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现代艺术大师论艺术

现代艺术大师论艺术

现代艺术大师论艺术
现代艺术大师论艺术

《现代艺术大师论艺术》(读书笔记)

——毕加索(等著)常宁生泽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12 我不是悲观主义者,

我不痛恨艺术,

因为我活着,

而将全部的时间投在这上面。

我将它视为生命惟一的目标而爱着它,

我所做的和它有关的一切,

都带给我极大的乐趣。

——毕加索一、马蒂斯《画家笔记》

我相信艺术是个人的表现,他认为艺术不是想像的或文学性的,取而代之的应该是以对自然的感觉、直觉的综合为依据的。绘画最重要的方面不是模仿自然,而是把知觉变成为一种永久的形象。一件绘画作品的形成,是以某种明晰、流畅的形式综合自然和组织视觉观念而实现的。由于绘画的过程牵涉到某种对时空的重建和对实体本身的洞察。因此它几乎具有了一种宗教般的意义。

创造是以观看开始的,而观看本身就是一种创造活动。

一位美术家要像初次看到事物时那样来看每一件事物,好像他是个孩子。因为没有这种能力,想以个人的独创方式表现自我是不可能的。把实际的视觉现实的混沌状态等值转换为一幅画的秩序和结构,要通

过把在自然中找到的同样的美和力量注入绘画里才能实现。

——《用儿童的眼光看生活》我的绘画作品的全部安排都是具有表现力的,形象占据的位置、形象周围空白的空间、比例关系,每样东西都有它的价值。构图就是画家为了表现自己的感情,有意识地使种种不同的因素依照装饰的方式安排在一起的艺术。

画面中一切无用的东西都是有害的。一件艺术品应该在整体上和谐一致,任何多余的细节,都会影响观众心灵对主要部分的领会。

一位艺术家想把一幅构图从一块画布移入另一块更大的画布时,为了保留它的表现力,必须重新构想它。一幅素描必须具有一种能使它,周围的事物富于生机的扩展力。

瞬间的连续性构成了生命与事物的表面存在,并不断地对它们进行修饰和变化,在这种瞬间的连续性下面,一个人能够寻求更加真实,更为本质的特征,艺术家将要捕捉到这种特征,从而对现实做出更永恒的解释。

有两种表现事物的方式:一种是未经提炼地展示它们。另一种是通过艺术召唤它们。离开拘泥细节地反映动态,一个人就能获得更高尚的美和宏伟。

色彩的主要功能就是要尽可能好地为表现服务。色彩的表现性质是以种纯粹本能的方式加在艺术家身上的。我选择色彩并不依据任何科学理论,我依据的是观察,感受和亲身经验。

我梦寐以求的就是一种协调、纯粹而又宁静的艺术,它避开了令人烦

闷和沮丧的题材,它是一种为每位脑力劳动者创作的艺术,一种既为商人也为文人的艺术。

最单纯的手段就是那些能最好地使艺术家表现自我的手段。艺术家的表现手段应当完全是从他的气质中产生的,他必须具有一种谦逊的精神,相信自己所画的仅仅是他所看到的东西。

“能模仿的人才能创造”。

——达芬奇一切艺术家都带有其时代的烙印,而最伟大的艺术家就是那些引进烙印最深的人。

《用儿童的眼睛看生活》

创造是美术家真正的职责,没有创造就没有美术。但是,把这种创造力归于天赋的才能将是一种误解。真的创造不仅是一位具有天赋才能的人,而是一位为了特定的目标,成功地把各种功能综合安排在一起的人,美术品就是这种活动的成果。

美术家用观看来开始创造,观看本身就是一种创造性的行为,需要某种努力。我们在日常生活里涉及的每一事物,或多或少被已经养成的习惯歪曲了。希望能够不带偏见地观看事物的这种努力,需要勇气,这种勇气对于像头一次看东西时那样看每一事物的美术家来说是根本的。他应该像他是孩子时那样去观察生活,假如他丧失了这种能力,他就不可能用独创的方式(也就是说,用个人的方式去表现自我)。《立体主义》格莱兹、梅青格尔、毕加索

立体主义的内涵——体积。

塞尚是立体主义的先驱,他教我们怎样控制普遍的推动力,他向我们揭示出想像中无生物相互影响的限制性。从他那里我们懂得了改变一个物体的自然色就是破坏它的结构。他预言,对基本体积的研究将打开一个前所未有的新天地。他的作品——一堆同质块状物,在我们眼前翻动着,它缩小、分化、融合、光彩夺目,确定无疑地证实绘画不是或不再是那种凭借线条和色彩等元素来模仿某一物体的艺术,而是赋予我们本能以一种造型意识的艺术。

艺术中的所有偏见都产生于所使用的材料,因此,如果我们在某位画家身上发现这一偏见,那么我们就应该把对装饰的某种偏见看作是一种不合时宜的技巧。它只有用来掩饰苍白无力。

大众都述恋于已经得到认可的绘画形式符号,并坚持只根据被采用过的符号来看待世界。这就是为什么任何新的形式都显得奇形怪状,而最无创造性的模仿则受到赞美的原因。

艺术家应该让他所辨别的诸形式以及将这些形式的特征体现出来的各种象征符号充分地离开大众的想像力,以防止它们(诸形式)所传达的真实性表现为一种普遍的特征。

我们不能向过去(传统)作任何让步,那么,我们为何不通过推进大众的工作来促进未来的发展呢?过于清醒反而失策,我们要谨防杰作。适当需要某种程度的模糊性,而适当则是艺术的特质之一。

不要让绘画模仿任何东西,让它如实地表现出它存在的理由。然而,我们承认到目前为止,自然形式的联想无论如何不可能完全被排除。一种艺术不可能一下子就上升到纯表现的高度。

一幅绘画中的直线和曲线如果完全是互补关系,结果也是如此,因为完全相等就等于零。

线与线之间关系的多样性必须是不明确的,它在这一条件下体现出性质,即出现在我们所辨认的和已经存在于我们内心深处的无数种关系的总和,在这一条件下,一件艺术作品才能深深地打动人。

曲线对于直线意味着什么,色域中的冷色调对于暖色调就意味着什么。

审美趣味直接支配着一条法则:我们画画务必不使画面上出现两个大小相同的部分。常识性解释是:让一部分重复另一部分,结果其整体也就变得可以测量了。艺术不再是我们个性的某种固定,(个性是不可测量的,在个性中任何东西都是不可重复的)。它不能做我们希望它去做的事情。

如果艺术家不对共同的标准作丝毫的让步,那么,他的作品对于那些不能立即使自己上升到未知水准的人来说是难以理解的,同时这是不可避免的。相反,如果画家由于软弱或缺乏理性控制力而始终受制于普遍用法的形式,那么他的作品就会取悦大众。他的作品即大众的作品,会使个性变得暗淡无光。

在所谓的学院派画家中,有些人也许是有才华的,但是我们怎样才又能知道这一点呢?他们的绘画由于太真实而掉进了真实的泥沼之中,掉进了道德之本的绝对真实的泥沼之中,因为每一种无生命力的事物对多数人来说是真实的,但对个别人来说才是不真实的。

毕加索:

当艺术家毁弃一个美的发现时,他并不是真正地压抑它,而是把它改造、紧揍,使它更本质些。

在艺术里,仅有意图是不够的,一个人做出来的才算。

变化并不意味着演变。如果一个艺术家改变他的表达方式,这只表示他改变了自己的思考方式,而在变化当中,可能变好也可能变坏。我发觉有东西要表达时,我不会考虑到过去或未来就去做了。

一幅画不是预先可以想好的,事先可以被安排的。在作画过程中,它随着一个人想法的改变而改变。而完成后,它还会按照看画人的意识状态继续改变。一幅画就像一只活的动物一样有生命力,历经生命每天加诸在我们身上的变化。这相当自然,因为绘画只能通过看画的人而生存。

艺术家是接收各处而来的感情的容器,从天,从地,从一张纸,从一闪而逝的形式,一片蜘蛛网。这是我们不该区分事物的原因。一旦牵涉到事物,就没有等级之别。我们必须从我们能找到的地方——除了我们能找到的地方——除了我们自己的作品外——选择对我们有益的。

康定斯基:

我画了许多速写——他们是桌子和各种不同的装饰物,但它们决非是一些琐碎、平凡之物。

只有经过了多年的耐心工作和苦苦思索,经过了无数次谨慎的尝试,经过了不断发展形成的能力体验纯粹而抽象的绘画形式和深入地渗透到这些无边无底的深渊之中的能力,才能得到有用的绘画形式。

