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2015政治生活复习提纲

2015政治生活复习提纲

2015政治生活复习提纲
2015政治生活复习提纲

《政治生活》复习提纲

第一单元公民的政治生活

1、广泛、真实的民主(理解)

(1)国家:阶级统治的工具,阶级性是国家的根本属性。

(2)我国的国家性质(国体):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①人民民主专政的最大特点,是对占全国人口绝大多数的人民实行民主,对极少数敌视和破坏社会主义事业的敌人实行专政。②人民民主专政的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

(3)人民民主具有广泛性和真实性:

人民民主的广泛性,表现在:①民主权利的广泛性;②民主主体的广泛性。

人民民主的真实性,表现在:①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有制度、法律和物质的保障;②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广大人民的利益得到日益充分的实现。③尊重和保障人权。

2、必须坚持人民民主专政(识记)

(1)坚持人民民主专政是四项基本原则之一,是立国之本,是国家生存发展的政治基石。(2)坚持人民民主专政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政治保证。(3)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在新的历史时期有了新的要求。

3、神圣的权利庄严的义务(简单运用)★

(1)公民的政治权利和自由

①选举权和被选举权。选举权和被选举权特指选举和被选举为国家权力机关代表(各级人大代表)的权利。

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是公民基本的民主权利,是公民参与管理国家和管理社会的基础和标志。

②政治自由。宪法规定:“公民有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的自由。”

③监督权。包括批评、建议、检举、申诉、控告等权利。

(2)公民的政治性义务:

①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②遵守宪法和法律;③维护国家安全、荣誉和利益;④服兵役和参加民兵组织。

4、参与政治生活把握基本原则(简单运用)★

公民参与政治生活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三大原则)(1)坚持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的原则。(2)坚持权利与义务统一的原则(3)坚持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相结合的原则。(一平等、二统一、三结合)

5、选举方式的选择(识记)

(1)直接选举和间接选举(从选举人角度)

①直接选举。县及县级以下人大代表的选举;城市居民委员会和农村村民委员会的选举。

②间接选举。县以上的各级人大代表选举;乡以上各级政府的组成人员。

(2)等额选举和差额选举(从侯选人角度)

①等额选举(正式候选额=应选额) ②差额选举(正式候选额>应选额)

(3)各自优缺点:直接选举——使每一个选民都有表达自己意愿的机会,选择自己最信赖的当家人。

间接选举——适合选民较多、分布较广的情况。等额选举——可以比较充分考虑当选者结构的合理性。缺点:限制了选民的自由选择。差额选举—被选举人形成相应的竞争,提供选择的余地,有助选民了解候选人。缺点:易导致虚假宣传、贿赂选民等情况。

(4)根据我国基本国情、人口众多、幅员辽阔、发展很不平衡的状况——采用直接选举和间接选举相结合。

6、珍惜自己的选举权利(理解)

(1)选民参加选举的态度和能力,是影响选举效果的重要因素。

(2)怎样行使自己的选举权利?一方面应积极参加选举,认真行使这一权利,不断增强公民意识和主人翁意识,增强自己的参与感和责任感;另一方面要不断提高自己的政治参与能力。

7、公民参与民主决策的多种方式(综合运用)★

(1)社情民意反映制度(方式:电话、信函、传真、电子邮件、新闻媒体,一般是在决策前,如我为纲要献计献策。)(2)专家咨询制度(方式:论证会、座谈会);(3)重大事项社会公示制度(方式:公示);(4)社会听证制度(方式:听证会)。

8、公民参与民主决策的重大意义? (理解)

(1)有助于决策充分反映民意,体现决策的民主性。(2)有助于决策广泛集中民智,增强决策的科学性。(3)有助于促进公民对决策的理解,推动决策的实施。(4)有利于提高公民参与公共事务的热情和信心,增强公民的社会责任感。

9、最广泛的民主实践(识记)

(1)基层民主自治的形式:农村村民自治和城市居民自治。村民委员会和居民委员会是我国基层群众自治组织,不是国家机关,不是基层国家政权。(2)实行农村村民自治和城市居民自治是人民当家作主最有效的途径,是社会主义民主最为广泛而深刻的实践;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的基础性工程。

10、公民行使民主监督的方式(理解)

(1)信访举报制度(方式:写信、打电话或当面向有关人员反映自己的意见)(2)人大代表联系群众制度(将意见反映给人大代表)(3)舆论监督制度(依法在电视、广播、报纸、网络等新闻媒体上公开发表意见。舆论监督透明度高、威力大、影响广、时效快。)(4)监督听证会、民主评议会、网上评议政府等新形式(3)民主监督的意义:①有利于改进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工作;②有利于激发广大公民关心国家大事、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出谋划策的主人翁精神。

11、负责地行使监督权利(简单运用)★

(1)民主监督的意义:①有利于改进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工作;②有利于激发广大公民关心国家大事、

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出谋划策的主人翁精神。

(2)公民如何行使监督权?①为了国家和人民的利益,要敢于同邪恶势力进行斗争,勇于使用宪法和法律赋予自己的监督权。②必须采取合法方式,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不能干扰公务活动。

12、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是公民参与政治生活的重要内容。

第二单元为人民服务的政府

1、政府的职能:管理与服务(简单运用)

(1)我国政府的性质:我国政府是国家权力机关的执行机关,是国家行政机关。

(2)政府的主要职能:★

①保障人民民主和维护国家长治久安的职能(保卫国家独立与主权;保护公民生命、财产安全,保障人民民主,协调人民内部矛盾;打击违法犯罪活动等来维护社会治安和秩序。)

②组织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职能(进行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以促进社会经济发展,提高生产力水平和人民生活水平)。

③组织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职能(一方面宣传马克思主义理论,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提高全民族素质;另一方面组织和发展科、教、文、卫、体育等各项事业。)

④提供社会公共服务的职能(加强公共基础、文化、卫生设施的建设;健全医疗、社会保障体系;优生优育;)

2、坚持对人民负责的原则及宗旨(理解)

(1)我国政府的性质决定了我国政府的宗旨是——为人民服务,政府工作的基本原则是——对人民负责。(2)政府应当怎样做到对人民负责?(坚持对人民负责原则的要求)

①坚持为人民服务的工作态度;②树立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③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工作方法

3、求助有门投诉有道(识记)

政府为公民求助或投诉提供了多种途径:开设热线电话;设立信访部门;推行电子政务;建立行政裁决、

政复议和行政诉讼制度(法律途径)

4、政府依法行政(理解)

(1)为什么政府要依法行政?

①政府依法行政是贯策依法治国方略,提高行政管理水平的基本要求,体现了对人民负责的原则。②有利

于保障人民群众的权利和自由;有利于加强廉政建设,增强政府权威;有利于防止行政权利的缺失和滥用,提高行政管理水平;有利于带动全社会尊法、守法、护法,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

(2)政府依法行政的具体要求:合法行政、程序正当、全责统一。

5、对政府权力进行制约和监督(综合运用)★

(1)为什么要对政府权力进行监督?

①必要性:我国政府的权力是人民赋予的,为了防止权力的滥用,需要对权力进行制约和监督

②政府自觉接受监督的意义:①政府接受监督是坚持依法行政、做好工作的必要保证。政府只有接受监督,才能更好地合民意、集民智、聚民心,作出正确的决策;才能提高行政水平和工作效率,防止和减少工作失误;才能防止滥用权力,防止以权谋私、权钱交易等腐败行为,保证清正廉洁;才能真正做到权为民所用,造福于人民,建立起一个具有威信的政府。

(2)如何制约和监督政府?

