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公共产品理论的主要内容

公共产品理论的主要内容

公共产品理论的主要内容
公共产品理论的主要内容

公共产品理论,是新政治经济学的一项基本理论,也是正确处理政府与市场关系、政府职能转变、构建公共财政收支、公共服务市场化的基础理论。

公共产品:由政府提供的用于满足社会公共需要的产品和劳务。社会公众对公共产品的需求是政府经济职能的源泉。

公共产品的特征

消费的非竞争性

私人产品的消费具有强烈的竞争性,某一个人占有某项产品时就排除了其他个人对该产品的消费。公共产品一旦被提供后,任何人都可以消费,任何消费者不影响其他个人对同一公共产品的消费。

消费的非竞争性包括:

(1)边际生产成本为零:在现有的公共产品供给水平上,新增消费者不需增加供给成本(如灯塔等)。

(2)边际拥挤成本为零:任何人对公共产品的消费不会影响其他人同时享用该公共产品的数量和质量。个人无法调节其消费数量和质量(如不拥挤的桥梁、未饱和的Internet网等)。

受益的非排他性

私人物品只是占有人才可消费,谁付款谁受益。然而,任何人消费公共产品不排除他人消费(从技术加以排除几乎是不可能或排除成本很高)。在公共产品的消费上不可避免地会出现“免费搭车”现象。

效用的不可分割性

私人产品可以被分割成许多可以买卖的单位,为不同的人所占有消费。

公共产品是为全体社会成员提供的,具有集体消费共同受益的特点。公共产品的效用上不可分割的。国防、外交、治安等最为典型。效用的不可分割性实际上是受益的非排他性的延伸。公共产品在消费上的被动性和强迫性。

公共产品与市场失灵

公共产品消费的非竞争性和受益的非排他性使得公共产品在消费过程中无法遵循商品市场等价交换的原则。具体地讲,在市场机制下,每个决策者都面对着一定的价格体系进行选择,已谋求自己的利益最大化。因此,人们在消费公共物品的过程中不需要像购买私人物品一样像供给者支付享用公共产品的代价,每个人都相信他付费与否都可以享受公共产品的好处,那么,他就不会有付费的动机,而倾向于成为“免费搭乘者”,从而产生了“搭便车”问题,公共产品的投资无法收回。所谓搭便车,就是指在公共产品的消费过程中,某些个人虽然参与消费,但是却不愿意支付公共产品的生产成本的现象。由于搭便车问题的存在,产生了一个典型的市场失灵的情形,即在公共产品的消费过程中缺少一种协调的刺激机制,以致个人都倾向于给出错误的信息(即说谎),自称在给定的集体消费中只享有比他真正享有的要少的利益,以求产生对每个人来说都有利的结果。然而,由于每个人对公共产品都显示出较低的偏好和支付意愿,每个人都采取搭便车的策略,因而营利性厂商提供公共产品的收益和数量便无法确定。

公共产品的有效供给

(一)公共产品有效供给的条件

所谓公共产品的有效供给就是某一产品的供给与需求相平衡。任何一种产品的市场均衡产量、价格由其供给曲线和需求曲线的交点决定,需求曲线应与该产品消费方的边际效用曲线相一致,供给曲线应与该产品生产方的边际成本曲线相一致,这样,社会边际收益等于社会边际成本,帕累托最优得以实现。

(二)公共产品的定价

公共产品价格主要由三个部分组成,即成本、利润和国家税金。成本也即生构成价格的因素以外,影响商品价格形成与变动的因素主要有:市场供求关系、市场上流通的货币量和国家经济政策。

市场供求关系是影响公共产品市场价格的直接因素。它对市场价格的作用主要通过商品需求和供给之间的平衡来实现。当市场供给的产品量多于市场需求量,即供过于求时,处于买方市场,价格下跌;当市场供给的产品量少于市场需求量,即供不应求时,处于卖方市场,价格上涨;只有当市场供给量等于市场需求量时,市场价格才处于均衡价格。

市场上流通的货币量是影响公共产品市场价格的重要因素。市场上应当流通的货币量由全社会商品价值总量、商品平均价格水平和货币流通速度这三个因素决定。市场上流通的货币量对商品价格的作用与商品市场供给量对商品价格的作用恰好相反。当市场实际上流通的货币量多于应当流通的货币量时,货币的实际购买力下降,商品价格就会上升;当市场上实际流通货币量少于应当流通的货币量时,货币的实际购买力上升,商品价格就会下降;只有当市场上实际流通的货

币量等于应当流通的货币量时,货币的实际购买力才等于货币的实际价值,商品价格就等于商品价值。

国家经济政策是影响公共产品价格的综合因素。它是国家为实现一定历史时期的经济任务而制定的行动纲领、方针和准则,是国家干预经济的重要手段。它对商品价格的影响有三个途径:第一、影响商品价格的决定因素。第二、影响商品价格的主要影响因素。第三、直接影响商品价格。

公共产品与私人产品的区别

1)纯粹公共产品:同时具有边际生产成本为零和边际拥挤成本为零的特征。

(2)准公共产品:广义的准公共产品和狭义准公共产品。广义的准公共产品又称混合产品。

边际拥挤成本是否为零是区分纯公共产品、准公共产品或混合产品的重要标准。

混合产品是边际生产成本为零、边际拥挤成本不为零的产品(又称部分竞争性产品

狭义的准公共产品:具有利益外溢性的产品。

边际生产成本和边际拥挤成本都为零的产品是非竞争性的两个必要条件。

纯粹公共产品与纯粹私人产品的区别

纯粹的公共产品,指的是那种向全体社会成员共同提供的且在消费上不具竞争性、受益上不具排他性的产品。纯粹的公共产品,即使

初衷是只提供给某一特定的个人,其结果也会使该社会的所有人享受广泛的外部效益。

纯粹的私人产品,就指的是那种只向为其付款的个人或厂商提供的,且在消费上具有竞争性,并很容易将未付款的个人或厂商排除在受益范围之外的产品。纯粹的私人产品的市场交易,既不会带来正的外部效应,也不会带来负的外部效应。

