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念复习选择题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念复习选择题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念复习选择题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念复习选择题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念复习选择题

绪论:

1、马克思主义理论从广义上说是:不仅指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学说的体系,也包括继承者对它的发展

2、马克思恩格斯进一步发展和完善了英国古典经济学理论是:剩余价值论

3、马克思主义产生的阶级基础和实践基础是:无产阶级作为一支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了历史舞台

第一章:世界的物质性及发展规律

第二章第一节:物质世界和实践

1、恩格斯认为,全部哲学、特别是近代哲学的重大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2、马克思主义认为哲学是:关于自然界、社会和思维发展的一般规律的科学

3、马克思主义哲学创立之后,开始出现了:唯物史观与唯心史观的对立

4、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

5、马克思主义哲学关于物质范畴的正确理解是:物质是从各种物的总和中抽象出来的

6、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世界在本质上是:多样性的物质统一

7、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是关于:思维和存在何者为第一性的问题

8、主观唯心主义的特征是:认为世界是人的主观精神的产物

9、客观唯心主义的特征是:认为世界是某种独立精神的产物

10、唯心主义产生的认识论根源是:主观与客观、认识与实践相分离

11、是自然界与人类社会分化统一的历史前提,又是自然界与人类社会统一起来的现实基础指的是:实践

12、列宁指出:当然就是物质与意识的对立,也只是在有限的范围内才具有绝对的意义,超出这个范围,物质和意识的对立无疑是相对的。这里讲的“有限的范围”是指:物质和意识何者为第一性

13、马克思主义认为,一切哲学都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的一般规律的学说、具有历史性的意识形态

14、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时哲学的基本问题,因为:它是任何哲学派别都不能回避而必须回答的问题、它是实际工作中正确处理主观和客观关系的根本问题、它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哲学的基本标准

15、以下各项属于主观唯心主义观点的有:存在就是被感知、物是观念的复合、心外无事,心外

无理

16、下列观点属于客观唯心主义的有:理在事先”、世界是“绝对观念”的外化、“未有天地万物,已有天地万物之理

17、马克思主义哲学以前的唯物主义的缺陷有:用机械力学的尺度去衡量物质的一切运动、不能把世界理解为处于不断变化发展中的过程、对社会历史的观点是唯心主义的、不承认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18、马克思说:“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这一命题的主要含义是:实践构成了社会发展的动力、实践是社会关系形成的基础、实践形成了社会生活的基本领域

第二节:事物的普遍联系与发展

1、我国数学家华罗庚在一次报告中以“一支粉笔多长为好”为例来讲解他所倡导的优选法。对此,

他解释道:“每只粉笔都要丢掉一段一定短的粉笔头,但就这一点来说,愈长愈好。但太长了,使用起来很不方便,而且容易折断。每断一次,必然浪费一个粉笔头,反而不合适。因而就出现了粉笔多长合适的问题—这就是一个优选问题。”所谓优选问题,从辩证法的角度看。就是要:坚持适度原则

2、最近,由多国科学家组成的团队利用一台粒子加速器,让两束原子在一个圆环轨道上做高速运动,发现这些原子自身的时间确实比外界时间慢了。这项实验进一步证明了作为物质运动存在形式的时间具有:相对性

3、“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这句话说明运动与静止的关系是: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

4、唯物辩证法的质量互变规律揭示了事物发展的:形式和状态

5、“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芳林新叶催陈叶,流水前波让后波。”这两句诗包含的哲学道理是:新事物代替旧事物是事物发展的总趋势

6、“世界不是既成事物的集合体,而是过程的集合体”这是:唯物辩证法的思想

7、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是:联系和发展的观点

8、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是:对立统一规律

9、公孙龙的“白马非马”说的错误在于割裂了:共性与个性的关系

10、否定之否定规律揭示了:事物发展的方向和道路

11、“从个别到一般,从一般到个别”的思维方法是:归纳与演绎

12、“物质两种存在形式离开了物质,当然都是无,都是只在我们头脑中存在的观念抽象”,这段话说明:时间和空间是客观的、时间和空间是物质的存在形式

13、恩格斯说:“当我们深思熟虑地考察自然界或人类历史或我们自己的精神活动的时候,首先

呈现在我们眼前的,是一幅由种种联系和相互作用无穷无尽地交织起来的画面。”这段话所包含的辩证法观点有:联系是客观世界的本性、一切事物都处于相互联系之中、世界是一个相互联系的统一整体、联系既是普遍的又是复杂多样的

14、下列选项中,体现发展的实质的有:无产阶级专政代替资产阶级专政、培育出新优质品种、原始社会的公有制经过私有制到社会主义的公有制

15、矛盾同一性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表现为:矛盾双方在相互依存中得到发展、矛盾双方相互吸

取有利于自身发展的因素、规定事物发展的基本趋势

16、下列现象属于量变引起质变的有:生产力的增长引起生产关系的变革、同样的元素由于结构不同而形成不同的事物、在一定温度下鸡蛋孵出小鸡、由变异的积累引起旧物种到新物种的变化17、辩证的否定是事物的自我否定、事物发展的环节、事物联系的环节、扬弃

18、唯物辩证法关于矛盾普遍性的完整含义是指: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的发展过程中、每一事物的发展过程中存在着自始至终的矛盾运动

第三节:客观规律性与主观能动性

1、相信“意念移物”,甚至相信可以用意念来直接改变物质结构,就是信奉:主张精神主宰客观物质世界的主观唯心论

2、正确地发挥意识能动作用的客观前提是:正确认识客观规律

3、意识的本质是:人脑的机能和属性,对客观世界的主观映象

4、庸俗唯物主义的错误是:抹杀了意识的主观特征

5、意识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是指:意识的内容和源泉是客观的,而形式是主观的

6、人类创造的自然语言和人工语言:是人类意识的物质外壳

7、中国古代哲学家荀子说:“心不使焉,则白黑在前而目不见,雷鼓在侧而耳不闻”。这句话表明人的意识具有:能动性

8、“心诚则灵,心不诚则不灵”的说法是:夸大了意识能动作用的唯心主义观点

9、人工智能的出现对马克思主义哲学意识论的意义是:证明了意识可以在高度发展的物质中产生

10、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类已经制造出诸如醋酸纤维、聚苯乙烯、合成橡胶等自然界原本不存在的化合物,其数量已经达到数百万种。这说明:人类通过实践将“自在物质之物”转化为“为我之物”

11、批判的武器当然不能代替武器的批判,物质的力量只能用物质的力量来摧毁,但是理论一经掌握群众,也会变成物质的力量。”这说明:精神、意识对物质具有依赖性、人的意识不仅反映现实世界,而且可以通过实践改变现实世界、理论和精神可以通过群众转化为物质力量

12、“拔苗助长”的事例是:违反客观规律的表现、急躁冒进的表现、否认量变是质变的基础的表

13、下列体现事物发展具有规律性的有: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芳林新叶催陈叶,流水前波让后波、万物皆流,无物常住

14、实事求是体现着:主观和客观的统一,认识和实践的统一、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统一、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的统一、自由和必然的统一

15、主观能动性和客观规律性的关系表现在:发挥主观能动性才能认识客观规律、尊重客观规律才能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

16、下列体现自然规律和社会规律辩证关系的有:自然规律和社会规律具有不依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性、人可以借助工具作用于客观世界,有目的地引发、调节和控制自然界中的事物、能量和信息过程,使各种客观规律共同作用的结果发生有利于人的变化、自然规律是一种盲目的无意识的力量起作用,社会规律则是通过人的有意识的活动实现的、自然规律在同样的条件下可以反复出现,社会规律则是历史的,在不同的国家和民族、不同的历史阶段都会有不同的表现形式

第二章: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第一节:认识的本质及规律

1、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首要的和基本的观点是: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和来源的观点

2、“社会一旦有技术上的需要,这种需要会比十所大学更能把科学推向前进。”这句话说明:社会实践

的需要是人类认识发展的强大动力

3、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关系是: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统一的基础是实践

4、人的认识就是类似于照镜子的活动,这是属于()的观点:形而上学唯物主义

5、关于感性认识的正确说法是:感性认识只是认识的初级阶段

6、两种根本对立的认识路线是:唯心主义与唯物主义

7、割裂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的辩证统一,会导致()的错误:经验主义、教条主义、经验论、唯理论

8、从根本上说,认识的主体和客体之间的关系是:认识关系、实践关系

9、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主要表现在:实践产生了认识的需要、实践为认识提供了可能、实践使认

识得以产生和发展、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10、旧唯物主义认识论的主要缺陷有:不了解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不能把认识看作是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

11、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对认识的看法是: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反映具有摹写性、反映具有

