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社工个案工作复习资料整理

社工个案工作复习资料整理

社工个案工作复习资料整理
社工个案工作复习资料整理

第一章一节、个案社会工作

一、何谓个案工作

1定义:是专业工作者遵循基本的价值理念、运用科学的专业知识和技巧。以个别化的方式为感受困难的个人或家庭提供物质和心理方面的支持与服务,以帮助个人或家庭减低压力、解决问题、挖掘生命的潜能,不断提高个人和社会的福利水平。

2特点:助人与服务的工作宗旨;个别化的工作特点——没有医治百病的处方;以人为本、助人自助的价值观;科学、技术与艺术的职业职业技巧;善于调动和利用案主的内在与外在社会资源;能同时推动和促进社会整体的福利水平

3本质(性质):独特的工作关系;职业化的工作原则;互动式的工作方法;助人自助与自我成长的工作宗旨

五、个案工作与相关学科的区别与联系

1、与心理咨询的区别:个案带有主动性(对案主及环境);个案更注重案主的社会成因;个案更强调社会资源性的作用;个案具有社会及道德责任倾向。接案的方式不同——社工是主动,心理则被动

诊断的方式不同——有心理诊断,还有社会诊断

干预的手段不同——心理咨询只限于心理手段,

进程与结案不同——注重社会成效

2、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区别:个案工作更强调以人为本,更关注当事人个人权益;思政则更强调社会整体性。个案工作注重服务性;思政更强调教育性。个案工作更注重社会问题;而思政更注重政治问题。个案工作不强调与案主价值观的一致性;而思政则力主意识形态的一致性。

3、联系:相互补充关系

第二节、个案工作目标与领域

一、个案工作的目标:目标,通常是指活动主体行动的方向或预期的结果。个案工作的目标就是以个别的方式帮助案主恢复、增强其社会功能。

二、个案工作目标的层次

l.具体目标——解决具体困难,排除情绪困扰

在接案初期,前来求助的案主都会带来他们的具体困难或困惑,个案工作者必须对案主的具体困难或问题进行澄清,与案主建立起良好的工作关系,了解案主的需要,帮助适当地解决问题。

2.中期(阶段性)恢复自助能力,选择适当生活

个案工作中期目标,是要帮助案主驱除障碍,调整自己,恢复并增强自助能力,帮助案主选择、发展适当的生活方式。

3.终极目标-挖掘生命潜能,趋向自我实现

个案工作的终极目标就是要培养案主在不断地挖掘生命潜能和激发成就动机的循环努力中;通过自发和有创造性的劳动来丰富自己的人生,趋向人性的自我实现,自我实现的状态包括成熟健康的人格和生命潜能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

二、个案工作应用领域

1、家庭个案工作

2、青少个案工作

3.学校个案社会工作4.医院个案社会工作

5.福利机构个案工作6.矫治个案社会工作

7、农村个案工作8、企业个案工作

9.社区个案社会工作10.监狱个案社会工作

11.特殊群体个案工作12.其他个案社会工作

第二章个案社会工作的专业化

第一节、个案工作的价值观

一、社会工作价值的概念

社会工作价值是一套有关人类福利、公平、公正、尊严等方面的理想信念。

二、以往西方社会个案工作的价值体系

(一)戈登的社会工作价值

(二)比斯合克的社会工作基本价值

(三)泰彻社会个案工作价值

五、我国社会工作者价值观

继承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文化传统,吸收世界各国社会工作发展的文明成果,高举社会主义人道主义旗帜,以促进社会稳定和全面进步为己任,提倡社会互助,调节社会矛盾,解决社会问题,改善人际关系,为社会主义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服务。

第二节、个案工作的伦理守则

一、社会工作伦理守则含义

专业伦理是社会工作的核心。一个专业有责任阐明其基本价值、伦理原则和伦理标准。其目的是指导社会工作者的行为。

我国社会工作专业守则

1.尊重服务对象的权益。2.严守服务对象的秘密。对服务对象守则。3.公平服务大众。4.重视同事工作。5.共同执行守则。与同事关系守则6.恪守公私分明。7.信守机构政策。与机构关系守则。8.充实社会工作能力。9.促进专业发展。对专业工作守则。10.约束不当行为。11.增进公众福利。与社会责任守。12.维护社会正义。

美国社会工作协会伦理守则

1.社会工作者对案主的道德责任2.社会工作者与同事之间的道德责任3.社会工作者与社工机构的道德责任4.社会工作者自身专业化的道德责任5.社会工作者对专业的道德责任6.社会工作者对社会的道德责任

第三节、个案工作者的素质与要求

一、对个案社工的专业结构

1、知识结构

2、能力与技巧

3、实务经验

二.社会工作者所应有的自身特质

1.是一个成长中的人2.有自我分析的能力3.有影响案主的能力4.有协助他人的意愿5.应有相当的敏感度

三、个案社会工作者的工作原则

l.个别化原则2.接纳的原则3.信任的原则4.理解关怀的原则5.非评判的原则6.案主参与及自决的原则7. 高度客观和中立的态度8.保密性原则

第四节、个案社会工作的专业关系

一、个案中专业关系概述

专业关系是为达成特定目标而结成的关系。特定目标是双方关系的基础,特定目标一旦达成,专业关系就告一段落。关系的单一性、功能性,正是专业关系的特点。即社会工作者和案主之间建立起来的一种工作关系,它通过双方内心感受与情绪的动态交互反应,从而协助案主解决问题,提高案主的个人能力。

二、个案工作中专业关系特点

1.专业关系有明确的目的

2.专业关系是一种职务关系.而非私人关系

3.工作者与案主之间良好关系的形成是手段,而非目的

4.专业关系不允许工作者在个案工作过程中获得个人的心理满足

5.专业关系的存在是有时间性的

6.专业关系要求工作者提供专业性服务

7.建立良好的专业关系的主要职责在工作者

三、个案工作专业关系的性质

1.关心他人2.承诺与责任3.接纳与期望4. 同感

5. 真诚与一致性6.权威和权力7.目的

四、个案工作专业关系的意义

1.建立良好专业关系是个案工作开展的基础和前提;

2、良好专业关系是个案深入的重要手段和中介

第三章个案工作基本程序

一、接案

1、接案的方式与途径:案主本人或家人主动求助;社区、机构转介;社会工作者工作中发现;社会工作者工作任务需要;其他

2、接案的要点:明确接案目标;与案主初步接触;对案主问题进行初步评估;根据机构功能与案主商讨是否可以提供服务

3、接案(首次访谈)的主要工作内容:了解求助者的求助意愿;促使求助者进入案主的角色;澄清求助者的期望;介绍机构的服务范围;问题解决需要双方共同的努力

4、初步评估问题和需要

初步评估:是对案主的我进行简单评估,目的是决定机构是否需要对求助者提供服务。

①求助者的意愿?主动被动?②求助者的主要问题?如何产生?求助者期望

达到的目标?

③求助者曾经为此寻求过什么帮助,自己曾做

过什么努力?

④工作者是否有能力,机构是否有资源为求助

者提供必要的服务?

⑤机构对求助者的要求和求助者对机构和工作

者的期望是否可以协调?

转介::是个案工作常用的方法,它针对一些本机构或者个人所能提供服务的个案,经过必要的程序而转送到其他机构或个人,使求助者能够得到适当的服务。

二、收集资料

(一)收集资料的主要目标:详细了解与求助者问题有关的资料;了解问题成因;确定问题的性质;发现解决问题的入手点

(二)收集资料的内容:

个人和环境的情况:个人资料(基本资料、生理、心理、价值观、能力)环境资料(家庭环境、朋辈环境、社区环境、工作环境等)

个人和环境的互动情况:案主与周围人如何建立关系的?有没有支持?

(三)收集资料的要点

探究问题:围绕问题成因;探究问题的性质;发现解决问题的入手点

发现资源:案主自身(内在的资源);案主环境(外在的资源);潜在的自身及环境的资源

(四)收集资料的技巧

直接收集:通过案主直接诉说或工作者直接询问

间接收集:旁敲侧击提出问题;收集案主非言语信息第三节制定目标和工作计划

(一)目标的类型

直接目标(具体)针对案主提出的现实性问题进行探讨,促进案主自我了解和自我知觉。

中间目标(阶段)协助案主认识自己、接纳自己和欣赏自己,建立健康的自我形象和适当的生活方式等。终极目标(最终)自我实现。

(二)制定目标的原则

对案主通俗易懂;目标与工作者和案主解决问题的能力一致;目标与机构的功能保持一致;制定的目标是案主和工作者共同协商的结果

(三)制定目标的步骤

工作者在制定计划前重述案主问题,以便再次确认问题;协助案主列出相关问题,以便再次确定问题重点;协助案主确定解决问题的优先次序;协助案主明确他想要的结果

(四)制定工作计划(计划书)

1. 案主基本情况

2. 简要描述并列出案主的主要问题和相关问题

3. 案主要达到的结果和工作者的工作目标

4. 基本阶段和方法,每个阶段方法、资源

5. 达到目标所用期限

6. 联系方式 (五)签订工作协议

1. 服务目标

2. 服务内容以及采用的方法

3. 双方应享有的权利和义务

4. 服务的时间、地点和次数

5. 双方签字

第四节 服务计划的实施

工作者的角色:(一)使能者(二)联系人(三)教育者(四)倡导者(五)治疗者

工作者的工作内容:(一)支持与鼓励(二)情绪疏导(三)观念澄清(四)行为改变(五)环境改善(六)信息提供(七)直接干预 第五节 结案与评估 任何助人的活动都有一个期限,结案与评估阶段就是社工结束与案主之间的工作关系,并对整个工作过程进行一个回顾、总结和评估,其目的是巩固案主已有的成长与改变,增强案主自身解决问题的能力。结案与评估是个案工作程序中的一个重要环节。 结案与评估是一个过程,是将整个个案过程加以综合的过程,可以使案主将个案工作转化为正向的力量;但如处理不当,也会出现整个个案的前功尽弃的后果。 一、结案 (一)结案的任务 工作者结束与案主之间的关系;对服务过程回顾、总结、评估;目的是巩固已有的改变,增强案主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什么情况下应确定结案 个案工作的结案标志着个案的结束,但是结案并不都是意味案主问题已得到彻底解决,进入结案 往往会有不同的原因 后三种情况的结案,需要转介: 1. 双方都觉得目标已达到

2. 案主觉得自己可以有能力独立解决自己问题

3. 双方感觉专业关系不是很好,希望结案;

4. 工作者感觉案主的问题需要转介

5. 一些不可预测的原因,如社工要离开工作单位,或是案主要离开居住地 (三)结案中案主的心理 1. 案主的矛盾心理 2. 案主的行为退化

3. 否认结束或拒绝接受结束的提议 (四)结案的技巧与方法 1. 提前告知

2. 稳定并进一步增强案主已经获得的成就

3. 探讨影响案主问题解决的因素

4. 处理案主与工作者分离的情绪

5. 个案的转介 (五)转案

?

