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小学科学疑难问题解决策略专集五[001]

小学科学疑难问题解决策略专集五[001]

小学科学疑难问题解决策略专集五[001]
小学科学疑难问题解决策略专集五[001]

小学科学疑难问题解决策略专集

前言

在新课程的实施过程中,教师们会遇到一些难教的课例、学生会遇到一些难学的内容。为了切实帮助教师解决“怎么教”、学生“怎么学”的教学实际问题,德清县教育研训中心组织开展了“难教难学”疑难问题的研究活动。

小学科学学科先是在全县小学征集了新课程疑难问题,对征集来的问题进行梳理、筛选、分类、对比、分析,对一些反映相对集中的具有共性的疑难问题进行了重点整理汇编;其次是对疑难问题进行研究,组织德清县小学科学骨干教师周宏亮、孙伟明、陈洪良、沈华敏、宋莲英、顾忠伟、周伟良、沈建锋、沈春娣、朱照华、吴小建等进行专题研讨、集智攻关;并根据疑难问题的具体内容提出相应的解决策略:有的是提出有针对性的教学解决策略,有的是提供教学的片段设计,有的是补充相关科学知识,有的是提供相关信息等。

在新春来临之际,我将《小学科学疑难问题解决策略专辑》整理出来,与大家一起分享这一稚嫩的研究成果,以期能帮助一线教师解决教学中的实际问题,并期待着教师们能从中获得启迪,在教学实践中进一步落实新课程的三维教学目标,提高教学的有效性,更好地促进学生科学素养的形成。

本专辑可能还存在着一些问题,对疑难问题的解决策略还有待进一步探讨与研究,欢迎德清县小学科学教师针对疑难问题不断地实践反思再提出更有效的解决策略,从而提高教与学的有效性,促进学生更好得发展。

徐敏

于2011年元月

小学科学五年级疑难问题

五年级上册《生物与环境》单元第1-3课

一、问题描述

五年级上册教材第一单元第1课《种子发芽实验一》、第2课《种子发芽实验二》研究的是种子发芽需要什么条件。第3课《观察绿豆芽的生长》研究的是幼苗生长需要什么条件。“种子发芽需要的条件”与“幼苗生长需要的条件”容易混淆。

二、原因分析

教学之后,学生表述中出现的错误问题:种子发芽需要阳光。阳光对种子发芽有影响,有阳光的种子长得粗壮健康,没有阳光的种子长得又细又长。

正确表述,种子发芽不需要阳光。阳光对幼苗生长有影响,有阳光的幼苗长得粗壮健康,没有阳光的幼苗长得又细又长。

种子发芽需要什么条件?针对问题,让学生结合已有的经验大胆地进行推测,并初步说说自己的理由。学生的前概念是:认为种子发芽可能与阳光、空气、温度、水分、土壤、种子等这些因素都有关。学生对幼苗生长是否一定需要阳光的前概念是比较模糊的。这里有一个知识点,植物靠叶子进行光合作用制造养料,供自身健康成长,大部分学生不具备这个知识点。

哪个过程是种子发芽,哪个过程算幼苗生长,学生混淆在一起。学生实验时,把种子发芽与幼苗生长混在一起。因为,学生做了种子发芽实验后,让发芽的幼苗继续留在原来有水的杯子里长大,有的放在抽屉里,有的放在窗台上,学生观察到种子发芽后,紧跟着是幼苗生长的过程,但是这时的幼苗生长环境是不健康的。种子吸水后膨胀,然后破皮,长出根,再长出芽,这是发芽的过程。种子发芽后,应该把发芽的豆苗移栽,种到土壤里,然后让它们在阳光下健康地生长。再用两盆健康的幼苗进行对比实验,研究阳光对幼苗生长的影响。

三、针对性教学策略

1.以“种子发芽是否需要水”为例,组织学生设计对比实验,在做对比实验时,两个组不同的条件只能有一个,其它的条件都要相同。如研究种子发芽需要水的问题,不同的条件是水,一个杯子放入适量的水,另一个杯子中不放水,其它条件都相同,有充足的空气、适宜的温度、可以都有光照,还要一样的种子等。

在众多的假设中,如果改变的是阳光、改变的是温度、改变的是土壤又该怎样控制条件,怎样做呢?教学关键点是“怎样控制变量”,要让学生自己提出设计方案,对每一个量都要设计实验落实开展研究。布置课外分组完成,下节课集中汇报并分析实验信息。

综上分析,可以得出种子发芽必须的条件是:要有适当的水分,适宜的温度,充足的空气,种子发芽不需要阳光和土壤。

2.用两盆种植在土壤里的健康幼苗进行对比实验,研究阳光对幼苗生长的影响。发现幼苗生长具有向光性,阳光对幼苗生长有很大的影响,有阳光的幼苗长得粗壮健康,没有阳光的幼苗长得又细又长,很不健康,得出幼苗生长需要阳光。

五年级上册《生物与环境》单元第4课

一、问题描述

五年级上册《生物与环境》单元第4课《蚯蚓的选择》中的蚯蚓喜欢明亮还是黑暗的对比实验条件难以控制。

二、原因分析

蚯蚓喜欢黑暗的环境。但是学生在做实验中,往往会比较吵闹,并且常常打开盖子观察蚯蚓,所以会影响实验结果。

三、针对性教学策略

1.组织学生设计对比实验,明确要改变的条件:明暗;不变的条件:盒子里的温度、湿度。

2.怎样控制光的条件改变呢?

(1)找一个长方形的盒子,把盒子的里面涂成黑色,盒子的盖子的一端剪掉一块,在盒子的底部铺上吸水纸。

(2)将5条蚯蚓放在盒子中间,盖好盖子,过5分钟后才能打开盒盖观察,作好记录,。

(3)为了使实验的控制不变的条件相同,要求学生不能吵闹,

五年级上册《生物与环境》单元

一、问题描述

五年级上册科学《生物与环境》单元,生态系统与生物群落科学概念学生混淆。

二、原因分析

生态系统与生物群落两个概念既有联系又有区别。

三、针对性教学策略

1.两个科学概念的区别

生态系统强调的是生物和非生物之间的关系。生态系统(ecosystem)是英国生态学家Tansley于1935年首先提上来的。像池塘里的生物和非生物这样,互相作用、互相依存,形成一个密不可分的整体,我们可以把它们看成一个生态系统。一片树林、一块草地、一个湖泊、一个海洋等都可以看成一个生态系统。

生物群落强调的是生物和生物之间的关系。生物群落是指自然界里某一区域的生物形成一个平衡和谐的整体。

2.两个科学概念的联系

生态系统和生物群落是有联系的: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是: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个体、种群、群落、生态系统、生物圈。其中生物群落与它的无机环境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统一整体就是生态系统。

五年级下册《时间的测量》第2课

一、问题描述

五年级下册《时间的测量》第2课《太阳钟》,学生不容易理解日晷测量时间的原理。

二、原因分析

日晷是一种利用太阳投影指示时间的工具,太阳东升西落,它所照射的物体的影子也会随着移动。在古代人们通过对这个自然现象的观察,学会了计算时间,发明了日晷。学生在学习时的难题是无法仔细观察日晷,而且日晷上面的时辰也不太熟悉。

三、针对性教学策略与相关知识

1.工具箱中有日晷的模型。组织学生在太阳下用日晷的模型实际观察,更有利于理解日晷的计时原理。

2.日晷是利用太阳投射的影子来测定时刻的装置。又称“日规”,是我国古代利用日影测得时刻的一种计时仪器。通常由铜制的指针和石制的圆盘组成。当太阳光照在日晷上时,晷针的影子就会投向晷面,太阳由东向西移动,投向晷面的晷针影子也慢慢地由西向东移动。于是,移动着的晷针影子好像是现代钟表的指针,晷面则是钟表的表面,以此来显示时刻。

五年级上册《光》单元第6课

一、问题描述

教科版科学五年级上册《光》单元第6课《怎样得到更多的光和热》“物体的颜色与吸热”实验效果不明显。

二、原因分析

物体的颜色与吸热有关系吗?教科书要求学生把不同颜色的材料对折做成纸袋,分别插上温度计平放到阳光下,比较它们的升温情况。实验器材是白色

纸、粉色纸、黑色纸、黑色蜡光纸、铝箔纸。选择这些材料的目的是让学生容易发现深色比浅色升温快;表面粗糙的比光滑的升温快。

三、针对性教学策略

1.《科学教师教学用书》五年级上册有误。这一课《科学教师教学用书》说明中关于物体的颜色与吸热有关系,书中写到“选择这些材料的目的是让学生容易发现深色比浅色升温快;表面粗糙的比光滑的升温快。”

既然是研究物体的颜色与吸热,就不应该把表面粗糙与光滑混在一起,完全可以另作研究。否则一来与研究的问题不符,二来这样设计实验学生很难发现为什么铝箔纸升温慢(吸热性差)的原因。我们要做到用教材而不是教教材。