韦纳归因理论及其教育意义所在

韦纳归因理论及其教育意义所在 近年来,韦纳的归因效果理论,充实了世界成就动机理论研究,对我国中小学教育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启发意义。 归因影响期望的改变,因而也必然影响成就动机。研究归因对成就动机的影响不仅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而且具有很强的运用价值。在此领域众多的研究中,有一种理论最具代表性,对实践的指导意义也最大,这就是韦纳的归因效果理论。 美国心理学家伯纳德·韦纳(Bernard Weiner,1974)以成败行为的认知成分为中心,提出了一个归因模型。他认为,个人对成败的解释不外乎以下四种因素:(1)自身的能力;(2)所付出的努力程度;(3)任务的难度;(4)运气的好坏。其中,能力和努力两种是描述个人特征的内在原因;难度和运气则是表示环境因素的外在原因。韦纳又按“稳定性”维度对四种原因进行了划分:能力和任务难度属于稳定的因素;努力程度和运气好坏则是不稳定的,在各种情境中变化很大。他认为“内外控制点”(即内外因素)和“稳定性”这两个维度是相互独立的,对一个人成就动机的产生和质量分别起着不同的作用。“稳定性”维度对以后类似情境中是否成功的期望或预测产生重大影响。如果某人将在某项任务上的成功归因于稳定的原因,如他的能力很强或这项任务对他很容易,他自然会期望自己在以后类似情境中继续成功。如果成功被归因于随情境变化而变化的不稳定原因,如工作努力或运气不错,显然对下一次成功就不那么有把握了。相反,对某项任务上的失败,如果归因于个人难以改变的稳定原因,如能力太差或任务太难,对以后类似的任务显然也会作失败的打算;如果把失败归因于不稳定的原因,如运气不好或还没作出充分的努力,则会对以后的成功抱有更高的期望。 控制点起什么作用呢?韦纳认为对成就行为的内控或外控判断影响到这一行为对个人的“价值”,并进而影响着其成就动机。人们更看重由内部原因所致的成功,并为此而奖励自己。考试中获得好成绩,若被归因于自己的能力或努力这些内部原因,而不是运气好或题目太容易这些外部原因,那么,个人会感到愉快并会继续争取成功。而归因于内部原因的失败则会对个人的自尊产生消极影响,并会削弱以后对成功的追求;如将失败归因于外在原因则不会如此。如果我们认为在某门功课上成绩不好是因为自己在这方面确实缺乏才能,即使加倍努力也往往无济于事,我们可能会突然觉得这门功课不那么重要,也不再对它用功了。但如果认为成绩不好是因为考试太难或试题太偏,则不会影响个人自我感觉,也不会降低这门课的价值或以后的努力。 韦纳从稳定性和控制点两个维度来解释人的成就动机和行为,是全面客观的,是对成就归因理论的发展,而且许多实际研究资料也证明了这点。 每个学生对成败的归因特点是不一样的,因此,结合韦纳的归因特点理论,我有几点对我国中小学教育的建议: 1.了解学生的归因特点因材施教 每个学生对其学业成就的归因方式是不同的。在一般情况下,学生首先评估自己的行为表现,并对成功或失败的行为结果做出主观评价。这个评价是根据每个学生对自己的期望,对自己的了解来进行的。 学生在学校中的首要任务是进行学习,其学习结果主要通过测验、考试、竞赛等活动以分数或等级的形式反映出来。在成功或失败结果出来以后,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反应。有的学生失败后自暴自弃,一蹶不振,进一步导致学习成绩的

内容型激励理论概述

内容型激励理论概述 所谓内容型激励理论,是指针对激励的原因与起激励作用的因素的具体内容进行研究的理论。这种理论着眼于满足人们需要的内容,即:人们需要什么就满足什么,从而激起人们的动机。 [编辑] 内容型激励理论的代表 图:内容型激励理论中四种理论的比较 (一)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 亚伯拉罕·哈罗德·马斯洛(Abraham Harold Maslow 1908.04.01-1970.06.08)于1943年初次提出了“需要层次”理论,他把人类纷繁复杂的需要分为生理的需要、安全的需要、友爱和归属的需要、尊重的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五个层次。1954年,马斯洛在《激励与个性》一书中又把人的需要层次发展为七个,由低到高的七个层次:生理的需要,安全的需要,友爱与归属的需要,尊重的需要,求知的需要,求美的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 ①马斯洛认为,只有低层次的需要得到部分满足以后,高层次的需要才有可能成为行为的重要决定因素。七种需要是按次序逐级上升的。当下一级需要获得基本满足以后,追求上一级的需要就成了驱动行为的动力。但这种需要层次逐渐上升并不是遵照“全”或“无”的规律,即一种需要100%的满足后,另一种需要才会出现。事实上,社会中的大多数人在正常的情况下,他们的每种基本需要都是部分地得到满足。 ②马斯洛把七种基本需要分为高、低二级,其中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社交需要属于低级的需要,这些需要通过外部条件使人得到满足,如借助于工资收入满足生理需要,借助于法律制度满足安全需要等。尊重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是高级的需要,它们是从内部使人得到满足的,而且一个人对尊重和自我实现的需要,是永远不会感到完全满足的。高层次的需要比低层次需要更有价值,人的需要结构是动态的、发展变化的。因此,通过满足职工的高级需要来调动其生产积极性,具有更稳定,更持久的力量。 (二)奥尔德弗ERG理论 ERG理论就是生存-相互关系-成长需要理论的简称,这个理论是耶鲁大学教授克雷顿·奥尔德弗(Clayton Alderfer)根据已有的实验和研究,于70年代初提出来的,它系统地阐述了一个需要类型的新模式,发展了马斯洛、赫茨伯格的需要理论。 奥尔德弗把人的需要归为以下三类: (1)生存需要 指的是全部的生理需要和物质需要。如吃、住、睡等。组织中的报酬,对工作环境和条件的基本要求等,也可以包括在生存需要中。这一类需要大体上和马斯洛的需要层次中生理

运用韦纳归因理论引导学生积极归因

运用韦纳归因理论引导学生积极归因 归因就是人们对他人或自己的所作所为进行分析,指出其性质或推理其原因。当学生学习结果出现时,老师和学生都要寻找这一结果出现的原因,即进行成败归因。学生不同的成败归因,将影响学生的心理及后继行为。 作为教学活动中的主导,教师要采取措施对学生的归因特点进行分析。 一.了解学生归因风格、因材施教 归因风格是指个体在长期的归因过程中形成的比较稳定的归因倾向。由于每个学生个性特点、生活经历、认知风格存在着差异,他们的归因风格也千差万别。教师要了解学生的归因特点,区别对待。例如:对于有“习惯性无助”的学生,要努力引导他们对失败做出努力不够的归因、并使他们有一定的成功体验,时间久了,学生便会改变原来的归因风格,相信只要努力就能成功,从而增强自信心。对于有“推卸责任”倾向的学生,教师不能一味批评指责,而要耐心地引导他们认清自己的长处和缺点,客观地分析成功和失败的原因。 二.教师要正确认识“自利性归因” 研究表明,人们倾向于把积极的结果归因于自身因素,而把消极结果归因于自身以外的情境或他人,这种倾向就是自利性归因偏差。在学校中,教师往往把学生的成功归因于自己的教学质量好,而把学生的失败归因于学生学习不努力或能力差等等。教师要清醒地认识到这一点,多从学生的角度想问题,正确评价自己和学生,从学生的学

