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第十二章布鲁姆掌握学习理论

第十二章布鲁姆掌握学习理论

第十二章布鲁姆掌握学习理论
第十二章布鲁姆掌握学习理论

第十二章布鲁姆掌握学习理论

学习的分类与评价

一、目标分类

布卢姆认为,一部完整的教育目类分类学,应该包括学生学习的三个基本领域:认知、情感、动作技能。

布卢姆的教育目标分类学具有以下几个特征。

1.用学生外显的行为来陈述目标

布卢姆认为,制定目标是为了便于客观地评价,而不是表述理想的愿望,事实上,只有具体的、外显的行为目标,才是可测量的。

2.目标是有层次结构的

布卢姆认知领域目标分类学中包括六个主要类别:⑴知识;⑵领会;⑶运用;

⑷分析;⑸综合;⑹评价。情感领域包括五个主要类别:⑴接受或注意;⑵反应;

⑶价值评估;⑷组织;⑸性格化或价值的复合。每个主要类别都包括若干子类别,由此可见,布卢姆的分类学是将学生行为由简单到复杂按秩序排列的,因而,教育目标具有连续性、累积性。

3.教育目标分类学是超越学科内容的。

布卢姆认为,教育目标分类的方法,是不受学生年龄和教学内容所局限的。可以把教育目标分类学的层次结构作为框架,加入相应的内容,形成每门学科的教育目标体系。

4.教育目标分类学是一种工具。

教育目标分类是为教师进行教学和科研服务的所以,目标分类本身并不是目的,而是为评价教学结果提供测量的手段,同时有助于对教学过程和学生的变化作出各种假设,激发对教育问题的思考。

二、认知与情感的相互作用

认知目标中始终具有情感的成分;情感目标总是带有认知成分,因此,布卢姆把学生的认知状态和情感特征作为学习的前提条件。所谓情感特征,就是指“学生学习新的学习任务的动机”。

三、教学评价

布鲁姆借用斯科利文的形成性评价与总结性评价的概念。

布卢姆侧重对学习过程的评价,并把评价作为学习过程的一部分。布卢姆主张教学中应更多地使用另一种评价方法——形成性评价或形成性测验。

形成性评价的有效的程序是:把一门课分成若干学习单元,再把每一单元分解成若干要素,使学习的各种要素形成一个学习任务的层次,确定相应的教育目标系统;在每一单元教学结束时,都要安排一次形成性测验(有时又称为诊断性测验)。形成性测验常常被用来为学生的学习定速度,保证学生在从事下一个学习任务之前,完全掌握这一单元的内容。形成性测验可起到强化的作用;形成性测验可以揭示出问题所在,“诊断”后应该附有一个非常具体的“处方”。简言之,形成性评价的主要目的不是给学生评定分数或等级,而是帮助学生和教师把注意力集中在学生对教学内容达到掌握水平所必备的知识技能上;而总结性评价的目的,是要对学生在一门课上的学习结果作出全面的评定,并把评定成绩告诉学生家长和学校管理人员。所以,布卢姆指出,评价与评分不是同一个意义。不评分也能够对学习结果作出评价,形成性评价就是一个例子。

学校学习理论的若干变量

布卢姆认为,只要对下列三个自变量予以适当注意,就有可能使绝大多数学生的学习都达到掌握水平。 1.学生已经习得完成新的学习任务需必备的知识技能的程度(即“认知准备状态”)。 2.学生从事学习过程的动机程度(即“情感准备状态”)。 3.教学适合于学生的程度(即“教学质量”)。

一、认知准备状态

布卢姆认为,学生在学习结果上显示出来的差异可以被归结于在学习开始时掌握有关知识技能上的差异。(对学生个别差异的解读)

二、情感准备状态

布卢姆认为,学生以往的经历和目前的期望,决定了他对学习任务1的情感准备状态,而学生在完成学习任务1后的情感特征,可能成为学习任务2的情感

准备状态。因此,我们需要区分学生在某一学习任务之前的情感准备状态与在完成该学习任务之后的情感特征。

在布卢姆看来,学生对某一学习任务的情感准备状态,决定了学生为完成该学习任务准备付出必要的努力的程度,同时还部分决定了学生在遇到困难和挫折时试图克服它们的程度。反之,学生学习某一任务的有效性,也将影响他们以后学习类似任务的动机和努力的程度。而学生对以往学习成功或失败的看法,往往是与学校里的考试成绩联系在一起的。他们把这些成绩解释为是自己学得好或学得差的证据,然后把它与对以后遇到的有关学习任务的看法联系起来。因此,为了使学生能用一种积极的方式看待自己,就必须给他们许多得到奖励的机会。反之,如果经常给予学生失败和不适应学习的证据,必然会伴随学生日益增加自我怀疑。

三、教学的质量

布卢姆对教学质量的定义是,如何向学生提供线索或指导;学生参与(外显地或内隐地)学习活动的程度;以及如何给予强化以吸引学生学习。

教学的四个要素是:线索、参与、强化和反馈-纠正。

1.线索任何教学都涉及教学内容以及告诉学生如何学习的线索。线索是指要学生学习什么以及在学习过程中做些什么的指导。教师可以用多种形式来呈现线索。学生成绩的差异,往往与他们对教学线索的理解能力有关。由于学生领会线索的能力不同,教师应知道线索的哪种呈现形式容易被大多数学生所理解,而对不理解的学生则需采用另一种呈现形式。

布卢姆分析教学线索的目的是要说明,学生理解某种线索的程度可能是不同的。如果呈现线索的唯一形式是言语性的,那么,那些适宜于言语线索的学生很快就能领会,而那些习惯于用其他方式获得线索的学生就会处于不利的境地。

2.参与学生必须根据教学线索的提示学习和记忆某些内容,根据线索的规定作出适当的反应或练习。也就是说,学生必须积极投入或参与学习活动(不论是外显地还是内隐地)。布卢姆相信,评估教学质量的一种有效的方法,是观察学生积极参与学习活动的程度。

3.强化强化的类型是多种多样的,赞许、认可、微笑、手势、注视,以及各种物质奖励等,都可以作为强化物。强化物不一定始终由教师来支配,有时

可以让小组、同伴或其他人来给予,学生自己也可以给自己强化。此外,强化的效用也是因人而异的,因此,不同学生在教学过程的不同阶段上,需要不同类型的强化,甚至不同数量的强化。

4.反馈-矫正如果一个学生是在一位有经验的教师个别指导下进行学习的话,那么,教师会随时根据学生的需要提供线索、给予参与或练习的机会,并适时予以强化。在这种情况下,教师与学生随时可以交流,随时可以作出调节,实际上也就是在随时给学生以反馈和矫正。因此,在个别教学中,反馈-矫正过程是以微妙的、非正式的形式进行的。反馈的方法一般是由每一学习任务结束时的形成性评价测验构成的,目的在于了解学生已经学到了些什么,还需要学些什么内容才能达到掌握水平。所谓矫正,就是指为学生提供的有关他们还需复习哪些教学内容的建议。

