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唐宋处置式语法化的认知动因

唐宋处置式语法化的认知动因

唐宋处置式语法化的认知动因
唐宋处置式语法化的认知动因

浅谈唐宋处置式语法化的认知动因摘要:一般认为,处置式的语法化也是重新分析和类推共同作用的结果。从认知的角度来看,重新分析是概念的“转喻”,类推是概念的“隐喻”,处置式语法化的背后有认知动因在起作用。本文尝试运用认知语言学的相关概念和理论来分析唐宋处置式语

法化的认知动因。

关键词:处置式;语法化;认知动因

中图分类号:h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1)35-0194-01

处置式产生与演变的原因,过去多是从语言系统内部来寻求关联。认知语言学认为,解释语法结构不应束缚于对语言系统本身的循环论证,而要到语言外部去寻找理据。语法化的机制一般有两种,一种是重新分析,另一种是类推。从认知的角度来看,重新分析是概念的“转喻”,类推是概念的“隐喻”,语法化的背后有认知动因在起作用。吴福祥在《语言研究》2003第3期发表了《再论处置式的来源》,论证了汉语处置式的产生与演变是经历了“连动式>工具式>广义处置式>狭义处置式>致使义处置式”这样一个连续的发展过程。在此基础上,本文要探讨的是处置式在这一演变轨迹中的认知动因。

一、转喻和隐喻

(一)转喻又叫借代,通常认为是一种修辞手法。认知语言学

语言学纲要作业答案

语言学纲要作业一答案 一、填空 1. 语流音变分为同化、异化、弱化、脱落、加音等。 2.文字学、音韵学、训诂学是我国传统的语文学,又叫“小学”。 3.运用语言传递信息的过程,可以分为编码、发送、传递、接收、解码五个阶段。 4.索绪尔被称为现代语言学之父。 5.语言的功能大致分为社会功能和思维功能。 6.非音质音位又叫超音质音位,它分为调位、重位、时位。 二、单项选择 1.从自然属性角度划分出来的最小语音单位是(C)。 A.元音B.辅音C.音素D.音位 2.汉语拼音方案是以(C)字母为基础制订的。 A.英语B.法语C.拉丁D.希腊 3.汉语拼音中的ü、c、h,国际音标分别写作(B)。 A.[u]、[c]、[h] B.[y]、[ts']、[x] C.[u]、[ch]、[h] D.[x]、[y]、[k] 4.下列说法,(A)是正确的。 A.汉语中的音高具有区别意义的作用。 B.妇女的声带比男子要厚。 C.汉语中的音长具有区别意义的作用。 D.汉语“天”、“空”两个音节的音高不同。 5.下列说法,只有(D)正确。 A.振幅越大,声音就越弱。 B.振幅越大,声音就越长。 C.频率越高,声音就越低。 D.频率越高,声音就越高。 6.对发音器官功能的描述,(B)是正确的。 A.声带在发音中的作用是次要的。 B.舌头的活动,起了调节共鸣器形状的作用。 C.口腔中最为灵活的部位是上腭。 D.声带、舌头等是被动发音器官。 7.英语中desks与pigs中s的发音不同,这主要受( A )作用的影响。A.同化;B.异化;C.弱化;D.脱落 8.从音位来说,seat与sit的区别特征在于( B ) A.音质音位B.时位C.调位D.重位 9.“水果”一词实际发音时会发生语流音变,它属于( B ) A.同化;B.异化;C.弱化;D.脱落 三、判断题 1.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 2.文字也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 3.语言是人类特有的,动物没有语言。(√) 4.没有语言,人类照样可以思维。(×) 5.任何一种符号,都是由内容和意义两个方面构成的。(×) 6.从本质上看,语言其实是一种符号系统。(√)

语法化的机制与动因

第22卷 第2期 牡丹江大学学报 Vol.22 No.2 2013年2月 Journal of Mudanjiang University Feb. 2013 67 文章编号:1008-8717(2013)02-0067-03 论语法化的机制与动因 凌 剑 春 (长沙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 湖南 长沙 410076) 摘 要:语法化是指语言形式的意义从实义向虚义转变, 其功能从实词向语法功能词、附着成分、词缀乃至屈折形式的演变过程。语法化是语言演变的重要方面,是认知语言学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主观化是语法化的一个重要机制,语法化的动因和语用推理密切相关。说明语言演变不是源自语言自身,而是源自语言的使用,其演变机制跟人的认知能力密切相关。 关键词:语法化;机制;动因;认知 中图分类号:H04 文献标识码:A 1. 引言 语法化是一种语言演变现象,指的是语言形式的意义从实义向虚义转变, 其功能从实词向语法功能词、附着成分、词缀乃至屈折形式的演变过 程。[1,2] 认知语言学认为语法化是规律化最强的语义演变类型。语法化的研究是从语言历时变化来看语言共时现象,从语言演变的规律来解释语法规则,寻找语言认知动因和语言变化对现代语言形成的作用,这对于研究语言与认知的关系非常重要。[3]语言演变是在人们日常语言使用中发生的,这表明语言不是一个自足的系统,它跟语言以外的诸多因素如人的认知方式密不可分。 本文主要讨论语法化的机制及动因。提出语法化的机制除了重新分析和类推以外,主观化也是语法化的一个重要机制,语法化的动因和语用推理密切相关。目的是为了说明语言演变不是源自语言自身,而是源自语言的使用,其演变机制跟人的认知能力密切相关。 2. 语法化的机制 2.1重新分析和类推 语法化是怎么进行的,有什么规律,这是研究 语法化机制所关心的问题。Hopper & Traugott 认为语法化主要是通过重新分析和类推来实现的。重新分析发生在语言结构的“组合”轴上,指一个词语或一类词语表层形式没有明显变化而内部的结构关系发生变化的过程和现象。例如英语[[back ]of the barn]重新分析为[back [of the barn]],前者是由中心名词back 加从属名词the barn 的结构,后者是复合介词back of 加中心名词the barn 的结构。类推则发生在语言结构的“聚合”轴上,是指原来的结构没有发生改变, 但是因为遵循某个法则或规则, 类推出不同于原来的新结构,虽然新结构表层不同于旧结构, 但两者的底层意义不发生改变。如英语中cow 的复数形式原为kine, 后来遵循一般情况下复数只在单数形式后加s 的规则类推出cows 这个复数形式, 且代替了原来的kine , 在这个过中, 原有的意义没有发生变化。重新分析和类推对一般语言演变也很重要,但要注意的是重新分析不一定导致语法化。 2.2主观化 重新分析和类推在语法化过程中发挥着各自的重要作用,是语言演变的重要机制,这一点是不 收稿日期:2012-11-26 基金项目:湖南省教育厅科研项目“语法化过程中意义主观化的研究”(编号:09C097)的研究成 果之一。 作者简介:凌剑春(1973—),女,湖南长沙人,硕士研究生,讲师,研究方向:认知语言学、词 汇学。

