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高三历史中国现代史通史复习学案

高三历史中国现代史通史复习学案

高三历史中国现代史通史复习学案
高三历史中国现代史通史复习学案

高三历史中国现代史通史复习学案

一、中国现代史概述:

1、时间范围:(1949-2015)

1949年新中国的成立至今,共六十多年历史。所以中国现代史就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史。

2、基本内容:

1949年10月1日新中国成立,中国开始现代化历史的进程,一部中国现代史就是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探索、奋斗的历史。中国现代史是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建立和逐步巩固的历史,是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开始起步和曲折发展的历史,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逐渐形成并日臻成熟的历史。

3、主要线索

(1)政治: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的确立与发展、法制的建设、外交方针政策与成就、“一国两制”等。

(2)经济: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曲折发展

(3)思想文化: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科技教育文化事业的发展

4、中国现代史分期:

(1)过渡时期(1949~1956年)

(2)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1956~1966年)

(3)文革时期(1966~1976年)

(4)徘徊时期(1977~1978)

(5)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1978~)

二、基本线索及阶段特征

(一)过渡时期(1949—1956年)

A、【阶段特征】

本阶段叙述的是从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1956年三大改造完成的历史。这个时期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克服重重困难,巩固政权,恢复和发展经济,并建立起社会主义制度的时期。它又被称为过渡时期即由新民主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的过渡。

1.巩固政权与恢复经济(1949-1952)

(1)开国大典—新中国的成立

①准备: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召开

②成立:1949年10月1日举行开国大典。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

(2)全国领土的基本解放(1951年)(标志:1951年西藏和平解放)

(3)三大运动:

①土地改革:1950年夏,《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颁布开始到1952年底基本完成。

②抗美援朝(1950年10月——1953年夏)

③镇压反革命:1950年10月,基本肃清大陆上的反革命残余势力意义:巩固了政权,保证了经济经建设。

(4)其他措施:

①取缔社会丑恶现象(娼妓,吸毒贩毒、聚众赌博);意义:社会风尚为之一新,社会秩序空前安定。

②三反五反运动:

三反:在国家机关和企业中,反贪污、反浪费、反官僚主义;(纯洁了干部队伍,抵制了资产阶级的腐蚀)

五反:在私营企业中,反行贿、反偷税漏税、反偷工减料、反盗骗国家财产、反盗窃国家经济情报;(在私营企业中进行了守法经营教育,建立起工人阶级对资本家的监督)

(5)恢复经济的措施:

①没收官僚资本,建立国营经济

人民政府掌握了国家的经济命脉,建立了社会主义国营经济,为人民政权的巩固和国民经济的恢复奠定了基础。

②稳定物价:(“银元之战”和“米棉之战”)

严厉打击了投机倒把活动,结束了连续十多年物价暴涨的局面,人民政府赢得了人民的信任。

③统一财经:全国主要财政经济有中央集中统一管理;结果:实现了财政收支平衡、物资供求平衡、现金出纳平衡;1950年上半年,国家财政开始好转。

④合理调整工商业:(实行国家资本主义);结果:使私营工商业在国营经济的领导下,得到恢复和发展。

到1952年底,国家财政经济取得了根本好转,国民经济的到恢复和发展,为国家开展有计划的经济建设准备了条件。

2.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1953-1956)

(1)过渡时期总路线: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逐步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并逐步实现国家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一化三改造)

(2)第一个五年计划:(1953-1957)

(3)社会主义三大改造:①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②对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③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4)社会主义政治建设:①人民代表大会制度;②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③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5)社会主义文化建设:①扫盲教育;②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6)新中国初期的外交:独立自主外交方针(三大政策)与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外交成就与历史意义。

B、【基本线索】

1、中国人民政协的召开(召开、议题、内容、意义)

2、中共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历程、职能)

3、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创立(背景、标志)

4、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原因、意义)

5、“一五计划”(背景、任务、成就、意义)

6、社会主义改造(实质、经过、意义、不足)

7、建国初期的外交工作(方针、成就)

8、科技、教育、文化

(1)科技:1949年设立中国科学院,郭沫若任院长。1956年制定中国科学发展远景规划,以发展原子能、火箭、电子计算机等高科技为重点。

(2)文艺:双百方针的提出(背景、内涵、成就)

(3)教育:人民教育的奠基

(4)思想:毛泽东思想的发展(对毛泽东思想小结)

(5)社会生活:

C、【主要表现】

1、政治:

新中国成立,人民当家作主,开创了中国历史新纪元,形成了中国特色的民主政治制度。

【突破提示】数字归纳法

数字“一、二、三、四”掌握现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及其发展历程

“一”指一大特色:即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和法律体系。

“二”指两个宪法性质的文件:1949年颁布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和1954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三”指三个发展阶段:第一个阶段是1949~1956年,是民主政治的确立时期;第二个阶段是1956~1976年,是民主政治的挫折时期;第三个阶段是从1976年至今,是民主政治的健全完善时期。

“四”指四大政治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民

族区域自治制度、基层民主制度(村民自治制度)。

2、经济:

新中国成立后,用三年时间恢复国民经济,以重工业为主的一五计划超额完成,随着三大改造完成,社会主义建立,社会主义建设全面发展。

3、外交:

新中国成立提出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即毛主席提出的三大政策;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则标志着新中国外交政策的成熟。

4、思想文化:

新中国成立后,党和国家为科技、文艺教育发展制定了长远规划,确立了“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方针,科技蓬勃发展,文艺欣欣向荣。

(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曲折发展(1956—1976年)

A、【阶段特征】

本阶段包括1956年到1976年20年的历史。这一时期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为寻找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而艰苦探索的历史时期。在这一时期,一方面中共积极务实,努力工作,全国人民满腔热情,投身于社会主义建设;另一方面中共未对社会主义建设之路有完整地认识,这就使得这时期的社会主义建设既有失误、挫折,同时也取得了巨大的成绩,成绩与失误并存,即在探索中曲折前进。

1.全面建设社会主义(1956-1966)

(1)经济建设方针的制定:

a.、准备:1956年《论十大关系》发表,标志中共开始在实践中探索本国的建设道路。

b、制定:1956年中共“八大” 的召开

①内容:

(I)主要矛盾:工业国—农业国;需要—现实

(II)总任务:落后的农业国——先进的工业国

(III)建设方针:既反保守,又反冒进,在综合平衡中稳步前进

②意义:是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一次成功探索;社会主义经济建设蓬勃开展起来。

(2)整风运动和反右扩大化:

a.、《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的讲话

b、整风运动:反官僚主义、反宗派主义、反主观主义

c、反右派斗争扩大化:改变了八大关于社会主要矛盾的科学论断;成为党在阶级斗争问题上连续犯错误的根源。

(3)总路线、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

(4)国民经济的调整:

①背景:1959~1961年连续三年的严重经济困难。

②方针:1960年,党中央提出了“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方针。

③结果:1962年底经济形势开始好转,人民生活有所改善。

(5)十年经济建设成就:

①工农业总产值增长近60%

②钢铁石油工业迅速发展(武汉、包头钢铁基地;大庆、胜利、大港油田)1965年,石油已经全部自给

③电力工业快速增长,农村用电增加了近70倍

④新修铁路8000多公里,建成兰新、包兰铁路

⑤尖端科技方面:第一颗原子弹、结晶牛胰岛素

2、文化大革命时期(1966-1976)

(1)开始:《五一六通知》1966年5月16日

(2)民主法制遭到严重践踏

(3)国民经济受到严重影响,损失总计约五千亿元人民币。

(4)1973年,国民经济复苏(周恩来)

(5)1975年,全面整顿,国民经济迅速回升(邓小平主持工作)

(6)成就:胜利油田建成;第二汽车制造厂;南京长江大桥;成昆铁路;湘黔铁路;氢弹试爆成功;人造地球卫星。

B、【基本线索】

1、社会主义建设的全面开始——十年探索时期(1956—1966年)

(1)、中共八大(背景、内容、评价)

(2)、“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指导思想、内容特点、影响、教训)

(3)、国民经济的调整:“调整、巩固、充实、提高”

2、社会主义建设的巨大挫折——十年文革时期(1966—1976年)

(1)、文化大革命的发动(原因、实质、影响)

(2)、民主法治遭践踏(表现)

(3)、国民经济的劫难(67-68年的经济、73年经济、75年经济)

3、外交新局面的开创

(1)、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原因、恢复、影响)

(2)、中美、中日关系正常化(原因、过程)

(3)、中日关系的改善(直接原因、过程)

(4)、中美、中日关系的影响

4、科技成就

(1)、科技战略:

(2)、科技成就:两弹一星、杂交水稻、生物技术

5、文艺、教育遭破坏

(1)、双百方针遭破坏的表现

(2)、文革中教育遭破坏的表现及影响

C、【主要表现】

1、政治:

新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在1956—1976年中历经曲折,经历了反“右”派斗争扩大化、文化大革命等,民主政治制度遭受严重破坏。

2、经济:

经济建设由于急于求成,出现了“大跃进”、“人民公社化”的失误,发生了文革经济劫难,但经党和人民的艰苦奋斗,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仍取得很大成就。

3、思想文化:

“左”倾错误发展到阶级斗争,文艺园地百花凋零,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研究受很大影响。(三)徘徊时期(1977~1978):“两个凡是”

(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1978年后)

A、【阶段特征】

本阶段叙述的是1976年粉碎“四人帮”以来的历史。是中共领导全国人民纠正“左”倾错误,从中国国情出发,大力推进改革开放,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而努力奋斗的历史,也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即邓小平理论随着改革开放应运而生并发展、完善的历史。

B、【基本线索】

1、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背景、性质、意义)

2、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背景、内容、意义)

3、经济体制改革(含义、必要性、概况、作用)

4、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原因、措施、影响)

5、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原因、中心环节、措施、影响)

6、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经过、特点)

7、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原因、经过、意义)

8、新时期社会主义民主法治建设(条件、成就)

9、一国两制构想(提出、内涵、意义)

10、香港澳门的回归及两岸关系的发展

11、改革开放以来的中国外交(政策的调整、外交活动)

12、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

C、【主要表现】

1、政治:

民主法制建设的新时期,表现为民主制度的重建和完善,法律制度走向健全。

2、经济:

中国实现改革开放,走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从计划经济模式转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实现了国民经济高速、稳定、健康发展。

3、思想文化: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重新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形成了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

三:重点要点探究

(一)现代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

1、主要内容和特色:

(1)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特点:①民主集中制原则;②人民选举代表,一切权力属于人民;③统一管理国家。

