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中国戏曲元素符号在电影中的运用及影响

中国戏曲元素符号在电影中的运用及影响

中国戏曲元素符号在电影中的运用及影响
中国戏曲元素符号在电影中的运用及影响

中国京剧文化元素符号

在电影中的运用和影响

摘要:京剧文化作为我国重要的传统文化,为当代电影的创作在音乐、美

术等方面提供了诸多素材,使电影的艺术特征更加明显。作为国粹,京剧元素不

仅活跃于国内电影里,在国际电影中上也逐渐为人所熟知,并以此为契机使更多

人认识到了中国古老的艺术。尽管如此,包含中国元素的好莱坞电影本质上仍是

宣扬西方个人英雄主义思想为主,是以中国文化外壳包裹下的西方文化为内核。

如何发展京剧也成了重要的问题

关键词:京剧电影好莱坞

Abstract: Peking Opera culture as an important traditional Chinese culture, provided a lot of material in music, art and other aspects for the contemporary film, which makes it more obvious in art. As the quintessence of Chinese culture, Peking Opera is not only active in the domestic film, but also in Hollywood, and take it’s an opportunity to make more people to know China ancient art. Nevertheless, its essence is still to promote western personal heroism, but not Chinese culture. Also, there is an important question is how to develop Peking Opera.

Key words: Peking Opera. Movie. Hollywood.

中国戏曲文化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是一种蕴含极为丰富的文化现象。中国戏曲发源于原始氏族社会在农业劳动后的娱乐,繁荣于12世纪中期到13世纪勾栏瓦舍中的元杂剧,并在明清进入鼎盛时期。而在中国戏曲中最为人熟知的当属京剧,京剧不仅作为一种娱乐大众的手段,同时也为当代电影提供了大量素材,将京剧中的各种元素如音乐、人物脸谱、场景等融入电影创作在现今影坛中屡见不鲜。不仅在国内,近年来一些好莱坞电影中也出现了中国的京剧元素,这让我国的国粹走出本土,登上国际舞台,引起了世界的关注。

一、京剧文化对中国电影的影响

京剧对中国电影的影响最重要的方面首先表现在音乐上,这其中不仅包括了演员表演中的背景音乐,还包括了随着剧情发展,演员在台词上串入与剧情相关或者表现了角色内心情感冲突的京剧唱词。以作家苏童的小说《妻妾成群》改编而成,张艺谋导演于1991年拍摄的电影《大红灯笼高高挂》为例,影片多处出现了以京剧中传统的打击乐为背景音乐的片段,在中国戏曲中,类似的打击乐曲一般作为开始或间奏。根据季节变换,影片被分成了三个段落。每一个季节的更替都用黑画面上的红色汉字来表示,同时配有打击乐的声音。打击乐从影片开始就出现,一直到影片的结尾,中间反复出现,和影片的段落——夏、秋、冬匹配,这种重复使用将影片的声音也分成了段落,和画面形成对照,也成为了影片中的主旋律之一。“就连一些主要场面中的伴奏和章节过渡处的配乐,也全然用的是京剧’武场’,而它们又与整个影片的调子、氛围非常和谐,起到了难以替代的渲染和烘托作用。”○1影片中打击乐曲的不断重复意味着太太们的悲剧性命运在这个封建家庭中一次又一次的被复写。其次,在影片中,多次出现二太太梅珊演唱京剧的片段(或通过录音机表现),其中出现的京剧选段分别为《红娘》、《苏三起解》、《御碑亭》、《桃花村》等。这些剧目的选择并非偶然,都是以戏中人物的命运来揭示被陈家大宅中“点灯”、“灭灯”、“封灯”所禁锢的女人们的命运,突出了结尾处颂莲“戏如人生,人生如戏”的台词。在这部电影中,京剧象征着梅珊,京剧是梅珊的生活,也是她表达自己喜怒哀乐的方式。她的演唱唱出了她的爱,快乐,她唱给老爷听,是为了获得宠幸,保护自己在家中的地位。唱片中的演唱才是梅珊真正的表达,通过唱片中的唱段,她抱怨自己无可选择的命运,但最终留给她的依旧是悲惨的结局。

电影中的布景、服饰、角色妆容都是对于核心思想的诠释以及主题的深化,也为故事的发生提供了背景和一定的前提。在徐克1993年导演的电影《青蛇》中,修炼成人的白蛇与青蛇都是以传统京剧中青衣的扮相出现,在青蛇与白蛇这两个主要角色的妆容上都表现出了眉尾上扬、鬓角加长、头戴行头等特点。在电影中布景也与传统戏曲的布景有着很大程度上的类似,单以屏风、桌椅为摆设。由于京剧表演是虚拟的手段为主的表演艺术,所以京剧的布景就不很真实,因此舞台表演不以模仿现实为前提,而是通过虚拟的手段,通过相对固定的动作与歌唱的模式来表现故事,这部电影在布景上也效仿了京剧布景中这样的特点。该电影是对人性及人类社会进行深刻的审视,既具有后现代的哲学意味,又含有佛家思想的蕴味,是传统戏曲和现代人对于爱情、人生的思考的结合。○2徐克导演以京剧的扮相展现了其独特的审美,也阐述了导演对于一直困扰世人究竟爱情为何物这个问题的思考。同时期由刘镇伟导演执导的香港喜剧电影《东成西就》,在人物的扮相上同样借鉴了京剧中小生、武生、青衣、花旦等京剧行当的装扮来刻画人物,使整个电影的戏剧性和娱乐性更加上升了一个台阶,成为了当年最卖座的电影之一。例如剧中张曼玉扮演的国师以花旦的装扮为原型,张国荣扮演的黄药师以武生形象亮相,梁朝伟饰演的段王爷反串了青衣的角色,而王祖贤饰演的素秋不仅作为青衣扮相的女性角色出现,也在一些片段中反串男性。以武生形象为装扮。

电影的魅力不仅来源于剧本的故事情节是否吸引人,演员的表演功力也是吸引观众的重要因素。同样以《大红灯笼高高挂》为例,何赛飞饰演的三姨太梅珊在影片中作为一个京剧演员,不仅是人物上的设定,她也在戏中三次进行了京剧表演。第一次是老爷在颂莲房中留宿而未被自己请走的第二天清晨,梅珊在大宅屋顶唱了《红娘》中的平四调;第二次是在颂莲和老爷发生口角后,梅珊所在的三院点灯,这里梅珊所唱为《红娘》中的西皮流水;而第三次是在颂莲失宠后处罚丫环雁儿的时候,梅珊在屋顶清唱了《桃花村》的西皮流水。三次表演不同的曲目,何赛飞生动地展现出了梅珊的心情、与颂莲的关系的转变以及她对于自己宿命深深的无力感。“从立意上看,《大红灯笼高高挂》立足于人性的基点,在没有人性的年代寻找人性的光芒。”○3戏中戏的表现手法更能突出人物对于权力、欲望及人性的探索,深化了“宿命”这一主题,表达出导演和原作者对于时代悲

剧的反思和审视。

戏曲是中国独一无二的艺术形式,京剧又是其中的佼佼者,中国电影向戏曲复归、向戏曲借鉴,才能找到和西方好莱坞模式下的影片不同之处,这样不仅能够让其他国家的人们更加了解我们国家的古典艺术,而且能够为我们的电影注入新鲜血液。作为让世界认识中国乃至古老东方的一种艺术形式,京剧元素不仅在国内的电影中屡见不鲜,在西方好莱坞电影工厂中也具有一定影响。