创造性

12、理性认识的形式主要有:推理、概念、判断

第二节:真里与价值

1、真理最本质的特征是:客观性

2、真理的一元性是由()决定的:真理的客观性

3、真理与谬误的根本区别在于:真理是对事物的正确反映,谬误是对事物的错误认识

4、判断一种认识是否是真理,主要看它:能否在实践中达到预期效果

5、坚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就是坚持了检验真理标准的:客观性

6、只有感性认识才是可靠的,理论知识是不可靠的,这是()的观点:经验论

7、真理的相对性是指真理的:有条件性、有限性

8、价值的特性主要有:客观性、主体性、社会历史性、多维性

9、关于真理、价值与实践三者的关系,正确的表述有:真理是制约实践的客观尺度、真理是实

践追求的价值目标之一、价值是制约实践的主体尺度

10、价值是实践追求的唯一目标:多数人的意见、各学科的学术带头人的认识、得到公认

第三节:认识与实践的统一

1、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本质规定是:认识与实践的统一

2、认识与实践的统一:从实际出发

3、唯物主义思想路线的根本点是:从实际出发

4、马克思主义的精髓是:实事求是

5、一切从实际出发,在当代中国,最大的实际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6、人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目标是:认识必然、争取自由

7、以下关于理论创新的说法,是正确的有:重视理论创新是我们党的一个根本特点、重视理论创新是我们党的一条重要政治经验、重视理论创新要坚决反对教条主义、理论创新需要在继承的基础上8、以下关于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说法,正确的有: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是人类的两种基本活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是辩证统一、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也就是从必然走向自由的过程

第三章: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

第一节:社会基本矛盾及其运动规律

1、划分历史唯物主义和历史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是:是否承认: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2、社会历史发展的决定力量是: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

3、最直接、最集中地反映社会存在的是:政治法律思想

4、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最突出的表现在: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

5、生产力的客观性在于:它是一种人们不能选择的既得的物质力量

6、在劳动资料这一复杂系统中,具有决定意义的因素是:生产工具系统

7、在社会历史发展的问题上,以下论断属于正确的是:历史的发展是决定性和主体选择性的统一

8、“人类社会的发展是自然历史过程”的含义是:社会发展像自然界一样有其客观规律

9、马克思主义产生以前,唯心历史观长期占统治地位,这是因为:社会生产规模狭小限制了人们的眼界,难以揭示比较隐蔽的经济根源、剥削阶级有意歪曲解释社会历史、社会领域人们有意识的活动造成了意志支配历史的假象

10、下列论著属于意识形态的有:曹雪芹的《红楼梦》、邹容的《革命军》

11、政治法律思想的特点及其作用在于它是经济基础最集中、最直接的反映带有强烈的阶级性、为统治阶级利益服务、在社会意识诸形式中起核心作用

12、生产力的基本要素包括:劳动者、劳动资料、劳动对象

13、“自然环境决定论”错误地认为,自然环境:决定社会的性质、是社会发展的决定因素、决定社会形态的更替

第二节:社会发展的动力

1、决定社会制度性质和社会制度更替的是:生产方式

2、物质资料生产方式是()的统一:生产力与生产关系

3、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运动规律

4、“社会形态发展是一种自然历史过程”。这句话说的是:社会发展具有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性

5、人类社会发展的最基本规律是:生产关系必须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

6、既承认社会形态发展的客观规律性又承认人的活动的选择性的观点,属于:历史唯物主义观点

7、否认主体选择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的观点属于:机械决定论

8、由于社会历史是有意识、有目的的活动着的人创造的,因此:社会发展规律只能通过人的自觉活动起作用

9、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的最终原因是:生产力的发展

10、阶级的实质是:一个集团占有一个集团的劳动

11、蒸汽、电力和自动纺织机甚至是比巴尔贝斯、拉斯拜尔和布朗基诸位公民更危险万分的革命家。“这一论断的含义是:科技革命对变革社会制度具有直接的决定作用

12、社会基本矛盾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表现在:它决定着社会形态由低级到高级的演进、它决定着其他各种社会矛盾、它决定着社会发展的必经阶段和客观趋势

13、下列各项属于改革的社会作用的有:改革可以巩固新生的社会制度、改革可以使原有的社会制度持续存在、改革可以为新社会制度的诞生作量变和部分质变的准备

14、如果资本主义的灭亡是由科学保证了的,为什么还要费那么大的气力去为它安排葬礼呢?”这种观点的错误在于:抹煞社会规律实现的特点、否认革命在社会质变中的作用

15、每一次科学技术革命,都不同程度地引起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的深刻变化和社会的巨大进步。其对生产方式产生的深刻影响主要有:改变了社会生产力的构成要素、改变了社会环境来促

使思维方式的发展、改变了人们的劳动形式、改变了社会经济结构,特别是导致产业结构发生变革

第三节:人民群众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

1.英雄史观的理论出发点是主张: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存在

2.人们根据自己的目的和需要所从事的社会活动所引起的社会结果,是由各个个人和各种社会力量相互作用所形成的合力造成的。这是一种:历史唯物主义观点

3.“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这一基本观点的理论前提是:生产方式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的原理

4.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这是因为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还因为: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创造者

5.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其根本原因在于人民群众:是社会生产力的体现者

6.人民群众既是历史的“剧中人”,又是历史的“剧作者”。这是: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

7.唯物史观和唯心史观在历史创造者问题上的根本分歧在于是否承认:人民群众是推动历史发展的决定力量

8.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活动受既定的历史条件限制。这种观点是说:人民群众不能随心所欲地创造历史

9.制约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决定性条件是:经济条件

10.坚持无产阶级政党的群众观点,就要坚信:人民群众自己解放自己

11.人民群众创造历史,表现在:人民群众是物质财富的创造者、人民群众是精神财富的创造者、人民群众是实现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

12.“历史不过是追求着自己目的的人的活动而已”,这一观点表明:人们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历史不是神创造的

13.“一言可以兴邦,一言可以丧邦”,英雄人物的意志可以改变历史方向。这种观点是:否认历史必然性的唯意志论、夸大个人作用的唯心史观

14.下列各项属于无产阶级政党的群众路线的内容的有:一切依靠群众、一切为了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

15.历史人物在历史的发展过程中起着特殊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他们比一般人站得高、看得远,解决历史任务的愿望比别人强烈、先进阶级的政治代表人物所提出的思想能够成为社会变革的先导,他们为群众指明革命斗争的方向,在革命斗争中起着领导核心的作用、杰出的科学家、思想家、艺术家、教育家等的创造性活动,对于人类科学文化的发展和社会进步,有着巨大的推动作用

第四章:资本主义的形成及本质

第一节:资本主义的形成及以私有制为基础。。。。。。

1.商品的本质因素是:价值

2.生产商品的劳动分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其中具体劳动的作用是:创造使用价值

3.马克思说:“一切商品对它们的所有者是非使用价值,对它们的非所有者是使用价值。”这句话表明:商品的使用价值是对它的购买消费者而言的

4.对“劳动是财富之父,土地是财富之母”这句话的正确解释是:劳动必须和自然物相结合才能创造出物质财富

5.商品内在的使用价值与价值的矛盾,其完备的外在表现是:商品与货币之间的对立

6.在商品经济中,形成价值的抽象劳动的支出必须借助于:具体劳动

7.商品生产者要获得更多收益必须使生产商品的:个别劳动时间小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8.正确认识价值创造和财富生产的关系,关键是运用:劳动二重性学说

9.货币之所以能执行价值尺度的职能,是因为:它是社会劳动的产物,本身具有价值

10.价值是商品的本质属性,它是:凝结在商品中的抽象劳动、商品的社会属性、交换价值的基础反

映商品生产者之间的社会关系

11.货币的本质通过它的职能体现出来,货币有多种职能,其中最基本的职能是:价值尺度、流通手段

12.一切商品都包含着使用价值和价值二因素,商品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统一。这表明:缺少使用价

值和价值任何一方面,都不能成为商品、没有使用价值就没有价值、有使用价值,但不是劳动产品,也不是商品、有使用价值,也是劳动产品,但只是供生产者自己消费,也不是商品

13.价值规律的内容和要求是: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交换以商品的价值量为基础、商品交换必须实行等价交换

14.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的区别是:具体劳动是劳动的具体形式,抽象劳动是一般人类劳动、具体劳

动反映人与自然的关系,抽象劳动反映社会生产关系、具体劳动不是使用价值的唯一源泉,抽象劳动是价值的唯一源泉

15.价格受市场供求的影响,围绕价值上下波动,不是对价值规律作用的否定,而是价值规律作用的

表现形式,这是因为:从商品交换的总体看,价格总额与价值总额是相等的、从商品交换的较长时间看,价格与价值是趋于一致的、各种商品价格的波动,是以各自的价值为基础的

16.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与马克思所处的时代相比,深化对创造价值的劳动的认识主要有:劳动的科

技含量和知识含量增加了、科技人员和管理人员的劳动在劳动总量中的比重增加了、在总的劳动消耗量中物化劳动的比重增加而活劳动的比重相对减少了

17.单位商品的价值量和生产这种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成正比、劳动生产率成反比

第二节: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本质

1、资本集中的方式是:竞争和信用

2、资本是一种运动,资本循环是从:资本运动的形式和条件方面研究资本的运动

3、资本循环的三种职能形式是:货币资本、生产资本、商品资本

4、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实质是:生产相对过剩的危机

5、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呈现出周期性的原因在于:资本主义基本矛盾运动的特点

6、下列实物形态的资本中,同时属于生产资本、不变资本和固定资本的是:机器设备

7、产业资本划分为货币资本、生产资本、商品资本的依据是资本各个部分:在循环中的职能不同

8、加快资本周转,可以增加年剩余价值量和提高年剩余价值率,根本是因:实际发挥作用的可变资本增加了

9、资本主义地租是:超额利润转化来的

10、劳动力商品的价值包括:维持劳动者生存所需要的生活资料价值、养育子女所需要的生活资料价值、劳动者的教育和培训费用

11、资本区分为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意义在于:进一步揭示了剩余价值的真正源泉、为计算剩余价值率提供了科学依据、为平均利润、生产价格理论奠定了基础