掌握学习

在布卢姆看来,只要恰当注意教学的主要变量,就有可能使绝大多数学生(90%以上)都达到掌握水平(得5分)。掌握学习就是要探讨达到这一目的的途径,制定相应的策略。

一、成绩的正态分布与偏态分布

布卢姆认为,教育是一种有目的、有意图的活动,如果我们的教学是富有成效的话,学生成绩分布应该是与正态分布完全不同的。

二、掌握学习的变量

布卢姆承认,掌握学习的原理主要是根据卡洛尔的学习模式。

实际用于学习的时间量是由这样三个变量组成的:⑴机会,即允许学习的时间;⑵毅力,即学生愿意积极从事学习的时间;⑶能力倾向,即在理想条件下掌握该任务所需要的时间(这是因教学质量和学生理解教学的能力而变化的)。需要的时间量也是由三个变量组成的:⑴教学质量;⑵学生理解教学的能力;⑶能力倾向,即学生在适应教学质量、理解教学之后,学习所需的时间。

1.允许学习的时间

布卢姆和卡洛尔都认为,学生要达到掌握的水平,关键在于花在学习上的时间量。学习速度的快慢是由能力倾向决定的;但如果学生把所需要的时数都用于

学习,而且有足够的时间去学习,绝大多数学生都能达到掌握水平。布卢姆认为,教师的任务,一方面是要找到改变某些学生所需要的学习时间,另一方面是要找到为每个学生提供所需要的时间的途径。当然,学生掌握某门学科所需的时间,是受其他变量影响的。

2.毅力

布卢姆把毅力定义为:学生愿意花在学习上的时间。如果学生需要花一定的时间才能掌握某门学科,但他花在积极学习上的时间少于需要的时间,就不可能达到掌握的水平,所以,布卢姆等人试图把学生花在学习上的时间与学生积极从事学习的时间这两者区别开来。布卢姆认为,学生的毅力是同学习的态度和兴趣联系在一起的。布卢姆强调指出,重要的是通过提高教学质量来减少学生掌握某一学习任务所需要的毅力的量,而不是通过各种手段使学生增强学习的毅力。教学的艺术在于使学生花适当的时间就能掌握教学内容。

3.教学的质量

教学质量主要是根据每个学生的学习效果来评价的,而不是根据某些学生的学习效果来评价的。因此,不能仅凭培养了一、二个尖子学生或出了几个后进学生就对教学质量的好坏作出判断。

4.理解教学的能力布卢姆和卡洛尔对理解教学的能力所下的定义是:学生理解学习任务的性质和他在学习该任务时所要遵循的程序的能力。

5.能力倾向布卢姆承认学生的能力倾向确实存在着差异,而且这种差异与学习的结果(尤其是学习的速度)有关。能力倾向是学生掌握学习任务所需要的时间量,因此只要有足够的时间,所有学生都能掌握学习任务。这就是说,能力倾向只是学习速度的预兆,而不是学生可能达到的学习水平的预兆。掌握学习策略的一个基本问题,就在于寻找各种途径,设法减少学习较慢的学生所需要的时间量。

三、掌握学习的一种策略

三个步骤:阐明学习所必需的先决条件;研制实施的程序;评价这种策略对教师与学生所产生的结果。

1.先决条件为了形成学生掌握学习的环境,教师必须在学生达到掌握学

习的水平时能够加以识别,必须能够界说掌握意味着什么,必须能够收集必要的证据以确定学生是否已达到掌握学习的要求。对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的详细说明,是让教师和学生双方都知道预期目标的一个先决条件。把这些详细说明转化成评价的程序,有助于进一步弄清学生在完成这门课时应该达到什么标准。布卢姆认为,把重点放在竞争上,可能会摧毁许多学习和发展,因此,应该撇开学生之间的竞争来制定掌握的标准,然后通过努力使尽可能多的学生达到这些标准。由此,布卢姆提倡制定绝对标准(根据学生实际水平和常模来评定学生),而不是根据相对标准(根据学生在班上的相对水平)来评定学生的等第。。

2.实施程序掌握学习的一个核心问题,是要为教师和学生提供详细的反馈,使教与学过程中出现差错后马上便把它们揭示出来,并提供他们所需要的具体的补充材料以矫正差错,因此,反馈通常采用诊断式的形成性测验的方式。布卢姆认为,只要教师对学生应该做些什么提供具体的建议(根据形成性测验的结果),学生一般都会试图去克服这些问题。

3.掌握学习的结果布卢姆是从掌握学习的认知结果和情感结果这两个方面进行分析的。布卢姆认为,只要采取掌握学习的策略,绝大多数人都能得5分。当学生掌握一门学科,并得到了客观的和主观的证据时,他们对自己和对外部世界的看法会产生深刻的变化。

布鲁姆掌握学习理论

https://www.wendangku.net/doc/d97871120.html,/xxlp/rzxlx/200710/58912.html 作者:佚名文章来源:网络点击数:更新时间:2007-10-23 学习的分类与评价 一、目标分类 布卢姆认为,一部完整的教育目类分类学,应该包括学生学习的三个基本领域:认知、情感、动作技能。布卢姆的教育目标分类学具有以下几个特征。 1.用学生外显的行为来陈述目标 布卢姆认为,制定目标是为了便于客观地评价,而不是表述理想的愿望,事实上,只有具体的、外显的行为目标,才是可测量的。 2.目标是有层次结构的 布卢姆认知领域目标分类学中包括六个主要类别:⑴知识;⑵领会;⑶运用;⑷分析; ⑸综合;⑹评价。情感领域包括五个主要类别:⑴接受或注意;⑵反应;⑶价值评估;⑷组织;⑸性格化或价值的复合。每个主要类别都包括若干子类别, 由此可见,布卢姆的分类学是将学生行为由简单到复杂按秩序排列的,因而,教育目标具有连续性、累积性。 3.教育目标分类学是超越学科内容的。 布卢姆认为,教育目标分类的方法,是不受学生年龄和教学内容所局限的。可以把教育目标分类学的层次结构作为框架,加入相应的内容,形成每门学科的教育目标体系。 4.教育目标分类学是一种工具。 教育目标分类是为教师进行教学和科研服务的所以,目标分类本身并不是目的,而是为评价教学结果提供测量的手段,同时有助于对教学过程和学生的变化作出各种假设,激发对教育问题的思考。 二、认知与情感的相互作用 认知目标中始终具有情感的成分;情感目标总是带有认知成分,因此,布卢姆把学生的认知状态和情感特征作为学习的前提条件。所谓情感特征,就是指“学生学习新的学习任务的动机”。

