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城市中体育参与与社会融合的理论研究_以大众体育为例_仇军

城市中体育参与与社会融合的理论研究_以大众体育为例_仇军

城市中体育参与与社会融合的理论研究_以大众体育为例_仇军
城市中体育参与与社会融合的理论研究_以大众体育为例_仇军

文章编号:1000 677X(2010)12 0029 05体育科学

2010年(第30卷)第12期CH INA SPORT SCIENCE

Vol.30,No.12,29 33,2010.

城市中体育参与与社会融合的理论研究

以大众体育为例

Research on Some Topics of S ports Participation and Social Integration in the City

Taking the Public Sports as Example

仇 军1

,钟建伟

2

QIU Jun 1,ZH ONG Jian w ei 2

摘 要:中国正在经历着前所未有的社会转型。在社会转型过程中,城市社会阶层分化明显,农村人口大量进入城市,使城市面临着不可回避的重大社会问题 城市社会融合问题。依据社会学相关理论,对城市中体育参与与社会融合问题进行研究。关键词:体育参与;社会融合;城市;研究命题

Abstract :No wadays ,China is facing the cr itical chang e of so cial t ransfo rmation.Dur ing this pe rio d,la rg e rural populatio n mov ed t o t he city.Stratum differ entiation is mo re o bv ious w hich causes a ver y crit ical social issue :so cial integ rat ion in the city.By using the socio log y theo ry and deductive a ppro ach ,t his paper pr oposes a series of r esear ch topics on sport participation and so cial integ ratio n in the City.

Key words:sp or ts p ar ticip ation ;social integr ation ;city ,r esear ch top ic

中图分类号:G80 05 文献标识码:A

收稿日期:2010 08 21; 修订日期:2010 11 10

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课题(10BT Y007)子课题。

作者简介:仇军(1955 ),男,江苏人,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主要研

究方向为体育人文社会学;钟建伟(1982 ),男,江西

人,讲师,博士,主要研究方向为体育人文社会学。

作者单位:1 清华大学体育部,北京100084;2 江西师范大学体

育学院,江西南昌330027

1 Ts inghua U nivers ity,Beijin g 100084,China;

2 J iangx i Normal U nivers ity,Nanchan g 330027,Chin a.

1 引言

中国正在经历着前所未有的社会转型,在社会转型过程中,聚合与分化是我国城市社会发展的基本特征。从城市层面来看,随着社会转型,城市社会的经济结构、社会结构、利益格局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因社会转型而导致的社会阶层分化明显;从国家层面来看,随着城市化和工业化的发展,大量农村人口进入城市,带来了农村人口如何融入城市的问题。城市社会阶层分化和农村人口进入城市使城市面临一个不可回避的重大问题 城市社会融合问题。社会融合是与社会排斥相对应的概念,是指具有风险和社会排斥的个体或群体能够获得必要的机会和资源,通过这些机会和资源全面参与经济社会和文化生活。在学术界,自Durkhein 在对自杀现象的研究中首次提出社会融合概念,认为它是导致自杀的重要社会原因后,学者们沿着实证研究的路径进行研究,有研究对不同群体的社会融合状况进行了探讨;有研究探讨了农民工在城市的社会融合度问题;也有研究从文化融合、心理融合、身份融合和经济融合等方面对进入城市的新移民进行了考察。然而,在城市经济结构、社会结构、利益格局发生深刻变化的过程中,在大量农村人口进入城市,城市化和工业化加速的过程中,体育能对城市社会融合起到什么作用,产生什么影响?这些问题尚未引起社会学者、体育社会学者的关注。本研究就城市中的体育参与与社会融合问题,从研究

假设的视角进行演绎和思考。

2 城市中体育参与与社会融合的若干研究命题

研究命题1 1:体育参与越多个体所拥有的社会资本越多

社会资本可以分为个体社会资本和集体社会资本,个体社会资本是指个人所拥有的蕴藏于个体社会关系网络中的社会资源。体育,无论是个体的形式,还是同伴的形式,其参与都需要在体育的环境中进行,都需要在客观的社会环境中进行。在客观的社会环境中,其参与的频率越高,参与的时间越长,参与过程中接触的人越多,认识和熟悉的人就越多,客观上积累的社会资本也越多。因此,个体体育参与越多,个体所拥有的社会资本越多。

研究命题1 2:个体所拥有的社会资本越多,个体的社会资本量越多

个体社会资本的生成来自于个体社会网络的构建。个体社会资本量反映了个体社会网络规模中的资源状况。

个体社会网络的来源分为先赋性社会网络和自致性社会网络。先赋性社会网络与个体的出生家庭背景有关,是个体无法改变的。自致性社会网络来自于个体在后天的社会生活中的积累。自致性社会网络的构建取决于个体社会交往的机会和能力。个体社会交往的能力受到个体的人格特质、社会化过程等因素的影响,而个体的社会交往机会则与个体的社会经济地位、社会活动参与情况相关。大众体育参与一方面可以提高个体的社会交往能力,这是因为在体育参与活动中,人们可以通过与参与伙伴的互动,锻炼自己的社会交往能力;另一方面,也可以增加个体社会交往的机会。从社会活动的角度来看待大众体育参与,大众体育参与可以被看成是一群个体共同协作完成一项社会活动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个体之间的互动行为给个体提供了社会交往的机会,从而让个体可以构建资源更为丰富的自致性社会网络,进而增加个体的社会资本和个体社会资本量。因此,个体所拥有的社会资本越多,个体的社会资本量越多。

研究命题1 3:个体的社会资本量越多,个体社会融合的机率越高

个体社会资本量的一个重要指标是个体社会网络规模。体育参与者个体社会网络规模越大,个体社会资本量就越高。而个体社会网络规模越大也表示着个体社会交往对象的数量越多,同时,也意味着包括体育参与者在内的社会交往对象越多。个体与社会交往对象越多;个体与社会交往对象的接触越多,个体社会融合的机率越高。因此,个体的社会资本量越多,个体社会融合的机率越高。

研究命题2 1:个体社会资本的增加可以进一步促进个体的社会化

社会资本与社会关系紧密相关。从这个意义上说,可以将个体社会资本理解为,个体从社会网络和其身处的社会制度中可能获得的资源。从这样一个定义出发,可以将个体社会资本按照其性质分为:个体从自身社会关系网络中获得的关系型社会资本;个体从社会制度中获得的契约型社会资本。个体社会资本的增加,意味着个体社会网络中网络成员的增加,网络成员的增加,意味着个体社会交往的增多,个体社会交往的增多必然会进一步促进个体的社会化。因此,个体社会资本的增加可以进一步促进个体的社会化。

研究命题2 2:个体的社会化可以促进城市社会融合水平的提高

人的社会化是 通过个人和他人的相互作用,学习知识,接受社会文化价值和社会生活中行为规范的过程 (仇军,2010)。人的社会化存在于人生的每一个阶段,每一个阶段都存在着学习和融入社会的问题。个体不断的社会化促使个体不断融入社会。因此,个体的社会化可以促进城市社会融合水平的提高。研究命题3 1:体育参与可以扩大个体社会网络规模体育参与对个体社会网络构建的最直接影响就是扩大个体社会网络规模。个体社会网络中,虽然也存在与亲属、朋友、同事、同学等原有社会网络成员一起进行体育参与,但是,体育环境作为一个开放的活动场域,在体育活动的空间和时间里,原本陌生的个体有大量的机会互相认识并纳入个体的社会网络之中,从而扩大个体的社会网络规模。因此,体育参与可以扩大个体社会的网络规模。

研究命题3 2:个体社会网络规模的扩大可以促进城市社会融合水平的提高

个人社会网络规模的扩大,意味着个体社会交往范围的扩大,也意味着朋友圈子、社交圈子的扩大。在中国这样一个重人情、重情义的社会中,随着朋友圈子、社交圈子的扩大,社会交往对象的增加,社会交往范围的扩大,相互关系的密切,社会融合的水平也会提高。因此,个体社会网络规模的扩大可以促进城市社会融合水平的提高。

研究命题4 1:体育参与不能显著提高个体社会网络顶端和网络差异

社会网络顶端是指个体社会网络中与个体交往的职业声望和社会地位得分最高的交往者。网络差异是指个体社会网络中与个体交往的职业声望和社会地位得分最高的交往者与最低者得分之间的差异。个体的人是社会人,也是经济人,因此,个体的社会交往会受到个体自身的社会经济地位和整体社会结构的影响。人们的社会经济地位为人们的社会交往提供了机会,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人们交往的进一步进行。研究表明,具有类似社会经济地位的个体,在地位、态度、信仰和行为方面都较为类似,可以在物品交换和互惠帮助方面提供对等的行为,会面对相似的问题而产生情感共鸣,所以,人们更可能将与自己有着相似社会经济地位的人群纳入自身的社会交往网络(Laumann,1966;Blau,1977)。这说明,个体的社会网络顶端和网络差异主要取决于个体的社会经济地位,这一研究结论也得到我国社会的实证分析的证实(边燕杰, 2004;黄毅杰,1999;张文宏等,2004)。

