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自然灾害》专题复习

《自然灾害》专题复习

《自然灾害》专题复习
《自然灾害》专题复习

《自然灾害》专题复习

重点知识整理

自然灾害直接威胁人类社会的生存和发展,是近几年高考试题考查的重点内容和高考关注的热点之一。

有关自然灾害的知识分散在自然地理各章节中,复习时要将与自然灾害有关的知识通过整合,构建一个比较系统、完整的专题知识体系,方便学生系统地进行复习。

自然灾害是指由于纯自然的原因而给人类社会造成巨大经济损失或严重人员伤亡的一类自然现象。自然灾害与地理环境因素直接关联,按成因可分为天文灾害、气象气候灾害、地质地貌灾害、水文灾害和生物灾害。目前的高考考查内容主要集中在气象气候灾害和地质地貌灾害。

(一)天文灾害。

太阳活动的表现、标志、周期及对地球的影响是高考试题考查的重点内容之一。太阳活动的表现分别是黑子和耀斑的增多,黑子和耀斑是太阳活动的主要标志,其活动周期约为11年。太阳活动对地球气候、地面通讯和磁场产生影响。

(二)气象气候灾害。

气象气候灾害的成因、发生规律及其防御往往成为高考的热点内容。而利用天气系统和气候因子分析气象气候灾害的成因与时空分布规律是高考的最佳切入点。因此复习时要结合大气环流、各种气候特点了解气象气候灾害产生的机制、发生的时间、影响和分布的主要区域,产生的危害及其防御对策。如结合冷空气、锋面等因素分析旱涝、寒潮等灾害,结合大气运动分析台风、伏旱、中国华北春旱等灾害成因。

我国常见的气象气候灾害主要有寒潮、台风和旱涝灾害。

1、旱涝灾害。旱涝灾害是对我国影响最大的一种气象气候灾害,对各地都有重大威胁。受冬、夏季风的强弱等气象因素的影响,我国的旱涝灾害在时间和空间上有不同的表现。从中国历年旱涝情况看,大致是东北涝多于旱;华北盛夏多洪涝,春旱十分严重;长江中下游地区大体上夏多洪涝,盛夏多伏旱。

2、寒潮。寒潮是我国冬春季节的主要灾害天气,由快行冷锋所致,可使我国大部分地区大范围剧烈降温,特别是秋春季节农作物成熟期及生长期产生的冻害危害最大。目前中国已能对寒潮作出比较准确的预报。

3、台风。台风是热带风暴强烈发展而成的,是夏秋季节影响我国的主要灾害天气。台风过境时,往往会带来狂风暴雨,给我国东南沿海地区的生命和财产带来巨大损失。同时台风也能在一定的程度上缓解华南和华东等地的“伏旱”。目前中国已利用气象卫星等高科技手段对台风进行监测和预报。

(三)地质地貌灾害

地质地貌灾害是历年高考中考查频率较高的重点内容,复习地质地貌灾害时要结合地壳运动、内外力作用等进行分析,特别是要结合并运用板块构造学说分析解释世界上火山、地震的分布规律。

1、地震。5级以上的破坏性地震会给人类带来巨大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是所

有自然灾害中威胁最大的一种灾害。理解地震的震级、烈度、影响烈度的因素和分布规律。特别是要明确一次地震只有一个震级,等震线是指烈度相同各点的连线。

2、火山。火山爆发给人类带来惨重的灾难,严重影响地球生态环境。进入21世纪以来,全球火山进入一个高喷发期。火山给人类带来灾难的同时,也给人类提供了十分肥沃的土壤、丰富的地热。

(四)自然灾害的关联性。从成因上讲,自然灾害具有很大的关联性,这种关联性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灾害的群发性和严重性。(如图一)

图一自然灾害的关联性

热点知识预测

近几年高考中,自然灾害的形成原因,如何防灾减灾是重点内容,结合有关的政史地知识分析对自然灾害的认识、

地域分布及对策是今后高考复习

中应注意的问题。

1、气象气候灾害的时空

分布(图二和图三)

图二气象气候灾害时间分布图图三气象气候灾害空间分布图

2、等压线的判读与灾害天气系统。

等压线是反映大气运动和灾害性天气的载体,根据等压线分布判读高、低气压中心等气压场,特别是副热带高气压中心的判读。进而判读各种天气系统——气旋、反气旋、锋面、锋面气旋、寒潮、台风等,结合相关大气知识分析各地天气状况及对人类活动的影响。特别是根据等压线图判读灾害性天气系统——寒潮和台风。如寒潮一般表现为中心气压值高,范围广,从北向东南方向移动;台风表现为中心气压低,且气压中心位于海面上,向西北方向移动。

3、自然灾害与热点地区、热点材料。

从近几年高考的命题趋势来看,今后单一考查自然灾害的可能性越来越小。对自然灾害的考查将借助世界和我国某一热点作为背景材料或者试题的切入点,通过人地关系的角度来加以考查。因此关注热点材料和热点地区是至关重要的。如考查太阳活动的知识,以材料形式出现与一些自然地理现象结合分析其原因,或与宇宙探测信息结合。如借助我国今年已成功发射的“神舟五号”载人航天工程为背景材料切入进行考查。再如结合今年各地相继发生一些强烈地震考查与地震和地壳运动有关的知识。

《自然灾害》教案(1)

《自然灾害》教案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观察自然图片,自主思考,辨析什么是自然灾害。 2.利用教材自主学习,通过观察文字、图片和视频资料,了解各种自然灾害。 3?阅读我国各种灾害地图,提炼重点灾区,得出中国重点灾害叠加图,了解我国是一个自然灾害频繁发生的国家。 二、能力目标: 带着问题分组讨论,结合自身经验,探讨防灾减灾的措施。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通过对我国自然灾害及灾害防治的学习,培养学生敬畏自然、保护环境的意识。 教学重点 讨论自学,了解各种自然灾害。利用灾害图片叠加,讲解我国各种自然灾害频繁发生。 教学难点 将课本中的孤立的案例转化成与前后知识相联系的知识。通过图片叠加了解中国自然灾害 频发。 教学方法 活动探究法、提问讲解法 课前准备 1.教师准备:查询最新网络资料,制作多媒体课件。 2.学生准备:在网络上查找和自然灾害相关的图片和新闻。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课 大家对于我国的自然环境已经有了一个初步的了解。然而,自然环境并非一成不变的, 长远来说,所有的自然环境,包括我们了解的地形地势、气候河流,在几亿年前还都不是现 在这个样子,它们慢慢地发展,一点点变化成为了今天的样子,而未来,它们还将继续改变。不过这种变化是十分缓慢的,缓慢到我们几乎感觉不出来。然而自然的变化也并非都是缓慢

