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统计

统计

统计
统计

三、多项选择题

1.某市2007年底人口总数1100万人,这是一个()

A数量指标B质量指标

C时期数D时点数

E统计绝对数

2.时点数的特点是()

A不同时间数值可以相加B不同时间数值不可以相加

C调查资料需连续登记D数值与时期长短有关

E数值通过间断登记取得

3.在相对数中,子项和母项可以互换位置的有()

A结构相对数B比例相对数

C比较相对数D动态相对数

E计划完成相对数

4. 比较相对数适用于()

A计划水平与实际水平之比B先进与落后之比

C不同国家间之比D不同时间状态之比

E实际水平与标准水平之比

5.反应国民经济产业结构的相对数是()

A国民生产总值B第一、二、三产业产值之比

C各产业增长速度D各产业比上年增长量

E各产业占的比重

6.在下列几种相对数中,必须在分组的基础上方可计算的是()

A计划完成相对数B结构相对数

C比较相对数D比例相对数

E动态相对数

7.2007年末全国总人口为132129万人,比上年末增加681万人。全年出生人口1594万人,出生率为12.10‰死亡人口913万人,死亡率为6.93‰.出生人口性别比为120.22:100.这里用到的指标有()

A时期数 B时点数

C平均数 D强度相对数

E比例相对数

8.2007全年企业共发行债券17084亿元;2007年末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176213亿元,这两个指标()

A都是时期数 B都是时点数

C都是绝对数 D前者是时点数,后者是时期数

E前者是时期数,后者是时点数

9.2007年末全国就业人员76990万人,比上年末增加590万人。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为4.0%()

A就业人数是时期数 B增加的就业人数是时期数

C就业人数是时点数 D失业率是结构相对数

E就业人数和增加人数都是绝对数

10.根据总量指标反应的现象的性质不同,计量单位一般有()

A实物单位 B数量单位

C劳动单位 D价值单位

E倍数

11.相对数的表现形式有()

A无名数 B百分数

C成数 D结构相对数

E名数

12.下列统计指标为统计绝对数的有()

A工资总额 B流动资金余额

C人口密度 D员工人数

E资金利润率

13.下列指标中的结构相对数有()

A集体所有制企业员工总数的比重 B某工业产品产量比上年增长的百分比

C大学生占全部学生的比重 D某年积累额占全部国民收入的比重

E某年人均消费额

14.下列哪些是强度相对指标()

A某市医院病床数与全市人口数之比B某市人口数与土地面积之比

C我国GDP与全国人口数之比 D甲省GDP与乙省GDP之比

E14岁以下人口数与全国人口数之比

四、判断题

1.绝对数随着总体范围的扩大而增加。()

2. 绝对数随着时间范围的扩大而增加。()

3.单位总体总数和总体标志值总数是不能转化的。()

4.结构相对数的数值不能大于1.()

5.水平法和累计法的选择依据是计划指标的规定方式。()

6.计划完成相对数的数值大于100%,就说明完成并超额完成了计划。()

7.相对指标的可比性原则是指对比的两个指标在总体范围、时间范围、指标名称、计算方法等方面都要能够进行对比。()

8.反应总体内部构成特征的指标只能是结构相对数。()

9.时点数可以相加。()

10.经济现象发展速度越高,说明经济实力越强。()

11.相对数都是用无名数表示的。()

二、单选题

1.下列属于平均指标的是()

A某县平均每亩粮食产量 B全员劳动生产率

C某县平均每人占有耕地 D某县平均每户拥有小汽车的数量

2.平均数反映了()

A总体分布的集中趋势 B总体中总体单位分布的集中趋势

C总体分布的离散趋势 D总体变动的趋势

3.在变量数列中,如果标志值较小的一组权数较大,则计算出来的算数平均数()

A接近于标志值大的一方 B接近于标志值小的一方

C不受权数的影响 D无法判断

4.由相对数计算平均数时,如果掌握的权数是相对数的子项数值时,则采用()

A加权算术平均数公式 B加权调和平均数公式

C简单算术平均数公式 D简单几何平均数公式

5.已知某局所属12个工业企业的职工人数和工资总额,要求计算该局职工的平均工资,应该采用()

A简单算术平均法B加权算术平均法

C加权调和平均法D几何平均法

6.已知5个水果商店苹果的单价和销售额,要求计算5个商店苹果的平均单价,应该采用()A简单算术平均法B加权算术平均法

C加权调和平均法D几何平均法

7.某厂有两个车间,1984年甲车间工人平均工资为120元,乙车间为130元;1985年,甲车间工人在全厂工人中的比重提高,乙车间的比重下降。在两车间工人平均工资没有变化的情况下,1985年全厂总平均工资比1984年全厂总平均工资()

A增加B减少

C 持平D不能作结论

8.某公司下属5个企业,已知每个企业某月产值计划完成百分比和实际产值,要求计算该公司平均计划完成程度,应采用加权调和平均数的方法计算,其权数是()

A计划产值B实际产值

C工人数 D 企业数

9.中位数和众数是一种()

A代表值B常见值

C典型值 D 实际值

10.由组距变量数列计算算数平均数时,用组中值代表组内标志值的一般水平,有一个假定条件,即()

A各组的次数必须相等B各组标志值必须相等

C各组标志值在本组内呈均匀分布D各组必须是封闭组

11.四分位数实际上是一种()

A算数平均数B几何平均数

C位置平均数D数值平均数

12.离中趋势指标中,最容易受极端值影响的是()

A极差B平均差

C标准差D标准差系数

13.平均差与标准差的主要区别在于()

A指标意义不同B计算条件不同

C计算结果不同D数学处理方法不同

14.标准差指标数值越小,则反应变量值()

A 越分散,平均数代表性越低

B 越集中,平均数代表性越高

C 越分散,平均数代表性越高

D 越集中,平均数代表性越低

15.已知某班40名学生,其中男、女学生各占一半,则该班学生性别成数方差为( )

A25% B30%

C40% D50%

三、多选题

1.正确选择权数是计算平均数的重要问题,选择权数时要考虑( )

A 它应该是标志值的直接承担着

B 它与标志值相乘具有实际的经济意义

C 它应该是次数

D 它应该是频率

E 它可以是绝对数表示的次数,也可以是用相对数形式表示的频率

2.加权算数平均数的大小受哪些因素的影响( )

A 受各组频数或频率的影响

B 受各组标志值大小的影响

C 受各组标志值和权数的共同影响

D 只受各组标志值大小的影响

E 只受权数大小的影响

3.平均数的作用是( )

A 反应总体的一般水平

B 对不同时间、不同地点、不同部门的同质总体平均数进行对1

C 测定总体各单位的离散程度

D 测定总体各单位分布的集中趋势

E 反应总体的规模

4.众数是( )

A 位置平均数

B 总体中出现次数最多的标志值

C 不受极端值的影响

D 适用于总体单位数多,有明显集中趋势的情况

E 处于变量数列中点位置的那个标志值

5.在什么条件下,加权算术平均数等于简单算数平均数( )

A 各组次数相等

B 各组标志值不等

C 变量数列为组距变量数列

D 各组次数都为1

E 各组次数占总次数的比重相等

6.加权算数平均数的计算公式有( )

A n x ∑

B f xf ∑∑

C ∑∑∑

??????f f D ∑∑x m m E ∑x

n 1

7.计算和应用平均数的原则有( )

A 现象的同质性

B 用组平均数补充说明总平均数

C 用变量数列补充说明平均数

D 用时间变量数列补充说明平均数

E 把平均数和典型事例结合起来

8.下列变量数列中可以计算算数平均数的有( )

A 变量数列

B 等距变量数列

C 品质变量数列

D 时间变量数列

E 不等距变量数列

9.几何平均数主要适用于( )

A 标志值的代数和等于标志值总量的情况

B 标志值的连乘积等于总比率的情况

C 标志值的连乘积等于总速度的情况

D 具有等比关系的变量数列

E 求平均比率时

10.中位数是( )

A 由标志值在变量数列中所处的位置决定的

B 根据标志值出现的次数决定的

C 总体单位水平的平均值

D 总体一般水平的代表值

E 不受总体中极端值的影响

11.有些离中趋势指标是用有名数表示的,它们是( )

A 极差

B 平均差

C 标准差

D 平均差系数

E 四分位差

12.不同总体间的标准差不能简单进行对比,是因为( )