(2)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特点:①中共是执政党,各民主党派接受中共的领导,是参政党;

②四项基本原侧是政治基础;③各民主党派都参加国家政权,参与国家事务管理;④以宪法为根本活动原则。

(3)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特点:①在国家统一领导下;②核心内容是自治权;③坚持民族平等原则。

2、曲折历程及原因:

A、曲折发展历程

(1)初步奠基(1949~1954年):

1949年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召开,初步建立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这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制度的一大特色,也是我国政治生活中发扬社会主义民主的一种重要形式。

(2)基本形成(1954~1957年):

第一届全国人大的召开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颁布,标志着中国政治体制的基本形成。这一时期确立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为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政治协商会议代行人大的职权

结束。1956年中国共产党提出了与民主党派发展关系的“长期共存,互相监督”的方针,多党合作的政治协商制度进入新阶段。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在1954年宪法里有了更明确的规定,成为我国基本的政治制度。

(3)严重破坏(1957~1976年):

这一时期,由于“左”倾错误的干扰,尤其是1966~1976年十年间,民主党派人士遭迫害,司法部门瘫痪,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和政治协商制度遭破坏,民主与法制遭到严重践踏。

(4)发展完善(1976年至今):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共中央拨乱反正,平反冤假错案,进行政治体制改革,颁布各种法律法规,加强基层民主选举等,使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进入了一个新阶段。

B、原因

(1)封建专制主义思想根深蒂固,还有资产阶级、小资产阶级思想存在。

(2)公民的民主法制意识受公民文化素质不高的制约。

(3)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是在较落后的经济文化条件下建立的,缺乏经验。

(4)左倾错误的影响。

C、实质:发扬社会主义民主,完善社会主义法治。

D、发展趋势:探索中曲折前进,向以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方向迈进。

(二)为什么我国不采用西方的民主政治制度?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与西方的三权分立制有何本质区别?

1、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符合中国国情的历史抉择:

(1)从历史上看:西方民主共和制在中国行不通(辛亥革命的教训)

(2)从国家性质看:人民民主专政决定了中国实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3)从代表阶级利益看: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4)从经济基础看: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与公有制经济基础相适应

2、不同:经济基础不同;行使权力的主体不同;活动的原则不同;

(三)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

1、新中国各阶段外交政策的特点及原因

(1)20世纪50年代(新中国成立初期)

①特点:“一边倒”。

②原因:二战后世界形成了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两大阵营,以美国为首的帝国主义国家对华采取政治上不承认,经济上封锁禁运,军事上包围威胁,外交上孤立的政策。中国只有站在社会主义阵营一边,才能避免在维护独立与主权斗争中处于孤立。

(2)20世纪50年代中期至60年代末

①特点:“一大片”。

②原因:美国利用台湾和侵越战争威胁中国,苏联对华实行大国沙文主义政策,我国外交环境恶化;20世纪50年代中期,又有更多国家脱离殖民枷锁而独立。

(3)20 世纪70年代

①特点:“一条线、一大片”,重点改善与美国等资本主义国家的关系。

②原因:美苏争霸,美处于守势,苏联陈兵边境给中国造成巨大压力,中美双方都有改善关系的要求。

(4)20世纪80年代起

①特点:全方位、“无敌国”外交。

②原因:80年代,美苏关系缓和,第三世界发展壮大等国际形势发展的需要;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实行改革开放,国内社会主义建设的需要。90年代,两极格局终结,世界进入新旧格局转换的过渡时期;多极化趋势继续发展。

【思考】: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外交政策调整的原因有哪些?调整后的对外政策与以前相比,发生了哪些变化?

A:原因:(1)中国的综合国力有了很大的提高,和平建设真正有了可能。(2)国际形势发展变化的需要。(3)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

B:变化:(1)由对战争不可避免的估计到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两大主题的论断。反对霸权主义和维护世界和平。(2)奉行不结盟政策。(3)重视与第三世界国家发展关系。(4)积极发展与周边国家的睦邻友好关系。(5)坚持对外开放的政策。

2、重大外交成就

3、影响一个国家外交政策的因素有哪些?处理国家外交关系的根本原则是什么?

①因素:国家利益(决定性因素);国家性质;国家力量;国内外形势等。

②根本原则:国家利益至上

4、认识:

国家利益是国际关系的决定性因素。国家利益是主权国家制定和实施对外政策的基本依据,是其对外活动的主要目的。国家间的共同利益是国家合作的基础,利益的对立是国家间分歧,摩擦乃至冲突的根源。任何国家都不应以维护本国国家利益为理由,侵犯别国的主权和安全,干涉别国内政。

(四)近现代中美关系的发展历程

1、近代中美关系(1840~1949)

⑴基本特征:美国侵华

⑵主要表现:

①积极参加对华战争。例:八国联军侵华

②强迫签订不平等条约,攫取特权,进行经济文化侵略。例:签订《望厦条约》;《天津条约》;“门户开放政策”;《辛丑条约》;《中美友好通商航海条约》;巴黎和会的《凡尔赛条约》;华盛顿会议的《九国公约》

③扶植在华代理人,干涉中国内政,例:破坏中国革命扶植蒋介石南京国民政府作为代理人,实行反动统治;扶蒋反共。

2、现代中美关系(1949至今)

⑴基本特征:由对抗到正常化再到曲折发展

⑵主要表现:

第一阶段:(“二战”结束到20世纪60年代末)

①阶段特征:中美关系处于对抗状态

②主要原因:美国推行反共、反社会主义、和反人民民主国家的全球霸权政策。

③主要表现:美对新中国采取政治上孤立;经济上封锁禁运;军事上包围的方针,企图扼杀新中国;侵朝,入侵台湾海峡,侵越,把侵略矛头指向新中国。

第二阶段:(20世纪七八十年代)

①阶段特征:中美关系正常化

②主要原因:

③主要表现:1972年尼克松访华,中美双方在上海发表联合公报;1978年发表了《中美建交联合公报》;1979年中美建交。

第三阶段:(20世纪九十年代以来)

①阶段特征:时而紧张、时而缓和

②主要原因:

③主要表现:

3、对中美关系的认识:

学习中美关系时应坚持用历史、发展的观点看问题。既要认识到两国关系的曲折性,又要看到两国关系不断发展以及两国关系在当今世界的地位和影响。中美之间目前仍存在着巨大的利害冲突,这主要是由不同性质的社会制度和国家利益所决定的。但同时中美之间又存在着巨大的共同利益:对世界和平与发展都负有重大责任。因此,两国在政治上保持合作、对话和磋商,不仅有利于世界各地,也符合两国利益。中美关系的核心问题是台湾问题。台湾问题是中国的内政,理应由中国人民自己解决。美国只有恪守中美三个联合公报的原则,切实履行双方已达成的有关协议,按照有关公认的处理国家关系的国际准则来处理中美关系,中美关系才能健康发展,才能符合两国人民的根本利益

【中美三个联合公报】:①1972年2月《中美联合公报》(“上海公报”);②1978年12月16日,中美两国发表了《中美建交联合公报》;③1982年8月17日,两国政府发表《中美联合公报》(“八·一七公报”)。

【中美关系发展历程怎样】:

(1)、1840-19世纪末:尾随英法,充当帮凶(2)、19世纪末----二战前:独立侵华,美日竞争(3)、二战期间:中美合作共同抗日(4)、1945-1949:扶蒋反共,独占中国

(5)、1949-1972:敌视、遏制、孤立、对抗(6)、1972-至今:和解建交、合作交流矛盾不断【中美关系的现状如何呢】:

即对立、摩擦(国家利益;社会制度;意识形态;价值观念);又联系、合作:(高层会晤频繁;经贸往来密切;经济互补性强;合作领域广泛)

【在中美关系正常化过程中,双方关注的焦点问题是什么?中国在此问题上的基本立场是怎样的? 】:(1)双方关注的焦点问题是:台湾问题。(2)中国的基本立场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是中国唯一合法政府,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

【谈谈你对中美关系的认识?】:

①坚持从战略高度和长远角度看待和处理中美关系。发展中美关系的意义远远超过中美关系本身。②求同存异、妥善处理分歧、不断扩大共同利益,是中美关系稳定发展的关键。

③坚持中美三个联合公报,妥善处理台湾问题。历史证明,只要三个联合公报的原则得到遵守,两国关系就能顺利发展。反之,就会遇到挫折甚至倒退。

(五)近现代中日关系的发展历程

1、近代中日关系(1840~1949)

⑴基本特征:日本侵华

⑵主要表现:

①发动和积极参加对华战争。先后有甲午中日战争;八国联军侵华;借一战之机,对德国宣战,出兵中国山东;全面侵华战争(1931~1945年)

②强迫签订不平等条约,攫取特权,进行经济文化侵略。签订的《马关条约》,加剧了列强对华资本输出;在东北的殖民统治更是疯狂掠夺,实施奴化教育。

③扶植在华代理人,干涉中国内政,破坏中国革命。近代前期,扶植北洋军阀政府作为代理人,实行反动统治;抗战时期扶植汪伪政权作为“以华治华”的工具,维护其在华利益。

2、新中国成立以来的中日关系(1949至今)

⑴基本特征:由敌视、对抗到中日邦交正常化再到曲折发展

⑵主要表现:

①二战后,日本的既定国策是利用当时东西方的对立与矛盾,依靠美国的保护和支持,实现其复兴。为此日本秉承美国的意志,对新中国采取敌视对抗的态度。

②随着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中美关系的缓和直接促使了日本改变对华政策,为适应美国全球战略的变化和联华制苏的需要,日本首相田中角荣访华,签订中日建交联合声明,实现了中日邦交正常化。

③日本始终不能正确认识历史,是导致中日关系曲折发展的主要原因。

(六)台湾问题和祖国统一

(1)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A)历史依据

①公元230年,三国时吴王孙权派遣将军卫温率水军到达台湾。

②隋朝时,隋炀帝曾三次派人前往台湾。

③元朝时曾设澎湖巡检司,管理台湾和澎湖岛,从此,台湾正式归属于中央政权的管辖。

④1661年,郑成功打败荷兰殖民者,1662年,台湾回到祖国的怀抱。

⑤1683年,清政府进军台湾,1684年设台湾府,隶属于福建省。

⑥1885年,清政府正式将台湾设为行省,刘铭传为第一任巡抚。

(B)法律依据:在法律意义上,中国对台湾拥有不容争辩的主权,台湾属于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Ⅰ.从国内法来讲

①《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序言”中明确指出:“台湾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神圣领土的一部分”。

