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无极县村名由来

无极县村名由来

1988年底,县辖行政村210个,居民委员会1个。
无极镇(辖行政村13个,居民委员会1个)
东中铺 北魏在此修建县城,该村随之出现。明代曾取名无极铺,因位于城内东半部,县有买卖铺户,故名东中铺。有776户,3203口人,3007亩耕地。
西中铺 村名来历同前。按方位定名西中铺。有246户,992口人,674亩耕地。
东关 北魏在此修建县城,该村随之。因位于县城东门外,曾名东关厢、东关铺,后改为东关。有348户,1664口人,1688亩耕地。
西关 村名来历同前。按方位定名西关。有732户,2558口人,2674亩耕地。
角头 唐代前该村名桥头,后被洪水冲毁大部,只剩西南一角,遂改名角头。有490户,1773口人,1763亩耕地。
房家庄 据传,明代该村有3600户人家,盛称棋盘大街,因房姓居多,定名房家庄。有207户,983口人,1139亩耕地。
里家庄 明永乐年间,山西洪洞县碾子村魏氏三兄弟奉诏迁居于此,取离开故乡之意,因名离家庄,后演变为里家庄。有444户,1755口人,1903亩耕地。
安城 原为安乡县城所在地。西汉置县,东汉废。《水经注》载:“安城,即魏昌之安乡也。”《三国志·魏志·甄后传》:“明帝太和元年封外祖甄逸为安乡侯,嫡孔袭爵即此城。”三国时,曹操三子曹植被史曹丕贬职后亦曾受封安乡侯。本为安乡城,后简称安城。有516户,1961口人,2267亩耕地。
东罗尚 隋代建村。因村西有兴国寺,寺内有十作为匀汉画像,并有和尚主持,故称罗尚。因位寺东,冠以方位,称东罗尚。有721户,2883口人,3526亩耕地。
西罗尚 村名来历同前。按方位定名西罗尚。有456户,1837口人,2291亩耕地。
户村 明代“靖难之变”(俗称“燕王扫北”)后,由山西洪洞县碾子村迁来田姓、于姓两户人家在此定居,取名户村。有667户,2624口人,2648亩耕地。
朱家庄 明代“靖难之变”后,有朱姓居民从山西洪洞县迁此定居,以姓氏命名朱家庄。有516户,2045口人,2497亩耕地。
高村 此处原为一高坡,明代角头村常被水淹,其中有18户人家迁此定居,以地形取名高村。有145户,605口人,837亩耕地。
居民委员会 1984年4月建立,管辖64个家属院,1301户,4750口人。
郭庄镇(辖行政村17个)
郭庄 明代“靖难之变”后,山西洪洞县居民来此定居,郭姓居多,取名郭庄。有1281户,4246口人,4529亩耕地。
马村 明代“靖难之变”后,山西洪洞县居民来此定居,马姓居多,取名马村。有801户,2792口人,3653亩耕地。
磁河店 明代“靖难之变”后,山西洪洞县迁来一户人家在此开店,因临近磁河,取

名磁河店。有521户,2004口人,2103亩耕地。
甄家营 清乾隆十三年(1748年)即有此村。甄姓居多,以姓氏取名甄家营。有125户,521口人,776亩耕地。
王家营 原甄家营王姓居民,于清光绪年间(1875-1908年)迁出独立成村,以姓氏取名王家营。有252户,1061口人,231亩耕地。
张家营 民国26年(1937年)张家小庄分为2村,该村张姓居多,取名张家营。有163户,636口人,920亩耕地。
姚家营 村名来历同前。该村姚姓居多,取名姚家营。有482户,1877口人,2791亩耕地。
冯家庄 明代“靖难之变”后,山西洪洞县迁来几户冯姓人家在此立庄,取名冯家庄。有575户,2426口人,3474亩耕地。
张家庄 明永乐年间,该村由张姓人家初建,名张家庄,又称张家小庄。民国年间曾改名张家村,俾与相近的藁城县张家庄有别。今仍名张家庄。木刀沟东岸有一小村,名小张家庄,属张家庄辖。有563户,2101口人,2488亩耕地。
牛家庄 明代初年(1368-1398年),从牛家庄庄来几户人家在此居住,冠以方位,取名东牛(与西牛相对)。有280户,1120口人,1322亩耕地。
西牛 村名来历同前。冠以方位,取名西牛(与东牛相对)。有460户,1770口人,2342亩耕地。
南牛 村名来历同前。冠以方位,取名南牛(与北牛相对)。有441户,1940口人,1880亩耕地。