12、在数量上相当于平均利润的剥削收入有:产业利润、商业利润、银行利润

13、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会导致:相对过剩人口的形成、可变资本在总资本中比例的降低

14、绝对剩余价值生产和相对剩余价值生产的共同点:都体现着资本家对工人的剥削关系、都延长了剩余劳动时间、都增加了剩余价值量、都提高了剩余价值率

15、反映资本家对工人的剥削程度的公式是:剩余价值/可变资本、剩余劳动时间/必要劳动时间

16、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工人工作日有所缩短,这表明:劳动生产率明显提高、

必要劳动时间大为缩短、相对剩余价值成为主要剥削形式

资本主义基本矛盾主要表现在:各个企业内部生产的有组织性和整个社会生产无政府状态之间的矛盾、社会生产无限扩大的趋势与有支付能力的需求相对狭小的矛盾、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之间的矛盾

第三节:资本主义的政治制度和意识形态

1、最鲜明体现资本主义国家实质的国家职能是:政治职能

2、资本主义法制的核心是:宪法

3、美国采取权力制衡的组织形式,其中立法权属于:国会

4、本主义国家的选举的实质是:协调统治阶级内部利益关系和矛盾的重要措施

5、资本主义政党制度的实质是:产阶级选择自己的国家管理者,实现其内部利益平衡的政治机制

6、资产阶级意识形态的核心是:政治思想和法律思想

7、资本主义政治制度:建立在资本主义社会的经济基础之上、反映了资本主义社会的经济关系、反映了政治上占统治地位的资产阶级的要求、作为上层建筑,为巩固和发展资本主义社会的经济基础提供政治保障

8、资本主义的国家机器包括:军队、警察、监狱、法庭、政府机构

9、资本主义国家的对内职能主要有:对被统治阶级进行压迫和控制的政治职能、对邮政、铁路、文教、卫生保健、社会福利等事业进行管理的公共管理职能

10、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历史和阶级局限性是:资本主义的民主是金钱操纵下的民主、法律名义上的平等掩盖了事实上的不平等、资本主义国家的多党制是资产阶级选择自己的国家管理者、实现其内部利益平衡的政治机制

11、资产阶级意识形态在资产阶级取得政权以前的积极作用有:批判封建主义和宗教神学、启发民众进行资产阶级革命、保证资产阶级的胜利、为资产阶级建立国家提供理论依据

12、资产阶级意识形态的本质是:是为资本主义社会形态的经济基础服务的、是资产阶级阶级意识的集中体现

第五章: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进程

第一节:从自由竞争资本到垄断资本

1.垄断的形成是:生产集中发展到一定阶段的结果

2.垄断利润是:垄断组织获得的超过平均利润的高额利润

3.垄断资本主义国家事实上的主宰者是:金融寡头

4.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是:国家政权与垄断资本相结合的垄断资本主义

5.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从根本上说:生产社会化和资本主义私人占有制之间矛盾发展的结果

6.经济全球化对世界经济发展:既有积极也有消极影响

7.垄断利润主要是通过:垄断价格来实现的

8.经济全球化的内容有许多,但不包括:殖民体系全球化

9.从资本形态上划分,资本输出的形式有:借贷资本输出、生产资本输出、商品资本输出

10.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主要形式有:国家所有并直接经营的企业、国家与私人共有、合营的企业、国家通过多种形式参与私人垄断资本的再生产过程、宏观调节和微观规制

11.经济全球化的表现有:生产的全球化、贸易的全球化、金融的全球化、企业经营的全球化

12.垄断时期竞争的特点主要是:目的是获得高额垄断利润、竞争手段有政治上的力量、竞争更为激烈、破坏性更大、竞争范围除经济领域外还包括政治、军事、文化领域

第二节: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1、二战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中的:资本占有社会性的提高没有改变资本在社会经济关系中的支配地位

2、资本主义发展初期占主导地位的所有制形式是:个人资本所有制

3、随着生产社会化程度的不断提高,资本主义国家内:大企业内部资本所有权与控制权发生分离

4、法人资本所有制有两种形式是:企业法人资本所有制和机构法人资本所有制

5、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是在资本主义制度基本框架内的变化、从根本上说是人类社会发展一般规律作用的结果、并不意味着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根本性质发生了变化

6、西方改良主义政党的政策主张有:维护私有制、实施经济的计划调控、倡导社会公平、推行国有化

7、二战后,在资本主义新变化的发展进程中:资本追逐剩余价值的本性并没有改变、资本改变获取剩余价值的方式

8、二战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采取的缓和劳资关系的激励制度包括:终身雇佣制度、职工持股计划、

职工参与决策制度

第三节:资本主义的历史地位和发展趋势

1、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趋势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取代资本主义私有制

2、资本主义的历史地位是:过渡的资本主义

3、正确认识资本主义的历史过渡性要:借鉴资本主义社会中反映人类文明进步的改良

4、社会主义必然代替资本主义的主要依据是:生产的社会化与资本主义私人占有制之间的矛盾

5、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是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曲折的历史过程、复杂的历史过程

6、与奴隶制封建制国家相比,资本主义国家:政治上要求形式上的自由民主、正义平等、经济上要求自由竞争、等价交换

7、资本主义为社会主义所代替的历史必然性表现在:资本主义的内在矛盾决定了资本主义必然被社会主义所代替、资本积累推动资本主义最终否定资本主义自身、国家垄断资本主义为向社会主义过度准备了条件

第六章:社会主义社会及其发展

第一节: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1、19世纪三大空想社会主义学者是:圣西门、傅里叶和欧文

2、第一个将社会主义从理论形态转变为现实的领导人是:列宁

3、无产阶级专政的国家政权的阶级基础是:工农联盟

4、标志着科学社会主义诞生的是()的公开发表:共产党宣言

5、科学社会主义的核心内容是:无产阶级专政和社会主义民主

6、无产阶级专政的最终目标是:消灭剥削、消灭阶级、进入到无产阶级社会

7、社会主义民主的本质是:人民当家做主

8、科学社会主义之所以能够超越空想社会主义,是因为把争取社会主义的斗争建立在:社会发展客观规律的基础上

9、马克思的主要理论贡献有:唯物史观、剩余价值学说

10、无产阶级之所以能承担起推翻资本主义、实现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历史使命的原因是:无产阶级是先进的阶级、无产阶级是最革命的阶级、无产阶级是受剥削受压迫最重的阶级、无产阶级是最强大的阶级

11、人类社会从资本主义进入到社会主义的可能形式有:暴力革命、和平过渡

12、列宁的“政治遗嘱”主要包括:《日记摘要》、《论合作社》、《论我国革命》、《怎样改组工农检察院》

13、社会主义发展史上的几次飞跃是:社会主义从空想发展到科学、社会主义从理论发展到制度建立的实践、社会主义从一国实践发展到多国的实践

14、十月革命的胜利说明:暴力革命的伟大历史作用、证实了列宁关于社会主义革命有可能在一个国家或几个国家首先取得胜利的科学论断、向世界表明,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国家也可以率先建立起先进的社会制度

15、空想社会主义思潮经历历史发展阶段:16-17世纪的早期空想社会主义、18世纪的空想平均共产主义、19世纪初期批判的空想社会主义

第二节:社会主义在实践中发展和完善

1、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

2、民主社会主义的实质是:改良资本主义

3、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要求和核心是:人民当家作主

4、不同国家的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具有不同特点的决定性因素是:各个国家的生产力发展状况和社会发展阶段不同

5、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是:公有制为主体和共同富裕

6、社会主义改革根源于: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

7、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8、共产主义社会的第一阶段称为:社会主义社会

9、马克思在《哥达纲领批判》中将未来生活划分为:共产主义第一阶段、共产主义高级阶段

10、社会主义社会的主要特征有:消灭剥削制度,建立并完善生产资料公有制,达到共同富裕、实行各尽所能、按劳分配、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创造高度发达的生产力、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和共产党的领导

11、在社会主义基本特征中最重要的是:公有制为主体、共同富欲

12、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国家建设社会主义必然具有艰巨性和长期性的原因有:生产力发展状况的制约、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发展状况的制约、国际环境的严峻挑战、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对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探索和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认识需要一个长期的艰苦过程

13、中国目前所处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决定了其基本经济制度为: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14、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这是因为,发展生产力是: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要求、巩固社会主义制度的要求、社会主义本质的内在要求、解决社会主要矛盾的要求

15、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根本目标、社会主义优越性的体现、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

第三节:马克思主义政党在社会主义事业中的地位和作用

1、马克思主义政党是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它明确地指出了马克思主义政党的:阶级性和先进性

2、马克思主义政党的组织原则是:民主集中制

3、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发展的必然产物是:工人运动

4、能够真正实现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与本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科学地解决本国革命、建设和改革问题:马克思主义政党成熟的根本标志