二、京剧文化对好莱坞电影的影响

京剧的内涵并非一成不变,随着时代的发展京剧也在进步,逐渐被更多的现代人接受。近年来,不仅仅是国内电影在创作中运用到了京剧元素,在国际上也有不少电影利用这一元素来进行拍摄,其中不乏票房和口碑双丰收的作品,迪斯尼电影公司拍摄的动画电影《花木兰》便是其中之一。《花木兰》以在中国广为流传的北朝乐府民歌《木兰诗》为原型,讲述了花木兰为了避免年迈的父亲入伍,毅然决定男扮女装替父从军,在经历了许多困难之后顺利地击退了匈奴大军,也和将军李翔终成眷属。在这部电影中,人物造型、动作及背景音乐方面都具有非常浓郁的中国特色,包含许多京剧中的元素。主要人物在造型上具有眼睛细长、眼角上挑等京剧人物“俊扮”的特点,“俊扮”一般都要吊眼睛,用带子吊起,把眉梢、眼梢向上吊起以表现剧中人物面貌的端正、俊秀。影片中木须这一角色则是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对于龙图腾的崇拜,在木须登场的时候木家的祖先们也是以京剧的唱腔来表现对于花木兰和花氏家族的担心。但是,在这部电影并不是以表现花木兰的忠、孝、义的优秀品质为核心,而是表现了女权主义精神和美国文化中的“超级英雄”思想。电影中的花木兰勇于突破传统意识框架束缚,努力地挑战自我、抗击外来压力,勇于实现自我价值,这样的花木兰固然值得人学习,却弱化了故事原型中花木兰最重要的品质——忠孝。无论题材来自东方还是西方,美国电影都以中国文化元素作为电影叙事的工具,传播个人主义和英雄主义的美国文化内核。○4影片中木兰一出场就穿着吊带背心和齐膝短裤,与保守的中国形象相去甚远。虽然影片注意到龙对于中国的特殊意义,但却把中国龙设计成无厘头的木须,一只尽可能在搞笑的滑稽动物。花家的祠堂里不但供奉着女性祖先,而且设在一个开放的亭子内,不但谁都可以进,甚至连一只狗都能在里面捣乱。祖先在祠堂议事的格局俨然就是西方的圆桌会议。每个人都在喋喋不休,

现场显得混乱不堪,一个家族会议失去了它应有的凝重、严肃。这一切都表明,美国以中国作为镜子,但是他们想看的不是中国人而是美国人,透过镜子,他们想看的不是真正的中国样子,而是他们想象中的中国形象。他们想象中国只是为了把自己放置于更广阔的视野当中,以多元性来包装自己、审视自己,最终向全世界传达自己的思想。这样其实是以“中国壳”来掩盖其本质上的“美国魂”。这部电影表现出来的并不是实质意义上的中国,而是创作者想象中的中国,是对中国文化的误读,甚至可以说这是在利用一些京剧等传统文化元素符号来打开中国电影市场的大门。

在本质上,好莱坞模式下的电影仍然是以西方文化为绝对主导的商业产品。出现上述现象的原因主要有两点,第一,东西方的传统文化不同,观念不同,这让东西方人们的思维方式、生活习惯都产生了较大的差异,因此在观看电影的过程中对剧中人物的思考也不同,为了迎合本国的观众,好莱坞需要创作出更符合本国文化的剧情;第二,好莱坞模式下的电影是将获得经济效益放在第一位的,要想获得更多的经济效益就必须迎合观众的口味,使观众愿意掏钱走进电影院,因此这样的电影比起经济效应,文化内涵是放在第二位的。但不可否认的是,进入二十一世纪后,越来越多的好莱坞电影在创作中开始融入中国元素,从早些年的《功夫熊猫》、《木乃伊3:龙帝之墓》、《2012》一直到今年的《环太平洋》,中国元素已经不仅仅是西方电影中无足轻重的配角,而是逐渐成为了一种大的趋势进入国际影坛。

三、京剧文化的现状及日后的发展方向

京剧作为中国传统的文化艺术表现形式,从上上个世纪登上巅峰到如今的几十年间走向衰落,其中的原因有许多。现如今京剧文化不仅仅被国内所重视,国际上的关注也逐渐增多,因此如何将京剧发展下去成了首要的问题和任务。

首先,当代社会快节奏的信息化标志着快餐时代的到来,特别是在城市里,许多传统的文化及仪式都被简化,一些简单又传统的事物逐渐消失在光怪陆离的城市中,京剧悠长的声线、抑扬顿挫的配乐、演员们柔和的舞台动作都与现代都市的“快”格格不入,而京剧中唱词的发音、词义、语法都与现代汉语不同,这让许多年轻的观众在表演结束后不知其所云。其次,正如上文所说,进入信息时代后,人们生活娱乐的方式更加多种多样,京剧已经无法满足现代人对于娱乐休

闲的高要求,广播、电影、电视、网络等其他大众传播方式带来了更多的信息以及更多京剧所无法提供给观众的新鲜体验,导致现代人忽视了京剧的内涵。最后,官方提出的的高定位将京剧定义到“国粹”的高度,这个高度是国内其它任何剧种都无法企及的,国际文化交流中作为中国的代表项目、民族文化的图腾,京剧早已脱离了其戏曲单纯的意义,它代表了一种文化一个国家,这让京剧在传播的过程中,一方面拥有了便利的通行证,另一方面也增加了其代表中国文化符号的责任感,使得许多普通观众对其产生仰望感,脱离了原本娱乐大众的功能。以上原因大致概括了京剧在新时代发展困难的现状,那么该如何解决便成了首要的问题。将京剧文化中的各个元素符号化,将其中的元素突出集中到脸谱、戏服、京剧音乐等符号上,并且在电影中展现这些符号,是传播发展京剧文化的一个重要方式。首先,这让人们在观看电影的同时更容易关注到京剧存在,能够获得越高的关注度,就越容易进行传播。其次,这些符号化的京剧文化更容易被观众所理解接受,也更容易对观众产生深刻的印象,使人们在观看电影时对京剧进行思考和回味,有利于人们了解京剧文化。最后,京剧文化的符号化,可以为当今的电影市场注入新的风气,丰富电影的内涵,提供新的素材和拍摄手法。

京剧作为一种古老的文化,绵延传承了几百年,经过前辈的辛勤劳动,形成了一个博大精深的艺术表演体系,至今依然生机勃勃,以鲜明的艺术特色争艳于世界民族文化之林。世上一切事物都要与时俱进,不断发展,将京剧融入到电影的创作中,能让国人乃至世界更加容易地关注到这门古老艺术,在此也希望京剧能够在国际舞台上大放异彩,帮助弘扬我国的传统文化。

[参考文献]

[1]刘连群.《大红灯笼高高挂》与京剧.《中国戏剧》1993年01期.33页

[2]王玥.人生如此,浮生如斯——评电影《青蛇》重复叙事背后的深层内涵.《大众文艺》2009年15期.

[3]马波.宿命与抗争——从音乐角度看大红灯笼高高挂.《西安音乐学院学报》.2011年02期.78页

[4]李骐.中美电影对中国文化元素运用的比较分析.《电影评介》.2009年16期.12页

电影知识问答选择题

电影知识竞赛 单项选择题: 1.中国电影历史上第一部电影是: A、《定军山》 B、《歌女红牡丹》 C、《渔光曲》 D、《新儿女英雄传》 2.中国第一部获得国际奖的电影是: A、《神女》 B、《歌女红牡丹》 C、《渔光曲》 D、《生死恨》 3.有一部根据同名小说《飘》改编的电影,那请问这部影片的名称是: A、《罗马假日》 B、《乱世佳人》 C、《魂断蓝桥》 D、《窈窕淑女》 4.是谁第一次将中国功夫引入好莱坞? A﹑李连杰B﹑甄子丹C﹑李小龙D﹑成龙 5.著名导演李安凭借下列哪部电影获得奥斯卡最佳导演奖? A 、《色戒》 B 、《断背山》 C 、《卧虎藏龙》 D 、《喜宴》 6.电影《无间道》是在哪里拍摄的? A、中国大陆 B、香港 C、好莱坞 D、台湾 7.中国经典电影《一个都不能少》的导演是哪位? A﹑李爽B、韦家辉C、张艺谋D、陈力 8.请问下列哪个是张国荣的电影作品? A、《重庆森林》 B、《霸王别姬》 C、《东邪西毒》 D、《花样年华》 9.电影《十月围城》中的故事发生的地点是在哪里? A、广州 B、北京 C、日本 D、香港 10.《分手合约》的主题曲《相爱有时》是谁唱的?

