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算法教案(绝对经典)

算法教案(绝对经典)

算法教案(绝对经典)
算法教案(绝对经典)

第3节算法与程序框图

【最新考纲】 1.了解算法的含义,了解算法的思想;2.理解程序框图的三种基本逻辑结构:顺序、条件、循环;3.了解几种基本算法语句——输入语句、输出语句、赋值语句、条件语句、循环语句的含义;4.了解流程图、结构图及其在实际中的应用.

【高考会这样考】 1.考查算法框图的应用,重点考查算法框图的功能及算法框图的补充;2.和函数、数列、统计等知识相综合,考查算法思想和基本的运算能力、逻辑思维能力.

要点梳理

1.算法

(1)算法通常是指按照一定规则解决某一类问题的明确和有限的步骤.

(2)应用:算法通常可以编成计算机程序,让计算机执行并解决问题.

2.程序框图

定义:程序框图又称流程图,是一种用程序框、流程线及文字说明来表示算法的图形.

3.三种基本逻辑结构

4.基本算法语句

(1)输入、输出、赋值语句的格式与功能

(2)条件语句的格式

①IF-THEN格式

IF条件THEN

语句体

END IF

②IF-THEN-ELSE格式

IF条件THEN

语句体1

ELSE

语句体2

END IF

(3)循环语句的格式

①WHILE语句

WHILE条件

循环体

WEND

②UNTIL语句

DO

循环体

LOOP UNTIL条件

5.流程图与结构图

(1)由一些图形符号和文字说明构成的图示称为流程图.

(2)描述系统结构的图示称为结构图,一般由构成系统的若干要素和表达各要素之间关系的连线(或方向箭头)构成.

[友情提示]

1.赋值号左边只能是变量(不是表达式),在一个赋值语句中只能给一个变量赋值.

2.直到型循环是“先循环,后判断,条件满足时终止循环”;当型循环则是“先判断,后循环,条件满足时执行循环”,两者的判断框内的条件表述在解决同一问题时是不同的,它们恰好相反.

基 础 自 测

1.思考辨析(在括号内打“√”或“×”)

(1)程序框图中的图形符号可以由个人来确定.( )

(2)一个程序框图一定包含顺序结构,但不一定包含条件结构和循环结构.( ) (3)“当型”循环与“直到型”循环退出循环的条件不同.( ) (4)在算法语句中,X =X +1是错误的.( ) 答案 (1)× (2)√ (3)√ (4)×

2.(2017·天津卷)阅读下面的程序框图,运行相应的程序,若输入N 的值为19,则输出N 的值为( )

A.0

B.1

C.2

D.3

解析 输入N =19,

第一次循环,19不能被3整除,N =19-1=18,18>3; 第二次循环,18能被3整除,N =18

3=6,6>3;

第三次循环,6能被3整除,N =6

3=2,2<3,满足循环条件,退出循环,输出N =2. 答案 C

3.执行下面的程序框图,当输入的x 值为4时,输出的y 的值为2,则空白判断框中的条件可能为( )

A.x>3?

B.x>4?

C.x≤4?

D.x≤5?

解析输入x=4,若满足条件,则y=4+2=6,不符合题意;若不满足条件,则y=log24=2,符合题意,结合选项可知应填x>4.

答案 B

4.下列赋值能使y的值为4的是()

A.y-2=6

B.2*3-2=y

C.4=y

D.y=2*3-2

解析赋值时把“=”右边的值赋给左边的变量.

答案 D

5.根据给出的程序框图,计算f(-1)+f(2)=________.

解析由程序框图,f(-1)=-4,f(2)=22=4.

∴f(-1)+f(2)=-4+4=0.

答案0

错误!题型分类深度解析

考点一顺序结构与条件结构

【例1】(1)阅读如图所示程序框图.若输入x为9,则输出的y的值为()

A.8

B.3

C.2

D.1

(2)如图所示的程序框图的算法思路来源于我国古代数学名著《九章算术》中的“更相减损术”.执行该程序框图,若输入的a,b分别为14,18,则输出的a=()

A.0

B.2

C.4

D.14

解析(1)由题意可得a=92-1=80,b=80÷10=8,y=log28=3.

(2)由a=14,b=18,ab,则a=14-4=10;由a>b,则a =10-4=6;由a>b,则a=6-4=2;由a

答案(1)B(2)B

规律方法应用顺序结构与条件结构的注意点

(1)顺序结构:顺序结构是最简单的算法结构,语句与语句之间、框与框之间是按从上到下的顺序进行的.

(2)条件结构:利用条件结构解决算法问题时,重点是判断框,判断框内的条件不同,对应的下一程序框中的内容和操作要相应地进行变化,故要重点分析判断框内的条件是否满足.

【变式练习1】(1)阅读如图所示的程序框图,若输入的a,b,c的值分别是21,32,75,则输出的a,b,c分别是()

A.75,21,32

B.21,32,75

C.32,21,75

D.75,32,21

(2)执行如图所示的程序框图,如果输入的x ,y ∈R ,那么输出的S 的最大值为________.

解析 (1)当a =21,b =32,c =75时,依次执行程序框图中的各个步骤:x =21,a =75,c =32,b =21,所以a ,b ,c 的值依次为75,21,32.

(2)当条件x ≥0,y ≥0,x +y ≤1不成立时输出S 的值为1;当条件x ≥0,y ≥0,x +y ≤1成立时S =2x +y ,下面用线性规划的方法求此时S 的

最大值.作出不等式组???x ≥0,

y ≥0,x +y ≤1

表示的平面区域如图中阴影部分(含边

界),由图可知当直线S =2x +y 经过点M (1,0)时S 最大,其最大值为2×1+0=2,故输出S 的最大值为2. 答案 (1)A (2)2

考点二 循环结构(多维探究) 命题角度1 由程序框图求输出结果

【例2-1】 执行右边的程序框图,如果输入的x =0,y =1,n =1,则输出x ,y 的值满足( )

A.y =2x

B.y =3x

C.y =4x

D.y =5x

解析 输入x =0,y =1,n =1,

运行第一次,x =0,y =1,不满足x 2+y 2≥36; 运行第二次,x =1

2,y =2,不满足x 2+y 2≥36; 运行第三次,x =3

2,y =6,满足x 2+y 2≥36, 输出x =3

2,y =6.

由于点???

?3

2,6在直线y =4x 上,则x ,y 的值满足y =4x .

答案 C

命题角度2 完善程序框图

【例2-2】如图所示程序框图是为了求出满足3n -2n >1 000的最小偶数n ,那么在◇和

?两个空白框中,可以分别填入( )

A.A >1 000?和n =n +1

B.A >1 000?和n =n +2

C.A ≤1 000?和n =n +1

D.A ≤1 000?和n =n +2

解析 因为题目要求的是“满足3n -2n >1 000的最小偶数n ”,所以n 的叠加值为2,所以

?内填入“n=n+2”.由程序框图知,当◇内的条件不满足时,输出n,所以◇内填入“A≤1 000?”.

答案 D

命题角度3辨析程序框图的功能

【例2-3】阅读如图所示的程序框图,该算法的功能是()

A.计算(1+20)+(2+21)+(3+22)+…+(n+1+2n)的值

B.计算(1+21)+(2+22)+(3+23)+…+(n+2n)的值

C.计算(1+2+3+…+n)+(20+21+22+…+2n-1)的值

D.计算[1+2+3+…+(n-1)]+(20+21+22+…+2n)的值

解析初始值k=1,S=0,第1次进入循环体时,S=1+20,k=2;第2次进入循环体时,S=1+20+2+21,k=3;第3次进入循环体时,S=1+20+2+21+3+22,k=4;…;给定正整数n,当k=n时,最后一次进入循环体,则有S=1+20+2+21+…+n+2n-1,k=n+1,终止循环体,输出S=(1+2+3+…+n)+(20+21+22+…+2n-1).

