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6.黄河颂

6.黄河颂

6.黄河颂
6.黄河颂

《黄河颂》

教学目标:

1,通过反复诵读,感受黄河雄壮的气魄和中华民族伟大坚强的精神。

2,初步认识黄河在中华民族中的特殊地位。

3,品读歌词中的语言。

教学重点:

通过反复诵读,感受黄河雄壮的气魄和中华民族伟大坚强的精神。

课前准备:

教师-----深入认识关于黄河、《黄河大合唱》的知识,做好相关课件和网站。学生-----寻找有关《黄河大合唱》的影视听资料,聆听黄河大合唱中的豪迈歌声。

教学过程:

(一)引入

(教师引导):同学们,当一个民族处于危急存亡的时刻,我们实在需要母亲河召唤!当抗日烽火燃遍中华大地时,诗人光未然随军行进在黄河岸边。雄奇壮丽的山河,英勇抗敌的战士,使他感受到中华民族顽强的奋斗精神与不屈的意志。于是,他向着黄河母亲,唱出了豪迈的颂歌!

(师)借助画面、音乐的力量,调动学生的情感,使学生轻声跟诵《黄河颂》用百度搜索《黄河颂》图片https://www.wendangku.net/doc/d66633865.html,/show/W_0B4qpJVyTWrfDa.html (生)展示自己课前的所得—《黄河颂》的相关知识(光未然、洗星海、《黄河大合唱》、抗日烽火),了解《黄河颂》的写作背景。https://www.wendangku.net/doc/d66633865.html,/question/383672158.html

(二)个体自主学习,自由诵读,初步品味歌词中的语言。

1.自由诵读《黄河颂》,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2.酝酿感情,自由节选文中几句或一节,给全班同学诵读。

3.自我评价,品味课文中的语言。(教师设疑:你在刚才的朗读中注意到了哪些问题?哪些地方或哪些词句不够满意,为什么?)

4.学生相互质疑,也可师生相互质疑,并提出建设性的意见。

5.全班评议首轮诵读最佳者,予以鼓励。

注教师对于学生:朗诵要求无需过高,对课文的理解要求也无需过深,相信学生的感悟能力,把握住情感的基调、理解的基本方向即可。教师在此可以做出调整性的解答:

一,语调激昂、感情豪迈。

二,重音所处的词:奔向、劈成、摇篮、屏障、臂膀……(无需求全)

(三) 小组合作学习,合作朗诵

1,鼓励学生小组合作探究,设计多种形式合作朗诵

例如:人员数量的搭配------二人组、三人组、四人组、男女混合组……

歌词篇幅的选择------全文、一小节、甚至一两句。

诗句的具体分工------学生对所选语段进行分工朗诵,创造多样式的朗诵方法。2,全班评出最有情感感染力的最佳组合,予以鼓励。

注本环节的设置意在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领略歌词美感,将学生的情感逐渐引向高潮。

(四)深入探究,探寻诗歌的朗诵要点

教师质疑:怎样才能更好地朗诵好一首诗词?(以本课为例说明)(学生思考、讨论)

师生共议得出。如:1,把握诗词的节奏、重音。

2,对诗人生平和时代背景的把握

3,对诗词语言的品味

4,调节自己的感情。

更多……

学生个体再次自由朗诵,将刚才的所得加以体会。

让首轮诵读欠佳者再诵课文,展示自己的进步。

(五)再诵课文

配以音乐,将学生的感情调至高峰,教师读朗诵词,全班一起朗诵。《黄河颂》背景音乐https://www.wendangku.net/doc/d66633865.html,/programs/view/tOzUlSK1LMM/大家读得不错,我们再来欣赏一下《黄河大合唱》https://www.wendangku.net/doc/d66633865.html,/programs/view/ou_DVlpc9Do/

(六)拓展延伸

教师紧接《黄河颂》:民族的诗人在亚洲巨人的面前,兴起了怀古的心情。他向着黄河巨人,哭诉我们民族的灾难!于是,《黄河之水天上来》、《黄河对口曲》、《黄水谣》、《黄河怨》、《保卫黄河》、《怒吼吧,黄河》,曲曲壮歌一气呵成。同学们,你想再颂黄河吗?那就去读读《黄河大合唱》吧,你想更深入地认识黄河吗?那么,下一节课,就让我们一起探寻黄河吧!

教学反思:

了解诗歌创作背景,可加深学生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并使课堂的教学延伸得更深远,丰富学生的知识。《黄河颂》光未然创作于抗日战争时期的作品,那是一个民族生死存亡悬于一线的危难年代。诗人在这样一个特殊的时代,站在象征民族气节的黄河面前,面对黄河的磅礴气势,写下的诗歌,学生在朗读的时候就自然地会与民族命运联系到一起。

诗歌作品是诗人情感的载体,情感又是诗歌的灵魂所在。情感的品味是诗歌学习的重点所在,了解了作者的创作背景之后,诗人创作的情感也呼之欲出了。本诗的写作对象是“黄河”,被誉为“中华民族的母亲河”,包纳了民族文化内涵的特殊河流。诗人内心深处的民族自豪感,对着它机时发挥得淋漓尽致。学生在反复朗读中感悟,“文化的摇篮”、“铁的臂膀”、“英雄的体魄”、“民族的屏障”……学生的内心的豪迈之情被激发了,与诗人达成了共鸣。再辅以《黄河颂》的乐章的欣赏,更有画龙点睛的作用。

诗的内容是阅读的关键所在,也是诗人思想表现的根本,所以必须要好好理解、品味,但不宜过多过细地去“肢解”、分析。想要让学生通过内容了探索诗人的心灵世界,教师就不宜有过多的讲解,更要注意不要把自己的观点强加给学生,让学生被动地接受,而失去了学习体味的机会。课堂上应注意引导的艺术,留给学生充分的想象空间,点到即止。《黄河颂》结构与内容都比较简明,表达的主题也集中,稍加点拔即可。

读:要读出感情,读出语气,读出体会。诗歌教学不仅要让学生得到一种艺术的熏陶与享受,更要让学生学有所得,学有所感。在小节这一环节中可让学生选取最喜欢的章节或句子说说理由,或就诗的意境、思想、情感、写法等谈谈自己的看法,甚至可以让学生根据本课所学内容,自己尝试写写诗。

