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信息技术与社会-浙教版教案

信息技术与社会-浙教版教案

信息技术与社会-浙教版教案
信息技术与社会-浙教版教案

一、课程标准

1、描述信息的基本特征,列举信息技术的应用实例,了解信息技术的历史和发展趋势;

2、探讨信息技术对社会发展、科技进步及个人生活与学习的影响;

3、增强自觉遵守与信息活动相关的法律法规意识,认识网络规范和有关道德伦理的基本内

涵,抵制不良信息。

二、知识梳理:

1、信息的含义

信息既是人类生存的基本条件,也是人类生存的基本需求,它和物质,能量构成了当今人类社会的三大

资源。它是一种能够增加社会财富的源泉和造福人类的手段,信息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要素之一。

也被人认为是一种商品。可以进入市场。

不同领域,不同的人群和不同组织从不同的角度对信息有不同的认识。

①《辞海》(1999)把信息解释为:A.音讯、消息;B.通讯系统传输和处理的对象,泛指消息和信号的具

体内容和意义;

②信息论的奠基人之一香农从通信工程的角度对信息解释为:用来消除不确定性的东西,指的是有新内容

或新知识的消息;

③控制论的奠基人维纳对信息的解释为:信息就是信息,不是物质,也不是能量;

④哲学家指信息是认识世界的依据,数学家认为信息是一种概率,物理学家认为信息是“负熵”,通信学

家认为信息是“不定度”的描述。

⑤美国图书馆学会的信息专家对信息的论述为:信息是一切思想、事实和富有想象力的作品,它们以各

种方式进行记录和传播。

目前比较容易被大家接受信息的描述是:信息是反映一切事物属性及动态的消息、情报、指令、数据和

信号中所包含的内容。

2.信息的作用

信息在科学研究、知识传播、生产流程的控制与管理以及人与人之间的交流等方面发挥着巨大的作用。

①信息有为决策提供依据的作用;

②信息可被用于控制;

③信息有告知作用

另外信息还有认知、使动、欣赏、学习以及研究等作用

3.信息的特征

①普遍性

只要有物质存在,有事物运动,就会有它们的运动状态和方式,就会有信息存在,因而,信息普通存在于

自然界、人类社会和人的思维领域。

②不完全性

人们难以一次就获得客观事物的全部信息,这与我们认识事物的程度有着直接的关系,因此信息具有不

完全性的特征。

③时效性

信息不是一成不变的东西,它会随着客观事物的变化而变化的。信息如不能反映事物的最新变化状态,

它的效用应会降低。某些信息具有很强的时效性,如金融信息、气象信息和与战争有关的信息等,在某

一段时间内的价值非常高,甚至起决定性的作用,但过了这段时间,可能没有什么价值了。

④共享性

信息作为一种资源,通过交流可以由不同个体或群体在同一时间或不同时间共享,在一般情况下,信息共

享不会造成信息源信息的丢失,与不会改变信息的内容,即信息可以无损使用、公平分享。

⑤依附性

信息要借助某种方式(如文本、图像和声音等)表现出来。我们将承载信息的文字、图像、声音和电磁波

等称为信息的载体,也称之为媒体或媒介,借助信息的载体,信息得以传递、存储和交换。

4.信息编码

信息本身是看不见摸不着的东西,但它可以用一定的方式表现出来,通常人们把用来表示信息符号的组合叫做信息的代码。

①二进制代码的特征

计算机采用二进制代码可以方便地存储、处理和传送信息,二进制计数系统的特点是:A.有两个基本数码:0,1,B.采用逢二进一的进位规则,C.每个数码在不同的数位上,对应不同的权值。

②字符编码

目前国际上普遍采用的一种字符编码是ASCII码(美国信息交换标准码),该编码使用7位二进制,可以提供128个编码位置,计算机存储器在存放ASCII码时,占用一个字节8位二进制其中最左边的位用“0”填充。

例如:字母“t”的ASCII码为116,也就是1110100B 在计算机中存储为01110100

③汉字编码

汉字与西文字符一样,也是一种字符,在计算机内也是以代码形式表示的,这些代码,称为汉字编码,为进行信息交换,各汉字使用地区都制订了一系列汉字字符集标准。

字符集,收入汉字6763个,符号715个,总计7478个字符,这是大陆普遍使用的简体字符集。

字符集,收入13060个繁体汉字,808个符号,总计13868个字符,目前普遍使用于台湾、香港等地区。

字符集,又称大字符集(GB=GuóBiāo国标,K=扩展),包含以上两种字符集汉字,收入21003个汉字,882个符号,共计21885个字符,包括了中日韩(CJK)统一汉字20902个、扩展A集(CJK Ext-A) 中的汉字52个。

字符集,包含GBK字符集、CJK Ext-A 全部6582个汉字,共计27533个汉字。

E.方正超大字符集,包含GB18030字符集、CJK Ext-B中的36862个汉字,共计64395个汉字。

IEC 10646 / Unicode字符集,这是全球可以共享的编码字符集,两者相互兼融,涵盖了世界上主要语文的字符,

G. 汉字构形数据库版,内含楷书字形60082个、小篆11100个、楚系简帛文字2627个、金文3459个、甲骨文177个、异体字12768组。可以安装该程序,亦可以解压后使用其中的字体文件,对于整理某些古代文献十分有用。

如果超出了输入法所支持的字符集,就不能录入计算机。如果没有相应字体的支持,则显示为黑框、方框或空白。如果操作系统或应用软件不支持该字符集,则显示为问号(一个或两个)。在网页上亦存在同样的情况。

⑤多媒体信息编码

A.声音数字化

基本方法是“采样”和“量化”,通过“采样”、“量化”可以实现声音模拟量的数字化。数字化声音的质量取决于采样频率和量化分级的细密程度,采样频率越高,量化的分辨率越高,所得数字化声音的保真程度也越好,但它的数据量会越大。

B.图像、视频数字化

图像数字化的基本思想是把一幅图看成由许许多多彩色或各种级别灰度点组成的,这些点按纵横排列超来构成一幅画,这些点称为像素(piexl),每个像素有深浅不同的颜色,像素越多,排列越紧密,分辨率就高,图像就越清晰。

5.信息技术

信息技术(information technology IT)是指在信息的获取、整理、加工、存储、传递和利用过程中所采用的技术和方法。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信息技术已进入到现代信息技术阶段。现在信息技术是产生、存储、转换和加工图像、文字、声音、数据等信息的一切现代高技术的总称,它是以电子技术尤其是微电子技术为基础,以计算机技术(信息处理技术)为核心,以通信技术(信息传递技术)为支柱,以信息技术应用为目的的科学技术群。主要包括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微电子技术、传感技术。

①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微电子技术、传感技术介绍

A.计算机技术

计算机技术是信息处理的核心,计算机从诞生之日起就不停地为人们处理大量的信息,随着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它处理信息的能力也在不断地加强。从电影《侏罗纪公园》里摸拟恐龙到“深蓝”(IBM的超级计算机)战胜国际象棋世界冠军加里·卡斯帕罗夫,无比显示着计算机处理技术的强大,我国一直致力于高性能计算机的研究和产业化,而今,我国在这一领域已经达了了园际先进水平,例如联想计算机公司研制的国家网络主节点“深腾6800”超级计算机,2003年11月公布的全球超级计算机500强中列14位。

B.通信技术

现代通信技术主要包括数字通信、卫星通信、微波通信、光纤通信等,现在通信技术的迅速发展大大加快了信息传递的速度,各种信息媒体能以综合业务的方式传输,使社会生活发生了极其深刻的变化。

1835年莫尔斯发明了电报机,1875年贝尔发明了电话,马可尼于1898年发明了无线电通讯技术,1957年10月4日前苏联成功发射的第一颗人造卫星,这一些通讯技术的发明与进步使信息的传播一步一步进入崭新时代

C.微电子技术

微电子技术是现代信息技术的基石,所谓的微电子技术是以大规模集成电路为核心的电子电路微小型化技术,今天,一切技术领域的发展都离不开微电子技术,微电子技术的发展,使得器件的尺寸不断缩小,集成度不断提高,功耗降低,器件性能得到提高。D.传感技术是一项迅猛发展的高新技术,也是当代科学技术发展的一个重要标志,如果说计算机是人类大脑的扩展,那么传感器就是人类感官的延伸。由于人们逐步认识到信息摄取

装置---传感器收集信息的重要作用,所有传感技术受到了普遍的重视。传感器已广泛应用于航天、航空、国防、信息产业、机械、电力、能源、机器人、家电等诸多领域。现在传感技术已经发展到高度敏感元件的时代,人们利用它制造出各种热敏、嗅敏、味敏、光敏、磁敏、湿敏以及一些综合敏感元件,从而扩展了人类收集信息的功能。

②信息技术的发展历程

自从人类诞生以来,已经经历了五次信息技术革命

第一次信息技术革命:语言的产生

语言的产生揭开了人类文明的序幕,它是信息表现和交流手段的一次关键性的革命,大大提高了信息的表达质量和利用效率。

第二次信息技术革命:文字的发明

文字的发明使文字成为语文的物人形式,人类得以摆脱自身的束缚,在大脑之外记录和存储大最信息,增加了交流信息的手段,突破了时间、空间的限制,延长了信息的寿命,使人类可以跨时间、空间地传递和交流信息。