走进认知语言学

走进认知语言学 摘要:认知语言学是近年来语言学的研究热点,它是在新的哲学观和认知观基础上,以人们对世界的经验和对世界进行感知和概念化的方法来研究语言的新兴语言学科。本文从认知语言学的产生发展、定义、基本假设、基本理论和研究方法五个方面浅谈了对该理论的认识和理解。 关键词:认知;认知语言学;现代汉语 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和进行思维的工具,为了让语言更好的为人类的交际活动服务,我们必须要研究语言,从不同的角度研究语言,运用各种各样的理论和方法来研究它的方方面面,这是一个漫长而艰难的过程。作为一名在读的汉语言文字学专业的研究生,我需要掌握各种语言理论知识,不仅要了解旧的语言理论,更要关注最新的学术问题,为以后的现代汉语的学习研究打下扎实的理论基础。在语言理论的课堂上,我第一次认识、了解了一种新的语言理论——认知语言学。 一、我对认知语言学的认识 认知语言学是从二十世纪六十年代产生,经过了七八十年代的发展,形成的一个系统而完整的理论体系。认知语言学理论的产生与当时科学理论的大背景是一致的。随着计算机时代的到来,认知科学应运而生,它是一门综合学科,涉及计算机自然语言理解、人工智能语言学、心理学、系统论等多种学科,这其中也包括了认知语言学。 (一)认知语言学的产生与发展 认知语言学发端于20世纪70年代,自80年代中期以来,它的研究范围已扩展到了语言学的各个领域。认知语言学最初是针对“语义”的研究提出来的。美国生成学派以Langacker为首的语义学家们认为语义部分才是句法生成的基础,他们从底层语义关系的研究中得出结论,认为自然语言的句法不是自主的,不能独立于语义,而语义也不能独立于人的认知。至此,他们摆脱了乔姆斯基的句法形式研究,走上了认知语言学的道路,成为了认知语言学的奠基人。

认知语法理论对英语语法教学的启示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wendangku.net/doc/d65549722.html, 认知语法理论对英语语法教学的启示 作者:邓斌石文君 来源:《读写算》2014年第08期 【摘要】 Langacker的认知语法理论为建构语法提供了认知模型,将语法看作是象征性的层面,其表达的具体形式和句法行为是由语义结构推动的,与意象和图式不可分割,这为英语名词复数形式等方面提供了很强的解释力及教学价值。 【关键词】语法教学认知语法教学启示 一、引言 语法教学是外语教学中的重要环节之一,但二语教学中一直是争论的要点。传统的语法翻译法认为语言学习实质上就是学习一套外语语法规则,但它忽视了学习者的自主性和创造性,过于追求语法的准确性。直接法、听说法等教学法对于语法概念过于狭窄,语法教学过于抽象,脱离实际,语言交际能力不足。在交际教学法中,语法教学服从于交际教学,语法项目的安排也随交际教学的要求安排,有些语法项目甚至被完全忽略,缺少系统性和阶段性。但不可否认的是语法教学能够使语言材料输入更易接受,能促进学习者的语言习得。而认知语法的奠基人Ronald Langacker提出的认知语法理论为当前英语语法教学开辟了新道路,为解释许多语法问题及教学实践,例如英语名词复数形式等提供了新的视点。 二、认知语法 Langacker的认知语法是从识解和构式的角度研究语言结构,重视人的认知模式来构建语言规则,研究人类语言系统的心智表征。语法涉及形式和意义两个方面。与形式语法相反,认知语言学不认为语法是纯粹的形式问题,也不认为意义是基于真值和参照的。 1. 象征单位和构造 语言在本质上具有象征性。Langacker将语言单位分为三类:音位单位,语义单位,象征单位。而语言则是由象征单位建构而成,这些象征单位小至词素,大至语篇。由于受索绪尔语言观的影响,Langacker 将象征单位称为音位单位与语义单位的结合体,用公式表示为:象征单位=音位单位+语义单位。但Langacker 则认为语言符号是具有理据性的,并非任意的。而构造则是形和义的结合体。这里的构造与传统语言学所说的构造不同。认知语法中所说的构造范围更为宽泛,是形式结构与概念结构的结合体,以特定的方式组织存储于说话者的语言系统中[1]。 2. Langacker的认知语法理论