总之,诗歌教学应注重品读,保护学生的想象力,留给他们自由的空间;还要联系实际,学以致用地进行拓展迁移。

六年级音乐知识点汇总

六年级音乐基本知识和常识提要 一、音乐知识 1.音乐中的七个音符简谱中写作1 2 3 4 5 6 7,分别唱作do 、re 、mi 、fa 、sol 、la 、si 。 2.乐曲中,1=C 指调号,4 2指拍号,中速稍快等指速度。 拍号 含义 强弱规律 拍号 含义 强弱规律 42 以四分音符为一拍,每小节2拍 强 弱 83 以八分音符为一拍,每小节3拍 强 弱 弱 43 以四分音符为一拍,每小节3拍 强 弱 弱 86 以八分音符为一拍,每小节6拍 强 弱 弱 次强弱 弱 4 4 以四分音符为一拍,每小节4拍 强 弱 次强 弱 2 2 以二分音符为一拍,每小节二拍 强 弱 音符 名称 时值 音符 名称 时值 5--- 全音符 四拍 5- 二分音符 二拍 5 四分音符 一拍 5 八分音符 半拍 5 十六分音符 四分之一拍 5. 附点四分音符 一拍半 5. 附点八分音符 四分之三拍 5 5 5 三连音 一拍 55 5为切分节奏,中间的5为切分音 休止符 名称 时值 休止符 名称 时值 0 四分休止符 停一拍 0 八分休止符 停半拍 记号 名称 记号 名称 记号 名称 记号 名称 # 升半音 mf 中强 > 渐弱 ↘ 下滑音 b 降半音 mp 中弱 倚音 ↗ 上滑音 还原记 号 p 弱 tr~~~ 颤音 ⌒ 延音线 ff 很强 pp 很弱 波音 V 换气记号 f 强 < 渐强 5 保持 ▼ 顿音记号 7.反复记号: 表示从头反复; fine 表示结束. 表示从S 处开始反复。 8.歌曲的演唱形式主要有齐唱、合唱、对唱、重唱、独唱、轮唱(卡农)。 9.圆舞曲是三拍子的舞曲,起源于奥地利。波尔卡是起源于波西米亚的二拍子民间舞蹈,有《微笑波尔卡》《雷鸣电闪波尔卡》。 10.乐器分为民族乐器和西洋乐器。 民族乐器: (1)拉弦乐器:二胡、中胡、高胡、板胡、马头琴等。 (2)吹管乐器:笛子、笙、唢呐、管、巴乌、排萧等。

人教版初一语文下册《6、黄河颂》教学设计

《6、黄河颂》教学设计 廉江市车板镇第二初级中学 曹娇 6、黄河颂 光未然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诗歌的内容,感受黄河雄壮的气魄 和中华民族伟大坚强的精神,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 2、品味诗歌语言,体会诗歌的语言特点,学习诗歌的豪迈风格。教学 重点: 1、用普通话正确、流畅、有感情地诵读课文。 2、理解歌词大意,感受黄河雄壮的气魄和中华民族伟大坚强的 精神,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 教学难点: 1、体会诗歌的语言特点,学习诗歌的豪迈风格。 2、感受黄河雄壮的气魄和中华民族伟大坚强的精神,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 课时安排:1 课时 教具准备:PPT课件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黄河,我们的母亲河,孕育了五千年的中华文明,哺育了一代又一代的炎黄子孙。在漫长的历史长河里,滚滚东去的黄河浪涛见证了古老中国

的兴衰荣辱,黄河澎湃的惊涛,恢弘的气势和那奔腾不息的精神,也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中华儿女为之拼搏奋斗。在抗日战争那段血雨腥风、民族危亡的日子里,人民音乐家冼星海谱写了以保卫黄河为主题的大型合唱曲《黄河大合唱》,著名诗人光未然为其填词。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一令人兴奋、令人鼓舞的《黄河颂》。 检查预习 一、了解作品的时代背景 《黄河大合唱》写成于抗日战争时期,1938 年秋,作者随抗日部队行军至大西北的黄河岸边。中国雄奇的山川,战士们英勇的身姿激发了作者的创作灵感,时代的呼唤促使他怀着高涨的爱国热情谱写了一篇大型朗诵诗《黄河吟》,后来被改写成《黄河大合唱》的歌词。作品由八个乐章组成,它以丰富的艺术形象,壮阔的历史场景和磅礴的气势,表现出黄河儿女的英雄气概。《黄河颂》便是其中的一个乐章。 二、了解作家。 光未然原名张光年,1913 年出生,湖北光化县人。1935 年创作《五月的鲜花》歌词,1939 年到延安后创作了歌颂中华民族精神的组诗《黄河大合唱》,诗包括《黄河船夫曲》《黄河颂》《黄河之水天上来》《黄河对口曲》《黄水谣》《黄河怨》《保卫黄河》《怒吼吧,黄河》。(播放歌曲《保卫黄河》) 三、明确教学目标 讲授正课 一、反复朗读,感知课文。

(完整版)七年级语文下册6《黄河颂》教学设计新人教版(新)

《黄河颂》 教学目标: 1.掌握字词,有感情的朗读诗歌,培养学生鉴赏诗歌的能力。 2.了解本首歌词的创作历史背景;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品读歌词中的语言;提高诗歌的朗读能力。 3.通过反复朗读课文,深入理解蕴含在失重的思想感情;通过合作交流,理解诗歌用平实的语言表达深厚浓郁的思想感情。 4.在诵读中进一步感受诗中所表现的伟大的民族精神和强烈的爱国情感,培养学生爱国主义情操。 教学重点: 1.有感情地朗读诗歌,理解诗歌赞颂黄河、赞颂民族伟大精神的内涵。 2.联系时代背景理解诗歌的内容,培养学生的爱国热情,增强民族的自豪感。 教学难点: 1.引导学生体会黄河的文化内涵。 2.培养学生的爱国热情,增强民族的自豪感。 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用具:多媒体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说起黄河对于我们生活在兰州的人来说,谁都不陌生。黄河是我们中华民族的母亲河,它孕育了五千年中华文明古国的灿烂文化。它以博大的胸怀滋养着勤劳朴实的炎黄子孙,又以惊涛拍岸的气势鼓舞着中华儿女。古往今来,多少诗人为它唱着颂歌。同样,抗日战争时期,诗人光未然随军至黄河岸边,雄奇壮丽的山河,英勇抗敌的战士,使他感受到中华民族顽强的奋斗精神与不屈的意志。于是,他向着黄河母亲,唱出了豪迈的颂歌。今天我们一起来欣赏他的《黄河大合唱》中的第二乐章《黄河颂》。 二、黄河印象 以幻灯片的形式投放黄河的图片。 三、字词积累 1.注音 磅礴( páng )( bó) 澎湃( péng )( pài ) 气魄( pò)高山之巅( diān ) 狂澜( lán )哺育( b?) 浊流( zhuó)屏障( zhàng ) 2.解释词语 宛转:弯弯曲曲地流过。

七年级语文下册《第6课 黄河颂》学案 新人教版

山东省宁阳县第二十五中学七年级语文下册《第6课黄河颂》学案 新人教版 【学习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诗歌歌颂黄河,赞颂伟大民族的内涵。 2、品味诗歌的语言。 3、培养热爱祖国、热爱生活的感情。 【学习重点】 通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诗歌歌颂黄河,赞颂伟大民族的内涵。。 2、品味诗歌的语言。 【学习过程】 快乐预习 明确学习目标 自主预习 学习任务一:了解作者及时代背景 作者光未然:原名张光年,1913年出生,湖北光化县人。 黄河流域是中华民族文明的发源地,它孕育了五千年的古国文化,哺育了流域两岸的人民。黄河惊涛澎湃,具有恢弘的气势,而且它源远流长、九曲连环,仿佛象征了我们中华民族曾经有过的荣辱兴衰。每一个看到它的人都会为之而感动。在抗日战争期间,我国著名诗人光未然跟随抗日战士行军来到了黄河岸边,看到这一奇景,感慨不已,于是写下了歌颂黄河母亲的豪迈颂歌《黄河颂》。经冼星海谱曲后风行全国。 学习任务二:初读课文,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颠.()澎湃.()狂澜.()屏障.()哺.育()九曲.连环() 学习任务三:再读课文,独立回答下列问题 全诗分成朗诵词和歌词两大部分,朗诵词可以看作是一个序曲,它的主要内容和作用是什么? 这首歌词的一、三两节很显然是首尾呼应,但这两段文字着眼点完全相同吗? 3、小组合作:交流以上预习情况,互相解疑 预习质疑:(教师寄语:发现问题有时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 你还有什么不理解的地方写在下面。 二、合作探究 1、阳光展示:展示预习成果 2、导学点拨: (1)、歌词中反复出现的“啊,黄河!”起什么作用? 、 (2)、在我们学过的诗歌中,有些诗直白抒情,风格豪迈,有些诗则委婉含蓄。你认为这首诗的风格是豪迈的,还是委婉含蓄的?为什么? 1