布鲁姆的目标认知分类

布鲁姆将教育目标划分为认知领域、情感领域和操作领域三个领域 一、认知领域的教育目标 认知领域的教育目标可以分为从低到高的六个层次:知道(知识)-领会(理解)-应用-分析-综合-评价。 1、知道(知识)是指认识并记忆。这一层次所涉及的是具体知识或抽象知识的辨认,用一种非常接近于学生当初遇到的某种观念和现象时的形式,回想起这种观念或现象。这种知识是特定知识,如:术语和事实;处理特殊问题的方法或途径的知识:序列、分类、标准、方法等;一般或抽象的知识:原理、理论、知识框架等。与这一层次目标相关的概念如:回忆,记忆,识别,列表,定义,陈述,呈现等。 2.领会是指对事物的领会,但不要求深刻的领会,而是初步的,可能是肤浅的。包括 (1)转换:用自己的话或用与原先的表达方式不同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思想; (2)解释:对一项信息加以说明或概述; (3)推断:估计将来的趋势或后果。与此目标相关的概念如:说明,识别,描述,解释,区别,重述,归纳,比较等。 3.应用是指对所学习的概念、法则、原理的运用。它要求在没有说明问题解决模式的情况下,学会正确地把抽象概念运用于适当的情况。这里所说的应用是初步的直接应用,而不是全面地、通过分析、综合地运用知识。与此目标相关的概念如:应用,论证,操作,实践,分类,举例说明,解决等。 4.分析是指把材料分解成它的组成要素部分,从而使各概念间的相互关系更加明确,材料的组织结构更为清晰,详细地阐明基础理论和基本原理。与此目标相关的概念如: 分析,检查,实验,组织,对比,比较,辨别,区别等。 5.综合是以分析为基础,全面加工已分解的各要素,并再次把它们按要求重新地组合成整体,以便综合地创造性地解决问题。它涉及具有特色的表达,制定合理的计划和可实施的步骤,根据基本材料推出某种规律等活动。它强调特性与首创性,是高层次的要求。与此目标相关的概念如:组成,建立,设计,开发,计划,支持,系统化等。 6.评价这是认知领域里教育目标的最高层次。这个层次的要求不是凭借直观的感受或观察的现象作出评判,而是理性的深刻的对事物本质的价值作出有说服力的判断,它综合内在与外在的资料、信息,作出符合客观事实的推断 二、情感领域的教学目标 1、接受或注意:指学习者愿意注意某特定的现象或刺激(选择性注意)。它分为三个亚类: (1)觉察,指学习者意识到某一情境、现象、对象或事态。与“知识”不同的是这种意识不一定能用语言来表达。例如,形成对服装、陈设、建筑物、城市设计、美好的艺术品等事物中的美感因素的意识。 (2)愿意接受,指学习者愿意承受某种特定刺激而不是去回避。例如,增强对人类需求和社会紧迫问题的敏感性。 (3)有控制的或有选择的注意,指自觉地或半自觉地从给定的各种刺激中选择一种作为注意的对象而排除其他的无关的刺激。例如,注意文学作品中记载的人类价值和对生活的判断。 2、反应:指学习者主动参与,积极反应,表示出较高的兴趣。它包括三个亚类: (1)默认的反应,指学习者对某种外在要求、刺激作出反应,但是还存在一定的被动性。如,愿意遵守游戏的规则。 (2)愿意的反应,指学习者对于某项行为有了相当充分的责任感并自愿去做。例如,对自己的健康和保护他人健康承担责任。 (3)满意的反应,指学习者不仅自愿做某件事,而且在做了之后产生一种满意感。例如,从消遣性阅读中获得乐趣。

[布鲁姆掌握学习理论]布卢姆掌握学习理论教学提纲

[布鲁姆掌握学习理论]布卢姆掌握学习理论 篇一:布鲁姆掌握学习理论学习的分类与评价 一、目标分类 布卢姆认为,一部完整的教育目类分类学,应该包括学生学习的3个基本领域:认知、情感、动作技能。布卢姆的教育目标分类学具有以下几个特征。 1.用学生外显的行为来陈述目标 布卢姆认为,制定目标是为了便于客观地评价,而不是表述理想的愿望,事实上,只有具体的、外显的行为目标,才是可测量的。 2.目标是有层次结构的 布卢姆认知领域目标分类学中包括6个主要类别:⑴知识; ⑵领会;⑶运用;⑷分析;⑸综合;⑹评价。情感领域包括5个主要类别:⑴接受或注意;⑵反应;⑶价值评估;⑷组织;⑸性格化或价值的复合。每个主要类别都包括若干子类别, 由此可见,布卢姆的分类学是将学生行为由简单到复杂按秩序排列的,因而,教育目标具有连续性、累积性。 3.教育目标分类学是超越学科内容的。 布卢姆认为,教育目标分类的方法,是不受学生年龄和教学内容所局限的。可以把教育目标分类学的层次结构作为框

架,加入相应的内容,形成每门学科的教育目标体系。 4.教育目标分类学是1种工具。 教育目标分类是为教师进行教学和科研服务的所以,目标分类本身并不是目的,而是为评价教学结果提供测量的手段,同时有助于对教学过程和学生的变化作出各种假设,激发对教育问题的思考。 二、认知与情感的相互作用 认知目标中始终具有情感的成分;情感目标总是带有认知成分,因此,布卢姆把学生的认知状态和情感特征作为学习的前提条件。所谓情感特征,就是指“学生学习新的学习任务的动机”。 三、教学评价 布卢姆侧重对学习过程的评价,并把评价作为学习过程的一部分。布卢姆主张教学中应更多地使用另1种评价方法——形成性评价或形成性测验。 形成性评价的有效的程序是:把一门课分成若干学习单元,再把每一单元分解成若干要素,使学习的各种要素形成1个学习任务的层次,确定相应的教育目标系统;在每一单元教学结束时,都要安排一次形成性测验(有时又叫为诊断性测验)。形成性测验常常被用来为学生的学习定速度,保证学生在从事下1个学习任务之前,完全掌握这一单元的内容。形成性测验可起到强化的作用;形成性测验可以揭示出问题

布鲁姆 教育目标分类学

教育目标分类学 摘要 本杰明·布鲁姆(Benjamin Bloom,1913年2月21日-1999年9月13日)是美国当代著名的心理学家、教育家。他提出了掌握学习论,教育目标分类学,教学评价理论。本文对其教育目标分类学的分类过程进行了详细而具体的介绍,使师范类学生更好的了解其发展过程、应用等具体情况。 关键字:掌握学习论,教育目标分类学,教学评价理论 一、布鲁姆和他的教学理念 本杰明·布鲁姆(Benjamin Bloom,1913年2月21日-1999年9月13日)是美国当代著名的心理学家、教育家,芝加哥大学教育系教育学教授,曾担任美国教育研究协会会长,是国际教育评价协会评价和课程专家。 面对布鲁纳结构主义教学论、精英主义观显露出来的弊端,布鲁姆因教育提出了目标分类学说,并于1956年出版著作《教育目标分类学》;六十年代,他提出关于“人类特性”的理论,著有《人类特性和学校学习》;七十年代,他又提出“掌握学习”的学校教学理论,著有《我们的儿童都能学习》、《掌握学习理论导言》。布卢姆提出的关于“人类特性”和学校教学的理论,曾经被列为美国“最有意义的教育研究成果之一”。 布鲁姆在教育中的理论可归纳为三点。 (一)、掌握学习论,学习是为了掌握,在学生已有基础上进行教学。布鲁姆说:“如果提供适当的学习条件,大多数学生在学习能力、学习速度和进一步学习的机会方面都会变得十分相似。”他认为,学生的学习能力主要是后天的,是可以改变的,是可以发展的。学生学习能力不是先天的,是由于各种外部和内部的因素造成,主要的原因还是在外部的因素,比如学生的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 (二)、教学评价理论,评价,不只是针对最终的学习结果,而是在学习的各个过程中施以评价,从而对学习行为进行相应的矫正与评估。形成性评价可以让教师的更多的目光集中到了学生学习中的问题,而不是学生的达成度,应该是学生的未达成度。再通过反馈、矫正等步骤设计教学过程,从而使绝大多数学生达到既定教学目标。 (三)、教育目标分类学,将学生的学习行为进行分类,从而确定其制定其具体的学习程度。其教育目标分类学有效的解决了如何正确评估学生学习行为的标准,给当时的美国和世界其他国家产生巨大的影响。布鲁姆的教育目标分类学理论具有两大特征:一是可量化、可测量。为了使教育评价的起点、评价目标客观标准化,他提出目标的可测量性,为之后的

