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柴胡舒肝散加味治疗肝气郁结型郁病40例临床分析

柴胡舒肝散加味治疗肝气郁结型郁病40例临床分析

柴胡舒肝散加味治疗肝气郁结型郁病40例临床分析

柴胡舒肝散的功效有哪些

柴胡舒肝散的功效有哪些 柴胡舒肝散是用柴胡做出来的一种中药,柴胡舒肝散的功效想必大家对此还没有一个清晰的认识,如果对此不了解,就无法更加充分了发挥柴胡的功效作用,柴胡可以帮助我们很好的预防流行感冒,长期食用,还可以有效的提高我们自身的免疫力抵抗力,避免一系列不必要疾病的侵袭,来简述一下柴胡舒肝散的功效有哪些吧。 1柴胡属于中药,主要功效是疏风退热,疏肝解郁,升阳举陷等,主要用于外感表征发热,用于肝气瘀滞,月经不调,两胁胀痛,用于中气下陷等。 2.柴胡味苦、性微寒。归肝、胆经。有疏散退热,舒肝,升阳之功能。用于感冒发热,寒热往来,疟疾,胸胁胀痛,月经不调,子宫脱垂,脱肛等症。近代研究多用于治疗流感病毒、结核杆菌、疟原虫所引起的疾病。 3.(一)解热抗炎: 柴胡有显著的中枢性解热降温作用,其有效成分与所含的皂苷和挥发油有关。 北柴胡皂苷和其挥发油、柴胡粗皂苷、柴胡皂苷元A、山柰苷等对小鼠实验性足肿胀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对血管通透性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二)镇静、镇痛、抗癫痫:柴胡粗皂苷、皂苷元A有明显的镇静作用,并能延长小鼠的睡眠时间。并对小鼠实验性疼痛有明

显的镇痛作用。 4.用于寒热往来、感冒发热等症。治疗邪在少阳、寒热往来,常与黄芩、半夏等同用;治感冒发热,与葛根、石膏、黄芩配伍。用于肝气郁结、胁肋疼痛、月经不调等。与当归、白芍、香附、郁金等药同用。用于气虚下陷、久泻脱肛、子宫下垂等症。配党参、黄芪、升麻等。 柴胡舒肝散的功效有哪些是需要我们特别关注的一项内容,才能够最大程度的利用竹叶柴胡为我们造福,为我们的生活提供更多的便利,希望大家都能够仔细的了解一下以上介绍的内容,同时也可以将以上的内容分享给给更多的朋友们。

柴胡疏肝散和逍遥丸可以一起吃吗

柴胡疏肝散和逍遥丸可以一起吃吗 柴胡疏肝散和逍遥丸都是比较常见的中成药,它们都属于行气活血的药物,在疏肝理气解郁等方面的作用都是不错的,如果想要同时服用,一定要在医生的指导下来进行,一起用药可能能够增强药物的药效,但是也要了解一些药物的副作用问题,在用药期间要了解一些注意事项。 ★柴胡疏肝散和逍遥丸可以一起吃吗柴胡疏肝散和逍遥丸 都属于行气活血的药物,柴胡疏肝散的主要功效是疏肝行气,活血止痛,可以治疗肝气郁滞证。胁肋疼痛,胸闷喜太息,情志抑郁易怒,或嗳气,脘腹胀满,脉弦等病症。逍遥丸则主要是用来为肝郁脾虚、脾失健运之证而设的,在中医中经常用来调和肝脾,有保肝、抗抑郁、调节内分泌和抗应激素等作用。 但是脾胃虚寒,脘腹冷疼,大便溏簿者,是不可以服用加味逍遥丸的。 两方的君药均为柴胡,该药疏散退热,升阳舒肝。柴胡成分

主要含柴胡皂苷,有效强的溶血作用。如果没有中医师随访指导下,这两种药是不能长期服用的。正所谓是药三分毒,而且服用多种药物产生的毒性更是没有办法预想的。如果想要知道两者是不是能够一起服用,最好还是到正规的医院检查完后再咨询专业医生的建议,千万不要擅自服用药物。 ★柴胡疏肝散是什么柴胡疏肝散听名字就知道是疏肝理气 的方剂,组成包括陈皮(醋炒)、柴胡各6克、川芎枳壳(麸炒)芍药各4.5克、甘草(炙)1.5克、香附4.5克。主要的功能是疏肝解郁,行气止痛,主治肝气郁滞证:胁肋疼痛,或寒热往来,嗳气太息,脘腹胀满,脉弦。现代的人会用来治疗肝炎,慢性胃炎,胆囊炎,胁间神经痛等属肝郁气滞等病症。 因为这是一中药方剂,所以服用的方法是煎服,用水二盅,煎八分,在吃饭之后服用,效果比较好。 如果是有肝气郁结,不得疏泄,气郁导致血滞,故见胁肋疼痛症状的人,可以用用四逆散去枳实,加陈皮、枳壳、川芎、香

柴胡疏肝散

柴胡疏肝散 文章目录*一、柴胡疏肝散概述*二、柴胡疏肝散功能主治*三、柴胡疏肝散服用方法*四、柴胡疏肝散副作用*五、柴胡疏肝散注意事项*六、柴胡疏肝散药典记载 柴胡疏肝散概述 1、定义柴胡疏肝散,中医方剂名。为理气剂,具有疏肝理气,活血止痛之功效。主治肝气郁滞证。胁肋疼痛,胸闷善太息,情志抑郁易怒,或嗳气,脘腹胀满,脉弦。临床常用于治疗慢性肝炎、慢性胃炎、肋间神经痛等属肝郁气滞者。 2、别名柴胡疏肝散。 3、组方柴胡疏肝散主要由陈皮、柴胡、川芎、香附、枳壳、芍药、甘草中药材组成。 4、制法陈皮(醋炒)、柴胡6g,川芎、香附、枳壳(麸炒)、芍药各4.5g,甘草(炙)1.5g。以上药水煎服。 5、性状本品为药水状。 柴胡疏肝散功能主治 1、功效作用肝主疏泄,性喜条达,其经脉布胁肋循少腹。若