案主可能会有被抛弃、工作者不负责任、对自己缺乏关心的感觉

? 工作者也可能表现出内疚、对新的接替者不信任

? 新的接替者可能会对自己是否能够有效为案主提供帮助而表现出焦虑和担心 ?

工作者需要介绍接替者和案主认识

(六)个案结束阶段应注意的问题: 1)注意案主的心理变化; 2)注意案主的行为退行; 3)对结案后的跟踪和跟进工作; 二、总结评估

(一)总结评估的目的::了解服务效果 对社工——了解自己工作成果、工作能力 对案主——学习解决问题策略 对机构——衡量工作者的工作效果,改进机构服务质量

(二)总结评估的困难及策略 ? 困难:评估技术不足;案主不配合. ? 策略:制定详细的评估制度措施;工作者掌握一些评估方法. (三)总结评估应注意的问题 1. 注意让案主参与 2. 坚持为案主保密 3. 工作者要透明、坦诚 (四)总结评估的内容 1. 实现目标的测量 2. 对案主影响的测量 3. 督导和同事对工作进展的评估

(五)跟进计划

? 结案并不意味着完全中止服务 ?

与案主讨论结案后跟进事宜

? 是持续评估工作绩效的一部分 第四章

个案工作基本技巧(一)——个案会谈概述

第一节、个案工作沟通 一、沟通的含义

双方当事人(一个或多个)借助语言或非语言符号彼

此相互交换观念、感受、态度、资料、情感等内容的双向互动活动。

二、沟通的特点

1、沟通是一种交叉式的信息交流,是反馈式的双向互动;

2、沟通的内容是知识信息和价值信息的传递;

3、沟通的表现为符号互动和传播;

4、沟通过程中信息的损失与流失;

5、沟通是创造意义的过程;

6、沟通可以有不同的形式或种类;

三、关于良好沟通

1、倾诉方正确清晰地表达;

2、倾听方正确的领会和理解;

3、接受了对方的表达,并对此产生回应;

4、产生愉悦的感受;

四、沟通的原则与技巧:1、尊重2、同感3、沟通技巧

第二节、个案会谈

一、个案会谈界定:个案工作中工作者与案主面对面有目的的专业谈话。

二、个案会谈特点

1、目的的明确性——针对性

2、内容的选择性——围绕其目的

3、过程的计划性——日期、时间、地点、进度

4、角色的规定性——规范与专业化

5、关系的非互惠性——单向受益

6、非娱乐性——并不都是愉快的

三、会谈的过程

1、开始阶段:①初次会谈——暖身、介绍、契约:②再次会谈——问候、回顾、确定主题

2、发展阶段——深入问题

3、结束阶段——处理情绪,会谈总结、布置作业,预约下次咨询时间等

四、个案会谈应注意的因素

1、工作者的心态

2、会谈场所

3、工作者仪表

4、会谈各方的称谓

5、会谈中记录

五、个案会谈技巧

1、支持性技巧——表达专注、主动倾听、同理心

2、引导性技巧——澄清、具体化、简洁

3、影响性技巧——提供信息、现身说法、建议、忠告、对质

第三节、个案访视

一、个案访视含义

个案访视是指在个案工作的过程中,工作者为了了解案主的问题或促进案主的适应,到案主平时生活过的环境中拜访有关人员的一种专业性访问。二、个案访视类型

1、家庭访视

2、学校访视

3、单位访视

4、社区访视

三、个案访视意义及目的

1、了解案主适应情况

2、协助有关人员了解案主的困难

3、协助有关人员对案主适应产生积极支持

4、协助案主增进适应能力

第五章

个案工作基本技巧(二)——共情、倾听与回应

一、共情

1、共情也有被翻译成“神入”、“同感”、“同理心”、“通情”、“感情移入”等。

共情要求社工能够进入案主的精神境界,就如同那是自身的精神境界一样的一种能力.

在个案工作中,同感是指个案工作者能够体会案主的感受,也能够敏锐地。正确地了解这些感受所代表的意义,并且能够把这种了解传达给案主。

共情包括两个方面:1、倾听与理解;2、表达与回应。

共情反应的要领:

①社工从案主内心的参照体系出发,设身处地地体验案主的内心世界;

②以言语准确地表达对案主内心体验的理解;

③引导案主对其感受作进一步的思考。

共情的要素

1、站在对方的立场去理解对方。深入对方的内心世界去体验对方的情感思维。

2、了解导致此情形的因素。把握倾诉者的体验与其经历和人格间的联系,以更好理解问题的实质。3、将共情的体验传达给对方。影响对方并取得对方的反馈。

4、共情的重点在于感受案主的情绪感受,而不是案主的认识。

同理心在个案会谈中的要点及技巧

同理心在个案会谈中的三个层面要素:

1、觉知的能力——敏感性和感受力

2、语言表达能力——开放性的回应

3、及时传达能力——及时性、准确性

关于共情的不同层次:初层次的共情与高层次的共情。

初层次共情。是对案主明显表达的感受、行为及困惑予以共情、了解,而不深究其隐藏、暗示的部分。作为初层次的共情是针对案主明显表达的意思及感觉做一个基本的沟通。一般用于个案的初级或开始阶段。

高层次共情。是将案主或当事人的真正问题或感受从隐含或表象中揭示出来,更充分、更深入地探索,

对其表述内容有更深刻的理解,甚至超过了案主本人。作为高层次的共情则是对案主有一个深层次的了解。

二、专注与倾听

1、专注 即积极关注于对方,是良好共情关系的首要条件。没有专注,真正的倾听就不可能。专注行为包括生理专注与心理专注。前者是指面向对方,眼神适当注视、身体、表情轻松自然、开放。而心理专注

是透过积极的倾听,表达尊重、了解、并达到让对方情绪宣泄的作用。 SOLER专注原则 :

S(squarely )以一种参与的态度面向当事人。相互座位为90度 O(open )采取开放的体态姿势。(不要交叉双手、抱胸或远离等自我防卫) L(lean )采取上身前倾的姿势。使当事人感受到你的关注。 E(eye )维持良好的视线接触。(双眼最好不要来回漂移,而是直视对方) R(relaxed )尽量保持放松的心态。

2、倾听—即全身心地聆听对方的表达。倾听不仅听取其口语表达的内容,还包括观察非语言的行为,如动作、表情、声音语调(音量的大小、语音的高低、音速的快慢、是否口吃等)。不仅如此,还需要有适当的反应,表示听了并且听懂了。 倾听指工作者主动积极地运用视听觉器官去搜集案主信息的活动。 倾听包括三方面内容: 1、听案主话语信息—— 案主说了些什么

2、观察案主的身体语言信息—— 案主是如何反应的

3、解读案主其人—— 你对案主的感觉 倾听要点: 经验部分——发生了什么。

行为部分——做了或者没做什么。

情感部分——对上述的事件或是自己的行为所产生的感受及情绪体验 信息的收集方面: 1、倾诉者说了些什么?—— 故事

2、倾诉者的表情、体态、行为?

3、倾诉者想要表达的是什么?——故事的背后 信息分析层面:

1、认知层面 —— 倾诉者在想什么

2、情绪层面 —— 倾诉着的心态和感受

3、躯体及行为层面 —— 倾诉者的身体感觉

4、综合分析 —— 你对倾诉者的感受 三、回 应( 反馈 回馈 )

1、回应:也称为反馈或回馈。指倾听者通过语言和非语言,表达对对方诉说的反馈。即倾听者不仅要理解倾诉者的感受、信念、价值观等,而且要将自己对此所产生的感受反馈给对方。

第六章 个案工作基本技巧(三)——尊重、真诚与积极关注 一、尊重

1、 尊重:尊重来访者要求治疗者能接受对方,能容

忍甚至接受对方的不同观点、习惯等。 士高费特对当事人的接纳是辅导员的一种态度,相当复杂,包括了对当事人的尊重,尊重是他是一个个体,尊重他的性格,他的潜质、温暖、仁爱。 艾森伯格:我接纳你,是看你是一个有价值的人,即使我不同意你所重视的意见,我却仍然尊重你。 二、真诚 1、真诚是指工作者在专业关系中能够以真正的自我出现,也容许自己的感受适当地在个案工作过程中表现。 一个真诚的个案工作者,不会将自己隐藏于专业角色的后面,同时,更不会像一个技师一样完成例行

工作。相反地,工作者会很开放、很自由而又个人地投入整个关系中。 真诚包括两方面: 一是内容真实,能真实地反映客观现实,不管是好的还是坏的,都应该是真实的,通常是涉及对人(自己或他人)或与人有关的事物的看法;二是态度认真而诚恳,能让人体会到你是真心为别人好,让人能接受。二者缺一不可。 如何正确地表达真诚:表里如一;前后一致;实事求是;坦诚接纳;不失原则

三、积极关注 1、积极关注:又被称为“无条件积极关注”,是一种共情的态度,指治疗者以积极的态度看待来访者。注

意强调他们的长处,即有选择地突出来访者言语及行为中的积极方面,利用其自身的积极因素。 2、如何做到: ? 首先最根本的是从积极的角度理解案主——相信案主自身有能力发生改变与成长; ? 个案中始终有意发现案主的积极方面:优点、成绩、成功经验、价值、优势、资源… ? 能够及时准确地将案主积极方面向其表达 ? 善于发现案主真实的积极方面,切忌抽象虚假地恭维、敷衍与许愿;

?

