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复习题

复习题

复习题
复习题

1、商业贸易能够产生的前提是(生产的社会分工)。

2、古典宗教产生的根本原因是(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3、20世纪80年代末至90年代初,两极世界政治格局最终崩溃,它的标志是(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

4、联合国有关研究机构首次使用“知识经济”的概念是在(1990年)

5、中国的现代化是一种典型的外源式、防御性的现代化,它的起点是(洋务运动)

6、以下哪一项因素不是文化类型的划分依据(文化冲突)

7、最早提出著名的太阳系“星云假说”的学者是(康德)

8、驱动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是(追求更好经济生活条件)

9、资源具有的两个重要特征是(社会效应性、稀缺性)

10、人类社会婚姻家庭关系变化的根本动因是(生产方式的变化)

11、社会阶层划分的基础是(职业划分)

12、世界上城市产生的主要时期是(公元前3000年---1500年)

13、知识技术资源是指人们可用于创造社会财富的各种(现实知识技术和潜在知识技术)。14.所谓温室效应是指大气中某些痕量气体含量增加,引起地球平均气温上升的现象。这类痕量气体称之为温室气体,包括(二氧化碳、甲烷、氯氟烃、臭氧等)

15、功利型的婚姻,男女之间是一种(平行关系)。

16、内涵型的婚姻,男女之间是一种(互动关系)。

17、判断战争性质的基本依据是(战争的正义性和分正义性)

18、16世纪以来,西欧通常奉行(重商主义)政策。

19、在市场经济中,企业拥有自主性的根本条件和重要标志是(独立的产权)

20、人类实现从传统交通向现代交通转变的重要标志是(动力系统)的突破性变革

21、世界三大宗教是(基督教、伊斯兰教、佛教)

22、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苏之间冷战开始的标志是(杜鲁门主义的出笼)

23、1955年召开的(万隆会议),表明第三世界国家开始以独立的政治力量出现在世界政治舞台。

24、在人类文化起源问题上,起决定作用的是(人的劳动)

25.在人类社会的家庭发展历史上,对偶家庭是(C第三种家庭形式)

26.人类历史上最早的一批城市出现于(A公元前3500到3000年)

27.一般来说,乡村社会的习俗风情,总是产生于特定的(农业文明)

28.佛教的创始人是乔达摩? 悉达多,它于公元前6—5世纪时兴起于(印度)

29.文化类型的概念最早出现于美国民族心理学家拉尔夫? 林顿的(D《人的研究》)30.世界贸易组织(WTO)在关贸总协定的基础上成立于(A 1995年)

31.民俗学的英文名为Folklore,这一名词是英国考古学家汤姆斯在1846年创造的,得到了学术界的认同,对这个词原意的正确理解应该是(D关于民众知识的科学)

1、有哪些证据能证明人是由古猿进化而来的?

答:(1)从外表形态观察,猿的身躯与人相似,处于半垂直位置,后肢可以暂时直立或用两条腿走路,脸部无毛或少毛,没尾巴,五官位置和形象与人及其相似。

(2)从身体结构上看,猿类骨骼大体上和人类具有同样的类型。

(3)从一些基本生理现象上看,猿与人有许多相似之处,如雌猿有月经等。

(4)从血液的生物化学方面来看,也有十分惊人的相同或相似之处。

2、我国21世纪资源、环境可持续发展的行动目标和对策措施是什么?答:我国21世纪资源,环境可持续发展的行为目标是保持经济的高速增长,争取在21世纪中叶达到中等发达国家的水平。

对策措施:(1)保护环境。(2)严格执法,切实贯彻落实《环境保护法》大力查处破坏环境的违法行为。(3)加大环境治理投入(4)大力发展清洁生产技术,普及清洁生产模式,以最小的环境代价获得最大的社会经济效益。(5)要实施环境保护市场取得的改革,发展经济杠杆的作用来保护和改善环境。

3.家庭的主要功能有哪些?家庭功能特征是什么?

答:家庭的主要功能是:(1)满足性生活的需要和性生活的社会控制功能。(2)生育子女繁衍后代。(3)为家庭成员提供经济的支持。(4)为家庭成员提供感情的保证。(5)消费的功能。(6)社会稳定的功能。

家庭功能特征:(1)家庭功能的多面性。(2)家庭台具有满足个人和社会最基本需要的功能。(3)家庭可以独立地满足人们社会生活的需要。4.如何理解国家的职能划分?

答:国家的职能分对内职能和对外职能。对内职能划分为:政治统治职能和社会管理职能。政治统治职能主要是通过国家强制力来实现,这些强制力主要表现为军队、监狱、警察等暴力机器。国家通过这些结构来约束、控制和镇压被统治阶级,维护有利于统治阶级的社会秩序。社会管理职能是为了社会的共同需要,管理社会公共事事务的职能。

5.法律的规范作用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

答:法律对人的作用就是通常所说的法律的“规范作用”,这是从法律规范调整人的行为这一特征来分析法律所起的作用,法律的规范作用主要有:(1)指引作用。指法律(主要是法律规范)对人的行为的一种指导和引领的作用:第一,确定的指引和有选择的指引。第二,羁束的指引和非羁束的指引。第三,原则的指引和具体的指引。(2)评价作用。指法律作为一种对于人的行为的评价标准或尺度的作用。(3)预测作用。指人们可以根据法律的规范性、确定性特点,预见和估计人们相互间将怎样行为以及行为的后果等,从而对自己的行为作出合理的安排。此外,法律的规范作用还可分为,教育作用,即对人的今后行为积极影响的一种作用;强制作用,即法律具有的制裁和惩罚犯罪行为的作用。

6.如何认识中国传统乡村社会?

答:中国传统乡村社会是以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为基础的农业宗法社会。在传统乡村社会里,以血统关系为基础的宗族是超越于家庭之上的基层组织。宗族在乡村社会中,首领往往是地方事务中的政治领袖,同时又是经济上的资源支配者。在乡村社会中,宗族首领处于权力中心,大部分的乡村社会成员通常居于权力边缘,一些成为自耕农或自由手工业者,大多数成为佃农,也有一些沦为长工或姨夫农奴。

1、为什么说现代交通进步促进了社会发展?

答:始自于18世纪西欧的工业革命,不仅在生产技术方面带来了巨大革新,而且在交通运输领域也引发了深刻变革。蒸汽动力的出现,到内燃机的发明,人类首次实现了动力革命,并为现代交通工具的发明和交通运输技术的革新提供了前提。当交通方式取得巨大进步、交通能力获得极大提高的同时,人类的交通范围也开始有了巨大突破,不但大洋大洲之间可以通航直达,人类

甚至可以凭借现代交通工具飞上蓝天。现代运输事业的突飞猛进既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同时又推动了人类社会的进一步发展。

交通运输事业取得巨大进步的同时,也促进了人类社会的极大发展。现代交通的进步促进了工业革命向纵深发展。现代交通的进步促进了世界经济的迅猛发展。现代交通的进步加快了人口流动,促进了各地文化的进一步交流。

2、什么是民俗?民俗是如何形成的?

答:民俗,一般指由长期的历史积淀而形成的民情风俗或民间习俗。民俗是约定俗成的,即在俗民群体长期的共同生活过程中,一种行为习惯,经过社会生活实践的陶冶,逐步得到了广大民众的认可和接受,取得了俗民群体的“共识”,从而成为大家有意无意所共同遵守的风俗习惯。

3、冷战后,影响世界和平的不稳定因素主要有哪些?

答:冷战后,影响世界和平的不稳定因素主要有:(1)地区冲突连续不断;(2)恐怖主义日益猖獗;(3)民族主义愈演愈烈。

4、简述我国走向现代化的曲折经历。

答:以19世纪60年代的洋务运动为中国现代化的起点,那么,迄今为止,中国的现代化运动可大致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从1860~1911年,即清王朝最后50年中统治者为挽救其衰亡命运所作的现代化努力。第二阶段,从1912~1949年,即中国进入共和时代后,按照西方资本主义模式实现现代化的努力。第三阶段,从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至今,即中国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按照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道路实现现代化的努力。

5、世界贸易组织的职能和基本原则是什么?

答:世界贸易组织的职能有三个:第一,制定和规范国际多边贸易规则;第二,组织多边贸易谈判;第三,解决成员之间的贸易争端。为了更好地履行这三大职能,世界贸易组织确定了以下基本原则:第一,非歧视原则;第二,市场开放原则,实行贸易自由化;第三,公平贸易原则,第四,权利和义务平衡的原则。

6、简述文化冲突对于文化发展的意义。

答:文化冲突是人类文化发展过程中的普遍现象。文化冲突是文化发展的重要动力。它促成了文化的分化,打破了旧的文化体系,诞生出新的文化体系;它导致了文化的整合,使不同的文化系统在矛盾冲突过程中相互吸引、融合,以至于逐步趋于一体化。因此,在一定程度上我们可以说,文化冲突是文化发展的必经阶段,对于推动文化的发展具有积极意义。

1.二战以后世界人口的迁移有哪些新的特征?

(1)世界性国际人口迁移高潮已近尾声。(2)外籍工人(劳务输出)逐渐成为人口在国际间移动的主要形式。(3)国际难民数量增多,持续时间长。(4)发展中国家智力外流引起世界的广泛关注。(5)人口迁移流向表现为:欧洲由人口净迁出区变为人口净迁入区,拉丁美洲由净迁入区变成净迁出区;北美洲和大洋洲仍是最大的移民迁入地区。

2.为什么资源的外延是不断拓展的?

就自然资源来讲,其本质是自然环境和人类社会相互作用的一种价值判断与评价,是以人类利用为标准的。正是人类的能力和需要,而不仅仅是自然界的存在,创造了资源的价值。所以对自然资源的看法随着知识的增加、技术的改善、人类需求的变化和文化的发展而随时变动。就社会资源来讲,近些年来,一系列新兴技术迅猛发展,产业布局和产业结构发生了深刻的变化。

这些产业的发展,不仅仅要依赖自然资源和劳力资源,更多地要依赖智力、信息、技术、管理和组织能力。因此,智力、信息、技术、管理等都是属于社会资源的范畴。所以说资源是个历史的范畴,它的外延在不断拓展。4.阶层分化的社会作用主要表现有哪些?

