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8、积差相关系数界值表

8、积差相关系数界值表

8、积差相关系数界值表
8、积差相关系数界值表

相关系数临界值表

附表二:相关系数临界值表 (表中是自由度) n -2 0.10 0.05 0.02 0.01 0.001 n -2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5 30 35 40 45 50 60 70 80 90 100 0.987 69 0.900 00 0.805 4 0.729 3 0.669 4 0.621 5 0.582 2 0.549 4 0.521 4 0.497 3 0.476 2 0.457 5 0.440 9 0.425 9 0.412 4 0.400 0 0.388 7 0.378 3 0.368 7 0.359 8 0.323 3 0.296 0 0.274 6 0.257 3 0.242 8 0.230 6 0.210 8 0.195 4 0.182 9 0.172 6 0.163 8 0.099 692 0.950 00 0.878 3 0.811 4 0.754 5 0.706 7 0.666 4 0.631 9 0.602 1 0.576 0 0.552 9 0.532 4 0.513 9 0.497 3 0.482 1 0.468 3 0.455 5 0.443 8 0.432 9 0.422 7 0.380 9 0.349 4 0.324 6 0.304 4 0.287 5 0.273 2 0.250 0 0.231 9 0.217 2 0.205 0 0.194 6 0.999 507 0.980 00 0.934 33 0.882 2 0.832 9 0.788 7 0.749 8 0.715 5 0.685 1 0.658 1 0.633 9 0.612 0 0.592 3 0.574 2 0.557 7 0.542 5 0.528 5 0.515 5 0.503 4 0.492 1 0.445 1 0.409 3 0.381 0 0.357 8 0.338 4 0.321 8 0.294 8 0.273 7 0.256 5 0.242 2 0.230 1 0.999 877 0.990 00 0.958 73 0.917 20 0.874 5 0.834 3 0.797 7 0.764 6 0.734 8 0.707 9 0.683 5 0.661 4 0.641 1 0.622 6 0.605 5 0.589 7 0.575 1 0.561 4 0.548 7 0.536 8 0.486 9 0.448 7 0.418 2 0.393 2 0.372 1 0.354 1 0.324 8 0.301 7 0.283 0 0.267 3 0.254 0 0.999 998 8 0.999 00 0.991 16 0.974 06 0.950 74 0.924 93 0.898 2 0.872 1 0.847 1 0.823 3 0.801 0 0.780 0 0.760 3 0.742 0 0.724 6 0.708 4 0.693 2 0.678 7 0.665 2 0.652 4 0.597 4 0.554 1 0.518 9 0.489 6 0.464 8 0.443 3 0.407 8 0.379 9 0.356 8 0.337 5 0.321 1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5 30 35 40 45 50 60 70 80 90 100

操作篇 06_积差相关

相关(1):积差相关 1.1 概念 在教育和心理的科研与实践中,常常会碰到这样的情形,即一种事物的发展变化同另外一种或多种事物的发展变化紧密相联,它们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例如,一个学生学业成绩的好坏会受到他的智力水平、家庭环境、学校环境、教学方法、他本人的学习动机、努力程度等等因素的影响。在这些变量之间的复杂关系中,有些具有直接的因果关系,有些则不具有直接的因果关系。尽管有些变量之间不存在直接的因果关系,但是我们却可以通过观察它们之间相互变化的关系入手,从一列变量的变化趋势中预测或推断另一列变量的变化趋势。这种描述事物之间相互变化关系的统计量,我们称为相关量数。当事物之间存在联系但又不能直接作出因果关系解释时,事物间的这种联系,称为相关。 1.2 类别 相关有简单相关和复相关。只有两列变量的相关称为简单相关;一列变量与多种变量的相关称为复相关。在这里我们只讲简单相关。 相关又可分为直线相关和曲线相关。直线相关是指二列变量中一列变量在增加,另一列变量或随之增加,或随之减少,存在一种直线关系,可以用直线方程表示。如果两列变量相伴随变化,不能形成直线关系,可以用曲线方程表示的相关称为曲线相关。 此外直线相关还有正相关、负相关和零相关三种情况。正相关是二列变量的变动方向是一致的,如一列变量由小至大或由大至小变动时,另一列变量亦由小至大或由大至小而变动。如智力和学习成绩的相关,在一般情况下一定范围内可称为正相关。负相关是指二列变量的变动方向相反,如一列变量由大而小变动,另一列变量却由小而大变动,如健康状况和发病率的关系。零相关也称无相关,即一列变量变动,而另一列变量不变动,或无规则地变动。如身高和学生成绩的关系。 相关关系我们一般用相关系数(r)表示。它的范围为—l≤r≤1。由,正、负号以及绝对值的大小,可以表明两个变量之间变化的方向和密切程度。 相关系数的计算方法很多,常见的有积差相关、等级相关、点二列相关、二列相关以及Φ相关等。 1.3 相关系数 判断两列变量相关方向和程度的数量指标称为相关系数。相关系数用r表示,其值在―-1与+1之间,r = -1.00时,表示完全负相关; r = +1.00时,表示完全正相关; r = 0.00时,表示零相关,从-1.00到+1.00之间,不同的r值,表示不同程度的相关。 相关系数有以下三个特征: (1)正负号只表示相关方向; (2)相关系数的绝对值表示相关程度,绝对值越大,相关程度越高,绝对值越小,相关程 度越低; (3)相关系数是指描述二列变量一致性的终极量,不能作加减乘除运算。

