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吴茱萸汤

吴茱萸汤

吴茱萸汤
吴茱萸汤

吴茱萸汤

来源

《伤寒论》。同名方约有55首,现选《伤寒论》辨阳明病脉证并治方。

组成吴茱萸一升(洗),人参三两,生姜六两(切),大枣十二枚(擘)。

用法以水七升,煮取二升,去滓,温服七合。一日三次。

应用学科中医药学(一级学科);方剂学(二级学科);方剂(二级学科)

功用

温中补虚,降逆止呕:用于脾胃虚寒或肝经寒气上逆,而见吞酸嘈杂,或头顶痛、干呕吐涎沫,舌淡苔白滑,脉沉迟者。

主治

1)胃寒呕吐证——阳明寒呕

胃中虚寒,食谷欲呕,胸膈满闷,或胃脘痛,吞酸嘈杂,舌淡,脉沉弦而迟。

2)肝寒上逆证——厥阴头痛

头痛,干呕吐涎沫,颠顶痛甚,舌淡,脉沉弦而迟。

3)肾寒上逆证——少阴吐利

呕吐下利,手足厥冷,烦躁欲死,舌淡,脉沉细。

肝胃虚寒,浊阴上逆证。肝胃虚寒,浊阴上逆证。食后泛泛欲呕,或呕吐酸水,或干呕,或吐清涎冷沫,胸满脘痛,巅顶头痛,畏寒肢凉,甚则伴手足逆冷,大便泄泻,烦躁不宁,舌淡苔白滑,脉沉弦或迟。(本方适用于慢性胃炎、妊娠呕吐、神经性呕吐、神经性头痛、耳源性眩晕等属肝胃虚寒者。)

配伍特点

本方肝肾胃三经同治,温降补三法同施,但以温降为主。

辩证要点

本方为治疗肝胃虚寒,浊阴上逆之常用方。以食后欲吐,或颠顶疼痛,干呕吐涎沫,畏寒肢凉,舌淡苔白滑,脉弦细而迟为辩证要点。

《备急千金要方》卷三

【来源】《备急千金要方》卷三。

【组成】吴茱萸6克防风桔梗干姜甘草细辛当归各3克干地黄9克

【用法】上八味,哎咀。以水800毫升,煮取300毫升,去滓,分二次服。

【功用】养血温经散寒。

【主治】妇人先有寒冷,胸满痛,或心腹刺痛,或呕吐食少,或下痢,呼吸短促,产后益剧者。

《医宗金鉴》卷四十四

【来源】《医宗金鉴》卷四十四。

【组成】当归肉桂吴茱萸丹皮半夏(制) 麦冬各6克防风细辛藁本干姜茯苓木香炙甘草各3克

【用法】水煎服。

【功用】祛风散寒,温经止痛。

【主治】妇女经行腹痛,胞中不虚,惟受风寒为病者。

《审视瑶函》卷三

【来源】《审视瑶函》卷三。

【组成】半夏(姜制) 吴茱萸川芎炙甘草人参白茯苓白芷广陈皮各等分

【用法】上锉为末。加生姜3片,用水400毫升,煎至320毫升,食后服。

【主治】厥阴经头风头痛,四肢厥冷,呕吐涎沫。

《宜明论方》卷一

【来源】《宜明论方》卷一。

【组成】吴茱萸(汤淘,炒) 厚朴(生姜制) 官桂(去皮) 干姜(炮)各60克白术陈皮(去白) 蜀椒(去子)各15克

【用法】上药为末。每服9克,用水300毫升,生姜3片,同煎至240毫升,去滓,空腹时温服。

【功用】温阳运脾,理气消胀。

【主治】阴盛生寒,腹满膑胀,常常如饱,饮食无味。

《圣济总录》卷四十

【名称】吴茱萸汤

【组成】吴茱萸(汤浸,焙炒)1两,白术2两,赤茯苓(去黑皮)2两,陈橘皮(汤浸,去白,焙)1两半,荜茇1两,厚朴(去粗皮,生姜汁炙)2两,槟榔(锉)2两半,人参1两半,大黄(锉,炒)2两。

【来源】《圣济总录》卷四十。

【主治】霍乱,呕吐酸水,气结心下。

【方法】上为粗末。

【用法】每服5钱匕,水1盏半,加竹茹弹子大,生姜3片,煎至1盏,去滓温服。

《千金》卷十六

【组成】吴茱萸1升,半夏1升,小麦1升,甘草1两,人参1两,桂心1两,大枣1 0个,生姜8两。

【来源】《千金》卷十六。

【主治】久寒,胸胁逆满,不能食。

【用法】上(口父)咀。以酒5升、水3升,煮取3升,分3次服。

《万氏女科》卷三

【组成】吴茱萸(炒)1钱半,桔梗、干姜(炒)、炙草、半夏(制)、细辛、当归、白茯苓、桂心、陈皮。

【来源】《万氏女科》卷三。

【主治】妇人脏气本虚,宿夹积冷,胸腹胀痛,呕吐恶心,饮食减少,或因新产血气暴虚,风冷乘之,以致寒邪内胜,宿疾益加。

【用法】生姜为引,水煎,热服。

《圣惠》卷十二

【组成】吴茱萸1分(汤浸7遍,焙干微炒),大枣5个,甘草1分(炙微赤,锉),生姜半两,人参半两(去芦头),厚朴半两(去粗皮,涂生姜汁,炙令香熟)。

【来源】《圣惠》卷十二。

【主治】伤寒吐利,手足逆冷,心烦闷绝。

【用法】上锉细。以水2大盏半,煎至1盏半,去滓,分3次温服,不拘时候。

方出《肘后方》卷一

【药物组成】吴茱萸5合,桂1两。

【处方来源】方出《肘后方》卷一,名见《圣济总录》卷五十五。

【方剂主治】卒心痛。

【用法用量】用酒2升半,煎取1升,分2次服。

《圣济总录》卷一六四

【药物组成】吴茱萸(汤洗,焙干,炒)3分,桂(去粗皮)1两,细辛(去苗叶)1两1分,当归(切,焙)3分,杏仁(去皮尖双仁,炒)半两。

【处方来源】《圣济总录》卷一六四。

【方剂主治】产后肺感寒,咳嗽不已。

【制备方法】上为粗末。

【用法用量】每服3钱匕,水1盏,煎至7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吴茱萸汤-用药禁忌

1.本方辛苦甘温,对热性呕吐、头痛、胃腹痛不宜使用。

2.服本方汤剂后,常觉胸中难受,头痛增剧或眩晕,但半小时左右反应即消失,故妥药后可稍事休息,以减轻反应。

吴茱萸汤-药理作用

主要有镇吐,止泻,抗溃疡,抑制胃运动,强心,升血压,抗休克,改善微循环,提高免疫功能等作用。

镇吐

家鸽按1g/100g给予吴茱萸汤灌胃,给药后1小时灌服2%硫酸铜1ml/100g,记录家鸽出现第1次呕吐的时间(呕吐潜伏期)及给硫酸铜后1小时内呕吐的次数,结果显示,本方有显著的止呕作用,其呕吐潜伏期和呕吐频率分别为23.90±4.70分钟和3.5±0.8次/小时,对照组分别为16.60±4.80分钟和6.6±1.1次/小时。正交实验证明,该方止呕作用以吴茱萸最重要,配伍生姜则作用加强,最佳组成为原方四药皆用。

止泻

小鼠按20g/kg给吴茱萸汤,1小时后用大黄冷浸液12.5g/kg灌胃,7小时后计动物稀粪点数为2.96±0.55,对照组为4.75±0.64,两组比较有显著差异。吴茱萸汤的温脾止泻作用可能与抑制肠运动,解除肠痉挛,促进肠吸收有关。2.6×1O-2g/ml的吴茱萸汤对兔离体十二指肠自发性活动有明显的抑制,对于氯化乙酰胆碱(5.7×1O-8g/ml)引起的十二指肠痉挛性收缩,吴茱萸汤亦能对抗之,均表现为张力和收缩幅度下降,收缩频率减慢。吴茱萸汤组、阿托品组及生理盐水组小肠推进率分别为26.5±4.7%、37.3±5.3%、65.3±4.8%,提示吴茱萸汤能抑制小肠推进运动;当给予甲基新斯的明后,吴茱萸汤仍然能够降低小肠推进率,吴茱萸汤(30g/kg)组为37.7±3.2%,阿托品(10mg/kg)组为30.5±5.4%,而新斯的明组为68.8±4.1%,生理盐水组与二给药组之间差异均非常显著;给吴茱萸汤前,小鼠对水吸收量(ml)及CI-吸收量(mg/100ml)分别为0.83±0.82、69.21±25.89,给药后分别