我全神贯注于艺术精神的能力(我也是这样对待我的精神生活),以致于我常常对外部现象视而不见。

艺术家在他的作品中应该是片面的,体验别人作品的能力,(这种能力是自发的,必须是自然产生的)可以使人更敏感,更易激动,从而变得更加丰富,纯净和心胸开阔,更能实现自己的目的。

我喜爱每一种必然产生于精神的形式,形式是由精神创造出来的。我相信,未来的哲学除了研究各事物的本质外,将会特别专心地研究它们的精神性。

安贝托·波丘尼(1882~1916)意大利

未来主义画家雕塑家

其雕塑作品表现出形体的运动感、节奏感和扩张感,在真实形式和理想形式之间创造出一种全新的造型形式,即运动中的形式。其作品往往展现出瞬间的造型美感和生动性、连续性,允许观众根据自己的理想去追求一种新的、抽象的轮廓。安贝托.波丘尼的代表作《在空间中连续的独特形式》由行走的连续动作组成,体现了他强调运动和动态的创作理念。

革力·柯布西耶

《纯粹方义》建筑与绘画

建筑具有理性和秩序,因为在建筑中一切都是通过秩序和组织来表现的。

人类精神的一个最大乐趣就是感悟到自然的秩序并调整其自身参与事物的系统。艺术作品对我们来说似乎是一种建立秩序的工作。一件

艺术品应当引发出一种数学秩序的激动情绪,而且导致这种数学秩序的方法应当在普遍通用的方法中找到。

任何具有普遍价值的东西都比任何只有个人价值的东西更有价值。这是对“个人主义”艺术的谴责,它有利于“普遍通用的”艺术。

《论造型》

经典的艺术作品应该是一种隐喻暗示的艺术;和种开创性的艺术;一种符号(象征)的艺术;一种结构形式和谐完美的艺术。

纯粹主义致力于提高艺术的精神性。人类精神是最高乐趣是对秩序的直觉,人的最大满足是在这种秩序中合作或参与的感受。

保罗·克利《论现代艺术》抽象主义绘画(1879~1940)瑞士人卡西米尔·马列维奇(1878—1935)至上主义绘画

至上主义提倡抽象的感觉精神,讲究“纯艺术”,强调创造艺术中纯感觉的至高无上。

对于至上主义者来说,客观世界中的一切视觉现象本身都是无意义的,只有感觉才是具有意义的。最精确的表现手段永远是那种最能充分地表达感觉的手段。

至上主义绘画中常用的方块形,具有强烈的节奏感,它给观者带来了表现感觉世界的一种全新而直截了当的形式。

皮埃特·蒙德里安(1872—1944)荷兰

风格派

艺术惟一的难题就是在主体与客体之间取得一种平衡。但是,最重要的是这一难题应该在造型艺术的领域中解决,而不是在思想领域中。

艺术的复杂性是由艺术的不同程度的演变出现在同一时间这一事实所造成的。

艺术使我们意识到固定法则是存在的,这些法则控制并指出结构因素的运用,构图的运用,以及它们之间继承性相互关系的运用。

一切艺术的重要任务是通过动态平衡的建立来破坏静态平衡。

抽象艺术强调不再现事物的自然表象的各种关系,使物体非自然化。有力的节奏是一切艺术的基础。抽象艺术讲究纯化和变形。

杜尚·达达主义(1887—1968)法国

杜尚是一个艺术的反叛者,他宣称要对传统的绘画题材进行彻底革新,他认为绘画在取材上应该突破静物、风景和人物这一传统范围的局限,从而使作品具有真正的现代感。

杜尚越过绘画题材这一表象而开始思考更实质性的问题——艺术到底是什么?人们为什么会对这样一种活动投入如此大的热情和关注,并赋予它如此重要的意义?

杜尚的绘画和装置被称为达达主义。达达主义反对形体绘画,提倡摆脱陈旧观念以获得自由。

萨尔瓦多·达利(1904—1982)西班牙

达利的绘画受到弗洛尹德关于梦境和潜意识的影响,弗洛尹德的理论似乎把他从自孩提时代起就开始经受的痛苦和性心理幻想的困惑中解脱出来。达利一方面独自进行极端的“梦境现实”创作实验,即使用乱真的创作技法,造成一个较之可视自然更为清晰,真实的梦幻世界;另一方面他开始尝试超现实主义绘画,他发明了“偏执狂的批判

方法”,即追求极度的无理性,热忠于描绘自己的幻想,梦境记忆和潜意识,并通过逼真的绘画技法造成一个荒廖绝伦而又酷似客观现实的幻觉世界,使人过目不忘,印象极深。

代表作《记忆的永恒》

我的秘密生活

——达利

我斗争——

反对比剽窍更坏的单纯,拥护复杂;

反对单调,拥护多样性;

反对平等,拥护等级性;

反对集体主义精神,拥护个性因素;

反对政治,拥护形而上学;

反对音乐,拥护建筑;

反对自然,拥护艺术;

反对进步,拥护永恒;

反对机械,拥护幻想;

反对抽象,拥护明晰;

反对青春,拥护成熟;

反对约束,拥护不受约束的狂热;

反对菠菜,拥护带壳的蜗牛;

反对电影,拥护戏剧;

反对佛陀,拥护德萨特侯爵;

反对东方,拥护西方;

反对太阳,拥护月亮;

反对半开朗基罗,拥护拉斐尔;

反对伦勃朗,拥护维半尔;

反对原始偶像,拥护世纪初的精美器具;

反对非洲艺术,拥护文艺复兴的艺术;

反对哲学,拥护宗教;

反对医学,拥护巫术;

反对高山,拥护平缓的海岸;

反对幻觉,拥护幽灵;

反对女人,拥护卡拉;

反对男人,拥护自己;

反对时间,拥护消逝的时光;

反对怀凝,拥护信仰。

亨利·摩尔(1899—1986)燕

一件艺术作品的价值取决于图案的抽象性和人类心理上的因素,将两者紧密结合出来的作品必定具有一种更全面、更深刻的意义。

在美的表现和力的表现之间存在着某种功能上的差异。前者是在满足感官,而后者则具有一种精神上的生命力。

由于艺术作品的目的不是为了复制自然的表象,因此它并不对生活的一种逃避——而是可能对现实的一种渗透。艺术不只是对高雅趣味的培养和在一种令人愉悦的组合中提供悦目的形式与色彩,也不是对生

活的美化,而是对生活意义的一种表达,是对生命力的一种更大的激发。

——《雕塑家的目的》一切优秀的艺术都包含着抽象和超现实主义这两种因素,正如它同时包含着左典与浪漫主义这两种因素——秩序与意外、理性与想像、意识与无意识。艺术家个性中的这两个方面都必须发挥作用。

——《伦雕塑》所有原始艺术最显著的共同特征是其强烈的生命力,这种生命力是人们对生活所作出的直率和迅疾的反应而形成的一种东西。对这些人来说,雕塑和绘画并不是一种计算或学术活动,而是一个表达强力的信念、愿望和恐惧的手段。在这种生命力被精雕由刻和外表装饰所窒息之前,在灵感衰退或技巧上的把戏和理智的幻想之前,它就是艺术。

——《原始艺术》装置艺术

装置艺术始于60年代,美国艺术批评家安东尼强森对后现代主义时期装置艺术如此引人注目是这样解释的;按照解构主义艺术家的观点,世界就是文本,装置艺术可以被看做是这种观念的完美宣示,但装置的意象,就连创作它的艺术家也无法完全把握,因此,‘读者’能自由地根据自己的理解,进行解读。装置艺术家创造了一个另外的世界,它是一个自我的宇宙,既陌生,又似曾相识。观众不得不自己寻找走出这微缩宇宙的途径。装置所创造的新奇的环境,引发观众的记忆,产生以记忆形式出现的经验,观众借助于自己的理解,又进一

步强化这种经验。其结果是‘文本’的写作,得到了观众的帮助。就装置本身而言,它们仅仅是容器而已,它们能容纳任何‘作者’和‘读者’希望放入的内容。因此,装置艺术可以作为最顺手的媒介,用来表达社会的政治或者个人的内容。

另一位评论家麦克则指出,装置艺术在当代兴起,与论文献记录功能有关。它在这方面的潜能,远远超过绘画,雕塑和摄影等艺术形式。此外,装置艺术的兴起,也可以看做是对“极少主义”美术的反对。如果说“极少主义”几至虚无的直接和简单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工业社会对速度、效率的崇拜,那么,装置艺术的多多益善,则远使观众放慢节奏。因此,装置艺术似乎满足了繁忙的当代人的生理需要和心理平衡。