用Excel制作等额本金和等额本息两种还贷表

例:同事小张为了买新房准备到银行贷款30万元,商定20年还清。如果用等额本息法,会把贷款总额的本息之和平均分摊到整个还款期,按月等额还款;如果用等额本金法,针将贷款额的本金平均分摊到整个还款期限内每月归还,同时付清上一交易日到本次还款日之间的贷款利息。到底哪种还款方式对自己更有利一些? 先算第一种方案,月还款额的计算在Excel中有专门的函数PMT。其用法是PMT(月利率,还款期限,贷款总额),非常简单。所以,我们只要如图1所示表格的B5单元格中,输入公式 “=PMT(B2/12,B3,B4)”,回车后就可以得到按等额本息法计算的每月还款额,其中第一个参数“B2/12”是为了得到月贷款利率。再在B6单元格输入公式“=B5*B3”,回车就可以轻松得到20年的还款总额了。

用第二种方案稍显麻烦一些。按照规则,我们可以先将本金300000元分摊到每个月中,再计算每个月应支付的利息,显然,每个月应付利息数值是不同的。因此,我们可以建立一个如图2所示的表格。表格直至E244单元格,正好表示240个月。在E2单元格输入公式“=300000/240”,回车后即可得到每月平均分摊的贷款本金。 在利息计算上,我们可以很容易地推想:每交完一次款后,那么下月付款时就会少交相应部分的利息。因此,我们在表格的E5单元格输入公式“=(300000-($D5-1)*$E$2)*($B$2/12)”,回车后就可以得到第一次交款时所应付的利息部分。其中“$B$2/12”仍然是根据年利率

计算月利率。拖动E5单元格的填充句柄向下直至E244单元格填充公式,那么每月应付的利息数就都有了。 我们每个月应付款为每月分摊的本金及应付利息数。所以,找个空白单元格,输入公式“=SUM(E5:E244)+300000”,回车,就可以得到这20年中我们一共向银行交纳的钱数“519611.25”(真够恐怖的)。 有了这两个数字,哪种付款方案对自己更有利不就一目了然了吗? 网友提问:我现在大兴买了一套房,代款30万,分20年付清,月供为2000多一左右,但我不知道这个结果是如何计算出来的,你能把计算公式告诉我吗? 王立宏律师回复:等额本息还款法,指贷款期间每月以相等的额度平均偿还贷款本息。等额本息还款公式: 每月还款额=贷款本金*月利率*(1+月利率)^总还款月数/((1+月利率)^总还款月数-1) 等额本金还款法,指每月等额偿还贷款本金,贷款利息随本息逐月递减。利随本清法。总共偿还的利息比等额本息法要少。 等额本金还款公式: 每月还款额=贷款本金/总还款月数+(贷款本金-累计已还款本金)*月利率 其中: 累计已还款本金=贷款本金/总还款月数*已还款月数 注:商业代款和公积金贷款是依利率不同来计算的。 “^”表示指数 扩大商业性个人住房贷款利率下浮幅度支持居民首次购买普通住房