第三次信息技术革命:造纸术和印刷术的发明

造纸术和印刷术的发明,把信息的记录、存储、传递和使用扩大到更广阔的空间,使知识的积累和传播有了更可靠的保证,是信息记载与传播手段的一次重要革命。

第四次信息技术革命:电报、电话、广播、电视的发明和普及应用。

电报、电话、广播、电视的发明和普及应用使信息传递手段发生历史性的变革,它结束了人们单纯依靠为和驿站传递信息的历史,进一步突破最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信息传递的效率和手段再一次发生了质的飞跃。

第五次信息技术革命始与20世纪60年代,其标志是计算机的普及应用和计算机与通信技术的结合。以光电子和微电子为基础,以计算机和通信技术为支撑。

③信息技术发展趋势

A.越来越友好的人机界面

有人将扩音器、按键式电话、方向盘、磁卡、交通指挥灯、阴极射线管(CRT)、遥控器、液晶显示器、条形码扫描器、鼠标/图形用户界面(GUI)称为20世纪最伟大的十个人机界面装置。特别是鼠标/图形用户界面(GUI)使显示在计算机屏幕上的内容在可视性与操控性方面大大改善。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出现下列新的技术,使人机界面更加友好

a.虚拟现实技术

虚拟现实技术是伴随多媒体技术发展起来的计算机新技术,它利用三维图形生成技术,多传感交互技术以及高分辨显示技术,生成三维逼真的虚拟环境,用户需要用特殊的交互设备才能进入虚拟环境中。随着信息技术大众化发展的需要,桌面虚拟现实技术开始发展起来,这种技术只需要使用者利用键盘、鼠标等输入设备,便可进入虚拟空间,感知和操作虚拟世界中各种对象,从而获得身临其境的感受和体会。如某些大型3D游戏、电子笼物、三维全景图片、虚拟实验等。

b.语音技术

语音技术在计算机领域中的关键技术有语音识别技术(ASR)和语音合成技术(TTS)。语音识别技术是指将人说话的语音信号转换为可被计算机识别的文字信息,从而识别说话人的语音指令以及文字内容的技术。语音合成技术是指将文字信息转变为语音数据,以语音的方式播放出来的技术。

c.智能代理技术

智能代理技术是人工智能技术应用的一个重要方面,它通常可以主动地根据人的需要完成某些特定的任务。智能代理技术已在教育、娱乐、办公自动化、电子商务等诸多方面得到

应用,主要用于信息的自动检索和过滤;我们在一些常见的应用软件中也能看到智能代理技术应用的例子,如MICROSOFT OFFICE 中的帮助代理等。

B.越来越个性化的功能设计

人们的需求越来越个性化,而且这种需求是多方面的,这种需求的推动下,信息技术产品走向了个性化和集成化的发展方向。例如多功能个性化的手机,符合中国人需求的办公软件WPS(文字竖排、丰富的字体和图文框修饰、功能强大的表格、专业化公式编辑、多媒体播放功能、中文公文模版)

C.越来越高的性能价格比

信息技术正向低消耗、高速度的方向发展,成本的降低和性能的提高为人们带来了更多的实惠。

20世纪中后期以来,信息技术取得了巨大的进步,展望未来信息技术朝着多元化、网络化、多媒体化、智能化、虚拟化方向发展。今天的科学家仍在不断提出各种各样和信息技术有关的新思想,这些努力包括:新材料、新能源和新元器件的开发;新的计算方式、新的计算机体系结构的研究;新的网络通信技术、网络体系结构的改进;新的应用技术的开发。以下只是这些新技术代表:量子计算机、生物计算机、网格计算、机器人技术、数字地球和智能化社区、因特网2和下一代因特网、虚拟现实的实用化

④信息技术的应用

交流手段:手机通话、发短信,用因特网收发电子邮件、在线讨论、网络视频功能进行远程通话。BLOG、E-MAIL、BBS(电子公告板)、IM(即时通信)等都是网络交流方式。

决策手段:企事业建立办公自动化管理系统,了解每天的生产经营情况,以决策提供保障。

辅助设计:计算机辅助设计(CAD)可以更准确地把握未来的真实产品。

分析模拟:计算机可以将天文工作者收集的太空信息存人计算机系统,由计算机分析数据并描绘星球模型。

专家会诊:来自不同地方的医学专家在网上共同研究一些疑难病例的医治方案,合作攻克医学难题。

⑤信息技术的影响

A.积极影响:

a.对社会发展的影响

信息资源成为继物质资源、能源之后推动经济发展的新资源,信息产业将成为信息化社会的主要支柱产业之一。如今信息技术已经成为科学技术的前沿,人类社会正在从工业社会步入信息社会,信息技术广泛应用引起了社会各个方面、各个领域的深刻变革,加快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人们的生活质理的提高。信息技术的发展使世界变成一个地球村,这样不仅促进了不同国家,不同民族之间的文化交流与学习,还使文化更加开放和大众化。

b.对科技进步的影响

信息技术促进了新技术的变革,极大的推动了科学技术的进步,计算机技术帮助人们原本用人工需要花很长时间才能解决的复杂计算几分钟就能完成。应用计算机仿真技术可以模拟现实中可能出现的各种情况,便于验证各种科学假设,以微电子技术为核心的信息技术带动了空间开发、新能源开发、生物工程等尖端技术的发展,另外信息技术在基础学科中的应用与其他学科的融合,促进了新兴学科(计算物理、计算化学)和交叉学科(人工智能、电子商务等)的产生与发展。

c.对人们生活与学习的影响

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促进了人们的工作效率和生活质量的提高,人们的工作方式、生活方式和学习方式也正发生转变。足不出户可知天下事,人不离家照样能办事,一部分人可以

由原来的安时间定点上班变为可以在家上班,网上看病、网上授课、网上学习、网上会议、网上购物、网上洽谈生意、网上娱乐等成为人们一种新型生活方式,网络技术、多媒技术在教学上的应用,使得人们的学习内容更丰富,学习方式更灵活。

B.消极影响

a.信息泛滥:一方面信息急剧增长,另一方面人们消耗了大量的时间却找不到有用的信息,信息的增长速度超出了人们的承受能力,导致信息泛滥。例如:垃圾邮件充斥你的邮箱。

b.信息污染:一些错误信息、虚假信息、污秽信息等混杂在各种信息资源中,使人们对错难分、真假难辨,人们如不加分析,便容易上当受骗,受其毒害。

c.信息犯罪:随着信息技术应用的普及,人们对信息体系的依赖性越来越强,信息安全已成为日趋突出的问题,一些不法分子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及信息系统本身的安全漏洞,进行犯罪活动,如信息窃取、信息欺诈、信息攻击和破坏等,造成社会危害。如计算机病毒侵害、计算机莫名其妙的崩溃,QQ号和虚拟财产被盗、黑客攻击等。

d.对人们的身心健康可能带来的不良影响:人们如果不具备一定的信息识别能力,就容易受到一些不良信息的影响和毒害,它导致一些行为偏差,如果过多依赖于计算机网络等现代媒体,人们阅读书本、亲身实践、人际交往等方面的能力容易被弱化。网络环境中的虚拟世界、网络中的匿名化活动,给人们带来了新的伦理问题,容易使人产生双重人格,现实生活中是一种身份,在网络虚拟世界中又扮演一种身份。有的同学长期沉溺于上网,以致诱发实际生活中的社交恐惧症。长期使用电脑,如果不注意自我调节,容易引起视力下降,颈椎疼痛等疾病。如“网络上瘾症”是近年来出现的一种病症,患者长期沉醉于网络世界,已经不懂得和现实进行交流了,下网后会出现精神萎靡和身体不适应等症状,荒废了学业和工作。网络犹如一柄双刃剑,在增强青少年与外界沟通和交流的同时,其中的不良内容也影响了一些青少年的心理和生理健康。

我们一方面享受着信息技术带来的种种益处,另一方面又不得不面对来自信息世界的侵扰,

⑥迎接信息社会的挑战

信息社会给我们带来新的机遇和挑战,信息化生存成为新的生活方式,在这种生活方式下,一个人的信息观念、信息能力、信息行为将极大的影响着他的生活质量,如果不具备一定的信息能力,就会成为“信息盲”,就不能有效地进行信息交流,这样不但在学习、工作、生活上受到很大的影响,而且在日益激烈的社会竞争中必将处于极为不利的境地。

作为新世纪的中学,我们应该做好生活在信息社会里的思想准备、知识准备和能力准备,努力培养自身的信息素养,提高信息社会的生存能力。具体应注意如下几点:A.培养良好的信息意识

信息意识是指信息的敏感程度,要学会甄别有用信息,无用信息和有害信息,在信息的海洋中及时地捕捉对自己有用的信息,同时提高对负面信息的鉴别能力和自我防护意识。

B.积极主动地学习和使用现代信息技术,提高信息处理能力

在信息社会中,除了学习语文、数学等基本文化知识,具有读、写、算等基本技能外,还必须学习信息技术及其相关文化,培养运用工具、获取信息、处理信息、创新信息、表达信息、交流信息、应用信息、协作学习以及信息免疫等方面的能力

C.养成健康使用信息技术的习惯

长期使用信息技术,特别使用计算机的时候,要保持正确的操作姿势,注意用眼卫生和劳逸结合,坚持锻炼身体,以免损害健康。

D.遵守信息法规,培养良好的信息情感和信息道德

作为信息社会公民,应该努力培养高尚的信息道德,自觉遵守相关法律、法规,不制造、不散布无用、有害、虚假的信息,不剽窃他人作品,不使用盗版软件,自觉抵制损害信息

安全的行为,为实现一个安全的信息社会而努力

⑦信息技术引发的矛盾和问题

(1)安全

开放是因特网的主要特征之一,任何团体和个人都可以通过因特网传送和获取各种各样的信息。但是因特网的这种特征无论国家、单位和个人都面临着严峻的安全问题。表现在:

①计算机病毒

计算机病毒:是指编制或者在计算机程序中插入的破坏计算机功能或者毁坏计算机功能或者毁坏数据、影响计算机使用,并能自我复制的一组计算机指令或者程序代码。

计算机病毒的特点

非授权可执行性:病毒都是先获得了系统的操控权,在没有得到用户许可的情况下,开始了破坏行动。

隐蔽性:病毒可以在一个系统中存在很在时间而不被发现,在发作时才会使人们猝不及防,造成重大损失。

传染性:传染性是计算机病毒最主要特点,也是判断一个程序是否是病毒的根本依据。

潜伏性:病毒有时会潜伏一段时间不发作,使人们感觉不到已经感染了病毒,使其传播范围更为广泛。

破坏性:一个病毒破坏的程度、方式和程序,取决于它的编写者的目的和水平,如果一个怀有恶意的人掌握了尖端技术,就很可能引发一场世界性的灾难。

表现性:计算机病毒的表现可以是播放一段音乐或显示图片、文字等,也可能破坏系统、格式化硬盘、阻塞网络运行或者毁坏硬件。

可触发性:计算机病毒大部分会设定发作条件,这个条件可以是某个日期、键盘的点击次数或是某个文件的调用。

计算机感染病毒的症状:

A.装入程序的时间比平时长、运行异常

B.磁盘空间突然变小,或系统不能识别磁盘设备

C.有异常动作,如突然死机又自动重启等

D.访问设备时有异常现象,如显示器显示乱字符、打印机乱动作或打印乱字符;

E.程序或数据无缘无故地丢失,找不到文件

F.可执行文件、覆盖文件或一些数据文件长度发生变化

G.发现来历不明的隐含文件

H.访问设备的时间经平时长,如长时间访问磁盘等现象

I.上网的计算机发生不能控制的自动操作现象

J.机器发出怪声。

计算机病毒的防治:

对计算机病毒的防治可从三个方面入手:预防、检查和消毒

世界上没有能杀灭所有计算机病毒的杀毒软件,同时,由于计算机病毒也在不断地发展,许多新的、危害性更大的计算机病毒在这些软件研制时没有被考虑在内,因此,与计算机病毒相比,杀毒软件永远具有滞后性。所以对计算机病毒必须以预防为主,即护计算机系统不受病毒的传染。

一般可以采取以下几个方面来采取积极的预防措施

A.认识计算机病毒的破坏性及危害性,不随便复制和使用盗版软件和来历不明的软件,对从网络上下载的各种免费软件和共享软件,要选进行必要的检查和杀毒,杜绝计算机病毒交叉感染的可能

B.安装具有智能分析功能的反病毒软件,选择经公安部病毒检测中心“实时监控”功

能测试认可的反病毒软件,定期更新版本,保证杀毒软件和它的数据具有最新、最强的功能。定期对计算机系统进行病毒检查。

C.对数据文件进行备份。

D.当发现计算机系统受到计算机病毒侵害时,应采取有效措施,清除病毒,对计算机进行修复。

E.要谨慎处理收到的电子邮件,一般不要运行电子邮件附件中的程序,也不要打开电子邮件附件中的任保文件,如果必须要打开附件,则最好打开之前要求对方确认。

F.关注各种媒体:如报纸、电视台、防病毒网站提供的最新病毒报告和病毒发作预告。及时做好预防病毒的工作。

常见反病毒软件:

江民瑞星金山诺顿天网熊猫

②黑客(hacker):是指计算机系统的非法侵入者,尽管有些黑客只是为了好奇或表现自己的能力而非法访问他人的系统,但了一些用心之徒侵入他人系统后,会破坏文件或修改数据、盗窃内部数据,对国家安全、社会安全、公共秩序、个人合法权益造成极大的危害。

③网络陷阱

网络陷阱是指一些别有用心的人,乘人不备之机利用因特网设置骗局,如:利用聊天室结识的朋友见面,然后见机行骗,利用填写资料机会,骗取他人个人资料等等(2)解决网络安全的主要途径

因特网的网络问题引起了世界各国的高度重视,目前解决网络安全问题的主要途径有三种:立法途径、技术途径、个人防范途径。

立法途径:世界各国都在加紧制订相应的法律法规,如我国1994年颁布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保护条例》,2000年颁布的《计算机病毒防治管理办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安部51号令),我国新《刑法》第286条第3款也对实施制作、传播计算机病毒等破坏性程序的人作出了处罚规定。

技术途径:密码学技术、访问控制、使用保护软件、安全审计、安全监控、安全漏洞检测、网络监听等。

个人防范途径:增强自我防范意识、安装、使用保护软件、设置密码、做好备份工作等。

(三)信息技术与青少年

1.充分、合理利用信息技术

青少年可以利用一些专题学习网站开展自主学习,扩展自己学习的深度和广度,提高学习效率。

青少年可以利用信息技术开展合作学习,利用BBS应自己感兴趣的话题与他人进行讨论、交流,利用E-MAIL将自己在学习中产生的疑问,发给同学、老师或专家,也可以通过网页展示自己的作品或研究成果。

青少年在充分利用信息技术的同时,要把握好适时适度的原则,做到合理利用。信息技术只是一种工具,是为达到目标服务的。合理利用信息技术的关键之一是考察运用信息技术所产生的效果;关键之二是考察使用效率。

2.自学遵守信息社会的法律、规范和道德。

(1)尊重他人的知识产权

知识产权:指法律规定的人们对于自己创造或拥有的智力成果所享有的各种权利的总称,包括相应的人身权利和财产权利。

传统的知识产权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产权称为工业产权,另一部分称版权(著作权)信息技术领域而言,知识产权的保护主要是指对知识产权权利人在计算机设备、通信

设备等硬件的设计制造以及软件的原创成果的保护。

开发者设计开发的计算机软件,在开发完成之日起应受到法律知识的保护,出于尊重他人的知识产权,我们应该做到:

不剽窃他人的人信息作品的内容;不使用盗版书籍、软件、光盘等;

对于作者声明禁止使用的作品,要尊重作者的意见;

不能出于赢利的目的非法复制、出版他人的信息作品;如果出于学习、研究或欣赏目的,可以少量复制但不能出版,并应尽可能地通知对方并取得对方的同意;

如果需要在自己的作品中引用他人的作品,应注明引用信息的来源、作者。

(2)加强自我约束,自觉遵守网络规则和礼仪

开放、共享、自由、虚拟是因特网的主要特征,这几个特征导致了一系列问题的产生开放:任保个人和团体都可以通过因特网传送和获取各种各样的信息,这种开放性使得无论国家、单位还是个人都面临着严峻的安全问题。

共享:因特网的共享性使人们能便捷地获取自己所需要的信息,人人都能分享人类共同的智慧,这种信息资源的共享给人们的学习和工作带来了极大的便利。但也容易导致剽窃、修改、任意转贴他人信息作品等行为出现,这些行为都是对他人的劳动成果、知识产权不尊重的表现。

自由:因特网的自由性使人们可以自由的浏览、获取、传播、处理网上的信息,可以将自己的信息发布到网上与他人交流,科学家利用它可以障碍的开展学术讨论,然而自由带给人的并不都是快乐,有时可能是不欢,如:网上交流的自由给了垃圾信息可乘之机(简单加工、到处复制的信息,虚假或过时的信息,不正确、不科学的信息,低级庸俗的信息时有出现),垃圾信息给人们选择、利用信息制造了困难,甚至还可能腐蚀人们的思想,它对社会造成的危害不容忽视。

虚拟:因特网是一个数字化的空间,它提供了一个看似真实,但却是“虚拟”的环境。如电子商务上人足

不出户就可以买到自己需要的生活用品,网络新闻满足了人们了解外界信息的需要。正因为如此,有些人过于依赖、迷恋这个虚拟世界,这种现象被称为“网络上瘾症”、“网络孤独症”等。因特网具有的开放、自由、虚拟等特点,对我们的自我约束提出了更高的高求。

下面是使用电子邮件的一些礼仪要求:

发信时最好输入邮件主题,以便收件者了解邮件的主要内容;

信息的内容尽可能简短明了,以便不浪费他人的时间

如果用英语等外国人写电子邮件,内容一定不要用大写字母表示

不要随意给他人发信,不能给他人制造垃圾邮件

3.加强自我保护意识,提高自我保护能力

(1)加强病毒防范的意识和能力

A.做好病毒的预防工作,

B.做好病毒的检测和消除工作

(2)保护自己的作品

保护自己的作品,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A.建立保护自我作品版权的意识,学习、了解有关版权方面的知识;

B.保管好自己创作过程中的初稿、图纸等;

C.选择先正式出版、后网络共享的方式;

D.对于网络共享,还可以按照网络版权(如创作共用协议)选择一种方式进行协议授权。

E.对于侵害自身权益的违法行为要勇于反击。

(3)避免网络陷阱的伤害

网络陷阱之所有能够成功,一般是因为受害人的防范意识不强。

一般来说,我们可以采取以下方法来进行网络安全防范:

A.不要向任何人透露你的上网密码;不要用单词作为上网密码;不要以对话框中保存密码;经常更必上网密码;