的,有一种自然变化会比较激烈,有时是大地的震颤,比如火山喷发、地震海啸等,有时是天气的突变, 来一场暴雨台风,或者突然的一场干旱,这些都是自然的激烈的变化。今天这 节课我们就来关注这种自然的变化,看看自然的激变给我们带来的破坏,也就是自然灾害。 同学们是怎么理解自然灾害的呢?(使用“学乐师生” APP拍照录像录音,收集学生典型 成果,在“授课”系统中展示。) 二、新授 (一) 常见的自然灾害 (课件展示)自然灾害图片,思考自然灾害的概念,找出四幅图片的共性,分析自然灾害 的成因和结果,最终总结出自然灾害的概念 从图中可以直观地了解到自然灾害发生时的现象和造成的结果 例如:旱灾图 降水较常年偏少——造成用水紧张——农田由于缺水而出现干涸 结果:由于缺水导致减产或绝收 其他的几幅图可以依此分析 1.自然灾害的概念 自然灾害是自然环境出现异常的变化,并且造成了资源破坏、财产损失、人员伤亡 【巩固练习】一一认识身边的自然灾害 (1)2013年4月20日,四川雅安发生地震,造成 196人死亡 (2)2014年8月2日,江苏昆山汽车轮毂抛光车间发生爆炸,造成75人死亡 (3)2010年8月7日,甘肃舟曲发生特大泥石流,灾害中遇难1481人,失踪284人

2016《防自然灾害安全教育》教案

六年级防自然灾害安全教育 一、提出问题 同学们,你们在日常生活中会遇到哪些自然灾害,能举些例子吗?我们这节课要讨论的问题是:如何防范台风、雷击、泥石流、洪涝等灾害。 首先,我们探讨:台风、雷击、泥石流、洪涝等有什么危害?请大家讨论一下。然后老师总结: 1、台风具有突发性强、破坏力大的特点,是世界上最严重的自然灾害之一。 2、雷电:雷电流高压效应会产生高达数万伏甚至数十万伏的冲击电压,足以击穿绝缘使设备发生短路,导致燃烧、爆炸等直接灾害。 3、严重暴雨洪涝,使房屋倒塌,人员伤亡,人们无家可归。 4、泥石流。泥石流是在山区沟谷中,因暴雨、冰雪融化等水源激发的、含有大量泥沙石块的特殊洪流。 5、滑坡。滑坡上的岩石山体由于种种原因在重力作用下沿一定的软弱面(或软弱带)整体地向下滑动的现象叫滑坡。俗称“走山”“跨山”“土溜”等。 6、崩塌。崩塌也叫崩落、垮塌或塌方,是陡坡上的岩体在重力作用下突然脱离母体崩落、滚动、堆积在坡脚(或沟岩)的地质现象。 二、具体的实例 1、1994年,9417号台风灾浙江瑞安登陆,“风、雨、潮”三碰头,全省受灾农作物750万亩,死亡1126人;1996年,9608号台风先后在台湾基隆和福建福清登陆,10多个省市受灾农作物5400多万亩,死亡700多人; 1997年,9711号台风先后在浙江温岭和辽宁锦州登陆,10多个省市受灾农作物面积1亿多亩,死亡240人;2001年广西连受“榴莲”、“尤特”两个台

风袭击,出现大范围暴雨或大暴雨,全区48个县市区上千万人受灾,40多万人一度被洪水围困。 2、1995年7月,广东省遂溪县乌塘镇十多名学生在一棵大树下避雨遭雷击,当场击死2人,伤6人。 …… 三、分析台风、雷击、洪涝形成的原因 1、台风形成的条件主要有两个:一是比较高的海洋温度;二是充沛的水汽。只有在热带的海洋上才是台风生成的地方。那里海面上气温非常高,使低层空气可以充分接受来自海面的水源。那里又是地球上水汽最丰富的地方,而这些水汽是台风形成发展的主要原动力。没有这个原动力,台风即使已经形成,也会消散。其次,那里离开赤道有一定距离,地球自转所产生的偏转力有一定的作用,有利于台风发展气旋式环流和气流辐合的加强。第三,是热带海面情况比中纬度处单纯,因此,同一海域上方的空气,往往能保持较长时间的定常条件,使台风有充分的时间积蓄能量,酝酿出台风。所以一般说来,沿海地方较多发生台风。 2、雷电是自然现象,它实质上是天空中雷暴云中的火花放电,放电时产生的光是闪电,闪电使空气受热迅速膨胀发出的巨大声响是雷声,雷雨天容易开腔雷击,致人受伤甚至死亡。 3、南方夏季的降雨是手夏季风的影响。由于进来夏季风的势力比较弱、大陆气团的势力强,所以最近夏季风始终停在南方而深入不了北方。因此出现了南涝北旱的局面。 四、如何做好预防措施 1、如何防范台风和洪涝: (1)在台风来临前,人员要及时转移到安全地带。

七上地理自然灾害导学案三.docx

七年级上册地理导学案

拓展问题一:说说台风、寒潮等气象灾害带来的有利彫响? 迁移问题二:说说除课本出现的自然灾害还有那些自然灾害? 可引导学生通过查资料 获取答案(查相关资 料、上网等) 计_____ ☆o 达标 反馈 材料一:“我国主要气象灾害的分布”图。 材料二:2014年7月18日,9号 台风“威马逊”登陆海南吋中心拘谨最大风力达17级以上(70米/ 秒),为 1949年以来登陆我国的最强台风。 材料三:“近500年来华北地区沙 尘暴按月份累计次数”图。 (1)寒潮通常会影响我国北 方大部分地区,从材料一种可知受灾最严重的省级行政区是 (填简称)。 (2)从材料一可以推断出华北平原易发生 此种灾害给人们的生产和生活造成哪些影响(答一点即可)0 (3)广东、广西、海南、 台湾、福建、浙江一带会受台风影响,台风灾害主要分布在我国的地 IX.材料二中提到的“威马逊”台风登陆海南,除带来强风暴雨,造成洪涝灾害, 还可能引发_________ 等地质 灾害。 (4)从材料三中可以看出我国华北地区的沙尘暴从时间上看,主要集中在 (填旱灾或涝 灾)。 (5)地震属于地质灾害,2017年12月19日在辽宁鞍山市海城市发 生了 4. 4级地震,沈阳有明显震感,地震心理学上有一个“12秒自救机会”,下 列自救错误的是() 学生在教师指挥下抱头、闭眼,尽量蜷曲身体迅速躲在 A.教室内, 各自的课桌下 B.场馆内, C.楼道内, D.卧室屮, 就地趴在排椅下,用随身携带的物品挡在头上远离窗 户,坐电梯迅速离开 可以在小开间的墙角躲避 教学 反思 我能够完成本节课的学 习反思☆我共得到☆