语言学纲要简答题及答案精编版

语言学纲要简答题及答 案精编版 MQS system office room 【MQS16H-TTMS2A-MQSS8Q8-MQSH16898】

1、为什么说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 A、语言的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人类传递信息,进行交际和交流思想,除了使用语言外还可以使用文字、旗语、红绿灯、电报代码、数学符号以及身势、表情等,在一定场合使用,可以弥补语言的一些不足,但是这些交际工具使用范围有限,有的仅用于特定的范围,最重要的是,这些交际工具,都离不开语言,都是在语言的基础上产生的,是辅助语言进行交际的,没有语言,这些手段的存在没有任何意义。 B、其次这是由语言的自身特征决定的,语言即是声音的传播,是所有工具当中使用起来最简便快速,容量最大,效果最好的工具,其它任何联系沟通手段所不能代替的,所以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 2、语言和思维有怎样的关系? 语言离不开思维,思维也离不开语言,语言是表达自己思想都和理解别人思想的工具,是思维存在的物质形式;思维活动的成果依靠语言得以巩固和存在,思维的发展、认识能力的提高要依靠语言;人脑半球的实验依据证明思维不能脱离语言而存在。 语言和思维又相互区别; 二者的功能不同:语言是社会成员之间能相互交际;思维帮助人们认识客观世界和能动地改造客观世界 二者的规律不同:语言具有民族特性;思维是客观现实规律的反映,具有全人类共同性 二者的范畴不同:语言的单位主要是字词句等,思维的单位表现为概念、推理等3、什么是符号?符号应具备哪些条件?举例说明。 符号:一个社会全体成员共同约定用来表示某种意义的记号、标记。例如:信号灯、旗语、上课铃、盲文等 符号应具备三个条件:符号由形式和内容两部分组成 形式和内容之间没有必然的联系 符号对于符号使用者来说具有强制性 4、语言符号的任意性特点是不是说我们可以任意运用不同的语音形式表示事物?任意性是就语言符号的形式和内容的即音和义的结合是约定成俗的,任意性特点是就语言起源时的情况来说的 指最初用什么样的语音形式代表客观事物现象这个意义内容是任意的。但是这并不意味着人们可以对语音的形式作随意更改。符号的音义关系一经社会约定而进入交际之后,它对人们就有强制性,每一个人都只能乖乖地接受它,个人绝不能随意更改,也无权更改,各个成员都只能接受社会已经约定的符号。所以,语言符号的任意性和强制性是对立的统一,人们不能借口任意性而随意更改已经约定的音义关系。约定俗成前可以说有任意性,约定俗成后则具有了强制性。假如个人可以根据自己的好恶来使用语言,如果这种任意性没有任何规定性,没有强制性,各人可以自说自话,乱说一套,比如把“死”说成“活”,把“高”说成“矮”,把“香”说成“臭”,等等,那么结果是谁也听不懂谁的话,语言交际就无法进行,语言也就不可能成为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了。 5、语音有哪些属性?什么是语音的本质属性? 语音具有生理属性(呼吸器官、发音器官、共鸣器官)、物理属性(音高、音强、音长、音色)和社会属性,社会性是语言的本质属性 6、什么是音位?怎样确定音位?

“可”的语法化及其动因

可”的语法化及其动因 可”在现代汉语中的用法 在现代汉语平面上,“可”的用法大体包括以下几种: (1)表示能够、可以。如:可操作、可回收、可循环利用。 (2)表示加强语气,如加强疑问语气,陈述语气等。如: 这事,你可知道,可愿意?/小姑奶奶,你可回来了 (3)表示转折关系。这种有时是副词,有时是连词。如: 你不吃我可吃了。/真的,远远的一眼看出你的脸,可我还是犹豫了一下。 以上三种可分别记做:“可1”、“可2”“可3”。其中 1”粗略的讲可以看作助动词,常用在动词性成分前作状语,意义大致相当于“可以、能够” ;“可2”是语气副词,常用 来加强各种语气;“可3”是表示转折关系,有时是副词有时 是连词,这里我们为了说明可”语法化过程的方便,故把 表示转折关系的副词和连词可”放在一起。 (—一)动词“可”7“可1”:由动词演变为助动词 (二)“可1”可 2 ”:由助动词演变为语气副词

(三)“可2”可 3 ”:由语气副词演变为具有转折关 系的“可3” 共时平面上的同一形式上的不同用法之间往往具有历 时上的演变关系,本文主要考察“可”语法化过程及其语法化动因。 江蓝生先生指出:“语法化包含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 指实词逐渐虚化为没有实在意义的语法成分的过程,二是指 短语或词组逐渐凝结为一个单词的过程,可分别简称为词汇词汇的虚化。“可”的语法化过程正是由一个动词虚化为没有实在意义的语法成分的过程,下面我们来分析一下“可” 的语法化过程。 的虚化和短语的词汇化。”般说来,单音词的语法化只有(一)动词“可”一助动词“可1” 《说文?可部》:“可,从口,?@; ?@亦声。” “可,?G (肯) 也。”《广韵?哿韵》:“可,许可也。”本义为准许、许可,作动词。如:《史记?李斯列传》:“胡亥可其书。”这里“可” 带体词性宾语,作一般动词,意思是“批准”,有许可义。“ 可”

论语法化

学年论文题目论语法化 姓名王吴琪 所在学院政法学院 专业班级 08级汉语言一班 学号 20084601 指导教师钱少青、张素宁 日期 2010年 12 月 20 日

