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中国与近代化学起源

中国与近代化学起源

中国与近代化学起源
中国与近代化学起源

中国与近代化学起源

化学是研究物质的性质、组成、结构、变化和应用的科学。作为一门应用科学,化学的起源和发展与人类的生活息息相关。人类的衣食住行,都自觉或不自觉地享受着化学变化带来的便利。而原始化学正是萌芽于冶金、酿酒这样的传统技艺。中国作为四大文明古国之一,中国古代化学有许多辉煌成就,为化学发展史书写下许多伟大的篇章。

中国人很早就学会了使用火,中国至今还流传着燧人氏钻木取火的神话故事。在几百万年以前,人类过着极其简单的原始生活,靠狩猎为生,吃的是生肉和野果。1965年在云南元谋县上那蚌村考古学家发现了元谋人的两枚牙齿,以后在同一地层又发现石器和炭屑,证明他们是能制造工具和使用火的原始人类。而在50万年前,北京周口店北京猿人生活过的地方发现了经火烧过的动物骨骼化石。火的使用是人类发展的一大飞跃,火是人类用来发明工具和创造财富的武器,利用火能够产生各种各样化学反应这个特点,人类陆续发展了制陶、冶金、酿造等工艺,人类文明从此进入了另一番天地。

大约距今1万年以前,中国开始出现烧制陶器的窑,成为最早生产陶器的国家。由于陶制的储存器可以使谷物和水更便于保存,陶质农业生产工具的出现也极大提高了农业生产的效率,因此,陶器很快成为定居下来从事农业生产的氏族所必不可少的生产、生活工具。我国已发现距今约10000年新石器时代早期的残陶片。河北徐水县南庄头遗址发现

的陶器碎片经鉴定为10800~9700年的遗物。此外,在江西万年县、广西桂林甑皮岩、广东英德县青塘等地也发现了距今10000~7000年的陶器碎片。中国历代陶瓷技术不断发展,达到辉煌的极点,白陶、彩陶、黑陶、唐三彩、青花瓷都是令人惊叹的杰作。China 一词的由来是每个中国人都知道的。

炼丹术和炼金术被认为是近代化学的起源,中国古代拥有最先进的炼丹技术。作为封建社会统治阶级的皇帝、贵族和地主等权贵,他们不仅渴望获得更多的财富,更希望掌握长生不老的秘密以永远享用得到的财富和权利。在这种情况下,炼金士和炼丹家正式走上了历史舞台,其中的著名人物包括魏伯阳(汉)、葛洪(西晋)、孙思邈(唐)等等。古代的炼丹家们在炼丹过程中写下了大量著作,总结了一些化学反应的规律,为化学学科的建立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和教训。中国炼丹家葛洪,在其著作《抱朴子》中提到“变化者,乃天地之自然,何嫌金银之不可以异物作乎”,葛洪已经认识到运动变化是自然界的必然规律,这些炼丹方士已具备了原始的化学思想。中国的炼丹术后来传到阿拉伯国家,与古希腊哲学融合而形成阿拉伯炼金术,阿拉伯炼金术传入欧洲,并逐步演进为近代化学。

中国在化学起源方面的另两大贡献是火药和造纸术。火药是中国的炼丹术士发明的,是炼制“长生不老药”的副产品,后来被运用到军事斗争中。火药技术后来随着炼丹术一起从中国传到阿拉伯世界,并传入欧洲。纸是人类保存知识和传播文化的工具,是中华民族对人类文明的又一重大贡献。造纸术传到朝鲜、日本、印度和阿拉伯,后来又经北非传到欧洲,促进了人类文化的传播。

尽管中国古代化学取得了享誉世界的成就,但炼丹师们讲究的是实用和经验,不能形成完整的理论体系,只是存在着化学的萌芽,这不能不说是一个遗憾。近代化学是在西方才真正成为一门科学的。随着冶金工业和实验室经验的积累,人们总结感性知识,进行化学变化的理论研究,使化学成为自然科学的一个分支。这一阶段开始的标志是英国化学家波义耳为化学元素指明科学的概念。继之,化学又借燃素说从炼金术中解放出来。1775年前后,拉

瓦锡用定量化学实验阐述了燃烧的氧化学说,开创了定量化学时期,使化学沿着正确的轨道发展。19世纪初,英国化学家道尔顿提出近代原子学说,接着意大利科学家阿伏加德罗提出分子概念。自从用原子-分子论来研究化学,化学才真正被确立为一门科学。

为什么古代中国已有化学科学的发展萌芽,为何中国自己却不能把化学发展为真正的科学?

中国人没能发展出现代科学,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儒家思想的束缚。儒家思想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正统,讲究的是“天人合一”,追求人要与自然和谐共生,最终达到与自然的完美结合。历代统治者为了巩固自己的统治,施行愚民政策,利用儒家思想束缚人民的思维,读书人念四书五经,只为升官发财。儒家的思想缺乏思辨,讲究的是感性认识,很少用演绎的逻辑思考问题。西方人所谓科学的那些东西,在中国被认为是奇技淫巧,是读书人所不齿的。我们承认儒家思想的伟大之处,但它也确实影响了中国人的创造性思维。在儒家还未占正统的春秋战国时代,是一个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时代,当时的墨家、阴阳家、农家等等,对各种自然现象有着自己的理论解释,如果可以假设,像墨家、阴阳家、农家这样的学派,是很有可能发展为近代科学的。只是自汉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政策之后,中国人变得只讲究修身养性,不再重视自然科学的发展。

中国的古代化学知识主要来自炼丹术,近代化学的发展则得益于工业革命,欧洲的化学起源大体与中国类似,也是靠炼金术发展起来的,然而近代工业革命的发展使得大量的化学知识在生活中得以实践和应用,这就使得化学这门科学得到了众人的关注和认可。然而此时的中国正闭关锁国,化学跟数学一样都是属于旁门歪道,不入正统之流,自然要落后于欧洲。

在明朝之前,中国的科学技术还是世界领先的。自明朝倭乱之后,施行海禁,郑和下西洋成为古代中国最后一次与世界的科学知识交流活动,从此中国实行了“闭关锁国”政策。乾隆帝曾在写给英国女王信中称:“天朝物产丰富,无所不有,原不藉外夷货物以通有无。”“闭关锁国”使中国长期处于与世隔绝的状态,严重阻碍国内商品经济和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阻止了中西方之间的交流,妨碍了先进的科学技术的输入,使中国日益落后于西方。它不利于中华民族同世界各民族的正常交往,不利于中国人民了解世界、走向世界、学习世界各民族优秀的思想文化和先进的科学技术,从而导致了中国在近代的落后,遭受列强欺辱。

往昔的教训是沉痛的,今日的境况也不见得可喜。比如,尽管当代中国在自然科学研究领域有一些研究成果是世界领先的,但是我们还没有过一个本土的诺贝尔奖得主。很多人从传统思想、教育、制度等等方面找原因,不管原因是什么,中国平均科技水平与国际领先水平的差距是客观存在的。实现诺贝尔情结,需要我们当代青年的努力。

中国近代传播西方化学的过程带有着很大的自发性。尽管在封建统治阶级的上层甚至有的帝王本人也支持西学,乐于引进西方科学技术,然而却始终未能构成一种国策,形成为整个社会的意识和自觉的行动,带有着很大的局限性。以较为开明的康熙帝而论,虽然他很重视西学,请西人进宫讲授科学知识,甚至还“在宫中设置了研究化学和药学的实验室”①,组织中西合作编著《数理精蕴》与《历象考成》等科学书籍,以及颁行《康熙永年历》等,对我国科学事业的发展做出了一定贡献。然而总体说来这还只是康熙帝或其他少数上层人士的个人爱好与行动,还未能形成一种国策,只能产生极其有限的成果。例如康熙帝还是依旧沿用八股文取士制度和残暴的文字狱作法,而不顾及是否影响西方科学技术的传播和发展。特别是当开放引进危及他的统治时则主张“海禁”,宣布汉人出洋是“自弃王化”而“一律杀头”。这种情况持续了相当长的时间,严重影响了

中国同西方科学文化的交流,阻碍了科学事业的发展。与此相反,日本在明治维新以后则把开放作为一种立国之策,强调要“求知识于世界”,并以“誓文诏书”的形式肯定下来,成为臣民上下整个社会的意识,从而能够比较彻底和自觉地执行开放政策,取得有效结果。

