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从_广场舞_新闻看大众文艺题材报道的问题与策略_臧娜

从_广场舞_新闻看大众文艺题材报道的问题与策略_臧娜

从_广场舞_新闻看大众文艺题材报道的问题与策略_臧娜
从_广场舞_新闻看大众文艺题材报道的问题与策略_臧娜

案例与方法

Case And Method

从“广场舞”新闻

看大众文艺题材报道的问题与策略

提要:上世纪90年代以来,伴随市场经济的蓬勃发展以及文化生活的丰富,大众文艺报道逐渐成为社会新闻领域一个重要报道类

别。这一题材的报道在逐渐变得开放、轻松、通俗的同时,也出现了娱乐至死、群体炒作、浅薄低俗等问题。这些情况在有关“广场舞”的大量报道中集中体现,“报道标签化”“叙事妖魔化”等问题,激发了研究者对于大众文艺报道传播策略的思考。

关键词:大众文艺题材报道 广场舞 媒介艺术素养

□ 文/臧 娜 张燕楠

大众文艺题材报道的属性和边界主流媒体要坚守文化理想和主流价值观,首先要认识大众文艺的根本属性,厘清大众文艺报道和娱乐报道的边界。

从关注内容看,娱乐报道更倾向关注名人隐私、花边绯闻;大众文艺报道则应更关注涉及公共利益的文化潮流和事件。

从主体形象看,娱乐报道重点关注歌星、影星、球星等各色明星;大众文艺报道则应重点关注普通民众的文艺娱乐活动,以及文化艺术体育战线著名人士的艺术之美。

从报道态度看,娱乐新闻更多表露出对名利的艳羡嫉妒,甚至“审丑”;而大众文艺报道则强调以“审智”品性引导大众悉心感受艺术之美。

总体上,媒体应当透彻认识大众文艺的属性,认真梳理其发展脉络,为日常生活中发生的与大众文艺活动相关的媒介事件注入有益的精神养料,避免在某些新闻生产利益化、娱乐化倾向的推动下,加速滑向迎合低级趣味的媚俗境地。

当前大众文艺题材报道存在的问题从全民“唱红歌”现象引发的社会评论,到顽童模仿灰太狼“烤羊肉”被烧成重伤的惨痛教训,还有近年来一系列关于“广场舞”的媒介论辩,一个个大众文艺领域的热点话题,考验着当代媒体人的文艺素养和传播智慧。

特别是有关“广场舞”的新闻报道和话

题讨论,在相当程度上反映出当前大众文艺

题材报道的现实问题。

1.报道标签化

作为近两年的网络流行词,“广场舞”

和“中国大妈”一直紧紧地勾连在一起。

一些媒体以《中国广场舞大妈正慢慢占领

地球》为题,报道中国广场舞大妈进行这种

“古怪”的活动受到很多城市居民的敌视,

“中国大妈”突然开始跳舞并非只出现在俄

罗斯,还出现在巴黎卢浮宫外、纽约市的公

园,他们的跳舞活动过于喧闹,引发了噪音

投诉。

但另一方面,不少西方人认为“广场

舞”是独具中国文化符号的词汇。法国著名汉

学家白乐桑在谈及“广场舞”一词时认为,这

是现阶段中国最具有中国特色的文化符号之

一。它反映了人们得到财富、物质生活的满

足,已经开始朝着精神层面追逐“中国梦”。

而对“广场舞”噪音污染等标签化的报

道,恰恰限制了其背后正向价值的挖掘。

2.叙事妖魔化

随着“广场舞”的风生水起,与“广

场舞”相关的社会新闻事件也日益增多,如

“男子外出跳广场舞结识年轻新欢 六旬之妻

遭抛弃”“男子驾车遭广场舞挡道 下车砸毁

音响并动手打人”“最气愤——广场舞大妈

扰民 大爷‘泼尿’抗议”,等等。

这些惹眼标题极大地吸引了公众眼球,

成为此类题材新闻报道的极好卖点,但“广

场舞”作为大众文艺形态与日常生活之间的

审美关联和艺术渊源则少人问津。

类似的妖魔化叙事,在全民“唱红

歌”的报道中也屡见不鲜。“性感美女唱红

歌”、数十名女大学生扮“江姐”等惹眼主

题见诸各大媒体的新闻板块,女性之美成为

红歌题材新闻报道的重要叙事元素和“招牌

动作”,而革命文艺话语在与美女、性感的

后现代拼贴过程中,被稀释得只剩下“绿军

装”“红缨枪”的形式外壳。

新闻策划者从大众日常社会文艺活动中

拾掇出若干吸引眼球的片段予以放大,虽然

短时间内达到了吸引公众视线的目的,但这

种充满功利性的情绪化、娱乐化传播策略,

最终将改变人们对于大众文艺的情感性认

知,损害大众文艺报道的传播价值。

媒体开展大众文艺题材报道的传播

策略

其实,从有关“广场舞”的优秀报道

中,人们也不难发现大众文艺题材高水平传

播的诀窍,相关做法也成为破解相关现实问

题,提升报道水准的良方:

首先,从公共利益和社会长远发展出

发,全方位挖掘大众文艺题材的议题价值。

在“广场舞”相关报道中,虽然存在以

收视率为标的的妖魔化叙事倾向,但在众声

喧哗中,一些媒体从中国的公共领域现状及

·学者界面·

2015.2 CHINESE JOURNALIST 101

案例与方法Case And Method

讨少有涉及,从目前掌握的材料看,“广场舞”的源头是陕北新秧歌运动,解放后秧歌舞传入城市,直至文革时期演变为革命群众的“忠字舞”热潮。

对于“广场舞”艺术源头的文化追溯和

国人公共空间意识淡薄的角度切入,实现了大众文艺题材报道价值的升华。

2014年4月3日,《新闻1+1》以“温州业主‘以噪制噪’ 用高音炮对抗广场舞”为题,制作了一期新闻评论节目,节目以温州一小区业主集资26万元购置高音炮对抗广场舞音乐噪声为背景,从公共活动场所的合理规划等角度切入,探讨解决广场舞扰民的有效路径。这期节目在总体上彰显了该栏目抢夺新闻“第二落点”的报道思路,体现出宏观、敞开、建设性的评论风格。

可贵的是,节目在尾声处加入了一段时长近2分钟的的士高配乐短片,颇具动感地展现了1980年(新时期)以来,全国各地区人民欢快起舞的热闹场景。从上世纪80年代初刚刚挥别极左政治狂热的人们在街头跳起交谊舞,到90年代陕西民众的广场秧歌戏,直至新世纪以来上海青年人的闹市骑马舞,节目最终以一幅书写“2014”字样的广场舞图片结束,留下了一抹令人回味的精神余韵。几组具有历史纵深感的黑白画面,配合节奏感极强的背景音乐,一幅节奏铿锵的民众群舞图渐次呈现在人们眼前,以视觉化的方式为观众揭示了广场舞发展至今的文艺脉络,以及“广场舞”话题浮出水面的文化根源和艺术渊源。

第二,提升媒体的艺术素养和审美品位,深层次追溯大众文艺内容的艺术源流。

凤凰卫视的时评类栏目《锵锵三人行》也曾就“广场舞”话题制作了一期节目《换一种视角看中国大妈的“广场舞”》,梁文道和学者许子东作为嘉宾参与话题讨论。这期节目的亮点之一,是许子东将自己对于“广场舞”这一大众文艺形态的理论思考融入到三人漫谈之中。他指出,目前关于“广场舞”问题的新闻报道大多聚焦于噪声扰民等现实层面的问题,但对其艺术源头和文化渊源的探省思,为广大民众正确认识这一新兴大众文艺形态提供了重要的理性依据,它引导大众正确看待现实中存在的问题,悉心审视当代广场群众文艺活动的文化渊源和独特审美品格,使得这期关于大众文艺题材的时评节目在插科打诨间透露出艺术审美的智性趣味。