A﹑莫文蔚B﹑郭静C﹑尚雯婕D﹑陈慧娴 12,以下哪部不是约翰尼·德普主演的电影? A、查理与巧克力工厂 B、加勒比海盗 C、天堂电影院 D、剪刀手爱德华 13.电影《国王的演讲》的影片中,一直妨碍国王顺利发表演讲的原因是什么? A、他哥哥的势力阻挡 B、自身患有口吃 C、人民的声讨 D、聋哑 14.中国第一次电影放映的地方是在哪里? A上海B北京C香港D台湾 15.欧洲三大电影节不包括下列哪一个? A、威尼斯电影节 B、瑞典电影节C 、柏林国际电影节D戛纳电影节 16.她是一位著名影星,人称“谋女郎”,代表作是《卧虎藏龙》,请问这位女明星是谁? A﹑巩俐B﹑舒淇C﹑范冰冰D﹑章子怡 17.首位在戛纳电影节封后的华人女演员是: A、章子怡 B、杨紫琼 C、巩俐D张曼玉 18.《致我们即将逝去的青春》这部电影的导演是谁? A﹑赵薇B﹑张艺谋C﹑林心如D﹑于仁泰 19.以下哪个不是电影《听风者》的主要演员? A 梁朝伟 B 约瑟夫·高登-莱维特C周迅 D 凯特·温丝莱特 20.电影《枪王之王》影片的结尾出现了一段文字,说明借本片纪念张国荣的一部电影,请问这部电影是: A、《枪王之王》 B、《神枪手》 C、《枪王之战》 D、《枪王》

戏曲电影片100部之094 《血泪恩仇录》(黄梅戏)1991年

戏曲电影片100部之094 《血泪恩仇录》(黄梅戏)1991年 戏曲电影片100部之094《血泪恩仇录》(黄梅戏)1991年转载:老排长剧情根据传统戏《恩仇记》改编。古代江南小镇。卜府丫环菊香陪小姐巧珍到寺庙敬香还愿,遭到一伙歹徒的戏弄,与小姐失散。菊香寻找小姐时,意外与离散10年的情郎施子章相遇,并得知他将赴京赶考,菊香送走情郎又回到卜府。卜小姐那日被劫后,被公子王安邦冒死救下。不几日,王安邦携礼探望患病的卜父,遇雨住在卜小姐的绣楼,王公子对卜小姐十分爱慕,并将定情物金鸳鸯交给小姐。小姐敬慕王公子至诚善良,以身相许,不久便有了身孕。谁料这个王公子外表知书达理,实际却是专门玩弄女性的色狼,被他骗奸至死至疯的美貌女子竟有数人。卜小姐为自己的过失悔恨不已。重病在身的卜父一气之下丧了命。此时的施子章已金榜高中,他接全家和菊香赴京团聚。菊香与卜小姐情谊深长,她扶垂危的卜小姐赴京伸冤,但住店时又遇调戏住店女子的王安邦。王安邦置苦苦哀求的巧珍于不顾,善良柔弱的巧珍惨死在他的脚下。子章不忘恩德,为邓父庆寿,菊香闯寿堂诉说卜家惨死三命的冤情。没想到,王安邦竟是邓老伯之子、施子章的姐夫邓炳如。这时施子章的姐姐向兄弟求情,施子章表示难以私了。深感羞愧的邓父为留一世清白,毅然触柱身亡。菊香看到旋子章在批斩姐夫时犹豫不决,

她甘受责罚深夜击鼓,迫使未婚夫升堂审案。经过一番情感上的痛苦抉择,施子章力斩私情,秉公而断,终于将罪恶昭彰的邓炳如送上了断头台。 https://www.wendangku.net/doc/d56623074.html,/programs/view/BxTDwWhnQUA全剧98:00湖北电影制片厂、长春电影制片厂编剧:谢文礼导演:李俊岩摄影:李俊岩美术:隋壮基副导演:姬鹏根据传统戏《恩仇记》改编血泪恩仇录(1991)演员表杨俊....菊香张辉....施子章余万能....邓炳如梅春景....卜珍阎宗义....邓父才志.... 卜父黄英....老家院《血泪恩仇录》演员介绍张辉,中国电影演员、导演。原名张守田。河北乐亭人。1945年入乐亭县抗日中学。1947年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曾任宣传队员、文工团演员。1951年任中国人民志愿军文工团戏剧队演员。1952年就读于文化部电影局电影学校表演专业。1953年毕业后任北京电影制片厂演员。1955年入长春电影制片厂,历任演员、副导演、导演。曾在《董存瑞》、《战火中的青春》、《冰山上的来客》等影片中饰演角色。执导的故事片有《元帅与士兵》、《不该发生的故事》、《狼犬历险记》等。其中《不该发生的故事》于1984年获第四届中国电影金鸡奖特别奖、第六届电影百花奖最佳故事片奖、文化部1983年优秀故事片二等奖。黄梅戏痴杨俊 https://www.wendangku.net/doc/d56623074.html,/o/2008-10-21/060514604556s.shtml荆楚网消息(湖北日报)杨俊,国家一级演员,全国政协委员,

音乐在中国戏曲中的应用

音乐在戏曲中的运用 人们常说中国戏曲不单只是音乐与戏剧的结合,而同时是一种综合艺术。因为它包含有文学、音乐、表演、美术等各种成分。这每一种成分都有各自的艺术特性,但当它们进入戏曲以后,就又都或直接或间接地与音乐发生了关系。 音乐作为中国戏曲的一个元素也叫戏曲音乐。戏曲音乐是指戏曲里的歌唱与伴奏。音乐在戏曲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音乐艺术有多种形式:有声乐(独唱、重唱、合唱),器乐(独奏、重奏、管弦乐);还有舞蹈音乐、说唱音乐、电影音乐等等。而戏曲音乐与上述这些音乐形式的区别就在于它和戏剧的结合。这种结合,使得戏曲音乐必须体现着、适应着戏剧的要求,否则它就不成其为戏曲音乐,没有存在的意义了。这种结合也使戏曲音乐形成了它特有的结构形式、表现方法与艺术技巧,并且和戏曲艺术的各种表现手段都发生了密切的关系。从这个意义上说,戏曲音乐也是一种戏剧性的音乐。戏曲音乐,无论是它的声乐或器乐,都是作为戏剧性的表现手段而出现的。戏曲舞台上的独唱与音乐会的独唱有所不同。后者是以独唱演员的身分与观众见面的,而前者则必须以剧中人的身分进行表演。如果戏曲音乐不能紧紧围绕戏剧的情节而展开,就会失去它作为戏剧性音乐的特质,再美好的音乐在戏剧中也就会变得毫无意义,不能引人入胜。 戏曲音乐有它特有的一套戏剧化的结构形式与表现方法。例如,我们在戏曲音乐中常见的板式变化(如:慢板、原板、快板等诸种板式的转换),曲牌变化(各种曲牌互相联结成套),声腔变化(如:西皮转为二黄,北曲转为南曲),调式调性的变化(如:正调转为反调,欢音变为苦音),以及音色的变化(各种行当的不同唱法,各种乐器的配置与组合)等等方法,便都是为了上述戏剧性的要求而运用的。 戏曲音乐还有一种特性,就是与戏剧表演直接相结合。虽然,用音乐来配合舞台表演的并不只限于戏曲、话剧,乃至杂技表演也往往配以音乐。但它们仍然不同于戏曲音乐,因为它们并不直接与表演动作相结合。话剧的音乐只是作为一种渲染气氛的辅助手段而用,杂技表演的音乐则只是作为一种衬托出现,它们的表演动作与音乐之间并无必然的联系。但是,由于戏曲表演的特殊形式,使它成为一种音乐化了的戏剧表演,无论是念白、动作,都需要有一定的节奏感或韵律美。比如念白,戏曲的念白无论是韵白或方言土白,除讲究音调的抑扬与节奏的铿锵外,语气、速度,也都很注意音乐性。表演的身段、台步,又十分注重形体的美。在运动时它是一系列优美的舞姿的组合,静止时则具有雕塑式的造型美。这种特点,对音乐与表演两者都提出了要求,要它们直接结合,融为一体。表演动作必须融化在音乐的节奏与气氛之中,而音乐则必须适应表演动作的要求,为之提供这样的条件,足以使表演动作能藉此得到充分的发挥。 另外,戏曲舞台上如何表现环境的真实,使空旷的舞台具有环境的真实感呢?这就又对音乐提出了要求,要它担负起描写环境、渲染气氛的任务。用音乐

好莱坞电影和中国电影中的跨文化现象(一)

好莱坞电影和中国电影中的跨文化现象(一) 自从全球化趋势加剧以后,传媒产业就在日益发达当中,电影产业正在取代传统的文学形式,如小说,成为西方想象东方的载体。很多学者都把学术兴趣转移到电影或者是电影的相关领域当中,并且已经取得了一些学术方面的成果。 一、理论反思 随着高科技媒体的快速发展,电影的格局发生了很大的变化。DVD播放器的各种检索功能为老电影提供了一种新型的观看形式,也对传统的影响提出了新的挑战,传统电影是依赖于胶片来制作幻觉,但是画格本身却是精致的,这种错觉的呈现是传统电影的表现形式。也就是说,电影能够做到挽留演员的生命表象,胶片可以使得静止的瞬间复活。白话现代主义是从经济、技术上大众文化的对应产物,白话是一种社会性的话语形式,是个人的表达形式,在公共场所能够被他人认同,它与方言不同,可以在很大范围内得到应用和流通。白话现代主义可以分析在语言上有很多差异的电影,不同的电影和不同的现代经验可以补充现代主义白话理论,使白话主义更加系统化、精细化。20世纪二三十年代的电影涉及了很多现代性的问题,如失业、贫困、犯罪、危机以及性别等。这些经验在当时的文化当中都有呈现。 二、好莱坞电影的跨文化现象 好莱坞电影当中借鉴中国元素的创造很早就已经存在了。在20世纪初,好莱坞电影就开始刻画华人的形象了,不过很多都是作为陪衬的。中