5、马克思主义政党具有内在力量的标志:用于自我批评

6、社会主义国家的重要特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

7、社会主义民主制的首要任务:坚持党的领导

8、中国共产党全部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最广大人民的利益

9、马克思主义政党产生的条件是:工人运动的发展、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传播

10、党团结统一的坚实基础是:共同的阶级基础、共同的指导思想、共同的奋斗目标

11、在社会主义革命中,马克思主义政党的坚强领导作用主要体现在:马克思主义政党在革命斗争中起着思想领导的作用、马克思主义政党在革命斗争中起着政治领导的作用、马克思主义政党在革命斗争中起着组织领导的作用

12、马克思主义政党产生的条件是:工人运动的大发展、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传播

13、党团结统一的坚实基础:共同的阶级基础、共同的指导思想、共同的奋斗目标

14、马克思主义政党是工人阶级的先锋队,这是对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性质所作的最简要最明确的表述,因为:工人阶级是现代大工业的产物,与先进的生产方式相联系、工人阶级是在斗争中不断成长

成熟,从自在的阶级走向自为的阶级、工人阶级是唯一同资产阶级直接对立和完全对立的因而也是唯一能够革命到底的阶级、工人阶级最有政治远见,最有组织纪律性的阶级

15、看一个政党是否先进,是不是工人阶级先锋队,主要应看党的理论和纲领:是不是马克思主义的、

是不是代表社会发展的正确方向、是不是代表最广大人民的利益

第七章:共产主义是人类最崇高的理想

第一节: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对共产主义社会的展望

1、“两个必然”和“两个决不会”是:有内在联系的

2、实现了人的“自由个性”的发展,是:共产主义社会之中的人的生存状态

3、“通过批判旧世界来发现新世界”是()预见未来生活的方法:马克思主义

4、19世纪三大空想社会主义学者是:圣西门、傅里叶和欧文

5、马克思主义认为,消灭“三大差别”的关键在于:消灭利益差别

6、“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这是:《共产党宣言》中的一段话

7、自由王国是指人们:摆脱了自然和社会关系的奴役,成为自己社会关系主人的状态

8、“人的依赖性关系”是:资本主义社会以前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9、“物的依赖性关系”是:资本主义社会之中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10、必然王国和自由王国是社会发展的:两种不同的状态

11、标志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正式面世的著作是指:《共产党宣言》

12、下面哪个属于人的自由的内涵的:是指从自然.社会和思维领域受束缚的状态中解放出来

13、共产主义社会的基本特征是:物质财富极大丰富、人们精神境界极大提高、每个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

14、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与其他思想家预见未来社会的方法区别在于:前者从客观规律出发,后者从理性出发、前者侧重于一般特征的揭示,后者侧重于详尽细节的描绘、前者通过批判旧世界发现新世界,后者凭空猜测无法知道的事情

15、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是社会进步的重要内容、既是社会发展的结果,又是社会发展的原因、与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互为前提

16、人类解放含义的有:从自然必然性奴役下解放出来、从社会必然性奴役下解放出来

17、下列选项中属于共产主义含义的有:共产主义是一种科学理论、共产主义是一种现实运动、共产主义是一种社会制度、共产主义是一种社会理想

18、共产主义是能够实现的社会理想的根据是:以人类社会发展规律为依据的、以资本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发展为依据的、可以用社会主义运动的实践来证明的、要靠社会主义的不断完善和发展来实现的

(完整版)集合的概念及表示练习题及答案

新课标 集合的含义及其表示 姓名:_________ 一、选择题: 1.下面四个命题:(1)集合N 中的最小元素是1:(2)若a N -?,则a N ∈ (3)244x x +=的解集为{2,2};(4)0.7Q ∈,其中不正确命题的个数为 ( ) A. 0 B. 1 C.2 D.3 2.下列各组集合中,表示同一集合的是 ( ) A.(){}(){}3,2,2,3M N = B.{}{}3,2,2,3M N == C.(){},1M x y x y =+=,{}1N y x y =+= D. {}(){}1,2, 1.2M N == 3.下列方程的实数解的集合为12,23?? -???? 的个数为 ( ) (1)224941250x y x y +-++=;(2)2620x x +-=; (3) ()()2 21320x x -+=;(4) 2 620x x --= A.1 B.2 C.3 D.4 4.集合{} (){} 2 2 10,6100 A x x x B x N x x x =++==∈++=,{}450 C x Q x =∈+<, {}2D x x =为小于的质数 ,其中时空集的有 ( ) A. 1个B.2个 C.3个 D.4个 5. 下列关系中表述正确的是 ( ) A.{}200x ∈= B.(){}00,0∈ C. 0∈? D.0N ∈ 6. 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A.{}0=? B.{}{}1,22,1= C.{}?=? D.0N ? 7. 下面四个命题:(1)集合N 中的最小元素是1:(2)方程()()()3 1250x x x -+-=的 解集含有3个元素;(3)0∈?(4)满足1x x +>的实数的全体形成的集合。其中正确命题的个数是 ( ) A.0 B. 1 C. 2 D.3 二.填空题: 8.用列举法表示不等式组240121x x x +>??+≥-?的整数解集合为 9.已知集合12,6A x x N N x ?? =∈∈??-?? 用列举法表示集合A 为 10.已知集合241x A a x a ??-?? ==??+???? 有惟一解,又列举法表示集合A 为 三、解答题: 11.已知{}{}2A=1,a,b ,,,B a a ab =,且A=B ,求实数a,b ; 12. 已知集合{} 2210,A x ax x x R =++=∈,a 为实数 (1)若A 是空集,求a 的取值范围(2)若A 是单元素集,求a 的值 (3)若A 中至多只有一个元素,求a 的取值范围 13. 设集合{} 22,M a a x y a Z ==-∈ (1)请推断任意奇数与集合M 的关系 (2)关于集合M ,你还可以得到一些什么样的结论

微机原理复习答案123

微机原理复习基本概念 1.掌握计算机中的数和编码系统 二、十、十六进制的相互转换,无符号数、带符号数、真值、机器数的区别,原码、反 码、补码、真值之间的相互转换方法,位、字节和字长的概念,十进制数用8421BCD 码表示,ASCII码,二进制数的加、减、乘、除算术运算,二进制数的与、或、非、异 或逻辑运算,进位和溢出的概念。 2.掌握系统组成 微处理器、微型计算机、微型计算机系统的概念,微机系统组成框图及各部分的主要功 能,指令和程序的概念,软件的分类,软、硬件的关系。掌握计算机主要技术性能指标 (字长、内存容量、主频、运算速度、存取周期)的含义。通过简化的微型计算机的初 步理解计算机的工作过程,建立起整机的概念。了解微机的工作环境。8086中20位地 址的形成,8086存储器的分段方法。 3.理解8086微处理器的内部结构、引脚功能和定时关系 8086的寄存器结构和功能结构、最小组态,主要引脚的功能,指令周期、总线周期、 时钟周期的概念,能看懂存储器读和存储器写典型时序图。 4.掌握8086主要寻址方式 立即寻址、直接寻址、寄存器寻址、寄存器间接寻址、变址寻址、基址变址寻址、串寻 址、端口寻址和隐含寻址。掌握8086中的标志寄存器各位的含义。掌握8086主要常用 指令的功能数据传送类、算术运算类、逻辑运算类、转移类、移位类、串操作类、处理 器操作类指令中的常用指令。 5.汇编语言 以Intel8086 CPU 为背景,了解汇编语言的特点、汇编语言的基本语法。掌握常用汇编 伪指令的含义和用法:符号定义伪指令、数据定义伪指令、段和模块定义伪指令和过程 定义伪指令。了解其他伪指令的含义和用法。掌握汇编语言程序的格式和运算方法。. 掌握汇编语言程序中返回DOS的方法。了解其他常用的系统功能调用。 6.基本程序设计方法 理解顺序程序、分支程序、循环程序、含子程序的程序的基本方法,能读写、运行、调 试简单的汇编语言程序,如数据传送、比较、求和等简单程序。 7.存储器 理解存储器分类,性能指标,典型芯片,8086存储器结构,重点掌握存储器与微处理 器的连接。 微机原理练习题 1.8086CPU由哪两个部分组成?它们的主要功能是什么? 答:执行部件EU,总线接口部件BIU,EU执行全部的指令,同时向BIU输出,并对寄存器和标志寄存器进行管理. BIU负责全部的外部总线周期,提供总线控制型号,进行物理地址的计算. 2.8086有多少条地址线?允许访问多少个存储器地址?8086存储器为什么要分段?怎样 分段? 答:20条. 1M. EU内部只能处理16位地址信息,而地址信号线却`有20条,为了解决 这个矛盾使用了分段的方法. 分段方法:每个逻辑地址分为段基址和偏移量,段基址在段 寄存器中,偏移量+段基址*16=物理地址

