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YKG据大同市志整理的大同大事记

YKG据大同市志整理的大同大事记

大同市志/大同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北京:中华书局,2000,11。

上册

大同市地理位置图:

1、内蒙古自治区

大同市

河北省

山西省

2、大同市的四区七县

新荣区阳高县天镇县

左云县云冈城区

矿区大同县

南郊区广灵县

浑源县恒山

灵丘县

《大同市志·序》中提到:“大同古代的地方志,现存的有明正德十年(1515)和清乾隆四十一年(1776)刊印的《大同府志》、清顺治九年(1652)的《云中郡志》和清道光十年(1830)的《大同县志》。”

《大同市志·凡例》中提到:“本志首设总述与市情基本数据表,尾设大事记和杂录。正志分建置、地理、人口、城乡建设、工业、交通运输、邮电、农业、商业、财政、税务、金融、经济管理、科学技术、党派、社会团体、政权政务、司法、民政、军事、教育、文化、文物、新闻广播电视、卫生、体育、劳动人事、民情习俗、人物,凡29志。本志上溯不限,下限切至1999年。”

第5页:《大同市志·总述》中提到:明以前的大同是一个“绿遍山原白满川”的沃土之地,但“是什么原因,从什么时候,使一个好端端的锦绣大同日见萧条,终致成为“不毛之地”的呢?除了自然的、社会的因素(如地震、打深井、地表水锐减)之外,人为的因素是主要的。明代,大同为九边之首,随着军事重镇的确立,每年朝廷都要给大同的总兵官下一道“制敕”。内容是督促地方官“放火烧荒”。明确规定:“务将野草林木焚烧尽绝,使贼马不得久牧,边方易为了守”。这一愚蠢国策实行的结果,仅几百年间,大同地区便成为无野草林木区。”

第5页:《大同市志·总述》中提到:大同地处晋、冀、蒙咽喉要冲,是连接蒙古高原和华北平原的纽带。历史上的阳关古道主要有三条,即:东面的飞狐道、西面的参合陉(今杀虎口)和南面的句注陉。即以飞狐道而论,“盖山北诸州之禁喉也,东起宣府,西迄大同,商贾转输,毕集于此”。杀虎口则千百年来一直是孤悬西北的重镇,直到京包铁路开通后,其枢纽作用才日见其微。近年来,有学者论证,北方有一条茶马之路可与丝绸之路相比美,那便是通往库伦(今乌兰巴托)、俄罗斯的茶马互市之路。而大同正是这一条道路上的中转站和集散地,是一个颇具知名度的商埠。当时的贸易市场已规模不小,有时候匈奴头领竟用数

以计的牲畜来换取汉商的粮食、布匹]瓷器、茶叶、纺织品等。直到明代,得胜口、杀虎口等地的“马市”仍气魄宏大。这种贸易方式对于加强各民族之间的交流与联系,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只是由于战争使这种“互市”时断时开,其特点是:战争年代先遭灾,和平年代发展快。即以辽金时期而论,这里相对稳定,经济迅猛繁荣。当时的西京(今大同市)商贾云集,店铺林立,水陆百货,应有尽有,几欲与南京(今北京市)争雄。

第6页:《大同市志·总述》中提到:大同所处的地理位置,决定了它的军事地位。“东连上谷,南达并恒,西界黄河,北控沙漠,居边隅之要害,为京师之藩屏,自昔用武之地也。”它的西部、北部是连绵起伏的阴山和逶迤雄伟的长城,再加上九曲黄河,形成了一道天然屏障。沿长城一线,雄关险塞林立,烽火台星罗棋布。南部则内三关凭临险要,雁门十八隘独当要冲。东部是延绵五百余里的恒山和有“北方锁钥”之称的外三关。历史上,发生在这里的大小战役达1000以上,在战争史上有重大影响的即有8次之多,震惊中外的平型关大捷就发生在这块土地之上。特殊的战略地位,决定了历代“武备”的特殊政策。明代,大同驻军占全国总兵力的十二分之一,有“大同士马甲天下”之称。在大规模修筑长城的同时,沿长城一线,30里一小堡,60里一大堡,这些堡寨拱卫着大同,使这座“金城汤地”益显其雄宏。

第12页:《大同市志·总述·大同市市情表》中提到:文化馆1个博物馆1个文物保管所1 所

第25—52页:《建置》:

P25:大同城址变迁大致分为:秦汉平城、北魏都城、辽金陪都、明清大同府城及建国后大同市5个阶段。

P27:明:洪武二年(1369)明攻占大同。洪武七年(1374)改大同路为大同府,属山西行中书省,后改为承宣布政使司。大同府辖4州7县:浑源州、应州、朔州、蔚州、大同、怀仁、马邑、山阴、广灵、灵丘、广昌(河北省涞源县)。宣宁县并入大同县。明实行卫所制度,大同为九边重镇之一,洪武五年(1372)山西行都指挥使设在大同。永乐七年(1409)设镇守总兵官,为镇之最高指挥官。成化七年(1471)设巡抚。正德八年(1513)设总制,所辖16卫所,后改为13卫所,823堡寨,307座墩台。分四道,辖九路,驻军最多达135778人,马51654匹。

P27:清:大同府,治大同县。隶属山西布政司,后改为山西省。顺治六年(1649)因姜瓖之变,大同府移治阳高卫,名阳和府。大同县移治怀仁西安堡。顺治九年(1652)府县复还故治。大同府辖浑源州、应州、大同、天镇、阳高、怀仁、山阴、广灵、灵丘二州七县和丰镇厅(乾隆十五年将丰川、镇宁二所合并为厅)。

P29—P32:详见“地名”部分。

P33:大同城区民族有汉、回、满等16个民族。

P38:矿区有汉、回、满、蒙等民族,以汉族居多。

P42:南郊区少数民族中满族206人,回族108人,蒙古族25 人,彝族1 人。

P48:新荣区:1982年全区人口普查,境内有蒙古族7人,满族86人,回族13人,朝鲜族1人。

P100:人口、民族、宗教构成:大同是多民族的地区,据1982年人口普查资料统计,全市有18个民族,汉族占总人口99.2%。回族6049人,占总人口0.62%。1985年,各宗教人士15万多人。其中佛教7万余人,道教5千余人,伊斯兰教2万余人,天主教1万余人,基督教4万余人。

P277:工业、管理体制:明清时期,官府推行“招商承办”制度,一般听民自采。朝廷规定,商人承办煤矿必须交纳煤税。大同煤窑的经营方式有官窑、军窑、民窑三种。经营类型分为:1、由官府直接经营的官窑;2、由军队直接经营的军窑;3、商人投资经办的煤窑;4、地产

出资经办的煤窑;5、窑主投资建窑后,租赁给他人开采;6、几人合伙投资经办的煤窑。后4种统称民窑,其管理方式:

山主(地权所有者)

∣民窑示意图

窑主(窑权所有者)

货房人伙柜(封建把头)

货房先生把总卖店掌柜管帐先生看炭先生跑窑掌柜

土经理土工程师(管卖店)(管财务)(管销售)(管井下生产)

伙房大师傅背炭的罗火的铁匠霸梯子的解炭的跑窑的刨根的搂炭大师傅

长期工临时工长期工

1、地权窑权所有的“一字号”,为自行经营;

2、窑权所有的“主堂制”,即聘货房先生(土经理)管理或租给他人经营,座抽“点子钱”(利息);

