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武陵山经济协作区空间协调发展程度评价_冷志明

武陵山经济协作区空间协调发展程度评价_冷志明

武陵山经济协作区空间协调发展程度评价_冷志明
武陵山经济协作区空间协调发展程度评价_冷志明

第31卷 第3期2012年3月

地 理 研 究

GEOGRAPHICAL RESEARCH

Vol.31,No.3

Mar.,2012

收稿日期:2011-11-05;修订日期:2012-01-

19 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

11YJA790070);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项目;湖南省社科基金重点项目(11ZDB072

) 作者简介:冷志明(1968-)

,男,湖南益阳人,博士后,教授,研究领域为区域经济学。E-mail:lzm9306@126.com

武陵山经济协作区空间协调发展程度评价

冷志明

(吉首大学商学院,湖南吉首416000

)摘要:与以往区域协调发展程度评价研究不同,本文基于协调发展概念强调经济联系、区域差异、动态收敛和可持续发展的本质特点,构建空间(

区域)评价体系,分别从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程度、区际一体化程度、区际人均GDP均等化程度、城乡人均消费水平差异程度四个方面评价武陵山经济协作区空间协调发展程度。评价结果显示,2001~2009年间,武陵山经济协作区空间协调度基本上呈逐年上升的趋势,空间协调能力逐步增强,但协作区内各地(州)市内部协调发展程度并不一致,无论是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程度、区际一体化程度、区际人均GDP均等化程度还是城乡人均消费水平差异程度均存在明显的差异。本研究的意义在于通过对武陵山经济协作区空间协调发展程度进行评价,找出制约武陵山经济协作区经济协调发展的主要因素,从而为制定武陵山经济协作区经济发展战略提供理论依据和参考。关键词:空间;协调发展;经济协作;武陵山文章编号:1000-0585(2012)03-0521-

131 引言

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是当前世界各个空间尺度层面的共同要求,作为非均质的后发大国

之一,中国的区域协调发展问题尤为突出。在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研究中,国外研究重点关注区域经济差距及其收敛,研究方法主要为实证分析。如Dali等应用统计和计量方法对

我国区域经济发展差异演变趋势及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

1~5]

。而使用的基础理论则主要是经典的经济增长模型及其拓展模型,如Chen等应用索洛增长模型对区域间人均GDP的

收敛进行了分析[6,7]

,Dunning等则基于跨国公司等空间主体的对外投资、出口等空间行

为选择的视角,试图揭示区域经济发展差距的微观基础

[8~11]

,后来,Krug

man等在运输成本、规模经济和垄断竞争的一般均衡框架下阐释了产业空间集聚、扩散的内在机理,开

辟了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理论研究的新阶段[

12]

。国内关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研究起步较晚,是在国家基于“向沿海倾斜的非均衡发展战略”(1979~1991)实施中出现东中西部

地区收入差距逐渐扩大的背景下开始的,“协调发展”的表述最早由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中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课题组提出。在刘再兴的推动下,国内学者展开了对区域协调

发展的系列研究[

13]。魏后凯等阐释了区域协调发展的内涵及其特征[14~18]

;范剑勇等则探讨了区域协调发展的路径[

19]

。在区域空间协调度评价方面,在区域空间协调度评价方面,张晓东等建立了区域经济发展与环境承载力之间的协调度模型[

20]

;何伟提出了空间结构

522 地 理 研 究31卷

优化指标体系[

21]

,郭鹏等进一步改进该指标体系,并对西安地区空间结构协调度进行了测算[

22]

;李军坡则从经济、人口、社会、资源环境和科技教育五个子系统研究了区域的可持续与协调发展问题[

23]

。此外,韩兆洲等也对区域经济协调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及评价方法进行了探索[

24~29]

。以上成果为深化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研究,推进区域协调发展度评价奠定了基础,不过,现有的协调发展评价体系还很不成熟,缺乏被一致公认和较为权威

的指标体系[

30]

。 与现有的研究不同,本文认为区域协调发展本质上是区域间经济联系不断增强、区域

(城乡)差距不断缩小、基本公共服务普遍趋同的动态发展过程。因而,分析区域空间协调发展程度要重点突出区域之间的经济联系、动态变化趋势以及基本公共服务的供给状况。基于上述区域协调发展概念的本质特征和要求,本文构建包含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程度、区际一体化程度、区际人均GDP均等化程度和城乡人均消费差异程度四个维度的区域空间协调发展程度评价体系,并对武陵山经济协作区经济协调发展程度进行综合评价。

图1 武陵山经济协作区空间分布图

Fig.1 Spatial distribution ofWulingshan Economic Coop

eration Area2 研究区概况与数据来源

武陵山经济协作区辖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湖南省怀化市、张家界市、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贵州省铜仁地区和重庆市黔江区六个地(州)市,覆盖51个县级行政区(图1)。辖区幅员达10余万平方公里,集中了重庆、贵州、湖南、湖北等四省市的经济欠发达区域,人口近3000万。该区域山同脉、水同源,自古以来就有相同的习俗和文化,是我国典型的集中连片贫困区。

作为国务院批准成立的首个“

老、少、边、穷”地区的协调发展试验平台,以及“集中连片贫困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试点区域,武陵山经济协作区肩负着“创新机制,先行先试”、“为集中连片贫困区探索新路子”的历史重任。2010年7月,西部大开发工作会议上,温家宝总理强调要重点发展6个区域,其中,武陵山区位列其中;2011年5月,贾庆林主席调研武陵山经济协作区,提出了“多省交界,协同发展,集中连片,扶贫攻坚,统筹兼顾,重点突破,创新机制,先行先试”的具体要求,并强调“根

 3期冷志明:武陵山经济协作区空间协调发展程度评价523

 

本任务在于扶贫,根本途径是协作”。

因而,本文选择武陵山经济协作区作为研究对象具有两方面的意义:一是将空间协调发展研究从较大的地理空间尺度缩小到较小的地理空间尺度,从单一行政区内部的考察拓展到跨行政区域的考察,从相对富裕地区的考察转向集中贫困的典型区域的考察,具有一定的探索性;二是本研究的实证结果为武陵山经济协作区协调发展路径探索提供依据,具有较强的应用价值。

本文的原始数据来自于武陵山经济协作区6地(州)市以及51县的统计年鉴(2002~2010年)。同时,为了进行横向比较,以便更好地把握武陵山经济协作区以及各地(州)市空间协调发展程度,使用了丁建军等关于国家层面空间协调度各指标的评价结果[31]。需要说明的是,由于各指标的原始数据存在不同的量纲和数量级,而且还有不少的逆向指标,因此,在具体数据分析时采用了如下数据处理方法:(1)对于正向指标,采用均值法将其标准化;(2)对于逆向指标,先通过取倒数的方法将其正向化,然后应用均值法将其标准化;(3)对于适度指标,先求得其实际值减去适度值的绝对值,再求倒数将其正向化,最后,将其标准化。

3 评价指标与研究方法

3.1 评价指标

基于空间协调发展是区域间经济联系不断增强、区域(城乡)差距不断缩小、基本公共服务普遍趋同动态过程的本质特征,本文选取了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程度、市场一体化程度、区际人均GDP均等化程度、城乡人均消费水平差异程度四项指标,构建如表1所示的空间协调发展评价指标体系。

表1 空间协调发展评价指标体系

Tab.1 Index system of evaluation on spatial coordinated development

指标代码指标名称与空间协调度的关系

空间协调度x1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程度(变异系数)正(负)相关x2区际一体化程度(相对价格方差)正(负)相关x3区际人均GDP均等化程度(变异系数)正(负)相关x4城乡人均消费水平差异程度(变异系数)负相关

表1中各项指标对空间协调发展程度的影响及其计算公式解释如下:

(1)x1代表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程度。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指全体公民享有基本公共服务的机会均等、受益大体相等,同时具有较大自由选择权。而基本公共服务大致包括底线生存服务(就业服务、社会保障、社会福利和社会救助)、公众发展服务(义务教育、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公共文化体育)、基本环境服务(居住服务、公共交通、公共通信、公共设施和环境保护)和基本安全服务(公共安全、消费安全和国防安全等)四个方面的内容[31]。该指标用于衡量区域间在义务教育、基本医疗卫生保障、公共安全、就业服务、公益性基础设施等基本公共服务方面的均等化程度,是一个正相关指标,即区域间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程度越高,说明各区域居民享受的基本公共服务大体相当,区域发展就越协调。鉴于该指标是一个综合指标,而且目前并没有统一的评价体系,本文以人均一般公共

524 地 理 研 究31卷

服务支出的变异系数作为度量指标。

(2)x2代表区际一体化程度。该指标为正相关指标,它间接反映了区域之间经济活动的联系程度,一体化水平越高,意味着生产要素流动和产品贸易的障碍越小,区域协调发展程度越高。目前,区际一体化程度(

市场分割指数)的测度方法主要有贸易流量法、生产法、经济周期法、专业化指数和价格指数法5大类。相比较而言,前4种方法都有其内在缺陷,而价格指数法(相对价格方差)能够更为准确地反映相邻地区的市场分割程

度[

32~34]

。因而,本文将相对价格方差视作区际一体化程度的衡量指标。具体计算公式为: var(|△Qit|),其中,△Qit=ln(pit/pt)-ln(pi,t-1/pt-

1)(1)其中,Pit为i地区t时期的物价指数,pt为

i地区所属上级区域的平均物价指数。 (3)x3代表区际人均GDP均等化程度。该指标用于衡量区域间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区域间人均GDP差距越大,空间协调度越低。采用区际人均GDP的变异系数进行度量,计算公式为:

cv=1珚S∑N

i=1

Sit

-珚S

)2槡

(2

)其中,Si为

i地区t时期的人均GDP,珚S为t时期所有被考察区域的人均GDP均值,N为地区数量。

(4)x4代表城乡人均消费水平差异程度。这是一个反映区域内部城乡协调度的指

标,由于城乡社会生活方式存在差异,若笼统地以城乡人均居民收入差异进行比较并不合适,在排除了大型耐用消费品、服务消费以及住房消费等影响后的零售商品消费额的差异能更准确反映城乡人均消费水平的差异。该指标为负相关指标,差异程度越大,城乡协调程度越低。具体采用城乡居民人均零售商品消费额加权变异系数指标,计算公式为:

Sw=

∑N

i=1

(ci

-珋c)2

pi

p(3

)其中,Sw表示城乡居民人均零售商品消费额变异系数,i=1表示城市,i=2表示农村。

ci表示城市或农村的人均零售商品消费额,

珋c表示所考察地区的总体人均零售商品消费额。pi为

i地区人口数量,p为考察区域总人口数量。3.2 评价方法

在指标体系确定的基础上,区域空间协调发展程度评价的核心是各指标权重的赋予问题。目前,在进行多指标综合评价时,赋权方法主要有主观赋权和客观赋权两大类方法。具体包括专家评定法(又称德尔菲法)、强制打分法、层次分析法(AHP)

、模糊评价法(FIM)、因素成对对比法、多元回归分析法、熵值法、基于“差异驱动”原理的(客观)赋权法、主成分分析法(PCA)

、因子分析法和相关系数构权法以及这些方法的综合运用。其中,区域协调发展评价文献中使用较多的为突出局部差异的均方差方法、专家评定法、因子分析法。突出局部差异的均方差方法是一种基于“差异驱动”原理的客观赋权法,其基本思想是根据各个指标在指标总体中的变异程度和对其他指标的影响程度进行赋权,较为客观,因而在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中被较多地使用。而专家评定法则因它对难以刻画的指标的权重选择具有优势,也被广泛使用,不过该方法具有一定的主观性。鉴于本文涉及的四个指标都是综合性指标,而且其相对重要程度难以直接衡量,突出局部差异的均方差方法也可能由于各综合性指标的方差波动差异过大而导致权重选择不合理。因而,本

 3期冷志明:武陵山经济协作区空间协调发展程度评价525

 

文采用主观赋权法中的AHP判断矩阵法,该方法虽然带有一定的主观性,但基于理性思考和经验分析基础上所得到的权重能较好地反映各指标之间内在关系及其相对重要性。同时,为了尽可能避免主观随意性,本文调查了分布在不同区域的20位专家,并对每一判断矩阵的一致性进行了检验。

4 结果分析

首先,根据表1各项指标计算公式,应用武陵山经济协作区6地(州)市及51县的

统计数据,计算了x

1、x

、x

、x

的具体值。然后,根据调查专家所整理的各指标权重

的众数,得到了各指标权重的判断矩阵A(0.3602,0.4093,0.0912,0.1391),该矩阵的随机一致性指标CR为0.0964,具有满意的一致性。最后,根据加权和合成法求得了武陵山经济协作区六地(州)市及整体层面的空间协调度得分(表2)。

表2 武陵山经济协作区空间协调发展评价结果

Tab.2 Evaluation results of spatial coordinated development of Wulingshan Economic Cooperation Area地区年度x1x2x3x4协调度指数

湘西州2001 0.9136 0.4771 0.3827 0.5502 0.48922002 0.8281 0.4833 0.3938 0.5470 0.51962003 0.8547 0.4772 0.3294 0.5496 0.58392004 0.9269 0.5241 0.2623 0.5420 0.54822005 0.8754 0.5309 0.3071 0.5112 0.58392006 0.9815 0.4823 0.3072 0.4840 0.64292007 0.9687 0.4367 0.2835 0.5011 0.63142008 1.0014 0.4331 0.3015 0.4979 0.66372009 0.9727 0.4209 0.2794 0.4810 0.6867

恩施州2001 0.8512 0.8282 0.3542 0.7526 0.41292002 0.9351 0.7139 0.3501 0.7444 0.39822003 0.9541 0.6895 0.2983 0.5939 0.48772004 0.8389 0.7278 0.3468 0.6963 0.53092005 0.8614 0.7237 0.3495 0.7382 0.49052006 0.8745 0.7109 0.3403 0.7224 0.56672007 0.8969 0.6894 0.3087 0.7136 0.57792008 0.9042 0.6617 0.2983 0.6875 0.59432009 0.9143 0.6239 0.2972 0.6918 0.6073

渝东南地区(黔江区)2001 0.9814 0.9373 0.5248 0.7584 0.23192002 1.0351 0.9086 0.5018 0.7543 0.25632003 0.9646 0.8697 0.5072 0.7501 0.31172004 0.8389 0.8383 0.4664 0.7496 0.36282005 0.9706 0.8791 0.5136 0.7237 0.37382006 0.9755 0.8569 0.4793 0.7323 0.46462007 0.9976 0.8512 0.4631 0.7162 0.42432008 1.0043 0.8217 0.4593 0.6991 0.47772009 1.0113 0.8081 0.4505 0.6872 0.4832

526

 地 理 研 究31卷

张家界市2001 0.8836 0.5513 0.4092 0.5918 0.45942002 0.8915 0.5441 0.4126 0.5737 0.46672003 0.9122 0.5242 0.3483 0.5480 0.56322004 0.9290 0.4781 0.3178 0.5806 0.60142005 0.9383 0.4415 0.3266 0.6068 0.61062006 0.9408 0.4059 0.2908 0.6080 0.70622007 1.0616 0.3879 0.2735 0.5322 0.67062008 1.1043 0.3732 0.2703 0.5363 0.72372009 1.1089 0.3698 0.2685 0.5605 0.7366

怀化市2001 0.7512 0.8794 0.4437 0.6630 0.35422002 0.8351 0.8592 0.4329 0.6655 0.38652003 0.8541 0.8364 0.4089 0.6520 0.43342004 0.8589 0.7638 0.4192 0.6538 0.43822005 0.8651 0.7621 0.4158 0.6269 0.52022006 0.8150 0.6949 0.3791 0.6330 0.50122007 0.8500 0.7076 0.3665 0.6476 0.52782008 0.8680 0.6873 0.3745 0.6693 0.50462009 0.9100 0.6455 0.3627 0.6333 0.5614

铜仁地区2001 1.0436 0.9948 0.5565 0.6865 0.30712002 0.9612 0.9837 0.5593 0.7197 0.31452003 1.0922 0.9069 0.6315 0.7685 0.34712004 0.9690 0.9582 0.6234 0.7694 0.31682005 0.9183 0.9445 0.5748 0.7673 0.30672006 1.1308 0.9942 0.5613 0.7187 0.23912007 1.1616 0.9893 0.5487 0.7765 0.29922008 1.1246 0.9565 0.5554 0.8099 0.34592009 1.1359 0.9282 0.5243 0.8164 0.3645

武陵山经济协作区2001 0.8346 0.7964 0.3791 0.5928 0.41812002 0.7914 0.8235 0.3628 0.6021 0.45762003 0.8042 0.8561 0.3702 0.6299 0.45432004 0.8168 0.7283 0.3972 0.6132 0.50422005 0.8515 0.6896 0.3732 0.6076 0.54092006 0.9016 0.6379 0.3726 0.5965 0.54882007 0.8937 0.6438 0.3891 0.5775 0.55722008 0.9118 0.6327 0.3522 0.5559 0.56092009 0.9373 0.6218 0.3484 0.5948 0.5715

4.1 空间协调度演化及空间差异

空间协调度指数变化趋势图(图2)显示,同国家层面相比,武陵山经济协作区空间协调指数变化趋势相对比较平稳,除2003年外,武陵山经济协作区空间协调指数呈逐年上升趋势,且变化趋势与全国平均水平基本一致,这说明武陵山经济协作区6地(州)市之间的协调程度在逐年提高。不过,武陵山经济协作区空间协调度指数与国家层面仍有一定差距,虽然这种差距在2005年有所减小,但随后又呈逐渐扩大趋势,这说明武陵山经济协作区空间协调度仍然偏低,而且与其他地区的相对差距在拉大。

武陵山经济协作区内部,6地(州)市空间协调发展程度也存在明显的差异(图3)。其中,湘西州、恩施州、张家界市、怀化市空间协调发展程度变化趋势与协作区层面保持一致,空间协调水平在逐年提高;而铜仁地区和渝东南地区空间协调发展程度及变化趋势则与协作区层面存在较大差距,并且这种差距呈逐渐增大的趋势;渝东南地区空间协调度指数基本上呈逐年上升趋势,同协作区层面协调发展程度差异仅次于铜仁地区,不过差距

 3期

冷志明:武陵山经济协作区空间协调发展程度评价

27 

图2 空间协调度指数变化趋势图

注:国家层面的空间协调度指数来自于冷志明和丁建军的测算,后图相同。

Fig.2 Changing 

trend of spatial coordinated indexThe spatial coordination index of China comes from Leng and Ding(2010),similarly in the following 

charts.图3 武陵山经济协作区空间协调度分布图Fig.3 Scattergram of spatial coordinationdegree of Wulingshan Economic Coop

eration Area在逐渐减小,这说明渝东南地区空间协调程度上升较快。此外,从绝对水平来看,湘西州和张家界市空间协调度指数相对其他地区较大,并且呈明显上升趋势,这表明两地区空间协调水平较高。铜仁地区和渝东南地区则空间协调度指数相对较小,空间协调水平较低。其中,空间协调度最高的张家界市的协调度指数是空间协调程度最低的铜仁地区协调度指数的2倍(2009年)

。可见,武陵山经济协作区内各地(州)市的空间协调程度仍存在较大差异。 综上所述,武陵山经济协作区各地(州)市空间协调能力整体上呈逐步上升趋势,但各地(州)市之间仍存在明显的差异,这进一步说明,实现武陵山经济协作区的协调发展仍然任重道远。

4.2 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程度的演化及内部差异

图4描绘了不同空间尺度的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演变趋势。不难发现,国家层面的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程度在平稳上升,这与2000年以来国家加大中西部地区的公共基础设施投

入是一致的。与国家层面的演变趋势相似,武陵山经济协作区整体层面的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程度也在平稳上升,虽然均等化水平要低于国家层面的均等化程度,但差距(约为0.1

)有所缩小,这表明武陵山经济协作区各地(州)市之间基本公共服务的差距呈不断缩小的良好趋势。不过,协作区内各地(州)市的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演变趋势则存在较大差异。其中,铜仁地区的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程度最高,波动幅度也最大,2005年以