②2005年3月14日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高票通过《反分裂国家法》。《反分裂国家法》规定: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是包括台湾同胞在内的全体中国人民的共同义务。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国家决不允许“台独”分裂势力以任何名义、任何形式把台湾从中国分裂出去。完成统一祖国的大业是包括台湾同胞在内的全体中国人民的神圣职责。

Ⅱ.从国际法来说

①二战时期,1943年12月1日,中、美、英三国政府共同签署《开罗宣言》指出:“三国之宗旨……在使日本所窃取于中国领土,例如满洲、台湾、澎湖列岛等,归还中国。”

②在二战即将结束前,1945年7月26日,中、美、英三国政府共同签署了波茨坦公告,它进一步重申:“开罗宣言之条件必须实施。”

③《日本投降条款》规定:“兹接受中美英三国共同签署的、后来又有苏联参加的1945年7月26日的波茨坦公告的条款”。

④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50多年来,已有160多个国家先后同中国建立外交关系,在这些国家同中国建交的同时,都承认世界上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是中国唯一合法政府。如1972年中美《上海公报》、1978年《中美建交公报》,都承认台湾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⑤1971年联合国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合法席位,证明世界上最权威的国际组织承认了“一个中国”的原则。

(2)新时期我们处理台湾问题的态度

在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统一的道路上,只有和平与战争两种选择,中国政府坚持“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基本方针,但我们决不承诺放弃使用武力。

(3)思考:台湾问题与南北朝鲜、东西德问题的区别

①两者形成的原因、性质不同:后者是二战和“冷战”的产物,它们是根据二战期间或二战以

后的一系列国际协议形成的;台湾问题是中国内战遗留下的问题,是中国的内政问题,二战胜利后,中国政府已经恢复了对台湾的主权。

②领土和主权问题的性质不同:后者是国家与国家之间的关系,领土和主权分属于两个独立国家,都是联合国会员国;台湾和大陆的领土主权未分割,其本质是中国的内政问题。

③两者在国际法中的地位不同:德国、朝鲜的分裂为二战间和二战后一系列国际条约所规定;台湾问题,则有《开罗宣言》、《波茨坦公告》等国际条约有关于日本将所窃取的中国领土台湾归还中国的规定。

④两者存在的实际状况不同:在美苏两国对抗的背景下,南北朝鲜、东西德国问题都分别驻有外国军队,被迫相互承认和在国际社会中并存;中国政府始终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同时“一个中国”的原则也被国际社会所普遍接受。

⑤问题解决的原则和立场不同:德国问题是通过两国政府和人民的努力,经过谈判达成统一的协议;朝鲜南北方的统一由于外国势力的干涉,进程缓慢;台湾问题是中国的内政,必须在坚持一个中国的前提下,由中国人民按“一国两制”的构想来解决,决不允许外国势力加以干涉。(七)1956—1976年对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与失误

A 探索的背景

1.国内:①“一五”计划经济指标的超额完成,我国开始改变工业落后的面貌,为社会主义工业化奠定了初步基础;②三大改选的基本完成,使生产资料由私有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基本上建立起来;我国国内的社会主要矛盾转变为先进的社会制度同落后的社会生产力之间的矛盾;③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制定,为社会主义建设提供了法律保证;④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建立、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发展、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规定,极大地调动了各阶层和各民族人民社会主义建设的积极性。

2.国际:①美国长期推行“遏制与孤立”中国的政策;②苏共二十大后,苏联推行霸权主义政策,中苏关系恶化

B 探索的主题:

①社会主义制度建立后,国内的主要矛盾问题。(先进的社会制度同落后的生产力之间的矛盾问题)

②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规模和速度问题。

C 探索的成就

1.1956年,毛泽东发表《论十大关系》,提出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把我国建设成为一个强大的社会主义国家的基本方针。

2.中共提出与民主党派实行“长期共存、互相监督”的方针,组成了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

3.1956年,中共召开八大,科学地判定在社会主义制度已经建立的情况下,国内的主要矛盾是

先进的社会制度同落后的社会生产力之间的矛盾,提出党和全国人民当前的主要任务,就是集中力量把我国尽快地从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八大是对我国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一次成功探索。

4.1957年,毛泽东发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指出要把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做为国家政治生活的主题。

5.为纠正农村工作中的“左”的错误,1960年,中共对国民经济实行“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八字方针。

6.1971年“九一三”事件后,周恩来主持中央日常工作,着手恢复调整国民经济。

7.1975年,邓小平主持中央日常工作,明确提出全面整顿的思想以纠正“左”倾错误。

8.打开外交新局面:

①1971年联合国第26届大会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一切合法席位,表明美国孤立中国政策的破产;

②1972年尼克松访华签订《中美联合公报》(《上海公报》),中美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1978年,两国发表《中美建交公报》,1979年中美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③1972年田中角荣访华,实现中日邦交正常化。

D 思考:这些成就取得的原因是什么?

①破除了对苏联经验的迷信;

②中共八大正确方针的指导;

③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思想的提出与指导;

④及时总结经验教训,适时调整国民经济;

⑤党和人民在“文革”中抵制“左”倾错误,是“文革”期间经济建设取得一定成绩的主要原因。

E 探索中的失误:

(1)表现:①1958年中共八大二次会议上提出“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的总路线,忽视了客观的经济规律。

②掀起“大跃进”运动,追求经济建设的不切实际的高速度。

③发动“人民公社化”运动,在低生产力水平基础上盲目扩大公有化程度。

“总路线”、“大跃进”、“人民公社”在当时被称为“三面红旗”,这是党在探索中国社会主义道路过程中的一次严重失误。导致了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劳动者生产积极性严重受挫和1959—1961年的国家严重的经济困难。

④开展“文化大革命”。文化大革命涉及思想文化、政治和经济领域,导致思想禁锢、经济瘫痪、民主法制遭到空前的践踏。文化大革命使“左”的错误发展到顶峰,给党、国家和社会发展带来建国后最严重的损失。

(2)思考:造成这些严重失误的原因是什么?

①客观方面:对社会主义建设缺乏经验;两极格局下美苏推行霸权主义政策;林彪、江青、康生等野心家的别有用心。

②主观方面:急于求成,忽视经济建设客观规律;对阶级斗争形势和世界战争形势估计错误。党内民主制度不够健全,个人专断作风滋长……

③根源:党内左倾错误不断发展

F 经验教训:

①社会主义建设必须从国情出发,正确分析处理社会主要矛盾。

②必须实事求是,尊重客观经济规律。

③生产关系的变革必须与生产力水平相适应。

④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应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国民经济必须有计划按比例发展;

⑤必须健全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

(八)建国后农村生产关系的四次调整

1.土地改革

(1)原因:新解放区没有土改,封建土地制度严重阻碍生产力的发展。

(2)核心:废除封建土地私有制,实行农民土地私有制。

(3)意义:解放了农村生产力,为农业生产的发展开辟了道路。

2.农业合作化

(1)原因:分散的小农经济难以满足国民经济发展的需要。

(2)核心:把土地等主要的生产资料由私有制转变为公有制,实行集体经营。

(3)意义:进一步解放了生产力。

3.人民公社化

(1)原因:党的一些领导人主观地认为农业合作化的规模越大,公有制的程度越高,就越能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因此片面追求公有化的程度。

(2)核心:“一大二公”,提高公有化程度,扩大公有化规模。

(3)影响:挫伤了人民群众的生产积极性。

4.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1)原因:党中央正确总结了农业合作化和人民公社化的教训,作出了实行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以适应落后的生产力。

(2)核心:坚持土地公有制的前提下,改革经营管理方式,实行分户经营,自负盈亏。

(3)意义: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推动了农业生产的发展。

[重点提示]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业发展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全局的稳定,所以党中央历来

重视农村、农业和农民问题。农村生产关系的四次调整充分证明了调整生产关系一定要与生产力发展水平相适应这一重要规律。

(九)建国以来中国经济体制的三次变动

(1)第一次变动:建国初到1956年后,从建立以社会主义公有制为主体的多种经济成份并存的经济,向高度集中统一管理的计划经济体制的转变。

①原因:a.照搬苏联模式。b.中共缺乏经济建设经验,照搬政治斗争方式。c.主观上追求“一大二公”,急于完成工业化。

②核心内容:实行和强化计划经济,废除生产资料私有制,建立社会主义公有制,片面追求工业发展的高速度。

③结果:这种体制在建国初期,对于恢复国民经济,发展工业化建设曾起过积极的作用,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它超越了历史发展阶段,其严重的弊端是使企业失去了活力。

(2)第二次变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从单一的公有制经济变为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的多种上经济成份并存的经济,从计划经济转变为以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的经济。

①原因:党中央总结了建国以来工业建设正反两方面的经验,特别是吸取了“文化大革命”的教训,并借鉴了外国经验,决定实行经济体制改革、对外开放的政策。

②核心内容:发展多种所有制经济体制,调整产业结构,改变企业管理方式,实行政企分开等。

③结果:增强了企业活力,解放了生产力,工业得到发展,成就举世瞻目。

(3)第三次变动:从90年代以来,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

①原因:党中央在认识国情和总结社会主义建设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决定加快经济体制改革。

②核心内容:把企业推向市场。

③结果:这次调整将进一步利于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启示:经济体制的变动,必须从中国国情出发,实事求是,遵循经济规律。改革和变革生产关系应遵循有利于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原则,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业化、现代化的道路。(十)新中国的工业化历程

什么是工业化?