后现代社会的特片之一就是摒弃极端,拥护兼容。折中、含糊成为国际的主调。在瞬息万变的时代,就像未来主义艺术家在他们的宣言中所说的:“试图使用逻辑来精微准确地解释一切,来解释其因果关系,是一种愚蠢的想法。因为我们周围的现实,互为牵连的事物向我们劈头袭来,它们契合在一起,混合在一起,混沌无序”。装置艺术正是这样一个说不清的世界——杂乱的实物,令人目不暇接的录像,昏乱怪异的声响、玄言断句、雕塑加绘画。这体现西方当代人迷茫而又无可奈何,不得不以自我为中心,放弃传统宗教,在神秘中寻求对不可知的答案。装置艺术解读的不确定性暗示这种神秘,承认人类的以知是相对的,而无法逾越的不可知才是绝对的。

美学家朱狄在《当代西方美学》中指出,现当代艺术粉碎了每一种艺

术已往所具有的,为多数人所认可的那种传统尺度和界标。这一变化首先带来的是人们不再像过去那样,在传统标准的意义上对各门艺术进行分类,而不得不去重新研究各门艺术的特征究竟发生了什么变化,继续对某一种艺术形式的独特本质进行研究,或在此基础上转入对构成各种艺术的最共同的本质加以研究。装置艺术自由使用各门类艺术手段,表明人类表达思想观念的艺术方式是无法用机械的分类来界定的。

论艺术作品形式的意义

论艺术作品形式的意义 艺术作品的意义是现代艺术学的中心命题之一。“意义”一词是由“意”和“义”二字构成的、“意”有猜测,意图等方向的意思,重点指的是主观意向方面的意思;是“宜”的意思,即适宜、合宜的意思,强调的是一种契合与实现。主观的“意”在于生发,客观之“义”却在于一种契合。因此“意义”乃是主观与客观、自我与社会的统一,是精神或潜在意向的生成与实现。 近20年来,随着现当代西方美学和文艺学理论及方法的引入,国内文论界又涌动着一股逆向的思潮:将形式规定为美和艺术的本质或本体所在。问题不在于艺术有无内容和形式的不同层面,也不在于谁决定谁,而在于形式在艺术这一人类精神创造成果的整体存在中处于怎样的状态,对它的理论描述如何才能恰当地进行,以期提供对艺术审美与鉴赏的合理认识。 关于艺术形式的内容和形式: 艺术作品内容:其构成因素有两个,一是艺术家在艺术作品中所再现的社会生活,一般称之为艺术作品的题材;二是艺术家对所再现的社会生活的认识与评价及由此产生的思想感情,一般称之为艺术作品的主题。 艺术作品的形式,就是作品内容的组织结构和表现手段的总和。艺术作品的形式包括两个因素:一是艺术作品的组织结构;而是艺术作品的艺术语言。 艺术作品内容与形式之间的关系: 1.艺术作品内容与形式的关系 在艺术创作过程中,艺术作品的内容决定形式的产生。艺术家在创作过程中或根据雇主的需要或为生活中的某件事而激动产生了创作欲望,确定了作品的内容,最后根据内容的需要去寻找恰当的表现形式。达·芬奇的《最后的晚餐》为了突出即将受难的耶稣,因而画面用上了对称的构图,将众人分为两个小组安排在位于画面中心耶稣的两侧,使其成为中心人物,因而这幅画的形式是由它的内容所决定的。 2. 形式反作于内容 形式不是消极的,被动的,而是积极能动的反作用于内容。齐白石的《墨虾图》在构图的处理上让人感觉到虽不画水但却有水的奇妙,使人感觉到“气韵生动”“以形写神”的境界。 关于艺术作品的形式和内容的关系问题,其争论的焦点在于:(1)在艺术创作过程和艺术接受过程,形式和内容究竟是内容决定形式还是形式决定内容? ( 2)不同艺术类型中,内容和形式之间的关系如何? 任何一个具体的艺术作品都是内容与形式的统一,内容与形式是相互依存密不可分的。任何形式都渗透着内容,任何内容都通过形式显现。这说明艺术作品内容与形式是相互依存密不可分的。而且任何一幅优秀的艺术作品都是具有内容与形式的完美统一性,任何形式主义和形式虚无主义都会对优秀的艺术作品形成一定的阻碍。在内容与形式的关系上,存在着形式主义和虚无主义两种偏颇的观点,这两种观点都是对艺术作品中内容与形式孤立而又片面的看法,都会对一件艺术作品的最终成功造成一定的影响。这是一种割裂艺术作品内容与形式的关系所导致的错误。所以,我们要在这两者之间找到一个完美的平衡,来让完美的艺术形式与进步的内容有机统一。 关于艺术形式美的研究一直是久经不衰的重要课题。美学家从审美经验出发, 对形式美提出各种看法。有的从心理学的角度谈形式美有的从艺术本质的角度谈形式美有的从符号学角度谈形式美有的从“ 有意味的形式”来谈艺术形式美。不管从哪个方面讲, 我们都不能脱离社会历史的现实内容, 脱离艺术的整体表现去片面地追求艺术形式美。艺术形式美的价值是对人而言, 一种形式以及形式的组合, 如果要成为美的, 就必须对人类的精神美有价值。克莱夫· 贝尔认为艺术家的手必定是受到了将他强烈而确切地感觉到的东西表现出来的需要的指导, 他一定还在追求把他在心醉神迷之中的所受到的东西变换成物质形式。因此, 那种只是通过修修补补而完成的形式, 必定是很糟糕的形式。而且并非出于情感需要而搞出的形式, 那些按照制图理论搞出来的形式, 那些摹仿自然客体或其他艺术作品的形式, 那些只是为填充空间的形式实际上就是为了打补丁的形式, 都是一文不值的形式。”也就是说, 只有当形式所提供的信息正好与我们对事物的某种本质的审美认识和体验相一致或相接近时, 这种形式就能引起人们的审美感情。因为事物的本质是通过人们的认识和理解显现出来。艺术作品的审美特质是艺术家主体精神与客观美的本质相交融的结果, 如音乐作品的形式因素按照一定的艺术规律, 传达一定的精神信息, 构成特定的艺术境界, 引起人们的共鸣, 才能获得动人的艺术效果。这时候的艺术形式已不是单纯的形式,而是有了特定的含义。因此, 只有当恰当的含义与形式共同构成的意境, 也就是完整形式的美, 才能真正使人得到美的感受, 从而实现对自我价值的发展和肯定, 去发现、创造出更好的艺术作品, 推动艺术向更高层次迈进和发展。 总而言之,形式在艺术创作和欣赏的人类审美活动中,具有特殊的、本体存在的意义。审美感受从一开始就是一种关于形式的感受、组合、构建的创造性活动,内容及精神意味的传达始终是伴随着艺术家和审美者对形式的构建活动来进行的,其成果也必须是某种精神形态的鲜明可感的物化形态,或者称其为“有意味的形式” (克莱夫·贝尔)、“情感的形式” (苏珊·朗格)、抑或为符号学意义上的“艺术符号”。总之,没有形式以及艺术家对形式的创造性掌握,就没有审美活动,或者其符号的建构是非审美的。

1什么是艺术风格

1什么是艺术风格?简述其特性。2简述艺术批评在形态上的分类。3简述艺术构思的内涵。4简述形象思维的特性。5简述艺术作品的三个层次。6试结合某一文艺流派的产生,发展,分析艺术发展中继承与创新的关系。7联系实际文艺作品,谈—下艺术作品是如何实现再现与表现统一的? 8简述艺术活动的构成。9简述艺术作品的层次。10简述艺术鉴赏的性质和特点。11简述艺术批评的作用和功用。12怎样正确看待文学创作中的灵感现象?13结合某艺术作品,论述审美想像的特征。14联系实际,论述艺术刨作主体与客体的关系。15简述三种以上关于艺术起源的重要学说。16简述审美想像的特征。17简述艺术作品中感性与理性的关系。18简述一下艺术鉴赏中的主体性。19简述摄影艺术的基本特征。20请结合某—门具体艺术,谈谈你对郑板桥“眼中之竹”、“胸中之竹”和“手中之竹”创作过程的理解。21什么是典型?-试结合某一具体作品阐述一下你对艺术典型的个性与共性特征加认识。22简述什么是审美期待? 23简述艺术意蕴的含义。24简述美育活动的内涵和途径。 25 简述三种主要的艺术作品分类方法及内容。26简述绘画艺术的基本特征。27结合某部作品,试分析艺术与哲学之间的关系。28就某一门类艺术来分析形象思维与抽象思维之间的关系。29简述活动的功能。30简述审美想像与联想的关系。31简述艺术意境的特征。32简述艺术活动中的三二种审美效应。33简述雕塑艺术的基本特征。34联系实际论述艺术鉴赏中的主体性特征。35结合具体艺术作品论述艺术形象的特征。36简述艺术作品内容与形式的关系。37简述艺术思潮和艺术流派之间含义的不同。38简述艺术与科学的关系。39简述艺术批评的内涵和功能。40简述审美理解的内涵。41以具体作品为例,试论艺术作品的三个层次。42结合艺术实践,谈谈艺术发展中继承与创新的关系。43社会主义文艺为什么要提倡风格的多样性?44为什么说艺术是一种审美的意识形态?45简述艺术鉴赏的涵义。46简述形象思维的内涵及特征。47举例说明生产劳动是艺术产生的根本动力。48试论艺术创造的基本过程及各个环节的主要特点。49为什么说艺术是社会生活的反映?50