答案 C

规律方法与循环结构有关问题的常见类型及解题策略

(1)已知程序框图,求输出的结果,可按程序框图的流程依次执行,最后得出结果.

(2)完善程序框图问题,结合初始条件和输出结果,分析控制循环的变量应满足的条件或累加、累乘的变量的表达式.

(3)对于辨析程序框图功能问题,可将程序执行几次,即可根据结果作出判断.

【变式练习2】(1)执行下面的程序框图,为使输出S的值小于91,则输入的正整数N 的最小值为()

A.5

B.4

C.3

D.2

(2)如图,程序输出的结果S =132,则判断框中应填( )

A.i ≥10?

B.i ≥11?

C.i ≤11?

D.i ≥12?

解析 (1)已知t =1,M =100,S =0,进入循环:

第一次进入循环:S =0+100=100>91,M =-100

10=-10,t =t +1=2

环;

第二次进入循环:S =100-10=90<91,M =--10

10=1,t =2+1=3≤N 不成立,结束循环,所以2≤N <4,所以输入N 的最小值为2.

(2)由题意,S 表示从12开始的逐渐减小的若干个连续整数的乘积,由于12×11=132,故此循环体需要执行两次,∴每次执行后i 的值依次为11,10,由于i 的值为10时,就应该结束循环,再考察四个选项,B 符合题意. 答案 (1)D (2)B 考点三 基本算法语句

【例3】如下是根据所输入的x 值计算y 值的一个算法程序,若x 依次取数列??

??

??

n 2+4n (n ∈N *)的项,则所得y 值的最小值为( )

A.4

B.9

C.16

D.20

解析 由条件语句知,y =?

??x 2

,x <5,

5x ,x ≥5.

又n 2+4n =n +4

n ≥4(当且仅当n =2时等号成立), 所以当x =4时,y 有最小值42=16. 答案 C

规律方法 1.本题主要考查条件语句、输入与输出语句,要注意赋值语句一般格式中的“=”不同于等式中的“=”,其实质是计算“=”右边表达式的值,并将该值赋给“=”左边的变量.

2.解决此类问题关键要理解各语句的含义,以及基本算法语句与算法结构的对应关系. 【变式练习3】 按照如图程序运行,则输出k 的值是________.

解析 第一次循环,x =7,k =1; 第二次循环,x =15,k =2; 第三次循环,x =31,k =3; 终止循环,输出k 的值是3. 答案 3

错误! 课后练习

A 组 (时间:30分钟)

一、选择题

1.执行如图所示的程序框图,则输出的x 等于( )

A.16

B.8

C.4

D.2

解析 执行一次循环体y =-2,x =2;执行两次循环体y =3,x =4;执行三次循环体y =1,x =8,此时输出x =8. 答案 B

2.若开始输入x 的值为3,则输出的x 的值是( )

A.6

B.21

C.156

D.231

解析 输入x =3,得x =x (x +1)

2=6<100,进入循环, x =x (x +1)2=21<100,进入循环, x =x (x +1)2=231>100,停止循环,

则最后输出的x 的值是231. 答案 D

3.如图给出的是计算1+13+15+…+1

2 017的值的一个程序框图,则判断框内应填入的条件是( )

A.i ≤1 009

B.i >1 009

C.i ≤1 010

D.i >1 010

解析 开始i =1,S =0;第1次循环:S =0+1,i =2; 第2次循环:S =1+1

3,i =3;

第3次循环:S =1+13+1

5,i =4; ……

第1 009次循环:S =1+13+15+…+1

2 017,i =1 010,退出循环,其中判断框内应填入的条件是i ≤1 009. 答案 A

4.我国古代数学著作《孙子算经》中有如下问题:“今有方物一束,外周一匝有三十二枚,问积几何?”设每层外周枚数为a ,如图是解决该问题的程序框图,则输出的结果为( )

A.121

B.81

C.74

D.49

解析 a =1,S =0,n =1,第一次循环:S =1,n =2,a =8; 第二次循环:S =9,n =3,a =16; 第三次循环:S =25,n =4,a =24; 第四次循环:S =49,n =5,a =32;

第五次循环:S =81,n =6,a =40>32,输出S =81. 答案 B

5.执行下面的程序框图,如果输入的a =-1,则输出的S =( )

A.2

B.3

C.4

D.5

解析 阅读程序框图,初始化数值a =-1,K =1,S =0, 循环结果执行如下:

第一次:S =0-1=-1,a =1,K =2; 第二次:S =-1+2=1,a =-1,K =3; 第三次:S =1-3=-2,a =1,K =4; 第四次:S =-2+4=2,a =-1,K =5; 第五次:S =2-5=-3,a =1,K =6; 第六次:S =-3+6=3,a =-1,K =7; 结束循环,输出S =3. 答案 B

6.根据如图算法语句,当输入x 为60时,输出y 的值为( )

A.25

B.30

C.31

D.61

解析 通过阅读理解知,算法语句是一个分段函数

y =f (x )=???0.5x ,x ≤50,

25+0.6(x -50),x >50,

∴y =f (60)=25+0.6×(60-50)=31. 答案 C

7.运行如图所示的程序框图,则输出结果为( )

A.1 008

B.1 009

C.2 016

D.2 017

解析 由已知,得S =0-1+2-3+4+…-2 015+2 016=(-1+2)+(-3+4)+…+(-2 015+2 016)=1 008. 答案 A

8.执行下面的程序框图,则输出K 的值为( )

A.98

B.99

C.100

D.101

解析 由题意,知S =lg 21+lg 32+…+lg K +1K =lg ? ????21×32×…×K +1K =lg(K +1),令lg(K +1)≥2,得K +1≥102,即K ≥99,而当K =99时,S =2,故输出K 的值为99. 答案 B 二、填空题

9.执行下面的程序框图,若输入的x 的值为1,则输出的y 的值是________.

解析 当x =1时,1<2,则x =1+1=2;当x =2时,不满足x <2,则y =3×22+1=13. 答案 13

10.如图所示的程序框图,其输出结果为________.

解析 由程序框图,得S =11×2+12×3+…+16×7=????1-12+????12-13+…+????16-17=1-17=67

, 故输出的结果为6

7.

答案 67

11.已知实数x ∈[2,30],执行如图所示的程序框图,则输出的x 不小于103的概率为________.

解析 由程序框图可知,经过3次循环跳出,设输入的初始值为x =x 0,则输出的x =2[2(2x 0+1)+1]+1≥103,所以8x 0≥96,即x 0≥12,故输出的x 不小于103的概率为P =

30-1230-2=1828=914. 答案 9

14

12.MOD(m ,n )表示m 除以n 的余数,例如MOD(8,3)=2.如图是某个算法的程序框图,若输入m 的值为48,则输出i 的值为________.

解析 由程序框图可知,该程序框图计算输入值m 除去自身的约数的个数.48的非自身的约数有1,2,3,4,6,8,12,16,24,共9个,易知输出i 的值为9. 答案 9

B 组 (时间:15分钟)

13.执行两次如图所示的程序框图,若第一次输入的x 的值为7,第二次输入的x 的值为9,则第一次、第二次输出的a 的值分别为( )

A.0,0

B.1,1

C.0,1

D.1,0

解析第一次输入x的值为7,

流程如下:b2=22<7,又7不能被2整除,所以b=3,此时b2=9>7=x,所以终止循环,a=1,则输出a=1;

第二次输入x的值为9,流程如下:b2=22<9,又9不能被2整除,所以b=3,此时b2=9>x=9不成立,又9能被3整除,所以终止循环,a=0,所以输出a=0.

答案 D

14.如图(1)是某县参加2017年高考的学生身高条形统计图,从左到右的各条形表示的学生人数依次记为A1,A2,…,A10(如A2表示身高(单位:cm)在[150,155)内的学生人数).图(2)是统计图(1)中身高在一定范围内学生人数的一个程序框图.现要统计身高在160~180 cm(含160 cm,不含180 cm)的学生人数,则在流程图中的判断框内应填写()

A.i<6?