情志不遂,木失条达,则致肝气郁结,经气不利,故见胁肋疼痛,胸闷,脘腹胀满;肝失疏泄,则情志抑郁易怒,善太息;脉弦为肝郁不舒之征。遵《内经》“木郁达之”之旨,治宜疏肝理气之法。方中以柴胡功善疏肝解郁,用以为君。香附理气疏肝而止痛,川芎活血行气以止痛,二药相合,助柴胡以解肝经之郁滞,并增行气活血止痛之效,共为臣药。陈皮、枳壳理气行滞,芍药、甘草养血柔肝,缓急止痛,均为佐药。甘草调和诸药,为使药。诸药相合,共奏疏肝行气、活血止痛之功。 2、临床应用临床用于主治肝气郁滞证。胁肋疼痛,胸闷善太息,情志抑郁易怒,或嗳气,脘腹胀满,脉弦等症。 柴胡疏肝散服用方法 1、适宜人群适宜肝气郁滞证。胁肋疼痛,胸闷善太息,情志抑郁易怒,或嗳气,脘腹胀满,脉弦等患者。 2、用法用量陈皮(醋炒)、柴胡6g,川芎、香附、枳壳(麸炒)、芍药各4.5g,甘草(炙)1.5g。水一盅半,煎八分,食前服。现代用法:水煎服。 柴胡疏肝散副作用一般无副作用,但应在医生或药师的指导下使用。

柴胡疏肝散加减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80例

柴胡疏肝散加减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80 例 (作者:___________单位: ___________邮编: ___________) 【关键词】功能性消化不良;柴胡疏肝散 功能性消化不良是以上腹隐痛、胀满、烧心等为主要表现的一组常见消化道症状群。其发病机制尚不明了,治疗尚未有特效方法。笔者自2008年10月—2009年6月,采用柴胡疏肝散治疗80例,取得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临床观察80例患者,诊断标准:(1)上腹痛或不适、腹胀、早饱、嗳气、泛酸、烧心等上消化道症状,一年内一项或数项持续或间歇发作超过3个月;(2)经临床、实验室、X线、内镜、B超等排除可解释症状的器质性疾病;(3)伴肠易激综合征者、孕妇及哺乳妇女除外。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80例,其中男46例,女34例;年龄18~65岁,平均36.6岁;病程 2.5± 3.5年。对照组70例,其中男36例,女34例;年龄20~70岁,平均37岁;病程2.0±3.0年。两组间年龄、性别、病程、症状分布差异均无显著性,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治疗组:柴胡疏肝散:柴胡15g,香附15g,枳壳15g,白芍30g,玄胡15g,郁金10g,党参15g,黄芪30g,黄连6g,吴茱萸3g,川楝子15g,甘草6g。水煎服,每日1剂,分早晚服用,4周为1个疗程;对照组:吗丁啉(西安杨森有限公司)10mg,每日3次;雷尼替丁(西南合成制药有限公司)0.15g,每日2次,服用4周。 1.3 疗效观察标准参照2006年中华中医药学会脾胃病专业委员会《功能性消化不良中医诊疗规范》拟定,采用症状变化治疗前后对比,分临床治愈:上腹胀痛、早饱、嗳气、恶心等上腹不适症状全部消失;有效:上述症状有明显改善;无效:上述症状改善不明显或服药期症状好转,停药后复发者。 2 治疗结果 见表1。表1 两组疗效对比注: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P0.05 3 典型病例 患者,女,45岁,2009年5月12日初诊,自诉:上腹部胀痛,嗳气4年多,伴有烧心,泛酸等症。多次在上级医院诊治,行胃镜及B超检查,未发现病变。自行服用中西药(具体不详)无好转。证见:上腹饱胀不适,尤以餐后为甚,伴嗳气、恶心、精神不振、睡眠差等。舌红苔黄,脉细。诊断:中医“痞症”。西医:功能性消化不良,方用柴胡疏肝散治疗,连服5剂后上述症状好转,为巩固疗效,继服10剂随访6个月,未再复发。 4 讨论[1] 功能性消化不良属祖国医学“痞满”范畴,近年来相关研究表明

中医疏肝方

中医疏肝方 一、四逆散 【来源】汉代张仲景《伤寒论》 【组成】柴胡、白芍、枳实、甘草 【功效】透邪解郁,疏肝理脾 【主治】肝脾气郁证。症见胁肋胀闷,脘腹疼痛,脉弦。现代常用于慢性肝炎、胆囊炎、胆石症、胆道蛔虫病、胰腺炎、急性胃炎、急性阑尾炎、肋间神经痛等属于肝郁脾滞者。 【方解】柴胡既可疏肝解郁,又可升清阳以使郁热外透,为君药。芍药养血敛阴,与柴胡相配,一升一敛,使郁透解而不伤阴,为臣药。佐以枳实行气散结,以增强舒畅气机之效。炙甘草缓急和中,又能调和诸药为使。 【临证发挥】临证中用此方加减治疗慢性胃炎、胃溃疡等病。临床常用治疗肝胃不和的代表方剂柴胡疏肝散,即由本方化裁而来。 临证中加乌贝散(乌贼骨、浙贝母)制酸止痛,疼痛严重时加延胡索、香附、乌药、川楝子等行气活血止痛。因四逆散中有芍药、甘草,芍药味酸,甘草味甘,酸甘相合既可化阴又可止痛,此即仲景之芍药甘草汤,对缓解平滑肌痉挛有很好的疗效。 对于胆囊炎患者,用此方加金钱草、川楝子、乌药、丹参、香附等,可利胆行气、活血止痛。胆囊结石者加鸡内金、广金钱草、海金沙、川楝子、郁金、延胡索等利胆排石。

二、柴胡疏肝散 【来源】明代叶文龄《医学统旨》 【组成】柴胡、枳壳、芍药、川芎、香附、陈皮、甘草 【功效】疏肝解郁,行气止痛 【主治】肝气郁滞证。症见胁肋胀痛,胸闷不适,喜太息,情志抑郁,心烦易怒,或嗳气,脘腹胀满,脉弦。现代常用于肝炎、慢性胃炎、胆囊炎、胁间神经痛等属肝郁气滞者。 【方解】方用四逆散去枳实,加陈皮、枳壳、川芎、香附,增强疏肝行气、活血止痛之效,故服后肝气条达,血脉通畅,痛止而诸症亦除。【临证发挥】临证见有肝胃不和之胃痛,采用柴胡疏肝散加减,效果尤佳。另外,对肝气郁滞之胸痹、胁痛,运用柴胡疏肝散合活血化瘀、行气止痛之品,效果显著;对妇人之乳腺增生、月经前期乳房胀痛之症,采用柴胡疏肝散合逍遥丸加减,功效倍增。 三、逍遥散 【来源】宋代《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组成】当归、白芍、柴胡、白术、茯苓、甘草、生姜、薄荷 【功效】疏肝解郁,健脾和营 【主治】肝郁血虚证。症见两胁作痛,寒热往来,头痛目眩,口燥咽干,神疲食少,月经不调,乳房作胀,脉弦而虚。现代常用于慢性肝炎、肝硬化、胆石症、胃及十二指肠溃疡、慢性胃炎、胃肠神经官能症、经前期紧张症、乳腺小叶增生、更年期综合征、盆腔炎、不孕症、子宫肌瘤等属肝郁血虚脾弱者。