论语法化 08汉语言一班王吴琪指导教师钱少青张素宁 摘要:“语法化”(grammaticalization)指的是语法范畴和语法成分产生和形成的过程或现象,语法化是语言演变的重要方面,是当代语言学(包括认知语言学)关注的重要课题之一。本文从语法化的定义、语法化的分类、语法化的机制、语法化的动因、语法化的特征等方面对语法化有一个较全面的介绍,顺便对语法化研究中的一些问题进行了介绍。 关键词:语法化分类机制特征 “语法化”(grammaticalization)这一术语是由法国语言学家A.Meillet[1]于1912年创造并最先使用的,指语法范畴和语法成分的发展过程。国际上认为,最早关于语法化的研究可追溯至19世纪(即A.Meillet创造并使用),事实上早在13世纪的中国,人们就已经注意到汉语中实词虚化的现象,这正是语法化研究的开始。 语法化指的是语法范畴和语法成分产生和形成的过程或现象,语法化是语言演变的重要方面,是当代语言学(包括认知语言学)关注的重要课题之一[2]。语法化具有普遍性,所有语言都要经历这个过程,而且这种演变可发生在语言的各个层面,涉及语音、词法、句法、语义、语用等。一般认为,语法化中的“语法”是指宏观意义上的语言构词、造句、谋篇等规则。 关于语法化的机制、动因和特征的具体内容,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分法,就大的方面来说,以语法化的机制[3]为例,不同的学者有不同的看法,大部分学者都认同的说法是Hopper&Traugott的诠释,他们的解释比较有代表性,他们认为,语法化的发生有两种机制:重新分析(reanalysis)和类推(analogy),其中,重新分析起主导作用,类推起次要作用。实词虚化(语法化包含实词虚化)要以意义为依据,以句法地位的固定为途径(解惠全1987,张其云刘小玲2009)。孙朝奋认为,语言虚化横跨历时和共时两个领域,涉及词类转换、结构分化、重新组合等重要语言变化。吴福祥总结说,语义演变的机制主要有类推、重新分析和主观化三种,而主观化最基本。鹿钦佞认为语法化机制指一个语言单位得以语法化的条件,它决定一个语言单位为什么发生语法化,制约着语法化的方向和途径,机制一般来自于语言系统内。就小的方面来说,以主观化为例,吴福祥将主观化归为语法化的机制,唐燕玲在其《疑问词的语法化机制和特征》中将主观化归到语法化的特征中,而王寅和严辰松的《语法化的特征、动因和机制》中则将其归为语法化的机制。吴福祥还认为传统上隐喻与转喻、泛化与特化、褒化与贬化并不是演变的动因或机制,而是上述三个演变机制的结果。 1 语法化的定义 语法化现在还没有一个统一的定义,不同的学者对语法化有着不同的定义:

Langacker认知语法的神经视角探索_程琪龙

《当代语言学》第6卷2004年第4期334-339页,北京 Langacker 认知语法的神经视角探索Ξ 程琪龙上海大学 提要 Langacker 指出,认知语言学倾向于神经基础的研究,而不是心理显现的研究。本文就以神经基础为出发点,重点讨论认知语法的研究范围、理论特点、哲学倾向和理论表述形式,并对意象的显突关系特征及其表述进行论证。我们通过论证力图发掘出认知语法对可操作概念系统和语言系统的构拟解释所起的作用。 关键词 认知语法 符号结构 小句 Langacker 创导的认知语法(Cognitive Grammar )是当代认知语言学理论之一①。Lan 2gacker (1987,1990,1991,1999a )将认知语言学(包括认知语法)归入功能主义阵营;坚持语法不是自主自足的,而是连接语义和语音的符号结构。Langacker 和其他认知语言学流派一样,强调语法单位是语言使用者谙精娴熟的认知过程和无须思索的习惯性认知行为;强调语法是由形位、词汇和句法构成的延续体;重视符号双极性的研究和概念语义的研究。本文以神经基础为视角,重点讨论Langacker 认知语法的研究范围、符号特征、语义观、哲学倾向和表述形式及其解释力。 1.研究范围 Langacker (1999b :17)认为,语言学就其研究范围可以分出两种类型:描述主义和功能主义的。它们的区别主要表现为以下各对立因素:心理显现和神经基础,结构和功能,共时结构和结构变化,认知表征和言语行为,习得结果和习得过程,小句和语篇等。Langacker 明确地宣称认知语法在承认两者间对立统一的同时,更倾向功能主义的研究范围。笔者则认为,除了小句和语篇的对立外,其他各对立因素实际上都是一个实质的两个不同时间维度上的体现。它们的对应关系可以论证如下。 首先,讨论心理显现和神经基础的关系。如果神经网络是物质基础,那么心理过程则是神经基础的抽象,两者在不同的研究层级;前者抽象,后者具体;前者涉及意愿、意向等心理因素,后者涉及物质的信息传导等特性,所以它们之间有一定的对应关系,但却不是一对一的。由于人类记忆体和工作记忆容量的有限性,我们的研究可以在不同层级上进行,并在它们的基础上,进行不同层级之间关系的研究。如果语言的认知研究以神经基础为论证的支柱,那么从语言的生理性出发,(内化)语言系统的载体主要是大脑神经网络。如果将神经网络的(广义的)结构看作是有一定权值的神经路径(或称回路),那么科学实验的结果证明,结 433本刊网址:http ://https://www.wendangku.net/doc/d65549722.html,/chinese/s18yys/dangdai/index.htm Ξ①国内由沈家煊(1995)首先引荐评介。 本文得到国家2001年社科基金(项目01B YY001)资助,特此致谢。Langacker 的发音是[′l √n k ]。