六年级音乐知识点

六年级音乐知识 一、西洋乐器分类 1、弓弦乐器:①小提琴②中提琴③大提琴④低音提琴 2、木管乐器:①短笛②长笛③双簧管④单簧管⑤大管 3、铜管乐器:①圆号②小号③长号④大号 4、打击乐器:①定音鼓②大鼓③小军鼓④三角铁⑤木琴 ⑥钹⑦铃鼓 二、欣赏曲目知识点 1、《东边升起月亮》——选自歌曲《图兰朵》【意】普契尼曲 2、管弦乐《小河淌水》——选自《炎黄风情》第二组曲鲍元恺曲 3、《迪克西岛》是由短笛、口哨与乐队演奏,根据美国民歌改编。 4、交响诗《魔法师的弟子》由【法】迪卡斯曲 5、管弦乐《波斯市场》【英】凯特尔贝曲 6、京剧传统戏《包龙图打坐在开封府》——选自京剧《铡美案》 7、《你带同志亲如一家》——选自现代京剧《沙家浜》 8、《五彩缤纷的大地》是合唱曲 9、《黄河颂》——选自钢琴协奏曲《黄河》 10、《丢丢铜仔》是民族管弦乐 11、《阿里山的姑娘》是管弦乐 12、管弦乐《木星——欢乐使者》(片段)——选自《行星组曲》【英】霍尔斯特曲 13、管弦乐《日出》——选自《大峡谷》第一乐章【美】格罗菲曲

14、《木偶兵进行曲》是根据《玩具兵进行曲》改编的 三、零碎知识点 1、《妈妈格桑拉》的旋律与藏族地区的民歌风格相似,例如《珠穆朗玛》,《北京的金山上》,《神奇的九寨》等等都是藏族地区的民歌。 2、京剧四大行当:生、旦、净、丑,其中包拯属于净这一行当。 3、反复记号D.S.演唱(奏)顺序①②③④⑤②③④⑤⑥⑦见课本P33 4、① X 八分音符 ② X 四分音符 ③ X - 二分音符 ④ X - - - 全音符 5、 1 2 3 4 5 6 7 唱名 do re mi fa sol la si 音名 C D E F G A B 6、力度符号 ① p 弱② mp 中弱③ f 强④ mf 中强 四、视唱题目 1、藏族民歌

六年级音乐上册《黄河颂》教案 人音版

《黄河颂》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了解作品创作背景及作者生平,分析歌曲不同的音乐风格,感受体验其丰富的音乐情绪,了解作品思想内容和民族精神,培养学生爱国主义情操,理解作品的审美音乐价值和社会价值。 2、能力目标:用听、唱、议等方法欣赏作品,能比较准确的把握歌曲的演唱风格特点。 3、情感目标:能够对历史题材的民族音乐感兴趣,在欣赏和演唱歌曲中培养学生热爱祖国民族音乐的感情。 教学重点: 启发学生研讨、交流《黄河颂》的艺术内涵。从而培养学生音乐欣赏、感受能力、语言组织、表达能力,以及思维能力。 教学难点: 调动学生主动参与音乐实践,感受思想性和艺术性的统一,提高对声乐作品的鉴赏能力。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今天我先演奏一首钢琴曲献给大家,请欣赏。 1、大家知道我刚才弹的是什么乐曲么?(黄河协奏曲第二乐章《黄河颂》) 2、很好,那么同学们对黄河了解多少呢?请大家发言。 A、黄河协奏曲共分四个乐章:《黄河船夫曲》《黄河颂》《黄河愤》《保卫黄河》,殷承宗改编。 B、乐曲材料源于冼星海的《黄河大合唱》。 二、欣赏《黄河颂》: 1、首先大家先看看这几幅图片,是否知道这是什么地方? 壶口瀑布(山西省),河套平原(内蒙古省)。黄河的全长多少,流经几个省份。黄河为中国第二大河,全长5464公里。流经青海、四川、甘肃、宁夏、内蒙古、陕西、山西、河南、山东9个省区。 2、自古以来,就有不少文人墨客对黄河有过文学绘画艺术的写真,例如李白的一句千古绝叹——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而我们近代现代的艺术家则用音符的形式来抒发对黄河的敬畏之情。

A、(幻灯出示作者冼星海照片)大家认识这是谁么? B、那么大家谁知道冼星海的生平和一些作品? 3、好的,我们今天要了解欣赏的内容就是冼星海的《黄河颂》。 4、接下来请同学们听一听这首歌曲。(播放)听过之后什么感受呢? 三、课堂小结: 同学们,黄河是我们的母亲河,它滋润了华夏大地,哺育了炎黄子孙。伟大的党开辟了祖国的崭新的一页,让我们在党的正确领导下,歌颂黄河,振兴华夏,保卫全中国!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部编版)第5课《黄河颂》教学设计

第5课黄河颂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①积累词语,学习本课出现的生字、词,并学会运用。 ②有感情的朗读歌词,充分展开想象,体会歌词中体现出的英雄气魄,体味诗人的爱国情感。 ③理解歌词中的比喻、拟人修辞手法的运用,并学习运用到写作中去。 2、过程与方法 ①通过朗读,反复体味歌词中澎湃激昂的民族感情;理解歌词中反复等修辞方法的作用。 ②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结合语言环境的学习体会语言运用的好处。 3、情感态度价值观 ①感受黄河的悠久历史与波澜壮阔的形象,理解黄河所凝聚的中华民族的伟大精神。 ②启发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树立为中华的腾飞而发愤读书志向。 【教学重难点】 1、指导学生把握诗文的基调,有感情地朗读诗文,进而培养学生鉴赏诗歌的能力。 2、品味语言,体味诗歌的意境。 3、通过反复诵读,感受黄河雄壮的气魄和中华民族伟大、坚强的精神。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黄河流域是中华民族文明的发源地,它孕育了五千年的古国文化,哺育了流域两岸的人民。 黄河惊涛澎湃,具有恢弘的气势,而且它源远流长、九曲连环,仿佛象征了我们中华民族曾经有过的荣辱兴衰。每一个看到它的人都会为之而感动。在抗日战争期间,我国著名诗人光未然跟随抗日战士行军来到了黄河岸边,看到这一奇景,感慨不已,于是写下了歌颂黄河母亲的豪迈颂歌《黄河颂》,今天,我们将一起学习这首诗歌,不但要领会它的内涵,还要学会朗诵,像诗人一样热情地歌颂我们伟大的母亲--黄河! 二、了解背景,初读文本 (一)、创作背景: 通过阅读书下注释或自行查阅资料,完成下列各题,了解作者及创作背景。 1、本文作者( 光未然),现代( 著名诗人 )。早年从事抗日救亡文艺活动,创作过歌词《五月的鲜花》,还著有组诗(《黄河大合唱》) 。 2、创作背景:1938年,( 抗日)战争全面爆发,日本侵略者的铁蹄践踏华北大地,全国掀起抗日救亡的高潮。诗人光未然奔赴延安,随八路军将士在黄河两岸抗击日寇。雄奇壮丽的山川,英勇抗敌的战士,强烈的感染了诗人。激动之余,光未然写下了组诗( 《黄河大合唱》 )。《黄河大合唱》共分( 八)个乐章,《黄河颂》为第二乐章。 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朗读提示及要求: 1.注意字词,读准字音,辨清字形。 2.欣赏《黄河颂》,你听出了怎样的朗读语气和语调?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6课 黄河颂