业成败中发现自己教学的长处和短处,以发扬优点,克服缺点。同样,学生的成败归因也存在着“自利性偏差”,教师应引导他们全面、正确地分析成败的原因,既看到自身的长处,也看到自身的不足。 三.教师要为学生建立良好的自我归因参照系统 任何人的归因都要受他人的影响,学生的自我归因往往要受到他们心目中的权威——教师对他们的成败归因的影响,所以教师要注意自身的言谈举止,客观地评价每位学生的成败原因,消除归因误差。教师的行为有时还对学生的成败归因产生间接的参照作用。如,教师对某个学生特别的帮助,尤其是该生在学习顺利时给予指导和帮助,不仅不利于该生独立思考和工作能力的培养,使之无法发现、避免和改正差错,而且影响到该生对自己能力的评价和对成功的信心,同时,教师对该生的特别帮助还可能影响到班级其他学生对该生的看法,认为他能力不够才需要额外帮助。这种间接压力更使该生认为自己无能,从而感到自卑、抬不起头来。 四.对学生进行归因训练 归因训练是指通过一定训练程序,使人们掌握某种归因技能,改变原来的归因倾向,形成积极的归因倾向。归因训练有多重方法,在教育上应用较多也较方便的是教师对学生归因的强化矫正法。例如,对一些没有认识到努力重要性的经常失败的学生加以训练,先让他们完成一项任务,然后对他们的成败结果进行归因。对那些把失败归因于努力不够的学生予以强化,面对那些未把失败归因于努力的学生予以引导,甚至明确指出他们失败是由于努力不够。经过一段时间训练,

《护理管理学》习题及答案 考试版

护理管理学 一、单选题: C 1、组织职能的主要内容包括C、结构设计、人员配备、规划与变动、授权 C 2、领导工作是一种行为活动,领导工作成功的关键在于C、精打细算、善于激励、善于用人 A 3、人员管理职能包含以下几个方面 A、选人、评人、育人、留人 A 4、控制就是以计划为标准,由管理者对被管理者的行为和活动实施管理的过程,其内容包含( ) A、协调、监督、分析反馈、调整 D 5、实施护理管理常用的方法D、行政方法、经济方法、教育方法、数量分析方法 B 6、管理的职能包括B、计划、组织、人事、领导、控制 D 7、管理对象是组织所拥有的资源,包括的内容有D、人、财、物、信息、空间、时间 A 8、体现科学管理的基本特征是A、制度化、程序化、数量化、人性化 B 9、护理管理者的任务是B、完善服务内容、建市评估体系、实施成本核算、探寻管理规律 C 10、行政管理学者明兹伯格(Mintzberg)把护士长的工作特性归纳为三大类型,即“三元”角色模式。他认 为护士长主要承担C、人际关系、咨询、决策 B 11、田力是某医院护理部主任,你认为下面哪一项与她的领导职能无关?B、与医疗器械商谈判以期达成一项护理用品购货协议 D 12、护理管理人员与一般护士的根本区别在于 D、需要协调他人的努力以实现科室目标 C 1、下列哪项属于法约尔管理过程理论的主要内容C、管理过程要遵循l4项管理原则 C 2、下列哪项反映现代管理的系统原理C、管理活动要把握全局、总体规 C 3、护理部根据护理专业的发展变化及时调整工作模式,遵循的管理原理是C、动态原理 A 4、下列哪项描述是管理的动态原理的内容A、管理过程要适应各种变化 D 5、韦伯(M.Weber)的行政组织理论的主要内容是D、组织活动必须按照理性原则进行 D 6、与现代管理人本原理相对应的原则是D、能级原则 A 7、首次强调管理中人的因素的理论是A、人际关系学说 C 8、根据法约尔的管理过程理论,处于企业经营核心地位的活动是C、管理活动 C 9、首次提出“在正式组织中存在着非正式组织”观点的是 C、梅奥的人际关系学说 A 10、机构的整体功效大于各组成部分功效的叠加反映了系统特性的A、整体性 C 11、医院机构要分成有上下等级关系的部门层级,反映了系统特性的C、层次性 A 12、泰勒科学管理理论重点研究的内容是A、生产中工人的劳动效率 B 13、法约尔的管理过程论着重研究 B、生产过程中的人际关系 C 14、韦伯的行政组织理论着重研究C、理想的行政组织理论 D 15、梅奥的人际关系学说着重研究D、生产过程中的工人的劳动士气 C 16、马斯洛的人类需要层次理论着重研究 C、人的需要、动机和行为 C 17、马斯洛的层次需要论强调激励的中心问题是C、满足人的需要 D 18、下列哪项属于双因素理论中的保健因素D、组织管理制度 D 19、下列哪项属于双因素理论中激励因素D、工作成绩得到认可 B 20、奖励护士的优质服务行为使其更加提高服务质量依据的理论是B、双因素理论 A 1、为了有效利用时间,管理者应做哪些事情A 类工作 C 2、在宗旨、任务的指导下,组织活动要达到的最终可测量的成果是C、目标 D 3、组织为达到目的而制定的一种限定活动范围的计划称为D、政策 B 4、用数字表示预期效果的一种数字化计划称为B、预算 D 5、根据具体情况是否采取某种特定行为所做出的规定是D、策略 C 6、计划的特征不包括( )C、组织性 A 7、管理者在做计划时需要回答的问题是A、5W1H C 8、管理职能中最基本的职能是C、计划 A 9、下列哪项不是目标的作用( )A、主体作用 C 10、目标管理的创始者是( )C、彼德·德路克 158