为1.08±0.12及110.93±199.92,吸收量均明显多于给药前;大鼠给药前水、CI-吸收量为1.19±0.26、71.85±23.84,给药后分别为1.70±0.31、114.08±18.93,比给药前明显增加。

抗溃疡

本方对冷水浸渍法所致大鼠应激性胃粘膜出血和溃疡有明显减轻作用,给药组溃疡指数为7.25±1.04,对照组为15.71±1.83。对大鼠幽门结扎性胃溃疡也有较好的防治作用,给药组溃疡指数为14.17±7.68,对照组为39.44±8.25,并能使溃疡大鼠胃液分泌量明显减少,胃液pH值显著提高。本药对正常大鼠胃液的分泌亦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可使胃液的酸度降低。

抑制胃运动

吴茱萸汤能明显抑制胃排空,显著提高小鼠胃残留率,按30g/kg口服给药,其胃残留率为34.29±8.87%,对照组为23.6±63.83%。药液浓度在1×10-2g/ml时,能抑制大鼠胃条的自发性活动,使其张力和收缩幅度均下降;对氯化乙酰胆碱和氯化钡引起的胃条痉挛性收缩有明显的对抗作用。可使其张力和收缩幅度下降,频率减少,对肾上腺素引起的胃运动抑制,本方无拮抗作用,反而能增强其抑制。拆方研究表明,本方对胃运动的作用主要来源于吴茱萸。

强心

对离体蟾蜍心,吴茱萸汤按0.5×10-3、1×10-3、2×10-3g/ml浓度给药,给药前心输量(d/min)均为72.7±26.1,给药后分别为96.3±34.7、104.5±35.5、110.2±30.4,与给药前比较均有非常显著差异;心肌收缩力(mm)给药前均为4.1±1.4,给药后分别为5.4±t 2.2、6.5±t2.7、7.3±3.9,后两浓度的给药前后比较有显著差异;三浓度给药前后心率变化无差异。兔耳缘静脉给吴茱萸汤(0.3g/kg)心肌收缩力(mm)给药前后分别为6.5±1.3、11. 7±2.9,差异显著。观察30分钟后,再静脉给2%戊巴比妥钠适量,待心肌收缩力明显减弱后,再给吴茱萸汤,给药前后心肌收缩力(mm)分别为8.5±1.8、12.8±2.9,差异显著。吴茱萸汤强心作用特点:剂量小,作用时间长,无异丙肾上腺素加快心率的作用,故可能无增加心肌氧耗之弊。

升血压

从狗股静脉按0.2g/kg给吴茱萸汤,给药前血压13.29±5.71(kPa,Ⅹ±SD,下同),给药后血压上升,最高峰为24.36±5.60,差值为10.79±1.24。从大鼠右股静脉按l.04g/kg 给药吴茱萸汤,给药前血压13.49±1.55(kPa,Ⅹ±SD,下同),给药后最高峰为21.49±1. 97,有显著差异,吴茱萸汤升压作用迅速,有的呈双峰形上升,下降徐缓;有肾上腺素样后降压,但后降压幅度小;升压伴有心率减慢。吴茱萸汤还具有显著的a兴奋作用和较弱而持久的β兴奋作用,为α、β受体混合兴奋剂。

抗休克

给晚期失血性休克兔耳缘静脉点滴吴茱萸汤(生理盐水稀释至0.5g/ml)10ml/kg,3小时.6小时的生存率分别为11/11、7/11;对照组(给等量生理盐水)为6/11、1/11。失血

后兔尿量明显减少,与对照组比较,吴茱萸汤显著增加尿量,吴茱萸汤组3ml/3小时,生理盐水组为0ml/小时。

改善微循环

给乌拉坦麻醉兔耳缘静脉缓推生理盐水0.3ml/kg,5分钟后推注吴茱萸汤0.3g/kg,观察项目及实验结果。给药后1-3分钟微动脉明显收缩,毛细血管网交点数减少;3-5分钟后,微动脉开始恢复并逐渐扩张,毛细血管网交点恢复正常;10分钟后,微动脉扩张更明显,毛细血管数显著增多;30分钟后仍未恢复正常。给药后,微血流速度迅速增快;部分微血流态改善,粒流变成线粒流,线粒流变成线流。有3只兔微血管内原有红细胞聚集,给药后全部得到改善。

提高免疫功能

实验证明脾虚者,免疫功能低下,脾虚证小鼠按0.2ml/10g体重给吴茱萸汤(浓度1g/ ml) 6天,结果胸腺/体重(%)为0.07±0.01,单核巨噬细胞吞噬指数0.05±0.01,两者均明显高于对照组,证实吴茱萸汤能增加胸腺重量,提高单核巨噬细胞系统的吞噬活性。

《北方医话》之:“吴茱萸汤治验一得”

北方医话》之:“吴茱萸汤治验一得” 吴茱萸汤系医圣张仲景所制。 方载《伤寒论》、《金匮要略),该方治厥阴、少阴、阳明三经 之头疼、吐利、呕吐甚验,可谓治阴寒内盛,浊阴不降之佳方。 余学用多年效若桴鼓。然仲师教诲,应学其法,不在其方,拓其 未备,济世于民,乃仲师之旨也。 余仅举呃逆一案,管师之法。某患者前因风寒小恙,经治将愈, 复因家务琐事不悦、卒发呃逆,日作三五次,每作辰许。 曾用大量安眠、镇静、解痉药治之无效,复行头针、耳针、体 针、电疗皆无效,又投旋复代赭汤、血腑逐瘀汤亦不瘥。 近日呃逆加剧,每作达两辰之久,并阵发急呃,发作时呃频连声, 胸闷欲厥,面赤唇青,甚为恐惧。 诊其脉弦有力,苔白腻微黄。 余思良久,遂投吴荣萸汤加黄连,药用吴茱萸10g 党参30g 、生姜30g、黄连5g、大枣10个,令急煎服,剂尽而愈。一方治多病,乃仲师之法,非方也。 吴茱萸汤治三经(厥阴、少阴、阳明)之头痛、吐利、呕吐。 究其哲理,源于辨证。概三经不同,见证各异,何以治之?然阴寒 内盛,浊阴不降之病机相同,此之谓也。余深思仲师之法,该方 虽未言治呃逆,然肝郁寒阻、浊阴不降之病机相符,确属吴荣

萸汤证无疑。但因郁久化热,故加黄连,启辛开苦降之法,肝郁

得解,寒湿得化,清阳得升,浊阴得降,呃逆除矣。吴茱萸汤 备急千金要方》卷三【来源】《备急千金要方》卷三。【组成】吴茱萸6 克防风桔梗干姜甘草细辛当归各3 克干地黄9 克【用法】上八味,哎咀。以水800 毫升,煮取300 毫升,去滓,分二次服。【功用】养血温经散寒。【主治】妇人先有寒冷,胸满痛,或心腹刺痛,或呕吐食少,或下痢, 呼吸短促,产后益剧者。 医宗金鉴》卷四十四【来源】《医宗金鉴》卷四十四。【组 成】当归肉桂吴茱萸丹皮半夏(制)麦冬各6 克防风细 辛藁本干姜茯苓木香炙甘草各3 克【用法】水煎服。【功 主治】妇女经行腹痛,胞中不 虚,惟受风寒为病者。 审视瑶函》卷三【来源】审视瑶函》卷三。【组成】半夏(姜制)吴茱萸川芎炙甘草人参白茯苓白芷广陈皮各 等分【用法】上锉为末。加生姜3 片,用水400 毫升,煎至320 毫升,食后服。【主治】厥阴经头风头痛,四肢厥冷,呕 吐涎沫。 宜明论方》卷来源】《宜明论方》卷组成】吴茱萸(汤淘,炒)厚朴(生姜制)官桂(去皮)干姜(炮)各60 克白术陈皮(去白)蜀椒(去子)各15 克【用法】上药为末。每服 9 克,用水300 毫升,生姜3 片,同煎至240 毫升,去滓,空腹时温服。【功用】温阳运脾,理气消胀。【主治】阴盛生