528

 地 理 研 究31卷

前呈大起大落波动趋势,2005年后趋于相对平稳;渝东南地区和恩施州2002~2004年间基本公共服务差距呈扩大趋势,2004年后平稳上升;张家界市的公共服务均等化程度一直呈上升趋势,而且2006年后上升速度更快;2004年以前,湘西州和怀化市的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程度大体相当,不过湘西州偶有波动而怀化市较为平稳,2004年以后,湘西州的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程度要高于怀化市,在2005~2008年间差距呈扩大趋势,但最近开始收敛。值得注意的是,除个别的地区和年份外(怀化、恩施,2006~2009),各地(州)市的公共服务均等化程度要高于协作区整体层面的公共服务均等化程度,这可能与空间尺度的大小有关,一般而言,空间尺度越小,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程度越高。

图4 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程度变化趋势图

Fig.4 Changing trend of equal access to basic public services

4.3 区际一体化程度的演化及各地区间的比较

图5描绘了区际一体化程度(相对价格方差)变化趋势,从图中可以看出,国家层面的相对价格方差基本上呈逐年下降趋势,说明我国区域之间经济活动的联系程度逐年增强,国家层面一体化程度逐年提高。同国家层面相比,除2003年外,武陵山经济协作区层面的相对价格方差变化也呈逐年下降趋势,由2001年的0.80下降到2009年的0.62,而且两者的差距呈逐渐减小的趋势,这表明武陵山经济协作区区际一体化程度上升较快,区际一体化发展趋势良好。同协作区整体层面相比,铜仁地区的相对价格方差变化趋势不容乐观,虽然在个别年份有所下降,但相对价格方差反复波动,区际一体化发展趋势和提升程度很不明显;其他地(州)市的相对价格方差基本上呈下降趋势,即区际一体化程度在逐渐提高。进一步而言,各地(州)市的区域一体化程度存在明显差异。其中,湘西州和张家界市的相对价格方差较小,其内部一体化程度提高比较明显;而铜仁地区和渝东南地区的相对价格方差较大,同协作区整体层面相比,这种差异有逐渐扩大的趋势。因而,湘西州和张家界市是武陵山经济协作区内一体化程度较高的区域,而铜仁地区和渝东南地区则是区域一体化水平较低的区域,这种分异趋势非常明显。总体而言,武陵山经济协作区区域一体化程度演变趋势比较乐观,武陵山经济协作区内部生产要素流动和产品贸易的障碍在逐步缩小,一体化程度在逐步提高,不过,各地(州)市之间的不平衡也不容忽视。提升铜仁和渝东南地区的一体化程度将是武陵山经济协作区推进区域一体化工作中的重点。

 

 3期冷志明:武陵山经济协作区空间协调发展程度评价529

图5 区际一体化程度(相对价格方差)变化趋势图

Fig.5 Changing trend of regional integration(relative price variance)

4.4 区域差距的演化及特征

图6对各空间尺度的人均GDP均等化程度演变趋势进行了描述。不难发现,国家层面人均GDP变异系数在2001~2009年间呈先下降后趋于平稳的变化趋势,且各年份人均GDP变异系数最小,这表明在上述空间尺度内,国家层面人均GDP均等化程度最高。不同于国家层面相对平稳的演变趋势,协作区层面的人均GDP变异系数呈波状变化,缺乏明显的规律,虽然自2007年以来有所下降,但趋势不明朗。而且,从绝对值来看,武陵山经济协作区人均GDP变异系数与国家层面相比差异较大,约高出0.15左右,此外,人均GDP的绝对值也远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这表明武陵山经济协作区不仅是一个集中连片贫困区域,而且内部差距也较大。作为国家“十二五”时期扶贫攻坚的重点区域,武陵山经济协作区的扶贫攻坚应将提升绝对收入水平和缩小区域内部差距作为抓手。

武陵山经济协作区内部6地(州)市人均GDP变异系数也存在明显的差异。恩施州、湘西州、张家界市、怀化市人均GDP变异系数相对较小,与协作区层面的值较为接近;其中,恩施州、湘西州和张家界市三地区变异系数变化趋势也较为接近,均呈明显下降趋势,意味着这三个地区人均GDP均等化程度在稳步提高,空间协调度不断增强。而铜仁地区和渝东南地区人均GDP变异系数则与协作区层面的值存在较大差异,尤其是铜仁地区,不仅人均GDP变异系数的绝对水平最高,而且在个别年份仍呈上升趋势。总体而言,

图6 区际人均GDP均等化程度(变异系数)变化趋势图

Fig.6 Changing trend of equalization degree(coefficient of variation)of regional per capita GDP

530

 地 理 研 究31卷武陵山经济协作区6地(州)市人均GDP变异系数均略呈减小趋势,但与国家层面相比仍存在较大差距,而且区域内部各地(州)市的差异相当大。

4.5 城乡差距的演化与比较

图7描绘的是城乡人均消费水平差异(变异系数)变化趋势,从图中可以看出,国家层面城乡居民人均零售商品消费额加权变异系数变化趋势比较平稳,且呈略下降趋势,不过,绝对水平在0.4以上,这表明虽然国家层面城乡人均消费差距在不断缩小,但总体上还是相差较大,是区域人均GDP差距的2倍左右。同国家层面相似,协作区层面城乡居民人均零售商品消费额加权变异系数也呈逐年下降的变化趋势,不同的是,武陵山经济协作区城乡人均消费水平差异大大高于国家层面的差异,变异系数相差0.2左右,这表明武陵山经济协作区层面城乡协调程度要低于国家整体层面的城乡协调程度。

图7 城乡人均消费水平(变异系数)变化趋势图

Fig.7 Changing trend of per capita consumption level(coefficient of variation)in urban and rural areas

武陵山经济协作区内部,铜仁地区城乡居民人均零售商品消费额加权变异系数除个别年份(2006年)外大体呈上升趋势,城乡差距在继续扩大;而其他地(州)市城乡居民人均零售商品消费额加权变异系数基本上与协作区层面的变化趋势一致,变异系数总体上呈下降趋势,这表明各地(州)市城乡协调度在不断提升。此外,从城乡人均消费水平差异(变异系数)的绝对水平比较来看,张家界市、湘西州城乡居民人均零售商品消费额加权变异系数相对较小,城乡协调度相对较高;恩施州、渝东南地区、铜仁地区城乡居民人均零售商品消费额加权变异系数较大,说明这些地区城乡协调度相对较低,有待进一步提升。总体来看,武陵山经济协作区各地(州)市城乡人均消费水平仍存在较大差异,主要表现为城乡零售商品消费额的差异。从武陵山经济协作区内各地(州)市城乡人均消费水平对比来看,城乡居民人均零售商品消费差距较大,如2009年铜仁地区城市人均零售商品消费额是农村人均零售商品消费额的16.61倍,而且城乡人均消费水平差距呈进一步扩大趋势,这意味着缩小城乡人均消费水平差距是“十二五”时期武陵山经济协作区扶贫攻坚的重要内容。

5 结论与讨论

本文基于协调发展强调经济联系不断增强、区域(城乡)差距不断缩小、基本公共服务普遍趋同的本质特征,从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程度、区际一体化程度、区际人均GDP

 3期冷志明:武陵山经济协作区空间协调发展程度评价531

 

均等化程度、城乡人均消费水平差异程度四个方面,运用专家赋权法评价了武陵山经济协作区空间协调发展程度,得到了如下结论:

(1)武陵山经济协作区内空间协调程度总体上呈平稳上升的趋势,但与国家层面的空间协调程度相比仍存在一定差距,而且,协作区内各地(州)市之间的差异也较为明显,其中,张家界和湘西州的空间协调度相对较高,而铜仁和渝东南地区最低。

(2)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区际一体化、人均GDP差距和城乡差距演变趋势及绝对水平的差异是导致协作区内各地(州)市间空间协调度不平衡的原因,其中,区际一体化程度和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程度两指标的贡献度最大,两者的贡献度之和接近77%。

(3)虽然协作区内各地(州)市空间协调度各指标的演变趋势总体上与国家层面各指标的演变趋势大体一致,但各指标的绝对水平大都劣于同期国家层面对应指标的绝对水平,特别是区域差距和城乡差距,其差异甚至呈进一步扩大的趋势,这与现有研究结果相符[35]。

显然,上述结论表明由于资源条件、发展基础和经济结构不同,武陵山经济协作区各地(州)市之间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仍然非常突出,地区间发展差距、城乡差距极大,并且这种非平衡性发展趋势没有得到有效逆转。作为国家新时期扶贫攻坚主战场的14个集中连片贫困区之一,不仅经济发展水平低、贫困程度深,而且地区内部不平衡程度高,虽然国家将其作为“连片贫困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的试点区域和“老、少、边、穷”地区协调发展的试验平台,但任重道远。本文的实证结果表明,武陵山经济协作区建设可以从以下方面进行突破。

(1)消除区际障碍,提升区际一体化程度,充分发挥本地市场效应(HME)。武陵山经济协作区覆盖6地(州)市51个县,人口近3000万,相当于一个小省份。但长期以来由四省(市)分而治之,人为的行政壁垒、地方保护主义使市场严重分割,高的边界效应使得该市场碎片化,严重阻碍了规模经济效应和本地市场效应(HME)的发挥。虽然近年来协作区层面一体化程度有所提高,但仍然很不理想。因而,消除区际障碍,提升区际一体化,充分挖掘规模经济和本地市场效应是实施片区扶贫攻坚战略的首要突破口。具体地,一是要继续加大交通等基础设施建设,完善交通网络,降低运输等客观交易成本;二是应创新区域协调机制,清除人为壁垒,降低主观交易成本。

(2)加快城镇化进程,构建特色鲜明的生态宜居型城镇密集带,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武陵山经济协作区以山地为主要地形,多民族分散聚居以及城镇化水平过低是反贫困和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重要障碍。以特色鲜明的生态宜居型城镇密集带为空间载体,以本地市场效应(HME)为支撑的特色产业集群为就业载体,结合移民扶贫、雨露计划、产业扶贫等扶贫行动,加快区域内城镇化进程,一方面,可以有效较少贫困,另一方面又能在保障基本公共服务投资效率的前提下促进区域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3)在上述区际一体化、城镇化等市场机制作用基础上,仍应充分发挥地方政府、非政府组织纠正“市场失灵”、“政府失灵”的作用。一方面,鼓励和引导产业、资本、人才等高级要素进入武陵山经济协作区,加快武陵山经济协作区经济发展;另一方面,对协作区内空间协调度最低的铜仁和渝东南地区应给予更多的支持和优惠,加大开发力度。最终,通过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缩小区域差距和城乡差距。

532

 地 理 研 究31卷

参考文献:

[1] Dali L Yang.Patterns of China's regional development strategy.The China Quarterly,1990,122(6):230~257.[2] Tsui K Y.China’s regional inequality 1952~1985.Journal of Comparative Economics,1991,15(3):1~21.[3] Rozelle S.Rural industrialization and increasing inequality:Emerging patterns in China’s reforming economy.Journal of Comparative Economics,1994,19(12):362~391.