B.i<7?

C.i<8?

D.i<9?

解析统计身高在160~180 cm的学生人数,则求A4+A5+A6+A7的值.当4≤i≤7时,符合要求.

答案 C

15.执行如图所示的程序框图,如果输入的t=50,则输出的n=________.

解析 第一次运行后S =2,a =3,n =1; 第二次运行后S =5,a =5,n =2; 第三次运行后S =10,a =9,n =3; 第四次运行后S =19,a =17,n =4; 第五次运行后S =36,a =33,n =5; 第六次运行后S =69,a =65,n =6; 此时不满足S

16.关于函数f (x )=???-x ,1

cos x ,-1≤x ≤1

的程序框图如图所示,现输入区间[a ,b ],则输出的

区间是________.

解析 由程序框图的第一个判断条件为f (x )>0,当f (x )=cos x ,x ∈[-1,1]时满足.然后

进入第二个判断框,需要解不等式f′(x)=-sin x≤0,即0≤x≤1.故输出区间为[0,1]. 答案[0,1]

算法初步比较经典的教案

算法初步与框图 一、知识网络 二、考纲要求 1.算法的含义、程序框图 (1)了解算法的含义,了解算法的思想. (2)理解程序框图的三种基本逻辑结构:顺序、条件分支、循环. 2.基本算法语句 理解几种基本算法语句――输入语句、输出语句、赋值语句、条件语句、循环语句的含义. 三、复习指南 本章是新增内容,多以选择题或填空题形式考查,常与数列、函数等知识联系密切.考查的重点是算法语句与程序框图,以基础知识为主,如给出程序框图或算法语句,求输出结果或说明算法的功能;或写出程序框图的算法语句,判断框内的填空等考查题型.难度层次属中偏低. 第一节 算法与程序框图 ※知识回顾 1 2..

3. 4. 5.算法的基本特征:①明确性:算法的每一步执行什么是明确的;②顺序性:算法的“前一步”是“后一步”的前提,“后一步”是“前一步”的继续;③有限性:算法必须在有限步内完成任务,不能无限制的持续进行;④通用性:算法应能解决某一类问题. ※典例精析 例1.如图所示是一个算法的程序框图,则该程序框图所表示的功能是 解析:首先要理解各程序框的含义,输入a,b,c三个数之后,接着判断a,b的大小,若b小,则把b赋给a,否则执行下一步,即判断a与c的大小,若c小,则把c赋给a, 否则执行下一步,这样输出的a是a,b,c三个数中的最小值.所以该程序框图所表示的功能是求a,b,c三个数中的最小值. 评注: 求a,b,c三个数中的最小值的算法设计也可以用下面程序框图来表示. 例2.下列程序框图表示的算法功能是() (1)计算小于100的奇数的连乘积 (2)计算从1开始的连续奇数的连乘积 (3)计算从1开始的连续奇数的连乘积, 当乘积大于100时,计算奇数的个数 (4)计算L≥ 1×3×5××n100成立时n的最小值 解析:为了正确地理解程序框图表示的算法,可以将执行过程分解,分析每一步执行的结果.可以看出程序框图中含有当型的循环结构,故分析每一次循环的情况,列表如下: 第一次:13,5 =?=; S i 第二次:135,7 =??=; S i 第三次:1357,9 S<不成立,输出结果是7,程序框图表示的算法功能是求使=???=,此时100 S i

计算机应用基础精品课程电子优秀教案_New

计算机应用基础精品课程电子优秀教案

————————————————————————————————作者:————————————————————————————————日期:

《计算机应用基础》精品课程电子教案 第一章计算机基础知识 第二章中文Windows XP 第三章文字处理软件word 2003 第四章中文Excel 2003 第五章PowerPoint 2003

第1章计算机基础知识(总计6学时,包括实训内容) 课题第一课时 第一章计算机基础知识1.1计算机概述1.2计算机 系统组成 课时2学时 教学内容1.1计算机概述1、计算机的发展2、计算机的分类3、计算机的特点4、计算机的用途 1.2计算机系统组成1、计算机五大硬件组成部分的作用2、计算机工作过程3、计算机软件系统4、微机硬件系统5、计算机技术指标 教学目标了解计算机的基本常识、理解计算机的软件系统和硬件系统的基本组成方式 教学重点微机硬件系统组成 教学难点计算机软件系统组成、计算机技术指标 教学活动及主要语言学生活动一、创设意境,导入新课(3分钟)(设疑法、提问法) 导入: 同学们,让我们共同来说一下计算机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以及你所掌握的计算机的一些操作。 以上可见计算机在日常生活中的用途是非常大的,但是我们对它的使用又掌握了多少呢?从今天开始,由大家和我共同来学习计算机的基本知识。 二、新课教学(总计80分钟)(讲解法、提问法、示范法) 1.1计算机概述(20分钟) 1、计算机的发展(5分钟) (1)世界上第一台计算机掌握三要素 (2)计算机发展的几个阶段(重点掌握所采用的元器件) 2、计算机的分类(5分钟) 多种分类方法: 按照计算机的运算速度、字长、存储容量、软件配置等多方面的综合性能指标,可以将计算机分为微型计算机、小型计算机、大型计算机和巨型计算机。 3、计算机的特点(5分钟)学生回顾自己在日常生活中计算机的作用情况,并随着教师的讲解,引导出本节课要学习的内容。

[通用技术必修 技术与设计2] 第一章 第四节 经典结构的欣赏(第2课时)

第一章第四节经典结构的欣赏(第2课时) 一、教学目标: (一)通过对赵州桥、飞檐和蛋形椅等典型结构的分析, 引导学生赏析具有典型人文意义的结构,学会欣赏结构的实用性和美, 拓展学生对结构设计的文化特性的理解和评价。 (二)使学生能从技术和文化的角度评价结构设计的案例。 二、教学内容分析: 这是一节欣赏课,教材通过赵州桥、飞檐和蛋形椅等具有代表性的 经典结构呈现给学生,让学生欣赏、分析和评价。在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 生从技术和文化的角度欣赏结构。除此之外,还应结合经典结构设计者的历 史背景、设计思想、设计风格等全面分析。在教学中教师要多些从结构的牢 固、稳定、简约、和谐、美观等细节方面与学生进行分析、评价经典结构的 作品,从而达到教学目标的要求。在教学内容上, 除了课文中的案例, 教师 也可以补充相应的案例,以开阔学生的视野, 如补充一些经典的结构设计案例供学生欣赏、分析。有条件的话, 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参观附近的古代建筑, 近距离地观察古代建筑的精巧设计,品味其历史文化内涵。 重点:通过对经典结构的欣赏使学生关注结构的技术和文化特征。 难点:学生能从真正意义上学会欣赏和评价一些经典结构。同时使他们在自己的设计作品中注入更丰富的文化内涵。 三、教学媒体、资源的运用: 为了吸引学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培养学生对技术的情感, 本课时收集不同类型的丰富的经典结构图片通过投影机播放让学生鉴赏,引导学生赏析具有典型人文意义的结构,拓展学生对结构设计的技术和文化特性的理解和评价。 四、教学对象分析: 五、教学策略: (一)本课时从技术与文化两个角度分析结构设计作品。此外,还可以结合经典结构设计者的历史背景、设计思想、设计风格等进行全面分析。 (二)本课时教师可以通过不同的渠道、收集更多的中外经典结构的图片、资料制作成电子课件,以丰富教学课堂内容,扩展学生知识面,提高学生对来自各种不同的经典结构的识别及赏析能力。 (三)在本课时教学中,教师可以充当“导游”的角色进行漫游导说,尽量创设出“旅游”情境和营造出“旅游”的气氛,让学生产生犹如亲临其境的感受。学生随“导游”观赏各处的经典结构,会留下更深刻的印象。 六、教学过程: (一) 让学生阅读案例, 阅读案例时思考: 1、优秀的结构设计表现在哪些方面? 2、如何赏析结构设计作品? (二)引导学生回答: 1、优秀的结构设计不仅表现在结构的实用功能上,也表现在形式上,特别是功能与形式的统一上。古今中外许多能工巧匠把结构的功能与形式恰当地结合起来, 形成了一些经典的结构。 2、赏析结构设计作品,可从技术与文化两个角度进行。 (1)技术的角度主要有:结构功能、稳固耐用、造型设计的创意和表现力、材料使用的合理性,工艺制造的精湛程度等。 (2)文化的角度主要有:文化寓意与传达,公众认可的美学原则,反映的时代、民族、习俗方