吴茱萸汤症

吴茱萸汤与吴茱萸 「吃了饭才吐」 作用于中焦、下焦 少阴病,吐利,手足逆冷,烦躁欲死者 干呕,吐涎沫,头痛 二四三、食谷欲呕,属阳明也,吴茱萸汤主之。得汤反剧者,属上焦也。 吴茱萸汤方 吴茱萸一升(洗)人参三两生姜六两(切)大枣十二枚(擘) 上四味,以水七升,煮取二升,去滓,温服七合,日三服。 三0 九、少阴病,吐利,手足逆冷,烦躁欲死者,吴茱萸汤主之。 三七八、干呕,吐涎沫,头痛者,吴茱萸汤主之。 《桂林古本伤寒杂病论》: 食谷欲呕者,属阳明也,吴茱萸汤主之。得汤反剧者,属上焦也,小半夏汤主之。 吴茱萸汤方:吴茱萸一升人参三两生姜六两(切)大枣十二枚(劈)右四味,以水七升,煮取二升,去滓,温服七合,日三服。 食谷欲呕。很多「吐」的症状,是有事没事都乱吐的,像小柴胡汤证的话,不吃饭也会吐。可是吴茱萸汤的症状是「平常没事,但吃了饭,就要吐」。所以,这里的食谷欲呕它本身就是一个辨证点,可以跟很多其它的吐区分开,「吃了饭才吐」,这是一个特征。 属阳明也。这个属阳明也,历代的很多注家都有意见:「吴茱萸汤是厥阴的药,怎么会是属阳明?」我觉得我们不需要这么苛求。张仲景他〈阳明篇〉写到这么多次「阳明」,「阳明」常常在张仲景的语感,就是表示「消化轴」──这个病是在消化系统的病──我们这样想就好了。 吴茱萸这味药,我们先讲最大概的部分: 吴茱萸,基本上它的药性是辛热的,归经是归在厥阴肝经,这个药它是走肝经的。男人的疝气或是女人的子宫发炎──男人的疝气先不讲──女人的子宫发

炎,属于阴症的很多,这时候吴茱萸就是一个会用到的药,它可以通这整条的足厥阴肝经。(阴性的子宫发炎)它的药性是辛热的,在我们现在说的所谓「破阴实」的药物里,吴茱萸破阴实的效力是非常具代表性的。像附子,还分心在补阳气,吴茱萸它是「只专心在破阴实上」,效果是非常顶级的。(吴茱萸:强力破阴实) 我们今天放眼望去,阴实的人非常多,所以吴茱萸简直可以说是现代人的好朋友。我觉得对很多现在的妇女而言,妇女之宝已经不是四物汤了,只要你会用,妇女之宝是吴茱萸啊!好多妇女病在今天都牵涉到吴茱萸了。古时候不是这样的;今天的人很阴实。 吴茱萸vs.附子 附子这个东西,如果单纯去煮汤的话,它吃起来就像洋芋一样,没什么味道的。可是吴茱萸的味道就是又呛又辣的,有的人也说它有一股「臊」味,喜欢的人说是咖啡味,不喜欢的人说它是臊臭、有一股苦臭味。然后它又辛辣辛辣的,它的这个辛辣味,我们说本身就是容平气的调性;而它的树,据说树皮不是褐色的,而是绿色的;吴茱萸又长在它的树梢头。绿色的一棵树、长在树梢头的果实,臊味又重……大概这样可以确定它是钻到肝经去的了。入肝经的容平之气,就可以打掉肝经里头的一些不好的东西。 当然,它的作用点不是只在肝,以肝脏为中心轴的整个消化系统它都还可以治得到;用在少阴病,也治得到肾功能衰竭。 吴茱萸这个药的「特质」是什么?我们中国人,九九重阳要登高对不对?登高的时候要把吴茱萸插在地上或佩在身上。这个东西实在是好,古时候的神仙故事说,有个神仙叫费长房,有一天跟他徒儿说:「你们家快要大祸临头,你们在九月九号那天要赶快从家里逃走、到山上去,然后,身上绑吴茱萸、登高喝菊花酒。」这个徒儿照做了,当天回到家里一看,唉唷!果然家里的什么猪、狗、牛都死光了……就是瘟疫来了,他们在山上用吴茱萸把它挡下来了。 这个故事其实是有「相当正确」的「象征符号」意义的,怎么讲啊?吴茱萸这个药,最厉害的就是「破阴浊之邪」,或者要说「袪湿浊之痰」也可以。而且它的走势,是从上往下压的。 阴气、阴浊的湿痰这种东西,本来照道理说是会往下掉的。可是,有时候这些东西也很厉害,它会沿着身体往上爬,它在身上爬着爬着,当这些阴邪,包住、缠住你的阳气的时候,就会出现吴茱萸汤证。

《伤寒论》小柴胡汤加减法

伤寒论》小柴胡汤加减法 小柴胡汤是7 味药:柴胡,黄芩,人参,半夏,炙甘草,生姜,大枣【方论】方中柴胡清透少阳半表之邪,从外而解为君;黄芩清泄少阳半里之热为臣;人参、甘草益气扶正,半夏降逆和中为佐;生姜助半夏和胃,大枣助参、草益气,姜、枣合用,又可调和营卫为使。诸药合用,共奏和解少阳之功。 【加减】 若胸中烦而不呕,去半夏、人参,加栝楼实1 枚; 若渴,去半夏,人参加至9 克,栝楼根12克; 若腹中痛者,去黄芩,加芍药9 克; 若胁下痞梗,去大枣,加牡蛎12 克; 若心下悸,小便不利者,去黄芩,加茯苓12 克; 若不渴,外有微热者,去人参,加桂枝6 克,温覆微汗愈; 若咳者,去人参、大枣、生姜,加五味子5 克,干姜5克。 对于加减法,伤寒论中有详细的论述,我认为这是张仲景的加减,应该非常严谨的。

伤寒论中原文说:如果腹痛,要去黄芩,加芍药对于这一条,我有点不理解。 按理说,小柴胡汤中,柴胡和黄芩是一个【对药】,柴胡针对少阳经,黄芩针对少阳胆腑。去了黄芩,换成芍药,这还是小柴胡汤吗,我感觉整个就变了,就不是小柴胡汤了呀。小柴胡汤的加减,就是这一条我不理解,其他的,都保留了柴胡和黄芩这一对药。所以向各位老师请教。 网友A:这是因为你用《内经》脏腑辨证理解《伤寒论》小柴胡 汤的结果。胡老说,加减很多是错的,不看也罢。 网友B:腹中痛者,去黄芩,加芍药。腹痛是寒邪郁滞不通的证候,故去黄芩之寒,加芍药以通血痹,通则不痛也。 网友C:小柴胡汤有个基本假设是往来寒热,寒和热差不多,柴胡和甘草是此证之主药,此二不能少,其余皆可替换加减。柴胡气味辛平,无甚烈气性,善散木气之郁,本身没有很强的升降性。 肝胆俱属木,木气喜条达舒畅,恶抑郁。肝胆主疏泄,性走。肝气顺则肝升,胆气顺则胆降。胆为甲木,肝为乙木。胆为阳木,肝为阴木柴胡入肝则疏散肝之郁气,郁气散则肝升,因为肝经从足走胸,以肝经向走上之故也。柴胡入胆,也是疏散木气,郁气散则胆降,因为胆经从头走足,因此胆主降也。柴胡不能看为独升,也不能看为独降,可视为疏散药,入经则随经,或升或降,是随其所入之经散其气,而能升能降,故能主寒热邪气(如本经所云)是也。柴胡配甘草,可视为轻剂的平肝胆药,加入其他

张仲景论文:浅谈吴茱萸汤的临床应用

张仲景论文:浅谈吴茱萸汤的临床应用 【摘要】介绍了仲景《伤寒杂病论》吴茱萸汤之方剂方义,其方不为一证一经一病而设,《伤寒杂病论》中吴茱萸汤出现在阳明篇、少阴病、厥阴篇及呕吐哕下利篇中,只要病机同为肝脾肾阳虚、阴寒内盛者皆可用之,文中列举了厥阴头痛、胃脘痛、咳喘之疾病不同,但病机相同者,其病虽异但应用吴茱萸汤皆有奇效,举一反三。 【关键词】 张仲景;伤寒杂病论;吴茱萸汤/临床应用 a brief introduction of clinical application of wu zhuyu soup liu gao li, opd, nanyang central hosipital, henan province 【abstract】 this essay introduces some prescriptions of wu zhuyu soup and the direction for use of it in shang han za bing lun written by zhang zhongjing the prescriptions are not applied for single usage only but for all diseases which interpretation of the cause is the deficiency of yang and yin cold excess in liver, spleen, kidney wu zhuyu soup appeared separately in yang ming section,

《北方医话》之:“吴茱萸汤治验一得”