各学派激励理论主要观点及其应用

激励理论是关于如何满足人的各种需要、调动人的积极性的原则和方法的概括总结。激励的目的在于激发人的正确行为动机,调动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以充分发挥人的智力效应,做出最大成绩。自从本世纪二三十年代以来,国外许多管理学家、心理学家和社会学家结合现代管理的实践,提出了许多激励理论。这些理论按照形成时间及其所研究的侧面不同,可分为行为主义激励理论、认知派激励理论和综合型激励理论3大类。 一、行为主义激励理论 本世纪20年代,美国风行一种行为主义的心理学理论,其创始人为华生。这个理论认为,管理过程的实质是激励,通过激励手段,诱发人的行为。在“刺激—反应”这种理论的指导下,激励者的任务就是去选择一套适当的刺激,即激励手段,以引起被激励者相应的反应标准和定型的活动。 新行为主义者斯金纳在后来又提出了操作性条件反射理论。这个理论认为,激励人的主要手段不能仅仅靠刺激变量,还要考虑到中间变量,即人的主观因素的存在。具体说来,在激励手段中除了考虑金钱这一刺激因素外,还要考虑到劳动者的主观因素的需要。根据新行为主义理论,激励手段的内容应从社会心理观点出发,深入分析人们的物质需要和精神需要,并使个体需要的满足与组织目标的实现一致化。 新行为主义理论强调,人们的行为不仅取决于刺激的感知,而且也决定于行为的结果。当行为的结果有利于个人时,这种行为就会重复出现而起着强化激励作用。如果行为的结果对个人不利,这一行为就会削弱或消失。所以在教育中运用肯定、表扬、奖赏或否定、批评、惩罚等强化手段,可以对学习者的行为进行定向控制或改变,以引导到预期的最佳状态。 二、认知派激励理论 行为简单地看成人的神经系统对客观刺激的机械反应,这不符合人的心理活动的客观规律性。对于人的行为的发生和发展,要充分考虑到人的内在因素,诸如思想意识、兴趣、价值和需要等。因此,这些理论都着重研究人的需要的内容和结构,以及如何推动人们的行为。 认知派激励理论还强调,激励的目的是要把消极行为转化为积极行为,以达到组织的预定目标,取得更好的效益。因此,在激励过程中还应该重点研究如何改造和转化人的行为。属于这一类型的理论还有斯金纳的操作条件反射理论和挫折理论等。这些理论认为,人的行为是外部环境刺激和内部思想认识相互作用的结果。所以,只有改变外部环境刺激与改变内部思想认识相结合,才能达到改变人的行为的目的。 三、综合型激励理论 行为主义激励理论强调外在激励的重要性,而认知派激励理论强调的是内在激励的重要性。综合性激励理论则是这两类理论的综合、概括和发展,它为解决调动人的积极性问题指出了更为有效的途径。 心理学家勒温提出的场动力理论是最早期的综合型激励理论。这个理论强调,对于人的行为发展来说,先是个人与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外界环境的刺激实际上只是一种导火线,

2014年同等学力心理学申硕试卷(含部分答案)

2014年同等学力心理学试卷 一、单选(每小题1分,共20分) 1.主要由声波频率决定的听觉特性是。 A音调 B音高 C音响 D音色 2.词干补笔作业通常用于测量。 A内隐记忆 B外显记忆 C瞬时记忆 D短时记忆 3.将一个灰色圆环放在红色背景上,圆环呈现绿色,这种视觉经验属于。 A视觉适应 B视觉对比 C正后像 D负后像 4.从内容、操作和产物三个维度区分智力活动的学者是。 A斯皮尔曼 B斯腾伯格 C韦克斯勒 D吉尔福特 5.格局艾里克森的观点,“获得信任感,克服怀疑感”这一发展任务大致在。A婴儿期 B学前期 C学龄期 D青年期 6.幼儿的道德认识大致处于。 A道德相对论阶段 B自律道德阶段 C习俗水平 D前习俗水平 7.反映集中趋势的统计量是。 A方差 B全距 C平均数 D变异系数 8.回归方程解释力的指标为。 A回归系数 B确定系数 C相关系数 D通径系数

9.陈述性知识的表征方式是。 A命题和命题网络 B正例和反例 C变式和比较 D产生式和产生式系统 10.布鲁纳认为学习知识的最佳方式是。 A接受学习 B发现学习 C掌握学习 D意义学习 11.被誉为实验社会心理学创始人的是。 A罗斯 B麦独孤 C奥尔波特 D勒温 12.解释“过度理由效应”的理论基础是。 A归因理论 B控制点理论 C符号相互作用论 D认知不协调理论 13.适合于表示总体内部各部分之间关系的统计图是。 A折线图 B直方图 C圆形图 D条形图 14.当两总体为非正态分布,样本数据为等级数据时,对两总体平均数差异进行检验的适用方法是。 A.t检验 B.Z检验 C.非参数检验 D.F检验 15.属于准实验设计的是。 A被试内设计 B被试间设计 C混合设计 D时间序列设计 16.多因素实验设计中的“因素”是指。 A自变量 B因变量 C控制变量 D无关变量 17.能够用以探索变量之间因果关系的研究方法是。 A观察法 B问卷法

激励与内容型激励理论

第八章激励与内容型激励理论 [内容概要] 激励在管理活动中是非常重要的,很多管理心理学家对这一问题进行研究,从不同的角度探讨,形成了不同的激励理论,概括起来主要的有:内容型激励理论、过程型激励理论、行为改造型激励理论、综合型激励理论及我国学者所研究的成果,如激励—去激励连续带模式等。 内容型激励理论主要包括:“需要层次”理论、“双因素”理论、“ERG”理论、“成就需要”理论,这些激励理论对实际管理都具有极大的理论指导意义和重要的实践应用价值。 [学习目标]通过本章的学习,掌握激励的概念和激励的类别的划分;理解“需要层次”理论、“双因素”理论、“ERG”理论、“成就需要”理论等的真正内涵;认识这些激励理论对管理实践的理论指导意义和实际操作价值;学会使用这些激励理论的基本方法。 第一节激励和激励理论概述 充分调动被管理者的生产、工作积极性,是实施科学管理的关键。因而,研究如何根据被管理者的心理活动规律,科学地实施激励,在管理心理学中就有着特殊重要的意义。关于被管理者积极性激励的理论,在管理心理科学中,占据着特殊重要的地位,它在整个学科体系中,所占的分量也比较重。 一、激励简述 所谓激励,就是管理者根据被管理者心理活动的规律,采取合理的、科学的管理措施,,创设一定的条件,激发起被管理者实现工作目标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精神的活动过程。激励积极性的工作,是人力资源开发中最关键也是最困难的工作,所以,管理心理学对如何激励被管理者的生产、工作积极性的问题展开了相当广泛和相当深入的研