传播过程自发性带来的另一个后果是传播的曲折性。从封建统治阶级上层说来,由于主张引进西学的还只限于少数个人行动,而整个统治阶层还仍然为那种“宁肯使中夏无好历法(包括科学),不可使中夏有西洋人”的保守思想所笼罩,一旦时机成熟,保守派就会发起攻击而使引进西方科学之策受挫。例如当清朝顺治帝去世后不久,保守势力就对传播西方科技知识有功而受到重用的西人汤若望发起攻击而使他险些丧命。又如清光绪帝虽然接受了维新派的主张,效法日本,变法图强,而整个统治阶层的主导意识仍是具有浓厚的保守性,从而能够较易为慈禧太后所推翻,结果是光绪帝被擒,维新派亡命。相反,日本明治维新后已把开放引进西方科学技术列为“富国强兵”和“殖产兴业”的国策,从而能够比较容易地击退保守势力的攻击,减少引进的反复性、曲折

性,取得有效结果。

自发性带来的另一个后果是引进的消极性。引进西方科学技术,如果缺乏自觉的组织和领导,而仅仅依靠自发活动是难以迅速发展的。特别是对于已经具有几千年高度发展的封建文明的中国社会来说更是如此。长期以来中国封建社会已经形成一种盲目的优越感,以为只有中国的文明才是真正的文明,而视科学技术为“奇技淫巧”,强调“立国之道尚礼义不尚权谋。根本之图在人心,不在技艺”①,对于引进西方科学技术具有着抵制、排斥的消极态度。显然,这种思想如不能有效地加以扭转,仅仅依靠自发引进的科技“种子”也就难以更快开花结果。与此相反,日本在这方面的阻力就小,不仅是由于已把“开放”立为国策,而且也由于当时日本还没有形成高于其他民族的优秀文化,长期以来都在积极吸收中国文化为己用,对外来文化无异端感、抵触感和消极感,并能与本国实际加以融合与创造,从而能有效发展本国的科学文化事业。

2.理论和实际的脱节性

这是中国近代引进西方科学技术过程的又一个问题。早期的引进多属实用化学知识,而缺乏理论;中后期的引进又多属理论书本知识,而缺乏实验技术;更未能有效地同生产需要相结合,缺乏感

性的认识基础和推动化学发展的动力,影响了化学的传播和发展。

从化学教育的传播来说,由于缺乏实验的辅助而事倍功半。当时,我国第一所进行化学教育的“格致书院”,其条件已属上乘,然讲授之法亦多与教授四书五经之法相同,难以进行实验“亲躬尝试”,以致“味同嚼蜡”而“终成隔膜”。有的教师虽拟改善这种情况想尽可能地做些实验,然“书院所用器料,残缺不全,一切未能应手”①,从而收效甚微。即使到了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虽然按照规定“中学堂以上的学校应有化学教室及实验仪器与药品的设备”,然而“实际情形是化学教室与一般教室并无二致”,且“多不遵照规定开设化学课程”。即使有些器材,“亦多系供教员示教实验之用”,学生并无机会参加,因此“化学教学虽有形式而实际空虚”②。至于在化学实验基础上开展化学研究,则就更难以实现。这样,对于以实验科学为特征的化学传播来说,也就自然难以取得迅速进展。相反,日本却有不同。他们在西方化学传入后不久,于1862年就在东京西洋医学所附设了“舍密局”(化学馆),成为“日本学校设化学实验室之始”③。这就引导日本在引进西方化学的早期就能够理论与实验结合地传播,培养注意实验研究的风气,并一直保持至今,甚至强调“不配有实验的单纯化学理论研究,不能通过博士论文”①。这是使得日本化学家在20世

纪初期能够取得天然物研究一系列成果的原因之一。

从化学理论与生产的关系上看,近代中国引进的化学知识多停留在书本上,未能及时在生产中找到“用武之地”,而实际生产却又缺乏化学理论的指导。以1893年张之洞创办的汉阳铁厂为例,在创办以前并未运用化学理论和技术知识对铁矿石和煤炭进行必要的分析化验,以致在高炉即将开炉之前仍找不到合适的煤炭,而不得不到德国去购入数千吨。在筹办炼钢厂时,也在没有对大冶矿石进行分析化验之前,就盲目地从英国引进了酸性转炉设备,以致在刚安装好后又不得不拆掉,改建为碱性转炉②,劳民伤财,危害极大,既影响了生产,又难以依靠生产需要的推动促进化学的传播和发展。当然,当时的化学知识也曾有限地应用在肥皂制造、造纸(1891年)和火柴工业(1894年)及化妆品等轻工业生产上,然而对于推动整个化学发展来说还是远为不足的。与此相反,日本早在明治维新以前的1857年就建立了煤干馏工业,广泛应用了西方化学知识。到1903年池田菊苗发明的“味素”以及随之投入的工业生产和“味化学派”的形成,则更促进理论探索、实验研究和工业生产三者的密切结合,等等,从而使日本很早就步入了化学发展的正常轨

道。

从广大群众的直接需要或接受基础来看,对于当时中国处于关闭自守的小农经济为基础的封建社会来说,大多数民众还是文盲,除固守田园维持温饱外,对化学知识则一无所知,二无所求。除少数上层人物和知识分子还对化学感到好奇或初知其意外,广大群众以至知识界都还未深感化学之迫切需要。因此,尽管西方化学在中国传入很早,也很难在实际生活中发挥作用,获得迅速发

展。

3.对西人的依赖性

近代中国借助西人传播科技知识,无疑是必要的。但是,又不应完全依赖西人,而应及早培养本国人才并逐渐加以取代,否则就难以有效发展本国的科技事业。例如明末西方传教士传入中国的天文知识,是早已落后几十年的布拉赫·第谷(Brche Tycho)理论,而对于先进的哥白尼日心说虽已有著作流入中国,但由于宗教偏见,西方传教士并不予以传播①,以致不能及时吸收到先进知识。这种过分依赖西人的情况在中国持续了很长一段时间。例如从明末的《泰西水法》,到清末的《博物新编》、《格物探原》和以《化学鉴原》为代表的一整套化学系列著作的问世,虽然表面上有徐光启、徐寿、徐建等中国学者参加合译,但实际上多是由通晓汉语的西人口授、中国学者笔录的。中国学者主要是做了中文的文字工作而不通晓西文。此外,像第一所科学书院(格致书院)、第一份科学刊物(格致汇编)和第一份报纸书刊(《东西洋每月统计传》)的创办,也都主要或完全依赖于西人之手。与此相反,日本却注意依靠本国人才引进西方科学技术。例如日本译出的第一部西书《解体新书》(1774年)②,就是由自己培养出的松田玄向、中川淳庵和桂川甫周等三位日本学者自己译出的。日本的第一部化学译著《舍密开宗》①(1837年)也是如此,也是由日本学者独立完成的。可见,日本在引进西方科学之始就已经打好了自力更生的基础,为后来的传播工作树立了楷模。当然,限于条件日本也不可能完全依靠本国力量去承担所有任务,也还需要直接借助于西人。但是日本只把它作为一种暂时的过渡,然后则尽快以本国人取代。以当时引进西方科学技术的中心机构东京大学来说,在创办初期(1877年)所聘西人教师最多,但在10年后则迅速下降而为留学归来的日本学者所取代。例如在1878年时理学院的16位教授中西人为12位,日人仅4位;而在1887年的13位教授中西人仅剩2位,日本人则增至11位,前后的比例已经颠倒过来,反映了日本在借助西人和培养日人关系的处理上的合理性。正因为这样,就如日本科学史家汤浅光朝所说,日本的学术发展就很快“渡过了需要辅导

的少年期。也恰是这个时期,开始渐渐出现了可以向国际学术界提出的成果”②。但是,此时中国的化学却仍然停留在需要依赖西人辅导的“少年”启蒙期。

中日在处理借助西人与培养本国人才关系方面的差距,实际上反映了两国教育发展的差距。日本早在明治维新时期就制定了“教育立国”的国策,要使日本“邑无不学之户,家无不学之人”,至明治末期时八年义务教育的入学率已达到99%。相反,中国则长期忽视近代教育,特别是科学教育,发展速度总比日本要迟一大步。例如,日本创办翻译学校(九段坂下建洋学所)于1855年,而中国创建北京同文馆于1862年,比日本晚7年;日本创建综合性大学(东京大学)于1877年,而中国创建京师大学堂于1902年,比日本晚25年;日本首派赴西方留学生(内田正幸等15人赴荷兰)于1862年,而中国首派赴美留学生于1872年,比日本晚10年;日本公布新学制于1872年,而中国宣布废科举兴学堂于1905年,比日本晚33年,等等。这就使中日在培养西学人才上出现了很大差距。据1862年日本的“伏尔泰”福泽渝吉在伦敦同一位中国官员谈话时得知,当时中国可做翻译和教授西文者全国仅11人,而日本已达500余人①,两国相差甚为悬殊。在此情况下中国之西学只好仰赖于西人,而日本之西学则可依赖于日人,两国传播西学、发展本国科技事业的速度与水平的差异,自是不言而喻了。

20世纪以后,中国新学制的建立促进了教育事业的发展。然而仍存在严重问题。据1921年美国教育家孟禄教授来华考察10省190余所大中小学教育后所提出的问题是:(1)教育经费不足;(2)教员薪水太低,常有照钟点计算者,故兼课教师甚多;(3)教师缺乏训练等②。应当看到,这些问题有的是中国教育长期以来存在的致命弱点,如不彻底解决,中国就很难赶上和超过发达国家水平。愿我们能够“以史为镜”,不要再让落后的历史重演,积极推动中国现代的化学事业、科学事业和生产事业的腾飞!