高中信息技术《算法及其实现》教学设计

高中信息技术《算法及其实现》教学设计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信息技术课程理念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具体表现为:强调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为学生打造终身学习的平台;关照全体学生的发展;强调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运用信息技术创新实践的能力,与人交流合作的能力。新课程要求教师必须改变传统的“教教材”,要“用教材去教”,要求教学模式由以往的“以教师为主体”转变到“以学生为主体”,提倡“任务型”教学,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 本节课我根据新课标,结合学生的特点对教材的内容进行了深入的挖掘和思考,创作了学生学案,创设丰富的教学情境,提供多样的学习资源。教学以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和有趣故事作为任务驱动,让学生采用自主、合作、探究、体验等学习方式,通过意义建构获得新知,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算法及其实现》是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信息技术基础》的第三章第四节内容,该教材是按照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标准编写的实验教材。通过学习本节内容可以达到“初步掌握用计算机进行信息处理的几种基本方法,认识其工作过程与基本特征”的课程标准要求。 本节内容是第三章的难点,介绍了算法的基本概念和算

法的表示方法。相比较前三节的内容要抽象的多,二本节又是第四节的第一课时,是第二课时《程序设计实例》的知识基础,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本节的学习重点是算法的概念、特点及表示方法;难点是用流程图描述算法。 从思维品质上来说:高一学生已有使用计算机的感性经验,已经可以超越简单的技术操作,具备了接受更高层面文化的能力。学生的思维能力已接近成人,他们有旺盛的求知欲,较高的学习自觉性,并具备一定的自学能力,已具有较强抽象思维和逻辑推理能力。 从知识储备上来说:经过前面的学习,学生已经可以使用计算机处理一些实际问题,例如:利用计算机对文字、图片、多媒体信息的处理,但是学生还不了解了使用计算机解决问题的一般过程和解决方法,以及以何种方式来表示。 、知识与技能: 1、理解算法的含义; 2、了解算法的特点及表示方法; 3、学会用流程图表示算法。 、过程与方法: 1、能初步利用算法解决简单的问题; 2、培养学生的理论联系实际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学习信息技术课程的兴趣;

第一章 算法初步 教案

第一章算法初步 本章教材分析 算法是数学及其应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计算科学的重要基础.算法的应用是学习数学的一个重要方面.学生学习算法的应用,目的就是利用已有的数学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通过算法的学习,对完善数学的思想,激发应用数学的意识,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进行实践的能力等,都有很大的帮助. 本章主要内容:算法与程序框图、基本算法语句、算法案例和小结.教材从学生最熟悉的算法入手,通过研究程序框图与算法案例,使算法得到充分的应用,同时也展现了古老算法和现代计算机技术的密切关系.算法案例不仅展示了数学方法的严谨性、科学性,也为计算机的应用提供了广阔的空间.让学生进一步受到数学思想方法的熏陶,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在算法初步这一章中让学生近距离接近社会生活,从生活中学习数学,使数学在社会生活中得到应用和提高,让学生体会到数学是有用的,从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数学建模”也是高考考查重点. 本章还是数学思想方法的载体,学生在学习中会经常用到“算法思想” “转化思想”,从而提高自己数学能力.因此应从三个方面把握本章: (1)知识间的联系; (2)数学思想方法; (3)认知规律. 1.1 算法与程序框图 1.1.1 算法的概念 整体设计 教学分析 算法在中学数学课程中是一个新的概念,但没有一个精确化的定义,教科书只对它作了如下描述:“在数学中,算法通常是指按照一定规则解决某一类问题的明确有限的步骤.”为了让学生更好理解这一概念,教科书先从分析一个具体的二元一次方程组的求解过程出发,归纳出了二元一次方程组的求解步骤,这些步骤就构成了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的算法.教学中,应从学生非常熟悉的例子引出算法,再通过例题加以巩固. 三维目标 1.正确理解算法的概念,掌握算法的基本特点. 2.通过例题教学,使学生体会设计算法的基本思路. 3.通过有趣的实例使学生了解算法这一概念的同时,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算法的含义及应用. 教学难点:写出解决一类问题的算法.

高中通用技术 经典结构的欣赏1教案 苏教版必修2

经典结构的欣赏 教材:(凤凰国标教材)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通用技术(必修2) 文档内容:经典结构的欣赏 章节:第一单元结构与设计第四节经典结构的欣赏 课时:第1课时 一、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目标 (1)通过对典型结构的欣赏,学会观察结构的实用性和美。 (2) 能从技术和文化的角度欣赏,并评价典型结构设计的案例。 2. 过程与方法目标 (1) 经历不同地域、民族、文化等典型建筑结构的欣赏。 (2) 学会对比、类比、归纳、优化等思维方法。 3.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1) 通过典型结构的欣赏,提高自身的技术素养,拓展学生对设计文化特性的理解和评价。 (2) 增强学生对中华民族的自豪感。 二、教学重点 通过对经典结构的欣赏使学生关注结构的技术和文化特征。 三、教学难点 学生能从真正意义上学会欣赏和评价一些经典结构。同时使他们在自己的设计作品中注入更丰富的文化内涵。 四、教学方法 教授、任务驱动、小组合作。 五、设计思想 1. 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第一单元“结构与设计”第四节“经典结构的欣赏”。这是一节欣赏课,教材通过赵州桥、飞檐和蛋形椅等具有代表性的经典结构和某市海关大厦的建筑文化呈现给学生,让学生欣赏、分析和评价。在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从技术和文化的角度欣赏结构。除此之外,还应结合经典结构设计者的历史背景、设计思想、设计风格等全面分析。在教学中教师要多些从结构的牢固、稳定、简约、和谐、美观等细节方面与学生进行分析、评价经典结构的作品,从而达到教学目标的要求。在教学内容上, 除了课文中的案例, 教师也可以补充相应的案例,以开阔学生的视野, 如补充一些经典的结构设计案例供学生欣赏、分析。有条件的话, 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参观附近的古代建筑, 近距离地观察古代建筑的精巧设计,品味其历史文化内涵。 2.教学策略设计 (1)本课时从技术与文化两个角度分析结构设计作品。此外,还可以结合经典结构设计者的历史背景、设计思想、设计风格等进行全面分析。 (2)本课时教师可以通过不同的渠道、收集更多的中外经典结构的图片、资料制作成电子课件,以丰富教学课堂内容,扩展学生知识面,提高学生对来自各种不同的经典结构的识别及赏析能力。 (3)在本课时教学中,教师可以充当“导游”的角色进行漫游导说,尽量创设出“旅游”情境和营造出“旅游”的气氛,让学生产生犹如亲临其境的感受。学生随“导游”观赏各处的经典结构,会留下更深刻的印象。