工业化一般是指传统的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转变的过程。工业化是现代化的基础和前提。工业化的最初设想:七届二中全会(1949)由农业国转变为工业国。

1、新中国工业化的主要历程

(1)第一个五年计划(1953—1957):新中国工业化的起步阶段

①主要成就:建成飞机、汽车等项目;交通运输业成就巨大

②主要原因:A国内:政权巩固;经济恢复;总路线提出;生产关系变革。

B国际:苏联援助;和平环境。

③工业化的特点:A结构—优先发展重工业;B体制—逐步形成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

④意义:开始改变工业落后面貌,为我国的工业化奠定了初步基础

(2)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十年探索1956—1966)

①成就:工业生产有巨大增长,特别是石油、钢铁和电力发展迅速。

②特点:重工业为主,曲折中前进

③原因:

A成就原因:制度建立;《论十大关系》;八大经济方针;七千人大会总结调整;一五基础。

B曲折原因:建设总路线;大跃进;反右倾斗争;恶劣国际环境。

④意义:初步建立了独立、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

(3)文革时期和两年徘徊(1966—1978)

①工业化特点:损失巨大,缓慢发展;仍以重工业为主;

②原因:

A损失原因:“左”倾错误泛滥

B有所发展原因:周、邓工作努力;广大干群对“左”的抵制。

(4)改革开放以来:工业化的调整时期(1978年-90年代)

①工业化主要成就:

A.基本建设和技术改革重大发展,建成一批赶超世界先进技术水平的工程项目;

B.乡镇企业异军突起。

C.建立了完整的工业体系

②主要原因:A.十一届三中全会决策 B.农村和城市的经济体制改革工业化建设开始进行全面调整:产业结构、所有制形式、管理体制 C.对外开放 D.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不断完善 E.十二大(1985年):走自己的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F.十三大(1987年):提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制定了党的基本路线J.十四大(1992年):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目标

③主要特点:由单纯的计划手段转向计划手段与市场调节相结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形成;由封闭经济走向开放经济。

2、新的起点──新型工业化道路

(1)含义:新型工业化道路,就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体现时代特点,符合我国国情的工业化道路,即从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从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路子。

从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内涵来看,它是综合科学技术应用的资源合理利用及环境得以保护,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工业化道路,它适应世界科技进步以及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2)特点(与传统工业化道路相比,我国新型工业化道路主要“新”在下面几点)

①是充分这用最新科学技术和依靠科技进步的工业化(动力),“新”在充分发挥科学技术作为第一生产力的重要作用。注重依靠信息技术和科学进步提高经济效益。

②是实施可持续发展道路的工业化(基本要求),“新”在正确处理经济发展与人口控制和资源,环境保护的关子。做到“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并实现这几方面的和统一,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

③是能够充分发挥我国人力资源优势的工业化(特色)“新”在工业化过程中,尽力发挥我国人力资源丰富的优势,而不是造成大量劳动者失业。既不改变工业化以重工业为主导的资金密集型,又强调发展劳动密集型转移农村劳动力。

④是提高经济效益和生产力的工业化(目的)

(3)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途径

①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把工业化与信息化结合起来。

②走新型工业化道路,要大力发展信息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形成以高新技术产业为先导、基础产业和制造业为支撑、服务业全面发展的产业格局,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③走新型工业化道路,要大力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必须发挥科学技术作为第一生产力的重要作用,大力推进科技的进步和创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改善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

④走新型工业化道路,还必须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坚持计划生育、保护环境和保护资源的基本国策。合理处理好工业化与环境保护的关系。

3、从新中国的工业化过程中,你可以总结出哪些启示?

①坚持党的正确领导;②遵循客观规律;③适时地调整政;④工业化道路任重而道远

2018版高考物理一轮(人民版,通史)复习中国现代史专题十七 第44讲

过渡时期 全面建设社会 主义时期“文化大革 命”时期 社会主义现代化 建设新时期 内容1953年我 国开始实行 “一五”计 划,进行三 大改造 (1956年底 基本完成) 有成功的经验, 如1956年中共 八大和1960年 的八字方针;也 有曲折失误,如 “大跃进”和人 民公社化运动 1966~1976 年的十年 “文化大革 命”,使社会 经济遭到严 重破坏 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 全会作出了将党和国家 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 建设上来和改革开放的 伟大决策,对内改革、 对外开放 主旨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经济建设经历曲折的历程;改革开放以来,我国

[考纲要求] 1.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实践。2.十一届三中全会关于改革开放的决策。3.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和国有企业改革。4.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 5.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

第44讲20世纪50至70年代探索 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实践 一、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1.国营经济的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人民政府领导开展了大规模的土地改革运动和国民经济恢复工作,建立起国营经济,从而为国家开展有计划的经济建设和社会主义改造奠定了基础。 2.过渡时期总路线 (1)提出:1953年。 (2)目的: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 (3)内容:在相当长的时期内逐步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和社会主义改造,社会主义建设由此起步。 (4)特点: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与社会主义改造同时并举。 3.“一五”计划 (1)任务:集中力量发展重工业,有步骤地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 (2)结果:到1957年,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各项指标大都超额完成。 (3)意义:开始改变中国工业落后的面貌,为国民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4.三大改造

高考历史通史复习知识梳理.pdf

高考历史通史复习知识梳理 古代中国 专题一:先秦时期 阶段特征 先秦是我国由原始社会进入文明社会的重要历史阶段,是国家产生和完善的重要时期,是中华民族形成和 发展的重要时期,是中华文明的奠基时期。 政治:(1)启以王位世袭制取代禅让制,西周确立嫡长子继承制,传承制度臻于完善。(2)夏、商时期初步建立地方管理制度。西周时期实行分封制,这种以宗法制为基础的政治制度,把国家管理与血缘关系紧密联系在一起,扩大了统治区域,使西周成为一个延续数百年的强国。(3)中央和地方权力秩序的确立和不断完善,保证了贵族在政治上的垄断和特权地位,有利于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和团结,也有利于整个社会的稳定。春秋战国时期,争霸战争和各国变法,打破了旧的权力秩序,分封制逐渐崩溃。 经济:(1)农业经历了刀耕火种、石器锄耕、青铜时代和铁犁牛耕等阶段,农业耕作方式不断改进并趋于成熟;土地制度经氏族公社公有到夏、商、西周时期的国有(井田制),再到春秋战国时期封建土地私有,生产关系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2)手工业与农业分离后成为独立的生产部门,夏、商、西周时期为官府垄断,春秋战国时期逐渐形成了官营、民营、家庭三种经营形态,手工业部门不断增加,技术不断进步。 (3)商业出现,并逐渐由官府垄断走向民间。 思想文化:“百家争鸣”是春秋战国时期社会变革在思想文化领域的反映,奠定了中国文化的基础,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在文学领域,诗歌是当时最具有代表性的文学形式(《诗经》、楚辞); 文字产生,商朝的甲骨文已是较为成熟的文字。 专题二:秦汉时期 阶段特征 秦汉是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和初步发展时期。 政治:随着秦汉大一统专制主义帝国的建立,以皇权独尊为核心的官僚体制成为当时社会的主宰。大一统的政体,需要大一统的思想。秦崇尚法家思想;西汉初年一度崇尚黄老思想,到汉武帝采董仲舒的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从此儒家思想成为中国封建社会的统治思想。 经济:封建经济初步发展。秦代,度量衡、货币的统一,为国家统一和经济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但秦的暴政又极大地破坏了社会生产力。西汉初期的休养生息政策为社会经济恢复和发展提供了政策保障,精耕 细作技术日益成熟。 思想文化:文学方面,汉赋是这个时期具有鲜明时代特色的文学形式,科技方面,出现了许多领先世界的科技成就,医学、造纸术、地动仪是主要标志;思想方面,从秦始皇“焚书坑儒”到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儒家思想在受到打击后实现了复兴,并开始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 专题三:魏晋南北朝、隋唐、宋元时期 阶段特征 魏晋南北朝:这是我国封建国家的大分裂和民族融合时期。(1)政治:南方氏族地主占有特殊地位,是南方割据政权的社会基础;北方少数民族大量迁入中原地区并建立政权,民族融合加强;北魏孝文帝改革,加速了北方少数民族封建化的进程,促进了民族大融合。(2)经济:北方战乱,生产遭到破坏,但也有短暂恢复期;北方大批农民南迁,带来了先进生产工具和技术,使南方生产水平不断提高;长期分裂、战乱导致商品经济水平低。(3)文化:带有分裂割据的烙印和体现民族大融合的特色。在农学、数学、思想、 书法、绘画方面都有突出成就。 随唐:这是我国封建社会的鼎盛时期。(1)政治:国家统一,疆域辽阔,社会安定,政治清明,典章制度先进完善,三省六部制和科举制进一步完善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2)经济:随和唐前期实行均田制和

2019届高考一轮复习历史(通史)练习:中国现代史检测试题含解析

中国现代史检测试题 (时间:40分钟满分:85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 1.有学者认为:“八二宪法”是对“五四宪法”甚至《共同纲领》的一种结构性的回归。正是在具有回归内涵的改革进程中……改革才始终在相对保守的改良主义轨道上前进,而没有演变成再一次的激进主义革命。这说明“八二宪法”() A.与《共同纲领》性质完全一致 B.将“依法治国”首次写入宪法 C.为改革与稳定提供了法律保障 D.把市场经济体制作为改革目标 解析:C 《共同纲领》是新民主主义性质的,“八二宪法”是社会主义类型的,两者性质并不完全一致,故A项错误;题干中并未提到“依法治国”,故B项错误;题干中“改革才始终在相对保守的改良主义轨道上前进,而没有演变成再一次的激进主义革命”说明“八二宪法”有利于保证改革的稳定进行,故C项正确;题干中并未提到市场经济体制,故D项错误。 2.在世界上142个有成文宪法的国家中,97个规定相关国家公职人员必须宣誓拥护或效忠宪法。2016年2月26日,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在人民大会堂首次举行宪法宣誓仪式。宣誓台前,领誓人左手抚按宪法、右手举拳,在国徽下庄严宣读誓词。全国人大规定这一制度体现了( ) A.人民主权 B.依法治国 C.以史为鉴 D.从严治党 解析:B 全国人大常委会向宪法宣誓,表明了宪法的根本大法的地位,体现了依法治国的原则,故答案为B项。 3.20世纪60年代中期,蒋介石曾责问日本右翼元老石井道:“日本豢养‘台独’,还允许他们成立临时政府,不是欺人太甚嘛!”之后,他指示台湾当局相关负责人和媒体发表谈话或刊发文章,揭露和谴责日本政府及其右翼政客支持“台独”、制造“两个中国”之行径。这表明蒋介石( ) A.倾向与中国共产党和解 B.希望台湾与大陆统一 C.承认新中国地位 D.坚持一个中国论 解析:D 材料中无法看出蒋介石倾向与中国共产党和解,故A项错误;其反对“台独”并不意味着其希望台湾与大陆统一,故B项错误;材料中无法看出其承认新中国的地位,故C项错误;蒋介石反对“台独”和“两个中国”都是其坚持一个中国原则的反映,故D项正确。 4.(2017·云南昆明质检)江涌在《从对立到统一,中国世界观剧变》中指出,中国“世界观”的发展与变化在20世纪70年代突出表现为“走向开放,迈进国际大家庭”。这说明当时的中国( ) A.推行务实外交理念 B.积极建构区域组织