第三,拓宽报道维度,突破大众文艺题材报道的传统框架。

还有一些有关“广场舞”的媒介评论文章,将报道维度延展到社会学、历史学的领域,对大众文艺现象进行了深刻剖析。如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公共政策研究中心副主任郭宇宽撰写的《广场舞盛行解析:中国人为何害怕脱离群体?》,就通过审视革命历史语域中人们的政治审美诉求,来分析“广场舞”盛行的深层文化动因。

《中国妇女报》的报道《觉醒与希望之舞:广场舞作为妇女群体行为的新价值》则指出,当前中国以妇女为主体的全民健身广场舞的兴起,从某种程度上反映了女性对现实生活的美好期待与行动,反映了女性主体意识的觉醒。

这些报道引入历史、政治、社会性别等维度分析广场舞这一文化现状,在“广场舞”被某些传播媒介作为娱乐符号进行妖魔化处理的时代语域中,显得弥足珍贵,这种传播倾向的出现为大众文艺题材报道媒介文艺素养的提升提供了极好借鉴。

在“消费主义”的裹挟下,当代媒体作为文化艺术精神的传播者,更应该注重提升自身艺术素养,认真梳理大众文艺发展至今的艺术脉络,多吸收文化艺术及其他领域的专家学者加入评论队伍,为当代大众文艺题材报道注入有益的精神养料和智性审美品格。

(作者单位

分别是:沈阳师范大学戏剧艺术学院;东北大学外语学院)

编 辑 文璐

wenlu@https://www.wendangku.net/doc/d36696746.html,

102

2015.2 CHINESE JOURNALIST

新闻专题报道怎样写

新闻专题报道怎样写(2007-11-20 22:18:48) 标签:知识/探索 所谓专题新闻,它既不是对一个固定人物的描述,也不是对一个独立事件的阐述,而是围绕一个主题,综合一个较大范围(一个地区、一条战线、一个单位),在一个时期内发生的事情,点面结合,反映全局。这种形式适用宣传各条战线的形势,某项工作的成就或者反映群众运动的声势、规模、特点、趋向。它纵览全局,有事实有分析,具有鲜明主题和指导性。 专题新闻在电视上占有很重要的位置。它在写作上并没有什么固定的模式,主要是由报道的内容和宣传形势的需要来决定。那么,怎样才能写好专题新闻呢? 一、要善于分析材料。由于综合性新闻不受某一具体事物发展的局限,可以在一个比较广阔的天地里,广泛地选用材料,游刃空间较大,所以,对大量的材料,作者一定要善于分析。如何进行分析?一是把杂乱纷繁的素材系统化。综合消息涉及的范围广、方面多,材料也就非常丰富。面对这大量的材料,作者一定要善于分析。恩格斯说过:“没有分析就没有综合。”我们写综合消息,要把材料分类排队,然后加以分析,弄清楚这材料哪些是主要的,哪些是次要的;哪些是说明本质的,哪些是只说明现象的;哪些是新鲜的,哪些是陈旧的。要分析出这些材料之间有

些什么联系,能够说明一些什么问题,然后进行归纳、综合,提炼出大观点、小观点,使繁多的素材系统化。二是把报道的事实与全局联系起来。在分析材料的时候,把这些材料与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联系起来,既站在全局的高度来报道局部,又从报道局部反映全局。这里讲的局部,对综合消息所报道的范围来说,又是一个“全局”。比如说,我们综合一个我县的农田水利建设情况,对这个县来说,是报道它的全局,但对全地区、全省来说,它又是一个局部。报道时不能只看到本县的实际情况,还要考虑到这些实际情况在更大范围内的地位与作用,这样才能知道选择什么,突出什么,使报道具有针对性。也就避免了就农田水利建设谈农田水利建设,而要联系整个形势、任务等来报道。三是把好的和一般的各类事实进行归纳比较。在分析综合材料时,要突出综合性。专题新闻既不是对一人一事的报道,也不是面对庞杂的材料有闻必录,统统写进消息中,而是把不同时间、不同地点、不同事件,归纳综合成一个有机体。当然,这种综合,必须是围绕分析一个问题或解决一个问题,对众多的单位或众多的事实进行系统的分析研究,把好的和一般的各类事实进行归纳比较,实事求是地选材用材,使人们对事物的发展有一个正确的理解,使之具有启发、提高受众认知作用。

运动会新闻报道策划书

运动会新闻报道策划书

特刊编辑部负责人:刘娟 文字采访负责:刘校羽 新闻摄影负责:杨裕凯 官方微博负责:王颖 主要宣传媒介:特刊、校园网、官方微博(《藏龙学子报》、院团委)运动员采访内容: 1、关注夺冠选手,了解冠军夺冠后的心理感受。 2、关注其他有特点选手。 院长(书记)采访内容: 1、运动会对学生的作用。 2、运动会对学校的意义。 3、本人对运动员的寄语。 观众采访内容: 1、对赛场状况的反应。 2、对运动员的看法。 3、对体育运动的理解。 4、对本系(专业、班)运动员的祝福和期望(主要用作微博素材)。裁判采访内容: 1、裁判工作的特殊性。 2、对裁判工作的理解。(学生) 注意事项:

新闻报道如何做到

新闻报道如何做到“三个到位” 新闻是指运用报纸、广播、电视、网络等媒介对国内外新近或正在发生的具有一定社会价值的人和事实的报道。无论是何种新闻形式,笔者认为,一篇好新闻应当将新闻真实性与记者能动性进行有机结合,做到认识到位、深入到位、效果到位。下面笔者结合工作实际就这“三个到位”谈谈心得、体会和看法。 新闻真实性:认识到位 真实性是新闻的生命,脱离真实,无论是何种类型和形式的新闻,都是没有生命力的。事实第一性,新闻第二性;事实在先,新闻报道在后。这都是老生常谈、众所周知的基本理论,然而,在实践中却往往得不到重视。笔者曾经在一份颇有权威的报纸上看到这样一条图片新闻,标题是《汽车进入百姓家》,图片内容是一个人倚着一部小轿车站着。乍看起来觉得这条新闻还不错,不仅反映了百姓的生活水平提高了,还体现了一种消费趋向。但后来偶然一次机会发现原来图片上的这部小轿车是某单位的,连那位倚车而站的人也是单位的司机。之所以出现这样形式看来真实而内容不真实的新闻,笔者以为,这就是认识不到位的问题。内容真实是新闻存在的基本条件,也是对新闻工作者和新闻媒体最基本、最重要的要求。现在有一些记者在报道新闻时往往是先确定主题,确立报道的方针与意图,将报道思想变成框框,然后再到处找例证乱套,这样就容易像前面图片新闻的记者一样犯下内容失实的错误。这样的新闻还有什么价值呢? 记者是要不断挖掘事实,再发挥能动性;而不是先发挥能动性,再找事例印证,不可本末倒置。鲁迅先生说过:“正因写实,转成新鲜”,笔者对此深有体会。以笔者采写的一篇新闻《五龙乐》为例,大年三十,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胡锦涛来到上杭县古田镇五龙村,与村民们一起过年,将党和政府的关怀和温暖送到了五龙村村民的心里。近年来,五龙村发生了喜人变化。怎么来体现?俗话说“事因人生,人因事显”。记者从某天上午五龙村农民成立艺术团、村民张唐妹包艾叶粄,到中午村民廖兰芳送农家菜,再到午饭后村民廖林清洁电瓶车,最后回到艺术团成立后村民陈占超的演出等进行一天全程跟踪报道,始终用事实说话,不添加记者的想象和臆造,让人自然深刻感受到五龙“热”,村民更“乐”,从一个侧面展示了闽西革命老区新农村建设成就。这篇报道赢就赢在它是真实的,不仅事实性真实,而且过程性真实、即时性真实;正因为真实,才富于感染力。 记者在新闻报道中,首先要做到认识到位,这体现在记者做任何采访都必须在尊重客观事实的基础上全面地收集材料,不夸大、不歪曲、不疏漏,进行实事求是报道,由受众自己做出判断,这样才能经得起检验,获得受众的认可与支持,新闻报道才具有经久不衰的生命力。 新闻价值:深入到位 新闻是真实客观的,这里讲的真实客观是相对的。新闻作品是主观对客观的反映,客观的事实总要经过记者的思考和认识反映出来。因此记者的报道及其所产生的新闻作品是主客观的统一体,没有主观能动性的发挥,新闻报道便会显得平淡无味,不能引起受众的兴趣。那么如何发挥主观能动性呢?笔者认为,在这个问题上也要做到三个到位,即“线”到位、“点”到位、“面”到位。 首先,谈谈“线”到位。这里的“线”指的是新闻的主题。在新闻写作中,我们既要保证客观真实地报道新闻,又要避免单纯地罗列事实。这就需要确立新闻的主题。一条新闻如果没有主题,就好像断线的珍珠,没有大梁的房屋,不但