第四节 自然灾害_教学设计_教案

第四节自然灾害_教学设计_教案 教学准备 1.教学目标 1.了解常见的自然灾害。 2.了解我国主要的自然灾害的分布及成因。 3.了解如何防灾减灾。 2.教学重点/难点 我国自然灾害的分布及成因。 3.教学用具 课件 4.标签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播放我国大型自然灾害的课件:2008年年初的雪灾,2013年雅安芦山地震。请学生看后谈谈自己的感受。 (学生的感受比较强烈,发言也比较积极) 师:是啊,多么可怕的自然灾害。灾害一旦发生,人类的家园可能在瞬间被毁灭,生命可能被无情地夺走。 二、新课教学 (一)常见的自然灾害 1.展示图片,认识常见的自然灾害 教师通过多媒体展示干旱、洪涝、台风、寒潮、地震、滑坡、泥石流等各种常见的自然灾害的图片。

学生观察讨论,区分自然灾害的两个种类:气象灾害和地质灾害。 气象灾害: (1)台风,是一种发源于热带洋面的大气涡旋,常带来狂风和特大暴雨等,狂风有很大的摧毁力,使海轮、建筑物、通讯设施遭受损失;特大暴雨往往造成洪涝灾害,影响人类生产生活;风暴潮更会给人们的生命财产造成威胁。但台风带来的降水能缓解旱情。 (2)干旱,长期降水异常偏少甚至无降水,会造成农作物减产、人畜饮水困难等。 (3)洪涝,连续性的暴雨或短时间的大暴雨,都可能形成洪涝。 (4)寒潮,是由强冷空气迅速入侵造成大范围的剧烈降温,并伴有大风、雨雪、冰冻等现象的过程。寒潮是我国冬半年主要的气象灾害。但是寒潮对我国青藏高原、云南南部以及海南和台湾地区影响较小。原因是地势高或距离冬季风源地较远。 地质灾害: (1)地震,岩石圈在内力作用下突然发生断裂,地球内能以地震波的形式强烈释放出来,从而引起地面震动,是危害和影响最大的地质灾害,破坏性强,需要加强科学研究,建立灾情监测系统。 (2)滑坡,斜坡上的岩体或土体,在重力作用下,沿一定的滑动面整体下滑的现象,破坏或淹没坡上和坡下的农田、建筑物和道路,造成人员伤亡。 (3)泥石流,是山区爆发的特殊洪流,它包含泥沙、石块以至巨大的砾石,破坏力极强,堵塞江河,摧毁城镇和村庄,对森林、农田、道路、人民的生命财产、生产活动及环境造成很大的危害。 (4)火山喷发,地下深处的高温岩浆及气体、碎屑物从地壳中喷出的现象,危害性很大,造成生命财产等损失。 (二)我国自然灾害频发 1.我国是世界上自然灾害发生最为频繁和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 2.学生通过读图2.48和图2.49,说出我国洪涝、滑坡和泥石流灾害的主要分布区。 台风灾害:主要分布在东南沿海地区。因为台风从低纬度海洋浸入,登陆后逐渐减弱以致消失,所以分布在东南沿海。

《面对自然灾害》教学设计

《面对自然灾害》教学设计 北留中心校张立明 教学科目:品德与社会 教学内容:面对自然灾害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1、知道自然灾害对农业生产造成的巨大破坏,了解人们为了保证农业生产与自然灾害所作的斗争。 能力目标:2、在收集资料、调查中初步形成多角度分析问题的能力。 态度目标:3、体验人类与自然灾害作斗争的可贵品质。 教学重点:知道自然灾害对农业生产造成的巨大破坏,了解人们为了保证农业生产与自然灾害所作的斗争。 教学准备: 学生准备:搜集关于各种自然灾害的材料,包括灾害发生时的损失,如何防治等方面。 教师准备:有关雪灾以及其他自然灾害的课件、搜集防治这些自然灾害的方法与措施。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人类和大自然是好朋友,大自然给我们带来了和风细雨、鲜花绿草、鸟语花香,可它有时也会给我们带来无尽的灾难,在刚刚过去的5.12大地震大家一定不会忘记吧,我们一起回顾一段触目惊心的短片,(出示地震视频) 师:从这幅图你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你还看到了什么? 生: 汶川一震,举国同悲,看到这个场面我们的心情非常沉重,这就是地震给我们造成的灾难。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面对自然灾害。 二、小小主播,讲述灾害 1、教师:课前老师让同学们搜集了有关自然灾害的资料,下面就进入我们的“新闻会客厅”,由小主播们播报新闻。 2、学生交流资料。 3、教师出示新闻资料 生谈感受。 三、话题一:农业灾害知多少 下面就进入第一个话题“农业灾害知多少”(课件出示) 请同学们阅读课本57-59页,结合自已收集到的资料,思考:农业遭受的自然灾害有哪些?这些自然灾害有哪些破坏? 1、生阅读课本。 2、师生交流(教师提示可结合实例略) 教师相机补充:雹灾的危害很大,每次降雹的范围都很小,一般宽度为几米到几千米,长度为20~30千米,所以民间有“雹打一条线”的说法。猛烈的冰雹打毁庄稼,损坏房屋,人被砸伤、牲畜被打死的情况也常常发生。因此,雹灾是我国严重灾害之一。) 3、师小结:同学们说的种种自然灾害,导致受灾地区单产不高,总产不稳,农民收入不稳定。面对不可避免的自然灾害,广大农民是怎样做的呢? 四、话题二:七嘴八舌话抗灾 1、请同学们再次阅读57-59页,思考:面对自然灾害,广大农民是怎样做的,请结合

中国自然灾害学案

中国自然灾害学案 本资料为woRD 文档,请点击下载地址下载全文下载地址第二章中国的自然环境第四节自然灾害 徐志凯 学习目标】 理解自然灾害的概念和特点,知道自然灾害的类型及特在地图上指出我国主要自然灾害的区域分布理解我国自然灾害种类多样的原因,掌握我国自然灾害 地域分异的的表现和特征。 知道防灾减灾的措施,以一两种自然灾害为例,列举适 当的应对方法或应急措施 通过案例,学会在实际中运用救援与救助的具体措施, 并学会如何自救与互救。 学习重点】 我国自然灾害的类型和分布 学习难点】 自然灾害特点;防灾减灾措施 学习过程】自学导航】、常见的自然灾害 、什么是自然灾害? 2、自然灾害有哪些类型? 、我国自然灾害频发 、我国气象灾害是怎样分布的?2、我国地质灾害是如何分布 的?三、防灾减灾、如何进行防灾减灾?2、谈谈在灾害中 如何进行自救与互救?