传统陶瓷对现代陶瓷艺术创作产生的影响研究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wendangku.net/doc/d615544253.html, 传统陶瓷对现代陶瓷艺术创作产生的影响研究 作者:于大鹏 来源:《环球市场》2019年第12期 摘要:本文主要以传统陶瓷对现代陶瓷艺术创作产生的影响研究为重点进行阐述,结合当下我国陶瓷艺术的发展现状为主要依据,从传统陶瓷对现代陶瓷艺术创作风格的影响、在现代陶瓷艺术中传统陶瓷艺术的应用与体现这两方面进行深入探索与研究,其目的在于提高现代陶瓷艺术创作水平,为我国陶瓷文化全面发展做铺垫。 关键词:现代陶瓷艺术;传统;陶瓷文化;陶瓷艺术创作 对于现代陶瓷艺术创作来讲,加强传统陶瓷分析十分重要,其不但同现代陶瓷艺术创作水平有关,还同陶瓷艺术继续传承发展有莫大联系。因此,相关主体需加大传统陶瓷分析力度,促使其内含的作用与价值在现代陶瓷艺术创作中充分发挥出来,推动我国陶瓷业可持续发展。本文主要分析传统陶瓷对现代陶瓷艺术创作产生的影响,具体如下。 一、传统陶瓷对现代陶瓷艺术创作风格的影响 陶瓷艺术家若想创作出品质优良的陶瓷艺术品,务必不能忽视传统陶瓷文化对陶瓷艺术创作的影响。 (一)现代陶瓷艺术的演绎并展现了传统陶瓷文化风格。我国传统陶瓷文化不但历史悠久,风格多样,将传统陶瓷的风格同现代设计语言有机结合起来,利用其独特的符号进行重新展现,进而产生另一种形式,不但能够演绎出我国传统风格,还能带着豪华且新潮的感觉。通俗的讲,利用传统陶瓷文化外加现代方法来进行创作,若是二者合理的应用结合,势必会创作出十分优秀的陶瓷艺术品。我国文化十分独特,其中陶瓷艺术个性化更强,其有属于自己的价值观及思想,还有特定的语言,但是可惜现如今此种现代陶瓷艺术品较少。部分人一听到传统就十分抵触,人为传统就是守旧的、过时的,觉得传统就旧思想的。其实此种想法是不对的,传统文化为我国优秀的精神命脉,为涵养核心价值观的主要源泉。需同新时代条件结合来弘扬传统文化,及其中的美学精神。若是摒弃传统文化,会让我国陶瓷艺术作品逐渐减少。 (二)在传统工艺上现代陶瓷艺术给予了新思想。庄子曾说过“技、道”关系,其认为艺术包含技这一因素,还能说技为艺术的前提与基础。单有想法是不够的,一定要通过熟练的手段才能展现处理啊,不能只是数量使用材料、制作过程控制等,还需具备较强的造型能力,只有具备上述两种技,才会将材料、烧成以及工艺流程的特殊作用充分发挥出来,展示出自己的想法,现代陶瓷艺术的独特语言才能全面发挥出来。

试论黑格尔艺术类型说

试论黑格尔的艺术类型说 一 黑格尔在《美学》第二卷中提出并集中论述了艺术类型说。此卷副题是“理想发展为各种特殊类型的艺术美”。可见他说的艺术类型就是美的理想发展的由低到高的不同阶段,具体分为原始的象征型的美、古代的古典型的美、近代的浪漫型的美。这种不同的艺术类型又是不同的“美的世界观”,所以说,各种艺术类型的特殊内容“是由艺术精神本身发展出来的对神和人的各种美的世界观,这种世界观自成一种内部经过分别开来的体系。”(1) 黑格尔提出艺术类型说的理论根据有如下三点: 第一,“美是理念的感性显现”的总定义决定了对于理想的美、即理想(Ideal)的实现必须有一个发展的(显现的)过程。在黑格尔的艺术辩证法看来,美不是静止的、永恒的,而是发展的、变化的,在思维中是如此,在历史上也是如此。而从历史上来看,美的发展过程就形成了不同的艺术类型,即所谓象征型、古典型与浪漫型的由低到高的不同阶段。他认为,“这三种类型

对于理想,即真正的美的概念,始而追求,继而到达,终于超越。”(2) 第二,黑格尔认为,美的理念的上述历史形态发展的动力不在外部而在内部即自身的自分化和自发展。他说,“所以艺术表现的普遍并不是由外因决定,而是由它本身按照它的概念来决定的,因此正是这个概念才自发展或自分化为一个整体中的各种特殊的艺术表现方式。”(3)就是美的理念自分化为理性与感性的不同方面,并由其内在的矛盾而促使其发展,形成了不同的艺术类型。 第三,黑格尔认为,美的理念的上述发展其本质是精神对于物质的战胜。艺术愈向前发展,物质的因素逐渐下降,精神的因素逐渐上升。象征型艺术是物质趋向于精神,古典型艺术的物质与精神的平衡吻合,浪漫型艺术是精神超过物质。正是这样,他进一步指出,上述各艺术类型“之所以产生,是由于把理念作为艺术内容来掌握的方式不同,因而理念所借以显现的形象也应有分别。因此,艺术类型不过是内容和形象之间的各种不同的关系,这些关系其实就是从理念本身生发出来的,所以对艺术类型的区分提供了真正的基础。”(4)对于这样一个划分不同艺术类型的原则具体可作如下两个方面的理解: 第一,黑格尔的三种艺术类型反映了理念与形象互相融为一体的不同程度。他说,“象征型艺术在摸索内在意义与外在形象

艺术思维与方法心得

艺术思维与方法心得 在这个学期,我选修了艺术思维与方法这一门网授课,通过观看视频的方式了解各门 艺术的基本特点。老师把哲学、艺术、美学、思维与方法论,交织在一起,不仅让我们对 中西方艺术思维的差异有了更深的了解,引领我们求知的探索!它脱离了今天精致的实用 主义光环,而接近真理、接近科学与艺术本身。 我们的行为由我们的思想决定,我们的思想由我们的思维方式决定,所以一种思维方 式对于我们来说,其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思维方式是看待事物的角度、方式和方法,它 对人们的言行起决定性作用。罗恩?哈伯德说过“思想家帮助人们进行思维,因为他们给 别人定下了思维方式。没有哪一个人能闭门独自写作或思维――思维是无形的,但是为了 创造出有形的具有时代气息的东西,就有必要将思想表达出来。” “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必须联系实际”,这就是我们的思维方式从非理性走向理性 的重点。我们对一切理论、观点、概念,包括那些已成定论的,都要抱着科学的怀疑精神。尤其对那种自己比较信服的观念,更要警惕被其束缚,注意经常拿当下的情况去对照检查 一下,自己的思考、说话、写作,也应尽量避免引用其现成的观点思想。要时时、事事、 处处注意锻炼自己从实际中抽象观点思考,或用实际来检验各种思想观点的能力,让思维 方式逐步走上实事求是更完善的轨道。 艺术的感觉是奇妙的,是让人共鸣的。看完这些视频,我认识到艺术思维与方法的多 元化对于我们的生活、创新、发展都应该有很大的意义。身边处处有艺术。艺术的思维与 方法可以潜移默化地改造我们,让思维超越常规,找出与众不同的看法思路,从上下左右,四面八方去思考问题的思维方式,立起来思考,对于客观事物和人们的实践活动的发展趋势、未来图景及其实现的基本过程的预测、推断和构想。用艺术的思维方式与方法,以发 散式的形式来发现自我、表现自我。 艺术思维锻炼我们的,是把握事物变化的规律性,是人们有效处理现实问题的前提。 在多变量共变、速变的特点越来越显著的时代,在多变量共变、速变的特点越来越显著的 领域,人们处理现实问题时越来越需要“多管齐下”,简单地讲,战略思维方法就是能够 更有效地帮助人们寻找“多管齐下”的规律性的思维方法。而传统思维方法则是在变化缓 慢的时代和变化缓慢的领域更能有效地发现规律性的思维方法,那时,事物变化的缓慢程 度允许人们按照“线性推进”的方法来处理现实问题。 由于历史及文化发展的关系,东西方在很多方面存在着差异,有的方面差异甚至是非 常巨大的。在多方面的差异中,思维差异是最根本的。思维方式是人类在认识过程中形成 的带有一定普遍性和稳定性的思维结构模式和思维程式,它是思维规律和思维方法的统一 结合形式。以中国为代表的东方人和以欧洲为代表的西方人在思维方式上存在着本质的不同,不同的思维方式创造了不同的科学体系、文化体系和历史形态。本文从东西方思维差 异产生的原因表现来进行对比,探讨这些差异对跨文化交流中诸多差异的影响,使大家在