[4] Long Gen Ying.China's changing regional disparities during the reform period.Economic Geography,1999,75(1):59~70.

[5] Mackay R R.Twenty-five years of regional development.Regional Studies,2003,37(3):303~317.

[6] Chen J,Fleisher B M.Regional income in equality and economic growth in China.Journal of Comparative Eco-nomics,1996,22(2):141~164.

[7] Jian Tianlun,Sachs Jeffrey D,Warner Andrew M.Trends in regional inequality in China.Economic Review,1996,7(1):1~20.

[8] Dunning J H.The eclectic pardigm as an envelope for economic and business theories of MNE activity.Interna-tional Business Review,2000,9(2):163~190.

[9] Castells Manuel.The Rise of Network Society.Hoboken:Blackwell Publishers,2000.

[10] Wilson Alam G.Complex Spatial Systems:The Modeling Foundations of Urban and Regional Analysis.PearsonEducation Publishing,2000.

[11] Hewings Geoffrey J D,Sonis Michael,Boyce David.Trade,Networks and Hierarchies:Modeling Regional andInterregional Economics.New York:Springer Publishing,2002.

[12] Krugman P.Increasing returns and economics geography.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1991,99(3):483~499.[13] 刘再兴.九十年代中国生产力布局与区域的协调发展.江汉论坛,1993,(2):20~25.

[14] 魏后凯.区域经济发展的新格局.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95.46~89.

[15] 曾坤生.论区域经济动态协调发展.中国软科学,2000,(4):119~124.

[16] 李新运,张海峰.山东省区域经济发展梯度分析及战略构想.地理研究,1995,14(1):50~58.

[17] 吴殿廷.区域城乡协调发展的综合评价———以宁波为例.北京师范大学学报,2007,43(5):572~577.

[18] 徐建华,鲁凤,苏方林,等.中国区域经济差异的时空尺度分析.地理研究,2005,24(1):57~68.

[19] 范剑勇,高人元,张雁.空间效率与区域协调发展战略选择.世界经济,2010,(2):104~119.

[20] 张晓东,池天河.90年代中国省级区域经济与环境协调度分析.地理研究,2001,20(4):506~515.

[21] 何伟.区域城镇空间结构及优化研究.南京:南京农业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2.

[22] 郭鹏,薛惠锋,赵鹏宁.西安地区空间结构协调度综合评价.陕西工学院学报,2004,20(4):17~21.

[23] 李军坡.城市可持续发展评价理论、方法研究.天津:天津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0.

[24] 韩兆洲.区域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统计测度理论与方法研究.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2003.27~97.

[25] 吴继英,赵喜仓.江苏省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状况评价与分析.工业技术经济,2004,23(l):55~57.

[26] 曹洪峰.山东省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状况评价与分析.山东经济,2005,21(2):95~99.

[27] 汪波,方丽.区域经济发展的协调度评价实证分析.中国地质大学学报,2004,4(6):52~55.

[28] 蒙少东.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研究.天津:天津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5.8~27.

[29] 张敦富,覃成林.中国区域经济差异与协调发展.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1.21~95.

[30] 陈秀山.我国区域发展战略的演变与区域协调发展的目标选择.教学与研究,2008,(5):5~12.

[31] 丁建军,冷志明,戴宏伟.中国地区间经济协调发展程度评价研究:2001~2009.见:李平,陈耀,郝寿义.中国区域经济研究前沿(2010/2011).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11.145~161.

[32] 陈海威,田侃.我国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问题探讨.中州学刊,2007,(3):31~37.

[33] 桂琦寒,陈敏,陆铭,陈钊.中国国内商品市场趋于分割还是整合:基于相对价格法的分析.世界经济,2006,(2):20~30.

[34] 陆铭,陈钊.分割市场的经济增长———为什么经济开放可能加剧地方保护.经济研究,2009,(3):42~52.

[35] 盛斌,毛淇淋.贸易开放、国内市场一体化与中国省际经济增长:1985~2008年.世界经济,2011,(11):44~66.[36] 胡振虎.中国扶贫开发的区域差异和政策优先顺序研究.经济研究参考,2010,(45):37~46.

 3期冷志明:武陵山经济协作区空间协调发展程度评价533

 Evaluation of the spatial coordinated developmentof Wulingshan Economic Cooperation Zone

Leng Zhi-ming

(Business School of Jishou University,Jishou 416000,Hunan,China)

Abstract:The evaluation of the spatial coordinated development is one of the foci in re-search of regional economy,especially at the spatial coordinated development level.Differ-ent from viewpoints of previous studies,this paper believes that the essence of the spatial/regional coordinated development of regional economy is the economic links among coun-tries/regions which have become ever stronger,regional gaps are gradually narrowing,and basic public services tend to convergent in the dynamic development process.Accord-ing to the data related to 51counties of six prefecture-level regions in Wulingshan Econom-ic Cooperation Zone from the statistical yearbook during 2002-2010and based on the con-cept of coordinated development to build spatial/regional evaluation system,this paperplaces emphasis on economic links,regional differences,dynamic convergence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In this paper,the four indexes which refer to comprehensive indexesare difficult to measure its relative importance directly,and the method which highlightsthe differences in the average local variance will result in unreasonable weight selection be-cause the variance of each index of the four is unstable.Therefore,this paper takes theAHP judgment matrix as a subjective weighting method.Although this method,to someextent,is subjective,the weight based on rational thinking and analysis of experience canreflect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intrinsic and relative importance.At the same time,toavoid the subjective factors,the author has consulted 20experts from different fields andtests the consistency of each judgment matrix,and then builds a spatial/regional evalua-tion system from the equalization level of basic public services,the integration level of dif-ferent regions,the equalization level of per capita GDP among different regions and thedifference between consumption levels of urban and rural residents.The results show thatfrom 2001to 2009,the level of spatial coordination presents a rising trend and this can beexplained by the enhancement of spatial coordination ability of Wulingshan Economic Co-operation Zone.But the spatial coordination level is not synchronous because there arehuge differences in the equalization level of basic public services,the integration level ofdifferent regions,the equalization level of GDP among different regions and huge differ-ences between urban and rural consumption levels in different parts of Wulingshan Eco-nomic Cooperation Zone.Based on this,the author tries to find the main restraining fac-tors of economic development in Wulingshan Economic Cooperation Zone through the eval-uation of the spatial coordination in the zone and provides a theoretical basis for implemen-ting regional economic development strategy.

Key words:space;coordinated development;economic cooperation;Wulingshan

河南各地市经济发展水平综合评价

河南各地市经济发展水平综合评价

河南省各地市经济发展水平综合评价 摘要:本文主要研究了河南省各地市的经济发展情况.首先依据恰当的原则,建立合理的评价指标体系.然后,利用聚类分析的方法对经济发展水平作出大致的分类.最后,分别选用TOPSIS法和主成分分析法对各地市的经济发展水平作了综合评价,并对结果进行分析、比较,得出最终结论. 关键词:综合评价;聚类分析;TOPSIS法;主成分分析法 1 引言 近年来,河南省的经济发展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人民生活水平较之前有了很大的提高.但是在经济繁荣的背后也隐藏着一些值得思考的问题,各地市的综合经济实力如何?发展是否均衡?分别有什么优势和劣势?解决这些问题能够使人们清楚认识经济发展现状以及今后的发展方向,为行政部门提供一定的决策依据,对河南省今后的发展有着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本文主要研究了河南省各地市的经济发展状况,首先从GDP总量、人均GDP 等经济指标出发,对河南省经济发展状况作出定性分析.为了对各地市的经济发展水平进行综合评价,我们选取了四个一级指标,17个二级指标,构建了合理的评价指标体系.在研究过程中,本文主要选用了聚类分析、TOPSIS法和主成分分析法,对各地市的经济发展情况进行了综合评价,结果得出:郑州市以绝对的优势领跑全省;济源市、三门峡市、洛阳市分列二到四位,处于第二集团,较其他

城市有较大的优势;其余城市的发展还有待努力. 图1论文结构图 2 河南省经济发展概况 2.1 河南省历年GDP增长趋势 改革开放以来,河南省的经济建设取得了巨大成绩.目前,河南已成为我国中西部地区的首位经济大省,也是全国最重要的经济大省之一. 图2河南省历年GDP增长趋势 从图2中可以看出,在上世纪90年代之前,河南省的经济总量维持在一个缓慢增长的状态,GDP总量低于1000亿元;之后,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开展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完善,我省的经济增长速度明显加快,于2000年突破5000亿元的大关;进入21世纪,国家先后提出了中原崛起和建设中原经济区战略,以此为契机,我省的经济有了突飞猛进的增长,GDP总量突破两万亿,仅次于广东、