柴胡疏肝散加减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43例

柴胡疏肝散加减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43例 发表时间:2012-12-06T11:00:29.780Z 来源:《中外健康文摘》2012年第30期供稿作者:陈志华[导读] 探讨柴胡疏肝散加减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疗效。 陈志华(河南省濮阳市油田总医院门诊部 457001) 【摘要】目的探讨柴胡疏肝散加减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疗效。方法选取43例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为研究对象, 疗程均为3个月。结果治疗组43例中.治愈9例,显效13例,有效1l例,无效10例。总有效率76.7%。结论柴胡疏肝散加减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疗效显著,能够有效的缩短患者的治疗时间,提高Hp转阴率,提高近远期根除率。 【关键词】柴胡疏肝散加减慢性萎缩性胃炎临床观察 1 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 我门诊在2011年6月至2012年4月1年时间段内观察43例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且符合肝胃气滞型胃脘痛,男23例,女20例;平均年龄(31.6±5.4)岁;平均病程(3.4±1.1)年。 1.2诊断标准 按照《中医内科学》关于本病的诊断标准:有典型的上腹部灼热胀闷疼痛、恶心呕吐、嗳气口苦、嘈杂似饥、纳呆,不为碱性药物所缓解等临床症状;胃镜下可见胃黏膜色泽呈淡红色、灰色、灰黄色或灰绿色,重度萎缩呈灰白色,黏膜变薄,血管透见。组织活检:(1)固有腺体萎缩;(2)黏膜肌层增厚;(3)固有膜炎症;(4)肠上皮化生或假幽门腺化生及淋巴滤泡形成。Hp检查:患者检查前1周内未服用抗生索、铋剂、抑酸剂等对Hp有抑制作用的药物。活检标本经尿素酶快速诊断检查,病理特殊染色镜确定有Hp感染。排除心、肝、肾及自身免疫等疾病。所有病例均经纤维胃镜检查排除占位性病变。所有患者均有频发性和持续性胃脘部疼痛,尤以餐后为甚,灼热、痞满、暖气、口苦、恶心、呕逆苦水,或吞酸嘈杂、大便秘结等。起病多与情志有关,舌淡红、苔白或黄,脉滑细紧弦。 2 治疗方法 均以柴胡疏肝散加减治疗,处方:柴胡12g,枳壳12g,白芍15g,香附15g,川芎10g,延胡索12g,陈皮12g,白术15g,炙甘草6g。加减:若有饮食停滞者加焦三仙各15g以消食导滞;吞酸嘈杂者加煅海螵蛸20 g、吴茱萸15 以止酸止痛;脾胃虚寒者加吴茱萸15g、干姜12g以温中健脾;肝胃郁热者加焦栀子10g、黄连10g以清泄郁热;伴大便干结者加草决明10g、炒莱服子15g。每日1剂,水煎分3次服,一个月为l疗程,3个疗程后观察疗效。 3 临床疗效 3.1疗效标准: 参照《慢性胃炎的中西医结合诊治方案(草案)》[1]制定。临床痊愈:临床症状、体征消失,胃镜复查黏膜慢性炎症明显好转达轻度,病理组织学检查证实腺体萎缩、肠上皮化生和异型增生恢复正常或消失;显效:临床症状、体征消失,胃镜复查黏膜慢性炎症好转,病理组织学检查证实腺体萎缩、肠上皮化生和异型增生恢复正常或减轻2个级度;有效:主要症状、体征明显减轻,胃镜复查黏膜病变范围缩小1/2以上,病理组织学检查证实慢性炎症减轻1个级度以上,腺体萎缩、肠上皮化生和异型增生减轻;无效:达不到上述有效标准,或恶化者。 3.2 治疗结果 临床疗效比较43例中,临床治愈9例。显效13例,有效1l例,无效10例。总有效率76.7%,所有病例服药期间均未发现不良反应,血、粪、尿常规及肝肾功能均未见异常。 4 讨论 慢性萎缩性胃炎是临床常见的消化内科疾病之一,其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清楚,目前认为多与Hp感染有关,因此Hp转阴率对慢性胃炎的治疗的效果有着重要的意义[2]。慢性萎缩性胃炎属于祖国传统医学中“胃脘痛”、“痞满”等范畴,病因病机多是外感邪气或劳倦太过、饮食不节、情志失调等伤至脾胃,亦或是脾胃素虚,内外之邪侵袭,而至脾运化无力,水湿停聚,久郁化热所致湿热内蕴;湿热久耗津液,以至胃阴不足;脾气亏损。饮食不节,情志不遂,劳倦内伤,用药不当,久病体虚或素体虚弱有关,本虚标实为其根本病机,需在疾病的不同阶段,分清虚实主次轻重,随证选方,分而治之,方可逆转或稳定病理异常表现。中焦脾胃乃一身气机升降之枢纽,各种原因影响胃之通降,则中焦气机升降失和,进而发生血瘀、痰阻、郁热等其他证候,因此疏肝理气,和胃降逆是CAG治疗的关键。本病发病之后多缺乏系统治疗,致使病情反复发作,迁延不愈。方中柴胡、枳壳、香附药能疏肝理气、和胃止痛,川芎行气活血止痛,白芍、甘草柔肝养阴,缓急止痛,又可防柴胡升散太过,损伤肝阴、肝血,现代药理研究发现,柴胡、香附、白芍具有保肝利胆抗溃疡的作用;枳壳、陈皮、白术、甘草有调节胃肠道,保护胃黏膜之功效;行气活血之川芎又可改善微循环。诸药合用,使脏腑气血调和,气机升降通畅,脾胃纳运自如,故病去身安。 参考文献 [1] 张万岱,陈治水,危北海.慢性胃炎的中西医结合诊治方案(草案)[J].中国中西医结合消化杂志,2005,25(2):172-175. [2] 景巍,吴杰,劳献明.参苓蚤休汤为主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68例.中医杂志2007,48(10):909-910.