①有效制约和监督权力的关键,是要健全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体系。一靠民主,二靠法制。

②建立起全面的行政监督体系。(行政系统外部监督:国家权利机关的监督,中国共产党的监督,人民政协的监督,社会与公民的监督,司法机关的监督。行政系统内部的监督:上级政府的监督、监察部门的监督、法制部门的监督、审计部门的监督。)

三是政府要实施“阳光工程”,自觉接受人民监督。

(3)推行政府信息公开,自觉接受人民监督(阳光工程、开放红头文件)的意义:①有利于增强政府工作的透明度,便于群众加强对政府工作的监督;②有利于群众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③有利于化解社会矛盾,维护社会稳定。4)树立政府的权威:①政府权威的决定因素:政府的权威,从根本上讲是由国家性质决定的。

③区别有无权威政府的根本标志:政府的管理和服务是否被人民自觉地认可和接受。

第三单元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1、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简单运用)

(1)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即人民代表大会。

(2)人民代表大会性质:国家权力机关。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在我国的国家机构中居于最高地位,其他国家机关都由它产生,对它负责,并受它监督。全国人大常设机关:全国人大常委会。(3)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是地方各级国家权力机关。全国人大与地方各级人大构成国家权力机关体系。(4)人民代表大会的职权:立法权、决定权、任免权(对国家机关干部进行任免)、监督权(监督宪法和法律的实施;听取审议“一府两院”工作报告)。

2、肩负着人民的重托(理解)

(1)人大代表是国家权力机关的组成人员,依照宪法和法律规定的各项职权,参加行使国家权力。

(2)人大代表的权利:审议权(审议各项议案)、表决权(表决各项决定)、提案权(向人民代表大会提出议案)、质询权(对政府等机关的工作提出质问并要求答复)。

(3)人大代表的义务:代表人民的利益和意志,遵守宪法和法律;协助宪法和法律的实施;与人民群众保持密切联系,听取和反映人民群众的意见和要求;对人民负责,并接受人民监督。

3、我国的政权组织形式(政体)————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理解)

(1)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国体决定我国的政权组织形式(政体)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2)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组织和活动的最重要特点是民主集中制。民主集中制的表现:①在人民代表大会与人民的关系上,人大代表由民主选举产生,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②在人大与其他国家机关的关系上,其他国家机关都由人大产生,对它负责,受它监督;③在中央和地方国家机构的关系上,在中央统一领导下,充分发挥中央和地方两个积极性。

(3)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含义及地位

①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按照民主集中制原则,由人民选举代表组成人民代表大会作为国家权力机关,统一管理国家社会事务的政治制度。②以人民代表大会为基石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4、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优势(理解)

(1)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基本内容: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通过民主选举选举代表,组成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作为国家权力机关;由国家权力机关产生其他国家机关,依法行使各自的职权;实行民主集中制的组织和活动原则。

(2)我国为什么要坚持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①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由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性质决定的。这一制度以人民当家作主为宗旨,真正保障了人民群众参加国家管理,充分体现了人民的意志和利益,显示了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鲜明的特点。②实践证明,人民民主专政的国体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政体,是中国人民奋斗的成果和历史的选择,是适合我国国情的好制度。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必须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绝不照搬西方政治制度模式。

5、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执政地位的确立(识记)

(1)中共性质: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中共宗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中共地位:中国共产党是我国的执政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为什么必须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①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执政地位不是自封的,是中国人民经历长期的实践郑重作出的历史性选择。

②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执政地位的确立是由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和宗旨决定的。

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必须坚持以中国共产党为领导核心。只有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才能始终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才能维护国家的统一、民族的团结,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创造稳定、和谐的社会环境;才能最广泛、最充分地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

6、中国共产党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综合应用)

(1)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的含义

①科学执政就是按客观规律办事,树立科学发展观;

②民主执政就是坚持为人民执政、靠人民执政,支持和保证人民当家作主;

③依法执政就是坚持依法治国,领导立法,带头守法,保证执法,不断推进国家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活的法制化、规范化。

(2)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的相互关系

依法执政是中国共产党执政的基本方式,科学执政、民主执政要通过依法执政体现出来,又要靠依法执政来保证实现。依法执政有利于保证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

7、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识记)

(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

①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是邓小平理论的核心内容,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邓小平理论的精髓。

②“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内容: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本质是立党为公、执政为民。

8、执政参政特色鲜明——中国特色的政党制度(理解)

(1)我国的政党制度是什么?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中国特色的政党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

(2)中国特色政党制度的基本内容(多党合作的内容)

①中国共产党是执政党,各民主党派是参政党,中国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是通力合作的友党关系;

②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多党合作的首要前提和根本保证;

③“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是多党合作的基本方针;

④遵守宪法和法律是多党合作的根本活动准则;⑤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是多党合作的重要机构。

人民政协的性质:人民政协既是多党合作的重要机构,又是共产党领导的、具有广泛代表性的爱国统一战线组织,是我国政治生活中发扬社会主义民主的重要形式;

人民政协的基本职能: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和参政议政的职能;人民政协的主题:团结和民主。

注:不能说中国和各民主党派是共同执政;中国共产党对民主党派的领导是政治领导,而不能说是组织领导,二者组织上互相独立,法律地位平等;中共、人民政协不是国家机关,不是行政机关,不是政府部门,因此不能说中共、人民政协履行政府职能。

9、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简单运用)

(1)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平等团结互助和谐

(2)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各民族共同繁荣。

①民族平等。(注:各民族只有人口多少和发展程度上的区别,绝无高低优劣之分)

②民族团结。(坚持民族团结的重要意义:民族的团结、民族的凝聚力,是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之一,是社会稳定的前提,是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保证,是国家统一的基础。)

③各民族共同繁荣。

(3)三者互相联系、不可分割。民族平等是实现民族团结的政治基础;民族平等和民族团结是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前提条件;各民族的共同繁荣特别是经济发展,又是民族平等、民族团结的物质保证。

10、民族区域自治制度:适合国情的基本政治制度(简单应用)

(1)含义。在国家统一领导下,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的制度。(2)我国民族自治地方: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旗)三级。(注:民族乡不是民族自治地方)民族自治机关:是民族自治地方的人民代表大会和人民政府。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核心内容:自治权。自治机关依法行使自治权。

(3)我国为什么要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实行民族区域自治是适合我国国情的必然选择,是由我国的历史特点和现实情况决定的。

①实行民族区域自治有利于维护国家统一和安全;②有利于保障少数民族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得以实现;

③有利于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④有利于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蓬勃发展。

11、全面正确地理解我国的宗教政策(理解)

(1)我国实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实行宗教信仰自由是我国一项长期的基本政策。

①宗教信仰自由政策包括两个方面,既保护信仰宗教的自由,又保护不信仰宗教的自由,是一项全面、完整的政策。②宗教信仰自由是宪法规定的公民的一项基本权利,是我国尊重和保护人权的重要体现。

(2)依法管理宗教事务。(3)坚持独立自主自办的原则。任何境外组织和个人不得干预我国的宗教事务。(4)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这一规定不是要求宗教界人士和信教群众放弃宗教信仰,而是要求他们爱国等。

第四单元当代国际社会

1、主权国家的地位和国际组织的作用(简单运用)

(1)主权国家是国际社会最基本的成员,是国际关系的主要参加者。按国家性质划分,有社会主义国家和资本主义国家;按经济发展程度划分为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