城市化水平衡量方法的比较研究_王新娜

【城市研究】 城市化水平衡量方法的比较研究 ○王新娜1,2 (1.烟台大学经管学院,山东烟台 264005;2.东北财经大学公共管理学院,辽宁大连 116025) 内容提要:城市化是一种复杂的、多维的社会、经济、文化等的作用过程与结果,这决定了对于城市化水平的度量方法也纷繁复杂、多种多样。目前,学界采用的方法主要可以分为单一指标法和复合指标法两大类。越来越多的学者倾向于选择后者,并采取主成分法、熵值法、层次分析法等各种方法进行估算评价。对于不同的评价方法及其结果,根据多配对样本的K e n d a l l协同系数检验和I C C检验,评价标准及其结果具有一致性。 关键词:城市化;单一指标法;复合指标法;一致性 中图分类号:F29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4161(2010)05-0092-04 当前中国已经进入了快速城市化的发展阶段,国内学界对城市化的讨论也异常热烈。由于城市化是一种复杂的、多维的社会、经济、文化等的作用过程与结果,因此国内学者采用繁多的方法进行测度,以期能全面综合反映真实的城市化水平,而这也是城市化研究的逻辑起点和计量基础。本文试图理清城市化水平的衡量方法,并采用单一指标法、复合指标法(主成分法、熵值法、层次分析法)来比较各种方法测度结果是否一致。 一、城市化水平衡量方法之争 当前国内学界对于城市化水平的测度方法众多,大体可以分为两大类:单一指标法和复合指标法。两大类方法的争论反映了从单一的人口城市化到城市化质量提高和城乡一体化,从城市化的量变到质变的关于城市化内涵理解的演进路径。 (一)单一指标法 城市化的基本标志是大量农村人口转变为城市人口,并集中地进行工业生产、服务等社会活动[1]。H.E l d r i d g e认为“人口的集中过程就是城市化的全部含义”,C.G.C l a r k则将城市化视为“第一产业人口不断减少,第二、三产业人口不断增加的过程”[2]。单一指标法抓住了城市化的这一本质特征———人口城市化,来对城市化水平进行度量。 这类方法主要采取城市人口比重指标、非农业人口比重指标和城市用地比重指标,其中最为常用的是前两种。但是由于从1958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户口登记条例》通过并实施以来直到20世纪80年代中期,我国一直实行严格的城乡分割的户籍管理制度,控制劳动力从农村流向城市,因此早期的城市化衡量方法基本上是采用城镇户籍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来反映城市化水平。而这种衡量方法在特定的历史背景下,的确反映了中国城市化的真实水平和状况。但是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户籍制度的逐渐放宽以及改革开放以来城乡劳动力流动性的不断增强,尤其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大量的农村劳动力向城市的持续的、大规模的涌入,形成了在城市居住、工作、生活却又被隔绝于城市非农业人口统计之外的暂住人口群体。同时农村改革的成功推进,形成了乡镇企业主导下的农村城市化,使我国城市化的内涵进一步扩展并愈加复杂化。我国市镇的建制标准也多次发生变化,例如1980年实行的撤县建市、撤乡建镇以及市带县的体制,使城镇人口统计口径、标准不一,以非农人口户籍统计数据作为衡量城市化水平的标准显得愈发不合时宜,有失偏颇。城市暂住人口、流动人口是城市活动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之一,应该归入城市人口,这已成为学界的共识。国内学者在实际操作中选取的数据主要来源于建国以来进行的5次人口普查。一方面,5次人口普查只有节点数据没有时序数据;另一方面,5次人口普查的城镇人口统计口径也频繁变化,1953年第一次人口普查采用市镇行政辖区的总人口作为城镇人口,1964年二普时则改用市镇行政辖区的非农业人口,1982年三普的标准是市镇行政辖区的总人口,1990年四普的口径为设区的市采用区的总人口而对不设区的市和镇采用街道办事处和居民委员会的人口,2000年进行的五普口径进一步改变,这给学术界的理论研究带来了巨大的困难。 (二)复合指标法

某市政工程可研报告经济评价

某市政工程可研报告经济评价

第九章经济评价 9.1经济评价概述 经济评价是工程可行性研究工作的重要内容。国民经济评价是根据本项目所在地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现状和趋势,从国家整体的角度考察项目对国民经济的贡献以及需要国民经济付出的代价,以评价投资的合理性。财务评价是从财务角度考察项目预期盈利状况及借款偿还能力,以确定投资行为的财务可行性,为项目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鉴于本项目为不收费道路,因此只需要进行国民经济评价。 9.1.1评价依据 根据国家发展改革委、建设部关于印发《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与参数的通知》发改投资〔2006〕1325号文(第三版)和住建部、交通运输部关于批准发布《公路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与参数》的通知(建标〔2012〕80号),本项目以上述两个通知所发布的文件为经济评价依据。 评价采用的速度费用模型选自世界银行的《中国公路投资优化和改善可行性研究方法》(《China Study of Prioritization of Highway Investments and Improving Feasibility Study Methodologies》(以下简称世行报告)提供的研究结果和项目调查数据。 9.1.2经济评价主要内容 本项目经济评价对象为报告中工程部分内容中所拟定的工程方案。经济评价中所采用的交通量为路线方案所对应的交通量预测结果。 国民经济评价按照资源合理配置的原则,从国家整体角度考察项目的效益和费用,用货物影子价格、影子工资、影子汇率等经济参数分析、计算项目对国民经济的净贡献,国民经济评价指标主要有经济内部收益率、投资回收期、效益费用比、经济净现值等,并对推进项目抗风险能力进行敏感性分析。 9.2国民经济评价 9.2.1参数选择与确定 根据《方法与参数》及《公路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和有关资料,确定国民经

《公共经济学》樊勇明(第二版)复习题答案

《公共经济学》樊勇明(第二版)复习题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 公共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政府及其附属机构。在公共经济学中,政府的含义分为四个层次,其中,政策性金融机构属于( D ) A、广义政府 B、狭义政府 C、统一公共部门 D、一般公共部门 2. 政府经济行为的核心是(D ) A、提供公共产品B 、进行宏观经济调控C、确保国际收支平衡D、根据法律程序进行的财政收支预算 3. 公共经济学起源于(C ) A、宏观经济学B 、微观经济学C、财政学D、福利经济学 4. 《赋税论》的发表开创了财政学的先河,其作者是(A ) A、配第B 、斯密C、布坎南D、帕累托 5. 公共经济学的主要创始人是(C ) A、凯恩斯B 、斯密C、马斯格雷夫D、斯蒂格里茨 6. 马斯格雷夫在(A )中首次提出“公共经济”这一概念。 A、《财政原理:公共经济研究》B 、《就业、利息与货币通论》C、《国富论》D、《公共部门经济学前沿问题》 7. “社会主义分配制度应该确保结果是公平的”这是一个(B ) A、实证命题B 、规范命题C、既是实证,也是规范命题D、既不是实证,也不是规范命题 8. 在市场机制下,实现资源最优化配置的核心手段是(A ) A、价格机制B 、行政命令C、价格和行政机制D、以上都不是 9. 经济学研究的逻辑起点是(A ) A、资源稀缺问题B 、价格问题C、国民收入分配问题D、效率问题 10. 经济效率实现的条件之一是(A ) A、MSR=MSC B 、TSR=TSC C、SR=SC D、TSR不等于TSC 11. 当人们消费某种产品时,随着消费数量的增加,人们从每一单位产品中获得的效用是(B ) A、增加的B减少的C、相对不变的D 没有效用发生 12. 基尼系数是一个客观的衡量公平程度的参考指标,一般认为当基尼系数超过(C )时,意味着社会不公平已经超过了警戒线。 A、0.35 B、0.40 C、0.45 D、0.50 13. 在资源配置中,以财政手段进行资源配置,可以利用多种政策工具,以下不属于公共支出这一政策工具的有( A ) A、政府税收 B、政府直接提供某些公共物品 C、财政补贴 D、政府购买支出 14. 政府作出一项决策一般都比私人部门决策慢,主要是因为当中要经过几个时滞,下面不属于公共决策经过的时滞有( D ) A、认识时滞 B、决策时滞 C、执行与生效时滞 D、反馈时滞 15. 下列产品市场中,最接近完全竞争市场的是(B ) A、计算机市场B 玉米市场C、自行车市场D 服装市场 16. 市场失灵是指(B )

河北省城市化水平综合评价分析

河北省城市化水平综合评价分析 本文在分析城市化研究领域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探究了城市化内涵,并采用层次分析法构建了河北省城市化水平的指标体系,对近十几年河北省城市化水平进行了评价分析,来更加全面的研究河北省城市化的发展进程;最后对加快河北省城市化提出了对策措施。 标签城市化;河北省;层次分析法;指标体系 为加快经济结构调整,提升城市综合竞争力,进一步推动城市化进程加速发展,河北省从2008年起在全省开展了城镇面貌三年大变样工作,计划利用三年时间,达到城市环境质量明显改善、承载能力显著提高、居住条件大为改观、现代魅力初步显现、管理水平大幅提升的工作目标,向经济繁荣、居住舒适的现代化城市迈出关键步伐。经过2年的努力,今天的河北,三年大变样已取得初步成效,城市建设正走向大建设大发展的新时代。本文在这个背景之下,对河北省城市化水平进行了分析。 1 城市化的内涵 城市化,又称为城镇化,是当今世界上重要的社会、经济现象之一。尽管国际学术界对城市化的研究已有数十年的历史,但是,由于各个学科对城市化的理解不一,迄今为止,关于城市化的概念还没有一个完整统一的解释。人口学认为城市化是农村人口转化为城镇人口的过程;社会学认为,城市化是农村生活方式转化为城市生活方式的过程;经济学则认为城市化是农村经济转化为城市化大生产的过程。不同学科对城市化的差异理解,互相补充,使城市化的内涵更为充实。 尽管不同学者对城市化的内涵理解不同,但理论界对城市化内涵的共识还是有的,从根本上说,城市化过程实际上是一个农村城市化、城市规模化和城市现代化的过程,包括经济城市化、产业结构城市化、人口城市化、生活方式城市化以及文明程度城市化等多个方面的内容,是一个随时间变化的动态过程。 2 河北省概况 河北省地处华北的腹心地带,北京、天津两市的外围,自古即是京畿要地。漳河以北,东临渤海北京周边,西为太行山地,北为燕山山地,其余大部为平原。总的来说,河北省的地势有三大地貌单元,其中坝上高原平均海拔1200-1500 米,占全省总面积的8.5%,燕山和太行山地,其中包括丘陵和盆地,海拔多在2000 米以下,占全省总面积的48.1%,河北平原是华北大平原的一部分,海拔多在50 米以下,占全省总面积的43.4%。河北省属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大部分地区四季分明。 河北省海岸线长487 公里,总面积达18.77 万平方千米,总人口7034 万,现有11个省辖市(石家庄、承德、张家口、秦皇岛、唐山、廊坊、保定、沧州、