A 平均数不一致

B 标准差不一致

C 计量单位不一致

D 总体单位数不一致

E 与平均数的离差之和不一致

13.不同数据组间各标志值的差异程度可以通过标准差系数进行比较,因为标准差系数( ) A 消除了不同数据组各标志值的计量单位的影响B 消除了不同数列平均水平高低的影响

C消除了各标志值差异的影响D数值的大小与数列的差异水平无关

E数值的大小与数列的平均数大小无关

14.关于极差,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A只能说明变量值变异的范围B不反应所有变量值差异的大小

C反应数据的分配状况D最大的缺点是受极端值的影响

E最大的优点是不受极端值的影响

15.下列指标中,反应数据组中所有数值变异大小的指标有()

A四分位差B平均差

C标准差D极差

E 离散系数

四、判断题

1.权数对算数平均数的影响作用取决于权数本身绝对值的大小。()

2.算数平均数的大小,只受总体各单位标志值大小的影响。()

3.在特定条件下,加权算数平均数可以等于简单算数平均数。()

4.中位数和众数都属于平均数,因此它们数值的大小受到总体内各单位标志值大小的影响。()

5.分位数都属于数值平均数。()

6.在资料已分组时,形成变量数列的条件下,计算算数平均数或调和平均数时,应采用简单式;反之,采用加权式。()

7.当各标志值的连乘积等于总比率或总速度时,宜采用几何平均法计算平均数。()

8.众数是总体中出现最多的次数。()

9.未知计算平均数的基本公式中的分子资料时,应采用加权算数平均数方法计算。()

10.按人口平均的粮食产量是一个平均数。()

11.变量数列的分布呈右偏分布式,算术平均数的值最小。()

12.若数据组的均值是450,标准差为20,那么,所有的观察值都在450±20的范围内。()

13.是非标志的标准差是总体中两个成数的几何平均数。()

14.总体中各标志值之间的差异程度越大,标准差系数就越小。()

15.同一数列,同时计算平均差,标准差,二者必然相等。()

16.如果两个数列的极差相同,那么,它们的离中程度就相同。()

17.离中趋势指标既反映了数据组中各标志值的共性,又反映了它们之间的差异性。()

18.若两组数据的平均数与标准差均相同,则其分布也是相同的。()

19.在对称分布的条件下,高于平均数的离差之和与低于平均数的离差之和,必然相等,全部的离差之和一定等于0.

20.数据组中各个数值大小相当接近时,它们的离差就相对小,数据组的标准差就相对小。()二.单项选择题

1.相关分析研究的是()

A变量间的相互依存关系B变量间的因果关系

C变量间严格的一一对应关系D变量间的线性关系

2.下列情况中称为正相关的是()

A随一个变量增加,另一个变量减少B随一个变量减少,另一个变量增加

C随一个变量增加,另一个变量相应增加D随一个变量增加,另一个变量不变

3.相关系数的取值范围是()

A-1

C-1≤r≤1 Dr>1

4.相关系数等于零表明两个变量( )

A是严格的函数关系B不存在相关关系

C不存在线性相关关系D存在曲线相关关系

5.相关分析对资料的要求是()

A两个变量均为随机的B两个变量均不是随机的

C自变量是随机的,因变量不是随机的D自变量不是随机的,因变量是随机的

6.估计标准误差是反映()

A平均数代表性的指标B现象之间相关关系的指标

C回归直线代表性的指标D平均误差程度的指标

7.在计算相关系数之前,必须对两个现象进行()

A定性分析B定量分析

C回归分析D可比分析

8.现象之间相互依存关系的程度越低,则相关系数()

A越小于0 B越接近于-1

C超接近于1 D越接近于0

9.现象之间相互关系的类型有()

A函数关系和因果关系B相关关系和函数关系

C相关关系和因果关系D相关关系和回归关系

10.产品产量与单件成本的相关系数是-0.88,单位成本与利润率的相关系数是-0.94,产量与利润率之间的相关系数是0.81,因此()

A产量与利润率的相关程度较高B单位成本与利润率的相关程度较高

C产量与单位成本的相关程度较高D反应不出哪对变量的相关程度高

11.年劳动生产率z(千元)和工人工资y(元)之间的回归方程为y=10+70z ,意味着劳动生产率每提高1千元时,工人工资平均()

A增加80元B增加70元

C减少70元D减少80元

12.计算估计标准误差的依据是()

A因变量的随机数值B因变量的总误差

C因变量的回归误差D因变量的剩余误差

13.下面的函数关系是()

A销售人员测验成绩与销售额大小的关系B圆周的长度决定于它的半径

C家庭的收入和消费的关系D数学成绩与统计学成绩的关系

14.相关系数r的取值范围()

A?∞

C-1

15.若要证明两变量之间线性相关程度是高的,则计算出的相关系数应接近于()

A+1 B 0

C 0.5

D -0.1

16.回归系数和相关系数的符号是一致的,其符号均可用来判断现象()

A线性相关还是非相形相关 B 正相关还是负相关

C 完全相关还是不完全相关

D 单相关还是复相关

17.某校经济管理类的学生学习统计学的时间(X)与考试成绩(Y)之间建立线性回归方程Yc=a+bX经计算方程为Yc=200-0.8X 该方程参数的计算()

A a值是明显不对的

B b值是明显不对的

C a值和b值都是不对的

D a值和b值都是正确的

18 下列形象的相关密切程度最高的是()

A某商店的职工人数与商品销售额之间的相关系数0.87

B流通费用水平与利润率之间的相关关系为-0.94

C 商品销售额与利润率时间的相关系数为0.51

D 商品销售额与流通费用水平的相关系数为-0.81

19 当相关系数r=0时,表明()

A现象之间完全无关B相关程度较小

C 现象之间完全相关

D 无直线相关关系

20 下列关系中,属于正相关关系的有()

A合理限度内,施肥量和平均单产量之间的关系 B 产品产量与单位产品成本之间的关系

C 商品的流通费用与销售利润之间的关系

D 流通费用率与商品销售量之间的关系

21 相关分析是研究()

A变量之间的数量关系 B 变量之间的变动关系

C 变量之间的相互关系的密切程度

D 变量之间的因果关系

22 在回归直线Yc=a+bX,b<0则X与Y之间的相关系数()

A r=0

B r=1

C 0

23在回归直线Yc=a+bX中,b表示()

A当X增加一个单位,Y增加a的数量

B 当Y增加一个单位,X增加b的数量

C 当X增加一个单位,Y的平均增加量

D当Y增加一个单位,X的平均增加量

三多项选择题

1 现象之间相互联系的类型有()

A函数关系B相关关系

C 回归关系

D 随机关系

E结构关系

2 判断现象之间有无相关关系的方法有()

A对客观现象做定性分析 B 对客观现象作回归分析

C 编制相关表

D 绘制相关图

E 计算估计标准误差

3 下列现象中属于负相关关系的有()

A商品流转的规模越大流通费用率则越低 B 播种面积增加施肥量增加适当,总产量随之增加

C 产量增加,产品成本随之降低

D 煤层厚度增加工人劳动生产率随之增加

4 相关分析中的正相关是指()

A随一个变量增加,另一个变量相应增加B随一个变量增加,另一个变量反而减少

C随一个变量减少,另一个变量相应减少 D 随一个变量减少,另一个变量反而增加

E 随一个变量变动,另一个变量保持不变

5 依据相关散点图可判定现象之间是()

A正负相关 B 完全相关

C 线性相关

D 曲线相关

E 零相关

6 相关散点图()

A适合于描绘各种现象之间的联系 B 能判定现象之间有无相关关系

C 能大体判定现象之间的相关程度

D 能准确反映现象之间相关程度的大小

E 能判定可采用的最佳数学模型

7 两个变量相关关系的种类有()

A单相关 B 复相关

C 直线相关

D 曲线相关

E 正负相关

8 三个及以上变量相关关系的种类有()

A单相关 B 复相关

C 直线相关

D 曲线相关

E 正负相关

9 下列属于相关关系的有()

A农作物产量与施肥量之间 B 家庭收入与生活费用支出之间

C 圆的面积与圆的半径之间

D 人的身高与体重之间

E 劳动生产率与机械化程度之间

10 相关系数r( )

A适合于计算各种现象之间的相关关系 B 能准确反映现象之间相关程度的大小

C 与估计标准误差呈反比

D 其正负完全取决于协方差

E r 越大说明相关程度越高

11 直线相关分析的特点有()

A两个边变量是对等关系 B 两个变量都是随机变量

C 只能算出一个相关系数

D 相关系数可正可负

E r介于0—1之间

12 直线回归分析的特点有()