国形象的典型特征就是唐人街上的长辫子男人、长指甲女人等。好莱坞拍摄了第一步完全以中国为题材的电影《大地》,这部电影当中的故事发生的时间跨度有40年之久,主要展现了一对中国农村夫妻的悲惨命运和他们对中国国土的眷恋之情。这部电影的音乐都是采用的中国音乐,它修正了早期电影当中中国人的形象。在70年代,李小龙带着自己的武术进军好莱坞,引起美国观众对中国文化的热爱,这是中美电影文化进行交流的一次小成就。 在70年代以后,由于互联网对电影的冲击,好莱坞电影在美国国内市场逐渐萎缩,每年只有十分之一的电影可以赢利。在1952年,美国电影从国外获得的收入占总收入的42%,在70年代这一比例升到55%,自从90年代开始,美国电影在欧盟电影市场当中有70%的份额。 由于全球化,好莱坞电影在主体以及拍摄方法等方面产生了变化。贝纳尔多?贝托鲁奇导演于1988年导演的电影《末代皇帝》是一部偏西方视角但是制作很精良的传记电影,这部电影获得了第60届奥斯卡的九个奖项。华裔导演王颖于1993年拍摄了电影《喜福会》,这部电影是根据小说家谭恩美的畅销小说改编而成的,这是当时好莱坞主流的电影之一。很多以中国为题材的电影都有争议,但是这些电影的票房方面都很成功,很有开发的潜力。这吸引了很多导演都以中国为题材来拍摄电影,更多地加入中国元素来吸引大众的眼球。随后的很多电影当中都加入了很多中国元素,如《花木兰》《非常人贩》《面纱》《上海正午》《骇客帝国》《上海骑士》《生死格斗》等。在2008年,好莱

中国电影发展简史

中国电影发展简史 早期中国电影(1931年以前) 中国电影事业发端于20世纪初。1905年,北京丰泰照相馆创办人任景丰拍摄了由谭鑫培主演的《定军山》片断,这是中国人自己摄制的第一部影片。1913年,美国人经营的亚细亚影戏公司拍摄了由郑正秋编剧、张石川导演的中国第一部有故事情节的短片《难夫难妻》。1917年上海商务印书馆拍摄时事短片。次年成立活动影戏部,此后拍摄了两部中国最早的长故事片《阎瑞生》和《红粉骷髅》。1922年,张石川与郑正秋、周剑云等组织明星影片公司,1923年完成由郑正秋编剧、张石川导演的《孤儿救祖记》,影片严肃地涉及了当时的社会实际,表现手法具有较浓的生活气息,演技自然、亲切、朴素。与此同时,出现了大中华百合影片公司、神州影片公司、长城画片公司、民新影片公司等一批较具规模的影片公司。邵醉翁兄弟于1925年创办天一影片公司,首先取材于民间故事,拍摄一批古装片,并在上海掀起拍摄古装片的热潮,还以此立足于南洋市场。1925~1927年间,上海先后成立140家中小型电影公司;广州、北平(今北京)、天津等城市亦拍摄影片。1928年明星公司开拍《火烧红莲寺》后又形成一股武侠片热潮。此后的4年间上海各公司拍摄了400多部故事片,其中一大半是“火烧”、“武侠”、“神怪”之类光怪陆离、粗制滥造影片。1928年,民新、大中华百合等影片公司组合成联华影业公司,先后拍摄了《恋爱与义务》、《恒娘》、《桃花泣血记》等片。1930年,明星影片公司和友联影片公司试制成功蜡盘发音有声影片《歌女红牡丹》和《虞美人》。1931年华光片上有声电影公司在日本完成中国第一部片上发音影片《雨过天晴》。到1935年,中国完成了从无声电影到有声电影的过渡。 左翼电影运动(1931~1937) 1930年后,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先后于上海成立了中国左翼作家联盟和中国左翼戏剧家联盟。九一八、一二八事变后,上海的抗日战争爆发,电影界的有识之士深感时代需要反映现实的影片。1932年5月,明星影片公司聘请黄子布(夏衍)、郑君平(郑伯奇)、钱谦吾(阿英)担任编剧顾问,与郑正秋、洪深等一起组成编剧委员会。1933年3月中国共产党的电影小组成立,由夏衍任组长,成员有钱杏邨、司徒慧敏、王尘无和石凌鹤。电影小组的成立推动了明星、艺华、联华等影片公司的电影创作,也影响了天一和其他小公司的电影创作。当年生产了《狂流》、《都会的早晨》、《春蚕》、《姊妹花》、《民族生存》、《三个摩登女性》、《小玩意》等一批优秀影片,左翼电影运动取得辉煌成就。国民党统治当局在开展对中国革命根据地第五次军事“围剿”的同时,加强了对革命文化的“围剿”。针对这种更为尖锐、复杂的形势,左翼电影工作者进行更加隐蔽的斗争,创作出《渔光曲》、《新女性》、《大路》、《神女》、《生之哀歌》、《逃亡》等有影响的片目,与此同时,左翼电影工作者还开辟了新的制片阵地——电通影片公司,拍摄了《桃李劫》、《风云儿女》等优秀影片。这个时期还创作一批优秀电影歌曲,如影片《大路》里的《大路歌》和《开路先锋歌》,《桃李劫》里的《毕业歌》和《风云儿女》里的《义勇军进行曲》等,随着影片的放映,产生了广泛的社会影响。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一二九运动将全国人民爱国运动推向一个新高潮,上海电影界为适应新的形势,建立起电影界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继“国防文学”口号提出后,1936年2月,“国防电影”作为电影创作口号也被提出。1936~1937年7月,上海各电影公司拍摄出一批不同题材样式和内容的国防电影,有《生死同心》、《压岁钱》、《十字街头》、《马路天使》、《迷途的羔羊》、《狼山喋血记》、《壮志凌云》、《青年进行曲》等影片。

中国戏曲——戏剧音乐的特性

作为与戏曲相结合的音乐,中国戏曲音乐与其它形式的音乐艺术的区别,在于它体现着、适应着戏剧性的要求,要为表现戏剧人物、推动情节发展、营造情境氛围服务。它是一种戏剧化了的音乐。这种戏剧音乐有白己特有的结构形式、表现手法、艺术技巧,具有强烈的民族艺术风格。从产乐的角度看,戏曲属于中国人的音乐戏剧。它与西方歌剧及其作曲家个人专业创作的音乐传统有明显的区别。 中国戏曲音乐在本质上属于民间音乐。戏曲音乐的创作,仍然具有民间创作的性质,在很大程度上保留着民间音乐的若干特征。第一,戏曲音乐植根于民间,有深厚的群众基础。它与各地的方语音、各地的民歌及说唱音乐有极为密切的联系。第二,各个剧种的音乐,都不是由某一作曲家个人创作出来的,而是民间行乐长期发展的产物,是世世代代集体创作的成果,凝聚着世代人民的艺术智慧。第三,历史上的戏曲音乐通过口头传唱而不断衍变。由于各人条件不同,方言语音不同,口头传唱的腔调就会发生若干变化。这种可变性,可以使得同一支腔调演变为风格或地域语音不同的腔调;同一剧种中的唱腔,又可形成不同特色的流派。传统的戏曲音乐,便是按照民间音乐的这种衍变方式,不断发展变化。第四,历史上的戏曲音乐创作,演唱(奏)家同时也就是作曲家,演唱(奏)的过程也即作曲过程。换句话说,即作曲的过程与演唱(奏)的过程,两者合而为一。因此,戏曲演唱或演奏中处理唱腔或乐曲的方法与技巧,往往包含着作曲法在内。以上民间性的特点,几乎存在于所有声腔、剧种之中,包括少数民族戏曲剧种。只有昆腔,这惟一的一个,是出自民间而后过魏良辅(生卒年不详)等革新,以文人清曲唱加以规范化了的,由文人、曲家定腔定谱的剧种。但它也不同于西方歌剧及其作曲。在艺人的演唱中,仍然有着一定的灵活性,有着地方化的衍变。 戏曲音乐的另一特征,是它的程式性。戏曲音乐的程式,大到贯串戏剧演出的音乐结构、唱腔体制(唱南北曲的曲牌体或唱乱弹诸调的板腔体)的形式,小到曲牌、板太唱腔、锣鼓点等的结构、技术及其运用,无所不在,非常丰富。任何剧目的唱、念、做、打,都离不开音乐程式的组合与运用。这种创作方式,不是抛开传统,而是在传统表现形式与手段的基础上,实现新的综合、新的创造。程式的运用有一定的法则。不问的声腔、剧种,往往有各自不同的音乐程式。基于音乐的逻辑性,对程式的要求是严格的,但严格规范的程式在具体运用时又可以灵活自由地掌握。在长期的实践中证明了戏曲音乐程式的表现功能,是进行戏曲舞台形象创造的重要手段。中国戏曲音乐团其民间性与程式性而