柴胡疏肝散治疗腹痛浅析

柴胡疏肝散治疗腹痛浅析 【摘要】本文总结了笔者对腹痛的病因病机的认识,用柴胡疏肝散以理气行滞,养血调经治疗肝郁气滞型腹痛取得较好疗效。 【关键词】柴胡疏肝散;腹痛 腹痛是指胃脘以下、耻骨毛际以上部位发生疼痛为主症的病症。《内经》最早提出腹痛的病名。〔1〕本病影响患者工作学习,降低生活质量,影响身心健康。本文是笔者在在临床实践中关于治疗本病的经验总结,现将经验介绍如下: 1 病因病机 《素问·气交变大论》云“岁土太过,雨湿流行,肾水受邪,民病腹痛。”《诸病源候论》始将腹痛独立辨证,对其病因、证候进行详细表述,“凡腹急痛,此里之有病。”“由腑脏需,寒冷之气客于肠胃膜之间,结聚不散,正气与邪气交争,相击腹痛。”唐氏在《血证论》中曰:“血家腹痛,多是瘀血,另详瘀血门。然有气痛者,以失血之人,气先不和……宜逍遥散加姜黄、香附子、槟榔、天台乌药治之”。《证治亡补·腹痛》谓:“暴触怒气,则两胁先痛而后入腹。”由上可知,本病的病因病机,主要是腹中有肝、胆、脾、肾、大小肠、膀胱等脏腑,并为足三阴、足少阳、手足阳明、冲、任、带等经脉循行之处,上述诸病因,皆可导致相关脏腑功能失调,使气血郁滞,脉络痹阻,不通则痛,发为腹痛。本病的基本病机为脏腑功能失调,气血运行不畅,经脉痹阻,“不通则痛”,或脏腑经脉失养,不荣则痛。 2 治疗 本病的发生影响患者的工作、学习和生活,降低生活质量。本方疏肝解郁,行气止痛,同时指导患者放松心情,有助于提高本病的疗效。笔者在临床中用柴胡疏肝散治疗肝郁气滞型腹痛取得了良好的疗效。柴胡疏肝散出自《医学统旨》,为疏肝理气之代表方剂。功能疏肝解郁,行气止痛,主治肝气郁滞证,方中柴胡、枳壳、香附、陈皮疏肝理气;芍药、甘草缓急止痛;川芎行气活血。诸药合用,使气畅痛止,共奏疏肝解郁,行气止痛之效。临证加减:气滞较重,胸胁胀痛者加川楝子、郁金等;同音少腹者加橘核、荔枝核等;肝郁日久化热者加丹皮、栀子等;便秘者加郁李仁等;失眠者加炒酸枣仁、合欢皮等。 3 典型病历 陈某,女,40岁,2010年1月14日初诊。因“小腹胀痛3天”就诊。 首诊:3天前患者因情绪波动出现少腹胀痛,痛无定处,时作时止,无恶心、呕吐,平素烦躁易怒,易上火,纳眠一般,二便常,舌尖红,苔薄黄,脉细弦。本病是由情志不遂,肝失条达,气机不畅,气机阻滞而痛作。首诊以柴胡疏

柴胡疏肝散加减治疗肝胆道疾病48例

柴胡疏肝散加减治疗肝胆道疾病48例 肝胆道疾病多系肝胆湿热蕴结,肝气郁结,胆气不降,气滞血瘀或砂石虫体阴塞胆道,气机不畅所致。笔者近几年来运用柴胡疏肝散加减治疗本病,取得较好效果。现将48例临床治疗观察报道如下。 一、临床资料 本组48例,男15例,女33例,年龄17~65岁,以中年妇女为多,病程3天-10年。本组病例多有发热、畏寒,恶心吐呕,纳呆,厌油腻,腹部胀满疼痛,以右上腹疼痛为甚,痛剧时可向肩背部放射痛,大便多秘结,小便短赤,部分有皮肤巩膜黄染,舌质多红,苔多黄腻或黄白相兼,脉多弦滑数,右上腹部均有压痛,莫菲氏征多阳性,B超检查多有胆囊增大,胆壁增厚,胆汁混浊或胆总管扩张等阳性征。 二、治疗方法 1、基础方:柴胡、白芍、枳壳、香附子、郁金、茵陈、金钱草、甘草。 2、随证加减:热甚酌加栀子、蒲公英、黄芩、大黄;湿甚者加川黄连,生茵陈,酌加苡仁、茯苓、车前、木通;肝郁气滞者酌加青皮,佛手;肝郁脾虚者酌加白术、茯苓、党参。痛甚者加重白芍,徐长卿,川连子,酌加延胡索、木香。血瘀者酌加桃仁、丹参、赤芍、大黄;胆石者加重金钱草,酌加内金、海金砂。蛔虫梗塞者酌加乌梅、川楝子、槟榔。 3、用法:每天1剂,水煎3次分服。 三、治疗结果

本组痊愈(临床症状、体征完全消失)40例;好转(临床症状、体征大部分消失或明显好转)6例;无效(临床症状、体征无改善,转外科手术治疗)2例。 四、病案举例 例一:金某,女,42岁,老师,2006年2月21日入院,住院号:112157,入院诊断:急性胆囊炎。患者于3天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右上腹部胀满不适,疼痛伴阵发性加剧,恶心呕吐,胃内容物,胃纳差,厌油腻,小便短赤,大便2天未解,无明显发热畏寒,曾在当地卫生院治疗(亮菌甲素)等药物,但未见好转而转入院。 检查:皮肤巩膜无黄染,心肺未见异常,腹尚软,右上腹压痛,轻反跳痛,莫菲氏征阳性,舌质红,苔微黄,脉弦滑,B超报告,胆囊约6.8㎝×3.7㎝,囊内未见异物反射,提示急性胆囊炎,审证参脉,此乃肝胆湿热蕴结,气失舒展。治宜疏肝理气,通腑泄热,止痛,处方:柴胡10g,白芍30g,徐长卿20,枳实10g,茯苓20g,香附子10,川连子15,延胡10g,川朴10g,甘草6g,茵陈20g,大黄5g。服3剂后,上腹部疼痛、腹胀明显减轻,恶心呕吐消失,食欲增进,大便每天1次,再服4剂,临床症状体征消失,住院8天痊愈出院。 例二:李某,女,47岁,2006年5月7日入院。入院诊断:慢性胆囊炎急性发作,患者有慢性胆囊炎病史5年,近5天来食欲不振,厌油腻,睡眠欠佳,发热畏寒,上腹部持续性疼痛伴阵发性加剧,并放射至肩背部痛,伴恶心呕吐胃内容物数次,大便3天未解,小便短赤。在当地治疗无效而入院。检查:体温37.90C,脉搏90次/分,皮