A两个变量不是对等关系 B 两边量都是随机变量

C 利用最小平方法可配合直线回归方程

D 自变量是给定的,因变量是随机的

13 回归直线方程的两个变量x和y()

A一个是自变量,一个是因变量 B 一个是给定的变量,另一个是随机变量C 两个都是给定的变量 D 两个都是随机变量

E 要根据研究目的来确定那个是自变量,哪个是因变量

14 下列哪些现象之间的关系为相关关系()

A家庭收入与消费支出的关系 B 圆的面积与它的半径之间的关系

C 广告支出与商品销售之间的关系

D 单位产品成本与利润之间的关系

15 相关系数表明两个变量之间的()

A线性关系 B 因果关系

C 变异程度

D 相关关系

E 相关的密切程度

16 对于一元线性回归分析来说()

A两变量之间必须明确那个是自变量,那个是因变量 B 回归方程是据以利用自变量的给定值来估计和预测因变量的平均可能值

C 可能存在着y依x和x依y的两个回归方程

D 回归系数只有正号

17.可用来判断现象相关方向的指标有()

A相关系数B回归系数

C回归方程参数D估计标准误

E x,y的平均数

18.单位成本(元)依产量(千件)变化的回归方程为yc=78-2x,这表示()

A产量为1000件时,单位成本76元B产量为1000件时,单位成本78元

C产量每增加1000件时,单位成本下降2元D产量每增加1000件时,单位成本下降78元E当单位成本为72元时,产量为3000件19.估计标准误的作用是表明()

A回归方程的代表性B样本的变异程度

C估计值与实际值的平均误差D样本指标的代表性

E总体的变异程度

20.销售额与流通费用率,在一定条件下,存在相关关系,这种相关关系属于()

A正相关B单相关

C负相关D复相关

E完全相关

21.在直线相关和回归分析中()

A据同一资料相关系数只能计算一个

B据同一资料相关系数可以计算两个

C据同一资料回归方程只能配合一个

D据同一资料,回归方程随自变量与应变量的不同,可能配合两个

E回归方程和相关系数均与自变量和因变量的确定无关

22.相关系数r的数值()

A可为正值B可为负值

C可大余1 D可等于-1

E可等于1

23.从变量之间相互关系的表现形势看,相关关系可分为()

A正相关B负相关

C直线相关D曲线相关

E不相关和完全相关

24.确定直线回归方程必须满足的条件是()

A现象见确实存在数量上的相互依存关系B相关系数r必须等于1

Cy与x必须同方向变化D现象见存在着较密切的直线相关关系E相关系数r必须大于0

25.当两个现象完全相关时,下列统计指标值可能为()

Ar=1 Br=0

Cr=-1 DSyx=0

E Syx=1

26.配合直线回归方程是为了()

A确定两个变量之间的变动关系B用因变量推算自变量

C用自变量推算因变量D两个变量相互推算

E确定两个变量间的相关程度

27.相关系数与回归系数()

A回归系数大于0,则相关系数大于0 B回归系数小于0,则相关系数小于0 C回归系数大于0,则相关系数小于0 D回归系数小于0,则相关系数大于0 E回归系数等于0,则相关系数等于0

四、判断题

1.所有现象之间的相互联系,都是通过数量关系反映出来。()

2.函数关系是一种广义的相关关系()

3.某煤矿企业原煤产量增加,吨煤成本降低,这种关系属于函数关系。()

4.两个相关变量,一个变量随另一个变量增加而增加是正相关;一个变量随另一个变量减少而减少是负相关。()

5.相关关系与函数关系都属于完全确定性的依存关系。()

6.相关系数r等于0,说明两变量之间不存在相关系数。()

7.相关系数r=0.9,说明两变量之间可能存在正相关,也可能存在负相关。()

8.两变量之间的相关关系表现为线性关系;三个或三个以上变量之间的相关关系友现为曲线相关。()

9.完全相关说明相关系数等于1.()

10.现象之间相关的方向是一成不变的。()

11. 现象之间相关程度的高低,取决于相关系数r的大小。()

12.确定哪个是自变量,哪个是因变量,在这点上相关分析和回归分析是一致的。()

13.在直线相关的条件下,自变量和因变量互换时,对所计算的相关系数和所配合的回归方程没有影响。()

14.利用最小平方法配合的直线回归方程要求:实际测定的所有相关点到直线上的距离的平方和为零。()

15.在相关关系中,如果两个变量只存在依存关系而没有明显的因果关系,这时要根据研究

的目的确定自变量和因变量。()

16.相关系数与回归系数的正负方向是一致的。()

17.剩余误差是计算估计标准误差的依据。()

18.相关系数越大,估计标准误差越小;.相关系数越小,估计标准误差越大,即两者成反比关系。()

19.决定系数和相关系数都可以反应现象相关程度的高低。()

20.如果两个变量的变动方向一致,同时呈上升或下降趋势,则两者是正相关关系。()21假定变量x与y的相关系数是0.8,变量m与n的相关系数为-0.9,则x与y的相关密切程度高。()

22.在直线相关系数r=0时,说明变量之间不存在任何相关关系。()

23.相关系数r有正负、有大小、因而它反映的是两现象之间具体的数量变动关系。()

24.在进行相关和回归分析时,必须以定性分析为前提,判定现象之间有无关系。()

25.回归系数b的符号与相关系数r的符号,可以相同也可以不相同。()

26.在直线回归分析中,两个变量是对等的,不需要区分因变量和自变量。()

27.相关系数r越大,则估计标准误差Sxy值越大,从而直线回归方程的精确性越低。

()

28.进行相关与回归分析应注意对相关系数和回归直线方程的有效性进行检验。()

29.工人的技术水平提高,使得劳动生产率提高,这种关系是一种不完全的正相关关系。()

30.正相关指的就是两个变量之间的变动方向都是上升的。()

31.回归分析和相关分析一样所分析的两个变量都一定是随机变量。()

32.相关的两个变量,只能算出一个相关系数。()

33.一种回归直线只能作一种推算,不能反过来进行另一种推算。()

统计学简答题及答案

统计学简答题及参考答案 1.简述描述统计学的概念、研究容与目的。 概念:它是研究数据收集、整理和描述的统计学分支。 研究容:搜集数据、整理数据、展示数据和描述性分析的理论与方法。 研究目的:描述数据的特征;找出数据的基本数量规律。 2.简述推断统计学的概念、研究容与目的。 概念:它是研究如何利用样本数据来推断总体特征的统计学分支。 研究容:参数估计和假设检验的理论与方法。 研究目的:对总体特征作出统计推断。 3.什么是总体和样本? 总体是指所研究的全部个体(数据)的集合,其中的每一个元素称为个体(也称为总体单位)。 可分为有限总体和无限总体: ?有限总体的围能够明确确定,且元素的数目是有限的,可数的。 ?无限总体所包括的元素数目是无限的,不可数的。 总体单位数可用N表示。 样本就是从总体中抽取的一部分元素的集合。构成样本的元素的数目称为样本容量,记为n。 4.什么是普查?它有哪些特点? 普查就是为了特定的研究目的,而专门组织的、非经常性的全面调查。它有以下的特点: 1)通常是一次性或周期性的 2)一般需要规定统一的标准调查时间 3)数据的规化程度较高 4)应用围比较狭窄。 5.什么是抽样调查?它有哪些特点? 抽样调查是指从总体中随机抽取一部分单位作为样本进行调查,并根据样本调查结果来推断总体特征的数据搜集方法和统计推断方法。 它具有经济性好、时效性强、适应面广、准确性高等特点。 6.简述统计调查方案的概念及应包括的基本容。 答:统计调查方案就是统计调查前所制订的实施计划,它是指导整个调查过程的纲领性文件,是保证调查工作有计划、有组织、有系统地进行的计划书。 它应包括的基本容有: 〈1〉明确调查目的; 〈2〉确定调查对象和调查单位; 〈3〉设计调查项目; 〈4〉设计调查表格和问卷; 〈5〉确定调查时间; 〈6〉组织实施调查计划; 〈7〉调查报告的撰写,等等。 7.简述统计分组的概念、原则和具体方法。 答:(1)概念