10投资估算经济评价和概预算文件编制深度

投资估算、经济评价和概预算文件编制深度 1 投资估算 投资估算的文件组成、编制办法及深度应按建设部建标[96]628号文《市政工程可行性研究投资估算编制办法》(试行)文件执行。 2 经济评价 可行性研究经济评价文件组成及深度应按建设部颁发的《城市市政公用设施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与参数实施细则》文件执行(另发)。 3 概算文件编制深度 3.1 概算文件组成 概算文件由封面、扉页、概算编制说明、总概算书、综合概算、单位工程概算书、主要材料用量及技术经济指标组成。 3.1.1 封面和扉页 封面有项目名称,编制单位、编制日期及第几册共几册内容,扉页有项目名称、编制单位、单位资格证书号、单位主管、审定、审核、专业负责人和主要编制人的署名。 3.1.2 概算编制说明。 3.1.2 概算书:包括各单项(单位)工程概算书及总概算书。 3.2 概算编制说明应包括的内容: 3.2.1 工程概况:包括建设规模、工程范围,并明确工程总概算中所包括和不包括的工程项目费用。有几个单位共同设计和编制概算,应说明分工编制的情况。 3.2.2 编制依据:批准的可行性研究报告及其他有关文件,具体说明概算编制所依据的设计图纸及有关文件,使用的定额、主要材料价格和各项费用取定的依据及编制方法。

3.2.3 钢材、木材、水泥总用量,管道工程主要管道数量,道路工程沥青及其制品用量。 3.2.4 工程总投资及各项费用的构成。 3.2.5 资金筹措及分年度使用计划,如使用外汇,应说明使用外汇的种类、折算汇率及外汇使用的条件。 3.2.6 有关问题的说明:概算编制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它需要说明的问题。 3.3 工程总概算编制内容 建设项目总投资构成如图所示: 建筑工程费 工程费用安装工程费 (第一部分费用) 建设投资——设备购置费 工程建设其它费用 (第二部分费用) 基本预备费 预备费用 涨价预备费 建设期固定资产 贷款利息投资方向调节税 流动资金 3.3.1 总概算书 建设项目总概算书由各综合概算及工程建设其他费用概算、预备费用、固定资产投资方向调节税、建设期贷款利息及流动资金组成(见附图)。 3.3.2 综合概算书 综合概算书是单项工程建设费用的综合文件,由专业的单位工程概算书组成。工程内容简单的项目可以由一个或几个单项工程组

江苏省各地市经济发展水平的综合评价

本科毕业设计(论文) 题目 学院数学与统计学院 年级 2007 专业统计 班级统计072 学号 040307212 学生姓名张轲 指导教师籍艳丽职称 论文提交日期 2010-05-20

常熟理工学院本科毕业设计(论文)诚信承诺书 本人郑重声明:所呈交的本科毕业设计(论文),是本人在导师的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工作所取得的成果。除文中已经注明引用的内容外,本论文不含任何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作品成果。对本文的研究做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以明确方式标明。本人完全意识到本声明的法律结果由本人承担。 本人签名:日期:2010-05-22 常熟理工学院本科毕业设计(论文)使用授权说明 本人完全了解常熟理工学院有关收集、保留和使用毕业设计(论文)的规定,即:本科生在校期间进行毕业设计(论文)工作的知识产权单位属常熟理工学院。学校有权保留并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电子版,允许毕业设计(论文)被查阅和借阅;学校可以将毕业设计(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扫描等复制手段保存、汇编毕业设计(论文),并且本人电子文档和纸质论文的内容相一致。 保密的毕业设计(论文)在解密后遵守此规定。 本人签名:日期:2010-05-22 导师签名:日期:2010-05-22

江苏省各地市经济发展水平的综合评价分析 摘要 论文首先阐述了科学进行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综合评价的意义,并建立江苏省经济发展水平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叙述主成分分析法和聚类分析法的原理和步骤。文章以江苏省各地市2009年的原始数据进行主成分分析,计算出各市经济发展水平的排名,再根据城市排名进行聚类分析,把江苏省13个市分为5类,从分析的结果中得出江苏省各市经济发展水平存在较大的差异,其中苏南经济发展最好;苏中次之;苏北最差,针对这个问题对各个区域提出了各自切实可行的建议,以逐步缩小各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差距,从而使江苏省的经济发展再上一个新的台阶。 关键词:经济发展主成分分析聚类分析

公共经济学基本概念

一、名词解释 一致同意悖论:一致同意规则在逻辑上鼓励局部小型的“一致同意体”出现,因为人数越少,达成一致同意越容易,结果是局部达成一致同意的小型“一致同意体”越多,实现社会整体的一致同意就越困难。 中位选民定理:中间投票者,又称中位选民,是指对某一方案的需求选择持中间立场,或者说是其偏好处于两种投票人对立偏好的中间状态的投票者,他正好把另外偶数个投票人分为兴趣或意愿刚好相反的两组,他的偏好选择结果刚好落在所有选民偏好选择序列的中间。 利益集团:由一些具有共同利益的人组成并能对政府决策施加影响的团体。它与政党的不同之处在于,利益集团的领导人并不执掌政治权力,但却能对政府官员、投票者施加直接或间接影响,以谋求对集团有利的提案支持。 自然垄断:由于存在着资源稀缺性、经济范围性及成本的弱增性,这就使得单一产品或服务的提供企业联合起来提供多数的产品或服务,形成一家公司或者几家公司,经济学中把这种由于技术原因或者特别的经济原因而形成的垄断或寡头垄断称为“自然垄断”或“自然寡头垄断”。 非价值性产品:所谓非价值性是指社会从伦理规范的角度否定产品功能的市场价值。因此,非价值性产品是指在竞争性市场可以形成自由配置,但因社会伦理道德禁止或限制其生产的产品,如毒品、麻药、核燃料、原子反应堆等。 进入与退出规制:为了获得产业的规模经济和成本弱增性,规制者需要限制新企业进入产业。同时,为了保证供给的稳定性,还要限制企业任意退出行业。 社会性规制:社会性规制是政府为了消除由于负外部性和信息不对称引起的市场失灵而进行的规制,其意义在于避免由此可能引起的各种危害,比如环境污染、自然灾害、各种事故造成的健康和安全问题,企业趋利行为产生的低质产品对安全和健康的损害等。社会性规制是指以保障劳动者和消费者安全、健康、卫生、环境保护、防止灾害为目的,对产品和服务的质量以及相关活动制定标准。 公共支出:各级政府履行其必要职能所进行的各项活动成本,包括提供公共产品和准公共产品,以及为实现收入分配而进行的转移支出。 瓦格纳法则:德国财政学家瓦格纳认为,公共支出的增长是政治因素和经济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这一法则指出,财政支出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例是不断增长的,即随着经济中人均收入的增长,公共部门的相对规模也不断增长。瓦格纳集中分析了公共支出的需求因素。从对理论发展贡献来看,瓦格纳对于公共支出演变趋势的分析,更多的是指出公共支出不断增长的现象,而没有探讨和指出引致这一现象的根本原因。 非均衡增长理论:美国经济学家威廉·杰克·鲍莫尔将经济分为进步部门和非进步部门。进步部门的生产率高,非进步部门的生产率相对较低。这是因为,进步部门在规模经济和技术革新上有优势,从而劳动生产率的累积性得以提高。鲍莫尔把公共部门视为非进步部门,私人部门视为进步部门。他认为,公共部门生产力相对落后是公共支出增长的主要原因。因为相对于私人部门而言,公共经济部门平均劳动生产率具有相对下降的趋势,为了维持私人经济部门和公共经济部门之间的平衡,需要将更多的要素投入到公共经济部门中,如公共部门的工资与私人部门的工资呈同方向且等速度,这便导致了公共支出的增长。

城市常规公共交通发展水平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城市常规公共交通发展水平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城市常规公共交通发展水平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城市常规公共交通发展水平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2007-01-29 交通运输论文 城市公共交通是城市重要的基础设施之一,是城市经济发展和人们生活所必须的公益性事业。它不仅满足城市居民出行的需求,从某种意义上讲它对城市功能的正常发挥起到了一定的组织作用。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城市交通供求矛盾日益突出,公共交通所具有的个体交通无法比拟的强大优势也就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自1980年代起,我国政府就明确提出了城市客运交通以公共交通为主的发展方针,并且先后发布了相关的技术政策和产业政策,为公交事业的健康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评价现有公共交通的运行状况,找出存在的问题及可能发挥的潜力,把握公交总体发展水平,可以为公交进一步发展提供规划、建设、管理等方面的依据,对整个城市交通系统管理将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因此,必须建立一套科学、实用的公共交通发展水平综合评价指标体系。 城市公共交通系统可分为两大系统:定点、定线公共交通系统和非定点、定线的公共交通系统。前者包括公共汽车、无轨电车、有轨电车、地铁、轻轨、小公共汽车以及索道、缆车、登山电梯等。后者主要是出租汽车。各种交通方式有各自的运行特征,本文针对最常见的公共汽车交通问题进行研究。 评价是一些归类的指标按照一定的规则与方法,对评判对象从其某一方面或多方面或全面的综合状况做出优劣评定。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应遵循以下原则:

客观性原则:保证评价指标体系的客观公正,保证数据来源的可靠性、准确性和评估方法的科学性; 科学性原则:指标的选择与指标权重的确定、数据的选取、计算与合成必须以公认的科学理论为依据; 非线性原则:城市公共交通是一个复杂的系统,评价指标选取应遵循非线性原则,实现指标体系的结构最优化; 实用性原则:城市公共交通发展水平评价工作的意义在于分析现状,认清所处阶段和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更好地指导实际工作,因此,尽量选取日常统计指标或容易获得的指标,以便直观、简便地说明问题。 涉及公共交通的评价指标至少有几十种,精确的量化不等于评价的准确,对于发展水平的总体评价,应选取尽量少的指标,反映最主要和最全面的信息,每项指标应具有独立性、可量化和通用性。 城市常规公交评价涉及面广、内容多,评价指标选取考虑的因素也多,因此,用简单的`线性结构难以描述各指标的内在联系,本文采用层次分析法建立树状的关系结构,运用目标层次分类展开法,将目标按逻辑分类向下展开为若干目标,再把各个目标分别向下展开成分目标或准则,依此类推,直到可定量或可进行定性分析(指标层)为止。目标层次分类法是最常用的方法,选取的指标直接与目标相关,具有层次性,并可随着目标的增多而扩充。 城市常规公共交通的要素包括流动的人、行驶的车、变化的路,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系统。该系统的指标多达数十种,对指标进行归类分析整理,认为评价体系可以从建设投入水平、运营服务水平、综合效益水平三个方面来反映总体发展水平。