高三历史通史体例复习讲义:明朝

高三历史复习通史体例讲义【明朝】 【目录】 第二章,公元500-1500年的中国 五、明朝 ⒈政治。①废丞相升六部。②三司。③内阁。 ⒉经济。①农业【鱼鳞图册】。②手工业。③资本主义萌芽。④商业【抑商】【四大名镇】。⑤海禁。⑥朝贡贸易体制。 ⒊文化。①思想。1】王阳明。2】李贽。3】黄宗羲。4】顾炎武。5】王夫之。6】明清之际思想评价。②科技。③文学。④艺术。⑤文化交流:西学东渐。 说明: 1】编写源自《高三历史复习通史体例详细纲目》一文精神,略有修改。 2】材料主要来自人民版、人教版、岳麓版三套教材,少量来自络。 3】融合必修和选修,选修内容前面使用“*”标注,BC层次学生根据自己能力选用。 4】要点式讲述,不作详尽阐述,只有补充内容才稍微详细一点儿。 【内容】 五、明朝 朱元璋参加元末农民起义,1368年灭元建立明朝,都南京,靖难之役后朱棣迁都北京。商品经济发展程度较高,出现资本主义萌芽。但明朝君主专制空前加强,皇帝代表的统治阶级腐朽特征日益加强,土地兼并,导致农民起义,1644年被推翻。

⒈政治。高度专制独裁。 ①废丞相升六部。明太祖废除丞相制度,六部直接对皇帝负责。加强皇权,专制主义空前加强。 ②三司。地方废行省、设三司。不同于唐、宋以盐铁、度支、户部为三司,主理财赋。明代各省设都司(都指挥司)、布政司(承宣布政使司)、按察司(提刑按察使司),分主军事、民政、司法,合称三司。加强皇权,分权达到集权,专制主义空前加强;加强中央集权,维护多民族国家统一。 ③内阁。 1】形成。明太祖设殿阁大学士帮助自己处理奏章,属于顾问官性质。明成祖正式设立,后权力上升,明成化、弘治之际,成为足以对抗皇权的文官政府代表。明万历朝早期是内阁权力极盛的时期,张居正改革让内阁成为政府运转的中枢,而内阁首辅变成实际上的宰相。过去,宰相拥有决策权、议政权和行政权,明成祖成立内阁以后,把原来宰相拥有的决策权牢牢把持在自己手中,议政权分给内阁,行政权分给六部。地方上分三司,分管司法、军事、

2021版新高考选考历史(人民版通史)一轮复习通史综合训练(四) Word版含解析

通史综合训练(四) (建议用时:80分钟) 一、选择题 1.雅典公民大会发表演说者可能是工匠、铁匠、鞋匠、商人、店主、富人、穷人、贵族或普通人。而台下听众可以通过叫嚷、欢呼表示赞同,也可以通过起哄、嘲笑表示不满,甚至将演说者直接赶下台。这说明,古代雅典() A.全体居民直接参与城邦事务的管理 B.公民享有平等参与民主政治的权利 C.全体人民享有自由表达思想的权利 D.公民大会发言人缺乏相应资格限制 解析:选B。材料中演说者无论何种身份都可以去演讲,发表自己的见解,体现了公民享有平等参与民主政治的权利,故B项正确。 2.公元前6世纪初,雅典形成了捐助制度。该制度规定,每年雅典城邦都要指定一部分富有公民承担城邦的公共支出,特别是资助戏剧演出、修建战舰。此外,富有公民在战争时期要承担更多税额。这表明古代雅典() A.重视缓和公民财富不平等的矛盾 B.贵族集团政治地位上升 C.形成了高度完善的社会管理体制 D.社会阶级对立得到消除 解析:选A。依据材料“每年雅典城邦都要指定一部分富有公民承担城邦的公共支出”“富有公民在战争时期要承担更多税额”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其目的是缓解贫富差距,缓和社会矛盾,故A项正确。 3.(2020·江西抚州七校联考)公元前5世纪晚期,雅典的法令由公民大会通过,法律由立法委员会通过;法律是永久性的固定规则,而法令则是针对具体情况且有一定时限的措施。陪审法庭通过违法法律诉讼可否决立法委员会颁布的法律,通过违法法令诉讼可取消公民大会的法令。这反映出当时的雅典() A.存在权力交叉现象 B.司法权凌驾于立法权之上 C.注重对民主的监督 D.陪审法庭获得部分立法权 解析:选C。陪审法庭可以否决公民大会和立法委员会的法律和法令,体现的是对民主的监督,故选C项;公民大会、立法委员会和陪审法庭职权很清楚,排除A项;材料体现的是司法对立法的监督,排除B项;材料体现的是陪审法庭对立法的监督,而它并没有立法权,排除D项。

中国近代史第一章1重点

第一章反对外国侵略的斗争 一、单项选择题: 1、在近代中国,侵占中国领土最多的国家是(A )。 A、英国 B、日本 C、沙俄 D、法国 2、1895年,日本强迫清政府签订( D ),割去台湾全岛及所有附属岛屿和澎湖列岛。 A、《南京条约》 B、《北京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3、规定外国军队有权在中国领土上驻兵的条约是( D )。 A、《南京条约》 B、《北京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4、在近代,通过战争向中国勒索赔款最多的国家是( D )。 A、英国 B、俄国 C、法国 D、日本 5、在近代中国,规定中国向列强支付赔款最多的条约是( D )。 A、《南京条约》 B、《北京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6、火烧圆明园发生在( B )期间。 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甲午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7、规定外国人在中国享有领事裁判权的条约是( B )。 A、《南京条约》 B、《五口通商章程》 C、《黄埔条约》 D、《天津条约》 8、规定允许外国在中国办工厂的条约是( C )。 A、《南京条约》 B、《北京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9、中国近代中国人民第一次大规模的反侵略武装斗争是( A )。 A、三元里人民抗英斗争 B、太平天国农民战争 C、义和团运动 D、洋务运动 10、被称为“中国不败而败的战争是( C )。 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中法战争 D、中日甲午战争 11、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争夺和瓜分的图谋,在( C )后达到高潮。

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甲午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12、列强未能瓜分中国的最根本原因是( C )。 A、列强之间的矛盾 B、国际舆论的谴责 C、中华民族不屈不饶的反侵略斗争 D、清政府的妥协 13、在粉碎帝国主义列强瓜分中国的斗争中发挥了重大的历史作用的事件是( A )。 A、义和团运动 B、戊戌维新 C、太平天国运动 D、辛亥革命 14、被誉而“中国近代睁眼看世界第一人”的是( A )。 A、林则徐 B、魏源 C、李鸿章 D、康有为 15、“师夷长技以制夷”这一思想出自( B ) A、《四洲志》 B、《海国图志》 C、《资政新篇》 D、《盛世危言》 16、近代以来中国反侵略战争失败的最根本原因是( B )。 A、帝国主义的强大 B、社会制度的腐败 C、经济技术的落后 D、中国军队军事素质低下 17、中国人民的民族意识开始普遍觉醒是在( C )。 A、鸦片战争以后 B、第二次鸦片战争以后 C、中日甲午战争以后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以后 18、1895年,响亮喊出“救亡”口号是(C)。 A、康有为 B、梁启超 C、严复 D孙中山 19、( C )翻译的《天演论》中的社会进化论思想,为中国人民的危机意识和民族意识提供了理论根据。 A、康有为 B、梁启超 C、严复 D孙中山 20、“振兴中华”的口号的提出者是( A )。 A、孙中山 B、周恩来 C、鲁迅 D、梁启超 21、基督教在中国设立的最大出版机构广学会发行的报刊是( D )。 A.《中国丛报》 B.《北华捷报》 C.《字林西报》 D.《万国公报》 22、造成近代中国贫穷落后的根本原因是( C )。

(通史版)2020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课时检测(二十)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含解析)

课时检测(二十)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8分) 1.(2019·滨州模拟)1919年6月,陈独秀在题为《我们究竟应不应该爱国》的文章里写道:自从山东问题发生,爱国的声浪更陡然高起十万八千丈,似乎“爱国”这两字,竟是天经地义的了。有时竟全然不合乎理性,爱国就是害人的别名。由此可知( ) A.陈独秀反对学生的爱国行为 B.爱国主义成为那一时期的主旋律 C.山东问题激发爱国主义产生 D.五四运动的浪潮阻碍了社会发展 解析:选B 材料中陈独秀强调爱国“有时竟全然不合乎理性”,也就是说他也肯定学生大多数的爱国行为,只是反对不合乎理性的爱国,故A项错误;材料中陈独秀说“自从山东……十万八千丈”,爱国“天经地义”,这直接体现了在当时爱国是社会的主流意识,是主旋律,故B项正确;材料中只是强调山东问题后爱国声浪越来越高,并不是山东问题激发爱国主义产生,由于近代民族危机,中国人的爱国主义早就产生,故C项错误;材料中是反对不合乎理性的爱国行为,并非否定五四运动的历史作用,因此不能体现五四运动阻碍了社会发展,故D项错误。 2.有学者认为五四运动期间“新知识分子从象牙塔中走出来,到十字街头,大庭广众之间……与商人、店员、都市工人、工业家以及职业政客相往来”。这说明五四运动( ) A.促进新文化运动兴起 B.知识分子是运动的主力军 C.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 D.目标是推翻资产阶级政权 解析:选C 1915年新文化运动兴起,与材料中“五四运动期间”的1919年不符,故A项错误;五四运动的主力军是工人阶级,与史实不符,故B项错误;材料中“与商人、店员、都市工人、工业家以及职业政客相往来”表明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故C项正确;五四运动目标是反帝反封建,与史实不符,故D项错误。 3.(2019·资阳一模)1919年5月7日《晨报》刊登了一篇题为《国民外交协会宣言》的文章,文中指出青岛、山东是“齐鲁名邦”“孔孟之圣迹”“文明吐露之源泉”。由此可见当时的部分文化精英希望( ) A.借传统文化深化爱国意识 B.促使民主思想进一步扩散 C.重塑儒家思想的主流地位 D.借文化圣地博得列强的理解 解析:选A 根据材料“齐鲁名邦”“孔孟之圣迹”“文明吐露之源泉”,强调青岛、