柴胡疏肝散加减治疗焦虑性失眠56例

受体的敏感性,使沙美特罗持续发挥其扩张气道的作用。川芎嗪是一种新型的钙离子拮抗剂和氧自由基清除剂,既可抑制血小板聚集,溶解微血栓,提高网状内皮系统功能,增强机体免疫力,又对肺部多种常见细菌具有抑制和杀灭作用,还可保护血管上皮细胞和红细胞,增强血液流动性,降低血液黏度,改善微循环,缓解支气管平滑肌痉挛,起到平喘的作用。 肺功能是传统的监测哮喘治疗的手段,是哮喘疗效判定的可靠指标,主要与临床症状的改善较密切。气道高反应性和急性气流受限是哮喘肺功能受损的主要表现形式。哮喘发作时呼气流速明显下降,FEV1或PEFR测定能客观地反映气流受阻的严重程度。本实验结果显示治疗前FEV1明显低于预计值,而吸入舒利迭和应用川芎嗪4周后患者FEV1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畅05),提示舒利迭联合川芎嗪可改善患者肺功能及临床症状。所以,川芎嗪联合舒利迭治疗中度哮喘的临床疗效显著,值得临床借鉴。 参 考 文 献 [1] 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哮喘学组.支气管哮喘防治指南.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2003,26(3):132-138. [2] 赵顺英.哮喘发病机制研究进展.实用儿科临床杂志,2003,18(10):68-77. 柴胡疏肝散加减治疗焦虑性失眠56例刘爱萍 【关键词】 柴胡疏肝散;失眠 失眠是临床常见病,又称入睡和维持睡眠障碍,中医又称其为“不寐”、“不得眠”、“不得卧”、“目不瞑”。失眠是以睡觉时间不足、睡眠深度不够及不能消除疲劳、恢复体力精力为主要症状的病症[1]。焦虑性失眠症是临床上最常见的失眠症类型,其原因多数因精神紧张,工作或思想压力大、生气,环境变化等因素,大多数患者长期失眠,越想睡而越睡不着,越急越睡不下,患者常心烦意乱,坐立不安,心理紧张、睡眠不下、胡思乱想。一般认为生理睡眠(也称正常睡眠),不少于5、6个小时,长期失眠大脑功能就会紊乱,对身体造成多种危害。调查显示,中国存在失眠人群高达42畅5%[2],给人们的生活、工作带来巨大负面影响。笔者运用柴胡疏肝散加减治疗焦虑性失眠56例,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1 一般资料 本组失眠患者56例,均符合枟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枠中失眠的诊断标准[3]。男28例,女28例;病程3个月~3年;35~55岁患者45例,占80%;本组患者均不伴有器质性病变,均服用过安定之类及营养健脑型药物,因临床症状不能得到改善而来求治。 2 治疗方法 基本方:柴胡12g,枳壳10g,白芍12g,炙甘草6g,党参12g,香附10g,川芎12g,木香12g,陈皮12g,远志12g,鸡内金10g,栀子10g,黄芩12g,。肝阳上亢者酌加夜交藤、天麻、珍珠母、生龙齿、生牡蛎;心血不足者加当归、黄芪、阿胶、夜交藤等;阴虚者加知母、牡丹皮、五味子、鳖甲、生地黄等;阳虚者加补骨脂、杜仲、牛膝、淫羊藿等;痰浊内停者加竹茹、石菖蒲等;肝气郁滞者加郁金、延胡索、川楝子、沉香等;瘀血阻滞者加赤芍、丹参等。水煎服,1剂/d,10d为1疗程,病情较重者用药2~3个疗程。 3 治疗结果 3畅1 疗效标准(自拟) 痊愈:睡眠时间恢复正常,醒后精力充沛;显效:睡眠明显好转,睡眠时间在5h以上;有效:睡眠 作者单位:454650济源市中医院时间较治疗前有增加,但睡眠不足5h;无效:睡眠无改善。3畅2 治疗结果 本组56例经治疗后,痊愈28例,占50畅00%;显效20例,占35畅7%;有效5例,占8畅9%;无效3例,占5畅4%。总有效率94畅6%。 4 讨论 失眠病位在心,由于心神失养或心神不安所致。其发病与肝郁、胆怯、脾肾亏虚、胃失和降密切相关。其病机或由心脾两虚,气血不足,心胆气虚,触事易惊,导致心神失养所致;或为肝郁化火,五志化火,痰热内扰,阴虚火旺,引起心神不安所致[4]。随着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生活压力的增加,都市人,特别是都市的中年人,患焦虑性失眠的人越来越多了。主要表现为急躁易怒,不寐多梦,甚至彻夜不眠,善太息,不思饮食,口干口苦,头晕或昏胀不清,舌红苔黄腻,脉弦数等一系列肝郁化火,痰火郁结的临床表现。柴胡疏肝散疏肝解郁,理气散结,在缓解工作压力方面效果明显。陈皮、鸡内金,理气化痰消食积,川芎理气调血安神,党参益气健脾,远志化痰宁心安神,黄芩,栀子清肝泻火,诸药合用,公奏清肝泻火,理气解郁,宁心安神的作用。服药同时,要嘱咐患者注意以下几点:①要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不要把失眠想成多么大的疾病,整天愁啊愁的;②要养成良好的作息习惯,尽量按时作息,不要熬夜;③睡前不要过度运动,不要喝浓茶、咖啡及酒精等兴奋剂;④调畅情志,学会释放压力,有事要及时疏解,不要生闷气;⑤睡前思想放松,不要在床上思考问题。总之,药疗加心疗,失眠疗效才好。 参 考 文 献 [1] 王永炎.中医内科学.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133.[2] 王中男.不寐证中医辨证综合治疗方案的选择.吉林中医药,2007,27(5):7. [3]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中药新药临床指导原则.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3:186. [4] 王永炎.中医内科学.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133-134. ?971 ? 中国实用医药2010年6月第5卷第16期 ChinaPracMed,Jun2010,Vol.5,No.16