第二单元 6.*黄河颂 1.培养朗读、感悟和理解能力,体味歌词意境,积累经典语言。 2.结合语言环境的学习体会语言运用的好处,通过拓展学习建立对黄河的整体认识。 3.感受黄河的悠久历史与波澜壮阔的形象,强化民族自豪感及爱国热情。 ●重点: 1.有感情地朗读诗歌,联系时代背景理解诗歌的内容。 2.理解诗歌赞颂黄河、赞颂民族伟大精神的内涵。 2.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屏障.(zhàng) 浊.流(zhuó) 哺.育(bǔ) 澎湃.(pài) 蟑.螂(zhāng) 腐蚀.(shí) 追捕.(bǔ) 拜.年(bài) 3.解释下列词语。 (1)滋长: 生长;产生。(多用于抽象事物) (2)哺育: 喂养,通过教育培养。 (3)浩浩荡荡: 原指水势浩大,漫无边际。也指声势浩大。 4.阅读歌词《黄河颂》,填写下表。

问题一:在歌词的序曲——朗诵词部分,诗歌主要采用了什么方式来抒怀?中心诗句是什么?有什么作用? 直抒胸臆、议论抒情;中心诗句:伟大而又坚强。 作用:总括全诗,点出黄河象征我们伟大、坚强的民族精神。 问题二:在歌词的主体——歌词部分,先描绘后歌颂。在描绘黄河的诗句中,哪一个字起到统领的作用?统领到哪一行?这些诗句描绘了黄河什么样的特点? “望”字,统领到第11行;气势磅礴,一往无前,无坚不摧。 问题三:诗中反复出现的“啊!黄河!”这句话把颂黄河部分划分为几个层次?每个层次的主要内容是什么?各层次之间有着怎样的联系? 三个历史贡献——黄河养育了中华民族 地理特点——黄河保卫了中华民族 自然特点——黄河激励着中华民族 三层之间由实到虚,环环相扣,逐步深入 问题四:如何理解黄河是“摇篮”,是“屏障”? 把黄河比喻为“中华民族的摇篮”较容易理解,黄河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中华文化在黄河流域产生,发展,壮大,黄河哺育滋养了世代炎黄子孙。把黄河比喻成“民族的屏障”,侧重黄河对中华民族的保卫作用。黄河天险在地理上可作为军事屏障,黄河伟大的坚强精神,更足以成为民族精神上的城防,这是中华民族抵御外辱制胜的法宝。

人音版六年级音乐上册(简谱)第5课《聆听 黄河颂》教学设计

黄河颂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记住《黄河颂》的主题旋律,感受乐曲壮阔而深切的激情。 学情分析 围绕着聆听与演唱的学习内容,通过这首赞美祖国的作品的聆 听,激发学生的自豪感和对伟大祖国的热爱和赞美之情。 重点难点 认识反复记号”D.S.“,并能说出和反复记号”D.C.“的不同用法;认识西洋乐器,能听辨说出乐器的名字和所属的乐器组别 教学过程 新设计 1、导入。 (1)歌唱导入。师生以接龙的方式演唱《龙的传人》第一段歌词,一问一答地自然过渡到本课的学习。

(2)聆听或观看《黄河颂》的演唱,感受歌曲所表达的情感。听后,让学生有感情地朗诵一下歌词,以便更好地理解歌词中蕴藏的对祖国母亲赞美之心。 2.聆听钢琴协奏曲《黄河颂》,感受乐曲表现的力量。 (l)聆听主题1,听出乐器演奏的音色。听前可先帮助学生知道什么是?协奏曲?、?钢琴协奏曲?,然后提出问题:乐曲开始时是什么乐器演奏的?钢琴再次演奏这一主题时给你怎样的感觉? (2)学生听后交流。交流后可再次聆听,以加深对乐曲的感受。 (3)带着问题聆听全曲。设问:你听到黄河奔流的声音了吗?可让学生谈一谈:钢琴是如何表现?黄河的奔流?的。 (4)再次完整聆听全曲,听后请学生谈谈:哪一段旋律使你最为激动?教师可在听前引导学生边听边看教科书中出示的四个主题,比较一下它们的旋律进行、音区等的特点。 3.简介乐曲及歌曲创作的背景。 乐曲《黄河颂》钢琴协奏曲《黄河》是根据人民音乐家冼星海的《黄河大合唱》改编创作的。它以抗日战争为历史背景,以黄河象往中华民族,表达了无产阶级的革命英雄主义和中华民族不屈不挠、勇于斗争的精神。在创作中运用了西洋古典钢琴协奏曲的表现手法,在曲式结构上又体现了中国传统风格,以标题性组曲的形式写成。经改编后的钢琴协奏曲《黄河》共有四个乐章,分别为:1.前奏:黄河船夫曲;2.黄河颂;3.黄河愤;4.保卫黄河。本课选听的是第二乐章《黄河颂》。

语文:第6课《黄河颂》综合练习(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下册)