论艺术作品的形式与意义

试论艺术作品形式的意义

[摘要]形式在在审美活动中的重要性首先在于,它不是美学和文艺学的一般概念,而是关系到审美和艺术的本体意义上的概念。形式构成的艺术魅力就在于既直观鲜明,又不是一览无余,它既营造物象,表达视觉感受,又反映主观意念诉诸精神和思想。完美的作品必然是内容、造型、色彩、形式诸因素的协调结合。 [关键词]艺术作品形式美内容意义 一个艺术作品的形式,相当于一个艺术家的存在形式,也是他的本质。如“他写下的诗,就是他的本质。”同时也可以把作品的存在,归纳为形式的存在。构成艺术作品的材料,在其尚未构成作品时,其价值只存在于可塑性。但一经艺术家之手,具备一定的艺术形式之后,材料不成为材料,而是构成作品的形式了。它体现着艺术家本身的价值,以及艺术的价值。 形式在艺术作品中是个结构繁复的整体(或者说是组织)。那些独立的、不可确定和不可改造的内容,还有艺术家的语言和表达惯例(即可以称之为风格的那些东西)在艺术作品中表现为作品的具体形式。我们所看到的一个人的行为、谈吐和行事方式,是一个人的整体形式。除此之外,我们还能看到些什么呢?——那些真正属于他本身的东西,而不是简单地分割成外在和内在两方面。 一、艺术形式的特点 艺术形式包括两个层次:一是内形式,即内容的内部结构和联系;二是外形式,即由艺术形象所借以传达的物质手段所构成的外在形态。在任何艺术作品中,内形式与外形式是结合在一起的,只有通过一定的艺术形式,艺术作品的内容才能够得到表现。艺术形式具有意味性、民族性、时代性、变异性等特点。构成艺术形式的要素有:结构、体裁、艺术语言、表现手法等。 艺术形式是为艺术内容服务的。艺术内容离不开艺术形式,同时艺术形式也离不开艺术内容。没有无形式的内容,也没有无内容的形式。一般说来,艺术内容决定艺术形式,艺术形式表现艺术内容,并随着艺术内容的发展而发展。但艺术形式可以反作用于艺术内容,既可以有助于艺术内容的完美展示,也可以阻碍艺术内容的充分表现,影响艺术社会功用的有效发挥。 艺术形式具有相对的独立性。例如同样的内容在某种情况下可以采取不同的艺术形式去表现,艺术形式在艺术发展中有继承性等等。衡量一部艺术作品的艺术成就,不仅要看内容,而且要看其形式是否完满地表现了内容。艺术形式是不断发展变化的。杰出的艺术家总是根据艺术内容发展变化的需要,批判地继承改造旧的艺术形式,创立与新的艺术内容相适应的新形式,从而创造出具有鲜明时代精神和富于形式美的优秀艺术作品。 二、艺术作品形式与内容的关系 关于艺术作品的形式和内容的关系问题,是一个历久弥新的话题。多年以来,国内学界,尤其是美学、文艺理论界多从哲学的意义上界定艺术的所谓与“内容”相关的:形式:,认为艺术品的形式总是与一定的内容紧密联系着,并从一般哲学意义上推导出艺术作品的内容决定形式的性质和状貌的观点,因此,为某种本质的内容找到恰当的反映形式是艺术唯一正确的出路。从这一观点出发,形式常常被规定为美和艺术的组成要素,或被单纯地规定为操作技术,甚至被贬抑为无足轻重的附庸、外表或包装…..。所谓:“思想内容”和:艺术形式:常常是多年来礁石分析艺术作品的不二法宝,以这种理论模式进行批评的文章成为不可移易的典范。至今出版的各种美学与文学概论教材亦没有完全离开这一理论模式。 近20年来,随着现当代西方美学和文艺学理论及方法的引入,国内文论界又涌动着一股逆向的思潮:将形式规定为美和艺术的本质或本体所在。问题不在于艺术有无内容和形式的

浅谈古希腊的艺术风格以及代表作品

浅谈古希腊的艺术风格以及代表作品 古希腊是西方历史的开源,持续了约650年(公元前800年- 公元前146年)。位于欧洲南部,地中海的东北部,包括今巴尔干半岛南部、小亚细亚半岛西岸和爱琴海中的许多小岛。爱琴海中最大的岛是克里特岛。克里特岛是古代爱琴文化发源地。“亚什”是“日出之地”的意思,即东方;“欧列伯”是“日没之地”的意思,即西方。亚细亚洲和欧罗巴洲的名称,由此转化而来。公元前5、6世纪,特别是希波战争以后,经济生活高度繁荣,产生了光辉灿烂的希腊文化,对后世有深远的影响。古希腊人在哲学思想、历史、建筑、文学、戏剧、雕塑等诸多方面有很深的造诣。这一文明遗产在古希腊灭亡后,被古罗马人破坏性的延续下去,从而成为整个西方文明的精神源泉。 希腊艺术风格 希腊艺术风格大致可分为五个时期: 爱琴文化时期是古希腊文化产生的前奏和序曲,除此外可分荷马时期,古风时期、古典时期、希腊化时期。此外,希腊艺术包含了建筑雕塑绘画等多个领域,每个领域都有其风格和特点。 古希腊雕塑 在整个西方美术传统中,古希腊雕塑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西方美术崇尚的典范模式,庄重的艺术品格和严谨的写实精神,可以说都是从古希腊开始的。多年来,这种艺术精髓曾滋润着西方美术生生不息。古希腊悠久的神话传说是古希腊雕塑艺术的源泉。希腊神话是希腊人对自然与社会的美丽幻想,他们相信神与人具有同样的形体与性格,因此,古希腊雕塑参照人的形象来塑造神的形象,并赋予其更为理想更为完美的艺术形式。 古希腊雕塑的特点总体特征:希腊艺术是理想主义的、简朴的、强调共性的、典雅精致的,一句话概括是高贵的单纯,静穆的伟大 古希腊建筑 古代希腊是欧洲文化的摇篮,同样也是西欧建筑的开拓者,但毕竟还处在萌芽和胚胎的时期,它们的类型还少,形制很简单,结构比较幼稚,这是因为它的艺术的完美所致。古希腊的纪念性建筑在公元前8世纪大致形成,公元前5世纪已成熟,公元前4世纪进入一个形制和技术更广阔的发展时期。由于宗教在古代社会据有重要的地位,因而古代国家的神庙往往是这一国家建筑艺术的最高成就的代表,希腊亦不例外。古希腊是个泛神论国家,人们把每个城邦,每个自然现象都认为受一位神灵支配着,因此希腊人祀奉各种神灵建造神庙。希腊神庙不仅是宗教活动中心,也是城邦公民社会活动和商业活动的场所,还是储存公共财富的地方。这样神庙就成了希腊崇拜的圣地,围绕圣地又建起竞技场、会堂旅舍等公共建筑。 古希腊建筑的特点 根据所遗留下来的希腊建筑,我们可以归纳出古希腊建筑的几大特点。 第一特点是平面构成为1:1.618或1:2的矩形,中央是厅堂,大殿,周围是柱子,可统称为环柱式建筑。这样的造型结构,使得古希腊建筑更具艺术感。因为在阳光的照耀下,各建筑产生出丰富的光影效果和虚实变化,与其他封闭的建筑相比,阳光的照耀消除了封闭墙面的沉闷之感,加强了希腊建筑的雕刻艺术的特色。第二特点是:柱式的定型。共有四种柱式:1 多利克柱式:朴素挺拔。无柱基,柱身粗壮,向上逐渐缩小,刻有凹糟,糟之间为棱角,在阳光下,柱身因此产生明朗的起伏转换及阴影效果,使建筑物与天空平面分开。柱头无装饰,是一圆盘形柱颈。2 爱奥尼亚柱式:匀称轻巧,有柱基,柱身细长,上下变化不显著,凹糟较深,糟之间无棱角。柱头为涡卷形装饰,卷下饰以图案。