2.改进后的探究活动。

这节课可以设计成以下三个探究活动:

(1)物体的颜色与吸热;

(2)物体表面粗糙、光滑与吸热;

(3)阳光直射、斜射与吸热。

这样学生的探究思路会更清晰,实验的效果也更明显。

五年级上册《地球表面及其变化》单元第5课

一、问题描述

五年级上册《地球表面及其变化》单元第5课:比较接水器的“径流”与“雨水”有什么不同?学生难以理解题意。

二、原因分析

径流和雨水的科学概念界限划分不明显。

三、针对性教学策略与补充相关知识

径流是指由于降水而从流域内地面与地下汇集到河沟,并沿河槽下泄的水流的统称。可分地面径流、地下径流两种。径流引起江河、湖泊水情的变化,是水文循环和水量平衡的基本要素。表示径流大小的方式有流量、径流总量、径流深、径流模数等。简单地说,雨水降到地面上,汇集成沟,形成地面径流,一部分渗到地下,形成地下径流。

本课此处的径流指的是“沿着地表流走的雨水”。教师在学生实验时讲解清

楚学生容易理解。

五年级上册《地球表面及其变化》单元

一、问题描述

五年级上册《地球表面及其变化》单元的风化与侵蚀两个科学概念容易混淆。

二、问题的成因分析

风化与侵蚀两个科学概念本身区分不明显。

三、补充相关教学知识

(一)风化作用:

风化作用指岩石在地表或接近地表的地方由于温度变化、水及水溶液的作用、大气及生物等的作用下发生的机械崩解及化学变化过程。风化作用一般分三类:物理风化、化学风化和生物风化作用。

岩石是热的不良导体,在温度的变化下,表层与内部受热不均,产生膨胀与收缩,长期作用结果使岩石发生崩解破碎。在气温的日变化和年变化都较突出的地区,岩石中的水分不断冻融交替,冰冻时体积膨胀,好像一把把楔子插入岩石体内直到把岩石劈开、崩碎。以上两种作用属物理风化作用。

岩石中的矿物成分在氧、二氧化碳以及水的作用下,常常发生化学分解作用,产生新的物质。这些物质有的被水溶解,随水流失,有的属不溶解物质残留在原地。这种改变原有化学成分的作用称化学风化作用。

此外植物根素的生长,洞穴动物的活动、植物体死亡后分解形成的腐植酸对岩石的分解都可以改变岩石的状态与成分。

(二)侵蚀作用:

指风力、流水、冰川、波浪等外力在运动状态下改变地面岩石及其风化物的过程。侵蚀作用可分为机械剥蚀作用和化学剥蚀作用。

在干旱的沙漠区常常可以见到一些奇形怪状的岩石。它们有的像古代城堡,有的像擎天立柱,有的像大石蘑菇,这并非雕塑家们的精工巧作,而是风挟带岩石碎屑,磨蚀岩石的结果,人们称之为风蚀地貌。流水的侵蚀作用更是强大而普遍,大陆面积约90%的地方都处于流水的侵蚀作用控制之下,降水冲蚀地表,沟谷和河流的流水,使谷底和河床加宽加深,坡面上的流水冲刷着整个坡面,使

之趋于破碎。例如我国的黄土高原由于植被多遭破坏,流水侵蚀严重,造成千沟万壑的地表形态。在高寒地区,巨大的冰川,可以刨蚀地面,形成冰斗、角峰、U形谷等冰川地貌。在全世界约 270 000千米的海岸线,海浪不断拍击岩石,可以产生38吨/米2的压力,一面把岩石“击”成碎屑,一面再以碎屑为工具加速破坏着岩石,在海岸形成海蚀柱、海蚀桥、海蚀洞穴等奇特的海蚀地貌。

此外,流水对岩石还有溶蚀作用。地表水、地下水能溶解岩石中的可溶解性盐类,如碳酸钙、氯化钠等,形成天然溶液而随水流失。我国的桂林山水、路南石林等岩溶地貌就是可溶性石灰岩受到含有二氧化碳流水的长期溶解和冲刷作用而形成的。

五年级上册《运动与力》单元

一、问题描述

五年级上册《运动与力》单元,学生对运动与力的关系不能正确的理解。

二、原因分析

错误观点:认为有力作用,物体就运动,力是物体运动的原因。

三、教学补充的相关知识

牛顿第一定律(就是惯性定律):一切物体在不受外力作用时,总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这是无法用实验验证的,但我们可以得出一些结论:

1.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力不是使物体运动的原因,也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

2.物体的运动状态是否发生改变,判断的依据是看物体的运动的速度,速度是一个矢量,既有大小又有方向,无论是大小改变还是方向改变或者同时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都发生改变。例:做匀速圆周运动的物体,大小不变,但方向是时刻改变,所以运动状态改变!

3.牛顿第一定律更多的是研究平衡状态(静止或匀速),而不受外力的物体很难!

五年级下册《沉和浮》单元第1课

一、问题描述

五年级下册《沉和浮》单元,第1课《物体在水中是沉还是浮》,学生对“同一种材料构成的实心物体,在水中的沉浮与改变它的轻重、大小无关。”学生的前概念认为是错的。经过实验探究学生知道:“同一种材料构成的实心物体,改变它的重量和体积,沉浮状态不改变”这一结论,但前概念还在影响着学生。

二、原因分析

学生虽然能举出浮的物体与沉的物体,也能说出物体在水中的沉浮可能与物体的轻重、大小、材料、是否空芯等因素有关。但是学生判断物体在水中的沉浮往往孤立地看问题,只考虑其中的某一个因素,或体积、或轻重、不会同时考虑两个因素。质量与体积决定了材料的密度,小学科学不讲“密度”概念,学生的理解能力有限,出现错误是很正常的现象。

三、针对性教学策略与补充相关知识

1.读懂教材,组织好每一个探究活动。

新教科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沉和浮》,教材编排意图是让学生从物体的沉浮现象开始,在一系列的探究活动中,探寻物体沉浮的规律,研究影响沉浮的变量,最后形成有关沉浮现象的解释:一是用浮力和重力的关系解释沉浮现象,二是从密度的层面解释沉浮现象。教师要读懂教材,通过大量举实例,从感性认识中帮助理解。扎扎实实上好本单元的每一课,做好每一个实验。

2.物体的沉浮与物体的体积、重量和液体本身都有关。

无论质量多大,多重的木头,它都会浮在水面上,而无论质量多小,多轻的石头,它都会沉入水底,这是为什么呢?这是因为木头的密度比水小,而石头的密度比水大的缘故。

在没有任何外因时,物体的密度大于液体的密度,物体下沉;当物体的密度小于液体的密度,物体浮在液体表面。判断物体沉浮要考虑物体的密度与液体的密度。

五年级下册《沉和浮》单元第2课

一、问题描述

五年级下册《沉和浮》单元第2课《沉浮与什么因素有关》,不同材料构成的物体在水中的沉浮到底与什么因素有关系呢?

二、原因分析

学生前概念认为“物体重的容易沉,轻的容易浮。大的容易沉,小的容易浮。”

三、针对性教学策略与相关知识补充

因为物体的质量与体积决定了材料的密度,小学科学不出现“密度”概念,所以用比较同体积的重量来判断沉浮。

“重量相同的金块和银块,在水中受到的浮力银块比金块大。浮力定律是指:浸在流体里的物体受到向上的浮力,其大小等于物体排开的流体所受的重力。

重量相同的物体,体积与密度成反比。重量相同的金块和银块放入水中,金的密度大于银,金块的体积小于银块,金块排出的水也比银块排出的水少。

同样的物体也会因为液体密度的不同而或沉或浮。水和植物油都属于液体,植物油会浮在水面上,是因为植物油的密度比水小,质量重的水便会下沉,质量轻的油便会上升。也就是当物重大于同体积液重时,物体沉下;当物重小于同体积液重时,物体浮起;当物重等于同体积液重时,物体悬浮。教学时,判断物体在水中的沉浮要特别强调同时考虑物体的体积与重量;判断物体在某种液体中的沉浮要考虑相同体积下的物体重量与液体重量的比较。

五年级下册《沉和浮》单元第2课

一、问题描述

五年级下册《沉和浮》单元第3课《橡皮泥在水中的沉浮》,区别“排开的水量”与“排水量”

二、原因分析

学生混淆“排开的水量”与“排水量”。

三、针对性教学策略与补充相关知识

教材当中“排开的水量”指的是物体浸入水中后,排开水的体积;船的大小一般用排水量来表示,船装满货物后排开水的重力,也就是船满载后受到水的浮力。根据物体漂浮的条件,可得出下列公式:排水量(浮力)=船自身的重量+满载时货物的重力。

浸没在水中的物体受到一个向上的浮力,其大小与它所排开水的体积成正比。学生理解了“物体在水中受到的浮力大小,主要由物体排开的水量决定。”