(2)人口、领土、政权和主权是构成主权国家的基本要素。其中最重要的是主权。

(3)主权国家享有独立权、平等权、自卫权和管辖权,同时应履行不侵犯别国,不干涉他国内政,以和平方式解决国际争端等义务

(4)国际组织也是国际社会的主要成员,国际组织的重要作用:促进国家之间的政治、经济、文化、科学技术的交流和合作;协调国际政治和经济关系;调节国际争端,缓解国家间的矛盾。维护世界和平等。

2、活跃在联合国舞台上的中国(识记)

(1)联合国地位:是当代国际社会中最具代表性的世界性、政府间的国际组织。

(2)联合国的宗旨: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促进国际合作与发展。

(3)联合国原则:各会员国主权平等;履行宪章规定的义务;以和平方式解决国际争端;不得对其他国家进行武力威胁或使用武力;集体协作,不干涉任何国家的内政,确保非会员国遵守上述原则。

(4)联合国的作用:联合国在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全,促进经济、社会的发展,以及实行人道主义援助等方面发挥着积极作用。但是,联合国也有其局限性。

(5)中国与联合国的关系:中国是联合国的创始国之一和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之一。中国支持按联合国宪章精神所进行的各项工作,积极参加联合国及其专门机构有利于世界和平与发展的活动。中国对世界和平与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3、国际关系及其决定因素(简单应用)

(1)国际关系的含义、内容和基本形式

①含义:国家之间、国际组织之间以及国家与国际组织之间的关系。国际关系最主要的是国家与国家之间的关系。②内容:政治关系、经济关系、文化关系、军事关系等。③基本形式:竞争、合作和冲突是国际关系的基本形式。

(2)国家利益决定国际关系。

①国家利益是国家生存与发展的权益,维护国家利益是主权国家对外活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国家利益是国际关系的决定性因素。

②国家间的共同利益是国家合作的基础,而利益对立则是引起国家冲突的根源。因此,国际社会需要协调国家间的利益,处理好国家间的矛盾,促进国际关系的健康发展。

(任何国家都不应以维护本国国家利益为理由,侵犯别国的主权和安全,干涉别国的内政。)

4.坚定地维护我国的利益(识记)

(1)原因:我国是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同家,国家利益与人民的根本利益相一致。维护我国的国家利益就是维护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完全正当的、正义的。(2)我国的国家利益主要包括:安全利益、政治利益、经济利益。(3)我国在维护自身利益的同时,尊重其他国家正当的国家利益,维护各国人民的共同利益。5.呼唤和平、渴望发展的历史潮流————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识记)

全球发展的最突出问题是南北发展不平衡问题。

6.维护和平、促进发展的有效途径(理解)

(1)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是解决世界和平与发展问题的主要障碍。

(2)建立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为基础的国际新秩序是解决和平与发展问题的有效途径。

7.世界多极化不可逆转是当今国际形势的一个突出特点。。

8.抓住机遇迎接挑战(理解)

(1)国际竞争及其实质:当前国际竞争的实质是以经济和科技实力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的较量。

(2)面对当前激烈的国际竞争,我国应当把发展经济和科技作为战略重点;要抓住和利用好重要战略机遇期,加快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增强综合国力。

9.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综合应用)

(1)外交政策的含义:外交政策是指主权国家对外活动的目标及所采取的策略、方式和手段。

(2)我国外交政策的依据:我国的国家性质和国家利益决定了我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3)我国外交政策的主要内容。

①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是我国外交政策的宗旨;②维护我国的独立和主权,促进世界的和平与发展,是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目标;③独立自主是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立场;④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我国对外关系的基本准则。(A、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B、互不侵犯;C、互不干涉内政;D、平等互利;E、和平共处)

新课标高中政治必修二政治生活教案

高中政治新教材政治生活 [教案]政治生活-前言 前言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了解政治活动,正确区分政治现象。 (2)正确理解政治的科学含义,从政治与经济、与阶级、与国家政权三个方面去理解和把握。(3)简单了解本课程的主要框架内容。 2、能力目标: (1)培养学生学会透过现象看本质,运用基本原理分析现实问题的能力。 (2)通过事例说明政治与经济的关系,能够运用“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理论分析现实政治生活中的政治现象。 (3)通过学习这门课程,获得相关知识,提升学生参与政治生活的素养和能力,增强公民意识和国家观念。在学习过程中,能够理解一切政治活动都是围绕着国家政权展开的,政治核心问题是国家政权问题。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1)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政治立场、政治观点和方法,树立正确的政治方向。 (2)促进学生了解我国公民政治生活的基本内容,明确公民参与政治生活的重要性,激发参与热情,提高学生政治参与技能。 二、教材分析: 1、教学重难点 (1)政治的科学含义。 (2)我国当前最大的政治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1)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 (2)阶级性是政治的根本属性; (3)政治核心问题是国家政权的问题。 2、教学工具:传统教学工具(黑板、粉笔)和多媒体课件。 3、教法:设问法、事例说明法、讲授法、多媒体演示法等。 三、教学设计 『导入新课』 设问:同学们寒假“政治”作业做完没有啊?(答略)我们这里说的政治作业是不是我们这学期所要学到的政治模块呢?(引起学生思考,重点理解政治含义)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说到的政治立场、政治方向、政治态度等都包含“政治”二字,这学期我们要学习政治生活这模块,首先也要弄明白什么是“政治”?可是,“政治”二字不是三言两语可以讲清楚的,要从多方面来理解。 『讲授新课』 一、政治的科学含义(重点) 马克思主义认为,政治与经济、政治与阶级、政治与国家政权有着密切的联系,应该从这三个方面来理解:

练习政治生活第二单元测试题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第二单元为人民服务的政府(测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共50分,每题2分) 1、孟子曰:“左右皆曰贤,未可也;诸大夫皆曰贤,未可也;国人皆曰贤。然后察之;见贤焉,然后用之。”孟子的话对我们选拔干部的启示是() A、大范围的民主推荐或评议干部,可以避免少数人在用人上搞不正之风 B、选拔干部就应该扩大民主,让全国人民直接选举 C、靠组织或少数人考察推荐干部的方法应该废除 D、多数人认可的干部必然是最好的 2、政府权力的行使需要监督,有效制约和监督权力的关键是() A、坚持为人民服务 B、依法行政 C、坚持对人民负责 D、建立健全制约和监督机制 3、有的农民自发在村务公开栏上写对联“财清账清村务清,风顺水顺民心顺”,横批为“村务公开好”。村务公开“好”在() A、尊重和维护了农民的民主权利 B、使农民拥有了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C、确保了公民的国家主人翁地位 D、增强了基层政府依法行政的观念 4、在今年的“两会”上,国务院提出了机构改革的方案,撤并了15个机构,减少了4个正部级机构。这一改革的目的是() A、精简政府机构 B、建设服务型政府 C、增强政府权威 D、扩大公民的知情权和参与权 5、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国家综合减灾“十一五”规划》,提出“十一五”期间,减灾工作要达到以下目标:灾害发生24小时之内,保证灾民得到食物、饮用水、衣物、医疗卫生救援、临时住所等方面的基本生活救助。这说明() A、减灾、救助是政府的中心工作 B、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为人民服务的宗旨 C、国家认真履行经济建设职能 D、政府坚持对人民负责的原则 6、在有些地方,发展就是不断毁掉资源,留下垃圾和污染,产生GDP。如果把排污企业比作老鼠,环保执法人员应该是猫,但是结果往往是,猫要靠老鼠供养,老鼠更要靠猫活下去,这是不好的现象。因此() A、政府及其工作人员要坚持依法执政 B、政府及其工作人员要坚持依法行政 C、党要坚持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 D、党和政府是人民利益的执行者和捍卫者 7、20XX年11月12日,公安部消防局发出通知,在全国消防部队实施《公安消防部队四个严禁》,这是公安消防部队大力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坚持政治建警,从严治警,着力构建有消防部队特色的惩防体系,推进反腐倡廉工作扎实有效开展的一项刚性举措。上述举措将() ①提升政府公职人员的德行操守,增强政府的权威②增强政府部门的职能、提供优质的公共服务 ③促使政府依法行政,根本转变政府部门的职能④自觉接受群众监督,杜绝工作失误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①② D ④.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8、某市统计局透露,“幸福感”将作为一项重要内容,正式列入市统计局每年进行的和谐社会指标体系调查。为提升老百姓的幸福感,该市政府应该() A、以人为本,认真履行立法机关的职能 B、转变理念,淡化监管职能