用excel编制等额本金与等额本息还款表

用excel编制等额本金与等额本息还款表 目前,银行的个人按揭贷款的还款方式主要有以下2种方式:等额本金与等额本息。 借贷者往往十分纠结于是选用等额本金,还是等额本息实惠,还有提前还款是否要吃亏等问题,下面通过excel计算,一方面给出了两种方式的还款明细表,另一面通过对计算过程的理解,让大家知道其实无论选用哪一种方式都是一样的,无所谓吃亏与否。 一、等额本金 设借贷金额500000元,贷款年限5年,贷款期数60期,首次还贷日期2016年1月20日,按如下图所示设计等额本金贷款还款计划书。 在单元格A6键入公式:=IF(ROW()-5>$F$3,"",ROW()-5),然后向下引用。 在单元格B6键入公式:=H3&"/"&J3&"/"&L3 在单元格C6键入年利率百分点p=4.25, 在单元格F6键入公式:=ROUND(B3/F3,2) 在单元格G6键入公式:=ROUND(B3*C6/100/12,2) 在单元格E6键入公式:=F6+G,然后向下引用。 在单元格H6键入公式:=B3-F6 在单元格J6键入公式:=E6 在单元格B7键入公式:=IF(A7<>"",$H$3+INT(($J$3-2+A7)/12)&"/"&(($J$3-1+A7) -12*INT(($J$3-2+A7)/12))&"/"&$L$3,""),然后向下引用。 在单元格C7键入公式:=IF(A7<>"",C6,""),然后向下引用。 在单元格F7键入公式:=IF(A7<>"",H6/($F$3-A6),""),然后向下引用。 在单元格G7键入公式:=IF(A7<>"",ROUND(H6*C7/100/12,2),""),然后向下引用。 在单元格E7键入公式:=IF(A7<>"",F7+G7,"") ,然后向下引用。 在单元格H7键入公式:=IF(A7<>"",H6-F7-D6,"") ,然后向下引用。 在单元格J7键入公式:=IF(A7<>"",E7+J6+D6,"") ,然后向下引用。 最后,进行一些格式设计,可得完整的等额本金还款计划书如下表所示:

相关系数检验表

自由度自由度n -m -10.10 0.05 0.01 n -m -10.10 0.05 0.01 10.987690.996920.999882010.018230.010910.0028820.900000.950000.990002020.050680.043320.0258130.805380.878340.958742030.068740.066150.0518940.729300.811400.917202040.079150.080690.0725350.669440.754490.874532050.085730.090380.0880760.621490.706730.834342060.090190.097180.0998670.582210.666380.797682070.093370.102170.1089880.549360.631900.764592080.095730.105950.1161890.521400.602070.734792090.097520.108880.12197100.497260.575980.707892100.098910.111200.12670110.476160.552940.683532110.100010.113070.13062120.457500.532410.661382120.100890.114600.13390130.440860.513980.641142130.101600.115860.13667140.425900.497310.622592140.102170.116900.13903150.412360.482150.605512150.102640.117770.14106160.400030.468280.589712160.103020.118500.14281170.388730.455530.575072170.103320.119110.14432180.378340.443760.561442180.103560.119620.14564190.368740.432860.548712190.103760.120060.14679200.359830.422710.536802200.103910.120420.14780210.351530.413250.525622210.104020.120720.14869220.343780.404390.515102220.104100.120970.14946230.336520.396070.505182230.104160.121170.15015240.329700.388240.495812240.104190.121340.15075250.323280.380860.486932250.104200.121470.15127260.317220.373890.478512260.104190.121570.15173270.311490.367280.470512270.104170.121640.15214280.306060.361010.462892280.104130.121690.15249290.300900.355050.455632290.104080.121720.15279300.295990.349370.448702300.104020.121730.15306310.291320.343960.442072310.103950.121730.15328320.286860.338790.435732320.103870.121700.15348330.282590.333840.429652330.103780.121670.15364340.278520.329110.423812340.103680.121620.15377350.274610.324570.418212350.103580.121560.15388360.270860.320220.412822360.103470.121490.15396370.267270.316030.407642370.103360.121410.15403380.263810.312010.402642380.103240.121320.15407390.260480.308130.397822390.103120.121220.15409400.257280.304400.393172400.103000.121120.15410410.254190.300790.388682410.102870.121010.1541042 0.251210.297320.38434242 0.102740.120900.15408 显著性水平(a ) 显著性水平(a ) 相关系数检验临界值表