那么大小相同的铁块和铜块,浸没在水中时排开的水量是一样的,所以它们在水中受到的浮力也一样大。

五年级下册《沉和浮》单元第5课

一、问题描述

五年级下册《沉和浮》单元第5课《浮力》,许多学生认为“浮在水中的物体受到的浮力大于它受到的重力。

二、原因分析

“浮在水中的物体受到的浮力大于它受到的重力。”几乎八成的学生的前概念认为是对的。经过探究实验后,学生错误的前概念是很难修复的,学生缺乏力的平衡知识。

三、针对性教学策略与补充相关知识

正确利用重力与浮力的大小关系来判断物体沉浮。

铁和石块在水中下沉,乒乓球、木头、救生圈浮在水面上。为什么空心的物体能够利用浮力呢?这是因为在重量不变的情况下,空心的物体在水中增大了体积,增大了排开的水量,也就增大了浮力。空心的铁球并不一定浮起,实心的木块它也不会沉下。空心只是利用浮力的一种方法。人们运用这个道理,不但把密度轻于水的树木制造成船只,也能把密度大于水的钢铁制造成军舰、轮船。

相反,军事上用的潜水艇是用进排水的方法,增加或减轻潜水艇的重量,以此来改变浮力与重力的大小关系,控制潜水艇的沉浮的。潜水艇体积不变,排开的水量不变,浮力也不变。重量减轻,浮力大于重量,上浮;重量增加,浮力小于重量,下沉。

理解“轮船从淡水河驶入海里,船身会浮起来一些”。阿基米德的浮力计算公式是:F=ρgV(ρ:液体的密度;g:重力加速度;V:物体排开流体的体积)。轮船从淡水河驶入海里,船身会浮起来一些,就是因为它是漂浮,浮力等于重力,重力不变所以浮力不变,由于海水密度增加,所以船在海水中排开水的体积变小,所以会上浮。

五年级下册《热》单元第2课

一、问题描述

五年级下册《热》单元第2课《给冷水加热》,学生对冷水袋放入热水中先沉后浮现象的不能正确解释。

二、原因分析

在观察“把装了冷水的袋子放在热水里它是沉还是浮的?”发现了什么现象?为什么会这样呢?这是学生难以理解的地方。大多数学生只注重表象,而不注重它内在的科学道理,

三、针对性教学策略与补充相关知识

1.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实验现象

2.教师要引导学生从影响物体沉浮的主要因素:重量和体积大小方面去思考促使冷水袋上浮的可能原因。从而进一步研究“水在变热过程中的变化”的问题。

3.教师要明白:冷水在热水中受热,最终温度和热水持平,不会超过热水温度,所以理论上讲不会上浮只能悬浮,里面还夹杂着塑料袋密度的问题。

五年级下册《热》单元第8课

一、问题描述

科学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8课《设计制作一个保温杯》,教科书第44页“保温效果试验记录表”中“开始的温度”如何测量和确定的问题,是先在热水瓶中测量,还是倒出来测量?

二、原因分析

教师对学生实验前的指导不到位,学生没有明确应该注意的事项。

三、针对性教学策略

1.组织学生讨论实验中应该注意的事项

不同的条件:保温的方法不同。

相同的条件:倒入杯子的水量和温度、同一时间测水温、温度计的原始温度相同等。

2.实验组织的方法

用5个一模一样的塑料瓶子,一个有盖,一个无盖,一个有盖外包毛巾,一个无盖外包毛巾,一个有盖嵌入塑料泡沫中。5个人同时测出倒在以上五个杯子

中水的“开始的温度”,测倒出以后的水,再过5分钟测一次,再过5分钟测一次,算出降温多少,应该比较明显的。

五年级下册《地球的运动》单元第3课

一、问题描述

五年级下册《地球的运动》单元第3课《证明地球在自转》教师难以组织学生开展研究“摆的特点”的实验。

二、原因分析

教材要求学生通过实验证明:摆具有保持摆动方向不变的特点,经过推理明白傅科摆证明地球自转的道理。

实验材料的准备比较麻烦,并且要求学生具有思维推理的能力。

三、针对性教学策略

1.通过实验证明“摆的摆动方向是不变的特点”。将摆和它的支架放在能转动的底盘上,将摆摆动起来并且慢慢地转动底盘,记录观察的现象。讨论现象,证实摆的特点:摆具有保持摆动方向不变的特点。

2.介绍“傅科摆”的实验现象,推理思考证明地球在自转。人们终于亲眼看到了地球在自转。

五年级下册《地球的运动》单元第4课

一、问题描述

五年级科学下册《地球的运动》单元第4课《谁先迎来黎明》,用顺时针和逆时针来描述天体运动是否准确呢?

二、原因分析:

地球自转的方向自西向东,毫无疑问。但是课本第80页对地球自转的方向用逆时针描述,但是如果从南极来看地球自转的方向,它就是顺时针的呀。

三、针对性教学策略与补充相关知识

1.用顺时针和逆时针来描述方向,由一个参照物的规定。用“自西向东”来描述地球自转比较好。教材没有错。地球的自转其实就是它的绕轴自转。

自转方向最为科学的陈述就是于北极上空观察为逆时针,于南极上空观察为顺时针!

自西向东的说法只是有一定的语境限制,所以生活中用得多,也就是这只是一个习惯用语!

试试这样的分析:几何旋转是连续的;地球是一个连续旋转的椭球体;自西向东过了180°,也就变成了自东向西!因此地球自转的科学描述就是地球自转的方向用逆时针。

2.模拟观察。

左手拿地球仪,然后用右手轻轻地由胸前拨向外侧(即由里向外),然后从地轴北端看地球自转的方向。

五年级下册《地球的运动》单元第5课

一、问题描述

五年级科学下册《地球的运动》单元第5课《北极星“不动”的秘密》,北极星处在地轴的延长线上,处在地轴处的人们看起来北极星不动可以理解。但处在其他地区的人们和地球公转时也看起来不动比较难于理解。

二、原因分析

由北极星不动来研究地球自转本身是比较抽象和难以理解的。

三、针对性教学策略

做好五个小实验引导学生理解北极星“不动”的秘密;是因为地球是围绕地轴自转的,地轴是倾斜的,地轴倾斜的方向保持不变。

1.模拟实验一:

在一个纸板上画出北极星和北斗七星等星星,然后顺时针转动纸板。看到北极星是不动的,其他星星都围绕北极星运动。

2.模拟实验二:在自转的地球上,如何看到北极星“不动”呢?

让学生坐在转椅上,转动转椅,眼光要直对北极星。让余光观察到其他的星体围绕北极星旋转。

3.用一个转动的陀螺来解释

帮助学生想象地球自转也有轴心,轴心相对不动,轴心也是可以倾斜着的。

4.模拟实验三:在一个球上贴几个小人,代表地球上的人,让球自转的同时,想办法让小人能看见教室一面墙上的“北极星”不动。

操作要点:球要倾斜成一定角度,就像地球仪那样。让人的头部不动,视线直对着北极星。这样才能看到“北极星”不动。

5.观察北斗星在一年四季中绕着北极星斗转星移的现象。

春分时,北斗七星在天空的偏东方向,斗柄朝东。夏至时,斗柄朝南;秋分时,斗柄朝西;冬至时,斗柄朝北。

五年级下册《地球的运动》单元第6课

一、问题描述

五年级科学《地球的运动》单元第6课《地球在公转吗》,学生对“恒星周年视差”这个科学概念不容易理解。

二、原因分析:

教师通过组织学生模拟实验建立科学概念:在围绕某一物体公转时,在公转轨道的不同位置会观察到远近不同的物体存在视觉位置差异。

学生这一科学概念没有建构,学生原因就很难理解“恒星周年视差”。

三、针对性教学策略

1.制作恒星周年视差演示仪

用PV管,上面顶一个乒乓球,用蓝色与黄色表示不同的星。在一把米尺上,每隔5厘米固定一个小标竿,用一次性竹筷打孔再用螺丝固定。标杆底部用有一定重量的物体固定,可以不用人扶着,随处可以放置。有了这个教具,做恒星周年视差模拟实验就很方便了。

2.认真组织学生做好模拟实验

按照教材第84-85页的要求组织学生实验并做好记录。思考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现象:在围绕某一物体公转时,在公转轨道的不同位置会观察远近不同的物体存在视觉位置差异。