究,形成了一些各具特色的激励理论。激励被管理者的生产、工作积极性的途径主要有三条:一是通过对被管理者的需要的满足、引导来激励其积极性;二是通过设置富有吸引力且实现可能性大的工作目标,来激励被管理者的生产、工作积极性;三是通过一定的管理方式,不断强化被管理者的行为,从而激励被管理者的生产、工作积极性。对激励问题的研究,基本上也是从这三个方面展开的。 二、激励理论概述 对于激励的理论,在西方国家中研究的比较广泛,也比较深入。近些年来,随着我国对西方的管理心理科学由介绍引进、消化吸收阶段向扬弃、创新阶段的发展,一批中国管理心理科学学者,在学习、借鉴西方激励理论的基础上,结合对中国管理问题的深入研究,也相继提出了一些新的激励理论。本书将西方的激励理论与中国的新激励理论结合起来,分类加以介绍. 根据激励理论研究激励问题的侧面,可将其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一)内容型激励理论 内容型激励理论着重研究激励动机的因素。由于这类理论的内容都具体到对人的需要的研究上,所以也可称之为需要理论。西方的需要理论主要包括:马斯洛(Maslow)的“需要层次”理论、赫茨伯格(Herzberg)的“双因素”理论,奥尔德弗(Alderfer)的“生存、关系和成长”理论以及麦克利兰(Mcelelland)的“成就需要”激励理论等。中国的需要理论主要有冬青的“C型需要层次论”、雷鸣的“人类需要层系理论”、俞文钊的“激励与去激励因素”的连续带模式。 (二)过程型激励理论 过程型激励理论着重研究从动机的产生到采取具体行动的心理过程.这类理论都试图从弄清人们对付出劳力、功效要求和奖酬价值的认识,以达到激励的目的。它主要包括佛隆(Vroom)的期望理论、洛克(Locke)的目标设置理论、亚当斯(J.s.Adams)的公平理论、俞文钊的公平差别阈理论模式等。 (三)行为改造型激励理论 行为改造型激励理论以斯金纳的操作性条件反射为基础,着重研究对被管理者的行为的改造修正。这类理论主要有强化理论、挫折理论以及凯利(H.Kelly)的归因理论等。 (四)综合型激励理论 在以上三类激励理论的基础上,一些学者又提出了一类综合型激励理论。它主要包括波特(LPortet)和劳勒(E,Lawler)的综合激励模式和迪尔(w.R.Diu)的综合激励公式。这两种理论是综合运用多种激励理论来探讨复杂的激励问题的尝试。 第二节西方的内容型激励理论 内容型激励理论是以动机的激发因素为主要研究内容的。管理心理学认为,需要是激励过程的起点,因而,这一类型的理论主要是从人的需要出发,探讨工作动机激励的规律性。本节主要介绍以下三种内容型激励理论。 一、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 马斯洛是美国近几十年影响相当广泛的人本主义心理学家。他于1943年初次提出了“需要层次”理论,在1954年又对这个理论作了进一步的发展和完善。马斯洛的需要

浅谈韦纳归因理论

浅谈韦纳成败归因理论 学院:专业: 学号:姓名: 在学校情境中,学生常提出诸如此类的归因问题,如:“我为什么成功(或失败) ”“为什么我生物测试总是考不过人家”等等。有的人相信,凡事操之在己,命运掌握在自己手中,因此将成功的行为结果归因于自己的努力,将失败的行为结果归因于个人疏忽,而有的人相信凡事操之在他人(或天命),命运掌握在别人手中,,因此将成功的行为归因于幸运,而将失败的行为结果归因于运气不好或命运不好,我们应该怎么去理解呢,到底哪一种才是正确的理论?真心的我觉得我们谁也说不清楚哪一种更符合逻辑。在这种困惑的情形下,韦纳站了出来他也不纯粹的赞同哪一种观点,而是站在一个比较理性的角度上将它们对立起来看。下面我先简单的介绍一下这个理论。 归因理论是关于判断和解释他人或自己的行为结果的原因的一种动机理论。(1)能力,根据自己评估个人对该项工作是否胜任;(2)努力,个人反省检讨在工作过程中曾否尽力而为;(3)工作难度,凭个人经验判定该项工作的困难程度;(4)运气,个人自认为此次各种成败是否与运气有关;(5)身心状况,工作过程中个人当时身体及心情状况是否影响工作成效;(6)其他,个人自觉此次成败因素中,除上述五项外,尚有何其他事关人与事的影响因素(如别人帮助或评分不公等)。以上六项因素作为一般人对成败归因的解释或类别,韦纳按各因素的性质,分别纳入以下三个向度之内:因素来源:指当事人自认影响其成败因素的来源,是以个人条件(内控),抑或来自外在环境(外控)。在此一向度上,能力、努力及身心状况三项属于内控,其他各项则属于外控。稳定性:指当事人自认影响其成败的因素,在性质上是否稳定,是否在类似情境下具有一致性。在此一向度上,六因素中能力与工作难度两项是不致随情境改变的是比较稳定的。其他各项则均为不稳定者。能控制性:指当事人自认影响其成败的因素,在性质上是否能否由个人意愿所决定。在此一向度上,六因素中只有努力一项是可以凭个人意愿控制的,其他各项均非个人所能为力。 韦纳等人认为,我们对成功和失败的解释会对以后的行为产生重大的影响。如果把考试失败归因为缺乏能力,那么以后的考试还会期望失败;如果把考试失败归因为运气不佳,那么以后的考试就不大可能期望失败。有成就需要的人会把成就归因于自己的努力,把失败归因于努力不够。不甘于失败,坚信再努力一下,便会取得成功。相信自己有能力应付,只要尽力而为,没有办不成的事。相反,成就需要不高的人认为努力与成就没有多大关系。他们把失败归因于其他因素,特别是归因于能力不足。成功则被看成是外界因素的结果,如任务难度不大、正好碰上运气等等。作为对成就需要理论的一个补充,归因理论特别强调成就的获得有赖于对过去工作是成功还是失败的不同归因。如果把成功和失败都归因于自己的努力程度,就会增强今后努力行为的坚持性。反之,如果把成功与失败归因于能力太低、任务太重这些原因,就会降低自身努力行为的坚持性。运气或机遇是不稳定的外部因素。过分地归因于这一因素会使人产生“守株待免”的坚持行为,也是具有高成就需要的人所不屑为的。总之,只有将失败的原因归因于内外部的不稳定因素时,即努力的程度不够和运气不好时,才能使行为人进一步坚持原行为。 以上都是书上来的观点,俗话说的好“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我就结合生活中的实例来谈一下吧。 “都是你害的”“害人精”说者是群情激奋,被说的一脸无奈,好不懊丧,欲说无话。这是一次迎面接力游戏,游戏中这组学生输了,原因是该组中的一名组员是全班中跑得最慢

社会心理学教学大纲

《社会心理学》课程教学大纲 (英文名称 social psychology) 一、课程说明 课程编码:09200410 课程总学时:(理论总学时/实践总学时)45(39/6) 周学时:(理论学时/实践学时)3(2.5/0.5) 学分:3 学分 开课学期:第二学期 1.课程性质: 社会心理学是心理学专业中重要的应用心理学分支之一,是综合运用心理学理论,并将其和社会生活紧密联系的重要学科。在课程类别中属于专业教育课;本课程的目的是了解个体在社会生活情境中的心理和行为。 2.课程目标: 通过本课程的理论教学和实践训练,学生具备下列能力: (1)掌握个体社会心理、群体社会心理和应用社会心理的相关概念、基本事实和基本理论;并能将其运用于分析解释社会心理现象,把握个体心理发展及动态变化。 (2)掌握社会心理学的基本研究方法和研究范式,树立社会心理学的科学研究观。 (3)能够运用社会心理学的相关知识和方法,解决科研、教学及其他工作中的实际问题,提出分析和评价意见,通过学科交叉和融合,制定解决方案。 (4)具有合作意识,能够通过团队合作高效地解决实际问题。