中国戏曲中的音乐发展

音乐鉴赏 课程名称:音乐鉴赏 学生姓名:黎含青学号:0133016 专业:金融教学班级A03 任课教师:李霜

从中国戏曲来看中国传统音乐发展 无论是乌江自刎挥别霸王的虞姬,还是霓裳羽衣摇摇欲坠的杨贵妃;无论是感叹良辰美景奈何天的杜丽娘,还是无语怨东风的崔莺莺;无论是不疯魔不成活的程蝶衣,还是抗战毅然罢唱八年的梅兰芳,都在以其最直白的语句,向我们传递着情感的真知,表露着戏曲的魅力。即今日戏曲于百姓而言以属于一种小众娱乐,其影响能力正逐日衰退,但不可否认的是它依然傲立于中国传统文化顶端,誉之为“国粹”。戏曲的成功演绎,离不开生旦净末丑等各个角色细腻表演,然而也离不开在台后为其伴奏的各个乐师。 戏曲音乐是戏曲艺术的主要表现手段之一,是中国传统音乐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渗透着中国戏曲艺术的表现体系和艺术手法,又与中国传统音乐各种艺术技法一脉相承。戏曲音乐为戏曲塑造音乐形象、表达人物情感及推动戏剧矛盾的发展和变化起了重要作用。 戏曲音乐主要体现在戏曲声腔、器乐伴奏和韵白三部分。其中,戏曲声腔是塑造人物音乐形象的主要手段,纵观历代戏曲剧种的兴亡盛衰,其根本原因就是取决于它的声腔是否适应发展的时代和变异着的人文环境。器乐伴奏是用于渲染气氛、伴奏声腔。随着时代的发展,戏曲不断推陈出新,在表现新时代、新人物的形象时,器乐伴奏也必须逐步进行革新。可见,戏曲音乐的时代性是很重要的一个课题。 艺术源于生活,并且为表现生活服务。我们说中国戏曲要适应时代,就是说中国戏曲无论在物质的、制度的层面,还是在观念的、意识的层面,都应能够适应当今世界音乐文化发展的需要,同时也要能够充分满足中国人民日益增长的文化生活的需要。 一、从戏曲唱腔发展来看戏曲音乐 戏曲唱腔的发展一般经历了一下几个时期:1、不同音区的出现;北京曲剧《杨乃武与小白菜》,葛毕氏与杨乃武都曾用一曲牌《剪剪花》演唱,由于在男女同调同腔演唱时,男演员感到吃力,又不能降低调高,所以便将唱腔的高音区部分下行移低演唱。2、少数板式到一系列板式;这是因为表现题材的扩大以及为了适应戏剧的规定和人物的思想感情。3、不同剧种和板式之间的吸取;当年名噪一时的京剧老生谭鑫培,在老生唱腔中吸收了旦角的腔调,增强了唱腔的旋律美和表现力。梅兰芳曾说过:“我们戏曲的唱腔,向来不反对吸收的,不吸收,从哪里创造新腔呢?……我听过任何好的,优美的唱腔,就全把它吸收进来,丰富自己的唱腔。” 而到了今天,戏曲的唱腔仍然被很多流行音乐的制作人所利用。如果说陈升《北京一夜》只是戏剧风格的尝试,那他最近的《牡丹亭外》就是更直接的嫁接,而王力宏则在《花田错》中巧妙的将现代流行的R&B与戏曲唱腔结合起来演唱。

早期中国电影

早期中国电影 (1931年以前) 中国电影事业发端于20世纪初。1905年,北京丰泰照相馆创办人任景丰拍摄了由谭鑫培主演的《定军山》片断,这是中国人自己摄制的第一部影片。1913年,美国人经营的亚细亚影戏公司拍摄了由郑正秋编剧、张石川导演的中国第一部有故事情节的短片《难夫难妻》。1917年上海商务印书馆拍摄时事短片。次年成立活动影戏部,此后拍摄了两部中国最早的长故事片《阎瑞生》和《红粉骷髅》。1922年,张石川与郑正秋、周剑云等组织明星影片公司,1923年完成由郑正秋编剧、张石川导演的《孤儿救祖记》,影片严肃地涉及了当时的社会实际,表现手法具有较浓的生活气息,演技自然、亲切、朴素。与此同时,出现了大中华百合影片公司、神州影片公司、长城画片公司、民新影片公司等一批较具规模的影片公司。邵醉翁兄弟于1925年创办天一影片公司,首先取材于民间故事,拍摄一批古装片,并在上海掀起拍摄古装片的热潮,还以此立足于南洋市场。1925~1927年间,上海先后成立140家中小型电影公司;广州、北平(今北京)、天津等城市亦拍摄影片。1928年明星公司开拍《火烧红莲寺》后又形成一股武侠片热潮。此后的4年间上海各公司拍摄了400多部故事片,其中一大半是“火烧”、“武侠”、“神怪”之类光怪陆离、粗制滥造影片。1928年,民新、大中华百合等影片公司组合成联华影业公司,先后拍摄了《恋爱与义务》、《恒娘》、《桃花泣血记》等片。1930年,明星影片公司和友联影片公司试制成功蜡盘发音有声影片《歌女红牡丹》和《虞美人》。1931年华光片上有声电影公司在日本完成中国第一部片上发音影片《雨过天晴》。到1935年,中国完成了从无声电影到有声电影的过渡。 左翼电影运动 (1931~1937) 1930年后,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先后于上海成立了中国左翼作家联盟和中国左翼戏剧家联盟。九一八、一二八事变后,上海的抗日战争爆发,电影界的有识之士深感时代需要反映现实的影片。1932年5月,明星影片公司聘请黄子布(夏衍)、郑君平(郑伯奇)、钱谦吾(阿英)担任编剧顾问,与郑正秋、洪深等一起组成编剧委员会。1933年3月中国共产党的电影小组成立,由夏衍任组长,成员有钱杏邨、司徒慧敏、王尘无和石凌鹤。电影小组的成立推动了明星、艺华、联华等影片公司的电影创作,也影响了天一和其他小公司的电影创作。当年生产了《狂流》、《都会的早晨》、《春蚕》、《姊妹花》、《民族生存》、《三个摩登女性》、《小玩意》等一批优秀影片,左翼电影运动取得辉煌成就。国民党统治当局在开展对中国革命根据地第五次军事“围剿”的同时,加强了对革命文化的“围剿”。针对这种更为尖锐、复杂的形势,左翼电影工作者进行更加隐蔽的斗争,创作出《渔光曲》、《新女性》、《大路》、《神女》、《生之哀歌》、《逃亡》等有影响的片目,与此同时,左翼电影工作者还开辟了新的制片阵地——电通影片公司,拍摄了《桃李劫》、《风云儿女》等优秀影片。这个时期还创作一批优秀电影歌曲,如影片《大路》里的《大路歌》和《开路先锋歌》,《桃李劫》里的《毕业歌》和《风云儿女》里的《义勇军进行曲》等,随着影片的放映,产生了广泛的社会影响。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一二九运动将全国人民爱国运动推向一个新高潮,上海电影界为适应新的形势,建立起电影界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继“国防文学”口号提出后,1936年2月,“国防电影”作为电影创作口号也被提出。1936~1937年7月,上海各电影公司拍摄出一批不同题材样式和内容的国防电影,有《生死同心》、《压岁钱》、