3.学生阅读贝塞尔成功观察到恒星周年视差的资料,从而证明了地球确实在围绕太阳转动。

最新小学数学解决问题解题策略

小学数学解决问题解题步骤 防城区峒中镇小学韦达良 【内容摘要】:在小学数学教育教学中,解决问题(也说应用题)顾名思义就是利用数学方法去解决一些实际问题,最简单的建模就是我们做的应用题。在整个小学数学教学中,解决问题占有相当大的比例(约为25%~32%),所以如何解答好应用题是学习好数学的一个关键的环节。本文主要是由笔者平时教学中如何解决应用题的一些心得体会,从中总结了读(弄清题意)、分(应用题分类)、解(做出解答)三个步骤。通过以下所述,希望可以帮助学生更容易的解答应用题,使解题能够起到事半功倍。 【关键词】:解决问题读分解 在小学数学的学习生活中,解决问题所占的比例很大,约为25%~32%,同时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也可以用所学到的应用题来解决实际的问题,例如:几个家庭聚会用餐,习惯AA制,按人数分摊费用,因此也可以这么说解决问题是生活的需要,数学来源于生活,而服务于生活。其实解决问题的学习是对小学生进行思维训练,小学生通过学习,起到培养数学逻辑思维能力,提高其数学素质。 笔者认为应用题的教学,一定要加强学生思维能力的训练,语言的训练,强化学生归类应用题的能力,并通过对题目的阅读理解基础上,迅速对所做的题目进行有效的分类,根据应用题各种类型题,对准问题做出相应的解答。这样才能提高学生灵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此,总结我多年的数学应用题的教学心得,在常见的数学几种应用题中,得出解决应用题的以下步骤:读――分――解。现分述如下,希望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小学数学应用题。 一、读 小学数学应用题上所谓的读,我是指读懂题目,弄清题意。应用题是用语言表述的一类题型,对数学语言的理解能力要求非常高。因此,读题便成为解答应用题的一个重要环节,它是学生自己感知信息数据的过程,弄清题意是把不相关的语言精简掉,整理出有用的信息数据进行下一步的分析理解。现在很多应用题不但考的是数学常识,还考查了语文的阅读能力,还有转化问题的能力。可能有些人会说数学的读看起来很简单,平时不太注意的去强调和有意识的去训练,造成学生在解答应用题时,没有充分理解题目的基本含义,解题就没有方法可论,甚至是无从下手。所以我们在教学应用题时,有必要的加强读。但数学应用题的读并非泛泛而读,它要求讲究一定的方式,数学中的读不讲究抑扬顿挫、优美动听,但需要用心、用脑、集中注意的读,一般来讲要读三遍:第一遍初读,对题目有初步印象;第二遍应逐字逐句的读,重点理解每个词、数学术语的实际含义;

科版小学科学“生命世界”内容教学疑难问题解析

科版小学科学“生命世界”内容教学 疑难问题解析 教科版小学科学“生命世界”内容教学疑难问题解析 宁波市宁海县教研室薛英怀 1、《我看到了什么》的教学重点应落在何处? 答:《我看到了什么》是生命科学单元的第一课,也是科学课的第一课。该课通过观察大树图片,回忆学生自身看到过的大树,和实际观察大树等活动。其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观察兴趣,初步学习观察方法,理解观察的意义。但其教学活动的重点是体验观察的重要性,让学生认识到观察是科学探究的重要手段,在组织教学活动时,一节课前20—25分钟,教师先在课堂内引导学生观察大树图片和回忆自身看到过的大树,和对观察目的、方法的指导;当学生初步理解了观察的意义、方法和价值后,后15—20分钟应带领学生到学校内去观察,没有大树的学校,去看看学校里的乔木也可,一定要去看,有目的去看,去记录。只有这样,我们的教学才干达到

教材预设的目标。“观察可以让我们获得很多的信息,观察会使我们发现大树原来是一个生机勃勃的生命世界”。 另外,在观察实践中,我们还要注重引导学生怎样把观察到的内容,用多种方法描述记录下来。 2、大树和小草有哪些不同? 答:大树泛指高大的乔木,小草泛指低矮的草木植物。它们有什么不同?除了它们都拥有植物的一起特征外,它们的形态、生长周期、功用等都不同,具体的有根、茎、叶、花、果实、种子等形状和生长形态上的差别,在教学中,学生只要是学生能观察到它们之间的差别,我们都应加以肯定,予以鼓励,以培养他的观察兴趣和能力。 3、金鱼藻和水葫芦有哪些区别? 答:金鱼藻是被子植物门金鱼藻科的多年生沉水草木植物。茎细长分枝,叶4—12枚轮生。秋季开花,生于河湖,池沼中,广泛分布于世界各地。水葫芦即凤眼蓝、凤眼莲,被子植物门雨久花科水生直立或漂浮草木。根须状,叶宽卵形或近圆形。叶柄中部膨大如球,穗状花序,6-12朵,花紫色,

小学数学教学中渗透数学思想方法的策略

小学数学教学中渗透数学思想方法的策略

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学习习惯研究”课题实施方案 王凤楼镇中心小学低年级数学教研组 一、问题提出的背景与意义 1、关注数学思想方法教学的重要性 (1)《数学课程标准》的期待。《数学课程标准》(最新稿)不仅把“数学思考”作为总体目标之一提出,同时,还将“双基”扩展为“四基”,即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数学思想、基本活动经验。由此可见,数学思想方法教学变得越来越重要(2)数学教育专家的观点。(3)哲学角度的理解。从数学哲学的角度讲,数学科学中最有生命力统摄力的是数学观和数学方法论,即数学思想方法;从数学教育哲学的角度讲,决定一生数学修养的高低,最为重要的标志是看他能否用数学的思想方法去解决数学问题以至日常生活问题。 2、关注小学数学思想方法教学的必需性 一种数学思想的形成绝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做到的,古往今来世人留下的数学思想方法非常丰富,这些数学思想方法有难的但也有容易的,所以,数学思想方法的教学不只是中学、大学教师的事,小学阶段进行数学基础知识的教学时,适时适度渗透数学思想方法,不仅成为一种可能,也成为一种必需。 二、研究的价值: 1、在学生方面: 可以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养成用数学眼光看待和分

析周围的事物的习惯和能力。数学思想渗透在数学知识之中,这样就造成教师在教学中只重视讲授表层知识,而不注重渗透数学思想、方法的教学,学生所学的数学知识往往是孤立、零散的东西,不利于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真正理解和掌握,使学生的知识水平永远停留在一个初级阶段,难以提高,加重了学生的学习负担;数学思想方法是数学的精髓,在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同时渗透数学思想和方法的教学,让学生在掌握表层知识的同时,领悟到深层知识,学习层次实现质的“飞跃”,学生所学的知识成为一个相互联系的,组织得很好的知识结构,这样学生才能摆脱“题海”之苦,焕发其生命力和创造力。 2、在教师方面: 本课题的研究可以有效改变教师的教学行为,养成深入钻研教材的习惯,提升对数学的认识以及对数学教学的认识,不断提高教学质量,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有利于更好的推进学校素质教育。 三、研究的目标和主要内容 目标: 1、通过调查,剖析当前小学教师的数学思想方法教学存在的问题和原因,为探索改进方法提供依据。 2、系统梳理苏教版教材中蕴涵的数学思想方法,为教师在教学中渗透数学思想方法提供便利。 3、探索在教学中数学渗透思想方法的策略。

小学数学的教学策略、组织原则及教学方法

小学数学的教学策略、组织原则及教学方法 小学数学教育是孩子算术启蒙教育的进化,是对数学逻辑与运算方法的起始教育。这个阶段看似简单,其实是数学教育的一个非常重要的起跑线。随着时代的进度,教育的方法也会不断地改进。现在教育工作者们越来越注重针对不同年龄段采用适合于该年龄群体的教学方式。今天我们就来看看小学数学的教学策略、组织原则及教学方法吧。 ​一、小学数学的教学策略 所谓教学策略,是指教师依据整体的教育目标、已定的教学任务和学生的特点,在具体的教学活动中,有针对性地选择与组合相关的教学内容、方法、手段、组织形式和步骤,形成具有效率意义的教学方案。教学策略不是抽象的教学原则,而是带有一定可操作性的教学行为程序;它也不是某种教学方法,而是以一定的教学理论为指导所采用的一系列相对系统的教学方法体系。 (一)、小学数学教学策略的主要特点 1、构建课堂教学策略的价值。是教师确定教学组织方法的依据,有助于选择有效合理的教学方法,是评价教师教学行为的一个重要依据。 2、小学数学教学组织策略的主要特点是:过程的基本要素和行为的基本要素。以情境呈现任务、以任务驱动探索、以探索组织学习。 这就充分认识到我们数学老师不单纯地行使常规教学行为,而是利用多种手段去探究、实践有价值取向的高效课堂,这给老师们提出了严要求。所以,当好一名数学老师不容易! (二)、构建有效的课堂教学策略 1、构建教学策略的主要依据是对小学数学教育价值追求的基本认识,对儿童学习数学过程的认识和理解,对课堂学习和诠释。 2、构建教学策略的主要原则分4类,分别是准备原则、活动原则、主动参与的原则、个别适应的原则。 3、有效教学策略的标准是能促进学生主动参与学习,能强化学生在学习中的体验,能激发学生独立思考和自主探究,能激励学生的合作交流。 从上述内容,我们不难看出,在实施教与学的过程中,老师不能够过多过滥布置课后作业,学生不是用干巴巴的作业题、测试卷就能训练出好成绩,而是应该留时间、留空间让学生自主学习、思考和探究。 二、小学数学教学的组织原则 1、教学原则概述为教学原则的含义和教学原则的特点,源于教学实践、基于教育目的,具有发展性。 2、小学数学教学的基本原则是贴近生活原则、数学化原则和再创造原则。 所以,小学教学源于生活,贴近生活,从抽象的定理、定义中走出来,以现实生活中的物象让学生亲手去操作和总结。这样,培养出的学生才具备灵活性和创新性。才是新时代发展的接班人。 三、小学数学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是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为实现教学目的,完成教学任务而采取的教与学相互作用的活动方式的总称。教学方法是为了实现教学目标、完成教学任务所采用的活动方式。教学方法是教学思想的反映,是教学原则的具体化和行为化,它随着教学思想的更新、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的变化而变化。 (一)、常见的小学数学教学方法 1、提示型的教学方法讲解、示范、呈现、演示。 2、问题解决型的教学方法对话、讨论、操作。 3、自主型的教学方法课题、手段、计划。