应用统计学试题及答案解析

北京工业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2007-2008年度 第一学期期末 应用统计学 主考教师 专业: 学号: 姓名: 成绩: 1 C 2 B 3 A 4 C 5 B 6 B 7 A 8 A 9 C 10 C 一.单选题(每题2分,共20分) 1. 在对工业企业的生产设备进行普查时,调查对象是 A 所有工业企业 B 每一个工业企业 C 工业企业的所有生产设备 D 工业企业的每台生产设备 2. 一组数据的均值为20, 离散系数为0.4, 则该组数据的标准差为 A 50 B 8 C 0.02 D 4 3.某连续变量数列,其末组为“500以上”。又知其邻组的组中值为480,则末组的组中值为 A 520 B 510 C 530 D 540 4. 已知一个数列的各环比增长速度依次为5%、7%、9%,则最后一期的定基增长速度为 A .5%×7%×9% B. 105%×107%×109% C .(105%×107%×109%)-1 D. 1%109%107%1053 5.某地区今年同去年相比,用同样多的人民币可多购买5%的商品,则物价增(减)变化的百分 比为 A. –5% B. –4.76% C. –33.3% D. 3.85%

6.对不同年份的产品成本配合的直线方程为x y 75.1280? -=, 回归系数b= -1.75表示 A. 时间每增加一个单位,产品成本平均增加1.75个单位 B. 时间每增加一个单位,产品成本平均下降1.75个单位 C. 产品成本每变动一个单位,平均需要1.75年时间 D. 时间每减少一个单位,产品成本平均下降1.75个单位 7.某乡播种早稻5000亩,其中20%使用改良品种,亩产为600 公斤,其余亩产为500 公 斤,则该乡全部早稻亩产为 A. 520公斤 B. 530公斤 C. 540公斤 D. 550公斤 8.甲乙两个车间工人日加工零件数的均值和标准差如下: 甲车间:x =70件,σ=5.6件 乙车间: x =90件, σ=6.3件 哪个车间日加工零件的离散程度较大: A 甲车间 B. 乙车间 C.两个车间相同 D. 无法作比较 9. 根据各年的环比增长速度计算年平均增长速度的方法是 A 用各年的环比增长速度连乘然后开方 B 用各年的环比增长速度连加然后除以年数 C 先计算年平均发展速度然后减“1” D 以上三种方法都是错误的 10. 如果相关系数r=0,则表明两个变量之间

统计学试卷及答案

统计学试卷及答案 一、判断题 1.统计学是一门方法论科学,其目的是探索数据的内在数量规律性,以达到 对客观事物的科学认识。() 2.统计研究的过程包括数据收集、数据整理、分析数据和解释数据四个阶段。 () 3.统计数据误差分为抽样误差和非抽样误差。() 4.按所采用的计量尺度不同,可以将统计数据分为时间序列数据和截面数据() 5.用来描述样本特征的概括性数字度量称为参数。() 6.如果数据呈左偏分布,则众数、中位数和均值的关系为:均值<中位数< 众数。() 7.通过散点图可以判断两个变量之间有无相关关系。() 8.所有可能样本均值的数学期望等于总体均值。() 9.影响时间序列的因素可分为:长期趋势、季节变动、循环波动和不规则变 动四种。() 10.狭义的统计指数是用来说明那些不能直接加总的复杂现象综合变动的一 种特殊相对数。() 二、单项选择题 1.为了估计全国高中生的平均身高,从20个城市选取了100所中学进行调查。在该项研究中样本是()。 A 100所中学 B 20个城市 C 全国的高中生 D 100所中学的高中生 2.一名统计学专业的学生为了完成其统计作业,在《统计年鉴》中找到的2005年城镇家庭的人均收入数据。这一数据属于()。 A 分类数据 B 顺序数据 C 截面数据 D 时间序列数据

3.某连续变量数列,其首组为50以下。又知其邻近组的组中值为75,则首组的组中值为() A 24 B 25 C 26 D 27 4.两组数据相比较()。 A 标准差大的离散程度也就大 B 标准差大的离散程度就小 C 离散系数大的离散程度也就大 D 离散系数大的离散程度就小 5.在下列指数中,属于质量指数的是()。 A 产量指数 B 单位产品成本指数 C 生产工时指数 D 销售量指数 6.定基增长速度与环比增长速度的关系为()。 A 定基增长速度等于相应的各个环比增长速度的算术和 B 定基增长速度等于相应的各个环比增长速度的连乘积 C 定基增长速度等于相应的各个环比增长速度加1后的连乘积再减1 D 定基增长速度等于相应的各个环比增长速度的连乘积加1(或100%) 7.某企业报告期产量比基期增长了10%,生产费用增长了8%,则其产品单位成本降低了()。 A 1.8% B 2.5% C 20% D 18% 8.用简单随机重复抽样方法抽取样本单位,如果要使抽样标准差降低50%,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则样本容量需要扩大到原来的()。 A 2倍 B 3倍 C 4倍 D 5倍 9.如果变量x和变量y之间的相关系数为﹣1,这说明两个变量之间是()。 A 低度相关关系 B 完全相关关系 C 高度相关关系 D 完全不相关 10.合理施肥量与农作物亩产量之间的关系是()。 A 函数关系 B 相关关系 C 没有关系 D 正比例关系 11.在回归分析中,描述因变量y如何依赖自变量x和误差项 的方程称为()。 A 回归方程 B 回归模型 C 估计的回归方程 D 理论回归方程 12.平均指标是用来反映一组数据分布的()的指标。

谈统计技术在质量管理中应用

谈统计技术在质量管理中的应用 西安普天通信设备厂王清华 摘要: 企业质量管理就是全面质量管理。企业的全体职工及有关部门同心协力,把专业技术、经营管理、数理统计和思想教育结合起来,建立起产品的研究、设计、生产、服务等到全过程的质量体系,从而有效地利用人力、物力、财力、信息等资源,提供出符合规定要求和用户期望的产品或服务。统计技术的应用对于全面质量管理的有效实行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关键词: 质量管理全面质量管理统计技术统计过程控制 Abstract: Enterprise’s quality management is total quality management.All the departments and staff are of one mind, and combining professional skills,management,statistics,and mentality education together to establish the complete quality system which includes research, design,manufacture, and service.That will use our human resource,material resource,financial recourse,and information efficiently to provide the products and service that reach the requirements and customers' anticipation.The statistics technology will be significant to the practice of total quality management. Key Word: Quality Management Total Quality Management Statistics Technology Statistical Process Control

统计学简答题答案资料讲解

1、什么是统计学,有哪些特点? 统计学是收集、整理、分析、解释数据并从数据中得到结论的学科。 特点:客观性~~相关性~~实用性~~科学性~~严谨性~~逻辑性~~~ 2、何谓标志,按能否用数量表示可以分为哪两种类型,分别举例说明 标志是指说明总体单位属性或特征的名称。可以分为数量标志和质量标志 品质标志:说明总体单位属性特征的名称,用文字描述。Ex:性别,名族,工种,籍贯数量标志:说明总体单位数量特征的名称,用数量表示。数量标志的具体表现称标志值。 Ex:工人的年龄,工资,工龄 3、什么是离散型变量,连续性变量?举例说明 变量:可变的数量标志和指标; 离散型变量:指变量的数值只能以计数的方法取得,(变量值只能取整数); 连续型变量:指变量的取值连续不断,(变量值能取小数)。 4、简述品质标志和数量标志的区别,并举例说明。 区别:数量标志说明的是总体的数量特征,而品质标志说明的是总体的属性特征。 5、什么是数量指标和质量指标?二者有何关系? 统计指标:反映总体数量特征的科学概念和具体数值。 注意:从理论上讲,一个完整的统计指标由两部分构成:指标名称+指标数值 例如:某地区2009年完成利税总额(指标名称)为1500(指标数值)亿元。 数量指标:用来反映现象的总规模、总水平、或工作总量的指标。其数值大小随总体的研究范围的大小而增减。 质量指标:反映客观现象的劳动效果或工作质量等事物内部数量关系的指标,其数值的大小与总体的研究范围大小无直接联系。 6、统计标志和统计指标有和联系与区别? 区别:1、标志是反映总体单位特征;指标反映总体特征。 2、指标都能用数量表示,标志只有数量标志能用数量表示; 3、标志是一个理论概念,实际应用中只有指标。 联系:1、标志与指标可以相互转化,随研究目的的转化而改变; 2、指标值一般是标志值汇总来的; 3、标志的名称常常就是指标名称。 7、制定一份完整的统计调查方案,应包括哪些内容? 1)明确调查的目的和任务 2)确定调查的对象和调查单位、 3)确定带调查项目、设计调查表或问卷 4)确定调查时间、调查地点和调查方式方法 5)制定调查的组织实施计划 8、举例说明重点调查的概念和特点 重点调查:是在调查对象范围内部选择部分重点调查单位进行的调查。 特点:调查单位少、适用于调查对象的标志值比较集中于某些单位的场合、重点调查的调查方式主要采取专门调查的组织形式(一种是专门组织的一次性调查;另一种是利用定期统计报表经常性地对一些重点单位进行调查。);有点在于花费较少的人力物力和时间就可以获得总体的基本情况资料。 9、简述重点调查、典型调查、抽样调查的联系与区别P31 抽样调查是一种非全面调查,它是按照随机的原则,从总体中抽取一部分单位作为样本来进行观测研究,以抽样样本的指标去推算总体指标的一种调查。