高考历史通史阶段特征复习

高中历史之简明通史 福清一中历史组 中国古代史(公元前2070—1840) 【总体线索】:中国古代文明史从夏朝到1840年鸦片战争前,包括奴隶社会、封建社会两种社会形态。中国古代史分为夏商周、春秋战国、秦汉、魏晋南北朝、隋唐、宋元、明清(鸦片战争前)七个时期。 第一阶段:夏商西周时期(公元前2070-公元前771年) 【阶段特征】:奴隶社会的形成和发展。 1.政治:公元前2070年夏朝建立,国家开始出现。 西周——奴隶社会的鼎盛时期 ①分封制:奴隶社会时期以血缘为标准的地方管理制度 ②宗法制:协调统治阶级内部因权利世袭而产生的纷争 ③世官制:以血缘为纽带而产生的选官制度 2.经济: 农业:①土地制度:井田制(实质:土地归周天子个人私有) ②耕作技术:刀耕火种 ③生产工具:以石器为主,兼有少量青铜器 ④耕作方式:集体劳作 手工业:①行业:以青铜器为代表 ②经营形态:官营手工业“工商食官” 商业:商人的出现 3.文化:甲骨文——已知最早的成熟汉字。 第二阶段:春秋战国时期(公元前770-公元前475-公元前221年)【阶段特征】:奴隶社会的瓦解与封建制度的确立。 1.政治: ①分封制逐渐瓦解,中央集权体制逐渐形成

②战争频繁,政权更迭 ③选官制:军功授爵 2.经济: 农业:①小农经济的出现 ②土地制度的变革:地主土地私有制的产生 ③生产工具:铁农具的应用——人类真正进入农业文明时期 ④耕作技术:铁犁牛耕 ⑤耕作方式:个体劳动,家庭为单位 ⑥耕作特点:精耕细作 手工业:①冶铁业:冶炼生铁和钢的技术 ②经营形态:田庄手工业、家庭手工业、私营手工业出现 商业:①商业中心——诸侯国的都城 ②政策:重农抑商政策 3.文化:“百家争鸣”,道家、法家、儒家、墨家等成为主要的流派; 指南仪器司南出现; 文学:《诗经》与《离骚》为代表,奠定了我国古典文学的基础。 第三阶段:秦汉时期( 公元前221-220 年) 【阶段特征】:封建经济发展,封建制度建立,政治上出现大一统的局面,是我国封建社会初步发展的时期。 1.政治:建立和巩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秦:①确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中央:皇帝制、三公九卿制 地方:郡县制 ②建立统一多民族的国家 西汉:巩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①加强君主专制:设中朝 ②加强中央集权:A、郡国并行 解决王国问题:推恩令、附益法

2020高考历史通史练习:(二)说明、表明类

(二)说明、表明类 (建议用时:40分钟) 1.(2019·宿迁三模)北宫锜向孟子请教西周的爵位等级与俸禄制度。孟子回答说详情已不可知,因为诸侯担心妨碍自身而将这方面的典籍销毁了,自己也只是听说过一些大概情况。这说明,当时() A.宗法分封制度遭到破坏B.思想文化领域因循守旧 C.儒家思想并未受到重视D.中央集权思想开始出现 2.秦代以前,卿大夫以及地方官吏的印章均可称玺;秦代则是“天子独以印称玺,又独以玉,群臣莫敢用”。这一变化说明() A.皇帝独尊的至上地位B.皇权至上不可僭越 C.秦王嬴政的巨大功绩D.皇位世袭不可转移 3.周代,作为“天子”的周王既掌握“天命”又主宰“天下”。王室衰微后,诸侯征伐只能获取实质上的“天下”,却无法得到象征“天命”的“天子”身份。秦始皇创制皇帝名号,着重标榜自己的功德,淡化“天下”为“天命”的赐予。这说明了() A.周代天命观念逐渐消亡 B.秦注重按功德分配身份地位 C.神权不再与王权相结合 D.秦意在打破旧有的权力逻辑 4.汉帝国建立之后,统治者逐渐把目光转向国内以稳固统治,激励军功的二十等爵制逐渐转变为帝国管理贵族、官吏、庶民的封君食邑赐爵制。这从侧面说明了() A.中央集权统治遭到了削弱 B.国家由战争轨道转入休养生息 C.政府的行政效率极大提高 D.一般官员获得迅速晋升的机会 5.(2019·济南二模) 朝代 南方北方 人口 (万户) 占全国户 口数比 例(%) 人口 (万户) 占全国 户口数 比例(%) 西汉21 19.8 998.6 80.2 唐朝392 43.2 514.9 56.8 北宋 1 122.5 62.9 662.4 37.1 A.文景之治促进西汉人口的快速增长

(通史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中国古代史检测试题

中国古代史检测试题 (时间:40分钟满分:85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 1.春秋时期开始有“县、郡”名称,原指直属于国君的土地。楚国灭国很多,曾把县分封给功臣贵族,后来改为重要地区都掌握在国君手里,其他地区的贵族、功臣封地也逐渐由永远世袭改为两代以后就收归国家。材料说明楚国() A.逐渐走向中央集权 B.率先废除了分封制 C.最早实行了郡县制 D.具备了称雄的实力 解析:A根据材料信息,楚国曾把县分封给功臣贵族,后把重要地区掌握在国君手里,且贵族功臣封地也逐渐收回,这说明楚国逐渐废除分封制,加强对地方的掌控,逐渐走向中央集权,故A项正确;材料无法体现楚国率先废除了分封制,故B项错误;材料中县曾作为封地分封给功臣贵族,说明并没有推行郡县制,秦朝时才真正确立郡县制,故C项错误;材料信息没有体现楚国的国力,D项与题意无关,故错误。 2.(2017·安徽蚌埠二模)唐代科举考试礼部录取后,还需经过吏部考试合格后才能做官,岁取不过三十人。宋代增加了由皇帝主持的“殿试”,通过后即可入仕,每次录取五百人以上,甚至达千人。对此理解准确的是() A.科举制度更加客观公正 B.贵族政治影响日益减弱 C.削弱六部职权强化皇权 D.皇帝开始掌握选官权 解析:B材料没有反映出宋代科举制标准的变化,不能体现出更加客观公正,故A项错误;宋代科举取士的人数增加,权贵依靠特权入仕的人数减少,贵族政治影响日益减弱,故B项正确;材料没有反映出宋代皇帝主持的“殿试”削弱六部职权,故C项错误;隋朝科举制创立,皇帝已经开始掌握选官主动权,故D项错误。 3.钱穆在评唐朝的三省制时指出:“一切政府法令,须用皇帝诏书名义颁布者,事先由政事堂开会议决。送进皇宫画一敕字,然后由政事堂盖印中书、门下之章发下。没有政事堂盖印,即算不得诏书,在法律上没有合法地位。”由此可见,唐朝的政事堂() A.使三省体制走向完备 B.是尚书省的代替机构 C.发挥重要的决策作用 D.有利于提高行政效率 解析:C材料重点强调政事堂的职能,不能体现三省体制日益完备,故A项错误;尚书省是执行机构,从“由政事堂盖印中书、门下之章发下”,可知政事堂与尚书省职能不同,故B项错误;题干“一切政府法令,须用皇帝诏书名义颁布者,事先由政事堂开会议决……没有政事堂盖印,即算不得诏书,在法律上没有合法地位”,体现出唐朝政事堂在决策过程中的重要地位,故C项正确;材料中体现的是政事堂的职能,不能表明行政效率提高,故D项错误。 【新知生成】政事堂:唐、宋时宰相的总办公处。唐初始设于门下省,后迁至中书省。宰相们平时在政事堂讨论军国大事,政事堂会议是协助皇帝统治全国的最高决策机关。唐玄宗时改名为“中书门下”,堂后设吏房、枢机房、兵房、户房、刑礼房,分理众事,掌握了一部分行政权力。北宋前期沿唐制,以政事堂为宰相、参知政事议事办公处,设于禁中。政事堂囊括门下省、中书省和尚书省的大部分或主要职权,是最高行政机构。 4.在清朝145个出任军机大臣的人当中,满人有72人,汉人有64人,另有3个汉军旗人,6个蒙古人。在军机大臣之下是32个章京——16个汉人和16个满人,他们轮流值班,一半值昼班,另一半值夜班,负责日常管理和文牍事务。材料说明() A.汉人与满人实现权力平衡 B.汉人能进入中央政府核心 C.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发展到顶峰

中国现代史通史结构

精心整理中国现代史(1949~~) 一、中国现代史通史结构 (一)内容总论:1、以现代化为主题,新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分为以下三个阶段: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准备与启动(1949——1956)。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曲折与延误(1956——1976)。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振与辉煌(1978年后)。 2、新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主要有以下内容:①政治上: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民主法制。确立了社会主义制度;制定和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确立了人民大会制;不断完善中共领导的多党合作民主协商的政治制度;实行少数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拨乱反正,纠正冤假错案等;建立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基层民主得到发展。(新中国成立后至今的对外关系。建国初期新中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取得了巨大成就。20世纪70年代中国外交取得重大突破。改革开放以来,对外交政策和国际战略作了重大调整,积极参加联合国和地区性国际组织的外交活动。)②经济上:建立了社会主义公有制,一五计划完成,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集中力量进行经济建设,实行改革开放,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经济建设取得巨大成就。③思想文化上:1956年提出“双百”方针,文革后开展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提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提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等。④科技成就上:两弹一星,杂交水稻,巨型计算机,航天工程。 (二)知识线索和阶段特征 分期阶段特征传统分 期 政治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准备与启动(194 9—1956)过渡时期即由新民主 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 新中国成立后,创立了 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 主义民主制度,为社会 主义现代化建设奠定 了坚实的基础。确立社 会主义制度,我国进 入社会主义。一五计划 的开展,奠定了社会主 义工业化的基础,社会 主义现代化建设起步。 过渡时 期 (1949 ~1956) 1、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召开和新中国的成立 具有临时宪法性质的《共同纲领》 2、民主政治制度的建设:(1)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2)中国共产党领导 政治协商和多党合作制度。(3)民族区域自治制 (“一根两基”) 3、(1)新中国成立初期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 外交三大方针:“另起炉灶”“打扫干净屋子再请 和“一边倒”。建国头一年,中国与苏联等17个 建交; (2)20世纪50年代中期的外交成就:①1953年 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标志着新中国外交政策的 熟;成为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基本准则;②195 日内瓦会议;③1955年万隆会议:提出的“求同存 方针促使会议圆满成功。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曲折1956——1976年的基 本特征是“探索性”。 一方面,中国共产党领 导中国人民为寻找一 条适合中国国情的社 会主义建设道路而艰 全面建 设社会 主义时 期 (1956 ~1966) 1.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1)中共“八大”的正确决策 (2)正确区分和处理两类不同性质矛盾 2、1958年发动的“总路线”、“大跃进”和人民 式化运动,“左”的错误不断发展,使社会主义建 遭受重大的挫折。