柴胡疏肝散

【方名】柴胡疏肝散 【出处】《证治准纪》引《医学统旨》方 【分类】和解剂-调和肝脾 【组成】柴胡(6克)陈皮(6克)川芎(4.5克)香附(4.5克)枳壳(4.5克)芍药(4.5克)炙甘草(1.5克) 【功效】疏肝行气,活血止痛。 【主治】肝气郁滞证。胁肋疼痛,胸闷喜太息,情志抑郁易怒,或嗳气,脘腹胀满,脉弦。 【用法】水二盅,煎八分,食前服。 【禁忌】斟酌。 【方解】柴胡疏肝散证是肝气郁结,不得疏泄,气郁导致血滞,故见胁肋疼痛诸症。方用四逆散去枳实,加陈皮、枳壳、川芎、香附,增强疏肝行气,活血止痛之效,故服后肝气条达,血脉通畅,痛止而诸症亦除。 【组成】 柴胡6克、芍药9克、枳壳6克、炙甘草3克、陈皮6克、川芎6克、香附6克。 【主治】 肝气郁结,证见肋胁疼痛,善太息,脉弦。或兼见寒热往来,脘腹胀满,纳呆食少。 【正文】

用法:水煎服。 功用:疏肝行气,活血止痛。 方解:方中柴胡疏肝解郁,调理气机为主药;香附、芍药助柴胡和肝解郁,陈皮、枳壳行气导滞共为方中辅药;川芎理气活血止痛,为方中佐药;炙甘草和中,调和诸药为使药。诸药合用,具疏肝行气,活血止痛之功效。 临床应用: 1.本方是治疗肝气郁结之胁肋疼痛的常用方剂。以胁肋疼痛、太息稍舒、脉弦为辩证要点。 2.瘀血征象明显,加用丹参、失等散;兼有嗳气吞酸、口苦者,加用左金丸;兼有食滞征象者,加用麦芽、鸡内金等。 柴胡疏肝散 【处方】陈皮(醋炒)柴胡各6克川芎枳壳(麸炒)芍药各4.5克甘草(炙)1,5克香附4.5克 【功能主治】疏肝解郁。主胁肋疼痛,寒热往来。 【用法用量】用水220毫升,煎至180毫升,空腹时服。 【摘录】《景岳全书》卷五十六 页首 《准绳·类方》卷四引《统旨》:柴胡疏肝散 【别名】柴胡舒肝散、柴胡疏肝汤 【处方】柴胡2钱,陈皮(醋炒)2钱,川芎1钱半,芍药1钱半,

柴胡疏肝散加减治疗肝胃不和型反流性咽炎

42 CHINA MEDICINE AND PHARMACY Vol.9 No.5 March 2019 2019年3月第9卷第5期 ·中医研究·柴胡疏肝散加减治疗肝胃不和型反流性咽炎 陈学华 陈?舒 陈俊曦 钟艳萍 广东省佛山市中医院,广东佛山 528000 [摘要]?目的?观察柴胡疏肝散加减治疗肝胃不和型反流性咽炎的疗效。 方法 将153例临床诊断为肝胃不和型反流性咽炎患者随机分为三组,各51例,治疗组给予柴胡疏肝散加减治疗,观察组给予柴胡疏肝散+奥美拉唑治疗,对照组给予奥美拉唑治疗,疗程为8周,比较三组的临床疗效。 结果 治疗前后比较:三组的反流症状指数量表(RSI)、反流体征量表(RSF)评分均有改善;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与治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1周时咽异物感的缓解率:治疗组87.76%(43/49),观察组91.67%(44/48),对照组70.83%(34/48),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及观察组的缓解率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 结论 柴胡疏肝散加减对肝胃不和型反流性咽炎有较好的疗效,单用可以达到与奥美拉唑相似的效果,奥美拉唑联用柴胡疏肝散可以进一步提高疗效,特别是在缓解咽异物感症状上具有一定优势。 [关键词]?柴胡疏肝散;反流性咽炎;质子泵抑制剂 [中图分类号]?R27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0616(2019)05-42-03 Modified Chaihushugan powder in the treatment of reflux pharyngitis of liver stomach disharmony type CHEN?Xuehua CHEN?Shu CHEN?Junxi ZHONG?Yanping Department of Otorhinolaryngology,Foshan Hospit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Foshan 528000,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study the clinical efficacy of modified Chaihushugan powder in the treatment of Reflux Pharyngitis of Liver Stomach Disharmony Type. Methods A total of 153 cases with reflux pharyngitis of liver stomach disharmony type were divided into treatment group,observation group and control group,with 51 cases in each group.The treatment group was treated with ChaihuShugan Powder,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treated with ChaihuShugan Powder plus proton pump inhibitor(PPI) Omeprazole,while the control group was treated with PPI only.The course of treatment was 8 weeks,and the clinical effects of the three groups were compared. Results Comparison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RSI and RSF scores of the three groups were https://www.wendangku.net/doc/d07497428.html,parison between groups: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the treatment group and the control group (P >0.05),there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observation group and the treatment group(P <0.05).The remission rate of pharyngeal foreign body sensation at 1 week after treatment:87.76% (43/49) in the treatment group,91.67% (44/48)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and 70.83% (34/48) in the control https://www.wendangku.net/doc/d07497428.html,pared with the control group,the remission rate of the treatment group and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higher,and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 <0.05). Conclusion Chaihushugan powder has better curative effect on disharmony regurgitation pharyngitis of liver and stomach,which can achieve similar effect with omeprazole alone,and omeprazole combined with chaihushugan powder can further improve the curative effect,especially in alleviating symptoms of foreign body sensation in pharynx. [Key words] Chaihushugan powder;Reflux Pharyngitis;Proton pump inhibitor [基金项目] 广东省中医药局科研课题(20161243)。慢性咽炎(梅核气)是耳鼻喉科门诊常见疾病, 研究表明在慢性咽炎的患者中,患有胃食管反流病 患者达34.6%[1],该病在很长时间内被误诊为普通 的慢性咽喉炎[2]。该病主要表现为咽部异物感、咽 干、声音嘶哑、痰多、慢性咳嗽等症状,可伴见烧心、 反酸、呃逆等症状,甚至引起喉部黏膜角化、狭窄、 息肉增生、癌变等严重后果。在人们生活节奏变快、 饮食习惯发生改变等诸多因素的综合作用下,反流 性咽炎的发病率也逐年提高。目前临床上主要运用质子泵抑制剂(PPI)抑酸治疗,并从临床症状、体征、及动态胃酸监测结果证实了其疗效,但患者往往需较长明间服药(1~3个月,甚至半年),容易导致消化不良,且停药后容易复发。我科参考《中医耳鼻咽喉科临床研究》中喉痹、喉喑、梅核气等的分型标准[3],将反流性咽炎分为肝胃不和型、痰瘀互结型、气阴两虚型,发现大部分患者属于肝胃不和型[4]。本研究以柴胡疏肝散加减治疗肝胃不和型反