1.1.1集合的含义与表示教学设计

1.1.1集合的含义与表示 一、教材分析 本节课选自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必修1,第一章1.1.1集合的含义与表示。《课程标准》对本课内容的要求是:通过实例,了解集合的含义,理解元素与集合的属于关系;针对具体问题,能够在自然语言和图形语言的基础上,用符号语言刻画集合。 集合在高中阶段的数学课程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集合是高中阶段数学课程引入的第一个概念,是整个高中数学课程内容的基础,集合的初步知识与后续内容的学习有着密切的联系。集合是学习掌握使用数学语言的基础,集合形象化的将生活实际问题用数学符号表示出来,从而简化了用数学分析实际问题的语言,为相关数学知识奠定一定的理论基础。许多重要的高中数学内容,如函数,方程,不等式,立体几何解析几何,概率统计的,都需要用集合的语言来表述相关问题及核对这些内容的后续学习均发挥了显著作用。 集合是集合论中的原始的不定义只描述的概念。在初中数学不等式解集的定义中涉及过集合,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感性认识,在此基础上,本节结合实例引出集合与集合中元素的相关概念,集合中元素的特征,及集合的表示方法等。 二、学情分析 学生在初中阶段的学习中,已经有了对集合的初步认知,有了对周围事物的发现总结能力。对部分粗心大意的学生,培养其细致的观察力,在本节的学习中学生可能会对集合的表示方法:列举法和描述法会有所混淆,通过不断的练习巩固来达到标准要求。学生可能会用初中熟知的记忆学习方法来学习,鼓励学生理解学习,事半功倍。 三、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通过实例,了解集合的含义,理解元素与集合的属于关系;针对具体问题,能够在自然语言和图形语言的基础上,用符号语言刻画集合。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集合含义教学,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通过集合表示方式的教学,培养学生运用数学语言学习数学、进行交流的能力。树立用集合语言表示数学内容的意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学生在掌握集合相关的基本概念的基础上,解决相关问题,获得数学学习的成就感;学生的数学学习进入到新阶段,培养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 四、教学重点和难点 1、教学重点:集合的含义与集合的表示方法; 2、教学难点:运用集合的两种常用表示方法——列举法与描述法,正确表示一些简单的集合。 五、教学设计 (一)新课引入 体育课上课时,老师总说“请同学们集合”,同学们便会从四面八方集合到老师身边。这里的集合是一个动词,让同学们集中在一起。我们在数学中也有“集合”,这里的集合是一个名词,但是他的意义和以上说的动词集合有相似之处。这一节课,我们便来学习数学中的集合的含义与他的表示方法。(板书课题:集合的含义与表示) 那什么是集合呢?其实在我们生活中存在着很多集合的例子,比如我们全班同学这一个整体,他就是是一个集合;还有校园中所有的树,也构成一个集合;高一一班教室里所有的笔……在小学和初中的学习过程中,我们也已经接触过一些集合的例子,比如说:有理数集合,到一个定点的距离等于定长的点的集合(圆),那么大家是否能够举出更多关于集合的例子呢?

C语言 第1-9章基本概念练习题ans(最全)

第一单元(1-5章)基本概念练习题 一、单选选择(直接在正确的选项上打勾,每题) 1、下面关于C语言特点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D A、C语言兼有高级语言和低级语言的双重特点,执行效率高 B、C语言既可以用来编写应用程序,又可以用来编写系统软件 C、C语言是一种结构式模块化程序设计语言 D、C语言的可移植性较差 2、C语言规定,在一个源程序中,main函数的位置( )。B A、必须在最开始 B、可以任意 C、必须在最后 D、必须在系统调用的库函数的后面 3、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C A、C程序书写时,不区分大小写字母 B、C程序书写时,一行只能写一个语句 C、C程序书写时,一个语句可分成几行书写 D、C程序书写时每行必须有行号 4、C语言编译程序的首要工作是( )。A A、检查C语言程序的语法错误 B、检查C语言程序的逻辑错误 C、检查程序的完整性 D、生成目标文件 5、C语言程序经过连接以后生成的文件名的后缀为( )。C A、.c B、.obj C、.exe D、.cpp 6、以下关于算法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D A、一个算法应包含有限个步骤 B、在计算机上实现的算法是用来处理数据对象的 C、算法的目的是为了求解 D、算法中指定的操作,不能通过已经实现的基本运算执行有限次后实现 7、算法是指为解决某个特定问题而采取的确定且有限的步骤,下面不属于算法的五个特性之一的是( )。C A、确定性 B、有穷性 C、零个或多个输出 D、零个或多个输入 8、以下不属于结构化程序设计三种基本结构之一的是( )。B A、顺序 B、递归 C、循环 D、选择 9、下列数据中,不合法的C语言实型数据是( )。C A、0.123 B、123e3 C、2.1e3.5 D、789.0 10、若变量a、i已正确定义,且i已正确赋值,以下属于合法的C语句是( )。 A、a==1 B、++i; C、a=a++=5; D、a=int(i); 11、已有定义int a=6; 则执行语句a+=a-=a*a;后,a的值为( )。D A、36 B、0 C、-24 D、-60 12、若有以下程序段,其输出结果是( )。B int a = 0, b = 0, c = 0; c = ( a -= a - 5), (a -= 3,++b); printf(“%d,%d,%d\n”,a, b, c); A、0,0,-10 B、2,1,5 C、-10,-3,-10 D、3,3,-10 13、有以下定义:int i = 10, j = 1; 执行语句printf("%d,%d\n",i--, ++j); 后输出结果是( )。B A、9,2 B、10,2 C、9,1 D、10,1 14、字符串"\t\"\065\xff\n"的长度为( )。A A、5 B、14 C、8 D、输出项不合法,无正常输出 15、已有定义:char c;执行赋值语句c=('z'-'a')/2+'A';后,变量c的值为( )。A

集合的基本概念及其表示

学校乐从中学年级高二学科数学导学案 主备审核授课人授课时间班级姓名小组课题:集合的概念和基本关系 课型:复习课时:1 【学习目标】 理解集合的概念,集合的表示方法,深刻理解子集、真子集、空集的概念,能使用Venn图表达集合的关系。 【学习过程】 一、知识要点: 1、集合的概念 (1)、集合的定义:。 (2)、集合的三性:、、。 (3)、元素a属于集合A,记作 元素a不属于集合A,记作 常见数集:。 集合的表示方法:、、。 2、集合的基本关系 (1)、子集:。 (2)、集合相等:。 (3)、真子集:。 (4)、空集:。 二、例题讲解 例1(1)写出数集N,Z,Q,R,C之间的包含关系,并用Venn图表示(2)判断对错:①Φ?A ②Φ A ③A A?④A A 例2选择恰当的符号填空: ①、Φ___{0}, ②、0 Φ, ③、0 {(0,1)}, ④、(1,2){1,2,3}, ⑤、{1,2} {1,2,3} 例3对于集合A、B,“不成立”的含义是( ) (A)B是A的子集 (B)A中的元素都不是B中的元素 (C)A中至少有一个元素不属于B (D)B中至少有一个元素不属于A 例4 下列命题中,正确的命题的序号是____________________- ① {2,4,6,8}与{4,8,2,6}是同一集合。 ② {x|x > 3 ,x∈R} 与{t|t > 3 ,t∈R}表示同一集合。 ③{y|y= x2,x∈R}与{(x,y)|y=x2,x∈R}表示的是同一集合。 ④{x|x2-2x-1=0}与{x2-2x-1=0}表示同一集合。 ⑤ {x|x=2k-1,k∈Z }与{x|x=2k+1,k∈Z } 表示同一集合。 例5.已知集合A={x∈N| 12 6x - ∈N },试用列举法表示集合A. (教师“复备”栏或 学生笔记栏)

微机原理复习总结

复习总结 1.正确理解微处理器、微型计算机及微型计算机系统基本概念。 例1:CPU是由()组成的。 A. 内存储器和控制器 B. 控制器和运算器 C. 内存储器和运算器 D. 内存储器、控制器和运算器 微型计算机的硬件组成包括()。 A.主机、电源、CPU和输入输出设备 B.控制器、运算器、存储器和输入输出设备 C.控制器、主机、键盘和显示器 D.CPU、键盘、显示器和打印机 2.了解微处理器的发展。 3.熟知8086CPU的常用引脚和内部结构(寄存器结构)。 例2: 8086CPU在系统复位后,CS和IP的初值分别为()。 A.0000H,0000H B.0000H,FFF0H C.FFF0H,0000H D.FFFFH,0000H 例3:计算机设置了一个堆栈指示器SP,并隐含约定SP的当前内容为()。 A.堆栈段寄存器 B.下一条指令的地址 C.栈顶内容的地址码 D.栈底内容的地址码 例4:8086 CPU有条地址线,可形成的存储器地址空间。4.掌握存储器物理地址的形成。 例5:设(21B24H)=39H,(21B25H)=7BH,(21B26H)=51H,(21B27H)=84H, 则(21B26H)的字单元内容为()。 A. 517BH B. 397BH C. 7B39H D. 8451H 例6:有一块100个字的存储区域,其起始地址为1234:100H,这个区域首末单元的物理地址是,。 5.了解系统总线的形成。认识MEMW、MEMR、IOR、IOW引脚的 含义。 6.熟练掌握操作数的寻址方式。 例7:指令ADD [BX+DI],CX 源操作数的寻址方式是__,目的操作数的寻址方式是__。

示范教案(11集合的含义与表示)