近四年高考全国2卷政治生活考点整理及复习对策

近四年高考政治生活考点整理及复习对策 云天化中学 杨定 内容摘要:自云南新课改以来,在新高考中《政治生活》高考考察的题型基本都是客观题3题,分值12分;主观题1题,分值12分;共计24分。其中题目设计都是客观题16题、17题、18题;主观题为38题的第(2)问,2015年高考调整为38题第(1)问。本文试图从固定的题型及所考察的知识范围中找寻一些共性及相通的地方,以帮助学生在复习备考中更有针对性,能有效把握高频考点,形成有效的复习思路与对策。 本文分析试题为云南考生参考的全国文综Ⅱ卷(2012-2015年)。 关键词:政治生活 客观题 主观题 考点 复习对策 一、政治生活客观题考点整理(全国Ⅱ卷2015-2012年) 1、客观题考点分析 (1)第16题考点挖掘 (2015年)16.从2013年开始,某市在社区推动基层党组织和自治组织代表、社区居民代表、相关社会组织代表等组成民情理事会。民情理事会通过协商讨论,促进诸如广场舞扰民、小区乱停车等难题的解决,得益于民情理事会 ( A ) ①提供了有效的利益协商渠道 ②完善了基层民主自治的组织形式 ③发挥了多方主体参与社区治理的作用 ④明确了社区居民参加基层民主协商的义务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 ②④

题干覆盖知识:党组织、基层群众自治组织、社会组织、群众代表。 解题关键:把握民情理事会的性质。 (2014年) 16.某地乡村的“民主恳谈会” 大致经历了从公民对具体问题进行沟通和交流的“对话型恳谈”,到参与公共事务决策管理的“决策型恳谈”,再到参与政府财政预算的“参与式预算恳谈”三个发展阶段。该地“民主恳谈会”的发展表明( D) ①公民行使预算监督权成为基层民主发展的方向 ②公民有序政治参与是基层民主发展的重要基础 ③公民参与基层政府预算决策是基层民主建设的目标 ④沟通交流、参与决策和管理是基层民主的重要内容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题干覆盖知识:公民的政治参与及民主决策。 解题关键:正确把握基层民主的内涵,从题干中看出三个阶段反映的是基层民主的发展程度不断深化过程,公民对决策的影响更加突出,作用更加重要。 (2013年)16.为了使政府部门与群众的沟通日常化,Q市开展了“网络在线问政”活动。2011年前9个月,共有19个政府部门组织了287次在线访谈。受理建议及咨询9482件(次),网民在线参与43657人次。Q市开 展“网络在线问政”活动是( B ) ①提升行政管理水平的要求 ②提高政府决策效率的基础 ③健全权力制约机制的关健 ④增强政府工作透明度的举措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题干覆盖知识:民主决策、政府权力的行使要自觉接受监督。 解题关键:正确把握“网络在线问政”活动的意义。 (2012年)16.2011年1月,R市以居住证制度取代暂住证制度,300余万在该市的流动人口告别“暂住”状态,在劳动就业、医疗卫生、教育等12个方面开始享受与市民同等的权益。这一举措( B )

政治生活第一课习题

?政治生活?第一课练习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8分) 1、150名无锡农民状告国土资源部行政不作为案已于2005年3月18日宣判。国土资源部一审败诉。法院判决国土资源部受理150名农民针对国土资源部《关于无锡市城市建设农用地转用和土地征用的批复》所提出的行政复议申请。150名无锡农民在这里行使的是农民的 A、言论自由 B、集会和示威自由 C、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D、监督权 2、2005年8月28日,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七次会议表示通过《治安管理处罚法》中增加了“执法监督”一章,对公安机关及其人民警察办理治安案件应当遵守的基本行为规范作出有针对性的规定。法律规定,公安机关及其人民警察违法行使职权,侵犯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合法权益的,应当赔礼道歉;造成损害的,应当依法承担赔偿责任。这样做 A、为公民享受基本权利提供了法律保障 B、体现了社会主义民主的本质要求 C、有利于监督和规范其它法律,确保公民权利 D、体现了人民民主的广泛性 3、某区交通局从2003年下半年起连续两次在部门服务社会评议中名列倒数第一,根据事先确定的规则,交通局领导班子的5位负责人分别被降职调任处理。上述材料体现了 ①对政府部门进行社会评议是人民行使民主权利的具体表现②对政府部门进行社会评议,可以实现政府职能的转变③社会评议制度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基本制度④对政府部门进行社会评议可以起到监督政府的作用 A、①③ B、②③ C、②④ D、①④ 4、我国政府高度重视人民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去年共拨付100多亿元资金防治“非典”,并决定四年内投入17.5亿元防治爱滋病。这种做法表明国家() A、维护公民的政治权利 B、保护公民一切利益 C、保护公民的求偿权 D、尊重和保障人权 5、中国政府于1997年和1998年分别签署了联合国《经济、社会及文化权利国际公约》与《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国际公约》;2003年3月十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通过宪法修正案,将“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写入宪法。这表明() ①保护人权是我国国家意志的体现②各国在人权观念上没有分歧③依法治国与保护公民权利相一致④我国人权事业同国际人权公约进一步接轨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6、对待政治生活的态度是公民的情感和价值观的体现。有人以冷漠的甚至厌弃的态度拒绝政治生活。这种人在认识上所犯的错误是() A、缺乏权利意识和义务意识 B、没有公民意识 C、没有国家意识 D、未明确政治生活的作用 7、有的报摊的摊主用高音喇叭反复播放提示语,噪音干扰了人们逛街情绪,影响了周围群众的休息,引起了人们的不满。这一事实告诉我们()。 A、公民在行使权利时,都有维护社会秩序的义务 B、公民应先履行义务,后享受权利 C、公民在享有宪法和法律规定的权利时,不能损害其他人的权利 D、公民应先享受权利,后履行义务 8、“没有法律的地方,就没有自由。”这句话给我们的启示是() A、政治自由是民主政治的基础 B、国家要限制公民的政治自由权利 C、政治自由是法律的体现和保障 D、公民要依法行使政治自由权利 9、社会稳定符合国家和人民的根本利益,保持社会稳定,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一条极其重要的经验,为了维护社会稳定,青年学生对待政治生活应有的态度是()①增强党的观念、坚持党的领导②增强国家观念、维护国家利益③增强法制观念、

