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数学复习课的教学设计

数学复习课的教学设计

数学复习课的教学设计
数学复习课的教学设计

数学复习课的教学设计

付桂云

复习课与新授课及练习课都有所不同,表现在所教学的内容形式及方法上有所不同。新授课的内容目标较集中只掌握一个知识点及几个知识点;练习课是将某一个知识点或一部分所学的知识转化成技能一技巧,复习课则是以所学的知识点进行系统的整理,把复习前孤立、分散、无序、认识模糊的概念及解题的思路,以再现、整理、归纳等方法串成线、连成片,结成网,使其纵横沟通形成条理化、系统化的知识网络、知识框架。这也是对已学知识查缺补漏,让学生从数学的复习中获得乐趣,从整体上理解和掌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促进学生对知识的重新消化便于理解和应用。

我觉得复习课的设计比新课更难,尤其对我们新教师来说,这是需要深入学习提高的环节。复习课既要做到有对前面知识的巩固梳理,又要兼顾班级各个层次的学生。让学习能力强的同学能有进一步的拔高的同时,也要照顾后进生,让他们也能听懂,有所思有所获。这就要求我们对例题的设计要有精心的准备。我感觉我们应该更注重考虑如何去选好例题,如何从基础出发,层层深入,要有一番思考,一番琢磨……整个过程更多的是去关注如何才能让学生有所忆,有所得。

在数学复习课中,教师要走下讲台到学生中去,(1)随机个别回答学生在课内活动中提出的问题,尽量不集中评讲;(2)适当时对第一层次的题组完成情况进行反馈;(3)关注后进生做完基础题组;(4)辅导学生完成第二层次的题组,适当时给出答案,只对大部分人不懂的个别题目讲解;(5)展示学生归纳研究的成果。

题目吃不透,不晓得怎么精选例题呢?选了这个又觉得那个不错,选了那个又觉得这个不错。

对于如何精选例题, 我认为,教师首先要根据复习的内容精选例题,例题涉及的知识点要尽量覆盖复习的内容,要选择能体现最基本的数学思想方法的题目,要注意知识的内在联系;题目要新,但不必追求偏、怪、难;;不要贪多,别指望一节课解决所有的问题。其次,要考虑本班的学情,所选的题目应有不同的层次与梯度。使基础好的学生能解高档题,基础差的学生能解低档题,争取中档题,使知识发生发展的规律与学生的认识规律有机结合起来,使教学目标指向每个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另外,选题要全面,要紧扣课标和考试说明,突出“三基”;要有针对性:针对重点难点、针对学生的易错易混点;要注意发挥课

本习题的功能,一题多用,加强变式训练;要注意有计划的渗透综合题,提高综合解题能力;题目不应千篇一律,要有一定的变化,有灵活性。

要上好复习课首先要理出线索,这是纲,若线索理不出来就达不到一定的高度,这里就要求老师有一定的抽象能力及教学经验,老教师可以凭经验搞,年轻的教师可以先做完几套测试题,先对试题进行分类,其主要目的是通过试题看考点,看题型;然后看书,其目的是对知识进行分类,这样就容易理出思路,整理线索的要求是既要全面又要突出重点。其次、要精选例题,有了线索以后就象写文章有了论点,没有论据也不行,所以要把常考的题型,常考的方法通过例题凸现出来。选例题很重要,贵在一个精字。例题可以是课本中的多题归类,也可以是一题多解,或一图多问,或多题一解,选例题时忌原题重复,没有深度,没有变形,没有新意。用知识框架图进行复习时一定要先选好定点,定点要找准,它应该是核心的知识点,或是广泛联系的知识点,然后连线,顺着连线向下串,连线不够的地方,可以加备注,其实这样的知识网状结构图,正是学生脑子中的知识结构图,应该能引起学生的共鸣。

小学数学国培简报第1期

如梦令 · 研修路 那些曾经的 赏……还是 而如今,第 还是会象是 你我的眼里

常记研修之路, 专家指点迷雾。 同学多鼓舞, 指导教师呵护。 顿悟,顿悟, 才有收获无数……

在国培中快乐的学习与成长 忙完了学员作业;拜读了专家推荐的各类作品;忙完了简报,心中有说不出的快乐,看着老师们的佳作,汲取着里面的营养,仿佛自己走进了美妙的数学世界,其中的幸福妙不可言。案例研究是自然、真实的,它与具体的教育教学工作相结合,工作、教学与研究一体化,着眼于解决教育教学过程中出现的真实的问题,强调实践与反思,强调合作与分享,最终目标是调整与改进教师的教育教学行为,增加教师的实践智慧,通过本课的学习让我更深刻的认识到案例研究法的重要性了。或者“只可意会,不可言传”。完善着自己的理论的同时,回味着其中学习的快乐。的确,我是幸福的研修者,快乐的学习者,感谢国培给我这个学习平台,只要在其中播种,就会收获喜悦。 饮水思源,真诚地感谢专家老师们对我们的付出。你们打造的每一个专题都是精品,它们像一块块魔力非凡的吸铁石一样,让人不能出来;像一座座精美的博物馆,处处琳琅满目,让人不想出来。千言万语只有感谢!

如何有效撰写小学数学教案? 撰写有效教案(备课)是上好课的前提,如何备好每一节数学课,使学生在课堂上最大限度地掌握知识,提高数学教学成果,确实需要我们精心设计。 一、要备好教材 1、认真钻研大纲,明确教学目的 2、从整体出发,系统分析和研究教材 3、抓住重点和找准难点 4、创造性使用教材 二、要好备教学程序 1、根据学生认知规律,精心设计教学环节 2、启发学生思维,精心设计问题 3、恰当选择教学方法 4、注重数学基础知识和思想方法的形成训练 三、要备好学生 学生是教学的对象,教师要想教会学生,必须先了解学生,这样才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有效地帮助学生解决学习里的问题和困难。备学生的目的是为了做到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的具体需要,有的放矢地进行教学,高质量地完成教学任务,也就是贯彻因材施教的原则。了解学生的内容包括他们的思想、情绪、知识和能力基础、思维特点和思维水平、学习方法、爱好和对教学的期望等。在深入了解学生的基础上,依据教学大纲的要求和照顾大多数的原则,确定教学的起点和难点,同时考虑相应的教学措施。 备课时,还可以考虑如何有意识地结合每次教学,解决一两个学生的问题,以帮助他们进一步提高学习效果。一次解决一两个问题,一个学期下来也就能解决不少问题。这对提高教学质量,密切师生关系都有很大的好处。 总之,我们必须广泛地学习,认真地钻研,积极地实践,不断地总结自己的经验和教训,认真改进和完善自己采用的教学方法,努力提高运用数学方法的水平,才能备出适合自己教学的高质量的课。