趣味巧记方歌柴胡疏肝散方歌

趣味巧记方歌-柴胡疏肝散方歌

————————————————————————————————作者: ————————————————————————————————日期:

趣味巧记方歌56柴胡疏肝散方歌 方剂总结及速记歌诀一、解表剂辛温解表表实:麻黄汤:干妈姓桂表虚:桂枝汤:要支走蒋干外寒里饮:小青龙汤:小将为嘛甘心下跪外寒里有蕴热:九味羌活汤:秦皇尝百草,细心防枪剌穿胸。外寒气郁:香苏饮:陈香炒苏叶。2、辛凉解表温病初起平剂:银翘散:猪吃金,牛喝银,草根更俏。温病初起轻剂:桑菊饮:荷花根,巧接桑杏果。外感风热,邪热蕴肺:麻杏石甘汤。外感风寒,内有蕴热:柴葛解肌汤:钦差高举枪,白要姜枣草根。3扶正解表: 气虚感风寒湿:败毒散:独身生活更幸福,何止钱财少气虚感寒,内有痰湿:申叔想陈杰,给钱夏苓割草。阳虚感风寒,暴喑:麻黄附子细辛汤。阴虚感风热:加减葳蕤汤:为何猪吃红草更白。二、泻下剂1、攻下剂阳明腑实,热结旁流,里热实厥之癫、狂:大承气汤:黄硝朴实。肠痈初起,湿热壅滞:大黄牡丹汤:大硝丹东桃。水热互结之结胸:大陷胸汤:芒硝随军。2、温下阳虚寒积:(脾虚)温脾汤:附大人炒肝。寒积里实:(无虚)大黄附子汤肠胃燥热,脾约便秘:麻子仁丸:麻子只要破黄杏。肾阳虚弱津液不足:济川煎:牛肉只归谢妈。3、逐水悬饮实水:十枣汤:枣戟芫遂。4、攻补兼施阳明腑实,气血不足:黄龙汤:(大承气)人皆当炒姜枣。三、清热剂清暑热暑湿:六一散阴暑:香薷散

暑伤肺经气分热证:清络饮。暑湿证:桂苓甘露饮。暑温夹湿:新加香薷饮。清气分热气分热盛:白虎汤:石母炒米。气津两伤:竹叶石膏汤:夏甘族人卖金糕。清营凉血:热入营分:清营汤:西弟瞧黄花,卖丹参叶。热入血分:犀角地黄汤:西弟要母。清热解毒三焦火盛:黄连解毒汤:三皇子上中二焦邪热:凉膈散:黄小琴只瞧干荷叶大头瘟:普济消毒饮:马和牛愿吃草根皮,秦莲姐巧玩麻将。阳证痈毒初起:仙方活命饮:贾母造房,没花金银,只要草皮归汝乡。风热壅盛,表里俱实:防风通圣散:防穷,三皇子借书连根归,将要和滑石硝甘草。温病,气血两燔:清瘟败毒饮:西弟要母,二皇子借竹皮连炒石参。清脏腑热心经火:导赤散:通住草地。肝经实火湿热:龙胆泻肝汤:黄龙子推木车,当地卸柴草。肝炎犯胃:左金丸:吾皇(黄连6:1)肺痈,热壅痰淤互结:苇茎汤:苇冬已逃。肺热喘咳:泻白散:白耕草地。胃火牙痛:清胃散:连弟生母归胃热阴虚:玉女煎:麦地拾母牛。邪热下痢:葛根芩连汤:温热痢疾:芍药汤:秦香连当官,大吵要郎。热毒痢疾:白头翁汤:白头翁擒二黄。6、清虚热温病后, 邪伏阴分:青蒿鳖甲汤:贾母生丹青。肝肾阴虚,虚火上扰:清骨散:亲家母弟擒草狐、银狐。阴虚火旺、盗汗:当归六黄汤四、和解剂和解少阳伤寒少阳,热入血室:小柴胡汤:蒋干找人伴胡琴。少阳阳明合病:大柴胡汤:大琴只要半升枣胡。少阳湿热:蒿芩清胆汤:青竹碧玉凉,皮肤只半

浅谈柴胡疏肝散治疗肝气犯胃型慢性胃炎

浅谈柴胡疏肝散治疗肝气犯胃型慢性胃炎 周欢、蔡浚 (安徽中医学院07中西结合临床2班) 【摘要】慢性胃炎的概念及其肝气犯胃型的介绍,柴胡疏肝散的临床疗效,总结分析。 慢性胃炎临床十分常见,但由于多数患者无明显症状,故本病的确切患病率尚不十分清楚,约占胃镜检查患者的80%以上,且随年龄增长患病率逐渐增高。 一、慢性胃炎的概念 慢性胃炎是指不同病因引起的胃黏膜的慢性炎症,其实质是胃黏膜上皮遭受反复损伤后,由于粘膜特异的再生能力,以致粘膜发生改建,且最终导致不可逆的固有胃腺体的萎缩,甚至消失。 本病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主要有上腹胀满、嘈杂、纳呆和上腹隐痛等症状。其与“胃络痛”、“胃痞”相类似,可归属于中医学“胃痛”、“痞满”、“嘈杂”等范畴。 二、肝气犯胃型 其中肝气犯胃型比较常见,主证:胃脘胀痛或痛窜两肋,每因情志不疏而病情加重,得嗳气或矢气后稍缓,嗳气频繁,嘈杂泛酸,舌质淡红,苔薄白,脉弦。 好转:上腹胀痛胀痛满闷缓解,发作次数减少,其他症状减轻。 无效:症状无改善。 三、总结分析 肝主疏泄而喜条达。情志不疏,肝气郁结,不得疏泄,横逆犯胃而作痛;气病多游走,肋为肝之分野,故疼痛攻撑连肋。气机不利,胃失和降,故胃脘胀满,嗳气,大便不畅。脉弦主肝病,主痛,故见弦脉。治法以疏肝理气为主,方药以柴胡疏肝散为主。 方中以柴胡、芍药、川芎、香附疏肝解郁,陈皮、甘草理气和中,故有理气止痛之效。可选加香橼、佛手、绿萼梅等,以加强理气解郁止痛之效。痛甚者,可加延胡索、川楝子,木香以理气止痛;嗳气频作者,可加沉香、旋复花或者饰蒂、苏梗以顺气降逆;化热者,加郁金、川楝子、黄连疏泄肝胃郁热。