201

①来新夏:“徐寿生年及其成就”,杨根编《徐寿和中国近代化学史》,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1986年,第36页。

①潘吉星:“谈…化学?一词在中国和日本的由来”,《情报学刊》,1981年第1期。

①《奏定学堂章程》,成都官商局,1903年印。

②吴根梁:“论中国近代留学生的历史作用”,《文汇报》,1985年3月25日。

①《中国化学会简章》,1932年8月制订。

②《化学通报》编辑部:“《化学通报》五十年”,《化学通报》,1984年,第4期,第4页。

①曾昭抡:“西方化学之传入中国”,杨根编《徐寿和中国近代化学史》,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1986年版,第251页。

②戴安邦:“近代中国化学教育之进展”,杨根编《徐寿和中国近代化学史》,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1986年版,第237页。

①杜石然等:《中国科学技术史稿》(下册),科学出版社,1982年版,第207页。

①清朝大学士倭仁语。见杨根编《徐寿和中国近代化学史》,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1986年版,第279—282页。

①袁翰青:《中国化学史论文集》,三联出版社,1982年版,第292—293页。

②戴安邦:“近代中国教育之进展”,杨根编《徐寿和中国近代化学史》,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1986年版,第246—247页。

③赵匡华:《中国古代化学史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1985年版,第660页。

①立花太郎:“化学家和物质”,日本《科学》,第48卷,第6期。

②杜石然等:《中国科技史稿》(下册),科学出版社,1982年版,第282页。

①杜石然等:《中国科学技术史稿》(下册),科学出版社,1982年,第206页。

②《解体新书》,原书为《解剖图谱》(Tabuiae Anatomica)。

①《舍密开宗》,全书21卷,原书是英国化学家亨利(Wlliam Henry,1794—1836)所著现在:美国人通过书本、实验来学化学,中国人通过“教训”来认识化学。

近现代史上,中国封建社会,到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中国的自然科学的发展一直处于被忽视的地位。直到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观点提出以后才有所改观。

但现代的考试制度,教育的一些短视行为又导致现代出现:为什么时候要学化之《实验化学原理》(Elements of Experimental Chem-istry),1776年出版,是经荷兰文译成的。详见三枝博音“《天工开物》在日本的传播及其影响”一文,《科学史译丛》,1980年,第1期,第11页。

②汤浅光朝:《科学文化史年表》,科学普及出版社,1984年版,第196页。

①魏常海:“从中国西学输入看文化问题”,《晋阳月刊》,1987年,第1期,第50页。

②戴安邦:“近代中国化学教育之进展”,杨根编《徐寿和中国近代化学史》,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1986年版,第248页年一月份

现代天文学的发展

现代天文学的发展 天文学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人类文化的萌芽时代。远古时候,人们为了指示方向,确定时间和季节,就自然会观察太阳、月亮和星星在天空中的位置,找出它的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并在此基础上编制历法,用于生活和农牧业生产活动。从这一点上来说,天文学是最古老的自然科学学科之一。早期天文学的内容就其本质来说就是天体测量学。 从十六世纪中哥白尼提出日心体系学说开始,天文学的发展进入了全新的阶段。在这之前,受到宗教神学的严重束缚。哥白尼的学说使天文学摆脱宗教的束缚,后来一个半世纪中从主要纯描述天体位置、运动的经典天体测量学,向着寻求造成这种运动力学机制的天体力学发展。十八、十九世纪,经典天体力学达到了鼎盛时期。同时,由于分光学、光度学和照相术的广泛应用,天文学开始朝着深入研究天体的物理结构和物理过程发展,诞生了天体物理学。二十世纪现代物理学和技术高度发展,并在天文学观测研究中找到了广阔的用武之地,使天体物理学成为天文学中的主流学科,同时促使经典的天体力学和天体测量学也有了新的发展,人们对宇宙及宇宙中各类天体和天文现象的认识达到了前所未有的深度和广度。 天文学就本质上说是一门观测科学。天文学上的一切发现和研究成果,离不开天文观测工具——望远镜和望远镜后端的接收设备。在十七世纪之前,人们尽管已制作了不少天文观测仪器,如在中国有浑仪、简仪等,但观测工作只能靠人的肉眼。在此后的近400年中,人们对望远镜的性能不断加以改进,并且越做越大,以期观测到更暗的天体和取得更高的分辨率。目前世界上最大光学望远镜的口径已达到10米。 二十世纪后50年中,随着探测器和空间技术的发展以及研究工作的深入,天文观测进一步从可见光、射电波段扩展到包括红外、紫外、X射线和γ射线在内的电磁波各个波段,形成了多波段天文学,并为探索各类天体和天文现象的物理本质提供了强有力的观测手段,天文学发展到了一个全新的阶段。 在望远镜后端的接收设备方面,十九世纪中叶,照相、分光和光度技术广泛应用于天文观测,对于探索天体的运动、结构、化学组成和物理状态起了极大的推动作用,可以说天体物理学正是在这些技术得以应用后才逐步发展成为天文学的主流学科。 二十世纪天文学进入了黄金时代,正在为阐明地球、太阳和太阳系的来龙去脉、星系的起源和星系的演化、宇宙的过去和未来、地外生命和地外文明等重大课题作出贡献。六十年代,航天时代的到来,使天文学冲破了地球大气的禁锢,到大气外去探测宇宙;天文学开始成为全波段的宇宙科学,使我们得以考察大到150亿光年空间深度的天象。

“天文学”简介含义起源 历史与发展

天文学 翻开人类文明史的第一页,天文学就占有显著的地位。巴比伦的泥碑,埃及的金字塔,都是历史的见证。在中国,殷商时代留下的甲骨文物里,有丰富的天文记录,表明在黄河流域,天文学的起源可以追溯到殷商以前更为古远的世代。 几千年来,在人类社会文明的进程中,天文学的研究范畴和天文的概念都有很大的发展。为了说明我们今天对天文这门学科的理解,本文将在第一节里首先介绍一下天文研究的特点。本文的第二节──星空巡礼,是对目前所认识的天文世界的几笔速写。在第三节里,我们举出伽利略-牛顿时代天文学的一次飞跃,来对照当前天文研究的形势,希望借此探讨天文学发展的规律,并强调说明一次新的飞跃正近在眼前。 我们不准备、也不可能用这篇短文囊括天文学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内容(这是本书这一整卷的任务),而只是对它的特征、现状和趋向作一个概括性的描述。为使读者对天文学的轮廓有一个认识,本文的第四节,用简单的图解方式介绍当前天文学科各分支之间的相互关系。 天文学研究的特点 天文学是一门古老的学科。它的研究对象是辽阔空间中的天体。几千年来,人们主要是通过接收天体投来的辐射,发现它们的存在,测量它们的位置,研究它们的结构,探索它们的运动和演化的规律,一步步地扩展人类对广阔宇宙空间中物质世界的认识。 作为一颗行星,地球本身也是一个天体。但是,从学科的分野来说,“天”是相对于“地”的。地面上实验室里所熟悉的那些科学实验方法,很多不能搬到天文学领域里来。我们既不能移植太阳,也无法解剖星星,甚至不可能到我们所瞩目的研究对象那边,例如,到银河系核心周围去看一看。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天文学的实验方法是一种“被动”的方法。也就是说,它只能靠观测(“观察”和“测量”)自然界业已发生的现象来收集感性认识的素材,而不能像其他许多学科那样,“主动”地去影响或变革所研究的对象,来布置自己的实验。