随机变量及其分布考点总结

第二章 随机变量及其分布 复习 一、随机变量. 1. 随机试验的结构应该是不确定的.试验如果满足下述条件: ①试验可以在相同的情形下重复进行;②试验的所有可能结果是明确可知的,并且不止一个;③每次试验总是恰好出现这些结果中的一个,但在一次试验之前却不能肯定这次试验会出现哪一个结果. 它就被称为一个随机试验. 2. 离散型随机变量:如果对于随机变量可能取的值,可以按一定次序一一列出,这样的随机变量叫做离散型随机变量.若ξ是一个随机变量,a ,b 是常数.则b a +=ξη也是一个随机变量.一般地,若ξ是随机变量,)(x f 是连续函数或单调函数,则)(ξf 也是随机变量.也就是说,随机变量的某些函数也是随机变量. 3、分布列:设离散型随机变量ξ可能取的值为:ΛΛ,,,,21i x x x ξ取每一个值),2,1(Λ=i x 的概率p x P ==)(,则表称为随机变量ξ的概率分布,简称ξ的分布列. 121i 注意:若随机变量可以取某一区间内的一切值,这样的变量叫做连续型随机变量.例如:]5,0[∈ξ即ξ可以取0~5之间的一切数,包括整数、小数、无理数. 典型例题: 1、随机变量ξ的分布列为(),1,2,3(1) c P k k k k ξ== =+……,则P(13)____ξ≤≤= 2、袋中装有黑球和白球共7个,从中任取两个球都是白球的概率为1 7 ,现在甲乙两人从袋中轮流摸去一 球,甲先取,乙后取,然后甲再取……,取后不放回,直到两人中有一人取到白球时终止,用ξ表示取球的次数。(1)求ξ的分布列(2)求甲取到白球的的概率 3、5封不同的信,放入三个不同的信箱,且每封信投入每个信箱的机会均等,X 表示三哥信箱中放有信件树木的最大值,求X 的分布列。 4 已知在全部50人中随机抽取1人抽到喜爱打篮球的学生的概率为5 . (1)请将上面的列联表补充完整; (2)是否有99.5%的把握认为喜爱打篮球与性别有关?说明你的理由; (3)已知喜爱打篮球的10位女生中,12345,,A A A A A ,,还喜欢打羽毛球,123B B B ,,还喜欢打乒乓球,12C C ,还喜欢踢足球,现再从喜欢打羽毛球、喜欢打乒乓球、喜欢踢足球的女生中各选出1名进行其他方面的调查,求1B 和1C 不全被选中的概率. (参考公式:2 ()()()()() n ad bc K a b c d a c b d -=++++,其中n a b c d =+++)

皮尔逊积矩相关系数Pearsonproduct-momentcorrelationcoefficient

皮尔逊积矩相关系数(Pearson product-moment correlation coefficient ) 1 定义 在统计学中,皮尔逊积矩相关系数(Pearson product-moment correlation coefficient ),有时也简称为PMCC ,通常用r 或是ρ表示,是用来度量两个变量X 和Y 之间的相互关系(线性相关)的,取值范围在[-1,+1]之间。皮尔逊积矩相关系数在学术研究中被广泛应用来度量两个变量线性相关性的强弱,它是由Karl Pearson 在19世纪80年代从Francis Galton 介绍的想法基础发展起来的,但是发展后原想法相似但略有不同的,这种相关系数常被称为“Pearson 的r ”。 两个变量之间的皮尔逊积矩相关系数定义为这两个变量的协方差与二者标准差积的商,即 ()()cov(,)X Y XY X Y X Y E X Y X Y -μ-μρ==σσσσ 上式定义了总体相关系数,一般用希腊字母ρ(rho )表示。若用样本计算的协方差和标准差代替总体的协方差和标准差,则为样本相关系数,一般用r 表示: 1()() n i i i X X Y Y r =--=∑ 另外一个与上式等效的定义相关系数的公式是通过标准化以后变量均值的积定义的。假设样本可以记为(,)i i X Y ,则样本Pearson 相关系数为 111n i i i X Y X X Y Y r s s n =????--= ???-???? ∑ 其中i X X X s -,X 和X s 分别为标准化变量,样本均值和样本标准差。 2 皮尔逊积矩相关系数的数学特性 不论是样本的还是总体的Pearson 相关系数绝对值均小于等于1,相关系数等于1或-1时,所有数据的点都精确地落在一条直线上(为样本相关系数的情况),或是两变量的分布完全由一条直线支撑(为总体相关系数的情况)。Pearson 相关系数具有对称性,即:corr corr(,)corr(,)X Y Y X =。 Pearson 相关系数的一个关键的特性就是它并不随着变量的位置或是大小的变化而变化。也就是说,我们可以把X 变为a+bX ,把Y 变为c+dY ,其中a ,b ,c 和d 都是常数,而并不会改变相互之间的相关系数(这点对总体和样本Pearson 相关系数都成立)。 Pearson 相关系数可以用原点矩的形式表示。因为 ()X E X μ=,2 222[()]()()X E X X E X E X σ=-=-, 对于Y 也有相似的表达式。又 [(())(())]()()()E X E X E Y E Y E XY E X E Y --=- 于是式(1)可写为