《北方医话》之:“吴茱萸汤治验一得” 吴茱萸汤系医圣张仲景所制。 方载《伤寒论》、《金匮要略),该方治厥阴、少阴、阳明三经之头疼、吐利、呕吐甚验,可谓治阴寒内盛,浊阴不降之佳方。余学用多年效若桴鼓。然仲师教诲,应学其法,不在其方,拓其未备,济世于民,乃仲师之旨也。 余仅举呃逆一案,管师之法。某患者前因风寒小恙,经治将愈,复因家务琐事不悦、卒发呃逆,日作三五次,每作辰许。 曾用大量安眠、镇静、解痉药治之无效,复行头针、耳针、体针、电疗皆无效,又投旋复代赭汤、血腑逐瘀汤亦不瘥。 近日呃逆加剧,每作达两辰之久,并阵发急呃,发作时呃频连声,胸闷欲厥,面赤唇青,甚为恐惧。 诊其脉弦有力,苔白腻微黄。 余思良久,遂投吴荣萸汤加黄连,药用吴茱萸10g党参30g、生姜30g、黄连5g、大枣10个,令急煎服,剂尽而愈。一方治多病,乃仲师之法,非方也。 吴茱萸汤治三经(厥阴、少阴、阳明)之头痛、吐利、呕吐。究其哲理,源于辨证。概三经不同,见证各异,何以治之?然阴寒内盛,浊阴不降之病机相同,此之谓也。余深思仲师之法,该方虽未言治呃逆,然肝郁寒阻、浊阴不降之病机相符,确属吴荣萸汤证无疑。但因郁久化热,故加黄连,启辛开苦降之法,肝郁

得解,寒湿得化,清阳得升,浊阴得降,呃逆除矣。吴茱萸汤 《备急千金要方》卷三【来源】《备急千金要方》卷三。【组成】吴茱萸6克防风桔梗干姜甘草细辛当归各3克干地黄9克【用法】上八味,哎咀。以水800毫升,煮取300毫升,去滓,分二次服。【功用】养血温经散寒。【主治】妇人先有寒冷,胸满痛,或心腹刺痛,或呕吐食少,或下痢,呼吸短促,产后益剧者。 《医宗金鉴》卷四十四【来源】《医宗金鉴》卷四十四。【组成】当归肉桂吴茱萸丹皮半夏(制) 麦冬各6克防风细辛藁本干姜茯苓木香炙甘草各3克【用法】水煎服。【功用】祛风散寒,温经止痛。【主治】妇女经行腹痛,胞中不虚,惟受风寒为病者。 《审视瑶函》卷三【来源】《审视瑶函》卷三。【组成】半夏(姜制) 吴茱萸川芎炙甘草人参白茯苓白芷广陈皮各 等分【用法】上锉为末。加生姜3片,用水400毫升,煎至320毫升,食后服。【主治】厥阴经头风头痛,四肢厥冷,呕吐涎沫。 《宜明论方》卷一【来源】《宜明论方》卷一。【组成】吴茱萸(汤淘,炒) 厚朴(生姜制) 官桂(去皮) 干姜(炮)各60克白术陈皮(去白) 蜀椒(去子)各15克【用法】上药为末。每服9克,用水300毫升,生姜3片,同煎至240毫升,去滓,空腹时温服。【功用】温阳运脾,理气消胀。【主治】阴盛生

《伤寒论》小柴胡汤加减法

《伤寒论》小柴胡汤加减法 小柴胡汤是7味药:柴胡,黄芩,人参,半夏,炙甘草,生姜,大枣 【方论】方中柴胡清透少阳半表之邪,从外而解为君;黄芩清泄少阳半里之热为臣;人参、甘草益气扶正,半夏降逆和中为佐;生姜助半夏和胃,大枣助参、草益气,姜、枣合用,又可调和营卫为使。诸药合用,共奏和解少阳之功。 【加减】 若胸中烦而不呕,去半夏、人参,加栝楼实1枚; 若渴,去半夏,人参加至9克,栝楼根12克; 若腹中痛者,去黄芩,加芍药9克; 若胁下痞梗,去大枣,加牡蛎12克; 若心下悸,小便不利者,去黄芩,加茯苓12克; 若不渴,外有微热者,去人参,加桂枝6克,温覆微汗愈; 若咳者,去人参、大枣、生姜,加五味子5克,干姜5克。

对于加减法,伤寒论中有详细的论述,我认为这是张仲景的加减,应该非常严谨的。 伤寒论中原文说:如果腹痛,要去黄芩,加芍药 对于这一条,我有点不理解。 按理说,小柴胡汤中,柴胡和黄芩是一个【对药】,柴胡针对少阳经,黄芩针对少阳胆腑。去了黄芩,换成芍药,这还是小柴胡汤吗,我感觉整个就变了,就不是小柴胡汤了呀。小柴胡汤的加减,就是这一条我不理解,其他的,都保留了柴胡和黄芩这一对药。所以向各位老师请教。 网友A:这是因为你用《内经》脏腑辨证理解《伤寒论》小柴胡汤的结果。胡老说,加减很多是错的,不看也罢。 网友B:腹中痛者,去黄芩,加芍药。腹痛是寒邪郁滞不通的证候,故去黄芩之寒,加芍药以通血痹,通则不痛也。 网友C:小柴胡汤有个基本假设是往来寒热,寒和热差不多,柴胡和甘草是此证之主药,此二不能少,其余皆可替换加减。柴胡气味辛平,无甚烈气性,善散木气之郁,本身没有很强的升降性。 肝胆俱属木,木气喜条达舒畅,恶抑郁。肝胆主疏泄,性走。肝气顺则肝升,胆气顺则胆降。胆为甲木,肝为乙木。胆为阳木,肝为阴木。柴胡入肝则疏散肝之郁气,郁气散则肝升,因为肝经从足走胸,以肝经向走上之故也。柴胡入胆,也是疏散木气,郁气散则胆降,因为胆

老中医:温中补虚,降逆止呕的“吴茱萸汤”

吴茱萸汤 方歌:吴茱萸汤重用姜,人参大枣共煎尝,厥阴头痛胃寒呕,温中补虚降逆良。 方义:本证多由肝胃虚寒,浊阴上逆所致,治疗以温中补虚,降逆止呕为主。肝胃虚寒,胃失和降,浊阴上逆,故见食后泛泛欲吐,或呕吐酸水,或干呕,或吐清涎冷沫;厥阴之脉夹胃属肝,上行与督脉会于头顶部,胃中浊阴循肝经上扰于头,故见巅顶头痛;浊阴阻滞,气机不利,故见胸满脘痛;肝胃虚寒,阳虚失温,故畏寒肢冷;脾胃同居中焦,胃病及脾,脾不升清,故见大便泄泻;舌淡苔白滑,脉沉弦而迟,均为虚寒之象。方中吴茱萸味辛苦而性热,既能温胃暖肝祛寒,又能和胃降逆止呕,为君药。生姜温胃散寒,降逆止呕,为臣药;人参益气健脾,为佐药;大枣甘平,合人参益脾气,为使药。 吴茱萸汤的用法用量 组成:吴茱萸9g,生姜18g,人参9g,大枣十二枚。 用法:上四味,以水1升,煮取400毫升,去滓,温服100毫升,日服三次。 加减:若呕吐较甚者,加半夏、陈皮、砂仁以增强和胃止呕之功;头痛较甚者,加川芎以加强止痛之功;肝胃虚寒重证,加干姜、小茴香温里祛寒。 吴茱萸汤的功用主治

功用:温中补虚,降逆止呕。 主治:肝胃虚寒,浊阴上逆证。食后泛泛欲吐,或呕吐酸水,或干呕,或吐清涎冷沫,胸满脘痛,巅顶头痛,畏寒肢冷,甚则伴手足逆冷,大便泄泻,烦躁不宁,舌淡苔白滑,脉沉弦或迟。 运用:本方用于肝胃虚寒,浊阴上逆证,临床应用以食后泛泛欲吐,或呕吐酸水,或吐清涎冷沫,畏寒肢冷,舌淡苔白滑,脉沉弦或迟为辨证要点。 吴茱萸汤的禁忌 热呕吐、阴虚呕吐或肝阳上亢之头痛禁用此方。 吴茱萸汤文献摘要 ①《伤寒论·辨阳明病脉证并治》:“食谷欲呕,属阳明也,吴茱萸汤主之。” ②《伤寒论·辨厥阴病脉证并治》:“干呕,吐涎沫,头痛者,吴茱萸汤主之。” ③《金镜内台方议》:“干呕,吐涎沫,头痛,厥阴之寒气上攻也。吐利,手足逆冷者,寒气内盛也;烦躁欲死者,阳气内争也。食谷欲呕者,胃寒不受也。此以三者之症,共用此方者,以吴茱萸能下三阴之逆气为君,生姜能散气为臣,人参、大枣之甘缓,能和调诸气者也,故用之为佐使,以安其中也。”