修订版《语言学纲要》第四章语法答案

第四章语法 一、举例解释下列名词 内部曲折——是通过改变词中语素的部分元音或辅音来表示语法意义的一种方式,又称语音交替或音位交替。如英语的所谓不规则动词, 大多是用语音交替来表示形态变化。格——表示名词、代词在句中同其他词的关系,它的意义是直接和句法相关的。性——通过词(名词、代词等)的形态变化表现事物的性别特征。欧洲的许多语言中都有。 屈折词缀——黏附在词的后面,只改变一个词的形式,不构成新词的词缀。黏着语素——不能够独立成词的语素叫黏着语素。 体——体(aspect )表示动作行为的各种阶段和状态,是动词特有的语法范畴。最常见的是完成体和未完成体(或持续体、进行体),此外还有起始体、继续体、中断体、反复体、短时体(或瞬间体)等等。 时——时是动词的语法范畴,时(tense )表示动作行为发生的时间。这时间往往以说话的时间为准,分为现在、过去、未来。 词法——语素组合在词的规则和词的变化规则合称词法。 二、填空 1、和动词有关的语法范畴有时、体、(态)和(式)。 2、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语素构成的词叫做(合成词)。 3、在workers 中,worker 这一部分可以称为(词干)。 4、按照词法结构类型,语言可以分为(词根语)、(黏着语)、(屈折语)和(复综语)。 5、句子的最大特点是(有语调)。 6、仅有一个语素构成的词是(单纯词)。 7、最小的语法单位是(语素)。 8、和名词有关的语法范畴有性、格、(数)。 9.词的组合有五种基本类型,例如“研究问题”属于(支配式),“跑的很快” 属于(补充式),“马上出发”属于(偏正式),“火山爆发”属于(主谓式)

10、能够改变词类的是(构词)词缀。 11 、表达语法意义的语法形式除了有类的配列之外,还有(形态的一致性配合)和(虚词)。 三、单项选择 1 、下列各组词中全部属于复合词的一组是(D )A.大学、人民、(英)reader B .劳动、阿姨、(英)railway C.瓶子、教室、(英)unhappy D .道路、材料、(英)classroom 2 、与“春光明媚”结构相同的组合是(A ) A.阳光充足 B .已经开始 C.调查研究 D .工人和农民 3 、以下关于句法变换陈述正确的一项是(B )A.句法变换反映的是句子之间的关系 B.句法变换可以区分句法多义C.容许变换说明一个语言的语序是自由的D.变换从不改变句子的语义 4 、区分词类最重要的依据是(C) A.意义B 、形态变化C 、句法功能D 、语言的类型特点 5 、现代汉语普通话中的“花儿”是() A .单纯词 B .派生词 C .复合词 D .语素6、分析以下Michoacan Aztec 语中的一些词以及英语翻译。nokali —my house nokali mes-- my houses mokali —your house ikali —his house kalimes--houses 如果表示friend 的词是mahkwa,表示my friends 的词应该是(E ) B. mahkwas 四、分析题 1、用变换的方法区分下列句法多义的句子:支持的是王书记 我们支持是王书记(王书记是受事)

词汇语法化的动因

词汇语法化的动因 马清华① (温州师范学院语义研究中心,浙江温州325003) [关键词]语法化;现实作用力;心理力量;语言接触;语言内部力量 [摘 要]词汇语法化是词的多义发生学的一部分,它与词的实义性变化有着相近的诱发原理,不管已揭示出的语法化动因有多少条,概其要者,不外乎现实作用力、心理力量、语言接触、语言内部力量 四种。由于语法化撇去了意义中的实体性和物质性内容,因而在演化细节上与词汇实义性变化多少有 些差异。本文力求全面地对语法化动因进行补充、归纳、整理、分析和解释。 [中图分类号]H1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7365(2003)02-0015-06 Motivations of the Lexical G ramm aticalization MA Qing2hua (Institute of Semantics,Wenzhou Normal College,Zhejiang,325003) K ey w ords:grammaticalization;reality motivation;psychological motivation;language contact;internal motivation of language Abstract:Being a part of the lexical polysemous embryology,the lexical grammaticalization has the similar guiding principles to the lexical changes.No matter how many motivations of grammatical2 izations have been shown,this paper points out that generally speaking there are four basic motivations such as reality motivation,psychological motivation,language contact and internal motivatuion of the language.As grammaticalization leaves aside the substantial contents in meaning,more or less there are some differences between grammaticalization and the general notional changes.This paper gives some additional analysis of the motivations of grammaticalization. 零、引言 “词汇语法化”简称“语法化”,包括(1)实义向虚义的变化、(2)不太虚向更虚义变化、(3)演化前后的意义差不多在同等虚灵层次上(见于多义连词等)这三种情形。现代语法化研究时代的开始以对语法化动因与机制的特有关注为标志。徐烈炯在其《语义学》序言中说:科学意义上的词义变化的研究应能说明过去词义为什么变化,预测未来词义怎样演变。以此衡量,现代语法化研究把词义演变的研究朝科学目标推进了一大步。 狭义语法化机制指语法化方式,广义语法化机制包括诱因和方式,动因和方式对应、互补,往往有了一个动因术语,就不再需要相应的方式术语,反之亦然。国内的动因和方式理论归纳起来有: (1)解惠全(1987)的“实词虚化要以意义为依据,以句法地位的固定为途径”;(2)孙朝奋(1994)的“上下文诱发新解释、重新分析、词义自身特点”;(3)刘坚、曹广顺、吴福祥(1995)的“重新分析、句法 ①[作者简介]马清华,男,温州师范学院语义研究中心主任,副教授,博士,主要从事语言学和现代汉语研究。本课题是浙 江省青年学科带头人和温州市551人才专项基金项目的一部分。