国培计划信息技术创新教学设计方案

信息技术创新教学设计方案 鲁甸县第一小学——孔令鸽 一、教育信息化是职教改革的必然趋势目前,我国的职业教育发展水平仍然偏低,传统的教育观念、教育模式、教育内容、教育技术、和教育手段都已不能适应教育改革和发展以及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的需要。教育方式未能很好地结合现代信息技术发展的水平,显得陈旧落后;许多优秀的教学资源得不到广泛推广,学生的学习主要依赖于教师课堂授课,依赖于教科书,知识来源单调,与现代社会信息技术的发展不匹配。随着教学改革不断深化,各职业院校的现代教育设施得到了逐步完善,但学生不能在现代信息技术环境下利用日益普及的计算机及网络来学习知识,而容易沉迷于电脑游戏及网上聊天,不仅没有提高学习兴趣与主动性,还耽误了学习时间,不利于学生素质提高。如何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开展教学设计创新,避免现代信息爆炸对学生及教学的不利影响,是我们面对21世纪发展教育急需解决的一个重要课题。现代教育是建立适应现代社会、经济、科技发展需要的以培养创造性人才为目的的新型现代化教育体系。现代教育技术不仅仅是一种手段,它是一门新兴的综合性学科。职业教育要想办出特色,就必须走职业教育信息化之路。职业教育信息化不是计算机、网络、职业教育的简单相加,而是职业教育、教学、管理、学习与现代信息网络技术的有机融合,从而形成包括教育思想、教育内容、教育组织、教育模式、技术手段、教育评价的动态系统。要实现职业教育信息化,教师掌握信息技术运用成为他们所必须具备的素质之一,让教师如何具备信息技术素质是一个很大的课题。将来的教师随着学校现代化水平的提高、装备的改善,如果不具备现代教育技术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将无法胜任。而现代信息技术环境为信息教育的开展提供了重要保证。在这样的环境下,如何对学与教的过程和学与教的资源进行设计、开发、使用、评价和管理,是一个有待于开发和探讨的课题。二、信息技术环境下教学设计的理论基础任何科学理论都必须建立在几条基本假设的基础上,社会科学领域中的理论更是如此。教学设计理论是一种研究如何经系统设计来引发和维持学生学习的理论。我们可以假设学习发生和维护的充分条件由以下几个方面构成(即教学设计理论中的第二条假设);(一)学习者自身的学习准备(知识经验和生理能力)。(二)有效的学习动力维持系统,包括兴趣、情感、态度、动机、意志、性格等因素。(三)有效的学习外部活动系统,指学习的具体活动,比如:记预习笔记、做练习、讨论、互助、制定表格、画概念图等。学习行为和活动的设计依据是认知策略和

培智学校启智教育人教版生活数学第二册《认识11—20的数(写数)》名师优质教案教学设计

认识11—20的数(写数) 教学内容: 全日制培智学校实验教材数学第二册 教材分析: 《11-20各数的认识》这部分内容在整个数的学习体系中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它既是10以内数认识的延续,又是100以内乃至更大数认识的基础,同时又为学习20以内的数的加、减法做好准备。 学情分析: 本班有7名学生,其中轻度智力障碍学生2人,中度智力障碍学生3人,重度智力障碍学生2人。轻度障碍学生有一名是自闭症,语言、逻辑思维、学习能力较好会数、读、写11-20的数,另一名轻度学生智商较高,但是常规较差,上课不听讲,问题行为较多,会数数但是有时候会乱数,基础稍欠缺。中度智障生中有一名是唐氏综合症患儿,语言能力、逻辑思维、学习能力都较一般,会数11-20的数但是数序掌握不牢固,其他两名学生能力稍差,数数经常跳数,不理解数的含义。两名重度智力障碍学生不能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 教学目标: A组: 1、认识数位表,认识数位个位和十位。 2、会看图数数,能在计数器上拨出相应的数并能写出该数。 3、知道11-20各数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 B组: 1、认识数位表,认识数位个位和十位。 2、能在老师的帮助下会数,会读、能写11-20各数。 C组: 会数10以内的数 教学重点:会看图写数。 教学难点:写20 教学准备:小棒、计数器、数字卡片、课件、自制教具等。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在计数器上拨出10以内的数,再写一写。 2、看图数数。 3、数数:从十一数到二十,从七数到十三。 4、下面一些商品的价格你们能读出来吗? 11元13元15元17元19元12元 刚才我们复习了数和读20以内的数,你们会写20以内的数吗?(板书:写数。)(设计意图:由于培智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差导致学习学的慢遗忘快,必要的复习非常重要,因为上课伊始进行复习是必要的,这些知识将为新授做铺垫。提出问题,让学生激起求知的欲望。) 二、合作交流、探究新知: 1、写数13 (1)请学生数一数图片或者教师手中小棒多少根? (2)有几个十?几个一?(小组内讨论) (3)出示计算器,让学生认一认计数器,找一找个位和十位。 (4)老师示范在计数器上拨出13 (5)出示数位表,讲解:从右起第一位是个位,第二位是十位,有1个十就在十位写1,有3个一就在个位写3,。(*注意写数的时候从高位先写) (6)板书:13 2、写数15 (1)请学生数一数图片或者教师手中小棒多少根? (2)有几个十?几个一?(小组内讨论) (3)请一生在计数器上拨出该数。 (4)出示数位表,请一生尝试写出该数。 3、写数20 (1)请学生数一数图片或者教师手中小棒多少根? (2)有几个十?(小组内讨论) (3)请一生在计数器上拨出该数。