3.课程目标与毕业要求的对应关系:

4.适用专业与学时分配: 本课程适用于应用心理学专业。 教学内容与时间安排表 5.课程教学目的与要求: 通过教学使学生对社会心理学这门学科的性质、现状和发展有所了解。掌握社会心理学的基本概念、基本事实和基本理论;了解并实践社会心理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和手段;明确社会心理学研究的基本思路和范式;培养学生对社会心理学的兴趣,以及分析社会心理现象,研究社会心理问题的能力。 6.本门课程与其它课程关系: 社会心理学是应用心理学的重要课程,为管理心理学、咨询心理学等学科提供重要的理论基础和研究范式。

激励理论的运用

激励理论的运用 【本讲重点】 激励理论的分类 满意理论 双因素理论 期望理论 激励理论的分类 1.内容激励理论 内容激励理论主要是通过分析人的内在需求和动机是如何推动行为的。包括马斯洛的需求层次论和赫茨伯格的双因素理论。 2.行为改造理论 行为改造理论是从分析外部环境入手来研究如何改造并转化人的行为。包括强化理论、归因理论等。跳蚤试验就是一种强化理论,即通过某种外在的刺激,强化跳蚤的行为;归因理论强调找到原因,调整自己的行为。 3.过程激励理论 过程激励理论注重动机与行为之间的心理过程。包括弗洛姆的期望理论和亚当斯的公平理论。 满意理论 满意理论是霍桑试验中的一个发现。霍桑实验中发现人们的心理和行为并不像想像的那么简单。因此不能简单地改造员工所抱怨的事情。满意理论强调抱怨与所指事物之间并不存在直接的必然联系,关键在于调查研究,给其宣泄的机会。

【案例】 在霍桑试验的过程中,发现有些员工不断地向访问者抱怨:“哎呀!我们这儿的工资太低了,奖金也低。”霍桑试验本着抱怨什么改造什么的原则,提高奖金,改进工资制度,但是奖金及工资提高之后,发现有些员工的抱怨依然存在,使得研究者陷入了一种困境:究竟为什么工厂的领导已做到了员工抱怨什么就改进什么,但员工们的积极性却还没有提高呢? 试验者进行深入的访谈,才发现那些抱怨工资低的员工中,有的并不是真正因为工资或奖金低而抱怨,而是由于家人生病了,交不起高昂的住院费,心里不痛快,借这一渠道发泄一下而已。原来员工中有些抱怨并不是其心理的真实写照,而是一些想法由于种种原因不便直接说出,因此通过其他的方式来表达。 这一发现告诉管理者,有时候不要对员工的一些抱怨太“认真”,因为员工也许是“借题发挥”,而要进行深入细致的访谈和调查,找出抱怨的真正原因,对其进行改进,如果没有做细致的调查工作,可能就会适得其反。 双因素理论 赫茨伯格将激励的因素分为两类:保健与激励的因素。保健因素好似物质激励,而激励因素好似精神激励。如果一个人的积极性按100%计算,用物质激励只能提高其60%的积极性,而另外40%的积极性要靠精神激励,尤其是年轻的员工,更多的要通过精神激励来承认他的价值,尊重他。作为一名班组长,应该通过自己手中的权力把这两种激励方法有机地密切结合,调动员工的主观能动性和工作积极性。 保健因素

韦纳归因理论

“韦纳归因理论”在学习与教学中的运用 归因是人们对自己或他人活动及其结果的原因所作出的解释和评价。对于同一件事情,人们可能会做出不同的情绪和后续行为反应,中心而往往不是取决于事情本身,而是取决于人们对引发事件背后的原因分析,即归因。归因是动机的决定因素。理性的归因有利于我们成功,反之,非理性的归因只会徒增我们的挫败感,无益于我们的成长。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伯纳德·韦纳以成败行为的认知成分为中心,提出了归因模型。韦纳指出,人们对于成败的原因有能力、努力、运气、任务难度等。按照这些原因可以划分为原因源、稳定性、可控性三个维度。其中,能力和努力是描述个人特征的内在原因,难度和运气则是表示环境的外在原因,按照稳定性这一维度,能力和难度属于稳定的因素,努力程度和运气好坏属于不稳定的。按照可控性来说,努力是可控的,而能力、难度、运气是不可控的。不同的归因方式,会使人长生不同的情感反应以及对下一次成就行为的期待。 在学习过程中,成败与否,我们都要进行积极归因。考试失败了,不要归结为我们比较笨,能力比较差这样稳定的性的原因,换个角度,是这次试题太难了,并不是只有我考得不好,或是这次我不够努力,复习的不够全面。这样的话,我们才不会产生无助感,灰心丧气,而是更加努力拼搏,拾取信心,争取用努力换取下次最好的成绩。当我们成功了,不要一味得觉得是运气好,踩了狗屎运,而是自己的能力和努力才换来今天的成果,这样会使我们对下一次的成功满怀信心抱有期待。能力是稳定的,原因的稳定影响成败期待的继续。能力好激发自身不断努力进取,争创更大的成功。 在教学过程中,作为老师,要经常引导学生做归因训练,归因训练的目的不在于寻找成败的真正的、逻辑上的原因,而在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首先,想了解学生的归因倾向。通过观察、谈话或问卷测验来进行。接着,让学生进行某种活动,并取得成败体验。可以让学生通过数学练习、单元考试、回答问题等取得成功与失败的体验,作为老师,要善于激励引导学生。对于成绩比较差的同学,千万不要当众骂学生笨。把学生成绩“差”归因于能力,那样会使学生更自卑,从而失去学习的信心。作为教师要善于迁移他们的因归,即使学生真的能力有问题,还要引导到努力不够,方法不太恰当这些不可控因素上,使其坚信:只要努力就会成功!另外,通过个别谈心,真实掌握学生的归因形志。学校测验或者考试之后,“差生”对失败有着不同程度的情绪反应,而这又严重影响着他们继续坚持学习的行为。比如有个同学在一次考试中英语成绩比较差,通过交谈,发现有许多题目是平时练习中做过或是在课堂上讲过的,而他平时却有抄作业和不记笔记的习惯,所以,当该同学认为失败的原因是因为他懒惰时,教师不应简单地作出“那么下次要用功了”的结论,而是继续追问下去以便能更多地了解他的归因形态:你觉得你懒惰的性格是别人影响你的还是你本性就是如此?你觉得能否改变你的懒惰的性格?你觉得除了读书之外,在其他事情上是否也一样懒惰?对于成绩比较好的同学,教师要引导其进行理想的归因,既归于自己的能力,又离不开归因于自己努力,使他真正明白:优秀成绩的取得离不开个人的能力、努力。这样理性的归因利于优秀的更上一层楼,增强可持续发展之力。如果单纯是一味得归结为能力好,自己比他们聪明,有天赋,那么学生容易产生自满、骄做的情绪他们往往认为不需努力,凭本身能力和聪明就可以了,这样会造成学 习后劲不足,不利于进一步的学习。