个案始终围绕积极、发展与成长的主题;

第七章个案工作基本技巧(四) ——具体化、简洁、对质

一、简洁、概括与摘要

所谓简洁,指咨询过程中,咨询员在表述自己的观点、建议或概括来访者的所表达的内容时,用字措辞不但要恰当、准确,而且要要求简单和清楚。

主要包括:1、咨询员的表述要做到简洁和准确;2、是引导来访者的表述要简洁。

简节与概括(摘要):

摘要——是指工作者把案主过长的谈话或不同部分所表达的内容进行整理、概括和归纳,并作简要重点的摘述。

如何做好摘要:

1、摘要必须建立在良好的倾听基础上;

2、摘要是对表述的综合归纳;

3、摘要必须简洁;

4、工作者对案主的话回应摘要概括后,还应向案主查证是否准确。

5、摘要与概括过程,最好引用案主原话;

(三)简洁的应用

1、澄清问题——在个案初期时,用简洁澄清此次会谈的主题;

2、打破僵局——当个案会谈中,案主因主题不明确而停顿时,可以用简洁概括来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

3、问题切入——个案会谈中,用摘要和简洁突出案主叙述中的关键词,将个案引向深入;

4、归纳总结——个案会谈结束时,使用简洁对个案会谈做概括和总结;

二、具体化:在咨询过程中,要尽量避免使用过于概括化的词语,尽量采用具体、清楚、准确和鲜明的字词。

咨询具体化过程中应注意的几个方面:

具体的时间:何时发生,何时结束;

具体的地点:发生在什么地点;

具体的情景:事件发生时的背景、人物;

具体的感受:当时的情绪及躯体感受;

具体的行为过程:发生的经过及后果;

具体的想法:对此的想法和解释。

三、澄清——是指工作者引领案主对模糊不清的陈述作更详细、清楚的解说,使之成为清楚、具体的信息。澄清也包括工作者解说自己所表达的不甚清楚的信息。

澄清中应注意的问题:

1、多用开放式提问;

2、请案主举例说明;

3、对于感觉不清楚的信息应及时澄清;

4、案主对工作者表述不清也应及时澄清

5、澄清应贯穿于个案会谈始终

咨询初次访谈关注的要点:?来访者的主诉:

?来访者非语言信息:体态、着装、举止等?来访者人格特点:

?情绪特征及躯体症状:

?家庭背景与个人成长史:家谱图

?职业背景及个人价值观:

三、对质

(一)对质:是指工作者发觉案主的行为、经验、情感等有不一致的情况时直接发问或提出疑义的技术。(二)对质的功能及作用

?1、通过新的视角,促使来访者领悟

?2、像一面镜子,反射出来访者的内心冲突

?3、换位思考,摆脱自身的陷阱

?4、澄清问题,将咨询引向深入

(三)对质的原则:

?对质是建立在真诚、尊重、共情和接纳的基础上;

?对质的运用应以在咨询员与来访者建立良好相互信任关系为前提;

?对质的运用应考虑到来访者对此的承受能力;

?对质运用的同时还应有相应的后续咨询手段(四)对质的三个基本步骤:

?1、从倾听中发现问题,并抓住问题的实质

?2、有效地运用对质的方式和策略

?3、对来访者在对质后反应的效果评估

二、开放式问题与封闭式问题

开放式问题:常常运用“什么” “怎么” “怎样”等词来发问

运用开放式问题目的:让案主更多地讲出有关情况、想法、情绪、推理过程等

运用开放式问题的时机:

?面谈开始时“你今天来想和我谈些什么”

?帮助案主详细阐述一个观点时“能不能跟我说一下,什么事情让你觉得你总是不如别人”

?帮助案主表达感受时“能告诉我,这事怎么使你感到那么生气?”

使用开放式问题应注意

?应用在治疗关系发展良好时

?应注意语气、语调,慎用为什么来提问。

?应该用共情式、疑问式、语气温和的发问方式

第八章个案工作基本技巧(五)——信息建议与结案评估

个案中期或结束前的基本技巧:提供信息;建议;忠告;结案;结案评估

第一节、提供信息、建议与忠告 一、提供信息是指社工基于专业特长和经验,向案主提供所需要的知识、观念、技术等方面的信息 应注意的问题:

? 是案主不知晓的新信息和帮助案主改正已有的错误信息;

? 补充或弥补案主受自身局限性影响造成的信息缺陷;

? 社工在提供信息时,首先要了解案主的知识背景,不可简单说教; ?

提供信息过程中,应注意案主的反馈,根据案主接纳 能力选择适当的信息内容和提供方式方式 。

二、建议是指社工对案主的情况、问题有所了解和评估后,提出客观、中肯、具有建设性和有助于解决问题的意见。 建议应考虑其可行性、正确性、专业性与建设性。 1、可行性与正确性 某家长来求助,说是自己不到9岁的女儿经常会偷窃家中的钱,家长为此焦虑万分,担心自己的孩子染上恶习。 社工对此建议其父母从矫治孩子乱花钱入手,并给孩子计划零用钱(每周给几元钱)。 结果家长反馈,家长尽管这样做了,但孩子再次偷了家中的钱。

正确的做法是:首先要分析孩子“拿”钱背后的原因,之后再对症下药,提出必要的建议。如:让孩子不必非要“偷”才能得到钱;并把管理钱让孩子自己掌握(如让孩子保管着自己的钱,但花要经过家长监督下的计划使用);另外,当孩子再次出现拿钱行为后,不要过于关注和敏感,防止二次获益性的出现。 2、建议的专业性与建设性

建议的提出应尽量是从专业的角度,如以人为本,不做道德、是非、好坏判断。尽量摆脱开世俗的说教。建议应尽量是正向的、积极的、具有建设性的。 应注意的问题: 1、以商议、征询的方式提出(如:可不可以……); 2、向案主说明该建议的原因或依据;

3、与案主探讨该建议的可行性和具体实施的方法;

4、建议不可提出过早,尤其是案主带有情绪时;

5、要让案主自己选择是否采纳该建议;

6、最好能同时提出几种建议共案主思考和抉择。 二、忠告 指社工向案主指出案主行为的错误性、危害性或案主必须采取的行动。 例:一位大学生向社工讲述了自己因对学习无兴趣,迷恋上了网吧,已经一个多月没去听课了。社工对案主提出了忠告,无论你是否愿意,你都必须要尽快回到课堂上去,不然可能真的要中断学业了。真到了那时,即使你再悔悟,也是无回天之术了。 如何运用忠告:

1、运用忠告尽量要在建立起良好的工作关系基础上;

2、忠告一般是在个案进行了充分的分析和讨论的前提下提出(而不是在刚刚提出问题时);

3、忠告应建立在倾听和共情的基础上;

4、忠告不易频繁使用,一般是在关键点上提出,并

且点到为止; 5、忠告要考虑到案主的可接受程度; 第二节、结案与个案评估 结案与评估阶段是个案工作中一个动态的重要过程,

是将整个助人过程加以综合的过程,处理适当会使案主将整个服务中的收获转化为正向的力量;但处理不当也可能出现前功尽弃的局面,因此处理结案对社工是一个很大的挑战。

第九章个案工作基本技巧(六)——即时化、对焦与自我暴露 一、即时化 是指“此时此地”,也有些教材中称为立即性。 主要包括:1、关注案主此时此刻的感受及反应; 2、社工对案主此时此刻的表现和反应及时给予

反馈。 二、自我暴露

自我暴露——也称为自我卷入性陈述。是指双方或团体交流过程中,当事者将自己个人有关信息讲述出来,使了解的过程。在这里,是指社工把自己个人的有关信息向案主讲述,使案主了解的过程 也有人(伊根),将自我暴露作为即时化的一种表现,指咨询员在治疗过程中暴露自己的想法和情感,

以此来引导来访者深入地暴露和认识自我。 自我暴露包括: 自己的真实观点:对此,我感到很高兴,我很喜欢我们之间的谈话。 自己的真实身份:年龄、学历、联系电话、婚姻状况、住址

自己的过去经验:现身说法 自我暴露的重要性:

1、如果咨询中缺乏必要的自我暴露,往往会使案主

与社工的关系难以深入(认为社工不识人间烟火); 2、适当的自我暴露,能增进个案中的相互信任感;

3、恰当的自我暴露,是共情的具体体现;

4、即时的自我暴露,是即时化的具体体现;

5、生动的自我暴露,是最有效的示范指导;

6、坦诚的自我暴露,能将咨询引向深入;

三、对焦 指将游离的话题、过大的讨论范围,或同时出现的多个话题收窄、找出中心,并顺其讨论。 对焦中包含的澄清和具体化过程。其实也与行为治疗中的靶目标有相似的地方,即在个案中首先要确定进行的靶目标。 第十章工作基本技巧七——移情与反移情

一、移情 1、移情指来访者可能把他以前生活里与他人的关系中产生过的情感、态度等主观体验移植到了治疗者身上。 2、个案工作中,移情表现为案主把早年情感生活经验中对某特定人(尤其是父母)的特殊感受或反应透射到社工身上,把其当作案主早年情感生活经验中的某特定人看待。 3、精神分析对“移情”更广义的理解

人的心理是由个人的既往重要记忆所形成的。这些集合在一起的记忆被称为“客体表现”。无论什么时候,只要一个人初次遇见另一个人,就会开始形成一个新的客体表现。但是,一旦这个过程开始,作为主体就会在自己的记忆中扫视,将新认识的人与过去的客体表现进行比较与评价。很快,新的和老的客体表现在心理上联系在一起。因而,对新认识的人的看法和感情,实际上就是对老朋友、亲属、所爱的人或者仇敌的看法和感情。

5、移情的表现形式: 精神分析理论认为,随着心理治疗的进展和医患关系的建立,不同的病人会有不同的的移情方式,每个患者与治疗者之间都有其独特的移情关系。 1)正向移情与负向移情

正向移情—— 表现为案主对个案工作者情绪的依恋和理想化,甚至把异性的社工当作恋人; 2)阻抗背后的移情

也称为移情阻抗。阻抗,是心理治疗中的一个概念,指治疗过程中患者抵制或抗拒治疗进程的各种行为或意识。在个案社会工作中,阻抗也是会经常遇到的。这背后往往也具有移情的因素。 3)人格特征与移情