3、租赁“堂口”经营者,即“人伙柜”(把头)租窑主的窑子面生产经营。人伙柜的规模有大有小,大的雇用几百人、几十甚至上百辆大车,还设卖店,资本比窑主还雄厚。人伙柜在大同矿区沿至新中国成立后,到1950年3月国家明令废除。

中册

P1224:地方志编纂:大同最早的地方志书,应追溯至北魏的《代都记略》三卷。该书见于《隋书经籍志》(卷三十三),未著撰著者姓名,应为北魏时期人。北魏从平城迁都洛阳后,称平城为北都。此书是一部专记北魏平城都市情况的书。到《旧唐书经籍志》已不著录,即在唐开元以前已佚亡。

现存大同志书共有四部,一部志稿。

《大同府志》:明正德十年(1515年)由工部左侍郎张钦纂修,全志凡18卷40门,该书突出军事,资料搜罗宏富,考评精确,体例周备,甚合方志之体,被誉为一人代名志。此志原存湖南省图书馆,1985年由市地方志办摄制底本,经点校整理出版发行,共印1500册。《云中郡志》:清顺治九年(1652)由大同知府胡文烨纂修,全志凡14卷,9个专志,60目。此志原存北京图书馆、中国科学院图书馆。市地方志办微缩拍照,重新点校整理,出版发行2500册。

《大同府志》:清乾隆四十六年(1781)由大同知府吴辅宏纂修。该书凡32卷,该书对大同古迹记载翔确,对人物舛误、地名谬误等内容均有纠正。现国家、省、市图书多有存卷。《大同县志》:清道光十年(1830)由大同知县黎中辅纂修,凡20卷61目。该志存书较多,现部分木板仍保存在大同市博物馆,市地方志办进行了整理点校,更正原书错漏约500余处,注释了20余万字,计63万余字,由山西人民出版社出版发行2500册。

民国《大同县志》稿:于民国24年(1935)则山西省政府委员兼秘书长王谦(字尊光)旅省回乡,与地方耆老提议兴修县志,并由骑兵司令赵承绶协助,志立县志局,由王谦任督修,李玉华纂修,县政府拨款抽专人修志。现部分志稿保存在大同市档案馆。

《大同简志》:1944年《西北公论》杂志第七期刊登署名光夫撰稿的简志,全文近2万余字。《大同市地名志》《大同市行政区划资料汇集》

下册

P1362:军事、历史地位:明用武力推翻元朝政权,蒙古后裔占据蒙古不断向明北边骚扰。明王朝一则鉴于历史经验,二则深受北方少数民族的威胁,故对北部边防特别关注,尤将大同作为“肩背之地,驻守攸重”。明洪武五年(1372),大将徐达依旧址修筑城池,即现在的大同城。洪武二十五年(1392),朱元璋封其子朱桂为代王,镇守大同。朱元璋为维护国家的统一和安全,采取移民屯边措施,并在军队建立卫所制度,大力加强防务设施。到明成祖迁都北京,在东起鸭绿江,西至嘉峪关,沿长城一线建立九个边防重镇,以藩卫都城。大同为九边之一,派重兵驻守,总人数达8万余人,约占全国总兵力的十五分之一。在重要的完备据点储粮备水。由于明王朝采取这一系列措施,使当时活动在大漠一带的蒙古部族不敢轻易进犯。到明英宗时,明朝逐渐走向衰落。这时正在走向强盛的蒙古族瓦剌部落乘机侵犯内地,当时明王朝采取妥协退让政策,因而酿成“土木堡之变”,明军50万人死伤过半,并俘虏明英宗,一直打到北京城下。但是当时大同一直坚定未破,大同总兵郭登率部不断出击瓦剌军,先后在栲栳山、猫儿庄等地接连打了胜仗,终以大同犄角之势不失,发挥屏障京师的作用,故当时有“大同市马甲天下”之称。明末,公元1644年,李自成率起义军自西安北上,破宁武关后占大同,以建瓴之势进兵北京,推翻了明王朝。

P1364—P1366:关隘:大同自古为边陲重地,关隘深险,堡寨林立,沿外长城一线有杀虎口、破鲁、宁鲁、威鲁、黄土口、助马口、得胜口、镇川口、长城口、守口、水磨口、白羊口、瓦窑口、东、西马市口、新平口等26个重要隘口,是直接通往内蒙的军事孔道。恒山东南的飞狐、倒马、紫荆外三关是山西通往河北的门户,沿内长城一线,阳方口、连花、白草、广武、雁门关独当要冲,水峪、胡峪、马兰、茹越、小石口、大石口、北楼口、小峪口、大峪山,鹅毛口等是山区通往盆地的重要山口。

重点介绍了杀虎口、宁鲁口、长城口、阳和口(葫芦峪)、新平口、马市口、镇川峪口、云冈峪口、孤山峪口、口泉峪口、大峪口、大石口、茹越口、雁门关、唐峪口、蔡家峪、驿马岭、平型关、飞狐口。

P1366:设施、城堡:明朝初叶,为抵御北方少数民族南下攻掠,在边关在道修筑大量的城堡、营寨。30里一小堡、60里一大堡。据王士奇《三云筹俎考》载,从嘉靖十五年至四十五年,大同增堡48座,隆庆后,续增6堡。加上以前所筑,共有城堡583座。这些城堡有的在边山峪口。如北部沿长城一线的平远堡、新平堡、保平堡、桦门堡、镇宁堡、镇口堡、镇门堡、靖鲁堡、镇川堡、得胜堡、拒墙堡、镇羌堡、拒门堡、助马堡、保安堡、管家堡、威鲁堡、宁鲁堡、破虎堡、残虎堡、灭虎堡、马营河堡、马堡、云石堡、杀虎口、迎恩堡、败虎堡、阻虎堡等,这些堡有的紧靠长城,距长城一二里或七八里。有的当四达之冲,地处咽喉,如云冈、聚落、许家庄、破鲁、高山、云西、三屯、云阳、牛心、威远、威平、]乃河堡、将军会堡、红土堡、黄土堡、铁山堡、马营河、王庄堡、第三柞堡、西安堡、镇河堡、守口堡、孙仁堡、谷前堡、弘赐堡、瓦窑口堡、永嘉堡等。这些堡大都距边墙二十里左右。此外,还增筑广灵、怀仁、平鲁、威远、井坪、左卫、右卫、高山、聚落等十座城池。只择其主要的城堡略述之。大同城镇川堡得胜堡聚落堡高山堡云冈堡

P1369:驻军、机构:元代置大同路总管府。至正二十九年(1369),大同路大都督兵农司置于西京。元代实行屯田制,以万户、千户、百户的军事行政编制统一编组。元大德四年(1300),于西京(今大同)黄花岭设立军垦屯田,大德六年(1302)立万户府,管辖山阴、雁门、马邑、鄯阳、洪烙、金城、宁武7屯。浑源人孙威太祖初任云中义军千户。元朝还建立奥鲁组织,即军士出征往往举家同迁,在距前线不远的地方安置家口和辎重屯驻地。其作用是负责丁男当兵,拘防在役军人逃亡和向本奥鲁组织军户征收其当役亲属远戍出征所需钱物。汉军奥鲁由所在州郡地方官兼管,蒙古奥鲁隶属于当役军人所在的万户、千户之下。明初,边境增置行都指挥使司,山西行都指挥使司设大同府。军队的基本组织形式是卫所制,