北牛 村名来历同前。冠以方位,取名北牛(与南牛相对)。有406户,1643口人,1297亩耕地。
北汪 明代时因村北有木刀沟,取汪洋之意,名北汪(今木刀沟北岸有一小村,名小北汪,属北汪辖)。有416户,1529口人,2560亩耕地。
崔家庄 明代“靖难之变”后,从山西洪洞县迁来崔姓居民在此建村,取名崔家庄。有315户,1184口人,1431亩耕地。
户台营 明代“靖难之变”时,在此驻扎领兵元帅徐达的护卫兵,并有元帅点将台,故取名护台营。后人将“护”写作“户”,便成户台营。有219户,756口人,982亩耕地。
北苏镇(辖行政村6个)
北苏 唐代苏烈坟在此。该村兴建寺碑云;寺后有苏烈坟。相传“打开苏烈坟,世上无穷人”,说坟内藏有当日谷,当日种当日收。苏氏原系此地人,取名苏村。唐后期一部分人迁往村南称南苏,此村遂名北苏。有1290户,4900口人,6700亩耕地。
南苏 村名来历见前。有1089户,4543口人,6258亩耕地。
史村 历史悠久。村南和西南部有东汉至南北朝时期甄氏家庭墓群。明代“靖难之变”后,从山西迁来几户人家,有一秀才说此处为历史名地,故名史村。有1135户,3887口人,4927亩耕地。
驿头 唐朝时该村曾设邮传驿站,后发展

为村,取名驿头。有667户,2758口人,3514亩耕地。
大名庄 南荣年间(1127-1279年)有一名大夫(医生)居此,大名鼎鼎,享有盛誉,故取村名大名庄。有535户,1976口人,2649亩耕地。
南焦 明代该村名西阳。近邻南虎、北虎2村,村民忌讳“二虎食羊(阳)”,改名“难嚼”,以示与虎相抗。后改为南焦。有450户,1840口人,2586亩耕地。
张段固镇(辖行政村12个)
张段固 唐代有张、段、固3姓首先在此定居,合三氏之姓,取名张段固。有913户,3665口人,3457亩耕地。
北丰 清代磁河发水,东丰村被冲塌,部分人迁到此地。居东丰之北,称北丰。有435户,1838口人,2268亩耕地。
柴城 北魏原定在安乡(今安城)建县城,后改在这里,动工后复改于今无极县城地址,故名拆城,后演变为柴城。有437户,1858口人,2785亩耕地。
市庄 北魏时拟在柴城建县城,以此地为集市。因在柴城南,故称南市庄。后虽建城未果,但村名未变,简称市庄。有574户,1939口人,2463亩耕地。
田庄 明永乐年间,山西洪洞县张氏兄弟2人迁此定居,以种田为主,故名田庄。有497户,2128口人,2531亩耕地。
王吕村 明永乐七年(1410年),山西洪洞县木耳村移民来此建村,因吕姓居多,取名吕村。清光绪年间(1875-1908年),根据姓氏分为王家吕村、郝家吕村和吕家吕村。民国29年(1940年),王家吕村与郝家吕村合并,简称王吕村。有397户,1338口人,1444亩耕地。
吕吕村 村名来历同前。清光绪年间,吕家吕村因多数居民姓吕,为有别于王吕村,取名吕吕村。有390户,1289口人,1396亩耕地。
齐洽 明代“靖难之变”后,从山西洪洞县迁来齐、解两家在此立庄,取名齐解村。后音转变为齐洽。有565户,2340口人,2820亩耕地。
东南丰 明代末叶,东丰村有部分人迁到此地,位于东丰村东南,称东南丰。有289户,1164口人,1421亩耕地。
西南丰 明代中期,北丰村有部分人迁到此地,位于北丰村西南,称西南丰。有516户,2296口人,2846亩耕地。
贾家庄 明代“靖难之变”后,山西洪洞县移民来此立庄,贾姓居多,取名贾家庄。有170户,651口人,837亩耕地。
司家庄 明代“明靖之变”后,山西洪洞县移民来此立庄,司姓人氏在此管理养马,故名司马庄。民国初年改为司家庄。有400户,1366口人,1878亩耕地。
七汲镇(辖行政村11个)
东七汲 相传,西汉时该村街内为一古河,人们分居两岸,为便于互相往来,在河上建起7座小桥,以此取名七汲。1962年分为东西两大队,1985年将东大队定名东七汲。有515户,2184口人,2257亩

耕地。
西七汲 村名来历同前。1985年将西大队定名西七汲。有480户,1787口人,2111亩耕地。
甄家庄 唐代有一甄姓大户迁此立庄,以姓取名甄家庄。有500户,2017口人,2313亩耕地。