交流展示】同桌或小组交流学习结果合作探究】师生共同研 讨解决: 、完成课本58 页活动2、完成课本60 页活动 我的收获】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都有哪些收获学后质疑】 你还有哪些不能解决的问题,说出来大家 帮你一起解决 同步演练】这是你对知识的巩固 双基训练 、选择题 .下列自然灾害,属于气象灾害的是( ①洪水②干旱③台风 ④泥石流 ⑤寒潮 A.①②③⑤ B.②③④ c .②③⑤ D.①②③ 2.对我国影响最大的自然灾害是( A.干旱和泥石流 B.台风与干旱 C.洪涝与干旱 D.台风与寒潮读下面“地质灾害景观示意 图”,完成3?4题。 3.反映泥石流现象的是( A. a

B. b c. c D. d 4.下列各图中,正确表示引发泥石流因子的是( A. a B. b

高中地理第二章中国的主要自然灾害第三节中国的海洋灾害教学案中图选修5

第三节国的海洋灾害 中国的海洋灾害 ——————情景导入先思考——————— 2014年3月19日,国家海洋局发布了《2013年中国海洋灾害公报》,公报显示2013年我国海洋灾害以风暴潮、海浪、海冰和赤潮灾害为主。与近10年(2004~2013年)海洋灾害平均状况相比,2013年海洋灾害直接经济损失高于平均值,死亡(含失踪)人数低于平均值(见下图)。 2004~2013年海洋灾害直接经济损失和死亡(含失踪)人数2013年各类海洋灾害中,造成直接经济损失最严重的是风暴潮灾害,占全部直接经济损失的94%;人员死亡(含失踪)全部由海浪灾害造成。 思考探究:说出造成我国直接经济损失最严重的风暴潮灾害的类型及影响地区。 提示:台风风暴潮和温带气旋风暴潮。台风风暴潮主要影响东部大江大河的入海口、海湾沿岸和一些沿海低洼地区,温带风暴潮主要影响渤海和黄海沿岸。 ——————基础知识要记牢——————— 一、中国海洋灾害的主要类型 1.主要有风暴潮、灾害性海浪、赤潮等。 2.危害:风暴潮灾害位居海洋灾害之首,也是我国最主要的海洋灾害。 二、风暴潮 1.台风风暴潮

(1)发生时间:主要发生在夏秋季节,以8~9月最为集中。 (2)特点:来势猛、速度快、破坏力强。 (3)发生地区:广东、广西、海南、台湾、福建、浙江是台风登陆最多的省区,也是台风风暴潮发生次数最多的地区。 2.温带气旋风暴潮 (1)发生时间:多发生在春秋季节,夏季也时有发生。 (2)受灾地区:主要集中在渤海和黄海沿岸。 三、灾害性海浪和海啸 1.灾害性海浪 以台风引发的灾害性海浪为主,造成翻沉、损坏各类船只,造成人员死亡或失踪。 2.海啸 灾害发生的频次不多,据记载,平均200年发生一次。 ——————重点难点掌握好——————— 一、我国的风暴潮 二、赤潮的定义、发生条件和危害

《自然灾害与人类活动》教学设计1

《自然灾害与人类活动》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了解生态破坏的原因和表现,通过实例分析,理解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和石漠化产生的机制,体会人类不合理活动导致生态破坏而诱发的严重后果。 2.通过分析我国土壤污染现状,了解土壤污染物的迁移及检测方法,体会土壤污染的严重性及其防治的紧迫性。 3.学会运用分析综合、因果推理的方法绘制水体污染灾害链。 4.通过分析事实材料,进一步认识、体会气候变暖的事实、原因及其产生的灾难性后果。 5.形成尊重自然、“人要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意识,培养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教学重点】 人类活动对自然灾害的影响 【教学难点】 人类活动对自然灾害的影响 【教学方法】 启发式、小组合作探究、课件辅助、自学指导 【教学课时】 1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通过引导学生阅读教材本节引言部分,启发学生思考:哪些原因导致了全球气候变暖?气候变暖及其引发的灾害与人类活动是否有关? (学生活动)阅读引言,思考问题,回答问题。 (提出问题)人类的哪些行为引发了自然灾害的发生? (板书) 第三节自然灾害与人类活动 (课件展示)展示黄土高原千沟万壑景观、西北畜牧业地区荒漠景观、南方地区的石漠化景观等图片(或视频)。 (提出问题)这些地区出现了什么环境问题?与人类活动有没有关系? (学生活动)阅读课件图片,思考后,回答问题。 (总结归纳)上述环境问题主要是生态破坏。图示地区的生态破坏主要是人为因素造成的,是人类不合理活动带来的。 (板书) 一、生态破坏诱发自然灾害 (提出问题)请同学们结合以前所学知识并阅读P58教材正文内容,想一想:生态破坏是

由哪些原因产生的?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并填下列关系图 (学生活动)阅读P58教材内容,回答问题。 (总结归纳) (板书) 1.生态破坏的主要原因 (提出问题)请同学们阅读教材P59,和课件展示内容,说一说:水土流失是由哪些原因引起的?有什么危害?我国的水土流失严重地区在哪里? (课件展示)黄土高原地区或红壤区的水土流失图片、数据、资料。 (总结归纳)我国水土流失的原因主要有三点:乱垦土地、滥伐森林、破坏草地。危害主要有:土壤变得更贫瘠、诱发和加剧地质灾害、诱发和加剧水文灾害。我国的水土流失区有三个区域:黄土高原区最严重,南方红壤和黄壤分布区其次,东北黑土区近几年流失也非常触目惊心。 (板书) 2.水土流失灾害 (课件展示)石漠化地区景观、资料。 (学生活动)自学教材P59“知识窗”及课件资源,分组讨论,总结石漠化的定义、危害、发生地区、目前发展状况。 (板书) 3.石漠化灾害 (提出问题)请同学们阅读教材P60,和课件展示内容,说一说:什么是土地荒漠化?是什么原因引起的土地荒漠化?土地荒漠化有什么危害? (课件展示)我国西北地区畜牧业地区的荒漠化景观图片、资料。 (总结归纳)土地荒漠化是指干旱、半干旱地区绿洲、耕地、草场逐渐退化为荒漠的过程。我们可以从自然原因和人为原因来分析他的成因,其中自然原因影响较为缓慢,人为原因影响较为强烈。其危害较严重,是世界上头号生态环境灾害,我国已经成为世界上荒漠化面积最大、蔓延迅速、受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 (板书) 4.土地荒漠化 (提出问题)咸海是世界上面积较大的内陆湖泊,最近几十年荒漠化发展十分迅速,什么原因使咸海的荒漠化发展如此迅速?

