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人教版语文必修一《荆轲刺秦王》学案 (答案不全)

人教版语文必修一《荆轲刺秦王》学案 (答案不全)

人教版语文必修一《荆轲刺秦王》学案 (答案不全)
人教版语文必修一《荆轲刺秦王》学案 (答案不全)

【知识与能力】

1.了解荆轲刺秦王的历史背景和过程,从整体上感知课文内容。

2.进一步掌握常见的文言实词、虚词,学习文言文特殊句式的翻译,提高文言文的翻译能力。

3、学会从人物对话、动作、神态描写入手,分析人物形象。

【过程与方法】

1、背诵、积累、归纳;自主、合作、探究

2、结合注释,借助工具书,自主疏通文意,初步理解课文内容。

3、梳理文中常见的文言实词、虚词、词类活用和特殊句式,加强文言知识积累。

4、在了解战国末期燕国与秦国的斗争形势的基础上,再从整体出发,观察燕太子丹遣荆轲刺秦王的意义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正确看待荆轲刺秦王的这一事件,学会辩证地评价人物

【课前自学】

(一)关于《战国策》的知识

《战国策》又称《国策》,是西汉末年刘向根据战国时期的史料编订的,全书共三十三篇,分为东周、西周、秦、齐、楚、赵、魏、韩、燕、宋、卫、中山十二策,反映了战国时期各国政治、军事、外交方面的一些活动和社会面貌,着重记载了策士谋臣的策略和言论。(二)背景介绍

故事发生在战国末期的公元前227年,即秦统一中国之前的六年。当时,秦于公元前230年灭韩,又于公元前228年破赵(灭赵是公元前222年),秦统一六国的大势已定。当初,燕王为了结好于秦国,曾将太子丹交给秦国作人质。而“秦遇之不善”,太子丹于公元前232年逃回燕国。为抵抗强秦的大举进攻,同时也为报“见陵”之仇,太子丹想派刺客去劫持秦王;或者刺杀秦王嬴政,使秦“内有大乱”,“君臣相疑”,然后联合诸侯共同破秦。(三)关于荆轲

荆轲,春秋战国时代有名的四大刺客之一。祖先是齐国人,后迁居卫国,原叫庄轲,到了燕国以后,才叫荆轲,他喜欢读书击剑,结交名人勇士。课文中提到的击筑的高渐离,就是朋友之一。燕太子为了刺秦王,先找智勇双全的燕国处土田光。田光觉得自己老了,无法完成太子丹的重托,便向太子丹推荐了荆轲。田光为了激励荆轲,便自杀了。荆轲接受了任务,太子丹高兴万分,马上封荆轲为上卿,精心奉侍……以后,就是课文记叙的情况。

(四)预习检测:

(1)字音辨识

樊於.期( ) 戮.没( ) 揕.其胸( )

偏袒.( ) 拊.心( ) 收盛.( )

以药淬.之( ) 濡.缕( ) 忤.视( )

变徵.( ) 瞋.目( ) 厚遗.( )

陛.下( ) 箕踞

..( )( ) 目眩.( )

骨髓.()匕.首( )

(2)通假字

1.往而不反者(“”通“”,)

2.燕王诚振怖大王之威(“”通“”,)

3.卒起不意(“”通“”,)

【课内导学】

1,梳理故事梗概,然后分小组讨论:根据故事发展文章可分为几部分?各部分写了什么内容?

答案:故事梗概:秦军压境→商议行刺→求取信物→准备匕首→配备副手→怒斥太子→易水诀别→慷慨悲歌→廷见秦王→顾笑武阳→搏击秦廷→倚柱笑骂→殒命秦廷

开端(1---2):行刺缘起

发展(3---9):行刺准备

高潮(10-17):廷刺秦王

结局(18):荆轲被斩

2,熟读课文,说说作者是怎样表现荆轲的性格的?你认为荆轲是怎样的一个人?

答:(1) 深沉(准备信物时行事周密,深谋远虑)

(2)刚毅(出发稍迟受到怀疑,因而怒斥太子)

(3) 机智勇敢(在秦国朝廷上种种表现令人佩服,沉着机智、镇定自若有着超人的

胆识和非凡的气质)

(4)侠肝义胆、果敢勇决、擅长辞令、老于心计

3,易水诀别和廷刺秦王是两个精彩片段,请同学们有感情的朗读一遍,然后试着赏析一下其中悲壮感人的场面描写技巧。

答案:一是“易水诀别”。

首先,抓住特点。“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皆白衣冠以送之”,“白衣冠”乃这句话的文眼,简单的三个字,“未成曲调先有情”,是何情?穿着送葬死人的丧服来送别活人荆轲,品味起来,隐隐散发着一股秋水寒潭般冷水浸骨的悲伤。