吴茱萸汤治疗头痛临床经验

吴茱萸汤治疗头痛临床经验 头痛是神经科常见的疾病。中医头痛的概念是指由于外感与内伤致使脉络绌急或失养,清窍不利所引起的以病人自觉头部疼痛为特征的一种常见病症,也是一个常见的症状,可以发生在多种慢性疾病中,有时也是某些相关疾病加重或恶化的先兆。对于头痛卒然而发,起病较急者,一般属于外感头痛,包括风寒证、风热证和风湿证;对于起病缓慢、经久不愈、反复发作者一般属于内伤头痛,包括肝阳证、肾虚症、气血亏虚证、痰浊证和瘀血症等。 肝寒浊阴上逆,上犯清窍所致的厥阴头痛属于内伤头痛的一种,《伤寒论.厥阴病》云:“干呕,吐涎沫,头痛者,吴茱萸汤主之。”本条的意思是说肝阳不足,阴寒内盛,寒气上逆乘犯胃土而做干呕状;肝寒犯胃,胃阳不足,津液不布,故见吐涎沫;阴寒之气随经上逆,清阳被扰,故见头痛。因此本方的病机是肝寒气逆,本方的治法是温降肝逆。俾肝木得温,气逆得降,干呕吐涎沫头痛自除,是“治病求本”的又一范例。 下面是一个真实的用吴茱萸汤治疗头痛成功的病例: 患者,男,49岁,因“阵发性头两侧痛半年”来我院就诊,患者半年来自服羊角

片、方舟脑宁等治疗头痛的药物均未见好转。当时诊查情况为:阵发性两侧头痛,头痛时恶心,甚至呕吐,不怕冷,好出汗,腰不舒服,酸疼,肚子吃凉东西后有时疼,食欲差,大便一天一次不成型,尿不频,起夜每晚2次,睡眠可以,舌淡苔白腻,脉沉弦。 辩证分析:肝阳不足,寒滞肝脉,浊阴之气上犯故头痛,头两侧虽然是足少阳胆经循行的部位,但是肝胆互为表里,也属厥阴头痛;肝寒犯胃,胃失和降,故恶心,呕吐;脾胃虚寒,吃凉东西后伤乏阳气,助寒凝滞,不通则痛,故吃凉东西后会腹痛;脾阳不足,气血生化乏源,气的固摄功能失职,故易出汗;肾阳不足,故腰不舒服,酸疼,起夜每晚2次,肾阳不足亦不能温暖脾土,中焦失运,故大便不成型;舌淡苔白腻,脉沉弦均为肝脾肾虚寒,浊阴上逆的佐证。 治疗原则:温补脾肾,暖肝降逆,散寒止痛。 方药:吴茱萸汤加减(伤寒论原方为:吴茱萸一升,人参三两,大枣十二枚,生姜六两): 吴茱萸10克,党参10克,大枣4枚,生姜3片,甘草8克茯苓10克,白术10克,乌药10克,山药10克,益智仁10克,当归10克,川芎10克,丹参10克,黄芪10克,浮小麦10克,陈皮10克,肉豆蔻10克。水煎服日服一剂 患者服用4副后头痛大减,基本不发作,亦无恶心呕吐,其他伴随症状包括好出汗,吃凉东西肚子痛,没有食欲,腰不舒服,酸疼均有所缓解,舌淡苔白腻,脉沉弦亦有所缓解,但大便仍不成型,仍起夜2次,继续服用原方8副而愈。一个月后患者又出现头痛,与原来头痛症状基本相似,但明显减轻,其它伴随症状也不如原来明显,又服8副后未再复发。

【每日一诵】伤寒论第319条

【每日一诵】伤寒论第319条 第319条少阴病,下利六七日,咳而呕渴,心烦不得眠者,猪苓汤主之。导读:历代伤寒学者对《伤寒论》多有注释,受个人认知所限,不免有所偏颇,读者需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结合临床,注重自我理解。毕竟,尽信书则不如无书!文末有留言,大家可以发表自己的注解,一起提高!金·成无己《注解伤寒论》下利不渴者,里寒也。经曰∶自利不渴者,属太阴,以其脏寒故也。此下利呕渴,知非里寒;心烦不得眠,知协热也。与猪苓汤渗泄小便,分别水谷。经曰∶复不止,当利其小便。此之谓欤? 清·吴谦《医宗金鉴》【注】 凡少阴下利清谷,咳呕不渴,属寒饮也。今少阴病六、七日,下利粘秽,咳而呕,渴烦不得眠,是少阴热饮为病也。饮热相抟,上攻则咳,中攻则呕,下攻则利;热耗津液,故渴;热扰于心,故烦不得眠。宜猪苓汤利水滋燥,饮热之证,皆可愈矣。【集注】 赵嗣真曰:少阴咳而下利,呕渴心烦不眠,及厥阴下利欲饮水者,是皆传邪之热,脉必沉细数,故以黄连滑石等清利之。其少阴自利而渴,欲吐不吐,心中烦但欲寐,小便色白者,是本经阴邪之寒也,脉必沉微,故以附子、干姜温之。汪琥曰:下利咳而呕渴,心烦不得眠,焉知非少阳、阳明之病?

然少阳、阳明若见此证,为里实,脉必弦大而长,此病脉必微细,故知其为少阴之病无疑也。林澜曰:下利则邪并于下矣,其呕而且咳何也?盖至六、七日渴而心烦不眠,则传邪之上客者又盛,渴则必恣饮,多饮必停水,是邪热既不能解,而水蓄之证复作也。热邪传陷之下利,非阴寒吐利并作之可比。呕而渴者,盖先呕后渴,为邪欲解,先渴后呕,多为水停,况又有水寒射肺为咳之可兼察乎?以是知必有挟饮于内耳。沈明宗曰:黄连阿胶汤之心烦不得眠,较此条颇同而治异,何也?盖此条乃少阴风热,转入阳明而致下利,故以猪苓汤驱导水邪,还从膀胱而去,急救胃中津液为主;彼条之心烦不得眠而无下利,乃肾水枯少,故用黄连阿胶汤滋阴清火,急救肾阴为主也。魏荔彤曰:咳而咽不痛,渴而口不渴,则知邪虽为传经而入之热,惟其有水饮相混,故热势不能甚肆。其猛烈虽上冲为咳呕,而不致咽痛,隔阻正律为口渴,而不致干燥,兼以心烦不得眠,于少阴但欲寐,阴证中见阳证,岂非传经之热兼水湿者乎?其所以不发黄者,以少阴病原有下利,湿不能留,热不能蓄故也。由此观之,热邪兼水饮昭然矣。 清·柯琴《伤寒来苏集》少阴病,但欲寐,心烦而反不得卧,是黄连阿胶证也。然二三日心烦是实热,六七日心烦是虚烦矣。且下利而热渴,是下焦虚,不能制水之故,非芩、连、芍药所宜。咳呕烦渴者,是肾水不升;下利不眠者,是心火

小柴胡汤的组成、主治、功用及方解

For personal use only in study and research; not for commercial use 小柴胡汤的组成、主治、功用及方解 出处:《伤寒论》:伤寒五六日中风,往来寒热,胸胁苦满,嘿嘿不欲饮食, 心烦喜呕,或胸中烦而不呕,或渴,或腹中痛,或胁下痞硬,或心下悸、小便 不利,或不渴、身有微热,或咳者,小柴胡汤主之。 组成:柴胡30g,黄芩、人参、半夏、甘草(炙)、生姜(切)各9g,大枣(擘)4枚。功用:和解少阳。 主治:1)伤寒少阳病证。邪在半表半里,症见往来寒热,胸胁苦满,默默不欲饮 食,心烦喜呕,口苦,咽干,目眩,舌苔薄白,脉弦者。 2)妇人伤寒,热入血室。经水适断,寒热发作有时。 3)疟疾,黄疸等内伤杂病而见以上少阳病证者。 方解:本方多由邪在少阳,经气不利,郁而化热所致。治疗以和解少阳为主。 少阳经病证表现为三焦经以及胆经的病证。少阳病证,邪不在表,也不在里, 汗、吐、下三法均不适宜,只有采用和解方法。本方中柴胡苦平,入肝胆经, 透解邪热,疏达经气;黄芩清泄邪热;法夏和胃降逆;人参、炙甘草扶助正气, 抵抗病邪;生姜、大枣和胃气,生津。使用以上方剂后,可使邪气得解,少阳 得和,上焦得通,津液得下,胃气得和,有汗出热解之功效。 配伍特点:柴胡苦平升散,黄芩降泄,二者配伍,为和解少阳的基本结构。和 解少阳为主,兼补胃气;以祛邪为主,兼补正气。邪气得解,胃气调和。 加减:若胸中烦而不呕,去半夏、人参,加栝楼实清热理气宽胸;若渴,去半 夏,加天花粉止渴生津;若腹中痛者,去黄芩,加芍药柔肝缓急止痛;若胁下 痞梗,去大枣,加牡蛎软坚散结;若心下悸,小便不利者,去黄芩,加茯苓利 水宁心;若不渴,外有微热者,去人参,加桂枝解表;若咳者,去人参、大枣、 生姜,加五味子、干姜温肺止咳。