东流村 明代“靖难之变”后,山西洪洞县移民迁来定居。此处地势低洼,一遭水患就平地成河,故称流村。1962年分东西两大队,1985年将东大队定名东流村。有410户,1529口人,2481亩耕地。
西流村 村名来历同前。1985年将西大队定名西流村。有340户,1334口人,2342亩耕地。
东小镇 清初,从深泽县大镇村迁来几户人家,曾名小甄村、小正村,后改为小镇。1962年分东西两大队,1985年将东大队定名东小镇。有520户,2034口人,3339亩耕地。
西小镇 村名来历同前。1985年将西大队定名西小镇。有590户,2248口人,3598亩耕地。
杨村 明代该村地势低洼,常遭水患,一片汪洋,取名洋村。清初改为杨村。有637户,2671口人,3306亩耕地。
东汉 汉代时建村。因地处滹沱河岸,屡受水灾,人们忌讳“涝”字,反其意而取“旱”。后改旱为汉,分东西两村,据其方位取名东汉。有996户,3722口人,5200亩耕地。
西汉 村名来历同前。接方位取名西汉。有1057户,4454口人,6123亩耕地。
西庄 原居滹沱河南,名龙泉固。1939年河流改道,村庄沱于河底。一部分迁到河东(现归晋县),一部分迁来西岸。1956年洪水成灾,西岸居民移至东汉村西重建家园,取名西庄。有79户,338口人,429亩耕地。
大陈镇(辖行政村7个)
大陈 明代“靖难之变”后,从山西洪洞县迁来一陈姓大夫在此立庄,取名大陈。有840户,3219口人,4382亩耕地。
高陵 明永乐年间,该村建于当地一个最高最大的丘陵上,取名高陵。有874户,3474口人,5648亩耕地。
赵户 唐代有一赵姓大户人家迁此定居,以姓氏取名赵户。有844户,3247口人,4662亩耕地。
泊头 唐代时该村南部地势低洼,积水成池,如同湖泊,曾设泊舟码头,故名泊头。有874户,3481口人,4575亩耕地。
西朗 唐代时该村一片汪洋,后变为荒原,丘陵起伏如浪,以“浪”取村名,逐渐演变为“郎”。后有某家兄弟3人分家,各自迁出分为3村,据方位,取名西朗。有440户,1540口人,2458亩耕地。
小陈 明代后期,从大陈迁来几户人家在此立庄,遂名小陈。有825户,3080口人,4854亩耕地。
赵户营 唐代修建寺院时,该村和赵户划为一村,附属于赵户村,人称营里。后独立成村,定名赵户营。有390户,1507口人,2157亩耕地。
甄村乡(辖行政村8个)
甄村 唐代有一党姓官员将其妻葬于此地

。后因故犯抄,为避毁家灭族之难,遂改“党”为“甄”,隐居于此,为伪姓取名甄村。有726户,3112口人,3953亩耕地。
东朱村 明代“靖难之变”后,朱氏一家由山西洪洞县迁此建村,据方位,取名东朱村。有596户,2005口人,2674亩耕地。
东马 明代“靖难之变”后,马氏一家由山西洪洞县迁此建村,以所处方位,定名为东马。1962年分为两村,该村位于东半部,因名东东马,1966年定名东马。有179户,684口人,1035亩耕地。
西马 村名来历同前。1962年将西半部取名西东马,1966年定名西马。有210户,854口人,1035亩耕地。
正村 明代“靖难之变”后,郑氏一家由山西洪洞县来此定居,取名郑村。后郑家悉数外迁,遂改“郑”为“正”,定名正村。有452户,1942口人,2146亩耕地。
姚村 据唐代杜昭远墓志载,唐代已有该村。相传,最初由姚氏建村,以姓氏取名姚村。有149户,559口人,636亩耕地。
高家庄 明代“靖难之变”后,高氏人家由山西洪洞县迁此立庄,以姓氏取名高家庄。有143户,549口人,611亩耕地。
张村 明代“靖难之变”后,张氏人家由山西洪洞县迁来建村,以姓氏取名张村。有315户,1352口人,1783亩耕地。
郭吕乡(辖行政村10个)
郭吕 明代以前即有此村。因郭、吕两姓联袂居此,取名郭吕村(今无郭姓,有郭家坟遗址)。1939年曾称南吕村,1940年恢复郭吕原名。有258户,971口人,1237亩耕地。
西两河 明代前,该村南有滹沱河,北有磁河,处于两河之间,故名两河,冠以方位,定名西两河。有934户,3623口人,4900亩耕地。
东两河 村名来历同前。冠以方位,定名东两河。有288户,1276口人,1526亩耕地。
东辛庄 明代“靖难之变”后,山西洪洞县小兴村部分移民在此立庄,取新建之意,称新庄,后演变为辛庄。1962年分为两村,1983年按方位定名东辛庄。有666户,2644口人,1906亩耕地。