策划书之新闻报道策划格式

新闻报道策划格式 【篇一:新闻报道策划书】 洛阳市地铁修建新闻报道策划书 2020年前将建设4 4条线路,全长102.7公里。 二、报道主题:洛阳市修建地铁调查 三、报道目的及意义:全面了解洛阳修建地铁带来的一系列影响, 各界人士对地铁修建的看法和认识,分析地铁修建过程中可能出现 的问题,并展望洛阳市的发展前景。 四、报道的主要内容 1、报道洛阳市经济发展现状及地铁修建的背景 2、一些市民对修建地铁的看法和意见 3、取镜采访相关政府部门 4、从文物保护层面采访些文物保护工作者 5、展望下地铁修建的前景 五、需要采访的单位及人物 1、市民 2、洛阳市发改委地铁修建主要负责人 3、洛阳市文物管理局局长 六、对人物的访问(一)市民: 1.你认为洛阳是否适合发展城市轨道交通? 2.就洛阳当前的出行状况来看,你认为是否有必要进行轨道建设? 3.你认为轨道建设和文物保护哪个更重要? (二)洛阳市发改委地铁修建主要负责人: 1.洛阳地铁列车将采用哪一种型号的,最高运营时速多少公里? 2.洛阳轨道建设是否会对洛阳的财政状况带来巨大压力? 3.如何进行轨道的商业性开发? 4.地铁工程的建设是否会对地下文物产生不良影响? (三)、对洛阳市文物管理局局长的提问 1、很多人质疑洛阳修建地铁会影响到地下的文物,对此你的看法呢? 2、若是在地铁修建的过程中挖掘出了墓葬,将会采取什么保护措施? 3、在地铁路线规划时有没有提前对这些路线进行过勘测? 七、前期筹备

1、提前联系发改委负责人与文物管理局局长协调安排采访时间和采访地点。 2、提前去地铁修建沿线踩点 八、活动中应注意的问题及细节 记者提问态度要真诚、客观、不带个人倾向。在采访过程中,记者要确立主题,围绕主题事先精心设计几个问题。一些问题可以现场发挥,但关键的问题一定要做准备。回避采访的,以提问对方感兴趣的问题,诱导其配合采访。 记者采访时一般都是边听、边问、边记、边看、边想。为了避免报道失实,对于需要核实的细节,如人名、地名、时间、术语、人物对话等,要一边采访,一边核实清楚。采用微型录音机、数字录音笔、笔记本电脑等采访工具时,也要做相应的记录,以防一旦录音不清或录音损坏,无从核对。 【篇二:新闻报道策划书格式】 新闻报道策划方案 财政支农新亮点: 财政支持下的深度合作化的“企业+农户”产业模式,在高档肉牛培育中显神效。 1、帮助农民增收; 2、财政支农资金完善基础设施; 3、免费全方位技术服务; 4、强有力的技术团队; 5、完善的产业链和追溯体系; 6、财政厅的大力支持,地方党委、政府的大力支持,区、市、县畜牧主管部门的大力支持; 7、品牌带动,哈丁纳; 二、活动背景:这部分内容应根据策划书的特点在以下项目中选取内容重点阐述;具体项目有:基本情况简介、主要执行对象、近期状况、组织部门、活动开展原因、社会影响、以及相关目的动机。其次应说明问题的环境特征,主要考虑环境的内在优势、弱点、机会及威胁等因素,对其作好全面的分析(swot分析),将内容重点放在环境分析的各项因素上,对过去现在的情况进行详细的描述,并通过对情况的预测制定计划。如环境不明,则应该通过调查研究等方式进行分析加以补充。

新闻的定义及要素

定义: 新闻,是指报纸、电台、电视台、互联网经常使用的记录社会、传播信息、反映时代的一种文体。新闻概念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就其广义而言,除了发表于报刊、广播、电视上的评论与专文外的常用文本都属于新闻之列,包括消息、通讯、特写、速写(有的将速写纳入特写之列)等等;狭义的新闻则专指消息,消息是用概括的叙述方式,比较简明扼要的文字,迅速及时地报道国内外新近发生的、有价值的的事实。 两原则: 一、真实性:是新闻采访的基本原则,是新闻的生命线。 新闻真实性指的是在新闻报道中的每一个具体事实必须合乎客观实际,即表现在新闻报道中的时间、地点、人物、事情、原因和经过都经得起核对。 新闻的真实性原则:1.对新闻事实的表述准确;①新闻报道中用词忌讳不准确②避免虚构情节,添枝加叶,合理想象。2.对新闻内容材料的选择准确。3.对新闻事实的认识准确。 二、时效性:时效性是新闻采访的生命 从理论上来说,时效性指事实发生与作为新闻事实发生之间的时间差(时距),同新闻面世以后激起的社会效果的相关量,即新闻产生应有社会效果的时距限度。 简单地说就是“新鲜、快速、简短”。 结构: 每则新闻在结构上,一般包括标题、导语、主体、背景和结语五部分。前三者是主要部分,后二者是辅助部分。标题一般包括引标题、正标题和副标题;导语是新闻开头的第一段或第一句话,它扼要地揭示新闻的核心内容;主体是新闻的躯干,它用充足的事实表现主题,是对导语内容的进一步扩展和阐释;背景指的是新闻发生的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背景和结语有时可以暗含在主体中。阅读新闻,要注意它的六要素(也就是记叙六要素)人物、时间、地点,事件发生的原因、经过、结果 六要素: 新闻作为一种以叙事为主的文体,它的基本要素和我们语文界常用的记叙文的六要素是一致的。教材把它们概括为“6W”,即:谁(Who)、何时(When)、何地(Where)、何事(What)为何(Why)、结果如何(How),换一种说法就是人物、时间、地点、经过、原因、结果。如果把这六要素串起来,概括成一句话,就是一句通俗易懂的句子: 某人某时在某地做了某事出现了某种结果。 通讯社:新闻服务机构,即向其他新闻媒介提供新闻服务的机构。 四大通讯社:美联社、合众国际社、路透社、法新社。 其他:塔斯社、新华社