(1)社会阶层的分化是社会“从身份到契约”的转化过程。(2)社会阶层的分化本身就是一种社会进步,它对社会成员的有机构成发挥了有益的改善和调整作用。(3)社会阶层的分化造就了一个“公民社会”,即指与国家相区别的,处在国家直接控制之外的那一部分社会、社会力量及相应的经济制度、规章等非国家结构领域。(4)社会阶层的不断分化有助于社会等级体系的形状,从传统农业社会的“金字塔型”向现代工业社会的“橄榄型”转变。,5.简述城市化的发展类型。

数个世纪以来,城市化呈十分迅猛的发展态势,并呈现一种纷繁复杂的发展局面,形成多种发展类型。(1)向心型城市化与离心型城市化;(2)外延型城市化与飞地型城市化;(3)直接城市化与职能城市化;(4)平衡城市化与过度城市化。

6.何谓市场经济?简要回答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

所谓市场经济,即是指通过市场机制来对资源进行社会配置、通过价值规律来调节经济运行的一种经济运作形式。(1)市场主体的自主性;(2)市场关系的平等性;(3)市场活动的竞争性;(4)市场发展的开放性;(5)市场体系的完善性;(6)市场运作的有序性。

7.如何认识宗教的本质和特征?

宗教在人类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艺术、科学技术等领域,都产生着重要的影响。第一、宗教是一种特殊的社会意识形态,是对客观现实的间接的、扭曲的反映。第二、宗教是一种颠倒了的世界观,是人们的主观世界对客观世界的异化反映。第三、宗教是阶级社会中的一种精神麻醉剂。

8.简述和平与发展的关系。

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的主题,已成为世界形势发展的两大潮流。和平与发展这两大主题是相互联系、密不可分的,两者互为条件、相辅相成。维护世界和平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根本前题。没有一个和平的国际环境,就不可能实现世界经济的持续发展,追求一个和平的国际环境,是实现各国经济发展的必不可少的条件;反之,促进世界经济发展则是维持和平的根本保障,因为世界性的发展不平衡,贫富差距的扩大,是造成矛盾和冲突的深层次原因。随着国际经济合作的扩大随着广大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和世界贫富差距

的缩小,以及由此出现的世界的繁荣和发展,将是制约战争、维护世界和平与稳定的决定性因素。

9.简述我国走向现代化的曲折经历?

以19世纪60年代的洋务运动为中国现代化的起点,那么,迄今为止,中国的现代化运动可大致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从1860-1911年,即清王朝最后50年中统治者为挽救其衰亡命运所作的现代化努力。第二阶段,从1912-1949年,即中国进入共和时代后,按照西方资本主义模式实现现代化的努力。第三阶段,从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至今,即中国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按照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道路实现现代化的努力。

10.如何理解文化的起源?

一方面,文化是人类独有的现象,只有人类才是文化的创造者。现代生物学

的研究表明,一些高等动物也具有早期人类相似的行为,如黑猩猩能够使用简单的自然物取得食物,具有喜、怒、哀、乐等与人类类似的感觉和知觉,但是,动物的这些行为只是其长期形成的本能表现,而人类则具有主观能动性,可以有意识的制造和使用工具。另一方面,文化起源于人类的劳动,正是人类在改造自然和认识自然过程中的创造性的劳动;才使人类最终脱离了动物界,创造出了人类独有的

1.原始社会末期阶级产生有哪些主要条件?

⑴剩余产品的出现。剩余产品为一部分人占有另一部分人的财富提供了可能性,从而促使阶级的形成。⑵生产资料私有制的出现。这就引起财产占有关系的不平等,进而产生剥削,使阶级的产生有可能变为现实。⑶社会分工和交换的发展。这使商品生产发展,生产规模扩大,加速了财产的积累和集中,从而推动了私有制和阶级的产生和发展。

2.简述雅尔塔体制对于世界政治的意义。

雅尔塔体制是战后大国之间达成的对世界政治秩序重新安排的协议和谅解,这一体制虽然奠定了不同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国家之间的和平共处的基础,客观上减弱了美苏之间激烈对抗的程度,使战后的世界政治秩序获得了相对稳定,但是,这一体制又是大国强权政治的产物,它严重地侵犯了广大中小国家的主权,损害了中小国家的利益,成为战后世界政治局势紧张和动荡的根源。

1.地表环境具有哪些独有的特征?

(1)地球表层环境的温度平均约15~12,一天之内的气温变幅一般小于20~C,一年之内的气温变幅一般小于40qC-50~g。过高的平均温度、过快的温度变化和过大的温度变幅都不利于人类的生存发展。(2)地球表层是太阳辐射能量集中分布的区域,太阳能的转化主要在地表进行。(3)地球表层环境中,固态、液态、气态物质共存。(4)地球表层具有其特有的、由其本身发展所形成的各种物质和现象。(5)由于太阳辐射能量和水分条件在空间上有着差异,地球表层的环境特点在区域上也有着明显的不同。

2.“可持续发展”思想的内涵包括哪些内容?-

“可持续发展”思想强调的是经济与环境的协调发展,追求的是人与自然的和谐。其核心思想是:健康的经济发展应建立在生态环境持续能力基础上;追求的目标是,既要使当代人的各种需要得到满足、个人得到充分发展,又要保护生态环境,不对后代人的生存和发展构成危害;关注各种经济活动的生态合理性,鼓励对环境保护有利的经济活动;在发展指标上,不单纯用GNP作为衡量发展的唯一指标,而是用社会、经济、环境、生活等多项指标来衡量发展。“可持续发展”思想把人类当前的利益和长远的利益、局部的利益和全局的利益有机结合起来考虑,使社会的未来走向沿着一条健康的轨道发展,这就是“可持续发展”的明智选择。

“可持续发展”在上述核心思想的指导下,还包括了以下几层含义:

(1)可持续发展突出强调的是发展。(2)可持续发展认为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相互联系,互为因果。(3)在环境保护方面每个人都享有正当的环境权利。

(4)要求人们改变传统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方式。(5)加快环境保护新技术的研制和普及,并提高公众的环境意识。

4.试述工业革命与社会变迁的关系。

从18世纪60年代起,在欧美一些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先后发生了以机器生

产代替手工劳动,以机器大工业代替手工业的重大变革,这就是资本主义发展史上的工业革命,亦称产业革命。工业革命不仅是一场巨大的产业革命,同时还是一场深刻的社会变革。工业革命的进行和完成,引起了社会经济生活的深刻变化,生产力水平有了巨大的发展,社会人口。增多,社会结构发生分化,经济危机频繁发生,自然科学有了新的进步,等等。工业革命在经济生活中引起的最大变革是社会生产力水平方面的巨大飞跃。由于机器的普遍使用,使劳动生产率空前提高,工农业产量获得巨大增长。随着技术的进步和生产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条件也发生了较大程度的改善。工业革命造成的另一结果是人口的骤增。工业革命一个最重要的社会后果,就是社会阶级结构的变化。它使得原有社会结构产生了分化,新的社会阶级即工业资产阶级和工业无产阶级得以形成。工业革命使得经济危机频繁发生。工业革命促进了自然科学的进步。工业革命期间,也是自然科学蓬勃发展的时期。在此期间,同生产的发展相适应,自然科学方面的新发现,新学说不断出现,自然科学领域日益扩大和深入,各门学科都有了重大进展。

5.怎样理解现代交通事业的突飞猛进既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同时又推动了人类社会的进一步发展?

始自于18世纪西欧的工业革命,不仅在生产技术方面带来了巨大革新,而且在交通运输领域也引发了深刻变革。蒸汽动力的出现,到内燃机的发明,人类首次实现了动力革命,并为现代交通工具的发明和交通运输技术的革新提供了前提。当交通方式取得巨大进步、交通能力获得极大提高的同时,人类的交通范围也开始有了巨大突破,不但大洋大洲之间可以通航直达,人类甚至可以凭借现代交通工具飞上蓝天。现代运输事业的突飞猛进既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同时又推动了人类社会的进一步发展。

现代交通运输工:具革命的实现,首先表现为动力系统的突破性进步。牵引动力是交通运输的关键部分。人类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迈进的一个重要标志,就是长距离牵引动力的变革——实现从畜力、人力、风力等自然力向机械力的转化。蒸汽机、内燃机和电动机的先后问世,为全球交通运输工具的革新提供了物质基础。交通工具和交通技术的变革性突破,大大提高了全球交通效率,极大地开拓了人类活的空间。在铁路、公路和航空技术不断完善的前提下,世界交通体系初步构建起来了。

交通运输事业取得巨大进步的同时,也促进了人类社会的极大发展。现代交通的进步促进了工业革命向纵深发展。现代交通的进步促进了世界经济的迅猛发展。现代交通的进步加快了人口流动,促进了各地区文化的进一步交流。6.如何理解当今世界政治格局向多极化发展的趋势?

两极格局崩溃之后,世界各主要政治力量都投入了以争夺在新格局中的主导权为特征的国际角逐和竞争,促使世界政治格局向着多极化方向发展,已初步出现了五大力量并立(也有人称之为“一超四强”)的世界新政治格局的

雏形。这五大政治力量共同构成了世界政治格局的框架,他们之间的竞争和较量,直接影响着世界的政治形势。这五大力量之间所形成的双边、多边的利益关系,以及围绕着它们所构成的世界各国、各利益集团之间的相互依存、相互牵制、相互矛盾、相互斗争,使世界政治形势出现了十分复杂的局面。世界政治格局向多极化方向发展是不可逆转的历史潮流,但是,美国担心这种多极化趋势将会影响其霸主地位,因而对其国家安全战略进行了重大的调整。因此,在两极对抗的政治格局崩溃之后,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依然是威

胁世界和平和稳定的主要根源,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依然是一项长期的艰巨的任务。

7.在建立国际政治新格局中,我国外交政策的目标和基本原则是什么?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国际政治形势的变化,我国也在进行着外交政策的调整,逐步形成了自己外交政策的目标和基本原则,其主要内容包括:第一、“我们奉行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的外交政策。谁搞和平,我们就拥护;谁搞战争和霸权,我们就反对。.”第二、坚持独立自主作为我国对外关系的根本原则。中国自己坚持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也尊重别国人民奉行独立自主的政策,主张各国的事情应由各国人民自己作主,世界上的事情应由各国人民协商解决,在处理国际事务中,应反对大国沙文主义和民族利己主义,不管大国小国应该一律平等,不允许以大欺小,以强凌弱。第三、坚持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作为处理对外关系的基本原则之一。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包括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五个方面,是相互联系、不可分割的统一整体。中国作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倡导国之一,始终坚持这——原则,与世界上160多个国家建立了外交关系,同200多个国家和地区开展了经济、科技、文化交流和合作,并与所有邻国和周边国家建立了睦邻友好关系,与大多数邻国妥善处理了历史遗留下来的边界问题,在国际事务中主持公道,不谋私利,为推动国际合作,维护世界和平与地区稳定作出了重要贡献。

8.什么是经济全球化?为什么说经济全球化对于广大发展中国家是一把“双刃剑”?