西辛庄 村名来历同前。1983年按方位定名西辛庄。有126户,498口人,453亩耕地。
南汪 唐代时该村齐、郭两姓较多,又临滹沱河南岸,因名齐郭南村。清康熙年间曾称南凹。后取河水汪洋之意,据方位更名南汪。1937年曾改为南吕村,1939年恢复南汪原名。有396户,1584口人,1600亩耕地。
苌家庄 明代“靖难之变”后,自山西洪洞县迁来苌姓人家在此定居,因名苌家庄。有282户,1068口人,1117亩耕地。
西验村 明代“靖难之变”后,从山西洪洞县迁来丁、验两姓人家在此建庄,称西验村。1942年后分为东西两村,据所处方位,取名西验村。有498户,2050口人,2336亩耕地。
东验村 村名

来历同前。冠以方位,定名东验村。有460户,1877口人,1931亩耕地。
耿家庄 原与西辛庄为一村,因西辛庄北半部居民耿姓居多,1985年独立成村,故名耿家庄。有101户,394口人,316亩耕地。
庄里乡(辖行政村7个)
庄里 清代从东合流村迁来3户安姓人家定居,取名安家庄,后演变为庄里。有485户,1857口人,2373亩耕地。
柳见 明代“靖难之变”后,山西洪洞县部分移民来此立庄,因此地有一参天古树,遥望可见,取名柳见。有262户,1179口人,1974亩耕地。
西合流 原名河流。人们厌恶水患,改“河”为“合”,名合流。清初,分为3村,冠以方位,取名西合流。有689户,2322口人,3100亩耕地。
中合流 村名来历同前。冠以方位,取名中合流。有430户,1694口人,1622亩耕地。
东合流 村名来历同前。冠以方位,取名东合流。有430户,1694口人,1622亩耕地。
东合流 村名来历同前。冠以方位,取名东合流。有737户,3084口人,2811亩耕地。
营里 清光绪二十年(1900年)佛堂庄、营里、张家庄3村合并为一村,取名佛堂营。1966年改为营里。有353户,1396口人,1371亩耕地。
佛堂 唐代此地建有万佛寺,故名佛堂。后被一次洪水淹没,复建后改名安集村。因约定俗成,恢复佛堂原名。“文化大革命”中改称东风村。1982年恢复佛堂原名。有187户,766口人,758亩耕地。
高头回族乡(辖行政村13个)
高头 相传,明代原有白氏三兄弟居于北苏,后来一迁郭庄,一迁高头,一留北苏(建国初期高头白姓家族尚到北苏祭祖)。高头村址地势低洼,常受水灾,人们向往高地,反其意而名曰高头。有1486户,6507口人,6991亩耕地。
西高 明代建村时村西北有一高地,故名西高。有590户,2418口人,3050亩耕地。
北谈下 北宋时,该村西口有南岳王庙,高3丈许,后人称为坛高寺。传云:“先有坛高寺,后有坛下村。”后改“坛”为“谈”,称谈下村。1962年分为3个大队,1985年按方位将一大队定名北谈下。有589户,2798口人,2860亩耕地。
中谈下 村名来历同前。1985年按方位将二大队定名中谈下。有345户,1650口人,1598亩耕地。
南谈下 村名来历同前。1985年按方位将三大队定名南谈下。有789户,3721口人,3961亩耕地。
刘家庄 明代“靖难之变”后,由山西洪洞县迁来刘氏人家在此定居,故名刘家庄。有492户,1996口人,2526亩耕地。
马坊 明代此处为官军喂马之处,后有人在此立庄,取名马坊。有493户,1887口人,2850亩耕地。
南虎 北宋年间,该村村东有一土岗,高丈余,形同卧虎。村中王姓居多,取虎头有“王”字意,冠

以方位,取名南虎。有480业内,1950口人,2341亩耕地。
北虎 村名来历同前。冠以方位,取名北虎。有600户,2392口人,3402亩耕地。
北虎庄 该村原为附属于北虎的一个小庄。清道光年间(1821—1850年),因村人王起升官,遂独立成村,命名北虎庄。有239户,838口人,1060亩耕地。
西王家庄 明代“靖难之变”后,山西洪洞县王姓移民最早在此定居,取名王家庄。为有别于城北王家庄,清光绪年间按方位称西王家庄。有304户,1164口人,1535亩耕地。
西朱家庄 明代“靖难之变”后,山西洪洞县朱姓移民最早在此定居,取名朱家庄。为有别于城东朱家庄,清光绪年间按方位称西朱家庄。有264户,1070口人,1460亩耕地。