2020届高考一轮复习通史版历史:听课手册-答案

第五单元古代中华文明的辉煌与危机——明清(1368—1840年) 第13讲明清时期君主专制的强化 【主干知识梳理】 1.丞相殿阁大学士票拟权内侍机构 2.议政王大臣会议南书房军机大臣 【考点深化探究】 考点 1.明朝废除宰相制度是为解决皇权与相权之间的矛盾,后来设置内阁,内阁“有宰相之实,无宰相之名”,是专制主义皇权强化的表现,本质是封建政治制度的畸变。 2.(1)废丞相,设内阁,设置军机处等;实行“海禁”和“闭关锁国”政策。 (2)明清君主专制的强化,扼杀了人们的创造力,压制了民主思想,束缚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隔绝了中国与世界的交往,严重阻碍了社会的进步。 3.(1)特点:制度传承和体制创新相结合。说明:传承了宋代殿阁制和元代中书省制;革中书省(废丞相、权分六部),设内阁制。 (2)地位变化:拥有票拟权,政治地位有所提高。参政优势:大多具进士资格,政治素养高(顾全大局,熟悉政令),处事能力强,协调能力好。意义:缓和皇帝与国家机构的矛盾,保障国家机器正常运行;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 (3)趋势:君主专制不断强化(中央各部权力不断被削弱,皇权不断加强)。 【高考链接突破】 ?解考题 考题1A[解析]本题以明朝宦官受教育问题为切入点,旨在考查学生核心素养之对历史本质的理解能力。材料显示明朝中后期宦官读书识字逐渐制度化,且士大夫编纂针对性的学习读本。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是加强君主专制导致明朝中枢决策过程的变化,中枢决策过程发生异变,故A项正确。依据所学知识可知,皇帝权力日趋衰落的说法与明朝史实不符,故B项错误。材料未显示内阁议政功能的变化,C项与题意无关,故错误。明朝宦官集团实力虽有膨胀,但始终未掌握决策权力,故D项错误。考题2B[解析] A项错误,明代废行省、设三司,目的是加强中央集权,防止地方权力过大威胁中央;明中叶以后,皇帝临时派遣的巡抚逐渐演变为三司之上的地方最高行政长官,反映了地方民政、财政、司法、军事等权力集中于巡抚手中,这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地方行政效率,但是地方权力的加强反而不利于加强中央集权,使中央与地方的对立程度加剧,故B项正确、D项错误;材料中,明朝地方权力的变化是巡抚权力的加强,但巡抚仍要听命于六部,不会削弱六部的权限,C项错误。 考题3D[解析]本题以乾隆时期军机处的裁撤与恢复为切入点,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与运用知识的能力。依据材料信息“内阁宰辅名存而已”可知,内阁权力遭到削弱,A项错误;中央集权涉及的是中央与地方的关系,而材料反映的是中央内部皇权与内阁、军机处的关系,B项错误;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军机大臣的职能是上传下达,跪受笔录,C项错误;根据材料信息“朕日理万机,亦间有特召交出之事,仍须就近承办”可知,乾隆帝恢复军机处是为皇权服务的,故D项符合题意。 考题4D[解析]本题以古代君主专制制度为切入点,旨在考查学生解读史料获取信息的能力,难度较小。君主专制制度创立于秦朝,结束于清朝,在中国延续两千多年,主要与中国传统社会环境有关,材料中“支撑中国君主制长期存活……在一种特定的社会体制内还长期有效”说明君主专制制度的存在和中国社会环境及社会体制等均有较大关系,故D项正确。材料并没有分析君主专制制度的弊病,故A项错误;君主专制制度并没有从一开始就与后来的社会发展建立起很密切的关系,故B项错误;材料中所分析的君主专制制度长期存在的原因是机制问题,并非无法解释,故C项错误。

知识提纲:高三历史复习通史体例详细纲目

高三历史复习通史体例详细纲目 武汉开发区一中张书林 第一章,公元500年以前的中国、希腊和罗马 第一节,中国 1.农耕文明的起源 2.三代 ⑴夏朝。①禅让制。②王位世袭制。③历法。 ⑵商朝。①兄终弟及制*。②内外服制。③商人。④青铜文明。⑤甲骨文。⑥历法。 ⑶周朝。①分封制。②宗法制。③礼乐制*。④世卿世禄制*。⑤井田制。⑥工商食官制*。⑦金文。 3.春秋战国 ⑴政治。商鞅变法*。①背景。②内容。③评价。 ⑵经济。①农业。②手工业。③商业。 ⑶文化。①百家争鸣背景。②儒家【孔子】。③道家。 ④墨家。⑤法家。⑥百家争鸣评价。⑦历法。⑧文学。 ⑨艺术。 4.秦朝建立中央集权制度 ⑴统一。①条件。②过程。③意义。 ⑵政治。①皇帝制。②三公九卿制。③郡县制。④秦律。⑤秦始皇*。 ⑶经济。①土地私有制。②统一度量衡货币。 ⑷文化。①统一文字。②焚书坑儒。③长城。④兵马俑。 5.汉朝 ⑴政治。①汉承秦制。②郡国并行制。③汉武帝*。 ④刺史制*。⑤察举制。 ⑵经济。①小农经济的发展。②手工业。③商业【贸易】。 ⑶文化。①新儒学。②教育。③造纸术。④数学。 ⑤医学。⑥文学。⑦艺术。⑧佛教传入*。⑨道教形成*。 6.三国两晋南北朝 ⑴政治。①民族大迁徙和民族融合。②分裂。③九品中正制。④北魏孝文帝改革*【背景、内容、评价】。 ⑵经济。①江南开发。②手工业。 ⑶文化。①农学。②艺术【书法、绘画、石窟】。 第二节,希腊 1.奴隶制经济繁荣* ⑴地理环境。 ⑵农业。 ⑶手工业。 ⑷外贸。 2.奴隶主民主政治 ⑴梭伦改革。①背景。②内容。③评价。 ⑵克利斯提尼改革。①背景。②内容。③评价。 ⑶伯利克里改革。①背景。②内容。③评价。 ⑷雅典的衰落。 3.人文主义思想 ⑴智者学派。①背景。②观点。③评价。 ⑵苏格拉底。①背景。②观点。③评价。 ⑶柏拉图。①背景。②观点。③评价。 ⑷亚里士多德*。①背景。②观点。③评价。 第三节,罗马 1.奴隶制经济* 2.罗马政治及其法律 ⑴《十二铜表法》。①背景。②内容。③评价。 ⑵万民法。①背景。②内容。③评价。 ⑶《民法大全》。①背景。②内容。③评价。 第二章,公元500-1500年的中国 1.隋朝 ⑴政治。①统一*。②三省六部制。③州县制。④科 举制。 ⑵经济。①均田制。②租庸调制。③大运河。 2.唐朝 ⑴政治。①制度完善。②唐太宗*。③节度使。④安 史之乱*。 ⑵经济。①制度改革。②农业。③手工业。④商业。 ⑤外贸。 ⑶文化。①印刷术。②火药。③文学。④艺术。 3.宋朝 ⑴政治。①军事制度。②行政制度。③财政制度。 ④积贫积弱。⑤王安石变法*【背景、内容、评价】。 ⑵经济。①农业。②手工业。③交子。④市的发展。 ⑤外贸。 ⑶文化。①程朱理学。②陆九渊心学。③科技。④ 文学。⑤艺术。 4.元朝 ⑴政治。①中书省。②行省制度。 ⑵经济。①棉纺业。②城市。 ⑶文化。①科技。②文学。③艺术。 5.明朝 ⑴政治。①废丞相升六部。②三司。③内阁。 ⑵经济。①农业【鱼鳞图册】。②手工业。③资本主 义萌芽。④商业【抑商】【四大名镇】。⑤海禁。⑥朝贡 贸易体制。 ⑶文化。①王阳明。②李贽。③黄宗羲。④顾炎武。 ⑤王夫之。⑥明清之际思想评价。⑦科技。⑧文学。⑨ 艺术。 第三章,1500-1800年整体世界开始形成 1.新航路开辟和早期殖民扩张 ⑴新航路开辟。①原因。②条件。③过程。④评价。 ⑵早期殖民扩张。①原因。②过程。③影响。 2.文艺复兴 ⑴背景。 ⑵人文主义。 ⑶意大利文艺复兴。 ⑷文艺复兴的扩展*。 ⑸评价。 3.宗教改革 ⑴背景。 ⑵马丁路德改革。①原因。②主张。③评价。 ⑶加尔文改革。 ⑷英国宗教改革。 ⑸影响。 4.近代科学兴起 ⑴条件。 ⑵伽利略。①贡献。②意义。 ⑶牛顿。①贡献。②意义。 5.启蒙运动 ⑴背景。 ⑵洛克*。①观点。②意义。 ⑶伏尔泰。①观点。②意义。 ⑷孟德斯鸠。①观点。②意义。 ⑸卢梭。①观点。②意义。 ⑹康德。①观点。②意义。 ⑺理性主义。 ⑻影响。 6.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和君主立宪制确立 ⑴英国资产阶级革命。①原因。②过程。③克伦威 尔*。④意义。 ⑵君主立宪制确立。①《权利法案》。②两党制。③ 责任内阁制。 7.北美独立战争和美国民主制度的确立 ⑴北美独立战争。①原因。②过程。③《独立宣言》 *。④华盛顿*。⑤意义。 ⑵美国民主制度的确立。①背景。②1787年宪法。 ③共和政体确立。④两党制。 8.中国清朝 ⑴政治。①议政王大臣会议。②南书房。③军机处。 ⑤康熙帝*。 ⑵经济。①农业。②手工业。③商业。 ⑶外交。①闭关锁国。②十三行。③反侵略斗争*。 ④西学东渐*。 ⑷文化。①科技。②文学。③艺术。④思想控制*。 第四章,1800-1900年整体世界逐步形成 1.第一次工业革命 1】条件。①制度。②资本。③科技。④劳动力。 ⑤原料。⑥市场。 2】英国。①棉纺业。②蒸汽机。③工厂制度。 3】扩展*。①法国。②美国。③德国。④其他。 4】影响。①生产力和经济结构。②阶级结构。③ 制度。④社会生活。⑤文化。⑥国际关系。 2.法国大革命与共和政体的确立 1】大革命背景*。 2】大革命高潮*。 3】拿破仑帝国*。 4】波旁王朝复辟*。 5】七月王朝*。 6】第二共和国*。 7】第二帝国*。 8】第三共和国。 9】1875年宪法。①内容。②意义。 3.资本主义制度在世界范围确立 1】英国议会改革。①1832年改革。②1867年改 革*。③1884年改革*。 2】美国内战* 3】德国统一和确立君主立宪制。①德国统一。② 1871年宪法。③1871年宪法评价。 4】俄国1861年改革*。①背景。②内容。③评价。 5】日本明治维新*。①背景。②倒幕运动。③明 治维新。④1889年宪法。⑤侵略扩张。⑥影响。 4.第一次工业革命影响下的殖民扩张和世界市场 的初步形成 1】殖民扩张。①扩张方式。②后果。 2】世界市场的初步形成。①特点。②影响。 5.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 1】两次鸦片战争。①鸦片战争【背景、过程、结 果、影响】。②第二次鸦片战争【背景、过程、结果、影 响】。③新思想【林则徐、魏源、评价】。 2】太平天国运动。①背景。②过程。③影响。 3】洋务运动和民族资本主义产生(洋务思想) ⑴洋务运动。①背景。②内容。③评价。 ⑵洋务思想。①主张。②评价。 ⑶民族资本主义产生。①条件。②概况。③影响。 6.第二次工业革命 1】科学的发展。①电磁学。②热力学*。③化学*。 2】第二次工业革命。①条件。②内容。③影响。 3】垄断组织。①形成。②形式。③评价。 4】第二次工业革命影响下的殖民扩张和资本主义 世界体系的形成。①殖民扩张。②世界体系。 7.国际共产主义运动 1】早期工人运动。 2】马克思主义诞生。①条件。②标志。③马克思 *。 3】第一国际。①背景。②成立。③意义。 4】巴黎公社。①背景。②措施。③经验教训。 5】第二国际*。 8.中国沦为半殖民地 1】甲午战争。①背景。②过程。③后果。④影响。 2】维新思想和戊戌变法。①背景。②早期维新思 想。③康有为、梁启超、严复维新思想。④戊戌变法*。 ⑤戊戌政变*。⑥戊戌变法评价*。 3】义和团运动和八国联军侵华。 ⑴义和团运动。①原因。②过程。③评价。 ⑵八国联军侵华。①原因。②过程。③结果。④ 影响。 第五章,1900-1945年间世界痛苦转型 1.中国第一次历史巨变 1】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①原因。②表现。③ 影响。 2】清末新政和预备立宪。 ⑴清末新政*。①目的。②措施。③影响。 ⑵预备立宪*。①目的。②过程。③后果。 3】资产阶级革命思想三民主义形成。①条件。② 中国同盟会。③三民主义。④影响。 4】辛亥革命。①原因。②经过。③《中华民国临 时约法》。④评价。④社会生活的变化。 5】北洋军阀的统治和资产阶级实践民主政治的努 力*。①北洋军阀的专制统治。②二次革命。③护国运动。 ④护法运动。 6】民族资本主义的“春天”。①条件。②表现。 ③影响。 7】新文化运动。①背景。②概况。③内容。④评 价。 2.第一次世界大战* 1】背景。①根源。②三对矛盾。③两大军事集团。 2】过程。①作战双方。②战场。③战役。④结束。 3】影响。①性质。②消极影响。③积极影响。 3.十月革命和苏联的建设 1】列宁主义。①条件。②诞生。③理论。④意义。 2】十月革命。①背景。②过程。③措施。④影响。 3】战时共产主义。①背景。②目的。③措施。④ 评价。 4】新经济政策。①背景。②目的。③措施。④评 价。