目前,我国体育参与开始出现阶层分化。这种阶层分化既反映在不同社会阶层在体育项目的选择方面,也反映在体育参与方式的分化方面。特别是随着我国大众体育参与方式的多样化,收费场所和市场化体育健身俱乐部的出现,客观上将不同社会经济地位体育参与者的场地进行了区分。不同社会经济地位的个体很少有机会可以同时出现在同一个场地上共同参与同一项体育活动,不同社会经济地位的个体很难通过体育参与获得交往的机会。即使由于体育参与获得了交往机会,也很难被纳入个体的社会网络。因为,在社会距离较大的个体之间要维持社会关系需要花费巨大的成本。社会经济地位较高的个体需要花费大量稀缺的时间等资源来参与互动,而社会经济地位

体育科学2010年(第30卷)第12期

较低的个体,虽然,非常愿意维持与社会经济地位较高个体的互动(L aumann,1966),但是,这需要花费大量的金钱。从理性选择的角度来看,双方特别是社会经济地位较高的一方就不会将对方纳入自己的社会网络。所以,在大众体育参与的场域内,往往是社会经济地位相似的个体共同参与。因此,体育参与无法提高个体社会网的网络顶端和网络差异。

研究命题4 2:个体社会网络顶端和网络差异扁平化将导致城市社会阶层区隔

人,作为社会个体是生活在自身构建的社会网络之中的。无论他(她)是什么样的一种社会身份,他(她)的这种社会身份都是一种符号化的社会资本。如果个体社会网络顶端和网络差异小,即个体社会网络顶端和网络差异扁平化,将会导致个体社会网络中交往对象社会身份的同质化,社会身份的同质化实际上也是个体社会资本的同质化。这种由体育参与形成的个体社会身份和个体社会资本的同质化,会造成体育参与者与非体育参与者的社会区隔,同时,也会造成不同体育项目参与者之间的区隔。不同体育项目参与者之间社会资本和社会身份同质化越明显,体育参与者与非体育参与者之间社会资本和社会身份同质化越明显,区隔就越明显,区隔产生的刺激效应也越明显。因而,由个体社会网络顶端和网络差异扁平化而导致的城市社会阶层区隔也越明显。

研究命题4 3:社会阶层区隔将不利于城市中观层面和宏观层面的社会融合

社会融合是一个多层次的概念,既有国家范围的社会融合,地区范围的社会融合,又有个体的社会融合;既有宏观层面的社会融合和中观层面的社会融合,又有微观层面的社会融合。从社会融合的研究领域和社会融合的层次来看,国家范围的社会融合是宏观层面的社会融合,地区社会融合和群体社会融合是中观层面的社会融合,个体与个体,个体与群体的社会融合是微观层面的社会融合。个体的微观层面的社会融合是群体的中观层面的社会融合的基础,也是宏观的国家层面的社会融合的基础,因此,因个体社会网络顶端和网络差异扁平化而产生的社会阶层区隔将不利于城市中观层面和宏观层面的社会融合。

研究命题5 1:体育参与可以降低个体社会网网络密度个体社会网网络密度是指个体社会网中亲属的比例。当个体亲属人数基本固定的情况下,扩大社会网络就可以降低社会网网络密度。换言之,个体社会网络中亲属的比例越大,其网络密度越大;个体社会网络中亲属的比例越小,其网络密度越小。个体进行体育参与的同伴当然包括自己的亲属,但是更多的情况下是其他非亲属同伴。所以,体育参与有利于扩大个体社会网网络密度,从而降低社会网络密度。因此,体育参与可以降低个体社会网网络密度。研究命题5 2:个体社会网网络密度降低可以促进城市社会融合水平的提高

个体社会网网络密度的降低也就意味着个体社会网网络规模的扩大。个体社会网网络规模的扩大,与之相伴随的是个体社会交往的增多。个体社会交往是个人与个人,个人与团体之间为了满足需要而进行的具有相互促进和相互影响的活动,它有利于个人的成长和发展,有利于个人的社会化,有利于社会的互动。同时,个体社会交往还是社会构成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因此,个体社会网网络密度降低可以促进城市社会融合水平的提高。

研究命题6 1:体育参与可以增加个体社会网职业种类数虽然,体育参与不能有效地突破个体的社会经济地位的限制,无法有效地扩展个体社会网的层级,但是,在同一社会经济地位层级内的个体,通过体育参与可以接触到更多来自不同职业的人群。来自不同职业的具有相似社会经济地位的人群可以通过体育参与获得社会交往和社会互动的机会,同时,由于他们相似的社会经济地位使得他们的社会交往和社会互动具有持续性和情感性,进而将彼此纳入个体社会交往的范围。因此,体育参与可以增加个体社会网职业种类数。

研究命题6 2:个体社会网职业种类数增加可以促进城市社会融合水平的提高

个体社会网中职业种类数的增加,一方面预示着个体网络规模的扩大,另一方面也表明,个体社会交往和社会互动中社会成员类型的扩大,人际关系的丰富与多样。个体社会交往和社会互动中社会成员类型的扩大,人际关系的丰富与多样,会增进不同职业之间的相互了解和相互认识。随着个体社会网中职业种类数的增加,个体之间对彼此职业的了解和认识,以及个体社会情感的发展,社会融合的水平也会提高。因此,个体社会网职业种类数增加可以促进城市社会融合水平的提高。

研究命题7 1:体育参与可以提高个体的人际信任水平人际间的信任水平一方面取决于信任者与被信任者的人格特征和价值取向,同时还取决人际之间的关系以及对外在环境的感知。由于信任是个体对对方不会利用自己的弱点获取利益的信心(Sabel,1993),所以,人们对于自己越熟悉的人会给予越高的信任水平。因为,只有当人们更加了解对方,才会对对方有更大的信心。大众体育参与为个体之间的相互了解搭建了平台,在体育参与活动中个体之间通过互动加深对对方的了解,从而增加对彼此的认识,提高人们之间的人际信任水平。普特南的研究证明,体育组织可以提供人们的人际信任水平。因此,个体化的体育参与可以提高个体的人际信任水平。

研究命题7 2:个体的人际信任水平的提高可以促进城市社会融合水平的提高

人们对别人言行的信赖是因人而异的,并且受许多因仇 军,等:城市中体育参与与社会融合的理论研究

素的影响,其中,人际信任水平就是一个重要因素。人际信任程度不同,对特定人的信任水平也不同,或者说,熟悉的人其人际信任程度就高,不熟悉的人其人际信任程度就低。人际信任程度高者会对彼此之间关系的维持和发展起到积极的作用,进而对社会融合水平的提高起到促进作用。因此,个体人际信任水平的提高可以促进城市社会融合水平的提高。

3 结语

远古时期,人类刀耕火种,茹毛饮血,居无定所,当人们意识到群体的力量,便慢慢聚集起来,形成了村落,形成了城市。城市,是人类走向文明美好的标志。社会转型时期,中国的城市化进程加速,城市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进入21世纪,城市一片繁荣,以至今天,中国有近一半的人口生活在城市。城市,从产生到繁荣,其发展与人类的发展息息相关。城市,每天上演着一幕幕人生的悲喜剧,有人在憧憬着明天,有人在为梦想奋斗;有人收获了成功,有人经历着痛楚。城市,可以将人们带向美好,也可以给人们带来痛苦。然而,尽管痛苦与美好并存,享受与磨难同在,但人们依然热爱着城市,向往着城市。因为人们坚信,离城市越近,离美好的生活就越近。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有一句名言: 人们来到城市是为了生活,人们居住在城市是为了生活得更好 。希望通过我们的努力、我们的研究、我们的认识,能够阐明体育在城市社会融合中所具有的作用,进而使城市中的体育对城市的社会融合发挥出应有的作用。

参考文献:

[1]阿罗(Arrow,K).放弃 社会资本 [A].曹荣湘.走出囚徒困境

社会资本与制度分析[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3.

[2]边燕杰.城市居民社会资本的来源及作用:网络观点与调查发现

[J].中国社会科学,2004,(4):136 146.

[3]边燕杰,李煜.中国城市家庭的社会网络资本[A].清华大学社会

学系 清华社会学评论[M].厦门:鹭江出版社,2000,(2):1 18. [4]边燕杰,丘海雄.企业的社会资本及其功效[J].中国社会科学,

2000,31(2):87 99.

[5]边燕杰,张文宏.经济体制、社会网络与职业流动[J].中国社会

科学,2001,32(2):77 89.

[6]波茨.社会资本:在现代社会学中的缘起和应用[A].李惠斌,杨

雪冬.社会资本与社会发展[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0.

[7]迪尔凯姆.社会分工论[M].渠东译.北京:生活 读书 新知三

联书店,2000.