移情是反应于个案工作中案主与社工的一种互动关系,是案主将自己的某种关系带入个案中,或者从更深层次看,案主也会将自己的某种人际关系中的人格特点也带入了个案中。 例如美国家庭心理治疗师萨提尔,将人格分为几种类型:讨好型人;攻击型人;冷漠型人;混乱型人 二、反移情

1、反移情指治疗者自己以不适当的行为来对待来访者在治疗中的某些行为的表现。 指工作者对案主产生的一种非现实的感情、态度与反映。这种感情往往是社工过去与他人感谢信的经验,如今把它转到案主身上。

2、反移情的类型及不同形式 1)正向反移情与负向反移情

正向反移情,即对案主的过分认同,使社工完全站到案主的立场上,与案主同乐同悲,只看到案主的长处,而看不到其问题,造成无法帮助案主。 2)广义的反移情与狭义的反移情,无论哪一种定义,均对心理咨询带来一定消极影响。

广义的反移情,是指咨询员对来访者的无意识认知、情感、意志的反应趋向。它在很大程度上由咨询员本人的生活经历和世界观决定; 狭义的反移情,指咨询员对来访者移情表现的反应。它源于传统的精神分析学说,并十分强调精神分析治疗者竭力克服反移情反应对患者移情表现的阻抗。 3)著名美国心理学家辛认为,反移情可有三种表现形式:

治疗者对患者的过分的热情和关切;治疗者对患者的过分敌视和厌恶; 治疗者对患者一般的紧张情绪。 在本质上,这些表现形式均表示了治疗者对患者的思想、行为的一定的自我防御。因此,反移情也可被当作治疗者不愿意深入了解自己,或不愿面对某种尚

未解决的心理冲突与痛苦的表现。

4)一致的反移情与互补的反移情 反移情反应有“一致的”和“互补的”两种形式。前者是指治疗者与的感情认同;后者是指治疗者与病人过去

生活中的某一个人(通常是父母之一方)认同。 (例如)治疗者被病人所激怒而产生伤害对方、

贬低对方的态度,称为一致的反移情。也就是说,此时治

疗者与病人通常具有的情感态度产生共情。如果治疗者抵制住这种一致的认同,而是以自我防御的批评和

敌意进行反击,就是互补的反移情。 5)病态反移情与非病态反移情 反移情有两种理解:

第一种理解是弗洛伊德提出的,认为反移情是分析者对病人移情的无意识反应。并认为反移情对治疗有不良影响。治疗者应努力克服它。这是对反移情的经典理解。 里奇发挥了这一经典的理解,把反移情看作是治疗者自己的移情向病人的反射;如同病人的移情一样,治疗者的反移情也可以通过性或攻击的情感而表达。 三、如何面对个案中的移情与反移情

1、移情与反移情在个案工作中是不可避免的。

2、个案工作中,移情与反移情既有促进个案工作的一面,也有其给个案工作造成干扰的一面。

3、正确地认识和驾驭移情与反移情,除了需要掌握该方面理论外,重要的是洞察力与自我的觉察能力。尤其是后者。

4、学习个案社会工作更需要自我成长;

5、自我体验是自我成长和自我觉察能力的必要途径;

6、个案工作接受督导的必要性;(包括导师督导与集体督导)

浙江省2017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个案社会工作试题

绝密★考试结束前 浙江省2017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个案社会工作试题 课程代码:00282 请考生按规定用笔将所有试题的答案涂二写在答题纸上三 选择题部分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考试课程名称二姓名二准考证号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填写在答题纸规定的位置上三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纸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三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三不能答在试题卷上三 一二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9小题,每小题1分,共19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 答题纸”的相应代码涂黑三错涂二多涂或未涂均无分三 1.个案社会工作的目标是 A.协助社会功能失调的个人,增进其生存和发展能力 B.替案主直接解决其面临的问题 C.为案主提供全方位的心理治疗 D.传授人际交往的技巧,以适应社会环境的要求 2.个案社会工作专业化二学科化,出现于 A.20世纪初40年代以后 B.20世纪初~30年代 C.19世纪~20世纪初 D.18世纪末 3.个案社会工作在社会工作理论中的逻辑地位属于 A. 为社会工作的理论” B. 社会工作理论” C.宏观理论 D.实施理论 4.在众多治疗法中,理论基础最为单一和完整的是 A.心理社会学派 B.功能学派 C.行为修正学派 D.诊断学派 00282#个案社会工作试题第1页(共5页)

5.当工作者作出接案决定,接下来要进行的工作是 A.资料收集 B.制定目标与计划 C.稳定案主情绪 D.解决案主问题 6.目标制定的原则不包括 A.与案主共同协商原则 B.目标一致原则 C.目标长远原则 D.目标可行原则 7.个案社会工作者对案主的权力并非是指 A.决定是否提供服务 B.为案主作出决定 C.决定是否提供经济帮助 D.决定一周见面的次数 8.个案社会工作主要活动有会谈二访视和 A.咨询 B.记录 C.督导 D.心理分析 9.心理社会治疗模式是个案工作传统的治疗方法之一,最早可以追溯到 A.汉密尔顿的‘社会工作基本概念“ B.霍丽斯的‘个案社会工作 社会心理治疗法“ C.斯梅丽的‘社会工作实施理论“ D.玛丽四里士满‘社会诊断“ 10.弗洛伊德认为,人格结构中的本我所遵循的原则是 A.快乐原则 B.现实原则 C.道德原则 D.理性原则 11.亲人意外去世给案主带来的危机属于 A.自然环境危机 B.社会环境危机 C.个人危机 D.成长危机 12.被称为 现代危机之父”的是 A.卡布蓝 B.法巴路 C.史尼曼 D.林德曼 13.社会学习理论的创立者是 A.班杜拉 B.斯金纳 C.桑代克 D.斯梅丽 14.对于不愿意从事体育锻炼的案主,工作者先要求其一周坚持锻炼一次,若完成则给予奖励三 当案主能够坚持一周锻炼一次后,工作者将次数提高到每周锻炼两次,完成则奖励,不完成则无奖励三一直如此,直到案主能坚持每周3次为止三这属于行为治疗技术中的A.系统减敏法 B.正增强法 C.差别增强法 D.反应塑形法 00282#个案社会工作试题第2页(共5页)

2013年 1 月中央电大专科《个案工作》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

2013年 1 月中央电大专科《个案工作》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 说明:试卷号:2238 课程代码:00459 适用专业及学历层次:社会工作;专科 考试:形考(纸考、比例50%);终考(纸考、比例50%) 一、单选题 1.关于社会工作三大直接服务方法,下列说法错误的是(D)。 A.社区工作以整个社区为主要对象 B.小组工作以小团体为主要对象 C.个案社会工作以个人或家庭中的个人为主要对象 D.社会工作督导的主要服务对象为新进入社会服务机构的工作者 2.关于会谈前的准备,下列说法错误的是(C)。 A.环境布置、安排,不仅使双方感受到舒适,更重要的是传达“安全”和“尊重”的讯息给当事人 B.任何一种座位的蜜排,最重要的是为了要让案主感受到舒适安全而敢于把自己内心的痛苦、伤感、不满等说出来,利于双方的沟通与了解 C.一个成熟的工作者,应该尽可能地掌握会谈时的技巧,对于自己的穿戴、服饰则可以不必注意,按照自己的习惯即可 D.工作者在进人工作室时应神情专注,心情明朗,把自己的身心状况调整到最好的状态3.下列关于转案的原因说法错误的是(D)。 A.原来的社会工作者因工作变动离开机构 B.接案的社会工作者自身能力不足,无法提供有效的服务 C.案主怀疑工作者的能力,主动要求更换工作者 D.转案时社会工作者可以不用向案主解释原因 4.在个案工作的方法中占主导地位,并且它的一些理论概念和假设被广泛接受的模式是 (B) A.行为修正模式 B.心理与社会治疗模式 C.人本主义治疗模式 D.理性情绪治疗模式 5.青少年行为问题的表现形式很多,比如:逃学、早恋、暴力行为乃至犯罪等都是青少年行为问题的重要表现形式。如果是因为青少年不懂得如何进行规范行为,作为一名社会工作者,可以采用(D)帮助治疗。 A.心理社会治疗模式 B.危机介人治疗模式 1

个案社会工作案例分析报告(范例)

个案社会工作案例分析报告(范例) 一、基本资料 案主姓名:吴某 性别:男 年龄:73 岁 二、个案来源 个案是院舍照顾机构管理人员转介,社工经过与案主面谈,确定初步问题后接案。 三、个案背景资料 (一)重要引发事件 近日案主因心脏病住进深圳某医院,这次在检查、护理、用药过程中处处抱怨其儿子,还经常无故对儿子发脾气,跟病房的医生、护士甚至病房的其它病人家属说他儿子的坏话。案主的父子关系一度非常紧张,他的儿子也在一气之下说了要放弃案主,在医院案主的儿子要和案主脱离父子关系,案主父子关系面临一个大挑战。案主需要心脏搭桥,手术费最少要用 6 万块,手术费用如果筹不够,案主将无法顺利进行手术。最坏的打算就是案主“有钱看病,没钱等死”。 (二)曾做出的调试和成效 1.自我调试。 案主入住老人颐养院之后,因与子女关系都不好,感情上面缺乏沟通,得不到家人的温暖和关爱,案主有被遗弃的

感觉,时刻认为自己没有依靠,没有归属感,对生活非常消极、自卑。 案主曾经意识到自己的心理状况,也想通过一些日常活动来摆脱这种困境,比如通过给希望小学的学生定期捐款,给有需要的人编织毛衣送温暖等,但是由于得不到大家的认同和理解,案主变得更加自卑敏感。 2.院舍照顾层面。 老人颐养院的领导曾经与案主儿子多次面谈,与其共同探讨案主目前的状况,希望改善案主与儿子之间的关系,并尽量通过安排文娱活动让案主融入院舍生活。 (三)行为表现。 案主住院后,由于对疾病的害怕甚至恐惧,而导致心理上的紧张和敏感,容易对身边的人产生种种误会。只要身边的人说了一句不当的话,或者一个不合适的行为,就会引起案主的猜疑和否定。 (四)人际关系。 案主在入住养老机构后,案主失去自身的角色而与他人交往,使案主在与工作人员交往和满足工作人员的期望时常常感到羞辱和没有自尊,这引起个人认知出现误区,在他的眼中,只看到别人的缺点,看不到优点,眼中容不下一粒沙子的性格,喜欢挑别人毛病,导致了案主与家人、与院舍照顾机构的工作人员和其它老人之间缺乏稳定的沟通,案主人