《政治生活》核心知识点归纳总结1

高考《政治生活》核心知识点归纳 《政治生活》之抓主体: 国家、公民、政府、人大、人大代表、中国共产党、各民主党派、人民政协、民族、宗教 当代国际社会、主权国家、国际组织、联合国、我国外交政策、国际关系和国际形势 第一单元(1——2课)公民的政治生活 一、国家问题 我国的国家性质: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其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 1)人民民主专政的最大特点: 对绝大多数的人民实行民主,对极少数敌视和破坏社会主义事业的敌人实行专政。 2)人民民主的特点具有广泛性与真实性 二、公民问题 1、公民的政治权利和义务(是公民参与政治生活的基础和准则) 政治权利:(1)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是公民基本的民主权利,公民参与国家管理和社会管理的基础和标志(2)政治自由(3)监督权(包括批评权、建议权、检举权、申诉权、控告权)政治义务: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维护国家安全、荣誉和利益;遵守宪法和法律;服兵役和参加民兵组织 2、公民参与政治生活的基本原则:(1)坚持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的原则,(2)坚持权利与义务统 一的原则,(3)坚持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国家利益相结合的原则 3、我国公民政治参与的途径和方式———公民要积极参与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 第二单元(3——4课)为人民服务的政府 三、政府问题1.我国政府的主干知识 (1)我国国家性质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 (2)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3)原则是对人民负责(具体要求:坚持为人民服务的工作态度;树立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工作方法) (4)职能:保障人民民主和维护国家长治久安的职能;组织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职能;组织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职能;提供社会公共服务的职能 (5)政府要坚持依法行政,审慎行使权力,坚持科学决策、民主决策; (6)政府还要自觉接受监督,树立自己的权威和公信力,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2、政府权力的监督→行政监督 (1)行政监督的意义 ①有利于政府更好地合民意、集民智、聚民心,作出正确决策(人民); ②有利于防止滥用权力,保证清正廉洁;③有利于提高行政水平和工作效率,减少和防止工作失误; ④有利于真正做到权为民所用,建立起一个具有权威和公信力的政府。(政府) (2)行政监督的措施 ①制约和监督权力的关键是:建立健全制约和监督机制。一靠民主。二靠法制。 ②建立起全面的行政监督体系。 第三单元(5——7课)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四、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1、人大的性质地位权力:是国家的权力机关,有立法权、决定权、任免权、监督权。 2、全国人大的性质地位、权力:全国人大是我国最高国家权力机关,在国家机构体系中居于最高地位, 有最高立法权、最高决定权、最高任免权、最高监督权。 3、人民代表的法律地位:国家权力机关的组成人员,是国家权力的直接行使者。 4、人民代表的权利:审议、表决权,提案权(向人大提议案)和质询权。义务:必须代表人民的利益和意志;与群众保持密切联系;听取和反映人民的意见、要求;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 5、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6、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组织和活动(原则)的最重要特点——民主集中制。 7、优越性: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保障了人民当家作主,动员了全体人民投身于社会主义建设,保证了国 家机关协调高效运转,维护了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无比的优越性。 五、执政党——中国共产党 1、中共的性质:中共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 2、中共的宗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3、指导思想: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 4、中共的地位:中共是执政党,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我领导核心。 5、中共的执政方式:中国共产党坚持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不断完善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 6、中共的执政理念:以人为本,执政为民。

高考政治试题合集-政治生活部分-选择题-答案

2013年各省市高考题政治生活部分选编 1.(广东卷28)十八大报告指出,中国将加强同广大发展中国家的团结合作,支持广大发展中 国家在国际事务中的代表性和发言权。下列选项体现这一主张的是 ①中国支持巴西代表担任世界贸易组织总干事 ②中国支持南非和印度在联合国发挥更大作用 ③中国支持欧盟在国际事务中发挥重要作用 ④中国支持亚太经合组织在区域发展中发挥作用 A.①②A.①③A.②④A.③④ 2.(广东卷29)李某是广东省某村村民委员会主任,因其存在严重违纪问题,该村村民依据相 关法律和规定,提议罢免其职务。按照公民政治参与的类型划分,与本案例同类的是 A.市人大代表联名向环境保护主管单位负责人提出质询 B.村民依法选举王某为县人大代表 C.市民向信访部门举报政府工作人员的违法行为 D.市民应邀参加市政府调整水价的听证会并发表意见 3.(广东卷30)卢梭说过,一切法律中最重要的法律,既不是刻在大理石上,也不是刻在铜表 上,而是铭刻在公民的内心里。这句话强调的是 A.公民的法制教育是依法治国的基础 B.公民对法律的认同是法治的力量之源 C.法律是人民意志的直接反应和载体 D.法律意识是公民意识和公民政治素质的内涵 4.(江苏卷14)2012年,某县开始实施以“阳光理财、民主议事、群众公决”为主要内容的村 级财务事务“两公开一会审”工作法,探索如何把村级权力关进“制度笼子”。这一做法B A.是村民自治的基础B.有利于推进基层民主的发展 C.加强了对基层行政权力的制约和监督D.扩大了公民的基本政治权利 5.(江苏卷15)2013年5月,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发布的《关于办理危害食品安全刑 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开始施行,加大了对以地沟油作为食品原料、滥用添加剂等危害食品安全的犯罪行为的打击力度。这一司法解释的施行C A.为政府依法行政提供了法律依据B.表明司法机关可以独立行使审判权 C.有利于司法机关严格执法、公正司法D.表明司法机关拥有部分国家立法权 6.(江苏卷16)随着微博、微信等的广泛使用,公民的意见表达和利益诉求日益快速、便捷和 多样化,其参政、议政的效果和能力也得以快速提升。面对“微时代”政治生态发生的巨大变迁,中国共产党作为执政党必须D ①坚定理想信念,保持党的纯洁性②引导社会舆论,履行国家管理职能 ③完善执政方式,提升执政能力和水平④关注民生民意,更好地实现党的宗旨 A.①③B.①④C.②④D.③④ 7.(江苏卷17)当今世界,各大国应超越零和博弈、集团政治等旧的思维方式,建立长期、稳定、 健康发展的新型大国关系。这就需要各国C ①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②在平等互信基础上实现合作共赢 ③遵循《联合国宪章》的宗旨和原则④在维护共同利益基础上消除利益差别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②④ 8.(江苏卷18)近十年来,我国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不断深化。图3所示的这一变化有利于 D ①解决市场调节失灵问题 ②转变政府职能,建设服务型政府 ③优化政府管理,实现公共服务均等化 ④促进上层建筑适应经济基础的发展 A.①③B.①④ C.②③D.②④ 9.(江苏卷19)唐卡是用彩缎装裱后悬挂 供奉的宗教卷轴画,集历史、艺术及经济 价值于一身,堪称“藏文化百科全书”。它与堆绣、泥塑等一起以热贡艺术冶的名义被列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加强对唐卡艺术的保护和传承是为了D A.维护各民族的平等团结B.建立新型的民族关系 C.加强各民族的文化交流D.促进民族文化的发展繁荣 10.(安徽卷5)有专家提出,一个和谐、宜居的城市,应该是“婴儿车能在街头任意出现”的城 市。媒体将这概括为“婴儿车指标。”有同学据此推测,达到这一指标需要城市基础设施完善、行人车辆各行其道、环境优美等条件。创造这些条件,政府须切实: ①依法行政和公正司法②保障公民的民主决策权 ③履行经济和文化只能④履行社会公共服务职能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5.【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考查政府的职能。政府不能司法,公正司法是指我国司法机关,①错;公民没有民主决策权,②错。要达到该同学堤出的条件,实现“婴儿车指标”政府必须履行好经济、文化职能和社会公共服务职能。故答案:D。 11.(安徽卷6)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审议批准了《政府工作报告》,依法选举和决定任命了 新一届国家机构领导人员。由此可见: ①我国人大实行民主集中制原则②人大代表享有选举权、审议权和决定权③ 全国人大决定国家的一切事务④其他国家机关必须对人民代表大会负责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6.【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考查对人大的认识。人大代表具有提案权、表决权、审议权、质询权,公民具有选举权,②错;全国人大具有依法决定国家和社会的重大事项的权利,并不是国家的一切事务,③错;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实行民主集中制原则,其他机关由人民代表大会产生,对它负责,受它监督,故答案:B。 12.(北京卷32)面对H7N9禽流感,政府有关部门在首例病例确诊后,立即通过电视、网络等 媒体发布详细疫情信息,并及时跟进通报疫情变化情况及防治方案,使政府和社会形成合力,共同防治禽流感。这些做法能够A ①提高行政效率,体现政府权威②加强社会监督,促进廉政建设