都指挥使为地方军事最高长官,都司之下,府县二级遍设卫所,大同府下辖15个卫:大同前卫、大同后卫、大同中卫、大同左卫、大同右卫、朔州卫、东胜卫、玉林卫、云川卫、威远卫、平鲁卫、阳和卫、高山卫、天城卫、镇虏卫、蔚州卫,每卫5600人,下辖5个千户所,每千户所辖10个百户所,120人为一个百户所。卫称指挥使,所称千户、百户。军士有军籍,世袭为军。大部分屯田,小部分驻防,军饷的大部分由屯田收入支给。明洪武初年,设置安东中屯卫指挥使司,直属山西行都司,起初设在东胜州(今内蒙古托克托),洪熙元年(1425)改设应州,下辖3所,分守应州、浑源州、怀仁县3城。明景泰初,卫军逃亡成风,卫所制度渐行废驰。

明洪武二十六年(1393)河东山西道宣慰司徙治大同。明洪熙后,始设总兵、副将、游击等官,易卫以营。永乐七年(1409)置大同镇守总兵官,驻大同城,称总兵衙门。宣德七年(1432)置协守副总兵一员,先驻大同,后移左卫。明景泰元年(1450)置总督宣大军务御史。大同镇的军事机构分为4级,即镇、道、路、城堡。全镇分为4道:即阳和道、分巡冀北道、大同左卫道、分守冀北道。每道辖2至3路,共9路:即新平路、东路、北东路、西路、北西路、中路、威远路、井坪路、南路。分别有9名参将驻守。每路辖有若干城与堡,重要的城与堡共70个。城与堡为镇的基层军事单位,因其规模的大小与重要性之区别,职务分守备、坐堡、千总、把总、操守、防守,每堡的兵力一般几百人。

守备42员,分驻怀仁、朔州、马邑、应州、山阴、浑源、灵丘、阳和、天城、左卫、右卫、威远、平鲁、井坪、新平、聚落、高山、助马、拒墙、灭虏(今管家堡)、威鲁、宁鲁、云石、破虎、铁山、威虎、迎恩、将军会、瓦窑口、平远、保平、守口、靖虏、镇边、镇川、宏赐、镇羌、镇虏38城堡。弘治十五年(1504)置协守都指挥1 员,驻平鲁,操守42员分驻许家庄、广灵、镇河、破鲁、保安、云西、牛心、马堡、残虎、威平、黄土、红土、祁家河、云阳、败虎、阻虎、西安、乃河、镇门、镇口、永嘉、镇宁24城堡。防守3员,分驻三屯、马营河、桦门3 堡。

清代前期建立八旗和绿营兵常备制度。绿营兵以营不基本建置单位,每营500人,由参将、游击、都司守备统领。营上为协,由副将统领。协上为标,由总兵统辖(也称镇标)。营下设汛,由千总、把总统领。大同镇标统辖杀虎口协、灵丘路(分辖浑源营、广昌营)、新平路(分辖天城营、阳和营)、山阴路(分辖应州营、马邑营)、得胜路、助马路、北楼营、宁武营、老营、河保、水泉营。各营均设守备衙门,为副将的衙署,受辖于大同总兵。

光绪二十四年(1898),清政府改革兵制,在北方推广北洋军训练新军的经验,将总兵所统绿营兵改称镇标,每镇步队两协,马队、炮队各1标,工程、辎重各1 营。每协两标,每标3营(由管带统领),每营4队。大同设有镇标,各县设巡警局,配备管带1员。

P1372—P1375:明清驻军:更加详细地介绍了明代驻军和清代驻军的情况。

P1390:世兵制:募兵制

P1404——1406:重大战事:常遇春攻克大同土木之变沙窝之战李自成攻大同姜瓖抗清P1411:教育:明洪武八年(1375)在县学址置大同府学,县学居前,府学居后。洪武廿九年(1396)改府学为代王府,以云中驿改置府学和县学。嘉靖十六年(1537)府学、县学重建,文庙居中,左府右县。

明清两代,大同曾先后设置云中、务学、平城、丰川4所书院。清顺治十五年(1658)曾在开化寺前设义学1 所。大同私塾历朝遍及城乡,是学子进学的主要场所。

清光绪二十八年(1902)设立大同县高等小学堂。光绪三十一年(1905)设立府中学堂,并废除科举考试制度。光绪二十九年(1913)基督教在大同创办育贞女校。

P1569:市档案馆:大同市档案馆建馆前的档案收集工作是在大同市委、市人委机关档案室的基础上进行的。主要收集和接收大同市委、市人委、各部委办局和群众团体的档案。

P1640:清真大寺:清真大寺位于大同市西街九楼巷。据寺内清乾隆七年碑记载,寺始创于

唐贞观二年(628)。明天启三年(1623)重修,清乾隆七年(1742)大规模修建。

寺院坐西朝东,采用中国传统院落式布局,沿中轴线布置大门、二门、邦克楼(省心楼),礼拜大殿和后窑殿等建筑,两侧有讲堂、沐浴室等,空间尽次分明。大门仿照阿拉伯建筑形式,用砖石砌筑,门楼雄伟高敞。邦克楼为重檐歇山方亭建筑。礼拜大殿由抱厦、礼拜殿和后窑殿三部分组成。抱厦为卷棚顶,面阔三间(12.85米),进深一间(5.40米),两侧出碑廊。礼拜殿面阔五间,平面呈方形。由歇山顶、硬山顶和一座八角攒尖亭式建筑勾连搭式组成。后窑殿位于礼拜殿最后,圣龛设于西墙上,为朝拜方向的标志。整体建筑采用中国传统的木结构形式,但其细部带有浓重的伊斯兰教建筑装饰风格。

1981年2月大同市革命委员会公布其为第二批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P1641:明代长城:明王朝建立政权以后,为防御蒙古、女真等游牧民族的侵扰,大规模修筑长城(明称边墙),在长城沿线划分9个防守区——镇,大同即为当时的“九边重镇”之一。

明长城的防御工事,分做镇城、路城、卫所城、关城、堡城、城墙、墙台、敌台、烽堠等不同等级、不同方式、不同功能的建筑物。明代大同镇,负责防务范围西起偏关东北的鸦角山,东至天镇东北的镇门台,全长647里。

明大同镇长城修筑年代,据《大同县志》载,成化二十一年(1465)余子俊总督大同、宣府军务时,由“大同中路起,西至偏关接界止,东西地远六百里。”其他长城主要在明嘉靖年间修筑。明嘉靖二十一年(1542)总督翟鹏“挑修大同壕墙一道,深广各二丈,且垒土为墙,高复倍之,延袤三百九十余里,添筑新墩二百九十二座,护墩堡一十四座。”嘉靖二十三年(1544)巡抚詹荣“筑东路边墙一百三十八里,堡七,墩台百五十四。”嘉靖二十五年(1546)总督翁万达“请修宣大边墙千余里,烽堠二百六十三所。”

明长城自居庸关以西,分南北两线到山西偏关附近的老营相合,被称为内、外长城。外长城即居庸关西北经赤城、崇礼、张家口、万全、怀安而进入天镇、阳高、大同、左云沿内蒙古、山西交界处到达偏关河曲;内长城从居庸关西南经河北易县、涞源、阜平而进入灵丘、浑源,再经应县、繁峙、神池而至老营。