小西门 西东门村一带历史上曾建城池。此地为其西面一小门楼,故称小西门。明代“靖难之变”后,山西洪洞县移民来此居住,继续沿用小西门村名至今。有633户,2432口人,3171亩耕地。
中郝庄乡(辖行政村9个)
西郝庄 明代郝、张两姓在此定居,取名郝张村。后随字音演变称郝庄。清光绪年间分为东西两村,该村位于西半部,冠以方位,定名西郝庄。有1210户,4954口人,5727亩耕地。
西中郝庄 村名来历同前。1955年由西郝庄分析出中郝庄。1985年复将中郝庄析为两村,据方位定名西中郝庄。有438户,1843口人,2209亩耕地。
东中郝庄 村名来历同西中郝庄,1985年据方位定名东中郝庄。有523户,2283口人,2601亩耕地。
东郝庄 村名来历同西郝庄。冠以方位,取名东郝庄。有460户,1854口人,2106亩耕地。
北郝庄 1962年从中郝庄迁来95户人家聚居于此,1985年按方位定名北郝庄。有114户,412口人,538亩耕地。
西陈村 该村系明代“靖难之变”后幸存村落,取“陈年旧有”之意,名陈村。1962年析为两大队。1985年按方位将一大队定名西陈村。有678户,3140口人,2864亩耕地。
东陈村 村名来历同前。1985年按方位将二大队定名东陈村。有559户,2455口人,2331亩耕地。
裴里村 约700年前,山西绛州闻喜县粉裴村一裴姓居民迁此定居,取名裴家疃,后改为裴里村。有300户,1399口人,1487亩耕地。
北远 明代前该村为长奉乡,明“靖难之变”故事中被毁,幸存村北菜园和少数百姓,改名北园。后随音转称北远。有1172户,4600口人,6251亩耕地。
南马乡(辖行政村11个)
南马 明永乐年间,有山西洪洞县马姓人家迁此定居,取名马家庄。后有几户自庄内北迁,冠以方位定名北马,此处便取名南马。有710户,2499口人,3120亩耕地。
北马 该村与南马原为一村,名唤马家庄。后有几户自马家庄迁来此,名北马。有450户,1896口人,2207亩耕地。
马孤庄 明代

“靖难之变”后,山西洪洞县马姓移民来此定居。因只有马姓,取“孤独”之意,定名马孤庄。有750户,2954口人,3709亩耕地。
北朱村 明代“靖难之变”后,朱氏一家自山西洪洞县迁来建材。冠以方位,取名北朱村。有282户,1031口人,973亩耕地。
南朱村 村名来历同前。冠以方位,定名南朱村。有425户,1742口人,1981亩耕地。
北东阳 明永乐年间,山西洪洞县人迁此定居。因位西阳(今南焦)之东,故称东阳。1962年分为3个大队。1985年将一大队更名为北东阳。有292户,1543口人,2046亩耕地。
西东阳 村名来历同前。1985年将二大队更名为西东阳。有322户,1367口人,1650亩耕地。
东东阳 村名来历同前。1985年将三大队更名为东东阳。有440户,1848口人,2219亩耕地。
曹家庄 清康熙年间,磁河发水,东丰村被冲毁,该村曹姓人家迁此建村,取名曹家庄。有262户,1112口人,1345亩耕地。
东丰 明永乐年间,有山西洪洞县人迁此定居。因此处东部土地瘠薄,连年歉收,人们渴望丰收,便取名东丰。有336户,1460口人,1554亩耕地。
东丰庄 清康熙年间,磁河发水,东丰村被冲毁,部分人迁至东丰南边立庄,称东丰南庄。后改为东丰庄。有888户,3564口人,4405亩耕地。
西东门乡(辖行政村9人)
西东门 民国《无极县志》载:“东门城在西南30里,后魏天平中将军吕徵(一作微)所筑。明朝“靖难之变”后,从山西洪洞县和本县黄台迁人居东门之西,名西东门。有508户,2062口人,2661亩耕地。
东东门 村名来历同前。居东门之东,名东东门。有395户,1596口人,1886亩耕地。
东门营 明代“靖难之变”后,此地李、解、高3家幸存。后又从南汪迁来数户,取名 营里。因县内已有营里村,又因其紧连西东门,改名东门营。有244户,890口人,911亩耕地。
黄台 此处原为一片较高荒地。唐代发水时四周村庄淹没,不少人家迁此居住。因遍地芳草,便取名荒台。后演变为黄台。有833户,3241口人,4324亩耕地。
固汪 明代“靖难之变”后,该村只剩下一家夫妇两口,靠打鱼为主,取村名顾网。后从山西洪洞县迁来陈翁仲等人。将村名改为固汪。有759户,3300口人,4164亩耕地。