2015届高考政治知识点归纳必修4生活与哲学

第四部分生活与哲学 1.生活智慧与时代精神 (1)哲学是什么 哲学与世界观和方法论 哲学与世界观的关系 (1)区别、 ①含义不同、世界观是人们对整个世界以及人与世界关系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哲学就是关于世界观的学问。 ②世界观人人都有,而哲学只有经过系统学习的人才能掌握。 ③一般人的世界观往往是自发的、零散的、缺乏理论论证的,而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有一套理论体系。 (2)联系、 哲学以世界观为内容和基础,没有世界观就没有哲学,世界观以哲学为最高表现,二者不能截然分开。 整个世界包括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客观世界包括自然界和人类社会,主观世界指人的意识领域。 世界观与方法论的关系 (1)区别、含义不同。世界观是指人们对整个世界以及人与世界关系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 人们用这种观点作指导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就成为方法论。方法论是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的根本原则和根本观点。 (2)联系、世界观决定方法论,方法论体现世界观,有什么样的世界观就有什么样的方法论。不存在脱离世界观的方法论,也不存在脱离方法论的世界观。 世界观与方法论和哲学的关系 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我们可以说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问,又是关于方法论的学问。 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 (1)区别、 ①哲学是人类对自然、社会和思维的各种知识进行概括、总结和反思的一门学问。具体科学揭示的是自然、社会和思维某一具体领域的规律和奥秘,哲学则对个别的规律和特性进行新的概括和升华,从中抽象出最一般的本质和最普遍的规律。 ②哲学与具体科学是一般和个别、共性和个性的关系。 (2)联系、 ①哲学是对具体科学的概括和总结。具体科学是哲学的基础,具体科学的进步推动着哲学的发展。那种把哲学看作“科学之科学”,认为哲学可以取代具体科学的看法是错误的。 ②哲学为具体科学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任何轻视哲学,否认哲学对具体科学的指导作用的看法,都是错误、有害的。 哲学与时代精神

高中政治政治生活知识点

高中政治总复习 必修二政治生活 第一单元公民的政治生活 一、人民当家作主 1.国家不是从来就有的,是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和表现。国家是在经济上占统治地位 的阶级进行统治的工具,阶级性是国家的根本属性。 2.我国国体、国家性质: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 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3.人民民主专政的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我国的人民民主具有广泛性(民主权利的广泛和 民主主体的广泛)和真实性。人民是国家的主人(注意:不是公民)。 4.民主是指在一定阶级范围内,按照平等的原则和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来管理国家事务的 一种国家制度。民主具有鲜明的阶级性,民主总是属于统治阶级的。民主只适用于人民内部,专政则适用于敌对势力。民主是专政的基础,专政是民主的保障。 5.我国的立国之本(即四项基本原则):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坚持中 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坚持人民民主专政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政治保证。我国的根本制度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制度。 二、政治权利和义务 1.生存权和发展权是根本和重要的人权。实现人权的根本途径是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进 步。 2.我国公民的政治权利和自由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政治自由(言论、游行、出版、示 威、结社)和监督权(批评权、建议权、检举权、申诉权、控告权)。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是公民基本的民主权利,行使这一权利是公民参与管理国家事务的基础和标志。 3.我国公民的政治性义务有: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遵守宪法和法律;维护国家安全、 荣誉和利益;服兵役和参加民兵组织。 4.政治生活的基本原则: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权利和义务统一;个人利益与集体利 益、国家利益相结合。 三、民主选举 1.我国已经将直接选举人大代表的范围扩大到了县级,实行普遍的差额选举。我国将长时 间采用直接选举和间接选举相结合的选举方式。 2.选民参与民主选举的素养,即参加选举的态度和能力,是影响选举效果的重要因素。是 否积极参加选举、认真行使这一权利,是衡量公民参与感、责任感的重要尺度。怎样行使选举权,如何有出自己神圣的一票,是公民政治参与能力的体现,也是表明公民政治素养高低的重要标志。 四、民主决策 1.公民直接参与决策的方式:社情民意反映制度;专家咨询制度;重大事项社会公示制度; 社会听证制度。 2.信息是决策的基础,民意是正确决策的最重要的信息资源,拓宽民意反映渠道,是决策 机关进行科学决策的重要前提。听证于民的目的是为了决策利民。 五、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 1.村民委员会是村民民主管理村务的机构,广大村民能直接投票选举自己满意的人担任村 民委员会主席。自己选举当家人,是村民自治的基础,也是村民参与民主管理的主要途径。

高一政治生活第一课试题及答案

诏安一中高一《政治生活》第一课测试题 说明: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时间9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30分) 一、单项选择题(在下列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每 小题1.5分,共30分) 1.下列关于国家的说法正确的是 ①国家不是从来就有的,自人类出现才产生了国家②国家是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 物和表现③国家的本质是统治阶级进行阶级统治的工具④阶级性是其根本属性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2.我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这一规定表明 A.人民民主专政是我国的政体B.人民民主专政就是无产阶级专政 C.社会主义制度具有无比的优越性D.我国的国体是人民民主专政 3.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阶级基础是

A.广大人民群众B.工人阶级 C.工农联盟D.全体劳动者与爱国者的联盟 4.在我国,民主的主体包括 ①工人、农民、知识分子等社会主义劳动者②社会主义建设者 ③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④拥护祖国统一的爱国者 A.①②③④B.②③④C.①②③D.①②④ 5.2004年3月5日,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通过了宪法修正案,增加了“尊重和保障人权”等许多与人民切身利益息息相关的内容;2003年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通过了10部法律和有关决定,其中《居民身份证法》、《行政许可法》等,处处体现了为民、便民、利民,尊重和保障人权的基本精神。上述材料表明 A.我国的人民民主具有广泛性 B.我国的人民民主有制度保障 C.我国的人民民主有法律保障D.我国开始重视、尊重和保障人权 6.民主总是属于统治阶级,体现统治阶级的意志和利益。这表明 A.民主具有广泛性B.民主具有真实性 C.民主具有社会性D.民主具有阶级性 7.我国人民民主专政担负着对人民实行民主和对敌人实行专政的统一责任。下列选项中直接体现这种关系的是