外长城分别由河北省怀安县桃沟村,西洋河乡马市口南北两路进入天镇县境内。由桃沟村北跨平沟村进入天镇的长城至双山转南跨西洋河抵新平堡垒乡西马市村;由怀安马市口向西进入天镇平远头村的长城,向西经八墩、十六墩、二十墩,抵新平尔村与北路长城相交。天镇境内的这段长城全长约105华里,现已无砖砌敌楼存在,仅存黄土夯筑的墩台61座。

由天镇压县水磨口向西方进入阳高县十九墩村界,向西南方向经镇门堡过虎头山、乳头山至守口堡,向南经镇宏堡,过长城乡抵镇边堡,向西出阳高进入大同市境内。阳高县辖内长城1000余华里,沿山坡和平地修筑,现有砖砌敌楼和黄土著人夯筑的墩台119座。

大同市区辖长城有内外两条。一条由阳高县镇边堡向西约8华里进入新荣区镇川堡乡元墩子村东北二里,向西沿山西与内蒙边界蜿蜒伸展,经宏赐堡跨御河西北转至镇羌堡,经拒门口、助马口至十三边;转南至砖楼沟进入左云县界。另一条由宏赐堡起,断续向西延伸到破鲁堡以西的吴施窑,残长约56华里。这道长城为当年军事上抵御外患的二道防线,当地人称“二道边”。以上南北两道长城共200华里。该段长城墙体为黄土夯筑,夯层一般厚18—20厘米,未曾包砖。有些地段因年久失修,风化坍塌;大多盘旋回绕于山峰深谷之间,景观壮丽。

长城由新荣区东胜庄乡砖楼沟村进入左云县保安堡地界,向南过徐达窑,转西偏北至威鲁堡,经三台边村至八台子村,转西北经十二窑抵二十边,向西北四华里出左云境入右玉县界。长城在左云境内长约86华里。在大同市境内的外长城约长500华里。

在浑源、灵丘境内的长城属内长城。浑源县内明长城,由应县徐峪东北三华里处,出应县境入浑源黄沙口村地界,东北向经大峪口至凌云口,又向东经长城沟至黄土坡,转南经下柴树沟、老君店至西河,向南过海拔1935米的目泪沱山,出浑源境入繁峙县界。浑源县境内所

辖长城160华里。

灵丘县境内的长城,由牛帮口向东南至河北阜平原吴王口转东经青羊口、潘铺,然后跨海拔1716米的狼牙山经荞麦茬、降峪门,向东出灵丘境入河北涞源县独山域界。这段长城长约190华里。以上大同境内明代内外长城总长800多华里。当年金戈铁马,击柝相闻,烽火一传,众堡依附,贡市往来,接踵于途。如今内外长城宛如一条巨龙飞腾在崇山峻岭之间,宏伟壮观。

P1642:明代边防城堡:明初沿长城内侧建造许多边防城堡,这些城堡均按照一定的防御体系及兵制的要求分布。大同市区境内沿长城共有屯兵堡城13个,大部分为明代嘉靖年间所筑,万历年间增修,全部包砖。有镇川口、得胜口、拒墙口、助马口遗迹。此四口为古代重要南北交通要道。助马口和得胜口又是与少数民族互通关市的地点,当年两关都有关门楼和瓮城。(下面分别介绍了得胜堡、拒墙堡、镇羌堡、助马堡、破鲁(虏)堡、镇虏堡、镇川堡、宏赐堡、拒门堡、四城堡、镇河堡、高山堡、云冈堡)

P1836:宗教、伊斯兰教:传入与演变:伊斯兰教远在唐代已传入大同,并建立礼拜寺。据现存大同城内九楼巷清真寺内清乾隆七年(1742)重立《敕建清真寺碑》记载,该寺建于唐贞观二年(628)。据传先有马、麻、库、白、把的回族五姓,从陆地和海上逐步延伸至雁北大同境内。元代大同五教俱兴,至元十三年(1276)六月七日,元政府敕西京僧、道、了里可温、答失蛮等有家室者一律输粟。答失蛮就是对伊斯兰教教徒的称谓。清嘉靖十六年(1537)有阿拉伯二十四位贤人在大同境内传教时遇害,当时穆斯林筹募资金在西门外置地5亩,建立陵园以示纪念,后称大人坟。明清时期大同穆斯林生活安定,经济发展,人口增加,有的还被授予官职。住大同西南隅,将门世家麻贵,其父麻禄为大同总兵,其父子兄弟均为名将,战死沙场,麻氏多将才,时有“东李西麻”之称(东李即方铁岭李氏)。由于这些人的名望和声誉,扩大穆斯林的影响,清代先后重新修建清真寺,新建南北讲堂、省心楼、畔桥、牌坊等。

伊斯兰教信仰安拉,通称真主,其经典为《古兰经》,每年伊斯兰教历九月,封斋30天,白天禁饮食、禁吸烟。

大同有清真寺5座,清真大寺位于城内九楼巷;女寺在大寺西院内;车站清真寺在东站;口泉清真寺在口泉镇;田村清真寺在田村。

P1910:人物志:李怀信曹文诏曹变蛟王辅臣任举张朝龙

P1997——P2008:大事记:

明(1368—1644):

明洪武元年(1368)

九月朱元璋派右丞薛显、参政傅友德率军攻大同。擒获元乔右丞等三十四人归。

洪武二年(1369)

正月副将军常遇春率领郭英、汤和、耿炳文、汪兴祖、陈德、谢成、郭子兴等大将攻大同。元右丞扩廓帖木儿逃往甘肃,元大同守将竹贞也弃城而逃,明军遂取大同。

八月元将脱列伯率重兵围大同,明派李文忠增援,大破元军,元军万人投降,脱列伯被俘。洪武三年(1370)

大同建商屯(即商人在大同募民屯垦,就地运粮换取盐引)以解决大同边军军饷。

洪武五年(1372)

大将军徐达在原土城基上,南面截去一半增筑大同城,周13里,城墙高14米。表砌青砖,城楼4,角楼5,望楼54,窝铺96,城外有壕堑、吊桥。

在同设置山西行都指挥使司。为九边重镇之一。

洪武六年(1373)

十一月元残余势力扩廓帖木耳攻打大同,徐达带兵击退元军。

洪武七年(1374)

改大同路为大同府,隶属山西行中书省。

洪武八年(1375)

在城内西北隅大同府署东,元朝大同县学的基础上,创建大同府学。

洪武九年(1376)

同知陈则在府城西北隅创建大同府署。栋宇嶙峋,规模宏丽。

洪武二十四年(1391)

朱元璋改封十三子朱桂为代王,于次年,就藩大同,在原府学址设立王藩,建代王府。九龙壁为代王府前照壁。将府学移至原云中驿(今云路街六中址)。

洪武二十五年(1392)

八月明派冯胜、傅友德、常升在大同、东胜设立十六卫,并组织军民屯田。

洪武二十九年(1396)

置分守冀北道,驻大同,嘉靖中移驻朔州。重修元都观(玄都观)即城东东塘坡真武庙。洪武三十年(1397)

四月燕王棣督筑大同城。

建文年间(1399—1402)

修筑从宣府(宣化)至大同境内的长城。

永乐六年(1408)

置巡府都御史,为镇之最高指挥。

四月惠帝废齐、代王。后五年削代王护卫。并连续三次徙山西民于京,以充京师。

永乐十三年(1415)