算法及其实现教学设计

《算法及其实现》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本节内容为浙教版《信息技术基础》3.4《算法及其实现》中第1课时的内容。是信息加工的一种重要方法,《算法及其实现》这一节,利用生活经验和常见问题,让学生理解算法的含义、算法的常见表示形式以及对象、属性、类、事件、事件驱动等面向对象的基本概念。使学生体验计算机解决问题的过程,是本节内容的重点,也是作为学习VB程序设计的基本前提。 学情分析: 本课针对的学生为慈溪中学高一学生,在此之前,学生在程序设计的体验很少,对算法也没有深入的了解。本节的先行知识是计算机基本工作原理和计算机解决问题的基本过程,怎样让学生对此有一个愉快的体验并产生兴趣,如何接受算法与VB面向对象和事件驱动的基本理念,进而掌握这方面的基本知识,是本节课要解决的问题。 教学目标: 1.对算法的概念有较为深入的理解,知道算法在计算机解决问题中的重要地位; 2.能读懂流程图,可以独立设计简单算法的流程图; 3. 通过防沉迷系统的程序界面和自我介绍事件活动,理解面向对象程序设计中类、对象、属性、事件、事件处理、方法等概念。 4.通过计算机解决问题的过程,初步体验计算机科学的研究方法; 5. 体会计算机科学的魅力,培养学生兴趣。 重点难点: 重点:理解算法的概念,读懂并设计简单的流程图,体会如何根据实际问题,设计相应算法。 难点:类、对象、属性、事件、事件处理、方法等概念的理解。 教学准备: 教学资源:课件、学生素材; 教学环境:计算机网络教室、投影仪、教学控制软件、VB软件、umu教学网站。 教学方法: 讲授法、演示法、练习法和探究法

教学过程: 教师提问:计算机能看懂这个流程图吗? 所以要能让计算机帮我们解决问题,必须采用计算机语言来实现这个算法。 的特点面向对象和事件驱动两大核心。 通过未完成版的防沉迷系统界面对 对程序界面直接给出对象和属性的概念,为加深学生对对象和属性概念的 :利用教学网站进行自我介绍

教案算法初步算法与流程图

第一部分算法与程序框图 ※知识回顾 1.算法的概念:算法通常是指按一定规则解决某一类问题的明确和有限的步骤. 2.程序框图又称流程图,是一种用程序框、流程线及文字说明来表示算法的图形. 3.程序框图的三种基本逻辑结构是顺序结构、条件结构、循环结构. 4.算法的描述方式有:自然语言、程序框图、程序语言. 5.算法的基本特征:①明确性:算法的每一步执行什么是明确的;②顺序性:算法的“前一步”是“后一步”的前提,“后一步”是“前一步”的继续;③有限性:算法必须在有限步内完成任务,不能无限制的持续进行;④通用性:算法应能解决某一类问题. ※典例精析 例1.如图所示是一个算法的程序框图,则该程序框图所表示的功能是 这类题型,有两种方法: 第一,代人特殊值法:具体带几个数进去看看它在干嘛? 第二,抽象的分析法:具体分析每个语句,看看这个程序在干嘛? 解析:首先要理解各程序框的含义,输入a,b,c三个数之后,接着判断a,b的大小,若b小,则把b赋给a,否则执行下一步,即判断a与c的大小,若c小,则把c赋给a, 否则执行下一步,这样输出的a是a,b,c

评注: 求a,b,c 三个数中的最小值的算法设计也可以用下面程序框图来表示. 例2.下列程序框图表示的算法功能是( ) (1)计算小于100的奇数的连乘积 (2)计算从1开始的连续奇数的连乘积 (3)计算从1开始的连续奇数的连乘积, 当乘积大于100时,计算奇数的个数 (4)计算≥1×3×5××n 100成立时n 的最小值 这类题型,有自己的方法,这里是高考的重点,每年必考的题型。 这类题,具体步骤: 将程序运行; ----》把每一步都写成一行(注意,不要算值) ----》竖直方向我们找规律 ----》找结束的时候的点,做最后项。 解析:为了正确地理解程序框图表示的算法,可以将执行过程分解,分析每一步执行的结果.可以看出程序框图中含有当型的循环结构,故分析每一次循环的情况,列表如下: 第一次:13,5S i =?=; 第二次:135,7S i =??=;

1.4经典结构的欣赏教学设计

技术与设计2 经典结构的欣赏

一、教学目标:

(一)通过对北京四合院,客家土楼,上海机场和盖里椅等典型

结构的分析, 引导学生赏析具有典型人文意义的结构,学会欣赏结构 的实用性和美, 拓展学生对结构设计的文 化特性的理解和评价。 (二)使学生能从技术和文化的角度评 价结构设计的案例。 二、教学内容分析: 这是一节欣赏课,教材通过赵州 桥、飞檐和蛋形椅等具有代表性的经典结构呈现给学生,让学生欣赏、分析和评价。在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从技术和文化的角度欣赏结构。除此之外,还应结合经典结构设计者的历史背景、设计思想、设计风格等全面分析。在教学中教师要多些从结构的牢固、稳定、简约、和谐、美观等细节方面与学生进行分析、评价经典结构的作品,从而达到教学目标的要求。在教学内容上, 除了课文中的案例, 教师也可以补充相应的案例,以开阔学生的视野, 如补充一些经典的结构设计案例供学生欣赏、分析。 重点:通过对经典结构的欣赏使学生关注结构的技术和文化特征。 难点:学生能从真正意义上学会欣赏和评价一些经典结构。并学以致用。 三、教学媒体、资源的运用: 为了吸引学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培养学生对技术的情感, 本课时收集不同类型的丰富的经典结构图片通过投影机播放让学生鉴赏,引导学生赏析具有典型人文意义的结构,拓展学生对结构设计的技术和文化特性的理解和评价。 四、教学对象分析:高二学生已有一定的理解课文的能力,教学中我增加了一些不同的结构来丰富课文内容,开豁学生的视野,激发学生的兴趣。 五、教学策略: (一)本课时从技术与文化两个角度分析结构设计作品。此外,还可以结合经典结构设计者的历史背景、设计思想、设计风格等进行全面分析。 (二)本课时我收集了许多的中外经典结构的图片、资料制作成电子课件,以丰富教学课堂内容,扩展学生知识面,提高学生对来自各种不同的经典结构的识别及赏析能力。

《算法及其实现》教学设计

算法及其实现 一、设计思想 信息技术既是一个独立的学科分支,又是所有学科发展的基础。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信息技术课程理念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具体表现为:提升学生信息素养,培养信息时代的合格公民;营造良好的信息环境,打造终身学习的平台;关照全体学生,建设有特色的信息技术课程;强调问题解决,倡导运用信息技术进行创新实践;注重交流与合作,共同建构健康的信息文化。新程要求教师必须改变传统的“教教材”,要用“教材去教”,要求教学模式以学生为主体,提倡“任务型”教学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 本节课我根据新课标,结合学生的特点对教材的内容进入比较深入的挖掘,创作了学案,创设了丰富的教学情境,提供多样的学习资源。教学以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和有趣故事作为任务驱动,让学生采用自主、合作、探究、体验等学习方式,通过意义建构获得新知,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二、教材分析 《算法及其实现》是变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材——《信息技术基础(浙江教育出版社)》的第三章第四节的内容,该教材是按照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标准编写的实验教材。算法是计算机理论和技术的核心,也是《数学》必修3的最基本内容之一。随着现代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算法在科学技术、社会发展中发挥着越来越大,算法的基本知识、方法、思想日益融入社会的许多方面已经成为现代人应具备的一种基本素质。 通过学习本节内容可以达到“初步掌握用计算机进行信息处理的几种基本方法,认识其工作过程与基本特征”的课程标准要求。 本节内容是第三章的难点,介绍了算法的基本概念和算法的表示方法。相比较前三节的内容要抽象的多,而本节又是第四节的第一课时,是第二课《程序设计实例》的知识基础,起到承前启后的作用。本节的学习重点是算法的概念、特点及表示方法难点是用流程图描述算法。 三、学情分析 本节课的学习者是高一年级的学生。从思维品质上来说:高一学生已经有了一些使用计算机的感性经验,已经可以超越简单的技术操作,具备了接受更高层面文化的能力。学生的思维能力已经接近成人,他们有旺盛的求和欲,较高的学习自觉性,并具备一定的自学能力,已具有较强抽象思维和逻辑推理能力。从知识储备上来说:经过前面的学习,学生已经可以使用计算机处理一些实际问题,例如:利用计算机对文字、图片、多媒体信息的处理,但是学生还不了解使用计算机解决问题的一般过程和解决方法,以及以何种方式来表示。因为算法是学生们重视的高考科目数学新增内容之一,更易激化学生的学习热忱。 四、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通过模仿、操作、探索、学习自然语言来描述算法。 2)通过模仿、操作、探索、经历通过设计算法流程图表达解决问题的过程,在具体问题(如对任意输入的三个整数x,y和z,找出并输出其中的最大值等问题)的解决过程中,理解算法流程图的三种基本逻辑结构:顺序、选择和循环。 3)经历将具体的问题的算法流程图转化为程序语句的过程、理解几种基本算法语句——输入、输出语句、赋值语句、条件语句和循环语句。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活动体验过程与步骤体会算法的思想,归纳解决问题的构造性方法。 2)通过分析具体问题,抽象出算法的过程,培养抽象概括的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 1)通过算法的学习,进一步理解数学与现实世界的关系,数学与计算机技术的关系。 2)通过算法的学习,将许多复杂问题的算法写成程序,交给计算机完成,提高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兴趣。 3)通过阅读中国古代数学中的算法案例,体会中国古代数学对世界计算机发展的贡献。 五、教学重点难点