小学三年级数学《时间与数学》优秀

小学三年级数学《时间与数学》优秀 备课教案三篇通过具体问题的探索,让学生体会时间与数学的密切联系。过程与方法:在观察比较、发现规律的现实活动中,进一步提高观察能力和发现的能力。下面就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小学三年级数学《时间与数学》优秀备课教案三篇,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教学目标: 1、通过对具体问题的探索,体会时间与数学的密切联系,初步感受集合的思想。 2、通过观察、比较、寻找各种规律,体会到日历中包含着丰富的数学问题。 教学流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同学们,我们每个人的生活都是有规律的。每天我们到一定的时间就会做一定的事情。 在这样的作息时间里就存在这很多数学问题,你们有兴趣研究吗? 二、探索新知,解决问题 1、飞飞的父亲是一名火车司机,每工作3天后休息1 天。飞飞的母亲是一名飞机乘务员,每工作1 天后休息1 天。从9 月1 日开始算起,请用▲标出父亲的休息日,用?标出母亲的休息日。(课本第75 页的例题) 2、围绕下列问题让学生独立思考,再进行小组交流:哪几天飞飞的父母同时在家休息?哪一天飞飞能和父亲同时休息? 3、指导学生将日历中的带标记的日期填到相对应的图中。 4、学生根据表示“父亲休息日”母“亲休息日”飞“飞休息日”的三张图填出表 示“父子共同的休息日”父“母共同的休息日”母“子共同的休息日”全“家共同的休息日”的韦恩图,并交流填的方法。 三、拓展应用: 观察日历找规律:

观察日历中的加框的4 个数字,你发现了什么? 12比11多1,……1比11多7,…… 嘿!我发现了:11 + 19=30,…?换另一组再试一试。教学反思: 5、时间与数学 教学目标: 1 、根据居民身份证号码,知道一个人的出生年、月、日,并推算出他的岁数。 2、学习用统筹的思想去思考和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3、联系具体实例,让学生经历合作探究的过程。 经历科学探究的过程,培养科学探究的能力,增强保护水资源的意识。 教学流程: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创设“看身份证”的情境,提出问题:你知道这个人的出生年、月、日吗?她今年几岁了? 二、合作探究,解决问题 1 、请学生观察、交流从身份证上获得的信息。 2、全班交流根据居民身份证号码,知道一个人的出生年、月、日、并推算出他的岁数的方法。 三、实践练习,拓展延伸 1、独立完成第78页的 2、3两题,然后分别交流自己的结果是怎样想出来的。 2、(回家)做水的小实验,并进行相关的计算,然后交流实验后的想法。 四、课堂总结:在这堂课中,你有什么收获? 〖教学目标〗 1. 根据居民身份证号码,知道一个人的出生年、月、日,并推算出他的年龄。

“国培计划”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训作业答案 模块

模块9:形成完整的教学设计方案 活动1:了解教学评价的方法 第1步:了解教学评价的概念及其分类 请阅读“模块9资源”→《教学评价的基本概念》和《教学评价在教学中的基本作用》两篇文章。然后在小组内展开讨论,并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谈您对教学评价的认识。将您的想法记录下来: 通过几天的学习使我认识到教学评价是对教学效果进行的价值判断。它以教学目标为依据,按照科学的标准,运用一切有效的技术手段,对教学过程及其结果进行测量,并给以价值判断。它分为诊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学年或课程开始之前的诊断性评价,主要用来确定学生的入学准备程度并对学生进行安置;教学进程中的诊断性评价,则主要用来确定妨碍学生学习的原因。形成性评价是在教学进行过程之中,为引导该项教学前进或使教学更为完善而进行的对学生学习结果的确定。总结性评价的首要目的是给学生评定成绩,并为学生作证明或提供关于某个教学方案是否有效的证明。它有三个特点首先它是对学生在某门课程或其某个重要部分上所取得的较大成果进行全面的确定。其次是着眼于学生对某门课程整个内容的掌握,注重测量学生达到该课程教学目标的程度。第三是总结性评价的概括性水平一般较高。它的作用是能确定学生的学习成绩。且预言学生在后继教学过程中成功的可能性。帮助确定学生在后继教学过程中的学习起点。对学生的学习提供反馈。 在教学过程设计中,诊断性评价的结果用于课程教学设计中的“学生特性分析”和课堂教学设计中教学策略的选择;形成性评价用于每一节课后或某知识单元后的及时反馈;总结性评价用于期末或单元教学结束后的学生学习结果的评价和反馈。教学评价的具体运用,还要根据本班学生的实际情况而定。 教学评价的概念 所谓教学评价,主要指依据一定的客观标准,通过各种测量和相关资料的收集,对教学活动及其效果进行客观衡量和科学判定的系统过程。 形成性评价的定义及其特点 形成性评价是在教师教育教学过程之中,为使教师的专业水平继续提高、不断获取反馈信息,以便改进教学而进行的系统性评价。它是在教育教学活动中进行,目的是为了找出教师工作中的不足,为教师不断改进教学提供依据。 形成性评价是“对学生的学习过程进行的评价,旨在确认学生的潜力,改进和发展学生的学习”。形成性评价的任务是“对学生日常学习过程中的表现、所取得的成绩以及所反映出的情感、态度、策略等方面的发展做出评价。其目的是激励学生学习,帮助学生有效调控自己的学习过程,使学生获得成就感,增强自信心,培养合作精神。” 形成性评价不单纯从评价者的需要出发,而更注重从被评价者的需要出发,重视学习的过程,重