经济全球化是一种跨越民族国家疆界的经济活动的扩展,它使各国经济之间的相互依存、相互依赖的程度加深,使国际经济合作和国际贸易的规模不断扩大,范围迅速扩展,从而促使各国经济走向开放,走向市场化,促使世界经济趋向某种程度上的一体化。经济全球化从一定意义上来说是由发达国家主导的世界经济进程,对于发展中国家是一把“双刃剑”,既有推动世界经济发展的积极影响,也有进一步扩大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贫富差异的消极效应;既提供了利用外资、技术和世界市场,利用发达国家的产业转移提高自己工业化水平的机遇,又使自己的经济命脉在一定程度上掌握在别人手中,当国际贸易或金融市场出现风吹草动的时候,就可能使本国的经济发展受到影响.甚至出现严重的危机。因而,经济全球化也是一场挑战,如果不能有效地控制它的消极因素,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就有陷入困境的可能,而发达国家最终也将难逃其影响,东南亚金融危机导致东南亚各国经济发展的衰退,并波及到发达国家影响世界经济的发展就是明证。因此,2001年

10月,江泽民在上海召开的亚太经合组织第九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上的讲

话中,针对经济全球化对亚太地区经济发展的影响,明确指出:“发达成员是经济全球化的主要受益者和世界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有责任帮助发展中成员尽快走出困境。这样也有助于发达成员实现持续发展。……只有使国际社会的广大成员都受益,经济全球化才能/顷利地推进,世界经济才能持续稳定的发展。”

9.什么是知识经济?知识经济的主要特征是什么?

“知识经济是建立在知识和信息的生产、分配和使用之上的经济”。知识经济是与农业经济、工业经济相对应的一个概念,是人类社会进入计算机信息时代:巾现的一种新型的、富有生命力的经济形态,它的出现,将对人类社

会的发展产生极为深远的影响。

知识经济又被称为“新经济”,与农业经济、工业经济这些传统的、旧的经济形态相比,它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主要特征:第一、知识经济是一种信息型经济。微电子技术、信息技术的充分发展是知识经济的基础。在一定意义上,知识经济是社会信息化的产物,是一种信息社会的经济形态。,第二、知识经济是一种创新型经济。创新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动力,人类所取得的每一点进步都是与创新分不开的,每一次技术创新也同样推动了社会经济的发展。但是,在人类社会发展史上,技术创新的时间比较漫长,技术创新的范围也十分有限。而在知识经济时代,技术创新的速度大大加快,范围则覆盖了人类社会生活的所有方面,技术创新成为经济增长的最主要的推动力量。

第三、知识经济是一种智力支撑型经济。在知识经济时代,智力、知识、信息等无形资产的投入、占有成为经济发展的决定性因素,财富和权力的象征不再是有形的资产,而取决于所拥有的信息、知识和智力。第四、知识经济是一种可持续发展型经济。在工业经济时代,社会经济的增长依靠对自然资源的疯狂掠夺,人们创造了日益丰富的物质财富,促进了人类文明的发达和繁荣,但是,也导致自然资源的急剧枯竭和自然环境的严重污染,破坏了自然界的生态平衡,从而最终损害了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影响人类的长期发展。在一定意义上,知识经济就是在人类社会面临发展危机的时候产生的,是解决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问题的唯一正确选择。

10.为什么要建立统一性和多样性相统一的世界文化?

世界文化发展应该是统一性和多样性的统一。一方面,人类文化是不断地由低级向高级发展的。从一个个具体的文化系统来看,无论其表现形式如何多种多样,一般都要经历产生、发展、甚至衰亡的历史过程。从人类文化发展的总体来看,不同文化系统的发展不仅具有相似之处,而且人类文化有在互相交流、融合**同发展的趋向。另一方面,世界文化的发展存在着多元性的特征。不同国家、不同民族的文化都是在特殊的自然和社会历史条件下产生的,各有自己特殊的发展轨迹。文化的传播和交流虽然使不同文化系统之间的交叉,出现一定的趋同性,但是,这种趋同并不意味着不同文化系统个性的抛弃,不等于文化系统差异的消失,而是在保存各自文化特色的基础上,带有极大丰富性的统一。因此,在文化发展规律的问题上,我们既不同意那种简单进化的观点,反对那种武断地将人类文化发展划分为几个阶段,然后把不同的文化系统纳入其中,甚至主观的认定西方文化的发展代表着人类文化发展的方向,认为世界文化发展只有一个方程式,即“如果一个社会要取得物质和经济的发展,它就必须接受并恰当地利用现代技术;如果它要掌握现代技术,就必须接受西方的理性主皋的实用主义的文化……因为这些技术主要是西方文化的产物,掌握这些技术的使用,需要西方式的思想和行为。”

我们也不同意那种将不同国家、不同民族文化之间的差别加以无限扩大的观点,反对将人类文化的发展当成一个个孤立的文化系统的自我生成、自我发展和自我完善,而应该坚持文化系统之间的交流和对话,因为,文化如果失去了交流,必将在孤立中消亡。

2、1、宇宙大爆炸——1948年美国物理学伽莫夫提出了“宇宙大爆炸”理论,

对宇宙为什么会膨胀进行了解释,他认为,宇宙最初处于一个超高温、超高密的微体状态,这种微体在150亿年以前的一次爆炸性事件后开始变化,我们今天的宇宙空间和物质是从这个时刻启始发展的。

2、婚姻——-婚姻是基于性爱基础之上的为社会或国家所认可的男女两性结合维持适应和解体的过程。这样一个过程包括:择偶过程、嫁娶过程、维持适应过程、解体过程。这一过程通过一定的仪式以及由婚姻所衍生的社会关系具体表现出来。

3、英美法系——也称英吉利法系,普通法法系,是以英国的普通法、衡平法和制定法为基础,融入罗马法、教会法以及中世纪商法的若干原则而逐步形成的一个世界性的法律体系,是在英国对外贸易、军事侵略、殖民统治和强制推行英国法的过程中形成的。

4、工业革命——从18世纪60年代起,在欧美一些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先后发生了以机器生产代替手工劳动,以机器大工业代替手工业的重大变革,这就是资本主义发展史上的工业革命,亦称产业革命。工业革命不仅生产技术发生重大革命。生产力大大提高,而且使社会结构、生产关系发生了重大变化。使资本主义制度得以最终确立。

5、市场经济——即是指通过市场机制来对资源进行社会配置、通过价值规律来调节经济运行的一种经济运作形式。当人类逐渐走向中世纪封建社会晚期的同时,随着生产的商品化程度日益提高,条块分割的市场逐渐趋向统一,在自然经济内部开始萌生了一种新的经济运行形式,即市场经济。

6、世界三大宗教——经过长期的社会变迁,各种宗教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演变、发展,甚至湮灭,世界上只有基督教、伊斯兰教和佛教,突破了国家和民族的界限,为世界各地区、各民族人们所广泛接受,产生着世界性的影响,成为著名的三大世界性宗教。

7、雅尔塔体制——雅尔塔会议和其后召开的一系列国际会议,大国之间达成的对战后世界政治秩序重新安排的协议和谅解,称之为雅尔塔体制。这一体制虽然奠定了不同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国家之间的和平共出的基础,但又不折不扣的是大国强权政治的产物。

8、经济全球化——是一种跨越民族国家疆界的经济活动的扩展,它使各国经济之间的相互依存、相互依赖的程度加深,使国际经济合作和国际贸易的规模不断扩大,范围迅速扩展,从而促使各国经济走向开放.走向市场化,促使

世界经济趋向某种程度上的一体化。

9、民族——民族是在历史上形成的具有共同语言、共同生活地域、共同经济生活以及共同文化认知的稳定人群。

10、城市化——城市化是指社会生产与生活方式从乡村向城市转化,城市人口占全社会人口比例提高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传统的农业活动逐渐向非农业活动转化,城市文化逐渐替代农村文化,非农产业人口的比例逐渐提高。

11、人力资源——以人口为自然基础,指人口中那些已经成年并且具有和保持着正常劳动力的人,它是由一定数量的具有劳动技能的劳动者构成的,人力资源的量和质的规定性包括两个方面,一是作为劳动者的人的数量,二是劳动者的素质。

12、沙尘暴——是风与沙相互作用所产生的灾害性天气现象,当其爆发时.空中遮天蔽日、地面粉尘俱下,能见度极低,给环境带来极大的给人们生活带来诸多不便。沙尘暴主要发生在北方干旱半干旱

13、阶层——阶层通常指同一阶级中因财产状况、社会地位的不同或谋生方式不同而区分的社会集团。阶层是随着阶级的产生和发展而出现的。不同阶级及其在不同发展阶段形成不同的社会阶层。

14、法律——法律是由国家专门机关创制的、以权利义务为调整机并通过国

家强制保证的调整行为关系的规范,它是意志与规律的结合,是阶级统治和社会管理的手段,它应当是通过利益调整从而实现社会正义的工具。

15、大陆法系——又称民法法系、罗马—日耳曼法系,是以罗马法为基础,

以1804年《法国民法典》和1900年《德国民法典》为代表的一个世界性法律体系,是在西方近代化过程中,欧洲各国复兴罗马法仿照法国立法模式制定自己的成文法典,并将其强制推行到自己的殖民地而逐步形成的。

16、布雷顿森林体系——以“布雷顿森林协定”为基础建立的这种双挂钩的

国际货币制度,就被称为“布雷顿森林体系”。布雷顿森林体系确立了美元作为国际储备货币的特殊地位,形成了以美元为中心世界货币体系,对战后资本主义世界贸易乃至世界经济的发展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但是,它也奠定了美国在战后世界经济格局中的霸权地位,影响其他国家的金融稳定和经济发展。

17、文化冲突——是文化交流过程中经常出现的一种现象,它集中体现不同

类型文化的矛盾性,人类的不同文化类型之间在文化心理、价值观念、思维方式等方面存在着巨大的差异,不同类型的文化相遇必然会产生文化矛盾,从而导致文化冲突。文化冲突是文化发展的必经阶段,对于推动文化的发展具有积极意义。

2.核心家庭——核心家庭是家庭结构关系的一种,指由一对夫妻及其未婚子女组成的家庭。核心家庭包括几种形式,共同特征是:人数少、规模小、结构简单,只有一对配偶、一个权力和活动中心。

3.联合国——联合国是当今世界上最大最重要的综合性国际组织。成立于1945年 10月24日,它是世界反法西斯国家互助合作和战后各国人民要求和平的产物。作为一个普遍性、综合性的国际组织,其宗旨为: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制止侵略行为或其它破坏和平的行为;发展国际间以尊重人民平等权利及自决原则为根据的友好关系;以国际合作解决国家间有关经济、社会、文化及人类福利性质的国际问题;成为协调各国行动的中心。

4.知识经济——国际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认为“知识经济是建立在知识和信息的生产、分配和使用之上的经济。”该组织提出,知识经济是与农业经济、工业经济相对应的一个概念,是人类社会进入计算机信息时代出现的一种新型的、富有生命力的经济形态,它的出现,将对人类社会的发展产生极为深远的影响。