新闻报道策划方案范文

新闻报道策划方案范文 篇一:电视台端午节新闻报道策划方案(1420字) 一、活动主题 “粽叶飘香,品味端午” 二、专题的选题策划 1、端午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用心去体验端午蕴涵的意义; 2、端午节也不失为与家人团聚的好机会,可以与家人增进感情; 3、体现端午风俗,弘扬民族文化,烘托节日气氛,为各地文化风俗的交流建立平台。 三、专题的角度策划 1、中国传统节日渐渐被西方节日吞噬 2、回顾历史,追忆先人 3、回温端午传统风俗 4、珍惜我国传统文化,做好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的工作。 四、专题的内容策划 1、核心信息是弘扬端午传统文化。 2、在时间维度上,我们将从端午节的源起、习俗等方面设置栏目。 3、在创意的维度上,我们将设置一个栏目让大家更加了解端午 节的各个方面。通过我们策划的活动,向亲戚朋友们发送自己的创意祝福短信表达自己的思念,为中国传统节日增添一份静谧良好的气氛。 4、重点式版面是我们专题的结构方式。每一个设置的栏目都是围绕端午节这个主题的,反映端午节的每一个方面。 五、专题的形式设计

我们采用的是绿色背景,稍带粽子图案,运用文字、图片、动画等多种形式,图文并茂,使专题显得更为丰富多彩,给受众带来更多的体验感受。 重点式版面,专题的核心信息被安排在屏幕的中间地带。周边信 息和辐射信息分别位于屏幕两边。 六、各个栏目的表现形式及具体内容 (1)端午节的起源 (2)端午节的习俗 (3)端午节诗词 (4)健康端午 (5)参与端午 (6)端午节祝福 七、端午节活动 Part1:聚精会神——观看赛龙舟录像 端午节赛龙舟不单是传统庆祝活动,也是一项国际体坛盛事。 赛龙舟可以说是端午节的高潮。龙舟以龙头和龙尾作装饰,船身还特意雕上麟状花纹,唯妙唯肖;每只龙舟可容纳20至22人,二人并肩而坐,在船首的鼓手和船尾的舵手引领下,以及围观人群的呐喊声中划向终点。 Part2:秀出你的手艺——包粽子 吃粽子是端午节的习俗之一,今天我们就自己动手一起来包粽子,看谁的手儿最巧,包的粽子最漂亮。 1。将粽叶折成漏斗形 2。在漏斗形的粽叶里放入适量的糯米、去皮绿豆以及肉粹。 3。用大拇指和食指按住粽叶的两边把那个比较长的粽叶向糯米这边压成一个三角形。

新闻与报道的关系

浅析新闻与报道的关系 新闻学以人类社会客观存在的新闻现象作为自己的研究对象,研究的重点是新闻事业和人类社会的关系,探索新闻事业的产生、发展的特殊规律和新闻工作的基本要求。日常生活中人们常常使用“新闻报道”这个词。但实际上新闻学中新闻与报道实际上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分属于不同的范畴,它们有着各自的特点,又不乏千丝万缕的联系。下面本文将浅析新闻与报道的区别与联系。 首先,从定义上看,1943年陆定一先生提出“新闻的定义是新近发生事实的报道”,至今对我国新闻事业发展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但这里的“新闻”其实包含了“新闻”和“报道”两个概念。新闻是新近发生的事实,报道则是报道者对客观事实进行主观反映之后形成的观念性的信息。从两者的定义可知,新闻侧重于客观事实,属于社会存在的范畴,而报道侧重于表象和描述,属于社会意识的范畴。新闻来自已存在的事实,而报道是对存在事实的整理、加工和发布,是新闻的表现形式,两者分属于不同环节。 其次,从两者的发展历程上看,新闻是长久存在于客观世界,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在人类诞生前就存在。而新闻报道则是人类意识加工的产物,是一种普建立在一定的经济和社会基础上的普遍的社会现象,伴随人和人类社会的发展而慢慢壮大、成熟。人类的社会性生产和社会性生活决定了人类从事新闻活动的需要。而人们从事新闻活动的目的就是为了了解客观世界的变动。 最后,是否具有主观色彩是两者的本质区别。同样的新闻可以有截然不同的报道,同样的内容也有不同的表现形式。造成这个现象的原因在于不同的报道者站在不同的角度上审视这个“新闻”,有着不同的选择和判断。但如果我们究其根源就会发现,报道者的主观态度只是一个表层的原因,真正的关键在于“作为‘经验事实’‘社会意识’的报道本身就是直接性和间接性、主观性和客观性的统一”①。报道反映了新闻,但又不完全等同于新闻,主观意识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在这里得到了充分的体现。普遍性即能为社会大众所接收,特殊性在于受报道者自身条件的制约,报道可能千差万别。 虽然有如此多的差别,与此同时新闻与报道又是紧密联系、相互依存的。首先,新闻与报道的关系即内容与形式的关系。两者既相互对立又相互统一,构成哲学上的“矛盾”。其次,新闻的存在是报道诞生的前提和基础,报道则是使新闻得以传播的必要条件。从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到今天,新闻一直是人们生存的“必需品”。社会条件变化引起人类社会交往密切程度的提高,带来对新闻需求的增加,又迫使人们不得不扩大新闻活动的规模、方式和内容。最后,新闻与报道其实不存在直接联系,而是一种间接联系,可以用“新闻—人—报道”来表示。从新闻到报道要经历两个阶段,一是新闻工作者接收新闻形成主观意识阶段,二是报道新闻阶段。前者是基础,后者是条件,缺一不可。 新闻报道与生俱来的两个基本特点,一是真实,二是新鲜。需要引起注意的是,新闻报道的特点是用事实说话,尽量真实的提供信息,有一定的准确性、真实性、简明性与及时性。虽然报道是人对新闻的主观反映,但报道必须始终坚持“真实”这个原则。如果失去这个原则,新闻将失去它存在的价值,甚至引起社会的混乱和动荡,后果不堪设想。 ①摘自齐齐哈尔电视台刘波《探讨新闻与新闻报道之间的关系》 数字出版01班 周晓语