B.不要在网络上随意公布或留下自己的电子邮箱地址,特别是注册用户的正式电子邮件地址,对收信软件进行设置,限制邮件大小并过滤垃圾邮件的地址。

C.尽量不要使用ICQ之类的网络寻呼机软件,因为它会暴露用户的IP地址,被黑客利用而受到攻击;不要在支持HTML语言的聊天室里聊天,以防黑客向你发送HTML语句导致计算机死机;

D.不要让别人随意在你的计算机上安装软件,不要轻易运行来历不明的软件,特别是电子邮件附件中的软件。及时安装计算机系统的补丁程序,堵住系统的漏洞。

E.在网络交流中,特别是家庭电话号码、住址等关键信息,不要和原本不认识的网友见面。

(4)警惕信息污染

我们应该时刻警惕垃圾信息对人们思想的腐蚀和误导,对身体和精神的伤害,时刻警惕垃圾信息所造成的污染。可以通过以下行动来落实

A.养成随时对自己浏览的信息内容、网站展开批判性思维的习惯;

B.不断实践,改进判断信息的方法,提高自己识别信息、评价信息的能力;

C.尽量浏览那些正规组织的网站(如域名为org、gov、edu等的网站)和具有较好声誉的网站(新浪、搜狐等)。

D.远离有不健康内容的网站,当发现网页中有垃圾信息时,应立即离开。

(5)保护自己的心理与生理健康

因特网的虚拟等特点容易导致人们的心理不健康外,实际上长时间使用计算机还会损害人们的生理健康,如导致近视眼、肩周炎、“鼠标手”等生理疾病。

(四)当前计算机犯罪主要包括以下行为:

1制作和传播坟算机病毒并造成重大危害 2 利用信用卡等信息存储介质进行非法活动

4 窃取计算机系统信息资源 4破坏计算机的程序或资料 5利用计算机系统进行非法活动

6 非法修改计算机中的资料或程序 7泄露或出卖计算机系统中的机密信息。

三年级信息教案

第1课 信息和信息处理工具 教学目的和要求 1、了解什么是信息; 2、了解如何描述信息以及对信息进行获取、传递、处理的各种技术; 3、知道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是两种重要的信息技术; 4、了解信息高速公路; 教学重点与难点:信息的各种心态及其本质含义。 教学方法:1、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启发学生对问题深入思考。2、电脑动画课件教学。 教学准备:1、电教室内利用电脑播放自制的教学课件。 2、课前打开电脑。 教学过程 一、新课引入 1、什么是信息?你知道吗?(学生回答) 简单地说,信息就是指对人么有用的数据、消息。(有用,即有价值。信息具 有价值) 2、信息无处不在,无时不有。(举例启发后,请学生自己举例) 只要我们留意一下周围世界,就会发现信息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十字路口的信号灯…… 教室里的板书,挂图…… 图书馆里的书报…… 春节联欢晚会的现场直播……大自然也无时无刻不在向我们传发出各种各样的信息…… [可用幻灯片展示以上图片] 二、新课教学 解释: “ 一、信息通常是指数据、消息中所含的意义。” 科学角度研究的信息主要指:一是经过计算机技术处理的资料和数据,如文字、图形、影像、声音等;二是经过科学采集、存储、复制、分类、检测、查找等处理后的信息产品的集合。 信息是事物运动的状态和存在方式而不是事物本身。它必须借助某种符号才能表现出来,而这些符号通常人们用数据来记录它。 “二、信息技术主要是指人们获取、存储、传递、处理信息的各种技术,计算机技术和通讯技术是两种重要的信息技术。” [利用电脑动态展示以下三种重要的信息技术] “1、信息的获取” 人脑的大部分信息是通过视觉和感觉器观获得的; 电脑中的信息主要是通过诸如键盘、鼠标、语音识别等电脑输入设备,

小学六年级信息技术教学设计

小学六年级信息技术教学设计

小学六年级信息技术教学设计 课题:我和我的卡 通朋友 —打扮演 示文稿(下) 科目:信息技术课时:1授课年级六年级授课教师:鄢晓珑 教学内容 《打扮演示文稿(下)》是广东教育出版社小学信息技术第三册(下)第一单元第四课,这一单元的内容是教学powerpoint制作演示文稿。本课主要介绍在幻灯片中插入艺术字、剪贴画和图片的方法,体验合理修饰后的演示文稿给人带来美的享受。 学生分析 信息技术课是学生最喜欢的课程之一,究其原因一方面在信息技术课本身内容具有很强的趣味性,学生乐于学;另一方面信息技术课具有极强的操作性,学生能最大程度的得到动手的机会,而每一次动手,都能有所发现,有所成果,体会到成功的欢乐,产生成就感。所以教师在设计教学过程时,充分注意学生对课程的兴趣,加强内容的趣味性、操作性,让学生多想,多动,引导学生自己探究。 本课的内容对学生来说相对简单,学生能很快地找到修饰演示文稿的方法,并能依靠自己的摸索,很快掌握它的用法,在设计教学过程时,注意到既然内容较简单,学生完全有能力自己解决,教师就要充分培养、发挥学生的自学能力,以学生的自学、互助为主。 知识技能对学生来说是简单的,但对所学内容的运用对学生来说却是一个难点,在设计教学时,充分注意引导学生去运用所学的基础知识,而不是满足于掌握基础知识。在教学内容的安排上,设计了特色创作“为卡通朋友设计一件毛衣”的环节;创新、自主无疑是值得赞赏、提倡的。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在教学中,强调学生按自己的兴趣设计自己的演示文稿,要有自信,我的就是好的。

设计思想 有效的信息技术课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和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重要方式。本节课就紧紧围绕这一理念,创设教学情境,引导学生观察思考,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参与意识,尊重学生的自我发现和与众不同的方法,鼓励创新思维,用恰当的评价为学生树立学好信息的信心,促进学生生动活泼、全面和谐地发展。 教学目标知识:理解怎样在幻灯片中插入艺术字、剪贴画和图片。 能力:能实现在幻灯片中插入艺术字、剪贴画和图片。 情感:通过师生间的交流,给学生以方法、以胆量、以鼓励、以成功,让学生享受成就感,树立自信心。 教学重点在演示文稿中插入艺术字、剪贴画、图片。 教学难点根据内容,选择合适的艺术字、剪贴画和图片。 教学方法与手段设置情境(发现问题) 师生讨论(提出问题) 独立探索小组合作(解决问题) 交流、总结(完成意义建构)创新、运用 教学内容教学环 节 活动时 间 教学活动 设计意图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六年级信息技术教案

六年级下册信息技术教学计划 一、学生现状分析与机房设施: 六年级下册学生水平参差不齐,个别学生已具备一定的操作能力,但大部分学生不具备计算机基础知识和操作技能。 二、教材编排特点: 教材采用山东教育出版社《小学信息技术》(六年级下册),共六个单元,包含了以下内容: 1.欣赏电脑动画。 2.动画制作好帮手。 3.绘图工具 4.逐帧动画 5.形状渐变动画 6.运动渐变动画 7、实践活动 教材由浅到深,循序渐进地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使学生逐步掌握计算机基础知识和基本操作技能。但在实际教学中,根据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可作适当地调整。 三、本学期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1.建立对计算机的感性认识,了解信息技术在日常生活、学习中的应用,培养学生搜集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 2.了解信息技术的应用环境和信息的一些表现形式。

3.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以及与他人合作的能力。 教学难点: 1.信息技术概念、术语的理解和运用。 2.学会一些操作程序。 3.使学生明确应负责任地使用信息技术系统及软件,养成良好的计算机使用习惯和责任意识。 四、教学方法: 1.以“任务驱动”的方式组织教学活动。 2.重视上机操作,培养学生动手能力。 3.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搜集信息能力。 4.注意对学生介绍当前流行的信息技术知识。 5.注意寓教于乐,发展学生想象创造的能力。 五、课时安排: 1.欣赏电脑动画。2课时 2.动画制作好帮手。4课时 3.绘图工具5课时 4.逐帧动画4课时 5.形状渐变动画5课时 6.运动渐变动画6课时 7、实践活动2课时

第1节欣赏电脑动画 [教学内容]: 初步认识Flash动画文件与Flash影片文件的播放。 欣赏Flash动画。 动画原理与动画原理的实验。 计算机动画和常用的计算机动画制作软件。 [教学目标]: 1.通过本章节内容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动画原理和动画片的特点;知道计算机动画以及在当前个人计算机上常用的计算机动画制作软件。 2.使学生具有在个人计算机上播放Flash动画的能力;具有正确区分两种不同类型的Flash文件的能力。 [教学重点和难点]: 通过多个Flash动画文件的播放,激发学生对计算机动画的浓厚兴趣,是本章节教学的重点。 [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组织教学 组织学生戴好脚套,按顺序进入机房,按指定的座位就座。 启动学生机并由教师机控制。 激趣引入

小学信息技术六年级信息技术教案

---------------------------------------------------------------最新资料推荐------------------------------------------------------ 小学信息技术六年级信息技术教案六年级信息技术教案第 1 课电脑的本领与家史教学目标: 1、了解人类获取信息的途径及信息技术在当今社会的作用。 2、了解电脑在信息时代的作用。 3、了解电脑的发展史。 教学重点: 电脑在信息时代的作用。 教学难点: 教学时间: 1 课时。 教学建议: 信息(information): 教师可以举例来说明: 如欧洲足球锦标赛的现场直播、我们学习用的书、冬天大雪纷飞的情景这些用文字、语言、声音、图像等表示的内容统称为信息。 信息获取的途径可由学生来讲述,让他们自由发挥。 电脑的应用广泛教师难以一一讲全,因此可以在课前让学生去查找有关资料,在课堂中分小组汇报。 教师主要向学生介绍因特网作用,教师也可以向学生简单演示 1 / 15