解决小学数学问题的几种策略

解决小学数学问题的几种策略 随着新课程的改革,解决问题在小学数学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从国际的视野来看,解决问题已经成为了二十多年来数学教育改革的重点,生动活泼的、思考性的、现实的解决问题活动正在成为数学学习中的一个重要内容。但在教学编排中没有单独的单元对解决问题进行独立的教学,而是分散到各个教学环节中去,结合学生生活实际情况,根据学生已经学过的知识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将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问题。 所谓数学问题,是指没有现成数学方法可以解决的情境状态。指不能直接用已有的方法来处理的问题。学生必须先寻找一个方法,才能找找出答案。从心理过程中看到,指初始状态和目标状态的存在冲突或差异。所谓解决问题,是指由初始状态向目标状态的移动或逼近的过程。 应用题千变万化,我们在教学生解答应用题时,除了学生要学会分析题目的解题思路外,还要让学生学会一些解题方法。接下来我就对解决问题的几种方法即:假设法、代换法、消去法、作图法、倒推法这五种解题方法在实际应用题中的应用进行举例说明。 (一)假设法:假设法就是解应用题常用的一种思维方法,所谓假设法就是根据题目中的已知条件或相关问题作出某种假设,可以假设某两种量是同一种量,选择适当数量进行假设,这样就产生与实际不符合的情况,找出不符合的原因求出一种量,再求出另一种量。还可以把题目中缺少的条件假设出来等这样就可以使题目的问题顺利解决。 例:小兔子采蘑菇,晴天每天要采10个,雨天每天只采6个。一连几天中,它一共采了56个果子,平均每天采7个,请问这几天中有几天是晴天?有几天是雨天? 分析:根据平均每天的采集数量和采集的总蘑菇数,可以求出采集的天数,56÷7=8(天)。假设这8天都是晴天,可采10×8=80(个)蘑菇,这样比实际多80-56=24(个),这是因为一共晴天比一个雨天多采10-6=4(个),这样就可以求出雨天的天数,再求出晴天的天数。 也可以假设8天全部是雨天,应采6×8=48(个)比实际少56-48=8(个),这是因为一个雨天比一个晴天少采10-6=4(个),这样就可以求出晴天的天数,再求出雨天的天数。 解答方法一:假设都是晴天。 56÷7=8(天)(10×8-56)÷(10-6)=6(天)8-6=2(天) 方法二:假设都是雨天。 56÷7=8(天)(56-6×8)÷(10-6)=2(天)8-2=6(天) 答:这几天中有2天是晴天,有6天是雨天。 (二)代换法:代换法就是把题目中的两种数量转换成一种数量,从而找出解题的方法。有时候题目中有两个相关联的数量,但是这两个数量给解题带来不便,我们要从中找到两种数量的关系,把两种数量转换成一种数量,从而帮助我们找到解题的方法。我们在转换两个数量时,要注意把一个数量转化为另一个数量,要找到它们之间的相等关系,再去转化,这样就可以先解决一个数量,再解决另一个数量。 例:东东买了3个笔记本和6支圆珠笔,共付了10.5元,每个笔记本比每

浅谈小学数学教育方法策略

浅谈小学数学教育方法策略 【摘要】正如陶行知先生所说,“活的人才教育不是灌输知识,而是将开发文化宝库的钥匙,尽我们知道的交给学生。”再教育工作过程中,老师最重要的工作不是把课本上的知识机械的灌输给学生,而是教会学生如何学习学会学习。同样,方法的重要性在老师身上是一样的。一套正确有特色的教学方法能让学生更高效更轻松地学习,让学生真正的学会自主学习,快乐学习。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育;方法策略 【作者简介】 如今学生的学习压力越来越越大,家长对他们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学生认为学习是一种很痛苦的任务。尤其对于小学生来说学习占据了他们大部分的玩耍时间,和开心的玩耍相比学习变得那么无聊乏味!可是,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没有学习的兴趣,把学习当做一项任务怎么能学好学习呢。因此我的教学方法主要在于激发小学生的学习激情,让他们轻松快乐地学习。我的教学方法简结如下: 一、课前准备 作为老师,上课前认真备课,.充分挖掘例题的深意,创造全新的例题,教 材也有不完善的地方,瞻前顾后的处理教材是很有必要的。课本的例题当中有哪 些可以提高延伸的又有哪些可以结合生活实际来和同学们探讨。哪些问题可以引 起学生的共鸣,求知欲望,对于这些问题就应该多下点功夫。 对于学生而言,课前应该认真预习和同学讨论自己有疑惑的地方,解决不了 的地方留下来在课堂上向老师咨询答疑。小组组长要检查上节课老师留下的预习 作业,在上课前应该向老师汇报检查情况。 二、课堂学习 这个环节是教学过程中最重要的一部分内容,能有效利用课堂时间显得十分 重要。我上课的主要方法有这样几个方面: 小组学习: (1)组建小组可由性格、兴趣、品质、学习能力等方面存在差异的学生构成, 每组通常4人左右为宜,目的在于“优势互补”。各组间无显著差异,既达到均衡 又便于比较。实践活动课,学生可按自己的兴趣自由组合。这种形式能促进学生 间的竞争合作意识,同时也扩大了学生的参与面,充分发挥师生间、生生间相互 交流的合作功能。小组合作学习主要目的发挥学生的个体能动性,要达到“形散 而神不散”的效果,小组内分工必须明确,如每组设立中心发言人、操作员、记 录员等,或对每组学生进行统一编号为1—4号,1号为组长;组长要组织好本组 的讨论,让每位同学都能充分参与,积极发表见解,不搞一言堂。

小学数学教学策略

小学数学教学策略、方法研究 姜堰市教育局教研室丁粉红 在每一节数学课中,由于教学内容不同,采用的教学策略、方法也有可能不同。但不管怎样,总有一些基本的教学策略、方法,并且这些策略、方法是在考虑数学的学科特点基础上形成的。在课题研究过程中,我们实践了以下几种基本的教学策略,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一、互动教学策略及实施方法 互动教学策略指在教学活动中,通过师生的认知互动、情感互动、实践互动等改善课堂人际关系,实现学生的主动发展。下面以二年级“认识方向”一课,说明运用互动教学策略让学生感受方向,形成空间观念。 师生互动:教师与学生的对话方式多样,可以是提问式对话,即教师提问学生回答;可以是答问式对话,让学生提问教师来回答;还可以是学生提问学生回答。在对话中,教师边指导、边释疑,并加以适当的鼓励,以激发学生进一步学习的内驱力。在本课中,初次认识东北面时,教师出示场景图让学生说出上面建筑物的方位,学生发现超市无法用以往学习的东、南、西、北这样的方位词来描述方位。教师与学生进行了以下对话。 师:你们认为超市在学校的什么方向呢? 生1:我认为超市在学校的东面。 生2:我认为超市在学校的北面。 生3:我认为超市在学校的东面偏北一些。 师:如果从学校走到超市,你认为可以怎样 走呢? 生1:先向东再向北就可以走到了。 生2:也可以先向北再向东。 教师让学生边说边指出由学校到超市的行走路线。 师:从走的过程中大家发现超市在学校的哪一面呢?在正北面吗?在正东面吗?(不是)看来用东、南、西、北这四个方向,还不能完全确定所有物体的方向。从刚才的观察我们发现,超市在学校的东面偏一些,同时它也在学校的北面偏一些,即超市在学校的东面和北面之间,我们给它一个新方向——东北面。 对于东北面这样的方位词,学生生活中听说过,但并不能正确使用,教师并没有因为有学生会就简单教学,也没有因为有学生不会就直接告知,而是通过让学生感性地“走”路线,让学生感受超市所在的方位,之后告诉学生,这样的方位就称为“东北面”。这就不仅让学生知其然,也知其所以然。 生生互动:学生在自主探究之后,要有意识地安排他们互相交流,通过交流,提高对问题认识的深度。生生互动又可分为个体与个体互动,小组与小组互动,全体学生互动等。如本课中,在学生认识东北面后,教师出示西南面的公园让大家思考,在思考的基础上同桌交流:公园在学校的哪一面?你是怎样想的?通过同桌的相互交流,学生模