1.自然资源——自然资源,是指在一定时间、地点条件下能够产生经济价值的、以提高人类当前和将来福利的自然环境因素和条件的总称。

4.图腾崇拜——图腾崇拜是流行于全世界的一种原始宗教形式,产生于原始社会后期,是自然崇拜、动植物崇拜和鬼魂崇拜、祖先崇拜结合起来的产物。图腾的形象大多来源于动植物,一般与本部族或氏族有特殊联系,含有祖先崇拜和鬼魂崇拜的内容,往往被当作氏族或部落的标记和名称。

3、1.人口爆炸给社会带来哪些巨大压力?请举例进行论述。

答:第一,人口过量增长对物质生产带来巨大压力。生存需求是人类最基本的需求。如果人最基本的需求都得不到满足,社会将失去稳定和秩序。在人口急剧增长的形式下,满足人口基本需求的社会物质生产倍感压力,高度紧张。

第二,人口过量增长导致对资源的过度使用。物质生产的原料都来自于自然

资源,由于对物质产品的巨大需求,人类在先进的生产技术支持下对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也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强度、高密度,而这种高强度、高密度的开发方式往往超出了自然资源的自我更新能力。自然资源长期以往地被透支使用,最终会导其恢复机制的衰退甚至崩溃。

第三,人口爆炸引起社会就业形式的严峻。从生产原料资源与人力资源的配置来讲,因没有足够的原料资源来消化所以的人力资源,过多的人力资源就会引起人口失业,影响社会的稳定。在一些人口众多的发展中国家这个问题相当严峻。

第四,人口过量增长阻碍了人口素质的提高。早知识经济时代,人口的质量是关键因素。在教育资源有限的国度里,过多的受教育人口会降低人均教育资源的占有量,降低教育的质量。一个家庭中有过多的孩子,也会降低人均教育投资花费,而这些都不利于人口素质的提高。

2、如何正确认识和理解当代社会主义中国的社会阶层分化?

答:当代社会主义中国正处在社会转型时期,新的社会群体和利益冲突不断出现,社会处于分化和整合过程中,各个新旧阶层都还处于不稳定状态,高速度、大规模的阶层分化仍在继续。原来的“两个阶级,一个阶层”的社会结构发生了显著的分化,一些新的社会阶层逐渐形成,各阶层之间的社会、经济、生活方式及利益认同的差异日益明晰化,以职业为基础的新社会阶层分化机制逐渐取代过去以政治身份、户口身份和行政身份为依据的分化机制,社会所有制结构、产业结构和分配(收入)结构的改变是影响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社会阶层分化的根本因素。改革开放后,我国传统的工人阶级队伍发生了大规模分化,按所有制划分,我国的职工可分为国有企业工人、城镇集体企业工人、乡镇企业工人、合资合营企业工人、个体私营和外资企业雇工等。

传统意义上的“农民”发生了深刻的职业分化,我国的社会阶层构成发生了新的变化,出现了民营科技企业的创业人员和技术人员、受聘于外资企业的管理技术人员、个体户、私营企业主、中介组织的从业人员、自由职业人员等社会阶层。

3、联系你所在地区工农业发展与社会进步的关系,谈谈应如何认识以经济

建设为中心。

4、

1、在学校工作中应如何做到既坚持我国宗教信仰自由的政策,又坚持反对

邪教。

答、我国制定并实施了宗教信仰自由政策,在学校工作中,对宗教界人士采取争取、团结、教育的方针。教育他们爱国守法,拥护社会主义,拥护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充分发挥爱国宗教组织的作用,运用宗教教义、教规和宗教道德中某些积极因素为社会主义服务,邪教是新宗教运动中出现的一颗毒瘤,在世界各地造成了恶劣的社会影响,邪教具有反人类、反社会、反科学的本质,与一般的宗教相比,其特征有:教主崇拜,实行精神控制,秘密结社和危害社会,如我国的“法轮功”邪教组织采取去“天国”的诱惑,使上当的人自焚,现场惨不忍睹,特别是2001年1月23日,我国的法轮功信徒在天安门广场集体自焚等。因此,我们要采取诸如制定和完善关于惩治邪教的法律、法规,取缔邪教组织,惩办邪教头目。学校工作中,要大力普及科学知识,让大家意识到邪教的危害,增强民众的防范意识等措施,有力地遏止邪教的蔓延。

2.具体论述工业革命所引起的深刻社会变革。

(1)在经济生活中,工业革命引起社会生产力水平方面的巨大飞跃;(2)工业革命引起社会人口骤增;

(3)工业革命引起社会阶级结构的变化,使原有社会结构产生分化,新的社会阶级——工业资产阶级和工业无产阶级得以形成。

(4)工业革命使得经济危机频繁发生;

(5)工业革命促进了自然科学的进步,产生了能量守恒和转化定律、细胞学说、进化论三大发现。

2.具体论述经济全球化的含义和主要特点。

不同的人对经济全球化的含义有不同的理解,但一般认为全球化是一种跨越民族国家疆界的经济活动的扩展,它使各国经济相互依存、相互依赖程度加深,使国际经济合作和国际贸易的规模不断扩大,范围迅速扩展,从而促使各国经济走向开放,走向市场化,促使世界经济趋向某种程度上的一体化。按照联合国贸易与发展会议的报告,经济全球化应该包括自由市场、投资流动、贸易和信息的一体化等。一般来说,经济全球化主要表现出以下三个特点:

第一,贸易的全球化。随着各国社会生产力的不断发展,进入世界市场进行国际贸易的国家和地区不断增多,使世界贸易的规模不断扩大。冷战结束,国际贸易的范围也在不断扩大,从一般商品贸易扩大到敏感商品的贸易,从有形商品贸易发展到无形的服务贸易,从单纯商品贸易领域扩展到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投资、金融甚至环境等领域。这一发展趋势有力地促进了世界经济的发展,从而成为经济全球化的重要基础。

第二,生产与经营全球化。当今世界,跨国生产和经营已成为一种普遍的现象。例如,波音飞机的零部件可能在中国、法国或其它国家生产,组装可以在美国,销售则可以遍及全世界。跨国生产和经营能充分利用全球的生产要素,进行最佳的配置和组合,促进世界经济结构的调整。产业转移和经济结构的调整,可以充分发挥社会化大生产的作用,获得较好的经济效益,同时也引发世界范围的投资浪潮,推动国际贸易和经济发展。在生产和经营全球化浪潮中,跨国公司成为国际化生产和经营的载体和组织者,对于经济全球化起到了推动作用。

第三,金融全球化。金融全球化首先表现为国际投资的发展,金融市场逐国际化。金融全球化是经济全球化进程的一个重要方面,通过金融市场网络,用资金的纽带将各国经济联结在一起,构成了国际化大生产的基础,推动了国际贸易和国际经济合作的发展,使经济全球化进一步深化。总之,从整体和长远看,它对世界经济的发展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也推动了各种生产要素向低成本国家流动,有利于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

但是,经济全球化是由发达国家起主导作用的世界经济,对于发展中国家是一柄“双刃剑”,既有推动世界经济发展的积极影响,也有进一步扩大与发达国家之间贫富差异的消极效应;既提供了利用外资、技术和世界市场,利用发达国家的产业转移提高自己工业化水平的机遇,又使自己的经济命脉在一定程度上掌握在别人手中。国际贸易或金融市场出现变动时就可能使本国的经济发展受到影响,甚至出现严重的危机。因而,经济全球化也是一场挑战,如果不能有效地控制它的消极因素,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就有陷入困境的可能。

小学科学教师招聘考试试题及答案整理

教师招聘考试小学科学复习资料 (一)、填空(20分,每空1分) 1、科学素养的四个核心因素是科学兴趣、科学精神、科学概念、科学方法。 2、凸透镜有放大、成像、聚光的作用。 3、我国"神州"五号载人飞船首次发射成功,首位航天员是杨利伟。 4、植物的叶一般可以分为叶片、叶柄、叶脉三部分。 5、物体的冷热程度叫温度。要精确测量物体的温度,需要使用温度计。它是根据液体热胀冷缩的性质制成的。 6、人类生长发育和其他一切生命活动所需要的营养全部来自食物,食物中主要含有蛋白质、糖类、脂肪、维生素、矿物质五种营养成分。 7、被称为"杂交水稻之父"的我国科学家是袁隆平。 8、沉淀、过滤和消毒是三种常用的净化水的方法。 9、热空气受热上升,冷空气流过来补充,就形成了风。 (二)、选择(10分,每题1分) 1、解剖白菜花的正确顺序是(A)。 A、萼片、花瓣、雄蕊、雌蕊 B、萼片、花瓣、雌蕊、雄蕊 C、萼片、雄蕊、雌蕊、花瓣 D、萼片、雄蕊、花瓣、雌蕊 2、世界上种类最多,数量最多的动物是(D)。 A、鸟类 B、哺乳动物 C、爬行动物 D、昆虫 3、下列物体,能溶解于水的是(C)。 A、白糖、油 B、食盐、沙 C、氧气、白糖 D、白糖、沙 4、用眼睛、鼻子、舌头辨别物体时的顺序,依次为(A)。 A、先看后闻再尝 B、先看后尝再闻 C、先尝后看再闻 5、月球的引力,比地球的小得多,只相当于地球引力的(B)。 A.二分之一 B.六分之一 C.十分之一 6、我们在灯光下能看到物体,是光的(A)。 A、反射现象 B、折射现象 C、辐射现象 D、直射现象 7、彩虹的颜色一般可以分为(C)。 A、五种 B、六种 C、七种 D、无数种 8、下列不属于果实的是(D) A、无籽西瓜 B、香蕉 C、向日葵籽 D、萝卜 9、磁铁中吸铁本领最强的部分是在(C)。 A、中间和两端 B、中间或两端 C、两端 D、中间 10、使用酒精灯的正确步骤是(C)。 A、打开灯帽竖放,从下往上点火,用内焰加热,从正面盖上灯帽 B、打开灯帽竖放,从上往下点火,用外焰加热,从侧面盖上灯帽 C、打开灯帽竖放,从下往上点火,用外焰加热,从侧面盖上灯帽 (三)简答。(40分,每题8分) 1、小学科学课程的基本理念是什么? 答:科学课程要面向全体学生;学生是科学学习的主体;科学学习要以探究为核心;科学课程的内容要满足社会和学生双方面的需要;科学课程应具有开放性;科学课程的评价应能促进科学素养的形成与发展。

科教版小升初科学考试试题(含答案)

科教版小升初考试科学试题 一.选择题(共16小题,满分48分,每小题3分) 1.下列机械或工具的使用,属于费力杠杆的是() A.羊角锤B.筷子 C.钢丝钳 2.2017年开始,越来越多的人选择绿色环保的“共享单车”出行,“共享单车”上使用了一些不同的简单机械,其中利用斜面的是() A.车把B.脚踏板C.螺丝钉 3.我们使劲举哑铃时,前臂上的肌肉() A.变软了B.变硬了C.没有变化 4.将一只塑料饮料瓶放置在平整的桌面上,下列几种情况下最稳定的是()A.将塑料饮料瓶装满水,正放在平整的桌面上 B.将塑料饮料瓶装半瓶水,正放在平整的桌面上 C.将一只空塑料饮料瓶正放在平整的桌面上 5.图中,电磁铁()的磁力最强。 A.B.