自然灾害教学设计

《自然灾害对人类的危害》教学设计 一.教学分析 1.教学内容分析 本节内容是必修一第四章第四节内,即最后一节,既有对前面知识的理解巩固,也有对应的拓展和延伸。课程“标准”旨在学习自然灾害对人类活动的影响,但由于学习自然灾害的目的是更为有效地防灾、减灾,所以,“标准”除要求其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危害)外,还要求了解自然灾害发生的主要原因,以认识自然灾害发生的机制和规律。自然灾害的成因主要是自然原因,但是,在很多情况下,人类活动对自然灾害起到诱发、加剧的作用。所以,认识自然灾害发生的机制和规律,有利于人类采取合理的活动,其本身就是防灾的重要措施。本节内容分成三个部分,即自然灾害的概念、自然灾害的危害、中国的洪涝灾害,如果按照书本上的知识切块显得繁杂,因此我适当调整为一下三个部分:即自然灾害的概念和分类、中国洪涝灾害多发的主要原因、淮河流域洪涝多发的原因。 2.教学对象分析 高一学生思维敏捷,善于思考,勤于发现,而且很有胆识,勇于表达自己的见解和观点。他们学习地理知识已有一段时间,已掌握了基本的地理学习技能,能够依据图片材料归纳地理现象,也能在教师的指导下总结地理规律。如能做到前后知识的有效联系,比如锋面系统的相关的知识,那对本节课的帮助很很大的。他们在小组合作学习的过程中,要积极开展互助学习、积极研讨。针对本节内容,在研讨淮河流域洪涝灾害多发的原因时要给与充分的时间,并且帮他们条理罗列清楚,帮助他们找到正确的方向。 3.教学环境分析 依据教学内容选择适当的教学手段。运用多媒体教学是基础,在此基础上运用电子白板增添学习的乐趣以及疑难问题的解答、突破,通过让学生参与电子白板互动,更深刻、更直观地掌握规律,并提高学生归纳总结的能力。当然此环节也不能忽视板书的作用,板书可以罗列本节课的框架知识。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知道自然灾害的概念、分类及其危害。 (2)能结合实例分析我国洪涝灾害频发的原因及产生的危害。 (3)学会收集整理分析资料,探究防治自然灾害的措施。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播放视频、展示图片和资料,加深对各种自然灾害及造成损失的了解。 (2)通过资料收集,加工整理各种地理信息,提高学生发现问题,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关注我国自然灾害的现状与趋势,提高保护环境的意识,增强爱祖国、爱家乡的情感。三.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1.我国洪涝灾害频发的原因及危害。 2.树立防灾、减灾、保护环境的意识。 教学难点:我国洪涝灾害频发的原因。

自然灾害教学设计

《自然灾害》教学案例 活动背景: 《自然灾害》是河北人民出版社三年级下册品德与社会第单元第个活动主题。 学生们生活在农村,对农村常发生的水灾、山体滑坡有一定的了解,同时,2008年是一个灾害多发的年份,因此,这些学生对灾害知识的了解也较往年的学生更加丰富。但是,由于自然灾害的地域性,有些自然灾害离学生的生活较远,所以教师要利用视频、图片、数据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到自然灾害的危害性,唤起学生发自内心的危机感,从而真正在生活中一点一滴中做到保护环境。 由于农村小学学生的知识面不够宽广,对自然灾害的种类、危害及其造成自然灾害的原因,学生了解不多,所以在此活动中,教师充分利用学校的图书室、微机室为学生搭建一个提供资源的平台,并让学生真正掌握搜集资料的一些方法。 活动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自然灾害的种类,认识到自然灾害的危害。 2.初步认识自然灾害既是客观存在的,又与人的行为密切相关。过程与方法: 结合视频、图片、数据,联系生活,让学生认识大自然,并体会到人类的行为与大自然是密切相关的。 情感态度、价值观: 让学生树立爱护大自然地意识,并从身边的小事做起。 活动准备: 教师准备课件。 学生调查自然灾害的种类并搜集其图片、人类的哪些行为影响了大自然。 活动时间: 上课时间:2009年5月12日 课外调查时间:2009年5月9日——2009年5月11日 活动过程: 一.欣赏图片,感受美丽。 课件播放图片:《美丽的风光》。 师:你觉得怎样的景物最美?和我们一起分享分享。 生:我觉得蔚蓝色的大海很美,如果能和妈妈一起在沙滩玩耍,我一定会很快乐!

生:我觉得茂密的树林很美,而且它还是小鸟的家呢! 【我们爱美,生活中处处都是美景,看到美丽的景色,孩子们很兴奋。而且他们们都有一双双善于发现的眼睛,学习的兴趣顿时彰显无疑。并为下文打下伏笔。】 二.谈话到导入,揭题板书。 师:大自然真美!但是它也有发怒的时候,今天,我们就走进它的另一面:自然灾害。 三.直面灾害,了解灾害。 师:我们一起去看一个短片:汶川大地震。 师:这就是去年的今天,在汶川发生地8.0级大地震。我建议,此刻我们,闭上我们的眼睛,表达我们无尽的哀思与无限的祝福。师:此时,你有什么想说的呢? 生:老师,地震真可怕。 生:那个小朋友失去了妈妈,该多伤心啊,以后他怎么办呢? 生:多么美丽的城市啊,一下子什么都没有了。 生:汶川加油!中国加油! 师:可怕地地震吞噬了他们的家园,夺去了他们的家人。经过我们全中国同胞的一起努力,一切了终于慢慢好起来了。 师:除了可怕的地震,你还知道那些自然灾害呢?(师相机板书)生:水灾,旱灾。 生:沙尘暴,雪灾,洪灾。 生:冰雹、山体滑坡、蝗灾。 师:你们知道的还真不少,这就是老师用同学们搜集的图片制作的课件:可怕的灾害。(生观看课件) 师:在这些自然灾害中,相信去年的雪灾让我们印象深刻!谁来说说,雪灾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哪些不便呢? 生:电线杆倒了,停电了,一到晚上就漆黑漆黑的。 生:我奶奶都不敢出门了,路上太滑了。 生:山上的毛竹、树都被雪给压倒了,爸爸都难过死了。 师:师啊,雪灾给我们带来了不少麻烦,还有更多人遭受着更大的痛苦。请看: (课件演示:雪灾带来的危害) 师:路政员郭焱,他连续工作了三天三夜,一个年仅23岁的生命在这个冰冷的冬天戛然而止。周景华、罗长明、罗海文在除冰作业时,因铁塔坍塌而壮烈牺牲。此时,你们又是怎样的心情呢? 生:自然灾害,你真是太可恶了。