布鲁姆教育目标分类的认知操作类型

布鲁姆教育目标分类的认知操作类型 按照布鲁姆的“教育目标分类法”,在认知领域的教育目标可分成:知道(知识);领会(理解);应用;分析;综合;评价 1.知道(知识)(knowledge) 是指认识并记忆。这一层次所涉及的是具体知识或抽象知识的辨认,用一种非常接近于学生当初遇到的某种观念和现象时的形式,回想起这种观念或现象。 提示:回忆,记忆,识别,列表,定义,陈述,呈现 2.领会(comprehension) 是指对事物的领会,但不要求深刻的领会,而是初步的,可能是肤浅的。 其包括“转化”、解释、推断等。 提示:说明,识别,描述,解释,区别,重述,归纳,比较 3.应用(application) 是指对所学习的概念、法则、原理的运用。它要求在没有说明问题解决模式的情况下,学会正确地把抽象概念运用于适当的情况。这里所说的应用是初步的直接应用,而不是全面地、通过分析、综合地运用知识。提示:应用,论证,操作,实践,分类,举例说明,解决 4.分析(analysis) 是指把材料分解成它的组成要素部分,从而使各概念间的相互关系更加明确,材料的组织结构更为清晰,详细地阐明基础理论和基本原理。 提示:分析,检查,实验,组织,对比,比较,辨别,区别 5.综合(synthesis)

是以分析为基础,全面加工已分解的各要素,并再次把它们按要求重新地组合成整体,以便综合地创造性地解决问题。它涉及具有特色的表达,制定合理的计划和可实施的步骤,根据基本材料推出某种规律等活动。 它强调特性与首创性,是高层次的要求。 提示:组成,建立,设计,开发,计划,支持,系统化 6.评价(evaluation) 这是认知领域里教育目标的最高层次。这个层次的要求不是凭借直观的感受或观察的现象做出评判,而是理性的深刻的对事物本质的价值做出有说服力的判断,它综合内在与外在的资料、信息,做出符合客观事实的推断。 提示:评价,估计,评论,鉴定,辩明,辩护,证明,预测,预言,支持 布鲁姆的教学目标分类法对设计问题的启发 所提问题可以从简单逐渐发展到复杂; 可以按学习目标的要求,分层次提出问题: l分层次提出问题--认知性问题 认知性问题:它是对知识的回忆和确认。 如:“人民陪审员的工作职责是什么?”,“当汽车向右拐的时候,坐在汽车上你会向哪边倒?” l分层次提出问题--理解性问题 理解性问题:它主要考察学生对概念、规律的理解,让学生进行知识的总结、比较和证明某个观点。 如“检察院和法院的区别和联系是什么?”,“你能用自己的语言来说清楚什么是惯性吗?” l分层次提出问题--应用性问题

布鲁姆掌握学习与斯金纳程序教学二种教学策略之比较

布鲁姆掌握学习与斯金纳程序教学二种教学策略之比较美国教育家布鲁姆的掌握学匀理论在八十年代后期曾对我国教育理论界和中学教育实践产生过重大影响。事实上,作为一种理论和策略,掌握学习与人们早已熟悉的金纳的程序教学有着某种联系。 在理论的假设上,作为新行为主义学派的主要代表,斯金纳坚信,人的本性是中性和被动的,人的特性主要是环境影响的产物。在他看来,“只要我们安排好一种被称为强化的、特殊形式的后果,我们的技术就会容许我们几乎随意地去塑造一个有机体的行为。①对此,布鲁姆也抱有相同的看法。布鲁姆认为:“学校学习中的许多个别差异是人为的、偶然的、而不是个体在胎儿期就已固定了的。……世界上任何人都能学习,如果在早先与现在都提供适当的学习条件的话,儿乎所有的人都能学好。儿童的学习能力不是稳定的性格特征。能力的差异本质上是随环境而变化的,通过改变学习环境(条件),教育者就可改变学习者的行为。从这一假定出发,布鲁姆与斯金纳在救学策略的设计上,都把教师视作教学的主要力量;把学习视作是一个尝试错误的过程,都倾向于对学习行为进行分解,而不是做整体的研究,都相信经验的力量而不是理性的作用,都相信练习、重复的效果而不是顿悟、直觉的作用,都主张一个合理的教学程序一定会收到肯定的和预期的效果。但是,斯金纳的理论假设是据于他的动物实验研究。华对学习过程现在知道得比较清楚了。我们知识的大部分来自对低等动物行为的研究,但其结果可惊地适用于人类受试者。”萝而布鲁姆对环境作用的估计则是来自他所进行的大量的有关人类发展的研究。在他的著作中,布鲁姆曾再三声明,他的观点“不是抽象的理论或信念,而是建立在世界上绝大多数课堂里都易于观察到、易于获得的证据的基础上的。 其次,在斯金纳看来,人的行为与强化密切相关,环境对行为的制约是通过强化而实现的。因此,“教学就是安排促进学习的强化列联。而对于布鲁姆来说,他更相信行为与目标的关系。正是对目标的关注,使布鲁姆对学生的学习成绩应当呈正态分布这一传统观念进行了抨击。他指出:“常态曲线并不是什么神圣不可动摇的东西。它是一种最适合于机遇和随机活动的分布。教育是一种有目的的活动,我们试图让学生学会我们所教的内容。如果我们的教学是富有成效的话,成绩的分布应该是与常态曲线完全不同的。事实上,我们甚至可以坚持认为,成绩分布接近于常态分布的程度,一也就是我们在教育上的努力失败的程度。”‘巫因此,布鲁姆的掌握学习是与教育目标分类学相联系,只是,布鲁姆的“目标”是教育者而不是学习者的“目标”。 在教学策略上,布鲁姆与斯金纳一样,都把以鼓励每一个学生以他自己最适宜的速度进行学习作为教学策略的核心。 斯金纳对当时课堂教学最严厉的批评,便是教学不能对每一个学生的学习予以充分的注意。在斯金纳看来,教学应当重视每一个学生自己的学习模式的重要性和独特性,教师应当依照个别化的教学来行动和思考。程序教学所做的一些事情是把每一个学习者的经验看做个别的事件,并且在学生和他的学习材料之间保持经常的相互联系。程序教学所要解决的是“在一个大集体中各个成员同时完成作业得不到及时评定,教给大集体的知识不可能正好符合当时每个学生要学的内容”这一难题。同样,布鲁姆的掌握学习也是为了“试图解释学生中学习的个别差异,并研究确定改变这一差异的途径。”布鲁姆认为,“造成学校学习中个别差异的最重要因素之一是班级教学的集中性。对二十人至七十人的班级进行教学,对一部分学生来说可能会有很好的效果,但对其他学生来说就可能不那么有效。学校教育在这方面可能会充满差错,而这些差错又会随时间而聚合在一起,除非找到某些方法来确定并纠正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中的缺陷和毛病,否则,学校教育就可能继续产生并人为地扩大学习中的个别差异。”v掌握学习的实质就是“在每个学生需要时,通过反馈和个别帮助来补充集体教学。”⑨这样,掌握学习与程序教学一样,都是一种用于集体教学中的个别教学的教学策略。 在程序教学中,教材被预先分成若干小的分离步骤,并且仔细地加以组成具有逻辑住的顺序,以保证学生能够容易地学会。每个步骤都审慎地建立在前面那个步骤之上。学习者能通过这些步骤的顺序,按他自己的速度进行。这样,学习者总是能获得正确反应。同时在每个步骤之后立即得到强化。因此,“好的程序教学,让学生按极小的步于前进,而且使学生的每一次努力都有助于他们的成功,从而最大限度地扩大