C. 6.下列不属于能量控制装置的是() A.变色镜B.窗帘C.电灯 7.在“调查校园里的动植物”活动中,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A.小梅同学发现几株未见过的小花,将它们拔起来,准备问老师 B.小强同学的调查记录中有蟋蟀,看到其他同学的记录中都没有,便将它删去 C.小浩同学拨开草丛,一只蚱蜢跳了出来蹦到栅栏外,于是将它记录下来 8.脊椎动物中,行为方式和生理功能最复杂、生殖发育特点是胎生、哺乳的种类是()A.鱼类B.鸟类C.哺乳类 9.在用显微镜观察玻片标本时,观察到物体的图象位于视野的左上方,如果要使物体的图象移到视野的中央,应将玻片标本移动的方向是() A.右上B.左上C.左下 10.第一个发现和提出“细胞”这个名称的科学家是() A.罗伯特?胡克B.列文虎克 C.达尔文 11.下列物质变化中,属于可逆变化的是() A.把木材做成桌子B.种子发芽 C.水变成冰 12.下列日常生活利用化学变化的是() A.酿制白酒B.用榨汁机做果汁饮料 C.把西瓜放在冰箱里冰冻 13.2004年,中国正式开展月球探测工程,工程分为“无人月球探测”、“载人登月”和“建立月球基地”三个阶段。月球是地球的卫星,太阳系中卫星最多的行星是() A.木星B.土星C.金星D.天王星 14.中国古代神话传说中的织女星所在的星座是()

计算机等级考试选择题(全含答案)

库一 1、下列对信息的描述,错误的是(A )。 数据就是信息 信息是用数据作为载体来描述和表示的客观现象 信息可以用数值、文字、声音、图形、影像等多种形式表示 信息是具有含义的符号或消息,数据是计算机内信息的载体 2、以下关于图灵机的说法,错误的是(B)。 在图灵机的基础上发展了可计算性理论 图灵机是最早作为数学运算的计算机 图灵机是一种数学自动机器,包含存储程序的思想 图灵机是一种抽象计算模型,用来精确定义可计算函数 3、用32位二进制补码表示带符号的十进制整数的范围是(C)。-4294967296~+4294967295 -4294967296~+4294967296 -2147483648~+2147483647 -2147483647~+2147483648 4、某微型机的CPU中含有32条地址线、28位数据线及若干条控制信号线,对内存按字节寻址,其最大内存空间应是(A)。 A、4GB B、4MB C、256MB D、2GB 5、下面关于计算机语言的叙述中,正确的是(D )。 汇编语言程序是在计算机中能被直接执行的语言 机器语言是与计算机的型号无关的语言 C语言是最早出现的高级语言 高级语言是与计算机型号无关的算法语言 6、中文Windows XP操作系统是一个(B )。 用户多任务操作系统 单用户多任务操作系统 多用户单任务操作系统 单用户单任务操作系统 7、中文WindowsXP中的"剪贴板"是(A )。 内存中的一块区域 硬盘中的一块区域 软盘中的一块区域 高速缓存中的一块区域 8、以下对WindowsXP的系统工具的叙述,错误的是(D )。 磁盘备份是防止硬盘的损坏或错误操作而造成数据丢失 "磁盘清理"是将磁盘上的文件以某种编码格式压缩存储 "磁盘碎片整理程序"可以将零散的可用空间组织成连续的可用空间 "任务计划"不能清理硬盘 9、下列关于WordXP各种视图的叙述中(C)是错误的。 在普通视图下不能显示图形 在页面视图下所见即打印所得 在Web版式视图下所见即打印所得 在大纲视图下可以查看文档的标题和正文 10、WordXP的打印预览状态下,若要打印文件。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C )。 只能在打印预览状态下打印 在打印预览状态下不能打印 在打印预览状态下也能打印 必须退出打印预览状态后,才能打印 11、以下有关光盘存储器的叙述中,错误的是(D )。 只读光盘只能读出而不能修改所存储的信息 VCD光盘上的影视文件是压缩文件 CD-ROM盘片表面有许多凹坑和平面 DVD与VCD的区别只是容量上的不同 12、用Windows画图软件读入一个16色bmp位图文件,未经任何处理,然后再以256色bmp位图模式存盘,则( D )。像素的个数会增加 像素的个数会减少 图像的颜色数会增加 图像文件的存储空间会增大 13、下面关于图像压缩的描述,错误的是(A )。 图像压缩编码的理论基础是控制论 图像压缩包括有损压缩和无损压缩 好的算法可以进一步提高图像的压缩率 图像之所以要压缩是因为数字化后还有很大的冗余量 14、局域网的网络硬件主要包括服务器、工作站、网卡和(C)。 A、网络协议 B、网络操作系统 C、传输介质 D、网络拓扑结构 15、调制解调器(Modem)的功能是实现(A)。 模拟信号与数字信号的相互转换 数字信号编码 模拟信号转换成数字信号 数字信号放大 16、IP地址由网络号和主机号两部分组成,用于表示A类地址的主机地址长度是( C )位二进制数。 A、8 B、8 C、24 D、32 17、一台计算机中了特洛伊木马病毒后,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C )。 计算机上的数据可能被他人篡改 计算机上的有关密码可能被他人窃取 病毒会定时发作,以破坏计算机上的信息 没有上网时,计算机上的信息不会被窃取 18、在学生课程管理中分别使用以下二种表示,即: (1)表SC(学号,姓名,课程号,课程名,学时,学分,成绩);(2)表STUDENT(学号,姓名,课程号)和表COURSE(课程号,课程名,学时,学分,成绩)。 则以下叙述正确的是(B )。 采用(1)表示的数据冗余量大,查找速度也慢 采用(1)表示的数据冗余量大,但查找速度快 采用(2)表示的数据冗余量大,查找速度也慢 采用(2)表示的数据冗余量大,但查找速度快 19、在E-R图向关系模式转换中,如果两实体之间是多对多的联系,则必须为联系建立一个关系,该联系对应的关系模式属性包括(D )。 自定义的主键 联系本身的属性 联系本身的属性及所联系的任一实体的主键 联系本身的属性及所联系的双方实体的主键 20、在ACCESS XP中说查询的结果是一个"动态集",是指每次执行查询时所得的数据集合(B )。 都是从数据来源表中随机抽取 基于数据来源表中数据的改变而改变 随着用户设置的查询准则的不同而不同 将更新数据来源表中的数据 21、计算机之所以能实现自动连续执行,是由于计算机采用了( D )原理。 A、布尔逻辑运算 B、数字模拟电路 C、集成电路工作 D、存储程序控制 22、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 )。 A、目前计算机的硬件只能识别0和1所表示的信号 B、内存容量是指微型计算机硬盘所能容纳信息的字节数 C、微型计算机不需避免强磁场的干扰 D、计算机系统是由主机和软件系统组成 23、以下叙述错误的是(D )。 A、主频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计算机的运行速度 B、字长指计算机

小学科学课程标准教师考试理论部分参考考试试题及答案

小学科学课程标准复习题 一、填空。 1.小学科学课程是以培养(科学素养)为宗旨的科学启蒙课程。 2.科学学习要以(探究)为核心。它既是科学学习的目标,又是科学学习的方式。 3.小学科学的三个分目标是:(科学探究)、(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科学知识)。 4.科学课程的教学评价要求:评价主体的(多元化);评价内容的(全面化); 评价方法的(多样化);评价时机的(全程化)。 5.科学教育的课程资源无处不在,无时不有。从空间上可分为(学校资源)、(家庭资源)和(社区资源)三类;从性质上包括(人)、(物)、(环境)三大资源。 6.科学课程重点在于通过引导学生(亲身经历科学探究)的过程,激发对科学的(兴趣),形成(科学的态度和科学探究)的能力。 7.科学课程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教师需带领和指导学生做大量的(观察实验)、(动手操作)等活动。 8.科学课程中"物体与物质"部分经过对(物体)--(材料)--(物质)这三个层次的观察与探讨,了解物质的一些(基本性质)与(变化过程),使学生的认识逐渐由具体向抽象过渡。 9.小学科学的生命世界知识取向浅显,但不等于内容选择随意性零散化和琐碎化,它体现了(基础性)、(系统性)与(探究性)等特点。 10、小学科学教学除了讲授之外,还有多种活动:(搜集信息)、(现场

考察)、(自然状态下的观察)、(实验)、(专题研究)、(情境模拟)、(科学小制作)、(讨论辩论)、(种植饲养)、(科学游戏)等。(留五个空,任意填。) 11、课程标准把三个领域的内容分成五个方面是(科学探究)(情感、态度、价值观)(生命世界)(物质世界)(地球与宇宙)。 12、科学教育中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目标主要包括(对待科学学习)(对待科学)(对待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关系)(对待自然) 13、生命世界的具体内容标准包括(多样的生物)(生命的共同特征)(生物与环境)(健康生活) 14、物质世界的具体内容标准包括(物体与物质)(运动与力)(能量的表现形式) 15、地球与宇宙的具体内容标准包括(地球的概貌与地球的物质)(地球运动与所引起的变化)(天空中的星体) 16、科学探究活动一般应把握由(简单)到(复杂)、由(教师扶着走)到(逐步放开)、由(模仿)到(半独立)再(到独立)的过程逐步进行。 17、科学课程最基本的特点是从儿童身边的(自然事物)开始学习活动,以形成对自然进行探究的(态度)、(技能)和(获取关于自然的知识)。 18、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评价应重点评价小学生(科学学习的态度)。 19、科学实验可以分为(验证性实验)、(模拟实验)和(探究性实验)。新课程大力提倡(探究性实验)。 20、观察是过程性评价的有效手段,其观察要点以(观察对象为标志)和以(观察现象为标志)分为两种。 二、简答题。