[8]樊平.社会流动与社会资本 当代中国社会阶层分化的路径分

析[J].江苏社会科学,2004,(1):28 35.

[9]福山(Fuk uyam a,F).信任:社会美德与创造经济繁荣[M].彭志

华译.海口:海南出版社,2001.

[10]甘刚.新世纪中国社会阶层的体育行为特征研究[J].体育文化

导刊,2006,(6):48 49.

[11]桂勇,黄荣贵.社区社会资本测量:一项基于经验数据的研究

[J].社会学研究,2008,(3):122 142.

[12]胡荣,李静雅.城市居民信任的构成及影响因素[J].社会,

2006,26(6):45 61.

[13]怀特利.社会资本的起源[A].李惠斌,杨冬雪.社会资本与社

会发展[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45 76.

[14]黄亚玲.论中国体育社团:国家与社会关系转变下的体育社团

改革[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4.

[15]景军. 外人成本 与过度资本化:消极社会资本理论[A].清华

大学社会学系.清华社会学评论[M].厦门:鹭江出版社,2000.

[16]科尔曼.人力资本创造中的社会资本[A].帕萨 达斯古普特,

伊斯梅尔 萨拉格尔丁.社会资本 一个多角度的观点[M].张惠东等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15 49.

[17]李培林.流动民工的社会网络和社会地位[J].社会学研究,

1996,(4):42 52.

[18]李伟民,梁玉成.特殊信任与普遍信任:中国人信任的结构与特

征[J].社会学研究,2002,(3):11 22.

[19]林南.社会资本 关于社会结构与行动的理论[M].张磊译.上

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

[20]刘春荣.国家介入与邻里社会资本的生产[J].社会学研究,

2007,(2):60 79.

[21]刘建军.单位中国 社会调控体系重构中的个人、组织与国

家[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0.

[22]陆学艺.当代中国社会阶层研究报告[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

出版社,2002.

[23]鲁志国.广义资本投入与技术创新能力相关关系研究[M].上

海:上海三联书店,2006.

[24]罗家德.社会网分析讲义[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5.

[25]罗家德.实践性社群内京社会资本对知识分享的影响[J].江苏

社会科学,2007,(3):131 141.

[26]吕树庭.社会结构分层视野下的体育大众化[J].天津体育学院

学报,2006,21(2):93 98.

[27]吕树庭,周洽.当代中国的社会分层与大众体育[J].成都体育

学院学报,2005,31(2):17 19.

[28]马德勇.社会资本:对若干理论争议的批判分析[J].政治学研

究,2008,(5):74 81.

[29]马宣建.论中国群众体育政策[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05,31

(6):1 7.

[30]毛振明.体育的功能、价值和体育学科的目标[J].体育学刊,

2001,8(6):4 8.

[31]齐美尔.社会学:关于社会化形式的研究[M].林荣远译.北京:

华夏出版社,2002.

[32]钱文荣,张忠明:农民工在城市社会的融合度问题[J].浙江大

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7):115 121.

[33]仇军.西方体育社会学:理论、视点、方法[M].北京:清华大学

出版社,2010.

[34]任海.论体育资源配置模式 社会经济条件变革下的中国体

育改革(一)[J].天津体育学院学报,2001,16(2):1 5.

体育科学2010年(第30卷)第12期

[35]任海.我国体育资源配置中存在问题及其原因探讨 论社会

经济条件变革下的中国体育改革(二)[J].天津体育学院学报,2001,16(3):1 9.

[36]任海.体育资源配置方式的改革与体育资源的开发 论社会

经济条件变革下的中国体育改革(三)[J].天津体育学院学报,2002,17(1):12 17.

[37]任海.体育资源利用的改革与体育资源配置改革的法规平

台 论社会经济条件变革下的中国体育改革(四)[J].天津体育学院学报,2002,17(2):1 6.

[38]沈原.社会转型与工人阶级的再形成[J].社会学研究,2006,

(2):13 36.

[39]孙立平,王汉生.改革以来中国社会结构的变迁[J].中国社会

科学,1994,25(2):47-62.

[40]孙淑惠.当代我国城市社会各阶层与社会体育的实施[J].成都

体育学院学报,2001,27(1):5 8.

[41]托马斯 布朗(Brow n,T).社会资本理论综述[J].木子西译.

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0,(2):41 46.

[42]王凯珍,任海.中国社会转型与城市社会体育管理体制变革

[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4,27(4):433 439.

[43]王卫东.中国社会文化背景下社会网络资本的测量[J].社会,

2009,29(3):146 158.

[44]徐茜.国外 体育参与 与 社会分层 关系的五大理论流派述评

[J].体育学刊,2008,15(9):31 35.

[45]伊斯特斯.组织的多样性与社会资本的产生[A].李惠斌,杨雪

冬译.社会资本与社会发展[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0:101 118.

[46]于永慧,林勇虎.关于社会网络和社会支持网在体育领域研究

中的新视角评述和探析[J].福建体育科技,2003,22(3):3 5. [47]悦中山,杜海峰,李树茁,等:当代西方社会融合研究的概念、理

论及应用[J].公共管理学报,2009,(2):114 121.

[48]张建新.殊化信任与泛化信任在人际信任行为路径模型中的作

用[J].心理学报,2000,32(3):311 316.

[49]张文宏,雷开春.城市新移民社会融合的结构、现状与影响因素

分析[J].社会学研究,2008,(5):117 139.

[50]张文宏.社会资本:理论争辩与经验研究[J].社会学研究,

2003,(4):23 35.

[51]赵延东.社会资本理论评述[J].国外社会科学,1998,(3):19 22.

[52]赵延东,罗家德.如何测量社会资本 一个经验研究综述[J].国

外社会科学,2005,(2):18 24.

[53]钟建伟,仇军.新中国城市大众体育发展模式的消解与重构

[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06,32(6):19 22.

[54]周建军.我国 单位体育 的过去和未来[J].体育学刊,2004,11

(5):14 18.

[55]周结友,裴立新.社会资本:全民健身运动功能的一个研究视角

[J].体育科学,2008,28(5):18 23.

[56]ATH ERL EY K.Sport,localism an d social capital in rural w es t

ern au stralia[J].Geograph Res,2006,44(4):348 360.

[57]BAILE Y R.Evaluating the relationship b etw een phys ical edu

cation,s port and s ocial in clus ion[J].Edu Rev,2005,57(1):71

90.

[58]BAT JARGAL B,LIU M.Entrep reneurs access to private eq

uity in china:T he role of social capital[J].Organizat S ci,2004, 15(2):159 172.

[59]BELL IVE AU M.S ocial capital at the top:th e effects of s ocial

similarity and statu s on CEO compensation[J].Academy M an ag J,1996,(39):1538 1568.

[60]BIAN,YANJIE.Bring strong ties back in:indirect connection,

b ridges,and job search in china[J].Am S o

c Rev,1997,62(3):

366 385.

[61]BREH M J,RAH N W.Individual level evidence for the cau ses

and consequen ces of social capital[J].Am J Political Sci,1997, 41(3):999 1023.

[62]BU RAW OY M.T he sociology for th e s econd great transforma

tion[J].An nual Rev Soc,2000,(26):693 695.

[63]BU RM E TT C.Building social capital thr ou gh an Active Com

mu nity Club [J].Int Rev Soc Sport,2006,41(3 4):283 294.

[64]BU TLER J R,JOH N K.T ow ard un derstanding and measurin g

condition s of trus t:evolution of a condition of tru st inventory [J].J M anage,1991,17(3):643 663.

[65]BU RT https://www.wendangku.net/doc/d17575931.html,w ork item s and the gen eral social survey[J].

S oc Netw orks,1984,6(4):293 339.

[66]C AM PBELL K,LEE B.Nam e gen erators in su rvey of per sonal

n etw orks[J].Soc Netw ork,1991,13(3):203 221.

[67]DE SILVA M.S ystem review of the methods used in studies of

social capital an d mental h ealth[A].M cKenzir K,Harph am T.

Social Capital an d M ental Health[M].London:Jessica Kin gsley Pub lish er,2006.

[68]DURKHEIN E.Suicide[M].London:Routledge,1951:202.

[69]E STRADA A M,GELT AND D M,H ARTM AN N D P.Chil

dren s sport and development of s ocial behaviors[A].F S M OLL,R M AGILL,M ASH.C hildren in sport[M].Ch am paign,II:Hu man Kinetics,1988.

[70]FL AP D,DE GRAAF D.Social capital and attain ed occupation

al statu s[J].Neth erlands J Soc,1986,(22):145 161.