新闻专题报道

新闻专题报道——郑支良 新闻专题:是指与某一新闻事件或新闻话题相关的新闻集合,具有新闻的时效性,又具有专题的详实和深度.故此称之为新闻专题。一般用来报道突发或者具有重要社会影响的新闻事件,通过深入挖掘,全方位的解读事件。往往会跟踪报道,具有延续性。常用于报纸、网络或者电视媒体。在报纸等纸类媒体中,新闻专题往往表现为整版、连期连刊集中报道某新闻事件或话题的相关信息;在网络媒体中,新闻专题通过网络连接来实现;在电视媒体中,新闻专题一般表现为深度报道,通常在某个时段内会分期连续报道。不过在目前的实际新闻操作中,新闻专题实际上成为广告的代名词,以深度报道名义所做的广告。 科技新闻: 定义:科技新闻是科学技术领域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所谓科技事实可以是科技成果及其推广应用,可以是党和国家的科技政策,也可以是科技工作者的成就、科技界的活动。这些科技事实经过报道、传播,才成为科技新闻。 种类 科技新闻有许多种类,常见的有科技消息、科技通讯、科技评论、科技人物专写、科技特写等。 特点 科技新闻具有以下特点: 1.新闻性,是指科技新闻内容要新,时间上是新近发生的,新闻性是科技新闻区别于其他科技文体的主要特点。 2.科学性,是指科技新闻中报道、传播科学内容,且是真实的,表述准确,有科学根据。同时在报道、传播科学事实时,要注意向广大读者普及科学知识。科学性是科技新闻区别于其他新闻文体。 3.通俗性,是指科技新闻写作时,应用一定的科普写作技巧,语言要形象生动,巧用比喻和解释,还可以插入一些背景材料,便于广大读者接受和理解 作用 科技新闻的主要作用是及时传播科技消息,促进科学技术交流;同时,通过科技新闻报道,宣传党和国家的科技政策,宣传先进的科学技术,推动科学技术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此外,还通过科技新闻可以向社会大众普及科学知识,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 文本结构 科技新闻中数量最多的是科技消息,其文本结构有以下五部分组成:1标题,是新闻内容的高度浓缩和概括,反映新闻的主题; 2.导语,是开头部分可以一、二句话或一段话,概括内容,牵引全文,吸引读者; 3.主体,是科技消息内容的最重要部分,用具体、充分、典型的材料来展开导语,较详细地叙述新闻事实,使新闻的事实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原因、结果更明确,使事实更清晰; 4.结语,为全文小结或指出事物发展趋势,引起读者关注和思考; 5.背景,对新闻事实材料所作的解释、说明,用于丰富内容,深化主题,它是新闻的从属部分,无固定位置,可在主体之中,独立成段。 择写科技新闻注意点 择写科技新闻要注意以下几点: 1.做好采访前的准备,由于科技新闻范围广、专业性强,采访科技新闻,事先要.做好准备,首先要明确报道思想,了解党的方针、政策。同时要掌握相关的科技知识,熟悉有关资料,掌握报导信息。在此基础上拟订好采访提纲,包括采访对象、采访顺序、谈话题目、提问问题、采访方法。 2.要捕捉有新闻价值的科技事实、材料,如科技领域的新发现、新理论、新发明,科学研究的重大突破,科技工作新成就及重大科技活动。在报道、传播这些有新闻价值的科技事实时,要用科学事实来说话,所报道、传播内容必须是真实的、有科学根据的。在报道科技成果时还须注意所报道的科技成果要经历时间的考验,并需经过专家鉴定。对于涉及保密内容的科技成果还需有关部门审查和批准。 3. 择写科技新闻要及时、迅速,使科技新闻能及时地报道、传播。由于报纸版面和广播播放时间的限制,科技新闻力求短小短小精悍,文字表达要通俗易懂、生动有趣。

(完整版)事业单位考试网络新闻写作知识系列之新闻相关概念

事业单位考试网络新闻写作知识系列之新闻相关概念 (一)什么是新闻 在日常生活中“新闻”一词有两种用法,一种是广义的,广义的新闻就是“新近 发生的事实报道”,泛指报纸、广播、电视中常用的各种报道文章,包括消息、通讯、 特写、报告文学、调查报告、评论等。 一种是狭义的,狭义的新闻专指消息。除了评论等少数议论文,绝大多数新闻都是记 叙性文体。 这里的定义强调三点: 一是“事实” ,事实是第一性的,新闻是第二性的,先有事实,后有新闻; 二是“新近发生” ,这是说新闻不是隔年的老黄历,不是旧闻,强调的是变化中的“新”; 三是“报道” ,即指新闻反映的是有意义的事实,重要的事实,值得报道的事实,是经 过新闻工作者加工裁剪的事实。 (二)新闻的特点 概括地说,新闻的特点有以下几个方面: 1.真实性 新闻必须真实,这是新闻写作的基本要求,也是新闻报道的一项根本原则。这是由新闻 的内涵和特性所决定的。新闻所表现的必须是现实生活中真实发生、客观存在的事物。 2.新鲜性 作为一种信息,新闻是事实的反映,但并非任何事实、任何信息都能成为新闻。新 闻必须是新鲜的所见所闻。新闻的“新”包含内容的“新”和时间的“新”两方面。内容 的“新”即要有新意;时间的“新”就是要及时。 3.倾向性 一切新闻机构都是某一阶级、某一集团的喉舌,都是根据本阶级的利益进行新闻宣传 的,这就给新闻带上了无以争辩的政治倾向。 4.选择性 新闻是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这是无疑的,但由于新闻同时又有凭借事实传播一定 的思想观点和影响舆论的作用,各种政治力量和社会集团往往利用新闻作为宣传手段。因 此, 对新闻事实总会有所选择。我们的新闻报道要紧紧围绕党和国家的大政方针,围绕国家局的 中心工作和指导思想来报道。 (三)新闻的五要素 新闻的五要素,即五个“ W ”。什么事( What ,何事)?谁被牵连到这个事件之中(Who ,何人)?这个事件是什么时候发生的( When ,何时)?是在什么地方发生的(Where,何地)?为什么发生这个事件( Why ,何故)?有的还要加上一个 H (How ,怎 么样)? (四)新闻的体裁(文学作品的表现形式) 新闻包括多种体裁,大致有以下几种:消息(简讯)、通讯、报告文学等。 消息即是狭义的新闻,它是以简要的文字迅速及时地报道新闻事实的一种最广泛、最经常 采用的新闻体裁。消息必须具备上面新闻的五要素,即何时、何地、何人、何事、何故。 一则消息只有具备这五个要素,才能让读者对所报道的事情有一个清楚的了解。 因为消息是新闻写作的主要形式,也是大家动笔写稿件的主要形式,也是大家接触最多 的形式,,由于时间的关系,下面重点只讲一下怎样写好消息稿件的问题。其他文体就不在 赘述了。新闻写作是安徽省合肥市等地区事业单位考试新闻中心及文秘等相关岗位笔试考试 的主要内容之一,为助广大考生备考一臂之力,华图教育提供了新闻写作训练习题及答案 系列资料。本篇为事业单位招聘考试新闻写作训练习题答案——填空题。

新闻报道策划方案3篇精选

新闻报道策划方案3篇精选 篇一:《忠县新闻》主题报道策划方案 一、背景。 近期,市长黄奇帆、常务副市长马正其、副市长谭栖伟先后到忠县调研,对忠县经济社会发展作了一系列指示;我县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调整后,县委书记刘贵忠,县委副书记、代理县长熊世明在各种场合就忠县今后的发展提出了新思路、新举措、新要求。《忠县新闻》将推出工业强县大家谈、工业强县民营富县进行时两个专栏,以新闻的形式唱响加快发展、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的主旋律。 二、节目形态。 工业强县大家谈为新闻访谈,访谈对象为工业经济领域有代表性人物,采访的地点一律不得在办公室,而应选择与访谈内容相关的地方,穿插一些工作性、生产性、图表、文件等镜头。访谈内容为现状如何、措施如何、目标如何,切忌大话、空话。每位采访对象一般设计两段同期声,之间作必要的转述、过渡。每条控制在2分钟左右。 工业强县民营富县进行时为新闻深度报道。要围绕特色做文章。重点报道我县十大重点企业的发展情况,包括生产、销售、利税、就业、工人工资、技改、创新、发展规划、目标等,也可以报道一些民营企业、微型企业的发展情况。提倡从小处入手,细节入手,故事化开头,强调现在进行时,既有今年前9月的成就回顾,也有未来一段时间目标的展望,

采访生产一线的工人、技术人员、车间负责人、企业负责人等,提倡记者现场出镜采访、串接。每条稿件4分钟左右。后面配发100字左右编辑感言。 三、任务分解。 胡军华:(访谈)发改委、经信委 (深度)海螺水泥、东方农药 袁明琼:(访谈)园区办、汝溪镇 (深度)云河集团 黎晓华:(访谈)投促办 (深度)华亚拖拉机、星博化工 熊安英:(访谈)电力保障 (深度)金龙电子、金龙船业 马英杰:(访谈)乌杨镇 (深度)天地药业、海新运业 熊浩:(访谈)忠州镇 (深度)恒达玻璃、一胜特 外宣:(访谈)质监局、东溪镇 四、稿酬及奖惩: 访谈每条40-60元,差一条扣60元;深度报道每条60-100元,差一条扣100元。 篇二:新闻报道策划方案 新闻报道策划就是指在确定了新闻线索或报道思想之后,对即将实施的新闻活动作深度、广度、厚度的综合分析,同时进行周密的安排部署,以使宣传报道达到最佳效果,产