小学科学考试试题及答案

教师招聘考试小学科学复习资料 (一)、填空(20分,每空1分) 1、科学素养的四个核心因素是科学兴趣、科学精神_、科学概念_、科学方法。 2、凸透镜有放大、成像_、聚光_的作用。 3、我国"神州"五号载人飞船首次发射成功,首位航天员是杨利伟。 4、植物的叶一般可以分为叶片_、叶柄_、叶脉_三部分。 5、物体的冷热程度叫温度_。要精确测量物体的温度,需要使用温度计_。它是根据液体热胀冷缩_的性质制成的。 6、人类生长发育和其他一切生命活动所需要的营养全部来自食物,食物中主要含有蛋白质、糖类_、脂肪_、维生素_、矿物质_五种营养成分。 7、被称为"杂交水稻之父"的我国科学家是袁隆平_。 8、沉淀_、过滤_和消毒_是三种常用的净化水的方法。 9、热空气受热上升,冷空气流过来补充,就形成了风_。 (二)、选择(10分,每题1分) 1、解剖白菜花的正确顺序是(A)。 A、萼片、花瓣、雄蕊、雌蕊 B、萼片、花瓣、雌蕊、雄蕊 C、萼片、雄蕊、雌蕊、花瓣 D、萼片、雄蕊、花瓣、雌蕊 2、世界上种类最多,数量最多的动物是()。 A、鸟类 B、哺乳动物 C、爬行动物 D、昆虫 3、下列物体,能溶解于水的是()。 A、白糖、油 B、食盐、沙 C、氧气、白糖 D、白糖、沙 4、用眼睛、鼻子、舌头辨别物体时的顺序,依次为()。 A、先看后闻再尝 B、先看后尝再闻 C、先尝后看再闻 5、月球的引力,比地球的小得多,只相当于地球引力的()。 A.二分之一 B.六分之一 C.十分之一 6、我们在灯光下能看到物体,是光的()。 A、反射现象 B、折射现象 C、辐射现象 D、直射现象 7、彩虹的颜色一般可以分为()。 A、五种 B、六种 C、七种 D、无数种 8、下列不属于果实的是() A、无籽西瓜 B、香蕉 C、向日葵籽 D、萝卜 9、磁铁中吸铁本领最强的部分是在()。 A、中间和两端 B、中间或两端 C、两端 D、中间 10、使用酒精灯的正确步骤是()。 A、打开灯帽竖放,从下往上点火,用内焰加热,从正面盖上灯帽 B、打开灯帽竖放,从上往下点火,用外焰加热,从侧面盖上灯帽 C、打开灯帽竖放,从下往上点火,用外焰加热,从侧面盖上灯帽 (三)简答。(40分,每题8分) 1、小学科学课程的基本理念是什么? 2、日食的成因是什么? 3、雷电是怎样形成的? 4、什么是光合作用?光合作用对人类有何意义? 5、在《沉与浮》一课教学时,老师发现有些学生是先放盐,后加水,再放土豆;而另一些同学先放水,后放土豆,再加盐;都使土豆浮起来了,你如何看待学生这一实验步骤? (四)、案例分析(10分) 对于下述课堂上的师生对话,你有何感想? 小学科学课上,老师在介绍木星时,按照教材指出它有13颗卫星。突然,有个学生否定了老师的说法:"不,老师,

计算机基础知识试题及答案选择题

计算机基础知识试题及答案选择题(一) 基础 一、 选择题 1、 世界上首先实现存储程序的电子数字计算机是 —。 A 、ENIAC B 、UNIVA C C 、EDVAC D 、EDSAC 2、计算机科学的奠基人是 _。 A 、查尔斯.巴贝奇 B 、图灵 C 、阿塔诺索夫 D 、冯.诺依曼 2、 世界上首次提岀存储程序计算机体系结构的是 _。 A 、艾仑?图灵 B 、冯?诺依曼 C 、莫奇莱 D 、比尔?盖茨 3、 计算机所具有的存储程序和程序原理是 _ 提岀的。 A 、图灵 B 、布尔 C 、冯?诺依曼 D 、爱因斯坦 4、 电子计算机技术在半个世纪中虽有很大进步,但至今其运行仍遵循着一位科学家提出的基本 原理。他就是 ____ 。 A 、牛顿 B 、爱因斯坦 C 、爱迪生 D 、冯?诺依曼 5、 1946年世界上有了第一台电子数字计算机,奠定了至今仍然在使用的计算机 _________ 。 A 、外型结构 B 、总线结构 C 、存取结构 D 、体系结构 6、 在计算机应用领域里, _____ 是其最广泛的应用方面。 A 、 过程控制 B 、科学计算 C 、数据处理 D 、计算机辅助系统 7、 1946年第一台计算机问世以来,计算机的发展经历了 4个时代,它们是 _____ 。 A 、 低档计算机、中档计算机、高档计算机、手提计算机 B 、 微型计算机、小型计算机、中型计算机、大型计算机 C 、 组装机、兼容机、品牌机、原装机 D 、 电子管计算机、晶体管计算机、小规模集成电路计算机、大规模及超大规模集成电路计算机 8、 以下属于第四代微处理器的是 。 12、 计算机业界最初的硬件巨头 蓝色巨人”指的是 _。 A 、IBM B 、Microsoft C 、联想 D 、Sun 13、 第四媒体是指( )。 A 、报纸媒体 B 、网络媒体 C 、电视媒体 D 、广播媒体 14、 CAD 是计算机的主要应用领域,它的含义是 ______ 。 A 、计算机辅助教育 B 、计算机辅助测试 A 、Intel8008 B 、Intel8085 10、 11、 C 、Intel8086 Pentium IV A 、第一代 D 、Intel80386/486/586 处理器属于 B 、第三代 处理器。 D 、第五代 计算机能够自动、准确、快速地按照人们的意图进行运行的最基本思想是 A 、采用超大规模集成电路 B 、采用CPU 作为中央核心部件 C 、采用操作系统 D 、存储程序和程序控制 计算机工作最重要的特征是—。 A 、高速度 B 、高精度 C 、存储程序和程序控制 D 、记忆力强 C 、第四代

小学科学教师招聘考试真题练习试题卷及参考答案3

小学科学真题卷练习(3) 一、填空题(30分) 1、“无心插柳柳成荫”,插柳就是用茎进行繁殖的一个最好的例子;甘薯是用根繁殖后代的。 2、世界上最大的动物是蓝鲸,最小的鸟是蜂鸟。 3、浸润液体在细管里升高的现象和不浸润液体在细管里降低的现象,叫做毛细现象。 4、温度是指物体的冷热程度,通常用摄氏度表示。 5、磁悬浮列车是利用相同磁极互相排斥产生的磁力从而悬浮起来的。 6、矿物中硬度最大的是金刚石,硬度最小的是石墨。 7、人的呼吸实际上是在进行气体交换,使氧气进入血液,同时排出二氧化碳。 8、声音的强弱可以用音量来描述,它的单位是分贝。 9、蚕豆的种子由种皮和胚构成。胚包括胚根、胚芽和子叶。 10、地震和火山是地球内部运动引起的,绝大部分地震发生在地壳内,火山活动与地壳和地幔的运动有关。 11、科学家在研究某一个因素是否对物体产生作用时,往往采用控制其他因素不变的方法。 12、我们把物体在水中排开水的体积叫做排开的水量。 13、春分时,太阳的直射点在赤道上。 14、北京处在东八区,纽约处在西五区,当北京是20点时,纽约应该是 7 点。 15、煤、石油、天然气所具有的能量最终都来自太阳。 16、2007年修订后的教科版科学教材在教学目标上,尤其突出科学概念与科学探究双螺旋协调发展,建立两者之间的联系。 17、中国历史上首位飞上太空的人是杨利伟。 18、将一物体全部浸没在水中时,它所受浮力为100牛顿,当它有1/5体积露出水面时,它受到的浮力为 80 牛顿。当它全部浸在酒精中时,其所受的浮力为 80 牛顿。(酒精的密度为800千克/立方米) 二、选择题(20分) 1、植物的果实是由雌蕊的( A )发育而来的。 A、子房 B、花柱 C、柱头 2、下列岩石遇稀盐酸会冒泡的是( C ) A、砂岩 B、花岗岩 C、石灰岩 3、影响液体流动快慢的因素是( B )。 A. 颜色 B.黏稠度 C.形状 4、100毫升水中大约能溶解( B )克食盐。 A、25 B、36 C、50 5、在我们记录风力的时候,数字“1”表示( B ) A、无风 B、微风 C、大风 6、食物中的养分是在( B )中被吸收的。 A、胃 B、小肠 C、大肠 7、白纸、黑纸、镜子、红纸四种物体,吸收光的本领从弱到强依次是(C)。 A、白纸、黑纸、镜子、红纸 B、黑纸、红纸、白纸、镜子 C、镜子、白纸、红纸、黑纸 8、如果我们看到堆满了卵石的河床,则可以判断这是河的( B )。

教师招聘考试科学试题

教师招聘考试科学试题 一、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3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正确的。1.下列做法为了减小压强的是( A ) A.铁路钢轨铺在枕木上 B.缝衣针做得很细 C.注射器针尖做得很尖 D.菜刀的刀刃磨得很锋利 2.分析复杂电路时,为了将电路简化,通常先把电路中的电流表和电压表进行理想化处理,正确的处理方式是( D ) A.把电流表看成是一个大电阻B.把电压表看成是一根导线 C.把电流表看成是断开的D.把电压表看成是断开的 3.汶川发生大地震后,救援人员争分夺秒抢救被埋在废墟中的幸存者时,使用了一种先进的生命探测仪,这种仪器可以隔着厚厚的掩埋层探测到仅有微弱呼吸、心跳的人体,你认为这种仪器的工作原理最没有可能的是( A ) A.碳-14测定B.声波探测C.电磁波探测D.红外线探测 4.以下四种实际应用中,利用了光的反射的是( C ) A.手持放大镜B.近视眼镜C.奥运采集圣火的凹面镜 D.紫外线验钞机 5.“楼上黄昏欲望休,玉梯横绝月如钩。芭蕉不展丁香结,同向春风各自愁。”诗中描述的月相( C ) A.是新月B.弓背向东C.出现在西方天空D.出现在农历初一6.环境污染已成为人类社会面临的重大威胁。下列现象:①温室效应;②赤潮;③酸雨;④光化学污染;⑤臭氧空洞;⑥潮汐;⑦大脖子病,其中与环境污染无关的是( C )A.②⑥B.①③⑤C.⑥⑦D.④⑤7.如图所示,一根长为L的木棒的B端放在截面直径为D的圆柱体上,且木棒保持水平,用水平力F推木棒的A端,圆柱体在水平地面上向前滚动,设木棒与圆柱体、圆柱体与地面间均无滑动现象,当把木棒从图甲位置匀速推至图乙位置时,推力F做的功是( C ) A.FL/2 B.FL +πD C.2FL D.2FL +πD 8.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 A.一切物质的化学性质都是由分子构成的 B.不锈钢不是纯净物 C.硫酸在水中电离出氢离子和硫酸根离子,其水溶液呈电中性 D.加到双氧水里的二氧化锰在反应前后质量和化学性质均不变 9.下列有关实验操作的叙述正确的是(B ) A.为防止液体外洒,应将滴管伸入试管内 B.用氢气还原氧化铜的实验结束时,应先熄灭酒精灯,继续通H2使Fe2O3冷却至室温C.密度空气大的气体只能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