一下因特网的神奇魅力。 电脑的发展史: 从 1946 诞生的第一台电子计算机(ENIAC)后,我们可以把计算机的发展四个阶段: 1、 1946 至 50 年代后期,电子管时期。 2、 50 年代中期至60 年代后期,晶体管时期。 3、 60 年代中期至 70 年代前期中小规模的集成电路。 4、 70 年代到今超大规模的集成电路。 对于学有余力的学生教材还安排了计算机的组成的阅读材料。 第 2 课常用软件的安装与删除教学目标: 1、学会常用软件的安装。 2、学会把软件从计算机的硬盘上删除。 教学重点: 软件的安装与删除。 教学难点: 教学准备: 准备一些常用软件的安装程序。 如: 超级解霸、屏幕保护程序、 Winamp。 教学时间: 1 课时。 教学建议:

信息与信息社会教案

信息与信息社会教案 教学对象:高一学生 课时:25分钟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使学生了解信息、信息技术和信息社会的含义及其特征。 2、使学生认识信息技术的发展变化及与人类社会的关系。 过程与方法: 通过本课的学习,激发学生对学习计算机的兴趣,培养学生收集、获取和处理信息的能力,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激发学生对信息技术课的兴趣,增强自身信息素养,使学生在学习的同时体会信息技术给人类社会带来的优越性,使其能端正学习态度,能主动学习,并培养学生的协作精神。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1、信息和信息社会的含义;2、信息和信息社会的特征。 教学难点:1、对信息和信息社会的含义的理解;2、信息技术和信息社会之间的关联。 三、教学过程设计 1、导入新课 教师提问:“今天是我们的第一节课,大家知不知道我们这节课叫什么?” 学生回答:“电脑课”,“计算机课”,少数同学能够回答出“信息技术课”。 教师设疑:为什么以前叫电脑课,现在叫信息技术课,那么什么是信息,什么是信息技术、什么是信息社会?从而引入新课 (板书)信息与信息社会 2、讲授新课 (1)信息的概念 教师用课件展示几幅图片。 教师提问:能从图片得到些什么内容? 学生回答:照片中的符号、颜色、图像等。 教师回答:你们都说的很对,这些就叫信息,下面我们来看一下大家对信息的广泛的理解: 1、对消息接受者来说是预先不知道的报道(辞海); 2、用来通信的事实,在观察中得到的数据、新闻、知识(美国、韦伯); 3、是一切物质和事物的属性,信息是谈论的事情、新闻、知识(牛顿); 教师带领学生总结出信息的概念。 通过给予具体事例,师生互动,从而得出信息的基本特征。 (板书)信息 (2)信息技术的概念 教师总结:同学们,刚刚我们理解的信息的含义、特征和作用,那我们获得信息之后怎么让这些信息变成有价值的东西呢? 学生回答:对信息进行加工 教师:这位同学回答的非常好,就是对信息进行加工,而加工过程所涉及的内容就是信息技术,请同学们翻开课本,找到信息技术的含义。 信息技术(Information Technology, IT)是指获取信息、处理信息、存储信息和传输信息的技术。

最新小学六年级信息技术教案全集

最新小学六年级信息技术教案全集 教学目的和要求 1、了解什么是信息; 2、了解如何描述信息以及对信息进行获取、传递、处理的各种技术; 3、知道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是两种重要的信息技术; 4、了解信息高速公路; 教学重点与难点:信息的各种心态及其本质含义. 教学方法:1、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启发学生对问题深入思考. 2、电脑动画课件教学. 教学准备:1、电教室内利用电脑播放自制的教学课件. 2、课前打开电脑. 教学过程 一、新课引入 1、什么是信息?你知道吗?(学生回答) 简单地说,信息就是指对人么有用的数据、消息.(有用,即有价值.信息具 有价值) 2、信息无处不在,无时不有.(举例启发后,请学生自己举例) 只要我们留意一下周围世界,就会发现信息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十字路口的信号灯……教室里的板书,挂图……图书馆里的书报……春节联欢晚会的现场直播……大自然也无时无刻不在向我们传发出各种各样的信息…… [可用幻灯片展示以上图片] 二、新课教学 解释: “一、信息通常是指数据、消息中所含的意义.” 科学角度研究的信息主要指:一是经过计算机技术处理的资料和数据,如文字、图形、影像、声音等;二是经过科学采集、存储、复制、分类、检测、查找等处理后的信息产品的集合. 信息是事物运动的状态和存在方式而不是事物本身.它必须借助某种符号才能表现出来,而这些符号通常人们用数据来记录它. “二、信息技术主要是指人们获取、存储、传递、处理信息的各种技术,计算机技术和通讯技术是两种重要的信息技术.” [利用电脑动态展示以下三种重要的信息技术] “1、信息的获取” 人脑的大部分信息是通过视觉和感觉器观获得的; 电脑中的信息主要是通过诸如键盘、鼠标、语音识别等电脑输入设备,扫描仪、传感器等电子感测装置来获取. “2、信息的传递” 信息只有通过交流才能发挥效益. 烽火狼烟、飞马传书、信鸽远飞——>报纸、电报、电话、广播——>微波、光缆、卫星、计算机网络 “3、信息的处理” 信息处理是指将信息缩小、放大、分类、编辑、分析、计算,加工成某种要求的数据形式,如绘制图形、打印报表等. 电子计算机是信息处理机. “三、信息社会” 人类进入20世纪以后,科学技术的发展速度越来越快,当今信息同物质、能源一样重要,是人类生存和社会发展的三大基本资源之一,是社会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甚至人们把今天的社会

信息的发布与交流(教案)

信息的发布与交流(教 案) -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

信息的发布与交流 汕头市聿怀中学王霞 一、案例背景信息 1.模块:信息技术必修模块信息技术基础 2.年级:高一级 3.学时数:1课时 非上机时间20分钟,上机操作时间25分钟 二、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①让学生了解信息发布的各种途径和评价信息发布的效果; ②让学生能够完成将作品在局域网和因特网进行发布的操作; ③让学生了解信息交流的各种途径,并且能够利用网络进行信息交流; 2、过程与方法: 通过指导学生参与两项活动,让学生通过活动掌握信息发布和交流的技能和技巧;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①使学生学会运用信息技术促进交流与合作,形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终身学习的能力; ②合乎规范地使用网络等媒介发布信息,表达思想; ③增强自觉遵守与信息活动相关的法律法规的意识,负责任地参与信息实践; ④培养学生关注社会,关注人类的情感; (二)内容分析 《信息的发布与交流》是信息技术必修模块第四章第5个课时的内容。新课程内容标准要求学生在本节课要学会合乎规范地使用网络等媒介发布信息,表达思想。增强自觉遵守与信息活动相关的法律法规的意识,负责任地参与信息实践。同时学生在日常生活或者其他课程的学习中经常会需要向别人展示自己的一些信息,要采取什么样的方式发布信息,效果才会更好呢;还有如果学生遇到各种各样实际问题或困难,需要寻求别人的帮助和经验的时候,要采取什么样的交流方式才更恰当呢。这些都是本节课所要探讨的主要问题。 (三)教学重难点 信息的发布与交流除了可以通过网络,还有其他很多种方法和途径,在这节课中我们应该涉及,并且要求学生认识和了解,但同时根据新课程内容标准的要求,在信息技术课堂中这节课的侧重点是要求学生将自己的作品通过网络进行发布,能够利用信息技术手段与他人进行交流,因此制定了本节课的教学重点与教学难点为: 教学重点: 1、让学生了解信息发布的各种途径和评价信息发布的效果;

六年级下册信息技术教案

六年级信息技术下册教学计划 一、教材分析 选用的教材是甘肃教育出版社的《小学信息技术》六年级下册教材。此册教材分两个模块,第一个模块是“制作个人网站”,第二个模块是“智能机器人”。本册教材有以下特点,从内容上看:1.知识点介绍重点突出,有详有略,适当分散、更易入门。2.学习方式为学生构想,更多样。课本中涉及学生的学习方式主要有自学、讨论、动手实践、小组合作等。3.与学科结合更紧密,体现知识的综合运用。如建立个人网站、机器人等。 二、本册的教学目标: 1.通过信息技术手段的运用,来综合学习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知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 2.了解机器人的一般知识,激发学生学科学、用科学、爱科学的意识。 3.以网络中的各种实际应用为主线,突出网络在生活中的实际应用,体现网络对生活的改变以及网络的实际应用价值。 4.能够运用搜索引擎查找自己需要的资料。 三、教学措施与方法: 1.加强信息技术基础教育。班级学生中运用信息技术的基本能力普遍较差,文字输入、排版、制作幻灯片等掌握得不扎实,所以要利用有限的课堂时间,加强这方面的练习,切实提高全体学生驾驭信息技术的能力。 2.注重直观教学,充分利用“实物”、图片、视频等教育手段,吸引学生的学习注意力,提高课堂学习效率。 3.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教学中更多地给予学生表现自己,展示自我的机会,注重教学民主,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 4.要跳出信息技术来教信息技术,注重学科间的有机融合;拓宽学生的思维空间,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运用信息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教学进度表