认知语法理论指导下的商标翻译

Business Collection 商务必读 222 2012年5月 https://www.wendangku.net/doc/d65549722.html, 认知语法理论指导下的商标翻译研究 河北建材职业技术学院 陈志明 王文娜 摘 要:商标翻译的质量关键在于是否达到预期的目的和效果,是检验翻译成果质量的最好标准,这就要求商标的翻译必须要迎合译入语所在国家或地区消费者的心理需求,尊重当地的文化习俗差异,从而激发消费者的消费欲望,满足消费者的物质和心理需求,进而塑造企业形象。本文尝试着从Langacker的认知语法理论的视角出发,对商标的翻译及认知语法理论对商标翻译的指导意义进行了探讨。关键词:认知语法理论 商标 翻译中图分类号:F7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800(2012)05(a)-222-02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发展和我国改革开发的不断深入,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走出国门,迈向国际市场。尤其是在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之后,在全球经济一体化趋势的影响下,跨国间的商务、贸易往来越加频繁。在积极参与国际竞争的过程中,在不同国家不同文化的大背景下,如何打造知名商标已经成为众多的企业在市场经营战略中的打造企业形象的重要途径。 众所周知,一款出色商标的打造往往涉及多个学科、多个领域。在商标的翻译过程中同样要求译者不仅仅掌握英汉两种语言文化,还要具备广告学、美学、市场营销、消费者心理学等领域的基础知识。由于不同国家或地区的民族差异、文化差异、生活习惯上的差异等等都会影响到消费者对商标的认可程度和欢迎程度,所以译者还需将这些因素考虑在内,使翻译出来的商标能够迎合不同民族、不同文化的消费者的需求,进而激发消费者的购买欲望,满足消费者的物质和心理需求。 1 认知语法理论与商标翻译 认知语言学研究人对世界的感知、经验、观察事物方式如何 影响人们对语言的使用,特别是在同样符合语言规范的条件下如何选择不同的词与句子来表达非客观的意义。经验观和突显观是对语言认知的研究的两个方面。具体来说,就是认知语言学的研究范围涉及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语言概念形成中的认知,即人是怎样运用语言符号对事物进行概念化的,这涉及基本范畴与隐喻认知模式等;二是语言使用和理解的认知过程,即人是怎样运用结构实现其交际功能的,这涉及语义结构中的突显与选择。认知理论主张从受语者内心认知过程来探索语言概念框架的形成,这对词语、语句甚至篇章的语义更具有解释力。 Langacker(1991:41)认为,人们为达到思维和表达的目的可以从不同的视角,选择不同辖域,突出不同焦点,以不同方法观察情景和解释内容,是形成一个概念,语义结构和语言表达的具体方式,这是人类自身的一种认知能力。如何更好地表达自己,Langacker 认为可以从一下五个方面来考虑:(1)“详细程度” (specificity),它要求译者在翻译过程中首先正确理解原语的词汇,然后从目标语中的一系列相关的词语中选择最贴近原语的词汇进行转换;(2)“辖域”(scope),认知语法认为,语言中的每一个表达式都有一个对应的认知范围,其涉及的范围有大有小,可分为“最大辖域” (maximal scope)”和“直接辖域” (immediate scope)”,前者指整个视野中的内容,后者指的是最相关、最邻近的意义或概念。直接辖域对于翻译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它可以帮助译者解决在翻译过程中遇到的词语的选择、词语的顺序、位置和词义、句义等的理解问题;(3)“背景”(background),背景是指一个表达式的意义或结构是另外一个或数个表达式的意义或结构的理解基础。一个 或数个意义或结构的范畴化可作为理解另外一个意义或结构的背景,背景是认知运作和语义结构的重要的基本的特性;(4)“视角” (perspective),视角的选择与“背景”、 “突显”密切相关。译者的观察角度可能会直接影响理解和表达,不同的视角会产生不同的认知参照点;(5)“突显”(salience, prominence),即突显的焦点不同,强调的方面也不同。以上五种方法既可以在句子层面,也可以在词汇层面认识或描写一个事体。它对翻译词汇的选择和结构的安排具有切实可行的依据,使转换形式和意义更加准确。 由于翻译是跨文化交际和人们沟通的桥梁,而在这个过程中,一个民族由来已久的文化是不可能彻底地被另外一种文化所取代,因此,如果因为两种语言和文化各自的特点和差异造成原商标的内涵很难为读者所领会得到,就无法达到吸引消费者,激发消费者的购买欲望目标,进而达到销售商品的目的,而在消费者心目中树立企业良好形象的功能就更是无从谈起。所以译者要从社会文化的大“背景”(background)去考察语言,从译入语的词语或句子的“详略度”去斟酌词义或句义,从译入语的“直接辖域”出发去寻找最佳的表达方式,从最客观的视角去突显原文表达式的语义关系;在深刻理解原表达内容的基础上,平衡突显的实体与次突显的实体之间的关系。总之,通过这五个方面,通过译入语的词语或句子选择,来综合考虑译入语的表达方式或途径。 2 商标翻译遵循的原则 商标内容的翻译要适应销售地区的风俗习惯,适应不同国家 不同民族不同文化的差异、道德和法律。要真正做到从“客随主便”到“入乡随俗”的转变。这就要求译者在商标的翻译过程中遵循以下原则:2.1 审美原则 商标名称的翻译是否合适将会直接影响到该商品在当地的销售,进而影响到该公司在国际市场的地位,所以一个成功的商标的名称的翻译应该凸显出自己的个性,具有丰富的内涵、美感。因此商标的翻译应遵循美学的原则。2.2 等效原则 恰如奈达所指出的那样,翻译的是为读者服务的,翻译的质量和水平如何,要看读者的反应如何。商标可以说是企业促销产品的一种独特的方式,所以如果商标的翻译没有像原来的商标那样迎合消费者的心理,激发消费者的欲望,满足消费者的心理需求,即没有达到原商标一样的效——“等效性”,也就是译者的翻译是失败的。 2.3 简洁原则 译者在商标的翻译过程中还要注重简洁原则,做到文字简洁、易于上口、便于记忆,使商标具有易读、易记、易看、易懂的特点。只