2021年论艺术思维主要特征

笔者从事多年的戏剧表演教学,通过戏剧艺术教学,笔者深深体会到,对于学生培养较全面的艺术思维至关重要。对于教师而言,为了能够提高教学水平和质量,重新认识和研究艺术思维的特征是非常必要的。 一、形象性 艺术思维不同于社会科学的特殊性在于,其是用形象来反映社会生活的。形象性是艺术思维的主要特征。 俄国文艺批评家别林斯基对这个问题有着精确的认识。他说“哲学家用三段论法,诗人则用形象和图画说话,然而他们说的都是同一件事。政治经济学家靠着统计数字,诉诸读者和听众的理智,证明社会中某一阶级的状况,因为如此这般的理由,而大为改善或大为恶化了。诗人靠着对现实的活泼而鲜明的描绘,诉诸读者的想象,在真实的图画中显示社会中某阶级的状况,因为如此这般的理由,而大为改善或大为恶化了。一个是证明,一个是显示,但是他们都是说服,所不同的只是一个用逻辑论证,另一个用图画而已。”① 别林斯基用形象(图画)性思维把艺术思维与社会科学和哲学思维区别开来,充分地论证了艺术创作的形象性特征。 艺术思维方法就是形象地概括现实的途径,同时追求艺术形象也成为艺术思维主要的创作原则。 关于戏剧的创作,亚里士多德在《诗学》中曾提出过“模仿”说,即诗人的创作应是“按照事物应当有的样子”②来进行创作,这实际上已经肯定了艺术要通过形象来反映生活的艺术观点。 音乐的创作具有形象性。贝多芬创作的《英雄交响曲》受到了巴黎建筑的影响。他曾说过“建筑艺术像我的音乐一样,如果说音乐是流动的建筑,那么,建筑就可以说是凝固的音乐了。”③ 文学的创作也离不开形象性。老舍成功地创作了剧本《龙须沟》。在谈到这个剧本的创作经验时,老舍也肯定了剧本的长处在于塑造了一些生动鲜明的人物形象。他说“假若《龙须沟》剧本也有可取之处,那就必是因为它创造了几个人物——每个人有每个人的性格、模样、思想、生活,和他(或她)与龙须沟的关系……没有那几个人就没有那出戏。”④ 俄国斯拉夫学、语文学学者波捷勃尼亚(1835—1891年)曾说“诗歌和散文首先是而且主要是‘一定的思维和认识方法’‘没有形象便没有艺术,更没有诗歌’。”⑤ 从以上不同艺术形式的艺术创作来看,形象性绝对是艺术思维最基本的特征。但艺术思维为何一定要用形象来反映社会生活呢?

艺术概论(名词解释、简答、论述)

名词解释: 1. 艺术语言:指的是它在艺术作品中起到类似语言的表情达意的作用。事实上艺术语言就是艺术作品的物质表现手段,是作品的外部形式。每个种类的艺术都有自己独特的语言。如绘画语言包括线条、色彩、构图等;音乐语言包括旋律、和声、节奏等;电影语言包括画面、声音、蒙太奇等。 2. 艺术直觉:就是在一定的艺术心理定势的不知不觉的导向和作用下,对客观事物感知后,不经过复杂的智力思考的逻辑过程而直接、迅捷的认识和把握事物的思维活动。 3. 现代主义创作方法:是指艺术家按照生活的本来面貌,通过艺术形象的典型化,真实的再现生活的一种创作方法。它的基本特征是:艺术描绘的客观性、艺术形象的典型性、思想倾向和情感的隐蔽性。 4. 艺术风格:简单地说,风格就是艺术作品的因于内而符于外的风貌,是艺术作品在整体上呈现出的具有代表性的面貌。艺术家独特的创作个性,离不开艺术家独特的人生道路、生活环境,阅历修养,审美需求和艺术追求。 5.艺术意境:是艺术作品整体所呈现给欣赏者的景真、情深、意切的出神入化的艺术境界,是内容与形式完美统一的有机整体中偏重于内容方面所表现出来的艺术效果。 6. 艺术流派:是指在一定的历史阶段内,由一些思想倾向、艺术主张、创作方法、艺术风格等方面相近或相似的艺术家,自觉或不自觉的形成的艺术家群体。艺术流派是多种多样的。它是艺术不断发展、多样化与繁荣的表现。 7.形象思维:是指在艺术构思过程中,以表象作材料,通过艺术想象,对表象予以升华,或对表象予以分解、重组、联结等,加工成艺术意象的思维过程。 8.造型艺术:是指运用一定的物质材料(如颜料、纸张、泥石、木料等),通过雕塑静态的视觉形象来反映社会生活与表现艺术家思想情感。它是一种再现性空间艺术,也是一种静态的视觉艺术。它主要包括绘画、雕塑、摄影艺术、书法艺术等。 9.意境:是艺术家的思想、审美观念及审美理想与客观景物的融合。它是情与景、意与境的统一。“意境”追求天然之美,追求纯真之美,追求朴素之美,归结为一种自然天真的审美趣味,对于中国传统关系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简答题 1.如何理解艺术作品内容与形式的关系? 艺术作品的内容与形式是对立统一、互相包容、互相转化的关系。两者都以对方的存在而存在。不可想象会存在没有内容的形式和没有形式的内容。所以也不存在只有形式或只有内容的艺术作品。“如果形式是内容的表现,它必和内容紧密的联系着,你要想把它从内容分出来,那就意味着消灭了内容;反过来,你要想把内容从形式分出来,那就等于消灭了形式。”另外形式是内容的外观,形式不佳,肯定会影响对内容的鉴赏。所以,在接受活动中,从这一意义上说,艺术形式确是具有先行性的,而且也是有决定性的,另外,从接受角度来看美术,电影,音乐等作品它们的形式本身就是内容,就是说这些作品形式不但体现了作品的内容,同时它们也决定了自身的内容。已完成的作品中,内容与形式是紧密结合的,成为一个整体的两个方面。【P -398】 2.简述道德、宗教对艺术发展的影响。 (1)艺术与道德:有些艺术作品能体现一定时代的道德准则,一定时代和一定社会的伦理道德思想,总是要通过艺术作品的主题,内在意蕴等表现出来。艺术家的道德观也会影响他的艺术创作。一部优秀的艺术作品可以提高人们的道德水平和精神境界。【网搜】同时,道德对艺术的影响,还表现在艺术创作者的人生观、价值观、审美观和道德观对艺术创作的影响。既然艺术是对现实生活的反映,艺术作品当然就是社会生活在艺术家头脑中反映的产物。因而在描写和表现人们的道德面貌与道德生活时,必然融入艺术家个人的道德评价和道德判断。(2)宗教对艺术:第一,表现在艺术被宗教用来宣扬和传播自身,同时宗教也为艺术提供了自身的题材与内容。其次,在某些方面宗教对艺术发展产生了促进作用。第三,表现在宗教具有阻碍艺术发展的作用。它把艺术限定于宗教所规定的范围和式样中,以理论的形式影响了艺术的创作和鉴赏活动,在一定程序上阻碍着艺术的发展 3.艺术接受的社会环节有哪些?【P448】 艺术展览馆新闻媒介艺术出版社艺术博物馆艺术市场艺术院校 4.辨析艺术作品的格调与品位。 (一)格调是艺术作品中一个重要的属性,它既与作品的风格和意境、形式和内容有密切的关系,又有自身特定的内涵。

古代诗人的作品艺术特色和语言风格

部分古代诗人的作品 所体现的艺术特色和语言风格李白(701--762),字太白,是我国文学史上继屈原之后又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素有“诗仙”之称。李白的诗具有“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的艺术魅力,这也是他的诗歌最鲜明的艺术特色。作为一个浪漫主义诗人,李白调动了一切浪漫主义手法,使诗歌的内容和形式达到了完美的统一。李白的诗富于自我表现的主观抒情色彩十分浓烈,感情的表达具有一种排山倒海、一泻千里的气势。极度的夸张、贴切的比喻和惊人的幻想,让人感到的却是高度的真实。在读到“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这些诗句时,读者不能不被诗人绵长的忧思和不绝的愁绪所感染。李白的这一艺术表现手法在《梦游天姥吟留别》、《蜀道难》等诗中表现得尤为突出。李诗中常将想象、夸张、比喻、拟人等手法综合运用,从而造成神奇异采、瑰丽动人的意境,这就是李白的浪漫主义诗作给人以豪迈奔放、飘逸若仙的韵致的原因所在。他的语言正如他的两句诗所说,“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明朗、活泼、隽永。 杜甫(712--770),字子美,是中国文学史上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他的诗深刻地反映了唐朝由兴盛走向衰亡时期的社会面貌,具有丰富的社会内容,鲜明的时代色彩和强烈的政治倾向。他的诗激荡着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的炽烈情感和不惜自我牺牲的崇高精神,因此被后人公认为“诗史”,诗人被尊称为“诗圣”。