大学计算机考试选择题及答案

选择题练习 一、基础知识 1.晶体管计算机是___D___代的计算机。 A、第一代 B、第二代 C、第三代 D、第四代 2. 微型计算机中运算器的主要功能是__B___。 A、逻辑运算 B、算术运算和逻辑运算 C、算术运算 D、科学运算3.微机的微处理器芯片上集成有____B_____。 A、控制器和存储器 B、控制器和运算器 C、CPU和存储器 D、运算器和I/O接口 4.微型计算机硬件系统中最核心的部件是___B___。 A、主板 B、CPU C、内存储器 D、I/O设备 5.计算机的主机指的是 C 。 A、运算器和内存储器 B、运算器和控制器 C、中央处理器和内存储器 D、运算器和外存储器 6.计算机的存储系统由____B____组成。 A、ROM和RAM B、内存和外存 C、硬盘和软盘 D、磁带机和光盘7.一台完整的计算机系统应包括____B_____。 A、CPU和输入/输出设备 B、硬件系统和软件系统 C、内存储器、控制器和运算器 D、主机和外部设备 8. 计算机热启动是指____B____。 A、计算机自动启动 B、不断电状态下的重新启动 C、重新由硬盘启动 D、计算机发热时候的重新启动 9.计算机能直接执行的语言是____B_____。 A、高级语言 B、机器语言 C、汇编语言 D、BASIC语言 10、下列存储器中,断电后信息会丢失的是___C____。 A、CD-ROM B、磁盘 C、RAM D、ROM 11.ROM表示___D___。 A、随机存取存储器 B、读写存储器 C、硬盘 D、只读存储器12.在微型机中CPU对以下几个部件访问速度最快的是____C_____。 A、硬盘 B、软盘 C、RAM D、打印机 13.在计算机内部,汉字的内码是___C____来表示。 A、ASCII码 B、BCD码 C、二进制数 D、十六进制数 14.下列数中最小数是 D 。 A、(101101)2 B、(46)10 C、(2F)16 D、(54)8 15.下列数中最大数是 B 。 1

初中科学学业考试试题选编

1、 一、试题描述: 履带式拖拉机的履带是由一块块金属板做成的,每块板上都有一、二条凸起的棱,则:(▲) A、金属板和它上面的棱都是为了减小对地面的压强和摩擦。 B、金属板和它上面的棱都是为了增加对地面的压强和摩擦。 C、金属板是为了减小对地面的压强,棱是为了增大对地面的摩擦。 D、金属板是为了增大对地面的压强,棱是为了减小对地面的摩擦。 答案:C 一、试题描述: 1、小轿车上大都装有一个指示灯,用它来提醒司机车门是否关好。四个车门中只要有一个车门没关好(相当于一个开关断开),该指示灯就会发光。下列几幅模拟设计电路图中,你认为最符合上述要求的是 ( ▲ ) 答案( D ) 一、试题描述: 2.区别盐酸和稀硫酸最好使用……………………….....................( D ) A.指示剂 B.碳酸钠溶液 C.硝酸银溶液 D.氯化钡溶液 5、 一、试题描述: 3.坐在逆水行驶的船中的乘客 ,我们说他静止是以下列哪个物体为参照物. ........................................................................... ................... ( B ) A.河岸上的树 B.船舱 C.迎面驶来的船 D.河水 一、试题描述: 1、电磁炉是利用高频电流在电磁炉内部线圈中产生磁场,磁化铁质铁锅,从而形成无数个小涡流(即电流),加速锅底分子运动,使锅底自身发热达到加热食品的目的,它具有安全可靠、节能环保等优点,是现代家庭中理想的灶具。下列有关电磁炉的说法正确的是() A、电磁炉在使用中利用了电流的磁效应和化学效应。 B、电磁炉在事业中会产生烟尘和废气。 C、电磁炉加热食物时把电能转化为内能。 D、铁、铝、铜锅都可以在电磁炉上使用。 答案(C) 一、试题描述: 2.如图所示,在B木块上放有铁块A,A、B两块物体间用绳子相连,在水面处于平衡状态;当把木块B翻转后,铁块A落入水中并处于平衡状态(A没有碰到底),这时候容器内的水面将()

计算机基础知识练习题.doc含答案

(1)通常所说的微型机主机是指 A)CPU和内存B)CPU和硬盘 C)CPU、内存和硬盘D)CPU、内存与CD-RO M 【解析】内存又称为主存。CPU与内存合在一起一般称为主机。 (2)一个完整计算机系统的组成部分应该是 A)主机、键盘和显示器B)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 C)主机和它的外部设备D)硬件系统和软件系统 【解析】计算机系统由硬件(Hardware)和软件(Software)两大部分组成。硬件是指物理上存在的各种设备,软件是指运行在计算机硬件上的程序、运行程序所需的数据和相关文档的总称。 (3)以下表示随机存储器的是 A)RAM B)ROM C)FLOPPY D)CD-ROM 【解析】内存分为随机存储器(RAM)和只读存储器(ROM)。 (4)ROM中的信息是 A)由生产厂家预先写入的B)在安装系统时写入的 C)根据用户需求不同,由用户随时写入的 D)由程序临时存入的 【解析】只读存储器是只能读出而不能随意写入信息的存储器。ROM中的内容是由厂家制造时用特殊方法写入的,或者要利用特殊的写入器才能写入。当计算机断电后,ROM中的信息不会丢失。 (5)计算机的主存储器是指(……) A)RAM和磁盘…B)ROM…C)ROM和RAM….D)硬盘和控制器 【解析】主存储器由随机存储器RAM和只读存储器ROM组成,其中最主要的成分为RAM。(6)计算机内存储器是(……) A)按二进制编址….B)按字节编址… C)按字长编址…D)根据微处理器型号不同而编址 (7)DVD-ROM 属于 A)大容量可读可写外存储器B)大容量只读外部存储器 C)CPU可直接存取的存储器D)只读内存储器 【解析】DVD-ROM(只读型DVD)属于计算机数据存储只读光盘,用途类似CD-ROM。CD-ROM 的意思是"高密度光盘只读存储器",简称只读光盘。只读光盘只能读出信息,不能写入信息。 (8)下列关于CD-R光盘的描述中,错误的是 A)只能写入一次,可以反复读出的一次性写入光盘 B)可多次擦除型光盘 C)以用来存储大量用户数据的一次性写入的光盘 D)CD-R是Compact Disc Recordable的缩写 【解析】CD-R是只能一次写入资料,可以反复读出的一次性写入光盘的只读光盘。 (9)在CD光盘上标记有CD-RW字样,此标记表明这光盘 A)只能写入一次,可以反复读出的一次性写入光盘

期末复习资料计算机选择题

计算机选择题200道含答案 1. CPU能直接访问的部件是()。 A)硬盘B)U盘C)外存D)内存 2. 通常,计算机硬件的五大基本部件包括:运算器、存储器、输入设备、输出设备和()。 A) 显示器B) 控制器C) 磁盘驱动器D) 鼠标器 3. ROM和RAM的主要区别是()。 A)断电后,ROM内保存的信息会丢失,RAM可以长期保存而不会丢失 B)断电后,RAM内保存的信息会丢失,ROM可以长期保存而不会丢失 C)ROM是内存储器,RAM是外存储器 D)ROM是外存储器,RAM是内存储器 4. 操作系统是一种()软件。 A)系统B)编辑C)应用D)实用 5. 世界上第一台计算机诞生于()。 A)1944年B)1945年C)1946年D)1947年 6. 下面哪一组是系统软件()。 A) WINDOWS和MIS B) WINDOWS和UNIX C) WPS和UNIX D) UNIX和Word 7. 十进制数234转换为二进制数是()。 A)11101011 B)11010111 C)11101010 D)11010110 8. 计算机多层次的存储体系结构包括( )。 A) 硬盘、软盘、CD-ROM和DVD ROM B) 内存储器、硬盘、软盘、CD-ROM和DVD-ROM C) 主存储器、辅助存储器、高速缓冲存储器 D) 内存、Cache、硬盘 9. 32位微型计算机中的32指的是( )。 A)微型机号B)机器字长C)内存容量D)存储单位 10. 在计算机中,地址和数据等全部信息的存储和运算都是采用()。 A)八进制B)十进制C)二进制D)十六进制 11. 在计算机领域中,通常用英文单词"Byte"来表示()。 A)字B)字长C)二进制位D)字节 12. 冯·诺依曼式计算机硬件系统的组成部分包括()。 A)运算器、外部存储器、控制器、输入设备和输出设备 B)运算器、控制器、存储器、输入设备和输出设备 C)电源、控制器、存储器、输入设备和输出设备 D)运算器、放大器、存储器、输入设备和输出设备 13. 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 CPU由运算器和存储器组成 B) 打开一个WORD文档就是把文档内容从磁盘读入内存并显示 C) 关闭电源后,ROM上的信息就消失 D) 计算机一旦感染了病毒就不能再启动了 14. 下列4个数中,最大的一个数是()。 A)(110010)2B)(66)8C)(51)10D)(35)16 15. 下列叙述中,正确的一条是()。 A)储存在任何存储器中的信息,断电后都不会丢失 B)操作系统是只对硬盘进行管理的程序 C)硬盘装在主机箱内,因此硬盘属于主存 D)硬盘驱动器属于外部设备