(完整word版)《组织行为学》复习资料

《组织行为学》复习资料 一、名词解释(20选5) 1、工作满意度 工作满意度,指人们对工作特点进行评估后而产生的对工作的积极感觉。一个人的工作不仅包括工作内容本身,还有与同事上司的互动、遵守组织的规章制度、达到绩效标准、工作环境等等,员工对自己的工作是否满意常常是对大量不同工作元素综合概括的结果。 2、印象管理 印象管理是指个体试图控制他人对自己形成印象的过程。 3、群体 群体指的是为实现特定目标而组合到一起并形成互动和互相依赖关系的两个或更多的个体。 4、群体凝聚力 群体凝聚力,指的是群体成员之间相互吸引以及愿意留在该群体中的程度。 5、人格 人格是个体对他人反应方式和交往方式的总和。在组织行为学中,人格是一个动态概念,用于描述个体人格的成长和发展。 6、价值观 价值观代表了人们关于判断的最基本的信念,反映个体对于正确和错误、好与坏、可取和不可取的看法与观念。价值观包括内容和强度两种属性:内容属性是指某种行为模式或存在状态是重要的,强度属性界定的是它有多重要。 7、群体思维 群体思维,指的是群体中成员热衷保持一致意见的情况下,从众压力使得该群体难以批判性地评估那些不寻常的、由少数派提出的或者不受欢迎的观点。 8、群体规范 群体成员共同接受的一些行为标准。群体规范让成员知道自己在特定情境下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 9、角色知觉 角色知觉,个体对于自己在特定情境中应该如何表现的认识和了解。 10、角色冲突 角色冲突,即遵守某种角色要求会使另一种角色要求难以实现。例如一个人的家庭角色(丈夫)和社会角色(职业经理人)就会有时间分配等问题的冲突。 11、组织文化 组织文化指的是组织成员共享的一套能够将本组织与其他组织区分开来的意义体系,代表组织成员的共同认知。如从创新冒险、关注细节、结果导向、团队导向、进取心、稳定性等方面,组织成员共享对本组织、组织开展工作的风格以及组织成员应有的行为方式的理解。12、组织设计 以企业组织结构为核心的组织系统的整体设计工作。组织设计是指管理者将组织内各要素进行合理组合,建立和实施一种特定组织结构的过程。组织设计是有效管理的必备手段之一。组织设计的实质是对管理人员的管理劳动进行横向和纵向的分工 13、组织结构 组织结构界定了对工作任务进行正式划分、组合和协调的方式。 是组织的全体成员为实现组织目标,在管理工作中进行分工协作,在职务范围、责任、权利方面所形成的结构体系。组织结构是组织在职、责、权方面的动态结构体系,其本质是为实现组织战略目标而采取的一种分工协作体系,组织结构必须随着组织的重大战略调整而调整14、组织变革

韦纳归因理论

韦纳通过一系列的研究,得出一些归因的最基本的结论: 1、个人将成功归因于能力和努力等内部因素时,他会感到骄傲、满意、信心十足,而将成功归因于任务容易和运气好等外部原因时,产生的满意感则较少。 相反,如果一个人将失败归因于缺乏能力或努力,则会产生羞愧和内疚,而将失败归因于任务太难或运气不好时,产生的羞愧则较少。 而归因于努力比归因于能力,无论对成功或失败均会产生更强烈的情绪体验。努力而成功,体会到愉快;不努力而失败,体验倒羞愧;努力而失败也应受到鼓励。这种看法与我国传统的看法一致。 2、在付出同样努力时,能力低的应得到更多的奖励。 3、能力低而努力的人受到最高评价,而能力高而不努力的人受到最低评价。因此,韦纳总是强调内部、稳定和可控性的维度。 2011年心理学硕士考研题:10分 两个学生参加考试:一个得到100分,另一个不及格。考100分的说是自己学习刻苦,不及格的说自己没有数学细胞。用维纳的归因理论分析两个学生将来学习的行为及其原因 考100分的将自己的成功归因与自己的努力,这是内部-不稳定-可以控制的因素,他会继续努力学习,将会取得更好的成绩。将失败归因于自己没有数学细胞,这是内部-稳定-不可控制的因素,他讲会自暴自弃,不会为数学努力,成绩也不会有提高。(5分) 因为维纳认为,能力、努力、任务难度和运气是人们在解释成功或失败的四种主要原因,并将这四种主要原因分为控制点、稳定性和可控性三个维度。每个维度对动机有重要影响。在内外维度上,如果将成功归因于内部维度,会产生自豪感,从而动机提高,如果归因与外部因素,则会产生侥幸心理。如果将失败归因内部,则产生愧疚感,归因于外部,就觉得运气不好。如果将成功归因与可控制因素,则会积极地去争取成功,归因于不可控因素,则不会产生多大动力。(5分)

小学教育心理学考试内容汇总

一、名词解释 1.(小学教育心理学)/教育心理学(2003) 2.教育中的互动系统 3.儿童心理学/普通心理学/社会心理学 4.观察法 5.自然实验/实验室实验/实验法 6.问卷调查 7.系统性原则教育性原则 8学习(2006)/学习发现学习/接受学习(2008)/机械学 习 9.知识的学习/技能的学习/行为规范的学习 10.经典性条件反射/操作反射/人本主义学习理论(2005) 11.试误/顿悟 12.强化/正强化/负强化/直接强化/间接强化/潜在强化 13.潜伏学习 14.身心发展 15.心理发展动力 16.最近发展区 / 最近发展区/最近发展区(2005) 17.发展性教学 18.动机(2004)/学习动机/学习动机/(2009)内部动机/外部动机/成就动机/成就动机/强化理论(2006) 19.归因/内归因/外归因 20.耶基斯-多德森定律(2005) 21.概念(2009)/规则/规则 22.技能/认知技能/动作技能 23.概念学习/概念同化/过度学习/过度学习(2006) 24.迁移/学习迁移/正迁移/负迁移/横向迁移/纵向迁移/先行组织者/先行组织者(2005) 25.顿悟/关系转换说(2005)/相同要素说(2006) 26.知识的应用 27.认知结构 28.学习迁移的测量 29 30.认知策略/元认知策略(2005)/精细加工策略/组织策略/阅读理解策略 31.元认知(2006)/元认知 32.形象联想 33.问题解决/问题解决(2005)/问题教学/问题教学 34.表征 35.系列搜索策略/选择性搜索策略/手段-目的分析法 36.功能固着/ 37.创造性(2005) 38.认知风格 39.场依存性/场独立性 40.脑力激励法(2009)