连词无论语法化的机制与诱因

第33卷第1期Vol.33No.1 长春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Journal of Changchun Normal University(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 2014年1月 Jan.2014连词“无论”语法化的机制与诱因 程亚恒 (牡丹江师范学院文学院,黑龙江牡丹江157012) [摘要]“无论”是现代汉语中使用频率很高的一个连词。它经常放在一个短语或句子前面,引出一 些条件。连词“无论”出现于隋唐时期,是上古汉语的跨层结构“无论”(又写作“毋论”、“勿论”)在历 史发展过程中不断语法化和词汇化的结果。双音化是连词“无论”语法化的动因,句法环境和重新分 析是连词“无论”语法化的重要机制。 [关键词]无论;连词;跨层结构;语法化 [中图分类号]H109.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178X(2014)01-0065-05 现代汉语中,“无论”是一个使用频率较高的连词,它既可以引进短语,也可以引进句子。《现代汉语八百词》对连词“无论”的解释是这样的:“用于有表示任指的疑问代词或有表示选择关系的并列成分的句子里,表示在任何条件下结果或结论都不会改变。后边有‘都’或‘也’呼应。”我们认为这种解释是客观的、符合汉语实际的。 那么,连词“无论”是怎么来的呢?它最初是个什么结构呢?它又是怎样语法化为连词的呢?本文将围绕这些问题进行探讨。 一、连词“无论”的语法化过程 1.“六朝”以前 “六朝”以前,“无论”只是一个“否定副词+动词”的跨层结构。“无”是一个否定副词,“论”是一个二价动词,它的宾语在句法层面上既可以是实语类,也可以是空语类。动词“论”有时是“谈论”、“议论”的意思,有时也可以是“判罪”的意思。“无”字或作“毋”,抑或作“勿”。无、毋古音同,故通用;勿、毋双声,故勿又借作毋、无。《说文·勿部》“勿”下段玉裁注:“经传多作物,而假借勿为毋。”《诗经·豳风·东山》:“制彼裳衣,勿士行枚。”郑玄笺:“士,事也。勿,犹无也。” 秦以前的文献中,“无论”是一个极其罕见的跨层结构,我们仅在《晏子春秋》中发现了1例: (1)晏子曰:“婴之家俗:间处从容不谈议,则疏;出不相扬美,入不相削行,则不与;通国事无论,骄士慢知者,则不朝也……”(卷五《高纠治晏子家不得其俗乃逐之第二十九》) 这里的“无论”就是“不讨论、不谈论”的意思,在句子中作谓语。本句是一个受事主语句,整个句子的主语“通国事”在语义上是谓语“无论”的支配对象,而宾语则是一个空语类成分。 两汉时期,跨层结构“无论(毋论)”在文献中仍不多见,我们仅检得以下3例: (2)故夫士欲立义行道,毋论难易而后能行之。(《说苑·立节》) (3)仁义之处,可无论乎!(《春秋繁露·仁义法》) (4)急复益纳宜子妇人,毋择好丑,毋避尝字,毋论年齿。(《汉书·谷永传》) 上例(2)的“毋论”与“无顾”对文,是“不要考虑”的意思;例(3)的“无论”及末例的“毋论”也明显是“不考虑”或“不谈论”的意思。显然,它们都还是跨层结构。 另外,因为“论”又有“定罪”、“判罪”的意思,所以“无论(毋论、勿论)”相应地又有“不判罪”、“不定罪” [收稿日期]2013-10-07 [基金项目]牡丹江师范学院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QY201118)。 [作者简介]程亚恒(1972-),男,河南驻马店人,牡丹江师范学院文学院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博士,从事汉语史研究。

认知语法学与汉语语法研究

认知语法学与汉语语法研究 本文从网络收集而来,上传到平台为了帮到更多的人,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本文档(有偿下载),另外祝您生活愉快,工作顺利,万事如意! 一、什么是认知语言学 认知语言学有广义和狭义两种理解。凡是将人的语言能力当做一种认知能力加以研究的,或专门研究语言和认知之间关系的,都叫认知语言学。这是广义的认知语言学。狭义的认知语言学是:坚持体验哲学观,以身体经验和认知为出发点,以概念结构和意义研究为中心,着力寻求语言事实背后的认知方式,并通过认知方式和知识结构等对语言做出统一解释的、新兴的、跨领域的学科。我们一般所讲的认知语言学,都是指狭义的认知语言学。 二、认知语言学的产生 语言的认知研究从乔姆斯基就开始,生成语法主张研究人的认知能力和认知过程,但他认为认知是天赋的、先验的,句法是一个自足的系统,由此后来引起一场对乔姆斯基革命的反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末,在吸收语用学、生成语义学和认知科学诸多成果的基础上形成认知语言学,其代表人物是:Langacker,Lakoff,和Haiman等。