统计学简答题整理

统计学简答题整理 第一章P11 1.获取直接统计数据的渠道主要有哪些?及区别在于? 普查、抽样调查 普查是为某一特定目的,专门组织的一次性全面调查。这是一种摸清国情、国力的重要调查方法。花费的时间、人力、财力和物力都较大,间隔的时间较长。而两次普查之间的年份以抽样调查方法获得连续的统计数据。 抽样调查是统计调查中应用最广、最为重要的调查方法,它是通过随机样本对总体数量规律性进行推断的调查研究方法。存在着由样本推断总体产生的抽样误差,但统计方法可以估计出误差的大小进一步控制误差;节省人力、财力、物力,又能保证实效性 2.简要说明抽样误差和非抽样误差。 非抽样误差是由于调查过程中各有关环节工作失误造成的。(它包括调查方案中有关规定或解释不明确所导致的填报错误、抄录错误、汇总错误,不完整的抽样框导致的误差,调查中由于被调查者不回答产生的误差,还有一种人为干扰造成的误差即有意瞒报或低报数据等)。非抽样误差在普查、抽样调查中都有可能发生,但可以避免。 抽样误差是利用样本推断总体时产生的误差。(由于样本只是总体的一部分,用样本的信息去推断总体,或多或少总会存在误差,因而抽样误差对任何一个随机样本来讲都是不可避免的。但可计量、可控制)。抽样误差与样本量的平方根成反比关系。 第二章P51

1.统计的计量尺度 ①列名尺度(定类尺度):是按照某一品质标志将总体分组之后,对属性相同的单位进行计量的方法。各组之间的关系是并列的,没有大小、高低、先后之别。 ②顺序尺度(定序尺度):是按照某一品质标志将总体分组,对等级相同的单位进行计量的方法。各组之间的关系是有顺序的,可以进行排序。 ③间隔尺度(也称定距尺度):是按某一数量标志将总体分组,对相同数量或相同数量范围的单位或其标志值进行计量的方法。其特点是不仅可以进行排序,还可以计算不同数值之间的绝对差距。 ④比例尺度(也称定比尺度):是类似于间隔尺度,又高于间隔尺度的计量方法。其特点是不仅可计算数值的绝对差异,还可以计算数值的相对差异。 2.简述统计分组的概念和作用。 概念:统计分组是根据统计研究目的,选择一定的分组标志,将总体划分为若干组的统计方法。其目的是使组与组有明显差别,同一组中具有相对的同质性。(例:人口按性别、年龄、民族、职业分组;企业按规模分为大型、中型和小型。) 作用:1.划分社会经济现象的类型 2.反映总体的内部结构 3.分析现象之间的依存关系 3.简述众数、中位数和均值的特点与应用场合。 众数是总体中出现次数最多的标志值。反映了标志值分布的集中趋势,是一种由位置决定的平均数。可以没有众数也可有两个。

大学统计学简答题复习及答案

习题一总论 1?简述统计总体和总体单位的含义及其关系。 统计总体(简称总体)是指统计所研究的事物的全体,它是由客观存在的具有某种共同性质的许多个别事物组成的集合体。总体单位是指构成统计总体的个别事物,是组成总体的基本单位,简称个体。统计总体和总体单位所指的具体内容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随着研究的目的不同而变化的。总体可以变为总体单位,总体单位可以变为总体。 2 ?什么是指标和标志?指标与标志的关系如何? 指标即统计指标,指反映统计总体综合数量特征的概念和数值。标志指说明总体单位特征的名称。指标与标志的区别:①指标是说明总体特征的,而标志是说明总体单位特征的;②所有指标都能用数值表示,而标志中的数量标志能用数值表示,品质标志却通常不能用数值表示。指标与标志的联系:①指标是对总体中各单位标志表现进行综合的结果,有许多统计指标其数值是由数量标志值汇总而来的,品质标志本身虽无数值,但许多指标却是按品质标志分组计算出来的。②指标和数量标志之间存在着变换关系,由于研究目的的变化,原来的总体变成总体单位,则相对应的统计指标就变成数量标志;反之,则相对应的数量标志就变成了统计指标。 习题二统计调查 1.完整的统计调查方案应包括哪些主要内容? 应包括:①确定调查目的;②确定调查对象和调查单位;③确定调查内容,拟订调查表;④ 确定调查时间和调查期限;⑤确定调查的组织和实施计划。 2.调查对象、调查单位和填报单位有何区别? 调查对象是指根据调查目的确定的需要进行调查研究的现象总体,它是由性质相同的许多个别单位组成的。调查单位是指调查对象中所要调查的具体单位,它是进行登记的标志的承担者;报告单位也叫填报单位,它是提交调查资料的单位,它与调查单位有时一致,有时不一致。 3?重点调查与典型调查的区别是什么? 主要区别表现在两个方面: ①典型单位和重点单位性质不同。典型调查强调被选单位在同类社会经济现象中所具有的代表性、典型性,是有 意识地选取的;而重点调查则强调被选单位某标志值在总体标志值总和中所占的比重较大,是客观存在的。 ②侧重点不同。典型调查的主要目的是认识事物本质特征及其发展规律,调查深入细致,同时也注重定性调查; 而重点调查的目的主要是掌握总体的数量状况,着眼于普遍情况,注重量的调查。

应用统计学试题及答案1

北京工业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2007-2008 年度 第一学期期末应用统计学 主考教师 专业:学号:姓名:成绩: 1C2B3A4C5B6B7A8A9C10C 一.单选题(每题 2 分,共 20 分) 1.在对工业企业的生产设备进行普查时,调查对象是 A 所有工业企业 B 每一个工业企业 C 工业企业的所有生产设备 D 工业企业的每台生产设备 2.一组数据的均值为20, 离散系数为0.4, 则该组数据的标准差为 A50B8C0.02D4 3.某连续变量数列,其末组为“ 500 以上”。又知其邻组的组中值为 480,则末组的组中值为 A 520 B 510 C 530 D 540 4.已知一个数列的各环比增长速度依次为5%、7%、 9%,则最后一期的定基增长速度为 A .5%× 7%× 9% B. 105% × 107%× 109% C.(105%× 107%× 109%)- 1 D. 3 105%107%109%1 5.某地区今年同去年相比,用同样多的人民币可多购买5%的商品 ,则物价增 (减 )变化的百分比为 A. –5% B. –4.76% C. –33.3% 6.对不同年份的产品成本配合的直线方程为 D. 3.85% ? y 280 1.75x ,回归系数b=-1.75表示 A.时间每增加一个单位,产品成本平均增加 1.75 个单位 B.时间每增加一个单位,产品成本平均下降 1.75 个单位 C. 产品成本每变动一个单位,平均需要 1.75 年时间 D. 时间每减少一个单位,产品成本平均下降 1.75 个单位 7.某乡播种早稻5000 亩,其中20%使用改良品种,亩产为600 公斤,其余亩产为500 公斤,则该乡全部早稻亩产为 A. 520公斤 B. 530公斤 C. 540公斤 D. 550公斤 8. 甲乙两个车间工人日加工零件数的均值和标准差如下: 甲车间 : x =70 件,=5.6 件乙车间 :x =90件,=6.3 件 哪个车间日加工零件的离散程度较大: A 甲车间 B.乙车间 C.两个车间相同 D.无法作比较 9.根据各年的环比增长速度计算年平均增长速度的方法是