牛辛庄 据传,西汉时已有此村。原有一高大土岗,其状似牛,因名牛村庄。明朝“靖难之变”后,该村仅曹之觉一家幸存,后从山西洪洞县迁来王、齐两姓人家,取牛辛勤劳作之意,定名牛辛庄。有1173户,4746口人,3309亩耕地。
东店尚 村名来历同前。1985年按方位将二大队定名东店尚。有316户,1268口人,1435亩耕地。
西店尚 村名来历同前。1985年按方位将三大队定名西店尚。有425户,1419口人

,1714亩耕地。
楼下乡(辖行政村10个)
楼下 相传,明王朝计划在此建城,修18巷72胡同,全部盖为高楼大厦。该村邻近大街,取名楼下。有890户,3390口人,4392亩耕地。
寺下 唐代时村北有一大寺,村在寺旁,名寺下。有513户,2291口人,1647亩耕地。
林中 唐代时原有一村西部紧靠磁河,后磁河泛滥村庄被毁,村民迁至地势较高、林木丛生之处建材,取名林中。有800户,3676口人,3676亩耕地。
月旦 据传,建村初期在山西洪洞县移民中有两位老学究,善于品评人物和事件,褒贬得体,深为本村和附近各村民众叹服。后来有人根据后汉时能言善辩的许劭、许靖兄弟所居村庄名月旦里,便将此地称为月旦村。有474户,1923口人,2092亩耕地。
西市庄 明代“靖难之变”后,山西洪洞县人迁此定居。当时这里为集市,冠以方位名曰西市庄。有150户,639口人,796亩耕地。
东市庄 村名来历同前。冠以方位名曰东市庄。有385户,1608口人,2444亩耕地。
费家庄 清代原为一小村,有18条汉子,费姓居多,以姓氏命名费家庄(费姓今已绝嗣)。有513户,2111口人,2665亩耕地。
新城 西汉时此处为毋极县治所,取名新城。嗣后城虽它迁,而地名未改。有575户,2200口人,3433亩耕地。
彭家庄 据传,冯姓最早在此定居,取名冯记庄。后彭姓兴旺,明末改名彭记庄。清初改为彭家庄。有981户,3909口人,4747亩耕地。
马桥 唐代在磁河上建一座通往这里的桥梁,桥建成后,一牵马人沿桥而过,以试是否牢固,因将此地称为马桥。有859户,3429口人,3952亩耕地。
前北焦乡(辖行政村8个)
前北焦 明代中期从南焦村迁来几户人家立庄,据方位取名北焦。以后北焦又分为两村,此地改为前北焦。有781户,2772口人,3952亩耕地。
后北焦 明代末期从北焦搬来几户人家立庄,取名后北焦。有420户,1950口人,2316亩耕地。
西李家庄 明代有一李姓人家从外地迁来立庄,取名李家庄。因与城南里家庄异字同音,为避免混淆,1982年改名西李家庄。有269户,990口人,1203亩耕地。
穆家庄 明代从外地迁来一穆姓人家立庄,取名穆家庄。有207户,845口人,1062亩耕地。
杨坊 明代“靖难之变”后,有一杨姓人家在此以开磨坊营生,取名杨坊。有570户,2391口人。3072亩耕地。
杨家庄 明代“靖难之变”后,从山西洪洞县迁来杨姓人氏定居,取名杨家庄。有445户,1598口人,2101亩耕地。
东庄 明代有王姓人氏从北苏迁此定居,因位于北苏之东,故名东庄。有406户,1637口人,1976亩耕地。
明秩寺 唐代在此建一大寺,名曰明秩寺,该村即以寺名为村名。有715户,2895口人,4116亩耕地。
东侯坊乡

(辖行政村9个)
东侯坊 清光绪《无极县续志》载:“汉侯坊陵高耸如山,传为古迹。在县西13华里,《环宇记》,中山靖王刘胜七代孙封资亭侯,弥子(外甥)葬于此,号为侯坊陵……”冠以方位,陵以东取名东侯坊。有931户,3085口人,4488亩耕地。
北侯坊 村名来历同前。按方位定名北侯坊。有145户,595口人,606亩耕地。
南侯坊 村名来历同前。按方位定名南侯坊。有680户,2598口人,3105亩耕地。
古庄 明代“靖难之变”后,有一古姓人家在此定居,取名古庄。有653户,2490口人,3197亩耕地。
西南汪 明代末期从北汪迁来部分人家定居,因位于北汪西南,故名西南汪。有366户,1327口人,1636亩耕地。
武家庄 明代“靖难之变”后,山西洪洞县5家移民聚居此地,名五家庄。后将“五”改“武”,称武家庄。有596户,2280口人,2639亩耕地。