从《黎庇留医案》看方证对应

从《黎庇留医案》看“方证对应” 黎庇留是岭南伤寒四大金刚之一,是难得一见的经方大师,有《黎庇留医案》传世。此书载医案46则,各医案描述简捷明了,按语要言不繁,处处体现了黎庇留作为一代经方家,“方证对应”的学术思想。所载医案多是急危重症,且多例是经当时名医失治误治而转请黎氏医治的,黎氏力排众议,辨证但依“方证对应”之理,效如桴鼓。 本文试图通过对《黎庇留医案》中的案例进行赏析,从而探讨黎氏“方证对应”的学术思想的要旨。 辨证准确是实现“方证对应”的关键:如黎氏所言“惟辨证必须确凿——认证不真,则未易轻试耳。”“要之认症贵的,则有是症必有是方。”“方证对应”的辨证思想要运用于临床,要求我们在临症时,看到临床症状,归纳出关键所在,再寻找到最为适合的“方证”和“药证”。要做到这点,其实就如“按图索骥”,首先要有丰富的临床积累,这样才能把握住证的关键,按照其特征把图画好,然后还必须熟读伤寒,深谙仲景的原意,这样你画好图以后,才可以知道有什么方证是相类似可以作为候选的,最后准确的找到最合适的方(骥)。试看黎氏的几个医案:第16案,症见口渴,吐虫,腹痛,前医误以为乌梅丸证,服药后满面现焦燥气,舌亦枯黑异常,大渴,黎氏改予白虎汤,则其病若失。第38案,虽是盛暑之时发病,且身有微热,但畏寒须穿棉袄,戴小帽,神形疲倦,胃气大减,口不渴,可见并非热象,身有微热,只是虚阳浮越。黎氏以真武汤治疗,日渐好转。可惜家属听信庸医之言,以为是伏暑,证在少阳,故往来寒热,口苦,咽干而不渴,改服小柴胡汤,患者精神日渐转差,最后妄送性命。这些医家《伤寒论》的条文可能倒背如流,却或者未能读懂仲景的“方证”、“药证”;或者未能留意临床所见的每一个细节,无法找到证之关键,实现不了“方证对应”,最后只有失治、误治。综上所述,只有准确把握住“方”和“证”,准确地给“证”配上相应的“方”,才叫“方证对应”。如《黎庇留医案》中,以真武汤合桂枝龙牡汤治脚肿,心悸,郑声,不寐;以小建中汤治虚劳,头目时眩,口干不欲饮,或有微热;栀豉汤治心烦不寐;小柴胡汤治产后发热;真武汤治产后咳、喘、浮肿;四逆汤治月经过多,头眩心悸,面色无华,脉沉微;小陷胸汤治心下满,按之痛极,不能饮食;甘草附子汤治腰痛挛急。上述各案皆体现了黎氏深谙仲景之道,准确实现“方证对应”,效如桴鼓。 “方证对应”是辨证的尖端:如经方大师胡希恕所说,“方证对应”是辨证的尖端,临床辨证但求“方证对应”,辨清患者的症状与仲景的那个方证,那个药证相对应便可,无须拘于年龄、性别、季节来判断是何证,用何方。如第2案,夫妻两人相继而病,时地同,年龄同,一个是理中汤、真武汤证,一个却是小陷胸汤证。辨证也不能拘于脉象。黎氏指出“夫人之体质,各有不同,脉亦不能一概而论”。第11案,症见发热、胸满、口干苦,却六脉全无,这依然是一个小柴胡汤症,此患者后来又患热病,却是少阳之脉。如果只拘于脉象,柴胡证却用四逆汤,后果就不堪设想了。要做到“方证对应”,便不能为世俗所左右。在曹氏的46个医案中,多次见曹氏力排众议,而救患者于疾苦之中。如:第1案,黎氏初出道时,先以甘草附子汤治其母腰痛,方中桂枝用四两,后以白虎汤治其母牙痛,用生石膏七八钱,当他先后两次遭药肆老板反对时,却丝毫没有被“桂枝下咽阳盛则弊”,“若是他人母,必用白虎汤”的世俗观念所困。第9案,世医治小儿科下利多“出贵重之药散,而处以普通之利湿止疴剂”,黎氏见患儿下利不止而厥,日趋沉重,则以四逆汤,次日疴止厥愈。要做到“方证对应”,还必须方随证转,症状有所改变,原来的方就不再合适了。如第4案,初因下利清谷不已,连用姜附,后见夜不寐,即风随帆转,急急改为芩连。第15案,初因水气迫心至左胁痛,用真武汤,次日,胁痛止,转头痛如破,改予吴茱萸汤,第三日,周身疼痛,改为新加汤,再诊,纳呆,改为理中汤。如果固守一方,无视临床症状的变化,也只会造成失治、

吴茱萸汤 《伤寒论》

吴茱萸汤《伤寒论》 吴茱萸汤《伤寒论》 【组成】 吴茱萸6g 人参9g 生姜18g 红枣4枚 【用法】 水煎服 【主治】 1.胃中虚寒,食谷欲吐,或胃脘作痛,吞酸嘈杂。 2.厥阴头痛,乾呕吐涎沫。 3.少阴吐利,手足厥冷,烦躁欲死者。 【方义体会】 吴茱萸汤所治之“胸膈满闷”、“厥阴头痛、乾呕吐涎沫”、“少阴吐利、手足逆冷,烦躁欲死”之证,皆与胃中虚寒,浊阴上逆有关。吴茱萸味辛而苦,性热,既温里散寒、开郁化滞,又下气降浊;人参大补元气、益阴补虚;生姜温胃散寒,降逆止呕;大枣益气健脾,养胃和营。如此伍,共奏温中补虚,降逆止呕之功。 【临床应用】 1、厥阴头痛例:祁xx,女,2 4岁。头痛一年余,诸药不效。诊见:体质素虚,面色皖白,痛时剧烈,自谓头脑欲裂,发作时伴乾呕,触其两手冰冷,脉象沉弦。与服“吴茱英

汤”,加半夏9克,生赫石12克一剂,头痛、呕逆若失。继与服“小建中汤”二剂而癒。 2、脑肿瘤头痛例:张xx,女,20岁。患者头痛加重二月余,每头痛发作,欲碰墙撞壁,服用镇痛剂多种无效,遂邀余治之。诊见:唇面苍白、四肢清冷,呕吐涎沫,脉象细弦。余与“吴茱英汤”治之,不料头痛渐止,遂令其隔日服一剂,十余日而痛未再发。一月後,患者赴北京检查,诊爲“脑瘤”,经手术治疗而癒。 3、治疗慢性胃炎,饮食不下,胃中不适、时而呕吐、四肢不温、脉沉迟者,服之即效。 4、虚寒胃院痛例:阎xx,男,44岁。经常胃脘部疼痛,且喜温喜按,诊其脉沉细无力,服健脾和胃、缓急解痉之药均不效,更以“吴茱英汤”治之,二剂而见其功。 5、内耳眩晕症例:李x之母,52岁,患内耳眩晕症数年之久。眩晕、耳鸣时常发作。近日由于多食瓜果,其症加重。证见:面色萎黄,精神不振,坐卧不适,自云天旋地转,食则呕吐,反复发作,欲坐不能,欲卧不适,其病难耐。诊其脉象细小无力,治以“吴茱萸汤”加半夏9克,令服二剂,服後眩晕轻、呕吐止、已能食。又以原方加泽泻15克、白术9克三剂,嘱其隔日服一剂,服後诸症消失,已能工作。後此症每发,以此方服之则效。 头目眩晕,临证常多以中气虚弱、清阳不升、浊朋上泛