三年级数学年月日知识点

“年月日”知识点 与“年”相关的知识: 1、一年=12个月 半年=6个月 平年=365天 闰年=366天 2、判断平年、闰年: 方法:四年一闰,百年不闰,四百年又闰。 例如:1968年-闰年,1954年-平年,1900年-平年,2000年-闰年。 判断方法: 年份的末位是奇数1、3、5、7、9的一定是平年如:2011、1985…… 年份末位是偶数的需要进一步判断,有两种比较简单的方法: (1)看末两位是否能被4整除,如:1928,末两位28÷4=7所以是闰年; 又如:1918,末两位18÷4=4……2所以是平年。 (2)记住2000这个特殊年份是闰年。用需要判断的年份跟它求差,如:1996年,2000-1996=4,4可以被4整除(是4的倍数),所以是闰年;又如:2016年,2016-2000=16,16可以被4整除(是4的倍数),所以是闰年。 3、推算周年: 方法:末位年份-初始年份=周年 例如:2011年10月1日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2)周年。 2011-1949=62(周年) 例如:2012年6月8日是小明9岁的生日,他是哪年出生的? 2012-9=2004(年) 与“月”相关的知识: 1、大月=31天全年共有7个大月 小月=30天全年共有4个小月 半个月=15天 平年二月=28天 闰年二月=29天 2、判断大月、小月、闰月(二月)的方法: (1)拳头记忆法。 (2)歌谣: 一、三、五、七、八、十、腊(12月),三十一天永不差。 四、六、九、冬(11月),三十整。 平年二月二十八,闰年二月把一加。 3、季度:每三个月为一个季度。 第一季度:1、2、3月。 第二季度:4、5、6月。 第三季度:7、8、9月。 第四季度:10、11、12月。 4、区分“季节”: 春季:3、4、5月。 夏季:6、7、8月。

2017国培计划教学设计

2017国培计划教学设计 教学工作任重而道远,面对国培教学内容,希望与挑战并存。下面是学习啦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17国培计划教学设计,供大家阅读! 一、指导思想 以“提高教学质量”为核心,以“新课程有效教学”为抓手,以校本研修提高教师专业素质为突破口,以远教资源应用为主渠道,以高效课堂为重点,深入开展教学研究,树立“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思想,不断更新教学观念,改变教师的教学行为和学生的学习方式,以逐步实现“学科、年级教学质量基本平衡,推进整体质量的提高”为目标,全面提高教学质量。 二、主要工作 1、通过校内公开课、优质课、示范课、教研课(教研组)、常态课诊断等活动打造高效课堂。加快教师专业成长,帮助教师在各项比赛、活动中争创佳绩。 2、深层探索减负增效工作,加强提高课堂教学效益和作业、考试方面的研究,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 3、转变教育观念,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使每一个学生都得到发展。 4、学籍管理过程规范,数据准确,及时上报相关资料。使入学率、巩固率达到100%。 三、工作措施 (一)严格执行常规,提高教育质量。 1、严格执行国家课程计划。教务处将不定期抽查教师上课情况,严格督促教师自觉按课表上课,严禁私自调课或侵占艺体课等现象发生,如有特殊情况确实需要调课的必须报请教务处批准。

2、本学期将严格按照《尧头镇学校常规管理实施方案》的规定,切实落实教学常规检查、课堂教学检查,有效地改进教学,全面提高教学水平与质量。重点抓好教师教学“六认真”管理(教学设计;教学实施;批改作业;辅导学生;实验实践;检测评价)和学生学习“六认真”的管理(课前预习;专心课堂;独立作业;及时复习;参加实践活动;考试;)。实行校领导“推门听课,翻本检查”,“平时检查与随堂听课相结合”,采取集中检查与抽查相结合、定期检查与不定期抽查相结合、全面检查与单项抽查相结合、全员检查与个别抽查相结合的方式,继续实行学月常规检查通报制度,不断促进教、学、管的整体优化,推动学校管理向优质高效的方向迈进。 3、包级领导每周巡课两次以上,并应做好相应的记录。每周进行一次汇总,并在教师会上进行通报。 4、对教材进行二度开发,使教学设计有效。教学设计要改变简单的备教材,备重难点的陈旧思路,要把设计变成对“促进学生发展”、体现知识生成的“新教学观”的感悟、内化。即要有教学目标的确定,策略的选定、方法的使用的设计,更要有学生活动时间的预留,教学结果生成过程的规划,学生探究知识的过程,以及教材与生活的联系和教材包容的教育因素的开发。 5、注重知识过关。一是质量检测。做到“定时,规范,强分析,重补救”。“定时”指每周一次检测,每单元一次检测,每月一次检测,。“规范”指除县教研室出题外其他的检测题由带课教师出题、选题,必须做到规范,有检测价值。“强分析”指阅卷后各班教师自己认真分析情况, 最后召开由教研组长组织、分管领导参加的质量分析会,形成书面分析报告。“重补救”指对薄弱知识、差弱学生进行补救。二是学科单项知识点过关检测。数学将进行计算能力达标检测,语文将进行阅读作文能力达标检测,要求班级优生率达到70%以上,合格率达到90%以上为达标,未合格的所有学生两周后进行第二次检测,要求每个学生必须达标。 6、狠抓毕业班的教学工作。认真分析我校毕业班的现状,引导相关教师进一步明确教学中存在的问题,采取针对性的应对举措;及时召开家长会,加强家校联系沟通,做好宣传工作,争取家长配合支持。在教学工作中应始终坚持分层教学,分类辅导,努力提高班级的优秀率和及格率,力争各项指标比上学年有大幅提高。

“国培计划” 示范性网络研修与校本研修整合培训项目实施方案

2016年“国培计划”——示范性网络研修与校本研修整合培训项目 实施方案 为贯彻落实《教育部关于实施全国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的意见》(教师[2013]13号)和《教育部办公厅财政部办公厅关于做好2016年中小学幼儿园教师国家级培训计划实施工作的通知》(教师厅[2016]2号)精神,依据《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标准(试行)》和2016年“国培计划”——示范性网络研修与校本研修整合培训项目总体规划的要求,结合中小学学科教学实际,特制定此实施方案。 一、培训目标 (一)总体目标 通过研修,了解“互联网+学科教学”背景下的创新教学模式,提升乡村教师课堂教学能力和信息技术应用能力;以信息技术培训为载体、以掌握信息技术能力的过程为依托,学员依托网络研修社区个性化选学课程,熟练掌握信息技术教学工具,能够灵活选择和运用来教育教学工作,学会运用信息技术提高工作效能,促进学生学习成效与能力发展,示范引领区域教学;通过项目实施,以“提升中小学、幼儿园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及课堂教学改进能力”为培训主题,推进示范性教师网络研修社区建设,建立基于网络的区域与校本研修良性运行机制,推动教师培训常态化,生成和积累一批信息技术应用与学科教学融合成果。 (二)具体目标 (1)提高教师运用信息技术进行教学的综合能力:通过信息技术能力提升培