三、认知语言学的哲学基础 认知语言学有它及哲学、心理学、语言学基础,其哲学基础是经验主义(即体验哲学)。认知语言学家所主张的经验主义不同于哲学史上早期的经验主义,也不是指被动地印在”白板”上的感知印象,而是指由人的身体构造及与外部世界互动的基本感觉——运动经验和在此基础上形成的有意义的范畴结构和意象图式。经验主义哲学观的主要观点是:(1)思维是不能脱离形体的。(2)思维具有想象性。(3)语言符号不是对应于客观的外部世界,而是与认知参与下形成的概念结构相一致。(4)概念结构与认知模式具有完形特性。 四、认知语法 认知语法是认知语言学的主要组成部分。 认知语法源于美国加州大学(圣地亚哥)语言学教授创建的一种崭新的语言学理论——空间语法(space grammer)。认知语法认为,认知和语义是语言形成其句法构造的内在动因,句法构造的外在形式是受认知和语义因素促动的。因此,认知语法以体验哲学为理论基础,主要阐述人们对世界的感知体验,以及在此基础上形成的种种认知方式是如何形成和约束语法构造的,并深入解释语法规则背后的认知方式

语言学纲要语法作业

一、概念解释 1.词类 词类就是根据词在结构中所能起得作用,即词得语法功能划分出来得词得类别。 2.语法手段 语法手段就就是表达语法意义得语法形式概括成得类别。 3.复合词 复合词就就是完全由词根语素与词根语素结合构成得词。 4.语法范畴 语法范畴就是通过词得变化形式表现出来得语法意义概括出来得类别。 二、填空 1、句子按其语气可以分为陈述、疑问、祈使、感叹等不同得类型,例如"什么书她都喜欢瞧"就是(陈述句)。 2.从词得语法功能瞧,词可以分为(实词)与(虚词)两大类。 3.根据在词中得不同作用,一般把语素分成(词根)、(词缀)、(词尾) 三类,例如"学习"中得两个语素就是(词根), "being"中得ing就是(词尾),"reader"中得er就是(词缀)。 4.(词尾)得主要作用就是改变一个词得形式,但不能构成新词。 5.根据语素在词中得不同作用,把词根与词缀叫作(构词语素)语素,把词尾叫作(变词)语素。 6.由词根语素按一定得规则组合起来构成得词,称为(复合词) 。由词根语素与词缀组合起来构成得词称为(派生词),其构词规则又叫作(派生构词法) ,或叫(附加法) 。 7.(主谓结构)、(述宾结构)、(述补结构)、(偏正结构)、(联合结构)就是语言里最基本得结构格式。 8.直接组合起来构成一个更大得语法单位得两个组成成分叫做(直接成分)。 9.从语法结构角度分类,一般把世界上得语言分为(孤立语)、(屈折语)、(粘着语)、(复综语)四种类型,汉语属于(孤立语)。 10.孤立语得主要特点就是缺乏(词形变化);屈折语得主要特点就是有丰富得(形态变化)。 11、.一个词,除去它得词尾,就就是它得(词干)。 12、(合成词)就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构词语素组成得词。 三、单项选择 1.下列说法正确得就是( B ) A. 语法得组合规则就是潜在得 B. 语法得聚合规则就是潜在得 C. 语法得组合规则存在于书面语言中 D. 语法得聚合规则存在于书面语言中 2.( C )在语言中处于枢纽地位,一般把作为分析语法结构得最重要得语法单位。 A.句子B、词组C、词D、语素 3.对英语单词"workers"得分析,( D )就是正确得。 A. work就是词干 B. er就是词尾 C. s就是词缀,严格说就是后缀 D. work与er都就是构词语素

Cognitive Grammar认知语法

A Brief Analysis on Cognitive Grammar In recent years, the concept of “fictivity” has caught our attention more often and become a popular research topic in each study areas. And “Fictive motion” has been a common research topic of both cognitive linguistics and psycholinguistics. Talmy first noticed the interesting and essential linguistic phenomenon and he thought that the language and the perception system have close relationship. According to Talmy, fictive motion verbs whose basic reference is to motion, but which actually describe stationary situations. One same object in sight has two different images, namely the actual one and the fictive and virtual one which is associated with cognitive ability. Other scholars also gave definitions to fictive motion. Langacker believes that fictive motion is a semantic transformation caused by human’s subjective construal on objective scene and a grammaticalization. In terms of our life experiences, the motion in fictive motion cannot take place. Let’s take these three sentences for example: (a)The balloon rose quickly. (b)The path rose quickly as we climbed. (c)The path rises quickly near the top. The first sentence is actual motion. The balloon can actually produce the movements “rise”. The second one is perfective virtual motion. The path makes a static scene and the object’s motion is realized by the sentence’s language forms virtually. As we know the path can’t motion itself. On account of the verb “rise”, the whole sentence could have the psychological fictive motion. The third sentence is inperfective virtual motion because the tense is the present tense and the motion didn’t finish. One of the first scholars who have dealt with fictive motion within the framework of cognitive linguistics is Leonard Talmy, who coined the term fictive motion in 1996. In order to account for this phenomenon, he proposed the pattern of general fictivity, a framework dealing with cognitive representation of nonveridical phenomena, especially form of motion. From his point of view, there exists a major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