论中国屈辱近代史的根源之

论中国屈辱近代史的根源之 揭露清朝政府对中国近代史发展的影响 关键字: 清朝闭关锁国康乾盛世世界体制变革近代史 近来观看了新上映的电影《辛亥革命》,感慨颇多,在欣慰于无数爱国革命者无畏艰难险阻为中华民族的未来慷慨赴死的同时又痛恨清朝政府的腐败无能,继而让我对中国的屈辱近代史产生无限的同情与一种难以名状的感情。 在观看了这部影片之后,我对中国近百年屈辱近代史反复思考,继而陷入了一种深深的,不能求解的,类似于一种无解方程却又让人无限向往求解的历史问题中,那就是中国百年屈辱的近代史根源到底在哪里?抑或是是什么导致了中国自鸦片战争年到新中国成立这长达一百年年的历史屡遭内忧外患,从而我一个有着几千年的文明古国,世界强国差点遭到灭族之灾?为了这个问题,我反复和同学讨论,和朋友交换意见,或是听听网上老师们关于这段历史的评价。我原以为,中国近代史遭受内忧外患无非是清朝政府的无能统治以及外来入侵者的强大,我原以为这就是本道历史题的答案,但是最后我发现一个问题,那就是,如果一个人能站在一定的高度来看待历史问题,那么正确答案将无一遗漏。在我反复看待这个问题的时候,我发现我错了,答案远没我想象的那样简单,但是也没有特别的复杂。这道历史

题是有解的,它的答案就跟发生了一场特大旱灾一样简单。我之所以这样描述这个答案,是因为这个答案不是简简单单一年两年就能形成的,是因为这个答案的背后蕴藏着一个更为深刻的意义。 对这个答案描述了这么多,我想我该说出这个答案了,那么我认为中国遭受百年屈辱的近代史的原因在于,在不合适的时间,对于不合适的对象,出现了不合适的“康乾盛世”!同时又在合适的时间,对合适的对象,出现了不合适的“嘉道中兴”以及“垂帘听政”! 也许,对很多人来说这是一个比较有趣但是没有要害的答案,我也知道有很大一部分人不同意我这个答案,但是历史就是这么有趣,在一百个人里会有一百个不同的历史,历史还是当年的历史,可是以不同的视角来审视一段历史就会有不同,当然这里面有不同的观点,不同的角度,当然我认为对历史的评说没有对与错,只是看我们怎样来看待曾经的历史,怎样用历史来改变未来,我想这就是历史的神奇所在。 话说回来,我还是要详细的解释一下我对着段历史的认识。我想,要谈及清朝对中国近代史的影响,我觉得应该从清朝建朝开始说起。可能我们对清朝的历史都比较了解,因为毕竟清朝是距现代最近的一个封建王朝,在各种电影电视书籍资料中,我们多多少少会知道,清朝一开始是很厉害的,我也同意这种观点,但是我比较保守的持有这种观点。 清朝前身为女真的一支,在明朝后期社会动荡不安,言官不做事,武将吃空额,皇帝十年如一日的不上朝,不理政。因此辽东少数民族

大学中国近代史纲要重点

中国近代史的时间:1840(鸦片战争)---1949年(新中国的成立), 2 社会性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3革命任务:反帝反封 4革命性质: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5先后经过了地主阶级----资产阶级-----无产阶级的探索救国活动。还有农民阶级的救国活动。 (1)地主阶级的活动:抵抗派林则徐,魏源等的师夷长技以制夷。19世纪40年代到60年代。 洋务派李鸿章,曾国藩等的师夷长技以自强。19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 (2)资产阶级的活动:资产阶级维新派的戊戌变法 资产阶级革命派的辛亥革命 资产阶级激进派的新文化运动 (3)无产阶级的活动:五四爱国运动 中国共产党的救国活动。 (4)农民阶级的活动:太平天国运动,义和团运动。 6历次侵华战争:鸦片战争(1840---1842),第二次鸦片战争(1856---1860)中法战争(1884--1885)甲午中日战争(1894---1895)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1900---1901)日本全面侵华(1937---1945) 1.近代中国的社会性质、主要矛盾和历史任务(第14、15页) 近代中国的社会性质是半殖民地半封建。 主要矛盾是:1.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2.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 历史任务是:1.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2.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富裕。 2.如何认识近代中国社会的落伍(第6、7页) 中国封建社会的基本生产结构是自给经济,自然经济占主要地位。这种小农经济限制生产力的发展,对新的生产方式具有较强的排斥力和抵抗力。中国封建政府还实行重农抑商政策,阻碍了商品经济的发展。在社会内部,缺乏促使工业迅速发展和社会结构深刻变动的有效机制,造成封建经济发展的迟滞。 中国封建社会政治的基本特征是高度中央集权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在和大程度上抑制了中国封建社会的生机和活力。 中国封建社会的社会结构的特点是族权和政权相结合的封建宗法等级制度,保守性日益增强,阻碍了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中国封建社会的文化思想体系以儒家思想为核心,融入佛教、道教和法家思想,实行文化专制统治。 中国封建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结构是社会前进缓慢甚至迟滞,并造成不可克服的周期性政治经济危机。 18世纪的中国走到了封建社会的末世,危机四伏,而且闭关锁国,固步自封,而工业革命使许多西方国家迅速强大,因此中国与新兴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拉开了很大的差距。近代中国社会因此而落伍了。 3.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形成过程(通过条约内容来展现) 列强通过迫使清政府签订不平等条约侵占中国领土,勒索巨额战争赔款,并享有一系列的特权,使中国丧失了主权,进而在中国形成资本主义与封建主义联合统治的局面,使中国社会陷入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状态:

中国碉楼起源,分布与类型

中国碉楼起源、分布与类型 张国雄 (五邑大学华侨研究所广东江门 529020) 摘要:中国碉楼是汉族和一些少数民族在历史时期兴建的一种以防御为主的多层塔楼式乡土建筑,至迟在汉代已经广泛分布。在不同的民族和不同的地区,碉楼的称呼、建筑材料、建筑造型和建筑风格都有所不同。本文从语意的角度,通过国内外不同类型碉楼的比较,揭示了中国碉楼的起源、分布和特征,首次对碉楼进行了定义。 关键词:碉楼乡土建筑定义中国 作者简介:张国雄(1955—),男,江苏宜兴人,武汉大学史学博士,北京大学地理学博士后,广东五邑大学教授,主要研究华侨史,乡土建筑。 随着开平碉楼申报世界文化遗产活动的展开,碉楼这种乡土建筑的历史文化价值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但是,碉楼究竟是一种什么样的乡土建筑?则是至今乡土建筑史研究还没有讨论而有待确定的问题。本文准备就此进行考察,提出初步的意见,求教于方家! 一,语意学的考察 从字义上考察,“楼”字的使用最早,在汉代许慎的《说文解字》中已经出现。《说文解字》收录的是时俗常用字,共有9 543个,“楼”字就是其中之一。其语义为“重屋也”,也就是多层的房屋。中国第一部词典、汉代的《尔雅》其“释宫”篇云:“陕而修曲曰楼”。这里的“陕”与“狭”相通。同样成书于汉代,主要探讨字词由来的《释名》在其“释宫室”篇中对“楼”字有这样的解释:“楼,言牖户、射孔娄娄然也”。它进一步描述了楼的建筑形体特征:不仅有门、窗等建筑设施,而且有防卫建筑设施射击孔。在汉代,尤其是东汉,随着构架式楼阁建筑技术的成熟,居住型、储藏型、警卫型等各种功能的楼普遍出现①,最高的有7层(16米),一般为2层(5米)至4层(9米)②,这应该是“楼”字得以成为汉代日常用字的社会基础。 在英文中,“楼”为“Tower”,建筑形体上首先也是指多层的“塔”或“楼塔”,同时又有“城堡”、“碉堡”的含义,即不仅突出了建筑的形体而且增加了建筑功能的内容。这一点是与中文不同的地方,中国的“楼”没有城堡、碉堡这样的军事建筑的含义。在英文里,Tower又与Watch结合,增加了瞭望的功能,所以有的英文书将碉楼称为“Watch Tower”。 “碉”字没有出现在《说文解字》一书里,这可能反映了“碉”字在汉代还不是常用的字。笔者所见最早使用“碉”字来解释这种建筑的,是唐朝人李贤。他在注释《后汉书?南蛮西南夷传》中冉駹夷的石结构防御建筑“邛笼”时注:“按:今彼土夷人呼为‘雕’也”。“雕”与“碉”可以通假,说明唐朝时当地民众已经改用“碉”来称呼这种建筑了。《新唐书》卷二二二?南蛮传下就记载今四川大渡河中上游有三王蛮,“叠甓而居,号‘雕舍’”。《新唐书》为宋人欧阳修、宋祁撰,应该是对“碉”字在民间时俗常用的一个例证。“碉”字在中文里的意思是:军事上防卫或了望的工事建筑。英文里“碉”有两个发音,即:Pillbox、fortification。前者表示独立的小地堡,后者语意更宽,表示防御工事、堡垒和要塞。可见“碉”在中外文字里的本意,都主要是指一种起防御作用的建筑。 根据以上的字义考察,“碉楼”一词在中文里是“楼”的建筑形体与“碉”的防御功能相结合而构成,