统计临界值表

目录 附表一:随机数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附表二:标准正态分布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附表三:t分布临界值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附表四: 2 分布临界值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附表五:F分布临界值表(α=0.05)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附表六:单样本K-S检验统计量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附表七:符号检验界域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附表八:游程检验临界值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附表九:相关系数临界值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附表十:Spearman等级相关系数临界值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附表十一:Kendall等级相关系数临界值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附表十二:控制图系数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

实验十三 二项分布的计算与中心极限定.

实验十三二项分布的计算与中心极限定 [实验目的] 1.研究用Poisson逼近与正态逼近进行二项分布近似计算的条件 2.检验中心极限定理 §1 引言 二项分布在概率论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N次Bernoulli实验中正好出现K次成功的概 率有下式给出b k;n,p C n k p k1p n k ,k=0,1,2,……..n.二项分布的 值有现成的表可查,这种表对不同的n及p给出了b(k;n.p)的数值。在实际应用中。通常可用二项的Poisson逼近与正态逼近来进行二项分布的近似计算。在本实验中,,我们来具体地研究在什么条件下,可用Poisson逼近与正态逼近来进行二项分布的近似计算。 在概率论中,中心极限定理是一个很重要的内容,在本实验中,我们用随即模拟的方法来检验一个重要的中心极限定理——Liderberg-Levi中心极限定理。 §2 实验内容与练习 1.1二项分布的Poisson逼近 用Mathematica软件可以比较方便地求出二项分布的数值。例如n=20;p=0,1;Table[Binomial[n,k]*p^k*(1-p)(n-k),{k,0,20}]给出了b(k;20,0.1)(k=0,1,2,…..,20)的值。 联系 1 用Mathematica软件给出了b(k;20,0.1),b(k;20,0.3)与 b (k;20,0.5)(k=0,1,2,…..,20)的值。 我们可用Mathematica软件画出上述数据的散点图,下面的语句给出了b(k;20.0.1)的(连线)散点图(图13。1): LISTpOLT[table[Binomi al[20,k]*0.1^k*0.9^(20-k), {k,0,20}],PlotJoined->True] 图13.1 b(k;20,0.1) b k;n,p C n k p k1p n k (k=1,1,2,……,20)的散点图 练习2绘出b(l;20,0.3)与b(k;20,0.5)(k=0,1,2,…,20)的散点图 根据下面的定理,二项分布可用Poisson分布来进行近似计算。 定理13。1 在Bernoulli实验中,以P n 代表事件A在试验中出现的概率,它与试验总数有关. 如果np n→→λ,则当n→∞时,b k;n,p k k e 。 由定理13,1在n很大,p很小,而λ=np大小适中时,有 b k;n.p c k n p k1p n k k k e