小学数学教学中解决问题的策略和方法

小学数学教学中解决问题的策略和方法 要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关键是要加强对学生进行解决问题策略的指导。解决问题的策略是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逐步形成和积累的,同时需要学生自己不断进行内化。根据问题的难易程度,解决问题的策略可以分为一般策略和特殊策略两类。 一、一般策略 有些问题的数量关系比较简单,学生只需依据生活经验或通过分析、综合等抽象思维过程就可以直接解决问题。 1.生活化。生活化是指在解决数学问题时通过建立与学生生活经验的联系从而解决问题的策略,常运用于学习新知时,关键要在问题解决后向学生点明解决问题过程中所蕴涵的数学知识和方法。 2.数学化。数学化是指在解决实际问题时通过建立与学生已有知识的联系从而解决问题的策略,常运用于实际解决问题时,关键是在解决问题之前要让学生明确运用什么知识和方法来解决问题。 3.纯数学。纯数学是指在解决数学问题时通过分析、利用数量之间的关系从而解决问题的策略,常运用于学习与旧知有密切联系的新知时,关键要在需解决的数学问题和已有的数学知识之间建立起桥梁。 二、特殊策略 有些问题的数量关系较复杂,常需要一些特殊的解题策略来突破难点,从而找到解题的关键并顺利解决问题。 1.列表的策略。这种策略适用于解决“信息资料复杂难明、信息

之间关系模糊”的问题,它是“把信息中的资料用表列出来,观察和理顺问题的条件、发现解题方法”的一种策略。运用此策略时要注意:(1)带领学生经历填表过程;(2)引导学生理解数量之间的关系;(3)启发学生利用表格理出解题思路,说一说自己的发现,感受函数关系。 2.画图的策略。这种策略适用于解决“较抽象而又可以图像化”的问题,它是“用简单的图直观地显示题意、有条理地表示数量关系,从中发现解题方法、确定解题方法”的一种策略。运用此策略时要注意:(1)让学生在画图的活动中体会方法,学会方法;(2)画图前要理请数量关系;(3)画图要与数量关系相统一。 3.替换的策略。这种策略较适用于解决“条件关系复杂、没有直接方法可解”的问题,它是“用一种相等的数值、数量、关系、方法、思路去替代变换另一种数值、数量、关系、方法、思路从而解决问题”的一种策略。运用此策略时要注意:(1)把握替换的思路,提出假设并进行替换、分析替换后的数量关系;(2)掌握替换的方法,在题目中寻找可以进行替换的依据、表示替换的过程;(3)抓住替换的关键,明确什么替换什么、把握替换后的数量关系。 4.转化的策略。这种策略主要适用于解决“能把数学问题转化为已经解决或比较容易解决的问题”的问题,它是“通过把复杂问题变成简单问题、把新颖问题变成已经解决的问题”的一种策略。运用此策略时要注意:(1)突出转化策略的实用价值,精心选择数学问题;(2)突破运用转化策略的关键,把新问题、非常规问题分别转化成

小学科学三年级疑难问题

小学科学三年级疑难问题 三年级上册《我们周围的材料》单元第3课 一、问题描述 第3课《比较韧性》三根相同宽度、厚度的木条、金属条和塑料条难以比较柔韧性,学生实验效果不明显。 二、原因分析 三种实验材料要求同宽度、厚度都相同,同“厚度”很难办,学生无法公平地开展科学对比实验,实验材料的准备是个难点。 三、针对性教学策略 1.材料与工具 40厘米长的铁条1根(4mm×3cm×40cm)、塑料条1根(4mm×3cm×40cm)、木板1块、200g钩码6个(或相同的矿泉水瓶三个,里面装满水)、美工刀1把、电钻1把、木锯一把。 2.制作过程 先用木锯将木板锯成3厘米宽的木条,再用美工刀将木条削成一根(4mm×3cm×40cm)的木条;然后,用电钻在铁条、塑料条、木条的一端1厘米处钻一个小洞,最后,分别把钩码(或水)用小绳子系到铁条、塑料条、木条上。 三年级上册《我们周围的材料》单元第7课 一、问题描述 皮革、金属是属于什么材料?学生的科学概念没有清楚地建构。 二、原因分析 学生对“什么是天然材料?什么是人工材料?”科学概念没有从本质上理解。 三、针对性教学策 1.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以本单元实际观察研究的物体为例,让学生理解天然材料和人工材料的科学概念。 2.补充相关科学知识: (1)天然材料,是来自植物、动物和矿物等只经物理处理或未经处理的材

料, 常见的有木头,花岗岩,大理石,石灰石,云母,沙子,自然金块,竹子,动物皮毛…… 皮革是属于天然材料。 (2)人造材料,是天然材料经过人为的化学方法加工而制得的材料。常见的有塑料,橡胶,合成纤维,玻璃,陶瓷,涂料、钢铁等。 金属是属于人造材料。 三年级下册《植物的生长变化》单元 一、问题描述 《植物的生长变化》单元为了让学生了解一般绿色开花植物的生命周期,教材通过学生小组合作种植凤仙花,并观察记录凤仙花的一生的生长变化情况,透彻地了解凤仙花一生的生长变化,进而理解植物的生命周期。在学期教学中学生不能完整的观察到凤仙花的一生。 二、原因分析 由于凤仙花的生长期较长(一般为4月—8月),而且有很长一段时间是在暑假,在得清县范围开花、形成果实和种子的过程基本上在暑假,对教学工作带来了很大的不便。 三、针对性教学策略 1.教学的策略: 根据凤仙花的生命周期采取与其他教学内容穿插教学; 凤仙花可种植在校园的生物角,也可种植在家里; 教师做好学生观察记录的指导与评价。特别是要组织好暑假期间的较长期的观察记录与秋季开学后汇报、交流与评价活动。 2.针对性补充凤仙花一生的生长资料: 3月底4月初(最迟清明节前后,气温20度左右)凤仙花萌发出了根或者有的已经长出了茎和叶;几天之后(一周以内)子叶枯萎,茎逐渐变粗变高,叶子也越来越多;3周之后植株再不断长高,并且越来越“枝繁叶茂”;再过4周之后开花、结果;6月、7月长成了许多粒种子;7月、8月下旬收获种子。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有效问题设计的方法与策略完整版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有效问题设计的方法与策 略 HEN system office room 【HEN16H-HENS2AHENS8Q8-HENH1688】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有效问题设计的方法与策略 课堂提问是一种最直接的师生双边活动,也是教学中使用频率最高的教学手段,更是教学成功的基础。然而我们的课堂教学中,提问作用发挥的远远不够。如果不加以思索,进行深入的研究,“得过且过”就会出现如下制约教育发展,影响学生成长的低效的问题。 一、课堂教学中常见的几种低效提问现象 1、表面热闹,华而不实,一问一答,频繁问答。这样“一问一答”式一般是设计为师问众生答,如:“答案等于几?”“是不是?”“对不对?”“好不好?”等,这类问题的提出,教师只关注结果是什么,而忽视对规律的揭示,学生可以不假思索的齐声回答“是”或“不是”,“对”或“不对”,问题太过于简单僵化,不利于学生思维训练,显然丧失了优化学生思维品质的机会。 2、提问离题遥远,脱离学生思维的“最近发展区”,启而不发。设计的问题过难、过偏或过于笼统,学生难以理解和接受。 3、提问无目的,随心所欲,淡化了正常的教学。备课时问题未精心设计,上课时随意发问,不分主次,面面俱到、信口开河地提问,有时甚至脱离教学目标,影响了学生的正常思考,必然使学生学习目的不明确,抓不住重点,学习效率低,能力得不到提高。 4、反馈性提问流于形式,教师诊断效果失真。这种提问只是“是什么?”,“叫什么?”等记忆性的反馈提问,学生回答的也只能是一些浅层的记忆知识,并没有表明他们是否真正理解,这样的提问,无法有效地诊断学生的知识缺陷,获得真正的反馈信息,从而不利于教师调控教学过程。 5、提问只求标准答案,排斥求异思维。提问时对学生新颖或错误的回答置之不理,或者中途打断,只满足标准答案。这样提问,学生偶尔闪现的创造性的思维火花容易被教师否定扼杀,不利于学生求异思维能力的培养。 6、提问面向少数学生,多数学生“冷场”。教师的问题设计,如果只针对少数学生能回答,课堂上就会“冷场”,就会有“被遗忘的角落”。 上述问题,各位教师都或多或少的出现过,更有甚者数学课堂教学中严重存在低效提问、无效提问的现象,甚至出现不良提问和失误提问。这些都对我们的教学产生严重的影响,对学生的培养和发展人为的制造障碍,为此我们必须对有效提问进行深入的思考和研究。 二、提高课堂效率的几种方法