小学科学教师招聘考试试题及答案

科学教师复习资料 (一)、填空(20分,每空1分) 1、科学素养的四个核心因素是科学兴趣、_、_、科学方法。 2、凸透镜有放大、_、_的作用。 3、我国"神州"五号载人飞船首次发射成功,首位航天员是。 4、植物的叶一般可以分为_、_、_三部分。 5、物体的冷热程度叫_。要精确测量物体的温度,需要使用_。它是根据_的性质制成的。 6、人类生长发育和其他一切生命活动所需要的营养全部来自食物,食物中主要含有蛋白质、_、_、_、_五种营养成分。 7、被称为"杂交水稻之父"的我国科学家是_。 8、_、_和_是三种常用的净化水的方法。 9、热空气受热上升,冷空气流过来补充,就形成了_。 (二)、选择(10分,每题1分) 1、解剖白菜花的正确顺序是()。 A、萼片、花瓣、雄蕊、雌蕊 B、萼片、花瓣、雌蕊、雄蕊 C、萼片、雄蕊、雌蕊、花瓣 D、萼片、雄蕊、花瓣、雌蕊 2、世界上种类最多,数量最多的动物是()。 A、鸟类 B、哺乳动物 C、爬行动物 D、昆虫 3、下列物体,能溶解于水的是()。 A、白糖、油 B、食盐、沙 C、氧气、白糖 D、白糖、沙 4、用眼睛、鼻子、舌头辨别物体时的顺序,依次为()。 A、先看后闻再尝 B、先看后尝再闻 C、先尝后看再闻 5、月球的引力,比地球的小得多,只相当于地球引力的()。 A.二分之一 B.六分之一 C.十分之一 6、我们在灯光下能看到物体,是光的()。 A、反射现象 B、折射现象 C、辐射现象 D、直射现象 7、彩虹的颜色一般可以分为()。 A、五种 B、六种 C、七种 D、无数种 8、下列不属于果实的是() A、无籽西瓜 B、香蕉 C、向日葵籽 D、萝卜 9、磁铁中吸铁本领最强的部分是在()。 A、中间和两端 B、中间或两端 C、两端 D、中间 10、使用酒精灯的正确步骤是()。 A、打开灯帽竖放,从下往上点火,用内焰加热,从正面盖上灯帽 B、打开灯帽竖放,从上往下点火,用外焰加热,从侧面盖上灯帽 C、打开灯帽竖放,从下往上点火,用外焰加热,从侧面盖上灯帽 (三)简答。(40分,每题8分) 1、小学科学课程的基本理念是什么? 2、日食的成因是什么? 3、雷电是怎样形成的? 4、什么是光合作用?光合作用对人类有何意义? 5、在《沉与浮》一课教学时,老师发现有些学生是先放盐,后加水,再放土豆;而另一些

计算机选择题及答案2016

1. 下列关于世界上第一台电子计算机ENIAC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ENIAC是1946年在美国诞生的 B.ENIAC主要采用电子管和继电器 C.ENIAC是首次采用存储程序和程序控制使计算机自动工作 D.ENIAC主要用于弹道计算 2. 奠定了现代计算机结构理论的科学家是() A.诺贝尔 B.爱因斯坦 C.冯·诺依曼 D.居里 3. 提出计算机“存储程序”理论的科学家是() A.图灵 B.布尔 C.冯·诺依曼 D.帕斯卡 4. 冯·诺依曼提出的计算机体系结构中,构成硬件系统的是() A.2大基本部件 B.3大基本部件 C.4大基本部件 D.5大基本部件 5. 冯·诺依曼计算机工作原理的核心是() A.顺序存储和程序控制 B.存储程序和程序控制 C.集中存储和程序控制 D.运算存储分离和程序控制 6. 计算机中用来存放程序和数据的部件是() A.控制器 B.存储器 C.运算器 D.输入/输出设备 7. 计算机中的指令和数据的存储采用的数制是() A.二进制 B.八进制 C.八进制 D.十六进制 8. 采用大规模和超大规模集成电路作为逻辑器件的是() A.第一代计算机 B.第二代计算机 C.第三代计算机 D.第四代计算机 9. 下列关于服务器的描述,正确的是() A.服务器不是计算机 B.服务器是为个人服务的计算机 C.服务器是为多用户服务的计算机 D.服务器是便携式计算机的别名 10. 下列选项中,赋予计算机综合处理声音、图像、动画、文字、视频和音频 信号功能的技术是() A.计算机网络技术 B.虚拟现实技术 C.多媒体技术 D.面向对象技术 11. 将计算机分为大型机、中型机、小型机、微型机的依据是() A.计算机的运算速度 B.计算机的体积大小 C.计算机的重量 D.计算机的耗电量 12. 计算机应用最广泛领域是() A.数值计算 B.数据处理 C.程控制 D.人工智能 13. 在计算机的众多特点中,最主要的特点是() A.计算速度快 B.存储程序与自动控制 1

小学科学职称考试试题及答案

第二部分 专业素养考查(100分) 五、教材分析与教学设计(40分) 根据提供的教材《摩擦力的秘密》(四年级下册),按照新授课第一课时要求,完成下列各题: 1.写出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并简要说明理由。(10分) 2.写出本节课的教学重点,并作简要分析。(10分) 3.甲:请你为本节课设计主要教学流程,并说明设计思想。(20分)(申报小学高级做本题) 乙:请你为本节课设计一个学生活动,并说明设计思想。(20分)(申报小中高做本题) …………………………………密………………………………封………………………………线…………………………………

六、解题(40分) (一)判断(每小题2分,共10分) 1.化石就是生物。 ( ) 2.很多重要的结论都是从提出假设开始的。 ( ) 3.视觉是眼和大脑等共同作用产生的。 ( ) 4.土豆和红薯都是用植物的根进行繁殖的。 ( ) 5.当轴不变的情况下,轮轴上的轮越大越费力。 ( ) (二)选择(每小题2分,共10分) 6.( )发现了接种牛痘可以预防天花。 A .罗杰特 B .约翰.亨特 C .爱德华.琴纳 7.世界上所有的植物不是高等植物就必然是低等植物,下列植物( )是高等植物。 A .苔藓 B .海带 C .蘑菇 8.蜗牛属( )动物。 A .甲壳类 B .软体 C .爬行类 9. 是农历( )的月相。 A .初四 B .二十二 C .二十六 10.人体的肌肉有( )块。 A .206 B .600多 C .400多 (三)填空(每小题2分,共8分) 11.骨与骨之间能够活动的相连地方叫做( )。 12.安装气象观测仪时,干湿球温度表的球部中心离地面约( )米。 13.食物链上的生物,能自己制造食物的叫做( ),以其他生物为食物的 叫做( )。 14.( )提出生物进化是( )的结果。 (四)简答(每小题6分,共12分) 15.为什么砖铺的地面容易反潮? 16.甲:大自然中的风是怎样形成的? (申报小学高级做本题) 乙:用来做电磁铁实验的铁钉为什么实验前要用火烧一下?(申报小中高做本题) …………………………………密………………………………封………………………………线…………………………………

计算机基础练习题附答案

计算机基础练习题 1.微机硬件系统中最核心的部件是____ 。 A、内存储器 B、输入输出设备 C、CPU D、硬盘 2.根据计算机使用的电信号来分类,电子计算机分为数字计算机和模拟计算机,其中,数 字计算机是以____为处理对象。 A、字符数字量 B、物理量 C、数字量 D、数字、字符和物理量 3.用MIPS来衡量的计算机性能指标是____ 。 A、传输速率 B、存储容量 C、字长 D、运算速度 4.交互式操作系统允许用户频繁地与计算机对话,下列不属于交互式操作系统的是____。 A、Windows系统 B、DOS系统 C、分时系统 D、批处理系统 5.计算机硬盘正在工作时应特别注意避免____。 A、噪声 B、震动 C、潮湿 D、日光 6.下列四条叙述中,正确的一条是____。 A、字节通常用英文单词“bit”来表示 B、目前广泛使用的Pentium机其字长为5个字节 C、计算机存储器中将8个相邻的二进制位作为一个单位,这种单位称为字节 D、微型计算机的字长并不一定是字节的倍数 7.一条计算机指令中规定其执行功能的部分称为____。 A、源地址码 B、操作码 C、目标地址码 D、数据码 8.在微型计算机中,内存储器,通常采用____。 A、光存储器 B、磁表面存储器 C、半导体存储器 D、磁芯存储器 9.微型计算机键盘上的Tab键是____。 A、退格键 B、控制键 C、交替换档键 D、制表定位键 10.在计算机中,既可作为输入设备又可作为输出设备的是____。 A、显示器 B、磁盘驱动器 C、键盘 D、图形扫描仪 11.微型计算机中,ROM的中文名字是____。 A、随机存储器 B、只读存储器 C、高速缓冲存储器 D、可编程只读存储器 12.要存放10个24×24点阵的汉字字模,需要____存储空间。 A、74B B、320B C、720B D、72KB 13.把硬盘上的数据传送到计算机的内存中去,称为____。 A、打印 B、写盘 C、输出 D、读盘 14. 3.5英寸软盘片角上有一带黑滑块的小方口,当小方口被关闭时,其作用是____。

计算机应用基础选择题综合复习练习题

计算机应用基础选择题综合复习练习题. 计算机应用基础选择题综合练习题 一、计算机基本知识 1、如果一个非零且没有符号的地进制整数右边加个两零形成一个新的数,则这个新数的值是原数值的________。

A 二倍 B 四倍 C 八倍 D 二分之一 2、与十六进制数AB等值的十进制数是__________。 A 170 B 171 C 172 D 173 3、如果要播放音频或视频光盘,______可以不需要安装。 A 网卡 B 播放软件 C 声卡 D显卡 4、用MIPS衡量的计算机性能指标是_______。 A 安全性 B 存储容量 C 运算速度 D 可靠性 5、微型计算机外(辅)存储器是指______。 A ROM B 磁盘 C 软驱逐 D RAM 6、下列四条叙述中,正确的一条是______。 A 外存储器中的信息可以直接被CPU处理 B PC机在使用过程中突然断电,DRAM中存储的信息不会丢失 C 假若CPU向外输出20位地址,则它能直接访问的存储空间可达1MB D PC机在使用过程中突然断电,SRAM中存储的信息不会丢失 7、在微型计算机系统中,VGA是指_______。 A 显示器的标准之一 B 微机型号之一 C 打印机型之一 D CDROM的型号之一 8、下列描述中错误的是______。 A 所有计算机的字长都是固定不变的,是8位 B 多媒体技术具有集成性和交互性等特点 C 通常计算机的存储容量越大,性能越好

D 各种高级语言的翻译程序都属于系统软件 9、显示器的像素分辨率是______好。 A 一般为 B 越高越 C 越低越 D 中等为 10、微机中,2K字节表示的二进制位数为______。 A 8×2000 B 2000 C 2048 D 8×2048 11、把硬盘上的数据传送到计算机的内存中区,称为_______。 A 写盘 B 打印 C 读盘 D 输出 12、在计算机中,既可作为输入设备以可作为输出设备的是______。 A 键盘 B 磁盘驱动器 C显示器 D 扫描仪 13、为了防止病毒传染到3.5英寸的软盘片上,正确的方法是________。 A 打开盘片片角上的小方口 B 将盘片保存在清洁的地方 C 不要将盘片与写有病毒的盘片放在一起 D 关闭盘片片角上小方口 14、为解决某一特定问题而设计的指令序列称为_______。 A 程序 B 文档 C 语言 D 系统 应用Windows二 1、Windows任务栏不能设置为________。 A 显示时钟 B 总在最前 C 自动隐藏 D 总在底部 2、在Windows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______。 A 一个应用程序窗口可含多个文档窗口。 B 一个应用程序窗口与多个应用程序相对应 C 应用程序窗口最小化后,其对应的程序仍占用系统资源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