统计学简答题参考答案

统计学简答题参考答案 第一章绪论 1.什么是统计学?怎样理解统计学和统计数据的关系? 答:统计学是一门收集、整理、显示和分析统计数据的科学。统计学和统计数据存在密切关系,统计学阐述的统计方法来源于对统计数据的研究,目的也在于对统计数据的研究,离开了统计数据,统计方法以致于统计学就失去了其存在意义。2.简要说明统计数据的来源。 答:统计数据来源于两个方面:直接的数据:源于直接组织的调查、观察和科学实验,在社会经济管理领域,主要通过统计调查方式来获得,如普查和抽样调查。间接的数据:从报纸、图书杂志、统计年鉴、网络等渠道获得。 3.简要说明抽样误差和非抽样误差。 答:统计调查误差可分为非抽样误差和抽样误差。非抽样误差是由于调查过程中各环节工作失误造成的,从理论上看,这类误差是可以避免的。抽样误差是利用样本推断总体时所产生的误差,它是不可避免的,但可以控制的。 4.解释描述统计和推断统计的概念?(P5) 答:描述统计是用图形、表格和概括性的数字对数据进行描述的统计方法。推断统计是根据样本信息对总体进行估计、假设检验、预测或其他推断的统计方法。第二章统计数据的描述 1描述次数分配表的编制过程。 答:分二个步骤: (1)按照统计研究的目的,将数据按分组标志进行分组。 按品质标志进行分组时,可将其每个具体的表现作为一个组,或者几个表现合并成一个组,这取决于分组的粗细。 按数量标志进行分组,可分为单项式分组和组距式分组 单项式分组将每个变量值作为一个组;组距式分组将变量的取值范围(区间)作为一个组。 统计分组应遵循“不重不漏”原则 (2)将数据分配到各个组,统计各组的次数,编制次数分配表。 2. 一组数据的分布特征可以从哪几个方面进行测度? 答:数据分布特征一般可从集中趋势、离散程度、偏态和峰度几方面来测度。常用的指标有均值、中位数、众数、极差、方差、标准差、离散系数、偏态系数和峰度系数。 3.怎样理解均值在统计中的地位? 答:均值是对所有数据平均后计算的一般水平的代表值,数据信息提取得最充分,具有良好的数学性质,是数据误差相互抵消后的客观事物必然性数量特征的一种反映,在统计推断中显示出优良特性,由此均值在统计中起到非常重要的基础地位。受极端数值的影响是其使用时存在的问题。 4. 简述众数、中位数和均值的特点和使用场合。 答:众数、中位数和均值是分布集中趋势的三个主要测度,众数和中位数是从数据分布形状及位置角度来考虑的,而均值是对所有数据计算后得到的。众数容易计算,但不是总是存在,使用场合较少;中位数直观,不受极端数据的影响,但数据信息利用不够充分;均值数据提取的信息最充分,但受极端数据的影响。5.为什么要计算离散系数?

统计学简答题

统计学简答题 1、统计的含义与本质是什么? (1)“统计”一词可以有三种含义:统计活动、统计数据、统计学 统计活动是对各种统计数据进行收集、整理并做出相应的推断、分析的活动,通常被划分为统计调查、统计整理、和统计分析三个阶段; 统计数据是通过统计活动获得的,用以表现研究现象特征的各种形式的数据; 统计学则是指导统计活动的理论和方法,是关于如何收集、整理和分析数据的科学。 (2)统计的本质是关于为何统计,统计什么,和如何统计的思想。 2、统计学的学科性质: 1、统计学就其研究对象而言,具有数量性、总体性和差异性的特点。统计学的研究对象是各种现象的数量方面。 2、统计学就其学科范畴而言,具有方法性、层次性和通用性的特点。 3、统计学就其研究方式而言,具有描述性和推断性的特点。 3、总体、样本、个体三者关系如何?试举例说明。 总体:就是统计研究的客观对象的全体,是由所有具有某种共同性质的事物所组成的集合体,有时也称为母体; 样本:就是从总体中抽区的一部分个体所组成集合,也称为子样;组成总体的每个个别事物就称为个体,也称为总体单位。 (1)总体与个体的关系(可变性) 总体容量随着个体数的增减可变大或变小; 随着研究目的的不同,总体中的个体可发生变化; 随着研究范围的变化,总体与个体的角色可以转换 (2)样本与总体的关系 样本是所要研究的对,而样本则是所要观测的对象,样本是总体的代表和缩影。 样本是用来推断总体的。 总体和样体的角色是可以改变的。 4、理解标志、指标、变量三者的含义?标志与指标的联系与区别? 标志是用以描述或体现个性特征的名称; 统计指标简称指标,是反映现象总体数量特征的概念及其数值; 从狭义上看,变量是指可变的数量标志;从广义上来看,变量不仅指可变的数量标志,也包括可变品质标志,因此,可变标志就是变量。 (1)标志与指标的区别:指标和标志说明的对象不同,指标说明总体的特征,标志则说明个体的特征;指标与标志的表现形式不同,指标是用数值来表现的,而标志则既能用文字来表现品质标志,也能用数字来表现数量标志。 (2)标志与指标的联系:标志是计算统计指标的依据,即统计指标数值是根据个体的标志综合表现而来的;由于总体与个体的确定是相对的,可以换位的,因而指标与标志的确定也是相对的、可以换位的;指标与标志同属于变量的范畴。 5、什么是统计指标体系?有哪些表现形式? 同一总体多个反面数量特征的、一系列相互联系的统计指标所形成的体系称为统计指标体系表现形式: 数学等式关系:若干统计指标之间可以构成一个等式关系 相互补充关系:各个指标相互配合,相互补充,从不同方面开说明现象的数量特征 相关关系:各个指标之间的存在着一定的相关关系 原因、条件和结果关系:若干指标中有的是原因,有的是条件有的则为结果

统计学简答题整理精编版

统计学简答题整理 GE GROUP system office room 【GEIHUA16H-GEIHUA GEIHUA8Q8-

统计学简答题整理第一章P11 1.获取直接统计数据的渠道主要有哪些及区别在于 普查、抽样调查 普查是为某一特定目的,专门组织的一次性全面调查。这是一种摸清国情、国力的重要调查方法。花费的时间、人力、财力和物力都较大,间隔的时间较长。而两次普查之间的年份以抽样调查方法获得连续的统计数据。 抽样调查是统计调查中应用最广、最为重要的调查方法,它是通过随机样本对总体数量规律性进行推断的调查研究方法。存在着由样本推断总体产生的抽样误差,但统计方法可以估计出误差的大小进一步控制误差;节省人力、财力、物力,又能保证实效性 2.简要说明抽样误差和非抽样误差。 非抽样误差是由于调查过程中各有关环节工作失误造成的。(它包括调查方案中有关规定或解释不明确所导致的填报错误、抄录错误、汇总错误,不完整的抽样框导致的误差,调查中由于被调查者不回答产生的误差,还有一种人为干扰造成的误差即有意瞒报或低报数据等)。非抽样误差在普查、抽样调查中都有可能发生,但可以避免。

抽样误差是利用样本推断总体时产生的误差。(由于样本只是总体的一部分,用样本的信息去推断总体,或多或少总会存在误差,因而抽样误差对任何一个随机样本来讲都是不可避免的。但可计量、可控制)。抽样误差与样本量的平方根成反比关系。 第二章P51 1.统计的计量尺度 ①列名尺度(定类尺度):是按照某一品质标志将总体分组之后,对属性相同的单位进行计量的方法。各组之间的关系是并列的,没有大小、高低、先后之别。 ②顺序尺度(定序尺度):是按照某一品质标志将总体分组,对等级相同的单位进行计量的方法。各组之间的关系是有顺序的,可以进行排序。 ③间隔尺度(也称定距尺度):是按某一数量标志将总体分组,对相同数量或相同数量范围的单位或其标志值进行计量的方法。其特点是不仅可以进行排序,还可以计算不同数值之间的绝对差距。 ④比例尺度(也称定比尺度):是类似于间隔尺度,又高于间隔尺度的计量方法。其特点是不仅可计算数值的绝对差异,还可以计算数值的相对差异。 2.简述统计分组的概念和作用。 概念:统计分组是根据统计研究目的,选择一定的分组标志,将总体划分为若干组的统计方法。其目的是使组与组有明显差别,同一组中具有相对的同质性。(例:人口按性别、年龄、民族、职业分组;企业按规模分为大型、中型和小型。)