模块纵览 课标要求 1.知识与技能 认识和理解集合、映射、函数、幂函数、指数函数、对数函数等概念,认识和理解它们的有关性质和运算.具有一定的把函数应用于实际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 通过背景的给出,通过经历、体验和实践探索过程的展现,通过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让学生体会过程的重要,并在过程中学习知识,同时领会一定的数学思想和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教育的根本目的是育人.通过对本模块内容的教学,使学生在学习和运用知识的过程中提高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并在初中函数的学习基础上,对数学有更深刻的感受,提高说理、批判和质疑精神,形成锲而不舍追求真理的科学态度和习惯,树立良好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内容概述 本模块共三章:第一章集合与函数概念;第二章基本初等函数(Ⅰ);第三章函数的应用. 本模块为了用集合与对应的语言刻画函数概念,先在第一章给出集合的有关概念、表示、关系和运算等;然后从函数实例出发深化函数概念及其表示,并研究映射概念;进而又给出了函数的性质:单调性、最值、奇偶性,这也是对函数的深化;接下来再回到特殊的函数——几个基本初等函数,继续认识函数,本模块重点涉及了指数函数、对数函数、幂函数;最后专门给出了函数在数学和实际中的一些应用实例,使函数的价值得到体现,也是进一步巩固函数的概念,更加强了数学应用. 概括地说,本模块的核心内容是“函数”.函数是描述现实世界最重要、最常用的数学模型,是贯穿整个高中数学的纽带,是学生进一步学习的准备,是未来公民的必需,因此,整个模块以函数作为中心,以函数思想作为指导思想. 本模块无论是数还是形都用函数观点来研究,研究它们的变化及其规律.对方程的认识和研究,也是从函数出发,把它与两个函数相结合,把它的解看成两个函数图象的交点的横坐标.这里把函数作为整体来认识,方程则被看成是包含于函数的局部. 教学建议 教师,对数学应该有自己深入的想法,只有教师深入了才能有教学的浅出;教师,对于教学也应该有自己的想法,唯其有自己的想法,才能发挥自己的特长,教出具有独到想法的学生. 1.抓住核心,重点突破 由于函数是本模块的重点和核心,因此教师要重视函数的教学,向学生贯彻函数的数学思想,逐步让学生掌握学会函数,更会用函数的思想去解决数学和实际问题.函数概念的教学要从实际背景和定义两个方面帮助学生理解函数的本质,教学中可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常识,尝试列举具体函数,构建函数的一般定义.要注意:①构成函数的要素和相同函数的含义,②函数的三种表示法的联系、区别与适用性,③分段函数的意义,④映射的概念和判断.教学中应强调对函数概念本质的理解,在求函数定义域、值域时,要控制难度. 2.用课本教,而非教课本 《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是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的指导下编写的,是数学学科教育目标的具体化,体现数学学科对学生最起码的要求,是编制高考大纲的依据,是数学教学和培养学生数学素质的主要依据,具有指导性.《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的目标是包含“双基”在内的三维发展目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这种教学过程中,课本仅仅是一种学习工具,是课程标准的具体化,课本内容仅仅是帮助学生实现三维发展目标的一种载体,并不要求学生将课本内容全部掌握.由于高中数学课本版本的多样化,高考数学

高中数学必修一集合的含义及其表示教案

第一章 集合与函数概念 1.1集合 1.1.1 集合的含义及其表示 教学目的:(1)初步理解集合的概念,知道常用数集及其记法; (2)初步了解“属于”关系的意义; (3)初步了解有限集、无限集、空集的意义; 教学重点:集合的含义与表示方法; 教学难点:运用集合的两种常用表示方法——列举法与描述法,正确表示一些简单的集合。 教学过程: 一、问题引入: 我家有爸爸、妈妈和我; 我来自燕山中学; 省溧中高一(1)班; 我国的直辖市。 分析、归纳上述各个实例的共同特征,归纳出集合的含义。 二、建构数学: 1.集合的概念:一般地,一定范围内某些确定的、不同的对象的全体构成一个集合(set )。集合常用大写的拉丁字母来表示,如集合A 、集合B …… 集合中的每一个对象称为该集合的元素(element ),简称元。集合的元素常用小写的拉丁字母来表示。如a 、b 、c 、p 、q …… 指出下列对象是否构成集合,如果是,指出该集合的元素。 (1)我国的直辖市; (2)省溧中高一(1)班全体学生;(3)较大的数 (4)young 中的字母; (5)大于100的数; (6)小于0的正数。 2.关于集合的元素的特征 (1)确定性:设A 是一个给定的集合,x 是某一个具体对象,则或者是A 的元素,或者不是A 的元素,两种情况必有一种且只有一种成立。 (2)互异性:一个给定集合中的元素,指属于这个集合的互不相同的个体(对象),因此,同一集合中不应重复出现同一元素。 (3)无序性:一般不考虑元素之间的顺序,但在表示数列之类的特殊集合时,通常按照习惯的由小到大的数轴顺序书写。 3.集合元素与集合的关系用“属于”和“不属于”表示; (1)如果a 是集合A 的元素,就说a 属于A ,记作a ∈A (2)如果a 不是集合A 的元素,就说a 不属于A ,记作a ?A (“∈”的开口方向,不能把a ∈A 颠倒过来写) 4.有限集、无限集和空集的概念: 5.常用数集的记法:(1)非负整数集(自然数集):全体非负整数的集合记作N ,{} ,2,1,0=N (2)正整数集:非负整数集内排除0的集记作N *或N + {} ,3,2,1*=N (3)整数集:全体整数的集合记作Z , {} ,,, 210±±=Z (4)有理数集:全体有理数的集合记作Q , {}整数与分数 =Q (5)实数集:全体实数的集合记作R {}数数轴上所有点所对应 的=R

C语言基本选择题及参考答案

C语言基本选择题及参考 答案 The pony was revised in January 2021

计算机程序设计基础(C语言) 单项选择练习题 一、基本概念 1.C语言程序是由C构成的。 A)一些可执行语言B)main函数C)函数D)包含文件中的第一个函数2.(A)是构成C语言程序的基本单位。 A、函数 B、过程 C、子程序 D、子例程 3.C语言程序从C开始执行。 A)程序中第一条可执行语句?B)程序中第一个函数 C)程序中的main函数?D)包含文件中的第一个函数 4.C语言程序从main()函数开始执行,所以这个函数要写在_D___。 A)程序文件的开始B)程序文件的最后 C)它所调用的函数的前面D)程序文件的任何位置 5、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C)。 A、C语言程序总是从第一个定义的函数开始执行 B、在C语言程序中,要调用的函数必须在main()函数中定义

C、C语言程序总是从main()函数开始执行 D、C语言程序中的main()函数必须放在程序的开始部分 6.下列方法中错误的是(D)。 A.主函数可以分为两个部分:主函数说明部分和主函数体。 B.主函数可以调用任何非主函数的其它函数。 C.任何非主函数可以调用其它任何非主函数。 D.程序可以从任何非主函数开始执行。 7.下列说法错误的是:(B) A.C程序运行步骤是编辑、编译、连接、执行。 B.C语言的变量名必须用小写,常量用大写。 C.C语言的三种基本结构是顺序、选择、循环。 D.C程序一定由函数构成的。 8.下列关于C语言的说法错误的是(B)。 A)C程序的工作过程是编辑、编译、连接、运行 B)C语言不区分大小写。 C)C程序的三种基本结构是顺序、选择、循环

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复习资料(概念)

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复习资料(概念)

填空 1、计算机中采用二进制数,尾符用B 表示。 2、西文字符的编码是ASCII 码,用 1 个字节表示。 3、10111B用十六进制数表示为H,八进制数表示为O。 4、带符号的二进制数称为真值;如果把其符号位也数字化,称为原码。 5、已知一组二进制数为-1011B,其反码为10100B ,其补码为10101B 。 6、二进制码最小单位是位,基本单位是字节。 7、一个字节由8 位二进制数构成,一个字节简记为1B ,一个字节可以表示256 个信息。 8、用二进制数表示的十进制编码,简称为BCD 码。 9、8421码是一种有权BCD 码,余3码是一种无权BCD 码。 第二章微型机系统概述 1、计算机的发展经历了时代,微型机属于第代计算机。 2、计算机的发展以集成电路的更新为标志,而微型机的发展是以CPU 的发展 为特征。 3、微处理器又称为CPU ,是微型机的核心部件。 4、把CPU、存储器、I/O接口等集成在一块芯片上,称为单片机。 5、把CPU、存储器、I/O接口等通过总线装配在一块印刷板上,称为单板机。 6、微机的系统总线是连接CPU、存储器及I/O的总线,AB表示地址总线,DB 表示数据总线,CB表示控制总线。 7、软件按功能可分为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 8、操作系统属于系统软件,Word属于应用软件。 9、只配有硬件的计算机称为裸机。 10、衡量存储容量的基本单位是 B ,1kB= 1024 B,1MB= 1024 kB, 1GB= 1024 MB,1TB= 1024 GB。 11、一个完整的计算机系统包括硬件系统和软件系统两大部分。 12、微型机中具有记忆能力的部件是存储器,其中用户使用的是外存储器, 其存储内容在断电以后将保留。 13、微型机的运算速度一般可以用CPU的主频表示,其单位是MHz 或 GHz 。 14、微机硬件系统一般是由五部分组成,包括运算器、控制器、存储器、 输入设备和输入设备。其中前两部分又合称为CPU 。 15、计算机的发展趋势可用“四化”来表示,即巨型化,微型化,网络化和智能化。 第三章微机中的CPU 1、CPU是用大规模或超大规模集成电路技术制成的半导体芯片,其中主要包括运 算器、存储器和控制器。