宏观经济学两大政策的效果习题答案

十五、十六章宏观经济政策效果分析与实践 一名词解释 1.财政政策:政府变动税收和支出,以影响总需求,进而影响就业和国民收入的政策。 2.货币政策:政府货币当局通过银行体系,变动货币供给量,来调节总需求的政策。 总结:两者实质:通过影响利率、消费和投资,进而影响总需求,使就业和国民收入得到调节。 3.挤出效应:政府支出增加引起利率上升,从而抑制私人投资(及消费)的现象(绘图说明) 4.自动稳定器:亦称内在稳定器,是指经济系统本身存在的一种会减少各种干扰对国民收入冲击的机制,能够在经济繁荣时期自动抑制通胀,在经济衰退时期自动减轻萧条,无需政府采取任何行动 5.货币创造乘数:中央银行新增一笔原始货币供给将使活期存款总额(亦即货币供给量)将扩大为这笔新增原始货币供给量的(1/rd)倍(注意,这是有条件的) 6.货币幻觉:人们不是对收入的实际价值作出反应,而是对用货币表示的名义收入作出反应 7.货币供给:狭义的货币供给是指硬币、纸币和银行活期存款的总和(M1);在狭义的货币供给上加上定期存款,便是广义的货币供给(M2);再加上个人和企业所持有的政府债券等流动资产或“货币近似物”,便是意义更广泛的货币供给(M3) 二选择题 1.B 不妨考虑古典主义极端情形 2.C 货币政策非常有效财政政策完全失效的情形 3.A 财政政策非常有效的情形 4.A 货币供给影响利率,利率变动对均衡收入的影响 5.D 挤出效应的影响因素(主要是对利率的影响,以及利率对投资的影响) 6.C 挤出效应发生机制 7.D 收入水平的决定 8.B 可支配收入减少消费减少国民收入减少 9.B 平衡预算乘数,乘数论 10.B e↑ ,i↑,y↑,t↑,g不变,所以BS=t-g ↑ 11. C 12.C

城市经济社会发展评价分析

安庆市经济社会发展评价分析 摘要:安庆,又名宜城,是位于中国安徽省西南部、长江下游北岸的一个地级市。原安徽省省会。长江沿岸著名的港口城市,中国民族工业的发源地;历史悠久,二千多年前为皖国,安徽省简称“皖”即源于此。安庆为安徽省皖西南区域中心城市,是安徽省皖西南政治、经济、文化、科教、交通和航运中心,是皖赣鄂三省交界处全国重要的交通枢纽和军事战略要地。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核心城市、长江经济带通关一体化开放型城市。 关键词:土地面地人口 GDP 人均GDP 投资消费产业结构社会保障 1 马鞍山市基本情况 1.1城市简介 安庆,古称舒州,别称宜城,简称“宜”。位于安徽省西南部,长江下游北岸,皖河入江处,安庆素有有“万里长江此封喉,吴楚分疆第一州”的美誉。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国家森林城市,素有中国“黄梅戏乡”之称,国粹京剧的起源地。 “千年古城、文化之邦、百年省会、戏剧之乡”。二千多年前为春秋古皖国,安徽省简称“皖”即源于此,安徽省的名称是由“安庆府”与“徽州府”各取一字而来。公元1260年建城至今,安庆已有近800年历史,自清乾隆二十五年(1760年)至民国二十六年(1938年),安庆是安徽省承宣布政使司和安徽最早的省会所在之地。 1.2城市地理位置、气候 安庆位于安徽省西南部,长江下游上段北岸,北纬29°47’~31°17’、东经115”46’~117”44’。长江流经市境200余公里。其四周为:隔江与江西省九江、湖口、彭泽和安徽省东至、贵池、铜陵等地相望;北、西绵亘大别山南脉,与安徽省霍山和湖北省英山、蕲春、黄梅等地峰壑相通;东北与安徽省无为、庐江、舒城等相接。 安庆地区属北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区,具有季风明显、四季分明、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光照充足、无霜期长等气候特点,适宜农林牧副渔全面发展。但由于地处中低纬度,冷暖气团活动和交锋频繁,降水的年际年内变化大。加之地形复

湖南城市化发展水平综合评价研究

湖南城市化发展水平综合评价研究 篇一:湖南省城镇化评价指标体系 湖南省城镇化评价指标体系 为了落实省委、省政府加快城镇化发展战略,全面掌握全省城镇化的动态进程,促进城镇化的健康有序发展,特制定本指标评价体系。 一、制定本评价指标体系的意义 一是全面评价目前城镇化的发展水平。城镇化的评价由原来仅仅根据城镇化的发展水平及城镇化发展的速度两项指标的简单评价,转为对城镇化发展的全面评价,从而全面了解并深层次认识全省城镇化发展所处的阶段与发展态势。二是及时发现城镇化进程中的薄弱环节和存在问题。通过对每一项指标进行评价与分析,并与全省平均水平进行比较,发现城镇化进程中的薄弱环节和存在的突出问题。三是科学制定“十一五”的城镇化发展目标。在全面评价和分析现状的基础上,及时研究提出下一步的城镇化发展目标,为下一步找准工作重点以及制定有利于促进城镇化发展的政策提供依据。同时通过评价还起到鞭策后进,激励先进的作用。 二、评价指标选取的基本原则1、科学性原则 选取的指标能够真实、客观反映城镇化发展的水平和质量,把指标体系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之上。指标的选取和权重要经过专家论证,并在实践中试行,听取各相关单位与部门的意见,

不断修改完善,让整个指标体系能够客观、全面反映城镇化发展情况。 2、全面性原则 选取的指标既要反映城镇化发展的速度,又要反映城镇化发展的质量。指标体系充分反映“水平提高、经济发展、生活方便、环境优美、社会安定”,而且进一步丰富了这五个方面的内涵,扩大与城镇化相关内容的覆盖面,全面反映城镇化的水平与质量。 3、易收集原则 选取的指标当中,绝对部分能够直接通过《湖南统计年鉴》获取,少量指标可以通过政府有关职能部门对外公布的指标获取,还有个别指标需要通过简单计算获取。总的来说,所选取的指标易于收集、易于计算。 4、非均衡原则 根据不同指标与城镇化相关程度的差异,给予不同指标以不同的权重。凡是能够体现城镇化发展的关键内容(城镇化水平、城镇化增长速度、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增长速度等),对城镇化发展质量有重要影响的指标(GdP增长速度、地方财政收入增长速度、人均可支配收入、建成区绿地率、社会保障覆盖率等),均给予较高的权重。凡是与城镇化发展速度与质量成反比的指标,所给的权重为负数,绝对值的大小仍然反映其重要程度。 三、选取的指标内容 选取的指标要反映“水平提高、经济发展、生活方便、环境优美和社

经济评价

第十章投资估算及经济评价10.1 编制说明 10.1.1 工程概况 论述项目 10.1.2 编制依据 采用估算编制说明 10.1.3 价格取定及有关取费标准 采用估算编制说明 10.1.4 其它 采用估算编制说明 10.2 建设项目总投资 采用估算编制说明 插入工程总估算表

10.3 经济评价 本项目为市政工程建设项目,经济评价主要从国民经济的角度考虑工程的合理性(即国民经济评价)。通过对工程建成后的效益和工程建设投资的分析比较,从经济上评价工程建设的可行性。评价内容包括经济内部收益率(EIRR)、经济净现值(ENPV)、经济效益成本比(EBCR)和投资回收期(Pt)等四项指标,根据四项指标的计算结果,分析拟建项目建设的合理性。 10.3.1 评价依据 1、国家计划委员会、建设部联合下发的计投资(2006)《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与参数》(第三版); 2、《投资项目经济咨询评估指南》(中国国际工程咨询公司编著); 3、交通部颁发的《公路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办法(讨论稿,1996.12)》 4、交通部(1998)《公路建设项目经济评价办法》; 5、《公路投资优化和改善可行性研究方法》(世界银行编制); 6、交通部公规院《公路技术经济指标》(第二次修订本); 7、交通部公规院《公路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指南》;等等。 10.3.2 影子价格及参数选定 参照国家计委、建设部1993年颁发的《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与

参数》(第二版)及有关资料,确定国民经济评价的有关参数如下; 1、社会折现率(i) 社会折现率表示从国家角度对资金机会成本和资金时间价值的估量,是项目国民经济评价的重要参数。社会折现率取12%。 2、影子汇率即外汇的影子价格,反映外汇对国民经济的真实价值,按下式计算: SER=OER×CF1,其中: OER——国家外汇牌价(买入卖出中间价) CF1——影子汇率换算系数 本项目OER按照《市政工程可行性研究投资估算编制方法》规定,取定1美元=8.30元人民币。CF1根据《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与参数》取1.08。影子汇率1美元=8.964元人民币。 3、影子工资(SWR) 影子工资可由下式计算 SER=MWR×CF2,其中 MWR——财务评价中的工资 CF2——影子工资系数。 影子工资系数与项目所在地区劳动力的状况、结构及就业水平有关。 本项目为城市大型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技术含量高,机械化施工水平较高,故影子工资系数取1.0。

城市常规公共交通发展水平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城市常规公共交通发展水平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研究城市公共交通是城市重要的基础设施之一,是城市经济发展和人们生 活所必须的公益性事业。 它不仅满足城市居民出行的需求,从某种意义上讲它对城市功能的正 常发挥起到了一定的组织作用。 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城市交通供求矛盾日益突出,公共交 通所具有的个体交通无法比拟的强大优势也就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广泛关 注。 自 1980 年代起,我国政府就明确提出了城市客运交通以公共交通为 主的发展方针,并且先后发布了相关的技术政策和产业政策,为公交事业 的健康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评价现有公共交通的运行状况,找出存在的问题及可能发挥的潜力, 把握公交总体发展水平,可以为公交进一步发展提供规划、建设、管理等 方面的依据,对整个城市交通系统管理将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因此,必须建立一套科学、实用的公共交通发展水平综合评价指标体 系。 1 指标体系建立的原则和方法 城市公共交通系统可分为两大系统定点、定线公共交通系统和非定点、