第6课《黄河颂》综合练习 一、语言积累与运用(20分)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正确的一项是()(2分) A.哺育(P?)澎湃(pài )气魄(Pò) B.山巅(diān)狂澜(1án)屏障(píng) C.浩荡(shāng)浊流(zhuó)滋长(zì) D. 赞歌(zàn)发源(yuán) 宛转(wán) 2.下列词语书写有误的一项是()(2分) A.赞歌昆仑掀起扮演B.倾卸浩荡臂膀发源 C.坚强惊涛澎湃中原D.滋长哺育榜样豪迈 3.对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2分) A.黄河以它英雄的气魄(在这里是气势的意思) B.掀起万丈狂澜(巨大的波浪) C.筑成我们民族的屏障(慢帐) D.二你是中华民族的摇篮(比喻文化的发源地) 4.下列句子没有使用修辞手法的一项是()(2分) A.啊,黄河!你一泻万丈,浩浩荡荡,向南北两岸/伸出千万条铁的臂膀。 B. 惊涛澎湃,掀起万丈狂澜;浊流宛转,结成九曲连环。 C. 啊,黄河!你是中华民族的摇篮! D. 这里,我们向着黄河,唱出我们的赞歌。 5.下列诗句朗读停顿有误的一项是()(2分) A.它/表现出/我们民族的精神 B.我/站在/高山之巅 C.掀起/万丈狂澜 D.你是中华民族/的摇篮 6.对诗歌《黄河颂》的分析,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2分) A.第2节“望黄河”部分,一个“望”字统领下文,“望”的内容虚实结合,章法谨严。B.诗中“啊!黄河!”反复出现,起到了分层的作用。 C.全诗都以第二人称“你”来称呼黄河,使感情抒发得更为直接、真切、浓烈! D.诗歌写得明快雄健,以长句为主,长短结合,自由奔放且错落有致。 7.关于黄河,古人是这样吟咏的: ①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李白《行路难》) ②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王维《使至塞上》) ③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初山。(王之涣《凉州词》) 你还知道哪些吟咏黄河的诗句?请再写出两句。(4分) 8. 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摇篮,她记载着源远流长的历史;但如今,人们一提到黄河,更多的是谈“断流”、“水污染”、“水土流失”……163位院士也联名呼吁:行动起来,拯救黄河。根据自己掌握的知识,针对黄河生态环境遭破坏这一现象,提出治理建议。(4分) 二、整体感悟(10分) 1.诗中从哪些方面赞美了黄河的英雄气概?(3分) 2.诗人借歌颂黄河表达了什么思想感情?(3分) 3.朗诵全诗后,你觉得这首诗是一首直白抒情的诗,还是委婉含蓄的诗?为什么?(4分)三、课文精彩语段阅读(19分) 我站在高山之巅,

江苏省徐州市丰县修远双语学校七年级语文《第六课黄河颂》学案(无答案)

6?《黄河颂》学案 【学习目标】 1.了解黄河历史,接触黄河文化,体会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2.学会根据主题收集、整理、筛选资料的方法。 【课前预习】 1.通过查找资料,了解作者的情况。 2.正确读写下面的词语。 气魄山巅澎湃狂澜屏障 浊流构筑流泻哺育宛转 3.诗人从哪些方面赞美了黄河的英雄气概? 4.作者借赞颂黄河表达了什么思想感情? 【课堂导学】 、整体感知 1 ?用普通话正确流畅、充满感情地朗读课文,并熟悉课文内容

2?课文的第一节是朗诵词,是作品的序曲部分,这部分开宗明义地说出了“歌颂黄 河”的主题,请同学们归纳作者歌颂黄河的什么? 3?课文的第二节是全诗的主体部分,诗人从哪些方面赞美了黄河的英雄气魄 4.“望”字管到哪里?“望”的内容是什么?怎么描写的? 、品味探究 1.歌词中“颂黄河”部分反复出现“啊!黄河!”起了什么样的作用? 2.如何理解黄河是“摇篮”,是“屏障” ? 3.如何理解黄河“向南北两岸伸出万千条铁的臂膀” 4.《黄河颂》在语言上有什么特点? 【课后检测】 」、积累?运用

1.给加点字注音 气魄( ) 山巅 ( ) 澎湃( ) 狂澜( 浊( )流构筑( ) 流泻( ) 哺()育 2.词语填空。 不屈不惊涛浪一千里浊流转 九曲连万丈澜文明国奔腾不 3 .根据课文填充诗句。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我站在高山之巅,,奔向东南。惊涛澎湃, (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千年的古国文化,_________ ;多少英雄的故事,________ !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你是伟大坚强,出现在亚洲平原之上,用 你那英雄的 体魄,____ (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你一泻万丈,______ ,伸出千万条 的臂膀。 二.阅读?感悟 阅读下面短文,完成1――5题。 ①是谁带远古的呼唤,是谁留下千年的企盼?惟有西藏,那片离高阳光最近的圣洁土地。 ②记不清是多久以前,一个人默默地看一个介绍西藏的节目,洁净如水晶的苍

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6课黄河颂同步练习A卷

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6课黄河颂同步练习A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选择题 (共15题;共31分) 1. (2分)下列各项关于文章内容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 . 《黄河颂》在体裁上是一首颂诗,着眼于“歌颂”。 B . “望黄河滚滚”的“望”字,一直统领到“用你那英雄的体魄/筑成我们民族的屏障”。既有写实的成分,也有雄奇瑰丽的想像。 C . 该诗注意营造歌词的画面之美,“黄河滚滚”、“惊涛澎湃,/掀起万丈狂澜”等句,在读者面前展开了一幅宏大的波澜壮阔的雄伟图画! D . 这首歌词写得明快雄健、节奏鲜明、音节洪亮,以短句为主,兼以长句。 2. (2分)下列句子所用修辞手法不同的一项是()。 A . 我无时无刻不听见她呼唤我的名字,我无时无刻不听见她召唤我回去。 B . 当我躺在土地上的时候,当我仰望天上的星星,手里握着一把泥土的时候,或者当我回想起儿时的往事的时候…… C . 土地是我的母亲,我的每一寸皮肤,都有着土粒。 D . 就凭这些绿的精神,水也不忍得冻上,况且那些长枝的垂柳还要在水里照个影儿哩! 3. (2分)对课文《黄河颂》内容的分析错误的是()。 A . 《黄河颂》是著名音乐作品《黄河大合唱》第三乐章的歌词,也是二首反映抗日救亡主题的现代诗。 B . 诗歌着眼于“歌颂”,诗人作为时代的歌手出现在我们面前,他站在高山之上,代表祖国英勇的儿女,向着黄河唱出了气势恢宏的颂歌。 C . 诗人歌颂黄河气势宏伟,源远流长,并且要向它学习,像它一样伟大坚强。 D . 诗人借歌颂黄河歌颂我们的民族,激发广大中华儿女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激励中华儿女像黄河一样“伟

七年级语文下册第6课《黄河颂》教案5篇

七年级语文下册第6课《黄河颂》教案5篇 Lesson 6 "Ode to the Yellow River" lesson 6 of the seventh grad e Chinese Volume II

七年级语文下册第6课《黄河颂》教案5篇 前言:语文是基础教育课程体系中的一门重点教学科目,其教学的内容是语言文化,其运行的形式也是语言文化。语文能力是学习其他学科和科学的基础,也是一门重要的人文社会科学,是人们相互交流思想等的工具。本教案根据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和教学对象的特点,将教学诸要素有序安排,确定合适的教学方案的设想和计划、并以启迪发展学生智力为根本目的。便于学习和使用,本文档下载后内容可按需编辑修改及打印。 本文简要目录如下:【下载该文档后使用Word打开,按住键盘Ctrl键且鼠标单击目录内容即可跳转到对应篇章】 1、篇章1:黄河颂例文标准版 2、篇章2:黄河颂范本(常用版) 3、篇章3:黄河颂范文通用版 4、篇章4:黄河颂范文(标准版) 5、篇章5:黄河颂模板实用版 篇章1:黄河颂例文标准版 知识与技能: 指导学生把握诗文基调,有表情朗读诗文,培养学生鉴 赏诗歌的能力。