新闻报道300字|新闻报道策划书范文.doc

【个人简历范文】 新闻报道策划是对未来报道活动的规划和设计,是对新近变动的客观事实的报道。以下是由整理关于新闻报道策划书范文,希望大家喜欢! 新闻报道策划书范文(一) 根据xx餐饮业目前状况,xx在消费者心目中是一家经营xx闽越特色菜的私房菜馆,不管从装修风格和菜品口味来讲在同行业中都属于独树一帜的。xx闽越菜的博大精深和xx私房菜馆名字的亲和力更为彰显出本次营销活动的主题性———强烈的饮食文化氛围带动浓厚的餐饮促销氛围。以系列性主题活动贯穿整个促销活动当中去,最大限度的和目标消费者互动起来,达到理想的促销效果。 xx私房菜馆营销实施细则 第一冲击波媒体整合 任何一项活动策划的成功,广告投放策略都很重要,按照xx广告投放有效到达率来看,排序是报纸、传单、户外、广播、电视、网络。因此本次活动广告投放密度比例为报纸30% 传单20% 户外15% 广播15% 电视10% 网络10%。轮翻进行广告轰炸。 建议媒体《海峡都市报》;户外、公交站牌;交通广播文艺频道;xx电视台;福建热线以xx开业以来,整个菜馆的经营宗旨为宣传主线,贯穿菜馆对客人的服务承诺,员工服务素质的培养、菜品质量的要求以及客户对菜馆的意见反馈等为辅助宣传,在媒体上出现。并为宣告本次促销活动拉开序幕。 策略重点1、尽量以非广告的形式出现在媒体上,以本报讯或者通讯稿的形式为佳。2、尽量用第三者口气叙述本次宣传内容,做到让读者有可信度,对于消费者反馈的宣传内容最好能以真实顾客的经历为佳。不妨列出顾客的姓名,工作单位等。 第二冲击波开展一系列营销活动 营销活动总体原则 关心社会,热心公益事业;产品质量可靠,服务规范、企业形象丰富;增强顾客信任度,以更加了解xx私房菜馆。 主题一实施“消费者满意工程” 通过电视台、报纸、电台等媒体,特别是以新闻的形式进行全方位的报道,以提升“xx 私房菜馆”品牌的知名度和公众信誉。 1、与供应商家签订质量保证书;

新闻价值观

新闻记者与新闻价值观 新闻价值观是新闻记者用以衡量客观事实是否能构成新闻的标准,是记者对新闻价值的基本认识。它形成于新闻传播实践之中,是贯穿于新闻写作以及整个新闻传播过程中的重要规律,是记者、编辑、受众判断构成新闻的事实和材料所具有的价值要素的总称,决定着记者采写新闻的基本价值取向。社会转型发展所带来的巨大的社会变革在深刻地影响着记者的新闻价值观,一名职业记者能否在新闻战线真正体现于国、于民的社会责任,关键在于他能否自觉地、坚持不懈地审视、塑造和发展自己的新闻价值观。 每一名新闻从业人员在新闻采写实践中都会形成个体的新闻价值观,它直接影响记者采写新闻的价值判断与取向,新闻记者可以选择自己的报道角度,也可以选择自己报道的题材。 而在这里就体现出记者的新闻价值取向,它是指实践主体在进行新闻的采访、制作、编辑等活动中遵循的以相应价值为衡量标准的判断和决策方向。也就是说,是对重要性、接近性、及时性、趣味性等标准之间的侧重与取舍。处于不同新闻传播体系的新闻工作者,受到新闻传播体系的性质、构成、变化过程的制约,其采取的新闻价值取向是有差别的。同时,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差异也为新闻价值取向的不同提供了宏观而深刻的内在依据。 在我国,长期以来主要强调新闻媒体的宣传作用,在新闻价值取向上更强调新闻的社会引导功能,对于新闻的重要性、权威性显著性更为关注,并将新闻的重要性置于国计民生、国富民强、国之安定等以“国”为主、以“国”为重的政治伦理判断之中。 但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面对市场和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我们可以发现由此带来的对新闻规律的关注和向“受众本位”的回归。在新闻价值取向上,则呈现出对以大众趣味为目标的接近性、趣味性的追求。由于媒介种类的迅速增加,信息节奏急剧加快,信息量骤然增长,独家信息的获得越来越难,为了争夺受众的“注意力”,一些媒体竞相在新奇性、时效性方面加大力度,导致了新闻价值取向上误区的出现。 而对于新闻的新奇性的追求,则是媒体更加的偏好于通过报道与传统观念不一致的新思想、新观点,或者通过强调事物发展过程中的反常、奇异和骇人听闻现象来激发大众的阅读欲望与快感,吸引受众的目光。在新思想、新观念没有得到确认的情况下,有可能形成对受众的误导。这种过度报道和渲染,其实容易形成误解,不利于在社会上形成正确的舆论导向,帮助受众树立三观,可能还会诱发社会的不稳定因素。 而且在这样一个讲求快速消费的信息时代,媒体会盲目地急于追求及时性,使部分记者满足于别人提供的现成材料和数据,甚至把流言蜚语、道听途说当成了事实来报道,形成不认真核查的风气。追求极端的时效性,还会使新闻媒介和新闻记者长年累月沉溺于各种表面的新奇怪异的、昙花一现的突发事件中,而造成对关系到社会发展、人类福祉的深层次的、根本的问题的忽视。

新闻报道策划书格式

新闻报道策划书格式 一、策划书名称尽可能具体的写出策划名称,如“×年×月×日信息系×活动策划书”,置于页面中央。 二、活动背景: 这部分内容应根据策划书的特点在以下项目中选取内容重点阐述;具体项目有:基本情况简介、主要执行对象、近期状况、组织部门、活动开展原因、社会影响、以及相关目的动机。其次应说明问题的环境特征,主要考虑环境的内在优势、弱点、机会及威胁等因素,对其作好全面的分析(SWOT分析),将内容重点放在环境分析的各项因素上,对过去现在的情况进行详细的描述,并通过对情况的预测制定计划。如环境不明,则应该通过调查研究等方式进行分析加以补充。 三、活动目的及意义: 活动的目的、意义应用简洁明了的语言将目的要点表述清楚;在陈述目的要点时,该活动的核心构成或策划的独到之处及由此产生的意义都应该明确写出。 四、活动名称: 根据活动的具体内容影响及意义拟定能够全面概括活动的名称。 五、活动目标: 此部分需明示要实现的目标及重点(目标选择需要满足重要性、可行性、时效性)。 六、活动开展: 作为策划的正文部分,表现方式要简

洁明了,使人容易理解。在此部分中,不仅仅局限于用文字表述,也可适当加入统计图表等;对策划的各工作项目,应按照时间的先后顺序排列,绘制实施时间表有助于方案核查。另外,人员的组织配置、活动对象、相应权责及时间地点也应在这部分加以说明,执行的应变程序也应该在这部分加以考虑。 七、经费预算: 活动的各项费用在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具体、周密的计算后,用清晰明了的形式列出。 八、活动中应注意的问题及细节: 内外环境的变化,不可避免的会给方案的执行带来一些不确定 性因素,因此,当环境变化时是否有应变措施,损失的概率是多少,造成的损失多大等也应在策划中加以说明。 九、活动负责人及主要参与者: 注明组织者、参与者姓名、单位(如果是小组策划应注明小组名称、负责人)。 为指导同学们写出专业化、规范化的策划书,有效开展各项活动,现提供基本策划书模式如下: 注:1、策划书须制作一张封面,装订时从纸张长边装订; 2、系级以上的策划须按如上格式交电子版和打印版各一份。 社团活动策划书格式要求