个案社会工作实用案例分析.docx

个案社会工作案例分析 案主背景: 李某,女,今年18 岁,初中文化程度,性格比较内向,平时喜欢独处。初一下半学期 开始就经常称头晕,不去上课,可经医生检查一切正常。初三勉强毕业后就再也没有跨入校 门。平时一个人呆在家里看电视,比较喜欢卡通片,也照着漫画书上画漫画玩,可画得不怎么 样,也从不敢把自己的画给别人看。父亲平时工作忙,无暇顾及她,母亲经常要去照顾外婆, 与案主交谈的机会也比较少。因案主读书成绩比较差,父母也就对她没什么期望,认为 女孩子书读不好就让她呆在家里,将来嫁人算了。母亲平时常常用“你不行的”、“你不会的”等言语对案主做家务事予以评价。案主初中毕业后不再上学,父母怕她到外面学坏,也不让她出去结交同伴,使她更加孤独。居委会人员也反映案主特别敏感,只要她看见别人聚在一起讲话,就会认为是在讲她,为此还和邻居发生过矛盾。对于邻居的同龄人,她总是以 拒人于千里之外的态度拒绝与其交往,也从不肯参加社区活动。最近母亲发觉案主越来越不愿意与 人交往,就托熟人帮她介绍了一份简单的工作,想让她去社会上历练历练,可她做了两天就不肯去了,母亲觉得这样下去也不是办法,所以就来求助社会工作者希望得到帮助。 个案分析: 案主主要存在这样几个问题:( 1)性格问题( 2)人际沟通问题( 3)自我认同问题( 4)家庭问题 工作目标: ( 1)提高沟通和人际交往的能力( 2)改善案主的生活环境,恢复和提高案主的自信心( 3)树立其对自我的成功认同感,从而增强案主的自我实现和满足感。 工作原理: ( 1)佛洛依德的精神分析理论( 2)“人在情境中”理论(3)人本治疗模式的理论( 4)现实治疗法的理论 工作方案: ⒈ 首先,工作员登门上访与案主母亲和案主进行初次见面,并和案主母亲及案主会谈。此 次会谈的主要目的是通过案主母亲和案主双方来了解案主求助的动机,尽可能的找出案主当前所面临的心理困扰,作出是否需要给与帮助的决定。在会谈过程中,一方面工作员通过以一种轻松、愉悦的谈话方式,大致了解案主个人的基本信息、家庭的基本情况及其所面临的 困难,以确定是否可以结案,另一方面要向案主坦诚介绍工作员自我的身份、机构的设置及服务内容,以尽量减轻案主的疑虑和敏感度。 ⒉再通过展开一到二次的访谈与案主建立信任的专业关系,其主要目的在于使案主相信工作 者的能力,同意接受工作者提供的服务,即取得案主的信任。并同案主一起协商制定具体的 治疗计划,签订服务协议,其中涉及到澄清服务的方法、服务的性质、服务的目标,明确案 主、工作者、机构各自享有的权利和义务等方面。 成效评估: 本次服务计划综合考虑到案主的心理需求及其所处的家庭和社会环境等多重因素的影

个案社会工作复习题

个案社会工作 名词解释 1.个案社会工作---由专业社会工作者通过直接的、面对面的沟通方式,运用有关人和社会的专业知识和技术,对个人或家庭提供心理调整和环境等方面的支持和服务。 2.哲学---社会工作的世界观和价值观,是社会工作目标确立的理论指导。 3.知识---是社会工作专业技术的理论模式,是实现目标的具体操作方法。 4.转介---对本机构不能提供服务的个案,经过一连串的专业服务机构,转送到其他服务机构,使案主能够获得适宜的社会工作专业服务的一种工作过程。 5.结案---社会工作者为终止和案主的专业关系所做的一切准备工作。 6.接纳---指在双方交流与沟通时,社会工作者持有不作任何判断的态度,即不对案主本人和案主的行为以个人的加之标准作评价和判断。 7.同感---指社会工作者理解他人对环境的感受,从案主的内心深入体验不安甚至绝望的心情。 8.情感转移---指案主将早年情绪生活经验里对某一个特定的个人的特殊感受或反应,投射到社会工作者身上,把他当做案主早年情绪生活经验中的某一个特定个人一样看待。 9.个案工作的访视---在个案社会工作的实施过程中,为了解案主的有关情况,社会工作者到案主的家庭、学校、单位或所在社区拜访有关人员,这种专业的访问称作案工作的访视。 10.实际干预---指工作者采取各种强烈的措施直接干涉案主生活的行动。 11.危机调适---对危机状态下的个人、家庭或团队提供一种短期治疗或调适的过程。 12.泛暴疗法---让案主想象地或真实地大量面对引起他恐惧或焦虑的刺激,直至他最后习惯于这些刺激为止。 13.自我概念---人在内心深处关于自己的形象,是人对自己的看法和评价。 14.拒绝放弃----指即使在案主主动希望工作者放弃努力时,仍然不放弃,仍然对案主改变自己的能力抱有信心。 15.ABC性格理论---人的情绪困扰(C)是由个人的信念系统(B)而非由某些客观存在的事物本身(A)所产生的。 16.连结---个案管理者扮演案主与所需要资源间的中间人角色,目的是为案主寻找合适的资源。 简答 1.个案社会工作的基本要素:①个案社会工作的实施主体;②个案社会工作的对象;③个案社会工作的手段的方法;④个案社会工作的目标。

社会工作个案案例

一、来访者一般资料 来访者姓名:F (为了保护来访者隐私,故在此隐去真实姓名)。来访者性别:女。 来访者年龄:21岁。 来访者职业:在校大学生,大二在读。 来访者主要症状:白天昏昏欲睡,晚上睡眠不好。食欲不振。对生活失去兴趣,不愿意与同学、老师、家人交往,对学习也失去兴趣。自我评价低。 二、个人陈述 我和我男朋友L是高中同学,高三的时候我们不顾老师和双方家长的反对恋爱了。高中毕业以後,虽然没有考进同一所学校,但都在这座城市,我们俩都很高兴。我们的父母也基本上默许我们之间的来往了。” 虽然我们学校之间距离很远,但刚上大一的时候L每个星期都会来我的学校找我两、三次。每天晚上都会通电话。但是这种状况并没有持续很久,後来他来找我的次数慢慢变少,到大一下学期的时候,他半个月才来找我一次,基本上都是我去找他,但是我找他的时候他显得很不耐烦,於是我们就经常开始争吵。” 随著吵架的次数越来越多,我就越来越觉得累。很多时候想到了分手,但是又真的舍不得这段将近两年的感情。” 後来有一次我偷偷查了L的手机通话清单,发现他跟一个女生来

往很密切,我给那个女生打电话,骂了她。我当时真的控制不住 自己,我完全想象不出来自己会像个泼妇一样骂人!他知道这件事情以後,说我是无理取闹,跟我提出了分手。我追问他和那个女生的关系,他说是学校社团的事情才联系的。我不相信,继续追问,他就根本不解释了。我去找他,他也总是找藉口不想见我。” 到 现在,我们已经半年多没有联系过了。但是我心裏面还是放不下他。我知道这样不好,可我控制不住自己啊!分手之後,他并没 交其他的女朋友,所以我想那件事情是我误会他了,我很後悔。 如果当初我能冷静些,就不会和他分手了。每天我都会不由自主地这样想,越想越放不下他,越想越难受。每天心情都很不好,睡觉也睡不好,总是会梦见与L重归于好。什麽都没有心情做:也不想上课,也不想和同学交往。我觉得自己很失败,什麽都做不好。我已经变得完全不象自己了!这真的很恐怖,我不想这样。” 三、诊断 根据来访者敍述,以及了解其既往病史、家族病史。诊断为:一般情绪障碍。 四、咨询方案与策略 对本案例中来访者的问题,咨询师采用以人为中心治疗方法。相信来访者有很大潜能理解自己并解决自己的问题,咨询师只 是通过咨访关系来引导来访者

个案社会工作考试重点川师大

名词解释: 1、转介:是指对本机构不能提供服务的个案,经过一连串的专业服务机构,转送到其他服务机构P96 2、转案:是指社会工作者将本机构接受服务的案主转由本机构的其他社会工作者继续提供服务的过程P97 3、结案:是指社会工作者为终止和案主的专业关系所做的一切准备工作P115 4、接纳:是指在双方交流与沟通时,社会工作者持有不作任何判断的态度P130 5、情感转移:是指案主将早年情绪生活经验里对某一个特定的个人(通常是父母,但并不一定)的特殊感受或反应,投射到社会工作者身上P139 6、非现实性反应(反情感转移):即社会工作者将以往的经历及与他人的关系中产生的感受和情感转移到案主身上P141 7、实际干预:是指工作者采取各种强烈的措施直接干涉案主生活的行动P186 8、危机调试:是指对危机状态下的个人、家庭或团体提供一种短期治疗或调适的过程P194 9、泛暴疗法(快速疗法):是指让案主想象地或真实地大量面对引起他的恐惧或焦虑的刺激,直至他最后习惯于这些刺激为止P218 10、自我概念:是人本治疗模式的一个核心概念,自我概念是人在内心深处关于自己的形象,是人对自己的看法和评价P230 11、三角缠:是指通过第三方来实现双方互动P288 单选: 1、个案社会工作本质上的助人自助性P15 2、哲学(价值)和知识被社会工作界视为两个重要和最优先的基石P25 3、社会工作学院教授塔夫和罗宾逊提出“机构功能”和“助人过程”这一概念而得名P56 4、功能派个案社会工作的理论基础是兰克提出的自我心理学P56 5、社会学习模式的代表人物是班杜拉P62 6、1994年中国社会工作教育协会正式成立P77 7、病原诊断,通常是分析案主人格形成的历史过程当中出现的问题P106 8、联系人,是指社会工作者充当联系案主和社区各种资源的纽带P113 9、使能者(使其恢复能力),是指社会工作者协助案主发掘自身的能力或资源,使案主自身产生改变,以完成协议中所规定的任务P113 10、辩护人,社会工作者代表案主和某人或某一群体进行交涉,以解决案主面临的问题P114 11、社会工作者常常需要到案主的家庭、学校、单位或所在社区拜访有关人员,这种专业性的访问称作个案工作的访视,最早出现的访视是家庭访视P162 12、个案工作以文字记录为记录的主要方法和手段P166 13、个人早年未被满足的欲望或情绪需要或冲突,仍藏在个人的无意识中P178 14、间接治疗以环境改善技术为主,(p184)以工作者对案主的指导性强弱为标准,从弱到强共有五个直接影响的技术。强调、提议、忠告、坚持、实际干预P185 15、卡布罗被称为“现代危机之父”P193 16、消除法,当某行为出现后便扣除原有的奖励刺激,以减弱或除去不理想的行为P215 17、现实治疗法认为,人的内在的“成长动力”和“健康动力”导致人产生一种“自我认同的需求”P242