防自然灾害教案

防自然灾害教案 一:教学目的 1. 知识与技能: 知识:①台风起源、危害②雷雨大风③大雾天气④涝灾⑤冰雹⑥龙卷风 技能:从天气预报图上能认出并绘制台风、大雾、雷阵雨的符号 2. 方法与过程:直观看法,分析法 3. 情感态度价值观:珍爱生命 二:教学要求 1.台风起源、危害 2.雷雨大风,人如何做 3.大雾天气 4.涝灾 5.冰雹 6.龙卷风 方法设计:通过看课件灾害天气的图象,分析其危害,人们如何做 三: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1.小朋友,时间过得真快啊,夏姑娘已经悄悄地来到了我们身边,你有没有发现她呢?(引导学生发现夏天天气的特征) 2.夏天不但炎热,而且变幻无常,她说生气就生气,你们看—— (二)联系生活,体验探究。 活动一:直观雷雨 1.播放乌云滚滚、雷电交加、大雨倾盆的画面。 2.小朋友,你们刚才看到什么?听到什么? 3.你什么时候碰到这种情况?当时,你心里害怕吗? 4.刚刚还是晴空万里,艳阳高照,突然间就乌云密布,电闪雷鸣,大雨像从天上倒下来,可没多久,天空又放晴了,空气清新,有时天上还会出现一道美丽的彩虹。多么奇特的自然现象! 活动二:认识雷雨 1.雷雨这种自然现象是怎样形成的呢? 2.请小朋友们根据课前观察准备说一说。

3.播放――雷雨的形成。 活动三:雷雨的危害 1.夏天是雷雨多发的季节,我们经常会听到那轰隆隆的雷声、看到刺眼的闪电、哗哗的大雨。小朋友,你们喜欢雷雨吗?说说理由。 2.小结:适量的雷雨能让庄稼喝个饱,能给花草洗个澡,雨后空气新鲜,人们感到舒服。 3.雷雨的形成是自然现象,也是物理现象。然而,雷雨有时也会给人类带来灾害。小朋友,你知道雷雨会给我们人类带来哪些灾害吗? 4.小结:雷雨给我们人类造成了一些危害,如:河水猛涨、山洪爆发、农作物受损、街道受淹、电线断落、交通中断等。老师要特别提醒大家雷雨时注意安全,学会自我保护。 活动四:躲避雷雨 1.播放――雷雨来了…… 2.小朋友,康康熊为什么对圆圆和盼盼说:“大树下避雨危险!快走开!”? 3.那遇到下面这几种情况,你该怎么做呢?出示课件。 A.小红在家里看电视。 B.姐妹俩走在放学的路上。 C.小弟弟在公园里玩耍。 请小朋友们分组讨论,小组长把你们得出的经验和办法记录下来。 4.交流“我的经验和办法”。 5.小朋友,你听说过因避雷方法不正确而发生的悲剧吗?来跟我们说一说。 6.为了让这样的悲剧不再发生,为了让大家牢记避雨的常识,老师编写了一首《避雨歌》,希望大家能够记住它。 避雨歌 雷公公,轰隆隆,家里电器暂不用, 避雨不去大树下,安全知识记心中。 雷雨来了不慌张,人人夸我好儿童。 [ 活动五请同学们找出大自然发脾气的时候都会造成哪些危害? 1、雷雨给我们人类造成了一些危害,如:河水猛涨、山洪爆发、农作物受损、街道受淹、电线断落、交通中断等。

自然灾害 导学案

自然灾害 【学习目标】 1.结合实例说出什么是自然灾害。 2.了解我国自然灾害的主要特点。 3.举例说出我国防灾减灾工作中取得的成就,形成“自然灾害频发是我国基本地理国情之一”的认识。 【学习重难点】 学会在一些自然灾害中的防灾自救办法。 【学习过程】 1.自然灾害 概念:自然环境经常发生异常变化,其中有些会造成资源破坏、财产损失、人员伤亡等危害,这样的异常变化叫自然灾害。 2.我国常见的自然灾害 我国常见的自然灾害有气象灾害和地质灾害等。气象灾害主要常见有干旱、台风、洪涝、寒潮等;地质灾害主要有地震、滑坡、泥石流等灾害。山区发生地质灾害的频率较高。 3.受灾严重 我国地域辽阔,自然环境复杂多样,自然灾害种类多、分布广。同一灾害在大多数地区经常发生。我国也是世界上遭受自然灾害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 4.减损措施 我国运用遥感卫星等技术,能够比较精确地预报台风、寒潮等灾害;我国北方地区防御风沙灾害多营造防护林;我国建设一大批救灾物资储备中心,保证自然灾害发生时能够及时供应救灾物资;当自然灾害发生时,我国政府能及时调动救灾人员,从而有效减轻灾害损失。【达标检测】 1.下列自然灾害,属于气象灾害的是() ①洪水②干旱③台风④泥石流⑤寒潮 A.①②③⑤B.②③④C.②③⑤D.①②③ 2.对我国影响最大的自然灾害是() A.干旱和泥石流B.台风与干旱C.洪涝与干旱D.台风与寒潮

读下面“地质灾害景观示意图”,完成3~4题。 3.反映泥石流现象的是() A.a B.b C.c D.d 4.下列各图中,正确表示引发泥石流因子的是() 5.下列地区中旱涝灾害最为频繁的是() A.四川盆地和珠江三角洲B.江南丘陵和长江中下游平原 C.黄淮海平原和长江中下游平原D.东北平原和四川盆地 6.我国水旱灾害频繁发生的主要原因是() A.南北跨纬度广,气候差异大B.地形复杂多样,山区面积广大 C.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D.夏季风强弱和进退的迟早不同 7.旱灾是我国发生范围最广、持续时间最长的渐发性气象灾害。我国的四大干湿地区中,出现旱灾最少的是() A.干旱地区B.半干旱地区C.湿润地区D.半湿润地区 8.印度尼西亚爪哇岛有许多农民搬到火山口附近去居住,主要原因是() A.欣赏壮丽的火山爆发景观B.气候凉爽,适宜居住 C.温泉众多,为疗养胜地D.土壤肥沃,利于农作物生长 9.在灾害强度相同情况下,自然灾害的危害程度存在地域差异,以下说法正确的()A.经济发达但防抗灾能力强的地区,自然灾害的危害程度高。

中国的自然灾害教案1

一、我国自然灾害多发的原因 导致我国自然灾害频繁而严重的原因既有自然方面的,也有人为方面的。 从自然方面看,主要由以下原因引起:(1)我国地处世界两大地震带的交汇处,地壳活动剧烈,是世界上地质灾害频繁的国家;(2)我国处于不稳定的季风环流控制下,季风气候特征明显,降水季节分布不均衡且年际变化大,使不同地区以及同一地区在不同季节交替出现旱涝灾害;(3)我国2/3的面积是山区,地形坡度大,地貌类型复杂多样,容易诱发崩塌、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 从人为方面看,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1)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一旦发生灾害,给社会经济造成的影响往往比人口稀少的国家严重;(2)我国是发展中国家,经济基础比较薄弱,对防灾、减灾的投入相对不足;(3)部分地区人们对环境、自然资源的不合理利用与掠夺性开发造成了生态环境的破坏,加大了灾害的发生频率与强度,如水土流失、洪水灾害、滑坡、泥石流、酸雨等。这些灾害中有的是人类活动触发的,如过量抽取地下水,导致地面下沉,特别是沿海地区,易发生海水倒灌的现象;使地下水咸化;有的则是人们对灾害防范不足或处理不当,致使灾情加重而酿成诱发性的灾害。 练习1读“2010年7月全国主要的和极端的天气气候事件示意图”,回答问题。 (1)据图描述2010年7月我国自然灾害发生的特点。