二月遣官巡视山西、山东、大同等军屯。

永乐二十二年(1424)

正月蒙古族瓦剌首领阿鲁台带兵攻大同等地。

三月明成祖朱棣带军亲征。

宣德三年(1428)

十月命宦官镇守大同。

宣德六年(1431)

四月以大同等卫官军侵夺民地,遣官清理。

正统三年(1438)

四月明在大同设立马市,与瓦剌互通贸易。正统年间,于谦以兵部右侍郎衔,先后巡抚河南、山西十九年,多次来同巡边。并写下《云中即事》等诗篇。

正统年间(1436—1449)

在大同城东南水泉湾修建柳港寺,内建宝塔,“柳港泛舟”、“宝塔凝烟”为大同八景之两景。正统十四年(1449)

七月瓦剌在也先率领下直扑大同,吴浩、宗瑛、朱冕先后战死,明英宗御驾亲征。

八月一日英宗率50万大军进入大同,驻三日仓皇东逃,至土木堡(河北怀来),被也先大军包围,明英宗朱祁镇被俘,王振死,明军全军覆没。

九月也先挟持英宗北上,路经大同,诈取开城,总兵郭登闭门不纳。

冬瓦剌六百余骑逼大同城下,被郭登击退。

景泰元年(1450)

春也先从川顺圣川率数千骑,进兵大同,大同总兵郭登在沙窝以八百骑击败瓦剌数千骑,直追至栳栳山(阁老山)斩200余人。

四月、六月也先带领千骑两次进犯大同,均被郭登击败。

景泰年间(1450—1456)

巡抚年富在城北筑小城。

天顺年间(1457—1464)

巡抚韩雍筑东小城、南小城。

天顺三年(1459)

五月大同发生地震,震前有地声。

天顺四年(1460)

八月蒙古族鞑靼部头领孛来,分兵三路进攻明边塞,大同总兵李文、宣府总兵杨能出兵抵御。

天顺六年(1462)

正月鞑靼毛里孩侵扰大同,大同总兵杨信与副将徐恕和参将张瑛分道出塞迎敌,在胡柴沟打败鞑靼兵,获战马500余匹。

成化七年(1471)

大同设巡抚。

成化十三年(1477)

巡抚李敏重修玉河大桥,刘翊撰记。

成化十六年(1480)

鞑靼头领亦思马恩带兵3万进攻大同,连营50里,大同总兵许宁出战兵败,朔进入浑源、朔州等地。

成化十七年(1481)

二月保国公朱永与太监汪直,提督军王越率师出大同,抵御鞑靼亦思马因,斩敌120人。成化十九年(1483)

七月鞑靼头领小王子进犯大同,总兵官许宁军队被击败。

八月朱永兼任大同总兵官,击败小王子进犯。

成化二十一年(1485)

十二月兵部尚书余子俊复请修筑宣大段长城。东起大同中路,西至偏头关,长给600里。五月都指挥顾纲以京营兵6000助役。

弘治八年(1495)

广灵王(代王次子)之子镇压国朱仕玳务学翁在大同创办书院。孝宗御赐书籍,并奏请“务学书院”匾额。该书院为代王子弟专设。

弘治九年(1496)

三月鞑靼侵入宣化、大同。

弘治十年(1497)

五月鞑靼小王子率兵进攻大同境。

弘治十二年(1499)

五月火筛侵入大同。次年四月火筛又大举进攻大同左卫,被游击将军张浚击退。十月小王子诸部又侵扰大同。

弘治十七年(1504)

六月

火筛进攻大同,指挥郑瑀带兵抵抗,阵亡。

正德年间(1506—1521)

宣大总督翁万达奏请修筑宣大边垣千余里,烽堠(烽火台)363所。

正德三年(1508)

二月己丑,暴风三日而止,屋瓦飞动。

正德八年(1513)

四月鞑靼小王子以5万骑进犯大同,明廷派仇钺任大同总兵,增调京师军队来同守防。是年大同设总制,辖13卫所。

正德九年(1514)

七月鞑靼头领小王子再次侵犯大同,明派太监张永、总兵官白玉率京师抵御。

正德十年(1515)

由御史张钦纂修的《大同府志》木刻本计18卷40门,出版印行。

正德十二年(1517)

十二月武宗朱厚照自挂将军印,亲督诸军巡边,驻跸大同。

正德十三年(1518)

七月武宗自称威武大将军总兵官朱寿巡北边。凤临阁的传说当在此行。

正德十五年(1520)

七月小王子侵扰大同。

嘉靖二年(1523)

三月俺答侵扰大同。

是年大同发生旱灾,赤地千里,庄稼不收。

嘉靖三年(1524)

七月大同镇总兵因不堪忍受巡抚都御史张文锦的残酷统治,在郭鉴等人的带领下,发动哗变杀张文锦,开仓放粮,开监释犯,占领大同。

九、十月明以鲁钢为大同总兵,率军前来镇压,捕杀郭鉴等30余人。

嘉靖四年(1525)

夏大同遭暴雨和冰雹袭击,冰雹颗粒大如鸡蛋。

嘉靖五年(1526)

四月卜赤2万余骑侵犯大同。

嘉靖七年(1528)

夏鞑靼进攻大同边境,大同中路参将李臻带兵击退。

十二月鞑靼小王子亲自带兵攻大同,大同指挥赵源兵败阵亡。

嘉靖十二年(1533)

十月大同镇兵在朱振和王福胜等率领下,再次哗变,并放火烧毁总兵府,杀总兵李瑾,代王奔逃宣府。

嘉靖十三年(1534)

正月小王子犯大同,叛军接应,明多方攻城不能下。

二月明廷派总督刘源青与总兵()永镇压。首领30余人被捕杀。小王子退兵。

八月收回大同镇守太监养廉田,以助饷。

嘉靖十四年(1535)

六月鞑靼吉囊青把都带兵攻大同,被大同总兵鲁钢击退。

嘉靖十五年(1536)

七月大同府发生罕见的蝗灾。

嘉靖十七年(1538)

四月

命太监分别镇守云南、两广、四川、福建、湖广、江西、浙江、大同,并兼收矿税。

嘉靖十八年(1539)

七月俺答又犯大同,总兵周尚文出战,斩50余人。月后再犯镇城,被梁震击退。

是年明在大同修“边墙五堡”,即:镇边堡、镇川堡、镇虏堡、镇河堡、宏赐堡。

嘉靖二十一年(1542)

五月鞑靼派使臣来同谈判,被明军杀死。

六月俺答带兵十万,大举犯边。深入山西,掠10卫38州。各地乡民自募乡勇御之。

嘉靖二十三年(1544)

七月俺答进犯大同,被总兵官周尚文在黑山击退。

是年,巡抚詹荣修筑大同东路长城138里,城堡7个,墩台154个,两年后又修长城300里。

嘉靖二十四年(1545)

代王支族和川奉国将军朱充灼,勾结襄垣中尉充(火耿),密谋勾引鞑靼入城杀代王,叛国投敌,事泄被诛。

八月俺答侵犯大同,参将张凤、指挥刘钦带兵抵抗,兵败身亡。

嘉靖二十七年(1548)

八月俺答进犯大同,指挥顾相兵败战死。周尚文在次野口击败俺答。

嘉靖二十八年(1549)