(练习)政治生活第二单元测试题

第二单元为人民服务的政府(测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共50分,每题2分) 1、孟子曰:“左右皆曰贤,未可也;诸大夫皆曰贤,未可也;国人皆曰贤。然后察之;见贤焉,然后用之。”孟子的话对我们选拔干部的启示是() A、大范围的民主推荐或评议干部,可以避免少数人在用人上搞不正之风 B、选拔干部就应该扩大民主,让全国人民直接选举 C、靠组织或少数人考察推荐干部的方法应该废除 D、多数人认可的干部必然是最好的 2、政府权力的行使需要监督,有效制约和监督权力的关键是() A、坚持为人民服务 B、依法行政 C、坚持对人民负责 D、建立健全制约和监督机制 3、有的农民自发在村务公开栏上写对联“财清账清村务清,风顺水顺民心顺”,横批为“村务公开好”。村务公开“好”在() A、尊重和维护了农民的民主权利 B、使农民拥有了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C、确保了公民的国家主人翁地位 D、增强了基层政府依法行政的观念 4、在今年的“两会”上,国务院提出了机构改革的方案,撤并了15个机构,减少了4个正部级机构。这一改革的目的是() A、精简政府机构 B、建设服务型政府 C、增强政府权威 D、扩大公民的知情权和参与权 5、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国家综合减灾“十一五”规划》,提出“十一五”期间,减灾工作要达到以下目标:灾害发生24小时之内,保证灾民得到食物、饮用水、衣物、医疗卫生救援、临时住所等方面的基本生活救助。这说明() A、减灾、救助是政府的中心工作 B、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为人民服务的宗旨 C、国家认真履行经济建设职能 D、政府坚持对人民负责的原则 6、在有些地方,发展就是不断毁掉资源,留下垃圾和污染,产生GDP。如果把排污企业比作老鼠,环保执法人员应该是猫,但是结果往往是,猫要靠老鼠供养,老鼠更要靠猫活下去,这是不好的现象。因此() A、政府及其工作人员要坚持依法执政 B、政府及其工作人员要坚持依法行政 C、党要坚持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 D、党和政府是人民利益的执行者和捍卫者 7、20XX年11月12日,公安部消防局发出通知,在全国消防部队实施《公安消防部队四个严禁》,这是公安消防部队大力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坚持政治建警,从严治警,着力构建有消防部队特色的惩防体系,推进反腐倡廉工作扎实有效开展的一项刚性举措。上述举措 将() ①提升政府公职人员的德行操守,增强政府的权威②增强政府部门的职能、提供优质的公共服务③促使政府依法行政,根本转变政府部门的职能④自觉接受群众监督,杜绝工作失误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 ④ D、①②

《政治生活》核心知识点

2017《政治生活》核心知识点 第一单元:公民的政治生活 1、我国的国家性质(我国的国体):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 (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最大特点:对占全国人口绝大多数的人民实行民主,对极少数敌视和破坏社会主义事业的敌对分子实行专政)。 2、人民民主具有广泛性、真实性: 广泛性:人民享有广泛的民主权利;民主主体广泛。 真实性: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有制度、法律和物质保障;广大人民利益得到日益充分实现。 3、坚持人民民主专政的原因? (1)坚持人民民主专政是我国的立国之本,已被写入宪法。 (2)坚持人民民主专政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政治保证。 ①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可以充分发扬民主,保障人民当家作主的地位,保障人民享有广泛的权利和自由 ②坚持专政职能才能打击破坏社会主义建设的敌对势力和敌对分子,维护国家长治久安。 4、公民的政治权利: (1)选举权和被选举权。(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是公民基本的民主权利,是公民参与管理国家和管理社会的基础和标志。) (2)政治自由。公民享有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的自由。 (3)监督权。公民有监督一切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的权利。(批评、建议、申诉、控告、或检举) 政治义务:(1)公民有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的义务。(根本保证) (2)公民遵守宪法和法律的义务(行为准则)。 (3)公民有维护国家安全、荣誉和利益的义务(义不容辞的职责)。 (4)公民有服兵役和参加民兵组织的义务。 5、公民参与政治生活遵循的基本原则: (1)坚持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的原则。(2)坚持权利与义务统一的原则。 (3)坚持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国家利益相结合的原则。 6、公民的政治参与:

政治生活知识框架

《政治生活》主观题复习资料 一、前言 1、本资料仅供参考,请同学们注意按教材体系(目 录、单元)、按主体、按某些核心词语、时政 等不同方式构建知识体系,并注意各单元、各 主体、各种制度、时政与教材等知识间的联系,做题中多思考、多总结,做到举一反三、触类 旁通。 2、[命题热点] 近五年全国新课标卷主观试题从设问看,主要是从“为什么”和“怎样做”两个角度设置问题,从试题的设问看主要是考查政治生活中的政治参与主体。知识点考查主要集中在第二单元政府和第三单元人大和政党。 3、[临考嘱托] (1)一定要重视对主干知识的把握,理解知识间的联系,构建各个系列的知识体系。 具体来说,如下: ①抓住人民当家作主这一条主线,串联前三个单元的知识。以人民当家作主为本质的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性质,决定了后面的我国政府的性质和宗旨,决定了中共的性质和宗旨,决定了我国的各项政治制度都要保障人民当家作主,甚至对我国的外交政策也起决定作用。 ②围绕着公民、政府、人大、中国共产党、人民政协、民主党派、人大代表等行为主体,构建各自的知识体系,并注意各行为主体之间的联系。 ③串联前三单元的知识,构建有关我国民主决策、民主监督、依法治国的知识体系,将各个行为主体、各个政治制度融合其中。 ④从共性与个性两个角度,梳理我国人民民主专政、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政党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的内容;从国际社会的一般理论和中国外交的具体理论两个角度,构建当代国际社会的知识体系。 (2)注意审题训练,明确各种不同类型主观题的特点,包括设问信息和材料信息的解读、具体知识的调动和答案要点的呈现等。 关注时政并注意与政府的职能等知识结合起来理解;对政府的相关知识不仅记住是什么,更要注意这些知识是如何运用的;尤其是对政府职能和依法行政、接受监督的知识更要注意如何运用,而政府职能中要特别注意经济职能和社会建设职能的具体表现。 4、政治生活主观题方法指导: 1、解答政治生活的题,一定要注意: (1)先看主体是谁或有哪些?看材料中主体的行为是什么?根据问题,结合材料,对应相关 知识,联系时政,全面组织答案。 (2)注意看是否涉及各种制度(联系各种制度的内容、作用)。 (3)注意把材料或已经想到的答案整合起来能否推出具有综合性的答案,如坚持党的领导、 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 (4)注意“同生共死”,即只要有一个知识内容被体现,则还有其他知识内容同时被体现。(把握知 识的关联性) 例如:党的性质、地位、宗旨、执政理念、执政方式、指导思想等等具有很强的关联性,往往 同时出现。 2、解答政治生活的题,答到最后还要“翘尾”,即上升到一定高度。 如有利于落实科学发展观;有利于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有利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推 动现代化建设等等。 (政治生活的很多试题都是以小见大,所以答题时一定要上升到一定高度,这样才会扣题。) 二、按教材体系构建: 三、主体构建: 大主体: 公民、政府、中国共产党、人民代表大会、司法机 关、民主党派(性质、地位、作用、与中国共产党的关系、优势)、人民政协(性质、主题、职能)、主权国家、国际组织 小主体: 人大代表、党员干部、基层党组织、政协委员、信 教群众、其他政治生活的参与者 (一)公民 1.公民为什么做某事/为什么允许公民做某 事,如:“为什么要允许公民依法有序参与政治生活”?(金版教材第二课考点二) (1)必要性:我国的国家性质、人民地位、民主的特点、尊重和保障人权、公民权利和义务。 (2)重要性(对公民、社会、国家、国家机关、民主政治、时代任务等多角度分析) ①对公民:有利于增强主人翁意识,提高政治参与 的热情、能力,真正行使(实现)自己的民主权利。 ②对社会或国家:有利于保障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 和地位,促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民 主法制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发展,推进现代 化及各项事业的发展。