统计学简答题

1、描述统计与推断统计有何区别和联 系? 描述统计研究的是数据收集、处理、汇总、图表描述、概括与分析等统计方法。推断统计是研究如何利用样本数据来推断总体特征的方法。 联系:描述统计学和推断统计学是现代统计学的两个组成部分呢,相辅相成、缺一不可,描述统计学是现代统计学的基础和前提,推断统计学是现代统计学的核心和关键。 2、统计数据的类型有哪些?(P5-6) 按照计量尺度不同,可分为分类数据、顺序数据和数值型数据;按照统计数据的收集方法可以分为观测数据和实验数据;按照被描述的现象与时间的关系可分为截面数据和时间序列数据。 3、简述数据误差来源?(P33-38) 统计数据的误差来源分为抽样误差和非抽样误差。抽样误差是由于抽样的随机性引起的样本结果与总体真值之间的误差。非抽样误差是相对抽样误差而言的,是指除抽样误差之外的由于其他原因引起的样本观察结果与总体真值之间的差异。 4、衡量数据离散程度的指标有哪些 (P96-104) 衡量数据离散程度的指标有:1.异众比率,用于测度分类数据的离散程度,衡量众数对一组数据的代表程度;2.四分位差,用于测量顺序数据的离散程度,衡量中位数对一组数据的代表程度;3.方差和标准差,用于测度数据离散程度的最常用测度值,衡量均值对一组数据的代表程度。 5、为什么说正态分布是客观现象中最主 要的分布?(P142) 正态分布有极其广泛的实际背景,生产与科学实验中很多随机变量的概率分布都可以近似地用正态分布来描述。一般来说,如果一个量是由许多微小的独立随机因素影响的结果,那么就可以认为这个量具有正态分布。从理论上看,正态分布具有很多良好的性质,许多概率分布可以用它来近似;还有一些常用的概率分布是由它直接导出的,例如对数正态分布、t分布、F分布等。 6、有人说,标准化与中心化的两个变量的 协方差就是它们的相关系数,你认为正 确吗?请说明理由? 7、请你说明小概率原理的含义?(P213, 最后一段) 一个事件如果发生的概率很小的话,那么它在一次试验中是几乎不可能发生的,但在多次重复试验中几乎是必然发生的,数学上称之小概率原理。统计学中,一般认为等于或小于0.05或0.01的概率为小概率。 8、评价估计量的标准有哪些?并解释它 们的含义(P179-180) 一般地说,一个好的估计量应具备三个标准:无偏性、有效性和一致性。 无偏性是指估计量分布的数学期望等于被估计的总体参数。有效性是指对同一总体参数的两个无偏估计量,有更小标准差的估计量更有效。一致性是指随着样本量的增大,点估计量的值越来越接近于被估总体的参数。 9、假设检验的理论基础和推理方法是什 么?(P210-213) 进行假设检验的基本原理就是小概率原理。小概率原理是说概率很小的事件(称为“小概率事件”)在一次试验中几乎是不可能发生的。 根据小概率原理进行假设检验的方法就是概率意义下的反证法,其思想是:为了检验原假设 H是否正确,我们首先假定“0H 正确”,然后来看在 H是正确的假定下能导出什么结果。如果导出一个与小概率原理相矛盾的结果,则说明“ H正确”的假定是错误的,即原假设 H不正确,于是我们应作出否定原假设 H的决策;如果没有导出与小概率原理相矛盾的结果,则说明“ H正确”的假定没有错误,即不能认为原假设 H是不正确的,于是我们应作出不否定原假设 H的决策。 10.假设检验的一般步骤?(P212-213) 假设检验的一般步骤:1.根据所研究问

统计学习题集及答案

统计学原理 习题集学院: 班级: 学号: 姓名:

目录

第1章导论 一、判断题 1. 在对全国工业设备进行普查中,全国工业企业设备是统计总体,每台工业设备是总体单位。() 2. 总体单位是标志的承担者,标志是依附于总体单位的。() 3. 品质标志表明单位属性方面的特征,其标志值只能用文字来表现,所以品质标志不能转化为统计指标。() 4. 数量指标的表现形式是绝对数,质量指标的表现形式是相对数和平均数。 5. 统计的研究对象是客观现象总体的各个方面。() 6. 统计具有信息、咨询和监督的整体功能,在上述三个职能中,以提供咨询为主。() 7. 某生产小组有5名工人,日产零件为68件、69件、70件、71件、72件,因此说这是5个数量标志或5个变量。() 8. 统计指标有的用文字表示,叫质量指标;有的用数字表示,叫数量指标。() 二、单选题 1.要了解某企业职工的文化水平情况,则总体单位是() A、该企业的全部职工 B、该企业每一个职工的文化程度 C、该企业的每一个职工 D、该企业每一个职工的平均文化程度 2.下列总体中,属于无限总体的是() A、全国的人口总数 B、大海里的鱼 C、城市流动人口数 D、某市工业企业设备数 3.统计工作的全过程各阶段的顺序是() A、统计设计、统计分析、统计调查、统计整理 B、统计调查、统计设计、统计分析、统计整理 C、统计设计、统计分析、统计调查、统计整理 D、统计设计、统计调查、统计整理、统计分析 4.由工人组成的总体所计算的工资总额是() A、数量标志 B、数量指标 C、标志值 D、质量指标

5.几位工人的月工资分别是500元、520元、550元、600元,这几个数字是() A、指标 B、变量 C、变量值 D、标志 6.统计标志用以说明() A、总体属性和特征 B、总体某一综合数量特征的社会经济范畴 C、单位具有的属性和特征 D、总体单位在一定时间、地点条件下动作的结果 7.变异性是指() A、在不同单位可以有不同的标志值 B、总体单位有许多不同的标志 C、现象总体可能存在各式各样的指标 D、品质标志的具体数值 8.下列各项中,属于统计指标的是() A、小王英语考试成绩为85分 B、广州至北京的机票价格为1360元 C、光华公司1999年4~6月份的利润为200万元 D、钢材20吨 9.总体和单位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有() A、在某些场合是要互相变换的 B、只存在总体变换为总体单位的情况 C、只存在总体单位变换为总体的情况 D、所有的标志都能变换为单位 10.离散变量可以() A、被无限分割,无法一一列举 B、按一定次序一一列举,通常取整数 C、用相对数表示 D、用平均数表示 11.下列变量中,属于连续变量的是() A、企业个数 B、企业的职工人数 C、用相对数表示的数据 D、企业拥有的设备台数 12.统计指标体系是指() A、各种相互联系的指标所构成的整体

统计学简答题答案修订

统计学简答答案 1.一组数据的分布特征可以从哪几个方面进行描述? 数据分布的特征可以从三个方面进行测度和描述: (1)分布的集中趋势,反映各数据向其中心值靠拢或聚集的程度; (2)分布的离散程度,反映各数据远离其中心值的趋势; (3)分布的形状,反映数据分布的偏态和峰态。 2.影响样本量大小的因素有哪些?简述这些因素与样本量的关系。 (1)影响样本量大小的因素有:所要求的置信水平、总体方差和估计时所希望的估计误差。 (2)关系: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 1)样本量的大小与置信水平成正比。置信水平越大,所需样本量也就越大; 2)样本量与总体方差成正比。总体的差异越大,所要求的样本量也越大; 3)样本量与估计误差的平方成反比,即允许的估计误差的平方越大,所需的样本量就越小。 3.简述统计数据的类型和特点。 类型:(1)按计量尺度:分类数据、顺序数据和数值型数据; (2)按收集方法:观测数据和实验数据; (3)按被描述的现象与时间的关系:截面数据和时间序列数据。 特点:(1)按计量尺度分时:分类数据中各类别间是平等的并列关系,各类别间的顺序是可任意改变的;顺序数据的类别间是可以比较顺序的;数值型数据其结果表现为具体的数值。 (2)按收集方法分时:观测数据是在没有对事物进行人为控制的条件下等到的;实验数据的在实验中控制实验对象而收集到的数据。 (3)按被描述的对象与时间关系分时:截面数据所描述的是现象在某一时刻的变化情况;时间序列数据所描述的是现象随时间而变化的情况。 4.在假设检验中,当不拒绝原假设时,为什么不采取“接受原假设”的表示方式? (1)在假设检验时,当拒绝原假设时,表明样本提供的证据证明它是错误的;当没有拒绝原假设时,也没法证明它是正确的。 (2)采用“接受”原假设的说法,意味着样本提供的证据证明了原假设是正确的。但由于原假设的真实值是什么并不知道,没有足够的证据拒绝原假设并不等于能够证明原假设是真的,它仅仅意味着目前我们还没有足够的证据拒绝原假设,只表示手头上这个样本提供的证据还不足以拒绝原假设。5.什么是判定系数?它在回归分析中的主要作用是什么? (1)判定系数:回归平方和占总平方和的比例。记为R2,公式为:R2,=SSR/SST. (2)在回归分析中,R2,主要是用于测度回归直线对观测数据的拟合程度。取值范围是[0,1]。R2,越接近于1,回归直线的拟合程度就越好;R2,越接近于0,回归直线的拟合程度就越差。若所有观测点都落在直线上,R2,=1,拟合是完全的;如果R2,=0,回归直线对数据完全没有拟合。 6.解释95%的置信区间 如果用某种方法构造的所有区间中有95%的区间包含总体参数的真值,5%的区间不包含总体参数的真值,那么,用该方法构造的区间称为置信水平为95%的置信区间。 7.说明区间估计的基本原理 区间估计是在点估计的基础上给出总体参数估计的一个估计区间,该区间通常是由样本统计量加减估计误差得到的。与点估计不同,进行区间估计时,根据样本统计量的抽样分布,可以对统计量与总体参数的接近程度给出一个概率度量。 8.测度两个分类变量相关性的统计量有哪些?他们有什么不同? 测度两个分类变量相关性的统计量有以下几个: Φ相关系数、列联相关系数(c系数)、v相关系数 (1)Φ相关系数:描述2×2列联表数据相关程度最常用的一种相关系数且Φ系数没有上限。 (2)列联相关系数(c系数):主要用于大于2×2列联表的情况且c系数小于1.