西池阳 唐代已有该村。由于地木刀沟畔,南面地势低洼,常年积水成池,人称“天汉潢池”,故名池阳。按方位取名西池阳。有225户,1203口人,1289亩耕地。
南池阳 村名来历同前。按方位取名南池阳。有580户,2469口人,3181亩耕地。
罗庄 明代“靖难之变”后,山西洪洞县罗姓居民在此立庄,故名罗庄。有325户,998口人,1306亩耕地。
里城道乡(辖行政村16个)
里城道 唐代一李姓官员在此修建通往县城的大道,故取名李城道,后演变为里城道。有913户,3529口人,4004亩耕地。
里贵子 唐代有一李姓之子科举考中,取村名为李贵子(“李家出贵子”之意)。后演变为里贵子。有680户,2443口人,3608亩耕地。
祁村 春秋战国时,有一受采邑者在此受上大夫祁午之封,为纪念祁午而将村定名祁村。有530户,2162口人,2466亩耕地。
东池阳 唐代已有此村。因地处木刀沟畔,南面地势低洼,常年积水成池,人称“天汉潢池”,故名池阳。据方位取名为东池阳。有640户,2441口人,3309亩耕地。
周家庄 明代“靖难之变”后,山西洪洞县移民周姓人家在此定居,故名周家庄。有634户,2125口人,3295亩耕地。
袁流村 五代时期,后汉高祖刘暠(知远)起义抵抗契丹,曾在此驻军,因名刘村。太平天国时,该村袁晟(道义)抗敌有功,留下美名,将“刘”改为“留”。清末因该村地势低洼,常年流水,改“留”为“流”。为与城东流村有别,取名小流村。因袁姓较多,1936年改名袁流村。有330户,1269口人,1878亩耕地。
西东丈 战国时期赵国大将廉颇曾屯兵于此,筑点将台,扎军营帐,后有兵丁留居,形成几个村落,该处位居点将台以东,称东帐,后演变为东丈。1962年分为3个大队。1985年将一大队定名西东丈。有493户,

1945口人,2845亩耕地。
东东丈 村名来历同前。1985年将二大队定名东东丈。有380户,1485口人,2177亩耕地。
南东丈 村名来历同前。1985年将三大队定名南东丈。有360户,1290口人,2188亩耕地。
北沙窝 清代此地为一片荒丘沙滩。1949年后东丈村数户居民迁此定居。据所处方位取名北沙窝。有139户,551口人,787亩耕地。
南沙窝 清代此地为一片荒丘沙滩。1949年后,由里城道村迁来部分居民定居,据所处方位取名南沙窝。有147户,544口人,401亩耕地。
东大户 明代“靖难之变”后,山西洪洞县移民来此定居,因翟姓居多,且迁来最早,被尊为大户,取村名大户。1962年分为两大队。1985年将一大队定名东大户。有382户,1594口人,2127亩耕地。
西大户 村名来历同前。1985年将二大队定名西大户。有312户,1473口人,2087亩耕地。
马庄 明代“靖难之变”后,从山西洪洞县迁来马、麻等姓人家居住,马姓居多,取名马庄。有226户,1066口人,986亩耕地。
东北牛 1956年木刀沟发水后,北牛村部分居民迁此定居,独立成村。因位北牛之东,取名东北牛。有178户,772口人,698亩耕地。
赵正寺 唐代在此建一座大寺,与南面北汪村大寺遥遥相对,取名照正寺。后演变为赵正寺。有450户,1583口人,2316亩耕地。
泗水乡(辖行政村9个)
泗水 明代“靖难之变”后,有人从山西洪洞县迁来建村。村四周地势低洼,常年积水,取名泗水。有546户,2157口人,3699亩耕地。
崔村 明代“靖难之变”后,山西洪洞县移民来此定居,因多系崔姓,取名崔村。有270户,1020口人,1873亩耕地。
王先 据传,东汉时期王郎与刘秀曾战于此,为纪念王(郎)先胜而后败,称此地为王先。有370户,1390口人,2087亩耕地。
王村 明永乐年间,王姓人家最早在此定居,名王村。有609户,2469口人,4203亩耕地。
小吕 据传,从前这里并列两村,东称小里村,西称大里村。唐代一权贵路经此地,指责大里村有“压倒李唐”之意(里、李同音),旋将该村洗灭,只剩小里村。人们唯恐因“里”,改里为吕,称小吕。有639户,1641口人,2497亩耕地。
大汉 明永乐年间,山西洪洞县移民迁居此地。时为一沙丘,终年干旱,土地瘠薄,故名大旱,后演变为大汉。有288户,1099口人,1965亩耕地。
大汉宫 明代“靖难之变”时,曾在这里设营驻军。后山西洪洞县移民来此建村,近邻大汉,取名大汉营。有241户,957口人,1596亩耕地。