四月筑大同内外边墙。

嘉靖二十九年(1550)

六月俺答进犯大同,总兵官张达、副总兵林椿兵败战死,全军覆没。俺答乘势攻打古北口,京师戒严。

嘉靖三十年(1551)

三月明在大同府、宣化府开设马市,与俺答互市。

十一月俺答又进犯大同。

嘉靖三十一年(1552)

一月俺答进犯大同,明朝指挥佥事王恭兵败阵亡。

二月平虏大将军仇鸾来同,在猫儿庄遇伏,死伤二百余人。

是月大同发生饥荒,人相食。

八月俺答再犯大同,并抢掠朔州、应州,明廷下令取消马市。

嘉靖三十二年(1553)

二月俺答进犯大同,大同副总兵郭都出战身亡。

五月俺答又攻大同。

七月俺答率一万骑再攻大同,巡抚都督赵时春败逃。总兵李涞战死。

嘉靖三十三年(1554)

六月俺答进犯大同,总兵岳懋兵败阵亡。

次年九月俺答进犯大同。

嘉靖三十七年(1558)

兵部尚书杨博组织军民整修长城,筑牛心堡(在右玉县)等寨堡九座,烽堠2900个,形成东起宣府,中经大同,西达右卫的军事防线。

嘉靖三十九年(1560)

三月大同总兵刘汉,自镇河口出塞攻打俺答,斩28人,夺驼170余头。

嘉靖四十年(1561)

六月大同府发生地震。

本年由明御史陈文燧从晋阳藩府购置善本,创建云中书院,原址在城内西北隅大同府署东。嘉靖四十二年(1563)

七月鞑靼攻破墙子岭,京师戒严。大同总兵姜应熊带兵增援,在密云击败鞑靼。

嘉靖四十五年(1566)

闰十月鞑靼进犯大同,参将崔世荣战死。

隆庆元年(1567)

九月俺答进犯大同,被参将刘同击退。

隆庆二年(1568)

九月大同连续降雨40日,民房倒塌1000余间,城墙、望楼、窝铺毁坏。

隆庆三年(1569)

正月大同总兵赵岢在宏赐堡击败俺答进犯。

九月俺答再犯大同,骚扰雁北各县。

隆庆四年(1570)

正月五崇古为宣大总督。

四月俺答进犯大同、宣府,被明军击败。

是月大同降雨雹,冰雹大如鸡卵,平地积厚3尺,庄稼尽毁。

九月鞑靼再犯大同,大同总兵钱栋兵败阵亡。

隆庆五年(1571)

三月俺答孙拔汉那吉归顺明,受封为指挥使,俺答被封其为顺义王。

九月明与鞑靼恢复贸易,大同等地马市重新开放。

万历年间(1573—1619)

在大同城西17里的武周山东,重修西岩寺,“依岩垒石,台殿宏丽”。

万历二年(1574)

四月明户部发26.2万余银修大同边墙,岁费5万。

万历五年(1577)

大同知县吕坤亲书左右二铭,镌刻砌石在大堂两侧,作为在官良箴。

万历八年(1580)

总兵郭琥重修御河桥,改石柱桥为拱形桥,全桥计19个拱洞。

是年,大同发生大瘟疫,大同府各县连续6年发生地震,城里民房倒塌,井坪城墙塌数百丈。万历二十三年(1595)

建兴国寺于城南郭外。

万历三十四年(1606)

总兵焦承勋又补修御河桥,巡抚翟鹏撰记。

万历三十八年(1610)

四月因天旱,发生饥荒。

九月大同府发生大瘟疫,多为喉疾,染病一、二日即死。

天启四年(1624)

在大同南城垣东部,建八角七级空心砖塔名文峰塔(雁塔),上题历代举子功名姓名。

天启六年(1626)

闰六月初五夜,大同府各地发生强烈地震,震前有地声。大同城楼、城墙震塌28处,居民死伤惨重。

崇祯五年(1632)

后金(清)贝勒阿济格率右翼军在归化城会合;六月后金派库尔缠从得胜堡来同,现明议和。崇祯六年(1633)

七月明派曹文诏坐镇大同,抵制后金军。

崇祯七年(1634)

六月后金大贝勒代善带兵攻打得胜堡,向大同进兵。七月攻陷得胜堡,明参将李全自杀。大同总兵曹文诏与总督张宗衡驻兵怀仁固守。皇太极攻下应州后围攻大同,曹文诏出兵交战

败归。

崇祯八年(1635)

九月明派卢象升为宣大总督,指挥对清军作战。

崇祯十七年(1644)

正月李自成攻破宁武,大同总兵遣人向义军投降。

三月一日姜瓖射杀永庆王,开城迎闯王入城,杀明宗室死殆尽。义军休整6日后,进军北京。留张天琳镇守大同。代王府失火,付之一炬。

清(1616—1911)

顺治元年(1644)

五月十日姜瓖降清,清军进驻大同。留守义军将领张天琳等被杀害。

顺治二年(1645)

奉旨设“大同府局”,开炉铸钱,直到光绪八年(1882),历经顺治、康熙、同治、光绪四朝。顺治五年(1648)

十一月清和硕英亲王阿济格等率军驻兵大同,防备喀尔喀进犯。

十二月(1649年1月20日)姜瓖起兵抗清,自称“天下大元帅”,分兵占领雁北各地。

顺治六年(1649)

姜瓖遣兵南下,攻克交城、文水等县,震动清廷,派端重郡王博格、敬谨郡王尼堪、英王阿济格等围攻大同,摄政王都尔衮亲自督战,屡被姜瓖挫败。清兵围攻大同达九个多月,因城内粮绝,姜部将杨震威刺杀姜瓖,开门降清。清军入城,阿济格下令屠城。并将府治移至阳和,县治移至西安堡。

顺治八年(1651)

总督佟养量、巡抚薛陈伟等联名上书,请求复还大同。次年府治、县治复还,并从周围各县移民。

重修云冈石窟第5、6窟四层五间第7窟三层三间木结构楼阁。

顺治九年(1652)

曹雪芹高祖辽东曹振彦任大同府知府。

顺治十年(1653)

在城东建劝忠祠。在府治东建开化寺。

顺治十二年(1655)

大同人周彝中武进士,授侍卫之职,为大同第一名武进士。以后大同中武举者达30 余人。康熙六年(1667)

清代著名文学家、诗人阎乐梅、顾炎武、屈大钧来同,均写有许多首塞外风情之诗作。

康熙十八年(1679)

大同各地发生饥荒,次年旱情严重,赤地千里,居民大半逃荒。康熙下诏免除大同府夏税三成。

二十三年又发生饥荒,清廷赈灾,并免除所欠赋税及地丁钱粮。

康熙三十四年(1695)

清初著名文学家、诗人朱彝尊来同先后书写《云冈石佛记》等碑文7篇,诗6首。

二月康熙率兵亲征噶尔丹叛乱,大同总兵康调元随军远征。

十二月十二日康熙回京路经大同,驻在籍松潘镇总兵臣高鼎家,游览云冈石窟寺,并御书匾额、题诗赠大同总兵等人。十三日车驾东行。

康熙六十年(1721)

大同府旱灾,清廷特派左都御史朱轼前来赈灾,并免除钱粮。

雍正六年(1728)

七月大同发生雨雹之灾。

乾隆二十三年(1758)