中国古代天文学

中国古代天文学 天文学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人类文化的萌芽时代。远古时候,人们为了指示方向,确定时间和季节,就自然会观察太阳、月亮和星星在天空中的位置,找出它的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并在此基础上编制历法,用于生活和农牧业生产活动。从这一点上来说,天文学是最古老的自然科学学科之一。早期天文学的内容就其本质来说就是天体测量学。 中国古代的天象纪事 早在新石器时代,中国的先民们就注意到物侯和天象的周期变化有密切的联系,于是开始了对日、月等天象的观察。此后,中国人长期不断地辛勤致力于天象的观察和记录,取得了辉煌的成就,留下了关于太阳黑子、彗星、流星、新星等的各种记录。这些天象纪事不仅内容详实,年代延续,其中许多还是世界上最早的记录,至今对于现代天文学的研究仍起到重要的作用,是一份极为珍贵的文化遗产。 日出黄有黑气——黑子的记录 黑子是太阳表面的气体漩涡,由于其温度比太阳其它部分的温度低,所以光芒也较之其它处幽暗一些,从地球上看仿佛是太阳表面出现了黑色的斑点或斑块,所以又称日斑。关于太阳黑子,中国有世界上最早的观测记录。大约在公元前140年前的《淮南子》一书中就有“日中有踆乌”的记述。现今世界公认的最早的太阳黑子记事,是载于《汉书?五行志》中的河平元年(公元前28年)三月出现的太阳黑子:“河平元年……三月己未,日出黄,有黑气大如钱,居日中央。”这一记录将黑子出现的时间与位置都叙述得详细清楚。 有星孛入于北斗——彗星的记录 彗星是绕太阳运行的一种质量较小的天体,呈云雾状的独特外貌。彗星包括彗发、彗核、彗尾三部分。彗尾是彗星离太阳近时,彗发变大,太阳风和太阳的辐射

压力把彗发的气体和微尘推开生成的,形状像一把大扫帚,所以在中国民间又把彗星叫做“扫帚星”。中国对彗星的观测和研究已有四千多年历史,拥有世界上最早、最完整的彗星记录。我国古代称彗星为“星孛”,《春秋》上记录了鲁文公十四年(公元前613年)出现的彗星:“秋七月,有星孛入于北斗。“这是关于哈雷彗星的最早记录。 朔月辛卯日有食之——日食的记录 日食是一种太阳被月球遮蔽的现象。当月球在绕地球运行过程中,有时会走到太阳和地球中间,这时月球的影子落到地球表面上,位于影子里的观测者便会看到太阳被月球遮住,这就是日食。书经?胤征篇》记载:“乃季秋月朔,辰弗集于房……,瞽奏鼓,啬失驰,遮人走……”,描述了夏代仲康元年日食发生的时候人们惊慌失措的场面。《诗经?小雅》中还以诗歌的形式记载着发生的日食:“十月之交,朔日辛卯,日有食之”。从我国春秋时期到清代同治十一年(公元前770年——公元1874年),有记载的日食共985次,其中年月不符,无日食可考的仅有8次,不及总数的1%。 夜中星陨如雨——流星的记录 繁星密布的夜空中,常常能看到一道白光一闪而逝,这就是流星。有时候还能看到天空的某个区域有无数亮光四下飞流,好像下雨一样,这就是壮观的流行雨现象。流星和流星雨是行星际空间中称为流星体的尘粒和固体块闯入地球大气圈同大气摩擦燃烧产生的光迹。 中国人对流星群、流星的记载,早于其他国家。古书《竹书纪年》中就有关于流星的记录:“夏帝癸十五年,夜中星陨如雨。”《左传》的记载,鲁庄公七年“夏四月辛卯夜,恒星不见,夜中星陨如雨”,是世界上最早的天琴座流星雨记录。我国古代的流星雨记录达180次之多。 星见于房——新星和超新星的记录

论中国近现代屈辱史及对当今的启示

论中国近现代屈辱史及对当今的启示 对于中国得近现代史,我们中国人总是不愿提起,这不仅仅是因为它给我们中国人民带来了深重的苦难,更是由于它是一个世界上最伟大的民族沦为了东亚病夫。那这又是为什么呢,下面我们从两个方面不同的视角来探究这个问题。 第一个方面,我们先来探究一下我们中国的发展史。中国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也是目前唯一幸存的古国,像世界上很多文明的国度,它也是从远古的游牧民族经由奴隶社会穿过封建社会,再有中央集权的封建主义社会一脉相承发展而来的,到现在我们经由短暂的资本主义社会直接进入了社会主义社会,正如我们已经探究明白的结论——每一次社会形态的变化必然是生产力的进步所引起的,所社会形态的变化只是为了适应这种生产力的变化而引起的政治制度的改革,而因此我们称每一次社会变革为革命,这也是不同文明出现的最根本的原因,并且每一个社会发展的快慢最根本的就是看这个社会中人们的生活水平的提高速度的大小,而每一个社会都有其适应的土壤,要实现社会形态的变革,就要使这个土壤在时空上不再满足这个社会形态,并且要积蓄足够的力量来推翻这个社会,所以一个社会的稳定程度与其所在土壤有关,给予其所在社会的地理,经济,政治,文化,以及政治的附属品军事等有关系。说了这么多,下来我们来探究一下我们中国的历史特点,在遥远的古代,只有非洲和欧亚大陆的少数地方产生了文明,这些文明都是大都是由于成功的完成了由聚居群体到奴隶社会的转变,再由于工具的变更,及铁的产生,使得社会生产力大大提升,随着人口数量的增加和所占有的地域的扩大,原始的奴隶社会已不能为这种生产力服务了,也就是说这种社会所能承受的最大生产力已经达到了,于是人类顺理成章的进入了封建社会,中国也是其中一个国家,所谓的封建社会,并不是我们现在所说的唐、宋、元、明、清的朝代,真正的封建社会形态在我们中国应该是夏商周的社会形态模式,即在这个社会中有一个最高领袖(称为王),然后由这个最高领袖分封一些诸侯,这些诸侯有自己的领土,有自己的军队,并且对自己封地理的税负享有使用权,也就是每个诸侯相当于一个国家,所以称为诸侯国,当然,最后领袖,也就是王也有自己的土地,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王是最大的诸侯,也就是说这些诸侯虽然听命于王,但他们有很大的权利,而这正是符合当时生产力的一种社会形