个案社会工作期末考试卷(B卷)

个案社会工作期末考试卷(B卷) 姓名:专业:成绩: 一、单项选择题(3×5=15分) 1、被称为“诊断派”的个案工作实施理论学派是() A、问题解决学派 B、行为修正学派 C、功能学派 D、心理与社会学派 2、认为每个人的生命历程中,一定会遇到危险情况并产生危机情绪,而且都需要一段时间去适应这种状况,并提出危机调试模式的是美国学者() A、玛丽·里士满 B、霍丽斯 C、林德曼 D、查默斯 3、个案社会工作的工作对象主要是() A、社区和家庭 B、团体和社区 C、个人和家庭 D、社区和个人 4、功能学派的人性论观点主要是以那一种理论为基础的() A、精神分析理论 B、自我心理学 C、认知理论 D、实验心理学 5、对生活中不如意的事情着意强调它好的方面,属于那一种心理防卫机制() A、反向行为 B、酸葡萄 C、甜柠檬 D、合理化 二、多项选择题(3×5=15分) 1、个案社会工作的基本技术有() A、沟通与会谈 B、访视 C、问卷调查 D、观察实验 E、记录 2、下列对人本治疗模式的评述中正确的有() A、注重研究 B、易于学习和掌握 C、安全性高 D、易于被不同文化所接纳 E、强调注重以案主为中心 3、社会工作领域三大直接工作方法是() A、团体社会工作 B、社区社会工作 C、老年社会工作 D、民政社会工作 E、个案社会工作 4、个案社会工作的实施理论主要派别有() A、人本主义学派 B、功能学派 C、心理与社会学派 D、问题解决学派 E、行为主义学派 5、危机调适模式的主要步骤有() A、建立关系 B、了解主要问题 C、迅速作出危险性判断 D、稳定案主情绪,获得案主信任 E、协助案主解决当前问题 三、判断题(3×5=15分) 1、行为治疗模式的理论来源主要是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 2、功能派个案社会工作在实施时最大的特点就是重视实施的程序。() 3、1927年,霍丽斯根据实际工作经验和教育培训经验写作了《社会诊断》一书,第一次把个案社会工作的经验提升为一种学术性的理论。() 4、个案社会工作的目标是要帮助那些社会适应不良和社会功能失调的个人,增进其生存和发展的能力。() 5、中国的个案社会工作强调家庭系统内成员的相互帮助。() 四、简答题(3×5=15分) 1、简述常见的会谈目标 2、简述在结案阶段案主经常出现的典型反映

社会工作实务--个案工作(详细笔记)

第一章个案工作 一.个案工作的定义 个案工作是专业工作者遵循基本价值观念,运用科学的专业知识和技巧,为遭受困难的个人或家庭,提供物质和心理方面的支持与服务,以帮助个人或家庭减轻压力、解决问题、挖掘生命的潜能,不断提高个人和社会的福利水平。 二.个案工作的基本要求 (1)服务对象:是生活中遭到困难的个人或家庭。 (2)个别化的工作方式:核心是个别化一对一专业服务。 (3)服务目标:协调个案与周围环境的关系,使之更加和谐。 三.个案工作的本质 协调服务对象与社会环境之间的适应症状,恢复和增强个人或家庭的社会功能。 四.心理—社会治疗模式 认知行为治疗模式三大传统治疗模式 人本治疗模式 个案工作服务模式理性情绪治疗模式 个案工作任务中心模式 危机介入模式 家庭治疗模式 1、心理—社会治疗模式 (1)理论假设 ①人的成长与发展假设:人生活在特定社会环境中,生活、心理、社会三个层 面相互作用,推动个人成长和发展。 ②服务对象问题的假设:强调服务对象问题与其感受到的来自过去、现在及问 题处理三方面压力有关,使其出现心理困扰,人及交往出现冲突。 ③对人际沟通假设:人际沟通是保证人与人之间进行有效沟通交流的基础,是 形成健康人格的重要条件。

④对人的价值假设:每个人都是有价值的,即使暂时是面临困扰的服务对象, 也具有自身有待开发的潜在能力。 (2)治疗技巧 包括直接治疗技巧和间接治疗 直接治疗技巧是指直接对服务对象进行辅导的治疗的具体方法。 直接治疗技巧:分为非反思性直接治疗技巧和反思性直接治疗技巧。 非反思性直接治疗技巧是指社会工作者直接向服务对象提供各种必要的服务,而服务对象只处于被动接收状态的各种辅导技巧。这种辅导技巧不关注服务对象的自身感受和想法。主要包括:支持、直接影响和探索--描述--宣泄。 反思性直接治疗技巧是指社会工作者通过服务对象相互沟通,引导服务对象正确分析和理解自己问题的各种具体技巧。这种辅导技巧比较关注服务对象的自身感受和想法。主要包括:现实情况反思、心理动力反思和人格发展反思。 间接治疗是指通过辅导第三者或者改善环境间接影响服务对象的具体方法。 特点:把服务过程分为研究,诊断和治疗三个阶段。 ①注重从人际交往场景中了解服务对象; ②运用综合的诊断方式确定服务对象问题的成因; ③采用多层面的服务介入方式帮助服务对象。 2、认知行为治疗模式 认知行为治疗模式的内容 认知行为治疗模式的基本原理包括两项基本原则和三种意识层次的理论假设,以及依据这些理论假设而设计的治疗方法和技巧。 (1)基本假设 认知行为治疗模式,是以人的认知和行为作为关注焦点的治疗模式。它包含两个基本假设:一是认知对人的情绪行为有着重要的影响;二是人的行动会影响人的思维方式和情绪。 就认知因素而言,包括三种不同意识状态的层面:意识、自动念头、图式。(2)治疗方法和技巧 方法:根据服务对象问题的复杂程度安排5—20次的面谈,对于一些特别困难的案例,像人格障碍等,辅导面谈的次数可以超过20次,每次面谈的时间大

个案社会工作考试重点全归纳川师大自考

一、名词解释 1、 个案社会工作:是由专业社会工作者通过直接的、面对面的沟通方式,运用有关人和社会的专业知识和技术,对 个人或家庭提供心理调整和环境改善等方面的支持和服务。 P6 2、 转案:是指社会工作者将本机构接受服务的案主转由本机构的其他社会工作者继续提供服务的过程。 P97 3、 非直接式会谈:即案主的自我陈述。这是资料收集中最常用的一种方法,它允许案主以自己的方式、步骤讲述自己 的故事。P102 4、 直接式会谈:是指社会工作者事先准备好一系列的问题表,从开始提问到最后结束都严格地按照既定的步骤进行, 这样问题就不会岀现遗漏。 P103 5、 观察:是对资料的直接感知与记录。 P103 6、 非参与观察:是指社会工作者完全以局外人的身份观察案主的活动。 P103 7、 结案:是指社会工作者为终止和案主的专业关系所做的一切准备工作。 P115 8、 联系人:是指社会工作者充当联系案主和社区各种资源的纽带。 P113 9、 使能者:是指社会工作者协助案主发掘自身的能力或资源, 使案主自身产生改变, 以完成协议中所规定的任务。 P113 10、 个案社会工作的专业关系:社会工作者和案主之间建立起来的一种工作关系,它通过双方内心感受与情绪的动态 交互反应,从而协助案主解决问题,提高案主的个人能力。 P124 11、 接纳:是指在双方交流与沟通时,社会工作者持有不作任何判断的态度。 P130 12、 期望:是指一种预期或希望,希望自己的行为付岀(通常为爱的表示)能够得到某种形式的行为反应。 P131 13、 同感:也叫同理心,是准确地感知他人内在的参考架构和一直持续的情绪要素,好像是他人,但没有失去“好像” 这种情况。P133 14、 真诚是指工作者在和案主建立的专业关系中一直保持着开放和诚实的态度。 P133 15、 一致:则指工作者作为专业人员的真实的自我价值观,与案主沟通的内容和行为举止要保持一致。 P133 16、 情感转移:又称转移反应,是指案主将早年情绪生活经验里对某一个特定的个人(通常是父母,但并不一定)的 特殊感受或反应,投射到社会工作者身上,把他当作案主早年情绪生活经验中的某一特定个人一样看待。 P139 17、 反情感转移:社会工作者将以往的经历及与他人的关系中产生的感受和情感转移到案主身上。 P141 18、 沟通:是双方当事人(一个或多个)借助语言或非语言符号彼此互相交换观念、感受、态度、资料、情感等内容 的双向互动过程。P148 19、 个案工作的访视:在个案社会工作的实施过程中,为了了解案主的有关情况,社会工作者常常需要到案主的家庭、 学校、单位或所在社区拜访有关人员,这种专业性的访问称作个案工作的访视。 P162 20、 人在情境理论:该理论认为个案社会工作是关于人的工作, 应注重于研究案主的环境及社会环境间各要素的关系, 即人 在情境。P176 21、反映沟通动力技术:又称反映讨论。是指运用评语、提问和解释等技术来探讨案主的处境和心态的过程。 22、 危机调适:是指对危机状态下的个人、家庭或团体提供一种短期治疗或调适的过程。 23、 正增强法:在某行为发生之后给予奖励性刺激,以增强或维持某一理想的行为。 24、 示范法:又称观察学习、模仿学习。是以某人或某团体的行为作为一种刺激(示范) 度,并采取相类似的行为。 P219 25、 自我实现:是指对天赋、能力、潜力等的充分开拓和利用。 P230 26、 自我概念:是人在内心深处关于自己的形象,是人对自己的看法和评价。 P230 27、比较中心:这是一个由个人对外部环境的认识和由心理需求而产生的理想图象之间加以比较的场所。 P246 28、 拒绝放弃:是指即使在案主主动希望工作者放弃努力时, 仍然不放弃,仍然对案主改变自己的能力抱有信心。 P254 29、 次系统:在家庭系统中,根据功能、世代的不同分成若干个较小的单位,叫做次系统。 30、 边界:家庭作为一个系统有其自身的界线,使它与周围的环境区别开来。 31、 家庭系统的弹性:是指家庭的适应与转变能力。 P294 32、 家庭重塑:它是运用戏剧的形式把个人的家庭生活史重演岀来,使案主可以认识过去一直影响着他的某些家庭经 验。P318 33、 自我环:即工作者利用戏剧的形式去帮助个人认识和整合自我的不同部分。 P319 P187 P194 P214 ,使案主接受近似的想法和态