中医内科学(郁病)模拟试卷4

中医内科学(郁病)模拟试卷4 (总分:48.00,做题时间:90分钟) 一、 A1型题(总题数:8,分数:16.00) 1.治疗气滞痰郁所致的郁证的最佳方剂是 (分数:2.00) A.柴胡疏肝散 B.丹栀逍遥散 C.半夏厚朴汤√ D.半夏秫米汤 E.二陈汤 解析: 2.将痰气郁结证称为“梅核气”的著作是 (分数:2.00) A.《伤寒论》 B.《医宗金鉴》√ C.《景岳全书》 D.《医学正传》 E.《证治准绳》 解析: 3.将心神失养证称为“脏躁”的著作是 (分数:2.00) A.《金匮要略》√ B.《伤寒论》 C.《内经》 D.《景岳全书》 E.《丹溪心法》 解析: 4.记载有属于郁证的脏躁和梅核气两种病证,见于 (分数:2.00) A.张仲景《金匮要略.妇人杂病脉证并治》√ B.朱丹溪《丹溪心法.六郁》 C.徐春甫《古今医统大全.郁证门》 D.张景岳《景岳全书.郁证》 E.叶天士《临证指南医案.郁》 解析: 5.狭义的郁是指 (分数:2.00) A.情志不舒之郁√ B.痰湿之郁 C.外邪之郁 D.饮食之郁 E.火热之郁 解析: 6.肝郁发热日久,热邪伤阴,治宜滋养肝肾,疏肝清热,宜选用何方为先 (分数:2.00) A.青蒿鳖甲汤 B.滋水清肝饮√

C.一贯煎 D.丹栀逍遥丸 E.知柏地黄丸 解析: 7.下列不为郁证特征的是 (分数:2.00) A.精神抑郁 B.潮热盗汗√ C.胁肋胀痛 D.易怒善哭 E.咽中如物梗阻 解析: 8.郁证的治疗原则是 (分数:2.00) A.理气开郁,调畅气机√ B.疏肝理气 C.疏通气机,理气活血 D.调理肝脾 E.活血化瘀 解析: 二、 A2型题(总题数:5,分数:10.00) 9.患者精神恍惚,心神不宁,悲忧善哭,时时欠伸,舌淡苔薄白,脉弦细。宜选方 (分数:2.00) A.归脾汤 B.天王补心丹 C.甘麦大枣汤√ D.柴胡疏肝散 E.逍遥散 解析: 10.患者咽中不适,如有物梗阻,咯之不出,咽之不下,胸中窒闷,舌苔白腻,脉弦滑。其证候是 (分数:2.00) A.气滞痰郁√ B.肝气郁结 C.气郁化火 D.痰浊上扰 E.忧郁伤神 解析: 11.患者咽中不适,如有物梗阻,咯之不出,咽之不下,胸中窒闷,舌苔白腻,脉弦滑。其最佳的治法是(分数:2.00) A.疏肝理气解郁 B.化痰利气解郁√ C.利咽消肿解毒 D.行气活血散结 E.以上都不是 解析: 12.患者,女,50岁。因情志不遂,出现失眠健忘,坐卧不宁,抑郁不乐,渐致神志痴呆,反应迟钝,喃喃自语,问之不答,舌质淡红,舌苔白腻,脉象弦滑。其最佳治疗是 (分数:2.00) A.养心安神,开窍解郁

柴胡疏肝散加减治疗焦虑性失眠56例

柴胡疏肝散加减治疗焦虑性失眠56例 【关键词】柴胡疏肝散;失眠 失眠是临床常见病,又称入睡和维持睡眠障碍,中医又称其为“不寐”、“不得眠”、“不得卧”、“目不瞑”。失眠是以睡觉时间不足、睡眠深度不够及不能消除疲劳、恢复体力精力为主要症状的病症[1]。焦虑性失眠症是临床上最常见的失眠症类型,其原因多数因精神紧张,工作或思想压力大、生气,环境变化等因素,大多数患者长期失眠,越想睡而越睡不着,越急越睡不下,患者常心烦意乱,坐立不安,心理紧张、睡眠不下、胡思乱想。一般认为生理睡眠(也称正常睡眠),不少于5、6个小时,长期失眠大脑功能就会紊乱,对身体造成多种危害。调查显示,中国存在失眠人群高达42.5%[2],给人们的生活、工作带来巨大负面影响。笔者运用柴胡疏肝散加减治疗焦虑性失眠56例,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1 一般资料 本组失眠患者56例,均符合《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中失眠的诊断标准[3]。男28例,女28例;病程3个月~3年;35~55岁患者45例,占80%;本组患者均不伴有器质性病变,均服用过安定之类及营养健脑型药物,因临床症状不能得到改善而来求治。 2 治疗方法 基本方:柴胡12 g,枳壳10 g,白芍12 g,炙甘草6g,党参12 g,香附10 g,川芎12 g,木香12 g,陈皮12 g,远志12 g,鸡内金10 g,栀子10 g,黄芩12 g,。肝阳上亢者酌加夜交藤、天麻、珍珠母、生龙齿、生牡蛎;心血不足者加当归、黄芪、阿胶、夜交藤等;阴虚者加知母、牡丹皮、五味子、鳖甲、生地黄等;阳虚者加补骨脂、杜仲、牛膝、淫羊藿等;痰浊内停者加竹茹、石菖蒲等;肝气郁滞者加郁金、延胡索、川楝子、沉香等;瘀血阻滞者加赤芍、丹参等。水煎服,1剂/d,10 d为1疗程,病情较重者用药2~3个疗程。 3 治疗结果 3.1 疗效标准(自拟) 痊愈:睡眠时间恢复正常,醒后精力充沛;显效:睡眠明显好转,睡眠时间在5 h以上;有效:睡眠时间较治疗前有增加,但睡眠不足5 h;无效:睡眠无改善。 3.2 治疗结果本组56例经治疗后,痊愈28例,占50.00%;显效20例,占35.7%;有效5例,占8.9%;无效3例,占5.4%。总有效率9 4.6%。 4 讨论 失眠病位在心,由于心神失养或心神不安所致。其发病与肝郁、胆怯、脾肾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