集合的概念和表示方法教学设计

1集合的概念和表示方法教材分析 集合概念的基本理论,称为集合论.它是近、现代数学的一个重要基础.一方面,许多重要的数学分支,如数理逻辑、近世代数、实变函数、泛函分析、概率统计、拓扑等,都建立在集合理论的基础上.另一方面,集合论及其反映的数学思想,在越来越广泛的领域中得到应用.在小学和初中数学中,学生已经接触过集合,对于诸如数集(整数的集合、有理数的集合)、点集(直线、圆)等,有了一定的感性认识.这节内容是初中有关内容的深化和延伸.首先通过实例引出集合与集合元素的概念,然后通过实例加深对集合与集合元素的理解,最后介绍了集合的常用表示方法,包括列举法,描述法,还给出了画图表示集合的例子.本节的重点是集合的基本概念与表示方法,难点是运用集合的两种常用表示方法———列举法与描述法正确表示一些简单的集合. 教学目标 1.初步理解集合的概念,了解有限集、无限集、空集的意义,知道常用数集及其记法. 2.初步了解“属于”关系的意义,理解集合中元素的性质. 3.掌握集合的表示法,通过把文字语言转化为符号语言(集合语言),培养学生的理解、化归、表达和处理问题的能力. 任务分析 这节内容学生已在小学、初中有了一定的了解,这里主要根据实例引出概念.介绍集合的概念采用由具体到抽象,再由抽象到具体的思维方法,学生容易接受.在引出概念时,从实例入手,由具体到抽象,由浅入深,便于学生理解,紧接着再通过实例理解概念.集合的表示方法也是通过实例加以说明,化难为易,便于学生掌握. 教学设计 一、问题情境 1.在初中,我们学过哪些集合? 2.在初中,我们用集合描述过什么? 学生讨论得出:

在初中代数里学习数的分类时,学过“正数的集合”,“负数的集合”;在学习一元一次不等式时,说它的所有解为不等式的解集. 在初中几何里学习圆时,说圆是到定点的距离等于定长的点的集合.几何图形都可以看成点的集合. 3.“集合”一词与我们日常生活中的哪些词语的意义相近? 学生讨论得出: “全体”、“一类”、“一群”、“所有”、“整体”,…… 4.请写出“小于10”的所有自然数. 0,1,2,3,4,5,6,7,8,9.这些可以构成一个集合. 5.什么是集合? 二、建立模型 1.集合的概念(先具体举例,然后进行描述性定义) (1)某种指定的对象集在一起就成为一个集合,简称集. (2)集合中的每个对象叫作这个集合的元素. (3)集合中的元素与集合的关系: a是集合A中的元素,称a属于集合A,记作a∈A; a不是集合A中的元素,称a不属于集合A,记作a A. 例:设B={1,2,3},则1∈B,4B. 2.集合中的元素具备的性质 (1)确定性:集合中的元素是确定的,即给定一个集合,任何一个对象是否属于这个集合的元素也就确定了.如上例,给出集合B,4不是集合的元素是可以确定的. (2)互异性:集合中的元素是互异的,即集合中的元素是没有重复的. 例:若集合A={a,b},则a与b是不同的两个元素. (3)无序性:集合中的元素无顺序.

C语言-基本选择题

计算机程序设计基础(C语言) 单项选择练习题 说明:带*号的对非信息学院的同学不作要求。 一、基本概念 1. C语言程序是由构成的。 A)一些可执行语言 B)main函数 C)函数 D)包含文件中的第一个函数2.()是构成C语言程序的基本单位。 A、函数 B、过程 C、子程序 D、子例程 3.C语言程序从开始执行。 A) 程序中第一条可执行语句 B) 程序中第一个函数 C) 程序中的main函数 D) 包含文件中的第一个函数 4.C语言程序从main()函数开始执行,所以这个函数要写在___。 A) 程序文件的开始 B) 程序文件的最后 C) 它所调用的函数的前面 D) 程序文件的任何位置 5、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A、C语言程序总是从第一个定义的函数开始执行 B、在C语言程序中,要调用的函数必须在main( )函数中定义 C、C语言程序总是从main( )函数开始执行 D、C语言程序中的main( )函数必须放在程序的开始部分 6. 下列方法中错误的是()。 A.主函数可以分为两个部分:主函数说明部分和主函数体。 B.主函数可以调用任何非主函数的其它函数。 C.任何非主函数可以调用其它任何非主函数。 D.程序可以从任何非主函数开始执行。 7.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C程序运行步骤是编辑、编译、连接、执行。 B.C语言的变量名必须用小写,常量用大写。 C.C语言的三种基本结构是顺序、选择、循环。 D. C程序一定由函数构成的。 8.下列关于C语言的说法错误的是()。 A) C程序的工作过程是编辑、编译、连接、运行 B) C语言不区分大小写。 C) C程序的三种基本结构是顺序、选择、循环 D) C程序从main函数开始执行 9. 系统默认的C语言源程序扩展名为.C,需经过之后,生成.exe文件,才

必修1教案1.1.1集合的含义与表示

第1课时集合的含义与表示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初步理解集合的含义,知道常用数集及其记法. (2)初步了解“属于”关系的意义.理解集合相等的含义. (3)初步了解有限集、无限集的意义,并能恰当地应用列举法或描述法表示集合.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实例,初步体会元素与集合的“属于”关系,从观察分析集合的元素入手,正确 地理解集合. (2)观察关于集合的几组实例,并通过自己动手举出各种集合的例子,初步感受集合语 言在描述客观现实和数学对象中的意义. (3)学会借助实例分析、探究数学问题(如集合中元素的确定性、互异性). (4)通过实例体会有限集与无限集,理解列举法和描述法的含义,学会用恰当的形式表 示给定集合掌握集合表示的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了解集合的含义,体会元素与集合的“属于”关系. (2)在学习运用集合语言的过程中,增强学生认识事物的能力.初步培养学生实事求是、 扎实严谨的科学态度. (二)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是集合的概念及集合的表示.难点是集合的特征性质和概念以及运用特征性质描述 法正确地表示一些简单集合. (三)教学方法 尝试指导与合作交流相结合.通过提出问题、观察实例,引导学生理解集合的概念,分析、讨论、探究集合中元素表达的基本要求,并能依照要求举出符合条件的例子,加深对概 种.从而指出:导入课题. 识: 集.

第一组实例(幻灯片一): . 数. 间的距离的点. )班全体同学. 成员. .集合: 这些对象的全体构成的集合(或集)..集合的元素(或成员): 请大家讨论.的要点,然后教师肯定或补充.师总结. ? 第二组实例(幻灯片二): 国代表团的成员构成的集合. 合. 合. 的点的全体构成的集合. ?

微机原理及应用课程复习要点

微机原理及应用课程复习要点 第一章微型计算机概述 1.微型计算机的基本组成(CPU 、存储器、I/O接口、总线),各自的主要功能。 2.微型计算机的特点与工作过程。 3.总线的作用;控制总线、数据总线、地址总线(方向、状态、条数、作用) 总线的分类(片内、局部、系统、通信)与规范(机械结构、功能结构、电气) 4.8088/8086微处理器的编程结构(分为执行部件、总线接口部件,各自的功能以及两者的动作协调) 5.8088/8086微处理器的内部寄存器。AX、BX、CX、DX、DI、SI;(一般用在什么场合?)指针:CS、IP、SP,它们的作用是什么? 6.标志寄存器含六个状态标志(重点CF、ZF)、三个控制标志(重点IF),起什么作用? 7.存储器组织:(分段结构、物理地址的确定),物理地址的确定:段地址左移四位加上偏移地址 8.8088/8086微处理器的引脚及其功能(三总线、复用线、有效电平) 9.8088/8086微处理器的工作模式:(最大模式、最小模式),什么是最大模式与最小模式,它们的区别(包括系统配置、控制信号线由谁产生等)。10.什么是时序?分清几个重要概念:指令周期、总线周期、时钟周期) 11.8088/8086微处理器的基本操作有哪些? 12.典型时序分析:(存储器读写、I/O读写、中断响应、复位)

第二章指令系统 1.寻址方式:(六种寻址方式),源操作数、目的操作数的存储位置(CPU内、存储器)。 2.指令格式:(标识符、操作数、操作码、注释) 3.掌握指令的要点:(助记符、格式、功能、操作数的个数、对标志位的影响) 4.选择指令注意点:(数据从哪来、结果放到哪去、区分字与字节操作、默认的寄存器)。 5.传送指令、运算指令、程序控制指令的测重点:(数据的方向、标志位的状态、程序的方向) 6.移位指令:(左移、右移、逻辑、算术、循环、非循环、移位的次数) 7.程序控制指令:(无条件、条件、调用、中断) 8.十进制数运算方法:(先利用二进制运算指令、再进行十进制调整) 第三章汇编语言程序设计 1.汇编语言的基本要素:(语句格式、运算符、表达式) 2.汇编语言的运算符:(算术、取值、属性) 选用运算符注意点:(操作数、结果、有意义的运算符) 以及运算符与助记符的区别 3.表达式:(常量表达式、存储器表达式) 4.伪指令:(四个定义:数据定义、符号定义、段定义、过程定义) 数据定义与符号定义的区别:是否占存储单元;过程定义:(段内、段间) 5.汇编语言上机步骤:(编辑、汇编、连接、调试)