个案社会工作期末考试卷A卷答案

个案社会工作期末考试卷(A卷) 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3×5=15分) 1、C 2、C 3、D 4、C 5、B 二、多项选择题(3×5=15分) 1、ABE 2、ABDE 3、ABE 4、BCDE 5、ABE 三、判断题(3×5=15分) 1、× 2、√ 3、√ 4、√ 5、× 四、简答题(3×5=15分) 1、简述个案社会工作的特点 个案社会工作对象的差异性和复杂性 个案社会工作方法的科学性和技术性 个案社会工作本质上是助人自助 个案社会工作过程的系统性 个案社会工作者与案主关系的专业性和职业性 2、简述问题解决学派基本理论和实施特点 第一,对问题的界定。问题解决学派要求将问题界定为具体的、可以解决的问题。(3分)第二,提供解决问题的新经验。(2分) 3、简述行为治疗模式的设计评估方案 第一、A-B设计(1分) 第二、A-B-A-B设计(2分) 第三、多基点设计(2分) 五、材料分析题(20×1=20分) (1)、B(2分) (2)、B(2分) (3)、社交恐怖症这是一种心理障碍,对社交恐怖症治疗的原则就是要打断案主的症状体验和反应之间的恶性循环,具体来说我们可以从三方面进行治疗。 (一)系统脱敏法(10分) 我们首先可以对案主运用系统脱敏法,系统脱敏法是目前心理学上治疗社交恐怖症的一种主要方法。具体操作步骤是这样的: 1.身体松弛训练。帮助案主选择一个安静的地方,让案主靠在沙发上或者靠在椅子上,让他自己的全身都处在一个最舒适的位置上,双臂自然下垂或者搁置在沙发上,深深地吸气,再缓缓地呼出……逐步放松全身的肌肉。反复练习,直到达到“呼之即来”的可以随意放松的娴熟程度。 2.制定恐惧等级表。根据紧张的程度给自己的恐惧对象分级记分,记分的标准就是:相处自然毫不紧张的人,比如说父母记0分;极度恐惧的比如说领导记5分(最高分);其他不同程度的恐惧对象可以根据从轻到重的程度依次记1、2、3、4分。 3.逐级脱敏。首先在头脑中逼真地再现最低等级的刺激场面,也就是在社交场合中最低等级的使他感觉到紧张的场面,当确实体验到有些紧张的时候(主观平分在1分左右),就停止想象并且全身放松。等到平静以后再重复上面的这一过程,如此循环,直到恐

家庭社会工作案例分析

一、案例 丽芬是一位普通的农村妇女,年近三十岁。丈夫长年在外地打工,很少回家,他经常抽烟喝酒,并且有赌博的爱好。每年拿不了多少钱回家。丽芬包揽了家中种地、养猪、养牛所有的农活,但女人的能力是有限的,家中最后的收入并不多。另外还要照顾上学的女儿以及多病的婆婆,是家庭的经济支柱。 丽芬的公公在她丈夫很小的时候就去世了,她的婆婆独自一人把儿子拉扯大,而且只有这一个儿子。丽芬和她的丈夫也只有一个女儿,平时都是由丽芬照顾着,所以母女的关系特别好,因为受传统观念的影响,婆婆和丈夫都希望丽芬再生一个男孩,可丽芬自己因为生活负担重,并且与丈夫感情淡薄,不想再生第二胎,也一直没有怀上。因此,丈夫和婆婆总是冷言冷语,丈夫甚至以生不出男孩就离婚来威胁,有时还会打她。丽芬得不到丈夫的关心,觉得自己很没用,在村里抬不起头来。 性格内向的丽芬找过村里要好的姐妹诉苦,大家都很同情她。村里像她这样挨打的妇女有不少,但大家认为家丑不可外扬,都选择了忍耐和沉默。丽芬曾找过妇联主任和派出所民警,他们都做过丽芬家人的工作,但没起什么作用。村里人背地里对丽芬将家事告诉外人有些议论,也以“清官难断家务事"为由,没有给丽芬什么帮助。 丽芬感觉活得很累,动过离婚的念头。可是,父母都住在弟弟家里,自己如果离婚带着女儿能去哪里呢、她想过自杀,但一想到女儿没了妈妈之后的日子,就打消了这个念头。她感到无助,自叹命不好,不得不认命。 不久前,某社会工作服务机构在丽芬所在的村庄开展服务。丽芬经过一段时间的观望和了解,前来该机构求助。 二、案主的问题与情景 (由此结构图可以看出,丽芬家属于主干家庭) 首先,丽芬虽是一名已婚妇女,但婚后却没有正常的夫妻生活,受经济条件所困,丈夫外出打工,她不得不与丈夫分居两地。而丈夫又存在许多陋习,虽说外出打工是为了弥补家中经济困难问题,可是抽烟喝酒赌博的所有花销,并没有给这个家庭减少负担,反而为丽芬增加了负担。 其次,丽芬在家中承担着家庭里的所有重担,但只因为没有为家中添一个男丁,所以婆婆和丈夫都对丽芬冷眼看待,丈夫甚至对丽芬使用暴力,使丽芬心理产生强烈的无助感和无力感。 再次,丽芬所处的环境是农村地区,农村地区受传统观念的影响,对于像丽芬这样挨打,甚至是无法生男孩的妇女,都会做出负面的评价;虽然丽芬懂得维护自己的权利,找到村子里的妇联与派出所,但均没有起作用,反而在与外部环境互动的过程中形成了负面的经验,加深了自己无论在家庭内部还是外部环境的无力感和自卑感。 最后,对于丽芬来说,所能想到的最好的解决办法莫过于离婚,然后独自生活,因为从丽芬的身上能看到许多资源优势,比如说丽芬能够吃苦耐劳,她是家里的经济支柱,能够将家里的一切打理的仅仅有条,相对有一定的能力,并且丽芬懂法,相对于那些其他面对丈夫打骂默不出声的妇女来说,丽芬懂得如果维权。但离婚后所要面对的各种境况对于丽芬来说,困难重重,并且对女儿的成长不利,所以仍然需要慎重考虑,这些所有的原因使得丽芬无法抉

个案社会工作考试参考资料

1、个案工作的定义 个案工作是专业工作者遵循基本的价值理念、运用科学的专业知识和技巧、以个别化的方式感受困难的个人或家庭提供物质和心理方面的支持与服务,以帮助个人或家庭减低压力、解决问题、挖掘生命的潜能,不断提高个人和社会的福利水平。 2、个案工作的含义: 1.是个别化的社会工作方法 2基本价值理念是尊重个性,承认人的价值和独特性 3个案工作融科学性、技术性、艺术性于一身 4服务对象是感受困难的个人或家庭 5个案工作需要动用资源 6个案工作能够同时提高个人和社会的福利水平 3、个案工作与心理咨询的区别: 1问题的范围:是否局限在心理问题 2对心理问题的探究深度:浅、深(个案工作理论模式中不强调精神分析理论) 3关注点:问题成因与服务方案--个人还是环境 4工作方式:咨询室、走出个案工作室 5是否关注到社会政策、制度是否公平、合理 4、个案工作与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差异: 1理念:助人与服务;教育与改造;价值是否中立 2关系是否平等:平等;不平等 3关注问题的层面:心理;意识形态、政治态度 5、个案工作的目标层次:三个 1.解决案主面对的现实问题,排除情绪困扰(短期\具体目标) 2.帮助案主恢复自助能力(中期) 3.发挥潜能、完善人格、趋向自我实现(终极) 6、玛丽·里士满:1917年《社会诊断》与1922年《何谓社会个案工作》 《社会诊断》:总结、概括个案工作的个别化、案主自决原则,并强调社会环境的重要性。第一次将社会个案工作作为一种独立的方法和技巧进行理论发热概括和总结,使之成为独立,可以指导实践并作为学校教育内容的知识体系。 7个案工作的哲学基础 西方哲学基础 1.人道主义2.实证主义3.乌托邦思想4.新教伦理5社会福利思想 中国传统哲学思想1儒家:强调道德、三纲五常2道家:和谐、自由3佛家:博爱 8、个案工作的价值是一套有关人类福利、公平、公正、尊严等发面的理念思想。 9、个案社会工作的基本价值观 1.人的价值与尊严是与生俱来的。 2.每个人的独特性与个别性都应该被尊重。 3.人有获得资源以解决问题并发展潜能的权利。 4.人在适当的资源状况下,均有改变和成长的能力。 10、伦理守则关键性伦理 1、保密:个案工作者对案主所告知的私事或资料有保守秘密的职责与义务。 2、案主自决:案主有自己选择和决定的权利。 3、知后同意:某些服务需案主同意后才能提供。 4、保有专业界限:个案工作者与案主不能有双重或多重的关系。 11.、伦理困境 1保密与泄密2自我决定与父权主义3专业界线与利益冲突4专业价值与个人价值 伦理抉择原则1 预防对生命及健康的伤害优先于揭露保密资料的伤害