(2)简析江南、华南等地出现大范围持续高温天气的原因。 (3)简述我国夏季分布最广泛的灾害类型及其形成原因。 答案(1)灾害类型多;发生频率高;分布地区广;具有关联性;生命、财产损失重等。(2)副热带高压(或反气旋)在江南、华南长时间停留,形成晴热干燥的高温天气。(或盛行下沉气流,干燥少雨) (3)灾害类型:暴雨。成因:我国地处东亚季风区,受夏季风影响,夏季降水集中易形成暴雨灾害;夏季气温高,大气对流强,易形成暴雨天气。 解析第(1)题,从灾害类型、发生频率、分布范围、财产损失等方面说明2010年7月我国自然灾害的特点。 第(2)题,7月份受副热带高压的影响,多形成炎热干燥天气。 第(3)题,夏季,我国各地降水集中,洪涝灾害最为广泛;这与大气环流形势及影响我国的天气系统关系密切。 二、我国灾情的地域差异 根据中国自然灾害的分布特点,并结合孕灾环境的特点,将我国划分为6个灾害带。如下表所示: ①4月14日青海玉树地震、②8月8日甘肃舟曲特大山洪泥石流、③西南地区秋冬春特大干旱、④5月~7月长江中下游地区暴雨洪涝过程、⑤7月下旬东北洪涝过程、⑥7月中旬陕西安康山洪泥石流、⑦6月28日贵州关岭山体滑坡、⑧第11号台风“凡比亚”、⑨年初新疆

自然灾害主题班会教案

四(2)班防自然灾害班会材料 一、目标:通过学习,让学生对能够了解一些基本常识,防灾减灾主题班会教案。 二、内容简介“防灾减灾日”意义。对我国影响较大的几种自然常见灾害及预防自救、自护常识。 三、灾害活动过程我国是世界上自然灾害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灾害种类多、分布地域广、发生频率高、造成损失重。 1、“防灾减灾日”意义2008年5月12日,国务院确定每年的5月12日为“防灾减灾日”。四川汶川发生8.0级特大地震,损失影响之大,举世震惊。设立我国的“防灾减灾日”,一方面是顺应社会各界对我国防灾减灾关注的诉求,另一方面也是提醒国民前事不忘,后事之师,更加重视防灾减灾,努力减少灾害损失。国家设立“防灾减灾日”,将使我国的防灾减灾工作更有针对性,更加有效地开展防灾减灾工作。洪涝及其它灾害:地质灾害:种类有:泥石流、滑坡、崩塌、地面下沉、地震。 2、对我国影响最大的几种自然灾害雨涝灾害、洪水大风灾害:风力达到足以危害人们的生产活动、灾害、凌汛灾害、地震灾害。经济建设和日常生活的风,成为大风。危害性大风主要指台风、寒潮大风、雷暴大风、龙卷风。海洋灾害:风暴潮、灾害性海浪、冰雹灾害:我国是世界上雹灾较多的国家之一。热带气旋灾害:我国是世界上少数几个受热带气旋严重影响的国家之一。——大地震时不要急其它灾害还有很多。 3、常见灾害及预防自救自护常识 (1)、地震的自救常识海啸、赤潮。破坏性地震从人感觉振动到建筑物被破坏平均只有12秒钟,在这短短的时间内你千万不要惊慌,应根据所处环境迅速作出保障安全的抉择。如果住的是平房,那么你可以迅速跑到门外。如果住的是楼房,千万不要跳楼,应立即切

断电闸,关掉煤气,暂避到洗手间等跨度小的地方,或是桌子,床铺等下面,震后迅速撤离,以防强余震。 (2)、甲型H1N1流感(猪流感)报告发现疑似或确诊的猪流感病例,猪流感是一种由A型猪流感病毒引起的猪呼吸系统疾病,可同时感染人和猪。人感染猪流感的途径可能是通过接触受感染的生猪或接触被猪流感病毒感染的环境,或通过与感染猪流感病毒的人发生接触。 (3)、其他常见 避免前往人群拥挤场所;咳嗽或打喷嚏时用纸巾遮住口鼻,然后将纸巾丢进垃圾桶;情况 1、如遇到了火灾,首先保持5秒钟的镇静,尽快自救常识选择一条切实可行的逃生路线,如经常使用的门、窗、走廊、楼梯、安全出口等,。 2、如果衣服着火,立即躺下并用手遮住脸部,身体不断滚动以扑灭火焰——遮住脸部可预防脸部被烧伤,制止热气和烟雾进入肺部。 3、电器起火时,要先断电,再用湿棉被、湿衣服把火压灭。 4、眼睛被化学物品灼伤后,应把整个面部泡在清水里,连续做睁眼和闭眼的动作。冲洗后,应及时到医院治疗。 5、烫伤后,应在第一时间用冰矿泉水或清水冲伤口10分钟以上。如烫伤较轻无伤口,可用獾油、烫伤药膏或牙膏涂在患处。如伤口严重,不可使用烫伤药膏或油剂,不可刺穿水疱。