仇 军,等:城市中体育参与与社会融合的理论研究

社会体育重点

体育社会学的研究对象是体育社会现象 体育社会学研究包括选题和提出假设、研究设计、收集资料、处理和分析资料、阐述结果以检验假设五个基本步骤。 随机抽样分为简单随机抽样、系统抽样、整群抽样、分层抽样。 影响社会体育参与的社会环境因素为经济、政治、文化 亚健康是一种自感不爽,检查无病的,介于疾病与健康之间的一种身心状态。宗教的基本命题是神和人的关系;灵魂和肉体的关系;地狱和天国的关系;善与恶的关系 体育的社会控制体系分为合法性控制(硬控制)合理性控制(软控制) 社会体育的主要功能是1健身功能;2文化娱乐功能;3社会情感功能;4发展生产力功能; 新中国社会体育的发展可以分为:创业阶段、马鞍型阶段、畸形阶段、初步改革阶段、深化改革阶段。 老年人身体锻炼的指导原则:针对性原则、实效性原则、经常性原则、循序渐进原则、因时制宜原则。 社区体育按参与单元和活动范围可分为:个人体育、家庭体育、邻里体育、微型社区体育、基层社区体育。 我国体育场地设施按产权性质可以分为:国有、集体、个体、外资、其他 影响社会体育参与的社会环境因素为经济、政治、文化 亚健康是一种自感不爽,检查无病的,介于疾病与健康之间的一种身心状态。影响社会体育参与的个体因素为:体育观念、个人需求与条件、社会环境条件身体锻炼的原则包括:适宜运动负荷、循序渐进、持之以恒、因人制宜 社会流动指社会成员从一种社会地位向另一种社会地位,从一种职业向另一种职业的转变过程。 体育社会学是一门研究体育运动的社会功能、发展规律及其与社会相互关系的社会学分支学科。 社会分层:指社会中的人被区分为高低有序的不同等级、层次的过程和现象。社会分层是社会系统的重要因素,它直接影响着人们的社会表现和社会系统的运行。 社会控制(狭义):狭义的社会控制专指社会对越轨行为的禁止、限制与制裁。休闲体育是指人们在余暇的时间里,为了丰富生活、增进健康、调节精神而进行的放松身心的各类体育活动。 终身体育参与指那些自接受学校体育教育之后能将体育参与持续到老龄的人 体育文化:是关于人类体育运动的物质、制度、精神文化的总和。包括体育认识、体育情感、体育价值、体育理想、体育道德、体育制度和体育的物质条件等。体育人口是经济和社会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人口现象和体育现象。体育人口是一项重要的社会体育指标,它反映看人们对体育的参与程度及亲和程度。它也是经济和社会发展程度的一个标志,是制定社会发展规划与进行发展研究的一个重要依据。 重复练习法是指根据具体锻炼任务的需要,在相对固定的条件下反复练习同一内容的方法。 社会体育是指职工、农民和街道居民自愿参加的,以身体运动为基本手段,以增

国内大众体育的发展状况

国内大众体育的发展状况 1.我国大众体育发展的历程 我国建国以来体育事业的发展大致经过了这样一个历程: 1952年建国初期,毛泽东主席就提出了“发展体育运动,增强人民体质”的新中国全民健身指导方针。这一指导方针的提出可以说为我国发展大众体育发奠定了基础。当时新中国刚成立,国家处于百废待兴阶段,在毛泽东12字方针的指导下,我国大众体育迅速发展,自上而下地成立了全国总工会体育部、各行业体育协会、基层体育协会,城市和农村体育协会其会员快速增长。在当时良好的环境下,我国大众体育的发展为日后打下了扎实的基础。 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提升,经济不断发展,我国各项事业的发展也逐渐提上日程,为了在二十一世纪抢占体育事业发展的先机,彻底摘掉被扣在我国头上的“东亚病夫”的帽子。国务院在1995年6月,在广泛听取各种意见的基础上颁布了《全民健身计划纲要》,奠定了大众体育事业的基础,在全国范围内兴起了一股全民健身的热潮,也为后来全国人大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法》起到了很好的示范作用,大大推动了我国体育事业的发展,让我国由体育大国向体育强国迈进。 近年来,随着我国体育事业的发展,已经基本完成了向体育强国形式上的转变,但伴随着体制的僵化,各种问题开始显现,因此,2014年国务院出台了《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促进体育消费的若干意见》,对体育事业内一些迂腐陈旧的行政机制进行了取缔,简化了各种行政审批事项,减少发展的各种阻碍,为体育事业的进步提供良好的环境。同时要求有关政府部门积极为各类赛事活动举办提供服务,扩大职业体育的社会参与。不仅如此,2015年在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上也重点讨论了体育事业的发展问题,提出了“健康中国”的发展战略,把提高人们的身体素质,发展全民体育事业摆在当前工作的重要位置,将大众体育的发展纳入十三五计划。2016年5月5日,在各方面的建议以及国家的大力倡导下,国家体育总局在深入研究后出台了《体育发展“十三五”规划》,这一文件明确提出落实“健康中国”战略,全面促进大众体育事业的发展,完善各种体育设施,提供更加完善的公共体育服务,大力提倡全民体育活动,形成家庭、社区、学校、企业、社会一体的全民健身网络,保障人们的健康权益。党的十九大报告更是提

《茶馆》文献综述

本科毕业设计(论文)文献综述

文献综述: 浅谈《茶馆》中王利发的人物形象的文献综述 1.引言 话剧《茶馆》是老舍1956年完成的作品,被称为“东方舞台上的奇迹”,这部三幕剧上演以后,在当时引起了国内国际的一片轰动。作为该剧主人公的王利发是老舍塑造的一个经典的小人物,在商场上,他表现得既精明、干练,又自私、圆滑;在被压迫的时候他既逆来顺受,又愤世嫉俗。他是一个充满悲剧色彩的矛盾体,这

些悲剧是诸多因素造成的,包括个人性格因素和时代背景等因素,本文将对王利发的形象进行有益的探索。 2.国内外的研究概况 当前国内外对于《茶馆》中王利发的研究甚少,但是对于《茶馆》以及老舍先生本身的研究颇多,并且取得了卓越的成就。多数学者是从《茶馆》的艺术结构,语言特色以及戏剧矛盾冲突等方面进行了比较深入的研究,王利发作为《茶馆》的主人公,学者们大多从个人性格特征,身份,时代环境等方面研究,同时又与老舍的其他作品中的人物进行比较研究。大多看法是一致的,认为王利发是动荡时代中的一个充满悲剧色彩的社会底层小人物的典型代表,反映时代的变迁。 2.1国外关于王利发的研究概况 《茶馆》在国外也是声誉极高的,曾经在世界50多个国家出演,凭借颇富神韵的民族文化和京味文化特色,以及精巧的艺术结构受到国外的广泛好评。《莱茵—内卡报》指出“它给我们打开了一扇门,展示了对我们来说还是陌生的文化,但就其人类的共性来看,却似乎是极其熟悉的境界”,《茶馆》以其鲜明的地域文化特色永载文学史册。国外众多学者目前对于《茶馆》以及王利发的形象也在深入研究和探 索,由此可见,剧作拥有卓越的艺术成就和较高的文学价值。 2.2国内关于王利发的研究概况 首先,艺术成就方面。李健吾指出了《茶馆》艺术结构上的缺陷“毛病就在这一点,本身精致,象一串珠子,然而又一刻有一颗,少不了单粒的感觉”。针对这种建议,老舍先生在《答复有关<茶馆>的几个问题》一文表明自己的观点,他认为自己不熟悉政治,所以只能把他熟悉的小人物集中到茶馆中,用他们生活上的变迁反映社会的变迁,侧面透露政治消息。并申明“我的写法多少有点新的尝试,没有完全叫老套子捆住”。 其次,形象塑造方面。在当代话剧中,很多学者注意到老舍先生剧作打破了传统的格式,不以情节为重,而以人物为重,利用在茶馆中出现的人物去反映广阔的社会。苏必扬在《<茶馆>艺术特色初探》对于《茶馆》的人物形象塑造的成就有较为深入的分析,他将《茶馆》中的人物分为三类。第一类是贯穿全剧的中心人物,也就是王利发、秦仲义、常四爷三个人。“这三个人是作者刻画的重心,他们不但有着独立完整的个性特征,而且是富有典型意义的形象”。第二类是形形色色的过场人物,对于这类人物“作者采取召之即来,挥之即去的方法,并不重视他们动作的连贯性,而是突出他们命运的某一个侧面的勾勒,透过点点滴滴反映时代面貌”。第三