中国的高等教育发展史

中国的高等教育发展史 一、发展模式的不断转换 综观百年来中国高等教育现代化的历史进程,其发展模式的转换大致可分为七个时期。 第一时期(1862年至1894年)。甲午战争以前,中国近代高等教育处于酝酿时期。从19世纪60年代开始,出现了一批培养外语人才和军事技术人才的专门学校。它们不同于传统封建教育机构,不是培养作为各级封建官吏的“治才”,而是培养通晓各国语言和技术(特别是军事技术)的所谓“艺才”。最典型的代表即是1862年成立的京师同文馆和1867年创办的福建船政学堂。至1894年前后,我国共创办了30所左右的此类学堂。这些学堂毫无例外地都是在外来因素的诱发下创办的。所谓外来因素的诱发,包含两层意思,第一层意思是,它们是清政府在外力胁迫下应急反应的产物,是为了培养应付西方殖民主义者侵略所急需的人才而开办的;第二层意思是,这些学堂都标榜以西方为榜样,然而,在具体的学习目标上,却并不明确,笼而统之地把西方称之为“泰西”。从时人留下的大量文献分析,所谓“泰西”,包括了英、法、德、美等国。可见,在当时人们的心目中,“西方”是一种泛称,还没有具体而明确的模仿对象。 第二个时期(1895年至1911年)。19世纪末20世纪初,是中国近代高等教育发展的重要时期。1895、1896和1898年分别成立的天津中西学堂、上海南洋公学和京师大学堂一般被认为是中国近代大学的雏型。20世纪初,清政府颁布了第一部包括高等教育在内的具有近代意义的全国性学制——《癸卯学制》。直到辛亥革命前的十多年时间里,中国高等教育的发展,无论是理论层面、制度层面还是实践层面,都弥漫着一种浓厚的“以日为师”的氛围。1898年创办的京师大学堂的第一份章程就是由梁启超“略取日本学规,参以本国情形草定规则八十余条”[1],即主要是参照日本东京大学的规程制定的。《癸卯学制》中有关高等教育的条文也几乎与日本学制中的相关规定一致。与前一个时期相比,学习的目标由泛化而集中,“泰西”一词被一个具体的国家——日本所取代,价值取向明确而单一。可以说,中国近代高等教育的起步时期,是以日本为模式的。 第三个时期(1912年至1927年)。1912年的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为中国近代高等教育的发展提供了一个相对宽松的环境。1912年至1927年的十几年间,可以说是中国高等教育发展模式的多元化时期。民国初年在蔡元培主持下所进行的教育改革形成的新学制《壬子癸丑学制》,对清末颁布的《癸卯学制》中有关高等教育的内容作了相应的改革。其间,教育部还陆续公布了《大学令》、《大学规程》、《专门学校令》、《公立、私立专门学校规程》和《高等师范学校规程》等一系列有关高等教育的法规法令。众所周知,作为民国初年教育改革的总设计师,蔡元培非常关心高等教育,《大学令》就是由他亲手制定的。他多次谈到,《大学令》中许多内容是“仿德国制”,“仿德国大学制”[2]。从一定意义上可以说,借鉴德国高等教育是蔡元培多年的宿愿。但是,从实践的层面考察,蔡元培的理想并未实现。摆脱日本单一模式束缚的努力没有取得明显的效果,大学设评议会、教授会的条文列入了《大学令》,但在当时的高等学校中并未实行。直到1917年蔡元培出任北京大学校长之后,他的高等教育的理念——学术自由和教授治校,才部分地在他所主持的北京大学付诸实施。 就在蔡元培以德国高等教育为模式对北京大学进行深刻改造的同时,另一所国立大学——在南京高等师范学校基础上发展而来的东南大学迅速崛起。留美归教育博士郭秉文主持下的东南大学以美国大学为榜样,延揽一批留美学生到校任教,集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为一体,从管理体制、系科设置、课程内容以至经费筹措等,全面学习、借鉴美国高等教育。至20年代中期,东南大学声誉日隆,影响日广,成为与北京大学南北呼应、交相辉映的中国高等教育的又一重镇。 第四个时期(1927年至1949年)。在此22年间,中国高等教育发展模式的主旋律是,在融合美国和欧洲各国特点的进程中,以美国模式为基本走向。如果说20年代后期曾经是美国高等教育影响最盛的时期,从对地方分权制的教育体制的模仿,到大学实行选科制、学分制,以至于大学各专业缺乏明确的课程标准等等都显示了美国高等教育的强大影响;那么,进入30年代,则表现出一种比较主动地吸收和借鉴欧洲各国高等教育经验的倾向。如在高中毕业生中实行会考制度,以整齐大学生的入学程度;教育部制订并实行有关大学教师任职资格的法令;强调大学毕业考试制度等等,这些举措从一定意义上可以说吸收了欧洲各国高等教育的具体做法。但是,这一时期从总体上讲是以美国模式为基本走向。其间,有一个短暂的插曲,即1927年至1929年期间实行的大学区制。实行“大学区制”用蔡元培的话来说是“仿法国制度,以大学区为教育行政之单元”[3]。众所周知,大学院制试行不及两年就无疾而终,对全国高等教育的实

浙江中考中国近代史是一部屈辱史,也是一部抗争史

一、中国近代史是一部屈辱史,也是一部抗争史 屈辱史: (1)年,英国发动战争,中国战败,年,英国强迫清政府签订中国近代史上的第一个平等条约《》,中国丧失独立自主的地位,一步步沦为社会。 (2)年,发动战争,中国战败,年强迫清政府签订《》,加重了中国的民族灾难,随后列强掀起。(3)年,发动战争,强迫清政府签订《》,中国陷入了社会的深渊。 年,发动事变,开始。 (1)鸦片战争中,血战虎门; (2)甲午中日战争中,在黄海战役中英勇牺牲。 (3)19世纪60年代—90年代,等阶级派发动运动,这是一场不触动封建根基的“自强运动”; (4)1898等阶级派发动运动,这是一场资 (5)1911年,等阶级派发动,这是一场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6)1937年—1945年,中华民族进行了全民族的抗日战争,并取得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中国近代屈辱的历史给我们的历史经验教训:我们牢记历史,落后就要挨打,发展才是硬道理;要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改革开放,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把我们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二、中国近代史是一部探索史——中国近代化,向西方学习 2、中国近代化探索过程的主要特点: 由到再到,层层递进、由表及里、逐渐深入。 3、近代中国向西方学习的主要历程给我们的启示: 4、在经济领域开启中国近代化的是:; 在政治领域开始中国近代化的是。

回首近代化历程,我们的感悟:中国人民具有不懈的探索精神;地主阶级、资产阶级不 抗日战争的胜利给我们的启示(教训)(我们的感受):国家落后就要挨打。对日本军国主义的侵略本性千万不要丧失警惕。民族团结就是力量,只要中华民族团结一致就能战胜强敌。发展是硬道理,现阶段我国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断提高我国的综合国力;要始终坚持党的领导,依靠人民群众。 针对日本右翼势力歪曲日军侵华史实的做法,我们青少年应:揭露日军侵华的罪行;批驳他们歪曲历史的荒谬言论;要牢记历史,不忘过去,珍爱和平,努力学习;要勇于承担社会责任等。 红军长征 1、(1)2006年是纪念红军长征胜利周年。 (2)回顾长征:请写出红军长征途中经历的主要大事。 (3)说说长征途中,红军战士克服的困难主要有哪些? (4)感悟长征:你认为长征精神是什么?结合自身实际谈谈如何继承和发扬长征精神? (5)长征体现了怎样的民族精神? (6)发扬长征精神的意义:长征精神是宝贵的精神财富,是凝聚和激励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强大精神力量。伟大的事业需要伟大的精神支持和鼓舞。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征途中,大力弘扬伟大的长征精神,可以增强人们的爱国主义精神和艰苦奋斗精神,为我们的现代化建设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 2、重走长征路:中央电视台著名节目主持人崔永元组织招募志愿者参加“我的长征”活动。他们预计用一年时间徒步重走长征路,亲自采访长征相关人群,亲眼发现长征沿途的新变化,亲身体验和感受长征的艰辛与豪迈。

近代中国高等教育地域非均衡布局考察

近代中国高等教育地域非均衡布局考察 2011-04-19 18:01:23 宋伟/韩梦洁 【英文标题】On the Non-balanced Geographical Distribution of Modern Higher Education before the Founding of PRC 【作者简介】宋伟,河南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教授;韩梦洁,河南大学教育科学学院硕士研究生。(开封 475001) 【内容提要】中国近代高等教育诞生于晚清,在军阀混战的北洋政府时期与国民政府时期艰难发展。近代高等教育地域分布的非均衡情形,引起各时期中央政府的高度关注,并努力追求均衡布局。但由于受到政局动荡、外患不断的干扰和影响,很难从根本上实现高等教育地域布局的公平发展。 【关键词】近代中国高等教育地域布局非均衡历史考察 目前,研究者关注高等教育地域布局问题时,往往关注当代高等教育的地域布局均衡问题,并逐渐成为研究的热点,而从历史的视角,对中国近代高等教育诞生之初的近百年的地域布局的研究成果,却不多见。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我们试图考察中国近代高等教育的地域分布情况,以图为我们更好的研究当代高等教育的地域布局非均衡问题提供参考和借鉴。“历史的叙述帮助我们触及基础,接触系统的基本特性以及它们的原因和后果。历史成为与变革和稳定有关系的事情,特别是那种不被人承认和未见到的事情。”①目前,高等教育地域布局非均衡问题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也是招致公众批评的主要原因。然而,这一问题是有历史根源的。考察近代中国高等教育地域布局的历史演变轨迹,将给我们很多启示,也有助于我们对中国高等教育地域布局非均衡的现状有一个科学的认识,

