣,打击了学生的自信心。在课程改革中,笔者学校对有机化学课程的教学内容以“够用”为度,减少不必要的理论知识,将学习内容更为实用作为目标。在实践中,通过校本教材逐步实现这一目标。校本教材中精简和更新了教学内容,进行了教学内容的优化与整合,按照内容少而精、增加学生自主性的原则,根据课程的特点,在精、新、易懂上做文章。还以实施实验选修和设计为切入点,推动教学改革,完善以技能培养为主线的课程结构。 2.增加实践性课程,减少理论授课时间 实验室对人才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具有重要作用。近年来,笔者学校加大了对专业实验室教学设备的硬件投入,使实验教学条件得到了很大改善。 在教学计划上,增加了实验的时间,加强学生专业技能培训。同时建立开放型

电子商务专业课程设置方案

济南市长清区中等职业专业学校 二0一四年八月二十六日 一、专业名称

电子商务 二、入学要求 初中毕业或相当于初中毕业文化程度 三、学习年限 三年 四、培养目标 培养适应宁波经济社会发展和行业变化的需要,德、智、体全面发展,以完善人格为根基,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行业规范,掌握必需的文化基础知识,具有相应的综合职业能力,适应各行业和各企业有关电子商务发展需要的,能胜任市场营销(网络营销)、仓储物流、客户服务、网站维护、(外贸)单证处理等相关职业岗位群工作的、技能型应用性中初级专门人才。 五、培养规格 本专业所培养的人才应具有以下知识、技能与态度: (一)基本网络工具使用:能够使用至少一种浏览工具,能够使用电子邮件工具。 (二)网页制作:能够运用常用的网页制作工具,能够完成静态网页制作。 (三)基本安全技术:能够有效使用一种防病毒软件,能够及时更新防病毒软件。 (四)网络商务信息搜集及信息发布:能够使用一种网络工具采集信息,能够对网络信息进行初步分类整理;能够利用电子邮件发布商务信息,能够在网站上发布网络广告。 (五)网上单证处理:能够完成简单网上单证处理。 (六)电子支付:能够使用常用的电子支付工具安全完成电子支付。 (七)具有良好的职业素养和应有的商务礼仪知识。 六、职业领域 中职教育的电子商务专业毕业生目前主要专业方向有:市场营销(网络营销)、仓储物流、客户服务、网站维护、(外贸)单证处理等专业方向。

七、课程结构

八、课程设置 (一)德育课程(共180学时) 1、心理健康教育(36学时) 本课程是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学生的一门必修课程,是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工作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方面。主要针对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的思想、学习和生活等方面的心理问题,旨在加强学生的公民道德素质,强化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2、职业指导(18学时) 本课程是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必修的一门德育课程,旨在对学生进行职业道德教育与职业指导。其任务是:使学生了解职业、职业素质、职业道德、职业个性、职业选择、职业理想的基本知识与要求,树立正确的职业理想;掌握职业道德基本规范,以及职业道德行为养成的途径,陶冶高尚的职业道德情操;形成依法就业、竞争上岗等符合时代要求的观念;学会依据社会发展、职业需求和个人特点进行职业生涯设计的方法;增强自主择业、立业创业的自觉性。 3、法律基础(36学时) 本课程是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必修的一门德育课程,旨在对学生进行法律基础知识教育。其主要任务是:使学生了解宪法、行政法、民法、经济法、刑法、诉讼法中与学生关系密切的有关法律基本知识,初步做到知法、懂法,增强法律意识,树立法制观念,提高辨别是非的能力;指导学生提高对有关法律问题的理解能力,对是与非的分析判断能力,以及依法律己、依法做事、依法维护权益、依法同违法行为作斗争的实践能力,成为具有较高法律素质的公民。 4、政治经济基础(36学时) 本课程是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必修的一门德育课程。其任务是:根据马克思主义经济和政治学说的基本观点,以邓小平理论为指导,对学生进行经济和政治基础知识的教育。引导学生正确分析常见的社会经济、政治现象,提高参与社会经济、政治活动的能力,为在今后的职业活动中,积极投身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积极参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打下基础。 5、哲学基础(36学时) 本课程是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必修的一门德育课程,旨在对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哲学知识及基本观点的教育。其任务是:通过课堂教学和社会实践等多种方式,使学生了解和掌握与自己的社会实践、人生实践和职业实践密切相关的哲学基本知识;引导学生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立场、观点、方法观察和分析最常见的社会生活现象;初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为将来从事社会实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