沉浸理论研究综述

沉浸理论研究综述 摘要:自沉浸理论提出以来被广泛地应用于许多领域。网络学习也已经成为现代社会的重要学习方式之一。介绍了沉浸感的提出与完善及其产生条件,分析了网络学习的概念和本质,指出了网络学习存在的问题,并阐述了沉浸感对网络学习的启示。 关键词:沉浸感;网络学习;虚拟现实技术 随着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网络学习已经成为现代社会的重要学习方式之一,但是网络学习在其实践过程中还存在着许多问题,如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注意力不够集中,导致网络学习效率不高。而虚拟现实技术中的沉浸感可以很好地解决这种问题。沉浸感从提出到完善,已经应用于许多科学领域,对网络上的学科教学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1沉浸感概述 1.1沉浸理论 沉浸理论(flow theory)于1975年由Csikszentmihalyi首次提出,解释当人们在进行某些日常活动时为何会完全投入情境当中,集中注意力,并且过滤掉所有不相关的知觉,进入一种沉浸的状态。之后陆续有学者进行相关的沉浸行为研究并修正其定义以期更能符合沉浸状态的描述。 随计算机科技的发展,沉浸理论延伸至人机互动上的讨论,Webster等人视这种互动具游戏( playful )和探索( exploratory )的特质( Webster,Trevino&Ryan,1993 )。Ghani和Deshpande( 1994 ),以人机互动对工作的影响进行研究,提出两个沉浸的主要特征:在活动中完全专注( concentration )和活动中被引导出来的心理享受( enjoyment )。Novak、Hoffman和Yung 等人从1996年开始,即对网络沉浸进行一系列的研究与模式发展,有别于原始的沉浸模型,在人机互动中的沉浸主前提( primary antecedents ),除挑战与技巧在一定程度上之外,还必须加上专注(focused attention)。之后Novak等人针对其模式做修正及更仔细的研究(Hoffman&Novak,1996; Hoffman,Novak&,Yung,1998,2000),并针对不同的网络行为做沉浸模式的检验,研究发现,网络使用行为中,信息寻求最容易进入沉浸,其次为阅读与书写。不同的网络活动型式,如在线游戏、在线购物、E-mail 等,也会带来沉浸经验的差异。 1.2沉浸体验条件 沉浸理论从提出到现在一直备受重视,在我国香港、台湾等地也

当代大学生志愿活动的现状及发展问题调查Word版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社 会实践调研报告 当代大学生志愿活动的现状及发展问题调查——以 中央民族大学为例

当代大学生志愿活动的现状及发展问题调查 ——以中央民族大学为例 摘要:本次调研通过分析大学生志愿服务现状,探讨了当前大学生志愿服务存在的问题,并在科学发展观的视角下,对大学生志愿服务长效机制的建设提出了一些建议,从而使大学生志愿服务能够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地发展。 关键词:大学生;志愿活动;现状;科学发展;价值观。 一、前言 (一)调研背景:在经济和社会发展过程中,我国志愿服务队伍迅速壮大。社区志愿 者和青年志愿者成为我国最大的两支志愿者队伍,而大学生志愿者又成为这两支队伍的中坚力量。大学生志愿服务近年来形成了品牌,对推动社会发展、促进时代进步、建设和谐社会等方面做出了积极的贡献。但毋庸讳言,我国大学生志愿服务的参与率、服务面、服务质量等方面还不尽如人意。如,对日常、琐碎的志愿服务关注不够;长期坚持志愿服务的大学生少,将志愿服务当作生活、学习的有机组成部分的大学生更少;对志愿服务缺乏理性的、有深度的认识等。作为一个崛起中的大国,时代期待着中国能尽快迈入国际志愿者时代,我们应该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积极探索如何完善大学生志愿者管理机制,确保大学生志愿服务要能够长期稳定的发展。 (二)调研目的:了解当代大学生志愿活动的现状,总结志愿服务管理机构的发展问题,推动大学生志愿服务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地发展。 二、方法 (一)调研地点:中央民族大学 (二)调研时间:2014年10月 (三)调研对象:中央民族大学在校大学生 (四)调研对象的选择:随机抽样 (五)样本数量:200

社会体育的特点与作用

社会体育的特点与作用 主讲人:绍伟 一、社会体育的涵义 (一)什么是社会体育? 社会体育是最近十几年我们国家才开始使用的一个新名词,对于什么是社会体育,大家还比较陌生。对于社会体育的基本含义,从国外的研究来看,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的看法。 第一种看法是:社会体育是与学校体育、竞技体育、军事体育相对应的一个概念。比如,日本的一名学者指出:“社会体育是为了社区居民良好的体育运动、生活、健康和谐的人际关系而作为社会公共机关的责任而开展的体育活动,或者说是国家和地方公共团体以居民为对象,主要利用公费开展的体育活动。”与它相近的日本另外一名学者认为:“社会体育是指除教育课程的学校教育以外,从幼儿园到老年为对象的体育组织或自发进行的体育活动,依照活动场所,它包括家庭体育、单位体育、社区体育。作为具体的活动,它包括各种体育运动项目,以及其它简单的体操、游戏、舞蹈、步行、野外活动等体育活动。”这是一种看法,这是一种相对较小的概念。 另外一种看法是:社会体育是与高水平竞技体育和军事体育相对应的概念,也就是说在这个概念中,社会体育涵盖了学校体育,又如我们国家学者树庭指出:“社会体育是以全社会参与为特征,以丰富人们的生活,提高适应社会的能力,保持与增进健康为目的,以从幼儿到老年人为对象,以家庭、单位和社区等为活动空间,以各种练习形式为活动容而开展的组织灵活、形式多样的体育活动。” 从以上两种观点,大家可以看出:社会体育包括两种解释:一种是它涵盖了学校体育以外的所有各种各样的活动。另一种是把学校体

育也放在其中的。与社会体育相关的,还有一些大家很熟悉的概念,比如说社区体育、大众体育、群众体育、在这里也做一个简单的介绍。 所谓的社区体育,它主要是指在社区的围进行的一种体育活动,显然,它是社会体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第二个概念是大家也很熟悉的“大众体育”,大众体育或者全民体育或者用英文说“Sports for all”,它的概念主要包括这样一种涵义。从纵的方面来讲,它是指人的一生,从幼到老均应参加运动。从横的方面来讲,是每个人都需要运动。从面的方面来讲,指的是时时运动、处处运动。以上我们讲到了社会体育、社区体育和大众体育。这三个概念是非常接近的,尤其是大众体育,跟我们的社会体育是非常接近的,而我们的社会体育除了社区体育之外,大家可以从我们前面讲到的看出,它还包括家庭体育、单位体育、学校体育等等。不管是哪一种观点,我们都可以看出,社会体育有它的基本规定性。 (二)社会体育的基本规定性,也就是社会体育最基本的特征。 第一个基本规定性是社会体育是面向社会全体成员,它是不分老少、不分年龄的。第二个基本的规定性是全社会的成员都参与的,不是面向少数人的,它也不是少数人参加的,它应该是所有人积极参与其中的。第三个基本的规定性,社会体育都是在余暇时间来进行的,所以它不是一种工作,也不是一种规定性的体育,它是在余暇时间自愿进行的一种活动。第四个基本的规定性,我们可以看出,社会体育与学校体育、竞技体育、军队体育是有明显差异的,我们为什么研究社会体育的特点呢?因为我们在座的各位都是开展社会体育的。我们说开展社会体育工作与开展学校体育工作、竞技体育、军队体育是有明显差异的,我们只有充分认识到社会体育的特点,才能正确的开展社会体育,正确的参加社会体育。 二、社会体育的特点 社会体育特点这个概念是说社会体育与学校体育、竞技体育、军

影响我国大众体育发展的主要因素

试论影响我国大众体育发展的主要因素 摘要:大众体育开展的好坏是一个国家体育发展的重要因素。本文从影响我国大众体育发展的主要因素入手,对其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并为捉进我国大众体育的莲勃开展提供对策。 关键词:大众体育;因素;对策 “大众体育”的口号最早于上世纪70年代中期提出,口号的宗旨就是,“帮助全体公民,不论年龄、性别、职业与贫富,认识和理解体育的价值,促使人们终身积极参加各种体育活动。由于这口号符合国民本身的一种内在要求,也符合体育的宗旨和本质要求,所以口号提出后,得到世界许多国家的认可并掀起了大众体育热潮。我国由于受各种主客观因素的影响,大众体育的发展尚处在初级阶段,本文尝试对影响我国大众体育发展的主要因素及对策进行探讨。 一、影响大众体育发展的主要因素 1、体育价值观 体育价值观是一种体育社会心理现象,它不仅影响个人行为,也影响群体行为,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社会或个体对体育基本态度。在很长一个历史时期里,受经济的制约和传统儒家文化的影响,对体育健身缺乏足够的了解和认识,参与热情不高,“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的观念根深蒂固。随着社会不断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逐步提

高,人们开始注重自身价值的实现,许多人把体育列入自身的生活需要中,产生了积极参加体育活动的主观愿望。“健康第一”、“花钱买健康”的观念逐步形成。特别是国家推广全民健身计划以来,参与体育活动成为一种时尚,如那些利用森林、草地、水库、海滩等自然资源开展的体育活动(滑雪、游泳、郊游、凳山、骑马、高尔夫、滑翔伞),因其独特的休闲性成为人们乐此不疲的追求。通过这些活动可增强体魄、陶冶情操、培养克服困难的意志品质,增强爱护大自然、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随着我国2008年奥运会申办成功,人们的健身意识与体育热情大大增强,极大地推动了大众体育的发展。体育价值观取向已向现在的多元化方向发展,包括健身价值观、健美价值观、现代生活价值观、教育价值观、消费价值观、心理健康价值观、友谊价值观、社会交往价值观、精神价值观、欣赏价值观和娱乐价值观等,这些价值取向直接影响着大众体育的发展。 二、经济因素 经济因素是一切社会因素中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因素。经济的发展取决于科学技术的进步,大众体育的兴起,很大程度上信赖于国民经济的发展。 我国20世纪90年代的经济发展水平与发达的日、美、德三国20世纪60年代的水平尚存在较大差距,生产力水平