布鲁姆掌握学习理论

教育理论与实践8 布鲁姆掌握学习简介 布鲁姆掌握学习简介 学习的分类与评价 一、目标分类 布卢姆认为,一部完整的教育目类分类学,应该包括学生学习的三个基本领域:认知、情感、动作技能。布卢姆的教育目标分类学具有以下几个特征。 1.用学生外显的行为来陈述目标 布卢姆认为,制定目标是为了便于客观地评价,而不是表述理想的愿望,事实上,只有具体的、外显的行为目标,才是可测量的。 2.目标是有层次结构的 布卢姆认知领域目标分类学中包括六个主要类别:⑴知识;⑵领会;⑶运用; ⑷分析;⑸综合;⑹评价。情感领域包括五个主要类别:⑴接受或注意;⑵反应; ⑶价值评估;⑷组织;⑸性格化或价值的复合。每个主要类别都包括若干子类别, 由此可见,布卢姆的分类学是将学生行为由简单到复杂按秩序排列的,因而,教育目标具有连续性、累积性。 3.教育目标分类学是超越学科内容的。 布卢姆认为,教育目标分类的方法,是不受学生年龄和教学内容所局限的。可以把教育目标分类学的层次结构作为框架,加入相应的内容,形成每门学科的教育目标体系。 4.教育目标分类学是一种工具。 教育目标分类是为教师进行教学和科研服务的所以,目标分类本身并不是目的,而是为评价教学结果提供测量的手段,同时有助于对教学过程和学生的变化作出各种假设,激发对教育问题的思考。 二、认知与情感的相互作用 认知目标中始终具有情感的成分;情感目标总是带有认知成分,因此,布卢姆把学生的认知状态和情感特征作为学习的前提条件。所谓情感特征,就是指“学生学习新的学习任务的动机”。 三、教学评价

布卢姆侧重对学习过程的评价,并把评价作为学习过程的一部分。布卢姆主张教学中应更多地使用另一种评价方法——形成性评价或形成性测验。 形成性评价的有效的程序是:把一门课分成若干学习单元,再把每一单元分解成若干要素,使学习的各种要素形成一个学习任务的层次,确定相应的教育目标系统;在每一单元教学结束时,都要安排一次形成性测验(有时又称为诊断性测验)。形成性测验常常被用来为学生的学习定速度,保证学生在从事下一个学习任务之前,完全掌握这一单元的内容。形成性测验可起到强化的作用;形成性测验可以揭示出问题所在,“诊断”后应该附有一个非常具体的“处方”。 简言之,形成性评价的主要目的不是给学生评定分数或等级,而是帮助学生和教师把注意力集中在学生对教学内容达到掌握水平所必备的知识技能上;而总结性评价的目的,是要对学生在一门课上的学习结果作出全面的评定,并把评定成绩告诉学生家长和学校管理人员。所以,布卢姆指出,评价与评分不是同一个意义。不评分也能够对学习结果作出评价,形成性评价就是一个例子。 学校学习理论的若干变量 布卢姆认为,只要对下列三个自变量予以适当注意,就有可能使绝大多数学生的学习都达到掌握水平。 1.学生已经习得完成新的学习任务需必备的知识技能的程度(即“认知准备状态”)。 2.学生从事学习过程的动机程度(即“情感准备状态”)。 3.教学适合于学生的程度(即“教学质量”)。 一、认知准备状态 布卢姆认为,学生在学习结果上显示出来的差异可以被归结于在学习开始时掌握有关知识技能上的差异。 二、情感准备状态 布卢姆认为,学生以往的经历和目前的期望,决定了他对学习任务1的情感准备状态,而学生在完成学习任务1后的情感特征,可能成为学习任务2的情感准备状态。因此,我们需要区分学生在某一学习任务之前的情感准备状态与在完成该学习任务之后的情感特征。 在布卢姆看来,学生对某一学习任务的情感准备状态,决定了学生为完成该学习任务准备付出必要的努力的程度,同时还部分决定了学生在遇到困难和挫折时试图克服它们的程度。反之,学生学习某一任务的有效性,也将影响他们以后学习类似任务的动机和努力的程度。而学生对以往学习成功或失败的看法,往往是与学校里的考试成绩联系在一起的。他们把这些成绩解释为是自己学得好或学

布鲁姆掌握学习理论、教学目标分类[1]

布鲁姆掌握学习理论 学习的分类与评价 一、目标分类 布卢姆认为,一部完整的教育目类分类学,应该包括学生学习的三个基本领域:认知、情感、动作技能。布卢姆的教育目标分类学具有以下几个特征。 1.用学生外显的行为来陈述目标 布卢姆认为,制定目标是为了便于客观地评价,而不是表述理想的愿望,事实上,只有具体的、外显的行为目标,才是可测量的。 2.目标是有层次结构的 布卢姆认知领域目标分类学中包括六个主要类别:⑴知识;⑵领会;⑶运用;⑷分析; ⑸综合;⑹评价。情感领域包括五个主要类别:⑴接受或注意;⑵反应;⑶价值评估;⑷组织;⑸性格化或价值的复合。每个主要类别都包括若干子类别, 由此可见,布卢姆的分类学是将学生行为由简单到复杂按秩序排列的,因而,教育目标具有连续性、累积性。 3.教育目标分类学是超越学科内容的。 布卢姆认为,教育目标分类的方法,是不受学生年龄和教学内容所局限的。可以把教育目标分类学的层次结构作为框架,加入相应的内容,形成每门学科的教育目标体系。 4.教育目标分类学是一种工具。 教育目标分类是为教师进行教学和科研服务的所以,目标分类本身并不是目的,而是为评价教学结果提供测量的手段,同时有助于对教学过程和学生的变化作出各种假设,激发对教育问题的思考。 二、认知与情感的相互作用

认知目标中始终具有情感的成分;情感目标总是带有认知成分,因此,布卢姆把学生的认知状态和情感特征作为学习的前提条件。所谓情感特征,就是指“学生学习新的学习任务的动机”。 三、教学评价 布卢姆侧重对学习过程的评价,并把评价作为学习过程的一部分。布卢姆主张教学中应更多地使用另一种评价方法——形成性评价或形成性测验。 形成性评价的有效的程序是:把一门课分成若干学习单元,再把每一单元分解成若干要素,使学习的各种要素形成一个学习任务的层次,确定相应的教育目标系统;在每一单元教学结束时,都要安排一次形成性测验(有时又称为诊断性测验)。形成性测验常常被用来为学生的学习定速度,保证学生在从事下一个学习任务之前,完全掌握这一单元的内容。形成性测验可起到强化的作用;形成性测验可以揭示出问题所在,“诊断”后应该附有一个非常具体的“处方”。 简言之,形成性评价的主要目的不是给学生评定分数或等级,而是帮助学生和教师把注意力集中在学生对教学内容达到掌握水平所必备的知识技能上;而总结性评价的目的,是要对学生在一门课上的学习结果作出全面的评定,并把评定成绩告诉学生家长和学校管理人员。所以,布卢姆指出,评价与评分不是同一个意义。不评分也能够对学习结果作出评价,形成性评价就是一个例子。 学校学习理论的若干变量 布卢姆认为,只要对下列三个自变量予以适当注意,就有可能使绝大多数学生的学习都达到掌握水平。 1.学生已经习得完成新的学习任务需必备的知识技能的程度(即“认知准备状态”)。 2.学生从事学习过程的动机程度(即“情感准备状态”)。 3.教学适合于学生的程度(即“教学质量”)。 一、认知准备状态 布卢姆认为,学生在学习结果上显示出来的差异可以被归结于在学习开始时掌握有关知识技能上的差异。