《中国近代史》第一章

ef7 《中国近代史》第一章 一、单项选择题 1、中国封建社会的基本生产结构是( ) A、手工业 B、农业经济 C、工业 D、小农经济 答案:D 2、中国封建社会政治的基本特征是( ) A、高度中央集权的封建君主专制 B、族权和政权相结合 C、国家统一和各民族经济文化紧密联系 D、结构稳定、延续,发展缓慢、迟滞 答案:A 3、中国近代社会的起点标志是( ) 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太平天国运动 D、甲午战争 答案:A 4、近代操纵了中国政治、经济命脉,日益成为支配中国的决定性力量的是( ) A、封建阶级 B、无产阶级 C、资本—帝国主义 D、资产阶级 答案:C 5、近代中国成为奴役人民的社会基础和统治支柱的是( ) A、封建阶级 B、小资产阶级 C、资本—帝国主义 D、资产阶级 答案:A 6、近代中国人数最多的被剥削阶级是( ) A、农民阶级 B、工人阶级 C、资产阶级 D、无产阶级 答案:A 7、近代中国产生的新的被压迫阶级是( ) A、农民阶级 B、工人阶级 C、资产阶级 D、民族资产阶级 答案:B 8、近代中国最主要的矛盾是( ) A、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

B、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的矛盾 C、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的矛盾 D、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 答案:A 9、我国与列强签订的第一个不平等条约是( ) A、《条约》 B、《马关条约》 C、《中法新约》 D、《条约》 答案:D 10、近代中国,中国人民第一次大规模的反侵略武装斗争是( ) A、太平天国起义 B、三元里人民抗英 C、虎门战役 D、吴淞口战役 答案:B 11、列强未能瓜分中国的根本原因在于( ) A、列强之间的矛盾 B、中国的实力 C、中华民族不屈不挠的反侵略斗争 D、义和团运动 答案:C 12、以下哪个人物是中国近代睁眼看世界的第一人( ) A、林则徐 B、源 C、观应 D、康有为 答案:A 13、提出同西方国家进行商战,设立议院思想的人是( ) A、王韬 B、薛福成 C、观应 D、马建忠 答案:C 14、较早通过翻译西方著作向国人介绍西方社会进化论的学者是( ) A、康有为 B、梁启超 C、 D、严复 答案:D 15、提出“振兴中华”口号的是( ) A、康有为 B、严复 C、 D、梁启超 答案:C 16、鸦片战争给中国带来的最大变化是( ) A、主权不完整 B、领土被割占 C、开始转变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形态 D、小农经济开始瓦解

2020届高考一轮复习通史版历史作业:第6单元 作业手册-答案 Word版含解析

课时作业(十六) 1.B[解析]A项是第一次鸦片战争后《南京条约》的内容,但是并未引起统治者足够的重视,故A项错误;《天津条约》允许外国公使进驻北京,统治者认为这有损“天朝上国”的颜面,故而造成“心灵上的痛”,故B项正确;增开商埠在统治者看来是“身体上的痛”,故C项错误;D项并未触动统治者的心灵,故D项错误。 2.B[解析]“在道光时代人们的眼中,领事裁判权不过是让夷人管夷人”不能体现对坚船利炮的屈服,故A项错误;从“领事裁判权不过是让夷人管夷人,协定关税可以省除争执”可得出当时人们对于这些侵犯主权的问题比较无知,故B项正确;从“一味觉得五口通商妨碍自身利益”无法得出“夜郎自大”的结论,故C项错误;“领事裁判权不过是让夷人管夷人,协定关税可以省除争执,只一味觉得五口通商妨碍自身利益”未涉及经济主权高于政治主权的问题,故D项错误。 3.C[解析]外交礼仪之争是表现而非本质,故A项错误;鸦片走私是中英矛盾的表现,是推动鸦片战争爆发的直接原因而非本质原因,故B项错误;“磕头”体现了中国外交是朝贡外交,而西方拒绝磕头是条约外交,反映东西方文化价值观念的不同,故C项正确;中英双边贸易的分歧是表现,故D项错误。 4.D[解析] A项与“中国人……皆由中国地方官自行惩办”不符,故A项错误;由“英国民人有犯事者,皆由英国惩办”可知,中国政府无法管理所有的被告人,故B项错误;“英国民人有犯事者,皆由英国惩办”,无须同中国会审,无视中国主权,故C项错误;“英国民人有犯事者,皆由英国惩办”体现了治外法权,治外法权从鸦片战争后一直在强化,故D项正确。 5.C[解析]近代我国是在列强的侵略下被迫融入世界市场的,故A项错误;材料中体现的是双方的互惠,并未说明中国外交处于屈辱地位,故B项错误;材料中要求实行双方互惠以及在我国取消协定关税,说明我国已经具备近代主权国家意识,故C项正确;材料中未体现国家的联合,故D项错误。 6.B[解析]被迫融入国际外交体系不能反映材料中朝贡关系仍有部分存在,故A项错误;材料反映清朝既有近代的外交,也保留朝贡外交,故B项正确;材料没有体现民族意识,故C项错误;材料中近代新式外交不能反映固守“中体西用”思想,故D项错误。 7.A[解析]近代英法联军进攻北京,清政府军事上失败,同时清政府在外交方面并不注重如何尽量减少损失,却从维护体面出发,强调英法代表必须跪拜清朝皇帝,并扣押对方谈判代表,说明清政府外交存在失误,故A项正确;近代中国民族意识主要指民族认同感等,材料并没有体现清政府在民族认同方面存在的问题,而体现的是清朝军事失败和维护所谓统治者的体面导致外交失误,故B项错误;近代中国并未变为殖民地,说加快这一进程是不妥的,故C项错误;列强瓜分中国并非在1856年,而是在19世纪末,故D项错误。 8.D[解析]抗击西方列强侵略仍是属于“太平天国的圈子”,与材料“社会发展和近代化等多角度”不符,故A项错误;资产阶级革命派宣传民主共和思想,洪仁玕并未提出学习西方民主共和,故B项错误;洪仁玕的《资政新篇》未能实施,最早进行“师夷”实践的是洋务派,故C项错误;洪仁玕的《资政新篇》是先进的中国人首次提出的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的设想,有利于中国向近代社会转型,故D项正确。 9.B[解析]材料强调等级,表明太平天国没有摆脱阶级局限,故A项错误;称谓反映了等级,故B项正确;材料体现的是等级,不是伦理,故C项错误;等级强调对立,而不是和谐,故D项错误。 10.A[解析]由材料“江、浙及赣、皖、鲁一带的官绅、商贾为避兵燹,竞相逃往上海”可知战争主要在南方,由材料“英法租界的洋人组建防御工事和巡逻队保护自身的安全”可知为第二次鸦片战争时期的太平天国运动,故A项正确;义和团运动主要在北方地区,故B项错误;北伐战争的主要任务是消灭帝国主义支持的北洋军阀,故C项错误;淞沪会战发生在上海,故D项错误。 11.A[解析]由材料中湘军显要成员的出身和晋升情况来看,同等官职由不同身份晋升而来,说明官员晋升并未遵循常规,故A项正确;材料中依然有官员由进士、举人、贡生晋升官职,说明科举选官体系依然存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