算法初步章节复习课教案

算法初步一.本章的知识结构 二.知识梳理 (1)四种基本的程序框 输入. 终端框(起止框) 输入.输出框 终端框(起止框) 输入.输出框 处理框 判断框终端框(起止框)输入、输出框处理框 判断框 (2)三种基本逻辑结构 顺序结构条件结构循环结构 (3)基本算法语句 (一)输入语句 单个变量 多个变量 (二) (三)赋值语句 (四)条件语句 IF-THEN-ELSE格式

当计算机执行上述语句时,首先对IF 后的条件进行判断,如果条件符合,就执行THEN 后的语句1,否则执行ELSE 后的语句2。其对应的程序框图为:(如上右图) IF -THEN 格式 计算机执行这种形式的条件语句时,也是首先对IF 后的条件进行判断,如果条件符合,就执行THEN 后的语句,如果条件不符合,则直接结束该条件语句,转而执行其他语句。其对应的程序框图为:(如上右图) (五)循环语句 (1)WHILE 语句 其中循环体是由计算机反复执行的一组语句构成的。WHLIE 后面的“条件”是用于控制计算机执行循环体或跳出循环体的。 当计算机遇到WHILE 语句时,先判断条件的真假,如果条件符合,就执行WHILE 与WEND 之间的循环体;然后再检查上述条件,如果条件仍符合,再次执行循环体,这个过程反复进行,直到某一次条件不符合为止。这时,计算机将不执行循环体,直接跳到WEND 语句后,接着执行WEND 之后的语句。因此,当型循环有时也称为“前测试型”循环。其对应的程序结构框图为:(如上右图) (2)UNTIL 语句 当计算机遇到UNIT 语句时,先执行一次DO 和LOOP UNIT 之间的循环体,然后判断UNIT 后的条件是否成立,如果 IF 条件 THEN 语句 END IF WHILE 条件 循环体 WEND DO 循环体 LOOP UNTIL 条件

2019-2020学年高中数学 第一章《算法初步复习与小结》教案 苏教版必修3.doc

2019-2020学年高中数学第一章《算法初步复习与小结》教案苏教 版必修3 教学目标: 1.进一步体会算法的思想,能设计解决简单问题的算法; 2.进一步学习有条理地、清晰地表达问题,提高逻辑思维能力; 3.在理解的基础上进一步熟练几种算法的使用,并能根据程序框图来编写循环结构及伪代码. 教学重点: 1.系统化本章的知识结构; 2.提高对几种常见算法思想的认识; 3.提升算法设计、优化和表达的能力. 教学难点: 1.算法的设计和优化; 2.对算法思想的认识. 教学方法: 1.通过实例,发展对解决具体问题的过程与步骤进行分析的能力; 2.通过模仿、操作、探索、经历设计算法、设计框图、编写程序以解决具体问题的过程发展应用算法的能力; 3.在解决具体问题的过程中学习一些程序框图及循环结构,感受算法的重要意义. 教学过程: 一、问题情境 在算法初步这一章里,我们都学习了哪些主要内容? 二、学生活动 能不能把这些内容画到一个结构图中? 三、建构数学 1

2.三种基本逻辑结构; 3.五种基本算法语句; 4.三个算法案例. 四、数学运用 例1 1.下面对流程图中的图形符号的说法错误的是 ( ) A.起、止框是任何流程不可少的,表明程序开始和结束; B.输入、输出可用在算法中任何需要输入、输出的位置; C.算法中间要处理数据或计算,可分别写在不同的注释框内; D.当算法要求对两个不同的结果进行判断时,要写在判断框内. 2.算法共有三种逻辑结构,即顺序结构、条件结构、循环结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一个算法只能含有一种逻辑结构; B.一个算法最多可以包含两种逻辑结构; C.一个算法必须含有上述三种逻辑结构; D.—个算法可以含有上述三种逻辑结构的任意组合. 3.下列给出的赋值语句中正确的是 ( ) A.3←A B.M←-M C.B←A←2 D.x+y←0 例2 算法、程序框图和算法语句的设计、编写 1.设计一个程序语句,输入任意三个实数,将它们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 后输出.

2019-2020年高中通用技术 经典结构的欣赏4教案 苏教版必修2

2019-2020年高中通用技术经典结构的欣赏4教案苏教版必修2 教材:(凤凰国标教材)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通用技术(必修2) 文档内容:经典结构的欣赏 章节:第一单元结构与设计第四节经典结构的欣赏 课时:第2课时 一、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目标 (1)通过对典型结构的欣赏,学会观察结构的实用性和美。 (2) 能从技术和文化的角度欣赏,并评价典型结构设计的案例。 2. 过程与方法目标 (1) 经历不同地域、民族、文化等典型建筑结构的欣赏。 (2) 学会对比、类比、归纳、优化等思维方法。 3.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1) 通过典型结构的欣赏,提高自身的技术素养,拓展学生对设计文化特性的理解和评价。 (2) 增强学生对中华民族的自豪感。 二、教学重点 通过对经典结构的欣赏使学生关注结构的技术和文化特征。 三、教学难点 学生能从真正意义上学会欣赏和评价一些经典结构。同时使他们在自己的设计作品中注入更丰富的文化内涵。 四、教学方法 教授、任务驱动、小组合作。 五、设计思想 1. 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第一单元“结构与设计”第四节“经典结构的欣赏”。这是一节欣赏课,教材通过赵州桥、飞檐和蛋形椅等具有代表性的经典结构呈现给学生,让学生欣赏、分析和评价。在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从技术和文化的角度欣赏结构。除此之外,还应结合经典结构设计者的历史背景、设计思想、设计风格等全面分析。在教学中教师要多些从结构的牢固、稳定、简约、和谐、美观等细节方面与学生进行分析、评价经典结构的作品,从而达到教学目标的要求。在教学内容上, 除了课文中的案例, 教师也可以补充相应的案例,以开阔学生的视野, 如补充一些经典的结构设计案例供学生欣赏、分析。有条件的话, 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参观附近的古代建筑, 近距离地观察古代建筑的精巧设计,品味其历史文化内涵。 2.教学策略设计 (1)本课时从技术与文化两个角度分析结构设计作品。此外,还可以结合经典结构设计者的历史背景、设计思想、设计风格等进行全面分析。 (2)本课时教师可以通过不同的渠道、收集更多的中外经典结构的图片、资料制作成电子课件,以丰富教学课堂内容,扩展学生知识面,提高学生对来自各种不同的经典结构的识别及赏析能力。 (3)在本课时教学中,教师可以充当“导游”的角色进行漫游导说,尽量创设出“旅游”情境和营造出“旅游”的气氛,让学生产生犹如亲临其境的感受。学生随“导游”观赏各处的经典结构,会留下更深刻的印象。