小学数学教学中解决问题的策略和方法

小学数学教学中解决问题的策略和方法 解决问题是传统教学中的的应用题教学,源于学生的生活实际,又回到学生的生活中;是学生在学习中遇到困难,找到一条绕过障碍的出路,达到可以解决问题的答案。解决问题有利于发展学生的创新精神和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能让小学生用原有的知识,技能和方法迁移到课程情景中解决新的问题,从而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策略一:实际操作。儿童的智力活动是与他对周围物体的作用密切联系在一起的,也就是说,儿童的理解来自他们作用于物体的活动。小学数学的学习是一项重要智力活动。特别是数学具有高度的抽象性,而小学生往往缺乏感性经验,只有通过亲自操作,获得直接的经验,才便于在此基础上进行正确的抽象和概括,形成数学的概念和法则。这在教学实践中的例子很多。例如,一年级教学元、角、分的认识,由于学生缺乏实践经验,长期以来是个难点。由于加强了实际操作,学生对元、角、分的进率就很清楚。中年级教学周长和面积时往往容易混淆,加强实际操作以后,学生对两个概念获得明确的表象,弄清两者的区别,计算错误也大大减少。高年级教学约数和倍数这一单元时,概念多术语也多,学生容易弄混。有些教师使用奎逊耐木条或计数板,引导学生进行操作,大大减少学习的难度,弄清概念的正确含义和求最大公约数、最小公倍数的方法。因此,无论从理论上或从实践上看,加强实际操作都是十分必要的。可以说,加强实际操作是现代的数学教学和传统的数学教学重要区别之一。正如皮亚杰所指出的,传统教学的缺点,就在于往往是用口头讲解,而不是从实际操作开始数学教学。只有加强实际操作,才能体现智力活动源泉这一基本思想。

策略二:从日常生活中寻求解决问题的答案。小学数学知识与学生有着密切的联系。教学时要让学生感到生活之中处处有数学。“辨认方向”的教学,就是创设了日常生活中习以为常的辨认方向的情景,引入新课的。让学生感觉学习方向的必要性,并让学生在模拟街区中解决实际问题的矛盾中探究东南、东北、西南、西北四个新方向。由此教师引导学生学会用数学的眼光观察周围的事物,想身边的事情。在学生获得新知以后,教师又要求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去寻找周围的小朋友分别坐在自己的哪个方向;去帮助动物园的叔叔、阿姨绘制动物园示意图;去探究指南针里面的方向板的作用。这样,既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掌握,也可诱发学生的创新意识,拓展创新空间。 策略三:问题简单化和从问题中找条件。教学中教师运用生动有趣的材料为全体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创设了良好的学习氛围。 1)让学生在现实情境中体验和理解数学 从老师女儿四次喝牛奶这一情境,根据每次喝牛奶的量,让学生根据一些数据提出若干数学问题,并且有学生自己尝试解决,通过“提出问题-解决问题”这一个过程,学生懂得了“移多补少”的知识。这样的教学过程设计,能使学生体会数学知识的产生、形成与发展的过程,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感受数学的力量,同时掌握了必要的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 2)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还原学生的主体地位。比如教师及时提出“如何来求平均数?”,通过小组讨论,得到求平均数应用题的数量关系。教师起到引导的作用,学生是真正的学习主体。在这样一种学习氛围中,通过”问题解决“这一教学手段,串起了整个学习新知的过程。

小学数学教学中渗透数学思想方法的策略

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学习习惯研究”课题实施方案 王凤楼镇中心小学低年级数学教研组 一、问题提出的背景与意义 1、关注数学思想方法教学的重要性 (1)《数学课程标准》的期待。《数学课程标准》(最新稿)不仅把“数学思考”作为总体目标之一提出,同时,还将“双基”扩展为“四基”,即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数学思想、基本活动经验。由此可见,数学思想方法教学变得越来越重要(2)数学教育专家的观点。(3)哲学角度的理解。从数学哲学的角度讲,数学科学中最有生命力统摄力的是数学观和数学方法论,即数学思想方法;从数学教育哲学的角度讲,决定一生数学修养的高低,最为重要的标志是看他能否用数学的思想方法去解决数学问题以至日常生活问题。 2、关注小学数学思想方法教学的必需性 一种数学思想的形成绝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做到的,古往今来世人留下的数学思想方法非常丰富,这些数学思想方法有难的但也有容易的,所以,数学思想方法的教学不只是中学、大学教师的事,小学阶段进行数学基础知识的教学时,适时适度渗透数学思想方法,不仅成为一种可能,也成为一种必需。 二、研究的价值: 1、在学生方面: 可以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养成用数学眼光看待和分析周围的事物的习惯和能力。数学思想渗透在数学知识之中,这样就造成教师在教学中只重视讲授表层知识,而不注重渗透数学思想、方法的教学,学生所学的数学知识往往是孤立、零散的东西,不利于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真正理解和掌握,使学生的知识水平永远停留在一个初级阶段,难以提高,加重了学生的学习负担;数学思想方法是数学的精髓,在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同时渗透数学思想和方法的教学,让学生在掌握表层知识的同时,领悟到深层知识,学习层次实现质的“飞跃”,学生所学的知识成为一个相互联系的,组织得很好的知识结构,这样学生才能摆脱“题海”之苦,焕发其生命力和创造力。 2、在教师方面:

小学数学解决问题策略的实施方案

《小学数学解决问题策略的研究》 一、课题的表述 我们所要研究的“问题”,是指对学生来说,没有现成方法可以解决,需要学生经过思考和探索,综合运用已有信息才能加以解决的问题。 我们对解决问题的定位是在教师适当的指导下,使学生面对问题时,能把已有的知识、技能和经验,经过思维加工、综合运用与转化,达到未知目标的过程,以及在这一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发展应用数学的意识和能力。 小学数学问题解决策略的研究:即通过一定的教学策略,帮助学生对已有信息进行加工,找出解决当前问题适用的对策,从而获得解决问题的方法、策略。其最终目的是通过对解决问题过程的探索,使学生学会如何利用各种手段处理问题中隐含的信息,学会如何从问题中发现隐含的关系,学会如何多角度思考问题,进而获得初步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研究背景 现在小学生数学学习的现状是:对单一的、显性的问题容易找到解决的方法,但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生只注重找到问题的答案,往往呈现出套用题型的现象。对于在现实情景中呈现的需要解决的实际问题,学生却感到无从下手,不知如何才能有效解决,至于解决问题的策略的多样性,就更无从谈起了。数学《课标》中对“解决问题”也作了具体的阐述:要求学生要形成解决问题的基本策略,体验解决 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并能与他人交流思维的过程与结果,发展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针对学生的数学现实与《课标》要求,我们提出了此研究课题。 (三)课题研究的内容 本课题主要研究小学生解决问题的策略习得与形成过程的一般规律与科学根据,探究更好地使学生掌握解决问题策略的方法和手段。 根据上述构思,课题酝酿从以下几个方面内容进行深入研究。 1、为什么要学习策略?关于“策略”的教学,课程标准是怎样要求的? 2、小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有哪些常用的策略?第一学段(1-3年级)有无策略教学的任务?需渗透哪些策略? 3、解决问题策略的基本教学模式是怎样的?

教科版小学科学三年级疑难问题及策略

教科版小学科学三年级疑难问题及策略 三年级上册《我们周围的材料》单元第 3 课 一、问题描述 第 3 课《比较韧性》三根相同宽度、厚度的木条、金属条和塑料条难以比较柔韧性,学生实验效果不明显。 二、原因分析 三种实验材料要求同宽度、厚度都相同,同“厚度”很难办,学生无法公平地开展科学对比实验,实验材料的准备是个难点。 三、针对性教学策略 1.材料与工具 40厘米长的铁条1根(4mmx3cmX40cm)、塑料条1根(4mmx3cmX40cm)、木板1块、200g钩码6个(或相同的矿泉水瓶三个,里面装满水)、美工刀1把、电钻1 把、木锯一把。 2.制作过程 先用木锯将木板锯成 3 厘米宽的木条,再用美工刀将木条削成一根 (4mmX3cmX40cm )的木条;然后,用电钻在铁条、塑料条、木条的一端1厘米处 钻一个小洞,最后,分别把钩码(或水)用小绳子系到铁条、塑料条、木条上。 三年级上册《我们周围的材料》单元第7 课 一、问题描述皮革、金属是属于什么材料?学生的科学概念没有清楚地建构。 二、原因分析 学生对“什么是天然材料?什么是人工材料?” 科学概念没有从本质上理解。 三、针对性教学策 1.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以本单元实际观察研究的物体为例,让学生理解天然材 料和人工材料的科学概念。 2.补充相关科学知识: (1)天然材料,是来自植物、动物和矿物等只经物理处理或未经处理的材料, 常见的有木头,花岗岩,大理石,石灰石,云母,沙子,自然金块,竹子,