第二,突出重点。在众多人物中,重点写荆轲;“既祖,取道”略写,重点写慷慨悲歌。生

离死别之际,“高渐离击筑,荆轲和而歌,为变徵之声,士皆垂泪涕泣”。高渐离变徵击筑,荆轲低吟悲歌,此情此景,任是铁石心肠之人,也会心有所动潸然泪下。“天若有情天亦老!”但易水悲歌,是一部悲而壮、哀而不伤的慷慨史诗!“复为慷慨羽声,士皆瞋目,发尽上指冠。”音调陡变,悲去壮来!士皆瞋目,胸中慷慨之火熊熊燃烧!热血沸腾,怒发冲冠,仰天长啸!“大丈夫,生而何欢,死而何苦?”壮胆豪气胸中起,赢得生前身后名。 第三,顾及全面。太子、宾客、高渐离、士等在场人物都有顾及,而且通过写“士皆垂泪涕泣”,“士皆瞋目,发尽上指冠”渲染了凄凉悲怆的氛围和同仇敌忾的气势。 第四,结合写景。“风萧萧兮易水寒”,给人以身临其境的感觉。

二是“廷刺秦王”。一个人,一把匕首,把偌大秦廷搅得上下惊惶,乱成一团。作者即

从正面描写了荆轲的语言、行动和神态,也从侧面描述了秦王及其群臣的不同表现;既描绘了人物,也渲染了环境,从而突现了荆轲履险不惊、临难不惧的气度和品格。

4,学完本文,同学们是怎样评价荆轲刺秦王这种行为的?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请各抒己见。

提示:荆轲刺秦王,是反抗强暴的正义行动。秦统一六国,是历史发展的趋势,这是个人或少数人的愿望改变不了的,所以只能以悲剧告终。就与历史发展过程中的消极因素作斗争来讲,这场斗争具有合理性;就整个历史进程来讲,它有着很大的局限性。

参考答案:荆轲具有侠义的性格,又受太子丹的厚遇重任,明知身入不测之秦是极其危险的事,但还是毅然前往,直至事败仍然“倚柱而笑,箕踞以骂”。荆轲刺秦王这件事并不能真正挽救燕国的危亡,荆轲也是为报太子丹的知遇之恩才毅然前往的。荆轲之所以值得肯定,并不在于为太子丹报私怨,而在于他站在斗争的最前列反对秦国对六国的进攻和挽救燕国的危亡。千百年来,受压迫的人们之所以敬仰荆轲,也正是基于他那种同情弱小和反抗强暴的义侠精神。当然这当中也流露出“士为知己者死”的因素,这既是荆轲本身的局限,也是作者的局限。从荆轲刺秦王的做法来看,这种个人的恐怖手段是不可取的,企图凭借个人的拼杀来改变历史的进程更是不可能的,这些都反映了历史的和阶级的局限。

【 课内检测】

(一)基础检测: (1)一词多义

不得持尺兵

( )

不及召下兵( ) 秦兵旦暮渡易水( ) 顾计不知所出耳

( ) 顾笑武阳

( ) 三顾臣于草庐之中

( ) 1.兵

2.顾

顾不如蜀鄙之僧哉

( ) 樊将军以穷困来归丹

( ) 复前行,欲穷其林

( ) 图穷而匕首见 ( ) 太子丹恐惧,乃请荆卿曰 ( ) 乃今得闻教

( ) 家祭无忘告乃翁 ( ) 秦王惊,自引而起

( ) 乃引其匕首提秦王

( ) 一人蛇先成,引酒且饮

( ) 引而不发

( )

(2)指出下列加点词的活用类型并释义

1.函.

封之

( ) 2.进兵北.略地 ( ) 3.发尽上.指冠 ( ) 4.箕.踞以骂曰 ( ) 5.又前.而为歌 ( )

6.使使以闻.大王 ( ) 7.其人居远.未来 (

)

8.群臣怪.之 ( )

9.太子迟.

之 ( ) (3)古今异义

l.樊将军以穷困..来归丹 古义:

今义:生活贫穷,经济困难 2.樊於期偏袒..扼腕而进 古义:

今义:袒护双方中的一方 3.终已不顾.. 古义:

今义:①不照顾;②不考虑,不顾忌 4.今行而无信..,则秦未可亲也 古义:

今义:不讲诚信,无信用 (4)指出文言句式类型并翻译

1.此臣日夜切齿拊心也。 译文: 2.皆为戮没。 译文:

3.穷

4.乃

5.引

3.而燕国见陵之耻除矣。

译文:

4.燕王拜送于庭。

译文:

5.秦王购之金千斤。

译文:

6.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

译文:

7.群臣侍殿上者。

译文;

8.其人居远未来,而为留待。

译文:

9.与燕督亢之地图献秦王。

译文:

【导学区】

本文围绕着一个“刺”字展开,波澜起伏,惊心动魄,并巧妙地运用了其他人物形象来多侧面多角度地衬托荆轲,使其更加丰满、鲜活。试举例说明文中运用的衬托手法并分析其作用。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