新闻报道策划方案

新闻报道策划方案 篇一:《忠县新闻》主题报道策划方案 一、背景。 近期,市长黄奇帆、常务副市长马正其、副市长谭栖伟先后到忠县调研,对忠县经济社会发展作了一系列指示;我县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调整后,县委书记刘贵忠,县委副书记、代理县长熊世明在各种场合就忠县今后的发展提出了新思路、新举措、新要求。《忠县新闻》将推出“工业强县大家谈”、“工业强县民营富县进行时”两个专栏,以新闻的形式唱响“加快发展、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的主旋律。 二、节目形态。 “工业强县大家谈”为新闻访谈,访谈对象为工业经济领域有代表性人物,采访的地点一律不得在办公室,而应选择与访谈内容相关的地方,穿插一些工作性、生产性、图表、文件等镜头。访谈内容为现状如何、措施如何、目标如何,切忌大话、空话。每位采访对象一般设计两段同期声,之间作必要的转述、过渡。每条控制在2分钟左右。 “工业强县民营富县进行时”为新闻深度报道。要围绕特色做文章。重点报道我县十大重点企业的发展情况,包括生产、销售、利税、就业、工人工资、技改、创新、发展规划、目标等,也可以报道一些民营企业、微型企业的发展情况。提倡从小处入手,细节入手,故事化开头,强调现在进行时,既有今年前9月的成就回顾,也有未来一段时间目标的展望,采访生产一线的工人、技术人员、车间负责人、企业负责人等,提倡记者现场出镜采访、串接。每条稿件4分钟左右。后面配发100字左右“编辑感言”。 三、任务分解。 胡军华:(访谈)发改委、经信委 (深度)海螺水泥、东方农药 袁明琼:(访谈)园区办、汝溪镇 (深度)云河集团 黎晓华:(访谈)投促办 (深度)华亚拖拉机、星博化工 熊安英:(访谈)电力保障 (深度)金龙电子、金龙船业 马英杰:(访谈)乌杨镇

新闻报道策划范文

新闻报道策划范文 下面用我做过的一个小案例,来具体说明新闻策划的7个步骤。因为只是做一个示范,所以其中分析、实施等内容均作了简化。 “金七子”是浙江天益健康企业2001年开发的一种以大蒜为原材料的保健品,原名“正元养生素”,毫无个性。在策划过程中,建议改名为“金七子”,一是因为大蒜由七瓣组成,别名“七子”,二是因为大蒜中的蒜素药用价值很高,有“蒜黄金”之称,所以比较贴切。而且名字别致,容易记忆。 (1)市场分析 保健品是中国竞争最激烈的行业之一,一般只有通过大资金砸广告,才能打开市场,“脑白金”就是一个现实的成功案例。 但天益健康企业资金实力不足,根本没有能力进行大规模的广告投入。

另外在老百姓眼里,大蒜是低价格的农产品,但“金七子”却要70元一盒,定价太高,价格上不具有竞争力。 当然“天益”也有其优势,就是在国内率先攻克了提取蒜素这一国家重大科技攻关项目,采用超临界流体萃取的高新技术,成功地从大蒜中提出了“蒜黄金”蒜素,科技含量较高。 (2)确定宣传目标 天益健康希望通过新闻策划达到两个目的:1、使产品有一个让人印象深刻的亮相;2、尽量能突出产品的科技含量。此外由于受资金实力的限制,销售市场先限定在杭州,尽量辐射天益健康总部所在地宁波。因此宣传覆盖范围也以杭州为主,宁波为辅。 (3)策划“新闻点” 保健品市场太过成熟,要想再策划出新鲜的行业新闻已非常难,所以从一开始我就把着眼点放在了“金七子”的原材料大蒜身上。 根据“借势”的方法(下一章节将作介绍),想到近年来与大蒜有关的最重要新闻是2000年发生在中国与韩国之间的“大蒜贸易战”,在轰动一时的中韩大蒜纠纷中,中国受损失最大的是产蒜大省山东,而

新闻观念的更新

新闻观念的更新 新闻观念,是一定的社会、一定的时代经济、政治、科学技术文化的反映。人类社会商品生产和交换,社会精神文明和交往的发展,产生了近代新闻事业,就有了近代新闻事业的新闻观念;阶级社会的出现,产生了政党的新闻事业,就有了政党新闻事业的新闻观念;不同的历史阶段、不同时代的性质任务,产生了不同时代的新闻事业,就有了不同时代新闻事业的新闻观念;无线电和电子技术的发展,产生了电讯新闻和新闻、广播、电视、印刷等方面的电子技术,就有了现代新闻事业的新闻观念。这是历史发展的必然现象,任何人也无法逆转。它不以人们的主观意志为转移,也不能以人们脱离现实社会生活条件的空想为依据。 近年来,大家在谈论观念更新中,承认每一项重大改革都是以观念更新为先导,或者用我们过去管用的话说是“思想先行”的。新闻领域也不例外。新闻改革与新闻观念更新是相辅相成的。几年来的实践说明,那里能适应正在发展着的新形势,新思想,观念新,哪里的改革就有成效;反之,思想旧,观念旧,还在固守一些该变革而没有变革的条条框框,新闻改革往往是冷冷清清,裹足不前。 在新闻领域里,当时要更新的观念,或者说要树立和扬弃的观念有哪些?这是个大题目,既要花功夫探索,又因每个时期、每个部门、每个人的侧重不同,所以一时难做什么定论。要准确的更新观念,首先要摸清近几年来我国新闻事业发展的新情况和新问题,包括新闻事业迅猛发展的情况,新闻传播对社会产生的影响,人民群众对新闻工具的意见和要求,新闻队伍新老交替等情况和问题,这是我们探讨问题的出发点;其次要认真总结经验,特别是四化建设中发展社会商品生产和交换,以及精神文明建设的成功经验;第三要继续批判“左”的和“右”的新闻观念。做好这些工作,新闻观念的更新才能更加符合中国的实际情况,符合时代的精神,也才能更好地经受实践的检验,取得更好的社会效果。就目前大家议论的情况看,它涉及的范围相当广泛。如果把这些条目归纳起来做些分类的话,可分为三类:一是对已有的新闻观念,或赋予新的内涵或给予以修正;二是在新形势下,过去忽视而今天需要树立和加强的新闻观念;三是正在探索,有待进一步认识和深化的一些新闻观念。 我们的新闻事业始于火热的革命斗争,在斗争中形成的新闻观念,过去发挥

新闻选题策划书

新闻选题策划书 当前社会发展变化迅速,世界范围内不确定性因素增多,国际国内的热点、焦点问题层出不穷。新闻网站作为“第四媒体”,必然要对此作出迅速反映。加上互联网丰富的海量信息特征,更新的速度之快易于淹没一些有价值的新闻信息,造成信息泡沫。这种情况下,网络编辑就应该有高度的职业责任感,而且必须有高度的新闻敏感和高度的集纳新闻的能力,及时地把有较高新闻价值的东西突出出来。具体说来,可以搜索相关资料建立新闻专题。 一个优秀的网络新闻专题的成功上线需要策划、组织、设计、维护等各个环节、各个部门的默契配合和精心制作。为了达到最优化的传播效果,新闻前期策划成为重中之重,它是整个新闻专题的奠基石。网络新闻专题策划应考虑的三个问题分别为:什么样的选题适合做专题,如何拓展专题的内容,如何实现最优的传播效果。 一、网络新闻专题制作的流程与分类 制作流程:策划选题——确定选题——每位参与者提交方案——负责人汇总后分发给每位参于者——每位参与者对所有方案分别进行打分——负责人根据打分情况进行加权处理——选出分