训,进一步提升教师运用信息技术的能力、学科教学能力以及专业自主发展的能力,转变学生学习方式和教学方式,优化课堂教学。 (2)促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通过信息技术能力提升培训,构建教师网络研修社区教学共同体,开展以教师工作坊引领的线上线下实践活动,促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将信息技术融入日常的教育教学工作中,切实提高教育质量。 (3)教师个体的专业发展:通过信息技术能力提升,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实现在信息技术环境下主动改变教学模式、优化教学过程、提高教学质量;通过培训,每个人确立信息技术融入课堂教学的认识和方法,促进理论、技能在实践中的转化和运用,提升学员课堂创新能力及教育教学科研能力。 (4)校本研修的环境建构:形成一套区域研修与校本研修相结合的工作机制,形成以校为中心,教研组为基础,区域研培为依托的校本常态化研修模式; (5)优质资源的成果汇总:通过培训,帮助学员们建立跨区域的学习共同体,共享集体智慧,建立校、县(区)多级人才库和信息技术资源库,将**省(市、县)乡村教师的精品课借助奥鹏教育平台推向全国。 二、培训对象 湖南省长沙市望城区、岳阳市湘阴县、宁夏石嘴山市大武口区中小学(幼儿园)教师

浅谈小学数学教学设计策略

浅谈小学数学教学设计策略 要讓课堂教学充分体现学生的自主性,建立一个开放的、充满活力的课堂教学新体系,教师首先应在课堂教学设计上下功夫。教学设计就是教师依据数学学科和学生的特点,认真钻研教材,分析教学任务和教学对象,从而对教材进行再组织,设计教学方案的过程。下面就本人参加了国培后,对新课程下的数学教学设计来谈谈自己的一些想法: 1.深入了解学生,找准教学起点 要想学生通过40分钟的学习有所提高,首先就要了解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也就是确定教学起点。教学起点就是学生在学习新的知识之前已具有的相关知识和技能以及有关学习的认知水平与态度。它是影响学生学习新知识的重要因素。十一世纪是信息高速发展的时代,学生了解信息的途径很多,远比原来要快、要多,有时可能远远超出了教师的想象,因此教师事先想好的教学起点不? 定是真实的起点。教师要想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来设计教学过程,首先就要了解教学的真正起点。 2.分析教材,优化教学内容 教材是实现教学计划的重要载体,也是教师进行课堂教学的主要依据。要真正地用好教材,教师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来思考:1、为实现教学目标,教材提供的内容是否都有用,哪些需要补充,哪些可以删除或改变;2、教材提供的教学顺序是否需要重新组合;3、本节课的教学重点、难点是什么。只有解决了以上几个问题,才能使教学内容更易于教师教学,学生更易于自主探索。在教学三年级上册《秒的认识》一课中,教材提供的是春节联欢晚会倒计时的一个场景来导入新课,从而感悟1秒钟的时间很短来揭示课题的。但是这个场景时间过去较长了,对学生而言感受不大。于是我结合了刚刚前几天学校组织观看过的神舟六号发射前的倒计时来进行导入,不仅使学生感受了1秒很短,更让学生了解祖国航空事业的发展,感受数学就在我们身边。在设计教学时,又插入刘翔在雅典奥运会上的成绩,明白1秒甚至比1秒更短的时间往往起着决定性的作用。通过学生课前收集时间格式,课堂交流,对学生进行了珍惜时间的教育。这样安排,使学生接受教学内容更丰富,更富有时代特色。 3.制定明确目标,贯穿各个细节 教学目标是教学的出发点,也是教学的归宿,它是教学设计中必须考虑的要素。数学教学的目标一定要着眼于学生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培养,要在认真分析学生的起点,全面了解课程标准对学段的目标,以及客观分析教材的基础上,制定具体、可行的教学目标。规定学生在一节课结束后掌握哪些知识与技能,使哪些情感与态度得到发展。在设计《秒的认识》时,要求学生:1、能认识时间单位“秒”,知道1分种=60秒,体会1秒,了解1秒的价值;2、能在开放的活动中发挥自己的观察力和想象力,通过看一看、说一说、算一算等,逐步培养初步

贵州省XX年西南大学小学语文国培计划所有课程总教学设计

贵州省XX年西南大学小学语文国培计划所有课程总教学设计 篇一:西南大学“国培计划(XX)”开班通知 西南大学“国培计划(XX)”——云南省农村义务教育远程培训 开班通知 根据云南教育厅“云教师?XX?7号”文件精神,西南大学承办的“国培计划(XX)”——云南省农村义务教育寄宿制学校初中班主任远程培训和“国培计划(XX)”云南省农村义务教育中小学学科(小学数学,初中数学)远程培训已经开班,现将具体事宜通知如下: 一、远程培训时间:XX年10月15日—XX年1月16日 二、学习登录地址: 1.初中班主任 /html/special/yngpXX03/ 2.中小学数学 /html/special/yngpXX01/ 三、学员、辅导教师、管理员用户名:手机号码密码:888888(与学员身份重复的辅导教师在手机号码前加t,管理员加g) 请在XX年10月15日登录西南大学培训平台进行学习。没有上报手机号码的学员,用户名请先查询,具体方法见后四第4小点。

(转载于: 小龙文档网:贵州省XX年西南大学小学语文国培计划所有课程总教学设计)四、登录学习步骤(以初中班主任项目为例): 1、在IE浏览器地址栏中直接输入西南大学的项目首页网址: /html/special/yngpXX03/ 或者在“百度”上输入“西南大学中小学教师远程培训网”搜索网页,然后点击进入网站,点击“培训项目登陆入口”中的““国培计划(XX)”——云南省农村义务教育寄宿制学校班主任远程培训”即可进入项目首页(如图1)。 图1:项目首页 2、点击页面右侧“培训指南”相应角色的“教学平台操作手册”(如图 2),首先熟悉和了解学习平台各部分功能的操作细节,为远程学习做准备。 图2:培训指南电子版 3、点击页面中间“培训安排”中的各类安排表,了解学习任务及教学进度等内容,为顺利完成研修做准备。 4、如果账号名不能登录学习平台,请点击页面右上角“用户登陆”窗口(如图3)中的“学员账号信息查询”进入查询页面,要求提示条件查询登陆所使用的“用户名”、“密码”,如图4。