关于中国电影的100个第一

1.xx第一次放映电影是在 1896年8月11日,地点上海徐园“又一村”。 2.第一位放映电影的xx人是xxxx。 3.中国拍摄的第一部电影是《定军山》,1905年由北京丰泰照相馆摄制。 4.中国第一家正式电影院是由西班牙人雷玛斯1908年在上海建造的“虹口大戏院”。 5.中国第一个影片公司是1909年成立的亚细亚影片公司。 6.中国第一部故事片是1913年,由亚细亚影片公司出品、郑正秋编导的《难夫难妻》。 7.中国第一部运往海外放映的影片是《庄子试妻》(1913年)。 8.中国第一位女电影演员是严姗姗,她在《庄子试妻》中饰使女。 9.xx电影史上第一位导演是xx。 10.中国第一部风光片是19年商务印书馆活动影戏部摄制的《西湖风景》。 11.第一个由中国人投资建设的电影制片机构是1917年在上海设立的商务印书馆活动影戏部。 12.中国第一部长故事片是1920年由中国影戏研究社出品的《阎瑞生》。 13.中国第一种电影刊物是1920年在上海出版的《影戏杂志》,陆洁、顾肯夫主办。 14.中国第一个电影学校是1922年明星影片公司创办的“明星影戏学校”。 15.中国第一次运用特技摄影的影片是《清虚梦》(1922年,商务印书馆摄制)。 16.中国第一部在艺术上较为成熟和完整的故事片是1923年明星影片公司出品的故事片《孤儿救祖记》。

17.中国第一本电影理论专著是《影戏学》(1924年由徐卓呆译著)。 18.中国第一部童话片是1925年民新公司出品的《飞行鞋》。 19.中国第一次公映美国有声电影《飞行将军》是1929年在夏令配克影戏院(今上海新华电影院)。 20.中国第一部正式发表的电影剧本是《申屠氏》,洪琛1925年创作。 21.中国电影史上第一位女电影编剧是濮舜卿,1925年创作《爱神的玩偶》。 22.中国电影史上第一位女电影导演是谢采真,1925年自导自演《孤雏悲声》。 23.中国第一部系列影片是1928年明星影片公司出品的《火烧红莲寺》(18集)。 24.中国第一部动画片是万氏兄弟于1926年制作的《大闹画室》。 25.中国第一支电影歌曲是《野草闲花》(1930年)中的“寻兄词”(孙瑜词,孙成壁曲)。 26.中国电影史上第一个被选为电影皇后的影星是蝴蝶。 27.中国第一部蜡盘发音的有声片是《歌女红牡丹》(1931年);第一部片上发音的有声片是《歌场春色》(1931年);第一部配音歌 唱的有声片是《野草闲花》(1930年);第一部正规有声片是1934年应云卫导演的《桃李劫》。 28.中国第一部部分彩色影片是《啼笑因缘》(1932年)。 29.中国第一部在片上发音的电影音乐是《母性之光》(1932年联华影业公司出品,田汉编剧,聂耳作曲)。 30.中国第一部有声戏曲纪录片是天一公司录音的《四郎探母》(1933年)。

论迪斯尼动画中的中国元素

论迪斯尼动画中的中国元素 摘要: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使得各国荧屏上频繁出现中国民族文化的影子。近年 来,动漫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喜爱,而随着中国动漫元素在世界范围内的走红,作为美国动漫产业巨头的迪斯尼,也把目光投到了中国。从几年选用中国民间盛传的花木兰的故事成功的制作了一部浓郁中国元素的动画《花木兰》到去年红遍中国,热达全球的《功夫熊猫》,迪斯尼的几次以中国文化被背景的动漫尝试,几乎都获得了成功。 关键词:迪斯尼,动画,中国元素 中国题材,中国故事被外国引用其实并不是迪斯尼的专利,如红极日本一时的《铁臂阿童木》。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迪斯尼绝不会忽略历史永久,颇具深度的中国文化。于是几年前,他们第一次涉足了中国题材的动画片,把盛传于中国民间的木兰辞改编成一部兼具中西韵味的动画片《花木兰》,获得了全球3亿美元的票房佳绩。而迪士尼的《长发公主》则被称为一个外国童话中国元素多多的动画。去年,迪斯尼巧妙构思出一部由几个典型中国动物形象演绎的动漫《功夫熊猫》,更是一举夺下金球奖和奥斯卡最佳动画提名。可以说,中国元素的成功运用,是这几部迪斯尼动画的点睛之笔。 1.从《花木兰》看中国元素 迪斯尼动画中最具中国风的影片之一便是《花木兰》,但完全由现代美国式精神理念构成影片核心,讲述主人公花木兰勇于突破传统意识框架束缚,追求个性释放,努力挑战自身,抗击社会及外来压力,实现自我价值的故事。该片巧妙的将现实的内在立意,与富于神秘色彩的东方经典传说相结合,获得不同文化、不同年龄观众群体的普遍接受,在全球范围获得巨大成功。 1.1 整体风格 与迪斯尼常见动画风格不同,该片整体风格借鉴了中国画的一些技法,虚实结合,工笔水墨结合,意境悠远,颇富东方韵味。片中同时还将这种虚实画法与镜头散焦原理结合,从而避开了水墨动画不易和三维写实动画相融的矛盾,达到了写意与写实的协调平衡。 1.2剧情结构 依照悉德‐菲尔德的剧情结构法,从开始到木兰离家为第一幕建置部分,该部分包括:介绍主要人物:以木兰见媒婆体现角色性格和状态。提出戏剧性前提:征兵。戏剧性情景:社会对女人的要求与木兰自我观念的冲突。 1.3角色设计 按美式动画惯例为主角配备了多话、滑稽、多动的配角——龙,是中国的一个重要代表元素。 片中正面角色的马,借鉴了中国汉唐时期的马匹艺术造型风格,写意神骏,是该片一亮点。 1.4总结 单眼皮、瓜子脸的一个女孩儿坐在溪边,看着自己的水中倒影。这是个处在青春期

电影类问题知识竞答-活动问答竞赛

电影类知识竞答 第一组 1、中国电影历史上第一部电影是:(A) A、《定军山》 B、《歌女红牡丹》 C、《渔光曲》 2、中国第一部的有声电影是 A、《马路天使》 B、《歌女红牡丹》 C、《新儿女英雄传》 3、中国第一部获得国际奖的电影是: A、《神女》 B、《歌女红牡丹》 C、《渔光曲》 4、导演李安凭借下列哪部电影获得奥斯卡最佳导演奖 A 、《色戒》B、《断背山》 C 、《卧虎藏龙》 5、第三十届(2011)香港金像奖最佳电影是: A、《打擂台》 B、《志明与春娇》 C、《狄仁杰之通天帝国》 6、首位在戛纳电影节封后的华人女演员是: A、章子怡 B、杨紫琼 C、巩俐 D、张曼玉 7、谁提出“长镜头”理论: A 、施拉德 B 、安德鲁巴赞 C 、安德烈塔可夫斯基 8、宫崎骏,是日本动画界的一个传奇,是第一位将动画上升到人文高度的思想者。他的作品《千与千寻》中,影片最后,在千寻的帮助下,白龙找回了自己的名字。他的名字是: A、琥珀川 B、荻野千寻 C、小白 9、系列电影《加勒比海盗》是哪间电影公司的作品 A、梦工厂 B、华纳 C、迪士尼 D、好莱坞 10、下列不属于梁朝伟的电影作品是:

A、《花样年华》 B、《重庆森林》 C、《旺角卡门》 11、意大利著名电影《海上钢琴师》中,钢琴师的结局是 A、离开了船,到岸上生活 B、在船上开了个人演奏会 C、与船一起沉落大海 12、《让子弹飞》中姜文扮演的麻匪的面具是几筒 A、7 B、8 C、9 13、在电影《肖申克的救赎》中,主人公安迪在入狱前是什么职业 A、银行家 B、会计师 C、律师 14、影片《十月围城》,故事发生的地点在 A、广州 B、北京 C、香港 15、梦工厂的标志中有SKG字样,它分别代表着其三位创始人,其中S代表 A、史蒂文·斯皮尔伯格 B、杰弗瑞?卡森伯格 C、大卫·格芬 16、《失恋33天》中王小贱的真名叫什么 A、王一扬 B、王小明 C、王大勇 17、《喜羊羊与灰太狼》中,灰太狼的父亲叫什么名字 A、黑太狼 B、夜太狼 C、武大狼 18、.最近大热的文艺片《桃姐》是哪位女导演的作品 A、许鞍华 B、李少红 C、黄真真 19、喜剧电影《人在囧途》中王宝强扮演的讨薪农民工叫什么名字 A、牛直 B、牛耿 C、牛虻 20、“通俗中见斑斓,曲高而和者众”是对哪部华语电影的赞誉 A、卧虎藏龙 B、梅兰芳 C、霸王别姬