个案社会工作的过程

第三讲个案社会工作的基本过程 社会工作的过程都是一个建立在知识、价值和技巧的创造性结合基础上的问题解决过程,由一连串的服务所组成。它始于潜在案主面对问题或困扰前来机构寻求专业人员的协助,或社会工作人员给予机构功能外出游目的地寻求可能的服务对象(如针对街头少年帮的外展服务),终止于完成服务或中断服务关系。 个案社会工作不同发展阶段的划分 理论提出者与时间阶段划分 黄维宪,曾华源,王慧君,1955年?接案 ?初期评估与社会诊断?制定改变的目标?选择服务计划 ?建立工作协议 ?持续社会治疗 ?整体评估 ?结案与追踪 廖荣利,1997年?申请和接案 ?资料收集和情报研判?诊断与服务计划 ?服务与处遇(treatment)?结案与评估 ?持续服务 张雄,1999年?申请与接案?研究与资料收集?诊断与服务计划?服务与治疗过程?结案与评估 约翰逊(L.C.Johnson),2000年 评估 评估计划行动结案 潘淑满,2000年?初期阶段?评估阶段?干预阶段?结案阶段 濯进,张曙,2001年?关系建立 ?资料收集与诊断?目标与计划制定?服务提供与治疗?结案与评估 赫泼沃斯等,2002年?探索、订立契约、评估和计划?实施和目标达成 ?结案

根据个案社会工作者服务过程中实际工作的重点,将个案社会工作过程分为关系建立、评估、计划、干预、结案五个阶段。需要指出的是,虽然这五个阶段是一个有步骤的不断递进的过程,但实际上,依步骤进行时,又常常是互相关联或并行发生的,有时甚至是循环的。 第一节接案与建立关系 ●接触潜在案主 (一)接触潜在案主的途径 接触潜在案主是个案社会工作过程中的第一步,工作者和潜在的案主开始接触,通常有三种途径: (1)个人或家庭带着他们自己无法解决的困难或问题前来求助。 (2)工作者根据机构功能主动外出要为那些没有提出帮助要求的人提供服务,例如,逃学的街童、性工作者、吸毒者、艾滋病感染者、帮派少年或无家可归者。 (3)有人认为某人或某家庭有严重的威胁他们自己或他人福利的问题,因而需要社会工作者的干预。工作者可能去接触那个人或那个家庭,或者转介处强迫规定他们向机构报告,例如经检察院审查判定为需要社区矫正的少年。 (二)潜在案主的分类 根据与机构接触的不同原因,潜在案主可以分为三类: (1)自愿性潜在案主(或申请人)。 (2)非自愿性潜在案主。 (3)强迫性潜在案主。 ●工作者主要的工作目标 在建立关系阶段,社会工作者主要的工作目标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一)与潜在案主进行初步的会谈,根据机构的宗旨、资源和工作者的能力,鉴别、筛选自愿性潜在案主,确定其申请,了解非自愿性潜在案主寻求协助可能有的压力,帮助其转化为案主。 对于案主呈现的问题的界定,工作者应该遵守两个原则: 1)对问题的界定,应以案主的界定为主,而不是个案社会工作者单方面所认定。 2)工作者必须知道刚开始案主所呈现的问题,不一定是案主真正想要解决或要面对的问题。 对于非自愿性潜在案主,工作者的出现应该满足三个条件: 1)出现在对潜在案主而言方便的时间。 2)出现在潜在案主所在的地方。 3)以潜在案主认为可接受的方式提供服务。 (二)建立良好的互动沟通模式,并激发潜在案主面对问题的动机。 (三)澄清工作者和案主双方的角色和期待,建立初步的工作契约(工作同盟)。 社会工作者澄清角色和期待的过程,包含以下一些重要的要素:①注意并同理案主的非现实期待和急迫感;②表达帮助的意愿;③解释无法满足案主非现实期待的原因;④依据社会工作者的专业认知,向案主阐明助人过程的内涵,强调双方工作上的合作关系,这种合作性赋以案主积极参与的责任,乃至在问题解决过程中,选择方案的自决权。 工作者除了说明案主的角色期待,对自己的角色加以说明也是十分重要的。工作者最好强调自己的角色是一个更好地帮助案主了解他们自己的困难的合作伙伴,还应强调自己虽然是一个积极的合作者,但最后的决定权还是在案主身上,工作者会帮助他们权衡不同的选择,但工作者的意愿是看到他们发展自己的力量,最大限度地行使独立行动的能力。还有一点也很重要,工作者应该强调自己的功能之一是协助案主着眼于他们能达到的力量和持续的

社会工作者个案工作主要模式

个案工作主要模式心理社会治疗模式的内容:理论假设、治疗技巧。 特征: 开放性。 理论假设的核心包括: 1对人的成长发展的假设;2对服务对象问题的假设;3对人际沟通的假设;4对人的价值的假设。 认知行为治疗模式三种学习理论: 经典条件作用理论、操做性条件作用理论和社会学习理论。 都强调: 1以行为作为理论研究的中心,探讨行为习得、改变的规律;2以学习做为核心,研究行为学习的具体机制和条件;3注重外部环境在行为习得中的作用。 学习中的认知因素: 信息加工过程、信仰系统、自我表述、问题解决和处理的方式。 理性情绪治疗模式以人本主义作为自己理论的基础,认为人天生就有一种不断追求成长发展的趋向。 它对人的心理失调原因和机制进行了深入的分析,提出了ABC理论: A引发事件、B服务对象的信念系统、C引发事件后各种认知、情绪和行为。 任务中心模式认为,服务介入须符合五个方面的基本要求: 介入时间有限、介入目标清晰、介入服务简要、服务效果明显、介入过程精密。

在任务中心模式看来,任务就是服务对象为解决自己的问题而需要做的工作。 它是服务介入工作的核心,是实现服务介入工作目标—解决问题的手段。 解决问题是目标,任务是实现解决问题的手段。 有效的沟通行动需具备两个要素(有系统、有反应),达到五种功能(探究、组织、意识水平的提升、鼓励、方向引导)。 内容技巧治疗技巧分为直接治疗技巧(非反思放松练习、系统脱敏、满灌疗法、厌恶性直接治疗技巧、反思性—)和间接疗法、模仿、果敢训练、代币管制。 治疗技巧非理性信念的检查技巧(反映感受、角色扮演、冒险、识别);辩论技巧(辩论、理性功课、放弃自我评价、示范、替代性选择、去灾难化、想象)特点心理社会治疗模式的特点: 1注重从人际交往的场景中了解服务对象;2运用综合的诊断方式确定服务对象问题的原因;3采用多层面的服务介入方式帮助服务对象。 1认知和行为因素的结合2采用综合的方式开展个案辅导工作明确辅导要求、检查非理性信念、与非理性信念辩论、学会理性生活方式、巩固辅导效果。 清晰界定问题、明确界定服务对象、合理界定任务。 任务中心模式强调,只有把以下三个因素融合到任务中来,这样的任务才是最好的,这三个因素是: 服务对象的问题、服务对象解决这个问题的能力、服务对象的意愿。 个案工作主要模式危机介入模式危机: 一个人的正常生活受到意外危险事件的破坏而产生的身心混乱的状态。 分为两类:

2016年中级社会工作师社会工作实务真题及答案解析

2016年中级社会工作师社会工作实务真题及答案解析 (1~2/共9题)案例分析题 请根据所提供的案例资料进行分析,并按要求作答。 1. 社会工作者在社区调研中发现,一些失去独生子女的家庭存在重重困难,家庭成员不愿意面对现实,长期沉浸在悲伤和自责中,有的夫妻关系变得紧张,导致婚姻破裂的危机;有的老人疾病缠身,无人照顾;有的家庭缺乏稳定的收入,经济困难;有的家庭成员害怕无人养老送终,对未来充满担忧。社区居民虽然对失独家庭感到同情,但不知如何与其交往,也很少邀请这些家庭参加社区活动。 问题: 第1题 列出本案例中家庭面临的问题。 第2题 结合案例中的问题,从家庭、社区、社会三个层面,社会工作者应采取什么干预措施。 下一题 (3~4/共9题)案例分析题 请根据所提供的案例资料进行分析,并按要求作答。 2. 社会工作者在为某企业提供服务时发现,员工小张的父亲最近遭遇严重车祸住院治疗,小张的生活和经济面临巨大压力,情绪低落,工作多次出错,还出现擅自离岗的情况,企业领导多次批评,并声称要扣发奖金。 社会工作者在预估中,绘制了小张的社会生态系统图: 图片 问题: 第3题 依据上图,分析小张的社会生态系统状况。 第4题 依据企业社会工作的服务内容,社会工作者可以为小张提供哪些服务? 上一题下一题 (5~6/共9题)案例分析题 请根据所提供的案例资料进行分析,并按要求作答。 3. 某社区有历史悠久的民俗文化:社区拥有各类活动场所和服务器材,每年有一定的社会服务经费;社区居民骨干、志愿者人数较多;辖区内有多家社会组织和便民服务商,然而,该社区的服务效率低下、质量较差,社区活动形式单一,难以满足居民日益多元的服务需求。针对上述情况,社会工作服务机构受街道办事处委托,邀请了社区居委会人员、社区社会组织骨干和志愿者一起分析各自的优势、局限和角色差别,澄清了对社区服务的认识,达成了共同的目标,明确了各自职责,建立了信息搜集与共享制度、联席会议制度和服务联办制度,在该社区逐步形成了社区居委会、社会工作服务机构和社区社会组织分工合作的联动机制,社区服务效率和质量有了大幅提升。 问题: 第5题 列出该社区自身拥有的资源。 第6题 本案例中社会工作服务机构协调该社区各类服务资源时,把握了哪些原则? 上一题下一题 (7~8/共9题)案例分析题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