杜甫诗风多变,但总体来看,可以概括为沉郁顿挫。这里的沉郁是指文章的深沉蕴蓄,顿挫则是指感情的抑扬曲折,语气、音节的跌宕摇曳。杜诗最大的艺术特色是,诗人常将自己的主观感受隐藏在客观的描写中,让事物自身去打动读者。例如《丽人行》中,诗人并没有直接去斥责杨氏兄妹的荒淫,然而从对他们服饰、饮食等方面的具体描述中,作者的爱憎态度已显露无遗。杜诗语言平易朴素、通俗、写实,但却极见功力。他还常用人物独白和俗语来突出人物性格的个性化。杜诗在刻画人物时,特别善于抓住细节的描写,如《北征》中关于妻子儿女的一段文字就是非常突出的例子。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有《刘梦得文集》。刘禹锡的咏史诗十分为人称道。这些诗以简洁的文字、精选的意象,表现他阅尽沧桑变化之后的沉思,其中蕴涵了很深的感慨,如《西塞山怀古》、《乌衣巷》、《石头城》、《蜀先主庙》等都是名篇。“王濬楼船下益州,金陵王气黯然收。千寻铁锁沉江底,一片降幡出石头。人世几回伤往事,山形依旧枕寒流。今逢四海为家日,故垒萧萧芦荻秋。”(《西塞山怀古》)“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乌衣巷》)前一首是诗人站在西塞山远眺的感慨,在他心中,是一种永恒与短暂的强烈对比:千帆竞发、铁锁沉江,无论是战降治乱、分裂统一,这一切比起默默无言的大自然来,都不过是过眼烟云,瞬间即逝。后一首则通过王谢这些士族的旧迹变为寻常百姓家的历史

艺术作品形式的意义

论艺术作品形式的意义

摘要艺术作品的形式,是艺术作品内容外化的结果。任何艺术作品都必然也必须有一个存在的样态,否则,题材和主题没有被合理和有意味的组织起来,艺术作品更无题可言,无体的艺术也就不能称其为艺术了。因此,我们不难看到,艺术作品的形式,要有内容外化为实际存在就首先需要将题材、主体相关的种种因素按创作意图组织成一种理想可感的结构;接着就要寻求依附于结构上,能充分展示内容的艺术表现语言。有此也可见,所谓艺术作品的形式,总体上是由组织结构和艺术语言结合而成的。或者说,形成艺术形式特点的决定因素是结构和艺术语言的状况。 关键词形式美、体裁、能动性、稳定性 艺术作品的形式显然是为内容服务的,内容总是要求尽有可能的合适和美好的存在样态。这样就不可能不重视对能够强化艺术魅力的形式美的认识和探讨。 简要的来理解“形式美”三个字,它指的是客观事象与艺术作品在形式上的美。艺术作品的形式美,又于客观事物的形式美有着紧密的联系。有了对客观事象形式美的认识和把握,才可能在艺术创作中运用和驾驭形式美的规律。作家、艺术家所接触的对称、对比、比例、主次、虚实、含蓄、呼应、均衡、和谐、多样统一、节奏等等艺术法则,就是对形式美规律的概括和肯定,也是艺术形象的创造的基础手段。在艺术门类中,绘画的线条、色彩,音乐的旋律调式文学的语言、结构,雕塑的体块、材质,等等,它们是不同的艺术门类运用形式美法则进行创作时的不同依傍。艺术的形式美与内容美相对应,形式美自然应该服从内容美的表现。但形式美又有自身相对的独立性和审美价值,发展也自成系统。加以认识和研究是很有必要的。 通常我们所说的形式美,是针对自然事物的一些属性,如色彩、线条、声音、形态、运动等,在一种符合规律的联系中(如整齐划一、前后呼应、均衡、对称、变化统一等),所呈现出来的那些可能引起人们美感的审美特性。色彩、形态等这些现实事物的部分属性,总是与具体事物的质的规定性紧密相连浑为一体的。但是,人们经过长期社会实践后经验的积累、认识力的提高,就能采用多种分析、综合的方式,逐渐把它们与事物的其它属性相对剥离开来并加以把握。恩格斯说过:“几何学的结果不外是各种线、面、体或它们的组合的自然特性,这些组合大部分早在有人类以前就已在自然界中出现了……这些属于自然界事物的某种特性的色彩、形态等,按照一定规则组合起来后而获得了审美的意义和价值,其原因不能单以自然特性的客观显示来解释也不能只看做这是自然物规律性的组合结构与人的感觉等心理结构趋同相谐的结果。诚然,这种合规律性的关系、结

西方艺术流派及其风格作品

《西方艺术流派及其风格作品》课程论文论文题目:浅谈米罗及其风格作品 学生信息: 姓名: 学号: 专业: 联系方式: 上课时间: 任课教师:潘继海

对于杰昂·米罗joan miro,大家公认的最精炼也最准确的概括便是一句:米罗,二十世纪绘画大师,超现实主义绘画的伟大天才之一。 米罗是西班牙超现实主义(Surrealism)流派的杰出代表,与达利(Saivador Dali)并称为西班牙最著名的两大现代艺术家。他用孩子般的眼光观察世界,显现出纯真和稚气。作品画风始终如一,但不同时期又有不同的变化。 要认真的去欣赏米罗的作品,首先是应该了解他的生平,其实,大多数的画家的作品风格都与他的生活经历有关,米罗自然也是不会例外的。 杰昂·米罗( 1893-1983),出生于西班牙巴塞罗那附近的塔拉戈纳的蒙特罗伊格。那里是东西方文化交流的桥梁,是产生罗马风格的摇篮,深受意大利文艺复兴的影响,又是最先接受现代艺术的地方,是诞生毕加索和达利的国家。米罗14岁进巴塞罗那美术学校。22岁的年轻人不满官方学院教学,决定走自己的路。早期深受凡·高和主体派的影响,作品呈明显的具象,干巴巴的素描、生硬的分面和明亮而乏力的色彩。但是米罗的秉性、直觉,具有根本的反理性主义。他生来就是个无政府主义者,本能地反对一切传统、一切对自然和博物馆的迷信,于是他参加了达达主义艺术运动。 而关于米罗参加的达达运动介绍如下:达达主义艺术运动是1916年至1923年间出现于法国、德国和瑞士的一种绘画风格。达达主义者对一切事物采取虚无主义的态度,他们常常用帕斯卡尔的一句名言

来表白自己:“我甚至不愿知道在我以前还有别的人。”查拉在回顾达达主义运动时说:“目的在于设法证明这各种情况下,诗歌是一种活的力量,文字无非是诗歌的偶然的、丝毫不是非此不可的寄托;无非是诗歌这种自然性事物的表达方式,由于找不到合适的形容词,我们只好叫它为达达。” 虽然达达主义这个流派并不成熟,它只是一种过渡状态的文艺思维,它的艺术理念只是基于对传统的否定,但是为超现实主义的产生奠定了基础。 在达达主义的基础上,于1920年的欧洲文学及艺术界中诞生了超现实主义,这便是米罗的风格所属。它的主要特征是:强调人的本能、梦幻、下意识领域是文艺创作的的源泉。认为只有这种超越现实的“无意识”世界才能摆脱一切束缚,最真实地显示客观事实的真面目认为人的头脑活动要从逻辑与理性束缚中解放出来。理性、道德、宗教、社会以及简单日常生活中的经验,都是对人的精神、对人的本质需要的一种桎梏。认为儿童和疯子的言行,才是不受任何控制的真正自由的范例。在绘画中,用混乱的线条与颜色的任意涂抹进行表现。 超现实主义绘画分为两种风格,从米罗的作品中不难看出米罗可以分类到其中的一支,甚至作为主要代表人物之一。这支超现实主义风格追求作画过程的无意识性,以致在画面上出现纯粹受心理作用支配的意象,最终结果总是充满幻觉的和具有生命形态的抽象画面。因此,它又被称为有机的超现实主义或绝对的超现实主义,这一倾向与达达主义者和某些未来主义者所从事的偶然机遇和无意识行为的试