中国戏曲电影的影像表达和发展

一、中国戏曲电影及其发展 (一)戏曲电影 从概念上来看“戏曲电影是中国电影特有的类型之一,专以中国戏曲表演为拍摄对象,倾力于展示中国独特的戏曲艺术的魅力、记录中国戏曲表演艺术大师的艺术成就和优秀的中国戏曲剧目、弘扬中国悠久的民族戏曲传统。”1顾名思义,在戏曲电影这种特殊的艺术形式中,“戏曲”和“电影”是内容与载体的关系。戏曲的经典桥段和剧目以电影形式得以广泛流传,而这种特殊电影的制作和拍摄又以记录戏曲表演、弘扬戏曲艺术为目的。戏曲艺术能够在戏曲电影中得以基本完整的展现。戏曲文本并没有因为与电影的合作遭到破坏,而是转变成包含着丰富的戏曲本体内容的电影文本呈现在观众面前。正因如此,戏曲电影的主要观众往往是戏迷,他们观看戏曲电影的主要目的是为了看戏,看名家名角的精彩表演。这一事实也从观众解读文本的角度说明了戏曲电影的双文本性质:由于不能亲临剧院,观众必须通过读解电影文本才能达到看戏听戏的目的,因而在观看戏曲电影的过程中,观众对电影文本和戏曲文本的阅读是同时进行的。 (二)中国戏曲电影在新时代前的发展历程 1.建国之初的“角儿”的时代 新中国的成立开创了中国艺术发展的新纪元。在毛泽东提出的“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文艺方针的指引下,十七年中国电影和传统戏曲一样,迎来大发展。在“古为今用、洋为中用”这样强调传统继承和发展的文化语境下,十七年戏曲电影作为中国民族电影的重要形态,形成了自己较为完整的类型风格和特征,在创作实践上获得繁荣发展。这时,戏曲电影作为一种独立的艺术形态,也开始受到广泛的学术关注,形成较为完整、系统的美学主张和理论表达。尽管此时,人们对其美学特征的表述立场还不统一,在对电影和戏曲相结合过程中出现的具体问题的处理尺度上也不尽相同,但总的来说,这一时期的戏曲电影观念是以戏为主的,是充分尊重戏曲艺术传统表现规律的。 以崔嵬、应云为、率范、桑弧等为代表的老一代艺术家,怀着对传统戏曲无比深沉的情感,用胶片这样一种年轻的媒介形式对戏曲进行呈现和表达,仿佛手捧着棱角分明的宝石,小心翼翼地装进金属盒子中一般。尽管这些老导演们总在为两者的摩擦唏嘘感叹,但他们在实践中大胆摸索,勇于实践,与戏曲表演大师一起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为后来的戏曲电影创作和发展确立了艺术的规范,积累了宝贵经验。 2.文革时期的影戏协奏时代 1邵雯艳.华语电影与中国戏曲[D].苏州大学,2010.

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在现代电影中的运用分析

[摘要] 中国现代电影,表面之下隐藏着表达中国传统特色的 象征指代,这是西方国家所不具备的,而中国传统的文化 元素也是国外不可模仿的。中国电影的明天也会因为电影 本身增加中国特有的传统文化元素而更加辉煌。 电影是一种具有世界性的语言艺术,它既是舶来品,又是文化融合的产物。现代 电影作为各国文化的传播载体,将不同民族的文化传播于世界的每一个角落。这种文 化的传播本身也镶嵌着现代文化和传统知识体系的融合,所以有人认为根本不存在什 么所谓“电影文化民族化的问题”,因为民族的就是世界的,个性可以在反映整体。 我个人认为,这也许在其他某些个案中是成立的,就现代电影艺术而言,这个理论是 不成立的。尤其是中国电影的发展,我们的电影如果要在世界电影之林中站稳脚跟, 它就需要我们自己独特的文化理念在里面,更需要我们自己独特的文化符号在里面, 而这种符号最好的表现形式之一是我们的传统文化元素。在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在现代 电影的运用上,中国的导演表现出色,中国的现代电影中也出现了一大批好的具有极 强“中国特色”的现代电影,如《菊豆》、《秋菊打官司》、《大红灯笼高高挂》、《英雄》、《甲方乙方》、《花样年华》、《三峡好人》、《无极》、《黄土地》等,这些电影中的中国传统文化元素的体现或直接或间接,或从色彩,或从场景,或从传 统理念,或从声音,或从民俗仪式,都给大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1、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在光与色中的流露 1.1 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在色彩中的感情流露色彩作为现代电影艺术中不可或缺的 艺术表现方式,通过环境气氛的渲染、对人物场景空间的色彩布局和构成、与观众的 交流、色彩的不断转变给观众的感受有时甚至超出某种故事情节之外的内容。色彩在 电影作品中或隐或现地透露出来,给观众留下深深的印记。比如中国传统中的红色, 它是中国喜庆和灵魂的代表,中国传统文化中对红的依恋是五千年文化中的经典。红 色在中国现代电影中的出现,已经成为了一种中国传统文化视觉符号化的元素,在现 代中国电影中导演们又赋予红新的意义:《大红灯笼高高挂》中的红灯笼代表着封建社会中女人的不幸,《秋菊打官司》中成串的红辣椒代表着中国农村妇女的泼辣,《甲 方乙方》中的红棉袍表现出中国传统意识的禁锢思想,《黄河绝恋》中的红五星代表 着八路军顽强的精神.

中国戏曲音乐——京剧艺术欣赏课教学

新修订小学阶段原创精品配套教材 中国戏曲音乐——京剧艺术欣赏课教学教材定制 / 提高课堂效率 /内容可修改 Chinese Opera Music-Teaching of Beijing Opera Art Appreciation 教师:风老师 风顺第二小学 编订:FoonShion教育

中国戏曲音乐——京剧艺术欣赏课教学 我尝试的进行信息技术与音乐学科的整合,精心的设计了一堂京剧艺术欣赏课的探究合作式的教学。 认知: 通过对现代京剧选段《迎来春色换人间》的欣赏,了解中华民族国粹——京剧的产生发展的历史背景、行当的划分、脸谱颜色的代表、唱腔的特点、著名的代表人物及伴奏乐器的种类等内容。 情感: 1、通过协作、兴趣小组的集体研究活动,对自己的研究成果有喜悦感、成就感,感受到与他人协作、交流的乐趣。 2、通过对自己民族的国粹——京剧艺术的欣赏与研究,感受她富于艺术魅力的表演形式,构建爱国情感。 能力: 1、1、教师的引导下,实践体验专题研究的一般过程和方法。 2、2、初步学习网络环境下的信息搜集能力、信息判断能力和信息运用能力。

3、3、能与小组成员协作学习。 4、4、能够将自己的研究成果通过不同形式展示与交流。 根据自己的研究形成自己独立的观点,并养成不断反思的习惯。 活动流程: 1、1、播放一段(VCD)现代京剧的唱腔选段《智取威虎山》中的《迎来春色换人间》。 2、2、出示课题,提问:“通过欣赏这段京剧,你能感受到京剧艺术有那些特点吗?” 3、3、组织学生学习,教师指导归纳。 (京剧是一种综合艺术,有唱、念、做、打等多种艺术表现手段,其中最基本的是诗歌、音乐、舞蹈3种因素,体现了京剧的综合性;所有这些综合的艺术手段都是为了一个目的——创造舞台形象、表现剧情内容服务的,这体现了京剧的戏剧性,具体体现为:音乐人物性格化、行当化和戏剧情节化;京剧与各地的民歌、歌舞、器乐、曲艺音乐有着密切的联系,同时,京剧演唱又是相当专业化的,必须由具有一定文化素养的和专业技能的人才能表演,这体现京剧的民间性与专业性相结合的特点。) 4、4、启发学生:“你们还想了解有关京剧更多的内容吗?还想了解京剧的那些方面的内容?” 5、5、学生之间提问、交流,确定研究专题(京剧发展

1905年拍摄成功的中国第一部电影是:()

[单选]1905年拍摄成功的中国第一部电影是:() A.《定军山》 B.《霸王别姬》 C.《牡丹亭》 D.《三国》 ?[单选]()在米高梅公司,伊丽莎白·泰勒被何人的大明星气质所吸引? A.格蕾丝·凯利 B.拉纳·特娜 C.玛丽莲·梦露 D.费雯·丽 ?[单选]新浪潮电影在创作上具有强烈的()精神。 A、爱国 B、政治批判 C、革命 D、自我批判 ?[单选]()1949年5月,摄影师汤姆·凯利为梦露拍摄了数张裸体照片,用以出版金色梦幻小姐月历。梦露为此得到了多少美元? A.五十 B.二百 C.五百 D.一千 ?[单选]()平时的社交活动中,费雯·丽总是喜欢穿戴着什么? A.帽子 B.围巾