第1课创建个人网站 教学目的: 1.了解万维网的基本架构。 2.区分网页和网站的不同之处。 3.掌握网页元素和网页构件的使用。 教学重点:掌握网页元素和网页构件的使用。 教学难点:理解网页中“网站”的作用。 教学准备: 1.调试每台计算机 2.打开计算机并由教师机控制 3.由各组组长带队有秩序地进电脑室。 教学过程: 一、引入: 首先登录两个不同的网站,打开不同的网页,引发同学们对更喜欢哪一个网站哪一个网页的大讨论。然后提出“你为什么更喜欢这个网页(网站)”“你想做出自己漂亮的网页吗”等问题来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导入新课。 二、新授 任务一:认识FrontPage窗口 1.启动FrontPage软件 让学生试着用启动Power Point的方法,自行启动FrontPage软件。指名说出启动的方法,教师加以指导。 任务二:新建网站 学生活动:打开文件新建网页,由一个网页组成网站。文件夹位置:d:\tian 任务三:在网页中输入文字 学生活动:阅读教材,针对网页,找出网页的组成元素。网页的设计视图。 交流讨论:网页构成元素的作用 任务四:关闭网站 1.认识在“文件”菜单中关闭网站 2.学生上机操作,完成P6页练一练。 三、想一想 1.网页可以由哪些元素组成 2.由网页建立网站。

1.1《我与社会》教案

1.1《我与社会》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感受社会生活的绚丽多彩,认识社会生活,参与并奉献社会。 2.正确理解个人是社会的有机组成部分。 3.明白人的身份是通过社会关系确定的。 过程与方法 1.通过分享暑期生活,感受社会的绚丽多彩,加深对社会的认识。 2.通过模拟不同场合的自我介绍理解个人是社会的有机组成部分,并且人的身份是通过社会关系确定的。 情感、态度价值观 1.感受社会社会生活的绚丽多彩。 2.积极参与社会生活,努力为社会做贡献。 教学重点及难点 教学重点个人是社会的有机组成部分 教学难点人的身份是通过社会关系确定的 课型新授课 教学方法经验分享、讨论、情境模拟、讲授 计划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活动一】说说你的暑假生活: 教师:无论我们是否情愿,暑假生活已经和我们说再见了。在暑假,你有哪些不同于学校的生活经历。请选择其中的一两件和大家分享。 学生分享:略 教师总结:在暑假,我们有了更多的时间和机会参与到更广阔的社会生活中,我与社会有了更深的交融。 (二)讲解新课 一、感受社会生活 【活动二】校园生活OR社会生活?请你来选择 Q:和校园生活相比较,你更喜欢社会生活还是校园生活?为什么? 生:略(社会生活的好,或者不好) 师:走进社会,我们感受到社会生活的绚丽多彩,让人流连忘返,感受到生活的美好;同时可能也会发现一些社会生活中存在的不尽如人意的地方,需要我们建言献策,奉献自己的力量。同学们,你准备好了吗? 二、每个人都是社会的一员 【活动三】根据情境介绍自己 师:在社会生活中我们要与他人交往,在与人交往的过程中,常常会遇到需要自我介绍的情况。 情境一:做客同学家,向同学的奶奶介绍自己。 (业缘关系) 情境二:到姑姑家玩,向姑姑的朋友介绍自己。 (血缘关系) 情境三:在国外碰到两个说新疆土话的帅哥(美女)。

我与社会》教案修订版

《我与社会》教案集团标准化小组:[VVOPPT-JOPP28-JPPTL98-LOPPNN]

《我与社会》 一、教学目标 通过本课的学习,让学生认识到自身发展与社会的关系,初步形成交往与沟通的能力,更好地与父母、老师、同学和社会上的其他人交往,从而顺利适应社会生活。 二、教学重点: 让学生认识到自身发展与社会的关系,初步认识和理解社会的复杂性。三、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的人际交往、合作及融入社会的能力。 四、教学方法:讲授法、情景法、讨论法 五、教学用具:多媒体课件 六、教学过程: 1、导入 师:大家都比较喜欢《鲁滨逊漂流记》,那么大家想一想:他真的到了世外桃源吗真的是与世隔绝吗带着这些问题,我们来学习第五课第一站:我与社会。 首先,让学生自读课文,完成合作释疑。 (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总结,并确定一名发言人,其他人做好补充) ①个人与社会的关系是什么? ②什么是社会化? (学生发言后,学生点评,教师进行归纳总结) 师:通过学习,大家了解到人的发展离不开社会,每个人都是社会的一员,都有一个社会化的过程,我们一起来进一步深入分析、探讨。 2、社会关系网 让同学们看教材第54页的社会关系网状图,问学生:这个关系网说明了什么? 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我们每个人都离不开社会,每个人都是社会的一份子。 讨论:①我们的生活有哪些方面和社会相关? ②请同学们举例说说每天在生活中所使用的物品,和社会各行各 业有什么样的联系?

③如果离开了社会,人会变成什么样? 学生就这些话题进行讨论,体会日常生活与社会的联系。 小结:我们在社会中生活,吃别人种的粮食,穿别人缝的衣服,住别人造的房子。我们的大部分知识都是通过别人所创造的语言,由别人传授给我们的,我们应当承认,社会不仅教会了我们各种生活技能,同时也为我们提供了生存和发展所必需的物质和精神生活产品。由此可见:个人的生活离不开社会。 2、我们每个人的存在和发展都离不开社会,都有一个社会化的过程 活动一:配着教材第56页的插图,给学生讲心理学中的“感觉剥夺实验”: 实验表明,应当积极感受丰富多彩的外界环境,从环境中获得更多的知识和信息,才能发展自己的聪明才智,封闭的环境则会限制人的智力和个性的发展。 活动二:情景探究《狼孩的故事》 思考:这个故事说明了什么? 总结:这个故事说明每个人的存在和发展都离不开社会,都有一个社会化的过程,只有社会化的人才是真正意义上的人,只有在与其他人的交往中,人才能真正成长和发展起来。 活动三:小辩论 让学生分成两组,对以下的两个话题进行辩论: ①人是否可以离开社会而单独存在? ②一个人的成功,完全是他个人奋斗的结果? 让学生搜集资料素材,更进一步地理解人的成长和发展同社会是密不可分的。 (设计辩论这一形式,不仅可以让学生获得知识,还可以锻炼学生的口才和实际能力,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使学生更好地适应社会。) 七、教学总结 在本站的教学中,要注意让学生自己体会社会对自身的影响,意识到自己每时每刻都生活在社会中,为理解下一站奠定基础。

六年级小学信息技术教案(上)

六年级小学信息技术教案2012----2013学年度第一学期 教学进度表

教育: 1、QQ应用。 2、学习Logo语言。 3、绘制简单的多彩图形,编写简单的过程。 4、学习变量、递归过程。 5、设计小海龟写字、算数的程序。 教养: 1、对学生进行网络安全教育。 2、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设计程序,培养动脑、动手的能力。 3、感受现代科学技术的先进与伟大。 教材分析: 本套教材的编写思想为:以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提高信息素养为理念,以“任务驱动”为引领,以“做中学”、“情境中学”、“活动中学”和“过程中学”等为主要方法来组织和安排教材内容,注重结合学生的实际生活和学习环境设计活动,力求使学生在活动过程中掌握应用信息技术的方法。在内容的编写上选用了有利于启发学生思维,对学生能力发展有良好促进作用的信息技术知识,并给学生留有一定独立思考和自主探究的空间,帮助学生通过已知去认识未知,体现了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教学法。在呈现形式上,采用双卡通人物对话来设置问题情境,寓学于乐,以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材新增加了网页制作、程序语言设计和机器人等内容,体现了信息技术最新发展趋势。本册教材分两个模块,共10课。即:QQ聊天程序的运用、Logo语言(漫游海龟王国、多彩图形的绘制、编写简单的过程、变量过程与递归过程、小海龟写字算数、用Logo过程画图)。 模块一:畅游网络世界 教学内容: 1.用QQ交流 ⒉用QQ空间交流 ⒊在腾讯微博中交流 ⒋综合实践----网络交流 第1课用QQ交流 教学内容: 1.QQ应用程序的安装与启动 2.QQ应用。 教学目标: 1.学会申请QQ帐号。 2.掌握添加QQ好友的方法。 3.学会在线与好友交流。

人教版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教案:第一课第一框 我与社会

第一单元走进社会生活 第一课丰富的社会生活 第1课时我与社会 1教学分析 知识目标初步形成交往与沟通的能力,从而顺利适应社会生活 能力目标认识到自身发展与社会的关系,初步认识和理解社会的复杂性 情感态度与 增进热爱社会的情感,更好地与父母、老师、同学和社会上的其他人交往价值观目标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让学生认识到自身发展与社会的关系,初步认识和理解社会的复杂性。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人际交往、合作及融入社会的能力。 2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展示图片)情景剧:小明的一天。 分析:通过小明一天的活动,你感受到了什么? 提示:小明一天的生活是丰富多彩的。 教师过渡:我们今天就学习我们在社会生活中的活动。 二、新课讲授 目标导学一:感受社会生活 (一)丰富的社会生活 活动一:图片欣赏 (展示图片) 1.这几幅图片分别是什么内容? 提示:第一幅是参观工厂;第二幅是参加农村劳动;第三幅是听法制讲座;第四幅是集体活动。 2.这些活动给你什么感受? 提示:我们的社会生活绚丽多彩。 教师总结:我们的生活是丰富多彩的。 3.同学们思考一下,还有哪些我们参与过的社会生活? 提示:到敬老院参加义工活动;到景区旅游;为社区发展提建议等。