皮尔逊相关系数

简单相关系数又称皮尔逊相关系数,它描述了两个定距变量间联系的紧密程度。样本的简单相关系数一般用r表示,计算公式为: 其中n 为样本量,分别为两个变量的观测值和均值。r描述的是两个变量间线性相关强弱的程度。r的取值在-1与+1之间,若r>0,表明两个变量是正相关,即一个变量的值越大,另一个变量的值也会越大;若r<0,表明两个变量是负相关,即一个变量的值越大另一个变量的值反而会越小。r 的绝对值越大表明相关性越强,要注意的是这里并不存在因果关系。若r=0,表明两个变量间不是线性相关,但有可能是其他方式的相关(比如曲线方式) 利用样本相关系数推断总体中两个变量是否相关,可以用t 统计量对总体相关系数为0的原假设进行检验。若t 检验显著,则拒绝原假设,即两个变量是线性相关的;若t 检验不显著,则不能拒绝原假设,即两个变量不是线性相关的 皮尔逊相关系数又称“皮尔逊积矩相关系数”,对两个定距变量(例如,年龄和身高)的关系强度的测量,简写τ。这一测量也可用作对显著性的一种检验,其方法是检验解消假设:总体中的τ值为0。若样本τ实际上不等于0,则解消假设可加否定,从而我们可以满意地看到,这两个变量不是无关的,在统计显著性层次上它们是有关的。例如,若我们有一个较大的样本,并发现一个高的样本值τ(例如,90),那么我们不妨否定这一解消假设:这个样本是来自一个其真正的τ值为0的总体,因为假若真正的总体值是0,我们就不可能单纯碰巧取得一个如此高的样本。τ的变化从-1(全负关系),通过0(无关系或无关性),到+1(全正关系)。从直线关系和曲线关系之间的关系来说,τ是对直线关系的一种测量。对τ有两个主要的解释:(1)τ2=所解释的方差额。(2)τ测量围绕回归线散布的程度,也就是说,它告诉我们,我们用回归线可预测的准确程度有多大。 1、建立数据库 2、按analyze-----correlate------bivarizte顺序单击菜单项,展开一个对话框,在correlation coefficients中就有Pearson相关系数的选项 简单相关系数又称皮尔逊相关系数,它描述了两个定距变量间联系的紧密程度。样本的简单相关系数一般用r表示,计算公式为:其中n 为样本量,分别为两个变量的观测值和均值。r描述的是两个变量间线性相关强弱的程度。r的取值在-1与+1之间,若r>0,表明两个变量是正相关,即一个变量的值越大,另一个变量的值也会越大;若r<0,表明两个变量是负相关,即一个变量的值越大另一个变量的值反而会越小。r 的绝对值越大表明相关性越强,要注意的是这里并不存在因果关系。若r=0,表明两个变量间不是线性相关,但有可能是其他方式的相关(比如曲线方式)。利用样本相关系数推断总体中两个变量是否相关,可以用t 统计量对总体相关系数为0的原假设进行检验。若t 检验显著,则拒绝原假设,即两个变量是线性相关的;若t 检验不显著,则不能拒绝原假设,即两个变量不是线性相关的。单尾检验及双尾检验的判断:假定鱼缸里只有2条金鱼,这时恰巧要检验雌雄,就用双尾检验,但若此时不检验,缓几天再检,当池子里的鱼有3或5条时检验,需用单尾检验法,方可检验完毕! 答案不错,终于明白了·就是说,两条金鱼的时候,他们是雌是雄都有可能,所以是不存在线性关系的,因此要用双尾检验;如果过几天有了小金鱼,说明这两条金鱼一

高中数学人教版 选修2-3(理科) 第二章 随机变量及其分布 2.2.3独立重复试验与二项分布D卷

高中数学人教版选修2-3(理科)第二章随机变量及其分布 2.2.3独立重复试验与 二项分布D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选择题 (共10题;共19分) 1. (2分) (2016高一下·兰州期中) 从一批羽毛球产品中任取一个,质量小于4.8g的概率是0.3,质量不小于4.85g的概率是0.32,那么质量在[4.8,4.85)g范围内的概率是() A . 0.62 B . 0.38 C . 0.7 D . 0.68 2. (2分)已知随机变量ξ服从二项分布ξ~B(n,p),且E(ξ)=7,D(ξ)=6,则p等于() A . B . C . D . 3. (2分) (2016高二下·邯郸期中) 设随机变量X~B(2,p),Y~B(4,p),若P(X≥1)= ,则P(Y≥1)为() A . B . C .