D.手套 ?[单选]下列哪部电影属于欧洲艺术电影() A、《卡里加里博士的小屋》 B、《筋疲力尽》 C、《第七封印》 D、《吸血鬼》 ?[判断题]艺术思维和逻辑思维是完全对立的,不能相互辅助。 A.正确 B.错误 ?[单选]()伊丽莎白·泰勒的母亲把童年时代的女儿照片和谁一起帖在冰箱上? A.格蕾丝·凯利 B.秀兰·邓波儿 C.费雯·丽 D.葛丽泰·嘉宝 ?[单选]()费雯·丽诞生于一九一三年十一月几日? A.三 B.五 C.七 D.九 ?[单选]()诺玛想起她的外祖母是美国第几任总统梦露的后代,所以她希望把这个姓氏保留下来? A.三

C.七 D.九 ?[单选]()梦露为哪部影片唱了首名为《吻》的插曲? A.《夜阑人未静》 B.《尼亚加拉》 C.《柏油丛林》 D.《恶作剧》 ?[单选]下列不属于朝鲜战争片类型的是() A、直接描写战争的影片 B、反映老百姓支援前线的影片 C、反映少年英雄的影片 D、反映侵略者残暴的影片 ?[判断题]陈旭光提出电影鉴赏的最高境界是艺术修养等思维能力的养成。 A.正确 B.错误 ?[单选]()奥黛丽·赫本出生于哪国? A.英国 B.荷兰 C.比利时 D.意大利 ?[单选]()在费雯·丽与奥利弗合作的影片中,由著名华裔摄影师黄宗霑拍摄的是哪部? A.《英伦浩劫》

戏曲电影的身体仪式

戏曲电影的身体仪式 黄宝富张勇 Text Huang Baofu Zhang Yong 提要: 戏曲电影运用电影艺术媒介将戏曲表演的瞬间形态凝固为平面物质的视觉形式,戏曲演员的脸谱、服饰等身体符号,遮蔽了戏剧人物的情感欲望和内心意志;戏曲角色在缓慢的行动、华美的唱词中呈现出生命自我的诗意意识;戏曲演员从舞台走向电影表演场域时必然发生身体程式的改变。从戏曲到电影,戏曲演员的身体仪式产生了多维向的美学变化。 关键词: 戏曲电影身体符号身体意识身体场域 1905年,北京丰泰照相馆老板任庆泰,在京剧表演艺术家谭鑫培六十寿辰之际,指挥照相技师刘仲伦,摄影了京剧《定军山》中谭鑫培饰演的“戴髯口、持大刀”的武将黄忠“请缨”、“舞刀”、“交锋”等三个拿手的动作场面,然后在前门大观楼为公众放映,这部传说中的电影,被后人命名为中国电影的发轫之作。“无论后人在何种高度上评价《定军山》,我们首先要表达的是一种由衷的庆幸之情: 《定军山》给了中国电影一个还算体面的开始。”①中国电影以记录中国京剧片段的戏曲电影出发,如今《定军山》的电影拷贝阙如,却让当下影人难以窥其“真容”,这也许暗暗隐喻着戏曲电影迷惘失落的艺术未来。 中国戏曲的演员身体和舞台场域,主要表现为一个即时演出的空间概念,台面表演、后景演奏与观众在场,形成充满想象气息的审美场,在往本质差异比较强烈的倾向于时间序列的银幕镜头时,美学转换存在着艺术特征、时代症候、受众心理等等的接受制约。戏曲演出的身体仪式,被对象化的摄影所动态捕捉和凝固占有,被动性质的电影影像,将变化不定的审美现场,定型为影像美学的空间移入和表演理解。个性化的戏曲,在向工业化的电影转变的形式过程中,舞台演员的脸谱服饰、语言行动、事件视域,成为值得研究的身体仪式。

电影中的中国元素以及中西文化的交融

在展现中国本土特色的电影创作者中,中国的第五代导演中有许多佼佼者,两位最具代表性的导演是陈凯歌和张艺谋。他们都致力于在电影中展现一种独具中国特色的朴素而又唯美的感情。陈凯歌的一系列电影,如《黄土地》《边走边唱》《霸王别姬》《梅兰芳》,张艺谋的《红高粱》《秋菊打官司》《活着》《我的父亲母亲》等莫不如是。这些影片分别从不同角度将中国独特的民俗文化、戏曲文化等运用一定的电影语言和表现意象一一展现在世人面前。 张艺谋在创作具有中国本土特色的电影方面是十分成功的。他早期创作的一些电影始终从中国的乡土特色出发,来构筑中国人独有的精神世界。张艺谋在1988年根据莫言同名小说《红高粱》改编拍摄的电影就是一部代表性的作品。《红高粱》为张艺谋也为中国赢得了诸多的荣誉,一举奠定了张艺谋在国际影坛的地位,并深受广大影迷的追捧。《红高https://www.wendangku.net/doc/d56623074.html, 粱》以孩童的视点回忆“我爷爷”与“我奶奶的故事是一个具有神话意味的传说。整部影片在一种神秘的色彩中歌颂了人性与蓬勃旺盛的生命力。赞美生命是该片的主题是要通过人物个性的塑造来赞美生命,赞美生命的那种喷涌不尽的勃勃生机,赞美生命的自由舒展(张艺谋)。当我们欣赏《红高粱》时,首先https://www.wendangku.net/doc/d56623074.html, 就会被全片那辉煌的红色所浸透。红色是太阳红色的血红色的高粱酒,张艺谋在色彩运用上采用了高度风格化的处理方法,从影片一开始,整部影片就展开了红色的意象世界。首先是年轻漂亮、灵气逼人的“我奶奶”那张充满生命的红润的脸,接着就是一系列的红色意象事物:占满银幕的红盖头、热烈饱满的红轿子、男女主角野合时那在狂舞的高粱秆上闪烁的阳光似红雨般的红高粱酒、血淋淋的人肉,一直到那日全食后天地通红的世界整部影片都被红色笼罩这些独具中国风特色的一系列意象事物,凸显了一种对完美自由的自然生命的渴望与赞美这不是一个完全现实时空的再现,而是我们内在生命力的精神外化。影片结束在那神秘的日全食中红色的扩张力获得了一种凝固的近乎永恒的沉寂效果。黑红色的高粱舒展流动充满了整个银幕空间极为辉煌华丽壮美。正是影片所展现的各种中国元素以及独具特色的电影色彩运用,让观影者观赏时如痴如醉。也正是这种对生命的礼赞以及影片那精湛的电影语言的运用,使得《红高粱》获得了诸多的国际荣誉,创了中国电影的新纪元。 西方元素融入中国电影在中国电影中将独具本土特色的文化展现在世人面前,很多导演都做了成功的尝试,这些作品旨在通过中国电影将极富有内涵的中国元素展示在全世界观众面前。西方人也正是通过一部又一部中国电影在逐渐了解中国。在传播中国文化这方面,中国电影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然而,文化的交融从来就是双向的,近年来,中国电影在制作过程中也开始越来越多地融入西方元素。中国的电影观众也希望通过我们自己制作的电影了解到西方的一些东西,这种观众欣赏口味的变化,已经影响到了一些中国电影的制作理念。在融入西方欣赏口味和电影题材方面,冯小刚导演的《夜宴》就是一个代表作。首先,在演员上,无论是在演https://www.wendangku.net/doc/d56623074.html, 员表的排序上,还是在电影海报宣传中,章子怡的名字与形象都十分醒目。之所以这样,冯小刚导演也坦承在演员选择上选用国际知名度高的大牌演员来出演,可以更多吸引西方观众的眼球,更好地把中国电影推向世界。其次,在题材选择上,《夜宴》被称为“中国版的哈姆雷特”,电影随处都可以捕捉到莎士比亚《哈姆雷特》的影子。但是,这部电影也不是纯粹的将西方的经典题材拿过来直接运用,导演对其进行了许多富于中国特色元素的改编,《夜宴》的基本创作理念就是“中国元素为体,西方题材为用”,走的是悲剧路线,影片始终被一种压抑沉重的气氛所笼罩,让这部大制作、大投入的电影没有一丝的华丽感。用西方经典悲剧题材加以中国元素的成功运用,这是中国电影的创新和突破。《夜宴》所展示的合乎西方悲剧标准的故事情节,极得西方人的认可,为其走向国际电影舞台奠定了基础。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