教育心理学第三章学习理论习题答案

112.下列属于学习现象的是( C) A.老鼠打洞 B.吃酸的东西会流唾液 C.儿童模仿电影中的人物 D.蜘蛛织网 113.根据经典条件反射作用理论,铃声可以诱发狗的唾液分泌反应,则铃声是( A) A.条件刺激 B.无条件刺激 C.条件反应 D.无条件反应 114.第一个将巴甫洛夫的研究结果作为理论基础的人是(D) A.斯金纳 B.桑代克 C.班杜拉 D.华生 115.“给我一打健康的婴儿,不管他们祖先的状况如何,我可以任意把他们培养成从领袖到小偷等各种类型的人。”这句话出自( D) A.科尔伯格 B.皮亚杰 C.米尔顿 D.华生 116.小刚原来见了陌生人就躲避,上幼儿园一个月后,小刚这种行为消失了。根据加涅的学习结果分类,这里发生了(D )的学习。 A.言语信息 B.智慧技能 C.动作技能 D.态度 117.学习的“试误说”是由( C)提出来的。 A.苛勒 B.杜威 C.桑代克 D.班杜拉 118.在实际教学中,教师不能突袭(比如,应该学习新知识,却进行考试),这不利于学生学习,其做法依据的是学习的(A ) A.准备律 B.练习律 C.效果律 D.条件反射 119.当学生取得好的成绩后,老师和家长给予表扬和鼓励,这符合桑代克学习规律中的( D) A.准备律 B.练习律 C.动机律 D.效果律 120.看见路上的垃圾后绕道走开,这种行为是(C ) A.强化 B.惩罚 C.逃避条件作用 D.消退 121.行为塑造和行为矫正的原理和依据是(A ) A.操作性条件作用理论 B.经典条件作用理论 C.精神分析理论 D.认知理论 122.由于一个学生进步明显,老师取消了对他的处分,这属于(B )

布鲁姆认知分类法

布鲁姆认知分类法 布鲁姆认知分类法简介 布卢姆的认知分类法由六种不同认知呈次的思维水平所组成(Bloom 1956)。 1.识记(knowledge)。最底层次的认知水平。要求学生回忆信息,识别事实、定义和规则。 2. 理解(comprehension)。要求学生能够改变交流的形式,能够转述或重新组织读过和讲过的知识。 3. 应用(application)。要求学生应用所知的事实、原则和归纳于新的环境。 4.分析(analysis)。要求学生能够将问题分成几部分,并能就各个部分之间建立联系。 5. 综合(synthesis)。要求学生综合各种要素和各个部分以形成一个整体,构建出对一个问题的独特新颖的回答。 6. 评价(evaluation)。这是最高级的认知水平。要求学生能够按照一定的标准对不同的方法、思想、人物或产品的价值做出判断。 一个真实国外教学的例子 例子:美国老师是如何讲灰姑娘的故事的 ***************识记(knowledge)层次*************** 上课铃响了,孩子们跑进教室,这节课老师要讲的是《灰姑娘》的故事。 老师先请一个孩子上台给同学讲一讲这个故事。孩子很快讲完了,老师对他表示了感谢,然后开始向全班提问。 ***************理解(comprehension)层次*************** 老师:你们喜欢故事里面的哪一个?不喜欢哪一个?为什么?

学生:喜欢辛黛瑞拉(灰姑娘),还有王子,不喜欢她的后妈和后妈带来的姐姐。辛黛瑞拉善良、可爱、漂亮。后妈和姐姐对辛黛瑞拉不好。 ***************应用(application)层次*************** 老师:如果在午夜12点的时候,辛黛瑞拉没有来得及跳上她的南瓜 马车,你们想一想,可能会出现什么情况? 学生:辛黛瑞拉会变成原来脏脏的样子,穿着破旧的衣服。哎呀,那就惨啦。 老师:所以,你们一定要做一个守时的人,不然就可能给自己带来麻烦。另外,你们看,你们每个人平时都打扮得漂漂亮亮的,千万不要突然邋里邋遢地出现在别人面前,不然你们的朋友要吓着了。女孩子们,你们更要注意,将来你们长大和男孩子约会,要是你不注意,被你的男朋友看到你很难看的样子,他们可能就吓昏了(老师做昏倒状? 全班大笑)。 **********分析(analysis)、综合(synthesis)层次********** 好,下一个问题:如果你是辛黛瑞拉的后妈,你会不会阻止辛黛瑞拉去参加王子的舞会?你们一定要诚实哟! 学生:(过了一会儿,有孩子举手回答)是的,如果我辛黛瑞拉的后妈,我也会阻止她去参加王子的舞会。 老师:为什么? 学生:因为,因为我爱自己的女儿,我希望自己的女儿当上王后。 老师:是的,所以,我们看到的后妈好像都是不好的人,她们只是对别人不够好,可是她们对自己的孩子却很好,你们明白了吗?她们不是坏人,只是她们还不能够像爱自己的孩子一样去爱其它的孩子。 孩子们,下一个问题:辛黛瑞拉的后妈不让她去参加王子的舞会,甚至把门锁起来,她为什么能够去,而且成为舞会上最美丽的姑娘呢?

教育心理学大纲第三章认知派的学习理论

第三章认知派学习理论 教育学院冯维 什么是认知?指全部认识过程的总称,包括知觉、注意、表象、学习记忆、思维和言语等,以及发展过程、人工智能等领域。 认知派强调认识过程中的结构和组织原则,认为认知者的主观经验在认知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强调认识事物时,内部发生的作用(S——0—R)及认知方式的个别差异。 认知学习理论的特点 代表人物格式塔心理学家、托尔曼、布鲁纳、奥苏贝尔等。 共同点: 1、从学习过程看,把学习看成是复杂的内部心理加工过程。 2、从学习结果看,主张学习结果是形成反映事物整体联系与关系的认知结构。 3、从学习条件看,注重学习的内部条件,强调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的主动性、积极性,注重学习者的内部动机,学习的认知性条件,如过去经验、背景知识、心智活动水平等,注重学习过程中信息性的反馈等。 一、格式塔学习理论 1、学习实质在于组织一种完形即格式塔(gestalt),不是S—R的联结。 2、学习过程由顿悟(Insight)实现,故称“顿悟说”。 关于学习出现的原因,托尔曼与联结主义的观点相反。他认为,外在的强化并不是学习产生的必要因素,不强化也会出现学习。他设计了著名的潜伏学习的实验。 二、布鲁姆的掌握学习理论 (一)为什么提出掌握学习理论 1、错误学生观在教师头脑中作祟 2 教师没给每个学生提供均等的学习机会。 3、教师的课程设计办法不尽完善 学生方面主要是学习动机、态度、情感方面的差异影响着学习结果。 (二)掌握学习原型 卡罗尔学校学习模式 1、任何一个学生只要有充足的学习时间,就能完成任何学习课题。 2、学习达成度=f(学习机会×学习持续力) (能倾×教学的质×教学理解力) (三)掌握学习的办法 1、对学生进行诊断性评价,确定掌握目标。 2、为掌握设计学习单元; 3、单元课后测验,即形成性测验; 4、编制总结性测验。 (四)教学目标分类理论 教学目标有三大领域:认知(cognitive)目标、情感(affective)目标和动作技能(psychomotor)目标,每一领域的目标由低到高分成若干层次。 认知教学目标从低到高依次分为六个等级: (1)知道(knowledge)(2)领会(comprehension)(3)运用(application)