定线的公共交通系统。 前者包括公共汽车、无轨电车、有轨电车、地铁、轻轨、小公共汽车 以及索道、缆车、登山电梯等。 后者主要是出租汽车。 各种交通方式有各自的运行特征,本文针对最常见的公共汽车交通问 题进行研究。 11 指标体系建立的原则; 评价是一些归类的指标按照一定的规则与方法,对评判对象从其某一 方面或多方面或全面的综合状况做出优劣评定。 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应遵循以下原则 整体完备性原则应该从不同侧面反映公交发展的特征和状况; 客观性原则保证评价指标体系的客观公正,保证数据来源的可靠性、 准确性和评估方法的科学性; 科学性原则指标的选择与指标权重的确定、数据的选取、计算与合成 必须以公认的科学理论为依据; 非线性原则城市公共交通是一个复杂的系统,评价指标选取应遵循非 线性原则,实现指标体系的结构最优化; 实用性原则城市公共交通发展水平评价工作的意义在于分析现状,认 清所处阶段和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更好地指导实际工作,因此,尽量选取 日常统计指标或容易获得的指标,以便直观、简便地说明问题。 涉及公共交通的评价指标至少有几十种,精确的量化不等于评价的准 确,对于发展水平的总体评价,应选取尽量少的指标,反映最主要和最全

宏观经济政策效果分析

第五章宏观经济政策效果分析 【教学目的与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应当掌握运用IS―LM模型对财政政策、货币政策效果进行分析的基本方法,掌握经济政策的效果,掌握两种经济政策混合使用的效果。 【教学重点与难点】经济政策会因IS曲线、LM曲线斜率的不同而产生不同的效果,IS曲线、LM曲线的不同斜率对经济政策产生不同效果的原因,两种经济政策混合使用的效果。 【教学方法】课堂讲授与学生自学相结合。 【教学内容】 第一节财政政策效果 一、财政政策效果的IS―LM图形分析 在给定的条件下,扩张性的财政政策可以使产出水平提高,这是毋须质疑的,但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是:扩张性的财政政策为什么在不同的情况下会产生不同的效果?下面的研究是在IS—LM模型的框架下展开的。从IS—LM模型来看,财政政策效果的大小是指政府税收和支出的变化所导致IS曲线的变化对国民收入产生的影响。研究影响政策效应的因素实际上就是研究IS曲线、LM曲线中的各参数的数值及其变化对曲线的空间位置的变化从而对均衡产出水平的影响。从I S曲线和LM曲线的图形上看,这种影响的大小会因IS曲线和LM 曲线斜率的不同而不同。下面分别加以论述。 1.IS曲线的斜率对财政政策效果的影响 当LM曲线不变时,IS曲线斜率的绝对值越大,即IS曲线越陡峭,政府收支变化使IS曲线发生移动时,导致国民收入的变化就越大,财政政策的效果就越大;反之,IS曲线斜率的绝对值越小,即IS曲线越平坦,则IS曲线发生移动时导致国民收入的变化就越小,财政政策效果也就越小。这一结果可以用下图表示。

上图中,假定LM 曲线的斜率不变,初始状态下的均衡收入y 0和利率r 0也完全相同,现假定政府实行一项扩张性的财政政策(增加政府支出或减少税收),增加相同的一笔支出量均为Δg ,则会使IS 曲线右移,假定右移的距离是E 0E 3,E 0E 3为政府支出乘数和政府支出增加额的积,即E 0E 3=K g ·Δg ,也就是说,政府支出的增加能带动国民收入增加若干倍,这其中的原理在前面的内容中已有论述,这里不再赘述。由于IS 曲线斜率的不同,国民收入的增加额大不相同,但有一点是相同的,即两者的增加额y 0y 1和y 0y 2均小于E 0E 3,原因是要想使国民收入的增加额为E 0E 3,必须保持利率水平不变。但是,保持利率水平不变是不可能的。因为IS 1曲线、IS 2曲线向右分别平行移动到IS 1′和IS 2′时,在(r 0,y 3)点上,商品市场实现了新的均衡,但货币市场却发生了失衡——货币需求大于货币供给。原因是什么呢?因为政府支出增加势必导致国民收入的增加,国民收入增加导致对货币交易需求增加,但货币供给不变(LM 曲线不变),这势必导致货币需求大于货币供给,利率必将上升,而利率的上升导致私人投资水平下降以及总需求水平进一步下降,扩张性财政政策的产出效应受到了限制,这种限制就是所谓的“挤出效应”。由于存在政府支出挤走私人投资的问财政政策效果因IS 曲线斜率而异 r 0123r r 1 r 0

新型城镇化建设水平综合评价

新型城镇化建设水平综合评价【摘要】安徽省进入了新型城镇化快速开展的新阶段,实时抓住这一重要战略机遇是非常必要的。基于新型城镇化的实质,从社会进步、人口素质与生活水平、经济增长、环境质量四个方面展开,选取16个指标建立新型城镇化建设水平评价体系,对2007-2016年安徽省以及2016年安徽省16个地市的新型城镇化水平运用主成分分析法进行综合测度,最后由综合得分情况对安徽省各市进行模块划分。 【关键词】新型城镇化;发展水平;综合评价;安徽省;MATLAB 一、前言 虽然安徽省新型城镇化建设水平现阶段速度加快,但仍存在个别地区水平仍较低。安徽省新型城镇化率从2010年的43.20%增加到2016的51.99%,年平均增长率为1.25%,大于全国平均增长率。合肥市和亳州市2016年新型城镇化率分别为72.05%,38.28%,二者相差33.77个百分点。可以看出,新型城镇化在各个地区发展不协调,所以通过科学的方法挖掘阻碍其城镇化进程的短板是迫在眉睫的。 二、文献综述 中国学者对新型城镇化的评价研究颇多。阿荣[1]等采用熵值法和层次分析法,基于此基础,选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法对内蒙古自治区新型城镇化水平进行测度;余艳昕[2]创新地将传统的因子分析与聚类分析相结合来进行研究,科学的测算出重庆市各区新型城镇化综合水平,并给出了具体建议;钱力[3]等在测算甘肃省新型城镇化进程水平的问题上,采用常用的主成分分析法,根据综合得分对甘肃省进行了级别

划分。张巧玲[4]运用因子分析法对评价指标体系进行了优化,权重的确定采用CRITIC方法,并分析了山西城市化发展水平,从总体和时间轴方向,确定了影响其新型城镇化水平的重要因素。总之,中国学者对中国或地区城镇化发展水平评价的研究方法比较单一,本文基于安徽省新型城镇化建设水平指标体系,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对安徽省2007—2016年以及安徽省2016年16个市的新型城镇化建设水平进行评价分析。 三、安徽省新型城镇化建设水平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一)数据的来源 立足于数据的真实性和研究的要求,本文的数据主要来自《安徽发展年鉴》、《安徽统计年鉴》。 (二)数据的标准化 当各个指标的评价有很大的不同时,若是利用原有的数据值进行研究,由于量纲的不同会产生较大的差异。所以,采用对原始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以确保研究结论的可靠性。数据归一化是众多数据处理中最具代表性的,它通过一定的算法限制一定范围内的数据进行处理。通常做法是将数据设置在[0,1]之间以简化后期的数据处理过程。本文运用的数据归一化处理方法为线性函数转换(最大最小值转换法):x是新型城镇化建设水平的评价指标,y表示经标准化处理后的指标值,max和min分别表示数据中的最大值和最小值。 (三)指标权重的确定 在新型城镇化建设中各个评价指标不同,权重也有所不同。本文

房地产开发项目经济评价 案例

房地产开发项目经济评价 1 项目概况 1.1项目名称:汇锦水岸城 1.2项目地块情况 项目地址:南京市六合区雄州街道彤华街9号 地块的现状:汇锦水岸城位于六合区南门,小区地理位置优越,东临龙津路,西临朝天街,南临双客路,北靠河滨大道。整个地块在成熟商圈的核心辐射区域范围内,有着先天的地理与人文优势,既拥有繁华的商业设施、便捷的交通优势和完备的生活配套,又独享闹中取静的幽雅环境。苏果超市、菜场、银行、六合人民医院、实验小学、励志中学等如众星捧月,生活便利、学区优良,让您尽享奢华人生。 周边配套:项目西北面为幕燕风景区,南面有红山风景区、红山风景区,原生态生活咫尺之遥;地处晓庄商业中学和好又多商业中心的辐射范围内,周边商业街、超市、银行、通讯网店、学校、医院环绕,生活氛围成熟。 1.3项目建设单位南京中澳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 法人代表:邱成双 单位简介:南京中澳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成立于2009年6月,注册资金人民币5100万元,系股份制开发企业,现有工程技术人员等各类员工22人。 1.4开发项目主要建设内容 项目将建成六合区主城内集居住、商业、为一体的高档建筑群,全力营造一种少数名门望族典藏的极致尊崇生活。项目总占地37409平方米,整个项目共5幢楼,4幢多层、1幢独立商业,面积从45平米-206平米,小区规划地下停车位670个。 1.5项目建设必要性: 雄州街道襟江带滁,屏障金陵,控苏皖之通道,扼南北之要冲,堪称“江北交通城”。雄州街道山清水秀,生态环境极佳。镇东的灵岩山为六合第一灵秀山,山上植被繁茂,景点众多,为雨花石的正宗产地;龙池湖景色宜人,盛产龙池鲫鱼,为休闲垂钓、游泳娱乐的绝佳去处;凤凰山公园山水相映,休闲娱乐设施齐全。雄州街道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积极应对宏观形势变化,街道经济持续快速增长,获“南京市发展杯”金杯。综合实力位列南京市20强。雄州街道办事处面积70.3平方公里,人口11.5万人,街道劳动力资源丰富,综合设施配套完善,教育、医疗卫生、文化体育、商业服务一应俱全。汇锦水岸城依托于这些有利的条件,进行项目的开展。一方面可以改善周边居民的生活环境,另一方面能获得企业的发展。 1.6市政基础设施条件 交通:中六、玉六、汉六线到南门老车站下车,另外还有多趟六合及乡镇下的公交线路。自驾方面,从南京主城区出发沿绕城高速公路行驶3.6公里,在东杨坊立交桥从出口离开进入二桥高速公路,沿二桥高速公路行驶20.3公里,直行进入G36。 市政基础设施齐全 超市卖场:紫晶新天地购物中心,六合商厦,仁和商城(白果路) 金融通讯网点:中国工商银行六合支行,中国邮政储蓄银行南京市彤华街营业所,中国建设银行泰山路支行,中国农业银行南京朝天街支行,中国银行六合支行,中国工商银行(东方红分理处),中国银行(长江路支行),中国银行南京六合支行营业部,中国工商银行泰山路支行,中国建设银行六合支行.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