国培计划教师远程培训初中化学二氧化碳的性质教学设计

二氧化碳的性质教学设计 一、教学主题 二氧化碳的性质 二、教学内容 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三、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了解二氧化碳的性质。 (2)了解二氧化碳的用途。 (3)了解并关注温室效应。 2.过程与方法 (1)会对实验现象进行观察分析、归纳。 (2)会运用已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强化保护环境、解决环境问题的意识。 四、教学过程 [活动与探究]1.点燃两支短蜡烛,分别放在白铁皮架的两个台阶上,把白铁皮架放在烧杯里,将一个集气瓶中的CO2缓慢地沿烧杯内壁倒入烧杯中(注意:集气瓶上的玻璃片不要拿掉,只需露出瓶口的1/3),观察现象并分析。 2.向一个收集满二氧化碳气体的质地较软的塑料瓶中加入约1/3体积的水,立即旋紧瓶塞,振荡,观察现象并分析。 [探究]你知道汽水、啤酒打开时为何冒气泡吗?放出的气体是什么? (二氧化碳能溶于水增大压强,还会溶解得更多。) 根据上述观察分析填写下表:

(一)、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 无色、无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大,能溶于水, 固态CO 2叫干冰(致冷剂、人工降雨) (二)、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 1.二氧化碳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 [活动探究] 取四朵用石蕊溶液染成紫色的干燥的小花。第一朵小花喷上稀醋酸,第二朵小花喷上水,第三朵小花直接放入盛满二氧化碳的集气瓶中,第四朵小花喷上水后, 再放入盛满二氧化碳的集气瓶中,观察四朵花的颜色变化。然后将第一朵小花和第四朵小花取出小心加热,观察现象。 2、CO 2能与H 2O 反应生成碳酸,碳酸能使紫色的石蕊试液变成红色。 CO 2+H 2O ===H 3CO 3 碳酸很不稳定,容易分解为二氧化碳和水,受热时分解更快。 H 2CO 3===H 2O+CO 2↑ [教师]我们已经知道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你知道这是什么原因吗? 3.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CO 2+Ca(OH)2===CaCO 3↓+H 2O -------用于检验CO 2 4、CO 2能与NaOH 反应 CO 2+2NaOH ===Na 2CO 3+H 2O -------用于吸收CO 2(除杂) 5、镁条能在 CO 2中燃烧 2Mg+ CO 2 2MgO+C 点燃

小学数学教学设计与反思国培作业

教学设计

同的角。 3分钟 三、找一找 2分钟 四、课堂练 习 5分钟 师:刚才我们学习了画角、比较 角的大小、折角,那么在我们的日常 生活中,哪些物品上有角? 下面图形哪个是角? 师:老师奖励你们做游戏,好 吗?(好)今天咱们就来做个爬山游 戏。看,这就是那座山,山路上,设 了两个关口,只有顺利闯关,才能到 达山顶。哪组同学愿带领大家率先闯 过第一关? 哪组同学愿意闯第一关? 1.电脑出示:下面图形中有几个 角? 2.师:第二关最难,谁有信心继 续闯关? 电脑出示:下图中有几个角? 师:在这位同学带领下,我们顺 利到达了山顶,登高远眺,有蓝天、 白云、远处的山水、近处高大的树木。 在美丽的大自然中也有角,只要你处 处留心,一定会学到更多的数学知 识。 学生发言, 指出角及角的 各部分。 学生独立完成。 学生说说 哪些是角,指出 角的顶点和边。 纠正 思维,更加 突出角的 特征 使学生融 会贯通学 会应用角 的知识

课堂小结2分钟1、通过这节课的研究,你学习了什么?有哪些收获? [通过让学生自己总结本节课的收获,培养学生梳理、归纳知识的能力] 2、课件出示顺口溜。 小小角,真简单, 一个顶点两条边, 画角时,要牢记, 先画顶点后画边。 布置作业1分钟课后小游戏 把一张长方形的纸剪掉一个角,还剩几个角?比一比,谁的剪法多,好吗? 板书设计 角的认识 一、角的共同特征:一个顶点,两条直直的边。 二、画角 三、比较角的大小 教学反思本节课的设计紧密,结合学生的实际生活和知识水平,以学生的主动探索学习为基本活动形式,充分体现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具体表现以下几方面。 一、创造性地运用教材 本节课我没有完全按照教材内容的呈现方式来照本宣科,而是在准确把握教材知识点的前提下,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和现有知识水平出 发,对教材进行恰到好处的“改造”,这样的改造与学生的生活实际 更贴近,更容易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更容易接受,这也是课程标准基本理论的体现。 二、敢于放手,给学生的活动提供了充足的时间和空间。 学生参与学习活动,不但使学生主动获取知识,促进认知发展,更 能培养学生参与意识,促进学生主动发展。整个教学过程,找角——

(国培计划)教学设计

(国培)教学设计 (人教版)Unit Two Where is the science museum? 甘肃成县南康学校张龙龙2019年6月 第一课时(A部分)Let’s Learn pair work let’s try 教材分析 本节是第二单元A部分的第一个课时,也是本章最重要一节,在小学毕业考试中是很重要的。只有这一节学习好了,才会对以后几个课时有更多的促进和引领作用。 本节有hospital,cinema,post office,bookstore等重要词汇,有Where is the library? It's near the post office ,It's next to the hospital这样的句型。并且要求能灵活运用,能在实际生活中运用。这个话题是在生活中有相当大作用,是一个非常实用句型,学习了本节,同学们会知道怎样去询问一个不知道的地点,并且能够回答别人简单的提问。 学情分析 通过第一单元的学习,学生掌握情况不错,对于第二单元新知识的学习难度不是很大。学生对前一单元的知识有了一定的基础,但还是对词汇,句型的掌握上容易出现漏洞,容易出现一些小问题。如个别单词记忆不清楚,句型上出现介词的遗漏,在本节的学习中要重视学生的书写习惯和句型的大量练习,并且要让学生自己动口,动手,同学之间互相造句,培养学生的语言实际运用能力,才能克服前一章不足。 教学目标 一、能力目标: 能够听、说、读、写单词或短语:hospital,cinema,post office,bookstore,science museum 二、知识目标: 1. 能够听、说、认读短语science museum. 2. 能够听、说、认读句型:“Where is the library? It's near the post office.”并进行关键词的替换操练。 三、情感目标: 培养学生团结友爱、乐于助人的良好品质。使学生愿意在小组活动中积极与他人合作,互相帮助,共同完成学习任务。