英文版布鲁姆掌握学习理论

1) Mastery Learning Theory 掌握学习理论 1. Bloom s Mastery Learning Theory has exerted great influence on teaching in Chinese primary and middle schools especially in junior middle schools since it was introduced to China in 1986. 布鲁姆的掌握学习理论自1986年被介绍到我国以来,对我国中小学特别是初中教学产生了较大影响,但在实践运用中也有其局限性,必须批判性和推陈出新地运用,才能促进我国的素质教 2) mastery Learning 掌握学习 1. Inspiration from Bloom s Theory of "Mastery Learning" to the Quality-oriented Education; 布卢姆“掌握学习”对素质教育的启示 2. The Theory of Mastery Learning and Its Application in the Teaching of Our Middle and Primary Schools; 掌握学习理论及其在我国中小学教学中的应用 3. In response to this situation,selecting the teaching mode of"mastery learning"is indispensible to run out of the plight for the teaching of judicial documents with a guide of Bloom s Master Learning Theory. 针对这一状况,以布鲁姆掌握学习理论为指导,推行"掌握学习"教学模式是司法文书教学走出困境的应然之选。 3) learn and master 学习掌握 4) Group Discussion-Understanding and Mastering 分组-讨论掌握学习模式 5) mastery study 掌握性学习 6) Mastery Learning Approach 掌握学习法 1. In this case,the author would like to do this research to find out the effectiveness of using Mastery Learning Approach to improve the adult college students\' English listening and whether this approach can help the students form more positive attitude toward English listening than the tradit 由于上述教学情况,作者尝试用掌握学习法加以改善。 补充资料:掌握学习 学习者在最佳教学、足够时间条件下掌握学习材料的一种学习方式。美国心理学家B.S.布卢姆是提倡这一学习方式的代表,其中心思想是:只要提供最佳的教学并给以足够的时间,多数学习者能获得优良的学习成绩。 许多教师相信学习者学习能力的分布是正态的。他们预计在所教的学生中,大约只有1/3的人学习良好,另外的1/3是不及格或勉强及格,其余的1/3 则介于上述两部分学生之间。布卢姆认为这个假设缺乏代表性。他声称只要提供最佳的教学条件、足够的学习时间,学生的成绩

布鲁姆的掌握学习理论

布鲁姆的“掌握学习”理论 一、布鲁姆生平 布鲁姆B.S.Bloom ,美国当代著名心理学家和教育学家,芝加哥大学荣誉教授,伊利诺斯州西北大学教育学教授,国际教育成就评价协会(IEA )的创始人之一。1986年9月来华讲学,并被授予华东师大名誉博士。主要教育著作:《教育目标分类学,第一分册:认知领域》1956 ,《每个孩子都能学会掌握》1973。 二、“掌握学习”理论 (一)产生背景 布鲁姆对“掌握学习”的研究,目的就在于改进美国教育体制的弊端。长期以来,美国教育把选拔优秀学生接受中、高等教育作为主要职能,所以只有5%的学生能受到高等教育。甚至认为学生的学力也应符合“正态分布”。然而美国社会的发展,使经济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人们的旧有观念也发生了很大变化。“在当今社会中,人们期望所有学生都能完成10~12年的学习,期望50%~60%的学生能接受某种形式的高等教育,期望绝大多数的人都能终生继续学习。”社会需要的变化向学校的教学方式提出了改革的要求。而“掌握学习”的宗旨,就在于使所有的学生掌握所有的课程内容。因此,布鲁姆认为,实施“掌握学习”,是解决上述问题的有效途径。 (二)主要观点 1、教育目标分类体系 布鲁姆的教育目标分类理论具有两大特征:一是具有可测性。认为制定教育目标不是为了表述理想的愿望,而是为便于客观的评价。所以陈述目标应具体,要联系外显的行为,要可测量;二是目标有层次结构。布鲁姆把认知领域的目标分为六个主要类别,依次是知识、领会、运用、分析、综合、评价。情感领域的目标分为五个主要类别,它们是接受或注意、反应、

价值评估、组织、性格化或价值的复合。每个主要类别,又都包括若干子类别,也是依次排列的。这样,目标由简单到复杂递增,后一类目标只能建立在已经达成的前一类目标的基础上,从而形成了目标的层次结构。 2、教学评价理论 布鲁姆的教学评价理论侧重对学习过程的评价,它与教育目标分类理论相辅相成,共同成为“掌握学习”的理论基础。布鲁姆不否认终结性评价,但更侧重形成性评价,即不重视评价结果,更重视评价过程。他认为,评价不在教学过程之外,而是教学过程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布鲁姆还要求在每单元结束时都进行形成性评价,目的是确定学生是否已经掌握,若尚未掌握,则考虑如何弥补。评价的结果不以分数计,而只标明达成或未达成,以促进学生有信心地学习形成性测验有助于为学生的学习进度作出判断,以便依照目标的层次逐层达到彻底掌握。 3“掌握学习”实施程序 所谓“掌握学习”,是指只要学生所需的各种学习条件具备,任何学生都可以完全掌握教学过程中要求他们掌握的全部课程内容。“掌握学习的提出,是基于这样四个理论前提: ①根据个别教学与群体教学的对比实验证明,个别教学可以使即使能力不强的学生也获得优良成绩; ②根据卡罗尔假说:“一个学生的能力倾向是指其掌握一项学习任务所需的时间量”,即能力倾向= f学习速度。(布鲁姆提出:学习达成度= f实际学习时间量/需要学习时间量,即只要条件适当,学习时间允许, 95%以上的学生都可以达到优良成绩; ③受到斯金纳程序教学的启发,布鲁姆认为:及时反馈与及时强化是控制教学的有效手段,编制得当的教材是获得反馈的重要途径; ④通过一系列实验,布鲁姆得出影响学业成绩的三个主要变量及其权重:认知前提即学生