过程和方法: 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激发学生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不忘过去,努力进取,为中华民族的腾飞贡献力量。 教学重点: 1、探究诗歌所表现的伟大民族精神和强烈的爱国感情,激发民族自豪感和中华民族的强盛而努力学习的自信心。 2、查阅资料,了解时代背景及诗人写作此诗的意图。教学难点: 把握诗文的基调,加强对诗歌的朗读,培养鉴赏诗歌的能力。教学时数 1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情境导入:

人音版六年级音乐上册(简谱)第5课《聆听 黄河颂》教学设计

《黄河颂》教案设计 课题:《黄河颂》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聆听《黄河颂》,了解作品的背景及表达的情感,理解什么是协奏曲。过程与方法, 反复欣赏,学唱乐谱,用手臂画出音乐线条等方式来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中的音乐实践活动,激发对母亲河的热爱之情。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受乐曲壮阔而深切的激情,感受黄河的源远流长,一泻千里,激起学生爱国主义情怀。 教学重点: 启发学生交流《黄河颂》,培养学生音乐欣赏、感受能力,语言组织及参与音乐实践的能力等。 教学难点, 调动学生主动参与音乐实践,感受作品的思想,提高对音乐的鉴赏能力。 教学方法: 如主题演唱法、模仿表现法、综合表演法等 教学手段: 电化教学课件 教学过程:

一、教学情境创设 师,同学们,在中国有这样一条河,它全长大约有5464公里,流经中国九省,最后汇入渤海,它是中华文明最主要发源地之一,人们称它为‘母亲河’,它是—— 生,黄河 师,你能说一些描写黄河的诗句吗, 生,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 师,黄河是我国的第二长河,有那么多美丽诗句描写它,自古就有黄河之水从天上来,大家就来一睹黄河的风采吧, ,课件播放黄河图片,同时老师随音乐朗诵, 我站在高山之巅,望黄河滚滚,奔向东南,惊涛澎湃,掀起万丈狂澜。 1欣赏歌曲《黄河颂》 师,自古以来就有许多描写黄河的诗句,当然也会有描写黄河的歌曲,刚才老师朗诵的就是描写黄河的歌曲中的歌词,大家想不想来欣赏一下, 生:想 师,下面请大家来欣赏由歌唱家杨洪基老师演唱的歌曲《黄河颂》听过之后起大家说一说你的感受。 ,视频播放《黄河颂》, 2介绍《黄河颂》背景 师,说到这首歌我不得不介绍一下背景。1939年,中国正处于抗日就亡时期,我国的诗人未光然作词,冼星海作曲创作了

六年级下语文教案黄河颂_鲁教版

《黄河颂》 教材分析: 《黄河颂》是著名音乐作品《黄河大合唱》第二乐章的歌词,同时也可当作一首反映抗日救亡主题的现代诗来读。这首诗以热烈的颂歌形式塑造黄河的形象,语言和抒情方面浅显易懂,情绪慷慨激昂,是初一年级学生接受诗歌教育、领略新诗艺术的好材料,更是他们接受爱国主义教育、强化爱国热情的好题材。 教学目标: 1、联系时代背景理解诗歌的内容,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操。 2、训练与提高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诗歌的能力。 (初一学生对这首歌词产生的时代背景的认知比较浅显,教师应设法使学生通过了解时代背景来体会诗歌的内容,从而培养学生的爱国热情,故确立第一个教学目标。 感情朗读是语文能力的重要体现,新课标中对学生的朗读能力非常重视,诗歌是训练朗读水平最好的题材,况且这首诗歌感情澎湃激越,尤其值得朗读,故确立第二个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有感情地朗读诗歌,理解诗歌赞颂黄河、赞颂民族伟大精神的内涵。 教学难点: 联系时代背景理解诗歌的内容,调动并强化学生的爱国热情。 [教学准备] 教师:搜集音乐作品《黄河大合唱》,制作多媒体课件。学生:通过历史课了解抗日战争时中华儿女可歌可泣的事迹,了解黄河在中华民族历史上的重要地位;通过地理课了解黄河在地理位置上的重要性。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黄河流域是中华民族文明的发源地,它孕育了五千年的古国文化,哺育了流域两岸的人民。黄河惊涛澎湃,具有恢弘的气势,而且它源远流长、九曲连环,仿佛象征了我们中华民族曾经有过的荣辱兴衰。每一个看到它的人都会为之而感动。在抗日战争期间,我国著名诗人光未然跟随抗日战士行军来到了黄河岸边,看到这一奇景,感慨不已,于是写下了歌颂黄

六年级下册《黄河颂》

《黄河颂》导学案 【晨读在线】 l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王维 l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王之涣 l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王之涣 l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李白 l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李白 l 黄河落尽走东海,万里写入襟怀间。——李白 【学习目标】 1、用普通话准确流利、充满感情地朗诵本诗; 2、感受黄河的悠久历史与波澜壮阔的形象,理解黄河所凝聚的中华民族顽强不屈、团结奋进的伟大精神; 【学习重难点】 感受黄河的悠久历史与波澜壮阔的形象,理解黄河所凝聚的中华民族顽强不屈、团结奋进的伟大精神 【课前预习区】 【资料助读】 1、走进作者:光未然,原名张光年,1913年出生,湖北光化县人。1927年在中学时代即参加革命工作,“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后辍学,曾做过学徒、店员和小学教师。1936年抵达上海参加抗日救亡运动并从事进步文艺活动。1935年8月创作《五月的鲜花》歌词,以求深怀忧患与愤恨,体现浓郁深沉的抒情气息广为传唱。1939年到延安后创作了歌颂中华民族精神的组诗《黄河大合唱》,经冼星海谱曲后风行全国。新中国成立后,曾担任《文艺报》《人民文学》主编。 2、《黄河大合唱》:《黄河大合唱》是光未然为配合音乐家冼星海创作的大型民族交响乐而写的组诗。1938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以后,日本侵略者的铁蹄践踏着中华大地。全国掀起了抗日救亡运动的高潮,诗人通过自己创作的艺术形象反映现实斗争,以激发全国人民的抗日激情。《黄河大合唱》共有8个乐章:《黄河船夫曲》《黄河颂》《黄河之水天上来》《黄河对口曲》《黄水谣》《黄河怨》《保卫黄河》《怒吼吧!黄河》。诗中雄奇的想象与现实图景交织在一起,组成一幅壮阔的历史画卷,歌唱苦难与抗争,刻画黄河的形象,反映中华儿女抗战的真实场面。

【精品教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第6课《黄河颂》教案(新版)新人教版[002]