集合的概念和表示方法2教案

第二课时 续5 集合的表示方法 引入课题 课本4P 思考 (2)描述法 由不等式73x -<的解集 引入描述法概念 描述法... :用集合所含元素的共同特征表示集合的方法,一般形式为{|}x I P ∈,其中x 代表元素,I 是x 的取值范围,P 是x 的共同特征. (说明:有的书上用冒号或分号代替竖线,如{73}x x -<:或{73}x x -<;) 如:{}|10A x R x =∈<;{}|2,B x Z x k k Z =∈=∈;{}|5,C x x x Q =>-∈ 例题 注意:①“代表元素”,是表示这个集合元素的一般符号,ⅰ如表示数集时,我们可选用,,,x y a 作为代表元素;表示点集时,可选用数对(),x y 作为代表元素;ⅱ集合与它的代表元素所采用的字母无关,只与代表元素的形式有关.如{}|10x R x ∈<,也可表示为{}|10y R y ∈<,{}|10a R a ∈<. ②“取值范围”,对于代表元素的取值范围,如果从上下文的关系来看是明确的,则可以省略.如 {}|10x R x ∈<可表示为{}|10x x <; ③“共同特征”,即代表元素满足的条件、具备的属性,如不等式73x -<的解都具备的条件是 10x <,则其解集表示为{}|10x x <. 强调:描述法表示集合应注意集合的代表元素,如 (){}2 ,|32x y y x x =++、{} 2|32y y x x =++与{ } 2 |32x y x x =++有什么不同,只要不引起误解,集合的代表元素也可省略,例如:{}整数 (即 {}|x x 是整数),即代表整数集Z . 辨析:这里的{}已包含“所有”的意思,所以不必写{全体整数},这种写法{实数集},{}R 也是 错误的.

C语言第1 9章基本概念练习题ans最全

第一单元( 1-5 章)基本概念练习题 一、单选选择(直接在正确的选项上打勾,每题) 1、下面关于 C 语言特点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 D A 、 C 语言兼有高级语言和低级语言的双重特点,执行效率高 B 、C 语言既可以用来编写应用程序,又可以用来编写系统软件 C 、 C 语言是一种结构式模块化程序设计语言 D 、C 语言的可移植性较差 2、 C 语言规定,在一个源程序中, main 函数的位置( )。B A 、必须在最开始 B 、可以任意 C 、必须在最后 D 、必须在系统调用的库函数的后面 3、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C A 、 C 程序书写时,不区分大小写字母 B 、 C 程序书写时,一行只能写一个语句 C 、 C 程序书写时,一个语句可分成几行书写 5、 C 语言程序经过连接以后生成的文件名的后缀为 ( )。 C A 、 .c B 、 .obj C 、 .exe 6、以下关于算法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 D A 、一个算法应包含有限个步骤 B 、在计算机上实现的算法是用来处理数据对象的 C 、 算法的目的是为了求解 D 、 算法中指定的操作,不能通过已经实现的基本运算执行有限次后实现 7、算法是指为解决某个特定问题而采取的确定且有限的步骤,下面不属于算法的五个特性之一的是 ( )。 C A 、 确定性 B 、 有穷性 C 、零个或多个输出 D 、 零个或多个输入 8、以下不属于结构化程序设计三种基本结构之一的是 ( )。 B A 、 顺序 B 、 递归 C 、 循环 D 、 选择 9、下列数据中, 不合法的 C 语言实型数据是 ( )。 C A 、 0.123 B 、 123e3 C 、 2.1e3.5 D 、 789.0 10、若变量 a 、 i 已正确定义,且 i 已正确赋值,以下属于合法的 C 语句是 ( )。 A 、 a==1 B 、 ++i; C 、 a=a++=5; D 、 a=int(i); 11、已有定义 int a=6; 则执行语句 a+=a-=a* a; 后, a 的值为 ( )。 D A 、 36 B 、 0 C 、 -24 D 、 -60 12、若有以下程序段,其输出结果是 ( ) 。B int a = 0, b = 0, c = 0; c = ( a -= a - 5), (a -= 3,++b); printf( “ %d,%d,n%”d,a, b, c); A 、 0,0,-10 B 、 2,1,5 C 、 -10,-3,-10 D 、 3,3,-10 13、有以下定义: int i = 10, j = 1; 执行语句 printf("%d,%d\n",i--, ++j); 后输出结果是 ( )。 B A 、 9,2 B 、 10,2 C 、 9,1 D 、 10,1 14、 字符串 "\t\"\065\xff\n" 的长度为 ( )。 A A 、 5 B 、 14 C 、8 D 、输出项不合法,无正常输出 15、 已有定义:char c;执行赋值语句c=('z'-'a')/2+'A :后,变量c 的值为( )。A A 、 M B 、 N C 、 O D 、 Q 16、 以下 4 个选项中,不能看做一条语句的是 ( )。 D D 、C 程序书写时每行必须有行号 4、 C 语言编译程序的首要工作是 ( A 、 检查 C 语言程序的语法错误 C 、 检查程序的完整性 )。 A B 、 检查 C 语言程序的逻辑错误 D 、 生成目标文件 D 、 .cpp

教学设计1_集合的含义与表示

§1.1集合的含义与表示 人教版数学必修一第一章第一节 【教材分析】 1.知识内容与结构分析 集合论是现代数学的一个重要的基础.在高中数学中,集合的初步知识与其他内容有着密切的联系,是学习、掌握和使用数学语言的基础,集合论以及它所反映的数学思想在越来越广泛的领域中得到应用.课本从学生熟悉的集合(自然数集合、有理数的集合等)出发,结合实例给出了元素、集合的含义,学生通过对具体实例的抽象、概括发展了逻辑思维能力. 2.知识学习意义分析 通过自主探究的学习过程,了解集合的含义,体会元素与集合的“属于”关系,能选择合适的语言描述不同的具体问题,感受集合语言的意义和作用. 3.教学建议与学法指导 由于本节新概念、新符号较多,虽然内容较为浅显,但不应讲得过快,应在讲解概念的同时,让学生多阅读课本,互相交流,在此基础上理解概念并熟悉新符号的使用.通过问题探究、自主探索、合作交流、自我总结等形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初步理解集合的概念,理解元素与集合间的关系,了解集合元素的确定性、互异性,无序性,任意性,知道常用数集及其记法; (2)掌握集合的常用表示法——列举法和描述法. 2.过程与方法 通过实例了解集合的含义,体会元素与集合的“属于”关系,能选择合适的语言(如自然语言、图形语言、集合语言)描述不同的具体问题,提高语言转换和抽象概括能力,树立用集合语言表示数学内容的意识.3.情态与价值 在掌握基本概念的基础上,能够解决相关问题,获得数学学习的成就感,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 【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集合的基本概念与表示方法. 2.教学难点:选择合适的方法正确表示集合. 【教学环境】

微机原理复习笔记

1. 辨析三个概念:微处理器、微型计算机、微型计算机系统微处理器:MP 是指由一片或几片大规模集成电路组成的具有运算器和控制器功能的中央处理器部件,又称为微处理机 微型计算机:MC,是指以微处理器为核心,配上存储器、输入/输出接口电路及系统总线所组成的计算机(又称主机或微电脑) 微型计算机系统(主机+外设+软件配置)MCS是指以微型计算机为中心,以相应的外围设备、电源和辅助电路(统称硬件)以及指挥微型计算机工作的系统软件所构成的系统。 2?计算机从诞生至今已经历了四代:①电子管计算机② 晶体管计算机③ 集成电路计算机④ 大规模、超大规模集成电路计算机 3. ①4位或低档8位微处理器In tel 4004 或8008CPI②中高档8位微处理器 Intel 8080 CPU ③ 16 位高档微处理器Intel 8086 、80286 ④ 32 位高档微处理器Intel 80386、80486⑤ 64 位高档微处理器In tel 80586(Pe ntium)、Power PC 4. 总线分为三种:① 地址总线AD:单向,由CPU发出到存储器或I/O端口。② 数据总 线DB:双向,由CPU送出或送往CPU③控制总线CB:整体双向,个体单向,传送方向固定。 5. 微处理器由运算器(又称算术逻辑单元(ALU))、控制器(CU)、和寄存器阵列 (RA)三部分组成 6. 控制器包括:① 指令寄存器IR ② 指令译码器ID③ 可编程逻辑阵列PLA 7. 内部寄存器:① 程序计数器PC② 地址寄存器AR③ 数据缓冲寄存器DR④ 指令寄存 器IR ⑤ 累加器 A ⑥ 标志寄存器FLAGS 8?冯?诺依曼首计算机基本设计思想为①以二进制形式表示指令和数据。(电子数字计算机)② 程序和数据事先存放在存储器中,计算机在工作时能够自动地、高速地从存储器中取出指令并加以执行。③由运算器、控制器、存储器、输入设备和输出设备等五大部件组成计算机系统。 9.8086cup 内部结构由两部分组成:总线接口单元BIU; 执行单元EU. (1). 总线接口单元BIU

相关文档