4.参加这些活动有什么意义? 提示:我们会与越来越多的人打交道,对社会生活的感受越来越丰富、认识越来越深刻。我们会更加关注社区治理,并献计献策;会更加关心国家发展,或为之自豪,或准备为之分忧。 教师总结:多种多样的社会生活,让我们更好地融入社会,也让我们更好地参与社会的发展与进步。 目标导学二:我们都是社会的一员 (二)个人与社会的关系 活动二:社会关系网 (展示图片 ) 1.分析:你对这个网络是如何理解的? 提示:个人是社会的有机组成部分。如果把个人看成点,把人与人的关系看成线,那么,由各种关系连接成的线就织成一张“大网”,每个人都是社会这张“大网”上的一个“结点”。 2.(展示图片)识别几种社会关系: 提示:同学关系。提示:师生关系。 提示:母子(女)关系。提示:消费关系。 3.分析:四幅图片及社会关系网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提示:我们会参与各种各样的社会关系。 活动三:情景图片展示 我是消费者我是大哥哥图1 图2 图3 图4

小学信息技术六年级信息技术教案

六年级信息技术教案第1课电脑的本领与家史教学目标: 1、了解人类获取信息的途径及信息技术在当今社会的作用。 2、了解电脑在信息时代的作用。 3、了解电脑的发展史。 教学重点: 电脑在信息时代的作用。 教学难点: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建议: 信息(information): 教师可以举例来说明: 如欧洲足球锦标赛的现场直播、我们学习用的书、冬天大雪纷飞的情景这些用文字、语言、声音、图像等表示的内容统称为信息。 信息获取的途径可由学生来讲述,让他们自由发挥。 电脑的应用广泛教师难以一一讲全,因此可以在课前让学生去查找有关资料,在课堂中分小组汇报。 教师主要向学生介绍因特网作用,教师也可以向学生简单演示一下因特网的神奇魅力。电脑的发展史: 从1946诞生的第一台电子计算机(ENIAC)后,我们可以把计算机的发展四个阶段:

1、1946至50年代后期,电子管时期。 2、50年代中期至60年代后期,晶体管时期。 3、60年代中期至70年代前期中小规模的集成电路。 4、70年代到今超大规模的集成电路。 对于学有余力的学生教材还安排了计算机的组成的阅读材料。 第2课常用软件的安装与删除教学目标: 1、学会常用软件的安装。 2、学会把软件从计算机的硬盘上删除。 教学重点: 软件的安装与删除。 教学难点: 教学准备: 准备一些常用软件的安装程序。 如: 超级解霸、屏幕保护程序、Winamp。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建议: 软件的安装: 应该让学生明白要安装软件应先找到这个软件的安装程序,安装程序的命令一般是setup 或Install。

安装软件时,只需双击Setup 或Install 即可。 在此课中,教师对学生的要求不宜过高,只要学生能够按照向导安装就够了。 安装好软件让学生在开始程序上找一找,并用一用安装好的软件让学生尝试到成功的喜悦。 软件的删除: 教师可以选择课文中两种方法的其中一种进行详细的解说,另一种可以介绍的简单一些。 在删除软件时,教师应强调,不能乱删计算机中软件,以免造成系统瘫痪。 第3课走进多媒体世界教学目标: 1、初步了解多媒体的含义,认识多媒体电脑。 2、认识文本、图像、声音和影像等多媒体文件。 3、学会媒体播放机的使用方法。 课时安排: 1课时。 课前准备: 多媒体文件: 图像和影像(配套光盘中的图片、电影文件夹)教学重点:学会使用媒体播放机。教学难点: 理解多媒体的含义,认识多媒体文件。 教学建议:

第一课信息与信息社会教案

信息技术创生型导学案 一、学习内容:信息与信息社会 二、教材分析:本课是七年级学生进入初中学习的第一节信息技术课。教材介绍了信息的含 义,信息的获取与处理过程,以及信息社会。为了更生动的对这些知识进行说明,教材加入了“一鼓作气”、“大庆油田情报的获得”、“贝卡谷地之战”、“计算机出故障后”和“UFO”这些有趣的阅读材料,在增加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也简单地阐述了什么是信息、信息获取的方法、信息处理的过程以及信息的重要性。 三、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刚刚小学毕业,在注意力方面还保持了儿童的一些特征。由于 是初中的第一节信息技术课,在课堂的设置上要充分体现趣味性,把基本知识讲清楚的同时,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显得尤为重要。 四、学习目标: 知识目标:1、使学生了解信息和信息技术的含义。 2、使学生掌握信息获取以及信息处理的过程。 3、使学生认识信息技术的发展变化及与人类社会的关系。 能力目标:通过本课的学习,激发学生对学习计算机的兴趣,培养学生收集、获取和处理信息的能力,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信息技术课的兴趣,增强自身素质,加强学生使用信息的能力和道德,让学生在学习的同时体会信息技术给人类社会带来的优越性,使其能端正学习态 度,能主动学习,并培养学生的协作精神。 五、重难点:1、信息和信息技术的概念; 2、信息的获取、处理过程及发展。 六、学习方法:讲授法、任务驱动法、辅导法 课时安排:1课时 七、学习过程: 引入:人类已跨进21世纪,进入了如火如荼的信息时代。什么是信息?如何获得信息? 获得信息后又如何处理?这就是我们今天这节课所要解决的内容。 讲授新课:(板书)一、信息的含义 (任务):让学生观看《三国演义》中的一段视频,并回答问题“两军交战时,鼓声表达了什么含义?” (学生):进攻。 (问题):是否鼓声就一定表示进攻?请学生再看例子。 (任务):通过看图片,回忆电视中的场景。回答问题:“衙门的鼓声表达了什么含义?”(学生):告状。 (任务):“节日或重大仪式中,鼓声表示什么含义?” (学生):庆祝。 由此得出:可以用相同形式的鼓声表达不同的含义。 我们也可以用不同的形式,表达相同的含义。 例如:我们学校来了一个变形金刚,你要向他表达“苹果”这个含义,你可以怎样表达? (学生:)1、用文字“苹果”或是文字“apple” 2、用声音“苹果” 3、画一幅图

第1课 1.1 我与社会 教案

1.1我与社会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初步形成交往与沟通的能力,从而顺利适应社会生活 能力目标:认识到自身发展与社会的关系,初步认识和理解社会的复杂性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增进热爱社会的情感,更好地与父母、老师、同学和社会上的其他人交往 教学重点:让学生认识到自身发展与社会的关系,初步认识和理解社会的复杂性。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人际交往、合作及融入社会的能力 教学方法:情境教学法、启发式教学法、小组合作探究学习法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多媒体播放视频:《鲁宾逊漂流记》片段。 提出问题:鲁滨逊是真的到了世外桃源了吗?他是真的与世隔绝了吗? 鲁滨逊在孤岛上生存了四年。这期间,他的知识、技能、手中的火枪等工具帮了他很大的忙。但这些都是在社会中获得的,像他这种极端的例子都不可能真正脱离社会而存在,更何况我们呢? 导读问题: 1.参考“李铭的一天”,说说我们可以通过哪些方式了解社会生活? 2.我们可以从哪些方面感受到社会生活的绚丽多彩? 3.结合P3探究,说明感受社会生活的意义。 4.阅读P4相关链接,思考:如何理解个人是社会的有机组成部分? 新课讲授 (一)丰富的社会生活 活动一:图片欣赏(展示图片) 1.这几幅图片分别是什么内容? 提示:第一幅是参观工厂;第二幅是参加农村劳动;第三幅是听法制讲座;第四幅是集体活动。

2.这些活动给你什么感受? 提示:我们的社会生活绚丽多彩。 教师总结:我们的生活是丰富多彩的。 3.同学们思考一下,还有哪些我们参与过的社会生活? 提示:到敬老院参加义工活动;到景区旅游;为社区发展提建议等。 4.参加这些活动有什么意义? 提示:我们会与越来越多的人打交道,对社会生活的感受越来越丰富、认识越来越深刻。我们会更加关注社区治理,并献计献策;会更加关心国家发展,或为之自豪,或准备为之分忧。 教师总结:多种多样的社会生活,让我们更好地融入社会,也让我们更好地参与社会的发展与进步。 (二)个人与社会的关系 活动二:社会关系网 (展示图片 ) 1.分析:你对这个网络是如何理解的? 提示:个人是社会的有机组成部分。如果把个人看成点,把人与人的关系看成线,那么,由各种关系连接成的线就织成一张“大网”,每个人都是社会这张“大网”上的一个“结点”。 2.(展示图片)识别几种社会关系: 提示:同学关系。 提示:师生关系。 提示:母子(女)关系。 提示:消费关系。 3.分析:四幅图片及社会关系网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图1 图2 图3 图4