《伤寒论》名方“小柴胡汤”辩证与应用

小柴胡汤/(柴芩+参甘枣夏姜) 【方剂组成】柴胡24 克,黄芩9 克,人参9 克,半夏12 克,炙甘草9 克,生姜9 克,大枣(擘)4 枚 【用法】水煎温服。 【方解】柴胡苦平,《神农本草经》谓:治心腹肠胃中结气、饮食积聚、寒热邪气、推陈致新。可见是一疏气行滞的解热药,而有治胸胁苦满的特能,方中用为主药,佐以黄芩除热止烦,半夏生姜逐饮止呕,复以人参、大枣、甘草补胃以滋津液。病之所以传入少阳,主要是胃气失振、气血外却。补中滋液,实是此时祛邪的要著。徐灵胎谓“小柴胡汤之妙在人参”,确是见道之语。 【仲景对本方证的论述】《伤寒论》第37 条:太阳病,十日已去,脉浮细而嗜卧者,外已解也。设胸满胁痛者,与小柴胡汤;脉但浮者,与麻黄汤。注解:见麻黄汤条。 《伤寒论》第96 条:伤寒五六日中风,往来寒热、胸胁苦满、嘿嘿不欲饮食、心烦喜呕,或胸中烦而不呕,或渴,或腹中痛,或胁下痞硬,或心下悸、小便不利,或不渴、身有微热,或咳者,小柴胡汤主之。 注解:太阳伤寒或中风,均常于五六日时传入半表半里而发少阳病。往来寒热,即指寒往则热来,热往则寒来,寒和热交替出现的样子。胸胁苦满,即胸胁甚满之意。嘿同默,嘿嘿不欲饮食,即精神郁闷常默默然而不欲食也。心烦喜呕,谓心中烦躁而且欲呕,或邪

热较轻则但胸中烦而心不烦,胃中无饮并亦不呕。或干于胃则渴,或干于肠则腹中痛,或干于肝脾则胁下痞硬,或干于心肾则心下悸、小便不利,或邪未犯里故不渴、表还未罢而身微热,或干于肺则咳,宜小柴胡汤主之。按:往来寒热、胸胁苦满、嘿嘿不欲饮食、心烦喜呕四者,为小柴胡汤的主证,或以下均属不定的客证,主证治则客证自已,故无论客证如何,均宜小柴胡汤主之。 《伤寒论》第97 条:血弱、气尽、膜理开,邪气因入,与正气相搏,结于胁下。正邪分争,往来寒热,休作有时,嘿嘿不欲饮食,脏腑相连,其痛必下,邪高痛下,故使呕也,小柴胡汤主之。服柴胡汤已,渴者属阳明,以法治之。注解:伤寒病初作,则邪气交争于骨肉,此即太阳病在表的一段病理过程,若精气已不足拒邪于外,则退而卫于内,以是体表的血弱气尽、腠理遂开,邪因乘虚进入半表半里,与正气相搏结于胁下,因而胸胁苦满,这就进入少阳病的病理阶段了。正邪分争,即正邪相拒的意思,正进邪退,病近于表则恶寒;邪进正退,病近于里则恶热。邪热郁结胸胁,故嘿嘿不欲饮食。胸胁之处,上有心肺,旁及肝脾,下接胃肠,故谓脏腑相连。热激里饮则腹痛,胸胁在腹上,因谓为邪高痛下。上邪下饮,故使呕也,宜小柴汤主之。若服小柴胡汤上证解而消渴者,则又转属阳明病了,应依治阳明病的方法随证治之。按:此承上条,进一步阐明病之所以传入少阳和其发作柴胡证的原因,由此可见小柴胡汤为病始传少阳的主治方。 《伤寒论》第99 条:伤寒四五日,身热、恶风、颈项强,胁下

中医中药:吴茱萸汤治头痛头晕

中医中药:吴茱萸汤治头痛头晕吴茱萸汤出自《伤寒论》,陈宝贵老师在临证中不仅应用吴茱萸汤治疗头痛、呕吐、胃痛等,还治疗眩晕、寒疝诸症。具体临证需灵活加减。如恶寒甚者加制附子,呕吐甚者加丁香、半夏,腹胀者加白豆蔻,吞酸者加海螵蛸,气虚甚者改党参为人参,血虚者加当归。举案如下: 病案1 张某,男,65岁,2008年6月初诊。患者诉头痛10余年,每遇天气变化或受凉后头痛加重,以右侧头痛为著,疼时有跳动感,头部怕凉。现时值夏季,患者仍头戴厚帽子,患者口淡,食纳差,小便清长,大便溏硬不调。曾多次查CT均无异常表现,西医诊断为神经性头痛。此次头痛系10余天前受风后引起,迭经他医诊治而不缓解,查头颅CT未见明显异常,查看前医处方多为川芎茶调散、小柴胡汤、九味羌活胜湿汤等。患者现头痛,怕风,以右侧头痛为著,疼时有跳动感,头部怕凉,疼重时可伴有恶心呕吐,舌淡苔薄白,脉沉弦。 陈宝贵老师辨为厥阴头痛,此乃阴寒之邪上犯清阳所致,治以温中散寒,化饮止呕,方选吴茱萸汤加减。 处方:吴茱萸10克,细辛3克,白芷10克,党参20克,生姜30克,升麻5克,柴胡5克,大枣3枚。3剂,水煎服,日1剂。

药后患者头痛恶风明显减轻,效不更方,予原方7剂,患者头痛痊愈,追访一年,患者头痛未再作。 按《伤寒论》第三七八条“干呕,吐涎沫,头痛者,吴茱萸汤主之。”临证时吴茱萸汤以呕吐涎沫,舌质不红,苔白滑,脉迟为辨证要点。方中吴茱萸中温脾胃,下暖肝肾,且具下气降逆作用;生姜入肺脾胃之经,能生能降,能散能温,可开脾胃凝滞之寒邪,能安阳明上逆之浊阴,又为呕家之圣药,助吴茱萸散寒降逆止呕,党参补中益气。此患者头痛重时恶心呕吐,符合吴茱萸汤的主症,患者头痛恶风,怕凉,显系上焦阳气不足,今加入升麻柴胡以使阳气上行头部,白芷、细辛增散寒祛风之力。药少力专,收效较好。 病案2 汪某,女,46岁,患者反复头晕约十余年,每遇劳累或失眠则头晕发作,伴耳鸣,恶心呕吐,呕吐物为胃内容物或痰涎,每次发作约需治疗半月,甚至缠绵两月不等。此次患者于半月前劳累后出现头晕,经中西医治疗收效不佳,查头颅CT未见异常,经西医诊断为梅尼埃病。患者表情淡漠,面色苍黄,闭目静卧,头晕目眩,睁眼则头晕加重,动则呕吐,呕吐物为胃内容物及痰涎,舌淡暗苔薄白水滑,脉沉细弱。 此为中焦亏虚,聚湿成痰饮,痰饮上犯,则呕吐频作,治宜温药和之。方选吴茱萸汤加减。

胡希恕吴茱萸汤治疗青光眼病案

胡希恕吴茱萸汤治疗青光眼病案 【医案】李某,女性,43岁,东北锦州人,头痛呕吐已六七年,近二年来视物模糊,到处求医,诊断为青光眼。而服中西药无数。近一月左眼失明,因专程来京求治,自感有物覆于眼上,常头痛如裂,伴呕吐、目干涩,心中发热、手足心热、口干不欲饮,苔薄白,脉弦细。证属血虚饮盛,治以补血除饮、与吴茱萸合柴胡桂姜汤、当归芍药散:【用量】吴茱萸10克,党参10克,干姜6克,大枣4枚,柴胡12克,黄芩10克,桂枝10克,花粉12克,当归10克,白芍l0克,川芎10克,泽泻18克,生龙骨15克,生牡蛎15克,茯苓12克,苍术10克,炙甘草6克 【按语】结果:上方服三剂,诸证即见好转,连服21剂,视物渐清,治疗二月未易一药,左眼视物清晰,头痛等症也消失。本方主治寒饮冲逆,若上之食谷欲呕者;呕吐、手足厥冷、烦躁欲死者;干呕吐涎沫、头痛者;呕逆胸满者,均属其证,亦即运用本方的要点。方中吴茱萸味辛性热,归肝肾脾胃经,既可温胃止呕,又可温肝降逆,更可温肾以止吐利,一药而三病皆宜,故为君药。重用生姜温胃散寒,降逆止呕,以助吴茱萸之力,用为臣药。病缘之于中虚,况胃气不降,则脾阳不升,故佐以人参补脾益气,以复中虚。大枣甘平,益气补脾,调和诸药,既可助人参以补虚,又可配生