人教版A版高中数学必修3全套经典教案第一套

人教版A版高中数学必修3全套教案 第一章算法初步 一、课标要求: 1、本章的课标要求包括算法的含义、程序框图、基本算法语句,通过阅读中国古代教学中的算法案例,体会中国古代数学世界数学发展的贡献。 2、算法就是解决问题的步骤,算法也是数学及其应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计算机科学的基础,利用计算机解决问需要算法,在日常生活中做任何事情也都有算法,当然我们更关心的是计算机的算法,计算机可以解决多类信息处理问题,但人们必须事先用计算机熟悉的语言,也就是计算能够理解的语言(即程序设计语言)来详细描述解决问题的步骤,即首先设计程序,对稍复杂一些的问题,直接写出解决该问题的程序是困难的,因此,我们要首先研究解决问题的算法,再把算法转化为程序,所以算法设计是使用计算机解决具体问题的一个极为重要的环节。 3、通过对解决具体问题的过程与步骤的分析(如二元一次方程组的求解等问题),体会算法的思想,了解算法的含义。理解程序框图的三种基本逻辑结构:顺序结构、条件结构、循环结构。理解并掌握几种基本的算法语句——输入语句、输出语句、赋值语句、条件语句、循环语句。进一步体会算法的基本思想。 4、本章的重点是体会算法的思想,了解算法的含义,通过模仿、操作、探索,经过通过设计程序框图解决问题的过程。点是在具体问题的解决过程中,理解三种基本逻辑结构,经历将具体问题的程序框图转化为程序语句的过程,理解几种基本的算法语句。 二、编写意图与特色: 算法是数学及其应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计算科学的重要基础。随着现代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算法在科学技术、社会发展中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并日益融入社会生活的许多方面,算法思想已经成为现代人应具备的一种数学素养。需要特别指出的是,中国古代数学中蕴涵了丰富的算法思想。在本模块中,学生将在义务教育阶段初步感受算法思想的基础上,结合对具体数学实例的分析,体验程序框图在解决问题中的作用;通过模仿、操作、探索,学习设计程序框图表达解决问题的过程;体会算法的基本思想以及算法的重要性和有效性,发展有条理的思考与表达的能力,提高逻辑思维能力。 1、结合熟悉的算法,把握算法的基本思想,学会用自然语言来描述算法。 2、通过模仿、操作和探索,经历设计程序流程图表达解决问题的过程。在具体问题的解决过程中理解程序流程图的三种基本逻辑结构:顺序结构、条件结构、循环结构。 3、通过实际问题的学习,了解构造算法的基本程序。 4、经历将具体问题的程序流程图转化为程序语句的过程,理解几种基本算法语句——输入语句、输出语句、赋值语句、条件语句、循环语句,体会算法的基本思想。 5、需要注意的问题 1) 从熟知的问题出发,体会算法的程序化思想,而不是简单呈现一些算法。 2) 变量和赋值是算法学习的重点之一,因为设置恰当的变量,学习给变量赋值,是构

《算法初步》单元教学设计

《算法初步》单元教学设计 一、单元教学内容 (1)算法的基本概念 (2)算法的基本结构:顺序、条件、循环结构 (3)算法的基本语句:输入、输出、赋值、条件、循环语句 二、单元教学内容分析 算法是数学及其应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计算科学的重要基础。随着现代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算法在科学技术、社会发展中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并日益融入社会生活的许多方面,算法思想已经成为现代人应具备的一种数学素养。需要特别指出的是,中国古代数学中蕴涵了丰富的算法思想。在本模块中,学生将在中学教育阶段初步感受算法思想的基础上,结合对具体数学实例的分析,体验程序框图在解决问题中的作用;通过模仿、操作、探索,学习设计程序框图表达解决问题的过程;体会算法的基本思想以及算法的重要性和有效性,发展有条理的思考与表达的能力,提高逻辑思维能力 三、单元教学课时安排: 1、算法的基本概念3课时 2、程序框图与算法的基本结构5课时 3、算法的基本语句2课时 四、单元教学目标分析 1、通过对解决具体问题过程与步骤的分析体会算法的思想,了解算法的含义 2、通过模仿、操作、探索,经历通过设计程序框图表达解决问题的过程。在具体问题的解决过程中理解程序框图的三种基本逻辑结构:顺序、条件、循环结构。 3、经历将具体问题的程序框图转化为程序语句的过程,理解几种基本算法语句:输入、输出、斌值、条件、循环语句,进一步体会算法的基本思想。 4、通过阅读中国古代数学中的算法案例,体会中国古代数学对世界数学发展的贡献。

五、单元教学重点与难点分析 1、重点 (1)理解算法的含义(2)掌握算法的基本结构(3)会用算法语句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2、难点 (1)程序框图(2)变量与赋值(3)循环结构(4)算法设计 六、单元总体教学方法 本章教学采用启发式教学,辅以观察法、发现法、练习法、讲解法。采用这些方法的原因是学生的逻辑能力不是很强,只能通过对实例的认真领会及一定的练习才能掌握本节知识。 七、单元展开方式与特点 1、展开方式 自然语言→程序框图→算法语句 2、特点 (1)螺旋上升分层递进(2)整合渗透前呼后应(3)三线合 一横向贯通(4)弹性处理多样选择 八、单元教学过程分析 1. 算法基本概念教学过程分析 对生活中的实际问题通过对解决具体问题过程与步骤的分析(喝茶,如二元一次方程组求解问题),体会算法的思想,了解算法的含义,能用自然语言描述算法。 2.算法的流程图教学过程分析 对生活中的实际问题通过模仿、操作、探索,经历通过设计流程图表达解决问题的过程,了解算法和程序语言的区别;在具体问题的解决过程中,理解流程图的三种基本逻辑结构:顺序、条件分支、循环,会用流程图表示算法。 3. 基本算法语句教学过程分析

高中《通用技术》复 习六:第一单元 结构与设计

《通用技术》复习六:第一单元结构与设计 基本问题 1.结构是指事物的各个组成部分之间的。通过对自然界中结构的分析和研究,人们将其成果应用到领域,更好地服务于人类。 2.当一个结构受到外力作用时,内部各质点之间的相互作用会发生改变,产生一种抵抗的力,称 为。是构件的单位横截面上所产生的内力(σ=F/S) 3.构件的受力形式多种多样,基本受力形式有、、、扭转力和弯曲力,很多情况下,构件可能同时受到几种不同形式的力的作用。 4.根据物体的结构形态,通常将结构分为、和壳体结构三种基本类型。 5.结构的稳定性是结构在负载的作用下维持其原有的的能力。影响结构稳定性的因素有多种,主要有、结构与地面接触所形成的和结构的等。 6.结构的强度是指结构具有的抵抗的能力。结构的强度与结构的、、构件之间的等因素有密切的关系。 7.结构构件的连接通常有两类:和刚连接。 8.赏析结构设计作品,可从与文化两个角度进行。 一、常见结构的认识 1.狩猎者从灌木丛走过,裤子沾满了令人讨厌的苍耳子。仔细观察苍耳子,它的表面布满了许多小刺,每根刺上都有细细的倒钩,碰到纤维的衣物,便粘在上面。瑞士的乔尔吉·朵青斯经过8年的研究,根据苍耳子的结构发明了() A.拉链B.尼龙搭扣C.鱼钩D.飞机 2.当一个结构受到外力作用时,内部各质点之间的相互作用发生改变,产生一种抵抗的力,称为()A.应力B.弯曲力 C.扭曲力 D.内力 3.在日常生活中,剪指甲时和拧衣服时,指甲和衣服主要受力形式是( ) A.剪切力和扭转力B.压力和扭转力C.弯曲力和压力 D.压力和扭转力 4.在举办运动会的时候,运动员在单杠上做大回环姿势时,会使杠体产生()变形。 A.拉伸B.弯曲 C.压缩 D.断裂 5.用打气筒给自行车打气时,打气筒活塞杆的受力形式是:() A.始终承受拉力 B.始终承受压力 C.下压时承受压力 D.上提时承受压力 6.上刀梯是是湘西苗族的传统活动,表演者为保证脚不受割伤,必须力求脚面垂直落在刀刃上,绝不滑动。此时脚面承受()。 A.拉力 B.压力 C.剪切力 D.弯曲力 7.根据物体的结构形态,通常将结构分为实体结构、框架结构和壳体结构。下列物体属于壳体结构的是()。①安全帽②书本③贝壳④脚手架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②④ 8.赵州桥,桥长64.40米,跨径37.02米,是当今世界上跨径最大、建造最早的单孔敞肩型石拱桥。因桥两端肩部各有二个小孔,不是实的,故称敞肩型,这是世界造桥史的一个创造。按结构形态分类,该桥应为( )结构。 A.壳体结构 B.实体结构 C.框架结构 D.组合结构 二、稳固结构的探析