D . 1 4. (2分) (2017高二下·洛阳期末) 设随机变量X~B(2,p),随机变量Y~B(3,p),若P(X≥1)= ,则D( Y+1)=() A . 2 B . 3 C . 6 D . 7 5. (2分)设随机变量X~B(2,P),随机变量Y~B(3,P),若P(X≥1)=,则D(3Y+1)=() A . 2 B . 3 C . 6 D . 7 6. (2分)随机变量ξ服从二项分布ξ~B(n,p),且Eξ=300,Dξ=200,则p等于() A . B . 0 C . 1 D . 7. (2分)某人射击一次击中目标的概率为0.6,此人射击3次恰有两次击中目标的概率为() A . B .

C . D . 8. (2分) (2017高二下·南阳期末) 设随机变量ξ~B(2,p),随机变量η~B(3,p),若,则Eη=() A . B . C . 1 D . 9. (2分) (2018高二下·黄陵期末) 若随机变量X服从二项分布,且 ,则 =________ , =________. 10. (1分) (2018高二下·枣庄期末) 已知随机变量,且,则 ________. 二、填空题 (共2题;共6分) 11. (1分)已知随机变量X服从二项分布B(n,p),若E(X)=40,D(X)=30,则p=________ 12. (5分)(2019·天津) 设甲、乙两位同学上学期间,每天7:30之前到校的概率均为 .假定甲、乙两位同学到校情况互不影响,且任一同学每天到校情况相互独立. (Ⅰ)用表示甲同学上学期间的三天中7:30之前到校的天数,求随机变量的分布列和数学期望; (Ⅱ)设为事件“上学期间的三天中,甲同学在7:30之前到校的天数比乙同学在7:30之前到校的天数恰好多2”,求事件发生的概率. 三、解答题 (共2题;共20分) 13. (10分)(2019·大连模拟) 随着电子阅读的普及,传统纸质媒体遭受到了强烈的冲击.某杂志社近9

统计分布临界值表

附录 附表一:随机数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附表二:标准正态分布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附表三:t分布临界值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附表四: 2 分布临界值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附表五:F分布临界值表(α=0.05)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附表六:单样本K-S检验统计量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附表七:符号检验界域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附表八:游程检验临界值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附表九:相关系数临界值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附表十:Spearman等级相关系数临界值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附表十一:Kendall等级相关系数临界值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附表十二:控制图系数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

相关系数种类

相关系数种类 (一) Pearson 积差相关(K. Pearson product-moment correlation ;r ) 1.X 变数:等距、比率变量(连续变量) 2.Y 变数:等距、比率变量(连续变量) 3.公式:∑∑∑∑∑∑∑∑∑- - -= --== = N y y N x x y x xy N S NS y y x x S S C N Z Z r i i i i y x y x xy y x xy 2 22 2 )()())(( 4.特性:数值稳定、标准误小。 5.例:工作时数与收入的关系。 (二) Spearman 等级相关(Spearman rank correlation ;r s ) 1.X 变数:次序变数 2.Y 变数:次序变数 3.公式: (1) 未有相同等级者:)1(612 2 --=∑N N D r s (D 为二变量对称之等级差) (2) 有相同等级者:∑∑∑∑∑-+= 2 2 2 22 2y x D y x r s ∑∑--=Tx N N x 1232 ∑∑--=Ty N N y 1232 123t t T -=∑ t :表示得到相同等第的人数。 4.特性:适用于二个评分者评N 件作品,或同一位评分者,先后二次评N 件作品。 5.例:两位评审对N 件学生作品之评定。 (三) Kendall 等级相关(Kendall’s coefficient of rank correlation ;τ(tau)) 1.X 变数:人为次序变数 2.Y 变数:人为次序变数 3.公式:)1(2 1 -= N N S τ S :等第失序量数; N :被评者的人数或作品件数 4.特性:相当简便 5.例:两位评审对N 件学生作品之评定。 (四) Kendall 和谐系数(the Kendall’s coefficient of concordance ;W )