蔡庄 明代“靖难之变”后,山西洪洞县蔡姓居民来此立庄,取名蔡庄。有372户,1385口人,1817亩耕地。
小汉 明永乐年间,山西洪洞县移民来此建村,近邻大汉,取名小汉。有489户

,1893口人,3037亩耕地。
南流乡(辖行政村12个)
东南流 南流原座落于沙河故道,地势低洼,排水不畅,人称“难流”。清朝兴修水利,引水向南,改“难”为“南”,称南流。1962年分为东西两大队。1985年将东大队更名为东南流。有257户,848口人,1538亩耕地。
西南流 村名来历同前。1985年将西大队更名为西南流。有180户,1058口人,2098亩耕地。
江仁 弥勒河流到此处分作两叉,呈“人”字形,一旦水涨,两叉之间一片汪洋,因名江人。明永乐年间改为江仁。有730户,2841口人,4658亩耕地。
固现 明代“靖难之变”后,由山西洪洞县移民来此定居,取“稳固久安”之意,因名固现。有490户,1811口人,3250亩耕地。
东宋 明代“靖难之变”后,从山西迁来几户宋姓人家建村,取名宋庄。后有几家在庄西另行立村,据方位称西宋,宋庄遂改为东宋。有649户,2252口人,4384亩耕地。
西宋 明永乐年间从宋庄迁来几户人家立庄,在宋庄之西,称西宋。有540户,2205口人,4236亩耕地。
小东郎 历史上该村一片汪洋,后变为荒原,丘陵起伏如浪,以“浪”取村名,渐变为“郎”。后有某家弟兄3人分家,各自迁出,分为3村,村内人少,据方位,取名小东郎。有417户,1490口人,2732亩耕地。
大中郎 村名来历同前,据方位和人口情况,取名大中郎。有535户,2001口人,3047亩耕地。
呈现 唐代官府拟在此立县,取名成县。后县城未建,演变为呈现。有491户,1839口人,1983亩耕地。
彭村 明永乐年间,彭氏数家由山西洪洞县迁此定居,以姓氏定名彭村。有519户,2242口人,2912亩耕地。
大召 明永乐年间,山西洪洞县部分移民迁此定居,系沼泽之地,取名大沼。后成平原,改名大召。有367户,1390口人,1838亩耕地。
南俱佑 该村与定州北俱佑原为一村,名俱佑。1940年分为2村,南部称南俱佑。有604户,2261口人,2941亩耕地。
东东侯乡(辖行政村13个)
东东侯 唐代有一侯爵曾居此地,因名东侯。后该村分为东西两村,据方位东半部取名东东侯。有465户,1712口人,2866亩耕地。
西东侯 村名来历同前。西半部取名西东侯。有317户,1334口人,2582亩耕地。
北侯 清初,一部分人从东东侯迁居此地,位居东东侯北面,取名北侯。有280户,913口人,1768亩耕地。
苏村 明代“靖难之变”后,山西洪洞县苏姓居民最早在此建村,因名苏村。有590户,2260口人,3845亩耕地。
里尚 唐代此地有一李姓和尚颇有名望,故名李尚。后演变为里尚。有834户,3128口人,4865亩耕地。
南里尚 1975年由里尚迁出30户,于村南1.5公里处定居。后陆续有人迁入。为耕作和居住方便,1985年独立成

村,冠以方位,取名南里尚。有81户,303口人,410亩耕地。
西西侯 十六国时有西侯村。后分为两村,西半部取名西西侯。有516户,2048口人,2906亩耕地。
东西侯 村名来历同前。冠以方位,取名东西侯。有339户,1340口人,1749亩耕地。
北合庄 相传,南北朝时即有此村。因地处南合庄之北,冠以方位,取名北合庄。有386户,1546口人,2203亩耕地。
北家庄 清代有人迁此安家立庄,地处城北,取名北家庄。有190户,652口人,951亩耕地。
王家庄 明代此处住有窦、刘、张、李、金5姓人家,名五家庄。后刘、金两家打官司,县官错念“五”为“王”,此后改称王家庄。有380户,1368口人,2437亩耕地。
石家庄 明永乐年间,山西洪洞县石氏人家在此定居建庄,取名石家庄。有801户,2782口人,4240亩耕地。
南侯 1919年由西西侯、东西侯、北合庄3村迁来部分人家在此立庄,取名新安庄。后改称南侯。有29户,143口人,204亩耕地。
QQ455488829编辑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