2017重庆教师考试—韦纳的归因理论

2017重庆教师招聘——韦纳的归因理论韦纳的归因理论在学习动机中,是一个很重要的知识点,在以往的考试中曾以大题的形式考查过,比如给一段材料,让考生用归因理论去分析材料中各个学生的归因特点,然后引导学生去进行积极归因。考生在学习这一知识点时,通常是大略地记住归因理论的三维度、六因素,并未深层次去思考各维度与六因素间的内在关系,以及每种归因会对学生之后的学习行为产生怎样的影响。在这里主要就考生在理解归因理论中的两个盲点进行分析和解读,以期考生对归因理论理解得更加透彻。 (1)归因要强调内部、稳定和可控的因素,又着重强调归因于努力这一不稳定的因素,是不是自相矛盾了? 其实不是,在六因素中,我们看到同时能够满足内部、稳定和可控三维度的因素是不存在的,这说明某一因素并不需要同时满足这三个维度,但在学习的过程中,如果教师不特意强调这一点,有的考生会错误地理解为归因必须要同时满足这三个维度,实际上只要满足其一即可,而努力满足了可控这一维度。 (2)如果一个学生成绩差真的是能力问题,为什么不实事求是而要归因于努力因素呢? 在授课的过程中,有心的学生很容易就会想到这一点,为什么不实事求是地归因呢,归于努力对学生来说反倒像一种安慰或欺骗。 这一点涉及到真实归因和积极归因,真实归因就是要实事求是地对成败进行归因,运气不好就是运气不好,能力差就是能力差;积极归因考虑的是这种归因是否对学生的情绪行为和结果有利,如果学生失败真的是因为能力问题,做真实归因可能会使学生陷入习得性无助的状态,以后极有可能就自暴自弃了。如果此时做积极归因,归结为不够努力,那学生有可能以后会发愤图强,充满希望,努力下去成绩也会提高。 【参考例题】李华是一个十分聪明的学生,但就是太贪玩,学习不用功。每次考试他都有侥幸心理,希望能够靠运气过关。这次期末考试他考得不理想,他认为是自己的运气太差了。

管理学原理》教学大纲

《管理学原理》教学大纲 学时数:32 学分数:2 适用专业:非经管学生 执笔者:王清娥 审核人:张建国 编制日期:2011年4月 一、课程的性质、目的和任务 本课程是管理类本科专业的主要专业基础课之一,在第二学期开出,是管理类专业学生的专业启蒙课程。开设该课程的目的是使学生通过学习,系统了解与掌握现代管理学的基本原理、基础理论与思维方法,并受到分析管理问题的方法训练,从而为他们进一步学习运营管理、战略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等专业课程打下基础。 二、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 (一)掌握管理学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理论与规律; (二)了解现代管理学理论的发展前沿与动态; (三)学会灵活运用所学理论,发现、思考、分析组织与管理问题; (四)通过接受案例分析方法训练,学会运用管理案例分析方法。 三、课程的主要内容、重点和难点 第一章管理者与管理 一、管理者与组织 1.管理者与操作者 2.组织的特征 二、管理和管理者 1.管理及其职能 2.管理的效率与效果 3.亨利·明茨伯格的管理者角色理论 4.不同层次管理者的管理技巧 三、管理者与企业家的区别 四、为什么要学习管理

一、早期的管理 二、古典管理理论 1.科学管理理论 2.一般行政管理理论 3.人力资源管理理论 三、管理的定量学派 1.运筹学 2.管理科学 四、近代管理理论的丛林和趋向一体化 1、过程方法:基于管理职能的连续循环 2、系统方法:系统的类型 3、权变方法:权变因素 五、管理学发展的当前趋势与问题 1.管理的全球化 2.管理道德问题 3.激励、创新和变革 4.全面质量管理 5.授权 6.工作人员多样化与两极化 第三章组织文化与组织环境 一、管理万能论与象征论 1、管理万能论 2、管理象征论 二、组织文化 1、组织文化及其来源;强文化与弱文化 2、构成组织文化的10个特征 3、文化如何约束管理者的行为 三、组织环境 1.什么是组织环境?

归因理论

归因理论 大家好我今天讲的是归因理论中的海德和维纳的归因理论,那么什么是归因,都有哪些内容,他的作用是什么?首先让我们看几张图片。 一、归因 归因指个体根据有关信息、线索对自己活他人的行为进行分析、判断和指出其性质或推论其原因的过程。(归因是一种非常普遍的现象,例如,上课时有一位学生迟到了,这时,大家都会对这个事件作出解释,有的人会想,他可能是睡过头了;有的人猜测,可能是遇上堵车了等等,无论最终将原因归结为什么因素,这种探索原因、寻求解释的过程就是归因。归因反映的是个体对于引起某个事件原因的认识,因此,由归因所得出的原因其实是个体的一种主观解释,未必是引起事件的真正原因。但是,这种未必正确的主观解释往往比真实的原因更能影响个体的情绪、行为等各个方面。例如,我们假设这样一种情境:叶子这次考试不及格,于是她将失败的原因归结为自己太笨、能力很差;其实她是一个很聪明的学生,智商高达120,她的低分纯属教师判卷错误。在这个情境中,客观的原因是教师的失误,叶子主观的解释是自己的能力低──显然这是一个错误的解释;但在这两种原因中,影响叶子的是后者──由于她觉得自己笨,所以感到自卑、自责,觉得无颜见人;而不是因为教师的错误而感到愤怒。可见,这种主观解释比客观、真实的原因更能影响个体的行为。)归因理论是对人的行为结果作原因推论的一个研完领域。归因理论的形成及发展是许多心理学对人的行为的因果关系不断探索的结果。弗里茨·海德、内德·琼斯、基恩·戴维斯、凯利、伯铂德,韦纳等人时之做出了突出的贡献。开展对归因理论和归因应用研究将时我国的心理学基础和应用研究起到推大促进作用。 二、重要的归因理论 (一)海德的归因理论 归因理论最初是由F.海德(F.Heider,1958)在《人际关系心理》中提出来的,因此,海德是归因理论的创始人。他十分关心现象的因果关系,他认为人们需要控制周围的环境,预见他人的行为,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在复杂多变的社会中生活。因此,每个人都会致力于寻找人们行为的因果性解释。海德这种普遍现象称为“朴素心理学”。朴素心理学认为,为了预见他人行为并有效地控制环境,关键问题在于对他人的行为或事件做出原因分析。(他还认为,人有一种基本的需要,那就是预测和控制环境;而达到这个目的的最好方式之一就是寻找事件发生的原因。如果掌握了其中的原因,就能更好地控制环境。)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