培智四年级上册生活数学教案

第一单元直与弯 直与弯(一) 教学内容:直与弯(一) 教学目的:1、引导学生通过观察,认识直的线与弯的线。 2、学习区别直的线与弯的线的方法。 3、用生活中的辅助工具(如书棱、杯盖)画出直与弯的线。 教学重点:学生通过观察,认识直的线与弯的线。 教学难点:学生能区别生活中直的线与弯的线。 教学准备:图片、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谈话 2、复习上学期学过的内容。 二、教学过程。 1、课件出示课本图片 (1)请学生观察图片里面的铅笔和香蕉有什么不同? (2)学生个别回答。 (3)你猜对了吗? (4)小组讨论。 (5)教师请小组说说自己组讨论的结果。 (6)教师总结:铅笔是直的,香蕉是弯的,从而引导学生认识直的线和弯的线。 2、出示课件,让学生找出图片中直的线和弯的线。 (1)指名回答。 (2)师生共同找出直与弯的线。 教师总结: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碰到直与弯的线,数学与生活紧密结合。

3、让学生用生活中的辅助工具画出直与弯的线。 (1)学生用尺子画出直的线。 (2)学生用杯盖画出弯的线。 (3)展示学生的作品,全班给予评价。 三、巩固练习: 1、完成课本第三页的练习。 师生共同订正。 四、作业: 五、总结品尝: 六、板书设计: 直与弯(二) 教学内容:直与弯(二) 教学目的:1、引导学生通过观察,认识直的面与弯的面。 2、学习区别生活中直的面与弯的面的方法。教学重点:学生通过观察,认识直的面与弯的面。 教学难点:学生能区别生活中直的面与弯的面。 教学准备:图片、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谈话

2、复习上学期学过的内容:直的面与弯的面。 二、教学过程。 1、课件出示课本图片 (1)请学生观察图片,小熊想:“前面有两条路,哪条是直的,哪条是弯的?” (2)学生个别回答。 (3)你猜对了吗? (4)小组讨论。 (5)教师请小组说说自己组讨论的结果。 (6)教师总结:引导学生认识直的面和弯的面。 2、出示课件,让学生找出图片中直的面和弯的面。 (1)指名回答。 (2)师生共同找出直与弯的面。 教师总结: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碰到直与弯的面,数学与生活紧密结合。 三、巩固练习。 1、完成课本第五页的练习。 师生共同订正。 四、作业。 五、总结品尝。 六、板书设计:

北师大版三年级数学“时间与数学”教学案例与反思

北师大版三年级数学“时间与数学” 教学案例与反思 这节数学课的教学内容是北师大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三年级上册“时间与数学(一)”。我设计的这节课主要是想创设在一个完整情境中通过活动,帮助学生利用旧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体现穷举、排除等数学方法,渗透集合的数学思想。在其过程中培养学生小组合作的汇报能力及全班交流的能力。 对于整节课的安排,我结合教材提供的找飞飞一家三口人共同休息日的内容进行“重组”。首先选取书上的内容做为新授内容,又加入寻找飞飞与姑姑共同去爷爷家的日子为练习。这样,学生在一个主题情境中进行活动、探究,学习兴趣盎然,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创设情境,理解条件。 课始,我向学生们出示飞飞、爸爸、妈妈一家三口人的照片,并介绍他们的职业。同时,请学生们猜测飞飞一家三口人想在明年 3 月份一同去参观sos 儿童村,可具体在 3 月份的哪一天,没有确定的原因。学生很快就猜测到是因为不知道三口人的

共同休息日。于是,我就出示“飞飞每周六日休息,爸爸每工作 3 天后休息 1 天,妈妈每工作 1 天后休息 1 天”的信息。并请学生们说说对父母休息日的理解。学生们对这个问题展开了热烈地交流。在说道“妈妈 每工作 1 天后休息 1 天”时。 学生 1:“妈妈每工作 1 天后休息 1 天就是上 1 天歇1 天,再上 1 天再歇 1 天。” 学生 2:“我想举个例子,比如说妈妈今天工 作,妈妈明天就休息。” 学生 3:“妈妈周一工作,周二就不工作。如 果每周一、 三、 五、日工作,那周六就休息,飞飞周六也休息,这就能找出妈妈与飞飞共同的休息日。” 学生 4:“妈妈不是每工作 1 天后休息 1 天吗? 也就是把 2 天看成一组,2 天里 1 天工作 1 天休息。” (我暗自佩服我的学生,小学三年级的他们, 就会如此倾听他人的发言,并能从他人的发言中受益,你看他们的发言不正是逐步提升解决问题的过 程吗?)当说到对爸爸休息日的理解时,学生很快 就提出“4天一组,每隔 3 天后休息 1 天”的想法。

国培课例研修作品

国培课例研修作品: 最终教学设计: 课题:《买新书》 教学内容分析: 本课是北师大版小学数学教材三年级上册第六单元——《除法》中第四节的内容。是在学生学习并掌握了两位数除以一位数和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除法之后学习的连除和乘除混合运算。教材当中提供了《买新书》这样一个情境,是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理解连除法应用题的数量关系还要理解连除、乘除混合试题的运算顺序。教材这样编排的目的是在实际需要中理解运算顺序,不是强加给学生。因此我们老师在教学前就面临着这样的问题——就是在一节课的教学中,是以数量关系为主呢,还是以计算为主?教材中这种连除和乘除混合应用题的数量关系是第一次出现,理解数量关系也是重点。然而关于连除和乘除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在这节课中虽然不是重点,但在后面的学习中会进一步加强。 学生情况分析: 经过摸底熟悉,该研修班级学生学习数学时“能否正确分析把握数量关系”一直是个难点。同时该节课需要对加、减、乘、除的意义有深刻的理解,而且需要从实际生活事件中进行抽象。三年级的学生已经学习了乘加、乘减、除加、除减、连乘等两步运算,而对于连除法数量关系他们还是第一次接触。面对这种实际情况,要达到预期的目标要求,就需要借助一些直观的手段和一定的方法。所以本节课在