中国近代史是一段屈辱的历史1

中国近代史是一段屈辱的历史,是一段用中华儿女血和泪拼成的历史,一次次的屠杀,一次次的割地,一次次的赔款··屈辱占据了每一个爱国儿女的心,同时它也是一段可歌可泣的历史,无数的爱国之士在这里书写下了悲壮的诗篇。 从1840年鸦片战争以来,资本—帝国主义列强发动了一次又一次的侵华战争,在历次侵华战争中,外国侵略者屠杀了大批中国人民,制造了旅顺大屠杀、江东六十四屯惨案等无数惨绝人寰的血案。与此同时,每一次战争之后,资本—帝国主义列强都迫使中国政府签订不平等条约,攫取在中国的经济、政治特权,劫掠中国的财富,破坏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这类不平等的条约达数十个。如果再加上他们用武力或欺诈手段强迫中国政府签订的其他各种不平等的条约、条款、条规、协定、章程、合同等,总数达几百个之多。1842年,英国强迫清政府签订《南京条约》,把香港岛割让给英国。1860年,又通过中英《北京条约》,割去香港岛对岸九龙半岛南端和昂船洲。俄国利用英、法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之机,于1858年胁迫黑龙江将军奕山与之签订《瑷珲条约》,割去乌苏里江以东40万平方公里领土。1864年,强迫清政府签订《勘分西北界记》,割去中国西北44万平方公里领土。1881年,通过《改订伊犁条约》和5个勘界议定书,割去中国西北七万多平方公里领土。通过这一系列不平等条约,俄国共侵占中国领土150多万平方公里。资本—帝国主义列强还运用武力或欺诈手段,霸占中国通商口岸内的土地,设立完全由外国直接控制和统治的租界。通过侵华战争,帝国主义列强还获得了在中国领土上驻兵的特权。 资本—帝国主义列强发动战争来侵略中国、屠杀中国人民,却要中国人民加倍地承担其战争费用。他们向中国勒索巨额赔款,造成中国严重的财政危机,直接破坏和阻碍中国的经济发展。同时,他们还用中国的巨额赔款,继续扩充军备,更加大了侵略的强度。不仅如

近代中国高等教育地域非均衡布局考察

近代中国高等教育地域非均衡布局考察 ? 2011-04-19 18:01:23 宋伟/梦洁 【英文标题】On the Non-balanced Geographical Distribution of Modern Higher Education before the Founding of PRC 【作者简介】宋伟,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教授;梦洁,大学教育科学学院硕士研究生。( 475001) 【容提要】中国近代高等教育诞生于晚清,在军阀混战的北洋政府时期与国民政府时期艰难发展。近代高等教育地域分布的非均衡情形,引起各时期中央政府的高度关注,并努力追求均衡布局。但由于受到政局动荡、外患不断的干扰和影响,很难从根本上实现高等教育地域布局的公平发展。 【关键词】近代中国高等教育地域布局非均衡历史考察 目前,研究者关注高等教育地域布局问题时,往往关注当代高等教育的地域布局均衡问题,并逐渐成为研究的热点,而从历史的视角,对中国近代高等教育诞生之初的近百年的地域布局的研究成果,却不多见。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我们试图考察中国近代高等教育的地域分布情况,以图为我们更好的研究当代高等教育的地域布局非均衡问题提供参考和借鉴。“历史的叙述帮助我们触及基础,接触系统的基本特性以及它们的原因和后果。历史成为与变革和稳定有关系的事情,特别是那种不被人承认和未见到的事情。”①目前,高等教育地域布局非均衡问题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也是招致公众批评的主要原因。然而,这一问题是有历史根源的。考察近代中国高等教育地域布局的历史演变轨迹,将给我们很多启示,也有助于我们对中国高等教育地域布局非均衡的现状有一个科学的认识,

中国近代教育史

中国近现代高等教育的发展 如果说中国古代高等教育是独立形成与发展的,那么中国近现代的高等教育则是中西教育结合的产物。 时间划分: 近代时期:19世纪60年代洋务派高等教育——1949年新中国的建立 现代时期:1949年新中国成立——今 近代时期 一、中国近代高等教育的萌芽时期 1、以1862年京师同文馆成立为标志,直至19世纪90年代,洋务派共创办类似这样的高等学堂近30余所。以培养外语翻译、洋务人才为目的,教学内容以所谓“西文”与“西艺”为主。这一时期的新式教育机构无一定体系,大都带有鲜明的母体胎记,反映了新式学堂、新式教育处于草创时期的特色。 重要人物: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等,他们都主张“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 伴随的重大事件:洋务派洋务运动 2、1895年创办的天津西学堂(1903年改为北洋大学堂)是近代中国第一所大学。1898年7月,京师大学堂设立,成为第一所正式以“大学”为称谓的高等学府。20世纪初,官办大学进一步发展,到辛亥革命的1911年统计,清末高等学校,除官办京师大学堂、北洋大学堂、山西大学堂外,还有各省设立的高等学堂27所,此外,还设立了一批专门学堂,这批学堂的举办,可视为我国近代高等教育的先声。这一时期改造书院,筹办高等、中等、初等和专门各级各类学堂,废科举、兴学校、学西学已深入人心。 3、20世纪初(1902——1903年间),清政府颁布了第一部包括高等教育在内的具有近代意义的全国性学制——《癸卯学制》。壬寅癸(gui)卯学制作为中国近代一个较为完备的学制,为中国近代学制的建立和完善奠定了基础。1905年科举制正式被废除。直到辛亥革命前的十多年时间里,中国高等教育的发展,无论是理论层面、制度层面还是实践层面,都弥漫着一种浓厚的“以日为师”的氛围。 重要人物:康有为、梁启超等 伴随的重大事件:维新派“戊戌变法”、百日维新 小结:从洋务高等学堂的创办到京师大学堂的诞生,从癸卯学制的颁布到废科举、立学部,中国传统高等教育在西方高等教育的冲击之下,开始被迫纳入西方的现代高等教育某些制度和形式,开始了由传统到现代的转变。但由于封建思

全国2018年10月自学考试03708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试卷真题及答案

2018年10月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试题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试卷 (课程代码 03708) (考试时间:150分钟) 第Ⅰ部分选择题(50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鸦片战争前中国封建社会的主要矛盾是( ) A.地主阶段和农民阶级的矛盾 B.帝国主义和中华名族的矛盾 C.资产阶级和工人阶级的矛盾 D.封建主义和资本主义的矛盾 【答案】A 【解析】1840年鸦片战争之前,中国的社会性质是封建社会。中国封建社会的主要矛盾: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的矛盾。 【考点】鸦片战争前的中国 2、西方列强对中国的侵略,首先和主要的是( ) A.政治控制 B.军事侵略 C.经济掠夺 D.文化渗透 【答案】B 【解析】资本——帝国主义列强对中国的侵略,首选和主要的是进行军事侵略,迫使中国政府签订不平等条约。 【考点】列强对中国的侵略

3、太平天国由盛转衰的转折点是() A.长沙战役 B.北伐受挫 C.天京事变 D.安庆失守 【答案】C 【解析】1856年9月,天京事变发生,东王杨秀清、北王韦昌辉被杀,翼王石达开出走后败亡。天京事变是太平天国由盛转衰转折点,它大大地削弱了太平天国的领导和军事力量,造成了严重危机。 【考点】太平天国农民战争 4、太平天国后期,洪仁轩提出的具有资本主义色彩的改革方案是()。 A.《四洲志》 B.《海国图志》 C.《资政新篇》 D.《盛世危言》 【答案】C 【解析】太平天国后期,"干王"洪仁轩提出《资政新篇》,作为统"筹全局的建议。《资政新篇》是一个带有鲜明的资本主义色彩改革与建设方案,但有个致命弱点是通篇未涉及农民和土地问题,缺乏实施的阶级基础和社会条件。" 【考点】太平天国农民战争 5、洋务派创办的第一个规模较大的近代军事工业是()。 A.江南制造总局 B.金陵机器局 C.马尾船政局 D.天津机器局 【答案】A 【解析】李鸿章筹备的伤害江南制造总局是洋务派办的第一个规模较大的可称为近代军事工业的兵工厂。 【考点】洋务运动的兴起 6、近代中国向西方派遣第一批留学生是在()。 A.洋务运动时期