大同遭雹灾,清廷下令免除和缓征赋税。次年早霜,秋禾受灾,清下令赈灾。

乾隆四十七年(1782)

由大同知府吴辅宏纂修的《大同府志》三十三卷木刻本计29目出版发行。

乾隆五十二年(1787)

大同发生饥荒。次年发生瘟疫。五十七年秋旱;六十年雨雹。

嘉庆元年(1796)

创办富全元油坊,为大同大字号之一。当时大同有油坊百余家,所产葫油畅销长城内外。嘉庆二年(1797)

三月风霜尽晦。

嘉庆六年(1801)

六月大雨六日,毁居民住房。

嘉庆十年(1805)

五月发大水,南门吊桥被冲坏。

六月又发水,兴云桥冲坏。

次年六月大雨雹。七月大雨五日。

嘉庆十三年(1808)

城东艾庄村发生虎害。

嘉庆二十年(1815)

冬地震。次年三月又震。

嘉庆二十四年(1819)

七月大雨七昼夜。九月霜冻。

次年六月大雨雹。七月大雨五昼夜。

嘉庆二十五年(1820)

大同府有133655户,丁口764923口,有田地5128219亩。额征田赋地丁正杂银112630.83两,粮14907.81石。

本年,不法商人从天津购销货时,转换鸦片回籍,诱人吸食,人民深受其害。

道光二年(1822)

三月日月合璧(日蚀),五星联珠(指金木水火土五星同出一方)。

次年三月发大水,七月发生瘟疫。

道光七年(1827)

春,发生瘟疫。

二月连下三日大雪,雪深三尺有余。冬天又发生疫情,死亡严重,有的绝户。

道光九年(1829)

大同城郊雨雹成灾,六月城东南又下大雨雹。

八月海力村杏花重开。

道光十年(1830)

由大同知县黎中辅纂修的《大同县志》木刻本凡20卷67目,出版发行。

九月重修大同城墙。

本年大同有寺庙庵观103座。本县居民29475户,地7963顷7亩,年征税银14893两,府城内有各色牙子310名,其中炭牙49名,共有典当商52名。

道光十一年(1831)

德泰钰杂货店在大东街开张。

道光二十年(1840)

时庄村开筑大渠,引十里河水灌田2200亩。

道光三十年(1850)

大同府盲人马常在官逼下自缢而死,但衙门胥吏贪赃枉法,诈称勒死,引起民愤。

道光年间(1821—1850)

大同兴起熬胶热,用废弃皮屑作原料熬制,最早的作坊为“广德盛”,原料来自当地和张家口、宣化、包头一带。到清末已发展成4家,到民国初已发展成7家,年产21.5万斤。

咸丰三年(1853)

大同一带奇寒,读书因此难以应试。大同绅士联名要求暂缓乡试,获准。

咸丰七年(1857)

清政府命大同镇兵500名,驻扎平阳,防备捻军。

咸丰十年(1860)

四月三十日山西巡抚英桂派姚庆布等带太原、大同二镇官兵五百名,分布在硖石驿、茅津渡、封门口等处扼守。同日又调大同镇官兵到省听候调遣。

十日英法联军侵占北京,山西巡抚英桂,命大同总兵庆德带大同镇兵二千名前赴北京会防。二十四日庆德兵留于京西北一带。

同治元年(1862)

十二月三日陕西延安府回民起义,英桂调精兵500赴碛口镇防守,并咨商大同镇总兵庆德拨兵严防。

十二月四日甘肃回民起义军攻陷惠安堡,清政府命英桂着德勒无多尔济率前调之大同绿营官兵500名,驰赴防所,并再备大同镇兵500名听候咨调,以备绥远防守。

十二月十七日大同城内居住回民甚多,有人与陕甘回民起义军有联系。大同镇兵除调河保、归绥设防外,所余兵力甚少,清政府无兵可调,只好命英桂扩地方文武严密监视回民动向。

六、七月间,英商得渣士、洛询二人,由张家口运货往丰镇、大同销售,逃交子口税,还鸣枪威胁车夫,官司直打到清廷。

同治四年(1865)

四月二十八日沈桂芳将派防茅津渡的楚兵1000名赴甘肃,将原调大同兵1000名遣散回山西。

同治六年(1867)

九月二十五日陕西回民起义军围攻米脂,威胁山西,将军裕瑞调土默特蒙兵500及大同镇属官兵1000名,前赴归绥防堵。

同治十一年(1872)

德国地理学家李希霍来山西进行地质调查,首先确定大同煤田为新生代侏罗纪。

同治年间创建育婴堂,由地方绅士轮流管理,收养孤儿。直至光绪年间。

光绪元年(1875)

大同发生严重旱灾,出现人吃人的惨景。

光绪七年(1881)

十月五日清政府准山西从大同拣派780名额设马役,编作前后左中右五旗,由张树屏派员管带。

光绪十年(1884)

大同知府丁体常创办平城书院,借用云中书院部分屋宇。光绪十二年批准平城书院为大同县办书院,由知县徐永吉在大同县署东兴建校址。

光绪十三年(1887)

恒丽魁商店开张。为大同最大的商号,从业人员200余人,铺底15万元,总经理祁魁。

鸦片公开在大同销售,雁平道领票(给烟贩发准销证):大同府属大同县四;浑源二;天镇一。

光绪十七年(1891)

五月十一日前大同总兵张树屏卒。清政府将其事迹交国史馆立传,并准于山西省建祠及附祀各省准军昭忠祠。

光绪十八年(1892)

大旱,赤地一片,不见禾苗,饥民抢食,饿殍载道,尸骨遍野,全城人口由6万减少三分之一。

光绪十九年(1893)

山西受灾,京津赈捐粮银由大同、丰镇前往七厅散放。

光绪二十年(1894)

二月八日慈禧六十大寿,赏给大同镇总兵程之伟手宝寿字一方,小卷八丝缎二件。

春积成厚皮箱店开业,年营业额达20000余元。

光绪二十六年(1900)

春大同久旱无雨,有心恐慌,义和团首领马正太、贾升和、王六等人在大同民间习拳棒,念咒请神,假借历代名将显圣,号召民众宣传“反洋反教”。

6月14日(五月十八)义和团上街张贴传单,公开提出杀洋鬼子,杀二毛子口号。地方绅士呈请官府镇压,大同知府、知县将义和团首领临时拘押。

6月20日全城祈雨,唯各教学闭门不出,激怒民众,义和团率众冲入教堂。中国神甫杨司铎等逃跑。

6月中旬在山西巡抚毓贤的支持下,马正太等义和团首领全部释放。

6月底大同义和团组成东西南北四个团,以北团为总部,各团均有三五百人。东团首领贾三汉(称关公)驻东关北园龙王庙;西团首领郭万全(称张飞)驻西箭道关帝庙;南团首领施采(称黄忠)驻南街东岳庙;北团首领马正太驻北街天竺庙,城郊各乡也参加了义务团活动。妇女也组织红灯照,与义和团共同战斗。

7月12日义和团包围焦家巷耶稣堂,牧师开枪激众怒,将英牧师一家3口和其他教徒32人砍死,并烧毁教堂。

7月20日义和团包围天主教堂,杀死教徒2人,烧毁教堂。接着又烧了广府角、仓巷等处不法教徒的住宅,数处。

7月22日义和团迫使知府、知县交出受其保护的李文英等8名上层教务人员,枭首于四牌楼。

7月24 义和团逼县府交出往井里投毒的教徒李唐,斩于西门外。中国神甫杨司铎被抓获,于东关北园被杀。两个月来,共杀死外国教士11人,中国天主教徒100余人,基督教徒33人,烧毁教堂及教民住房100余间。