布鲁姆教学理论

布鲁姆教学理论(2012-06-04 09:15:58)转载▼ 标签:杂谈 布奋姆〔1913~)是美国著名的教育家、心理学家,现任芝加哥大学教育学教授.他和美国哈佛大学教授布普纳同为当代倡导教育革新的世界著名学者.他的理论贡献归纳起来,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教育目标分类学布鲁姆认为,教育目标的确立库包括由知识的回忆与再认、理解及智力发展请因亲组成的认知领域,由兴趣、态度、价值观与鉴赏、判断、适应性的发展诸因素组成的情感翎城以及对材料和客休的某种操作或需要神经肌肉协调薄通动技能的精神运动领域。并与克拉斯沃尔、哈罗等人,进一步阐明了三大领域各自的亚目标体系,即认知领城有知识、领会、运用、分析、练合和评价,情感领斌有接受、反应、赋予价值、组织和价值复合体的特殊化,精神运动领域有反射动作、知觉能力、体育翻力、技能化动作和动作性交流行为。因而,在编篡教材、教学评价以及编翻测验的过程中,应蜜切注意到目标是否包括了课程中的全部重要成果,与学校的宗旨、学习原理、学生的需要是否一致,添应考琳到目标在内容与可观秦的行为或事物方面表述得是否清龙,教师的经脸、能力、学生的能力以及可得到的时间与设备,目标能否实现。上述分类学说具有重要的现实意...... (本文共计布鲁姆是美国当代著名的教育家、心理学家。他的教学理论一经问世,便在我国和其它许多国家引起强烈反响,其根本原因在于这一教学理论及其实践能有效地解决普遍存在于世界各国的差生间题,有助于大面积提高教育质量。布鲁姆的教学理论,不仅提出 布鲁姆在教学方法上提倡发现法。他认为学习不在被动地形成刺激与反应的联结,而在于通过主动的形成认知结构,他认为在学校行为中,包含着三个机会同时发生的过程,即新知识的获得。知识的转换和知识的 1. 关于教育目标分类 认知、情意和技能三个领域的教育目标。其中关于认知领域的教育目标,分为知识、理解、应用、分析、综合、评价六个层次,形成由简到繁的梯度。 2. 关于掌握学习 第一,任何一个学生只要有充分的学习时间,就能完成任何学习课题,并非只有能力强的人才有完成高级学习课题的潜力;第二,在现实中出现的学习达成度的差异,是由于该生所需的学习时间量与实际耗费的学习时间量的差异所致。 教学效果的三个主要变量:第一,认知的前提能力(cognitive entry behavior),即学生掌握新的学习任务所必需的基础知识的能力程度;第二,情感的前提特性(affective entry characteristics),即学习者参与学习过程的动机作用的程度;第三,教学的质量(quality of instruction),即教师教学适合学生的程度。布卢姆认为这三个变量对学习达成度的影响作用,分别占50%,25%,25%。评价第一,教学进程中的形成性评价。主要是通过观察儿童的表情、态度和确认举手的状况,使用活动表、应答分析器等,在教学的进行过程中作出及时的反馈。 第二,以单元为单位的形成性评价。就是对每个单元的达成目标,举行形成性测验,在一个单元的教学过程中作出一次或数次的反馈。 第三,以学期、学年为单位的形成性评价。即通过期中测验、期末测验来决定是否针对每个学生的学力缺陷进行补救性的矫正辅导。

布鲁姆教学目标分类法的学习感悟

xx教学目标分类法的学习感悟 “布鲁姆教学目标分类法”的学习及培训感悟: xxxxxx小学xx 布鲁姆教学目标分类法,将人的认知教育目标按照由简单到繁复,由低级到高级的顺序分成了以下六个层面的内容(如图)。 虽然研修教材中对于每一类问题的概念不仅在理论上进行了科学、确凿的阐述,并且也相应地给出了一些详尽的问题范例。但从我上一次培训的实效来看,在短时间内,学员对于每一类问题的特性很难理解透彻,一些学员认为这样的理论太过高深,从而直接导致学员在应用布鲁姆教学目标分类法进行问题设计时,对于问题设计的“度”难以控制,设计出来的六个问题层次性不明确,甚至出现了例外层面问题的交错出现的情况,无法体现出由简到繁,由低到高的思维关系。 如何帮助学员更松弛地、更确凿地理顺六个层面的关系呢?我迫使自己静下心来,从头认真地、逐字逐句地去阅读教材中关于六类问题的解释。我猛然发现,文句中的某些关键词能给予我很大的启发,再结合自己大凡的教学经验,对于每一类问题所指向的目标、侧重点,问题与问题之间的上行关系在我的头脑中逐渐清撤起来。 从培训效果看,这种提取关键词的方法的确为学员把握例外类别问题的特点起到了积极地作用,学员们普遍感到理解的思路由含混变得清撤,感到对六个层面的理解由沉滞变得光鲜了。我还感到,在学员自己设计问题之前,范例的支持作用也是非常严重的,因为范例能将抽象化的理论变得直观化、详尽化。 这些参训的学员都是来自教学一线的教师,在举例时,他们更愿意听到贴合教学实际的东西。所以在指导学员参看教材中给出的范例之外,我还试图从小处着手,我从自己所教的小学数学教材中选取了一个很小的问题,并尝试利用布鲁姆教学目标分类法进行了下面的问题设计。 知识:这道题讲了一件什么事?条件是什么?问题是什么?

教育心理学第三章学习理论复习题附带答案

112.下列属于学习现象的是 A.老鼠打洞 B.吃酸的东西会流唾液 C.儿童模仿电影中的人物 D.蜘蛛织网 113.根据经典条件反射作用理论,铃声可以诱发狗的唾液分泌反应,则铃声是 A.条件刺激 B.无条件刺激 C.条件反应 D.无条件反应 114.第一个将巴甫洛夫的研究结果作为理论基础的人是 A.斯金纳 B.桑代克 C.班杜拉 D.华生 115.“给我一打健康的婴儿,不管他们祖先的状况如何,我可以任意把他们培养成从领袖到小偷等各种类型的人。”这句话出自 A.科尔伯格 B.皮亚杰 C.米尔顿 D.华生 116.小刚原来见了陌生人就躲避,上幼儿园一个月后,小刚这种行为消失了。根据加涅的学习结果分类,这里发生了()的学习。 A.言语信息 B.智慧技能 C.动作技能 D.态度 117.学习的“试误说”是由()提出来的。 A.苛勒 B.杜威 C.桑代克 D.班杜拉 118.在实际教学中,教师不能突袭(比如,应该学习新知识,却进行考试),这不利于学生学习,其做法依据的是学习的 A.准备律 B.练习律 C.效果律 D.条件反射 119.当学生取得好的成绩后,老师和家长给予表扬和鼓励,这符合桑代克学习规律中的 A.准备律 B.练习律 C.动机律 D.效果律 120.看见路上的垃圾后绕道走开,这种行为是 A.强化 B.惩罚 C.逃避条件作用 D.消退 121.行为塑造和行为矫正的原理和依据是 A.操作性条件作用理论 B.经典条件作用理论 C.精神分析理论 D.认知理论 122.由于一个学生进步明显,老师取消了对他的处分,这属于 A.正强化 B.负强化 C.奖励 D.惩罚 123.负强化是指 A.呈现一个刺激以增加一个反应发生的概率 B.呈现一个刺激以降低一个反应发生的概率 C.撤销一个刺激以增加一个反应发生的概率 D.撤销一个刺激以降低一个反应发生的概率 124.对于经常违反校规校纪的学生,一旦发现他有好的表现,马上给予表扬。这种鼓励能帮助他逐渐改掉自己的坏习惯,养成良好品行。这种做法在心理学上叫 A.消退 B.间隔强化 C.负强化 D.正强化 125.如果一个家长想用看电视作为强化物奖励儿童认真按时完成作业的行为,最合适的安排应该是 A.让儿童看完电视以后立即督促他完成作业 B.规定每周看电视的适当时间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