(完整版)相关系数临界值表

附表7. 相关系数临界值表 (表中是自由度) n-20.100.050.020.010.001 n-2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0.987 69 0.900 00 0.805 4 0.729 3 0.669 4 0.621 5 0.582 2 0.549 4 0.521 4 0.497 3 0.476 2 0.457 5 0.440 9 0.425 9 0.412 4 0.400 0 0.099 692 0.950 00 0.878 3 0.811 4 0.754 5 0.706 7 0.666 4 0.631 9 0.602 1 0.576 0 0.552 9 0.532 4 0.513 9 0.497 3 0.482 1 0.468 3 0.999 507 0.980 00 0.934 33 0.882 2 0.832 9 0.788 7 0.749 8 0.715 5 0.685 1 0.658 1 0.633 9 0.612 0 0.592 3 0.574 2 0.557 7 0.542 5 0.999 877 0.990 00 0.958 73 0.917 20 0.874 5 0.834 3 0.797 7 0.764 6 0.734 8 0.707 9 0.683 5 0.661 4 0.641 1 0.622 6 0.605 5 0.589 7 0.999 998 8 0.999 00 0.991 16 0.974 06 0.950 74 0.924 93 0.898 2 0.872 1 0.847 1 0.823 3 0.801 0 0.780 0 0.760 3 0.742 0 0.724 6 0.708 4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统计分布临界值表

附表一:随机数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附表二:标准正态分布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附表三:t分布临界值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2 附表四:分布临界值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附表五:F分布临界值表(a =0.05)7附表六:单样本K-S检验统计量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附表七:符号检验界域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附表八:游程检验临界值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附表九:相关系数临界值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附表十:Spearman等级相关系数临界值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附表十一:Kendall等级相关系数临界值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附表十二:控制图系数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

excel 数据处理与财务分析作业1

一、单选题 1. 数值型数据默认的对齐方式是?【】 A. 靠左对齐 B. 靠右对齐 C. 居中对齐 D. 两端对齐 2. VLOOKUP是在选定范围的数据中的___查找指定的数值,并返回相应的数值。【】 A. 首列 B. 末尾 C. 开头 D. 首行 3. 在使用分类汇总功能之前,需要对数据列表中的相关数据进行哪种操作才能够使用该功能?【】 A. 筛选 B. 汇总 C. 排序 D. 求和 4. 以下哪个操作可以实现强制换行?【】 A. Ctrl+Shift B. Alt+Enter C. Ctrl+Enter D. Shift+Enter 5. 打开工作簿的快捷键组合是?【】 A. Ctrl+O B. Ctrl+V C. Ctrl+W D. Ctrl+F 6. 中文版Excel2010工作表,默认的设置是?【】 A. 字体为11号宋体、列宽为8.38、行高为13.5 B. 字体为14号宋体、列宽为13.5、行高为8.38 C. 字体为14号宋体、列宽为10.5、行高为8.38 D. 字体为11号宋体、列宽为8.38、行高为10.5 7. 下列选项中优先级的先后顺序正确的是?【】 A. ,% * + & < B. % ,* + & < C. + ,% < & D. & ,% < + * 8. 按键盘上的______ 组合键可以弹出设置单元格格式对话框。【】 A. Ctrl+2 B. Ctrl+1 C. Ctrl+D D. Ctrl+F 9. 以下操作中可以保存工作簿的是?【】 A. Ctrl+S B. Ctrl+V C. Ctrl+O D. Ctrl+F 10. 函数公式为“=if(A1<0,"",if(A1<100,"一般”,if(A1<200,"好","很好")))“,当A1=300时,返回的结果是?【】 A. 很好 B. 好 C. 空值 D. 一般 11. “:”属于哪类运算符?【】 A. 文本运算符 B. 算数运算符 C. 比较运算符 D. 引用运算符 12. 以下可以启用筛选功能的是?【】 A. Ctrl+Shift+L B. Ctrl+Shift+O C. Ctrl+Shift+w D. Ctrl+Shift+N 13. Excel默认的单元格对齐方式是文本型数据_____ 。【】 A. 靠左对齐 B. 靠右对齐 C. 居中对齐 D. 分散对齐 14. 下列操作中能够在单元格中显示公式的是?【】 A. Ctrl+~ B. Ctrl+—— C. Ctrl+M D. Ctrl+F 15. ______ 中包含最常用的快捷操作按钮。【】 A. 快速访问工具栏 B. 标题栏 C. 工作区 D. 功能区 二、多选题 1. Excel可以与下列哪些软件协同使用?【】 A. 文本文件 B. Access文件 C. PPT文件 D. word文件 2. 下列选项中属于引用单元格方式的是?【】 A. 相对引用 B. 绝对引用 C. 混合引用 D. 直接引用 E. 间接引用 3. 在Excel中可以进行哪些筛选操作?【】 A. 按文本特征筛选 B. 按数字特征筛选 C. 按日期特征筛选 D. 按比划筛选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