8月底大同义和团被镇压,马正太等8名首领全部被杀害于西门外,军门杨德胜被革职。8月30日慈禧西逃与光绪路经大同,在总镇署驻跸四日。随从有端王、庆王、肃王、贝子公爷数人,八旗兵千余人。9月3日离同。大同令齐福田以馈献得官。

同日下诏,刘坤一、张子洞会议和局,以载猗为军机大臣,命载澜为御前大臣,傅伦为御前护兵大臣。

10月下旬大同总兵杨鸿礼率兵驻扎直隶、山西交界处枳儿岭。从南京调回原大同总兵刘光才率军四营驻守关外获鹿、井径。后移驻娘子关附近要隘。

光绪二十七年(1901)

1月直隶义和团散勇二千余名抵大同,清政府谕令山西巡抚锡良加以弹压。锡良派马金叙率部前往,收缴军械,押回直隶。

1月2日侵华法军统领欧贝率兵百余,拖大炮四门,攻击马头村南的虎头山,驻娘子关的刘光才率大同军开枪回击,毙伤法军10余名。

驻守居庸前的大同总兵杨鸿礼接上司命令,率军撤至枳儿岭,防侵华德军。

本月八国联军侵入京津后,清溃兵四五千人从北面进入山西,溃军驻大同四关,大同总兵带队弹压。驻代州防军统领马绵成奉命带兵至大同,会谪遣散逃兵。马统领用计在怀仁诛杀散兵首领“郭四阎王”,给每名散兵发银,遣散离晋。

3月侵华德军瓦德西多次派小股德军出居庸关,骚扰山西北部,有15名德军至天镇、怀仁、代州、山阴、繁峙等地。

6月11日因义和团运动,山西决定太原、大同等22处停考五年。

9月7日《辛丑条约》签订后,山西派高大林等3人来同查办教案。遂给被义和团所杀的教徒每人赔偿白银100两,将城北卧虎湾附近大片土地割让给教会建修道院,并给外国神甫立碑两块(后被群众捣毁)。

是年山西省设立农工局,交年设立农林学校,先后在太原、大同等地设立农牧实验场。改进农业技术,介绍新式农具,引进新品种,推广经济技术作物。

光绪二十八年(1902)

知县龙璜在原平城书院改办三年制大同县高等小学堂。为大同最早公立小学校。

本年由基督教贝士尼·东和曼(德国人)在焦家巷7号创办育贞女校,为大同最早的女子教学校。

光绪三十年(1904)

山西巡抚张曾敭派50名学生赴日本留学,其中有大同人兰承荣、兰承昌、李光勖、李垣昌等。

八月大同商会成立,地址设在唐市角街。

本年大同知府刘瀛以云中书院改设府中学堂,为大同最早的中学。同年在府文庙、赐福庵、帝君庙、北寺分设四所四年制蒙学堂。

光绪三十一年(1905)

大同天主教在都司街创办育英女子学堂。

光绪三十二年(1906)

清政府实行征兵制,山西拟练成一协(旅),兵丁在宁武、大同、朔平、代州等处招募。

创办二年制大同初级简易师范学堂,为大同最早的师范教育。

光绪三十三年(1907)

同盟会员续桐溪介绍大同李德懋、刘干臣等人加入同盟会。

二月成立同蒲铁路。

光绪三十四年(1908)

改初级简易师范学堂,内设师范讲习所。为大同俯实业学堂,是大同最早的专业学校。

宣统元年(1909)

同盟会山西分会派孙占标到大同,以卖膏药为名,开设“恒元楼”药铺,作为同盟会在大同的活动场所,后又打入到大同总后卫队。

大同保晋矿务局分公司成立,公司设在千金峪,赵长庚为经理,聘德国人赛夫耳为矿师。在千金峪和黑沟煤窑安装锅炉、高车、抽水泵,使用机械动力设备采煤。

大同县的育婴堂附近设幼稚园,为大同最早的幼儿园。

宣统二年(1910)

赐山西大学堂西裔毕业生大同籍郝绳祖、陈合德为举人。张金曜、吴憬、厉寿田为优贡。大同中学堂毕业的兰致祥等12人为岁贡。

春同盟会大同支部在吕祖庙成立,李德懋、刘干臣等发展了不少会员,其中有和尚常育(性

聪)常法(开莲)、中学生李国华、孙培先、常珍、彭继先以及军人宋世杰、郝珍、王芝、高宝银。李国华被选为却部负责人之一。

大同农会成立,地址设在西箭道关帝庙。

夏同盟会员刘冠三、段亚夫到大同同盟会支部协助工作,李德懋以卖艺为名往返于大同、张家口、包头之间,进行联络。

是年,大同电报局在城内西羊巷成立。有莫尔斯有线电报机1台,始有线电讯业务,只办电报业务和长途电话业务。

宣统三年(1911)

11月30日下午,大同同盟会员在西箭道傅殿举家中商定起义事项。是夜起义人员袖裹白布,预放信炮,举行起义。一股由李国华带领在总镇署和龙王庙之间潜伏,施放信炮。另一股由徐璞、宋世杰等直扑总镇署,清兵纷纷倒戈参加起义。大同总兵王得胜越墙逃走。知县葛尚德躲进耶稣堂里。

12月1日成立临时军政分府,李德懋被推为总督,李国华、刘干臣为副都督。李国华代行都督职务,常珍为参谋长,宋世杰为统领,傅殿臣、孙宪林为邦统,孙占林为营务处督办,彭继先为财政部长、白英为民政部长。军政分府成立后,即出榜安民,恢复当地程序。

12月5月续桐溪、弓富魁率忻代宁公团抵同。李国华、宋世杰出城迎接,增援队伍分兵驻守布防。

同日清政府援军抵同,郭殿邦率陈希义的毅军和杨荣泰的准军包围大同。

同日大同地方士绅刘应昭、阎旌等十多人潜出城外找大同知府李德炳偕李去古城找郭殿邦,领清兵入城。正遇公团设防炮击,清兵死四人。郭以谎报军情,令杀绅士,经李德炳、葛尚德求请,改将13人拘押。

12月6日郭典邦下令放炮攻城,李知府跪在炮口前阻拦炮轰。

12月9日驻归化外八旗巡防营带周维藩率部起义,往缓丰镇和大同。途中返归化。

12月10日清军围攻大同,弓富魁令王虎臣率丰镇地方农民武装——“小状元”张占魁的独立队进攻丰镇,以解大同之围。王虎臣于东胜庄集结四百余人。

12月11日阎锡山命王建基、贾英带兵驰援大同,至怀仁与北路军张瑜会师,后与清毅军激战于秀妇村,从早战到晚,军民伤亡60余人,毅军伤亡200余,王、贾均在冲杀中阵亡。12月17日围大同清军反扑丰镇,革命军撤退,途中与清军遭遇,王虎臣被俘遇害。

12月28日清政府电敕郭典邦停止攻城。

本年大同裁驿归邮。

本年积城公司在云冈东沙嘴用新法开凿一对斜井。这是大同第一次用半机械化开凿斜井。第二年将尚未建成的东沙嘴斜井卖给晋华公司。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