预防自然灾害安全教案

预防自然灾害安全教案 六一 教学目标: ⒈初步了解常见自然灾害的特点及其危害,认识大自然有不可抗拒的一面。 ⒉学会用调查访问等方法搜集资料,学会归纳整理资料。 ⒊了解我国曾经发生的重大自然灾害。 ⒋通过调查访问,了解家乡曾经发生的重大自然灾害及其带来的损失,并写好调查笔记。 教学准备: 搜集有关自然灾害方面的图片、文字资料。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感受灾害 ⒈播放各类自然灾害的声响:如狂风呼啸声、打雷声、暴雨声、房屋倒塌声、人们的呼救声等。学生听后发挥想像,猜猜发生了什么事情,并描绘发生的情景。 ⒉小结:是啊,多么可怕的自然灾害。灾害一旦发生,人类的家园可能在瞬间被毁灭,生命可能被无情地夺走……(板书课题) 二、展示图片,认识灾害 ⒈教师:课前大家搜集了表现各类自然灾害的图片,并做成了剪报或幻灯片,下面我们就来举行一个“灾害图片展”。 ⒉学生展示图片,作简单的介绍(可以结合具体的背景事件)。 三、设计图标,了解灾害 ⒈教师示范图例。教师画一幅太阳照射着大地,大地都干裂了的图,并告诉学生这表示“干旱”。教师给图编一首顺口溜:太阳高高挂,滴雨也不下,大地快冒火,渴坏了庄稼。 ⒉学生准备,教师巡视指导。 ⒊学生交流,展示(可以先说说顺口溜或谜语,让其余同学猜一猜)。 四、小小主播,讲述灾害 ⒈教师:课前很多同学不仅搜集了自然灾害的图片,还了解了许多发生过的自然灾害,下面就进入我们的“新闻会客厅”,由小主播们播报新闻。 ⒉学生分全球新闻(国外发生的灾害)、国内新闻(外地发生的灾害)、地方新闻(家乡发生的灾害)进行播报。 五、交流汇报,直面灾害 展示调查表,交流近年来发生过的自然灾害给家乡人民带来了哪些损失。仿照教科书第73页的学生作品写一写、画一画,制作“灾害记忆卡”,说说自己印象最深的一个故事片段。 六、拓展讨论,深入思考 ⒈学生谈一谈了解这些自然灾害后的感受。 ⒉组织学生讨论这些自然灾害发生的原因,注意引导学生分析哪些是无法避免的,哪些是人为的,对于前者我们要努力建立预警机制,防患于未然,对于后者,我们更要反思自己的行为,懂得遵循自然规律,保护生态环境,和大自然和谐相处。

六年级道德与法治(统编版)-应对自然灾害(第二课时)-1教案

《应对自然灾害》(第二课时)教案 一、教学目标: 1.知道必要的防灾避灾知识,能运用知识避免或者减少自然灾害造成的伤害。 2.了解人类利用现代科技和相关法律可以预防或减少自然灾害带来的伤害和损失。 3.懂得提升自我保护自我救助的意识和能力是现实的需要。 二、教学重点: 知道必要的防灾避灾知识,能运用知识避免或者减少自然灾害造成的伤害。 三、教学内容: 本课内容选自小学道德与法治统编教科书六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爱护地球共同责任》的第 5 课,本课为第二课时。 四、教学过程: (一)环节一:避险意识存心间 活动一:分析情景掌握避险知识 1.出示四种面对自然灾害的情景,明确正确做法。情 景一:雷雨交加时,在大树下避雨。(×) 情景二:山区山洪、泥石流高峰期,选择在山谷扎营。(×) 情景三:地震发生时,躲在小房间的墙角,护住头部。(√) 情景四:泥石流发生时,向垂直于泥石流流动方向的山坡上跑。(√) 2.问题:遇到雷雨或山区露营时,应该怎么做? ①观察图片,知道在野外遇到雷雨时,远离电缆和大树;在室内遇到雷雨天要关好门窗,关闭电器等。 ②观察图片,交流讨论,了解山区露营时,要选择高地等。 3.小结:掌握避险知识,树立避险意识非常重要。 活动二:读故事提升避险意识 1.出示四川桑枣中学故事。 2.问题:从桑枣中学的故事中你想到了什么?

3.小结:提升防灾避险的意识,可以减少损失和伤害。 【设计意图】通过观察图片、分析资料、阅读故事,掌握必要的防灾避险知识,提高自救自护能力。 (二)环节二:避险技能伴我行 活动一:地震逃生有方法 1.问题:当地震来临时,我们应该怎么做? 2.观察图片,知道地震来临时的正确自救方法。 3.补充避震小知识:黄金 12 秒;活命三角区。 4.讨论遇到地震时在室外和被废墟掩埋的正确做法。 5.小结:当遇到地震时,我们一定要有自己的判断,结合实际情况,选择恰当的避险方式,这样才能更好地保护我们的人身安全。 活动二:校园逃生图里的发现 1.出示校园逃生图。 2.问题:仔细观察,你有什么发现? 3.补充关于逃生图的小贴士。 4.小结:避险知识不能少,自救技能更重要,沉着冷静不惊慌,结合实际选方法。 【设计意图】通过观察图片、补充小贴士、分析逃生图,掌握必要的防灾避灾知识,提升防灾减灾意识。 (三)环节三:防御措施我知道 活动一:我知道的预警信号 1.出示预警信号,了解不同颜色代表的级别。 (蓝色代表一般;黄色代表较重;橙色代表严重;红色代表特别严重。) 2.联系预警信息等生活经验,知道接收预警信息后要根据级别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 3.问题:你还知道其它预警信息吗?当接收到其它预警信息后你是怎么做的? 4.小结:预警信息很重要。 活动二:监控防御措施多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四节《自然灾害》教案.docx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四节《自然灾害》教案自然灾害城关中学地点:综合楼 2 层办公室 全体地理教师2013年 10 月 17 日星期四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知道自然灾害的概念,认识我国自然灾害的分类。 2、能够运用资料说明我国多干旱、洪涝、台风、寒潮等自然灾害的分布及原因分析。 3、了解一些救灾、避灾的方法。 过程与方法 1、通过指导学生收集整理资料,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2、通过开展小组讨论,培养探究问题的能力及合作学习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认识我国常见的自然灾害的分布,让学生能够正确认识和对待自然灾害,学会自我避灾。 教学重难点 重点 1、了解我国常见的自然灾害; 2、了解我国常见的自然灾害的分布及原因。 难点 通过所学知识,会分析我国常见自然灾害的分布及原因。 课时安排 1 课时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 播放视频 我国自然条件十分优越,但也有不利。如水旱灾害等,会给人民的生产和生活造成了巨大的损失。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我国常见的自然灾害。 [讲授新课 ]结合课本55~ 56 活动判断自然灾害,得出自然灾害的概念。 自然灾害的形成必须具备两个条件: 1、要有自然环境的异常变化作为诱因。 2、要有受到损害的人、财产、资源作为承受灾害的客体。 因此,判断某种现象是否属于自然灾害时需要把握两点: 1、成因是否为自然因素 2、是否对人类造成损害。 (一)常见的自然灾害 自然灾害分类 1、气象灾害:干旱、洪涝、台风、寒潮等灾害。(结合图片说明) 2、地质灾害:地震、滑坡、泥石流等灾害。(结合图片说明) (二)我国自然灾害频发 活动一:展示图 2.48“主要气象灾害的分布”图,师生讨论下列问题: 1、我国的洪涝多发区主要分布在哪些地区?这种分布特点是如何形成的? 洪涝多发区大多在我国以南的地区(即南方地区) 该地区降水丰富且集中,地势低平,河流较多,易发生洪涝。 2、干旱多发区主要分布在哪里?这种分布特点的原因是什么? 干旱多发区主要分布在我国的华北地区。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