《工作群体人口背景、社会融合程度和员工流动性》 的评价综述

《工作群体人口背景、社会融合程度和员工流动性》 的评价综述 本论文以20个工作单位、79位个体为调查对象,深入研究工作群体人口背景、群体社会融合程度和个体流动性之间的关系。得出以下结论,人口背景相同性可以增强群体社会融合性,从而降低个体员工流动性。 现分别从以下几方面对文章进行评价分析。 1 目录 摘要 理论背景与研究假设 人口背景和社会融合程度 社会融合程度和员工流动性 研究方法 研究程序 研究对象 变量测量 研究分析 研究结果 员工流动性 讨论 2 研究设计框图 通过对本文的阅读分析,其研究设计框图如图1所示:

图1 研究设计框图 3 研究的主要内容 3.1 文献综述部分 本文通过对大批量文献包括Shaw、Katz、Kahn等的研究成果进行分析,得出“群体中个体之间的心理联系,是一个多层面现象”。又用大批量的文献验证了“衡量社会融合程度的一些方法会受到群体成员相对的相似性的影响”。在提出两个假设后,深入研究了工作群体人口背景、群体社会融合程度和个体流动性之间的关系。 3.2 问题和目的部分 问题:为什么同类群体背景差别越大,个体流动性就越大;为什么在控制个体人口背景特征后,上级与下级之间在年龄、教育程度、种族和性别上的差距越大,上级主管对下级员工的工作效率的评价就越低,下级员工的角色也就越模糊;为什么人口背景可以影响群体的相对凝聚力,从而又增加或消除员工流动的可能性,离职的人可能是那些年龄和加入时间与其他人差距最大的人。 研究目的:深入研究工作群体人口背景、群体社会融合程度和个体流动性之间的关系。 3.3 假设部分 假设1:群体人口背景特征相同性与社会融合性程度的提高有正向关系。

社会科学研究方法文献综述

关于商业片植入式广告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的研究——受众心理的关注及营销策略、传播方式的使用 文献综述 姓名:王丹 20090257 曾艳 20090261 杨斯琦 20090259 唐梦佳 20090256 余颂庆 20090260 张文 20090262 吴霜 20090258 班级:市场营销03班 指导老师:杨代福 时间:2012-03-10

【引言】 进入21世纪以来,由于行业竞争加剧等原因,商业片植入式广告异军突起,事实上,这种广告模式由来已久,也并非中国特色。植入式广告源于欧美,发展较为成熟,我国的植入式尚处萌芽阶段,负面问题频发,饱受舆论质疑。但不可否认的是,植入式广告不但比传统硬广告更有优势,而且也是快速收回投资成本、降低商业风险急加速媒介产业循环的好方法,作为产业链上重要一环,其存在不仅具有合理性,而且具良好的发展前景。那么,如何使商业片的植入式广告快速的进入其下一个发展阶段成为现阶段的重大问题。因此,对于影响植入式广告效果的重要因素(营销手段、传播方式以及受众心理),值得我们去研究和思考我们。 【正文】 一、植入式广告的文献研究现状 植入式广告于上世纪20年代至20年代末开始萌芽、2000年以后才真正进入蓬勃发展期,虽然相对于传统传播形式的广告,植入式广告的发展历史并不长,但是以商业片植入式广告为代表的植入式广告已经成为广告发展的一股不可抵挡的趋势,而国内外专家、学者对植入式广告发展的方方面面也进行了深入研究和探讨,呈现出一定深度和广度的理论学说及典型案例,对于植入式广告产业发展发挥了作用。从国内外的研究现状看,对于植入式广告的研究成果可归纳为以下四个方面。 1.对于植入式广告的理论体系依据研究 关于植入式广告所依据的理论体系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传播学理论的体现与运用;张金海在《20世纪广告传播理论研究》一书中指出,植入式广告在现代广告业的发展中越来越引人注目,体现了现代广告逐渐将目光放在广告传播的社会文化关注,而巧妙地利用传播学中的归因理论和“说服性传播”的效果理论,则可以将这种关注的社会化效果扩大;而吕善锟在其论文《电影中植入式广告的理论依据》中则明确提出,植入式广告之所以比传统的商业广告有更好的说服效果,正在于其运用了传播学中的归因理论、两级传播理论、“说服性传播”的效果研究、经典条件反射理论以及模仿理论等。

社会融合文献综述

社会融合文献综述 一、如何理解社会融合 20 世纪90 年代以来,“社会融合”概念逐渐取代“平等”概念成为社会政策实践和研究中的核心概念之一。社会融合理论可以划分为一个基础和三个层次。一个基础,即社会融合的基础理论,包括脆弱群体理论、社会分化理论、社会距离理论和社会排斥理论。“社会融合”是一个动态的、渐进式的、多维度的、互动的概念( 杨菊华,2009),是“一个综合而有挑战性的概念,而不仅仅具有一个维度或意义”( 张文宏、雷开春, 2008) 。社会融合是迁入人口在迁入地逐步接受与适应迁入地的社会文化,并以此构建良性的互动交往,最终形成相互认可,相互“渗透、交融、互惠、互补”(周皓,2012)。 二、社会融合相关的国内外理论 许多研究在归纳总结“社会融合”理论渊源时认为,在众多流派中,“融合论”( Assimilation) ( 也称“同化论”) 、“多元文化论”( Pluralism or Multiculturalism) 和“区隔融合论”( Segmented Assimilation) 是最为重要的三个理论( 张文宏、雷开春,2008; 杨菊华,2009) 。西方关于社会融合的理论主要分为“同化论”、“多元论”和“区隔融合论”三种。 “同化论”的代表人物有克雷夫科尔、特纳、帕克以及戈登(黄匡时,2010;Park,1924;马戎,2004)。①它是在特定历史背景下针对特定对象提出来的。这是一个族群内部传统文化逐渐消失,外部主流文化不断侵入的过程(Simons,1901;Leonard & Kitsuse,1955;Spiro,1955)。②但事实上,无论是在美国还是在其它地方,真正意义上的同化始终没有出现。“多元论”是相对于“同化论”提出的。它主张各群体内部应该保留自己的生活方式和认同,保存原有的种族和族群文化(Berbrier,2004)。③经验研究中,多元融合原本以种族移民为研究对象,之后扩展到妇女、同性恋、残疾人等弱势群体(Berbrier,2002)。④其最初是一种政治主张,目的是对抗具有明显种族歧视的同化论。它强调当移入地文化具有更大的包容性时,新移民会倾向于维持原有的文化价值,从而形成多元化的社会和经济秩序(Portes,1980)。⑤“区隔融合论”主要是针对移民二代的融合而提出。它认为,移民的人力资本(教育、技术、文化)及他们在流入地最早遭受的待遇与社会融合模式之间存在互动(Portes,1995)。 三、社会融合的相关测量维度

社会体育

1、社会体育可划分为健身体育、健美体育、康复体育、休闲体育等,这一划分依据是:( 3 ) 1)社会体育的分布地域;2)社会体育产生的渊源;3)社会体育的功能;4)社会体育参与者的健康状况。 2、社会体育最本质的特点是:( 1 ) 1)健身性和娱乐性;2)全民性和普遍性;3)余暇性和主动性;4)公益性和社会性。4 3、新中国第一套广播体操推行于:() 1)1949年;2)1950年;3)1951年;4)1952年。 4、《全民健身计划纲要》颁布于:() 1)1994年;2)1995年;3)1996年;4)1997年。 5、我国当前的群众体育组织网络以()为线。 1)体育社会团体;2)体育活动中心;3)体育指导站;4)体育活动点。 6、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法》所体现的体育构成看,我国体育分为() 1)社会体育、学校体育、竞技体育和军队体育;2)群众体育、学校体育、竞技体育和军队体育;3)休闲体育、学校体育、竞技体育和军队体育;4)健身体育、健美体育、康复体育、休闲体育。 7、社会体育的(),决定了社会体育事业的公益性和社会性。 1)余暇性与主动性;2)多样性和灵活性;3)全民性和普遍性;4)民族性和世界性。 8、新中国社会体育发展的基本历程中的停滞阶段是:() 1)1949年10月-1952年10月;2)1952年11月-1957年5月;3)1957年6月-1966年5月;4)1966年6月-1976年9月。 9、“显著提高全民族健康素质,形成比较完善的全民健身体系”是社会体育事业的()1)根本目标;2)基本内容;3)基本任务;4)基本方针。 10、体育人口的判定标准是:() 1)每周身体活动频度3次以上;2)每次身体活动时间30分钟以上;3)每次身体活动强度中等程度以上;4)必须同时满足以上三个条件。 二、判断题