现代陶瓷艺术品的特点与品质

现代陶瓷艺术品的特点与品质 陶瓷,是人类在生存空间中最早出现的几种艺术形式之一。从初始的实用为目的,渐渐随着技术的进步而增加了美学的功能,使其成为集实用和欣赏为一体的工艺美术品,成为完全意义上的欣赏品。由此基础上衍生的现代陶瓷艺术,则具有更多的价值内涵,其中尚待我们进一步认识的有商品价值、装饰价值和收藏价值等几项,但是要怎样通过市场来肯定这些价值呢?这是我们现代陶瓷艺术工作者所要面对的课题。 艺术品市场,首先是市场,然后才是艺术。艺术家在囊中羞涩时会使他们在艺术的道路上举步维艰,一个再有抱负的艺术家若没有一定的物质基础支撑,他的事业发展往往会成为一个幻想。作为一个陶瓷艺术工作者,应该首先下力气去了解现代陶瓷艺术品市场,去研究这个市场中带根本性的规律。那么,我们就应该从下面几个方向去认识并熟悉它。 一、现代陶瓷艺术品的特点与品质 现代陶瓷艺术作品有三大类,第一类是纯雕塑作品,第二类是画于平面瓷板上的瓷画作品,第三类是器物造型和釉彩绘画相结合的作品。每件陶艺作品都是独立的欣赏对象,并不受环境条件所影响。但目前大多数艺术的消费者购买陶艺作品,是作为家居装饰,这样和现代建筑环境的相容性和互补性便成为购买者的考虑因素。纵观目前创作的一些现代陶艺作品,或大而无当或过于矫情,难以被大众接受。强化现代陶瓷艺术的装饰性,应注重时代感、多样性和轻型化。 时代感——历史上各个时代的陶瓷作品几乎都与当时的生活居住环境协调一致。现代居室采光充足,色彩明丽,线条简洁,那些题材陈旧,纹饰琐碎,釉彩沉闷的作品已无法适应。 多样化——现代居室功能细化,卧室、客厅、卫厨都有装饰区别,除传统的瓶炉盘尊外,瓷板、壁饰、挂件、摆件都应设计和制作,其中卫生间装饰历来是空白,陶瓷不怕潮湿,具先天的优越性,仅此一项就是很大的市场。 轻型化——现在大多数家庭居室改善,面积扩大,因功能的细化,每一空间又不会很大,过于巨硕的造型会使购买者望而生畏。轻型化是扩大陶艺作品市场的必要条件。

赣美版六下美术《现代陶艺》教案

赣美版六下美术《现代陶艺》教案 教学目标: 1.要求学生通过学习,初步了解陶艺的历史、价值、艺术形式和基本特点,了解陶艺的装饰技巧,了解阴干、素烧与釉烧、彩烧的制作工艺。 2.理解并熟悉陶艺的制作流程,掌握陶艺泥条成型、泥板成型和徒手捏制的方法,能根据不同的制作方法创造性地制作小型的陶艺作品,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想象能力和创造性思维能力。 教学重难点: 陶艺塑造方法的学习与体验。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引入新课 陶(瓷)器作为一种生活用品,广泛存在于我们日常生活中:吃饭的碗、喝茶的杯、煲汤的钵、插花的瓶、存钱的罐等。我们自小就摸着各种不同风格和样式的陶瓷器长大,在无意识中形成了对陶(瓷)器的直接观感。我们日常接触的陶(瓷)器虽然未必具有艺术晶的性质,但却为我们建立了品评陶瓷制品好与坏、精与粗、雅与俗的基础。所以,留意一下我们会发现,没有一种艺术晶能像陶(瓷)器一样深入寻常生活。 二、欣赏分析 《陶艺——人物》(作者罗小平) 本件作品,以大张薄泥片运用卷、压、叠、摁的手法及朴素的原始熏烧工艺为形式语言,体现了“气韵生动”、“以形写神”的美学原则。作品的造型特征与成型手段朴拙,既浑然一体,又富于变化。 《陶艺——犀牛》(作者周国桢) 作品体现了“朴素就是美”的艺术真谛,它脱掉了华丽的外衣——颜色釉,是用一条条泥土盘筑而成的,让至善至美的泥土与火焰烧结凝集的“力”,直接占据空间与视觉场,效果有如汉代石雕一样粗糙有力,富有质感。回旋起伏的泥条错落有致,形成似与不似的视觉效果。《三彩绞釉射猎俑》 唐三彩是一种盛行于唐代的低温釉陶器,以黄、褐、绿为基本釉色,人们习惯地把这类陶器称为“唐三彩”。唐三彩器物形体圆润、饱满,主要有人物、动物和日常生活用具。三彩人物和动物的比例适度,形态自然,生动活泼。在人物俑中,武士肌肉发达,怒目圆睁,剑拔

论艺术思维的主要特征

论艺术思维的主要特征 笔者从事多年的戏剧表演教学,通过戏剧艺术教学,笔者深深体会到,对于学生培养较全面的艺术思维至关重要。对于教师而言,为了能够提高教学水平和质量,重新认识和研究艺术思维的特征是非常必要的。 一、形象性 艺术思维不同于社会科学的特殊性在于,其是用形象来反映社会生活的。形象性是艺术思维的主要特征。 俄国文艺批评家别林斯基对这个问题有着精确的认识。他说:哲学家用三段论法,诗人则用形象和图画说话,然而他们说的都是同一件事。政治经济学家靠着统计数字,诉诸读者和听众的理智,证明社会中某一阶级的状况,因为如此这般的理由,而大为改善或大为恶化了。诗人靠着对现实的活泼而鲜明的描绘,诉诸读者的想象,在真实的图画中显示社会中某阶级的状况,因为如此这般的理由,而大为改善或大为恶化了。一个是证明,一个是显示,但是他们都是说服,所不同的只是一个用逻辑论证,另一个用图画而已。①别林斯基用形象(图画)性思维把艺术思维与社会科学和哲学思维区别开来,充分地论证了艺术创作的形象性特征。 艺术思维方法就是形象地概括现实的途径,同时追求艺术形象也成为艺术思维主要的创作原则。 关于戏剧的创作,亚里士多德在《诗学》中曾提出过模仿说,即诗人的创作应是按照事物应当有的样子②来进行创作,这实际上已经肯定了艺术要通过形象来反映生活的艺术观点。 音乐的创作具有形象性。贝多芬创作的《英雄交响曲》受到了巴黎建筑的影响。他曾说过:建筑艺术像我的音乐一样,如果说音乐是流动的建筑,那么,建筑就可以说是凝固的音乐了。③ 文学的创作也离不开形象性。老舍成功地创作了剧本《龙须沟》。在谈到这个剧本的创作经验时,老舍也肯定了剧本的长处在于塑造了一些生动鲜明的人物形象。他说:假若《龙须沟》剧本也有可取之处,那就必是因为它创造了几个人物每个人有每个人的性格、模样、思想、生活,和他(或她)与龙须沟的关系&&没有那几个人就没有那出戏。④俄国斯拉夫学、语文学学者波捷勃尼亚(18351891年)曾说:诗歌和散文首先是而且主要是‘一定的思维和认识方法’‘没有形象便没有艺术,更没有诗歌’。⑤ 从以上不同艺术形式的艺术创作来看,形象性绝对是艺术思维最基本的特征。但艺术思维为何一定要用形象来反映社会生活呢? 首先,这主要和艺术思维反映的对象有关。对于客观世界认识和改造的不断深化和细化,促使人类建立了研究不同对象的不同学科或科学的门类。每一门科学或学科都会研究独特的对象和独特的领域。对于艺术思维而言,其主要的研究对象是社会生活。社会生活的涵盖面非常广阔,错综复杂。艺术思维一定会把生活作为一个整体来进行研究。生活的形态千姿百态,千变万化。只有艺术思维的形象性才能准确、生动地描述、提炼、认识、反映生活的本来面貌。 其次,这是出于人类认识生活和世界的需要。社会生活是错综复杂的,也是丰富多彩的。因此,人们只有通过不同的途径,运用不同的方法,从不同的角度,才有可能全面深刻地反映生活、认识生活。艺术思维必须要通过具体可感的艺术形象,才能表达出艺术创作者对于生活的态度。 艺术思维的形象性包含具体可感性和概括性的统一。艺术创作者在开始进行艺术思维活动时,形象还仅仅停留在创作者的头脑中,艺术构思并不完整。艺术思维要把构思好的形象变成客观的事实,需要借助于一定的艺术手段。不同的艺术形式具有不同的艺术创作手段。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