统计学简答题(完全)

简答题 1.一个完整的统计调查方案包括哪些主要内容 (1)确定调查目的。 (2)确定调查对象和调查单位。 (3)确定调查项目,拟定调查表。 (4)确定调查时间和时限。 (5)确定调查的组织和实施计划。 2.简述品质标志与数量标志的区别。 品质标志表明总体单位属性方面的特征,其标志表现只能用文字来表示。 品质标志本身不能直接汇总为统计指标,只能对其标志表现所对应的单位进行汇总综合才能形成统计指标即总体单位总量。 数量标志表明总体单位数量方面的特征,其标志表现可用数值表示,即标志值。 数量标志值可直接汇总综合出数量指标。 3.时期指标有什么特点 (1)时期指标的数值是连续计数的,表示现象在一段时期内发生的总量; (2)时期指标具有累加性; (3)时期指标数值的大小与时间长短直接相关,时期越长,时期指标数值就越大。 4.影响抽样平均误差的因素有哪些 (1)总体各单位标志的变动程度(总体内部差异程度); (2)抽样单位数的多少; (3)抽样组织方式; (4)取样方法(重复抽样或不重复抽样)。 5.品质标志与质量指标有何区别和联系 区别:品质标志说明总体单位的属性特征,只有名称,没有数值;而质量指标是统计指标中的一种,是说明统计总体特征的综合性数值,由指标名称和指标数值两个部分组成。 联系:品质标志与质量指标之间本身没有直接的关系只是在进行统计分析时,可以利用按某一品质标志分组的资料,计算各组某种质量指标,研究这种质量指标在各组之间的变动规律,这时两者之间便产生了一定的联系。 6、时期指标与时点指标有何区别 (1)时期指标反映现象在一段时期内发展过程的总数量 时点指标表示现象处在某一时刻上的状态 (2)时期指标可以累计相加; 时点指标则不能 (3)时期指标数值的大小与计算时期长短有直接关系; 时点指标数值的大小与时间间隔长短没有直接关系

统计技术应用的指南

统计技术应用指南 1、引言 依据准确的数据和信息进行逻辑推理分析是科学决策的有效途径,而逻辑推理分析使用统计推断和统计控制方法可收到事半功倍之效,不仅能确定、控制和验证过程能力和产品特性,还可持续改进企业的质量管理体系。 2、统计技术应用围和方法 2.1、市场调研和顾客满意度测定中的抽样调查。 2.2、施工过程控制中的控制图。 2.3、物资采购、分项工程验收中的统计抽样检验。 2.4、分项工程不合格点分析、质量改进中的排列图、因果图和对策表。 3、统计技术应用 3.1、抽样调查

3.1.2、调查资料的统计分析 a、目标量估算。计算各特定答案所占比率。 b、相关分析。 3.1.3、市场需求预测和顾客满意度统计 a、通过统计分析搞清市场需求与那些因素有关,并以这些因素为自变量,需求为因变量的需求量预测。如销售情况与促销方式的关系,销售额与广告费的关系等。 b、通过客户对户型、功能、质量、价格、服务等表示的很满意、满意、一般、不满意、很不满意。分别分配权数为1、0.8、0.6、0.3、0,并分别计算单项满意度,进而可对各项目分别权重,并计算综合满意度。 3.1.4、抽样调查可用于工程设计调研、市场需求调研、广告调研、促销方式调研、客户调研及客户满意度测定等。 3.2、X--R控制图 3.2.1、控制图用于: a.诊断、评估过程的稳定性; b.控制:决定某一过程何时需要调整,何时需要保持原有状态; c.确认:确认某一过程的改进效果 3.2.2、X-R控制图的应用步骤: a、预备数据的取得 确定相同时间间隔抽取样本大小n=5的样本,共取25组,记入数据表。

b、计算各组样本的平均值X和级差R记入数据表。 c、计算25组数据的总平均值X和级差平均值R,并记入数据表。 d、计算控制界限 X图:VCL=X+A2R n=5时,A2=0.58 CL=X LCL=X-A2R 控制图数据表 R图VCL=D4R n=5时,D4=2.115 CL=R LCR=D3R n≤6时,D3为负值,下限LCL不考虑。

统计学简答题答案

1.“统计”一词有哪些含义?什么就是统计学? (1)统计工作或统计实践活动:对现象的数量进行搜集、整理与分析的活动过程 (2)统计资料:通过统计实践活动取得的说明对象某种数量特征的数据 (3)统计学:就是关于数据的一门科学 统计学就是一门收集、整理、显示与分析统计数据的科学,其目的就是探索数据内在的数量规律性。 2.一组数据的分布特征可以从哪几个方面进行测度? 一组数据的分布特征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测度: 集中趋势的测度(众数、中位数、分位数、均值、几何平均数、切尾均值) 离散程度测度(极差、内距、方差与标准差、离散系数) 偏态与峰度测度(偏态及其测度、峰度及其测度) 3.分布集中趋势的测度指标有哪些? 众数、中位数、分位数、均值、几何平均数、切尾均值 4.简述众数、中位数与均值的特点与应用场合。 众数最容易计算,但不就是永远存在,它不受极端值影响、具有不惟一性、作为集中趋势代表值应用的场合较少,数据分布偏斜程度较大时应用,在编制物价指数时,农贸市场上某种商品的价格常以很多摊位报价的中数值为代表。 中位数很容易理解、很直观,它不受极端值的影响,这既就是它有价值的方面,也就是它数据信息利用不够充分的地方; 均值就是对所有数据平均后计算的一般水平代表值,数据信息提取的最充分,数据对称分布或接近对称分布时应用,它在整个统计方法中应用最广,对经济管理与工程等实际工作也就是最重要的代表值与统计量。 5.分布离散程度的测度指标有哪些? 极差、内距、方差与标准差、离散系数 6、常用的概率抽样方法有哪些?各自的含义如何? (1)简单随机抽样:从总体N个单位中随机地抽取n个单位作为样本,使得每一个总体单位都有相同的机会(概率)被抽中,这样的抽样方式称为简单随机抽样。 (2)分层抽样:在抽样之前先将总体的单位按某种特征或某种规则划分为不同的层,然后从不同的层中抽取一定数量的单位组成一个样本,这样的抽样方式称为分层抽样。 (3)系统抽样:在抽样中先将总体各单位按某种顺序排列,并按某种规则确定一个随机起点,每隔一定的间隔抽取一个单位,直至抽取n个单位形成一个样本。 (4)整群抽样:调查时先将总体划分成若干群,然后再以群作为调查单位从中抽取部分群,进而对抽中的各个群中所包含的所有个体单位进行调查或观察。 (5)多阶段抽样:先抽取群,但并不就是调查群内的所有单位,而就是再进行一步抽样,从选中的群中抽取出若干个单位进行调查。 群就是初级抽样单位,第二阶段抽取的就是最终抽样单位。将该方法推广,使抽样的段数增多,就称为多阶段抽样。 7、什么就是抽样分布? 就就是由样本n个观察值计算的统计量的概率分布。 8、什么就是匹配样本? 一个样本中的数据与另一个样本中的数据相对应,这样的样本称为匹配样本。 9、假设检验的思想以及假设检验中的两类错误就是什么? 假设检验的基本思想就是小概率反证法思想。小概率思想就是指小概率事件(P<0、01或P<0、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