姜以调和脾胃,用之为使药。四药配伍,共奏温中补虚、消阴扶阳、降逆止呕之功,使阴寒去、逆气平,而诸症自除。应用于胃肠及头脑诸疾,均有惊人的疗效,今举数端以供参考。剧烈头痛或头晕而呕吐,或恶心欲吐,无热象者(即除外小柴胡加石膏汤证),本方俱有捷验、西医所称的美尼尔氏症亦多见本方证,宜注意;偏头痛,尤其偏于左侧者,大多属于本方证,胃脘疼.呕而不欲食者,宜本方。若更腹鸣、大便溏频者,可于半夏泻心汤加吴茱萸治之,即本方与半夏泻心汤合方,无论胃肠炎、胃溃疡依证用之,均有良验;剧痛的青光眼而呕恶者,也多有应用本方的机会。或许这不是您喜欢或者需要的,但也许正是您圈里朋友们正在寻找的,您的转载是他(她)们的福音。JK-JK225欢迎您的关注和推荐

吴茱萸汤治验二则

吴茱萸汤治验二则 吴茱萸汤治验二则江西中医药2002年4月第33卷第2期 吴茱萸汤治验二则 杨空英扬福英 (浙江省缙云县中医院缙云321400) 关键词:昊莱蔓汤;胃末呕吐;脾虚泄泻;中医药疗法中田分类号:R289.5文献标识码:B 吴茱萸汤出白仲景(伤寒论',由吴茱萸,人参,生姜,大枣四味药组成,功能沮中补虚,主治脾胃虚寒,健运失职,浊阴上逆所致的恶心呕吐,肠呜泄泻,形寒肢冷等症.笔者从事医学临床工作二十多年,以吴茱萸汤加减治疗属脾胃虚寒获效颇佳.兹介绍病例二则如下: 的慢性胃肠病, 1IW寒呕吐 徐某某.女,46岁,职工,2000年5月10日韧诊.主诉: 素有肝炎病史.曾服用大量清热利温药半年.药后肝功能已基本正常.但出现胃中冷痛,呕吐频作,饮食不下,屡治不禽. 寡I诊:神疲乏力,面色少华,恶心,呕吐清水,饮食不下,四肢厥冷,舌淡红,苔薄白,脉沉细无力.证属脾胃虚寒,寒邪上逆.观其前方虽已用健胃药.但仍不离寒凉清肝之剂,故脾胃虚寒难以康复,即仿仲景吴茱萸汤加味:吴茱萸,红参各9 g,生姜30g,制半夏15g,丁香,陈皮各9g.云木香5g,红枣 10救.3剂.二诊:呕吐已止.能进食少量稀饭.四肢转沮, 予原方加炒白术15g.7剂.三诊:诸症悉腺,予香砂六君子丸,每次10g,每日2次.续服2个月.随访1年.病愈无复发. 按:本案例因久服大量寒凉之药,损伤脾胃阳气.脾胃虚寒,健运失职,致使寒邪凝聚,饮邪上逆,故见口吐清水;寒滞

于中,胃气上逆,故见胃中冷痛,恶心呕吐频作,饮食不下. 即《内经'云:"寒气 客于肠胃,厥逆上出,故痛而呕吐."吐利, 手足厥冷者,寒气内盛也;寒气在胃,胃阳被困.故胃脘冷痛. 方中吴茱萸,人参温补脾胃;生姜辛温散寒.沮胃降逆;半夏燥湿,降逆止呕;丁香温中祛寒,降逆止吐;陈皮,木香行气止痛;大枣补中.并调和诸药.全方共奏温中散寒,行气止痛之 ? 27 功.二诊加炒白术,重在健脾胃,后用香砂六君丸善后巩固治疗.使元气充足,故病愈无复发. 2脾虚泄洱 陶某某.女,50岁.农民,1999年10月10日初诊.主诉:脾胃久虚,误食生冷,吐泄频作.经治虽有好转.但每遇生冷饮食即见腹痛而吐泻不止.延医数年,已转为慢性泄泻,形体逐渐消瘦,久治无效.刻诊:精神疲倦,面色少华.呕吐清水,礁中冷痛,喜温喜按,手足厥冷,腹泻日4,5次,甚剿严重脱肛,舌淡红,苔薄白,脉沉迟.证屑脾胃虚寒,脾气下陷. 治拟沮补脾胃法.用仲景吴茱萸汤加味:吴茱萸,人参各10 g,干姜10g'炒白术,茯苓各20g,砂仁5g(后下),大枣l0 枚.5剂.二诊:精神转佳,四肢 转暖,大便一日一次.质软, 偶有轻度脱肛.证药相符,印子原方改炒白术,茯苓各 30g, 5剂.三诊:诸症已好转,予原方加减再服1周.后用朴中益气丸,每次10g,每日2次.继服1个月.随访2年.身体健康无恙. 按:吴茱萸药性辛温燥烈,医或畏其燥烈而不敢用或用量过少,致使杯水车薪, 药不胜病,治而无效.其实吴茱萸药性虽燥烈,但对脾胃虚寒,浊阴不降,厥气上道,吐泄肢厥等证,用量为10--30g,亦无明显不舒.如遇有不舒的话,可以将吴茱萸用沸汤泡洗3-5次后人药,以去其燥烈之性.若

吴茱萸汤

吴茱萸汤 来源 《伤寒论》。同名方约有55首,现选《伤寒论》辨阳明病脉证并治方。 组成吴茱萸一升(洗),人参三两,生姜六两(切),大枣十二枚(擘)。 用法以水七升,煮取二升,去滓,温服七合。一日三次。 应用学科中医药学(一级学科);方剂学(二级学科);方剂(二级学科) 功用 温中补虚,降逆止呕:用于脾胃虚寒或肝经寒气上逆,而见吞酸嘈杂,或头顶痛、干呕吐涎沫,舌淡苔白滑,脉沉迟者。 主治 1)胃寒呕吐证——阳明寒呕 胃中虚寒,食谷欲呕,胸膈满闷,或胃脘痛,吞酸嘈杂,舌淡,脉沉弦而迟。 2)肝寒上逆证——厥阴头痛 头痛,干呕吐涎沫,颠顶痛甚,舌淡,脉沉弦而迟。 3)肾寒上逆证——少阴吐利 呕吐下利,手足厥冷,烦躁欲死,舌淡,脉沉细。 肝胃虚寒,浊阴上逆证。肝胃虚寒,浊阴上逆证。食后泛泛欲呕,或呕吐酸水,或干呕,或吐清涎冷沫,胸满脘痛,巅顶头痛,畏寒肢凉,甚则伴手足逆冷,大便泄泻,烦躁不宁,舌淡苔白滑,脉沉弦或迟。(本方适用于慢性胃炎、妊娠呕吐、神经性呕吐、神经性头痛、耳源性眩晕等属肝胃虚寒者。) 配伍特点 本方肝肾胃三经同治,温降补三法同施,但以温降为主。 辩证要点 本方为治疗肝胃虚寒,浊阴上逆之常用方。以食后欲吐,或颠顶疼痛,干呕吐涎沫,畏寒肢凉,舌淡苔白滑,脉弦细而迟为辩证要点。 《备急千金要方》卷三

【来源】《备急千金要方》卷三。 【组成】吴茱萸6克防风桔梗干姜甘草细辛当归各3克干地黄9克 【用法】上八味,哎咀。以水800毫升,煮取300毫升,去滓,分二次服。 【功用】养血温经散寒。 【主治】妇人先有寒冷,胸满痛,或心腹刺痛,或呕吐食少,或下痢,呼吸短促,产后益剧者。 《医宗金鉴》卷四十四 【来源】《医宗金鉴》卷四十四。 【组成】当归肉桂吴茱萸丹皮半夏(制) 麦冬各6克防风细辛藁本干姜茯苓木香炙甘草各3克 【用法】水煎服。 【功用】祛风散寒,温经止痛。 【主治】妇女经行腹痛,胞中不虚,惟受风寒为病者。 《审视瑶函》卷三 【来源】《审视瑶函》卷三。 【组成】半夏(姜制) 吴茱萸川芎炙甘草人参白茯苓白芷广陈皮各等分 【用法】上锉为末。加生姜3片,用水400毫升,煎至320毫升,食后服。 【主治】厥阴经头风头痛,四肢厥冷,呕吐涎沫。 《宜明论方》卷一 【来源】《宜明论方》卷一。 【组成】吴茱萸(汤淘,炒) 厚朴(生姜制) 官桂(去皮) 干姜(炮)各60克白术陈皮(去白) 蜀椒(去子)各15克 【用法】上药为末。每服9克,用水300毫升,生姜3片,同煎至240毫升,去滓,空腹时温服。 【功用】温阳运脾,理气消胀。 【主治】阴盛生寒,腹满膑胀,常常如饱,饮食无味。 《圣济总录》卷四十 【名称】吴茱萸汤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