2015最新版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二知识点总结

思想政治必修二知识点总结 第一单元公民的政治生活 第一课生活在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 第一框题:人民民主专政: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 一、广泛真实的民主 1、国家的含义: 从起源上讲,国家不是从来就有的,国家是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和表现。 从本质上讲,国家都是经济上占统治地位的阶级进行阶级统治的工具。 2、国家的根本属性:阶级性。 3、国家的性质,是由占统治阶级地位的阶级的性质决定。 我国国家性质: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4、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最大特点:对占全国人口绝大多数的人民实行民主,对极少数敌视和破坏社会主义事业的敌对分子实行专政。 5、人民民主专政的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 6、人民民主具有广泛性和真实性: (1)广泛性:民主主体广泛;民主权利广泛。 (2)真实性: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有制度、法律和物质保障;广大人民利益得到充分实现。 7、人民民主专政的职能:对少数敌人实行专政。 8、民主与专政的关系: (1)民主:“在一定阶级范围内”(民主具有鲜明的阶级性,民主总是属于统治阶级,这是国体意义上的民主)“按照平等的原则和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政体意义上的民主)“共同管理国家事务的国家制度(统治阶级的民主就是被统治阶级的专政)。 (2)专政:主要依靠暴力实行的统治。 (3)人民民主和专政是辩证统一的,相辅相成。民主是专政的基础,专政是民主的保障。统治阶级的民主是被统治阶级的专政。 二、坚持人民民主专政是正义的事情 1、为什么要坚持人民民主专政? (1)四项基本原则是我国立国之本。人民民主专政作为四项基本原则之一,已被写入宪法。 (2)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政治保证。 (3)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在新的历史时期有了新的要求:扩大社会主义民主;实行依法治国;强化政府的服务职能;发展和繁荣社会主义文化;改善民生,维护社会公平正义,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等等。 第二框题:政治权利和义务:参与政治生活的准则 一、政治权利与自由 1、政治生活的全部内容,是以依法行使政治权利、履行政治义务为基础。 2、权利和自由的含义:公民依法参与国家政治生活、管理国家事务和社会事务、表达意愿的权利和自由就是公民的政治权利和自由。 3、政治权利和自由: (1)选举权和被选举权——基本民主权利,行使这个权利是公民参与国家管理的基础和标志。 (2)政治自由——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 (3)监督权——批评、建议、申诉、控告、检举 二、政治义务 1、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国家统一、民族团结是我国顺利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根本保证,也是实现公民的政治权利和其它权利的重要保证。 2、遵守宪法和法律——宪法和法律是党的主张和人民意志相统一的体现,公民根本的行为准则。

高中《政治生活》选择题必背知识点

高中《政治生活》选择题必背知识点 第一课生活在人民当家做主的国家 1.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即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2.人民民主专政是我国的国体,也是我国社会主义制度中最根本的制度,其他一切制度和政策归根结底都是由我国国家性质决定的。 3.人民民主专政的本质:人民当家作主。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和核心。 4.人民民主专政的特点:对人民实行民主,对敌人实行专政。 5.人民民主的特点:人民民主具有最广泛、最真实、最管用的特点。 6.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是立国之本,是我国国家生存发展的政治基石。 7.坚持人民民主专政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政治保证。 8.我国公民依法享有选举国家权力机关代表和被选为国家权力机关代表的权利。 9.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是公民基本的民主权利,行使这个权利是公民参与管理国家和管理社会的基础和标志。 10.公民的监督权是指公民有监督一切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的权利。

11.国家的统一、民族的团结,是我国顺利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根本保证。 12.遵守宪法和法律。宪法和法律是公民根本的行为准则。 13.在我国,国家与公民个人的利益在根本上是一致的。 14.社会主义民主是人民享有的民主,而不是全民享有的民主。 15.公民的民主权利不能随意扩大和缩小。 第二课我国公民的政治参与 1.在我国,公民可以通过社情民意反映制度(自下而上参与)、专家咨询制度(自上而下:座谈会)、重大事项社会公示制度(自上而下:征求意见)以及社会听证制度(自上而下:听证会)等方式直接参与民主决策。 2.公民享有对涉及公共利益的决策的知情权,是公民参与民主决策的前提和基础。 3.公民参与民主决策有助于决策反映民意,体现决策的民主性;有利于决策广泛集中民智,增强决策的科学性。 4.村民委员会是村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 5.自己选举当家人,是村民自治的基础,也是村民参与民主管理的主要途径。 6.实行农村村民自治和城市居民自治,以扩大基层民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最为广泛而深刻的实践,必须作为发展社会主

2015高考政治生活提纲

复习点睛 本单元围绕政府,把握好如下内容: 一条宗旨和原则:为人民服务、对人民负责;两个作用:管理和服务; 四项职能:政治职能、经济职能、文化职能、社会公共服务职能; 三大原因和措施:依法行政的原因和措施,对政府权力制约和监督的原因和措施,树立政府威信的原因和措施。《政治生活》复习提纲 第一单元公民的政治生活 复习点睛 本单元围绕公民,把握好如下内容:一个主题:人民当家作主; 两对关系:公民与国家的关系,权利与义务的关系;三项原则:公民参与政治生活的三项原则;四种途径:公民政治参与的四种途径。★1、国家的含义及根本属性 国家是阶级统治的工具。阶级性是国家的根本属性。★★★2、我国的国家性质(国体) 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人民民主专政的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最大特点:对占人口绝大多数的人民实行民主,对极少数敌视和破坏社会主义事业的敌人实行专政。★3、我国人民民主的广泛性和真实性 在我国人民民主具有广泛性和真实性。广泛性表现在人民行有广泛的民主权利,而且表现在民主主体的广泛性。人民民主的真实性表现在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有制度、法律和物质的保障,随着经济社会发展,人民的民主权利得到日益充分保障。 ★★★4、我国公民的政治权利和义务: 政治权利:选举权和被选举权(基本的民主权利;基础和标志);政治自由(重要方式,具体体现);监督权(监督对象:国家机关和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具体包括:批评权、建议权、申诉权、控告权和检举权)。 公民必须履行的政治性义务有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根本保证);遵守宪法和法律(党的主张和人民意志相统一的体现,公民根本的行为准则);维护国家安全荣誉和利益;服兵役和参加民兵组织。★★★5、公民参与政治生活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 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权利和义务统一、坚持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相结合。★★6、公民积极有序的参与政治生活: 有序与无序的区别:是否遵循法律、规则、程序参与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是否依法行使权利、履行政治性义务;是否正确处理权利与义务的关系;是否遵循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有序的政治参与,是公民参与政治生活的基本要求。能否进行有序的政治参与,决定着我们能否真正的享受民主生活,这也是对我们政治素养的检验。★7、我国的选举方式及原因:我国的选举制度:直接选举(国家事务:县和县以下的人大代表选举;社会事务:居委会和村委会选举)和间接选举(县以上各级人大代表,乡和乡以上各级地方政府领导人员)相结合,普遍实行差额选举。原因:体现人民民主专政国家性质,并与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状况、选民文化水平等相适应。★★8、公民参与民主决策的方式: 社情民意反映制度参(信息是决策的基础,民意是正确决策的重要信息资源);专家咨询制度(论证会、座谈会);重大事项社会公示制度(知情权是公民参与民主决策的前提和基础,公示可增强决策透明度和公民参与度);社会听证制度(听证于民是为了决策利民)。 意义:从决策者角度:有助于决策者充分反映民意,体现决策的民主性;有利于决策广泛集中民智,增强决策的科学性。从公民角度:有利于促进公民对决策的理解,推动决策的实施;有利于提高公民参与公共事务的热情和信心,增强公民的社会责任感。从社会角度:有利于贯彻科学发展观,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构建和谐社会。★★9、公民依法行使民主监督权的渠道和方式: 信访举报制度,人大代表联系群众制度,舆论监督(透明度高、威力大、影响广、时效快,发挥独特作用),此外还有 第二单元为人民服务的政府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