算法与程序设计教案

算法与程序设计思想 【基本信息】 【课标要求】 (一)利用计算机解决问题的基本过程 (1)结合实例,经历分析问题、确定算法、编程求解等用计算机解决问题的基本过程,认识算法和程序设计在其中的地位和作用。 (2)经历用自然语言、流程图或伪代码等方法描述算法的过程。 (4)了解程序设计语言、编辑程序、编译程序、连接程序以及程序开发环境等基本知识。 【学情分析】 高一年级的学生已具备了一定的观察、思考、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也已有了顺序结构、分支结构、循环结构等知识的储备。因此,对于如何将解决问题的思路画成流程图已有一定的基础,但可能还不很熟练,尤其对刚学过的循环结构,教师在课堂上要注意引导。 『此处说“已有了顺序结构、分支结构、循环结构等知识的储备”,应该是指在必修部分对“计算机解决实际问题的基本过程”已有所体验与了解,或是指已学习过数学中相关模块的知识,这是本案例教学得以实施的必不可少的前提条件。』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建立求一批数据中最大值的算法设计思想,并将算法的设计思想用流程图表示出来。 2.过程与方法: 利用现实生活中比较身高的活动,以及对武术比赛中“打擂台”流程的逐步梳理,让学生学会从此类生活实际中提炼出求最大值的思想方法,即算法思想。 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让学生学会在面对问题时能梳理出解决问题的清晰思路,进而设计出解决某个特定问题的有限步骤,从而理解计算机是如何解决、处理某种问题的。 『在过程上,通过现实生活中的实例来引导学生总结“求最大值”的算法思想。过程的实现关键在于实例引用是否贴切,是否有利于学生向抽象结论的构建。本案例的实例选择是符合这一要求的。在方法上,注重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一般能力,再次体验与理解应用计算机解决问题的基本过程,为后面更一步的学习打下基础,积累信心。』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算法初步复习课教案.(优选)

一、课题:算法初步复习课 二、教学目标: 1、回顾算法的概念以及三种基本逻辑结构; 2、掌握三种基本逻辑结构的应用; 3、掌握条件结构与循环结构互相嵌套的应用。 三、教学重点: 三种基本逻辑结构的应用。 四、教学难点: 条件结构与循环结构互相嵌套的应用。 五、教学方法: 讲练结合法。 六、教学过程: (一)复习回顾: 1、算法的基本概念 (1)算法定义描述:在数学中,现代意义上的“算法”通常是指可以用计算机来解决的某一类问题的程序或步骤,这些程序或步骤必须是明确和有效的,而且能够在有限步之内完成. (2)算法的特性: ①有穷性:一个算法的步骤序列是有限的,它应在有限步操作之后停止,而不能是无限的. ②确定性:算法中的每一步应该是确定的并且能有效地执行且得到确定的结果,而不应当是模棱两可. ③可行性:算法中的每一步操作都必须是可执行的,也就是说算法中的每一步都能通过手工和机器在有限时间内完成. ④输入:一个算法中有零个或多个输入.. ⑤输出:一个算法中有一个或多个输出. 2、三种基本逻辑结构 (1)顺序结构 . 输入语句:INPUT “提示内容”;变量 输出语句:PRINT “提示内容”;表达式 赋值语句:变量=表达式 INPUT “A=,B=”;A,B x=A A=B B=x PRINT A,B END (2)条件结构 根据条件判断,决定不同流向.

①IF —THEN —LESE 形式 IF 条件 THEN 语句1 LESE 语句2 END IF ②IF —THEN 形式 IF 条件 THEN 语句 END IF 19P (3)循环结构 从某处开始,按照一定条件,反复执行某一处理步骤. ①当型(WHILE 型)循环: WHILE 条件 循环体 WEND ②直到型(UNTIL 型)循环: DO 循环体 LOOP UNTIL 条件 9P (二)范例分析: 例1、任意给定一个大于1的整数n ,试设计一个程序或步骤对n 是否为质数做出判定. 解:算法如下: 第一步:判断n 是否等于2. 若2=n ,则n 是质数;若2>n ,则执行第二步. 第二步:依次从2~(1-n )检验是不是n 的因数,即整除n 的数.若有这样的数,则n 不是质数; 若没有这样的数,则n 是质数. 15P 例2、交换两个变量A 和B 的值,并输出交换前后的值. 解:算法如下: 程序框图: 第一步:输入A ,B 的值. 第二步:把A 的值赋给x. 第三步:把B 的值赋给A. 第四步:把x 的值赋给B. 第五步:输出A ,B 的值. 程序如下:

《结构与稳定性》教案

《结构与稳定性》教案 教材分析:本节内容是苏教版《技术与设计2》章第二节稳固结构的探析第1课时的内容。教学内容为影响结构的稳定性的因素,主要包括重心位置的高低、与地面接触所形成的支撑面的大小、结构的形状等。本节内容有承上启下的作用,可以使学生对前面学习的结构的基本知识有更深的认识和巩固,也为下一节课时结构与强度和功能的学习,为后续的简单结构的设计和经典结构的欣赏学习做好铺垫,本课是在感性的认识基础上进一步探究结构的重要性质之一的稳定性,可使学生对如何构建一个稳定的结构有更深的认识,并最终为解决实际问题能设计出成功的结构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理解结构稳定性的含义。 过程与方法:通过试验,分析总结出影响结构稳定性的主要因素。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结构探究兴趣和欲望,培养学生的思想和意识。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影响结构稳定的主要因素。 难点:1、影响结构稳定的主要因素在不同结构中的体

现。 能从影响结构稳定性的多个因素综合探讨典型结构的稳定性。 教学策略手段: 采用直观教学法。通过试验、举例、图片和实物展示,采用直观教学方法让学生亲身体会和感受,激发学生的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促进对相关概念的理解。 采用探究式教学方法。通过纸板屏风的小实验,结合案例分析,激发学生探究热情,提高学生掌握相关知识的稳定性。 立足学生的直接经验和亲身经历。通过做中学,以学生的亲历情境、亲手操作、亲身体验为基础,学生自己能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并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问题的解决。 学情学法: 通过节的学习,学生认识了常见的结构,会从力学的角度理解结构的概念,会简单的分析结构的受力,使得学生有了学习本课时的基础。学习本课可以使学生对结构特性有更深入的认识,并为后续的结构设计教学奠定基础。 因为教学内容以及概念的具体性,需要在课堂上通过对具体实例的探究,学生才会建立起比较稳定的结构与稳定性相关概念,也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理解技术、运用技术的能力。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