《黄河颂》 概述: 《黄河颂》是《黄河大合唱》的第二部分,是一首歌颂中华民族的史诗般的颂歌。它旋律激昂,气势磅礴,充满了强烈的冲击力和震撼力,展示了黄河桀骜不驯的血性和中华民族的英雄气概。全曲由三个乐段构成。第一乐段音域宽广,气息深长,旋律起伏流畅,深情地歌唱了黄河的英姿。第二乐段以稍快的速度,热情的音调讴歌了中华古国文化的形成和发展,赞颂了我们伟大的民族精神。第三乐段以情景交融的手法和激越的音调,展示出我们伟大的民族像黄河一样,永远向着胜利前进的形象。 设计理念: 《黄河颂》,旋律激昂,气势磅礴,充满了强烈的冲击力和震撼力,展示了黄河桀骜不驯的血性和中华民族的英雄气概。教学时可充分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的优势,通过直接诉诸视觉、听觉的画面和音乐来激发学生胸中的澎湃激昂的民族感情,深深地打动学生的心灵。教学语言诗意化,环节紧凑,学生激情如行云流水般畅通无阻,以读启悟,品读诗歌。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①积累词语,学习本课出现的生字、词,并学会运用。 ②有感情的朗读歌词,充分展开想象,体会歌词中体现出的英雄气魄,体味诗人的爱国情感。 ③理解歌词中的比喻、拟人修辞手法的运用,并学习运用到写作中去。 2、过程与方法 ①通过朗读,反复体味歌词中澎湃激昂的民族感情;理解歌词中反复等修辞方法的作用。 ②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结合语言环境的学习体会语言运用的好处。 3、情感态度价值观 ①感受黄河的悠久历史与波澜壮阔的形象,理解黄河所凝聚的中华民族的伟大精神。 ②启发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树立为中华的腾飞而发愤读书志向。 学情分析

1、学生13—15岁,思维活跃,对语文学习有浓厚的兴趣; 2、学生已经具备初步的自学能力,对生字词自学就可解决; 3、经过一学期的积累,学生已经学习了十来篇现代诗歌,但对于分析、体会诗歌内在的感情还不是很好; 4、多媒体教学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5、对于黄河大合唱创作的那段历史,学生还不是很清楚,这对于理解诗歌情感有很大障碍,准备的视频资料解决了这个问题。 教学重难点:调动学生情感,充满感情地朗读课文。 资源与教具:多媒体辅助教学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一、导入新课,渲染气氛 师:同学们,今天我们在正式上课前请大家欣赏一段音乐,请把眼睛闭上,用心去听,用心去感受。听完这段音乐后,用语言表达你有怎样的情绪?有什么样的感受? (《黄河大合唱》第一章《黄河船夫曲》片段) 师问:大家从音乐中感受到了激动、热血沸腾、悲壮等战斗的激情。为什么你会产生这样的情绪? 师自答:当时抗日战争已全面爆发,日本侵略者的铁蹄践踏着华北大地,全国掀起了抗日救亡运动的高潮。诗人光未然在这时期创作的组诗《黄河大合唱》,反映了国难当头的现实斗争,激发全国人民的抗日热情。 黄河是我们的母亲河,她用甘甜的乳汁哺育了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孕育出灿烂的华夏文明,在这里我们的诗人放声歌唱,向着黄河唱出我们的颂歌。今天我们就学习《黄河大合唱》的第二章《黄河颂》 二、反复朗读,感知课文 1、请同学们听范读,在听读的过程中感受诗人的感情。(《黄河颂》配乐朗诵) 2、通过你对诗的理解,大声的有感情的自由朗读课文。 3、大家在充分领悟诗的情感基础上齐读全诗。 大家读的不错,如果想要读得再好一些,这就需要同学们深入了解课文,深刻领悟诗

六年级乐曲黄河颂教案

六年级乐曲黄河颂教案 【篇一:八年级音乐下《黄河颂》教学设计】 《黄河颂》教学设计 会泽县金钟镇第三中学唐安红 【教学目标】 1、理解诗歌内容,培养学生爱国主义情操。 2、提高朗读诗歌的能力。 【教学重点】 1.用普通话正确流畅、充满感情地朗读课文。 2.正确理解歌词大意。 【教学难点】 1.反复诵读,感悟诗歌的思想感情。 2.在理解诗歌象征手法的基础上,感受中华民族顽强的奋斗精神与 不屈的意志。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流程】 一、情境导入 请问我们同学当中有没有见过黄河的?(没有)那我们先一起到黄 河边走走。欣赏黄河图片及视频感受黄河。请同学们谈谈你对黄河 的感受。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它孕育了五千年中华文明古国 的灿烂文化。它以博大的胸怀滋养着勤劳朴实的炎黄子孙。 今天老师将带着同学们一起走进光未然的《黄河颂》。(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二、了解《黄河颂》的写作背景。 1938年,抗战正在激烈进行,日本侵略者的铁蹄正践踏着华北大地。在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刻,黄河以她英雄的气魄鼓舞中华儿女 奔赴抗战前线。 1938年9月,诗人光未然带领抗敌演出队来到了黄河,来到了壶口瀑布。滔滔的黄河水,在诗人心中掀起了万丈狂澜,他挥笔写下了不朽的诗篇——《黄河颂》。人民音乐家冼星海读到 了《黄河颂》这首组诗也是异常激动,触发了他的创作灵感。他和 光未然合作,连续写作六天,完成了一部史诗性的音乐作品《黄河 大合唱》。这组歌随后唱过大江上下,激励着中华儿女为祖国的尊 严而战。 三、感悟诗歌

1、听了歌曲和朗诵后,这首诗给你什么感受? 抓住“颂”字,表达了对黄河的热爱和歌颂 2、全诗分成朗诵词和歌词两大部分,朗诵词可以看作是一个序曲, 它的主要内容和作用是什么? 歌颂黄河的英雄气魄及其所表现的我们伟大而又坚强的民族精神。 作用是引出下文的颂歌。 3、歌词部分哪些诗句赞颂黄河的英雄气魄?哪些诗句赞颂黄河的民 族精神?这些诗句应该怎样读呢? (1)描写黄河的英雄气魄的诗句是:望黄河滚滚,奔向东南。惊涛 澎湃,掀起万丈狂澜,浊流宛转,结成九曲连环。从昆仑山下,奔 向黄海之边,把中原大地劈成南北两面。指导朗读: 望黄河滚滚,奔向东南。 诗人站在高山之巅看黄河,这“黄河滚滚,奔向东南”是“望”统领的 内容,所以“望黄河滚滚”中的“望”字读的时候应该把声音拉长一点。惊涛澎湃,掀起万丈狂澜,浊流宛转,结成九曲连环。 “掀”字应重读。因为“掀”字不仅写出了黄河奔流的动态:掀起万丈 狂澜,而且写出了它的气势惊人,所以读的时候要读出黄河奔流的 高低起伏。 (生齐读) (师引导学生朗读) 从昆仑山下,奔向黄海之边,把中原大地劈成南北两面。 读这句诗的时候,重读“劈”这个词? (师指导朗读、齐读) 教师小结:我们学习诗歌不仅要理解它的内容,而且要抓住关键词 来揣摩体会作者的情感。现在我们一起来朗读描写黄河英雄气魄的 诗句,注意体会诗人的情感。 (师生齐读) (2)快速阅读,找出诗人直接赞颂黄河英雄气魄的诗句。 三个“啊!黄河!”的内容。 指导朗读: 第一个“啊!黄河!”读得舒缓、深沉。因为诗人从历史贡献这一角 度来赞美黄河,既然是摇篮,那么读的时候就应该读出舒缓与深沉 之情。 第二个“啊!黄河!” 诗人从黄河的地理优势出发把黄河比作巨人, 巨人高大威猛,读的时候,应把巨人的伟大坚强读出来)