高一信息技术 第五章《信息技术与社会生活》教案

高一信息技术第五章《信息技术与社会生活》教案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学生能够举例描述信息技术对个人、对社会发展的影响,理解信息安全防范的重要性。 2、能力目标:能够判断计算机是否中毒,了解计算机犯罪的常用方法,能够识别和抵制不良信息。 3、情感目标:树立网络交流的安全意识,自觉遵循网络伦理道德规范,养成健康使用信息技术的习惯。 二、重点分析 1、信息技术引发的问题及如何防范:来自哪些方面,会带来怎样的后果等。 2、计算机病毒:计算机病毒的特点、危害。 三、难点分析 1、解决网络安全的途径:立法途径、技术途径、个人防范。 2、信息技术引发的矛盾与问题:了解信息技术带来的不健康的因素,正确看待这些问题。 四、教学方法 1、讨论法; 2、讲授法; 3、任务驱动法; 五、教学过程 师:同学们,我们经常听说现在是一个“信息社会”,信息技术正以空前的影响力和渗透力改变着人类的生活,那么体现在哪些方面呢?让我们一起来学习 第一个问题。首先请同学们阅读教材“信息技术对个人的影响”,然后列举出你的日常生 活中遇到了哪些信息技术产品。 生:电话,电视,DVD…… 师:同学们回答的很好,信息化不仅影响我们每个人生活的方方面面,还对整个社会产生深远的影响,面同学们阅读教材“信息技术对社会发展的影响”,然后列举出信息技术在某一领域中的应用。 生:教育,医疗,金融,汽车…… 师:同学们说的很全面,信息技术在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但是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信息技术在带人类社会带来利益的同时,当然也带来了各种矛盾和问题,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就是计算机病毒。同学们遇到或者听到过计算机中毒的情况吗?中毒的计算机有什么样的表现?下 面请同学来描述一下电脑中毒后的反应。 生:速度慢,死机…… 师:对拉,如果你的计算机出现了速度减慢、文件丢失或者无故增多、存储空间减少、不断重新启动等异常情况,那么你的计算机很可能就是中毒了。看来感染了病毒的计算机就像人感染了甲流病毒一样,不能正常工作,那计算机病毒和生物病毒一样吗?到底什么是计算机病毒?它能传染给人吗?请同学们 看课本,回答这些问题。 生:不能传染给人,因为它是认为编写的一段程序。 师:回答正确,计算机病毒不能传染给人,因为它的本质是一段人为编写程序代码,这种程序能够破坏计算机的功能,毁坏计算机中的数据,影响计算机使用,

《我与社会》教学设计

《我与社会》导学案 【学习目标】 知识目标初步形成交往与沟通的能力,从而顺利适应社会生活 能力目标认识到自身发展与社会的关系,初步认识与理解社会的复杂性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增进热爱社会的情感,更好地与父母、老师、同学与社会上的其她人交往 【重点难点】 学习重点:让学生认识到自身发展与社会的关系,初步认识与理解社会的复杂性。学习难点:培养学生人际交往、合作及融入社会的能力。 学习过程: 一、导入新课 (展示图片)情景剧:小明的一天。 分析:通过小明一天的活动,您感受到了什么? 提示:小明一天的生活就是丰富多彩的。 教师过渡:我们今天就学习我们在社会生活中的活动。 二、新课讲授 目标导学一:感受社会生活 (一)丰富的社会生活 活动一:图片欣赏(展示图片)

1.这几幅图片分别就是什么内容? 提示:第一幅就是参观工厂;第二幅就是参加农村劳动;第三幅就是听法制讲座;第四幅就是集体活动。 2.这些活动给您什么感受? 提示:我们的社会生活绚丽多彩。 教师总结:我们的生活就是丰富多彩的。 3.同学们思考一下,还有哪些我们参与过的社会生活? 提示:到敬老院参加义工活动;到景区旅游;为社区发展提建议等。 4.参加这些活动有什么意义? 提示:我们会与越来越多的人打交道,对社会生活的感受越来越丰富、认识越来越深刻。我们会更加关注社区治理,并献计献策;会更加关心国家发展,或为之自豪,或准备为之分忧。 教师总结:多种多样的社会生活,让我们更好地融入社会,也让我们更好地参与社会的发展与进步。 目标导学二:我们都就是社会的一员 (二)个人与社会的关系 活动二:社会关系网(展示图片) 1.分析:您对这个网络就是如何理解的? 提示:个人就是社会的有机组成部分。如果把个人瞧成点,把人与人的关系瞧成线,那么,由各种关系连接成的线就织成一张“大网”,每个人都就是社会这张“大网”上的一个“结点”。 2.(展示图片)识别几种社会关系:

六年级下册信息技术教案

六年级信息技术下册教案 第一单元制作GIF动画 第一课文字闪烁动画 一、教学目标 1、学会启动与退出GIF软件 2、学会制作闪烁文字的方法、制作与保存。 3、培养学生主动参与、探索、勤于动手的惯。?二、重难点 国际互联网的认识 三、教学过程 1、点击打开软件,在启动向导里点击打开一个现有的图像文件作文字动画的背景。 2、点击帧菜单里的添加条幅文本,出来对话框后先把??号去掉,选好字体,字的大小,字的颜色。 3、在文字框内打上要添加的文字,在上面的预览中把文字拖到你需要放置 4、点击效果,选择动画进入和退出的效果,画面帧控制和霓虹效果的位置。? 根据自己的喜欢进行添加和改动。 5、完成后点开始预览,满意后点停止预览并确定,在确定对话框中点推荐项。? 6、点击软件界面最左下角的黑三角可观看你所完成的动画效果,点黑方块停止。?7、点击文件菜单里的另存为,点存为GIF文件保存到你所选定的位置即可。? 8.交流总结 第二课图像渐变动画 一、教学要求 1、认识画布和图像的添加方法

2、在探究中体会学习的乐趣,培养团结协作的精神 二、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掌握图像添加和调整的方法 三、教学工具 计算机 四、教育过程 (一、)导入?复习回顾上节课知识,检查几位同学。 (二)新课学习 1、点击打开软件,关闭启动向导,在文件菜单里点击新建文件,设定好你要做的图形的尺寸大小,在画布外观栏里点完全透明,然后确定。 2、点击帧菜单里的添加条幅文本,添加文字及效,做法同上。 3、最终效果是无背景的单一文字动画 4、保存,同上。 5.交流总结 (三)课堂总结 今天,同学们学到了什么? 第三课奔跑动画? 一、教学要求?1、熟练使用动画向导制作逐帧动画 2、提高自主探究的能力及审美能力,增加热爱宣扬情感 三、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动画向导的作用 四、教学工具?计算机 五、教育过程 (一、)导入 1复习回顾上节课知识,检查几位同学。?(二)教学新课 1、准备好若干张尺寸大小一致的图片。考虑到TOM相册上传对文件大小的限定,

信息与信息社会

信息与信息社会 【教学设计思想及知识背景】 “认识信息世界”是初中信息技术课程的第一课,内容有信息的概念、信息的特征、信息的作用。如何让学生把握信息的本质特征是掌握概念的关键。因为“信息”这个词虽然平常大家都经常听到,如信息社会、信息时代、信息爆炸等等,但到底什么是信息,学生就讲不清了,而且信息这个概念非常抽象,对于初一学生来讲有一定的困难。如何让学生把握信息的本质特征是掌握概念的关键,必须让学生从感性上去认识,再由信息过渡到信息技术,让学生了解到信息技术在现代社会的重要性,从而增强学生学好信息技术这门课的决心。 【知识目标】 1.理解信息的概念,懂得什么是信息。 2.了解信息的几种典型特征及其表现。 3.知道信息在人类社会中的作用以及懂得利用信息为人类服务。 【能力目标】 学会利用身边的信息,掌握信息技术的主要应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能够认识到信息对人类的重要性。 2.能够辨别信息的真伪性,自觉抵制不良信息。 3.激发信息技术的兴趣,养成主动学习信息技术的积极态度和习惯。 【教学重点】信息的本质概念。 【教学难点】信息的概念和特征。 【教学过程】 一、导出信息的概念 问题导入: ①师:“今天是我们的第一节课,大家知不知道我们这门课叫什么?”

生:信息技术。 ②师:为什么以前叫电脑课,现在改为信息技术课,什么是信息、什么是信息技术?(教师设疑) 生思考。(以学生现有的知识水平很难回答) 2.播放课件:多媒体图片和录像(古代烽火台信息的传递、报纸新闻摘选、电视宣传广告、一些商品的商标等例子) 师:从图片和录象中,我们可以获得哪些信息? 生答:古代战事传递,奥运报道、娃哈哈、蒙牛、伊利牌等产品的广告。 总结归纳“信息”的概念:刚才大家从图片、影像和文字中感受到的东西就是我们从这些媒体中得到的信息。事实上,我们在现实生活中,无时无刻都在接触信息。对人类而言,五官能直接感受到的一切,比如你所读过的书,你所听到的音乐,你所看到的事物,你所嗅到的气息,你所想到的问题,你所做过的事情等,这些都是信息。广义地说,一切存在都是信息。除了人类五官所能直接感受到的以外,我们通过各种手段、各种仪器感知到的一切也都是信息。谁能用一句话来总结什么是信息吗? 生:总结。 师:(补充)信息是对事物的状态、特性和运动变化,以及事物之间相互作用和联系的客观描述。 师:你们在生活周围中曾获得过哪些信息?(教师可引导学生从电视、报纸、广播、互联网、家庭、学校、社会等各方面回答。) 生答:学习生活用品、汽车、交通、动画片、电视剧预告等等。 二、指导学生认识信息的特征 师:我们会发现,信息有一些共同的特征。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信息有哪些特征?怎样才是信息呢? 播放课件:特征一:当我们在传递信息时,有的要通过纸张来传递,有的是刻在光碟上,还有的是靠我们的大脑来记忆存储信息,当我们需要信息时,就从这些存储信息的载体获取信息。不管我们怎样传递信息,信息总是要依附在一定的介质上,这说明信息有怎样的特性呢? 学生回答,师补充:依附性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