中国天文起源与发展

中国天文起源与发展 中国是世界上天文学发展最早的国家之一,几千年来积累了大量宝贵的天文资料,受到各国天文学家的注意。就文献数量来说,天文学可与数学并列,仅次于农学和医学,是构成中国古代最发达的四门自然科学之一。 中国古代天文学萌芽于原始社会,到了战国秦汉时期后,形成了以历法和天象观测为中心的完整的体系。历法是中国古代天文学的主要部分,它不单纯是计算朔望、二十四节气和安置闰月等编撰日历的工作,还包括日月食和行星位置的计算等一系列方位天文的课题,类似编算现在的天文年历。中国古代天文学的一项重要内容是天象观测,其中包括天象观测的方法、仪器和记录。 (一)中国古代天文学的萌芽:从远古到西周末1960年在山东莒县和1973年在山东诸城分别出土的两个距今约4500年的陶尊,上都有一个象形符号。有人释为“旦”字,因为它就像山上的云气托出初升的太阳,其为早晨景象,宛然如绘。《尚书·尧典》说“乃命羲和,钦若昊天,历象日月星辰,敬授人时”,说明在传说中的帝尧(约公元前二十四世纪)的时候已经有了专职的天文官,从事观象授时。《尧典》还说,一年分为四季有366 天,用闰月来调整月份和季节,这些都是中国历法的基本内容。《尧典》里还根据黄昏时南方天空所看到的不同恒星,来划分季节。 从夏朝(公元前21世纪~公元前16世纪)开始,中国进入奴隶社会。此时流传下来的《夏小正》一书,反映的可能是夏代的天文历法知识:一年十二个月,除二月、十一月、十二月外,每月都用一些显着的天象作为标志。在殷商(公元前16 世纪到公元前11 世纪)的甲骨卜辞中,干支纪日的材料很多。一块武乙时期(约公元前13 世纪)的牛胛骨上完整地刻划着六十组干支,可能是当时的日历。从当时大量干支纪日的记录,学者对当时的历法得出比较一致的意见:殷代用干支纪日,数字记月;月有大小之分,大月30日,小月29日;有连大月,有闰月;闰月置于年终,称为十三月;季节和月份有大体固定的关系。甲骨卜辞中还有日食、月食和新星纪事。西周时期(公元前11 世纪至公元前8 世纪)铸在铜器(钟、鼎等)上的金文中有大量关于月相的记载,但无朔字。 (二)体系形成时期:从春秋到秦汉(公元770~公元220年)春秋时期(公元前770~前476年),中国天文学处于从一般观察到数量化观察的过渡阶段。《礼记·月令》虽是战国晚期的作品,但据近人考证,它所反映的天象是公元前600年左右的现象,应能代表春秋中叶的天文学水平。它是在二十八宿产生以后,以二十八宿为参照物,给出每月月初的昏旦中星和太阳所在的位置。它所反映的天文学水平要比《夏小正》所述的高得多。同时,记录这一段历史的《春秋》和《左传》,都载有丰富的天文资料。 随着观测资料的积累,战国时期已有了天文学的专门着作,齐国的甘公(甘

中国建筑铝材的起源及发展

中国建筑铝材的起源及发展 建筑铝材包括了建筑用板材及建筑用型材(习称建筑铝型材) 门窗中国传统的门窗是木门窗;19世纪初钢窗传入中国,1925年中国开始生产钢窗;20世纪70年代铝窗传入中国,1980年中国开始生产铝门窗用建筑铝型材。铝门窗,70年代首先是外国驻华使(领)馆和少数涉外工程上使用,1978年上海玻璃机械厂曾是国内最早开发制作铝门窗而获全国科技奖,随后普及甚快。 幕墙80年代,1983年北京长城饭店是中国较早建成的玻璃幕墙工程。 隔热铝窗1984年隔热铝窗在中国首例使用,华北铝业有限公司阿鲁克(ALUK)合作完成中国最早应用隔热铝窗的北京国际饭店以及天津滨海大厦工程。 铝门窗及建筑幕墙迅速被中国建筑业接受和看好,大量采用,80年代中期开始到90年代中国进入铝门窗幕墙应用高潮建筑铝材,门窗幕墙迅速应用及发展大大地刺激了铝材行业的发展、兴旺和进步,特别是建筑用铝型材。 二、铝材 中国铝材工业起步于50年代,1956年哈尔滨101厂(东北轻合金有限责任公司)建成投产,其中包括压延车间生产铝板、铝箔,挤压车间生产挤压材,锻造车间生产铝锻件,供给航天航空等国防工业用,从此谱写中国铝加工业历史。历程了50年至今,中国已经成为全球产铝大国

和铝材消费大国。 世界前五名产铝大国: 1993年排序美国、俄罗斯、加拿大、澳大利亚、中国 2003年排序中国、俄罗斯、加拿大、美国、澳大利亚 2001年起,中国电解铝产量已经居世界之首。2005年中国电解铝产量780.60万吨,与2004年相比增长17.02%。2005年中国电解铝产量占世界电解铝总产量3193万吨的24.45%。 世界前五名铝市场大国: 1993年排序美国、日本、中国、德国、俄罗斯 2003年排序美国、中国、日本、德国、韩国 2005年中国铝消费总量710.5万吨,占2005年世界铝消费总量3187万吨的22.29%。中国人均铝消费量仅是4.2公斤/人,美、日的是30公斤/人。 2005年中国铝材总产量583.7万吨,比2004年增长32.76%,2005年铝挤压材产量350万吨(包括建筑铝型材),约占铝材总产量60%,板材228万吨。 铝挤压材包括,管材、棒材、型材,建筑用铝挤压材被习惯称为建筑铝型材,事实上建筑用铝挤压材中除了型材之外也还有管材和棒材,不过其中型材最多。铝挤压材在建筑业主要用途是制作门窗框材、幕墙结构材以及天花龙骨与装饰材;建筑用铝材的另一部分是铝板材,幕墙及装饰用铝板或铝塑复合板,铝板材是属于铝加工的压延产品,铝板幕墙也只是现代幕墙墙体的一种,还有玻璃幕墙、石材幕墙等等,不过幕墙

中国天文起源与发展

中国是世界上天文学发展最早的国家之一,几千年来积累了大量宝贵的天文资料,受到各国天文学家的注意。就文献数量来说,天文学可与数学并列,仅次于农学和医学,是构成中国古代最发达的四门自然科学之一。 中国古代天文学萌芽于原始社会,到了战国秦汉时期后,形成了以历法和天象观测为中心的完整的体系。历法是中国古代天文学的主要部分,它不单纯是计算朔望、二十四节气和安置闰月等编撰日历的工作,还包括日月食和行星位置的计算等一系列方位天文的课题,类似编算现在的天文年历。中国古代天文学的一项重要内容是天象观测,其中包括天象观测的方法、仪器和记录。 (一)中国古代天文学的萌芽:从远古到西周末1960年在山东莒县和1973 年在山东诸城分别出土的两个距今约4500 年的陶尊,上都有一个象形符号。有人释为“旦”字,因为它就像山上的云气托出初升的太阳,其为早晨景象,宛然如绘。《尚书?尧典》说“乃命羲和,钦若昊天,历象日月星辰,敬授人时” ,说明在传说中的帝尧(约公元前二十四世纪)的时候已经有了专职的天文官,从事观象授时。《尧典》还说,一年分为四季有366 天,用闰月来调整月份和季节,这些都是中国历法的基本内容。《尧典》里还根据黄昏时南方天空所看到的不同恒星,来划分季节。 从夏朝(公元前21世纪~公元前16 世纪)开始,中国进入奴隶社会。此时流传下来的《夏小正》一书,反映的可能是夏代的天文历法知识:一年十二个月,除二月、十一月、十二月外,每月都用一些显着的天象作为标志。在殷商(公元前16 世纪到公元前11 世纪)的甲骨卜辞中,干支纪日的材料很多。一块武乙时期(约公元前13 世纪)的牛胛骨上完整地刻划着六十组干支,可能是当时的日历。从当时大量干支纪日的记录,学者对当时的历法得出比较一致的意见:殷代用干支纪日,数字记月;月有大小之分,大月30日,小月29日;有连大月,有闰月;闰月置于年终,称为十三月;季节和月份有大体固定的关系。甲骨卜辞中还有日食、月食和新星纪事。西周时期(公元前11 世纪至公元前8 世纪)铸在铜器(钟、鼎等)上的金文中有大量关于月相的记载,但无朔字。 (二)体系形成时期:从春秋到秦汉(公元770~公元220 年)春秋时期(公元前770~ 前476 年),中国天文学处于从一般观察到数量化观察的过渡阶段。《礼记?月令》虽是战 国晚期的作品,但据近人考证,它所反映的天象是公元前600 年左右的现象,应能代表春秋中叶的天文学水平。它是在二十八宿产生以后,以二十八宿为参照物,给出每月月初的昏旦中星和太阳所在的位置。它所反映的天文学水平要比《夏小正》所述的高得多。同时,记录这一段历史的《春秋》和《左传》,都载有丰富的天文资料。 随着观测资料的积累,战国时期已有了天文学的专门着作,齐国的甘公(甘德)着有《天 文星占》八卷,魏国的石申着有《天文》八卷。这些书虽然都属于占星术的东西,但其中也包含着关于行星运行和恒星位置的知识,所谓《石氏星经》即来源于此。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