大型体育赛事对城市发展的负面影响

摘要:大型体育赛事为城市发展带来巨大经济和社会效益的同时也带来诸多的负面影响,正确认识大型体育赛事的负面影响,对城市发展有着积极的意义。通过分析大型体育赛事对城市经济、社会、生态环境、城市营销、城市政治的负面影响,提出城市在申办大型体育赛事时应注意的问题:首先,应对城市举办能力进行有效评估;其次,要进行成本-收益分析;再次,必须对大型体育赛事进行调控与监督。 关键词:大型体育赛事;城市发展;负面影响;应对策略 中图分类号:f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198(2015)26004402 1前言 在城市快速发展的今天,大型体育赛事因其巨大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受到世界各大城市管理者的青睐。也有学者认为,不以举办大型体育赛事的方式参与到全球竞争中便注定了城市的灭亡。因此众多城市希望通过大型体育赛事的举办实现城市的现代化、促进城市发展或转型、提高城市的国际地位与形象,成为世界或者区域的中心。但举办大型体育赛事对城市发展带来积极影响的同时,也会给举办城市带来一些风险和问题,如财政负担、交通拥挤、治安换乱、物价上涨、环境污染与破坏、贪污腐败等。所以正确认识大型体育赛事的负面影响,避免大型体育赛事举办的失利,对促进城市发展有着积极的意义。 2大型体育赛事对城市发展的负面影响 2.1对城市经济的负面影响 经济效益往往是申办大型体育赛事的初衷以及衡量赛事举办成功与否的标准,已有的研究大都认为大型体育赛事可以促进举办地经济增长,优化产业结构,提高就业率,促进商贸、餐饮住宿、旅游等,但也负面的影响也不可避免。首先,一些举办城市(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的城市),由于对办赛成本估计不足或者赛事运作能力欠缺,大型体育赛事的举办反而给当地政府带来巨大的财政负担。深圳为举办第26届世界大学生运动会共投入资金139.96亿元,而大运会收入合计则为12.17亿元,深圳大运会耗费巨大而收入甚微,使得原本财政宽裕的深圳陷入财政赤字。其次,大型赛事举办期间,包括运动员、裁判员、观众、记者、行政官员、赞助商等在内的大量人员聚集举办城市,虽然会带来巨大的消费,但也必然引起物价无形中上涨,使得本地居民的生活压力增大,经济负担加重。第三,对于旅游业来讲,普通游客因为物价上涨、交通拥挤则放弃了来该城市旅游观光的意愿。而一旦赛事结束,大量赛事相关人员的撤出,又会造成宾馆、饭店以及旅游资源的闲置。 2.2对城市社会的负面影响 大型体育赛事带给举办城市的社会效益主要体现在:提升居民的自豪感、凝聚力;丰富社会文化生活,提高居民生活质量;缓和社会矛盾,促进社会健康;推动城市体育发展等方面。而负面影响则为:(1)对我国传统体育文化形成强烈的冲击。大型体育赛事多属于西方竞技体育项目,密集举办的大型体育赛事使得人们对于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爱好却与日俱减,对西方竞技体育项目却与日俱增。这种趋势下,一些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民族性在减弱,处在消亡的边缘或已经消亡。(2)交通拥挤,扰乱居民生活秩序。大赛事筹备期间,大量体育场馆建设和城市基础设施改造给居民的生活、出行带来了极大不便;赛事举办期间,交通受到管制而拥堵不堪,空气、噪音污染不断。为此,一些居民为了逃避这种喧闹与拥挤的大环境,赛事举办期间外出旅行度假。(3)易引发群体性事件甚至导致犯罪率上升。大赛举办期间,大量观众的涌入,其中也不乏不法人员在赛场或其他公共场所制造混乱的可能。此外,也给本地的不法分子创造了违法犯罪的机会,这些都会给城市的治安带来极大的压力与考验。2014年巴西世界杯7月8日晚,巴西国家队以1∶7的成绩惨烈败给德国队之后,巴西多个城市出现骚乱,警方出动上千警力维护城市治安。20余人因涉嫌焚烧公交站、醉酒闹事等被警方逮捕。

大众体育发展趋势的思考

大众体育发展趋势的思考 当前我国正处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发展阶段。同时党的十六大制定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并把形成比较完善的全民健身体系纳入其目标体系之中。这个目标的制定无疑又给新时期的大众体育健身工作提供了理论上的支持与保证,势必会带来新的发展机遇,有利于开创全民健身的新局面。 一、我国大众体育现状 (一)不良的生活方式是影响健康的主要因素 世界卫生组织指出,21 世纪威胁人类健康的头号杀手是生活方式疾病。北京大学医学部社区2000-2005年居民生活方式疾病及相关危险因素分析发现,影响居民健康的生活方式疾病依次是肥胖、高血压、糖尿病、心脏病、脑卒中和肿瘤。“生活方式”已成为影响健康状况的主要因素。在这种状况下,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在实践中,都需要体育运动对“生活方式”进行干预。 (二)体育场地设施不足 大众体育活动离不开必要的体育场所,而大众体育发展中面对的现实问题是人口众多,场地奇缺。据国家体委的调查表明,1995年底全国共有体育场馆615693个,场馆总面积10亿七千万平方米,人均场地面积平方米[1]。中国的体育场地还有一个特点,即大多数不属于社会,不属于社区,而多属与部门和系统。中国城市中很少能找到社区体育场馆,农村更谈不上体育场馆。 (三)体育城乡差异显著 从地域环境看,由于受到经济基础、环境特点、气候特点、文化习俗等多种因素的综合影响,大众体育的开展情况如同经济发展水平一样,也存在着明显的落差。一是由东向西所呈现出的经济相对发达地区、经济复苏地区和老少边贫困地区之间的落差;二是城市之间和农村之间的落差;三是城市之间、农村之间的落差。城乡之间大众体育的差异是全方位的显著性差异。我国城乡之间大众体育的差异是多年形成的,是多方面的和整体性的。除了锻炼人口比例、选用练习方法内容和锻炼时间安排等体育表象差异之外,还包括许多潜在的深层差异,如锻炼价值观差异、锻炼目的性差异、休闲传统差异和性别地位差异等等。这种差异虽不明显外现,但却是根深蒂固的,改变起来,甚至比表象差异更为复杂和困难[2]。 二、对我国大众体育发展趋势的思考 (一)体育人口增加明显化 近年我国体育人口数量不断增加的事实正向我们传达着这样一个信息,即我国人民群众中具有体育需求的人口数量将明显增加。据统计,2000年我国16岁以上体育人口达到%,比1996年的%增长了个百分点。随着我国社会经济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改善,城市化水平的不断提高,我国人民群众中体育需求意识不足和体育需求能力不足的人口将向体育人口转变,准体育人口、潜在的体育人口将向现实的体育人口转变,间接体育人口将向直接体育人口转变。我国体育代表团在第28届奥运会上所取得的优异的运动成绩,不但极大地激发了广大人民群众的爱国热情,而且还培养和造就了数以亿计的观赏型体育人口,这是我们不能忽视的群众体育的宝贵资源。 (二)大众体育的价值需求趋向多元化 由于工作节奏的加快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体育的需求已不仅仅满足于健康、健身和健美等基本需要,体育的价值和功能在不断延伸。首先,社交的需求。体育娱乐可以为人们提供社会交往的场所和机会,能够满足人们的社交需要,使他们在体育活动中结识新的伙伴或保持、延续已存在的社会关系。其次,感官刺激的需求。新奇、独特、危险的体育活动能够引起参与者心理上的异常兴奋和紧张,在活动中能够体验到强烈的心理刺激、产生特殊