动物皮毛 皮革是属于天然材料。 (2)人造材料,是天然材料经过人为的化学方法加工而制得的材料。常见的有塑料,橡胶,合成纤维,玻璃,陶瓷,涂料、钢铁等。 金属是属于人造材料。 三年级下册《植物的生长变化》单元 一、问题描述 《植物的生长变化》单元为了让学生了解一般绿色开花植物的生命周期,教材通过学生小组合作种植凤仙花,并观察记录凤仙花的一生的生长变化情况,透彻地了解凤仙花一生的生长变化,进而理解植物的生命周期。在学期教学中学生不能完整的观察到凤仙花的一生。 二、原因分析 由于凤仙花的生长期较长(一般为4月—8 月),而且有很长一段时间是在暑假,在得清县范围开花、形成果实和种子的过程基本上在暑假,对教学工作带来 了很大的不便。 三、针对性教学策略 1.教学的策略:根据凤仙花的生命周期采取与其他教学内容穿插教学;凤仙花可种植在校园的生物角,也可种植在家里;教师做好学生观察记录的指导与评价。特别是要组织好暑假期间的较长期的观察记录与秋季开学后汇报、交流与评价活动。 2.针对性补充凤仙花一生的生长资料: 3 月底 4 月初(最迟清明节前后,气温20 度左右)凤仙花萌发出了根或者有的已经长出了茎和叶;几天之后(一周以内)子叶枯萎,茎逐渐变粗变高,叶子也越来越多; 3 周之后植株再不断长高,并且越来越“枝繁叶茂”;再过 4 周之后开花、结果;6月、7 月长成了许多粒种子;7月、8 月下旬收获种子。 三年级下册《植物的生长变化》单元第7 课

小学数学教学中解决问题的策略和方法

小学数学教学中解决问题 的策略和方法 Newly compiled on November 23, 2020

小学数学教学中解决问题的策略和方法 解决问题是传统教学中的的应用题教学,源于学生的生活实际,又回到学生的生活中;是学生在学习中遇到困难,找到一条绕过障碍的出路,达到可以解决问题的答案。解决问题有利于发展学生的创新精神和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能让小学生用原有的知识,技能和方法迁移到课程情景中解决新的问题,从而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策略一:实际操作。儿童的智力活动是与他对周围物体的作用密切联系在一起的,也就是说,儿童的理解来自他们作用于物体的活动。小学数学的学习是一项重要智力活动。特别是数学具有高度的抽象性,而小学生往往缺乏感性经验,只有通过亲自操作,获得直接的经验,才便于在此基础上进行正确的抽象和概括,形成数学的概念和法则。这在教学实践中的例子很多。例如,一年级教学元、角、分的认识,由于学生缺乏实践经验,长期以来是个难点。由于加强了实际操作,学生对元、角、分的进率就很清楚。中年级教学周长和面积时往往容易混淆,加强实际操作以后,学生对两个概念获得明确的表象,弄清两者的区别,计算错误也大大减少。高年级教学约数和倍数这一单元时,概念多术语也多,学生容易弄混。有些教师使用奎逊耐木条或计数板,引导学生进行操作,大大减少学习的难度,弄清概念的正确含义和求最大公约数、最小公倍数的方法。因此,无论从理论上或从实践上看,加强实际操作都是十分必要的。可以说,加强实际操作是现代的数学教学和传统的数学教学重要区别之一。正如皮亚杰所指出的,传统教学的缺点,就在于往往是用口头讲解,而不是从实际操

小学数学提高三年级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的策略研究研究方案

小学数学提高三年级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的策略研究 武安市北关小学王艳敏 一、课题的提出 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学在许多方面发生了重大变化,解决实际问题教学便是其中之一。在《标准》中,已经看不到“应用题”这个名词了,取而代之的是“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和“简单实际问题”等,同样的,“解答应用题”也变成了“解决实际问题”。这种变化不是因为应用题这个名词不时髦了,要换一个说法,而是有深刻的内涵:“首先,在内容方面,《标准》提到的‘问题’不限于纯粹的数学题,特别是不同于那些仅仅通过‘识别题型、回忆解法、模仿例题’等非思维性活动就能够解决的‘题’。这里所说的问题既可以是纯粹的数学题,也可以是以非数学题形式呈现的各种问题。但无论是什么类型的问题,其核心都是需要学生通过‘观察、思考、猜测、交流、推理’等富有思维成分的活动才能解决的。其次,在具体内涵方面,《标准》的要求的多方面的,包括学会从数学的角度提出问题、理解问题,并能综合应用所学的知识和技能解决问题。” 现在小学生数学学习的现状是:由于教师在教学中只注重双基目标的达成,忽视了思维训练与学习能力的培养,在方法上以模仿套用代替创新与生成,忽视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最本质的东西——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也就是用数学的眼光看问题、分析问题,用数学方法思考问题、解决问题),其后果是学生的数学综合素质不过硬,不能在数学问题的解答上游刃有余。因此,我们有必要抓住要点进行突破,以解决问题的策略研究为抓手,对数学教学中问题进行反思、总结,在研究中使得师生共同提高。 二、课题的界定 “问题解决”即是在教师适当的指导下,使学生面对问题时,能把已有的知识、技能和经验,经过思维加工、综合运用和转化,达到未知目标的过程,以及所表现出来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并在这一过程中提高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策略:是指为完成某一任务所采取的行动方式。可理解为方法,却又不完全等同于方法,其指向顺利地完成任务,并能达到预期目标的思维与行动的最为有效、最简洁的方式方法。解决问题学习强调为教学实际服务,以学生的发展为中心,主张在教师引导下,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再发现与再创造。解决问题学习的研究,不再只是对比发现学习与传统教学孰是孰非,孰优孰劣,而是对发现学习本身的过程、机制做了更深入的研究,探讨如何发挥发现学习的优势,促进解决问题学习的效果和效率,提高学生数学学习的层次。 三、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我们对小学数学问题解决策略的研究旨在“让学生参与知识建立起来的过程”(布鲁纳语),努力挖掘学生的潜能,培养学生发现、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养成自主探索、自我评价、合作交流的学习习惯,增强应用数学的意识,体会学习数学的价值,达到锻炼人、完善人的目的,为推进数学教学实施素质教育,为培养创新人才奠定基础。 ⒈努力提高学生应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并通过数学学习发展学生的理性思维和创造性才能,使学生养成“数学地思维”的习惯。 ⒉牢固树立“以学生为本”的思想,竭力为学生创设一定的数学活动情境,让学生在教师创设的数学活动中进行探索、猜测、修正,从而主动地进行自我构建。 ⒊学生能主动地对已有的解题策略和解题模式等进行分析、综合、转化、调整,从而形成对新问题的领悟,促进新问题的解决。 ⒋不仅要教会学生解决问题,更要帮助他们认识数学的价值,掌握提出问题的艺术,并不断探索下去的良好学习习惯。 三、研究内容

《新课改下小学数学教学方法与策略》

新课改下小学数学教学方法与策略【内容提要】:小学数学的教学要具备创新性,要从学生的实际生活出发,有效地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及学生学习的兴趣。因此,在新课改开展的前提下,作为一名小学数学教师,不但要适应新课改、新要求,还要全面提升小学数学教学质量,掌握最新教学理念,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塑造学生道德品质。 【关键词】:新课改小学数学教学策略 新课改正在教学领域轰轰烈烈的开展,它提出了许多新理念、新精神、新要求,像: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生活中有数学,数学中有生活;要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提倡探究式学习,小组合作学习……作为一名小学数学教师,要想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必须了解当今教育形势的发展,掌握这些新理念,依据新的数学课程标准的编排有目的地引导学生进行数学活动,遵循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规律,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现就新课程下的小学数学教学谈谈我的几点做法: 一、依靠实际生活,优化教学资源。 我们首先要搞清一个问题,就是学生为什么要来到课堂上学习数学?这个问题似乎浅显,却值得我们思考。小孩子学习数学无非是为了用,为了能解决实际生活中的具体问题,为了长大后能在社会上生存。因此,我们的数学不能远离生活,不能脱离现实。这也是当前教改的一大精髓,这就要求我们在备每一节课前都要想到这些知识与哪些实际例子有联系,生活中哪些地方使用它。尽量做到能在实际情境中融入数学知识的,就不干巴巴地讲;有学生熟知的喜闻乐见的例子,就替代枯燥的例题;能动手操作发现学习的,就不灌输,不包办代替;有模仿再现实际应用的练习,就引进课堂,与书本练习题配合使用,总之,“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例如:在教学《100以内的连减》时,我创设了这样一个情境:一上课,我就抱着全班同学的练习册进了课堂,举行了一个颁奖仪式:先让练习册得“优”的12名女生到讲台上站成一排,每人发一朵小红花,又让练习册得“优”的10名男生到讲台上站在第二排,每人发一面小红旗,并让全班同学鼓掌向他们表示祝贺。然后问:同学们,你们知道还有多少名同学的练习册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