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6课《黄河颂》教材分析 新人教版

黄河颂 一、整体把握 古往今来,黄河以其雄壮的气势,奔腾在中国大地上,滋养着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歌颂黄河就是歌颂我们伟大的中华民族。 《黄河大合唱》是著名诗人光未然(张光年)为配合音乐家冼星海创作的大型民族交响乐而写的组诗。1938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以后,日本侵略者的铁蹄践踏着华北大地。全国掀起了抗日救亡运动的高潮。通过自己创造的艺术形象反映现实斗争,激发全国人民的抗日热情,是许多进步作家、艺术家的心愿。诗人光未然1935年8月曾经创作出歌词《五月的鲜花》,歌中唱道:“五月的鲜花开遍了原野,/鲜花掩盖着志士的鲜血。/为了挽救这垂危的民族,/他们曾顽强地抗战不歇。……”歌词经谱曲后广为传唱。1939年诗人到延安后,又创作了篇幅与规模更大的组诗《黄河大合唱》。《黄河大合唱》共有八个乐章,分别是:《黄河船夫曲》《黄河颂》《黄河之水天上来》《黄河对口曲》《黄水谣》《黄河怨》《保卫黄河》《怒吼吧,黄河》。诗中雄奇的想像与现实图景交织在一起,组成一幅壮阔的历史画卷,歌唱苦难与抗争,刻画黄河的形象,反映中华民族英雄儿女抗战的真实场面。冼星海称赞它“充满美,充满写实、愤恨、悲壮的情绪,使一般没有渡过黄河的人和到过黄河的人都有一种同感。在歌词本身已尽量描写出数千年来的伟大黄河的历史了”。 《黄河颂》在体裁上是一首颂诗,着眼于“歌颂”,在结构上与组诗第一章《黄河船夫曲》是紧密相承的。《黄河船夫曲》描写:“乌云满天,惊涛拍岸,黄河的船夫,在暴风雨中搏战,经过千辛万苦终于到达了彼岸。这象征着我们伟大的民族和人民突破惊涛骇浪般的重重困难,终于取得辉煌的胜利。”于是在第二章《黄河颂》中,诗人作为时代的歌手出现,他站在高山之巅,代表祖国英勇的儿女,向着黄河唱出了颂歌。他歌颂黄河气势宏伟,源远流长,并且要学习它的榜样,像它一样的伟大坚强。

黄河颂公开课教案

黄河颂·电脑辅助教学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积累词语,掌握“巅、澎湃、狂澜、屏障、哺育、九曲连环”等词语的读音、词义、并学会运用 2.了解诗人光未然及音乐家冼星海 3.感受黄河的悠久历史与波澜壮阔的形象,理解黄河所凝聚着的中华民族的伟大精神 能力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歌词,充分展开想象,体会歌词中体现出的英雄气魄,体味诗人的爱国情感 2.理解歌词中比喻、拟人修辞手法的运用,并学习运用到写作中去 德育目标 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与自信心,增强保卫黄河、保卫祖国的决心,为使我们的民族跻身于世界强国之林而奉献自己的力量 ●教学重点 1.理解诗歌颂扬黄河、赞美民族伟大的内涵,体会作者炽烈的爱国情怀 2.引导学生美读诗歌,感受其韵律美、画面美、修辞美 ●教学难点 揣摩意蕴丰富的语句,理解其深刻含义 ●教学方法 1.朗读法借助录音媒体,通过语音、声色、节奏,使诗歌内容立体化、形象化、情境化引导学生准确安排停顿、处理好重音、调控好速度、把握好语调,美读诗歌通过美读,使学生耳醉其音,心醉其情,入情、入境、会心,感受诗歌的意蕴、情感 2.讨论点拨法引导学生抓住全诗的关键性语句,理解诗意,体味诗情 3.美点寻踪法教师引导学生自主赏读,探究诗歌的美点,激活学生的赏析品味意识,使学生真正成为鉴赏的主体 4.延伸拓展法沟通课堂内外,乘坐阅读“直通车”,收获多多 ●教具准备 多媒体,录音机,示范朗读磁带,《黄河大合唱》第一、二、七部歌带,文字资料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教学要点] 学生听诗、看诗(默读)、读诗(出声读)、说诗(复述诗歌大意),熟悉诗歌内容,把握抒情脉络,了解创作主旨;品读诗歌,鉴赏诗歌美点;延伸拓展,开阔学生视野,拓展阅读空间 [教学步骤] 一、导语设计 设计(一): “一把黄土塑成千万个你我,静脉是长城,动脉是黄河”黄河,是我们的母亲河,它用甘甜的乳汁哺育了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孕育出灿烂的华夏文明今天,

六年级上册音乐教案-5.2黄河颂 |人音版(2012)

《黄河颂》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欣赏曲《黄河颂》 教学目标: 1.了解钢琴协奏曲,为乐曲划分乐段。 2.让学生通过欣赏不同表现形式的《黄河颂》,感受乐曲的壮阔而深切的激情。 3.通过聆听乐曲,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对伟大祖国的热爱和赞美之情。 教学重点:感受乐曲的壮阔而深切的激情。 教学难点:为乐曲划分乐段。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准备:电子课件 教学方法:对比聆听、感受、体验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师:今天我们音乐之旅要去我国的第二长河——黄河。它被我们中国人称为“母亲河”,黄河哺育了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孕育出灿烂的华夏文明。在新课前,请同学们看一段视频。(幻灯片播放合唱《保卫黄河》) 师:这段视频同学们熟悉吗?谁能说说看后有什么感想呢?(指名说) 师:这段视频是奔跑吧兄弟团在延安录制的,他们在黄河边

上震撼演绎了《黄河大合唱》中最激动人心的曲目,第七乐章《保卫黄河》,《黄河大合唱》是人民音乐家洗星海1939年创作的救亡歌曲,歌曲慷慨激昂,在中国抗日战争时期起到鼓舞作用,成为抗日歌曲的主旋律和时代最强音,接下来,请同学们再欣赏一段视频,说说观看后带给你怎样的感受。(播放钢琴协奏曲《黄河颂》)指名说说,导入新课 二、新课——聆听《黄河颂》 1.介绍乐曲创作背景 师:这首乐曲就是根据《黄河大合唱》改编而成的钢琴协奏曲《黄河》中的第二乐章《黄河颂》,今天就让我们靠近黄河,聆听来自母亲河的心声,唤醒我们内心深处的黄河情吧!(板书《黄河颂》) 2.音乐知识:钢琴协奏曲 刚才我提到了一个新的名词“钢琴协奏曲”,我们一起来了解下它的定义。钢琴和乐队之间协作贯穿整个作品,这样的演奏形式就是“钢琴协奏曲”。 该曲是在1969年,由殷承宗等6人改编创作的,共分为四个乐章:《黄河船夫曲》《黄河颂》《黄河愤》《保卫黄河》。 2.复听《黄河颂》 师:接下来,让我们跟随着时间的脚步回到1970年的北京民族宫剧院,在那里《黄河颂》首次演出,请细细聆听,说说乐曲分为几部分?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