有关农民工城市融入方面的文献综述

有关农民工城市融入方面的文献综述  收稿日期:2011-12- 09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基金( 编号:71073102)和国家社科基金(编号:10CGL048)。童雪敏 (上海交通大学安泰经济与管理学院,上海 200052 )摘 要:流动人口的城市融入问题很早就引起了理论界的关注。国外学者从不同角度对这一问题展开了讨论,形成了包括“同化”与“多元”这两大基本取向的社会融合理论。从20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国内学者开始借鉴国外的理论和视角,结合个案调查、访谈等方式来分析农民工这一群体的城市融入的状况、适应的层次与路径等,取得了一定成果,但仍存在着包括研究视角单一、缺乏从流动人口自身因素进行探讨等方面的不足。 关键词:农民工;城市融入;文献综述 目前, 中国有1.2亿农民工“离土离乡”在大中城市就业和生活。与20世纪80年代第一波民工潮中在农村和城市之间来回迁徙、怀有叶落归根之情的“ 候鸟式”农民工相比,新时代的农民工更倾向于融入城市,他们希望成为真正的“城里人” 而非被当作“打工者”看待,希望在城市拥有稳定住所而不是居无定所,希望把打工地当作自己的家而不仅仅是一个赚钱的地方。他们的生活状态正逐步由城市流动向城市融入转变(中国农民工问题研究总报告,2006)。农民工合理、有序地融入城市,既可以实现农村劳动力的转移,也可促进城市化进程,对推动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笔者旨在对国内外社会融合的文献成果进行梳理。国外对社会融合的探讨主要集中在的移民身上,虽然中国的实际情况与国外存在差异,乡-城流动人口与国际移民自身的社会经济背景和流入地的客观环境也不一样,但他们在流入地均属于弱势群体, 面临许多类似的问题,西方的理论对中国的情况无疑具有很重要的借鉴作用。 1 国外对移民融入主流社会的研究 在国外,以美国社会学家帕克为代表的芝加哥学派在19世纪90年代就展开了对从欧洲来到美国的新移民的分析,研究其如何进入和适应新的城市环境。虽然不存在城市户籍和农村土地制度的阻碍和牵绊,他们仍然要面对语言、文化、习俗等方面的差异,要经历工作环境和生活方式的巨大转变,其原有的行为方式和价值理念可能要 随之受到巨大冲击, 因此也面临社会融入问题。众多学者对这一问题展开了探讨,形成了不同流派的社会融合理论。虽然众说纷纭,但大致可以分为“ 同化”与“多元”这两大基本取向。1.1 同化论、 融合论与熔炉论同化论(acculturation)或融合论(assimila-tion )在字面意思有所差异(后者更强调族群之间的竞争、冲突、渗透与交融),但两者均强调外来移民对主流文化的认同,以及对原有的文化传统和社会习惯的抛弃。 同化论的思想源远流长,最早可以追溯到20世纪初芝加哥学派的论述之中,并历经发展,到20世纪中叶,由Gordon等人发扬光大, 成为社会科学领域的一大理论范式。Park在《社会科学百科全书》(1930年版)中为“社会同化”下了定义,“社会同化指的是生活在同一区域内的一些具有不同种族源流、不同文化传统的群体之间形成一种共同文化的过程, 这种文化的共性至少应当达到足以使国家得以延续的程度。”Gordon提出应从七个方面来测量族群的社会融合程度:文化接触、社会结构的相互深入、通婚、族群意识或身份认同、族群偏见消除、族群间教育或就业等领域无歧视和价值趋同。 同化论认为随着移民在流入地居住时间的延长,并经过语言的适应、经济的整合、文化的认同等一系列过程,移民终将融入到当地主流社会中。“熔炉论”正是这一同化模式的形象表述。以美国这个移民国家为实证基础,熔炉论认为,各外来民族应当、而且必然会在美国这个“上帝的伟大的熔 ·041·陕 西 农 业 科 学2012(2 )

参考:300个管理学论文题目选题

参考:300个管理学论文题目选题 1. 以KPI(关键业绩指标)为核心的绩效考核系统研究 2. 组织变革与人力资源管理研究 3. 基于价值的企业薪酬体系研究 4. 企业战略实施过程中的绩效评估系统研究 5. 中国民营企业的绩效考核管理研究 6. 企业薪酬管理研究 7. 企业招聘中的人员测评管理研究 8. 跨文化管理研究 9. 企业文化与企业管理研究 10.企业的人力资本管理研究 11.企业文化与企业核心竞争力研究 1关于规避审计风险的几点思考 2试析我国独立审计市场失灵的原因 3探析政府审计成本特征分析及控制 4论上市公司盈余管理与独立审计质量 5浅析审计独立性保证 6我国上市公司会计信息质量探讨 7防范企业会计信息舞弊的综合对策 8上市公司盈余质量的影响因素分析 9国有企业会计监督机制研究 10上市公司内部会计监督研究 11企业内部控制失效的表现成因与对策 12上市公司内部成本信息及其应用探析 13 浅析我国会计师事务所发展中的相关问题 14 CPA职业道德及其规范研究 15上市公司财务报告及其规范研究 16企业并购中的若干财务问题研究 17企业财务报表分析方法探讨 18浅析我国上市公司中国有资本的管理

19我国新会计准则体系的实施效果分析 20新会计准则的实施对上市公司利润的影响分析21新所得税法对企业利润的影响分析 22关联交易对公司经营绩效的影响 23对资产减值会计相关问题的思考 24对中小企业融资中会计问题的探讨 25网络时代会计的发展趋势与策略选择 26股权分置改革的若干会计(财务)问题探讨27上市公司送、转股短期财富效应分析 28中国上市公司债券筹资现状及其前景分析 29人力资源会计计量问题探讨 30公允价值计量问题研究 1.论中小企业融资难的原因与对策 2.论企业财务风险及其管理 3.企业获利能力评价体系 4.企业信用管理问题探讨 5.上市公司会计报表粉饰的动机分析 6.企业财务目标探讨 7.企业融资方式及特点的比较研究 8.资本成本影响因素的探讨 1、现代企业职业经理人的激励机制与约束机制 2、论企业员工的培训与开发 3、论企业员工的薪酬方案与激励机制 4、员工招聘与配置研究 5、企业员工的绩效考评方法与机制研究 6、经济危机下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创新 7、招聘面试技术及其运用 8、某公司(单位)薪酬方案设计研究 9、某公司(单位)员工激励机制研究 10、某公司(单位)员工培训方案设计研究 11、国际企业人力资源管理

PETER HALL the city of theory 文献综述

PETER HALL " The City of Theory" 综述 ——节选自Cities of Tomorrow: An Intellectual History of Urban Planning and Design in the 20th Century (一)Peter Hall其人 Peter Hall 是英国社会研究院(Institute of Community Studies)院长,伦敦大学建筑与规划学院(Bartlett School of Architecture and Planning)规划系教授。他从剑桥大学获博士学位,曾经在雷丁大学(1968-1988)、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1980-1992)任教,是UC Berkley 城市与区域规划终身教授。 同时,Peter Hall在教职之外还曾担任多项公职。1991~1994年期间,他曾担任英国环境部部长战略规划特别顾问,1998~1999年期间,他曾供职于副首相城市工作组。他是多家英国官方委员会成员,包括社会科学委员会(1974~1979)、东南区域规划委员会(1965~1979)、环境委员会(1975~1979)等。 Peter Hall撰写及编辑了30多部城市和区域及相关问题的著作,包括《伦敦2000》(London 2000),《规划与城市增长:英美比较》(Planning and Urban Growth),《明天的城市》(Cities of Tomorrow),《文明中的城市》(Cities in Civilization)等。本文正节选自其最有影响力的作品之一《明天的城市》(Cities of Tomorrow)。 英国的学术界与政界泾渭分明,Peter Hall作为地理学家和规划师,是不多的能在学术界与政界兼具影响力的学者。他从学术角度深刻影响政府,直接指导城市发展战略和政策。Hall致力于对“世界城市”的研究,作为与卡斯戴尔(Castells)、弗里德曼(Friedmann)和哈维(D.Harvey)齐名的大事,Hall对全球城市的理解与他们一脉相承。这批学者经历了1960年社会激变,深受法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家列斐伏尔(Lefebvre)的影响,将城市空间的变化视为社会政治经济变化的反映,强调将空间变化与不同空间尺度乃至全球尺度的资本循环和经济社会变迁相联系(Lefebvre 1991)。同时,霍尔强调历史对于城市现实和未来的影响,强调不同区域的差异性。霍尔认为,今天的城市研究纯粹是学术圈中纯理论的探讨,很少考察具体的规划落实,而规划设计人员又漠视深层的理论研究,埋首于实际的工程设计。因此他倡导规划人员和研究者的融合,倡导理论与实际的结合,而霍尔自己一生的规划研究与实践正是他这一主张的个中写照。 (二)背景与概述 20世纪30年代起,各大学陆续建立规划学院(如哈佛大学在1909年开始开设规划课程,于1929年成立独立的规划学院,伦敦大学于1959年成立规划学院),规划理论经历了近80年的发展。本文中,霍尔分析了这80年间,规划理论与规划实践之间的关系。 霍尔认为,经过长期的发展,规划教学的学院色彩愈加浓烈,规划学者习惯于在学院框架内进行探讨,因为规划学者的事业发展主要取决于其在学院框架下得到评判高低。同时发生的是,规划理论与规划实践之间的距离逐渐扩大(divorced)。其具体表现之一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规划学者撰写了浩如烟海的规划文章与著作,其中很多在学院框架内获得了甚高评价,但是,它们却对规划实践指导甚少。 在这一背景下,霍尔对规划学科建立以来,规划理论与规划实践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梳理与评述。霍尔将规划学科这80年来的发展分为三个阶段。一是1930年至1955年的“史前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