分析数量关系时,教师应突出利用联系实际,直观演示等教学方法。另一方面,在列连除法解决问题时,计算算式的结果对学生来说不是难点;运算顺序的确定,围绕实际问题的需要展开就可以了。 教学设计理念: 本节课教学采用新课程有效教学理念,体现先学后导、自主合作学习意识,让全体学生在自主探究的活动中通过与同伴的合作、交流、讨论理解和接受连除和乘除混合运算。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理解并掌握连乘、乘除混合式题的运算顺序,并能正确计算。 2、能力目标:①能灵活运用不同的方法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逐步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②经过独立分析,合作交流的过程获得良好的情感的体验,感受到数学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重难点: 重点:理解并掌握连乘、乘除混合式题的运算顺序,并能正确计算。 难点:能灵活运用不同的方法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教学方法: 教法: 采用自主探究学习法:根据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采用自主探索、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能动性、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多思、多说、多练,使学生由被动的学习转为积极主动的学习

三年级数学:时间与数学(一)

《时间与数学(一)》教案 〖教学目标〗 1. 通过对具体问题的探索,体会时间与数学的密切联系,初步感受集合的思想。 2.在教学活动中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开放性思维能力。 〖教材分析〗 本节内容分二课时进行教学,本教学设计为第一课时。年、月、日的知识包含着许多规律,它虽然是天文知识,但与数学密不可分,并且其中奥妙无穷,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探索出许多规律。“时间与数学”这节内容是单独成节,其目的一方面是为了让学生充分感受时间与数学的密切关系,用数学的观点看时间,使数学生活化;另一方面是为了给学生提供更多的探索研究机会,经历探索研究的过程,并在这个过程中发展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 〖教学设计〗 (一) 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师:同学们,到了周六、周日,你们都和爸爸妈妈到哪玩儿? 学生争先恐后地回答,生1高兴地抢着说去…,生2接着说我们去…课堂气氛十分活跃。 师:你们经常能和爸爸妈妈一起出去玩,可是有个小朋友就有这方面的烦恼了,我们来看看他的烦恼是什么,能不能帮他解决问题。(出示幻灯片,飞飞想和爸爸妈妈一起去公园玩。可是飞飞的爸爸是一名火车司机,每工作3天休息1天。飞飞的妈妈是一名飞机乘务员,每工作1天后休息1天。而飞飞是每周六和周日才休息。飞飞哪天

才能和父母一起去公园玩呢?你们能不能帮飞飞解决这个问题呢?) (设计意图联系学生熟悉的生活,创设问题情境,这样设计使学生感到面临的问题是自己生活中的问题,从而产生解决问题的欲望,主动地参与探索,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 (二)主动探索,解决问题 1. 师:飞飞的父亲每工作3天休息1天,你怎样理解这句话?教师边提问题边出示飞飞和他父母休息的情况。 生1:父亲工作3天后休息1天。 生2:就是4天里有3天工作有1天休息。 同学们表示认可,教师紧接着又问:母亲每工作1天后休息1天,你又是怎样理解呢? 有了上个问题做基础,学生很轻松地就理解了。 2.出示教材中9月份的日历,从9月1日开始算起,请你用△标出父亲的休息日,用○标出母亲的休息日,用√标出飞飞的休息日。标出后请你分别写出他们9月份全部的休息日,填在下面相应的圈内。 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研究,很快就把这一家三口的休息日找了出来,并分别填在相应的圈内。 学生得出结论后,教师紧接着请同学们分别观察父亲、母亲和飞飞的休息日中的这些数,你发现了什么?学生稍一迟疑交头接耳地讨论起来。教师此时给予充分的时间。很快学生有了答案。 生1:我发现父亲和母亲的休息日的数都是双数,而飞飞休息日的数都是相

时间与数学 教学设计

时间与数学(一) 教学目标: 1、通过对具体问题的探索,体会时间与数学的密切联系,初步感受 集合的思想。 2、通过观察、比较、寻找各种规律,体会到日历中包含着丰富 的数学问题。 教学重点:通过对具体问题的探索,体会时间与数学的密切联系,初步感受集合的思想。 教学难点:通过观察、比较、寻找各种规律,体会到日历中包含着丰富的数学问题。 教具准备:小黑板、幻灯、挂图。 教学设计: 一、设计问题情境,探索日历中的数学。 师:同学们,谁愿意告诉大家,今天是几月几日?今天星期几? 生:今天是9月6日,星期二。 师:要想知道哪一天是星期几,我们可以怎么做? 生:可以看日历。 师:好。这是一张9月份的日历表。(师点击,屏幕上显示9月份的日历表。)请你们看一下,9月1日是星期几? 生:9月1日是星期四。 师:我们正常情况下什么时候休息? 生:我们在星期六和星期日休息。 师:在9月份的日历表中,是星期六的有哪些日期?

生:是星期六的有9月3日、10日、17日和24日。 师:今天老师向大家介绍一个好朋友,他叫飞飞。听听他说什么。(师点击,屏幕上出现一个小男孩,同时声音:我叫飞飞,我周六、周日休息。我的父亲是一名火车司机,他每工作3天后休息1天。我母亲是一名飞机乘务员,她每工作1天后休息1天。)听了飞飞的话,你知道了什么? 生1:我知道了飞飞的父亲是工作3天休息1天,也就是每4天休息1天。 生2:我知道了飞飞和我们一样,也是在星期六和星期日休息的。 生3:我还知道飞飞的母亲工作1天休息1天,也就是每2天里有一个休息日。 师:飞飞想和父母一起去森林公园玩,他们可以选择哪一天? 生迟疑,看日历。 生1:他们可以10日去。 生2:不对,10日飞飞的父亲不休息。 师:我们可以在日历上做些什么,就可以很快很明确地知道飞飞他们全家什么时候共同休息呢? 生:可以在日历中把他们各自的休息日用标记标出来。 师:这是一个好办法。我们来试试,用一些符号在日历表中分别标记出他们三人的休息日。(师点击,出现日历表以及日历表上方的一段话。)谁愿意读读这段话?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