值最高的方案——吸取落选方案中的亮点引入其中——专题策划定型——分工制作——收集资料——汇总资料——填充资料——延展资料——展现独家——完成。 关于专题的分类,目前只能按照专题来源和生存周期不同,笼统分为事件类专题、主题类专题、挖掘类专题和栏目类专题。 其一,事件类专题。一般源自于突发事件,新闻性较强,在策划上是被动的,持续周期由新闻事件的历程决定。如今年三明新闻网推出的“团结一心抗击冰魔”专题、汶川地震抗震救灾专题等等。 其二,主题类专题。一般源自于可预见的主题,宣传性、服务性较强,在策划上是主动的,持续周期由策划或者主题进程共同决定。如党的十六大专题、2008年北京奥运会专题等等。 其三,挖掘类专题。挖掘类专题是含金量最高的网络新闻专题,也是未来网络新闻专题的一个走向。该类专题的代表品牌有千龙网的《每日主打》等。之所以称其为“含金量最高”,是因为该类专题从编辑思路、栏目构架等诸多因素考量,都是编辑根据整体内容,整合了所拥有的新闻资源后做出的。 其四,栏目类专题。一般源自于不特定的事件、人物,但围绕同

中西新闻报道比较

中西新闻报道比较 摘要:由于中西历史人文、意识形态的不同,中西新闻媒体对新闻的报道,在角度、内容、方式、思想上有很大差异。本文重要针对中西媒体对灾难新闻的报道,来做对比,探讨中西方新闻的差异性和共同点。 关键词:灾难新闻报道差异性共同点 主要内容:灾难事件无论是对西方媒体还是中国媒体都是非常重要而常见的报道,灾难性报道指媒体对天灾人祸所进行的报道,这些报道由于其事发突然,影响重大,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由于中西媒介各方面的不同有所差异,有所相同。 <一>中西媒介对灾难新闻报道的差异性: 1、信息发布的时效性及公开性 信息发布方面表现为信息发布的快速性和公开性。这一点西方记者向来比较注意。西方国家非常看重媒体的社会环境监测功能,同时媒体最关注的也是这种突发性、灾害性的事件,只要发现有涉及公共安全或者涉及人们生命财产安全的异常情况,媒体就会积极行动起来。他们秉承的理念是“不怕一万,就怕万一”,因此无所不能的西方记者甚至连捕风捉影的灾难也要报道出来,哪管它仅仅只是传说呢。像美国炭疽袭击,最后就证明多是谣言或恶作剧。 中国新闻界向来是以正面宣传为主,像灾难这样的“负面报道”要遵从统一口径,等到政府批示之后才开始报道,时效性明显不强。但是近年来已经有了很大改观,以5·12地震为例,新华社在地震发生18分钟后就发布了第一条确认地震的报道。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32分钟后直播《关注四川地震特别节目》。36分钟后,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国之声》中断原有节目插播地震消息,19时电台推出特别直播《汶川紧急救援》,全面关注灾情和救灾工作。与此同时全国各地媒体纷纷向灾区最前线派出得力记者。从5月13日起,四川省政府和国务院新闻办公室适时举行新闻发布会,快速、及时地向国内外发布抗震救灾的最新情况。经由广播、电视、报刊、网络不间断的覆盖式报道,5·12汶川地震的信息传播呈现出前所未有的快速和公开,成为中国政府信息公开化和透明化的一个典范。 2、报道内容的差异性 我国记者擅长波澜壮阔的全景式素描,西方记者则注重事实和细节的仔细描摹。中国媒体一向认为“灾难不是新闻,救灾才是新闻”,对于灾难的报道向来多停留在全党全国救灾的宏观场面,突出党和政府的领导,以及全民面对灾难无所畏惧的乐观主义精神。 西方记者在写作上善于从小切口入戏,通过具体的人物和事件展开对灾区灾情的报道。2000年春夏,巴基斯坦南部遇到30年来最严重的干旱,“井水干涸,河流枯竭”,人们饮水困难,不少人和大牲畜渴死。美联社记者在报道当地灾情的一篇电讯中这样写道:“在巴基斯坦南部一个名叫巴西马的小镇,农民布希罗因再也无钱买水买粮,一家人身陷绝境,夫妇二人万般无奈,不得不把15岁的女儿扎胡拉从老远的家乡带到集市上,等着有人把她买去当佣人或者是做新娘。赶集的人们七嘴八舌议论纷纷,布希罗悲哀地说:…有什么办法呢?没有粮食没有水,我们都快要死了。如果卖掉她就能救活家里其他20口人。”尽管最终扎胡拉逃脱了被卖的命运,但是作者通过描述受灾地区再普通不过的一家人的故事,把旱灾的严重性,救援的急迫性,以及灾难给当地人造成的物质和精神的双重苦难已经淋漓尽致地展现给读者了。 3、表达方式的不同 我国记者在报道抗灾救灾的同时,不仅通过客观的叙事描写来表达主题思想,还会通过抒情议论等文学作品中常用的方式来表达强烈的感情。2005年6月黑龙江局部地区连续暴雨引起沙兰镇洪水肆虐,《光明日报》的一则新闻《洪水无情人有情》这样写道:“灾难来得那么突然。一场猝不及防的山洪,在大地上留下了淤泥与悲恸。但在灾难中,有一样东西却没有被淹没,那就是爱,就是职责,这种爱,这种职责,不仅使受难者得以获救,更让这个世界充满了温情。”这里作者还没有讲述事实,就用先声夺人的抒情议论抓住读者的眼球,引起读者强烈的共鸣。同时这样的抒情和议论不仅有力地表达了文章的主旨,更加强了文章在抗灾救灾期间对人们精神的引导和启发,增强了文章的指导性和思想性,能够激发抗灾救灾的自豪感和英雄主义精神。 西方记者在报道中倾向于纯客观主义的叙事,对灾情只做白描式的刻画。2005年美国遭受飓风袭击,《纽约时报》在9月3日的头版刊登《新奥尔良情况依然悲惨——可能需要数月才能把水抽干》的报道写到:“飓风卡特里娜袭击海湾沿岸5天以后,新奥尔良国际机场的混乱景象使这个城市陷于希望夹杂着绝望的复杂情感。哪儿都没有秩序,成千上万目光茫然的幸存者,带着不过装了几只垃圾袋的物品,排着长得没有尽头的队伍等着逃离的机会。机场成了急救场所,在一角,有一排躺在担架上的人,还有其他困在轮椅上的人,有的人已经死去。在一个候机厅里建起了一个太平间。”这段话里完全是在描写和叙述,并没有对事件做观点鲜明的评价,也没有明显的抒情议论,作者的感情只是在字里行间通过单纯的叙事描写表达出来。 <二>中西媒介对灾难新闻报道的共同点 1、都注重人文关怀 分析对5·12地震灾难的报道,可以看出中西媒体较好实现了其社会功能,通过对灾难的探索与诠释,使事件报道成为沟通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交流中介,显示出对生命的关爱,人文精神渗透其中。灾难性报道中的人文精神在于为灾民提供人性化的援助信息和帮助。灾难发生后,媒体立足于提供给灾民真正关心的信息,如哪里可以得到援助,哪里更安全等信息;同时,也给非灾区的人们提供“去何处给予帮助”的信息,从而为社会和灾民搭建了一个人性化的沟通渠道。例如在卡特里娜飓风过后,福克斯晚间新闻播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